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思路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5 17:20:43

产业发展思路

产业发展思路篇(1)

城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政策优势。重庆对城口的“四大定位”,提出把城口建成全市向北重要门户,重要生态功能保障区,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基地,重要生态经济区。县委十一届二次全委会明确提出“生态为本,特色为魂”的发展战略,打造成全市“生态经济强县”,并大力实施“产业上山,人口下山”,走“山顶绿树戴帽,中山果药缠腰,山下庭园连片”的新农村风貌,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实施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指明了发展方向生态优势。生态是发展农业全力追求的目标,重庆市委、市政府对城口的“四大定位”给城口生态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生态对城口而言就是一张牌,县内森林资源丰富,树木参天成林,空气污染少,是“天然氧吧”,先发优势足。城口的农特产品一个最吸引的东西就是“土”,土得有特色,有层次,有魅力,比如“城口老腊肉”,“城口山地鸡”,口感特别好,营养价值高。资源优势。城口除丰富的矿产资源外,种养资源是农业特色产业的重头戏。城口融大山区、大河谷、大林地、大农村于一体,境内耕地面积34万亩,各类草山草坡269万亩(其中有可牧天然草地133万亩),森林覆盖率已达52%,水资源丰富,平均气温低,雨量充沛,适宜发展种养业。人文优势。城口是重庆唯一成建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的革命老区县,正是这样的自然条件和人文优势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代代城口人,铸就了城口精神——“承认落后,不甘落后,自加压力,团结奋斗”,培养了城口人一种大气、锐气,有一种不服输,敢闯敢试的精气神,虽地处偏远,但工作标准不降低,虽条件艰苦,但思想观念不落后,这些人文因素无疑对推进城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是提劲鼓气的。城口农业特色产业尽管在多年来的探索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仍有很多不足。一是农户小农经济意识仍然存在。传统的三大坨产业还始终是农民的生存之本,“一亩三分地”的思想未根本革除,传统农业还占有很大比重。二是农业技术人才青黄不接,亟需注入新鲜血液。三是市场组织化程度低,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四是农业产业体系不健全,农业特色产业的体制机制单一,微观层面的建章立制较少,对种养业的扶持还集中在成规模、标准化的大户,散养户的普惠面不广。五是品牌推进力度慢,老品牌巩固效应不明显。六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项目承载力不强。

城口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总体思路:以市三次党代会赋予城口的“四大定位”为契机,以县委十一届二次全委会为具体指导,认真落实县上对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及扶持意见,有效对接中央、市、县三级政策,联动开发我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按照“依托资源做文章、围绕特色求突破、合理布局壮规模、树立品牌促发展”的思路,用市场化手段发展农业,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以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大户、小户发展为抓手,积极挖掘特色资源,培育特色品牌,力争建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凝聚各方力量,以农民增收为落脚点,努力提升农业特色产业化发展水平。发展目标:到2011年农业总产值达到8亿元,年增12%以上,特色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00元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5%。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全县生猪出栏30万头,城口山地鸡出栏800万羽,中蜂达到10万箱,农产品品牌达到20个以上,创建6个以上市级农产品知名品牌和驰名(著名)商标,2个以上部级农产品知名品牌和驰名(著名)商标,培育10个以上市级龙头企业。通过努力,力争建成全市最大的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全市最大的中蜂养殖基地,全市品质最好的生态蛋(肉)鸡生产基地。

推进城口特色农业产业的对策

(一)打好生态牌、固守良好生态,突出特色、壮大产业基础。城口虽地处偏远,但独特的生态资源也给了城口人广阔的致富空间。吃透政策,研读政策,运用政策,投放政策,精心谋划思路,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山区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是城口的必然选择。发展城口特色农业不能“等靠要”,坐而论道,制定不切实际的宏伟目标,而要脚踏实地,充分运用各项优势,并转化为具体的操作办法,转化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现实生产力。

(二)建立健全农业特色产业体制机制,形成“领导带头敬业,干部干事闯业,百姓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一套完善的农业特色产业体制机制是做大做强做特做优农业特色产业的“法宝”,大胆探索以“城口老腊肉”为载体的生猪产业,城口山地鸡,城口蜂蜜,特色性冷水鱼类养殖的体制机制,强化措施,在扶持政策、技术保障措施、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向养殖户重点倾斜,用体制机制管人、管事、管才,领导干部齐心创事业,激发百姓创业,进一步完善农业特色产业机制。

(三)强化服务意识,全面落实上级政策。增强领导决策的科学性,靠前服务,深入基层及时了解群众呼声,原原本本将惠农政策带到基层,转变工作思路,变“要”为“我要干”,正确引导老百姓改变不合时宜的传统的种养观念,树立科学种养的意识,善于利用政策、技术优势,在农业特色产业的提质增效上有所发挥、有所拓展。定期开展“三下乡,解民情”活动,有步骤地贯彻落实惠农政策,以通俗易懂简明的形式深入基层,使惠农政策深入人心。同时加大对农业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办法,相互取长补短,将学到的新经验、新技术普及推广到田间地头。

产业发展思路篇(2)

在2001年4月17日颁布的《物流术语》中给出了我们国家的物流国家标准定义,即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由此可见,物流活动提供的是一种以运输、储存为主的,多种功能相结合的服务活动。依据三次产业分类法,就可以将物流产业归为第三产业范围,这一划分方式也得到了广泛认同。因此,物流产业属于广义的服务业范畴。

二、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就需求来看,现代物流观念尚未在工商企业中得到普及,国内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不足。时至今日,国内仍然有众多企业(47%的生产企业和62%的商业企业)尚无或未认真考虑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标准,其对现代物流的观念尚不明晰,对于物流服务本身的标准化程度考虑明显不够;他们首先考虑的因素只仅仅是成本。在全国范围内,现代物流只在沿海等少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中得到了重视和发展,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和边远省份,现代意义上的物流还未真正起步;并且即使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物流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也还很低。这些数据与事实都表明,我国要广泛建立现代物流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我们首先需要在国内企业中普及现代物流的观念,普及办好物流、服务于我的现代物流观念。

(二)从供给来看,目前我国物流业标准化程度还比较低。较前几年,我国物流业近些年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企业仍呈现数量少、企业组织规模小的特点,并且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物流企业的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绝大多数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不能形成完整的配套物流服务;物流业基础设施、技术装备水平较落后,信息化水平低,专业人才匮乏。诸如此类种种现状致使我国物流企业缺乏必要的竞争实力,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总体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仍然较低。然而,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企业中现代物流观念的普及,国内各行各业对物流业的需求必将随之迅速增长,因此,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水平与服务质量亟待提高。

(三)物流研究与教育相对落后,物流专业人才短缺。与先进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还非常落后,物流高等教育起步晚,呈现“少、散、差”的状态,缺乏统一规划;从事物流研究的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较少,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微乎其微。据统计,我国高等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课程的大学仅有10所左右,仅占中国全部高等院校的百分之一;并且,与物流相关的大学本科教育虽有开展,但尚未得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研究生教育刚刚开始起步;此外,目前的学校物流教育多数只片面注重物流理论的传授,而缺乏对物流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与物流专业环节多、系统性强、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的特点是背道而驰的,这就致使物流专业教育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缺乏现代物流观念、物流行业水平不高的现状下,需求企业中的物流职业教育则更加贫乏,企业通常采取短期培训的方式,但对于专业环节多、系统性强的物流教育与普及而言,这种方式无异于杯水车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邓小平就指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普及现代物流观念、提高物流行业水平从而服务于国民经济,提高我国的物流研究与教育水平这一“生产力”、建立规范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径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缺乏有关物流业发展的统一规划和政策。我国各地各级政府大都将发展物流业提上了议事日程,积极为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但由于我国物流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机制不健全,竞争秩序不规范,现有的政策制度和管理方式缺乏统一考虑和规划,不健全、不配套,无法促进流通和生产的共同发展,不能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致使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缺乏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这都极大限制了物流业的提高与成熟。

