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8 09:35:01

德育工作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

德育工作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篇(1)

德育,作为高等学校教育不可缺少和替代的有机组成部分由其相对独具的任务、内容、途径、方法以及管理等因素构成,它与智育、体育一样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恬动。然而,不少学校在重视德育之任务的明确、内容的全面、原则的科学、途径的台理、方法的适宜时,或多或少地将德育的管理淡化了,不自觉地让德育管理融化在学校管理或教育管理之中,往往未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化的德育管理体制,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而有序、系统而协调地开展。鉴于此,本文试图从理论上明确高校德育管理体制的概念、特征,阐明德育管理体制在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以期在实践中能指导和推进高校德育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一、高校德育管理体制及其在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的地位

所谓高校德育管理体制,是指以正确的德育指导思想为基础,遵循德育原则而在高等学校建立的德育组织系统。其内容包括:相互联系的德育系列的结构建制;不同机构各自的职能、责任和权利;各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等等。高校德育管理体制是在德育原则指导下建立的,毫无疑同是从属于高校德育体系,是为高校德育服务的。同时,高校德育管理体制又有其独具的内容和相对独立的体系,因此在高校德育中占据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具体表现在:

首先.高校德育管理体制是整个高校德育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德育是指高等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活动。高校德育工作体系是由德育的目的、任务、内容、途径、方法、管理等因素组成。而管理体制是德育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没有一定的管理体制,德育管理就无从谈起,学校德育就成了一盘散沙,没有了秩序。因此,德育管理体制是高校整个德育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次,高校德育管理体制是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带有整体性、全局性的制度形态。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不仅包含着德育的观念、内容、运作方式,也包含着管理和管理体制学校德育的过程既是教育者在一定环境下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更是德育管理者对德育活动进行管理的过程,管理贯彻于德育工作的全过程,管理体制同样地作用于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德育管理体制规定着学校德育的结构建制、组织机构的职能职责,使之成为德育工作体系中带有整体性和全局性的制度形态。有了职责分工明确、机构设置合理、互相关系顺畅的管理体制,高校德育工作才能正常进行,德育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再次,高校德育管理体制是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具体统帅德育工作的基本模式。如果说高校德育是个大系统,那么在一定的德育指导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遵循德育基本原则的高校德育管理体制则是个小系统,而且是受制于大系统的小系统。尽管如此,高校德育管理体制仍有其相对独立性,德育目标任务总是在一定的德育管理体制下实现的,合理科学的管理体制将有利于德育目标任务的完成.反之,则会起到阻碍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德育管理体制具体统帅着学校德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模式。

二、高校德育管理体制应有的功能

德育管理过程涉及组织与组织、组织与团体、组织与个人间的各种关系,德育管理活动的效益一定意义上取决于上述关系的是否协调所以,科学适宜的高校德育管理体制的功能,应当是能遵循高校德育的客观规律,处理好德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包括校内外的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组织系统之间的关系和各种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

第一。处理好高校与党和政府及管理机关的关系.维护学校的独立自。古往今率,学校德育始终是从属于并服务于一定政治的,贯彻着一定阶级的政治意图。同样.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等学校必须党的政治路线作为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贯彻执行党和政府教育方针、德育大纲,遵守高等学校管理机关的有关指令和规定。这是高校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四有社会主义新人的根本保证。但是,各高等学校不能机械地执行党和政府的指令。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高等学校问历史、现有条件、所处环境各不相同,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状况不尽一致。从而形成各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特殊性,因此,各高校在遵照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同时,要维护自己的独立自,也就是说,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自主地触定’符台人才培养规格的德育任务、内容、途径和方法,不受干扰地完成德育任务。很难设想,一个学校的德育管理组织没有必要的自治自决权,只是简单地传达党和政府的指令,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第二。处理好高校中的党政关系.协同地实行德智体的统一管理。高校德育是整个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智育、体育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密不可分。然而,长期以来高校中存在着“两张皮”的弊端,即党组织管德育,行政组织管智育、体育。这种体制人为地将德育管理从学校管理中割裂出来.既不符合学校管理的德智体统一性原则,违背了德智体统一管理的客观要求.也不利于智育和体育中的德育因素的开发和利用。科学的高校德育管理体制,理顺了党组织与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组织之间的关系,明确两者在德育工作中的职责。校党委是德育工作的统率部门,担负着根据党和政府的指令和学校实际,提出本校的德育目标的任务;监督并保证各级行政组织机构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德育任务。校长及行政组织则行使对德智体统一管理权,像管理智育体育那样管理德育,保证德育任务顺利完成。

第三。处理好高校中德育组织阃的关系。调动德育基层组鍪}殛德育工作者积极性。科学适宜的高校德育管理体制明确了各德育组织间的职责,能充分发挥各个德育组织机构及其人员的作用。学校德育领导机构对德育实行统一领导,制定全校德育计划。但是,由于德育实践活动主要在基层开展,基层组织及德育工作者是德育活动的直接责任者,而且,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修养与水平因其家庭条件、生长环境、知识层次、生活阅历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高校德育领导机构必须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及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要允许基层组织依据本单位本专业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制订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德育计划,结台专业教育,借助多种途径,完成德育任务。同时也应允许德育工作者面对每个受教育者个体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独立自主地处理德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开创本单位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第四.处理好党、政、工、团、学的关系.营造良好的育德环境。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中党组织、行政机构、工会、共青团和学生会虽然都有各自的工作对象和任务,有特殊的工作规律和原则,但是,它们的独特性不应当同学校培养和造就人才的目标相矛盾,相反,它们应当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渠道,落实学校德育任务,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准。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整个学校德育作用的发挥。科学适宜的高校德育管理体制中的各级德育组织和机构,既要尊重各种组织的独特性,又有责任搞好党、政、学、团在德育活动中的协调工作,围绕德育工作的计划,步调一致,相互配台,积极营造良好的育德环境。

三、高校德育管理体制的作用

高校德育管理体制是高校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合理的结构建制,明确的机构职责,协调的组织关系,在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高校德育蕾理体制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德育大纲的保证。我们党在五十年代制定的“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一直是学校工作,包括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九十年代,《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具有纲领性意义的指导性文件。

党的教育方针和两个指导性文件明确了高校德育的方向和任务,各高等院校只有加强德育管理,建立和完善科学台理的德育管理体制,才有可能真正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两个指导性文件。德育管理体制为高等院校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德育大纲提供了体制保证。

第二.高校德育管理体期是实现高校德育科学化的前提。科学化是现代社会的本质,德育科学化是高校德育的本质。德育科学化要求德育岿须按照被教育者接受教育的自身规律,形成自己的一套独特工作规程,井按照这种规程组成自身结构完整的工作体系,换言之,德育科学化首先要求德育管理体制的科学化。只有管理体制科学化才能使德育决策、德育过程、德育评价科学化,才能实现德育科学化。德育管理体制的科学化意味着学校德育组织内部组织与组织、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与外部组织、团体之间的关系得以合理协调,学校各部门、各环节的育德功能将得到充分发挥,意味着成功的经验可以通过学校德育组织系统得到很好推广。

德育工作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篇(2)

中外大学在德育的组织体制、内容体系及教育路径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一点在笔者参加了江苏省高校“两课”教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培训班后,体会深切。本文拟对多伦多大学与中国高校德育组织的体制及特点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有所启迪。

一、多伦多大学德育组织体制及其特点

1.德育组织体制

组织体制是组织的机构设置、职权和任务划分的体系。它是组织的具体存在形式和活动方式。在加拿大高等教育中,德育不是专门领域,没有专门课程,但有德育的研究,主要贯通于学生事务和学生服务中。

