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战略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8 09:34:53

产业发展战略

产业发展战略篇(1)

第一种意见认为,应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以解决就业问题;要尽可能利用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技术;民族产业是次要问题,只要在中国土地上生产、纳税、增加就业既可;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应主要由市场决定,主张搞“产业政策”是沿袭计划经济的思路。

第二种意见:强调在开放条件下保持民族经济独立性;主张适度开放,吸引外商投资也要适度,注重经济(产业)安全;需要国家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有必要在战略性产业领域中争取赶超。

上面两种不同倾向,实际上隐含着对国际环境、国家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判断的分歧。

笔者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因为今天国有企业和产业结构的很多问题,根源还在于旧体制改革不彻底和新的市场经济秩序没有完善。但对在国际竞争面前要不要坚持自己的产业独立性、要不要保护和扶持民族战略产业的问题上,笔者不能同意第一种意见。

很多文章倾向于用“全球化”、自由贸易代替经济发展,好像只要“放开”搞自由贸易、按比较优势论办事,发展中国家就能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好像这就是发展战略的核心。而贸易保护、产业发展政策,都是“计划经济的余毒”,是保护落后。

我们应该承认,自由贸易和比较优势原则,有相当大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对后进国家的发展有指导意义。但是这个理论的缺点是“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对待发达——不发达经济之间的分工问题,所以是“静态的比较优势”理论。它解决不了长期经济发展问题(比如说,解释不了为什么日本韩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这么快)。静态比较优势论实际上是发达国家的理论武器。按照这个理论,在全球化条件下,后进国家就没有追赶和后来居上的可能,只能宿命地被动服从于“客观规律”,即现有的世界分工格局。

工业化的拉美式道路和日韩式道路

汽车工业界有人提出:世界各后进国家发展汽车工业,有“拉美式”和“日韩式”两条路线。实际上这可以推广到整个工业政策。在全球化条件下,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有两种可选择的道路:拉美道路和日韩道路。

拉美道路的特点,就是敞开大门,鼓励各跨国公司进来合资合作、设厂竞争,不追求“民族汽车品牌”。而“日韩式”则强调国家发展自主汽车工业(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不倾向于合资,高度重视引进消化,重视自有品牌。为保护自己的汽车工业不惜搞市场壁垒,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打入国际市场。

拉美式道路,是遵循“国际自由竞争”和“比较优势”论的、政府放任自由的产业发展道路。“日韩式”道路是政府强烈干预市场的(国家确定产业发展目标、实行市场保护和倾斜支持)发展道路。

拉美式道路证明,出让国内市场,换取国际投资,可以增进居民福利,可以节省技术研发耗费,减少投资风险和市场风险。其代价是阻碍了自己的技术研发和创立品牌的前景,本国的汽车产业和汽车市场被跨国公司所控制,成为依附型产业。

日韩式的发展道路,要付出购买、消化技术的金钱和努力,要冒技术引进失败或消化不力、掉进“引进陷阱”的风险。但这是不受外国资本控制、发展中国家振兴民族产业、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的唯一途径。[1]

可以看到,所谓日韩道路,和我们过去的封闭型计划经济的区别在于:不仅强调技术引进消化、也强调国际市场导向,是“外向型的自立自强”工业方针。而和拉美道路的区别在于,政府起到了强有力的产业发展导向作用。

选择什么道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战略取向和精神状态。一般地说,拉美式的产业发展道路,固然也促进了GDP的稳定增长,但经济体系摆脱不了对强国的依附(拉美自来有“美国后院”之称),最终影响国家独立行动的能力。其实,我们的不少产业,已经在走拉美化的道路了。

所谓产业政策,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不按市场经济原则,不按静态比较利益走。而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没有哪个国家极端地放弃产业政策的(拉美也在搞自己的民族产业,如巴西的飞机)。事实上,现今发达国家在早期都是靠高度的贸易保护才发展起本国工业的。日本韩国经济后来居上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后进国家通过高强度引进技术和本国化,促进产业迅速升级的成功可能性。这是一定程度的贸易保护和“产业政策”的成功,也就是发挥动态的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可以是后进国家经济政策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但由于这个理论有着很大的片面性,无法作为制定发展战略的根据。经济发展战略要解决的是长期追赶问题,要兼顾多重目标、不能简单抽象掉各种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以下几个因素是不能不考虑进去的:技术发展的累积性和不确定性、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我们已有的产业基础。

技术发展的累积性和不确定性

动态地、历史地看,我们今天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曾是发达国家昨天的“高新技术产业”,如纺织业。今天某些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可能较快地扩散到发展中国家,利用本地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其它有利因素,形成新的比较竞争优势(如台湾的半导体制造业、印度的软件业)。当然,并非所有国家都必然能承接先进国家的产业转移。

所以,一国产业的兴衰,并非完全遵从静态的、决定论的“必然规律”。这首先是因为技术因素在现代产业生产率的比较和变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技术进步(多样性、不确定性),决非李嘉图式的“葡萄酒和纺织品”的比较模式能容纳。

当今产业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这构成“动态比较优势论”的论据。

关于相对技术差距: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比较优势来自于技术差距,而技术差距是前一个阶段投资和学习的结果。“比较优势”不是天然的,而是历史上的投资形成的,是可以培养并不断变动的。我国在许多领域已经形成的技术积累,本身就是比较优势(如我国已经具备的大型运输机设计制造能力,连日本也不具备,在性能价格比上很可能有潜在的比较优势)。

关于学习效应: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并非天生,而更多地取决于生产的历史,取决于人们在实践中的学习和锻炼。企业生产同种产品越多,效率越高,生产成本也就越低(如美国航空界的经验:飞机制造厂产量每增加一倍,成本降低20%)。发展中国家生产“新产品”少,相对的生产率低,成本高。所以适度的市场保护是获得学习效应的必要条件。如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就永远得不到学习效应。[2]

科学技术的运行发展有自己的规律。科学研究有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具体技术研发各层次,不能简单用“经济效益”指标衡量科研机构的业绩。科研要求相对宽松的内部环境和团结协作的团队氛围。科研项目有连续性,不能随便中断,研究队伍运作和经验需要长期积累过程。一个科研项目的运行有自己的节奏和周期,要有长远规划和灵活应变机制,现在的五年计划和科技管理方式,有很多不适应科研客观规律的地方。

我国电子工业是50年代起步的,初期发展势头非常好,比起美国日本差不到哪里去。失去了10年,中外技术水平差距陡然拉大,再要追赶,谈何容易。航空工业,一个新的飞机型号的研制一般要8-10年(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周期可能会缩短)。为了10年、20年后能与发达国家在民用飞机上竞争,今天就要起步。空中客车,各国财政支持,赔了20年钱才养大到足以挑战美国波音的地步。

科研团队是技术进步和获得知识产权的核心力量,需要经过多年科研实践的锻炼和磨合。一旦骨干散失,就再难成气候(就是有技术资料,也难以发挥作用),还要重起炉灶慢慢聚合力量,和国外的差距就会突然拉大,很可能再也难追上。对自己已经形成的科技研发机构和队伍。必须珍惜爱护,善于发挥科学家的积极性创造力。

总之,没有自己的科技储备,就无法和国际高新产业界对话,就抓不住未来的商机,将来连引进和合资的资格都没有。我们的高素质低成本人才队伍的“潜在比较优势”,就永远发挥不出作用。在这方面,我们的苦头吃得太多了。

我国早在20世纪60至70年代,在原子能、航天技术方面大幅度地缩短了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比印度至少领先20年),在航空领域,我国是少数具有设计制造百吨级喷气运输机的国家(连日本也没有这样的能力),这已经形成了我们的“比较优势”。

当代科技日新月异,新兴产业层出不穷,市场千变万化,商机无穷。但是,机遇只属于有准备的企业、行业和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兼顾“今天和明天”。为了抓住明天的发展机遇,今天就必须在关键的基础制造业、部分高科技产业,在国力允许的范围内,不懈努力打好技术的、产业组织的、体制的基础,这才可能逐步缩短差距。“走一步看一步”,只顾眼前的发展思路,差距就会越拉越远。

国家利益不可消解,大国要保持自己的战略产业体系

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全球化。民族国家及国家利益、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存在,本是无须提醒的基本事实。但奇怪的是,今天的中国,这些最简单的概念和事实似乎都成了问题。

2001年1月15日,在我国海南岛召开的国际“全球化”研讨会有一则报道:

“多维新闻社15日电:一位中国国内学者当着政府高官和外国贵宾的面……痛心疾首却又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中国思想观念最深层的矛盾……中国某大学教授某博士,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的‘全球化论坛’中呼吁,中国在全球化当前,破除‘阶级斗争观念’,克服‘狭隘民族主义’。一味以‘经济剥削’、‘政治掠夺’的思想解释经济发展的一切不平衡现象,终究要落得固步自封,被淹没在全球化浪潮中。该教授一开场就说:‘全球化最大的好处在于,冲击中国的假改革,促使中国的改革能深化而踏实地继续下去。’”

具有极大讽刺意义的是,这篇宏论发表两个半月后,沿着中国海岸线对我们进行敌对侦察飞行、蛮横撞落我军战斗机、自己也险些掉进大海的美军EP-3电子侦察机,迫降在离这个国际研讨会会址不到50公里的陵水军用机场(2001年4月1日)。

进入21世纪,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并没有象一些人所希望的进入“和平发展新时代”。我们离“大同”世界似乎是越来越远。尽管冷战结束,美国这个世界警察,根本没有放弃“冷战思维”和“阶级斗争观念”,大力扩充军备,公开支持中国台湾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Whateverwedo”,请大家不要忘记美国新总统上任伊始的这个公开表态)。南斯拉夫使馆被炸事件、银河号事件才不过是几年前的事,我们有些人总是希望快快把它忘掉。

随着冷战结束,“巴统”取消,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并没有取消在高科技和国防科技领域对我的技术禁运和出口限制(航空制造技术、芯片制造技术、高级数控机床)。这是经济领域的隐蔽战争。这些核心技术,不可能通过合资获得。不掌握这些核心技术,我国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对外依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被人家卡脖子。这从根本上说,是中国的国际地位问题,是甘心不甘心当西方的附庸国的问题。[3]没有自己独立的民族工业体系,何来自己的国防?没有国防,国家经济建设如何保证?

作为大国,不可能靠外国的力量保证国家安全。前苏联体系崩溃,东欧小国一个接一个倒入北约怀抱,惟独俄国不被北约接纳,并且实际上成为“北约东扩”的最大假设敌。从国家安全出发,我们不能放弃国家对基础性的、“命脉”产业的控制权,不能丧失在某些高技术产业领域中保持技术追赶的能力。必须付出更多的经济成本,建立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建设自己的战略产业。否则,就会在21世纪被驱逐出世界大国行列,不要说与美日欧并驾齐驱,可能连印度、巴西也要超过我们。

作为大国,不可能也不应该象一些小国那样高度依赖国际分工,其巨大的市场和经济规模,能够支持内部分工较完备的经济体系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正在迅速成长,既有必要发展配套比较齐全的产业结构,也有条件集中国力,有选择地发展一些必不可少的高技术产业。

不要轻易丢弃自己千辛万苦积累的家底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并在一些高技术领域积累了成果和经验。这是我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如东南亚)的不同之处。

我们建国50年,前30年的计划经济时期,尽管在农业和轻工业方面进步慢,但以独立自主的建设方针,通过重工业、国防工业的高速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有了实质性的成长,国家政治地位大大提高。这是一代人的辛勤积累,是未来自主发展的基础。当然,前30年经济方针过分强调备战,一些大的决策过分随意,如很大一部分三线工程,产业结构和布局很不合理。

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方针的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但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就是把独立自主、以我为主的建设方针,把建立自己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的必要性,全盘否定。对外开放的一个负面影响,是在相当程度上把自己配套的产业体系和自主技术体系冲断,被割裂,原来自己配套的机构人员,投奔不同的跨国公司,成为外国老板在华竞争的根据地。

如按照静态比较优势的逻辑,这没有什么要紧,因为这些产业不是我们的比较优势。有人还指责说,这本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言外之意,按照国际市场分工原则,我们本来就没有资格,不应该进入这些高科技领域。或者错误地进入了,今天就不得不付出这个“计划经济的代价”,从这里退出,去走比较优势的“正道”。

当年,我国上“两弹一星”,可以说没有任何经济的合理性。甚至到今天,还有人提出“为什么当年要与列强争锋”这样的问题。确实,中国人民在20世纪50至70年代,为重工业、国防工业的发展,支付了压抑增长、压低消费的沉重代价,全国人民为此付出了重大的历史牺牲。今天,我们可以检讨当时过分偏重国防工业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以及计划经济下的种种失误。但无论如何,已经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两弹一星”等一大批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科技成果的取得,是国家的骄傲,是全国人民流血流汗、省吃俭用、在最困难的时候、饿死人的年代也没有下马,硬坚持搞上去的。它的历史贡献,就是保障了国家的安全和我国在世界上的应有地位。中国今天的国际地位,实在是受惠于前人的历史牺牲和贡献。

前30年的建设告诉我们,现代工业在一国一地的兴衰,从而国家竞争力的高低,既取决于市场,也取决于国家的决策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不论是对前30年还是后20年打下的基础,都不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两代人的奋斗和奉献,形成了今天全世界也不能小瞧的“家底”,它是今天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在一些重要的高科技部门,我们已经培育起来了自己的科研队伍,积累了宝贵的团队经验,这是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形成新兴产业的本钱。这笔资产如果不能维持,那么就会老化、离散,我们赶上世界水平的希望就更加渺茫。所以,对此我们同样要予以承认和珍惜。

