网络安全市场结构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4 09:44:04

网络安全市场结构

网络安全市场结构篇(1)

但是网络营销在中国的发展并没有预测中那么理想,而网络营销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却是一大堆。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有关网络营销的安全问题。本文简单分析了我国网络营销所存在的主要风险,并针对企业网络营销实施中暴露出的安全问题,加以分析并给予风险化解的几点建义。

一、我国当前网络营销存在的主要风险

1、支付安全问题

网上支付是取代银行汇款、邮政汇款、货到付款等传统支付手段的现代化支付方式。上网购物给我们带来了便捷、便宜,但同时也让我们对网络支付的安全性有所质疑,最终还有部分买家因此只能望而兴叹。

目前企业对网络营销最担心的问题之一是支付的安全问题,有很多企业对网上交易的安全性表示担心。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缺乏满足网络营销所要求的交易费用支付和结算手段,银行的电子化水平不高,安全性差,银行之间相对封闭。虽然银行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远不能满足全面网络营销的要求,消费者面临网上欺诈的危险,害怕自己的信用卡号码被盗用,担心个人隐私被泄露。而企业与企业之间安全、快捷的资金结算更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此,建立一个安全的交易环境将是网络营销亟待解决的问题。

网上支付不统一,难以实现真正意义的网络营销。网络营销的核心内容是信息的互相沟通和交流,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洽谈和确认,最后才能发生交易。而对于通过网络经营手段谈完交易的双方来说,只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结算介入才能最终完成。这就需要有银行的信用卡、电子货币等各种电子支付方式的支持和保证。而目前我国各大专业银行选用的网络通信平台不统一,各银行的信用卡不能通用,无法实现各银行之间跨行业务的互联、互通,直接限制了网络营销的发展。

2、技术安全问题

从总体来看,我国目前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对滞后,还不能完全适应网络营销快速发展的需要。网络营销的发展,要求网络传输有极快的响应速度和畅通的道路,同时对安全防范也要求的越来越高。例如采用假冒流行在线服务站点(比如eBay)登录页面盗取密码;身份盗取和数据丢失将继续成为公众问题,其结果结果会导致电脑数据被盗;移动设备更加智能和更多连接,移动电话攻击将更加普遍等等。

麦克菲旗下防病毒和漏洞紧急响应小组实验室研究表明,自从20__年1月1日起,迈克菲在其数据库里增加了大约5万个新威胁,而且有可能在年底超过22万5千个新威胁。根据目前的趋势,迈克菲预计在20__年底,将会发现第30万个来自互联网的威胁。这些技术上的安全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网络营销的顺利开展,由于这种威胁直接给使用者带来利益上的损失,使得网络营销缺乏最起码的人气基础。虽然近年来上网用户急剧增长,网络营销较几年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相对全国12.95亿国民来说,所占比例仍然太小,而且还造成网络利用率低下,致使网络资源大量闲置和浪费,投资效益低,严重制约着网络营销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3、信用安全问题

我国的信用体系还不健全,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坑蒙、欺诈时有发生,市场行为缺乏必要的自律和严厉的社会监督。消费者担心将款汇出后得不到应有的商品。企业担心拿到的信用卡号码是盗用的而收款出问题。

网络技术异化。一定数量的网站成为经济欺诈的“帮凶”,一些网站甚至成为骗钱的工具。许多电子商务是“穿新鞋,走老路”,既“网上定货,场外交易”。网上银行作为金融服务的最先进的交易手段,但作为网上交易的主体,即商业银行、商人、企业经营者却大都持观望态度,真正敢于“吃螃蟹”的人寥若晨星,屈指可数。银行不愿意通过网络划拨款项,人们也不愿意通过网络存款。如今,人们对对方当面提供的货币是真是假,都将信将疑。

与网络经济相适应的应该是一个组织性最强的社会,而信用危机与信用瑕疵,便是威胁这个社会组织的天敌。中国虽然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阶段,但因为市场经济管理和法制建设的相对滞后,一直未能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保障体系。与网络经济相比,中国的信用保障体系更处于待建阶段。

二、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1、完善网络交易的法律法规

无论网络安全、网上结算还是货物配送,都涉及法律法规问题。只有健全法制,严惩违法者,才能保证网络营销的正常运行。因此,国家必须在立法和执法上加大力度。从网络安全来说,要组织力量,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交易安全技术,积极开发我国自己的网络安全产品。要强化网络交易安全管理,制定有关的网络交易标准和管理标准,规范买卖双方和中介方的交易行为。要尽快完善网络交易的法律法规,明确交易各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严厉打击利用网络营销进行欺诈的行为。

2、加强网上支付的管理

网上支付是网络营销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金融服务的发展创新开展网上支付业务,可以减少银行成本,加快业务处理速度,方便客户,同时也有利于银行拓展业务,增加中间业务的收入。更重要在于它改变了银行支付处理方式,使得消费者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通过互联网获得银行业务服务。但网上支付的安全性却成为制约网上支付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此,我们应该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网络营销的需求。我个人有以下几点认识:一是各大商业银行之间尽快实现统一,可跨行业的

互联、互通;二是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处理好安全与发展速度的关系;三是加大支付技术上的攻关力度进一步提高网上支付安全保障,将风险环节前移,在产品开发初期充分考虑到安全性,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绝对不投入使用,不投入市场。20__年4月1号我国正式开始实施《电子签名法》和信息产业部为配合电子签名法实施出台的《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对电子支付进行规定,6月9号中国人民银行《电子支付指引》从金融机构到第三方支付平台都有设计,而且明确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商的责任,没有提出第三方帐户权限问题。国务院关于《发展电子商务网上支付若干意见》积极研究第三方研究的相关法规,引导商业银行通过银联等机构建设安全的快捷、方便的网上支付平台,大力推广使用银行卡、网上银行、电子钱包等网上支付工具,金融监管部门对网络营销网上支付的发展给予高度的重视,正在研究出台一些相关制度办法加强监管,促进网络营销的健康发展。

3、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网络营销要适应市场全球化的新形势,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行各业,并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信息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加强信息安全研究是我国发展网络营销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信息安全体系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必须有先进的技术系统来支持,没有信息安全技术就没有信息安全。在安全技术方面,涉及技术标准、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和安全技术管理等环节,而其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有关的安全技术及产品必须也只能是我国自主开发的和国产化的。没有国家自主开发的、国产化的安全技术、安全产品,也就没有真正的国家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不可能靠直接引进国外安全技术和国外安全产品来实现,否则后果是灾难性的。二是信息安全技术的开发与采用和国产信息安全产品的采购与装备,也应纳入法制的范围。信息安全技术产品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它不仅受市场机制的调控,还要受国家安全机制的调控。

因此,必须协调好国家信息安全体制与信息安全技术开发及产业法制体制之间的关系。要依靠国家的投入和政策扶持,依靠各类网络单位的积极支持,依靠信息安全产业和市场的推动,建立起我国信息安全的技术支撑体系和技术管理体系。

