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量化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15 16:26:09

价值量化

价值量化篇(1)

大文豪托尔斯泰在谈到人的价值评价时,做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分数的值就越小。

这个外国老头的意思大概是想提醒人们,在实际才能一定的情况下,要测算出自己的真实价值, 必须把分母考虑得客观些。有些人把分母估计得很膨胀,根本不考虑分子那回事儿, 眼睛长在脑瓜顶上,心浮在半空中。就算发现了分母、分子间的遥远距离,也不愿意承认,确信可以用一些反常规“手段”尽快缩短它,确信自己绝对可以算尽机关。人的价值是自古至今许多经济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一直探讨的问题。虽然在这个问题上已出现了不少的真知灼见,但同时更多的是困惑和迷茫。

一、人的价值量化研究

承认人有价值是勿庸置疑的,但是究竟价值为多少?价值的存在有无合理的根据,有无理性的标准?是质的概念还是量的数字?在古巴比伦时期,奴隶的价值就是国家强大与否的象征。假如某人在巴比伦的敌国购买了一个身为巴比伦的奴隶并将他领回祖国,奴隶的原主承认这是他的奴隶,此人应不取报酬地释放奴隶;但是如果奴隶是“异邦子女”,那么奴隶的原主可以归还卖主为奴隶所支付的“银子”,这种赎取奴隶所支付的“银子”就是根据奴隶的价值来算的。

我国唐代的伟大医学家孙思邈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这是从颂扬的角度高歌人的生命价值无比贵重。从人权、伦理、社会角度,我们只知道生命有价值,而且价值非常大,不可用金钱衡量,是一个不可量度的价值。但是,对于比“千金”还贵重的人的价值,到底贵重到什么程度?从来就没有人真正回答这一问题。

现代社会普遍认同人在一般意义上是平等的,“人人生而平等”[1],“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2],“人皆生而自由,在尊严及权利上均各平等”[3]。“有两个问题,一是平等的人是否具有等同价值呢?显然人与人之间的价值不等同。人的平等是人权的平等,是法律的平等,是尊严的平等,是机会的平等,决不是拥有财富或创造财富能力的平等。二是生命的价值到底多大?既然人是有价值的,而且价值因人而异,可以衡量生命的价值”[4]。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人的本质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这就决定了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归根结底是一个随着生产力发展而不断实现的历史过程。“人生产力大小决定了其生命价值大小”人的生产力大小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的是对各种资源占有量的多少,支配能力的大小。

价值既然不具有一致性的平等,就必然是一个能量化的概念。所以,以科学方法来衡量人的品格、健康、勤奋、和判断力等各方面的经济价值,与以同样的方式来评估我们的物质财产,两者一样重要。我们必须用一个明确的标准来度量人的价值。人具有价值,但是决定价值的因素很多,所以仅从某个标准来衡量价值并不科学,如何度量人的价值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威廉·配弟(w. petty)在《政治算术》中根据劳动价值论,提出了“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的著名论断,充分肯定了人的经济价值是资源的控制和个人的能力运用。

对人的价值进行数量运算,最早始于威廉·配第。他采用“生产成本法”计算出英国人口的货币价值。例如,运用生产成本法计算出当时英国人(包括男人、妇女和儿童)的平均货币价值为80英镑,认为成年人的货币价值是儿童的2倍。配第以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一系列分析手段和计算方法,计算人的经济价值。虽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他的《国富论》中间接提出了人的经济价值思想,但他并未正式研究该问题。

马克思明确指出,哲学应当关注“直接的现实”、“尘世的世界”,要“把人们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6]。正是在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中,马克思实现了对整个传统哲学的超越,使自己的哲学回归到现实生活世界本身。马克思通过人的感性活动(实践)的“本体论证明”,确立了人本身是直接对象性的、受动的存在物,它与其他存在物发生“关系”,成为其他存在物的“对象”。马克思在《博士论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些里程碑式的著作中,所注重的都是改造现实社会的问题,并强调人改造社会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马克思虽然直接探讨了人的价值问题,注重劳动人民的人格价值。但是人的价值只是作为关注人类的社会生活、引导人类活动方向的指南,人的价值只是一个质的规定,是一个“人生价值”,对人的价值究竟多少未作研究。

二、资源价值是人的价值对象化的结果

资源(人力资源除外)不具备生命,是不存在价值的。例如,一棵松树,无论是让它继续生长,还是把它砍伐,对无自觉意识地松树来说,都无所谓好,也无所谓不好,对它都无所谓,都是没有利害价值问题。因为它们自身并没有自觉地保持和发展自身的目的性要求,在这里我反对负熵价值观。非生命的自组织系统具有合目的性运动的特性,但它的合目的性是天然的、自发的,是“死”的。而在普通的意义上,我们常说这颗松树具有价值,是因为人对这颗松树“占有”(possession)化了。“占有指在不具备正式的所有权时从物质形态上控制资产,不管它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这是实际上具有的所有权,而不是法律上拥有的所有权。按照惯例,这可以由长期的使用人或从前人继承,即在英国法中所称的“取得时效”(prescription)而合法化,并通过人力的控制和社会的默示的支持而表现出来……并且以这种方式逐渐趋向于将之转变为自己的财产。”[7]通过占有化的手段,人使物的价值表现出来了,成为这个或那个物有什么价值,有多大的价值,也就是说,人是价值的一个载体。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活动方式就是人的存在方式,人们的物质生产方式决定人们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方式,从而展现了人的全面的社会关系,揭示了人的发展规律。因此,马克思通过人的感性活动(实践)的“本体论证明”,确立了人本身是直接对象性的、受动的存在物,它与其他存在物发生“关系”,成为其他存在物的“对象”。“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8]。人的价值具有社会性,而社会性的物质是构成价值的重要来源。“每种形式的自然财富,在它被交换价值取代以前,都以个人对物的本质关系为前提,因此,个人在自己的某个方面把自身物化在物品中,他对物品的占有同时就表现为个性的一定的发展;拥有羊群这种财富使个人发展为牧人,拥有谷物这种财富使个人发展为农民,等等。”[9]马克思从资源的关系中揭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占有活动的过程中揭示人的发展过程,从而把对人的研究建立于现实的基础上,具体说明人自身价值及其度量基础。

如果同意人是价值存在物,那么,也就得承认人的本质是价值。人的价值是所有资源效用的缔造者,人的价值是因,资源价值是果,如果没有人的价值,资源价值也不复存在。人是价值的来源,也就是说,没有人就没有价值,那么,为什么人们又说某些资源,如商品、空气、钻石是有价值的?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矛盾呢?我们知道人是一种生命体的资源,所以我们借助生命价值观的观点来理解,生命价值观的内涵:生命价值论为,价值是生命及(满足)生命的需要。这里有二层含义:一是生命体的范围,人固然是生命体,而且是高级生命体,但生命体不仅仅是人,还有微生物、植物、动物等;二是一切非生命物的价值都是生命赋予的,它们的价值是生命价值的辐射、外衍、映照、对象化的体现[10]。就如,火的发明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说,火对人类具有价值,但是对植物没价值,经常出现的自然火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减肥茶,一直是肥胖者的福音、中意的选择,对他们是有价值,但是对常人没任何价值;电灯对一般人都有价值,但对盲人形成不了价值。原因全在于价值是人主体的需要所给予的。如果没有人,客观事物的那些属性仍然存在,却谈不上有什么价值。[11]在现实中,它们之所以有价值,前提是有生命存在,并且,它们能够满足生命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所以说,资源价值是由于生命体的需要才可能的,否则,资源在没有得到生命体需要之前仅具有特定的属性,没有价值。