现实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比较优势和追赶战略之间的平衡

很多人可能会提出这样的意见:我们不是不懂自主发展、发展战略产业的重要性,但在当前国力不足、9亿农民进入工业化的基本任务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把大量宝贵资源用来搞高新技术产业,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还是集中力量先发挥自己的低工资成本优势,等国家富起来再搞产业升级不迟。

这当然言之成理。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同一过程的两方面,“先发展经济后提升结构”是说不通的。我国沿海外向型劳动密集产业已经面临国际市场的饱和和各国为争夺市场的恶性竞争,已经存在现实的产业升级要求,也说明机械的阶段论难以成立。

另一方面,就是上面所说科技的累积性和不确定性,要求国家不追求短期效益,舍得在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上加大投资力度(同时也要改进科研机构制度,提高效率)。所以,要实现自主的产业发展,必须打出提前量,必须有前瞻性的规划。国家的发展战略,必须把中长期技术因素考虑进去。国际上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后进国家不进行技术的追踪,在关键产业上不及早追赶,越晚,差距就越大,产业升级就越困难。

所以,现实的经济发展战略,不能以“纯经济”的理由作根据,要“讲政治”,也要“讲科技”。国家的发展计划,要把主要资源放在发挥当前的“比较优势”方面,也要把相当一部分资源放在实现科技追赶战略方面。这就必须在发挥比较优势和实行有限赶超之间,求得某种平衡。“要在‘今天赚钱’和‘为了明天赚钱’之间,合理地分配手中的资源”。[4]

民族产业的概念是否过时了

笔者在不同场合,听到主张“让汽车工业当跨国公司的装配车间”的意见。甚至有人理直气壮地反对“发展民族产业”这个概念本身。也有知名人士公开发表“凡是在中国土地上投资设厂的企业就是民族企业”的意见,照此逻辑推理,全球化就等于“民族化”(但是,中国人可能随便挑选国籍、随意到哪个国家去寻求高工资吗?)。当然,这个口号的真实含义是把“拉美式”的工业化道路,作为心目中的理想模式了。“洋人来办三资企业当老总、中国人打工”的局面本来就很好,你还念念不忘“自力更生”,要提倡什么“民族产业”,岂非庸人自扰,螳臂挡车?

连要不要民族产业,为什么要民族产业,今天都成了问题,看来在影响政策的知识界,在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些根本问题上,确实出现了重大分歧。

经济自是国家的后盾,而“问题是不可讨论的”(邓小平对撒切尔的谈话,1982年)。国家对某些命脉产业、战略产业的控制权,是经济自的基础。但愿把这一点作为中国人共同的“底线”,能被接受。

全球化是否可以取消“民族产业”的概念?

由于跨国公司实施全球化战略,市场内部化(全球采购和销售),价值链条分散化和管理人员本地化,所以使公司国籍模糊起来。这就是有人提出“在中国国土的企业就是民族企业”的背景。

公司国籍的模糊化是否意味着已经出现了“无国籍公司”?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1993报告指出:“只要是由民族国家组成世界,即使这个世界存在全球化的跨国公司与一体化的经济体制,无论对个人还是公司而言,国籍的概念,就不会轻易消失”。

判定公司国籍的有效标准是实际控制权在谁手里。“尽管有些学者竭力鼓吹跨国公司的‘无国籍性’,但在国际社会中却客观上存在着评判公司国际的标准。按照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1993)的看法:‘最常用的公司国际评判标准(单独或结合使用)是,公司组建地、公司中心所在地以及控制公司的股东的国籍’。‘在各国旨在增加本国国民的经济利益而伺机影响他国的这种国际关系格局里,公司的实际控制才是决定公司国籍的真正评判标准’”。[5]

对我们在多数行业技术、资金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合资公司的控制权在谁手中,是容易判定的,所谓合资的“无国籍性”可以说是臆造的,是服从于某类观点(比如主张引进外资多多益善、“全方位”开放)的。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最容易分清的是“产品品牌”和“知识产权”的来源。总不能说“桑塔那”不是德国品牌,否则“桑塔那”为什么不改成“上海牌”呢?跨国公司对品牌的所有权是毫不含糊的,因为它意味着花费了巨额资金和长期研发形成的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是一个“虚名”,也是实际的“利益”。使用洋人的品牌是要付大钱的,这笔钱最后还是落到中国消费者头上。据汽车专家介绍:

1996-1997年,捷达轿车改型,德国人不相信中国人能干,等着看笑话。中国科技人员开发出了新车型(主要是改尾部)后,德国人认账了,出9000万人民币买了新车型的知识产权(还是叫“捷达”)。

上海大众“普桑”换型,花了1亿美元买“帕萨特”。

神龙富康要开发三厢车型,出5亿法郎买了“雪铁龙”的知识产权。

“民族企业”开发不出“民族品牌”(多数情况下是合资的外方反对“民族企业”自己开发新车型),开发费跑到了外国公司的钱袋,若大的中国市场,“国产车”只会扛着“VOLKSVAGEN”、“HONDA”的牌子满处跑,这是哪国的“民族企业”?

弄清了三资企业的“国籍”,“民族工业”概念的边界也就清楚了。所谓“在中国土地上投资的企业”不可能都是“民族工业”。是不是民族企业,最清楚的还是利益的划分。一是企业决策权在谁手里,二是跨国公司取走了多少利润(这是GNP的概念而非GDP的概念)。更有国际公认的有关法律规定。

“在现实的贸易争端中,可以看到,任何一方都不敢忽视维护本国或本集团的民族利益,其中主要的保护手段,是对外国投资试图以“当地法人”身份进行组装活动进行严密监视。例如欧盟制定的‘60%原则’规定,在欧盟投资的外国公司或合资企业,组装或生产的相似产品所使用的所有进口零配件,超过60%时,欧盟可对其在欧盟内组装或制造的制成品征收反倾销税。…这些都说明,尽管经济全球化的提法很流行,但维护本国或本集团的民族利益问题,谁也不敢忽视”。“民族工业是经济全球化中一个真实的利益载体。”[6]

以我国多数企业目前的经济技术实力,在跨国合作中更应该关心的,还是维护中国的权益不被侵犯的问题。处在产业链条顶端的发达国家,对在本土的或在国外的公司的“国籍”,采取超然态度,是可以理解的。但用到我们发展中国家头上,说什么“在中国土地上的企业就是民族产业”,显得滑稽。这种提法的害处在于“泄气”,放弃振兴民族经济的意志和努力,助长一味依赖洋人的懒汉思想。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国民,在具有全球胸怀的同时,总要有一点起码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政治上如此,经济上也应如此。

注释

[1]关于韩国汽车工业近年来的挫折,不少评论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不自量力勉强实行赶超而失败的典型,因此不如循序渐进,从低端技术产业起步更好一些。韩国的工业基础、产业组织和大企业模式,可能都存在问题,比起日本有许多不足。大宇、现代汽车陷入债务危机是产业政策的失败,还是企业经营方针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但无论如何韩国汽车步日本后尘打进世界市场总是不争的事实,这一发展道路,对依托我国巨大市场的我国汽车界,更应该有借鉴意义。笔者认为,韩国发展汽车工业的精神与创民族品牌的道路,对我们来说应有更多的借鉴意义。请参看本篇附录二。

[2]杨帆,2001年。

[3]杨帆,2001年。

产业发展战略篇(2)

一、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政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9月8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该决定指出在充分考虑当前新兴产业国际发展趋势及我国产业发展基础上,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规划为当前阶段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与升级的过程是一个包括金融支持、资源支持、技术支持和管理支持等多方面支持因素综合性系统过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在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核心支持作用。金融支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繁荣发展的基础,因此,基于金融发展思路来构建良好的金融支持体系,将成为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繁荣程度的关键因素。

与传统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高技术含量带来高成长的同时,也伴随着高投入和高风险。对商业银行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发展、产业规模、商业运作、市场培育等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风险。目前,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尚处于初期成长阶段。虽然产业创新的速度比较快,但很多领域的技术不够成熟,尤其是一些领域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及原创技术仍不能完全掌握。如果不能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核心,便不能占领产业制高点,无法引领产业发展方向,而现有技术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必将被其他技术所替代。任何新技术的出现,必须要经受市场检验,只有被市场证明是符合科技发展方向、具有市场化潜力的创新才是有效的,这一过程充满了残酷的竞争。

2、投资风险。由于体制和机制等原因,国内很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投入与低收益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使投资收益很难覆盖投资风险。由于技术的不确定性很可能导致一种技术被其他技术所替代,其巨额投入将可能形成巨额风险。

3、市场风险。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机会,因此在产业形成初期会出现典型的投资“蜂聚效应”。而限于成长周期、配套设施、消费习惯等因素,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市场容量是有限的。因此,如果不考虑当地产业、人才、技术等基础条件时,盲目争投资和拉项目,必然会导致产业结构趋同和恶性竞争现象。

二、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扶持力度有待加强,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形成

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市场导入期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技术和资本从投入到产出,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对一直强调风险控制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是不太愿意介入的。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主要是银行间接融资为主且主要由大型机构主导,适合新兴产业发展的各类直接融资和规模比较小;目前商业银行注重抵押物价值、担保公司要求企业提供“反担保”等融资障碍仍然存在,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难度;风险投资有效退出和运营的机制和渠道不够通畅。

(二)金融创新不够,融资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仍将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与其他贷款按同样标准考核,而前者是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其发展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来构建风险分担机制和区别于传统产业的融资机制。一是股权服务能力有待加强。目前,商业银行在股权投资领域受到多重限制,投资渠道狭窄,在新兴产业股权融资咨询等投行财务顾问业务的经验也相对匮乏,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以及投行业务的协调效应尚未形成。二是评级授信体系不能完全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商业银行现有评级和授信体系重点考核企业历史经营指标,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历史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有限,这就将其阻挡在商业银行准入门槛之外。

(三)金融环境不成熟,配套政策尚需完善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目前在金融领域并没有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由于监管部门没有制定银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导致各家商业银行无法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确定投向和额度,只能在现有监管框架内“相机行事”,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另外,政府也缺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各类经济刺激措施,如各种形式的补贴、价格优惠、税收减免、贴息或低息贷款、风险补偿等。

三、政策建议

(一)鼓励金融服务创新,加大信贷力度

由于传统产业多年以来的重要地位,使得银行业的产品和业务设计相对呆板,而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所引发的金融需求,银行业现有的产品和服务不能满足其需求。金融行业应该加快金融创新,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为企业量身定做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建立相应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加强对无形资产的评估能力,积极推进产业链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鼓励各类担保机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融资担保;不断创新金融避险产品,帮助企业规避贸易风险和汇率风险。

创新多种方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资本金。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高,融资需求巨大,短期内回报利润低,造成其负债率普遍较高,限制了其债务融资能力,股权融资成为其成长阶段主要的融资渠道。可以采取信托+理财的方式,由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然后委托信托公司对企业进行投资;也可以由商业银行创设股份投资公司,直接对企业投资并持有股权;还可以设立专项资金,引导商业行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服务。

(二)政府部门加强协调配合

在现有的政策和资金渠道的基础上,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包括财政出资和社会资金投入在内的多层次担保体系。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机构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发挥税收激励作用。启动贴息或低息贷款、设立专项资金、对风险投资机构给予税收补贴等方式,充分放大政府资金和收税资金的杠杆效应,引导包括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在内的多渠道资金支持。

(三)优化金融环境

一是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快会计、法律、资产评估、咨询等金融辅助行业的发展。二是加快风险投资体系建设,引导政府财政、担保公司和其它金融机构,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投资基金,通过参股、融资担保、跟进投资和风险补助等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是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并建立商业银行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载体企业之间的良好协作机制。政府要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使得处于成熟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载体企业更易获得市场性信贷支持。此外,构建商业银行与载体企业之间良好的协作机制,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与载体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有利于载体企业获得商业银行在市场化原则下的信贷支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产业发展战略篇(3)

日本政府对动画产业的战略支持最早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二战期间,动画产品作为塑造日本尚武、忠诚的民族性格,宣传日本政府军国主义和鼓舞士气的重要工具,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1943年,由日本军部出资由濑尾光世(1911-2010)监督制作了动画电影《桃太郎的海鹫》(62分钟)。这是日本最早的长篇动画电影。1945年同样由日本军部出资,它的姊妹篇《桃太郎的神兵》(74分)完成。由于军部对动画产业资金充足的支持,日本的动画制作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特别造成了战斗、爆炸画技的进步。战争期间动画产业由于政府的支持,取得了蓬勃发展,为战后日本动画产业承接美国等国的外包加工和独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二战后日本政府对动画产业的战略支持

面对当时(20世纪80年代)世界动画市场上美国一枝独秀的情景,日本政府开始重视动画产业的发展。日本历届政府都对动画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大力支持,由于日本政权更迭频繁,所以出台的战略和法律在有关动画产业的内容上有重叠,在时间上有交错之处。在20世纪80、90年代,日本经济在消耗矿产物质资源的传统经济产业的发展上已经达到了非常成熟的程度和很高的水平,大量消耗矿产资源的传统经济产业很难再有光明的发展前景,经济发展呈现颓势。日本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日本经济所处的类似于我国目前现状的转型期现状,认为日本应大力发展不需要任何物质资源、单靠人的智力就能发展的动画等内容产业,在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和法律时,把动画产业提升到了“作为国家财富”的认识高度。