4、建立我国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企业诚信已提上了企业战略日程,估计没有哪个企业主会质疑诚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对于网络营销而言,诚信主要体现在一是公司对产品宣传方面的诚信,二是网络服务和产品质量与诚信。因此建立我国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是网络营销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安全市场结构篇(2)

一、网络技术对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正面影响

有序高效的证券市场其特征或准确地讲界定指标,包括证券交易成本、流动性、波动性及透明度四个指标。合理的微观结构的设计正是力图在减少资本市场资金配置的交易成本前提下,实现其更优的配置效率。

而人类行为的不确定性、机会主义行为以及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交易成本或引致“交易费用”的根本原因。网络技术在证券市场的应用,恰恰成为减少交易过程的障碍和信息壁垒的技术因素。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增强提高了证券交易的撮合效率,网络传输能力的提高加快了信息的交换效率。因此,全球信息共享成为现实,传统上的机构与个人投资者信息、交易工具上的优劣对比将大为改变。证券市场的透明度基于网络技术的平台将更趋加强,从而证券市场对信息反应的灵敏度将有很大提高。

同时,证券发行与交易方式大大改进。发行领域网络技术的运用,减少了证券市场的中间环节,传统的券商中介将由无形市场代替,证券交易速度大大提高,这些都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更为显著的是,信息获取成本的降低及交易费用的大幅缩减,使得创造与运用更为复杂、更为精细化的组合交易工具成为可能。而网络的实时性、同步性、跨市场组合性同样成为交易工具创新的技术支撑。

进一步分析,机构投资者与中小投资者的力量对比的拉近,以及深入到社会生活更广泛领域的网络技术对投资理念的传播,也将极大地动员社会的闲置资金。如前所述,交易费用的减少对这部分闲置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也将起到润滑和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信息壁垒的打破,发行交易成本的极大降低,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力量对比的拉近,交易工具极大丰富后投资者中介机构选择集的扩展,凡此种种,正体现了构建于网络技术上的证券市场微观结构在突破了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的制约后,在市场的深度、广度、速度及透明度上具有了传统证券市场无可比拟的优势,也使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展和资金的高效配置成为可能。

二、网络技术对证券市场微观结构有效性的挑战

网络技术在给证券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将对其微观结构设计理念构成严峻的挑战。

正是基于网络技术的跨时空“握手”的特质,证券市场在深度、广度扩展的同时,也为短线、超短线资金的跨地区、跨市场集中与高速流动客观上创造了条件。而在internet环境下,数万亿美元的短线资金的无规则流动,对任何局部地区的证券市场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市场冲击,震荡乃至崩溃。

加剧市场波动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网络技术突出体现的点对点的中介服务改变了整个证券市场的人格化特征,即由传统的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主体特征改变为个性化色彩浓厚的市场。个性化色彩一方面表明了个人选择集的扩展与个体意识在证券市场的体现,而另一方面,作为市场稳定力量的机构投资者的地位下降,势必引致证券市场的频繁波动。与前述的冲击相互作用,证券市场的波动性显著放大,金融风险累积并高启,而这最终将危及证券市场的稳定,损害证券市场的效率。

如果说上述的挑战是针对整个证券市场的共有冲击的话,那么网络技术平台上的经济规律,姑且称作网络经济的特征,同样将各个局部市场的生存发展置于更为严峻的环境中。

网络经济具有如下特征:规模越大,用户越多;机遇优先,首发效应显著;路径依赖,锁定效应。而所有这些特征的结果就是网络经济的“赢者通吃”现象。

基于网络经济平台上的各个局部证券市场,由于网络环境下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趋同性,其竞争也具有这种“你死我活”的特征,因而网络环境下,各证券市场间的过度竞争难以避免,而过度竞争的直接后果无疑是效率的损失,社会福利的减少。

以上是基于证券市场的角度,而网络环境下的证券市场其技术层面的网络安全也决不可忽略,用于网络安全的投入可能将成为证券市场微观结构设计中继技术因素后构成交易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见,网络技术在改善证券市场微观结构、提升资金配置效率的同时,也引致证券市场的波动性的加大与可控性的恶化,各市场过度竞争和网络安全的问题也势必成为证券市场微观结构设计理论必须面对和急需扩展的方向。

网络安全市场结构篇(3)

一、网络技术对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正面影响

有序高效的证券市场其特征或准确地讲界定指标,包括证券交易成本、流动性、波动性及透明度四个指标。合理的微观结构的设计正是力图在减少资本市场资金配置的交易成本前提下,实现其更优的配置效率。

而人类行为的不确定性、机会主义行为以及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交易成本或引致“交易费用”的根本原因。网络技术在证券市场的应用,恰恰成为减少交易过程的障碍和信息壁垒的技术因素。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增强提高了证券交易的撮合效率,网络传输能力的提高加快了信息的交换效率。因此,全球信息共享成为现实,传统上的机构与个人投资者信息、交易工具上的优劣对比将大为改变。证券市场的透明度基于网络技术的平台将更趋加强,从而证券市场对信息反应的灵敏度将有很大提高。

同时,证券发行与交易方式大大改进。发行领域网络技术的运用,减少了证券市场的中间环节,传统的券商中介将由无形市场代替,证券交易速度大大提高,这些都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更为显著的是,信息获取成本的降低及交易费用的大幅缩减,使得创造与运用更为复杂、更为精细化的组合交易工具成为可能。而网络的实时性、同步性、跨市场组合性同样成为交易工具创新的技术支撑。

进一步分析,机构投资者与中小投资者的力量对比的拉近,以及深入到社会生活更广泛领域的网络技术对投资理念的传播,也将极大地动员社会的闲置资金。如前所述,交易费用的减少对这部分闲置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也将起到和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信息壁垒的打破,发行交易成本的极大降低,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力量对比的拉近,交易工具极大丰富后投资者中介机构选择集的扩展,凡此种种,正体现了构建于网络技术上的证券市场微观结构在突破了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的制约后,在市场的深度、广度、速度及透明度上具有了传统证券市场无可比拟的优势,也使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展和资金的高效配置成为可能。

二、网络技术对证券市场微观结构有效性的挑战

网络技术在给证券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将对其微观结构设计理念构成严峻的挑战。

正是基于网络技术的跨时空“握手”的特质,证券市场在深度、广度扩展的同时,也为短线、超短线资金的跨地区、跨市场集中与高速流动客观上创造了条件。而在internet环境下,数万亿美元的短线资金的无规则流动,对任何局部地区的证券市场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市场冲击,震荡乃至崩溃。

加剧市场波动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网络技术突出体现的点对点的中介服务改变了整个证券市场的人格化特征,即由传统的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主体特征改变为个性化色彩浓厚的市场。个性化色彩一方面表明了个人选择集的扩展与个体意识在证券市场的体现,而另一方面,作为市场稳定力量的机构投资者的地位下降,势必引致证券市场的频繁波动。与前述的冲击相互作用,证券市场的波动性显著放大,金融风险累积并高启,而这最终将危及证券市场的稳定,损害证券市场的效率。

