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乡土文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31 15:02:16

农村乡土文学

农村乡土文学篇(1)

大自然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丰富的知识,是学生学习的活教材。充分发挥本地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它不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能解放学生的思维,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能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在大自然中释放情怀,寻求大自然的奥秘。在参与田间劳作的实践中知道了水稻的生长过程,以及收割晒干碾成大米煮成香喷喷米饭的全过程,懂得“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艰辛,珍惜粮食的重要,也对古诗《锄禾》加深了理解,觉得语文也是贴近生活实际的并不难学,将平时的生产劳动实践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效果更好。当春暖花开时,让学生去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金秋时节,丰收的田野就在眼前,金灿灿的稻穗笑弯了腰,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学生们跟随大人参与到各种各样的劳动中,体验生活中的苦与乐,感悟生活真谛,感受劳动的光荣。

二、利用农村乡土资源,促进教学

我们知道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与环境“对话”。让学生多体验生活,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积累生活技能和写作素材。农村孩子有着许多令人惊奇有趣的生活情趣:田间收割播种,地里采摘铲耕,水中捞鱼捕虾,山上摘野果采蘑菇……,这些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和生活情趣以及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为学生提供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

三、活用乡土资源,让学生主动学习

农村乡土文学篇(2)

因此,我们只要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一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内在动力

农村虽没有城市的繁华,但它充满了淳朴的美,应该让学生走进农村广阔的天地中,让学生感受农村生活之美,教师要做好兴趣的引领和写作冲动的开发。学生作文中冬天的描写多是写雪景,萧索的大地,但现在农村冬天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蔬菜大棚就是农村冬天的又一大特色。冬天,我带领学生参观我们村南边的蔬菜大棚。学生一走进大棚,眼前一亮,棚里绿意盎然,他们大喊:“春天来了。”在大棚里他们看什么都新鲜,不断地向菜农和老师提问题:是怎么种的?如何管理?收入怎样?他们问了个遍。学生们兴奋不已,提笔写冬天就各具特色了。有的写的是《冬天里的“春天”》一看题目就有新意,孩子是这样写的:

我们弯着腰钻进一个黄瓜大棚,里面既湿润又暖和,感觉就象春天一样。只见绿色的黄瓜藤蔓缠绕在竹竿上,藤上结满了黄瓜,嫩绿的黄瓜带着晶莹的露珠,顶端还开着黄色的喇叭形的花,真是美丽极了。原来菜市场里的反季节蔬菜就是这样种出来的啊。

有的同学仔细描写了冬天的黄瓜是如何种植和管理的,大赞现代的科学技术。这次练笔很成功,学生们的选材角度新颖,内容真实。

二 摄取反映农村特点的事物,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农村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要让孩子们平日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摄取反映农村特点的景和物,人和事,指导学生现场观察,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我爱秋天》时,我带领学生观察学校里老师的菜园,有的看到了茄子会说那分明像一个个香蕉,只是颜色不同而已,有的会说那冬瓜像一个个胖娃娃。观察之后,我先让他们分组讨论交流:看到了什么?形状像什么?看后有什么感受?然后开始写作。这样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有的孩子就把秋天丰收的菜园描写得栩栩如生。

今天,我们和语文老师一起来到老师的那片菜地儿,啊!那画一样的菜园在我眼前呈现。一片丰收的景象给这片菜园装点得美不胜收。你看,大大的冬瓜挺着那肥胖的大肚子,像个可爱的大肚娃娃。冬瓜北边是一畦西红柿,每一颗上面都挂满了又大又圆的西红柿,红的像一盏盏小灯笼。这时,紫盈盈的茄子不时地探出头来,他穿着一身紫色的衣服,到处张望,好像在问:“我美么?”看着茄子可爱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起来。我走着走着,又看见了青绿青绿的辣椒,它瘦瘦的身材,像个苗条的淑女,非常可爱……

到了冬天,大雪纷飞,大地银装素裹,带着同学们堆雪人、打雪仗,使得他们精神焕发,热情高涨,心中有说不完的话。然后写《难忘的下雪天》都写出了自己在玩中的感受。乡村的美景变幻无穷,经常带着学生去亲自体会生活,挖掘写作素材,这样使农村学生写作时下笔如有神。

三 走进生活,用心观察领悟

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发我们的思考。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们往往求大,忽略了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对农村学生来说,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三八妇女节时,我让学生每人回家为妈妈做一件令她感动的事,并把他写成文章。学生纷纷表示:没问题,这个简单。第二天看到他们写的作文我也很感动。其中一个孩子写的《我为妈妈捶背》,他是这样写的:

农村乡土文学篇(3)

二、乡土题材开发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注入了活力

农村学生生活在自由广阔的环境中,因此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生活中田野风光、简朴民居等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因此,在实际写作中,教师不必刻意准备教学资源,只需让学生熟悉生活、体验生活即可。