进而言之,人本身也是一种资源,价值成为主体人的对象化体现。例如,甲人与乙人,都有自身的价值,但当甲人雇佣乙人时,我们可以说乙人对甲人是有价值的,并不是因为乙人自身的价值,恰恰是因为它能满足甲人生活或工作的需要,是甲人的需要赋予乙人(对于甲人)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客体的价值(一切生命物的价值与非生命物的价值),都是生命价值对象化的体现”[12]。这种人对人的资源占有与隶属,一个生命体成为另一个生命体的价值实现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切客体的价值都是生命主体价值的外衍、辐射、对象化,因此,可以说,生命一方面是价值主体,另一方面又是价值客体,是价值主客体的统一”[13]。一个人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他满足了其他人的需要,也就是说,此人是个有用的人,有价值的人。反言之,如果一个人不能满足任何生命体的需要,那么此人就毫无用处,没有任何价值。他们也是在不同的位置,互为客体的意义上予以承认的。人的需要使资源有了价值,并非它们本身自在地就有什么价值。相对特定个体,其他人同资源一样,其价值也是该特定个体所赋予的。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就资源与价值的关系,发表过一段极为精辟的见解:“我们每个人的经验自我(empirical self)就是一切需要用我来称呼的事物。……我感觉和运用某些为我们所有的东西就好比感觉和运用我们自己一样。我们的声誉、我们的孩子和我们亲手创造的成果对我们来说如同他们的身体一样宝贵。在它们受到攻击时我们就会产生同样的感觉并采取同样的报复行动……从一种最具可能性的意义上说……一个人的自我就是所有他能够称之为‘他的’东西之总和,不仅包括其身体和精神力量,还包括他的衣服和房子、妻子和儿女、祖先与朋友、名誉与工作、土地和马匹、游艇与银行存款。所有这些东西赋予他同样的感情。如果这些东西数量不断增加并且前景光明,他会很有成就感;如果这些东西日渐减少甚至消失殆尽,他就会产生挫折感……[14]”

因此,我们现在可以为上述的内容下个结论:构成人价值的价值客体分为非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两种。非人力资源就是指不具有生命形式、客观存在的资源,若这些资源满足了人的某种需要就能成为人的价值实现形式,成为价值客体的人就是指能满足主体人需要的资源。

【参考文献】

[1]美国独立宣言[r].1776.

[2] [3]世界人权宣言[r].1948.

[4]瑞.寿险价值论[m].2006.

[5] [6]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13] [14]理查德·派普斯,蒋琳琦译,财产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价值量化篇(2)

品牌研究中心主任

从本质上来说,品牌是一些价值的集合,

是一些功能价值和感情价值的集合。

真正让品牌在市场生存的是它的感情因素、文化力量。

很不幸,现在有很多人只将品牌看作一个名字,这样就忽略了一个品牌的真正力量。

从本质上来说,品牌是一些价值的集合,是一些功能价值和感情价值的集合。它的价值功能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和知识,然后通过定位告诉消费者这个品牌有优秀的性能。真正让品牌在市场生存的是它的感情因素、文化力量。

在曼谷,英国航空公司和澳洲昆达士公司飞往伦敦的飞机航班的时间只相差半小时,两个公司的航班都很安全可靠,都很准时。所以造成顾客在两者之间选择的是其他因素,更确切地说,是文化方面的因素。英航的欢迎词很正式,但是昆达士方面就显得很随意很轻松。真正的不同,不是你得到的东西不同,而是你得到东西的过程不一样。

由于两个公司内部构造的文化氛围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他们的做法也迥异。一次飞行中,机上人员工作得非常辛苦,我向他表示了感谢。作为澳洲昆达士的一员,他转过身,一边像兔子一样一蹦一跳地穿过走廊,一边说:“谢谢你,先生!一定是金霸王电池让我这么耐力惊人!”而英航公司的乘务员不会这么做。他们会很正式地道谢:“天哪!谢谢你,先生!”

差异,大多数时候也成了一种动力,不是品牌的功能部分,而是感情部分。所以通过比喻和个性的比较,我们看出文化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有许多美味的水果可以用来榨果汁,而英国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流行新鲜果汁。两年以前,有一家新开的“单纯饮品公司”销售很纯粹的果汁。在它产品的标签的后面,有这样几行字。第一句话说道:“你决不能和别人通奸。”“知道了,大块头!” 你一定从未在一瓶果汁的后面看到过这样的语言,告诫你不要和朋友的妻子在一起。

首先,这个品牌就打破了传统;其次,这是一句充满感彩的话。因为如果你接着读下去,你会发现他们只是做了个比喻,用不通奸的道德观念的纯洁性比喻压榨水果后没有稀释的果汁的纯粹口感。

价值量化篇(3)

对于马克思劳动价值的学说的研究,我国理论界经过多次大讨论,充分肯定了劳动价值论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作用。如何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仍然是我国经济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就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物化劳动转移价值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死劳动与活劳动的划分

马克思在《资本论》开卷中,分析了商品使用价值的等价交换关系。“使用价值或财物具有价值,只是因为有抽象劳动体现或物化在里面。”“作为价值,一切商品都只是一定量的凝固的劳动时间。”马克思把凝固的劳动时间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消耗价值和作为劳动手段的生产工具、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另一部分是生产过程中劳动者活劳动创造的价值。马克思说:“新价值的加进,是由于劳动单纯的量的追加;生产资料的旧价值在产品中的保存,是由于所追加的劳动的质。”转移价值是过去劳动创造的价值,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作为生产要素价值存在并转移到商品价值中,转移价值称为死劳动。吴宣恭(2005)还把能够与劳动者分开的其他东西,如技术、设计、发明、专利、产业信息、商誉和其他属于知识产权范畴的东西看成是凝固化的劳动,物化劳动,死劳动。马克思严格区分了这些范畴,指出:“昨天发挥了作用的劳动并不是今天发挥作用的劳动,它的价值,加上它创造的剩余价值,现在是作为一种和劳动力本身不同的东西,即产品的价值而存在的。”

马克思《资本论》对于转移价值和创造价值的划分中,死劳动和活劳动是有严格区别的。如何认识死劳动?死劳动有三个要素:过去的劳动。是通过交换后成为社会承认的劳动,既然成为被社会承认的劳动,才看成是过去的劳动。过去的活劳动价值已经凝聚在商品价值中,与本企业创造价值活动无关的别人的劳动,别人的劳动价值通过交换后成为本企业的转移价值,具有确定的转移价值标准。在商品生产中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生产要素的价值作为生产成本而存在,它强调价值的补偿性。

活劳动也有三个对应的要素:现在的劳动;本企业创造价值相关的劳动;商品生产中可以分为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价值是企业的成本,剩余价值是企业的利润。死劳动和活劳动是相对的、互斥的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当劳动价值凝聚在生产要素中,它是死劳动并以价值转移方式计入商品价值中。当劳动价值凝聚在商品中,它是活劳动,是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量的劳动。