如果说上述的挑战是针对整个证券市场的共有冲击的话,那么网络技术平台上的经济规律,姑且称作网络经济的特征,同样将各个局部市场的生存发展置于更为严峻的环境中。

网络经济具有如下特征:规模越大,用户越多;机遇优先,首发效应显著;路径依赖,锁定效应。而所有这些特征的结果就是网络经济的“赢者通吃”现象。

基于网络经济平台上的各个局部证券市场,由于网络环境下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趋同性,其竞争也具有这种“你死我活”的特征,因而网络环境下,各证券市场间的过度竞争难以避免,而过度竞争的直接后果无疑是效率的损失,社会福利的减少。

以上是基于证券市场的角度,而网络环境下的证券市场其技术层面的网络安全也决不可忽略,用于网络安全的投入可能将成为证券市场微观结构设计中继技术因素后构成交易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见,网络技术在改善证券市场微观结构、提升资金配置效率的同时,也引致证券市场的波动性的加大与可控性的恶化,各市场过度竞争和网络安全的问题也势必成为证券市场微观结构设计理论必须面对和急需扩展的方向。

网络安全市场结构篇(4)

关键字:网络安全市场分析

网络安全在一般情况下是经济利益问题,但在跨出国界后,就有可能涉及到国家和民族的安全问题,就可能成为一个政治问题。所以,网络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问题,而应该是更全面的、更深层次的问题。一、市场成长快在铺天盖地的病毒和黑客的攻击中,网络安全市场容量得到大幅度提升。2001年是网络安全市场竞争格局突变的一年,安全产品供应商的规模已经从1999年不到10家、2000年300余家之后,猛增到了近千家。2001年全球的网络安全市场销售额是179亿美金,占整个it销售额的1.79%。而网络安全服务在网络安全市场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达到了46.1%。从2001年到2006年的网络安全软件(含防火墙硬件)市场发展预测来看,2001年的销售额是74亿美元,而预测2006年会达到194亿美元。2001年网络安全软件市场增长是22.6%,而整体的it市场的增长仅仅是1.1%。网络安全服务市场2001年的市场规模是83亿美元,2002年整个安全服务的增长率为26.3%,到200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10亿美元,整个安全服务市场会以平均26.3%的增长率发展,高于整体的网络安全市场。从2001年我国的网络安全产品市场规模来看,防火墙硬件占据38.9%,防病毒产品占25.6%,安全产品占23.6%,其次是防火墙软件和加密软件产品。根据我国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心理,硬件将保持很高的增长率。而对于中国网络安全软件市场,赛迪顾问的调查结果表明:2001年中国网络安全软件市场销售额为12.3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61.8%,创历史新高,而且也远远高于软件市场23.9%的增长率。2002年国内的网络安全软件市场仍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势头。由此可以看出,网络安全是整个计算机市场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增长点。据分析,我国网络安全服务市场有2170万美元的市场规模,有着非常高的市场增长潜力,预计到2006年能达到2.65亿美元,平均增长率达65%,高出整个网络安全产品市场的平均数。更多的厂商和用户开始重视网络安全服务,一些成熟的如金融、电信等行业在使用网络安全产品时,也意识到要为网络安全服务付费。截止到2001年底,中国信息安全相关的注册就有1500多家,而有成熟产品的厂商只有近80家。整个市场80%的利润,只来源于20%的厂商,由此可见,我国的众多安全产品厂商举步维艰。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于国内来说,网络安全产品市场尚属初期成长阶段,安全产品以防火墙和杀病毒产品为主。国外厂商看准了我国网络安全潜在庞大市场,加紧攻城掠地。微软于2002年3月初推出专为内地企业设计的“中国安全服务计划”,以帮助广大企业用户提高网络管理水平、确保网络安全。3月中旬,诺基亚公司在上海举行的网络安全产品巡展上表示了进军内地网络安全市场的坚定决心。而早在2001年就已全面进军内地的以色列checkpoint公司则先后为中国交通银行、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与中国移动等it领域客户提供网络安全服务。2002年4月11日,全球第一个针对宽带用户设计的全能型宽带网关安全设备防毒墙宽带版x200gatelock由趋势科技公司在中国上市。来自国际数据公司idc的调查显示,思科、网屏、美国网络联盟、安氏、冠群等著名外资网络安全厂商等均已进入中国市场。面对国外公司环伺紧逼的态势,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信息安全厂商积极应对,一方面新品迭出,另一方面则以更快的速度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国内老牌杀毒软件厂商瑞星在2002年初将网络版杀毒软件升级到2002版,江民于2002年4月初推出“杀毒王kv30006.0”,金山毒霸单机版则提出了嵌入式技术。国内知名软件厂商东软随即了neteye防火墙3.1、sjw20网络密码机及ids2.0等系列安全产品。冠群金辰公司则通过与全球高速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供应商toplayer网络公司合作,加强了入侵监测领域的技术和市场地位。与此同时,国内it企业亦不断有后来者加入网络安全阵营。2002年4月12日著名电脑厂商方正科技集团公司与世界四大杀病毒软件公司之一的西班牙熊猫软件签署了方正科技入资熊猫中国的协议。2002年4月初才入股上海交大的交大铭泰即与交大在信息安全软件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据软件连锁组织统计,目前在我国单机版杀毒软件市场中,瑞星、江民和金山三家包揽了90%以上的份额,但整体信息安全市场国外企业仍然占据主流。在网络版反病毒市场中,国际厂商保持了一定优势,目前国内厂商瑞星已打入这一市场。在防火墙产品方面,东软、天融信在2001年中国防火墙市场销售排名中位居民族品牌前茅,但与国外品牌相比尚处劣势。而冠群、美国网络联盟、安氏则占据了入侵检测市场的大部分份额。长期以来,国内软件企业无法在技术实力、产品结构和市场竞争力上与国外同行同场竞技,甚至在很多软件领域主流品牌中根本看不到国产软件的身影,这种情况信息安全领域比较突出,尤其是在信息安全企业级应用的高端市场上。要想很快追赶上在此领域精耕细作多年的企业如果没有多年的技术积累是不行的。三、向市场营销转型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大多数的企业对此认