从组织体制上讲,主要是德育与学生事务和学生服务共用一套机构,即在多伦多大学三个校区各设置一个学生服务中心,作为从事德育与学生事务、学生服务的组织机构。以圣·乔治主校区为例,该校区学生服务中心下设八个部门: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顾问咨询和学习技巧服务中心;家庭照顾办公室;印第安人服务中心;医务所;国际学生服务中心;医生、专家服务中心;学生住宿服务中心。

密西沙加和士家堡校区学生服务中心的机构和职能划分与主校区大体一致,但也有自身特色,如密西沙加校区的残障学生服务中心和士家堡校区的学生事务和服务办公室。

2.德育组织体制的特点

第一,整体合一性。即把学生的多种需要看做一个整体,在学生服务中心设立对应的服务机构,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解决学生思想、道德、信念等问题,承担起德育职能。

第二,平等服务性。德育机构同时也是学生服务机构,对工作人员称咨询师,对到访学生称咨询者,咨询师只提出建议但不强迫学生接受。这不仅是称谓的变换和工作方式的不同,更体现平等的理念和服务精神。

第三,弱预防性。学生服务中心通过咨询的方式运行,这就决定了其服务的覆盖面较窄,预防能力较弱,一些存在问题而又不来咨询的学生,其问题就可能得不到较好的解决。据圣·乔治校区一年级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面临的最大挑战就在于怎么让学生知道并参加进来。

该大学德育组织体制体现了德育功能与解决实际问题整体合一的特色,这为德育工作深入、细致、实在、高效地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但也显现出覆盖面窄的缺陷。

二、我国高校德育组织体制及其特色

1.德育组织体制

我国高校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建立了特有的德育模式,并形成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心为主阵地,实行机构分开设置,课堂教育、常规管理和一对一咨询等多种方式运行的德育组织体制。

一般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心直属于学校或附设在院系的相关专业中,它通过开设面向各个专业、各个层次学生的专门课程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健康门诊设在教育院系或独立设置,以咨询的方式解决学生精神焦虑和心理压力等问题。校、院(系)两级学生管理组织负责学生课堂以外的行为规范的监督管理,并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和社团工作,培养学生在文艺、体育、管理、领导等方面的能力和兴趣,其中校级学生管理组织是正式组织,院系级组织是学生自治的非正式组织。招生就业处作为校级独立组织,以常规管理的方式,承担招收新生和指导就业两项职能。

2.德育组织体制的特色

第一,独立性。德育各机构分开设置,互不统属,分头开展工作。这样的设置,职能划分明确,专门化水平高。

第二,全体性。德育机构面向全体运行,不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心、公体课教学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专门课程,就是学生管理组织、就业指导部门等也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工作。

第三,重点性。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心的地位。这与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地位相一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心也因此获得教育主管部门和院校的较大投入。

三、不断完善我国高校德育组织体制

我国高校德育组织体制显示出覆盖全体、职能划分明确的鲜明特点,对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当今世界,“回归生活”已成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德育组织体制中存在的机构间协调不力,对涉及学生生活世界的有关机构设置和运行方式不尽合理等问题也日渐显现。因此,借鉴多伦多大学德育组织体制的长处,更多地围绕学生生活世界来完善德育组织体制已成为必需。

1.注重学校层面德育机构间的协调

需清除我国高校德育组织机构各自为政的弊端,首要的措施是要加强学校领导层面上的协调。宏观上的协调,如分管领导和部门定期召开各机构联席会议,共商德育大计,组织协同开展德育专题调研等;微观上的协调,如心理咨询中心与医务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心与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配合等。

2.增设思想政治理论咨询中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心开展思想教育的运行方式,也有待完善。课堂虽面向全体学生,但要深入了解并帮助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并不容易,生活在开放的环境中的学生,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思想和感受。而增设思想政治理论咨询中心,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咨询,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和理论上的难题。

3.设置学习技能服务中心

在德育机构中纳入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机构很有必要。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技能,也有利于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作风,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与意志。目前高校解决这类问题通常采用举办讲座或咨询的方式。没有专职机构也就缺乏组织制度保证,因此,设立学习技能服务中心,可以使讲座等活动制度化,也可以使一对一咨询活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4.增加心理治疗中心的投入

当前,心理咨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日益明显。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普遍设立了心理健康研究咨询机构,但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要扭转这种局面,一是实行咨询人员的专业化,加强对咨询人员的执业资格考核,提高其能力与执业水平;二是可通过建立网站、举办讲座、招募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等多种方式扩大影响,增强实效。

5.加强就业部门组织的内部建设

在就业难的国情下,关系学生人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高校就业工作日益重要,而在不少大学这项工作明显落后于时展,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而多伦多大学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尤其值得借鉴。一是把就业部门与招生部门分开设置,以确保就业指导工作不受削弱;二是提高就业组织的目标层次,实现从就业指导到职业生涯设计再到人生探索的目标转变;三是健全就业组织的内部建设,以便把帮助毕业生制订发展规划、树立信心等工作做细,把提供就业信息、召开校园招聘会、写简历、指导面试技巧等工作做实。

组织体制服务于组织目标,而德育组织机构设置是否合理,职权、任务划分是否明确和运行有效,将直接影响德育组织目标的实现。因此,我国高校德育组织体制既有特色,也有尚待进一步完善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国外大学的德育组织体制有所体认并有所吸收,不失为完善我国大学的德育组织体制的有效路径之一。

参考文献:

德育工作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篇(3)

中外大学在德育的组织体制、内容体系及教育路径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一点在笔者参加了江苏省高校“两课”教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培训班后,体会深切。本文拟对多伦多大学与中国高校德育组织的体制及特点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有所启迪。

一、多伦多大学德育组织体制及其特点

1.德育组织体制

组织体制是组织的机构设置、职权和任务划分的体系。它是组织的具体存在形式和活动方式。在加拿大高等教育中,德育不是专门领域,没有专门课程,但有德育的研究,主要贯通于学生事务和学生服务中。

从组织体制上讲,主要是德育与学生事务和学生服务共用一套机构,即在多伦多大学三个校区各设置一个学生服务中心,作为从事德育与学生事务、学生服务的组织机构。以圣·乔治主校区为例,该校区学生服务中心下设八个部门: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顾问咨询和学习技巧服务中心;家庭照顾办公室;印第安人服务中心;医务所;国际学生服务中心;医生、专家服务中心;学生住宿服务中心。

密西沙加和士家堡校区学生服务中心的机构和职能划分与主校区大体一致,但也有自身特色,如密西沙加校区的残障学生服务中心和士家堡校区的学生事务和服务办公室。

2.德育组织体制的特点

第一,整体合一性。即把学生的多种需要看做一个整体,在学生服务中心设立对应的服务机构,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解决学生思想、道德、信念等问题,承担起德育职能。

第二,平等服务性。德育机构同时也是学生服务机构,对工作人员称咨询师,对到访学生称咨询者,咨询师只提出建议但不强迫学生接受。这不仅是称谓的变换和工作方式的不同,更体现平等的理念和服务精神。

第三,弱预防性。学生服务中心通过咨询的方式运行,这就决定了其服务的覆盖面较窄,预防能力较弱,一些存在问题而又不来咨询的学生,其问题就可能得不到较好的解决。据圣·乔治校区一年级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面临的最大挑战就在于怎么让学生知道并参加进来。