1.乡土题材开发有助于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事物,结合平常事物特性,自然会写出不平常的作品。例如,在写景作文中,以农村建筑为例写作文。只要仔细观察便可发现,农村建筑有众多特色,首先是屋顶,有羽翼式、平顶式、半斜坡式,不同形状屋顶有不同作用。其次是梁的构成存在多种形式,每种组成形式都有其独特功效。由此可见,即使仅仅以农村建筑为题材即可写出多篇文章,关键在于用心发现。

2.乡土生活实践有助于提升学生作文别样情感表达。众所周知,写作过程中最能表达感情的是自己对某件事物深有体会。举例来说,农家技艺并非看到的那样简单,学生通过自己实践后便能有深刻体会,写出的作文也更具情感,而非强硬拼凑出来般毫无生机。

3.乡土丰富语境有助于学生作文语言提升。农村中众多歇后语、俗语等都是丰富的写作素材,将这些素材有效运用就能使学生写作语言走向凝练与优美。

农村乡土文学篇(4)

一、把浓重的历史文化编进去

每一个地域都有悠久的历史,但这些大多地方志和政府公文中,农村的小学生知之者很少。让他们知道家乡厚重的历史,定能激发起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感;让他们熟悉家乡的仁人志士,定能唤起发愤图强,有所作为的激情。为此,农村小学语文老师就应广泛搜集,把家乡的古老历史和现代变迁写进校本教材。

立足于正宁历史,这里西汉置县;元代即办儒学、建罗川书院;抗日战争时期,“鲁迅师范”,“陕北公学”、“关中师范”为革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文化教育气息十分浓厚。这里曾有乘龙升天的人文始祖黄帝,有教民稼穑的先祖公刘,由威震四方的战将蒙恬、于志宁,有为政一方的翘楚曹孟德、范仲淹,有为民请命的廉吏景清、巩清、赵邦清,有科举登榜的学士范锡篆。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有为国捐躯的烈士,有播撒火种的先驱。谢子长、刘志丹、建立了西本地区最早的革命政权――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寺村塬革命委员会);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回民支队――龙嘴子回民支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聂荣臻、杨尚昆等留下了珍贵的足迹。唱响解放区的歌曲《绣金匾》就诞生在这里。解放以后,正宁才俊辈出,人杰不穷,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模范和能人。

丰富的史实足够充实小学语文园地,详实的校本能活跃农村小学校园文化。

二、把厚实的农耕文化写进去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最不缺少、最为熟悉的便是长在土地上的活生生的农耕文化了。这里有农业的知识技能、生产工具,以及伴随农业而诞生的民俗民风民情是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其生动性、传承性、形象性,是语文课本里面的文章所不能替代的。如果说田野是大课堂,那么田野里的人、事、物品便是活生生的课文了。

1.民俗校本

通过广泛搜集,把民间的节日习俗、手工制作、生产工具、饮食习惯、风土人情等挖掘出来、写进校本教材中。正宁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农业文化源远流长。文艺方面“正宁香包香天下”,可围绕香包产生的背景、用途、质地及象征意义等进行整理,然后向农村小学生展示,及渗透了文化价值教育,还可以通过组建兴趣小组,让农村孩子动手设计制作香包。这样,既美化了心灵,又锻炼了巧还可向剪纸能手彭粉女、宫河核桃峪的簸箕匠、彭家传的唢呐手、农具发明家宫锁印、泥塑大师姚锦文等民间艺人请教,向他们学习手工艺品的制作。如用高粱秆扎制灯笼、蚂蚱笼,用柳条编织篮子,簸箕,用彩纸剪出栩栩如生的剪纸等,还可就地取材,动手制作泥塑、面塑等。

2.歌谣校本

农村乡土文学篇(5)

1.思想上的偏见。

目前,部分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对乡土教育的认识存在一种偏差。受应式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认为:与其花费时间搞乡土教育,不如让学生多做几道试题或背诵几篇作文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因此,一些热忱于搞乡土教学的老师常常被视为“疯子”,甚至受到其他人的冷嘲热讽,他们探索乡土教材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

2.缺乏统一组织和开发

要进行有效的乡土教学,学校教师必须有权威的教材,这就要求学校的领导、教师、乡土专家、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调研,科学开发乡土教材。既需要大家建言献策、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合理编排,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协调、统一开发。然而,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者思想上认识不够,以致乡土教学大多成为一种无序状态。

3.教师乡土专业知识的不足。

虽然教师的专业素质比较过硬,但在挖掘乡土教材时,常常显得束手无策,力不从心,在探索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时就成为他们的拦路虎,使得他们不能把乡土教材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中。

二.应对措施

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乡土教育的宣传力度,切实做好督促工作,让教育工作者真正把乡土教育融入到教学中: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主动性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传统课程的弊端就是与学生的个人生活与经验相分离,若要建立学生在认知上的情趣,必须消除他们在实践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现象。当前农村学生学了语文之后,虽然有强烈的表达愿望,但是对于陌生的知识时不知如何应用。乡土教材的有效利用,对于农村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赋予学习材料一定的意义,有利于学生通过语言实践进行效的学习,体验成功,获得愉悦,使之乐学、爱学、富学、美学。乡土教育是传承民族、继承文化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乡土文化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地理、民族风情等等,有利于他们爱家、爱乡、爱国热情。