(1)制定文化立国战略和《文化艺术振兴法》

在日本最早提出“文化立国”战略的是大平正芳。1979年1月,他在就任首相的施政演说中,认为日本已经从“经济中心的时代过渡到了重视文化的时代”。同年,他创设政策研究会“文化的时代研究小组”。1980年,该小组发表了《文化的时代》报告书,对日本的文化行政提出了“从经济建设为中心向重视文化建设的转变,提高人民对丰富的精神和文化生活的追求,振兴地方文化建设和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等政策性建议。这一构想由铃木善幸内阁作为国家战略实施。1996年,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的战略,2001年颁布了《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2001年12月7日法律第148号),继而颁布了《关于文化艺术振兴的基本方针》(第1次基本方针2002年12月10日由内阁会议决定,第2次基本方针2007年2月9日由内阁会议决定,第3次基本方针2011年2月8日由内阁会议决定),着力发展包括动画艺术在内的媒体艺术。《文化艺术振兴法》第9条规定“国家对电影、漫画、动画及使用电脑和其他电子设备制作的艺术作品,在其制作、上映时提供必要的支援”。2007年日本政府组织“亚洲之路战略会议”制定的《日本文化产业战略》,成为日本政府支持文化产业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指出,“近年,动画、游戏、漫画等日本的流行文化和生活习惯在世界上评价很高”,应该进一步“强化包括向亚洲各国展开业务的媒体艺术节”,“促进海外的创作者和有识之士到日本来传授知识,促进日本作品的海外展开,促进内容作品的国际共同制作”,“促进动画大使事业”等。

(2)《内容产业促进法》

2004年日本政府颁布实施《关于促进内容产品的创造、保护和活用的法律》(简称《内容健全化法》或《内容产业促进法》)(2004年6月4日第159次通常国会提出、通过,第81号法律)。该法规定了国家、地方公共团体以及内容作品制作者的责任和义务,还规定了针对内容事业的振兴所采取的必要政策和措施,并指出相关各行政机关的相互密切配合是必须的。这些政策和措施包括用多种多样的方法为困难企业的融资和资金调配提供制度便利、对权利侵害的预防措施、对开拓海外事业的促进措施,(如向海外推介、对举办国际性活动参加海外活动提供支援、搜集和提供有关海外市场的信息等)、对公正交易关系的构筑以及对中小企业的特别照顾等。

(3)《新产业创造战略》

2004年6月经济产业省制定了《新产业创造战略》,明确指出内容产业和燃料电池、信息家电、机器人一样,是排位第四的七大“尖端新产业群”之一,是“应对日益扩大的社会需要的新产业领域”,是应该积极振兴的新型产业,目标是培养“通过内容产业的文化发信力”,创造日本的软实力。国家应该采取“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产业金融、组织再编、创业•开业支援、标准化、信息化”的支援政策。新产业创造战略明确提出日本内容产业的市场规模要从2001年的11兆日元扩展到2010年的15兆日元,海外出口、版权许可规模从0.3兆日元扩展到1.5兆日元。

(4)E-Japan战略和E-Japan重点计划

2000年9月,森喜朗首相在国会发表了“E-Japan的构想”的演讲,内容围绕着如何有效地发展日本的内容产业,并把它提高到国家战略支柱的地位。日本首相官邸设立以首相为本部长的“高度情报通信网络社会推进战略本部(简称IT战略本部)”。它制定的《E-Japan重点计划2003》中关于“知”的内容里,指出要“采取具体的方针政策,强化内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包括强化内容产品的制作力量、流通环境的整备、产品市场的扩展等,如重点支援动画电影制作、支援新导演作品的制作、举办媒体艺术节等;⑩还指出由经济产业省、总务省和文部科学省协调内容事业资金调配方法多样化的可能,并进行环境的整备。由总务省和经济产业省负责关于内容产业交易合同书范本的制定和周知。輯訛輥《E-Japan重点计划2004》为了强化内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规定由经济产业省负责对制片人(producer)、创作人(creator)的培训,由内阁官房、经济产业省、文部科学省以及相关省府负责产学结合、开发知识财产制度的扩充,由经济产业省、总务省、文部科学省负责成功调配资金案例的创出和普及,由国家公正交易委员会、经济产业省负责修改版《分包费用支付迟延等防止法》的周知和运用(旧法在2003年和2009年两度进行了修正,把规制范围扩展到了官方交易,强化了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措施。輰訛輥由总务省、经济产业省负责内容产品交易合同样本的制定和周知。该计划提出了2005年内容产品的海外销售规模达5000亿日元的目标。可以说,为实现此目标,把工作内容分解给了相关省厅,分工非常明确具体。

(5)《知识财产基本法》和《知识财产推进计划》

2002年2月4日,小泉纯一郎首相发表了旨在振兴电影、动画、游戏产业、推进文化艺术更加丰富发展的《知识财产立国宣言》。同年7月,日本政府制定了《知识财产战略大纲》,12月颁布了《知识财产基本法》(2002年12月4日法律第122号),2003年3月,在内阁设置了以小泉首相为本部长的知识财产战略本部。知识财产战略总部于2004年5月制定了《知识财产推进计划2004》,指出专利、技术、电影、游戏软件等称为内容产品的知识财产,作为国家财富的源泉,应该最大限度地使用,早日实现知识财产立国的目标是保持日本经济持续增长的吃紧的课题。輱訛輥为此,大学、企业、政府等所有部门,必须彻底改革传统的制度和习惯,制定世界上通用的制度。该计划第4章特别指出“我国(日本)内容产品虽然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评价,但是迄今为止,有关各方在共同的理念下,团结一致共同致力于内容产业的振兴还谈不上”。輲訛輥于是,在知识财产战略本部的协调下,日本进行了包括内容产品创意单位、制作单位与流通等协助单位之间规范合同的修订在内的现代化和合理化建设,整备了内容产品资金调拨制度,强化了内容产品制作人才培养。紧接着,《知识财产推进计划2005》,提出“漫画家、动画制作人等个人的内容产品创作者同出版社、动画制作公司之间的合同问题,政府在2005年度继续奖励支援基于有关各方的共同理解而进行改善传统的合同习惯,加强透明度”,輳訛輥对不同业者的行为进行规制。就这样,为了支持动画产业的发展,日本政府制定了旨在发展动画产业的战略方针,颁布了相关法律文件,为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政策支持。

二、日本政府对动画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支持

日本动画产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动画产业链,它的基本构成为漫画原创出版社单行本发行动画制作(包括电影动画和电视动画)院线、电视台播放音像出售和出租形象授权衍生品开发多次滚动开发。在漫画原创方面,日本自认为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度,是一“文化资源大国”。日本认为与其日常生活相关的东西如艺术、设计、内容物质、文物、衣(如和服)食(如生鱼片)住(榻榻米、日式房屋)、依靠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艺能如相扑、演剧等都为文化资源。动画作品的核心是源于“文化资源”的故事创意与动画形象设计。日本动画以人物个性鲜明、造型效果、画面魅力、恢宏配乐而风靡整个世界。它的成功与日本政府对剧本编剧、原画创作人员的倾心打造是分不开的。文部科学省文化厅既是文化事业的管理最高行政机关,同时又是实施动画产业原创人员培训的主管机构。日本文部科学省文化厅从1967年起,开始实施“艺术家在外研修(新进艺术家海外研修制度”,为包括动画领域的年轻艺术家提供到海外进行实践研修的机会,并提供往返旅费和居留费用。援助对象领域为美术、音乐、舞蹈、演剧、舞台美术、电影、传媒艺术等。

援助对象在全国公开招募,申请材料可以通过各艺术团体或直接提交到文化厅(文化部艺术文化课支援推进室)。日本文化厅实施积极的国际交流事业,积极地接受海外的艺术家,在日本各地域活动,促进国际化的文化艺术创造。该项目名叫“文化厅文化艺术的海外传播据点形成事业”。2011年日本文化厅预算中用于艺术家等人才培养的预算为64.34亿日元。2012年用于艺术家等人才培养的预算费用为60.13亿日元,2013年度的费用为66.25亿日元。輴訛輥日本文化厅对动画电影从设计到完成的整个过程所需要的经费,以资金补偿的形式予以支援。动画电影经费的1/4-1/3可以从国家得到补偿,是否能成为援助对象必须经过动画电影专门委员会的审查和评价,所以该项目大大刺激了动画公司为制作出精品而努力,促进了动画电影事业的发展。日本政府推动民间金融企业向文化企业贷款和投资,努力解决动画等文化企业遇到的融资难问题。日本政府在2004年修改并实施了《信托业法》,輵訛輥废除了受托可能财产的限制,使文化产品的专利、著作权、放映权等知识产权的受托成为可能。这样,动画企业可以这种无形资产的证券方式进行社会融资活动。在新的信托业法实施之后,住友信托银行率先与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一家电影制作公司签订了信托协议,该公司电影软件的销售权作为信托财产进行信托,投资人可以从电影软件的销售中获得相应的收益。这样,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可以提前实现文化产品资金化,解决制作中资金短缺的问题。日本政府还鼓励建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基金的投资领域包括动画、音乐、电影、游戏软件等各个方面。由于基金管理公司的出面,行业以外的资金开始流入文化产业,给文化产品的制作和开发提供了资金支援。此外,日本有专门的金融机关“文化产业信用组合”,为动画企业等文化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日本各级政府都出台了针对中小企业和风险企业的融资支援政策,而动画企业大都属于中小企业和风险企业,符合被援助条件,这样,银行给与贷款、具有官方性质的第三方机构给与担保,确保了创业资金的筹措和初期运营费用。

经济产业省是日本有关省厅中支援动画产业发展的中心省厅。所有活动由主管媒体内容产业整体事务的商务情报政策局文化情报关连产业科(媒体内容科)来实施。经济产业省从2006年12月开始设立内容产业全球战略研究会,对内容产业的国际化的行动、政策进行研究、审议。例如在2009年的报告里,认为“日本的动画是‘日本酷’(JapanCool)中的代表性的内容产品”,剧场用动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票房收入,但还没取得长时期的成功。关于国际化的方法,提出应改变原来的通过给当地许可、生意完全委托当地的做法,应在当地设立企业法人,在当地直接销售,这样能适应当地市场的需要。还应该在当地进行预销售,参加海外主导的大型项目,通过参与项目,渗透当地的市场。輯訛輦关于动画产业的研究,2002年6月,经济产业省发表了《动画产业研究会报告书》,及时分析了动画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动画产业构造上的问题点,特别对资金调配问题提出了对策。輰訛輦2003年6月,发表了《动画产业的现状与课题》。经济产业省发表的这些动画产业报告书,及时分析了动画产业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经济产业省自身的工作,向企业和民间个体创作者提供了市场信息,引导了他们的发展方向。2004年3月,首相官邸知财本部所属的内容产业专门调查会提出了“内容产业商务振兴政策”,经济产业省国际展开行动计划小组提出“面向国际展开的提言”。这两项内容都在2004年5月的《知识财产推进计划》中得到反映。2004年5月,日本政府确定了“新产业创造战略”,明确把动画产业作为一种新产业来进行重点扶植。日本政府每年拿出数量可观的预算,用于支援各种动画产业发展项目。1990年度文部省文化厅支援动画等文化产品的预算为432亿日元,到1997年度增加到828亿日元,增加了1倍。2003年度,预算突破1000亿日元。2009年度为1015.39亿日元,2010年度为1020.24亿日元,輱訛輦2011年度为1031.27亿日元,比上一年增长11.03日元,涨幅为1.1%。輲訛輦2011年日本经济遭受了东日本大地震、海啸及核泄漏等一些灾害的打击,但2012年度文化预算为1074.47亿日元,其中包括复兴特别财政42.46亿日元,比2011年度增加了43.20亿日元,增加幅度为4.2%。輳訛輦这足以说明日本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视。日本政府提倡创立海外市场开拓基金(官民基金)、确保海外流通径路,促进国际共同制作,提高内容产品认知度,除去业务开展的障碍,实施著作权侵害对策等。輴訛輦

三、对日本政府动画产业发展战略和支持政策的评价

1.日本的动画产业发展战略是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符合当时日本的国内经济形势。

20世纪80年代,日本国内、国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日本经济进入了长期停滞或者缓慢增长期。经济泡沫的破裂给日本民族心理带来很大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动画等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旨在把产业战略重点从日本长期依赖的重化工业转移到只依靠人的智力就能创造财富的文化产业,对实现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改变生产方式起到了重要作用。

2.日本政府的动画发展战略特别强调人才的培养。

日本政府不仅通过公开选拔,派遣大量的新锐动画产业人才到海外研修,而且还邀请世界各地的动画专家、学者到日本传授知识和才能。为培养高级动画人才,日本文部省具体指导了动画产业人才培养专业的设置,建立了包括四个专门学校的电影专业高等教育机构东放学园,培养高级映像人才的东京艺术大学研究生院映像研究专业,培养迭次世代内容产业人才的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情报学专业,培养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集创作者、技术人员、制片人为一体人才的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国际信息通信研究专业,培养“懂技术的制片人”、“懂制片的技术员”的数字好莱坞大学研究生院。为了更好地提高编剧的质量,经济产业省“动画产业研究会”的会员倡议设立“剧本工学研究”专业。东京工科大学片柳研究所已对“剧本工学”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3.日本政府的动画产业战略的基本内容最终都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战略的基本精髓都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在法律的“总则”部分得以体现。日本政权更迭频繁,把动画产业战略的基本内容法律条文化,不仅避免了由于政权更迭导致在其他国家最易出现的产业战略持续性的缺失,保持了战略实施的连贯性、永久性,更重要的是使动画具体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在三权分立的日本,法律的力量往往高于政府的行政命令。这有利于动画产业持续、稳步的向前发展。