三、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思路

与任何事物的成长过程一样,物流产业的发展壮大与成熟也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充分考虑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从实际出发,加快普及现代物流理念,加强物流学科研究与专业人才教育,统一规划、制定配套政策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逐步应对、系统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使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少走弯路,从而尽快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完善的服务与支撑。基于这一思路,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倡导先进的物流理念,引导培育物流需求。要从传统的单一、落后物流模式中走出来,首先要思想先行,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现代物流的便捷与优势,才能快速促进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因此,应当首先确立、倡导先进的物流理念;没有先进的物流理念,就谈不上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国内各行各业对物流的需求随之迅速增长,这种客观需求也需要先进物流理念的正确引导与培育。先进的物流理念与对物流的客观需求互相促进,必将推动我国物流产业快速健康的发展,进而提高其服务水平与质量。

(二)加速物流业标准化进程。从企业组织长远看,物流标准化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企业的自身利益,所以企业应当积极参与、配合物流标准化的推广和应用。在物流业的标准化进程中,企业应成为物流标准制定和实施的主体;如果没有企业的参与与实施,物流标准化建设只会有头无尾。

在企业的参与下,物流业的标准化应着眼于整个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包括制定物流基础设施标准规范,制定包含物流体系各主要环节即包装、运输、装卸搬运、储存各个基点的标准规范。特别是,由于集装形式将会是当前以至未来的物流主导形式,所以针对集装体系的各个环节建立相关标准可以作为一个优先方向。

此外,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社会中,对物流信息进行有效筛选利用无疑将会极大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并更有利于实现物流产业的标准化。因此,统一规划建立完善的标准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包括物流商品和物流节点等信息的标准物流信息数据库,实现快速链入、快速访问,信息共享,使得需要的用户可以经授权快速访问使用,不仅节省人力、物力与财力,还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达到了对物流信息的有效筛选利用,从而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与提高。

产业发展思路篇(3)

1、文明历史悠久。远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聚居、生息、繁衍,3000多年前即有建制。据专家考证,县境内芝河两岸有旧石器遗址,有罗仓、下退干等新石器遗址,商周墓葬遗址,汉代城堡遗址,并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有新石器时期的石斧、陶片,商周的青铜器、唐代的石佛头像、宋代的瓷枕等多件规格很高的文物被国家、省博物馆珍藏,楼山龙王庙、县城文庙大成殿为元代建筑全国罕见。

2、旅游资源奇特。全县有62处旅游资源单位有80%以上集中分布于县境西部沿黄河一带。特品级旅游景观有乾坤湾、黄河峡谷地貌,四级旅游景点有六处,三级旅游景点有23处,可以划分为八个旅游资源开发对象:关资源群、乾坤湾资源群、仙人湾资源群、楼山资源群、望海寺资源群、阁底资源群、芝河资源群和四十里山资源群,其中乾坤湾资源群为核心资源,位于全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晋陕大峡谷之中,是我国干流河道上蛇曲发育规模最大,最完好,最密集的蛇曲群,是九曲黄河的核心景区。12月21日,国土资源部批准黄河蛇曲(乾坤湾)为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被临汾市列为全市十大特色旅游景点,可开发形成核心旅游区。

3、红色文化厚重。1936年率领红军东征,途径,在赵家沟、前龙石腰、上退干等地居住和战斗了十三个日日夜夜,是红军东征时期建立的重要根据地之一,是主席在临汾市境内唯一住过的地方。在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建国前后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接纳和帮助了20多个省市逃荒求生的人民共渡难关。1971年将曾居住过的上退干村改名为东征村,并修建了红军东征纪念馆,当时的临地委在此召开了第一届全委会。5月12日重新修复了红军东征纪念馆,剪彩开馆,有霞光普照、阳光雨露、殉义柏等景观,境内还有回师西渡渡口、沙发石、红军井、红军石、红军崖、毛字石等红色旅游资源(来源:文秘站 )。

4、生态资源丰富。境内盛产红枣、核桃、绒山羊、小杂粮、蓖麻、酸枣、野生中药材等特色产品,品质上乘,闻名遐迩。尤其是红枣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以核小、皮薄、肉厚、天然无虫、无公害、无污染而久负盛名,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证书和奖章,是全国无虫红枣第一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枣乡”称号,在我省干果类农副产品中率先获得了有机食品转换认证,目前,全县红枣树总量达到30万亩900万株。发展绿色观光、采摘旅游、建立果品加工基地,转化原枣为旅游商品,开展绿色生态旅游。

二、旅游产业发展思路

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发挥比较优势,提出了“绿色产业富民、能源工业强县、旅游开发兴业”的发展思路,制定和出台了《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在全县打造以红军东征纪念馆为主的红色文化旅游,以黄河乾坤湾为主的黄河文化旅游和以红枣品尝采摘为主的生态文化旅游三大精品旅游线路,牵动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1、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景区。以红军东征纪念馆为主体,新建展览馆,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修建红军东征纪念塔,开展追寻红军东征足迹、寻访东征老红军及其后人,祭奠红军崖英勇牺牲的无名烈士等主题活动,努力把东征纪念馆打造成全省红色旅游重点景区。

2、打造黄河文化旅游景区。加大以乾坤湾为主体的重点景区建设,修建黄河地质博物馆、观景台、乾坤道、天脊台等景点,挖掘保护河会里民间艺术村、黄家岭民俗村等资源。开发黄河观光体验项目,开展水上漂流、黄河游艇、空中热气球等活动,饱览黄河地质公园奇特景观。开发游乐服务项目,修建服务中心、农家宾馆,推出特色产品、农家饭菜,开展黄河沙浴、黄河垂钓等休闲娱乐活动,打造全国黄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产业发展思路篇(4)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大会《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中指出:“产业集群优势已经超越低成本扩张而成为吸引外资投向的主导力量,推动‘产业联系’将成为投资政策关注的焦点。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必须走集群化的道路”。农业产业集群有着巨大效应。一是集聚效应。农业产业集群使农业资源和投入的要素形成积聚,如人才、销售网络、市场份额、资金投入,都形成积聚,这些要素的积聚为群体内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二是竞争效应。产业集群形成了一种激励机制,使集群内农户之间、企业之间、生产者之间竞争增强,大大激励了农业企业创新和企业生产的增长。同时,集群内各个市场主体以集群方式参与外部竞争,提高了竞争能力,增强了抵抗市场风险能力。所以产业集群形成改善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三是分工效应。集群内农业生产、加工及其流通,形成明显的专业分工,形成专业户、专业村,“一村一业”,“一村一专”,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降低了交易成本。四是协作效应。协作出效率、出效益。农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在竞争的基础上,又开展密切协作,形成配套。这种协作是建立在资源共享和专业分工基础上的,形成了协作机制,创造了协作精神,相互取长补短,可以分享规模收益。五是区域效应。农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形成密切的横向联系。这些企业在向外部拓展过程中,企业又会同外部建立起广泛密切的联系,从而带动整个地区各个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强大的区域效益。六是品牌效益。农业集群发展以产业为依托,以品牌为基础,树立起“产业品牌”、“产品品牌”,形成拳头产品,从而树立起集群的名牌产品,带动产业发展。