(二)、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主体作用

首先,要联合地方院校、科研机构深层次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保证乡土教材的质量为教师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比如我们可以把务川自治县的人文、历史、地理、景观、矿产等进行搜集整理,科学合理、规范汇编成册。在教学中,我们就能大胆应用、游刃有余、毫无顾忌。其次,要加强对教师课程理论的指导和专业知识的培训,让教师掌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等基本理论。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

农村乡土文学篇(6)

1、乡村本土资源是农村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补充。从当前农村高中语文教学来看,鉴于农村的特殊环境以及乡村本土资源的便利性和重要性,充分挖掘乡村本土资源,对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产生了有力的促进,对语文教学内容实现了有力补充。

例如:中午和课外活动的休息时间,学校利用多媒体网络和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等平台让学生们欣赏民乐名曲:唢呐独奏《百鸟朝凤》欢快热烈;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如怨如诉;笛子独奏《姑苏行》婉转悠扬;琵琶名曲《十面埋伏》震撼人心。

2、乡村本土资源是满足农村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乡村本土资源与农村高中语文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农村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对乡村本土资源有足够的认识,并将乡村本土资源作为农村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才能保证农村高中语文教学取得实效。

3、乡村本土资源是提高农村高中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支撑。农村高中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满足教学大纲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农村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接受能力。基于这一分析,正确认识乡村本土资源,并做好乡村本土资源的挖掘,对提高农村高中语文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二、应做好乡村本土资源的挖掘

1、乡村本土资源的挖掘,应符合农村高中语文教学实际。根据农村高中语文教学实际,乡村本土资源的挖掘必须要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只有根据农村高中语文教学现状,使乡村本土资源的挖掘能够符合农村高中语文教学实际,才能保证乡村本土资源挖掘达到预期目的。

2、乡村本土资源的挖掘,应满足农村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在乡村本土资源的挖掘过程中,首要目的是要满足农村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只有根据这一需求合理挖掘乡村本土资源,才能保证乡村本土资源对农村高中语文教学实现有力促进。

3、乡村本土资源的挖掘,应促进农村高中语文教学的开展。乡村本土资源由于具备农村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被学生接受,继而达到对课堂教学的促进。由此可见,乡村本土资源的挖掘,应从促进农村高中语文教学的角度进行。

三、应重视乡村本土资源的应用

1、农村高中语文教学应合理选用乡村本土资源作为教学内容。根据农村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在乡村本土资源的选择过程中,应把握实用性原则,将乡村本土资源作为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来看待,保证高中语文教学取得实效。

2、农村高中语文教学应根据教学需要制定具体的乡村本土资源利用方案。为了保证乡村本土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在农村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对乡村本土资源的挖掘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制定具体的乡村本土资源利用方案,保证乡村本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农村高中语文教学应结合教学实际对乡村本土资源进行有效评价。在乡村本土资源的应用过程中,做好乡村本土资源的评价,是保证农村高中语文教学效果得到全面提升的关键。为此,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做好乡村本土资源的评价,对农村高中语文教学而言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农村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将挖掘乡村本土资源作为教学切入点,是保证农村高中语文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基于这一认识,只有认识到乡村本土资源的重要性,并做好乡村本土资源的挖掘,同时重视乡村本土资源的应用,才能保证农村高中语文教学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P颖恒:有效利用本地资源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年07期。

[2]江震芳:浅谈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资源的利用[J];新课程(上);2013年06期。

农村乡土文学篇(7)

二、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乡土文化发展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乡土文化发展既要继承和保留乡土文化中的传统和精华,又要结合现代社会实践进行创新。具体对策如下:

(一)对农民进行引导,使其成为农村乡土文化传承的主要力量

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就是农民,他们既是农村乡土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传承者,因此农村乡土文化的发展必须依靠农民才能有深厚的群众根基。农村乡土文化体现在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农民也需要从生活的点滴入手,逐步培养农民的文化内涵,从内到外接受农村乡土文化的核心精神。但是,从目前农村文化的发展现状来看,只有少数农民对农村乡土文化感兴趣,愿意接受和学习这些文化,大部分农民仍然是一种观望心态。这就需要政府在推动农村乡土文化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对广大农民积极引导,建立农村乡土文化传承专项基金,构建农村乡土文化宣传平台,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培养和熏陶。同时,充分发挥农民自身的创作能力,鼓励农民将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新事物与民间传统文化相结合,创作出更加贴近农民和农村生活的艺术作品。

农村乡土文学篇(8)