该大学德育组织体制体现了德育功能与解决实际问题整体合一的特色,这为德育工作深入、细致、实在、高效地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但也显现出覆盖面窄的缺陷。

二、我国高校德育组织体制及其特色

1.德育组织体制

我国高校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建立了特有的德育模式,并形成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心为主阵地,实行机构分开设置,课堂教育、常规管理和一对一咨询等多种方式运行的德育组织体制。一般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心直属于学校或附设在院系的相关专业中,它通过开设面向各个专业、各个层次学生的专门课程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健康门诊设在教育院系或独立设置,以咨询的方式解决学生精神焦虑和心理压力等问题。校、院(系)两级学生管理组织负责学生课堂以外的行为规范的监督管理,并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和社团工作,培养学生在文艺、体育、管理、领导等方面的能力和兴趣,其中校级学生管理组织是正式组织,院系级组织是学生自治的非正式组织。招生就业处作为校级独立组织,以常规管理的方式,承担招收新生和指导就业两项职能。

2.德育组织体制的特色

第一,独立性。德育各机构分开设置,互不统属,分头开展工作。这样的设置,职能划分明确,专门化水平高。

第二,全体性。德育机构面向全体运行,不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心、公体课教学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专门课程,就是学生管理组织、就业指导部门等也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工作。

第三,重点性。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心的地位。这与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地位相一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心也因此获得教育主管部门和院校的较大投入。

三、不断完善我国高校德育组织体制

我国高校德育组织体制显示出覆盖全体、职能划分明确的鲜明特点,对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当今世界,“回归生活”已成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德育组织体制中存在的机构间协调不力,对涉及学生生活世界的有关机构设置和运行方式不尽合理等问题也日渐显现。因此,借鉴多伦多大学德育组织体制的长处,更多地围绕学生生活世界来完善德育组织体制已成为必需。

1.注重学校层面德育机构间的协调

需清除我国高校德育组织机构各自为政的弊端,首要的措施是要加强学校领导层面上的协调。宏观上的协调,如分管领导和部门定期召开各机构联席会议,共商德育大计,组织协同开展德育专题调研等;微观上的协调,如心理咨询中心与医务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心与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配合等。

2.增设思想政治理论咨询中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心开展思想教育的运行方式,也有待完善。课堂虽面向全体学生,但要深入了解并帮助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并不容易,生活在开放的环境中的学生,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思想和感受。而增设思想政治理论咨询中心,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咨询,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和理论上的难题。

3.设置学习技能服务中心

在德育机构中纳入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机构很有必要。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技能,也有利于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作风,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与意志。目前高校解决这类问题通常采用举办讲座或咨询的方式。没有专职机构也就缺乏组织制度保证,因此,设立学习技能服务中心,可以使讲座等活动制度化,也可以使一对一咨询活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4.增加心理治疗中心的投入

当前,心理咨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日益明显。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普遍设立了心理健康研究咨询机构,但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要扭转这种局面,一是实行咨询人员的专业化,加强对咨询人员的执业资格考核,提高其能力与执业水平;二是可通过建立网站、举办讲座、招募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等多种方式扩大影响,增强实效。

5.加强就业部门组织的内部建设

在就业难的国情下,关系学生人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高校就业工作日益重要,而在不少大学这项工作明显落后于时展,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而多伦多大学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尤其值得借鉴。一是把就业部门与招生部门分开设置,以确保就业指导工作不受削弱;二是提高就业组织的目标层次,实现从就业指导到职业生涯设计再到人生探索的目标转变;三是健全就业组织的内部建设,以便把帮助毕业生制订发展规划、树立信心等工作做细,把提供就业信息、召开校园招聘会、写简历、指导面试技巧等工作做实。

组织体制服务于组织目标,而德育组织机构设置是否合理,职权、任务划分是否明确和运行有效,将直接影响德育组织目标的实现。因此,我国高校德育组织体制既有特色,也有尚待进一步完善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国外大学的德育组织体制有所体认并有所吸收,不失为完善我国大学的德育组织体制的有效路径之一。

参考文献:

德育工作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篇(4)

政府伦理组织化是传统政府向现代政府转变的高级化过程。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加之政府伦理价值观的缺失,功利主义思想的膨胀和蔓延,特别是政府伦理体制的缺陷,政府伦理失范行为大量涌现,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权钱色交易等伦理道德败坏现象和腐败问题日渐突出,它带来极大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负面效应和恶劣影响,严重损坏了政府形象,危及社会的公平正义。为此,必须要进行政府伦理体制改革,建立独立的专门性的权威性的政府伦理组织机构,实现政府伦理组织化。

 

政府伦理组织是现代政府组织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机构。政府伦理组织化在现代政府伦理建设中发挥着整合功能、教育功能、监督功能、激励功能,进而实现政府伦理功效的最大化。它注重对于政府部门及其公务人员的教育与监督,对于提高政府公务人员的伦理素质和道德修养,改善政府形象、实现政府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通过伦理监督,不仅保障政府决策符合伦理化的基本要求;而且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惩治伦理失范现象,避免公务人员受到利益诱惑做出违反伦理规范的行为,以保障政府工作人员的廉洁高效,从而减少因伦理腐败造成的公共利益损害。

 

政府伦理组织化是在一定原则指导下而进行的组织创新和革命。建设政府伦理组织必须依据法律,按照一定的步骤和原则,建立具有独立性、专门性且具有权威性的政府伦理组织。通过政府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加强政府伦理的建设,规范公共权力运行,从而实现现代国家的目标。

 

一、依法性、独立性和权威性

 

政府伦理组织化是政府伦理制度化、法治化的重要表现和客观需要。政府伦理的制度化,其具有普遍性的主要手段就是政府道德立法。其道德立法与实践也都需要专门的组织机构去实施。因此政府伦理组织化首先需要通过伦理立法,制定伦理规约和政策,把基本的政府道德精神通过法律规范和制度体现出来,实现政府道德法律化、制度化,从而使政府伦理组织的组建有法可依,行使职责也有章可循,发挥制度的导向和规范功能。其次需要依法组建专门伦理组织,确立政府伦理组织的机构设置和组织原则及人员构成等,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政府伦理组织的地位、权限、职能、责任,作为伦理制度原则的实践平台和伦理政策实施的重要保障。这样,政府伦理组织作为执行道德法规的专门机构便具有了合法性基础。

 

政府伦理组织作为监督和评价政府工作的重要主体,是政府道德法规的具体实施者,是政府伦理制度化的具体形式。现代政府是宪政下的道德化政府。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根据宪法基本精神进行政府道德立法,把越来越多的伦理规范纳入政府伦理的法制体系之中,实现政府伦理制度化。制度是由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的规则体系组成,制度化是根本。因此,政府伦理建设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加快政府伦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伦理制度,建立专门的伦理管理机构。可以说,制度化水平的高低既体现出政府伦理管理的有效性程度,同时也反映出现代国家政府伦理建设水平的高低。

 

此外,保持伦理组织独立性和权威性是政府伦理组织化建设的前提。政府伦理组织作为专门的伦理制度组织主体,应当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的特点,拥有着属于自己的“特权”,对政府工作展开伦理监督、评价,监督政府公职人员的工作是否符合伦理规范及政府伦理决策是否合理,使政府决策更加民主化、科学化。道德管理的机构如果隶属于某一机构的一个分支机构,受到上级的约束力较大,权力较少,不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自然工作效果就打了折扣。这种机构模式显然不能应对当代复杂严重的政府伦理失范的实践需要。作为国家专门的伦理管理机构,政府伦理组织要有专门的机构规章及独立的工作人员,专门专职地负责伦理管理工作。机构独立于其他部门管理,实行垂直领导、上下自成体系。同时要有专门的伦理法规保障伦理机构的合法性,依法赋予伦理机构合理的职能,赋予伦理组织和人员一定的刚性职权,从而有利于减少政府伦理组织在开展工作中遇到的阻力,为政府伦理组织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政府伦理组织如果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缺乏明确可靠的法律依据来保障自身权限的有效性,就会成为虚设的机构。伦理监督就会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地起到打击伦理腐败的作用。