二、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及特点

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种植业产业集群。通过种植区域化,生产专业化,品种优良化,创建优势产业带,形成市场特色和品牌,提高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比如玉米带、肉牛带、苹果带等等。二是养殖业产业集群。通常是以大型饲养企业为龙头,带动饲养农户,走饲养规模化、区域化路子。通过加强饲养小区建设,提高饲养水平和规模,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形成具有较高市场知名度的产业集合。以龙头企业带动,大搞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创造名牌产品,提高商品率。三是农产品加工业集群。主要是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大力开展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名牌的产品,提高商品率。如双汇猪肉加工,新疆的蕃茄加工,伊利、蒙牛的牛奶加工等等。四是农产品流通产业集群。农产品流通企业、运输营销建立连锁经营开拓市场。如山东寿光的蔬菜批发市场集群等等。五是农业科技产业集群。以农业科技产业化为带动,大搞育种、栽培、植保技术推广。例如农机专业队耕作、跨区作业等等。这在许多农村也初见雏形,一些地区发展速度很快,成效明显。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模式都是实践的产物。任何一个产业集群模式的形成,都离不开这个产业集群所处的农业资源优势、农业技术和生产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许多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都与我国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密切相关。比如现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开始呈现出合理分工的新格局。主要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一些各具特色的作物带、产业带逐步形成等等,都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九个主要粮食品种的优势产业带。三大优势棉区的植棉面积和总产量加到一起占99%,我国的两大苹果优势区面积和产量占到全国的80%以上,西北等四个肉羊产区的产量占全国的81%,中南沿海、黄渤海及长江中下游水产品出口的总量占全国总量的98%。农业产业集群是大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以及相关产业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最根本的特点是在竞争和合作中共同获得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效益,共同促进产业发展。(1)农业产业集群内的农产品生产、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程度相对较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集群内农业生产者形成了明显的专业分工与协作。(2)农业产业集群内农户间、企业间协作配套较强。农业集群内农户间、企业间协调配套机制逐步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都形成了比较密切的合作关系。(3)农业产业集群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程度较高。农业产业集群一般都实行农产品的产销加一体化,是生产集群、加工集群、销售集群的综合体。(4)农业产业集群内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步伐加快,已形成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产业集群一般都有自己的科技队伍、研发队伍,能够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5)农业产业集群的核心力量和依托是具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不论哪种类型的产业集群,一般都依托内部或外部的各类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发展带动集群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共同基础和特征。(6)农业产业集群有良好的政策环境。许多地方政府对产业集群认识高,给予政策扶持的力度大,严格按照市场的规则办事,不参与集群的具体经营活动,但是提供了有利的政策和政府的服务。(7)农业产业集群具有勇于创新、创业的领导机构。产业集群通常都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产业集群领导管理人员勇于改革,富于创新,在集群内的诚信程度较高,和谐程度较高,从而加强了企业之间分工协作关系,降低了交易成本和谈判成本。(8)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程度较高。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快的地方,一般都拥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通讯设施。这是产业集群发展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三、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途径及条件

从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情况看,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必须立足于资源优势,以科技为动力,以龙头企业为带动,采取有力措施,选择正确的发展途径。总结各地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实践经验,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途径的选择主要有这样几种:一是以市场为依托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比如通过贸易集群带动生产集群,通过流通性的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的销售,开拓农产品的市场,带动主导产业,发展农产品的流通产业。二是依托农业区位优势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寻求优势环节和链条,形成农业企业集群、生产集群或加工集群。比如沿海一些地区发展外向型农业产业集群就有自身优势。三是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发挥企业带动作用,如小麦、蔬菜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四是依托涉农服务来发展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各类农业服务业、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信息咨询和技术培训等。五是依托农业科技来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主要是发展农业科技服务,形成规模和配套。如依托生物育种工程、良种培育形成集群来带动农业发展等等。

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应从各地区域优势出发,采取有效措施,为产业集群发展开辟途径,创造内在发展条件。一是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形成有优势的主导产业,这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柱。选择主导产业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形成生产规模。特别是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要防止产业、产品趋同和重复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开发名优特新产品,创名牌产品。二是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名牌产品、拳头产品。这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农产品基地是产业集群龙头企业所需的原料和销售的农产品的集中产地,是农产品批量、均衡供给的保证。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充分发挥各地优势。突出加强基地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建设。三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农户发展,带动企业发展,从而带动集群发展和整个地区发展,这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主要特点,因此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是加快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举措,这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动力。四是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行区域化布局。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提高优势产品集中度,这是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基础。没有优势农产品区域支撑,发展相关农业产业集群就失去了重要的产品依托,也就失去了重要的发展基础。五是大力推进农业“七大体系”建设。“七大体系”建设,包括种养业良种、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这些体系的构建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支撑。六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最终取决于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基地的技术进步。要继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改进农业科技应用推广办法。要大力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提高农民素质。要鼓励国家科研机构直接参与集群内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发展农业高技术企业。

四、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理性思考及启示

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是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对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农业产业集群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组织创新。新阶段农业发展需要三个创新,一是政策理论创新,二是科技创新,三是组织创新。三个创新结合起来才能够促进我国农业跨越式发展。政策理论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支撑,组织创新是基础。没有组织创新,新阶段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制约。所以要大力支持农业产业组织创新,通过组织创新创造条件,促进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要用改革的思维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观念去谋划和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一个产业集群里边,有农业,有工业,有流通业,还有其他第三产业。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既是发展农业,又是发展工业;既是发展一、二产业,又是发展第三产业。通过产业集群的区域化推进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促进城乡统筹,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和谐发展。因此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是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

第三,农业产业集群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实际步骤。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践表明,凡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比较好的地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都比较高。因此,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增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突出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打造优势产业,着力提高竞争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产业发展思路篇(5)

中图分类号 F32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204-02

兴宁市林业部门积极开展创新载体,启动了“绿色富民”的生态理念,开展“绿满兴宁,绿色兴宁”的活动,加快了现代林业建设步伐,推动了梅州绿色的经济崛起发展战略。兴宁市林业生产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林业加速转型升级,提升经济效益,实现林业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促进农民耕山致富和绿色生态发展[1-2],林业产业也将向现代林业绿化产业方向快速发展,为保证民生、建设美丽幸福新兴宁提供有力的保障。

1 兴宁市林业产业发展目标

以林业科技创新,发展现代林业建设,促进林业产业化经营,要根据兴宁本地的土壤、水资源、气候条件、地理位置推广适宜兴宁地区种植的经济林,对果树、竹木进行规划,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推动绿色经济的崛起为指导,以现代绿色产业为前提,以第一产业(油茶产业)为龙头,第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与创建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的旅游产业,推广梅州兴宁生态旅游、森林公园游有机结合,措力打响“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的旅游产业品牌。并以2013年底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16.82亿元为基础,力争近年内再上新台阶,预计到2016年全市林业总产值(包括林业、生态旅游产业)达到23.8亿元以上,通过林业生态产业化发展途径,使兴宁市林业产业经济快速发展。

2 兴宁市林业产业发展思路

近年来,兴宁市林业产业发展思路是营造“绿色青山”,发展“金山银山”,结合旅游产业,突出做好生态公益林、森林碳汇、森林公园、森林围城和名贵树种种植发展的工程建设,推动林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发展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的旅游产业,推动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充分满足“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的心理要求,做好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方法是重点围绕兴宁市林业特点,并以“茶、果、树、竹、木、艺、花、游”8个字谋划兴宁市现代林业绿色产业的发展。

(1)茶(油茶、茶叶)。以油茶产业为主导产业,并按照兴宁林业局油茶产业发展的规划要求,加强指导发展和重点立项资金的政策扶持。并以黄陂祥旺油茶基地、石马名锋现代油茶基地、大狮油茶基地和全市各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为龙头。以龙头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尽快形成“院校+公司+基地+农户”或“科研单位+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建立产、供、销经营一体化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辐射带动促进全市的油茶产业和名优茶产业的发展。