何谓乡土文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至今没有统一定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认为乡土文化就是发端并积淀于一个特定的地域,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总和,包括民风民俗、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语言文化等。还有的学者认为乡土文化就是乡土社区基于生产生活和智力活动总结和创造的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实践经验和认知体系,它包括农业知识、技术知识、医学知识、民间文学与艺术知识以及诸如信仰、亲属与社会组织、人际关系等神圣与世俗生活知识等。我们认为乡土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乡土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乡土物质财富和乡土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乡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与自然环境交往的漫漫历程中,以特有的乡土观、文化观为指导,以调适乡土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落脚点和归宿点而形成的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乡土制度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的总和。乡土物质文化包括乡土山水风貌、乡土聚落、乡土建筑和民间民俗工艺品等;乡土精神文化包括乡土孝文化、乡土宗族家族文化、乡土生活习惯、乡土传统文艺表演、乡土传统节日等;乡土制度文化包括乡土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乡约乡规、乡存共荣的意识形态、乡土价值取向、乡土行为方式等;乡土生态文化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地理环境的大气、地形、地貌、土壤、湖泊、河流等自然山水以及形成生物链条的动植物种群等。乡土文化是特定区域的共性文化积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既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共性因素,又涵盖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价值观和社会意识。

1.2乡土文化的内涵特征

我国乡土文化源远流长。乡土文化是华夏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智慧结晶和精神寄托,是区别于其他任何文化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优秀的乡土文化既表现了乡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审美情趣等,体现了乡村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想,强调了人与人的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到社会和谐,又体现了乡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社会进步的文化价值观,还体现了乡民勤劳、朴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品质特征,民族性情尽显其中,更体现了乡民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等传统伦理观念。所以,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无论是制度的还是生态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已深深地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之中。因此,乡土文化具有以下内涵特征:

1)乡土文化具有强大的延续力。

纵观世界上各个主要的农耕文明,大都发生过中断或衰落,唯有我国的乡土文化从未中断过,它一脉相承直到今天。

2)乡土文化是一种农耕型的文化。

这种形态的文化,不仅在意识形态上使农民群众形成了重农、尚农的思想,而且在社会心理和行为上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3)乡土文化是一种开放型文化。

它总是能够积极地吸纳和融合异质文化,而不是盲目地排斥或应付。

4)乡土文化是一种和文化。

这种和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自我身心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

1.3乡土文化与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关系

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灵魂,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乡土文化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之间的联系又是密不可分的。新农村人居环境受乡土文化的影响,又是乡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是乡土文化的写照。由于乡土文化具有延续性的特质,因此可以根据需求从乡土文化当中找寻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素材来获得设计的思想源泉。同时,乡土文化作为乡土生活方式的一种载体,在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设计时也是对新的乡土文化的创造和完善。即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一旦形成,就会对该地域人们的思想、心理、行为、生活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新的乡土文化情景。不同的乡土文化反映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上会产生不同的人居环境风格。

2乡土文化的作用

乡土文化使设计者在认识理解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乡土制度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的过程中转化为设计理念,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产生深刻的影响。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文化根基。

乡土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记录着乡土文明发展的轨迹和特殊性,承载着乡村的历史和传统,聚集并沉淀为一定的社会密码,是传统农业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原生态文化。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必须从中吸取营养,寻找设计灵感。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模式或载体的选择,只有与当地的乡土文化相结合,才能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由此可见,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根基。

2)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导向作用。

乡土文化导向功能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乡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乡土精神文化,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设计者提供方向和方法,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他们面向农村美好未来,以农民、农业、农村即“三农”整体利益为重,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业为重,使设计者自发地去遵从,把“三农”与设计者的意愿和愿景统一起来,从而促使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更加符合“三农”的实际需要。其次,对农民、农业、农村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农民、农业、农村树立大局观念,支持和配合设计者对新农村人居环境的设计。因此,乡土文化就像一个无形的指挥棒,使设计者自觉的按照农民、农业、农村要求去设计人居环境。

3)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

乡土文化具有传承的作用。乡土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薪火相传、稳定延续下去。今天的乡土文化,是建立在对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优秀的乡土文化凝聚了乡民世世代代的智慧,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乡土文化的传承表现为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方面的传承。所以,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就不能无视这些宝贵财富的存在,不能离开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否则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对乡土文化的传承要批判继承,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对于符合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要求,又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应继承和发扬,对不符合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要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

4)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指导调适的作用。

乡土文化中有乡土奋斗目标、乡土的行为规范和乡土的共同价值观,这些都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有着强烈的指导作用。它让设计者明白自己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哪些地方该发扬,哪些地方该规避,为设计者指明了调整和适应的方向。通过这些指导从而提高设计者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力,使设计者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设计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挖掘乡土文化元素,尊重当地自然与人文印迹,坚持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实现人居环境设计与人的天人合一。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