识不足,没有具体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和防范意识。有统计数字显示:在防病毒市场,国内购买杀毒软件的用户中,只有一半的人进行了注册并定期升级。这就意味着半数以上的杀毒软件没能达到功效。在反黑客市场上,用户系统的安全状况同样不容乐观。专家认为,在国内网络安全市场上,能否有效地保护信息安全、合理地选择及使用网络安全产品、制定安全管理机制、解决遇到的问题,将直接关系到网络安全企业能否切实为用户提供安全的系统保障。另外,我国的网络安全设备大部分都是进口的,还没有我们自己的核心产品,这就为我国的网络安全留下隐患。因此,对我国的企业来说,利用网络进行信息发展的同时,企业自己的网络其实是并不安全的,在一般情况下应该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信息系统的安全状态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的。这一方面源于安全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决定于安全威胁的变化。如:用户在使用系统时,如果不按照规范使用、操作,往往会破坏系统的安全状态;新的应用服务系统投入往往会产生新的安全漏洞,从而对系统的安全状态造成影响。可以看出,安全产品并不意味着网络安全,持续的服务与真诚的承诺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因此,要为国内用户构建安全的网络应用环境,加强市场教育及培育工作仅仅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转变工作思路,完成企业由产品销售向市场营销的转型。毕竟,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对用户而言,安全产品并不意味着网络安全,而以产品为核心的销售模式也势必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虽然国内企业早在一两年前就提出以服务促发展的概念,但在究竟应该提供何种服务、如何提供、服务的质量标准是什么以及服务型发展模式能否赚钱等问题的困扰下,服务更多地成为了一种获取注意力的噱头,市场竞争主要围绕着不同的产品而展开。事实证明,谁能更好地把握用户需求,提供更贴身的服务,并确保服务的质量,谁就有可能成为明天网络安全市场新的主导者。

网络安全市场结构篇(5)

“IT建设给企业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但要购买防火墙、IPS、防病毒、无线控制器等各种硬件产品,还得购买管理软件,甚至需要对管理软件进行二次开发。”WatchGuard中国区市场总监万熠认为,企业对IT设备的投入变得越来越谨慎,正在呈现出轻资产化的趋势,因此安全解决方案必须帮助用户最大化IT资产的收益。“通过一个多功能的硬件盒子,WatchGuard可以提供二到七层的网络安全防护,再加上无线客户端AP的接入,能基本满足企业对所有的设备和业务的安全保护需求。企业购买WatchGuard的服务之后,不必再操心设备的形态,WatchGuard用轻结构的解决方案,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当前,软件定义IT已经成为业界趋势,通过软件的升级来实现产品功能的升级和完善,具有灵活性和低成本的特点。在网络安全领域,这一趋势也日趋明显。轻结构化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就是这一趋势的具体表现。曾剑隽强调,轻结构化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注重硬件的高性能。“WatchGuard每个系列的产品都力图做到在业界性能最高,当企业随着业务的增长需要扩展IT能力时,企业只需要升级软件即可,无需再购买硬件产品。”曾剑隽介绍说,当企业购买WatchGuard某一系列的中低档产品之后,需要升级到高端产品时,也不必购买硬件,只需升级软件即可。

网络安全市场结构篇(6)

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5G网络受到了各行各业的高度关注。而在这其中,5G网络的安全是人们在期待其给我们带来改变的同时所担心的一大问题;如何才能在发展的过程中合理的制定5G网络技术国际标准、如何才能够规范5G网络的使用并有效规避潜在安全漏洞、如何才能够让5G网络安全保障更为的可靠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们亟待即将的问题。因此,本文就5G网络安全发展问题分析总结如下。

1 5G网络安全存在的潜在问题分析

5G网络的提出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力,但是其安全技术的发展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同样也受到了广大群体的关注;从5G网络的网络构建,我们不难发现,5G网络在信息传递速度、连接能力、响应能力以及可扩展性等性能方面,从城市、家居、车辆到个体的数据,其所传递的数据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增长速度难以估计。而这增长的背后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和问题。首先,5G网络能够成功实现各个移动终端之间的连接,数据也同时实现了共享,然而这也使得处处可以连接并共享数据存在较大的信息泄露的隐患,隐私能否得到保障目前存疑,安全技术是否能够有效规避其中存在的隐患需要实践来检验;其次,移动终端、设备的智能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和便利,但是这种强大的功能在个人层面的使用上是否可能被恶意利用也是5G网络安全发展过程中需要认真考量的一大问题;同时,连接入网的智能设备可能会变成攻击者的工具而成为安全隐患,比如,在卫生医疗健康领域的健康监视器,如若智能化设备被恶意使用,则可能给用户的个人隐私造成泄密,甚至带来恶劣影响。除此之外,基于5G网络的移动终端的自身防护能力很有限、不够完善、安全防护能力较低、大数据时代安全隐患因素复杂等都是5G网络安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而这些复杂多样的问题则给5G网络的普及、推广发展带来了许多的阻碍。

2 5G网络安全保障措施

5G网络安全发展中存在的潜在危险,需要我们发展相应的安全技术、采取强有力的安全保障措施来规避。在本文的论述中,主要从市场监管、安全保障技术以及用户权益机制等方面展开剖析。

2.1 市场监管

5G网络的发展是信息消费的一种产物,因此在市场监管方面形成强有力的保护屏障是十分有必要的;市场需要为用户提供可信任的5G网络使用,同时也需要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举证通道以及处理措施,让用户与5G网络服务提供者之间构建一种透明、可信任的身份认证,从而让信息的传递有据可循、提高海量信息真实性的辨识度、有效的规避在5G网络服务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泄露、盗用等危险。在整个市场监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合理优化网络资源配置,提供安全服务,构建有支撑性的用户身份和信用确认机制,有效维护和管理网络空间服务的安全问题。

2.2 安全保障技术

安全技术的发展,是5G网络保障的核心手段和措施。5G网络强调功能性、灵活性以及可扩展性,但安全性也是5G网络发展中的重要要求。在安全保障技术的发展中,建立在网络层和传输层之上的端对端加密技术由于在接收端接到信息之前不进行解密,即使在传输的过程中,系统被入侵也不会造成消息泄露,从而大大加强了信息的安全性;同时,将同一个物体的不同身份以及账号信息进行联合管理的基于ID的密码认证系统能够在提高使用便捷性的同时,提高用户的信息安全性;除此之外,密钥管理体系、控制信息的加解密等安全技术也是5G网络安全保障措施中十分重要的手段措施。

2.3 用户权益机制

5G网络的安全使用,主要关系到用户的权益。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的保障5G网络用户的权益是安全保障措施中需要特别重视的一环。基于这样的目标,我们需要构建系统性的用户权益机制,满足用户在安全使用5G网络的需求,构建更为完善的权益投诉、维护平台,使得用户的5G网络的使用更加安心、放心。

3 5G网络安全发展展望

5G网络的发展是网络信息发展的趋势,而安全则是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结合5G网络的发展现状及安全保障措施,本文就5G网络的安全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5G网络安全发展需要丰富系统的安全技术做支撑,应该从5G网络设计源头入手,对各个应用均采用加密、隔离等技术手段,来保护用户的各种信息,努力打造5G网络的安全防护墙。

(2)5G网络的安全保障的发展,需要有相应的投入,形成5G网络安全保障措施的有效研讨,针对5G信息安全、5G安全技术验证和测试多个专题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探究出更为系统、完善的5G网络安全保障措施。

(3)形成完善的5G安全架构,构建多安全域融合的安全访问控制机制,有效提高5G网络安全性能。

4 结语

5G网络安全题的妥善解决,是5G网络真正到来的密钥,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基于现有信息网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5G网络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威胁,深入探究合理、高效而系统的5G网络安全保障措施,从市场监管、技术支撑以及用户权益维护等多角度提高5G网络安全保障力度,那么才能够让用户真正放心的使用5G网络。

参考文献

[1]李晖,付玉龙.5G网络安全问题分析与展望[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5(04):1-7.