(2)果(指山坡地种植的沙田柚、柑、橙、龙眼、荔枝、板粟等各种果类)。此类产业面积较大,产值比重大,以往沙田柚、柑、橙、等果树产值都由农业部门统一管理,产值也由农业部门统计,现根据省林业产业处的界定,凡在山地上种植、生产的产品,其产值应计入林业总产值。根据这一界定,果类产业也属于林业绿色龙头产业之一,应加强统计,统一管理,协调发展,做强做大山地种植水果产业。

(3)树(指兴宁市生态公益林,森林碳汇,速生丰产林、用材林、乡土名贵树木)。结合万村绿、生态乡镇、新农村建设,以及名村名镇示范村建设的创建活动,采取重点资金扶持,重点支持公路主干线和沿线的各个景区,对城镇周边、村庄“四旁”进行绿化,发动群众大力发展桂花、樟树、罗汉松等珍贵树种的种植,这类产业是现代绿色产业的新产业。为实现村庄美化、绿化、净化,应充分发动群众农户在村道、房屋前后、村庄周围种植各种珍贵树木,提升全市的绿色生态水平,建设“绿树成荫”的美丽乡村,达到城市乡村美化、绿化、净化的好局面,同时形成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产业规模。这类产业是现代绿色产业的朝阳产业,目前,宁新、永和、兴田等镇已有经营者开发和种植名贵树种,如兴宁市新发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叶塘镇建设了的珍贵树种的产业基地,发展种植金花茶、土沉香、降香黄檀、格木、檀香、罗汉松、桂花、红豆杉、细叶樟等10余种名贵树木,并于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并通过政府宣传推广和扶持,承包机关、学校、城市、公路、道路和乡村建设的公园绿化,促进加快了名贵树木的发展。

(4)竹(主要指毛竹和本地的黄竹、土竹等)。毛竹产业也是新兴产业,对毛竹来说,目前兴宁市罗岗、罗浮、石马、大坪、水口相对较有基础,面积较大,兴宁市永和镇竹业有限公司依托该市丰富的毛竹资源,开发高级竹炭、竹凉席、竹凉亭、竹炭茉莉花保健枕、竹文化、工艺品等系列产品,市场前景看好。此类新兴产业,市场潜力大,前景可观,应加强引导,带动发展。

(5)木(指木材加工业)。应重点抓好名贵树木森林碳汇、速生丰产林,生态公益林和木材加工企业的建设,加快广东华威为龙头的生产与加工业。通过技术改造等措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生态效益。

(6)艺(指藤、竹、木工艺产品)。此类产品多为出口,兴宁市坭陂、新圩、水口、永和等镇均有藤、竹、木工艺品生产厂家,这一产业是劳动密集的生产加工企业,既能解决劳动力就业又能出口创汇,应鼓励支持,加快发展。

(7)花(指园林、盆景、花卉业)。目前,兴宁市已在市工商部门注册的园林、花卉公司近23家,主要生产经营名贵树木种苗、盆景、花、草和园林设计施工等。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兴宁市开展国家森林公园和卫生城市的建设,目前,这类产业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前景广阔,也是需要加快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

(8)游(指森林生态旅游和服务行业)。这类产业目前已有神光山部级森林公园、永和熙和湾和径南明珠养生园、合水旅游度假村、罗浮渡田河旅游度假村的发展,这一产业随着兴宁市生态旅游环境的不断改善,在生态游、自驾游、客家风情游、乡村体验游不断升温的形势下,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应加速发展。

3 加快现代林业科技绿色发展的建议

要牢固树立“科技兴林,人才强林”的发展战略,为现代林业产业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当前,在“科技推动经济,人才支撑发展,知识决定命运”的新时代背景下,要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推动兴宁绿色的经济崛起,必须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才为基础[3-4]。兴宁市的林业产业化正处于结构调整和转轨变型的关键时期,肩负着保护资源、优化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多重使命。林业产业化这方面应从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生态林业,实现良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要用现代科技来发展林业产业,用现代信息来管理林业产业,向科技要效益要速度,才能加快兴宁林业产业化建设的步伐,更好地推动梅州绿色经济崛起,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三农”的快速发展。

4 参考文献

[1] 王蓬.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可持续控制对策的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11(1):109-112.

产业发展思路篇(6)

河北处于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五大行政区域的连接地带,受政策、历史及人文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知识贫困、科技水平落后以及观念转变滞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作为欠发达地区特征之一,河北省很多地方现代化程度低,人们的生产生活保持着原始纯朴的方式,这又为发展时下盛行的乡村文化旅游奠定了基础。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欠发达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应该以农村为中心,推行“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具体发展思路如下:

一、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卫生设施、停车场和游客休息设施等,这些硬件设施的建设应按照就地取材、节约环保的原则,加上巧妙地规划和设计构思,使其和周围的环境和谐一致,尽量体现自然的、绿色的格调。当然,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可以引进一些必要的高科技设备,比如生态厕所的安装,可以极大地改善农村卫生条件,环保无污染还可以资源循环利用。此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也包括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确保农村和外界的信息畅通;另一方面,要特别注重软环境的建设,首先,地方政府要提高对新兴产业的重视程度,将国家制定出台的相关政策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有效的传达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关注度。其次,主动引导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认识到“乡土文化”的价值,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不盲目崇洋也不抱残守缺,从而改善民风。另外,还要通过举办各类讲座和培训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和法律意识,为乡村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最后,还要借鉴成功地区的经验,联合企业、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进行总体规划的编制,探寻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

二、保护和开发乡土文化资源

河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人口大省,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积淀了众多特色鲜明、风格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物古迹,这些都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它们犹如颗颗散落于民间乡野的珍珠,需要能工巧匠来串联。首先,充分挖掘农村地区的独特资源,在各县、乡、村开展调查并做好记录、建档工作。因为乡土文化种类多样,形式各不相同,进行全面调查,是把握全局、分类保护和开发的前提。其次,通过资源整合、数字化保护、复制保护以及开发式保护等多种途径对农村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在这方面,“长阳模式”值得借鉴。最后,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的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品牌效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离不开非遗传承人的参与,然而目前,非遗传承人正面临着老龄化和“青黄不接”的局面。据调查,部级非遗项目超过70岁的传承人已占到1/3,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宁愿外出打工;而且新一代非遗传承人学历和文化程都不是很高。[1]要改善传统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的局面,除了政府的资金、政策支持外,还需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带徒、学院培养、社会培训、家族传承等多种模式进行“立体”的传承,加大对传承人的培养力度。高等院校,特别是专业技术学校应当加强与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的联系与合作,加强 “手工艺”等相关专业建设,培养高层次农村文化产业人才,直接服务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要创新人才引入机制,让传统文化进校园,民间艺人上讲台。

三、区域整合、统筹发展

在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北众多的农村地区尤其是环首都贫困地区要想乘着政策之风甩掉穷帽子,必须有全局意识,统筹规划,因为各自为政、没有规划、没有秩序的行业发展往往会产生同质化竞争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地方政府要打破现有行政界限,寻求合作共赢,整合各类资源,包括农业资源、文化资源、人力、物力、资金和技术等,比如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发展家庭农场等现代农业,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劳动力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规划田园风景图,五颜六色的田野风光可以吸引画家们写生作画,也可以让久居城市的人们欣赏到别样的风景,这样农民就可获得主业和副业双丰收。

四、打造立体宣传渠道

信息化时代,要改变农村在人们头脑中落后的印象,迅速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就必须重视立体化的宣传,除了传统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途径外,网络是一种方便、经济、快速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出行前获取相关信息的一个最主要渠道,所以旅游经营者可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工具加强宣传,这些工具包括网站、博客、微博、论坛、常用工具软件中的植入广告。新农村还应重视自己官方门户网站的建设,所谓官方网站是指权威的、唯一或指定网站,和一般网站相比,在消费者心目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官方网站的信息具有权威、可靠、及时的特点,这在信息纷繁复杂的网络时代,对于想从网络了解信息的大众消费者来说意义重大。在网站上,凭借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可以用生动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新农村风貌。

五、开发旅游地高校客源市场

乡村文化旅游客源主要来自周边城市,然而在欠发达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许多普通大众的消费能力有限,导致旅游客源不很充足,而且针对目前中国休闲旅游者呈现年轻化、高学历特征的现状,而高校正是年轻、高学历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所以从旅游地周边地区的高校挖掘潜在客源市场是一种必要的、值得尝试的途径。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8-25岁之间,这也正是人一生中精力最充沛、体力最好、精神压力相对较小、时间较充裕的时期,也是求知欲最强的时期,[2]他们的出游不是纯粹的为了观光娱乐,还有了解社会、增长见识、学习传统文化的需求,所以应通过生态休闲教育等途径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念转变,激发他们更深层次的消费需求,主动关注自身周边的环境发展,深入农村去感受那亲切的田园风光,体会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吴元新.二代非遗传承人培养需重视.[EB/OL].[2012-06-25]http:///info.asp?id=154904.