死劳动与活劳动的转化

社会分工发达的标志,使最终产品的形成要经过若干中间产品的生产。从而形成中间产品的逐步转移,从整个生产链上看,每个生产链上的价值是时间数列上的活劳动创造价值又是下一个生产链上的死劳动转移价值。如果这些生产链由企业安排,则各个生产链上的中间产品不需要通过交换,原来要通过交换的那些死劳动现在统统以活劳动的形式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死劳动转化为活劳动。活劳动价值总和就是企业生产商品的商品价值量。是创造商品价值的量。如果这些生产链由市场安排,则每个生产企业创造的价值,就是该生产链上企业投入的活劳动的价值。作为劳动对象的原材料和作为劳动手段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是通过企业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买进的价值,生产要素活劳动的价值,通过预付资本的形式转化为死劳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活劳动转化为死劳动,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资料死劳动价值量和企业投入的活劳动价值量两部分构成。死劳动价值量是别人创造的价值量,在计算本企业创造的价值量时,不能混同活劳动价值量,是价值转移形态,也只有当成价值转移形态,本企业的活劳动价值量才能计量。

从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两个环节考察,处于最终产品生产上的企业必须购买中间产品作为生产要素,通过与活劳动的结合生产出最终产品,然后还要拿到市场上去卖。从生产要素的买进到产品的售出,要顺序经过采购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是要化费一定时间的。在这一段时间中,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价值也是处于变动之中的。最终产品销售,对于最终产品的生产者来说,期望它的转移价值能够按照他原来的预付资本得到价值补偿。但是,这些生产要素现在还在不断被其他企业生产出来,它的劳动价值量,也就是说它的活劳动价值量与本企业原来预付资本的死劳动价值量发生了变化,那么,最终产品要得到社会的承认,产品的买者只承认生产要素的现在的活劳动价值。以此类推,一件最终产品的价值,并不是过去死劳动的价值加上现在新投入的活劳动的价值,而是作为各个环节上的生产要素的现时的活劳动的价值加上现在新投入的活劳动的价值。

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商品(生产要素也是商品存在的形式)价值量会发生变化呢?马克思《资本论》中谈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时,并没有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看成是永恒不变的量。从第一层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上看,随着单个商品劳动生产力的变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会发生变化。马克思归结为:当某种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则单位商品包含的劳动价值量降低。当某种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则单位商品包含的劳动价值量降低1倍。“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

各种商品劳动生产力的变化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马克思定义部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主要是指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改良,会提高劳动生产率,马克思看到了机器替代劳动的作用,在于缩短工人为自己花费的工作日部分,最先使用机器的资本家,由于商品交换价值没有变化,活劳动的消耗低于社会平均劳动时间,能够生产剩余价值。当机器的广泛采用,社会正常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商品交换价值必然起变化,从而影响单个商品等价交换的劳动时间,缩短第一层含义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马克思定义的第二层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分析,由于生产A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发生了变化,社会需要,即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会调节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个部门的分配比例。“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

根据以上分析,如果生产资料过去生产的劳动价值与现在生产的劳动价值发生变化,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是当前生产该生产资料的劳动价值。只有当前生产该生产资料的劳动价值才能被社会承认。马克思在谈到生产资料作为转移价值时,并没有把转移价值具体地看成是过去购买的价值。马克思在考察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是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动态时间来考察的,特别是关于部门劳动生产力的变化、使单位商品价值量向相反方向变动的定理,揭示了过去购买的价值与现在生产的价值是不同的价值。根据等量活劳动相交换的法则,死劳动的转移价值必然要还原为现时生产的活劳动价值计入到商品价值中。这里,称为“死劳动、活价值”。并定义“死劳动、活价值”为广义的活劳动价值。为什么广义的,是指这部分价值不是本企业新创造的价值,而是别人新创造的那部分生产资料价值。由此,我们把本企业新创造的价值定义为狭义的活价值。这样,研究问题就方便多了。

商品生产者原来把生产资料价值通过预付资本的形式贮藏,要使它作为转移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的条件是;现在生产该生产资料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过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由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在“转移”过程中成为个别劳动价值。如果这个个别劳动价值量小于广义的活劳动价值量,那么表明死劳动价值量低于当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企业在生产资料价值转移中,不但能消化转移价值,而且还能得到别人活劳动价值由于时间推移给本企业的让渡,结果生产资料价值产生了时间上的增值。反之亦然。企业经济核算的任务,是要反映物化劳动的价值补偿和活劳动价值的消耗。因此,要把死劳动价值按照现时活劳动价值的本来面貌进行还原。

死劳动与活劳动的核算

长期以来,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理论,在会计核算中,马克思进一步把商品价值区分为C+V+M三部分,其中C是指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这部分转移价值通过折旧的形式在商品交换中得到补偿,V+M部分是活劳动创造的价值。

由于马克思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量的认识上的偏差,一直把转移价值看成是死劳动价值,在商品中是不变的劳动价值量。在此基础上,建国以来会计核算一直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所反映的就是死劳动价值。在“历史成本原则”下,当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届满时,通过折旧的方式收回的价值不能补偿该固定资产更新的价值。其结果,折旧价值不是多了,就是少了。也就不能准确核算活劳动消耗价值。这个事实表明我们在实务中并没有准确把握马克思关于转移价值的本质和量的可变性。会计信息也不能准确反映企业活劳动价值量的信息。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就不能充分运用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个部门按比例分配的规律。即马克思第二层含义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国家经济政策的制订必然有赖于充分的会计信息。提供准确的活劳动消耗的会计信息是宏观经济决策的需要。

价值量化篇(4)

2研究方法

2.1经济价值(v0的量化

2.1.1沼气成本()沼气成本主要指沼气池建造及购买设备等方面所花费的资金。

2.1.2沼气资源价值(:)资源价值根据与沼气具有等量有效热能的煤炭价值进行替代计算【¨4],具体计算见公式(1)。

2.1.3沼肥价值(,)主要研究沼肥中N、P、K折合为化肥中所含N、P、K的量来计算㈣。1个10的户用沼气池,沼液干物质含量为0.4%,沼渣干物质含量为18%,沼肥中N、P、K的含量分别为1.18%、0.51%、1.06%。设沼气池年产沼液akg,沼渣bkg,国内市场含N46%的尿素价格为元/kg,含P46%的五氧化二磷价格为元/kg,含K60%的氯化钾价格为z~.;/kg。则折合N、P、K的价值分别见公式(2)、(3)、(4),沼肥价值,见公式(5)。

2.2社会价值()的量化社会价值()通过农村妇女因沼气的使用而节省的时间机会成本【l8来计量,见公式(6)。2.3生态环境价值()的量化生态环境价值表现在农户使用沼气代替秸秆和薪柴等常规能源,从而减少了CO:的排放。

3结果与分析

3.1沼气经济价值分析

3.1.1沼气建设成本分析从所调查乡镇的整体情况来看,在户用沼气池推广初期,农户建设沼气池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沼气池是政府投资建设。一方面,农户日常以薪柴、秸秆作为主要生活用能,而这些能源是当地免费可取的生物质能源;另一方面,农户对沼气池的效益持怀疑态度,一直保持观望。因此,沼气池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农户的家庭经济能力。由表1可知,沼气池成本为(.)2170元。政府补贴1500元,则农户建设沼气池真正所需成本为670元。该项支出在农户人均纯收入约1100元的条件下是可行的,农户只需负责极少一部分的材料费用。沼气池投入使用后,8年内不需要资金方面的投入,这为鼓励农民建设沼气池奠定了理论基础,使户用沼气池得以大面积推广。截至2007年,西阳乡91.7%的农户已提供部分资金与政府共同建设沼气池。