[2]黄开枝,金梁,赵华.5G安全威胁及防护技术研究[J].邮电设计技术,2015(06):8-12.

[3]郑海.工信部明确5G四项重点工作[J].邮电设计技术,2016(08):11-11.

[4]JonathanRodriguez(乔纳森・罗德里格斯)[J].5G:开启移动网络新时代,2016.

网络安全市场结构篇(7)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旅游业作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劲引擎,备受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将旅游业确立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促进安徽国际外向拓展的先锋产业。若要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对旅游业进行合理的规划。旅游发展规划是决定安徽旅游发展好坏的关键因素,而旅游需求预测为旅游发展规划奠定了良好基础,所以深入分析安徽旅游业市场需求,并利用神经网络对安徽旅游市场趋势进行预测,对安徽旅游规划及旅游业冲刺万亿产业,建设旅游强省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安徽省旅游业市场需求分析

近年来,安徽省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优化旅游服务环境,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2016年上半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2287.42亿元,同比增长18.55%。其中,全省接待入境游客209.94万人次,同比增长1408%;接待国内游客2.45亿人次,同比增长15.84%。

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直接体现,也是区域旅游业竞争能力的外在表现。本文在整理相关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得出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指标,如表1所示。从表1分析可见,安徽旅游业呈现如下特点:首先,安徽凭借良好的资源禀赋及独特的人文地理优势,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都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其中,国内旅游人次从1998年的237725万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44400万人次,增长了1768倍;而入境旅游人次也从184198人次增长4446000人次,增长了23倍。国内旅游收入从1998年的113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3980.5亿元,增长了34倍;而旅游外汇收入也从7036.05万美元增长到226000万美元,增长了近31倍。其次,从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市场对比来看,入境旅游市场需求发展强劲,尤其是2008年前,入境旅游业的效益明显高于国内旅游业,但近年来,随着国内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国内旅游市场需求快速增加,增速超过了入境旅游市场,且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率明显高于旅游人次的增长率,国内旅游市场发展前景较好,市场提升潜力较大。最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脆弱性,受外在因素干扰较大。如2003年,受“非典”事件的影响,安徽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明显出现了大幅下滑,尤其是入境旅游发展严重受阻,市场风险较大,但与此同时,旅游业又具有较强的复苏能力,2004年,旅游市场出现大幅度反弹,尤其入境旅游人次增长了78.4%,旅游外汇收入增长了68.6%。

2基于神经网络的安徽省旅游业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2.1神经网络法旅游市场需求预测模型的构建

神经网络是一种应用类似于大脑神经突触连接的结构进行信息处理的数学模型,神经网络具备模拟人脑的信息分析功能,且因其具有非线性、非限制性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故障诊断、模式识别、市场预测等方面。

BP神经网络是一种多层前馈神经网络,该网络的特点是信号的传播是前向型的,误差传播是反向型的,该学习过程能较好地揭示非线性时间序列的内在相关性,减少信息损失,易于进行市场预测。此外,神经网络在做预测前要先进行网络训练,通过训练使网络具有联想记忆和预测能力。神经网络法可用于旅游市场需求预测,即通过研究过去的历史统计数据进行训练,利用一个经过适当训练的神经网络去解决一些由数学模型难以处理的问题。如可用时间数据序列的前k个值[X(t-1),X(t-2),…,X(t-k)]去预测下s个值

本文根据旅游市场数据收集的实H情况,运用Matlab软件,采用单因素神经网络法进行安徽旅游市场需求预测。

2.2安徽省旅游业市场需求预测实证分析

2.2.1预测对象的选取

本文选取安徽省旅游业市场需求发展情况作为对象建立预测模型,同时根据安徽统计数据可获得性等实际情况,选取1998年至2015年安徽省旅游人次与收入作为预测研究的基础数据,设计神经网络模型,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2.2.2数据预处理与分析

由表1知,安徽各年的旅游人数及收入呈逐年递增的现象,且增长率呈现非线性关系,难以用一个线性关系式来表达相关数据间的关系,故本文将利用神经网络法来进行数据的分析与预测。假设可以根据前几年的旅游指标数据预测当年的旅游指标数据,即按照以往四年的接待人数及收入可以预测第五年的接待人数及收入,可列矩阵表2。

如表2所示,2013年以前的数据为训练数据,2014及2015年数据为验证数据。根据安徽旅游业相关指标的具体情况,本文设计相应的单因素模型程序。因模型输入变量中的数据变动范围较大,我们首先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构建BP神经网络,设置网络隐藏神经元数目,并应用样本向量对网络进行训练。待构建好的模型经过多次的训练过后,达到了预设的精度要求后,便可开始预测旅游业的相关指标数据。

2.2.3数据预测结果

根据预测模型实际要求,本文设置网络隐藏神经元数目14个,各项指标网络分别经过5次、2次、65次和5次迭代后完成训练,其误差均达到预定目标以下(见图1)。

从图1、图2可以得出,训练后的网络对样本数据仿真效果较好,除个别数据外,预测的误差率均较小,模型训练能力较好。由此,现可利用训练好的网络进行安徽相关旅游指标的实际预测了。预测结果如表3所示。

3结论

本文在分析安徽省国内旅游及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建立单因素旅游需求预测模型,通过导入前四年数据至训练好的神经网络中进行预测第五年的旅游人数及收入,预测效果较好,误差较小,该预测方法可继续广泛运用于各种市场预测中。但同时,针对旅游市场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今后可考虑综合采用多种预测方法(如多因素神经网络法、灰色关联法等)进行旅游市场预测。

从数据分析上来看,未来几年的安徽省旅游业收入增加比例均在9%以上,增长势头较为强劲,尤其是入境旅游市场,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率超28%,旅游效益较高。因此,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优化旅游环境,做好美好安徽旅游宣传工作,推进旅游业国际化和特色化水平,在扩规模的同时调结构,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真正实现安徽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从而提高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进而加速推进安徽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安徽日报.上半年全省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双增长[EB/OL].http:///html/ahrb/20160826/article_3490283.shtml,20160826.

[2]朱证.基于BP神经网络的凝血功能分类模型[J].中国电子商务,2010,9(7):3738.