[2] 谭业.在校大学生生态旅游意识特点及培育途径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2)107-110.

产业发展思路篇(7)

[中图分类号] F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3-0014-03

Abstract: With the pilo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nd circulation and approval system,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ay of moderate scale gradually has been carrying out. The agricultural means of production, capital goods input, crop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gradually have developed in the intensive direction. Agricultural producer services model should build around agricultural economic organizations by means of modern agriculture value network. The government should transform and strengthen the service consciousness and function, improve peasant quality to change the petty farmer idea,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strengthen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e the land circulation mode and path.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er services, development model, thought construction

一、引言

我国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经营的模式一直作为农业生产的主流,如果将小家庭看做小企业的话,从化肥和种子供应到种植收获到生产销售等构成了传统农业链条中的主要活动,也是创造价值的主要活动,自产自销的小农意识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率等方面显示出其滞后性。

我国农业生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其体系建立是附在农业产业价值链体系的发展过程中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和经营体制的发展将会与农业生产业发展相互作用,并不断促进农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农业与生产业的融合,因此,基于农业产业价值链体系下的融合式分工构建我国农业生产业体系是非常适合和必要的。

二、农业产业价值网络构建

迈克尔・波特在1985年提出了企业价值链的理念,价值链描述了企业的价值是通过形成一个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基本作业和辅助作业组合形成的,在其分析过程中,生产业渗透到了每一个制造型企业的价值链环节,通过渗透,在其整个生产过程中提供了五个相互关联的投入。波特教授[1]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厂商的各种活动,包括设计、生产、销售、配销与支援等。每个活动皆有助于提升其相对的成本地位,并可做为创造差异化的基础。价值链为分析此类竞争优势来源的系统化方法,将厂商的活动分解为数个策略上的相关活动,以便了解成本行为与现有及潜在的差异化来源。

波特教授[2]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任何的产业价值链都是由一连串价值活动所构成的,企业价值链乃附属在这个体系之下。产业价值链是了解整体产业竞争优势的工具,从价值链的角度来思考成本、速度、品质、服务等竞争的概念,以获得生产体系和上、下游活动过程中最紧密配合,使企业能够降低成本或使客户能够获得更好的服务或产品,从而创造了差异性的价值,而产业价值链的每个价值活动都牵动最终客户所获得的产品或服务。

基于产业价值链的理论和思想,结合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活动,构建农业产业价值链。农业基础设施、生产资料、金融和信息服务、科技人员服务、农技服务作为农业的辅助活动,贯穿整个农业基础活动过程。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农业基础活动是创造利润的主要来源,而农业辅助活动主要是由政府进行提供的各类服务以及基础设施投入,其本身是服务于农业生产加工过程的,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辅助活动与基本活动是不相分离的,因此,辅助活动本身是不单独创造利润的。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过程中,在一系列农业政策的引导下,如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经营体制转变、农业组织模式创新等,农业生产业伴随着其专业化程度逐渐深化,逐渐从农业生产的基础活动中分离出来,形成辅助活动,辅助活动一方面仍然全面渗透农业生产方式的基础活动中,促进农业基础活动的利润增长,另一方面辅助活动由于其自身的专业性和外部性逐渐凸显,其本身也能够促进利润增长。

进一步分析农业产业价值链的基本活动,每一个业务过程内部其实都包含着不同的活动以及存在自身的条,进一步分析其内部链条,有助于分析农业生产基本活动创造利润过程以及研究如何实现农民增收。以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为例进行分析,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链条长、环节多、组织化和信息化程度低。小农意识所导致的农民无组织分散状态,很难获得充分的能够引导生产加工以满足零售市场需求的信息,在多环节的农产品流通链条中,农民的市场主导能力、谈判能力都非常的弱,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销售数量、销售地、等级认定等方面都不取决于农民,从更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农民仅停留在生产加工环节,而流通环节农民是无法也是没有能力参与进去的,换句话说生产加工环节是农民收入和利润的终点,虽然农业产业链在产后环节继续延伸,但是农民无法从高昂的附加价值中获得丝毫的收益和利润。此外,由于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滞后,农产品生产加工也仅停留在初级产品加工环节,农民所获得的利润也仅仅是获得产品加工的劳务费而已,因此,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起始点就发生在产地市场初级产品采购环节,如果将初级产品在流通环节的税费、损耗等因素转嫁到农民身上以及产地市场分散农民之间的无序竞争,那么在农产品产地市场采购的价格可能还会更低,因此农民所获得的收入显然更低。

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现代农业应该是包括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在内的农业产业链的整体概念。现代农业产业价值链很难是单一的生产模式链条,在产业价值链理论的分析视角下,运用融合式分工的思想,将农业与第二、三产业进行融合,将农业与旅游、休闲、科教、体验、创意、生态、绿色健康等充分融合起来,会产生新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提高农业产品的高附加价值;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加工产业链条也逐步向两端延伸,产前通过科技进步等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品质,产后通过精深加工、包装、品牌、设计、营销推广等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的附加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不同链条之间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也将会逐渐渗透。

三、以农业经济组织为中心的组织模式构建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重视农业产业链条和农业生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发展的直接目的是农业产业价值链的发展,根本目的是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以及对于“三农”的作用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农村土地流转和确权制度、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农民组织化形式和组织程度等方面。

我国农业生产业发展模式应该建立在以农业组织化程度为主导基础上,核心围绕和服务农业组织。以家庭为中心的分散的经营方式以及小农经营的思想意识将会滞后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随着土地流转和确权制度的试点和推行,适度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步推行,农业生产资料、农业资本品投入、农作物生产加工等逐步向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以农业组织为代表的协会、股份公司等多种形式或是组合形式在整个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中发挥着主导和核心作用。农业生产业只有在农业组织载体中才能发挥最大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更加具有效率。而小农户在生产资料、农业资本品投入等内部化和分工内部化导致了小农户生产资料投入等无法达到效率最大化,而且农业科技服务、农技、农业专业人员、农业信息化等利用化程度低或是利用成本较高,从而使小农户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中处于从属位置,因此,专业化农业组织是实现农业生产业发展以及发挥农业生产业作用的必然路径。

在整个农业生产业体系中,农业生产业自身专业化,同时相互之间互相影响和作用,协同发展。比如,农产品质量追溯服务、农产品销售和营销、农业金融、农业物流、远程农技服务需要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等需要农业物流作为支撑;农业金融的作用体现在农产品物流、销售、农业信息化、农技服务等各个服务业的领域;科技平台建设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作为整个农业生产业模式建设的外部影响因素,科学技术和知识水平决定了农业生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程度,因而影响着相应的生产业体系建设;土地流转制度会直接影响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和小农意识的转变,土地流转制度和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会直接影响农业产业组织程度,进而影响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和其体系的构建。