3.1.2沼气池价值分析据调查,西阳乡农村户用沼气池年产气量约450m3/年;1个10m的户用沼气池年产沼液2x10,沼渣8×10,沼液、沼渣是极好的肥料。市场含N46%的尿素价格为2.15元/kg;含P46%的磷酸二铵价格为3.11元/,含K60%的氯化钾价格为3.55元/。由表2可知,沼气资源价值(:)为502.05元/(户•年);沼肥价值=231.57元/(户•年);沼气池价值为733.62元,沼气成本为670元。沼气池投入使用后,第1年沼气产生价值为63.62元/(户•年)。因为沼气池每8年需要维修1次,因此第2—8年期间沼气产生的价值为5135.34元/户。此外,使用沼气后,不仅可以节省肥料支出,而且农作物产量增加明显,单位面积产量提高3.33kg/hm,增产25%。

3.2沼气社会价值分析

沼气的使用,可以将农村妇女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节省炊事、砍柴的时间投入,使其有更多时间从事其他生产劳动,以创造更高的价值。据调查,在西阳乡,1名妇女平均收集生物质能的时间为1.0—3.0ll/天,使用传统生物质能炊事的时间为1.5tl/天。2009年,西阳乡人均年收入1150元,户均5人。妇女创造的经济价值占家庭收入的40%,即2300元/年(1150x5x40%)。妇女使用传统生物质能的年机会成本占妇女对家庭年收入贡献的48%,即1104元/年(2300x48%)。按1天8h劳动时间计,妇女的时间机会成本为0.8元/l(gce[(2300/360)/8】。沼气替代传统生物质能的价值为273.2元/年。妇女使用传统生物质能的时间机会成本与家庭收入呈正相关,家庭收入越高,妇女时间机会成本越高,沼气替代传统生物质能源所创造的价值越大。此外,使用沼气后,炊具不再受到烟熏,不会产生黑色的锅灰,免去了妇女以前使用薪柴的清洁劳动,且做饭时间明显缩短,劳动强度降低,将妇女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3.3沼气生态环境价值分析

(1)通过对比有、无沼气池农户能源消耗(见表4)可知,户人均能源消费差异较大,其比值为0.7l(193.81/273.29)。说明在满足有效能需求的情况下,沼气较高的热效率可以节约部分低热值燃料,有沼气家庭能源消耗占无沼气家庭能源消耗的70%。

(2)人均薪柴消耗量:有沼气户32.68ce/人,无沼气户48.65kgce/人,沼气的使用节约薪柴l5.97ce/人。饲养家畜方面,有沼气户薪柴消耗量7.25kgce/人,无沼气户薪柴消耗量7.21ce/人,二者无明显差异。在做饭、烧水方面,有沼气户薪柴消耗量25.43ce/人,无沼气户薪柴消耗量41.44ce/人,差值为16.01ce/人,表明沼气替代薪柴主要用于做饭和烧水。

(3)人均秸秆消耗量:有沼气户137.53kgce/人,无沼气户224.64kgce/人,使用沼气可节省秸秆87.11kgce人。该项差值较大,原因在于使用沼气前,农户冬季取暖燃料多为秸秆。饲养家畜方面,无沼气户秸秆消耗量为12.87ce/人,有沼气户为8.16kgce/人,较无沼气户消耗量减少了4.71ce/人。说明沼气发酵后产生的沼渣部分可用于饲养牲畜。另外,有沼气户秸秆烧水消耗量为0,无沼气户为3.62kgce。沼肥还田使农作物秸秆中的营养元素得到充分利用,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减少了化肥的使用,同时改善了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状况。

价值量化篇(5)

一、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

人力资源成本是为取得和开发人力资源而产生的费用支出,包括人力资源取得成本、使用成本、开发成本和离职成本。对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历史成本法

将企业取得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各项实际支出作为人力资源的成本。采用这种方法,要按照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在各会计期末将人力资源资本性投资部分确认为人力资源的成本,同时,还应根据人力资产成本的耗用情况,对已经形成的人力资产成本进行摊销。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数据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能使人力资源会计与非人力资源会计在计价原则上保持一致,使两种信息具有可比性。其缺点是人力资源的实际价值可能大于历史成本,而且人力资源的增值和摊销与人力资源的实际能力增减不一致,从而致使信息使用者根据会计报表上的数据分析人力资源时与实际产生偏差。

(二)重置成本法

将现时物价条件下重置某一特定人力资源而发生的费用支出作为人力资源的成本。人力资源重置成本包括职务重置成本和个人重置成本。职务重置成本是从职位角度计量企业在现时条件下取得和培训特定职位要求的人力资源所必须付出的费用支出;个人重置成本是从个人角度计量企业在现时条件下取得和培训具有同等服务能力的人力资源所必须付出的费用支出。这种方法考虑了人力资源价值的变化,反映了人力资源的现时价值,但由于按重置成本对人力资源估价,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使信息的可比性下降。

(三)机会成本法

在人力资源方案中,如果选用某一方案,就必须放弃投资于其他方案的机会收益。这些放弃的机会收益,就是选择该方案的机会成本。

二、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

人力资源价值是人力资源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它反映了人力资源的创利能力和质量状况。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主要有两种模式:个人价值模式和群体价值模式。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既要反映群体的经济价值,又要体现个人的经济价值,两者互为补充。

(一)人力资源个人价值的计量方法

未来薪金资本化法。将企业职工从现在到退休期满为止,预计所获得的个人薪金所得,按一定的折现率折为现值,并分别加总求得人力资源价值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把未来薪金所得作为计量基础,比较容易,但未来薪金报酬、职工的实际有效使用年限均需估计,同时也忽略了职工的调动、晋升、辞职等因素,因此可能会高估或低估人力资源的价值,影响其准确性。

内部竞标法。认为人力资源的价值可以通过各部分、各利润中心的经理投标竞价来确定。对某员工的最高竞价也就是该员工的价值。这种方法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工作,可以实现稀有人才的最佳配置,但忽略了一般员工的价值计量,如果员工不参加竞价,就不能反映其价值。

随机报酬法。认为职工在未来时期所处的状态是不确定的,可能提升、调离、退休、死亡等,职工状态是一个随机过程,通过计算个人价值的期望值,将其折现为人力资源的价值。这种方法既考虑了职工在组织内的流动,又考虑了职工离职的可能性,数据计算比较客观,用其估计人力资源价值容易被接受,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法。

(二)人力资源群体价值的计量方法

商誉法。人力资源价值可以用企业超过本行业正常盈利的资本化收益来估计。其具体计量模式是:把企业过去若干年的超额利润列为“商誉”,并把商誉按人力资源投资占总资源投资的比例摊配额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这种方法只考虑了超过同行业正常水平的人力资源价值,而且按此推理,没有获得超额收益的企业就没有人力资源价值或为负数。显然,这种方法缺乏理论依据,在实际计量中要有针对性地使用。

价值量化篇(6)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也进入了井喷时代,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影响着人类的生存方式,改变着我们传统的认知渠道、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网络文化中的各类信息真真假假,善恶不分,关于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的事件层出不穷,也就造成了了当前网络文化的现状。因此,对网络大众的审美文化进行新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厘清网络文化中美的概念和标准更是当务之急