3.1对乡土物质文化元素的运用

乡土物质文化中有乡土山水风貌、乡土聚落、乡土建筑、民间民俗工艺品以及乡土地貌、乡土气候、乡土植被、乡土材料、乡土色彩、乡土符号等元素。它是在乡土地域范围内自然产生,且能被设计者利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带有乡土文化的真实性和朴实性,对节约新农村人居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对乡土色彩的运用。设计者在进行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前要深入了解当地农户的风情民俗,体验当地的生活环境和场所精神,运用乡土地貌色彩、土壤的色彩、植物生态、人文内涵、天空、大地、山林、水体等自然物质实体固有乡土色彩,挖掘出当地的乡土色彩,并运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去,使得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富有乡土气息,创造出独具匠心的色彩映像。乡土色彩对整个造型赋予了乡土个性语言,它是造型要素无法取代的。又比如对乡土符号的运用。设计者将乡土符号作为物质载体,再结合当地的风情民俗,并以艺术的造景手法运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从而设计出能真正体现乡土文化特色、个性突出、生态和谐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还比如对乡土材料、植被的运用,呈现出的是自然美。取材于大自然的石材、植物、木等自然材料,通过造景手法处理使普通的材料变得不普通,利用地产的瓜、果、梨、桃等水果或蔬菜作为绿化设计素材,使之成为新的景观观赏对象。同时那些乡土建筑凝聚了历代民间建筑设计师的灵感,体现了民俗风情与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设计者应重视保护乡土建筑,注重从乡土建筑的布局、墙体、屋顶、门窗和其他细部中吸取地域元素,让新农村人居环境与乡土建筑和谐共生。

3.2对乡土精神文化元素的运用

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看得见的东西是它的物质文化存在形式,那些看不见的是乡土精神文化,它飘离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载体之外,隐藏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形式的背后,透过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物质文化所反映出的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心态、审美情趣、设计理念、设计思想、创作手法、设计方法等,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乡土精神文化。而这些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乡土精神、农耕传统、地域风情和民间技艺是乡土精神文化的精髓,可以作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主题和设计理念,通过新农村人居环境载体设计,去营造空间环境,不仅能体现乡民的意识观念、审美情趣、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同时还将反映蕴含在其中的深层次的乡土精神文化内涵。因此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乡土精神文化特征的表达,重在意境、神韵、场所精神的塑造上,在潜移默化中将地方的风俗遗存、生活模式、传统空间格局传达出来,作为一种乡土精神文化特色的见证。

3.3对乡土制度文化元素的运用

乡土制度文化介于乡土物质文化与乡土精神文化之间,相对于乡土精神文化而言,更具有外观的凝聚性、结构的稳定性和时间的延续性,它既起着规范乡民行为和办事规程的作用,也起着规范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作用。乡土制度文化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提供了共同的设计准则和设计规范,这些共同的设计准则和规范反映了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共同意愿。同时,乡土制度文化是非物态文化,它的乡村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乡土纪律制度、乡土道德准则、乡约村规等,有利于增强设计者的文物保护意识,了解乡村的发展历程,知晓先人留下的文物古迹,促使他们增强保护文物的意识,使之合理利用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资源,以乡土制度文化为切入点,引导设计者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设计。如以乡土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为物质载体,引入当地农业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乡土材料,如古井、水车、石磨、古树等器物和农耕文化的簸箕、斗笠、锄头、风斗等原生态的生产农具经过艺术化的处理,充分展现乡村特有的艺术美。

3.4对乡土生态文化元素的运用

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应有效利用乡土生态文化元素。因为“环境的背后蕴含着千百年来生态演进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变化的历史,它是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经过了千百年来的改造,深深打上了人的实践的印记,成为‘人化的自然’”。然而,目前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缺乏对生态文化必要的尊重,对其运用还比较薄弱,大多以损害乡土生态文化为代价,过度的设计已造成乡村资源浪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是发展乡土生态文化、建设乡土生态文明的需要,设计者必须站在国家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高度,有效地运用乡土生态文化资源,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遵循生命的规律,把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动、微生物、土壤、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土地、人口、体制、文化、历史等组成一个多维的复合生态体进行设计。也就是说,设计者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去充分考虑,合理安排乡村土地及地上的物质和空间,创造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和美化的乡村人居生态系统,为农户创造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农村乡土文学篇(9)

培养一支拥有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农村乡土人才队伍,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是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和我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要通过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开发,建立社会开发与自我开发相结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乡土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建立促进乡土人才快速成长的激励机制,建立规范的农村乡土人才选拔评价制度和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开创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开发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新局面。

二、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开发的范围及重点

(一)农村乡土人才是指在农村生活、劳动,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或专业技能,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示范带头作用,作出一定贡献的人员。包括:农村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农业的种植、养殖能手,农产品开发营销人员、农村经纪人及中介服务人员,手工业(加工业)者,乡村医生,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等实用技术人才。

(二)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开发的重点:一是发挥乡土人才中拔尖领头人才、外出务工人才队伍中领军人才的示范、领军作用,带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整个农村乡土人才队伍的开发,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二是开发龙头企业和龙头大户骨干人才,带动一批农民创业成才。三是培育开发紧缺人才、关键人才,带动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发挥整体作用。四是开发农村特色经济所需人才,形成特色人才队伍。

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农村乡土人才培养开发

(一)农村普通中学通过“三加一”等形式对农村学生进行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利用农村职校对回乡的高、初中生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利用农函大、农广校、成人技校、农民科普夜校、农村妇女学校及大中专学校等对农村乡土人才进行绿色证书和技能等级、执业资格等培训。