农业生产发展模式主要在农业组织化程度基础上进行构建。每一个农业生产业本身也是服务于现代农业产业价值网络的每个环节。农业产业价值网络的每一个环节或是整个链条都会由多个或是一个、形式相同或是不同、规模大或小、影响力强或弱、结构紧密或分散的农业产业组织构成,不同的农业产业组织会选择不同的农业生产业形式,当然农业生产面向和服务程度也会因农业产业组织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比如,农业金融可能会更多服务于规模较大、结构紧密而影响力强的农业组织;农技推广可能更愿意同规模化运行的农业组织进行合作;农超对接模式中,大型超市更愿意同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园区、种植大户、农业组织合作;农产品质量和追溯服务以及标准化服务在农业组织中更容易实现。

四、农业生产业发展模式的条件和基础

随着商品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农民在农业生产产前和产后参与性在降低,在两端所承担风险的不确定性在不断增加,农民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中的谈判能力在弱化,出现了“假种子、假化肥”、“谷贱伤农”、“种植技术落后”等问题,其根源是在小生产方式与市场机制之间的矛盾,症结出现在我国农业生产业发展的条件和基础还不够成熟,缺乏稳固和坚实的载体,而解决问题的核心就是农业组织创新建设和有效实践。

(一)转变和强化政府创新服务组织的职能

1.转变农民固化保守的思想意识。在传统农业种植方式下,农民就需要会种地,换句话,农民仅需要在产中环节发挥出农民自身的实力和专用性,但是在农业市场化、信息化、专业化的背景和趋势下,现代农业要求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过程都需要专业化,这对于传统种植方式下的农民是非常大的挑战,而且即使在产中环节,农业种植方式转变,良种化运用、病虫害防治、化肥和农药等中间农业生产资料的合理运用、土地微量元素的最佳配置等等。最重要现实是首先转变农民在传统农业种植方式下的保守思想意识,促使其积极地通过认可、接受、学习、传播等形式向着现代农民的方向发展。因此,政府就需要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可以通过培训、宣传、教育、实验、指导等,培育新型农民,自觉学习,从而接受新型种植技术、良种化技术等,培养农民逐渐成为现代农业重视方式下的会种地的新农民。

2.转变服务意识、创新服务职能。一是政府职能倾向于对于国家农业政策的深刻理解和积极贯彻执行,维护农产品价格、农产品市场秩序,引导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等;二是多渠道、多层次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服务,特别是对于农业而言相对专业化不强的产前和产后环节,比如,保证良种、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严把质量关、强化监督关、流动检测关等,通过引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积极引导和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等;三是强化农业公共服务建设,如加强农业水利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及推广、农村金融和保险支持等;四是扶持、引导、培育农村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发展;五是政府要做好各职能部门功能的衔接、协调和整合,以指导和服务为主旨,充分发挥涉r部门的服务职能。

(二)积极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组织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商品化、市场化、专业化会逐渐使个体农民失去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原有的主体和主导地位。农民需要专业的合作组织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链条中发挥农民的平等地位,提升市场交易中的谈判地位,减少虚假信息对农民利益的损害,降低农业生产资料对于农民生产经营活动可能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农业生产业需要专业的合作组织从而发挥其最大的服务效能,如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良种化的推广、农业市场信息、农业金融、农产品物流等,降低了农民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减少了交易成本,能够更好地覆盖农业全产业链条,避免了分散农户搜寻信息、筛选信息的成本,培养专业性强的适应农业现代化的新型农民;农业需要专业的合作组织能够便于形成专业化,整合资源,引导农民走市场化、商品化之路,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以迎合市场需求。

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是迎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适应农业发展实际情况而成立的社会化组织,合作形式上可以是农村集体组织、专业农民协会、各类农业合作社、乡镇企业、村办企业、民营服务实体、产供销一体化实业公司等;合作模式可以是“工厂+基地”、“专业协会+农户”、“服务组织+农户”等。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生产业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投入。对于农业基础建设大项目要进行综合治理,充分利用好水利资源,保证农业生产的水利要求;农业物流发展需要的是流通网络和信息网络建设,合理进行区域化分工,发达的运销系统保证农产品实现“从田间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市场信息包括价格信息、销售渠道、供需情况等是农户最关心的信息,加快通讯和网络建设,市场信息系统形成全覆盖,农户可以通过媒体、协会、各类通讯手段等途径能够接收到实时信息,降低种植风险和成本。

(四)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和路径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农民创收的根本。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从农民利益出发,不断随着农民人口的减少和农民城镇转移而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大力推进鼓励农地转租和股份化为重点的土地规模化的法制体系建设,保障农民的土地配置权与收益权。以土地规模化作为基础,才能够更好地保持土地资源可持续的利用能力,鼓励规模化、防止碎片化,鼓励长期利用,同时保护农民利益和环境生态;才能够建立与科研院所的农业技术的合作,更好地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的结合和推广;才能够实现专业化的流程分工,根据土地适用性规划产品品种,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农业与终端市场的直接对接,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供求与流通贸易体系,更好地实现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相互融合,发挥农业规模化效应;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在农业产业链上更加具有话语权,同时能够营造产业集群效应,促进地方性、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的发展。

产业发展思路篇(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不容忽视的重要一极。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方式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一道,正在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增强而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来看,将旅游和体育结合起来的体育旅游产业可谓朝阳产业,在我国新一轮的经济结构改革中能够扮演更加突出的角色。我国幅员广阔,不同地区间风景各异,人们的体育运动选择也随着地域、年龄、经济收入等而产生差异,但是探究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改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构建休闲社会,从而实现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的目标。

二、当前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体育旅游产业定位模糊

由于体育旅游产业在我国属于新兴产业,其产业定位存在介乎于旅游与体育之间的模糊现象,造成其发展长期处于这两种较为成熟产业的阴影下,影响体育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究其缘由,体育旅游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化和持久化的经济效应首当其冲。从产业经济的发展角度来看,体育旅游只有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才能真正发挥其优势。体育旅游依托于体育和旅游的结合但是又非二者的简单的结合,其目标是在二者的结合中实现身心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体育旅游产业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产品属性,以当前较为流行的滑雪、漂流、登山、户外拓展等体育旅游产品为例,明确定位其开展水平与层次,为游客提供符合其心理预期的服务,以此来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的独立化。

(二)体育旅游开发模式单一

作为一种新兴产业,体育旅游产业的开发存在着模式单一、结构混乱的现象,具体表现在盲目开发、缺乏创新,未能充分结合地区优势,造成同地区或相近地区存在形式和内容近乎相同的体育旅游产品,降低了体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以黑龙江省为例,丰富的冰雪资源给其开展以冰雪项目为主体的体育旅游提供了资源便利,1996年第三届亚冬会的举办进一步提升了政府和开发商投入以滑雪为主体的体育旅游项目,同年就开发了15座滑雪场,而由于建设周期短、档次普遍较低等,目前15座滑雪场大都处于淘汰边缘。

(三)体育旅游规划环节混乱

相较于国外体育旅游产业所走过的近百年时间以及在此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成功实践经验,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在规划环节就普遍存在规划混乱、内容雷同等问题,加剧了体育旅游产业开发困境。我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体育资源,体育旅游的规划需要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在当前各省的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常规旅游产品仍然居于主体地位,体育旅游产品从规划环节就缺乏足够重视,诸如滑雪、漂流、拓展、登山等体育旅游产品近年来正在不断兴起,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升体育旅游规划的效率。

此外,在体育旅游产品的销售与游客的购买环节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困境,销售模式需要进一步打破常规、加强创新,购买渠道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游客购买效率,充分根据市场规律制定合理的价格。国内游客的体育旅游产品购买力不强也现实存在,其旅游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