一、正能量、正价值基本概念

“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出自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伴随着与一个变量有关的自由度的负能量,总是被伴随着另一个纵向自由度的正能量所补偿,所以负能量在实际上从不表现出来。“正能量”的流行是作为一个精神心理学名词,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网络文化中的“正能量”,即是指网络主体的言行中蕴含、生成、表达的一种健康的、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

“价值”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内容,主要表达人类实践活动中一种普遍的关系,即客体的存在、属性和变化对于主体人的意义。人类想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求自然界满足自身的各种需求。而自然界是不可能主动达成这些要求的,人类只能通过自己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来实现这种满足。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是,这种关系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在人与外部自然界之间存在着了。作为外在物对于人的意义,价值问题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问题,价值关系是人类实践的一大基本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演进,在日益分工精细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出各类不同的价值关系,其中表达正能量对于主体人的意义,满足人类对于蕴含正能量事物需求的价值关系就变现为一种“正价值”。

二、网络文化中的美的创造

在网络文化中有真有假,有善有恶,因此必然存在美与丑。正如同志曾经说过:“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在价值论视域中,美是一种精神价值,是审美客体的形态、色彩、节奏、韵律、线条、情节、意蕴等感性形式对人的审美需要的满足。所谓美感,就是由于这种满足而引起的一种特殊的。虽然网络文化是现实文化的延伸,更是现实文化的一个特殊表现,因此,网络中的美,相比较于现实生活中传统的美,也有其特殊性。当前学界对于网络文化中的美丑还没有十分确切的界定,这里将网络文化中的美定义为一种具有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在真和善基础上实现的主体的精神愉悦和自由。真和善是美的基础,即美的东西必须先是真,美本身也是一种高水平的真;美本身也是一种高水平的善。简单地说,真善―美(正价值、正能量);假恶―丑(负价值、负能量)。

正是因为网络文化中的美更具有鲜明的特色以及复杂的表现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丰富了美学的范畴,也让传统的审美标准在这里发生了“异化”。因此,网络文化中的审美标准也根据网络文化的特征所决定。网络社会是一个虚拟的、匿名的、开放的、平等的空间,这在客观上赋予了每一位网民以同等的话语权,这也使得网络审美更加大众化、平民化。或者说,网络审美也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行为,反应的也是当前的社会心态。

当前,网络文化中的审美标准也已经变成了一种关注度、影响力和数量化的点击率了。受关注度高的,点击率高的事件,网络平台中影响力大的,便成为了所谓的“美”了。虽然,当前是网络的时代,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但是我们不能放弃对美的追求,更不能降低美的界限。受关注度高、点击率高和影响大的事件不一定都是美的,也不一定都是丑的,我们必须根据具体的社会现实去判断和决定。

在网络社会中,虽然充斥着假恶丑,但是从来也都不缺乏真善美,也正是因为美的存在,才能让我们在茫茫网络社会中始终处于正确的方向上,传递着正能量和正价值,对社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最危急的时刻奋不顾身的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压在了车下,造成双腿截肢,终身需要坐在轮椅上。“最美司机”吴斌,在面对肝脏破裂及肋骨多处骨折等伤痛的这个危急时刻,吴斌强忍剧痛,将高速行驶中的客车稳稳的停在高速路边,以一名职业驾驶员的高度敬业精神,完成一系列安全停车措施,确保了24名旅客的安然无恙,而他自己却因伤势过重不幸去世,年仅48岁。2011年“感动中国”特别奖获得者白方礼老人,从1987年开始,连续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到他将近90岁蹬三轮近20年,35万善款,圆了300个贫困孩子上学梦。

上述案例深刻诠释了美的境界,从事迹本身出发,无论是女老师张丽莉还是司机吴斌,他们都是在千钧一发之间,本能的做出了最无畏、最合理的行为,也是至真至善的现实表现,亦是美的境界。白方礼老人用他最真实的三轮车积攒着学费,用他最高尚的心灵赞助着贫困的学生,他的美不在于外表更在于心灵。在这些事迹的发生和传递过程中,网络无疑成为了宣传的主阵地,根据网络自身的优势特点,迅速的在网络范围内引起极大的反响,网民们热议三位平民英雄,将他们的行为传遍网络的每一个角落,这种美的传递就是正能量、正价值的传递,就是我们现实文化和网络文化中必须弘扬的美德。

当前,网络文化中还有一种特殊的网络“审丑”的现象。网络“审丑”是一种另类的审美心态,是人们在当前这个节奏飞快、压力山大的社会中寻求刺激的一种方式。在这个信息文化大爆炸的时代,当人们对审美产生疲劳时,审丑现象应运而生,代表着人们深层次的审美心理。“审丑”是以丑化我们日常生活的现象,他们以“丑”为成名的武器,在网络上恶搞博得大家的关注,获得大量的曝光率和点击率,来达到他们成名的目的。这样的事例多的数不胜数,例如,木子美、芙蓉姐姐、凤姐、犀利哥、越南的“洗剪吹”组合等等这些网络“呕像”,他们都是成功的挑战到了网民内心的审美底线而一夜爆红。

以“凤姐”为例,罗玉凤是重庆綦江人,她因一系列雷人言论和外貌在网络上走红,被人称为“凤姐”。她自称懂诗画、会弹琴,精通古汉语,自称“9岁起博览群书,20岁达到顶峰,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现主要研读经济类和《知音》、《故事会》等人文社科类书籍。2010年,罗玉凤在网上表示“我到美国了”,并声称“出国就没有打算回去”;然而在2011年12月,其却因散布危险言论而在美国遭人控告,或被美国遣返。在这段期间,还有凤姐的整容话题、征婚话题,一次次地挑战着我们的底线。

在凤姐一路走红的事件中,我们应该需要进行分析和反思,为什么凤姐能一直在网络上走红?她的那些低俗、无聊的行为为什么会得到网民这么多的关注呢?在这其中不仅仅有商业利益的驱动,更深层次的是当前人们主流审美价值观的缺失。

然而在网络社会中不仅仅有“凤姐”这样以丑陋的外貌和雷人的言语获得关注的,更有甚的长得(的)十分漂亮,内心却十分丑陋,为了获得关注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例如“郭美美”,2011年6月21日,新浪微博上一位网名叫“郭美美Baby”的网友突然备受关注,她年仅20岁,自称“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但其认证身份居然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一下子她的真实身份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网友称她是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的女儿,由此引发人们对中国红十字会的非议。郭美美在网络上各种不同程度的“炫富”作秀行为,仅仅因为出名就不顾及后果,利用中国红十字会这个慈善机构来炒作十分没有道德,同时这也直接影响了红十字会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给中国慈善事业带来信任危机灾难。

当人们在关注这些“丑人丑事”的时候,不妨想想那些最美的人物,网络社会也需要人们用美来呵护,美的人多了,美的事也就多了“小丑们”也就自然的销声匿迹了。

三、“美”的升华

“美”在价值体系下被普遍视作是在真和善基础上达到的更高层次的价值境界。美、审美价值或者美感,意味着人的一种超越了功利需要的满足和自由。美感的产生,在于主体从客体处感受到了自身生活中积极的、健康的、充分和谐和自由的内容与形式。客体的存在或某种属性满足了主体身心的一种特殊需求(即对美感的需求),抑或是客体在某些方面达到了同主体的高度统一与和谐,就使得主体感受到一种超功利、无私的满足体验。美感的达成往往伴随着主体对个性、自由的感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它不仅仅是一种主体对于客体的观念,更是一种由客体引发而生的主体情感。受这种情感的作用,主体能够比较自由地把握客体,从而充分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在此境界下,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由发展处于主导地位,彰显出一种主体性的自由价值。