(二)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工转移及重点开发项目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农村乡土人才进行实用技术的推广培训;通过“三下乡”活动,组织专家服务团和农民讲师团等进行科普等方面的专项培训;各挂钩扶贫单位结合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有针对性地组织乡土人才,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培训。

(三)鼓励以“师带徒”等方式传授技艺,传承、发展传统工艺,培育民间艺人。

(四)培育和发展民营中介机构和农业、畜牧业、加工业、手工业、建筑业、工艺、制造等行业专业协会,积极引导民营中介机构和协会把乡土人才有效地组织起来,促使农村乡土人才资源的聚集和整合,促进信息、技术和人才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带动经济发展。

(五)乡镇的各涉农站所和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单位要把业务工作与开发农村乡土人才资源紧密结合起来,相互密切配合,提高整体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六)发挥各职能部门和群众团体开发农村乡土人才资源的作用和积极性。农业部门要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职业教育、农业科技培训和农民工转移培训等职能作用,培养农村乡土人才,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转移就业的能力,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就业结构;科技部门要重点扶持乡土人才开展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应用等活动,及时提供成果鉴定、专利申请等服务;教育部门要结合招生制度改革和广开门路的办学原则,为乡土人才办学机构的开设、农民自学成才、入学深造、学历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等提供便利;林业、水利、气象、乡镇企业管理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项目为载体,技术推广为手段,促进乡土人才资源开发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卫生、文化等部门也要结合各自的业务积极做好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组织实施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妇联开展的“素质工程”和科协举办的农函大教育等项工作。

四、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开发机制

结合发展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以产业链带动乡土人才的开发,或以生产基地的建设带动乡土人才的开发;鼓励采用“公司加农户”、“协会加农户”等形式,由公司、协会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培训,将人才、技术、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开发乡土人才。

五、加强农村乡土人才的管理服务,积极引导、鼓励农村乡土人才自我开发

(一)省、州(市)、县(市、区)、乡要加强对拔尖农村乡土人才的选拔,真正把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种养能手、农民企业家、营销专才等乡土人才纳入人才工作的范畴,积极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在州(市)、县(市、区)选拔的基础上,省里每2年选拔表彰100名拔尖农村乡土人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在农村乡土人才资金开发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予以表彰奖励。

(二)对拔尖农村乡土人才实行优惠政策,在开展农业科技示范项目推广,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承包土地荒山和企业,科技服务,申报科技奖励,提供辅助资金,提供农资资料,继续教育和考察、学习、进修培训等方面,有关部门要给予优先考虑,并提供优质服务。

(三)保护农村乡土人才的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保障农村乡土人才通过技术有偿服务取得合法收益。

(四)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开发经费,可采取农民自筹、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适当资助及争取社会力量支持等形式样决。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开发的资金投入力度。

六、加强对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

(一)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出实招、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县乡党委、政府可采取联席会议形式,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对本行政区域内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开发进行总体规划和指导。

农村乡土文学篇(10)