4.日本政府持续实施的动画产业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功。

安倍政府在他大张旗鼓实施的“酷日本”(CoolJapan)战略中,以电影、动画作为把日本的“酷“推向世界的首选。日本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实施动画战略后,动画产业有了实质性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日本动画产业的实施取得了立竿见影的良好效果。日本动画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了一个蓬勃健康发展的成熟时期。据日本媒体研究所统计,日本动画的市场规模,1975年仅为46亿日元,1980年为120亿日元,1990年为261亿日元,1991年猛增到1069亿日元,2002年大2135亿日元。2001年吉卜力的《千与千寻》获得奥斯卡大奖,其在日本市场的票房就达304亿日元,海外票房达2500万美元,为日本动画产业赢得了极高的盛誉。在2014年日本经济产业政策的重点内容27里,对“酷日本”产业的支持将会更加推动日本动画产业的向前发展。目前,动画已成为代表日本形象的一张靓丽的名片。这和日本政府长期一贯实施动画产业支持战略是分不开的。

产业发展战略篇(4)

要有新的战略思路

显然,再用过去的常规思路去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已经远远不够,文化产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新的战略思路。而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思路的确定必须立足于“四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条件)、市场化(体制)、国际化(未来发展方向)。以此为前提,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这是当前文化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也就是说,在未来的五到十年中,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依然是相对落后的文化生产力与迅速增长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据专家推算,我国每年文化消费的总量实际超过了3万亿元,而现在我们能够提供的仅为1万亿元;我国演艺市场的规模可达800亿元,而整个2010年该领域的产出却只有108亿元。所以说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严重不足,是我们现在遇到的最主要问题。现在的电视台、电视频道很多,北京现在能看到六十多套节目,但是大家却感觉现在看电视,一个台就足够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内容太贫乏。现在我们的电视频道,基本上是电视剧一统天下,除了电视剧还是电视剧。现在的电视节目贫乏到简直令老百姓难以忍受的地步。这个问题所反映的正是现在整个广电节目生产、供给能力的严重不足。再比如去年全国电影生产是526部,但是真正能够进电影院的只有150部,真正能够票房过亿的大概不超过十部,大量电影生产是亏本的。现在有一个新词“影院一日游”,意思就是一部电影放了一天,第二天就不放了,原因是根本卖不出票房。有的电影耗资上千万,最后的票房却只有几十万。这是什么问题?结构问题。因此,“十二五”期间,我们一定要把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作为战略思路的首要问题。

优化文化产业战略布局。文化产业的发展跟文化建设一样,同样存在布局问题。比如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应该怎么布局、内部生产和渠道建立应该如何安排以及各地区之间文化产业的战略布局等等。当前,文化产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非常突出。比如说动漫产业,现在很多地区都在做。全国有七十多个动漫产业园,但真正能够在动漫产业上赚钱的没有几个,投入很大,但基本上没有盈利模式。所以发展文化产业,一定要有特色,不能人云亦云。比如贵阳、贵州做文化产业,那么就一定要突出本地的特色。做企业也是一样,他有我也有,肯定不行,他有我得优才行。

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从去年开始,中央已经明确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转变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的一条主线。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文化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但是文化产业的自身发展也面临着一个方式转变的问题。当前,最迫切需要转变的就是如何让我们的文化生产从过去作坊式小生产方式转变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如果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提供的文化服务,只是满足于圈内的少部分人去欣赏,去互相吹捧,那么,这样的发展方式绝对不利于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发展一定要走出小生产,决不能停留在原始的自给自足、自产自销、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生产方式之上。惟其如此,文化产业才能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

把握两个关键问题

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优化文化产业战略布局、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是实现我国文化战略性发展的三个关键点、切入点。然而,在如何有效落实这个战略思路上,仍存在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进一步把握。

文化产业的布局。文化产业的布局首先是指文化产业组织方式的布局,而所谓文化产业组织方式的布局,又主要是指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组成关系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基本方针就是,一方面需要培育骨干企业,另一方面又要扶持中小企业。

为什么要搞大企业,首先,如果没有大企业的迅速扩大,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是实现不了的。要想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必须把培育大企业、骨干企业作为重中之重。其次,文化和科技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应用、采用高新技术,需要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大企业。此外,中国本身就是国际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文化产业方面,我们的对手异常强大,如德国的贝塔斯曼、美国的迪斯尼等公司,他们一年的产值是我国所有文化产业加在一起的集合;再如,加拿大太阳马戏团一年的收入几乎是我国同行业所有企业一年收入的总和。面对这样的竞争力量,我们靠“小舢板”行吗?肯定不行。中国的大企业不是多了,而是太少。我们需要在“十二五”时期,经过十年、二十年,打造一些市值过千亿的文化企业,真正变成文化产业的航母。

除了扶持大企业,也要扶持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有活力,更重要的是文化产业有它个性化强的特点。这种个性化发展,中小企业最具优势。

文化产业的布局当然还涉及功能布局、地域布局等其他方面的内容。在“十二五”时期,相关部门要一起来做全国文化产业的示范区,必须鼓励特色化、差异化。从海外来讲,要把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做起来,除了产品的对外交流,还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加大文化产品的出口;更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就要在海外建设文化传播渠道,包括购买或者是并购,甚至是控股、参股海外的书店、影院、剧场、电视、互联网等。

产业发展战略篇(5)

濮洪九指出,目前我国煤炭主要面临的困难是煤炭安全供应保障能力低,产能与需求矛盾加剧;受运输瓶颈制约,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管理滞后,精查储量不足;矿区生态环境制约煤炭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行业总体生产力水平低,安全生产形势严峻。针对上述问题,他着重提出了五大战略措施,以落实科学发展观,走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煤炭工业发展道路。

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可以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近几年,全国涌现出了一批以神华集团为代表的跨地区、跨行业发展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如中煤集团、兖矿集团等;还有一批区域性煤炭企业集团,如山西焦煤集团、陕西煤业集团等。煤炭企业大型化、集团化发展优势正在显现。培育和组建一批实力强大、优势明显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是适应国际化竞争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是提高煤炭生产集中度、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高效、安全、环保、现代化煤矿,发挥技术、人才、投融资优势,推动煤炭产业升级、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建设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建设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从而实现煤炭资源科学规划、有序开发、高效安全开采。根据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国家有关部门已经组织了大型煤炭基地规划,为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强化资源管理,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奠定了基础。通过制定和实施大型煤炭基地规划,优化资源勘探和开局,规范资源市场和矿业权管理,加快大型煤矿项目建设,促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和发展。以煤为主,形成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多元产业格局,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在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基础上,形成以煤炭资源开发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

加强矿井建设和改造

加强矿井建设和改造,以确保煤炭供需平衡。必须从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的特点出发,立足当前,通过改造一批老矿井、新建一批现代化矿井,以资源或资金为纽带,对小煤矿进行资源整合与重组。稳定老矿区生产规模、扩大新矿区开发规模,提高小煤矿的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对煤炭资源丰富和基础设施完备的地区,加大新井建设力度,提高煤炭供应能力。新井建设必须坚持集约、高效、安全、环保、现代化的标准。

联合、重组小煤矿,提高单井规模,最大限度地减少小煤矿数量。引导小煤矿联合改造,合理集中煤矿资源,统一规划开发,提高资源回收率,加强环境保护。支持大型煤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租赁等形式联合改造小煤矿,制定和实施小煤矿联合改造规划,全面提升小煤矿的整体素质。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从源头上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煤矿新井建设必须考虑与煤共伴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按照上下游一体化思路,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煤矿石资源化、无害化利用的发展;充分开发利用煤层气、矿井水资源。新井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水资源保护、土地复垦、地质灾害防治问题;减少或避免对水资源、耕地和地表的影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产业发展战略篇(6)

技术本国化的障碍和国际压力:上面已经讨论过,发展本国现代工业,走依靠合资为主的道路,不可能获得先进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开发能力。不是发展战略产业的路子。

日韩式道路的核心,就是以“技术本国化”和本国产业的迅速升级为基本目标,“本国化”的基本手段和过程,就是高效率地进行技术引进—消化—扩散。

但是,一般来说,后进国家要实现“技术本国化”和产业升级,无一例外地面临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这几大障碍。不同行业情况各有不同。尤其是高科技产业,资金门坎越来越高,半导体芯片加工设备价格,平均4-5年翻一番,8寸晶片生产线价值10亿美元。一个飞机型号的研制费用20-50亿美元。技术飞速发展,对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苛刻。

尤其严重的是,后进国家开放市场,必然对本国上游产业形成强大竞争。“顾客是上帝”,而上帝崇拜洋货,不愿意支持民族产业。开放市场对发展中国家的设备工业、国家科研力量的冲击,往往是致命的。

这里的困难在于:如完全放开市场,冲击力过大,则本国的上游产业(如加工设备、民机、轿车)可能被彻底冲垮,永无翻身的可能(如我国的数控机床、感光材料工业,见附录),但完全保护则又在保护落后(如“普桑”1990年代初的情况)。所以,市场的开放度,要有利于战略产业在有限保护下逐渐成长。这对政策的制定和行业、部门间的协调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办合资企业依靠外商,这四个障碍当然都可以比较顺利地解决(对局部来说,这叫作合资使“技术得到提高,市场有了销路”),但前面说过,这种“轻松过关”的代价,就是堵死了“技术本国化”的道路。

必须遗憾地承认,20年来,在市场开放的冲击下,我国的“技术本国化”机制,大大退步了(有不少人说20年来科技没有进展,其实科技水平总是在进步,问题是科技进步的机制在“拉美化”)。地方部门分权,助长了崇尚短期的、局部的利益,不顾大局的行为,削弱了技术协作攻关的能力。在一些关键产业部门(航空、电子、汽车……),决策效率、内部协调效率降低、企业引进消化效率降低,技术扩散缓慢。

面对国际竞争对手强大技术优势和对后进国家技术进步努力的有意打压,这种技术本土化自身的低效是致命伤:

“当我们还没有开发出某一项技术的时候,他向我们封锁;一旦我们千辛万苦开发出来,他又会开放他的技术,并将其一部分下游产业转移给我们。这种梯次转移,抑制了发展中国家的自主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所以,在全球化条件下,开放的经济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有抑制作用的。结果是:投资无回报,研究无成果,开发无市场”。[5]我们的微电子设备技术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被搞垮的。

如果市场保护不力、再加上技术本国化效率太低,对来自外部的技术竞争的压力将无法招架,“四大门槛”就跨不过去。自己的技术队伍、自己的企业和自己的品牌就培育不起来,于是就一轮接一轮引进技术、引进设备,这被称为“引进陷阱”。

“引进陷阱”的本质,是后进国家的主观追赶努力、国家的整体竞争力落后于国际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步伐。20多年来,在汽车、电子、飞机、装备……等行业,对这种“引进的陷阱”我们已经是司空见惯,对提出这样的问题反而会大惊小怪。“引进陷阱”被西方冠以漂亮的名称:“雁行模式”。如果我们安于这样的现状,我们就可能永远被“锁定”在“发展中”状态中而不得自拔。

跨越“门槛”的最低限度条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后进国家摆脱“雁行模式”的努力,取决于整体经济运行效率(企业、行业、国家效率的综合)的竞争。要做到这一切,决非一个简单的市场机制、或单项措施可以奏效。要求有效动员本国的各项经济技术资源(资金、科技力量、组织、政策…),缩短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周期。需要国家意志和组织作用,需要完整的发展战略和政策,需要合理的企业规模和产业组织,需要各层次组织的高度经济活力和高水平的管理。这是跨越“门槛”的最低限度条件。

国家的意志:国家目标、贯彻目标的意志和能力。

政府主导作用:各产业部门的市场前景,技术路线,单个企业往往无法看清,需要国家来决定大的战略方向和产业发展规划。

合理的规划:后进国家财力有限,科研实力弱,仅靠民间企业和科研机构层次的决策,门坎过高,无力承受风险。政府的支持不仅在财力方面,也有必要在技术路线的层面参与战略规划。“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由于技术密集程度高,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风险大,如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会长期落后,受制于人。”[6]

企业规模和产业重组:行政性的分权所造成的条块分割,企业规模过小、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在战略性的产业,如再不及时进行产业整合,在跨国公司大举进入的形势下,对各地方争相和国外合资、置全局利益于不顾的局面,中央就没有了调控手段。

“过去,我国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如行业分工与产品调拨)通过计划体制实现,工业部门既是政府部门,也是大托拉斯。割断这种技术联系,分散的单位往往不能成为独立生存的企业,自负盈亏”。“这种条件下,散兵游勇式的分散合资,被动地纳入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体系,对中国产业的长期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值得研究”。

“日本特别是韩国的经验也证明,后进国家以民族工业的发展实现赶超,参与国际竞争,必须组建非常巨大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以负担昂贵的研究开发费用),并辅之以动态的政府保护和扶持政策。我们显然不应该把已经细小得难以成为独立企业的企业越分越小。当前的紧迫课题是,尽快重新组合,形成与已有生产能力相匹配的企业,组成面对国际强手有能力自负盈亏的企业,已成当务之急”。[7]

“我们原来各大部委,承担的主要是应用研究前期的工作。按现在的办法,这个研究就要基本解体。要求我们的集团公司来承担起基础、前期研究的工作,目前我们的企业集团没有这个能力。这就会形成一个空白。所以(把产业部门拆散的做法),受害最大的并不是企业,而是科研机构”。“我们是后发展国家,中国的科研体制,稍微没有一点政府的强制性措施或者是鼓励性措施,根本就发展不起来。你完全按平等竞争的话,那么所有清华毕业的,北大毕业的大学生都要去美国。你要把这部分人吸引下来,必须超越经济的利益。”[8]