网络安全市场结构篇(8)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国民经济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老百姓重要的投资理财渠道。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关系着亿万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国家金融安全的大局。证券行业作为金融服务业,高度依赖信息技术,而信息安全是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信息安全就没有资本市场的稳定。

目前.国内外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从资本市场看,近年来,随着市场快速发展,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市场交易模式日趋集巾化,业务处理逻辑日益复杂化,网络安全事件、公共安全事件以及水灾冰灾、震灾等自然灾害都对行业信息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带来新的挑战。资本市场交易实时性和整体性强,交易时问内一刻也不能中断。加强信息安全应急丁作,积极采取预防、预警措施,快速、稳妥地处置信息安全事件,尽力减少事故损失,全力维护交易正常,对于资本市场来说至关重要。

1证券行业倍息安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行业信息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方面

健全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是确保证券行业信息安全的基础。是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为促进证券市场的平稳运行,中国证监会自1998年先后了一系列信息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其中包括2个信息技术管理规范、2个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通知、1个信息安全保障办法、1个信息通报方法和10个行业技术标准。行业信息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初步形成,推动了行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安全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

虽然我国涉及信息安全的规范性文件众多,但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中。立法主体较多,法律法规体系庞杂而缺乏统筹规划。面对新形势下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发展需要,行业信息安全工作在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一是法规和标准建设滞后,缺乏总体规划;二是规范和标准互通性和协调性不强,部分规范和标准的可执行性差;三是部分规范和标准已不适应,无法应对某些新型信息安全的威胁;四是部分信息安全规范和标准在行业内难以得到落实。

1.2组织体系与信息安全保障管理模型方面

任何安全管理措施或技术手段都离不开人员的组织和实施,组织体系是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核心。目前,证券行业采用“统一组织、分工有序”的信息安全工作体系,分为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

为加强证券期货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组织协调,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切实提高行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水平,根据证监会颁布的《证券期货业信息安全保障管理暂行办法》,参照ISO/IEC27001:2005,提出证券期货业信息安全保障管理体系框架。该体系框架采用立方体架构.顶面是信息安全保障的7个目标(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可审计性、抗抵赖性、可靠性),正面是行业组织结构.侧面是各个机构为实现信息安全保障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和方式。

1.3IT治理方面

整个证券业处于高度信息化的背景下,IT治理已直接影响到行业各公司实现战略目标的可能性,良好的IT治理有助于增强公司灵活性和创新能力,规避IT风险。通过建立IT治理机制,可以帮助最高管理层发现信息技术本身的问题。帮助管理者处理IT问题,自我评估IT管理效果.可以加强对信息化项目的有效管理,保证信息化项目建设的质量和应用效果,使有限的投入取得更大的绩效。

2003年lT治理理念引入到我国证券行业,当前我国证券业企业的IT治理存在的问题:一是IT资源在公司的战略资产中的地位受到高层重视,但具体情况不清楚;二是IT治理缺乏明确的概念描述和参数指标;是lT治理的责任与职能不清晰。

1.4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方面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上交易系统功能的不断丰富、完善和使用的便利性,网上交易正逐渐成为证券投资者交易的主流模式。据统计,2008年我同证券网上交易量比重已超过总交易量的80%。虽然交易系统与互联网的连接,方便了投资者。但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来自互联网上的病毒、小马、黑客攻击以及计算机威胁事件,都时刻威胁着行业的信息系统安全,成为制约行业平稳、安全发展的障碍。此,维护网络和数据安全成为行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证券行业各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相对安全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和灾舴备份系统,基木保障了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但细追究起来,我国证券行业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及灾备系统建设还不够完善,还存存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缺乏统一的规划;二是网络访问控制措施有待完善;三是网上交易防护能力有待加强;四是对数据安全重视不够,数据备份措施有待改进;五是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信息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1.5IT人才资源建设方面

近20年的发展历程巾,证券行业对信息系统日益依赖,行业IT队伍此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2008年初,在整个证券行业中,103家证券公司共有IT人员7325人,占证券行业从业总人数73990人的9.90%,总体上达到了行业协会的IT治理工作指引中“IT工作人员总数原则上应不少于公司员工总人数的6%”的最低要求。目前,证券行业的IT队伍肩负着信息系统安全、平稳、高效运行的重任,IT队伍建设是行业信息安全IT作的根本保障。但是,IT人才队伍依然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后续教育不足等问题,此行业的人才培养有待加强。

2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2.1进一步完善法规和标准体系

首先,在法规规划上,要统筹兼顾,制定科学的信息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框架。一是全面做好立法规划;二是建立科学的行业信息安全标准和法规体系层次。行业信息安全标准和法规体系初步划分为3层:第一层是管理办法等巾同证监会部门规章;第二层是证监会相关部门制定的管理规范等规范性文件;第三层是技术指引等自律规则,一般由交易所、行业协会在证监会总体协调下组织制定。其次,在法规制定上.要兼顾规范和发展,重视法规的可行性。最后,在法规实施上.要坚持规范和指引相结合,重视监督检查和责任落实。

2.2深入开展证券行业IT治理工作

2.2.1提高IT治理意识

中国证券业协会要进一步加强IT治理理念的教育宣传工作,特别是对会员单位高层领导的IT治理培训,将IT治理的定义、工具、模型等理论知识纳入到高管任职资格考试的内容之中。通过举办论坛、交流会等形式强化证券经营机构的IT治理意识,提高他们IT治理的积极性。

2.2.2通过设立IT治理试点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

根据IT治理模型的不同特点,建议证券公司在决策层使用CISR模型,通过成立lT治理委员会,建立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监督制衡的责权体系;在执行层以COBIT模型、ITFL模型等其他模型为补充,规范信息技术部门的各项控制和管理流程。同时,证监会指定一批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作为lT试点单位,进行IT治理模型选择、剪裁以及组合的实践探索,形成一批成功实施IT治理的优秀范例,以点带面地提升全行业的治理水平。

2.3通过制定行业标准积极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行业监管部门在推动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中的作用非常关键.应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推动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任务和工作机制,统一部署、组织行业的等级保护丁作,为该项丁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证。行业各机构应采取自主贯彻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的行业要求,对照标准逐条落实。同时,应对各单位实施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情况进行测评,在测评环节一旦发现信息系统的不足,被测评单位应立即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并实施.且南相芙的监督机构进行督促。

2.4加强网络安全体系规划以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2.4.1以等级保护为依据进行统筹规划

等级保护是围绕信息安全保障全过程的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制度,通过将等级化的方法和安全体系规划有效结合,统筹规划证券网络安全体系的建设,建立一套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将是系统化地解决证券行业网络安全问题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2.4.2通过加强网络访问控制提高网络防护能力

对向证券行业提供设备、技术和服务的IT公司的资质和诚信加强管理,确保其符合国家、行业技术标准。根据网络隔离要求,要逐步建立业务网与办公网、业务网与互联网、网上交易各子系统间有效的网络隔离。技术上可以对不同的业务安全区域划分Vlan或者采用网闸设备进行隔离;对主要的网络边界和各外部进口进行渗透测试,进行系统和设备的安全加固.降低系统漏洞带来的安全风险;在网上交易方面,采取电子签名或数字认证等高强度认证方式,加强访问控制;针对现存恶意攻击网站的事件越来越多的情况,要采取措施加强网站保护,提高对恶意代码的防护能力,同时采用技术手段,提高网上交易客户端软件使朋的安全性。