 

二、政府伦理组织化需要按照正确的原则

 

政府目标以公共利益为依归。政府伦理组织化不仅有利于政府“善治”,而且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良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政府伦理组织化的目标就在于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原则,采取不同形式的联合方式,发挥连接政府组织与公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政府与公众互动的伦理机制,通过制度化的渠道,从而实现利益整合,确立起全社会的公共利益与公共意志。在现代国家构建过程中,需要通过政治伦理组织化、制度化与民主化的方式构建现代国家,从而有效地应对现代化进程中来自政府伦理的各种挑战。如果政治组织化进程滞后或者政治组织化程度低下,引起社会政府伦理秩序混乱,危及社会公共利益。经验与教训表明,只有在通过有效的伦理组织化,才能推动现代国家政权伦理体系建设,实现稳定的政治秩序。

 

政府伦理组织是政府伦理运行的物质载体。建设政府伦理组织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步骤进行。各国国情不同,遵循的具体步骤和原则也不太一样。但有一些共性的要求。首先,政府伦理组织化要体系化,形成一个上下一体,相互协调的组织体系。其次,政府伦理组织化要贯彻职责权统一的原则。对于各级政府伦理组织职责的设立权限的划分,根据道德管理的实际需要来安排。比如在各级部门建立专职的伦理机构,对于已存在的某些政府机构可采取改变其职权,依法赋予必要的伦理职权。再次,贯彻精简效能的原则,促进政府伦理效能最大化。在政府伦理组织人员任用上,采用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原则,设立专职常务人员和聘任职员,这样可以减少组织的经费支出,同时可以为组织招揽人才,保障伦理工作队伍的素质水平和效能的最大化。

 

三、政府伦理组织化需要良好的社会道德生态

 

政府伦理组织化建设和发展,政府伦理组织作用的发挥离不开良好的社会伦理基础结构的支撑。一方面政府伦理组织的职员需要由道德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和业务能力强的人士构成,进而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而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又是塑造政府伦理人高尚品格的基础。另一方面政府伦理工作的展开,离不开广大民众的参与支持。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可以使民众充分认识伦理建设的重要性,有利于加强民众对于伦理工作的支持,使伦理工作能够更好开展。为此建设政府伦理组织要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伦理准则和道德净化机制,积极开展伦理道德教育,塑造良好社会环境。不仅如此,政府伦理组织不能孤立运作,还需要注重与外部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建立良性互动机制,以营造良好的社会伦理生态。

 

政府伦理组织化建设由于面临自动力不足的缺憾,因此需要外部动力的推动包括民众的参与。政府伦理系统内外部不同组成要素,在道德建设驱动中具有不同的功能。政府伦理组织是社会伦理结构系统的重要组成。政府伦理组织必须在社会道德环境中发挥作用,保证发挥着伦理调控、管理、协调、监督的核心作用,进行内部和外部控制,行为规范和社会化机制作用。政府伦理系统各组成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为政府伦理组织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提供良好的伦理环境和组织环境。

 

四、政府伦理组织化需要相应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政府伦理组织化建设的主体体现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两个方面,从事相应的制度设计特别是伦理法律制度的调查、起草、制定,伦理培育的落实,伦理监督与协调,政府伦理文化的研究与宣传。这是政府伦理实现的组织功能载体,它应当是体系化的。它有公共政府伦理生活中主导性的组织、专门机构与专职人员、工作机制和程序等构成一套有机、有力、有效的政府伦理组织体制。从中央到地方及其各部门,形成一个上下左右相统一的结构体系,发挥整体的功能。经验告诉我们,组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组织功能发挥的效果。无组织无规范的公共生活必然陷入混乱无序的境地。大量伦理失范现象的发生促使人们反思并根据需要、精干、统一、效能的原则来配置政府伦理组织资源,建立权威性组织为主导的多方参与的有机的组织体系和格局,提高政府伦理组织化水平。此外,人员的选择和教育是政府伦理组织化主体建设的关键。人员是根本,在人员选择上,政府伦理组织机构在选择其工作人员时必须要注重“选贤任廉”,突出“德性”的要求。要选择道德素质高,文化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人员。这样有利于伦理管理工作的开展。在人员教育上,必须要注重对于伦理人员的教育问题。教育培训内容不仅要包括必要的专业伦理知识、法律知识的训练,还要注重对其职业操守和伦理工作技能的训练。通过严格专业培训,使其成为具有较高伦理责任感且专业知识扎实,工作能力强的职业伦理工作人员,从而正确规范行使相应的伦理权力,履行自己的职责。

 

从理性权衡意义上说,必要的组织设置、人员配备及相应的权利赋予,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保障政府伦理的建构和发展。组织自身的伦理建设包括伦理思想建设、伦理制度建设和伦理文化建设。在这一组织化建设中,人员的素质是根本。人员的录用与新陈代谢机制,教育培训机制,激励机制,勤政廉洁保障机制相互促进、相互联系应成为这一组织化建设中的常态。

 

德育工作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篇(5)

加强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党一贯坚持的教育方针,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全球经济国际化的趋势下,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推动德育工作,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我们要坚持把德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来抓。高职学校要实现德育目标,必须建立和健全学校德育管理机制,形成良好的学校德育管理机制主要是解决德育运行中谁来管、管什么、怎样管和在什么条件下管的问题,即德育管理组织、管理内容、管理方法和管理环境等问题。德育管理机制是把德育的目标及其系统决策付诸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的保证。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就此谈些体会和看法。

一、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背景

1.社会环境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1)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消极的双重效应。学生对与其相适应的新观念、新行为的认识有不少差距。如何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法制观念实施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2)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政治生活日趋完善和透明,学生的民主要求和参与意识大大增强,对政治教育的选择明显增强。我们既要鼓励发展青少年的民主意识、独立思考意识,又要提高他们的政治判断力,增强法制观念。

(3)文化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社会文化是丰富的、多元的、复杂的,探究学生道德成长与文化环境的本质联系,让他们以正确的价值观来进行道德选择,将新思想、新观念与封建渣滓、外来污毒区别开来,成为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2.教育对象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现在学生思想活跃、求新求异、价值取向变化大。具体包括:经济意识增强,理想观念趋于现实化,择业取向偏重个人经济利益;思维方式由求同转向求新求异;思想观念由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集体生活由被动追随转向主动参与;审美需求从他择转向自择;独立意识和独立行为不一致;生活条件的优越导致意志力的脆弱,心理发展极不成熟。

3.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

当前社会影响因素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相对上升,大环境消极影响增多,学校德育的可控性明显减弱。信息化时代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同步接受信息,几乎没有提前量,教师对学生接受信息内容和反馈方式难以把握和预测,使教育和指导增加了许多因难。