组织行业级攻关,培育技术合作机制:有人强调自主开发困难重重,没有科技实力,没有钱。自主开发投资太大。外国开发一个轿车要20亿美元。我们怎么拿的出来?怎么办?合资。合资拿不来,再想法买。自主开发,提高国际竞争力?你唱什么高调。什么年代了,还讲自力更生?[9]

我们现在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了,似乎企业之间只有竞争的关系。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西方在许多领域,企业之间也是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典型的就是半导体的国际协作组织(见半导体篇)。空中客车,超大型国际合作项目,法德英西四国财政支持20年,形成共享技术和品牌,都是现成的例子。

日本曾在半导体领域,在基础性、共性的技术方面,由政府出面组织各企业,集中技术力量,共同攻关,取得了骄人成就,为电子工业一度称雄世界打下了牢固基础。

“1970年代末,日本为打破美国在集成电路的一统天下,组织企业,联合攻关上集成电路制造工业(2-3微米级)。通产省出面组织四家公司(富士通,NEC等),每家出30名研究人员,都是20-30岁有才华的年轻人,共120人。然后通产省出一个所长,每公司出一名室主任,4个研究室。分解了30多个课题,包括设备、工艺的各个方面,计划3年拿下来,结果3年不到,这些课题全部解决。成功后,形成共享性基础技术,各企业回去用此开发自己的产品,形成竞争。谁的质量好,成本低,谁可占领市场”。[10]

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你死我活,也要讲合作机制。如今经济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规模经济和超越企业范围的组织效率,要求也越来越迫切。我们很多人,把市场片面理解为“原子式竞争”,把我们原来的全行业、全国协同攻关机制(见航空工业篇)的巨大组织效率,片面斥之为“计划经济的残余”,是走到另一极端,也是属于无知。

今天,我们要让合资企业整合起来进行技术自主开发,创民族品牌,已根本没有可能。唯一可能的是,就是以现有的大型国有企业为依托,效法日本经验,组织行业级技术攻关。我国一些国有骨干企业经过20多年技术改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开发能力,按照行业机构组织、风险共担、技术共享、利益格局不变的原则,是完全可以把力量集中起来,搞出成果的。

对外保护,对内竞争:在把握开放度和产业发展的配合的同时,要提供适宜的体制环境,鼓励创新能力的提高。技术的进步不是低水平的竞争所能获得,而是“硅谷机制”。科研开发和产业竞争的“无缝结合”。人才的国际化竞争,灵活的筹资机制和融资环境。企业经营管理的灵活高效。

首先要在精神上挺起腰杆,奋起自强

最近,有学者尖锐指出: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会容忍外资控制本国经济、摧垮民族产业,都会努力将其纳入本国发展战略并加以控制,这与开放与否无关。当前普遍盛行的不加分析地赞美跨国公司、把引进外资数量当成宏观经济分析的重头指标、把合资作为“国企改制”的“理想途径”的观念,实际上是牺牲中国明天的前途来换取眼前的短期增长,在政策上是近视眼,在思想观念上是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目标本身,这已经构成新的教条、成为思想解放的真正障碍。

近20年来,我们对西方国家对我们的开放程度,始终估计过高。从崇拜西方、看不起自己力量,发展到对民族产业的虚无主义态度。片面强调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机械“拿来”西方观念中甚至是最消极的部分,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社会很大一部分人的思想。民族精神的矮化是可怕的。崇洋自卑,苟安短视的风气在滋长,民族自尊自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局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优秀传统正在失落。

这种不健康的精神状态,正在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在经济政策上,始终对西方对我开放的程度、对洋人的力量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又助长了精英层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降低了政府运作效率、助长了不正之风,削弱了用高尚的精神感召力将国家发展目标贯彻到底的能力。长此下去,我国经济发展就难以避免“拉美化”前途,就会长久处于国际舞台的边缘地位,就无法贯彻捍卫国家的意志。

几十年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发展国家经济,靠洋人是靠不住的。我们当然要尽最大努力争取外援,但国家的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

现在我们要发展自己的战略产业,最缺的是什么?是精神,是志气。就是敢于跟跨国公司竞争的志气和勇气。发展战略产业,首先要做的是大力弘扬正气、振奋民族精神。

今天,“两弹一星”的辉煌历史,已经成为激励人民的伟大精神力量。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科技、工业发展道路,尤其应该提倡。要知道,原子弹的上马,是在1960年代初空前困难的时期、被赫鲁晓夫讥笑为“中国人三个人穿一条裤子,喝大锅清水汤”的时代。当年对是否上马还是下马有大争论,如果真的下马,那就前功尽弃。统一认识,咬着牙挺住不下马,才有今天的辉煌。

今天,我们的航天科技工业界,继承了两弹一星的光荣传统。载人宇宙飞船以常人想象不到的速度,取得了了不起的突破,20世纪末再创辉煌,为21世纪我国航天事业、国防事业带来了美好希望。这个成就的背后,有多少呕心沥血,多少不眠之夜,有多少默默无闻奉献国家的感人故事!王铁人说“国家要有民气,军队要有士气,一个人要有骨气”,这就是民族的骨气,这才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这充分说明,自力更生、集体主义、自我牺牲、无私协作的两弹一星传统,在普遍崇尚物质利益的今天,照样是克服困难、赢得成功的法宝和宝贵的精神力量。这才是全球化的条件下,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工业赶超机制和发展方向。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科技界取得的许多成就,都是振奋民族自强精神的成果。我国的船舶工业,80年代就打进国际市场,现在占世界上份额,差不多占了20%。我们的程控交换机,原来基本被外国占领。90年展很快。巨大中华,接近国际水平,占领新增市场的大部分。

我们的汽车工业,这困难那困难,难道造汽车比造载人宇宙飞船还难?

最近15年来,我们的民用飞机产业是一部伤心史。了解内情的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是我们没有能力,缺乏高科技的“比较优势”,否则我们的大型民用喷气飞机是怎么上天的?是用洋铁皮敲出来的?15年徘徊的根本原因,是我们行业内的部分人员,放弃了以我为主的发展方针,缺乏自信心和自力更生的勇气,看不起自己的科研成果,一味依靠洋人的结果。国家不止一次作出决定支持上马,就是说自己干不了,非要拉一个外国人当拐棍。没有外国人就没有了主心骨。先拉新加坡合作,新加坡不干。后来又拉南韩,人家总统一换就黄了。最后看准了空客好。人家一转眼又把我们甩了。最后什么也没有干成,白白丧失了20年时间。20年,消磨了自己的锐气,损害了行业的信誉,成了扶不起来的天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国庆,我们的加油机编队(轰6)飞过天安门,多少人欢呼雀跃。懂行的人们,却为此而叹息、悲伤!

新的世纪,我们会继续开放,能拿到的东西要拿,毫无疑问。但是我们的立足点,无论如何要总结20年的教训,要转向自力更生为主,要以我为主,自己先站起来。然后别人才尊敬你。自己站不起来,别人就永远把你看成矮子。我们的民族没有希望。

在民族面临生存危机的转折关头,我们要弘扬正气,弘扬民族自尊自强,敢于斗争,勇攀高峰的气概,要用振兴民族产业、振兴战略产业的大义,加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留给我们的准备时间是很有限的,奋起自强才是出路。

注释

[1]王小强:《产业重组,时不我待》,1998年。

[2]冯飞:《“十五”产业政策要点: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国研网,2000年8月25日。

[3]赵英:《大国世纪》。关于超级产业:超级产业以国防产业为核心;需要巨大投入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寡头垄断,产业组织高度集中,少数大企业居主导地位;上什么产业,非单一的市场经济利润导向,要考虑综合国力和综合利益,进行综合选择,需要政府决策;成为主要国家综合国力和战略能力的主要来源与体现;和进入大国俱乐部的门坎,是国家在世界大博弈中的战略工具。超级产业的国际合作也在迅速发展。“21世纪,全世界只有10个左右的国家有能力发展超级产业。包括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巴西和印度。”(转引自杨帆《大国间的产业竞争:21世纪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环境与定位》,《产经新闻》2001.5

[4]王小强,1998。

[5]房宁,2001年。

[6]马宾,1996年。

[7]王小强,1998年。

[8]丁宁宁,1999年。

[9]科技部研究中心金履忠认为:关于我国技术开发的资金障碍的问题,普遍的情况是,自主开发所需费用比国外同等项目少得多。

蜂窝式移动电话设备,国外开发用8亿美元。我们共花了7000万,不到他的2%。

我国巨龙公司开发的04机(最早开发的程控交换机型),开发费用1000万元。国外同类设备开发费用1亿美元,我们是它的2%。

长3甲火箭。国防科工委宣布,开发费用只占国外的几十分之一。具体数字没有讲。

产业发展战略篇(7)

集约化经营 规模化发展

综观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历史,分析当前环保产业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经过近20年来的发展,我国环保产业己经走过了初级阶段的发展历程,完成了量的扩展,全国约有8000多家环保企事业单位,但是这种规模是建立在质量不高的发展基础上的。有关的统计资料表明:技术比较先进、管理质量较高。生产能力较强、具有较大规模的环保企事业单位不足总数的20%,而绝大多数都是低水平的重复,这就使我国环保产业呈现点多面广、规模小、水平不高、资金分散。规模效益不明显的特点。这种现状继续下去,显然不利于我国环保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整体实力的增强,那么加快环保产业的发展也就只能是付之空谈。

因此,笔者认为,在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质的提高,而不是搞千军万马齐上阵,大家一哄而上抢市场。要走高技术。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道路,逐步形成一大批基础好。竞争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环保产业高科技骨干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支撑我国环保产业的中坚力量。那些技术落后、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将会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被自然淘汰。只有这样,我国环保产业才能得到较快的发展和壮大。

为此,应从不同的角度努力促进我国环保产业尽快向集团化。规模化。高科技方向发展。

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军工企业向环保产业转化。这是因为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军工企业,具有比较先进的生产设备,优秀的技术人才 较高的管理水平,很强的生产加工能力。但是由于机制不活、任务不足,生产潜力发挥不出来,经济效益受到影响,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急于需要向新的产业转化。因此,只要创造条件,加以下确引导,使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军工企业转向环保产业。从事环保产业技术的开发和设备的生产,必将会成为环保产业的骨干力量,可加快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进程。

要积极引导现有的中小环保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众多的中小环保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资金实力弱,难以在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等方面有较大的投入。因此,市场竞争力不强,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要引导这些中小环保企业走集约化经营之路,以市场为中心,以技术为先导,以利益为纽带,逐步形成若干个环保企业集团。集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服务于一体。这样可以克服单兵作战各自为阵、相互竞争的弱点,发光整体力量和规模优势,增强抗市场风险和市场竞争的能力,带动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

要根据不同的产业基础和实际情况,选择一批比较好的企业作为环保产业的重点骨干企业加以扶持。在目前资金和市场还有限的条件下,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向重点企业给予必要的倾斜,特别是在政策、市场、资金等方面给重点骨干企业以优惠,使它们的实力不断地增强和发展。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它们的知名度,为它们的快速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要通过表彰奖励、技术推广等激励手段促进骨干企业的发展,使之成为环保产业的名牌企业。

要积极实施名牌战略,通过树立名牌产品,带动环保产业骨干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我国环保产业已有一些技术先进。质量优良的产品,但是山于过去名牌意识不强,没有对这些产品进行广泛的宣传,因此,至今没有树立起中国的名牌环保产品,应该说这是很大的损失。因此,应采取措施加大对优质产品的宣传,提高其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同时也要鼓励环保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质量管理,努力生产优质产品,创造名优品牌,塑造企业形象,从而推进环保企业自身的发展。 开辟资金市场 增强发展实力

多年来环保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资金投入不足。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环保产业没有纳入国家的计划,也没有计划内资金的投入,主要是一些乡镇企业靠自己的有限投入,搞起了环保产业。而这些企业规模都比较小,在转入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由于环保潜在市场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转化,现实市场还十分有限,对环保产品设备的实际市场需求也是有限的。因此,市场调节也不能完全解决环保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这是影响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近儿年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育和完善,融资渠道的拓宽,为不同门类产业的发展,都提供了比较充足的资金。同样,环保产业也不例外。证券市场的发育完善,为解决环保产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只要我们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积极参与资金市场的运作,必将能集中大量的社会资金,投入于环保产业,增强其发展实力。

从去年开始,环保系统己正式在中国证监会开列了企业上市户头,并推荐了全国第一家环保企业沈阳特种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上市发行股票,向社会募集资金。应该说环保系统向融资市场己经迈进了可喜的一步。今后应该从总体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考虑,如何充分地开辟和有效地利用资金市场,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而不应该仅仅是简单地推荐一两个企业上市,把它看成一般化的工作。

从长远考虑,应以推荐环保企业上市为契机,努力开辟环保资金市场,建立起稳定的环保资金渠道,以增强环保产业和整个环保事业发展的凋控能力。

可以选择具备条件的环保企事业单位,进行资产重组,建立全国性的环保产业(集团)公司,推向股票市场,向社会募集资金。这样可以形成环保系统自己的产业队伍,从而加大对环保产业管理的力度。也可以考虑将现有的若干个较好的环保企业通过改制,资产重组,环保系统的企事业单位参股,设立上市公司,进入融资市场,使这些环保企业能在目前上市企业数目有限的情况下能尽早上市,获得充足的发展资金。