中国农村社会的衰变始于清末,百余年过去了,这一趋势并未得到遏止。那么,今日的衰败是否出现了新的特征呢?20世纪30年代,在乡土中国日益分崩之际,“最后的儒家”梁漱溟先生曾试图运用儒家文化拯救中国农村。那么,今天是否还存在儒学“下乡”的可能? 儒学既是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知识系统。作为生活方式的儒学本来就孕育于农业文明,那么,何来 “下乡”之说?应该说,儒学本来是“在乡”的,只是近代以来,诸多外部力量对中国农村不断介入与冲击,先是“革命下乡”,接着又是“法律下乡”、“科技下乡”、“文化下乡”、“资本下乡”,被驱逐的儒学不得不“背井离乡”。今天讨论儒学如何重新进驻乡村,本来应该以“返乡”一词来指称。之所以采用落入俗套的(儒学)“下乡”说法,目的是为了强调儒学与今天中国农村社会之间的某种外在性关系,以及在此外在性关系支配下,策略上需要作为知识系统的儒学“下乡”。乡土儒学的百年浩劫上个世纪之交,中国的乡土社会即已开始动摇,其根本原因是乡村经济受到资本主义的排挤致使民生凋敝,科举制的废止中断了乡土儒者的培养,破坏了农村的传统文化生态,而激进反传统的“新文化运动”也使乡土儒学面临深重的合法性危机,乡土儒学原有的规范举止、维系社会、提升生活的功能渐趋丧失。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一书中深刻刻画了乡村中国当时的窘境,他说:“中国的乡土社会中本来包含着赖以维持其健全性的习惯、制度、道德、人才,但在过去百年中不断受到冲洗,结果只剩下贫穷、疾病、压迫和痛苦。”当时,有实践意愿和行动能力的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乡村建设运动”。不过,在理念上自觉把“乡建运动”与乡土儒学资源培育结合的是在山东邹平实践“乡建”的梁漱溟先生,梁先生坚信孔子的东西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将此思想注入真实的民众生活中去,才能发挥效用。他认为,都市是西方文化结晶,乡村是中国文化之本,“乡建运动”就是文化运动,乡村是“为万世开太平的基点”。 然而,知识分子的热血心肠抵不过革命洪流的冷酷无情,“乡建运动”的声音终被淹没于革命的号角中。革命需要随时随地的紧急的政治动员,需要造成轰轰烈烈的摧枯拉朽的气势,而一切地方性的次生制度、家族文化以及沉淀于乡土社会的儒学资源都将妨碍革命意志的贯彻而被视为实现全民政治动员的负面因素并遭清除,所谓“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景”。“”十年对乡土儒学的扫荡力度更是无以复加。 在“告别革命”之后,中国大陆迎来“市场化”时代。经济关系和利益原则君临一切,并重新梳理和编织了乡土中国的社会网络,乡土儒学资源在“市场化”时代经历的洗劫并不比“革命化”岁月轻微。乡土儒学的社会基础进一步被抽空。进入21世纪,中国加入WTO,国际与国内资本空前活跃,农村进一步边缘化、空心化,不仅经济凋敝,而且乡土社会支离破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民的人均收入逐年提高,但农村社会却在不断解体。大量农村劳动力常年离土离乡,农村日趋空心化。中国农村人口如此大规模的外流,可谓史无前例。乡土底色 农村空心化的后果之一是导致在地的乡土社会解体,出现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转变的迹象。我曾在《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一文(《读书》2011年第1期)中将“熟人社会”的特征概括为“舆论压人”、 “‘面子’有价”、“‘社会资本’可累积”,并将“无主体熟人社会”的特征相应概括为“舆论失灵”、“‘面子’贬值”、“‘社会资本’流散”、“熟人社会特征的周期性呈现”。 既然农村已经空心化以及出现“无主体熟人社会”特征,为什么还要提“儒学下乡”?或者说,在空心化的农村,是否存在“儒学下乡”的内在需求? 为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无主体熟人社会”只是聚焦于农民工输出地的社会状况,即在地的乡土社会。而对离土离乡的农民在农民工输入地的社会形成状况,目前学术界关注较少。在40岁以下农村男劳力基本全部外出流动的大格局下,研究中国农村社会,再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农村了。如果将输出地和输入地这两头的情况结合起来考虑,也许需要对“乡土社会解体”的断言做出一些修正。具体说来,“乡土社会解体”只是指农民工输出地即在地的乡土社会的解体。对缺乏社会资本的底层农民来说,已然形成的乡土社会网络几乎是他唯一可动用的“社会资本”,理性的农民是不会轻易放弃这一唾手可得的关系网络的,他们完全可以在农民工输入地将乡土的社会网络加以延伸或者复制,“反认他乡作故乡”。从社会资本的视角看,在地的乡土社会的解体,可能只是表明社会资本从农民工输出地向输入地的转移,或者说是乡土性社会资本的乡土外运作,乡土社会资本的运作范围、运作形态发生了变化,而其总的存量不见得减少。这样的情形,尤其体现于今天活跃在全国各地的具有同乡同业形态的经济活动中。 在新近举办的题为“社会经济在中国”的第九届开放时代论坛上,我们设立了一个专门讨论“乡土社会资本乡土外运作”的单元,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的谭同学博士、夏循祥博士和厦门大学历史系的郑莉博士报告了其家乡人群在外地从事经济活动的三个个案,分别是谭同学的“亲缘、地缘与市场的互嵌――社会经济视角下的湖南新化人数码快印业研究”、夏循祥的“作为酵母的社会关系――湖北监利一个被馒头改变的乡镇”和郑莉的“东南亚莆田人的同乡同业传统――马来西亚芙蓉坡的例证”。这三个个案生动地再现了大流动格局下的农民积极运用本土社会网络在远离家乡的广大城镇,依托同乡关系,开展同业经营,并凭借快捷的行业信息沟通及融资,击败同乡关系网之外的竞争者。