二、学校德育管理机制的内容

1.学校德育管理组织

学校德育是多方位、多因素、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需要设置德育工作的管理机构,组成合理的、高效能的管理系统。德育管理总是在一定组织中进行的。德育目标、计划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组织是德育管理的手段。当然,从另一角度分析,德育管理也是对组织的管理,通过设置和控制组织使之稳定有序地趋达目标,或根据社会和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对组织进行变革,使组织的各部分相互协调并同周围社会环境保持动态平衡。因此,组织又是德育管理的客体,正因如此,著名的管理学家西蒙认为,所谓管理就是建立组织、管理组织。学校德育管理也不例外。德育管理系统的组织,不是松散的联合体,而是依据一定的德育目标、法律、章程成立的,由一定的心理和精神维系的。组织又是有明确的管理目标的,没有明确的目标,组织就失去了工作的方向,组织正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而设立的。从结果上说,德育组织还是建立权力、责任、人员编制、控制层次、控制幅度、信息传输的稳定结构,有了这种稳定结构,构成德育组织的所有要素就能在其位、做其事、建其功。

2.德育常规管理

学校德育管理,除了确定目标、制定计划、明确分工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德育常规管理来实施的。常规管理是学校德育乃至学校全部教育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达成规范化和有序化,实现正常的教学秩序、工作秩序、活动秩序和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许多学校正是通过常规来进行德育管理的。我们应通过制定和执行校内一日常规、校外生活常规、学习常规、活动常规等来控制、约束和调节学生的品德行为。

学校实施德育常规管理,首先必须依据社会主义教育方针,贯彻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拟定简单明确、高度简约的德育常规。这种常规既能够控制、调节师生员工的行为,同时又不约束、限制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在德育常规管理过程中,要提出鲜明的行为、活动特征方面的要求,好的德育常规应是本校行为活动特点的鲜明化、概括化,是本校良好传统和校风的体现。再次,实施德育常规管理,必须培养一批模范带头执行常规的积极分子。模范人物、积极分子是一个组织、一个集体价值观的人格化,他们是学校德育常规和风气的载体与传递者,起着承担、象征、延续的作用,有了一支积极分子队伍,就能形成很强的同化力。第四,实施德育常规管理要严格要求。马卡连柯说过,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德育常规管理必须狠抓“细”、“严”、“实”,反复训练,形成习惯。最后,德育常规管理光靠学校力量是不够的,还应争取家庭、社会的支持,做到校内外结合。

3.德育管理方法

所谓德育管理方法,是达到德育目标,实现德育管理职能所应遵守的活动方式,是取得德育成效的精神性工具和手段。合理的德育管理方法之所以成为人们进行德育管理活动的工具和手段,能够引导人们采取合理方式,实现德育目标,就是因为它是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的。合理的德育管理方法是对德育管理规律的自觉运用,是人们在长期的德育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经验的结晶,并在人们的德育管理活动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德育管理方法可以分为德育管理认识和实践方法。德育管理认识方法是正确反映客观实际并据此进行德育决策的方法。德育管理实践方法是控制和协调德育组织内的组成要素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手段。

德育管理实践方法,也就是德育管理得以运行的方法。由于人们的品德行为模式包括相互联系的几个环节,即思想―动机―行为,德育管理实践方法也可分为行为控制的方法、动机激励的方法、思想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方法。

三、建立良好德育管理机制的措施

1.要健全完善学校的德育管理组织

要建立权力责任编制、控制层次,控制幅度,确保信息传输的稳定结构,其中所有的要素都能在其位,行其事。当前学校的党、团组织,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德育教师就是一个完整配套的德育组织系统,它既有决策指挥层,又有具体的执行层,职责范围明确合理,较适合新形势下德育工作新特点的要求,能按德育规律办事。

2.要健全完善德育常规管理

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内各种制度,都可以用来约束和调节学生的品德行为,在这里既有国家立法、政策、条例等宏观内容,又有校内制定的规章制度等微观内容。这些管理制度具有基础性、政策性、强制性和可操作性特点。没有德育常规管理,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无章可循,无矩可守。

德育工作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篇(6)

加强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党一贯坚持的教育方针,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全球经济国际化的趋势下.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更重要的是进行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推动德育工作,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我们要坚持把德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来抓。高职学校要实现德育目标.必须建立和健全学校德育管理机制,形成良好的学校德育管理机制主要是解决德育运行中谁来管、管什么、怎样管和在什么条件下管的问题,即德育管理组织、管理内容、管理方法和管理环境等问题。德育管理机制是把德育的目标及其系统决策付诸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的保证。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就此谈些体会和看法。

一、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背景

1.社会环境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1)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消极的双重效应。学生对与其相适应的新观念、新行为的认识有不少差距。如何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法制观念实施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2)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政治生活日趋完善和透明.学生的民主要求和参与意识大大增强.对政治教育的选择明显增强。我们既要鼓励发展青少年的民主意识、独立思考意识,又要提高他们的政治判断力,增强法制观念。

(3)文化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社会文化是丰富的、多元的、复杂的.探究学生道德成长与文化环境的本质联系,让他们以正确的价值观来进行道德选择,将新思想、新观念与封建渣滓、外来污毒区别开来,成为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2.教育对象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求新求异、价值取向变化大。具体包括:经济意识增强。理想观念趋于现实化,择业取向偏重个人经济利益;思维方式由求同转向求新求异;思想观念由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集体生活由被动追随转向主动参与;审美需求从他择转向自择;独立意识和独立行为不一致:生活条件的优越导致意志力的脆弱,心理发展极不成熟。

3.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

当前社会影响因素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相对上升,大环境消极影响增多,学校德育的可控性明显减弱。信息化时代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同步接受信息.几乎没有提前量,教师对学生接受信息内容和反馈方式难以把握和预测,使教育和指导增加了许多因难。

二、学校德育管理机制的内容

1.学校德育管理组织

学校德育是多方位、多因素、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需要设置德育工作的管理机构,组成合理的、高效能的管理系统。德育管理总是在一定组织中进行的。德育目标、计划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组织是德育管理的手段。当然,从另一角度分析,德育管理也是对组织的管理,通过设置和控制组织使之稳定有序地趋达目标,或根据社会和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对组织进行变革,使组织的各部分相互协调并同周围社会环境保持动态平衡。因此,组织又是德育管理的客体,正因如此,著名的管理学家西蒙认为,所谓管理就是建立组织、管理组织。学校德育管理也不例外。德育管理系统的组织,不是松散的联合体,而是依据一定的德育目标、一定的法律、章程成立的。由一定的心理和精神维系的。组织又是有明确的管理目标的,没有明确的目标,组织就失去了工作的方向,组织正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而设立的。从结果上说,德育组织还是建立权力、责任、人员编制、控制层次、控制幅度、信息传输的稳定结构,有了这种稳定结构,构成德育组织的所有要素就能在其位、做其事、建其功。

2.德育常规管理

学校德育管理,除了确定目标、制定计划、明确分工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德育常规管理来实施的。常规管理是学校德育乃至学校全部教育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达成规范化和有序化,实现正常的教学秩序、工作秩序、活动秩序和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许多学校正是通过常规来进行德育管理的。我们应通过制定和执行校内一日常规、校外生活常规、学习常规、活动常规等来控制、约束和调节学生的品德行为。