三、创新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思路

(一)进一步明确体育旅游产业定位

创新体育旅游产业的开发首先就需要明确体育旅游产业的定位,强调其作为一种综合了体育与旅游两种产业的新兴增强产业的独立性,政府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认识,提升对于体育旅游产业的重视,明晰体育产业的定位,并且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提升对于体育旅游产业的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力度,从根本上保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二)加强体育旅游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才能够有效提升体育旅游产业的管理效率和发展水平,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体育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就要求培养一批具备体育旅游专业素质,了解体育运动规律、熟悉旅游产业开发的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与高等教育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探索进一步加强体育旅游专业教育,在各大专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内开设相关的体育旅游方向课程,培养学生体育旅游知识技能。

(三)改革产业发展模式

产业发展思路篇(9)

摘要院生态休闲农业是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产业支柱,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如何促进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良序发展,是当前理论界需要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的涵义,对其进行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解读,同时对其发展思路进行探讨,以期指导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但生态休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具体构建和实证分析等,将是笔者日后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院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院F327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5)27-0033-03

0 引言

生态休闲农业是以生态景观资源为物质基础,以乡村旅游为载体,满足人们对原生态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生活的追求,是对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是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实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同发展的的新型产业模式。随着全国各地生态休闲农业的蓬勃发展,诸如生态资源过度开发、项目重复、游客垃圾遍地污染环境等现象。想要真正使生态休闲农业成为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就必须寻求一种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使农业、农村、农民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提出我国的生态休闲农业需要借助产业化发展思路,使生态休闲农业走绿色产业化发展之路。

1 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指以市场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生态资源合理开发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生态休闲农业产业链中的领军企业为核心,通过一体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真正发挥生态休闲农业的规模经济和产业集群效应。

1.1“农业、农村、农民”经济改革的战略转型

“农业、农村、农民”(简称“三农”)问题一直是农业经济改革中的重要议题。从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农业基本上仍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尚未形成规模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全面来袭,传统的农业结构已不能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有效应对国外集约型农业的挑战、加快产业转型、提高农业经济竞争力已成为当今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严峻事实。

于此同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引进科学农业技术,部分农业经济强县实现了连续丰收,大大扭转了农产品短缺的市场局面,从总体上包括粮食在内的大多数农产品的市场供给已进入充裕阶段,这既反映了农村经济建设的卓越成果,但也带来市场的供需失衡,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预测和规模运作,农民的收入不能得到稳定保证,因此,创新农业经营组织,积极进行市场化运作成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主旋律;另一方面,在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征收之后释放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如何解决和稳定这部分人群的生活也是“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

由此,只有实行农业产业战略转型、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才能解决农业发展的深层次及长远问题,而生态休闲农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为农业生产与经营形式的战略转型指明了方向。生态休闲农业一方面可将单纯生产性农业向较高附加值的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实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发挥产业集群效益,另一方面可借助原农业生产资源,拓展农业生产的内涵和外延,发展集农业种植、生产、加工与休闲、游览、科普推广、农产品展示、销售、农家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农业形态,为农业注入了新鲜活力,可以为区域农业、农村、农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

1.2 社会休闲需求增长的市场推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带薪休假制度的推行等外部利好,社会消费结构已由生存型和温饱型转向发展型和享受性,从国外内休闲旅游的人数和收益的增长数据可以看出,市场对休闲产业的需求空前暴涨,并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享有天然生态资源的生态休闲农业来说,自然而然成为都市人们休闲旅游的首选,这也为我国的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生态休闲农业不仅是满足人们休闲生活需求的途径之一,更是一种综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创新产业类型,只有借助于产业发展思路才能真正提升区域休闲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提高人们对休闲产业的市场满意度。

1.3 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生态休闲农业是在生态环境资源合理开发的基础上,将农业和旅游有机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可以为农业、农村、农民带来丰厚经济收入,然而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全国各地不顾当地生态环境条件,纷纷上马休闲农业旅游项目,造成盲目开发,缺乏整体规划,集约化程度低,项目重复,人工痕迹明显,景区垃圾遍地,环境遭到破环,竞争力弱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与生态休闲农业的本质要求相违背。

因此,促使生态休闲农业实施产业化发展是实现“三农”经济改革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综合性农业产业跨越的必然之路。

2 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2.1 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从生态休闲农业的主要客源分析,一般以城市居民为主,这其中既包括向往自然风光、体验人文风情的年轻白领阶层、三口之家、退休老人,也包括满足培训、拓展训练等工作需求的单位团体等。

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城市居民中有30%的人愿意到郊外体验生后,有50%的人有去郊外旅游的意愿,生态休闲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不仅能够调节人与自然的平衡,实现城市和乡村和谐共存的发展,而且能让更多人了解和重视农业的生态绿化功能,提升农业科学化发展的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截止2013 年末,我国城镇人口近7.4 亿人,城镇化率达53.73豫。城镇人口的日益增多及城市群空间分布密度加大让更多的城市人需要在工作之余舒缓心情,释放压力,这为生态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客源市场,同时对生态农产品的热衷消费也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2 产业资源供给分析

生态休闲农业产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各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包括地域风貌、人文环境、特色农业文化等,我国地域辽阔,拥有独特的地形风貌,且南北各有差异特色珍贵的农业景观,并且各地的民族还仍保留着自己的风土民情、乡土文化、农耕生活,加上我国农产品种类丰富,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以外能够挖掘更多的市场价值,这些产业资源都为生态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物质基础。

随着人们休闲需求的不断开发,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运作体制的不断创新,生态休闲农业将不仅仅是一种旅游娱乐的方式,更是一种市场化消费时尚体验,能够给社会大众和农业经营者带来更多的价值。

3 对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3.1 合理选择产业化发展模式

对国内外已有的一些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发现,就国外而言,一般有专业协会模式,即是由社会团体牵头,将分散的农场或农户依靠市场开拓和技术、信息服务等环节联结起来,形成利益分享、相互依赖的社会化生产和销售服务体系;或农业企业模式,即是由一些专业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建立大规模联合发展农业公司,形成产供销垂直一体化企业;或是合同制模式,即是由一些私人企业与农场主签订业务合同,明确双方经济责任和利益;或是合作社模式,即是由小、中农户自由加入,全体社员共同协商处理事务,在生产、交易中统一决策行动,共享农业加工增值收益。

就国内而言,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主要有“4+2”模式,4 即是指“市场+企业+基地+农户”,2 即是指“研发中心+培训中心”,其中,市场是导向,企业是桥梁,基地是基础,农户是关键,而研发是核心,培训是手段,或是“企业+农户”模式,即是社会化企业与农户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合同结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经济实体,围绕一种重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建立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以社会化服务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龙头,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或是“中介组织+农户”模式,即是以中介组织为依托,创办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运销企业,组织农民进入市场。此外,我国还有“专业批发市场+农户”的模式。

由于当前我国在生态休闲农业方面的相关扶持政策和制度还不够完善、市场化运作薄弱、专业指导人才匮乏,因此在借鉴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并结合未来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模式创新方向,我国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可以采取农业企业和“4+2”综合模式,一方面优选社会化企业,与当地农户们合作成立一个股份合作制企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研发技术、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经营培训等,而另一方面农户则提供土地资源、劳动力以及特色文化资源、生态农产品等。由于农户既是被管理者,也是公司股东之一,在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目标下,必然会与企业共同积极合理地发挥资源优势,推动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

例如目前全国知名的“多利”品牌,便是上海多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上海、北京等全国10 多个省份的当地农场、农户进行产业战略合作的行业先锋。

一方面多利农业公司以绿色有机农业和生态休闲农业为核心,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超市直销等营销方式宣传自身品牌特色,吸引潜在客户,并在有机农庄园区基地开发一系列特色休闲项目;同时在绿色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过程中自组车队,与优质冷链服务商结成合作同盟,从绿色农产品生产源头直至最终客户的整个过程加强控制,构建绿色农产品的高效供应链运作体系。