可以说,农民离土离乡,不见得就会导致乡土社会资本的流失,相反,可能因为在外同乡同业间互动机会及互惠需求的增加而加速了乡土社会资本的运作,并使乡土社会资本增量。 其实,中国农村之辽阔、区域差异之巨大,远非“中国农村”四字可概括。我最近正在对从温州、闽南到潮汕这一中国东南沿海的狭长区域予以特别的关注。在这一狭长区域里,有类似的乡土文化传统,就是家族脉络、宗族意识比较清晰,宗族传统的土壤比较深厚。这样一种乡土社会特征,导致该地区的乡民拥有一种非常特殊的经济活动形态,就是离乡离土的农民很少进入大工厂大企业打工,他们毋宁是机动灵活的游击小分队,先是以核心家庭后来逐渐扩大到以家族作为经济活动单位,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生机勃勃地开展各类同乡同业经营。他们以家族网络、乡土社会网络形成经济活动的纽带,创造出有别于今天流行的市场经济的、乡土社会网络与乡土外经济网络相互嵌入的经济形态。这样的经济活动不仅与乡土社会网络相互依托,更重要的是二者之间还相互激活。传统、乡土、家族,这些有可能被认为是过去式的遗存,在这一区域却呈现活态,其不仅渗透于人伦日用,还贯彻于经济民生。 因此,一方面是农村青壮劳动力离土离乡后乡土社会的式微,另一方面是他们在异地的同乡同业经济活动过程中对乡土社会网络的复制与利用。因为同乡与同业是相嵌的,从纯理性实用的角度看,即使从业者心中只剩下冰冷的利益计算,他也需要维系、放大同乡同业的乡土社会网络。于是,每逢家乡重大节庆(尤其是春节)或者本家族成员的婚娶寿庆,他们总是不惜时间及花费,长途奔波返乡。这种貌似非理性的人情消费,实为一种生产性的支出,因为家乡是修补、强化他们在乡土外运作的乡土社会网络的最适宜场域。这也是“无主体熟人社会”里“熟人社会特征的周期性呈现”的逻辑。 而“熟人社会特征的周期性呈现”,主要呈现于祭天迎神、睦祖敬宗、婚娶寿庆等体现儒学基本价值理念的仪式性场合。在儒学的知识传承渠道阙如的今日农村,需要儒学知识的适当输入。儒学“下乡”之可能梁漱溟先生在山东邹平的乡村建设实践,是儒学“下乡”的一次努力。梁先生提出乡村建设应该经济、政治、道德三者并举,以儒家伦理造就团体,以道德转化政治。日常生活中的合乎儒家伦理的道德建设是其乡村建设的重点。在中国农村经济破产和社会动荡已经发生的当时,靠外力提升村民的日常公共道德水平,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80年过去了,今天中国农村进一步裂变为“无主体熟人社会”,诸如道德舆论失灵、“面子”贬值、社会资本流散等特征,在在凸显日常道德建设无从下手。可以说,梁漱溟先生式的儒学“下乡”的路径可能都被堵塞了。当然,只要我们还能够看到中国农村空心化大势下的乡土底色,希冀儒学对乡土社会建设有所助益,也并非一种空的期待。当年,梁漱溟先生对儒学“下乡”寄予极高的期待。今天,时势已变,我们不妨先寻找一个低起点、小切口,从“无主体熟人社会”的“熟人社会特征的周期性呈现”这一特征出发,考虑今天的儒学“下乡”事宜。具体地说,农村社会的“主体”成员虽然常年离乡,但这不仅不妨碍反而是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参与诸如元宵、祭祖等乡村传统仪式性活动的热情。所以,今天的儒学“下乡”,如果从效用的角度考虑,便不必急于选择梁漱溟先生当年的乡村建设路径,而可专注于推动符合儒学精神的宗族文化复兴、乡村重大节庆及家户婚丧嫁娶、祭祖认宗的礼仪文化建设,通过仪式的铺陈和对仪式的参与,以仪式现场的集体氛围而非个体式的道德自觉,唤起乡民对儒学所宣导的基本价值理念的敬重。 在1949年之后的中国,传统文化被扫荡,族谱及经书不存,已形成严重的文化断裂与失忆。由于新一代对传统的隔阂,有意修订族谱的村庄常常找不到一个合格的文化人。而每逢乡村重大的传统节庆活动,那些1949年之后出生的司仪,仅仅只是背诵着一些连他们自己也不明其义的经文。至于如何祭天祭祖,在规礼上也是混淆不清,村落及家户之间也各不相同。各类乡土仪礼,因无规可寻,已日渐流变趣俗。应该说,目前中国农村尤其是同乡同业型农村对儒学“下乡”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能够借鉴陶行知先生当年的“筹措一百万基金,征集一百万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的大气概于万一,选择一百个乡村,征集一百个同道,返乡调查乡土儒学的现状,并帮助村民修族谱、传经文、辅仪礼,那么,这种低调的儒学“下乡”,可能更可以落到实处,即儒学只有参与进“百姓日用”,才算是真正下了乡。 儒者讲“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我觉得,“修身、养性、齐家”跟“治国”之间,还应该有一个“目”,比如“建村”、“建乡”之后,再去“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当今儒学之士,应该学习宋明儒,还得担起建设乡土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儒学以“内圣外王”为致力目标,不过今天看来,“外王”并非一定是要做帝王,或者为“帝王师”,“外王”事实上就是“事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应当是渗透到基层社会中去的实践。如果说我们推动了这样一种“外王”的事业,那么我们至少是在推动中国的乡土社会建设。今天的中国乡土社会,已是千疮百孔,儒学如能谨慎“下乡”,参与社会建设,激发民间活力,那么,儒家跟自由主义学者才可能有更多的交集,产生更多感兴趣的话题和领域。即便从“宗教市场竞争论”的视角看,为了儒学不至于彻底沦为“游魂”,从事儒学知识传承的学者能不坐而论、起而行乎?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开放时代》杂

上一篇: 住宅房屋的设计 下一篇: 养老护理条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