学校实施德育常规管理,首先必须依据社会主义教育方针,贯彻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拟定简单明确、高度简约的德育常规。这种常规既能够控制、调节师生员工的行为,同时又不约束、限制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在德育常规管理过程中。学校要提出鲜明的行为、活动特征方面的要求,好的德育常规应是本校行为活动特点的鲜明化、概括化.是本校良好传统和校风的体现。再次,实施德育常规管理,学校必须培养一批模范带头执行常规的积极分子。模范人物、积极分子是一个组织、一个集体价值观的人格化,他们是学校德育常规和风气的载体与传递者,起着承担、象征、延续的作用,有了一支积极分子队伍,就能形成很强的同化力。第四,实施德育常规管理要严格要求。马卡连柯说过.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德育常规管理必须狠抓“细”、“严”、“实”,反复训练,形成习惯。最后,德育常规管理光靠学校力量是不够的,还应争取家庭、社会的支持,做到校内外结合。

3.德育管理方法

所谓德育管理方法,是达到德育目标,实现德育管理职能所应遵守的活动方式.是取得德育成效的精神性工具和手段。合理的德育管理方法之所以成为人们进行德育管理活动的工具和手段,能够引导人们采取合理方式,实现德育目标,就是凶为它是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的。合理的德育管理方法是对德育管理规律的自觉运用,是人们在长期的德育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经验的结晶.并在人们的德育管理活动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德育管理方法可以分为德育管理认识和实践方法。德育管理认识方法是正确反映客观实际并据此进行德育决策的方法。德育管理实践方法,是控制和协调德育组织内的组成要素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手段。

德育管理实践方法,也就是德育管理得以运行的方法。由于人们的品德行为模式包括相互联系的几个环节.即思想一动机一行为。德育管理实践方法也可分为行为控制的方法、动机激励的方法、思想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方法。

三、建立良好德育管理机制的措施

1.要健全完善学校的德育管理组织

学校要建立权力责任编制、控制层次,控制幅度.确保信息传输的稳定结构,其中所有的要素都能在其位,行其事。当前学校的党、团组织,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德育教师就是一个完整配套的德育组织系统.它既有决策指挥层,又有具体的执行层,职责范围明确合理.较适合新形势下德育工作新特点的要求、能按德育规律办事。

2.健全完善德育常规管理

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内各种制度。都可以用来约束和调节学生的品德行为,在这里既有国家立法、政策、条例等宏观内容,又有校内制定的规章制度等微观内容。这些管理制度具有基础性、政策性、强制性和可操作性特点。没有德育常规管理,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无章可循,无矩可守。

德育工作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篇(7)

(一)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治理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制定方案,统筹推进。印发《县关于治理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行动活动方案》,县教育局成立治理中小学校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筹安排,协调推进治理全县中小学校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行动,县政府分管负责人亲自调度,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二是营造氛围,加强教育。召开全县在职教师有偿家教治理专项部署会、推进会和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动员会、推进会等,营造有偿家教治理工作浓厚氛围,各校通过组织教职工集体学习、集体宣誓等方式,积极引导广大在职教师自觉抵制有偿家教行为。三是专项治理,强化考核。每年组织开展有偿家教专项治理行动,全体教职工开展自查自纠、签署拒绝有偿家教承诺书。修订完善《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考核办法》,每学年组织开展师德师风考核,把有偿家教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向社会公布有偿家教治理工作联系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对反映的问题线索及时跟踪督查。近两年来,未发生在职教师有偿家教行为。四是弘扬激励,建立机制。通过宣传树立师德典型和示范引导,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杜绝有偿家教。贯彻《市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做新时代好教师的实施办法》,制定实施《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落实有偿家教治理工作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有偿家教治理工作长效机制。

(二)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一是严格审批年检制度。针对全县培训机构数量不断增加,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省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试行)>的通知》及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和审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对申报提交材料审核通过的民办培训机构,经验收评估合格,发给《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目前,全县证照齐全的校外培训机构18所,其中,城区17所,镇1所。二是建立校外培训机构年检机制。制定《县校外培训机构年检考核细则》,每年对发证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年检,确定等次,对存在问题限期整改,并通报全县,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建立校外培训黑白名单制度。将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培训内容、师资力量等情况向社会公开。截止目前,全县公开白名单18所,黑名单2所。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德育工作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篇(8)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课题“关于中职校与社区共建青少年德育基地的实践研究――以淮安市城区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主 持人:刘晓雯 张廷选,课题编号:B-b/2011/03/011)。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31-02

为帮助德育工作者更好地把握“基地”特点、规律,本文提出:“基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具备四个保障要素即组织保障、物质保障、目标保障、制度保障。

一、组织保障

“组织机构其实也是实体。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在各个部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依据不同层次的权利和责任制度,合理地协调人群活动的社会实体。组织机构的功能就是要沟通信息,协调各部门各层次的关系,协调全体成员的活动,以实现组织整体目标。”[1]“基地”的组织机构指的是让“基地”目标得以实现和各类政策、法规、制度得以运行的基本载体。“基地”的实体性要素除政府、学校、社区等直接利益方外,还必须包括间接利益方――第三方机构。形成政府主导、区校主体、第三方服务的特征,构建了从上到下“双层设计、四方平台、多方参与”完善的系统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分为顶层设计和基层设计,包括四个平台:德育基地建设联席会议、区校共建青少年德育基地管理委员会、项目协作管理办公纸、项目运作平台。如下图:

(一)顶层设计。顶层设计主要是明确由政府部门组成的德育基地建设联席会议的责任,目标是通过规划、政策营造氛围,倡导一个好的环境。顶层设计可分为两个部分:德育基地建设联席会议和区校共建青少年德育基地管理委员会。

(1)德育基地建设联席会议应由市分管领导或授权委托相应副秘书长牵头负责,参与单位有教育部门、劳动部门、发改委、财政部门、文明办、宣传部等部门负责人。主要任务是研究形势,协调各方资源和利益,舆论导向,审批文件,制定政策。

(2)区校共建青少年德育基地管理委员会是决策机构,参与单位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处室主任、学校、社区管理部门的主要分管负责人组成,他们组成共建工作领导小组。主要任务是研究并传达、落实政策,确定规划和目标,协调平台关系,检查和推进“基地”工作的进展。

(二)基层设计。基层设计的目标是保障每一个合作项目的顺利执行,并取得预期的双赢结果。基层设计由二部分组成:项目协作管理办公室和项目运作平台。

(1)项目协作管理办公室由社区相关职能部门的处室成员、学校主要负责人组成,也可聘请第三方机构介入。办公室主任应由学校分管学生德育工作的领导担任。办公室主要任务是落实“基地”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确定的规划、工作目标和政策。办公室应根据需要,邀请有关职能部门和项目的执行部门,深化项目的内涵,具体制订、落实项目推进的方案;协调区校双方事务的安排,推动和检查合作项目的开展;邀请相关行业、社区、学校和第三方机构的领导人通过研讨会、洽谈会、工作会等形式,进行项目理念的碰撞,异中求同。

(2)项目运作平台是合作教育项目具体实施的操作平台。项目运作平台由学校和社区的具体业务部门负责,由项目实际负责运作者主持。根据项目的内容和时间表,项目运作应以系或教研室或课程小组或职能部门组成团队,分工合作,精心实施。

二、物质保障

强化“基地”物质保障,最关键的就是资金投入。由于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如何摆脱“基地”财政困难,是非常紧迫的问题。

(一)争取政府支持。为加强德育工作,国家及各省市自治区需建立一批德育基地,职业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国家及各级政府挂牌授予基地,争取这笔经费投入。

(二)利用现有的政府计划,改变部分资金用途, 争取把特定教育资金与特定的目标(“基地”)挂钩。根据有关文件[2]规定,把其中的部分资金用于“基地”的实践工作上,为“基地”工作提供长久的资金保障。