2.4.3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专业水平

目前在证券行业内,从业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必要时可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意识考核,从行业内部强化网络安全工作。要加强网络安全技术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行业网络安全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

2.5扎实推进行业灾难备份建设

数据的安全对证券行业是至关重要的,数据一旦丢失对市场各方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无论是美国的“9·11”事件,还是我国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和四川汶川大地震,都敲响了灾难备份的警钟。证券业要在学习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自身需要,对重要系统开展灾难备份建设。要继续推进证券、基金公司同城灾难备份建设,以及证券交易所、结算公司等市场核心机构的异地灾难备份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制定各类相关的灾难应急预案,并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确保灾难备份系统应急有效.使应急工作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

2.6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网络安全市场结构篇(9)

关键词:证券行业 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体系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国民经济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老百姓重要的投资理财渠道。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关系着亿万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国家金融安全的大局。证券行业作为金融服务业,高度依赖信息技术,而信息安全是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信息安全就没有资本市场的稳定。

目前.国内外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从资本市场看,近年来,随着市场快速发展,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市场交易模式日趋集巾化,业务处理逻辑日益复杂化,网络安全事件、公共安全事件以及水灾冰灾、震灾等自然灾害都对行业信息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带来新的挑战。资本市场交易实时性和整体性强,交易时问内一刻也不能中断。加强信息安全应急丁作,积极采取预防、预警措施,快速、稳妥地处置信息安全事件,尽力减少事故损失,全力维护交易正常,对于资本市场来说至关重要。

1 证券行业倍息安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行业信息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方面

健全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是确保证券行业信息安全的基础。是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为促进证券市场的平稳运行,中国证监会自1998年先后了一系列信息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其中包括2个信息技术管理规范、2个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通知、1个信息安全保障办法、1个信息通报方法和10个行业技术标准。行业信息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初步形成,推动了行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安全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

虽然我国涉及信息安全的规范性文件众多,但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中。立法主体较多,法律法规体系庞杂而缺乏统筹规划。面对新形势下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发展需要,行业信息安全工作在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一是法规和标准建设滞后,缺乏总体规划;二是规范和标准互通性和协调性不强,部分规范和标准的可执行性差;三是部分规范和标准已不适应,无法应对某些新型信息安全的威胁;四是部分信息安全规范和标准在行业内难以得到落实。

1.2组织体系与信息安全保障管理模型方面

任何安全管理措施或技术手段都离不开人员的组织和实施,组织体系是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核心。目前,证券行业采用“统一组织、分工有序”的信息安全工作体系,分为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

为加强证券期货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组织协调,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切实提高行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水平,根据证监会颁布的《证券期货业信息安全保障管理暂行办法》,参照iso/iec27001:2005,提出证券期货业信息安全保障管理体系框架。该体系框架采用立方体架构.顶面是信息安全保障的7个目标(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可审计性、抗抵赖性、可靠性),正面是行业组织结构.侧面是各个机构为实现信息安全保障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和方式。

1.3 it治理方面

整个证券业处于高度信息化的背景下,it治理已直接影响到行业各公司实现战略目标的可能性,良好的it治理有助于增强公司灵活性和创新能力,规避it风险。通过建立it治理机制,可以帮助最高管理层发现信息技术本身的问题。帮助管理者处理it问题,自我评估it管理效果.可以加强对信息化项目的有效管理,保证信息化项目建设的质量和应用效果,使有限的投入取得更大的绩效。

2003年lt治理理念引入到我国证券行业,当前我国证券业企业的it治理存在的问题:一是it资源在公司的战略资产中的地位受到高层重视,但具体情况不清楚;二是it治理缺乏明确的概念描述和参数指标;是lt治理的责任与职能不清晰。

1.4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方面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上交易系统功能的不断丰富、完善和使用的便利性,网上交易正逐渐成为证券投资者交易的主流模式。据统计,2008年我同证券网上交易量比重已超过总交易量的80%。虽然交易系统与互联网的连接,方便了投资者。但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来自互联网上的病毒、小马、黑客攻击以及计算机威胁事件,都时刻威胁着行业的信息系统安全,成为制约行业平稳、安全发展的障碍。此,维护网络和数据安全成为行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证券行业各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相对安全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和灾舴备份系统,基木保障了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但细

追究起来,我国证券行业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及灾备系统建设还不够完善,还存存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缺乏统一的规划;二是网络访问控制措施有待完善;三是网上交易防护能力有待加强;四是对数据安全重视不够,数据备份措施有待改进;五是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信息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1.5 it人才资源建设方面

近20年的发展历程巾,证券行业对信息系统日益依赖,行业it队伍此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2008年初,在整个证券行业中,103家证券公司共有it人员7325人,占证券行业从业总人数73990人的9.90%,总体上达到了行业协会的it治理工作指引中“it工作人员总数原则上应不少于公司员工总人数的6%”的最低要求。目前,证券行业的it队伍肩负着信息系统安全、平稳、高效运行的重任,it队伍建设是行业信息安全it作的根本保障。但是,it人才队伍依然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后续教育不足等问题,此行业的人才培养有待加强。

2 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2.1进一步完善法规和标准体系

首先,在法规规划上,要统筹兼顾,制定科学的信息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框架。一是全面做好立法规划;二是建立科学的行业信息安全标准和法规体系层次。行业信息安全标准和法规体系初步划分为3层:第一层是管理办法等巾同证监会部门规章;第二层是证监会相关部门制定的管理规范等规范性文件;第三层是技术指引等自律规则,一般由交易所、行业协会在证监会总体协调下组织制定。其次,在法规制定上.要兼顾规范和发展,重视法规的可行性。最后,在法规实施上.要坚持规范和指引相结合,重视监督检查和责任落实。

2.2深入开展证券行业it治理工作

2.2.1提高it治理意识

中国证券业协会要进一步加强it治理理念的教育宣传工作,特别是对会员单位高层领导的it治理培训,将it治理的定义、工具、模型等理论知识纳入到高管任职资格考试的内容之中。通过举办论坛、交流会等形式强化证券经营机构的it治理意识,提高他们it治理的积极性。

2.2.2通过设立it治理试点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

根据it治理模型的不同特点,建议证券公司在决策层使用cisr模型,通过成立lt治理委员会,建立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监督制衡的责权体系;在执行层以cobit模型、itfl模型等其他模型为补充,规范信息技术部门的各项控制和管理流程。同时,证监会指定一批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作为lt试点单位,进行it治理模型选择、剪裁以及组合的实践探索,形成一批成功实施it治理的优秀范例,以点带面地提升全行业的治理水平。