我们将“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和白方礼老人的行为称作是“感人事迹”,所谓“感人”正在于他们无私的选择触动了我们心灵深处最纯真的部分,唤起了世人对于超功利的奉献精神的极大满足感,激发出人们对于人性光辉的由衷赞美,从而获得了关于美的体验。

一般地,意志被认为是人的价值心理的最高形式,对需要、欲望、愿望、动机、兴趣、趣味、情绪、情感等价值心理以及其他价值意识和价值行动,起着控制和调节的作用。意志可以通过发动或者抑制某些欲望、动机、情感等来达成某一目的,或支配行动以使之符合某种目的的需要。可见,意志是一种达到了自觉、综合程度的价值心理形式,是主体高度自主的心理活动,是人们自我掌控的关键力量,是价值心理向价值行动转化的核心环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性地将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称作是“随意而为”。事实上,某一心理活动要最终转化为实际的行动都必然经过了主体意志的抉择。从这个角度讲,即便是那些关乎人类生死存亡的最重大决策也无一例外是“随意的”。

然而,主体价值心理和价值行为的“随意性”并不意味着意志本身也是完全随意的,抛开意志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对人脑和其他身体器官的依赖不谈,从意志的内容上看,其核心乃是目的。目的作为人的价值关系和需要的现实形式,本质上并不是主观随意的。在实践中,目的和意志必然要受到客观条件和主体需要双方面的制约,所以说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正因为如此,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主体需求产生不同的意志和目的,不同的意志和目的导致不同的行动。正确的、明确的目的和自觉的、坚强的意志易于促成积极的行动,反之则易导致消极的行动。故而锻炼意志就成为谋求有益成果的必要条件,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培养坚定顽强意志也就具有了实践上的方法论意义。

在关于审美价值的日常体验中,主体人是基于对客体的审视而达成了自身的某种需求才进入到美的境界,此时除却对客体的欣赏,更多的是主体自我价值的满足,故而客体之美可以引发主体的自我之美。当我们为张丽莉和吴斌感动得泪流满面时,我们内心也升华出一个高尚的自己,这将使我们在日后的抉择中更有可能采取与我们心目中“美”的形象相符合的行为,而更多的美的体验将不断深化和强化我们在这一方面的意志惯性。因此正能量、正价值的推广对于个人优良意志品质的养成有着积极的意义。

现代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划分为三个基本方面: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这三者之间,意志是起调节作用的过程。认知是意志产生的前提,情感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意志调节认知过程并对情感起控制作用。就现实实践而言,心理活动的最终结果要通过行动来呈现,而意志则是从价值心理向价值行动转化的中间环节,行动是意志的反映,意志调节行动。所以,一种正价值的达成总是需要一场积极行动的开展,这一行动则是某种建立在正确认知基础之上并受到正面情感催化的优良意志的反映。一次有益的审美评价正是发端于知,丰富于情,形成于意,付诸于行,知情意三者最终辩证统一于审美的实践活动。

诚如前例,我们从张丽莉、吴斌和白方礼的事迹中感受到了美,心理上关于美的意志得到了升化,在日后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将更乐于接受和赞美那些同类的言行并在需要我们挺身而出时凭借坚定的意志做出最美的选择。反之,当我们从凤姐、郭美美的言行中感受到了厌恶与反感,自然也使意志形成了规避此种丑的体验的习惯,在现实生活里我们也将督促自己避免走上与凤姐、郭美美一样的道路。对美的感知给人美的享受并产生更多美的行为,对丑的感知激发对丑的厌恶并减少丑行的发生。主体人的审美情趣正是在这样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

四、美的传递

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中,努力地引导人们具有正确的审美文化是不可或缺的,才能少一些“凤姐”之类的人物走红,多一些最美人物的传递,这样才能逐渐的使网络文化产生正能量和正价值。正如上述案例中的最美女教师和最美司机,在生活中多一些他们这样的人,在网络中多传递一些他们的事迹,就能是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美满,是我们的社会健康发展。我们在积极传递正能量和正价值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抑制“三俗”和丑的东西,例如网络文化中的一些所谓的“网络红人”,他们靠着庸俗、低俗、媚俗的以及故意丑化形象,挑战大心理底线的东西来扭曲我们的审美观,这是在制造和传递负能量和负价值。例如案例中的“凤姐”,以及“秦火火”、郭美美等等。

提升网民的文化素质也是不可或缺的。关于提升网民的文化素质是人们对于网络文化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作为网络社会中的主体――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是网络文化前进的动力。因此,网络大众的素质提升了,网络谣言、网络“三俗”、网络中的丑等等负能量、负价值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而正能量、正价值则会在网络的平台上传递到各个角落。

在网络文化中,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都汇聚在网络中,这些产品内容参差不齐,那么对于网络文化的审美化,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净化网络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以美为美、以真善为美和以个性创意为美,才能带给人们美的体验。网络审美的理想境界可以用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话表达“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意思是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价值为荣并发扬光大,尊重、宽容、欣赏其他文化价值,各种不同的优秀文化共生共存,目标是达到天下大同的理想。

【参考文献】

[1] 马俊峰,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价值量化篇(7)

前言

在Frederick D.S.Choi和Gray K.Meek编写的《国际会计》中提出了对各国会计学发展有重大影响的8项因素,其中一项,我认为也是最根源的一项,就是文化。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会受到其文化特色的影响,事实上,不止经济,政治、法律,教育,无一不受到文化的深深熏染。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长久发展以来所形成的最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的智慧积淀,深深地影响着这个国家的一切。会计学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在其价值观念与行为理念的形成过程中,必然也受到了文化思想的熏陶。而另一方面,会计价值理念作为会计界工作人员的行为指导,又对一个国家会计信息的披露等起着决定性作用。

文化与会计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长久以来的思想与智慧发展的积淀。她代表着一个民族或者一群人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态度。会计作为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活动,必然是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的体现。我们可以将文化与会计价值观两者之间的关系表述如下:

(1)职业主义;职业主义与法律控制相对应,是指在会计处理中更倾向于运用个人的专业判断和职业自律,而不是遵守职业法规的要求。

在美国,十分推崇个人主义,认为存在的价值是使个人的价值得到最大体现。与之相对应的,在美国有着十分发达的会计职业界,他们的财务会计及报告准则一直由民间会计团体FASB负责制定,政府部门只扮演监督管理的角色。相比之下,德国的个人主义倾向并不明显,故德国的会计职业界及其相关组织的力量并不够强大,相关的会计处理要以法律为基础,服从于法律的要求。

(2)统一性;统一性是与灵活性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人们在对不同情形做出反应时,更倾向于统一性和一贯性吗,而不是灵活性。

在美国,人们对不确定情况的规避意识并不强烈,加之个人主义推崇,使得人们更倾向于接受变化的,有特色的事物。因此,美国的会计对统一性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并且其正在努力将“一般公认会计准则”改为“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给予会计实务更大的弹性空间。相比之下,德国人更加注重安稳,故其会计实务的处理中要求一切以统一的、标准化的法规为基础来进行处理。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因为选用的标准不一而导致的企业之间的差距。