(三)吸纳校外资源。1.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鼓励社区大众捐献。2.区校可以利用一定项目合作的方式吸引本社区、本学区相关的机构向“基地”投入资金,同时参与管理,推动“基地”的开放。

(四)增强“基地”造血功能。学校可以利用自身人力、物力、技术优势,考虑与民间教育团体联合举办各种社区教育事业,开展有偿服务等活动,广泛吸纳资金,实行滚动发展。

(五)精打细算。事实表明,仅靠增加投人是有局限性的,重要的着眼点是提高“基地”资源的管理水平以提高利用率,向德育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要效益。

这样,采取“政府投资一些、社会资助一点、社区教育机构教育培训创收一点、参与学习的学习者自己缴纳一点”等办法,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基地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三、目标保障

(一)实现中职德育目标是“基地”目标的核心。“基地”目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基地”教育目标,一类为“基地”物质性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提出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基地”要达到的标准和境界,是本质目标。

“基地”作为中职德育的载体,围绕本质目标,相应地会制定管理的相应标准和要求,协调系统中各种关系;围绕本质目标,相对应地还存在“基地”物质性目标,即“基地”赖以运行的物质条件所应达到的标准。物质性目标是教育目标实现的辅助目标,最终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如果物质性目标建设不到位,将极大影响“基地”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基地”目标是多层次的。“基地”目标是多层次,其核心目标是中职德育目标。围绕实现这一核心目标,“基地”可以分为思想教育基地、法纪教育基地、心理健康教育基地等。每一类德育基地都有其明确的目标,同时,每一类德育基地建设目标又是一个目标系统,各有其下一级子目标。从高到低,一级比一级具体。下一级目标必须服务于上一级目标,上一级目标的实现又必须依靠下一级目标的完成。

四、制度保障

(一)加强政府法律、法规建设。政府法律、法规不仅包括中职德育中某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则和条例,也包括国家、地方及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关于“基地”方面的政策。世界经验表明:教育主要依靠政府。政府应对现有的职业教育法规进行补充和完善,为实现区校“联姻” 长久深入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保障体系。

从我国目前颁布的相关法规[3]来看,涉及“基地”的规定都比较宏观,缺乏可操作实施的细则。有的仅从课程方面规定社区服务有2个学分,使社区能够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4]鉴于“基地”工作仍处于启动和发展阶段,应该尽快拟定出专门的政策、法规激励和保障区校共建。

(二)完善“基地”共建、共管、共享相关制度。1.共建机制。这种机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共同投资建设德育基地。具体包括:(1)组织共建。“基地”的组织指的是“基地”目标得以实现和规范得以运行的基本载体。可以保证“基地”的高效运行。(2)制度共建。包括:第一、建设程序。从申请立项――协议签定――评估检查,确定区校在基地建设中职责和义务,并作为开展有关活动的依据。第二、基地“师资队伍”整合制度。打造一支以专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队伍。第三、基地“人才培养计划”制度。鼓励社区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员参与教学,共同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计划;第四、共建沟通制度。通过制定沟通计划、内容、途径,不断完善沟通网络,保障在政府相关部门、学校、社区和第三方机构之间,保障在基地内部教师、学生与德育基地管理者之间多方信息传递的畅通,第五、共建监督评价制度。对共建德育基地的评价要实现:一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由以政府评估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向以政府、学校、社区和毕业生就业单位评价的多元评价主体转变;二是评价内容系统化。要通过目标监督、过程监督和结果监督来保障区校共建德育基地的质量;三是减少评价反馈信息使用过程的功利化倾向。区校主动地组织开展评价,检验“基地”人才培养的质量;四是建立持久稳定的评价制度。2.共管机制。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在明确各方责任义务基础上共同管理“基地”的机制。“基地”资源仅靠增加投人是有局限性的,应提高管理水平以提高利用率。3.共享机制。指“基地”资源为其它学校、社区所共同或相互享用的机制。包括:(1)政府主导、区校主体共同参与。(2)全员共建,全员共享。区校在信任与支持的基础上,大力挖掘、整合、盘活本校、本社区德育基地资源,使双方德育资源由静态存储向动态参与转变。[5](3)分层共建、分级共享。区校根据参与德育基地的物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建设的层级与程度不同有选择性地参与共享。在充分发挥传统共享方式(如开放式共享、展览式共享等)优势的同时,要着力建设现代复合型网络共享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数字化网络为基础),把“基地”的各种资源(人力、物力、制度、信息等)分为学生、教师、政工干部队伍三个共享子系统,从而实现共享的一体化。这是在现代技术和协作模式更新背景下,“基地”发展的未来新趋势,不仅改变了传统教与学的方式,也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有效地促进区校德育资源共建共享。

参考文献:

[1]薛天祥主编.高等教育管理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6

[2]《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试行)》(苏职教〔2012〕30号文)中“德育工作经费有保障,总额不少于学校总预算支出的3%,德育教学与管理经费不少于学校总预算支出的1.5%,日常德育活动经费每生每年不低于30元。”

德育工作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篇(9)

银行机构越来越庞大,金融产品越来越多样化,操作风险受到国际银行业界的高度重视。在不少金融机构中,操作风险导致的损失已经明显大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因此,国际金融界和监管组织开始致力于操作风险管理技术、方法和组织框架的探索与构建,目前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从国内银行业情况来看,操作风险是当前银行业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银行职员操作权归属不清以及银行员工职业道德观念淡薄是操作风险产生的根源。

1 我国银行业道德风险形成的因素分析

改制后的国有商业银行,特别是上市后的银行,其市值在全球的市值中已经排在前列。但仍存在形成道德风险的行为。

1.1 现行经营考核制度扭曲了高级管理人员价值取向。目前,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包括多数的股份制银行在管理架构上依然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组织结构,也就是“条块”管理。在“条块”管理的人事制度下,上级行考察选拔干部时,在相当程度上存在走过场的行为,导致了管理层(行长)在这个组织架构中拥有几乎不受约束的权利和不可挑战的权威,他们的好恶、经营理念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银行经营的好坏,一旦出现败德行为,会为银行发展带来严重的风险隐患。

1.2 变相鼓励短期逐利的激励机制淡化了审慎经营。目前,我国银行业在激励机制设计上加强了高管层薪酬收入与经营业绩(或利润)挂钩的力度,关注短期效果,急功近利引致激励过度,使一些分支机构.尤其是基层行一味盲目追求存贷款规模、利息收入和盈利:同时对基层员工激励不足,对合规经营和风险防范激励不够。一方面,由于考核指标体系设计缺乏科学性,对经营业绩考核片面强调指标刚性,经营管理层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想方设法遮掩经营中的风险和问题,甚至有些地方通过违规违法手段来提升经营成果。另一方面,在银行内部往往简单地以奖金的方式对员工进行激励,单纯强调本单位的效益最大化,不顾及员工自身的人力资本价值,长此以往同化了员工的内在心理需求,造成了被迫的激励认可,形成了内部人控制的局面,内部员工的监督失去了效力。

1.3 不完善的风险管理与监督机制提供了败德空间。我国银行业的内部监督.无论是稽核内审还是纪检监察部门对经营班子成员的再监督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不能胜任制衡和约束银行经营班子成员败德行为的职责。一方面,银行内部审计目标缺乏对内控系统充分性和有效性的综合评价,内审部门不能从制度上完全超脱于被审计对象自身。难以对全行业务部门(特别是高管人员)的活动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特别是银行内部机构众多,审计业务繁重,内部审计难以达到足够的覆盖面和深度,导致审计低效:此外,因“条块”管理的缺陷缺少了对管理层(行长)的制度约束,形成了内控“控下不控上”。“上级监督不到、同级监督不力、下级监督不了”的局面,导致内控失效。