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设立环保信托投资公司,积极参与社会投资活动与资金市场的运作。这一方面可为环保发展积累资金,同时也可从经济上为实现环保系统的管理目标提供一定的保证。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设立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其资金来源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国家财政拨出一定的资金,用于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这条资金渠道应该是可能实现的,因为无论从国家对环保工作重视的程度,还是从国家的产业政策,以及国家财政对环保事业不断加大支持力度的趋势看,都是可能的。二是通过社会集资,由热心环保事业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提供捐赠。三是可考虑从排污收费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部分资金用于发展环保产业。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应集中使用,重点投入,支持骨干环保企业集团的发展,或者用于支持环保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要充分地运用经济杠杆,加大对环保产业发展的调节力度,通过开辟资金渠道,参与资金市场运作,完善环保投资体系,使环保资金渠道成为一汪源源不断的流水,在金融市场中不断积累扩大。这样,环保产业乃至整个环保事业将会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更加兴旺蓬勃地发展。  立足国内市场 参与国际竞争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缺陷,那就是众多的企业只注重国内市场的竞争,而忽视了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从主观上来看,是受过去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许多企业根本就没有到更大范围的市场中竞争的意识。从客观上来看;确实出于我们在技术实力上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没有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向世界打开了大门,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更多地了解和认识了世界,观念因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大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中国的环保产业界充分地认识到加入世界经济大市场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对中国环保产业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的认识更清楚了,这种要求也更迫切了。由于经济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个别领域,我国环保产业已经缩小了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具备了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环保产业市场竟争的实力。从环保产业发展本身的要求来说,也有走向国际市场的需要,因为环保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如果只着眼于国内市场,不走向国外发展,毕竟国内市场是有限的,要求得到更大的发展也是不可能的。在世界经济日益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我国环保产业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求得更快更大的发展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事实上,已有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环保企业加入了国际市场竞争的行列,在东南亚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为我国环保产业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但是,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那就是这些企业缺乏统一的市场战略,各身为阵,互相争夺市场,竞相压价。从长远看这对我国环保产业走向国际市场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我国环保产业要走入国际市场的竞争行列,应该采用立足国内市场,逐步拓宽国际市场的战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国家应对环保产品出口制定统一的战略,对企业进行引导,避免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各自为政,相互竞争,最终导致不利的局面。各企业应相互协调行动,着眼于全局的利益,共同创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可以利用环保系统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公司,统一经营和环保产品的进出日业务,这样可以充分地了解国际环保市场的需求信息,随时调整我们的环保产品出口战略,最大限度地开辟国际环保产业市场,同时也有利于采取统一的措施和手段,协调行动,维护我国环保产业整体的利益。

要结合名牌战略的实施,促使环保企业加快技术进步的进程,积极引进。吸收、消化国外的先进技术,努力缩小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产品的质量,生产名牌产品,增强自身的竟争实力,努力扩大我国环保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

要积极为我国环保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创造有利条件,国家应制定有利于我国环保产品出口的关税政策,鼓励环保产品出日创汇。同时要利用外经贸系统向国外宣传介绍我国的环保设备和产品,做好对外牵线搭桥的工作。要建立和完善有关的服务机构,加强国际市场需求和动态的分析,以便环保企业能随时调整市场策略,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要鼓励有条件的环保企业,不但要完善国内市场信息网络,也要完善国际市场信息网络,到国外建立营销机构,甚至开办产品生产企业,建立跨国公司,形成遍布世界各地的信息、生产、营销网络,真正使我国的环保产业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走向世界,傲立于世界环保产业之林。

加强监督管理

规范市场运作

在制约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诸因素中,市场的不规范、无序运作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对任何一种产业来说,广阔而有序的市场是其发展的先决条件,否则这种产业就是没有生命力的。

目前,我国环保产业市场比较混乱,运作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未能很好体现;不正当竞争行为比较严重;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垄断盛行;面向全国、统一开放。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环保产业市场体系尚未充分建立。这些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环保产业的正常发展。

导致我国环保产业市场混乱的主要原因在于:(1)环保产业市场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监督管理的手段和措施不力:(2)环保产业市场监督管理队伍体系不完善,力量不足,使得对环保产业市场管理的广度和深度都极为有限:(3)环保产业市场运行的基本准则,如市场行为中一些必要的形式。程序、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制约规则和手段等,都没有比较全面的形成;(4)个别企业或单位极端的狭隘的局部利益观念严重。

上述问题的存在,应该说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在所难免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监督调控体系的建立,政府对环保产业管理行为的规范化,环保产业市场存在的问题是可以逐步解决的。在现阶段,环保产业管理的重点是规范环保产业市场。主要是通过制定环保产业市场管理规章,建立环保产业市场行为规范,确立环保产业市场运作的基本准则,完善和强化环保产业市场的监督管理体系,使环保产业市场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运行机制。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是管理环保产业的职能部门,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对本辖区环保产业管理的职责。要逐步加强和充实环保产业管理队伍,加强对环保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特别应加强对环保产业市场的监督管理,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为环保产业企业参与市场公平竞争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环保产业市场的监督管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环保产业产品市场的管理。国家环保局已于最近颁发了《环境保护产品认定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在环境污染防治工程中必须使用经国家认定的环保产品,对达不到环境保护认定技术条件的产品不准进入环保产业市场。应该说这个管理办法对规范环保产业产品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全国已有318个环保产品经过了国家认定,各地环保部门应该严格按国家环保局的规定,认真做好环保产品认定及其监督管理工作,特别是对己认定的产品进入市场后的监督管理,要进行经常性的跟踪检查,对达不到认定技术要求的产品,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限制其进入环保产业市场。

环保产业工程市场的管理。目前,环保产业工程市场的管理还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因此,环保产业工程市场的无序和不公平竞争现象也是十分天出的。要规范环保产业工程市场,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建立环保工程招标制度和环保工程质量监理制度,使环保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杜绝环保工程承包及施工中的不正当竞争和粗制滥造行为。环保部门要加强对环保工程招投标公正性和施工质量的监督,保证环保投资效益的充分发挥。

环保产业设计市场的管理。环保产业设计市场的管理,国家环保局已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主要是对环保工程设计资质的管理。这对提高环保工程设计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这两年实践看,效果是明显的。今后还应加强对设计市场行为的管理,如明确环保工程设计的权利、义务、责任及相关的行为准则、监督制约机制等,这样才更有利于环保工程设计市场向规范方向发展。

环保产业技术交易市场的管理。随着近几年环保产业技术市场的发育,技术交易活动的增多,加强对环保产业技术市场和技术交易的管理已日趋必要。应根据国家关于保护知识产权和专利法的有关规定,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既促进环保产业技术市场及技术交易活动的发展,又切实地保护知识产权,规范在环保产业的技术交易、信息咨询服务、技术推广、技术交流及其中介活动中的行为,引导环保产业技术市场不断发育完善和技术交易活动的正常开展。 强化管理和投入  促进潜在市场转化

随着我国“九五”及2010年环境保护目标的确定,以及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和污染物总量控制两大举措的实施,国内国外普遍看好中国的环保产业市场。许多环保企业,乃至一些非环保企业都跃跃欲试,以图在中国的环保产业市场上有所作为。社会各界也给予环保产业的发展以极大的关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环保产业热。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经济理论界人士认为环保产业是我国下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社会科学界也有人认为环保产业即将成为我口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甚至有的地方政府还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重点进行了调整,把环保产业列入了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应该说环保产业热潮的兴起,是基于世界范围内对保扩环境的重视,同时造就了环保产业巨大的需求市场。对国内而言,政府的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目标的确立,以及两大举措的实施,对环保产业热潮的兴起,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有强烈市场经济意识的人们,看到了政府强化管理,将会带来环保产业需求市场的广阔前景。对此,要因势利导,加强对环保产业的正确引导,使环保产业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避免发展中的盲目性和无序性,避免众多企业蜂拥而上,重复生产,争夺市场,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影响环保立业的正常发展。因为中国的环保产业市场,目前还存在着这样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即污染治理任务很重,潜在的市场需求极大,但管理和投入力度不足使现实需求市场又有限,而潜在需求市场转化成现实需求市场还需付出较大的努力和一定的时间。

环保产业市场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是像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市场那样的主动需求市场,而是一种被动需求市场。也就是说,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在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地自觉地治理污染,只有在法律法规的强制作用下才会采取措施治理污染,从而提供环保产业需求市场。因此,在环保产业潜在市场和现实市场间还有很大差距的情况下,环保产业发展必然会受到有限的现实市场的制约。

潜在市场向现实市场转化,与诸多因素是密切相关的。一是与环境执法及管理的力度相关。强化管理,加强执法力度,会使环境污染治理的进程加快。二是与全民的环境意识高低相关。公众环境意识高,就会自觉地采取措施保护环境。三是与国家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相关。经济技术发展了,才会增加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和提供保护的手段。

因此,在目前全民整体环境意识还不太高、经济技术条件又有限的情况下,强化政府管理,提高执法力度,是在较短时期内加快环保产业潜在市场向现实市场转化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由此可以看出,发展环保产业,政府行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管理环保产业,推动环保产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除了要重点规范产业市场的运作以外,还要不断推动环保产业市场的建立和发育。完善和发掘市场潜力,促进潜在市场向现实市场的转化,能够为环保产业发展开启广阔的现实需求市场。

首先,应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状况,及时地制定符合当时情况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并加大对环保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的执法力度,促使排污企业达标排放,从而加快污染治理进程,扩大环保产业需求市场。

其次,要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充分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加大对环境污染防治的调节力度,提高排污收费标准,使之略高于污染物处理费用,加强环境污染经济处罚措施,对环境保护好污染防治得力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促使排污企业采取措施治理污染,为环保产业提供需求市场。

再次,在社会经济可能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加大政府、企业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促进环保产业潜在市场向现实市场的转化。最后,要充分利用行政手段,加强对企业领导人的业绩考核,把环保工作列入考核内容,对治理污染不力或不治理污染的企业领导人,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甚至追究法律责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律体系的完善,环保产业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的进程将会越来越快,政府管理力度加大,环保产业本身将在现实市场的不断扩展中而发展壮大。 适应市场需要  完善服务体系

环保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是我国环保产业诞生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之一。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服务体系不健全对环保产业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还不十分突出,人们也没有认识到服务体系的建设对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转化为市场经济体制以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服务体系对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特别是由于服务体系不健全,对环保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制约作用时,人们对尽快建立和完善环保产业服务体系的愿望也就越来越强烈了。

那么,环保产业的服务体系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笔者认为,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环保产业信息统计体系;环保产业风险投资体系;环保产业政策和市场咨询体系;环保产业技术和信息交易体系等等。

由于环保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对环保产业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啊是多方面的。(1)信息统计不畅,对全国环保产业的即时状况难以掌握,特别是环保产业的发展趋势、规模、技术水平、产业结构以及存在的问题等都难以准确了解,这不利于政府对环保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难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有关环保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提出有效的办法和措施,使环保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2)环保产业的技术开发和成果的产业化具有一定的市场风险,人们往往不愿意冒这个风险,所以有些急需技术的开发谁也不愿投资,即使开发技术出了成果,也没人愿意投资实现产业化,转变成现实的生产力。环保产业风险投资体系不健全,使得环保产业技术进步缓慢,技术成果产业化率很低,制约了环保产业的发展。(3)环保产业政策和市场咨询体系不完善,使得广大的企业不明确国家环保产业政策、环保产业的发展方向及重点发展领域、相应的政策措施、环保产业市场的需求、变化等情况,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调整发展战略和方向,从而影响环保产业整体的发展。(4)环保产业技术和信息交易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一方面影响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使国外有技术合作交流愿望的企业,不知道国内的需求,难以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同样,国内希望寻求国外技术或资金合作伙伴的企业,也感到无从下手,难以遂愿。另一方面,也影响国内技术的交流和传递。一些成熟的技术、先进的工艺 优质的设备,找不到需求市场,难以推广。反之需要这些技术、工艺、设备的单位由于信息线索不灵,也难于找到所需求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导致双方都盲目地去寻求市场和所需,结果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效率极低。

过去,有的地方曾进行过建立环保产业服务体系的尝试,比如在温州市曾建立了环保产业技术交易市场,力图为环保产业技术的交流提供服务,可结果以失败而告终。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分析失败的原因,根本在于这个市场是一个集市贸易型的市场,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运作机制上,都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去采取主动,服务于环保产业的大市场,而是仍按计划经济体制模式运行,坐等需求者找上门来买产品。因此,路子越走越窄,最终为市场机制所淘汰,这也是必然的结局。

曾经有过的失败,并不能表明建立环保产业服务体系是不可能的,高不可攀的,而是为今后建立和完善环保产业服务体系进厅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应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采取措施加快环保产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环保产业的宏观管理、技术交易、产品流通、国际合作。市场的规范和完善提供全面的服务。

要完善环保产业信息统计体系。应把环保产业信息统计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纳人环境保护统计工作之中:统计的范围可由少到多、由窄到宽,逐步扩大覆盖面,全面地反映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状况,为环保决策服务。

要建立环保产业风险投资体系。环保产业是新兴的产业,在现阶段它的发展壮大,还要国家给予必要的支持,应建立环保产业风险基金,用于一些急需的环保产业技术设备的开发,由国家和有关的单位共同分担环保产业技术设备开发的投资风险,这样可以调动一些企事业单位投资环保产业开发的积极性,有助于环保产业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应建立环保产业政策和市场咨询体系。国家的产业政策以及环保产业的市场情况,是环保企业发展的重要导向。环保产业政策和市场咨询体系的建立,为环保企业提供政策和市场信息服务,使企业能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和国内外市场状况,从而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以适应环保产业市场的需要。