2.3通过制定行业标准积极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行业监管部门在推动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中的作用非常关键.应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推动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任务和工作机制,统一部署、组织行业的等级保护丁作,为该项丁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证。行业各机构应采取自主贯彻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的行业要求,对照标准逐条落实。同时,应对各单位实施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情况进行测评,在测评环节一旦发现信息系统的不足,被测评单位应立即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并实施.且南相芙的监督机构进行督促。

2.4加强网络安全体系规划以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2.4.1以等级保护为依据进行统筹规划

等级保护是围绕信息安全保障全过程的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制度,通过将等级化的方法和安全体系规划有效结合,统筹规划证券网络安全体系的建设,建立一套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将是系统化地解决证券行业网络安全问题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2.4.2通过加强网络访问控制提高网络防护能力

对向证券行业提供设备、技术和服务的it公司的资质和诚信加强管理,确保其符合国家、行业技术标准。根据网络隔离要求,要逐步建立业务网与办公网、业务网与互联网、网上交易各子系统间有效的网络隔离。技术上可以对不同的业务安全区域划分vlan或者采用网闸设备进行隔离;对主要的网络边界和各外部进口进行渗透测试,进行系统和设备的安全加固.降低系统漏洞带来的安全风险;在网上交易方面,采取电子签名或数字认证等高强度认证方式,加强访问控制;针对现存恶意攻击网站的事件越来越多的情况,要采取措施加强网站保护,提高对恶意代码的防护能力,同时采用技术手段,提高网上交易客户端软件使朋的安全性。

2.4.3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专业水平

目前在证券行业内,从业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必要时可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意识考核,从行业内部强化网络安全工作。要加强网络安全技术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行业网络安全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

2.5扎实推进行业灾难备份建设

数据的安全对证券行业是至关重要的,数据一旦丢失对市场各方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无论是美国的“9·11”事件,还是我国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和四川汶川大地震,都敲响了灾难备份的警钟。证券业要在学习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自身需要,对重要系统开展灾难备份建设。要继续推进证券、基金公司同城灾难备份建设,以及证券交易所、结算公司等市场核心机构的异地灾难备份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制定各类相关的灾难应急预案,并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确保灾难备份系统应急有效.使应急工作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

2.6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网络安全市场结构篇(10)

视频管理软件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1)NVR融合集成DVR 现在国内外的视频管理软件实际上是视频服务器的发展,如今网络带宽飞速发展,针对网络视频应用的带宽或不能满足要求,视频管理软件面临总是有限的带宽。因此,对本地的图像切换上传和分布式存储的需求必然要求在系统集成的视频服务器和为一体的网络去融合DVS和DUR。目前,这样的概念视频管理软件根本不多。

(2)系统的融合

视频管理软件和用户的具体应用组件是紧密关联的。安全城市与警务系统的集成融合,为金融业的保安系统和应用系统的集成融合。只有通过系统制度整合,视频管理软件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

(3)网格视频

目前比较好的视频管理软件都能支持树形中心结构。未来几年中将会出现平行中心的网格视频结构,多个中心同时支持平行连接,将彻底网络化视频流,充分发挥出网络的优势,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和整体稳定性。

视频管理软件市场模式分析

国内主要的视频管理软件市场主要由3个部分构成:电信运营商(中国网通宽视界、中国电信全球眼)、平安城市(3111工程)、行业用户(电力、金融、交通等)。实际上不同运价模式代表了不同的市场,视频管理软件不同的生存状态和市场发展前景实际都是由视频管理软件在不同的运价模式下的地位(生物链的位置)来决定。

1平安城市中的视频管理软件

今后几年国内最大的网络视频监控市场无疑是平安城市,全国首批21个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已通过验收,三年共累计总投入逾百亿。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各地雄心勃勃纷纷出台了平安城市发展计划,平均投资超过亿元。在这样一个蓬勃的市场中,视频管理软件具体能分几杯羹?在平安城市项目中实际的投资很多并不来自于政府的投资,公安部利技局推荐的方式是公安+电信/网通(投资商)+报警服务运行商+工程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是公安+总包商,总包商承担投资商+运价商+工程商的角色,总承包商一般是资金雄厚有很深行业背景的工程商或运价商。在这种市场模式下除非自己成为总承包商,否则独立的视频管理软件供货商的空间非常有限。

2电信运营商的视频管理软件

中国网通、中国电信相继推出了通宽视界、全球眼等网络视频监控服务,主要面向公安、电力、金融、石油、交通、连锁商业等管理范围比较广、分支机构数量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机构。电信运价商提供一站式服务,用户群体只需要租用其设备,不需要去考虑网络和系统建设问题;同样他们也有通病:服务的内容比较简单,不能和用户的特殊业务需求很好的挂钩。电信和网通的视频监控服务的前端设备和视频管理软件是由专业网络视频厂商提供,运价由电信和网通自己来完成。和平安城市项目视频管理软件相比,空间要大很多,但是电信运价商视频监控服务的推广情况决定了视频管理软件供货商的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不是很理想。

3行业用户专业的视频管理软件

金融行业这样的行业用户,早就全面启动了网络视频监控项目,与平安城市项目相比,从单个项目的规模上来说相对较小,但就项目的可行性、数量和资金压力而言要比平安城市要小很多。行业用户内网络视频项目的特点就在于,本地监控的建设已经完成,联网要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完成。由于原有本地监控设各的复杂性和项目本身对深厚的行业背景的要求,独立的视频管理软件供货商机会相对比较小,主要设备提供商和工程商在行业用户网络视频监控项目中有先天的优势。

2. 3. 1国外视频管理软件提供商入侵国内市场

早在2006年9月13日,北京全球数字监控论坛上,国际著名厂商Milestone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VideoBridge为雅典奥运会提供过网络视频安防系统,2005年就在中国建立了分支机构。,这些国际一流的厂商从视频管理软件本身的技术水平来看要比国内厂商的软件水平高出很多,而目还很成熟。但是用户对网络视频监控的应用还在摸索阶段,从目前国内的市场上看,定制开发很多,国外厂商难适应中国的市场,必须得建立一个相关规模的本地开发队伍之前才能解决问题。这样的话,其实留给国内视频管理软件的时间还是很长的。

2.3.2 视频管理软件的佼佼者

目前阶段,视频管理软件群雄并起,终究会从群雄中出现一个佼佼者,就看哪个洗牌者最强势了。就目前来说,预测谁是最后的英雄还为时尚早,但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他的一些基本的要素:他必须得有一支稳定团队,必须有一定规模的视频管理软件开发队伍,在一个或多个主要市场模式下处于主导地位,相当的了解对用户的行业应用并能从行业的个性中提炼出共性,如果他同时能够提供前端设备,那么胜出的可能性将会更大。最后他具备将专用软件升华成解决方案和通用软件的冲动和能力,那么他就是那个洗牌者。

参考文献:

[1]IB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7年03期基于B/S的带宽自适应视频监控系统

上一篇: 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下一篇: 零售业发展现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