(3)保守主义;从企业披露信息的质量而言,更倾向于以谨慎的方法进行计量,以应对未来事项的不确定性。

在保守主义的会计观念下,人们更倾向于采取稳健的方法来计量。这点在德国的会计处理中表现的非常的明显——公司可以合法地低估利润和资产,在对外报表中提高尽可能少的信息。另一方面,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富有开拓精神的民族之一,总是对事情充满了乐观向上的态度。美国的基本会计原则中,也并没有确立稳健原则,更多的是要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

会计价值观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我们对美德两个国家的会计价值观与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如下分析:

(1)真实与公允;真实与公允更多地受到职业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影响。在职业主义的影响下,更能发挥会计师的专业判断,从而做出更加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真实的信息表述。

(2)可靠性;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更多的是受保守主义的影响。在保守主义思想下,企业更多的是要传达已经过谨慎性处理的信息,而不是对企业真实可靠的现状描述。

(3)完整性;完整性更多地是针对披露内容而言。主要受到保密性的影响。保密的思想会限制一些特殊但重大的信息的披露。

价值量化篇(8)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实际上是价值链条的管理,即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员工进行价值创造,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各类员工工作价值进行量化评价,根据工作价值量的大小进行价值分配,这样的管理体系是公平、合理、有效的。相对于工作结果容易衡量的营销类、生产一线员工来讲,各级管理部门员工由于从事的岗位性质差异性大、工作质量界定难等原因导致工作价值难以量化评价,员工对组织的贡献难以横向比较,这成为困扰各级企业管理者的一个难题。本文旨在采用积分制管理科学量化评价各级职能管理部门员工工作价值,为各级管理者提供一种化解难题的思路。

一、员工工作价值积分制管理的定义

积分制管理是指把积分制度用于对人的管理,以积分来衡量人的自我价值,反映和考核人的综合表现,然后再把各种物资待遇、福利与积分挂钩,并向高分人群倾斜,从而达到激励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人的积极性。

员工工作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活动为组织发展需要所做出的贡献,简单地说就是个人对组织的贡献。员工工作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组织价值的有机统一,是员工自觉融入组织的发展,发挥能力、开拓创新、岗位建功,在推进组织综合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创造的价值。

员工工作价值积分制是指把组织发展战略细分为若干指标,对每项指标制定详细的积分标准,并按照该指标对于达成组织战略的重要程度赋予一定权重,员工达到标准即可获得相应积分,员工工作价值积分=∑各指标所获得积分×指标权重。

二、员工工作价值积分制的设计思路

步骤一:分析组织发展战略,采用鱼骨图法将战略细分为一级指标,并根据指标对组织的影响大小确定相应的权重。

步骤二:细化并定义一级指标,将一级指标细分为二级指标,对每项二级指标定义,制定详细的积分标准,并赋予权重。

步骤三:管理部门员工根据岗位性质进行分级分类。可以根据不同岗位的共性进行通用指标体系设计,再依据岗位差异化进行个性化指标体系设计。

步骤四:管理部门各类员工依据积分标准进行工作价值量化评价。

步骤五:结果应用。员工工作价值量化积分可作为各级各类优秀人才选拨的依据、可作为薪酬兑现和调整的依据、可作为岗位晋升的参考等。

三、××培训中心员工工作价值量化评价指标体系

××培训中心将中心“两个一流”的发展战略所需的能力划分通用指标和专业指标。通用指标为职业资质、岗位绩效、工作创新和其他贡献四个一级指标,并分别赋予权重20%、40%、30%、10%。其中职业资质是评价职工在学历、职称和职业资格等方面获得的等级;岗位贡献是评价职工履行岗位职责、参加专业竞赛比武、安全生产等方面的业绩;工作创新是评价职工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推广能力的高低;其他贡献是评价职工兼职和社会贡献情况。

职业资质指标细化为学历(学位)、职称、职业资格三个二级指标,并分别赋予权重20%、40%、40%;岗位业绩指标细化为绩效等级、调考和竞赛、表彰奖励三个二级指标,并分别赋予权重60%、20%、20%;工作创新指标细化为制度和标准、论文和著作、项目和课题、五小创新和建议、典型经验和成果、专利授权、经验交流、技术推广等八个二级指标,并分别赋予权重20%、5%、150/o、10%、10%、15%、10%、15%;其他贡献指标细化为兼职工作、征文、文化竞赛、专题讲座、见义勇为和好人好事等五个二级指标,并分别赋予权重50%、15%、10%、15%、10%。

专业指标是根据员工的工作性质,将全体员工分为行政管理、技能培训、高职教学、学生管理、后勤服务五个类别,分别制定专项积分指标。行政管理类专项指标是在岗位业绩一级指标下加岗位履职、工作满意度两个二级专项指标,在其他贡献一级指标下加兼课一个二级专项指标;技能培训类专项指标是岗位业绩一级指标下加培训工作、赛考集训、实训室建设三个二级专项指标,在工作创新一级指标下加培训项目开发、技术服务两个二级专项指标,在其他贡献一级指标下加下厂实践一个专项指标;高职教学类专项指标是岗位业绩一级指标下加教学工作、指导参赛、标准编制、实验实训室建设四个二级专项指标,在工作创新一级指标下加教学建设、技术服务两个二级专项指标,在其他贡献一级指标下加专业管理、下厂实践两个专项指标;学生管理专项指标是岗位业绩一级指标下加班级建设、指导参赛、承担课程、心理咨询四个二级专项指标,在工作创新一级指标下加教育活动、突出表现和重大贡献两个二级专项指标,在其他贡献一级指标下加承担管理工作一个专项指标;后勤服务专项指标是岗位业绩一级指标下加岗位职责、优质服务两个二级专项指标,在工作创新一级指标下创新和成果一个二级专项指标。

四、××培训中心员工工作价值量化评价工作流程

第一,成果备案――根据员工工作价值量化积分表中规定的归口审核部门,职工将自己的成果到对应的职能部门登记备案。

第二,职工自测――根据员工工作价值量化积分表,各类职工按照积分周期进行自我评价,形成自评分,提交职能部门审核。

第三,部门审核――职能部门根据分管业务,对五类职工自评分进行审核,形成审核分,提交员工工作价值量化评价办公室。

价值量化篇(9)

在frederick d.s.choi和gray k.meek编写的《国际会计》中提出了对各国会计学发展有重大影响的8项因素,其中一项,我认为也是最根源的一项,就是文化。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会受到其文化特色的影响,事实上,不止经济,政治、法律,教育,无一不受到文化的深深熏染。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长久发展以来所形成的最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的智慧积淀,深深地影响着这个国家的一切。会计学作为社会经济活动论文联盟的一部分,在其价值观念与行为理念的形成过程中,必然也受到了文化思想的熏陶。而另一方面,会计价值理念作为会计界工作人员的行为指导,又对一个国家会计信息的披露等起着决定性作用。

文化与会计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长久以来的思想与智慧发展的积淀。她代表着一个民族或者一群人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态度。会计作为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活动,必然是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的体现。我们可以将文化与会计价值观两者之间的关系表述如下:

(1)职业主义;职业主义与法律控制相对应,是指在会计处理中更倾向于运用个人的专业判断和职业自律,而不是遵守职业法规的要求。

在美国,十分推崇个人主义,认为存在的价值是使个人的价值得到最大体现。与之相对应的,在美国有着十分发达的会计职业界,他们的财务会计及报告准则一直由民间会计团体fasb负责制定,政府部门只扮演监督管理的角色。相比之下,德国的个人主义倾向并不明显,故德国的会计职业界及其相关组织的力量并不够强大,相关的会计处理要以法律为基础,服从于法律的要求。

(2)统一性;统一性是与灵活性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人们在对不同情形做出反应时,更倾向于统一性和一贯性吗,而不是灵活性。

在美国,人们对不确定情况的规避意识并不强烈,加之个人主义推崇,使得人们更倾向于接受变化的,有特色的事物。因此,美国的会计对统一性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并且其正在努力将“一般公认会计准则”改为“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给予会计实务更大的弹性空间。相比之下,德国人更加注重安稳,故其会计实务的处理中要求一切以统一的、标准化的法规为基础来进行处理。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因为选用的标准不一而导致的企业之间的差距。

(3)保守主义;从企业披露信息的质量而言,更倾向于以谨慎的方法进行计量,以应对未来事项的不确定性。

在保守主义的会计观念下,人们更倾向于采取稳健的方法来计量。这点在德国的会计处理中表现的非常的明显——公司可以合法地低估利润和资产,在对外报表中提高尽

转贴于论文联盟

可能少的信息。另一方面,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富有开拓精神的民族之一,总是对事情充满了乐观向上的态度。美国的基本会计原则中,也并没有确立稳健原则,更多的是要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

会计价值观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我们对美德两个国家的会计价值观与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如下分析:

(1)真实与公允;真实与公允更多地受到职业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影响。在职业主义的影响下,更能发挥会计师的专业判断,从而做出更加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真实的信息表述。

(2)可靠性;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更多的是受保守主义的影响。在保守主义思想下,企业更多的是要传达已经过谨慎性处理的信息,而不是对企业真实可靠的现状描述。

价值量化篇(10)

中图分类号:F71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1)36-0146-02

1问题的提出

营销概念的价值在于其引导企业把注意力放到顾客身上。建立稳定的长期关系,让所有员工和管理人员都深刻理解什么是价值、什么是顾客价值以及如何测量顾客价值。但是,企业界和学术界没有就什么是顾客价值形成较为一致的定义。鉴于此,本文从顾客价值感知入手研究顾客价值体系构成及其市场应用。

2顾客价值理论回顾

2.1顾客让渡价值模型

Philip Kotler提出了顾客让渡价值,顾客让渡价值是指顾客拥有和使用某种产品所获利益与获得该产品所需成本之间的差别。可将Philip Kotler的顾客价值概念概括为以下模型:

CRV=TV-TC

式中,CRV:顾客让渡价值;

TV:顾客总价值;

TC:顾客总成本。

2.2顾客价值等式

James L. Heskett,W.earl Sasser & Leonard A.Schlesinger对服务行业研究后总结出顾客价值等式为:

其中,CV:顾客价值;

SU:顾客创造的服务效用;

PQ:服务过程质量;

SP:服务的价格;

SC:获得服务的成本。

2.3顾客感知价值模型

Zeithaml指出顾客感知价值为顾客所能感知到的利得与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综合评价;从“情境片断”的角度分析。其中,CPV为顾客感知价值,CP为核心产品,AS为附加服务,P为价格,RC为关系成本。

同时,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顾客价值进行了分类。Sheth等人把顾客价值分为5类:功能性价值、社会性价值、情感性价值、认知价值和条件价值。Burns结合顾客评价过程,把顾客价值分为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占有价值和全部价值。可以看出,一些学者是从交换的角度分析顾客价值,并认同感知价值的核心是感知利得与感知利失之间的权衡。

3顾客价值的体系构成

3.1顾客范畴界定

在营销学的文献中,顾客、客户和消费者是3个具有某些共性的概念:客户的含义较为宽泛,消费者是和厂商相对应的概念,而顾客指产品或服务的最终使用者。市场中至少存在两类顾客,有时存在更多种类的顾客。如日用品制造企业至少有两类顾客:零售商和家庭主妇。由此,顾客是指价值链后一段的所有者之于其前一段的所有者;狭义的顾客专指产品或服务的最终使用者。

3.2顾客价值的定义

顾客价值是具有特定需要与目的的顾客个体或顾客群体,在特定使用环境中,针对特定企业为满足这些需要而提供的特定提供物,感知到通过这一具体的提供物在满足其需要的过程中已经、正在或者将能得到的各种利益和为得到这些利益已经、正在或者将要做出的各种付出,并对这些利益和付出进行权衡后形成的现有感知和潜在感知的总和。定义反映3点:顾客价值由顾客决定,强调顾客对价值的感知;顾客价值受特定感知环境影响,存在纵向与横向的影响因素;顾客价值是对各种得到的利益与各种付出权衡的结果。

3.3顾客价值的构成

顾客价值模型的构建是依据交易过程和关系过程所创造的顾客感知价值,它体现了顾客价值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特征。其构成见图1。

图1顾客价值三层次模型

4顾客价值的量化方法

根据顾客价值的体系构成,在测量顾客价值时需分析4点:①顾客所重视的价值项目;②顾客在价值感知过程中对其重视的各价值项目的评价结果;③通过深度访谈评定顾客在感知过程中对产品或服务所体现的价值观与其自身的价值观的一致性;④通过深度访谈评定顾客感知到的总体价值与其目的的一致性。在以上四点基础上构建顾客价值测量工具如下述:

式中: :表示t时刻的交易感知价值;

:表示t时刻的关系感知价值;

λi=λi(t):表示t时刻交易价值部分各变量的权重;

λj=λj(t):表示t时刻关系部分各变量的权重;

Ei=Ei(t):表示t时刻交易价值部分各变量的感知价值;

Ej=Ej(t):表示t时刻关系价值部分各变量的感知价值;

α=α(t):表示t时刻产品或服务所体现的价值观与顾客原有价值观的一致性系数,α∈(0,1);

β=β(t):表示t时刻顾客感知到的价值与其目的一致性系数,β∈(0,1);

I、J:表示变量项目。

该公式表明顾客价值是一个动态的量。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在于需要给顾客提供一个持续、可期、整合、不断改进的体验环境,以此来创造、交付较高的顾客价值。较高的顾客价值

量意味着高顾客满意度,对企业来说意味着顾客维持率的提高与顾客数量的增长,进而提高企业的销售额与利润。

参考文献

1 杰姆•G•巴诺斯著.客户关系管理成功奥秘(刘祥亚等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 Philip Kotler.Gary Armstrong: Principles of Marketing[M]. Prentice Hall, 1999

3 David Jobber著.市场营销学原理与实践(胡爱稳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 Zeithaml V: Consomer Perception of Price,Quality and Value: A Means-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J].Journal of Marketing,1988(52)

5 Anderson J C, Jain C: chintagunta P K. Customer Value Assessment in Business Markets[J].Journal of Business-to-Business Marketing, 1993(1)

6 刘研、仇向洋.顾客价值理论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05(5)

7 胡旭初、孟丽君.顾客价值理论研究概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10)

Analysis of Customer Value System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上一篇: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下一篇: 儿童交通安全教育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