应建立环保产业技术和信息交易体系。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环保产业技术和信息交易市场建设的试点,就环保产业技术和信息交易市场的功能、管理、运作。服务方式等进行探索,取得成功经验并进行推广。要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与国际互联网络联网,准确、及时、全面地收集国内外环保产业发展的状况和市场动态以及技术需求,同时提供有关的技术信服务,从事技术信息交易的中介活动,促进国外技术进入我国市场,也促进我国的成熟技术走向世界市场。

政府部门也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掌握环保产业发展动态,完善引导环保产业发展的导向性政策,明确在一定时期内环保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重点和战略方针及措施,加强对环保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服务。

合理调整结构 促进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环保产业结构不太合理,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环保产业结构中,污染治理设备的开发和生产以及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建设、三废综合利用占有很大的比例,而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的开发、自然生态保护、环保型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等领域都比较薄弱:二是在污染治理设备的生产方面,又是以除尘和水处理设备的生产为主,而有毒有害气体的净化设备,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及设备等都比较薄弱。我国环保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是与我国长期以来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增长方式密切相关的。

众所周知,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经济增长方式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粗放经营为基本模式,资源消耗大、浪费严重,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十分严重。在这样一种经济背景下,保护环境不可能一开始就从清洁生产入手,去注重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的减少。因此,保护环境的主要任务只能是治理环境污染源,这样,也就决定了我国环保产业以末端治理为着眼点,尤其以污染最为严重的大气和水体污染的治理设备生产。污染治理工程建设、三废综合利用为重点领域,久而久之,就必然地形成了我国环保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局面。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在促进两个转变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育和完善,经济以稳定的速度增长。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环境保护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国家明确提出了本世纪末和 2010年的环境保护目标,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把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和二氧化硫控制区以及酸雨控制区的污染作为国家治理的重点,其他类型的污染治理也陆续全面启动。在这样的情况下,环保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满足不了我国大规模治理环境污染的需要。因此,无论从我国环境保护治理污染的需要方面来看,还是从环保产业本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扩大环保产业的覆盖面,使环保产业得以全万位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在加强全方位治理污染的问时,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已提上了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自然生态的保护也不断发展,这为环保产业进行结构调整都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机遇。

进行环保产业结构调整,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进行政策引导,充分运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和导问作用,通过税收、价格、财政、信贷等手段,促进引导和扶持环保产业各方面的发展,使环保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化。 进行环保产业结构调整,要积极启动环保产业市场,以市场为导问,为环保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一个有利的市场环境。历史和现实己充分证明,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巨大的市场,环保产业全面的发展,也必须依赖于市场的发育和形成。因此,政府部门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通过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等手段,促使环保产业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咨询服务领域、技术交易领域。自然生态保护领域以及清洁生产领域等需求市场的开启和扩大,以市场需求带动环保产业各领域的全面发展,从而推进环保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环保产业的结构调整,要与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资源结构、环境及其污染特征结合起来考虑。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在不同的方面发展环保产业。如商业发达地区要重点发展环保产业技术市场和信息咨询服务业;技术力量强,工业基础好的地区应重点发展环保治理技术和产品开发;能源开发地区应重点发展洁净能源技术和节能技术:矿藏开发地区应重点发展矿山复垦和植被恢复以及尾矿渣综合利用技术;农业发达地区应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等,各不同的行业部门应针对各自不同的特证,发展不同特点的环保产业技术领域,通过结构调整,逐步形成我国环保产业的新格局。

环保产业的结构调整,应着眼于未来的发展,逐步把现在的末端治理为重点转问以清洁生产工艺和绿色产品的开发利用为重点。在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太高的一定阶段,环保产业发展局限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是与现阶段的环保技术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相适应的,但从节约资源。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评判,这又是不尽合理的。因此,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时,环保产业必须进行合理调整,逐步由侧重于污染的治理转问侧重于实施清洁生产。努力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并在生产实践中全面推广应用,使生产过程做到减量排放或零排放,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此外,还要大力发展绿色无污染的环保型产品、污染环境物质的替代产品以及废旧物的资源化技术,使环保产业的涵盖面更加广泛,结构更加合理。 中国需要环保企业家群体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应该说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成绩是是显著的,不但形成了自己的环保产业队伍,涌现了一批初具规模、经营状况好、竞争能力较强的环保企业或企业集团,而且还锻炼出一批有较强市场意识、有一定现代管理思想和能力、具有一定的战略眼光的环保企业家。这批环保企业和企业家,对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然而,这样的企业家在环保产业队伍的整个群体中,还为数不多,还没有形成中国环保产业企业家队伍的主流。他们离真正有胆有识、具有有战略远见、能驾驭市场,在市场的风浪中熟练自如地纵横驰骋的企业家要求还有很大距离。高素质的环保企业人才的不足,使得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速度受到制约。因此,中国环保产业的大发展,还必须要造就一大批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管理技能的高素质的环保产业企业家群体,才有可能变为现实。由此可见,处于新旧世纪交替的中国环保产业,面临着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就是尽快地造就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形成中国高素质的知名的环保企业家队伍。

市场的竞争依靠实力的较量,而实力又来自于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必须抓住时机,为培养和造就一支庞大而合格的中国环保企业家队伍不懈地努力。

要有计划地对环保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管理知识、现代企业制度等有关知识,使他们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意识,提高他们的理论素质和市场观念,逐步向现代企业家过渡。

环保企业管理人员要努力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要掌握国家的各项经济、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学会结合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及时准确地调整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不断提高市场应变能力。环保企业管理人员要在管理的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充分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和市场机制指导自己的实践,提高管理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要加强同国外的交流,定期组织环保企业的管理人员出国考察,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司时也要组织环保企业问的相互观摩与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要为环保企业家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一是应加快人事制度改革,为优秀人才的成长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不埋没、压制人才;二是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为优秀人才的成长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使其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三是对卓有成效的企业家给以必要的支持、宣传和鼓励,提高知名度,塑造国际国内著名的环保企业家,使其人才资产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并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完善管理体系 加强宏观指导

环保产业是一个特殊门类的产业,它不像其他产业那样自成体系,而是分散在各个产业部门,呈现跨越多个行业的特点。以至于当今国际国内的学术理论界对环保产业的概念难以准确界定。环保产业包括的具体范围也依各国的情况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因此,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环保产业在我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政府机构中不像其他产业那样有专门的主管部门,环保产业综合管理的职责不明确,有关的政策体系也不健全,在产业类别中没有列入环保产业,在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年度统计工作中也都没有环保产业的内容。尽管如此,环保产业却在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进程中,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而无声无息地发展壮大。时至今日在面对环保产业发展到有数百万人的队伍,数千个企事业单位,数百亿元产值的情况下,环保产业这个特殊的产业门类己被社会广泛的承认和接受,并且随着世界各国环保产业的蓬勃发展,而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特别是在目前我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人们纷纷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转折时期,许多企业把目光投向了新兴的环保产业。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下,如果环保产业还保持在计划经济时期的那种发展模式、疏于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放任自由发展、资金投入分散、企业小规模多数量、产品生产低水平重复。市场不平等竞争等,显然己经不适应当前的形势需要。市场经济的规范性、有序性,要求环保产业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发展。因此,把环保产业纳入国家政府部门的管理之中,加强对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宏观指导,使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己经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从总体上看,国家对环保产业的监督管理和扶持的力度是不够的。其根本原因在于环保产业综合管理的职责和部门还不够明确,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尚未形成,有关的管理政策和规章制度尚不完善,环保产业管理体系也不健全,环保产业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系统还不完备,这都使国家对环保产业的宏观指导、调控手段和调控力度受到较大的限制。因此,应该努力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改革开放,加快理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有关部门管理环保产业的职责,全面健全和完善我国环保产业的管理体制,把环保产业纳入国家的有序管理之中,形成环保部门、综合部门和有关行业部门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共同推进环保产业发展的管理新格局。

产业发展战略篇(8)

2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浙江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实践与策略

浙江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科学定位、组织保障、政策鼓励和引导等,一系列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前沿实践成效初现,迅速崛起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引人注目。

2.1立足浙江实际,制定浙江省战略性

新兴产业规划科学发展,规划在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一思想,深人调研浙江省情并结合国家及全球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制定了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确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海洋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物联网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核电关联产业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浙江省确立的三大重中之重的新兴产业领域分别为物联网、生物产业以及新能源。浙江省经信委专门新设了“转型升级办公室”,作为浙江发展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织保障。

2.2充分发挥政府政策鼓励和引导作用

作为2010年的“一号工程”,浙江省政府拟定了科技投入年均增长超过15%,主要用于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的目标要求。在政府推动及政策引导下,浙江企业投资发展新兴战略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以太阳能产业为例,已至少有500亿浙江资本投资太阳能。从2006年至今,温州正泰集团累计投资太阳能产业20亿元,实现产能约为130兆瓦;最近又宣布在甘肃再投资200兆瓦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预计到2013年其产能将超过1000兆瓦。昱辉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浙江第一家上市的太阳能企业,其年销售额已从2005年投身太阳能产业时的5000万元上升至2009年50亿元以上,4年增长100倍,预计2011年销售将达500亿元。浙江省对于新能源的补贴政策基本是价格补贴。例如,对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浙江省政府对每发一度电补贴7毛钱,再由县市级政府补贴7毛钱。而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也享受减免税率的优惠政策。近日,浙江省政府出台《浙江省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2年光伏等新能源消费量占全省能源结构的1.5%以上,新能源产业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浙江将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政府职能转变、社会和民生发展等多方面统筹安排,力争实现浙江省光伏等新能源产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制造和系统集成应用企业,成为国内重要新能源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浙年集团生产的12米低入口的电电混合公交车,将中国新能源公交车推向了国际市场,至今已经销售600多辆;康迪生产的KD08型纯电动汽车已经批量出口美国1000多辆,购车者享受美国政府每车补贴从原来的2500美元提高到目前的4435美元,个别州政府还给予购车者每车购车价的50%的补贴。

2.3实施“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必须围绕这一核心。为此,浙江实施了“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即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浙江省要培育和引进上百名国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科学家,要培养上千名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上万名科研开发骨干,这样构成一个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而创新团队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载体、一个重要的抓手,创新团队是攻克核心技术、创造重大科技成就的突击队,是凝聚、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重大举措。浙江已于2009年底遴选了首批50家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通过严格的评审遴选的这50个创新团队的负责人,都是在国内外优秀的、拔尖的创新人才。第二批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的申报、遴选工作也于2010年上半年启动,并即将完成。浙江希望通过创新团队的建设把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落到实处,扎扎实实加以推进。浙江许多企业也制定了有效的人才战略,将人力资本的打造提升到了制高点的战略位置,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力争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使员工得到同步的提升,个人才能得以最大限度的施展,个人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2.4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妥善处理新兴战略

产业发展中的问题积极促进新兴战略产业集群化、项目集中化、用地集约化、产品的品牌化、技术的引领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技改项目,给予项目申报、土地供应、银行信贷、企业上市、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政策倾斜,并且以亿元以上企业为基础,实施扶优扶强和“一厂一策”,培育出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占据一定地位、带动能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骨干,真正实现龙头企业和专业化企业的良性互动,把协调推进发展要素作为浙江夯实根基、体现特色、优势扩张的重要着力点。积极协调省直有关部门、金融部门,召开银政、银企对接会和重点项目推进会,全力为企业和项目解决审批、资金等方面的困难,既将企业“扶上马”,还将企业“送一程”,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持续发展赢得先机。2009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战略。2010年,作为“四大建设”战略主要载体,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加快规划、建设,一批批令人耳目一新的大项目、大企业纷至沓来,一条条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加速崛起。例如,作为浙江省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的大江东新城,发展要素得到优化配置,发展优势成倍放大,成为集聚各种高端发展要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平台,已吸引东风—裕隆汽车、中国南车集团、世界500强ABB等大企业集团均带着数十亿资本相继落户。截至2010年9月,大江东新城在建产业项目共91个,总投资达304亿元。按照规划,“十二五”期末,大江东新城工业经济总量将突破1500亿元,远期产出年工业总产值将达1万亿元以上,等于再造一个“杭州工业”。浙江的产业集聚区立足可持续发展,注重产业招商,坚持择优招商,体现“绿色招商”。浙江重点培育的企业也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研发、制造和产品使用的全过程,顺应了世界环保的需求,赢得了环保竞争力。

2.5坚持统筹兼顾,构建若干高效的新兴战略

产业链针对浙江现有产业现有发展基础,从有利于技术和产业跨界融合、延伸产业链、行业带动性強、能够提升浙江产业发展空间的关键技术产业化項目入手,结合“四大建設”(大平台、大产业、大項目、大企业)统筹兼顾、科学谋划,努力构建高效的新兴战略产业链,即上游原创开发,加强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中游生产制造,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下游营销零售。三个环节同时发力,统筹协调。徐蕾、李靖华通过对浙江57家行政服务中心的实证分析,认为:从“大政府小服务”到“小政府大服务”的再造的最主要决定因素是中心和部门领导的企业家素质,其次电子政府的推进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浙江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应着重培育各级政府及各行政服务中心领导的企业家素质,快速推进和优化电子政府,坚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实现浙江新兴战略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产业发展战略篇(9)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24日

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背景

在新常态时期下,我国经济进入产业转型、结构升级期,一产、二产、三产的内外结构在不断优化。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转型期,体育产业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已经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同时,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体育产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产业之一。发展体育产业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又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转型发展。以北美、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例,体育产业总值占GDP的比重平均在2%以上,全球体育产业的年总产值超过1万亿美元,且每年都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而中国体育市场的开端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使体育产业真正走向市场化则要从1993年算起。1993年6月,在南京首次召开了关于体育产业发展的会议,这为以后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此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纲要和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体育事业的产业化发展目标和道路,我国体育产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2014年,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这对于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本文也将以此为突破口分析我国体育产业在市场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此提出针对性建议。