1.4 监管资源整体合力与效能影响了败德行为约束。监管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影响监管能力建设的因素涉及方方面面。当前.体制性与机制性的多重因素的存在使监管部门产生了监管障碍。一是监管力量分散。二是监管部门资源整合困难。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企业之间,银行与政府之间,银行、证券、保险之间以及银行监管部门与有关监管机构之间缺乏定期沟通交流的平台,各自为政,信息闭塞,重复工作不断,既增加了被监管机构负担,也不利于提高自身工作效率。三是快速变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带来挑战。

2 金融职业道德建设亟待完善

金融职业道德监管体系不完善,存在道德监管真空。目前,金融行业既没有一套科学规范的从业者道德评价体系,也没有完善的道德档案和惩罚机制,从而导致金融职业道德约束力不强,甚至没有道德约束。对加强金融职业道德建设,需要从以下四点着手:首先,把金融职业道德法制化。目前,金融职业道德标准不统一,缺乏规范性,人们对金融职业道德的理解既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统一的认识,导致金融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评价和考核无章可循,不利于金融职业道德建设。可由相关部门统一研究制定金融职业道德标准,把金融职业道德纳入法制化轨道,充分搜集各金融机构的员T行为规范、行业规范,从金融全行业的角度对金融职业道德的标准进行研究,制定科学、统一、规范的金融职业道德标准,为金融职业道德宣传教育和监管评价提供依据,成为各类金融机构引路的方向盘。

其次,加强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目前,金融职业道德宣传教育不到位,道德观念淡薄,金融机构、学校、公司和社会对金融从业者的宣传教育偏重于金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金融职业道德的教育;并且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存在方式不多、力度不大、时效不强等问题,教育效果差。因此,应在学校教育中安排金融职业道德课程;在金融从业资格证书考试中安排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通过公司培训、政府培训等方式对金融从业者进行职业道德强化教育,增强职业道德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对职业道德的后续教育实行检查制度。要在全社会中加大金融职业道德宣传教育力度,努力提高金融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第三,加强金融职业道德监管。建立金融职业道德管理部门,一方面,组织和推动金融职业道德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执行法规,严格考核奖惩,完善金融从业人员资格准人、考核、奖惩、培训、退出等制度;另一方面,应督促金融机构对其从业者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和评价管理力度,使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并且加强金融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和档案建设,定期对从业者进行考核,记人其职业道德档案,作为录用和晋升的依据,严禁金融职业道德严重败坏者从事金融工作。金融职业道德监管是防止金融腐败事件发生的重要手段。

第四,金融职业组织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和金融职业道德奖惩制度。利用金融学会等金融职业组织的桥梁作用,发挥其在行业中的自律作用,使金融职业道德规范化、制度化,在金融学会中设立金融职业道德委员会,专司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解释、修订、实施之职。通过合理的金融职业道德奖惩机制有利于弘扬正气,打击邪气,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综上所述,防范操作风险的重点,是全力构建全员合规的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强化业务培训与监督整改,建立一种长效机制。确保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持续、健康的发展。

德育工作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篇(10)

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据此,德育应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在中学深入推进“和谐育德”教育创新工程的实施,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机制,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趋势。为达成此目标,就必须提升学校德育管理的实效性。

在实行年级负责制的中学,以年级为载体构建德育管理网络可以有效减少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管理层次与缩短管理距离,提高执行力与反应力,增强针对性与实效性,使年级成为全体教师真正参与常规德育工作,有效进行德育管理的平台,从而优化学校整体的德育管理效能。

1构建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意义

年级负责制,就是由同一年级的教师、班级组成担负教育教学等管理任务的基层管理组织,把年级作为一个与处室(教务处,学生处等)平级的实体来进行管理。

在年级负责制下,同一年级的教师了解本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理解年级要达到的德育目标,并且由于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使得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因此更易创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机制和氛围;构建年级德育管理网络使年级的德育管理活动既符合学校的宏观目标,又切合年级的具体实际,从而充分发挥年级管理功效,使整个学校的德育管理得到加强和优化。

2年级德育管理网络构成

德育是一个立体。其工作应该是纵、横向交织的立体网络,形成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全面育人的格局。

2.1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横向构成

2.1.1“参与管理”的德育管理原则

所谓“参与管理”就是指在不同程度上让员工和下属参加组织的决策过程及各级管理工作,从而体验出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参与管理既对个人产生激励,又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因此,参与管理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能确实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

在年级负责制下,德育管理网络必须遵循参与管理的原则。由于同一年级的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与信息渠道了解年级的现状,理解年级要达到的德育目标,因此更能主动承担促进年级发展的责任。而且在年级负责制下,教师个人目标与年级要完成的德育目标一致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群体易达成共识,年级德育目标也易为个人接受,转化为个体的自觉行动。实际上,年级负责制下教师的自身利益和年级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教师认识到自身参与管理的重要意义,从而真正地参与管理。

2.1.2“全员育德”的德育管理理念

“全员育德”是从参与管理原则中提炼升华出的德育理念,全员德育要求教师做到“三全”,即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程关注。有一种思想,认为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领地,德育是课外活动的主旨,将德育脱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视为班主任的专利。而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为学生提供全面教育服务的义务。对学生进行民主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并非专属干班主任。只有全体教师都认同“全员育德”的德育管理理念,才可能从彼此封闭的学科教学中走出来理解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2.1.3“课程育德”的德育管理方略

“课程育德”是实现全员育德的有效方略。一方面,任课教师在年级各个备课组的要求下,结合本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中对学生进行显性的课程育德,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隐性的课程育德尤为重要。隐性课程指的是没有在课程计划中显现,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良好的学校常规,教师的人格品质等。德育隐性课程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体验和熏陶作用,如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怀、期待、爱心等都容易感染学生,形成情感共鸣,从而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显性课程育德。

2.2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纵向构成

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纵向由四条具体的实施途径构成。

2.2.1年级党支部一年级团支部一年级工会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是实现全年级教师参与管理与全员育德的有力保障。党员教师首先要充分发扬党员的带头作用,率先学习并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形成推进科学教育理念的核心力量。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则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学习讨论,培养教师参与德育管理的意识,提升教师德育工作的理论水平,使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成为全年级教师学习党的教育政策方针与推进先进教育理念的坚强阵地。

2.2.2年级主任一班主任一科任老师年级负责制下,年级主任对整个年级的德育管理工作负责,班主任与该班任课教师共同对班级的德育管理工作负责。在班级的德育工作中,可形成以班主任为组长、科任教师为成员的德育导师小组,要求每位教师都参与到德育管理过程中。上课时间,教师是学生教育、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又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把德育渗透落实到课堂教学细节中;课余时间,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学习上的辅导者,生活上的指导者。从而切实做到显性课程育德与隐性课程育德双管齐下。

2.2.3年级学生会一各班学生干部一全体学生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可通过年级学生会来执行和强化。年级学生会承担了年级管理中的许多具体事务,如对各班每日考勤、出操、卫生、寝室纪律等各方面的统计与评比或在各种年级活动中起协调组织的作用。并在管理过程中整合各班学生干部资源,使年级学生会干部与班委干部协作管理,使年级管理的形式从纯粹由教师负责转换为以学生自主管理与教师管理相结合的形式。组建年级学生会,可积极调动学生干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监督的能力。

上一篇: 课堂常规教案 下一篇: 初中生食品安全教育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