而另一方面各地农场(如北京大兴留民营生态农场)则利用十余年有机认证的基地和丰富的有机种植经验,结合多利农业公司现代化企业管理优势,先进的蔬菜加工、包装、冷链配送系统及物联网、互联网的深层次应用,为市场提供品质优异的有机农产品。多利农业公司联合农场产业化运作生态休闲农业的这一经营理念和模式必将推动我国生态休闲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3.2 统筹协调产业链利益相关方

根据分析,传统农业产业化发展只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对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是产业链的上下游直接延长,而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是或不仅仅是产业链的简单延长,它不仅具有传统农业产业化的所有功能,同时还具有观光、体验、休闲等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功能的实现都依赖于农业生产。

所以,生态休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离不开产业链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协作,具体来说,就是要从全局出发,既要综合考虑产业链上下游中的农业资料供应商、休闲农业园区、(种植和经营)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销售商、消费者(游客和农产品购买者)等,又要考虑旅游公司、冷链服务商、有机食品餐饮服务商等并行利益相关者,进行一体化管理。

3.3 积极储备和建立产业化发展人才库

在生态休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中,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只有拥有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才能为产业化运作的实施和深度开发带来新鲜理念和创新途径,因此,为保证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有足够高质量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需要积极储备和建立产业化发展人才库,具体来说,一方面是要深入基层,广泛调研,确切掌握解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为各部门建立系统、真实的人力资源现状数据库提供决策依据。并为从业人员的培训、招聘信息及时公布提供可靠依据与高质量服务;另一方面是通过以中职、高职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设立与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相关的对口专业,逐步建立生态休闲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链条,并构建人才开发、考评和激励机制,形成系统开发、层次鲜明、重点突出的人才培养机制。

3.4 积极发挥政府在产业化发展的主导作用

产业发展思路篇(10)

关键词茶叶产业;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思路;云南巍山

巍山县种植茶叶历史悠久,具有一定的种植规模和产业基础,但也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贫困山区要脱贫致富、增加收入、实现产业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发展茶叶产业是一条可寻之路[1]。走“公司+科技+基地+农户”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道路是巍山县茶叶走入国际市场、实现提质增效的主体思路。

1巍山县茶叶生产现状

2009年底,全县共有茶园面积1 646.07hm2,其中云南大叶种面积1 361.87hm2,2000年引进台商种植无性系乌龙茶、铁观音284.2hm2,年产干茶515t。有小型的初制所20个。有注册公司4家,其中2家为漾江林业局茶厂、云南大理巍山有限责任公司,以生产绿茶、普洱茶为主,产品远销省内、省外。另外2家为五星茶厂及巍宝茶厂,以生产乌龙茶为主,产品主销福建及台湾。巍山县的茶叶产业主要以山区及半山区为主,主要分布在青华乡、大仓镇及永建镇。

2存在的问题

2.1茶树老龄化,零星种植较为突出

巍山县的茶园,多数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发展的茶园。至今茶树已老化,且零星面积多,连片面积少;加上茶叶受市场的影响到较大,几起几落,造成茶园有效株不足,茶树采摘面小、量少,茶园投入不够,茶叶产量低。

2.2茶农意识落后

由于茶叶主要种植在山区及半山区,山区茶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受教育及接受新科学、新技术的机会相对较少;种植茶叶主要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缺乏商品意识,没有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自身脱贫致富的产业来抓[2]。

2.3财政困难,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近几年由于国际国内的茶叶市场价格起幅较大,造成各级政府部门对茶叶的发展持观望态度,徘徊不前,多数茶园重栽轻管;业务部门由于缺乏资金,对现有茶园的改造及培训严重不足。

2.4有品牌,但竞争力较弱

巍山县有20个初制所,4个企业,但都各自为政,单打独斗。近几年来,企业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及多种原因,无法对初制所茶叶进行有效回收。企业虽有品牌,但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弱;加上优质精制茶叶产量少,包装粗糙,没有统一的特色品种,很难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造成茶叶成品销量少,农民、财政效益不明显。

2.5缺乏茶叶精制加工生产线

要提高巍山县茶叶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还必须提高茶叶产量和加强茶叶精制加工生产线建设,走“公司+科技+基地+农户”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条龙路子,依托乡级初制所,初制茶叶成品由龙头集团统一收购,再进行深加工、精加工,保证茶叶初制所原料不外流,保护茶农利益,保证精制茶原料,增加县财政的税源。

2.6茶叶营销信息不流通

由于企业之间各自为政,缺乏市场信息,巍山县生产出来的茶叶产品大部分只局限在本县或本市内销售,而且销售面狭窄;加之没有集团公司和统一品牌,很难适应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经营发展目标。

2.7茶叶市场监管不力,市场秩序混乱

在茶叶市场经营过程中,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谋取利益,制假、造假,侵犯茶叶品牌,给政府及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阻碍了茶叶销路的扩展。

2.8茶叶种植管理粗放,安全隐患突出

由于巍山县茶农科技文化素质落后,在种植茶叶管理工作上存在着品种老化,投入管理跟不上,茶叶产量、质量

低等问题;加之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茶叶的农药残留物重金属超标,茶叶产品存在着质量安全隐患。

3发展思路

3.1统一思想,增加投入,稳定茶叶产业发展

巍山县现有茶园面积已达1 361.87hm2,且多数分布在山区半山区,都属投产茶园,是山区、半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茶叶产业的兴衰关系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局。为此,全县各级部门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会,广辟财源,利用各项财政措施,坚持“稳定、改造、投入、提高、增效”的发展方针,稳定茶叶产业的发展。

3.2整合茶叶企业,培育龙头企业

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对现有的初制所、茶厂、精制茶厂按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进行大量技术改造和优化整合;并根据经济实力、技术力量、品牌形象进行企业重组,以此提高茶叶产业的竞争能力,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依托台商,开拓国际市场[3]。

3.3选育推广茶树良种,提高茶叶品质

巍山县种植发展的茶园,多数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发展的茶园,且以实生苗为主。按照市场对品牌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茶树育种目标,建立无性系茶树良种生产基地,充分发挥良种在茶叶产业中的基础地位;加大优质茶树良种的推广种植力度,提高优质茶树良种的覆盖率,有计划地、分批、分期地对巍山县现有的实生苗茶园进行更新、改造,提高茶叶品质,增加茶农收入,以促进茶叶经济的发展。

3.4加强茶园生产管理,提高茶叶质量

一是进行低产茶园改造,补植、补造,更新茶园,重新种植,重新建园;二是抓好新植茶园的建设,按标准化要求,全部采用无性系茶树种苗,进行规范化管理;三是增加投入,改善茶园基础设施建设,修道路,建水池,保证茶园旱涝保收,稳定茶农收入,稳固茶叶产业的发展[4]。

3.5进行无公害茶叶标准化基地建设

按照“绿色、生态、环保、安全”的要求,进行无公害茶园生产管理,严禁工业“三废”和城镇生活废弃物对茶园的污染,严禁施用垃圾和劣质及未登记的肥料;以消费者的健康为目的,努力形成绿色、环保、无公害食品的茶叶生产线。

3.6更新知识,加强培训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专业技术人员不仅要懂得茶园生产技术、加工技术,还要加强营销知识的学习,不断地引进新的加工设备;并派出科技人员外出学习,接受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新的市场信息,再将自己的所得,培训、传播给茶农,使他们不仅懂得生产,还了解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茶叶产品,稳固、发展、壮大产业。

4参考文献

[1] 夏雪飞,胡中扬.湄潭县茶叶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贵州茶叶,2009,37(3):18-19.

上一篇: 茶文化的性质及特点 下一篇: 环境污染整治措施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