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机遇

(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1、内在管理机制、体制不合理。我国的体育产业的发展要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体育产业才真正步入市场经济中。各项体育赛事逐渐建立起职业化体系,走向市场的步伐也在加快,体育产业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窗口期”。但是由于我国体育市场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行业内部受管理机制和体制的影响较大。以国家体育总局为例,其内部机构设置了体育产业处,但在很多地方体育产业发展还未纳入到其体制中,也就不存在相关的部门,这使得当地体育产业边缘化,难以发展。在社会上缺乏必要的行业组织和协会,即便存在,也仅是名义上的管理,多是以企业俱乐部联谊性的机构,对体育主体难以起到制约性作用,也很难有效联系市场和政府,所以如果体制机制等上层建筑未见变革,体育产业的发展将依然受到极大地限制。

2、专业人才缺乏,配套设施不完善。我国拥有13亿人口,市场广阔,但是在体育人才方面仍然有巨大的弊端。以女足为例,我国现役女足运动员注册的人数仅为5,000多人,而日本女足的注册人数达到了3万人,这一数字已经接近我国男足的注册人数,这仅是体育产业中专业化问题的一小部分。首先,由于职业运动员的缺乏,很多体育项目也难以发展,更谈不上产业化;其次,目前我国从事体育产业的主要是退役运动员和教练员,虽然他们熟悉体育工作,但在经济管理方面缺乏专业知识和相关经验,也难以走上体育产业化的道路;再次,我国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存在很多的差异。首先是地区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中西部地区投入力度大,配套设施的建设也更为健全;其次从投入主体看,我国体育基础设施投入的主体中以个人和机构捐赠为主,政府财政拨款有限,缺乏相应的投入机制;最后,从人口与器材的配比来看,我国多数地区存在一项体育设施要满足几个社区、几千居民需求的状况,不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因此,必须要建立一整套的人才机制和投入机制,才能促进体育活动的开展。

3、产业结构不合理。2013年我国体育产业年产值为3,136亿元,而我国2013年GDP总量为560,868亿元,体育产业仅占GDP的0.68%,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极小。同时,我国体育产业仍是以体育用品服装制造为支柱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内部企业以同质产品进行竞争,这极大地增加了行业内部的竞争,不利于企业间的平衡发展,也使得整个体育产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另外,从地域上分析,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成两极分化的形式,东部一二线城市最为发达,中西部较为落后,甚至在很多地区没有体育产业的概念,这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机遇

1、从政策层面上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一直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十二五”提出:要发挥体育创新驱动的作用,让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2014年10月,国务院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扩大我国人均体育锻炼面积,活跃体育的社会氛围,力争在2025年体育产业总体规模超过5万亿元。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污染小、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等特点,完全符合新常态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政府大力支持的朝阳产业,其发展的机遇不言而喻。

2、从社会层面上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有其广阔的市场基础。在我国近14亿人口的群体中,对于体育活动的需求各个年龄阶层都不一样,各阶层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也各不一样,如老年人倾向于锻炼成本低、有利身体健康的保健运动;中青年人则比较倾向于健身类活动;而青少年族群更倾向于球类运动。近几年,由于居民对各种体育活动的追逐,不少国外较流行的体育活动也被引入到国内,如铁人三项、射箭、棒球等,这不仅满足了居民对体育类产品的需求,也丰富了我国体育类产品的结构,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需求推动供给的增加,这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源动力,也是未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机会。

3、从全球体育产业发展状况看,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美国的体育产业年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已经达到3%。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的体育占GDP比重均超过1%,目前中国体育产值占GDP的比重仅有0.68%。以体育赞助为例,2014年全球体育赞助市场增速为13.2%,远高于GDP增速的2.8%。而在亚太市场,体育赞助市场增速为15.4%,GDP增速为4.1%,是GDP增长的三倍多,可以看出体育产业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朝阳产业。所以“十三五”时期,体育产业的发展是机遇大于挑战的,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不断创新,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提高体育产业的经济贡献率,发挥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三、促进我国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建议

(一)创新机制,盘活市场。政府要继续下放权力,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审批,放宽体育赛事的举办权,创新机制,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要继续推进职业体育改革,培育新兴体育赛事,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体育行业,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推动新兴体育赛事的发展,职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行,以市场主体参与为主,政府监管为辅,让各种体育资源“活”起来。同时,要借鉴国外体育发展的运行模式,不断改造现有固定的体育比赛制度。

(二)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体育场馆是当前发展体育事业的主战场。发展体育产业,必须坚持以场馆为阵地,举办好相关体育比赛的同时,延伸产业链。第一,要搞好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场所建设;第二,要对场馆进行公司化的专业管理。经营场馆必须要坚持从市场的角度出发,以公司化模式运营场馆,坚持市场主体机制,创新营销模式,提高场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三,引进国外高水平比赛以及新兴赛事活动,通过与国内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和创新,满足群众对体育赛事新的需求;第四,最大限度地开发体育表演的商业化,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体育商业活动中来,同时激发民间资本在体育产业上的运用。

(三)完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体育活动的核心是人,因此专业人才是盘活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要把我国体育产业做大做强,就必须拥有一批具有专业体育素养和体育管理的人才,不仅是体育比赛的职业运动员,体育比赛的组织者也都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才去带领。此外,相关的中介服务也是必要的。体育比赛的组织、体育活动的引进等都需要专业的团队去完成,体育中介则在其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也是我国当前体育产业发展中急需加强的。专业的人才队伍是整个体育产业的无形资产,因此我们必须以此为核心,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机制和引进机制,是我国体育产业走向规范化的重要一步。

主要参考文献:

[1]甘刚.论体育产业发展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J].经济师,2007.4.

产业发展战略篇(10)

(一)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概况近年来,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产业总产值增速年均达40%,增速较快的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年均增速超过60%[9]。2012年全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5094.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1年的16.4%提高到18.1%,且涌现出一批领军企业和优势产品,产业竞争力也逐渐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和重要支撑。纵观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信息家电、LED显示、电子材料及元器件、雷达设备制造等产业在全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微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产生了突出的自主创新成效;在节能环保领域,节能装备及产品、环保装备及产品、资源整合利用等重点产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新材料领域,安徽省铜基、铁基、硅基等新材料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水性高分子材料、非金属材料的深加工、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等均取得国内领先地位,超级碳负极材料、高纯超细硅酸锆、球形石英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产品性能处于全国先进水平;生物领域,生物制造、医药及育种等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具有明显产业集聚效应,同时,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现代中药及其生物制造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在新能源领域,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拉棒/铸锭—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逆变器—电站建设产业链”,安徽省光伏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工程机械作为龙头产业,大型专用机械和基础件作为支撑,积极发展态势明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处于全国前列的乘用车和商务车,拥有亚洲最大的国内首个部级汽车工程实验室,且合肥已跻身全国13个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城市,成为国家首批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城市试点,并拥有江淮、奇瑞、安凯三家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在公共安全领域,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通信及信息安全、矿山安全、火灾安全等产业技术和基础相对较好,同时应急信息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等科技成果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已经初步形成产业区域特色。

(二)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归类从统计归口角度来看,统计过程中对我国产业的行业归类有两种方法——产品法和产业法。本文采用产业法,部分结合企业产品法,分别对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行业小类归类。利用2012年的统计年报数据,结合资料研究和统计分析,本文对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行业归类结果如图1所示。

(三)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构成行业测算2012年全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5094.1亿元,占全省工业产值的18.1%。数据表明,在总体水平上,安徽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发展基础,并逐步成为安徽省支柱性产业。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结构发展状况来看,2012年安徽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均已达百亿,产业发展基础较强,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公共安全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尚处于发展初阶段,还需要一定的产业培养,具体产业构成测算及典型企业代表见表1.

(四)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区分布情况近年来,合肥、芜湖成为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域,产值占全省半数以上。2012年,全省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快速发展,集聚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从总量看,全省16个市中,总量超过200亿元的有7个。其中,合肥、芜湖总量居前,产值分别为1598.7亿元和971.6亿元,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31.4%和19.1%,合计超过全省一半;铜陵、蚌埠、滁州、马鞍山、淮北等五市产值超230亿元,占全省比重在5%~8%之间;阜阳、淮南、池州、宿州产值不到100亿元,居全省后列。增速方面,有8个市增速超过35%,淮北市和马鞍山位居前列,超过45%。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安徽省17个市均有分布,具体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二、安徽省利用长三角市场资源的优势分析

(一)安徽省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安徽省与长三角的江苏、浙江两省毗邻,从地理位置上看,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形成一个芒果型。交通上,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着手,交通运输部门加快建设东向交通设施。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的立体交通网络目前已初步形成,具有十分明显的交通优势。进一步加快安徽省部分城市到江苏、南京等地区通道的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安徽与长三角地区对接的公路通道回廊。加强建设北沿江高速、长江大桥和疏港道路,对干线公路进行加密、改造、升级,完善路网沟通。在水路上,安徽省拥有得天独厚地融入泛长三角的天然“脐带”——长江这一“黄金水道”。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等城市已经拥有设施初具规模的沿江港口。作为安徽省最主要的外贸基地,合肥港综合码头一期工程也已经投入使用,“芜申运河”也将开辟出第二条“黄金水道”。在机场方面,形成华东重要干线机场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形成皖南旅游胜地空中交通线路的九华山机场也在加快建设中;以及不断完善的安庆机场民航设施和规划建设中的芜湖民用机场。这些交通线路都使得安徽的交通和长三角地区连接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网络体系,从而密切了安徽与长三角地区之间的联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资源条件共享也越来越容易实现。

(二)交流和往来的长期性与密切性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可以追溯到三百多年前,明清时期,江浙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徽商的推动;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上海新的发展战略的提出,安徽省也进一步推出助力上海发展的政策。近年来,在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积极推动下,随着持续扩大的区域合作领域,不断完善的合作机制,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快速推进。作为长三角地区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一年一度的市长联席会议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安徽省合肥、马鞍山加盟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功承办了长三角园区合作共建专题工作推进会,掀开了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新篇章。2013年,芜湖、滁州、淮南也相继加入。随着长三角科技中介战略联盟“安徽省技术经济专家库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工作的展开,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科技信息交流更进一步。这些交流和往来的密切,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资源的共享合作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三)长三角产业转移趋势明显由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原材料需求量巨大,而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安徽省拥有多种矿产资源,且储量均居全国前列,具备了就近就地就便供应长三角的条件。同时,作为农业大省,安徽的粮、油、肉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5.8%、7.3%和4.8%,人均水平均超过长三角地区。安徽省向长三角地区提供农产品具备运输距离短、成本低的优势,能够很好满足长三角地区居民生活需要。作为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安徽风景名胜较多,是长三角地区居民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安徽有价格相对便宜的土地、劳动力资源,且人均耕地面积是长三角的1.7倍,用工成本仅不到沿海城市的70%,综合商务成本仅是沿海城市的百分之三十几,这些条件对于长三角降低产业转移成本是十分有利的。这都使得安徽省承接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转移的优势较为明显。产业转移趋势也促进了长三角地区与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资源的共享。

三、基于长三角市场资源整合的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

(一)培育核心竞争优势,牵引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转型“先导力量”工业经济正逐渐成为安徽省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而进一步提升产业实力与竞争力面临着亟待突破的“瓶颈”: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7.2%,所消耗的能源占比高达83%,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环境、资源约束正在不断增强,钢铁、有色两大传统支柱产业所需原材料70%以上依赖进口,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安徽省应着力通过发展高效节能环保装备来改造水泥等原材料产业,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来拓展汽车产业的发展空间,通过发展冶金装备、煤机装备、船舶制造等重大基础装备、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来加快冶金、煤炭、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的升级步伐,进而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独特的高成长性、强牵动性,发挥其成为全省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先导力量”。

(二)引进长三角优势资源锻造产业集群,激活优势提升内生动力立足既有产业基础与科技实力,引进长三角优势资源,培育一批具有成长性、带动力的企业与项目,将潜在优势转化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动力。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路径就是坚持重大项目带动,通过内在实力与外在资源的整合,兴建部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走出一条“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路径。实践表明,无论是“外引”还是“内培”,都必须首先找准用力方向,走出一条以项目建设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有效突破的路径。

(三)发挥政策调控引导作用,尊重市场配置资源规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性投资的引导作用,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必要前提。但是,目前各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热情高涨,如何避免出现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投资的局面,仍然是一大难题。近期,国内有权威经济学家明确表示,用过时的投资体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极易引发新一轮低水平重复投资,走上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老路”。发挥财政性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更多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市场的价值发现与风险规避功能,是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效率的根本途径。

(四)积极开展与长三角市场资源对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会展营销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会展进行营销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方式,但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利用会展与长三角市场资源对接,这就需要政府、会展主办方和参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长远规划和精心设计,打造出适合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长三角市场资源对接的会展营销策略。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优惠,支持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向安徽转移;其次,会展主办方要明确会展营销目标,做好接洽长三角市场的工作;再次,参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要把握好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中安徽省的产业优势,大力推行关系营销,同时,注重长三角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个性化服务要求。

(五)把握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导向,确立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策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技术更新变革较快,因而,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利用会展、资源对接平台等信息渠道,准确把握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导向。同时,根据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变革,不断调整企业运营方式,增加研发投入,提供能满足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需求的产品,并积极应对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对优质高效服务的期望,提高企业自身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打造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品牌,获取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的满意度,从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上一篇: 创新技术培训 下一篇: 地震逃离正确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