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毕业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6 18:31:54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篇(1)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率持续走低。2009和2010年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8%和74%。据此推算,2010年尚有160多万毕业生未能按时就业。文章旨在从教育经济学筛选假设理论的视角审视农民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及其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一、筛选假设理论

筛选假设理论视教育为一种装置,本质上是一种信号,其主要作用是帮助雇主识别能力不同的求职者,以便把他们安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筛选假设理论的前提是不完全信息,即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当雇主要从求职者中选拔有适当能力的人去填补空缺岗位时,他对求职者的能力并非完全了解,在短暂的招聘过程中,只是通过简历或交谈了解求职者的显性情况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如性别、种族,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经历等,用人单位为了招到合适的员工,主观上往往更注重毕业生的学历、所学专业、毕业学校等,据此来鉴别、筛选和录用大学生,因此,毕业证书的作用尤为凸显,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是一种身份、能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是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和毕业生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素质和能力的基本依据。高校的层次和水平显著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985”、“211”院校的毕业生与一般普通院校的毕业生相比,用人单位更青睐于前者。“211”院校的毕业生是企业招聘的主要对象,占80%,而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仅占20%[1]。

二、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机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入学率;二是高等教育层次。近年来高校扩招主要集中于地方普通院校,他们在大众化过程中扮演了“主角”。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正从数量上的显性不均转向质量上的隐性不均,主要表现为城乡学生就读院校的类型与层次上的差距。统计数字显示,重点大学农村生源比例逐年下降,且主要分布在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非重点地方普通高校。杨东平教授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研究表明,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地方普通院校与专科院校,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比例呈下降趋势[2]。“中国农大农村户籍学生比例一直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而2011为28.26%,比2010年减少了5.98个百分点,近十年来首次跌破三成。”[3]

学界通过研究发现,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就读高校的层次和类型的可能性亦不同。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丰富的社会上层子女进入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高于社会底层子女论文开题报告范例。社会底层子女考虑到入学风险和就学成本,往往选择学费较低或相对冷门的专业,而上次社会子女更多地选择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

曾满超研究发现:农民阶层与非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整体可能性之比为5.6,进入全国重点高校可能性之比是9.2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其中与党政干部子女的差距则分别达到17.9倍和31.7倍[4]。低社会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内部分化中更多集中于低层次学校中[5]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子女进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是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子女的18倍[6]。

“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所处的家庭阶层对其高等教育准入与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农民与农民工、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较多就读高职高专院校,管理阶层子女较多就读“211”院校[7]。文东茅研究指出:父亲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者的子女进入“211”大学的比例为32.8%,父亲中只受过小学或以下教育者的子女比例为15.3%[8]。高学历父母子女与低学历父母子女进入“211”院校的比例悬殊较大,二者相差10个百分点[9]。

(二)原因分析

1.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

长期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是导致我国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差距的主要原因。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造成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机会、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等严重不均衡,存在显著差距,导致农村学生从一开始就在高校入学机会竞争中处于劣势。

2.城乡教育观念差异

农村家长普遍存在教育短视行为,多从投资—收益角度考虑子女受教育问题。由于大学学费高昂,四年大学费用对于农民而言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支出,有的甚至“因教致贫”;加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或失业,就业后工资较低,甚至低于农民工工资。在权衡成本与收益之后,相当一部分农村家长认为上大学还不如外出打工实惠,进而不重视子女教育,“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导致农村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其高考成绩和高等教育机会。

3.高考选拔制度隐性不公

近年来一批重点大学采取多元招生改革,如保送招生、自主招生、艺术招生以及高考加分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招生过程不透明,不同程度存在人为操作的制度空间,优势阶层往往可利用其所拥?械娜Α⒕济和社会等资源对这些制度加以渗透,从而直接或间接地获得这些入学机会,而农村阶层则因缺Υ死嘧试炊τ诹邮啤B蘖⒆2捎帽录比即将城?(农村)子女所占比例与城市(农村)子女高考报名比例相除,研究表明城市子女在保送招生制度中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17.2倍。对2010年某“985”大学自主招生数据进行统计显示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城市子女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8.2倍[10]。另一方面,不同阶层家庭背景、经济、文化及教育资源差异较大。优势阶层家庭收入高,经济殷实,为子女提供的教育投入也较多,其子女可以参加各类培训班、特长班。一是可能其综合素质,可以拿到多种技能证书,从而获得更多加分因素;二是可能提高学业成绩,获得高等教育机会较大;农民阶层则相反。结果导致“家庭背景、收入差异—家庭教育投资差异—教育投资质量差异—就业差异”恶性循环的现象。

三、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不仅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自我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均处于劣势的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如何呢?

闵维方等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状态存在差距。“211”院校的就业率为84.8%;普通本科院校的就业率为70.9%;而专科学校的就业率为58.9%。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家庭经济状况好、社会资本丰富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公务员子女的就业率与农民子弟的就业率相差14个百分点[11]。李炜,岳昌君研究发现:“211”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比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概率大;家庭经济条件好,家庭社会关系广泛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起薪较高的好工作 [12]。

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高等教育之后的结果亦有较大差距。家庭背景越好,就业率和起薪越高;行政管理人员和经理人员的子女大学生毕业时平均月工资高于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400元和300元[13]。“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从学生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状况来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中分别有35%和25%的毕业生未能就业,远远高出管理阶层子女未就业15%的比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在就业质量上也处于弱势,2008、2009两届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在各阶层中分别排在倒数第一、第二位[14]。

杨钋等对麦可思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表明,由于工作转换成本较高,弱势群体学生的就业流动性小于其他学生。“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子女就业流动性远高于非“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子女的就业流动性。同时不同流动模式的实际收益也存在较大差异[15]。

郭丛斌,丁小浩研究表明,父母从事主要或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其子女从事相同劳动力市场工作的可能性比较大;代际之间,从次要劳动力市场流向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比由主要劳动力市场流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大[16]。马莉萍,岳昌君认为,家庭背景显著影响毕业生进入主、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家庭条件好,父母的受教育程度高、家庭社会资源丰富有利于毕业生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17]。主、次要劳动力市场收入存在差距。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已扩大到15倍,跃居世界之首[18]。

四、对策与建议

1.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重要举措。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和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打破城乡二元教育格局,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2.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及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

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万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学校管理与教育的落后等原因,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一般不理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一般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或相比较薄弱的学校,由于存在户籍等制度性障碍,农民工随迁子女尚须回原籍参加升学考试,因所学教材课程的差异,影响其升学考试成绩,因此,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制订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以及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3.规范高校招生程序

高校招生应遵循公平原则,规范招生程序;加强自我约束,实行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在采取多元录取机制时应考虑社会现实和公平保障条件,加大考测能力比重宜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在考测能力与公平客观之间寻求平衡点。“当高考日益侧重于考测能力的时候,应该承认勤奋刻苦的因素在高考成绩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下降,而受教育条件和环境所起的作用在有所上升。”[19]

4.培养和拓展社会资本,提高综合素质

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应建立良好的同学、校友及师生关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交往领域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和配置社会资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能力。如社会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等。

5.消除体制性障碍,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打破就业市场分割局面,推进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放宽政策限制,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规范就业市场,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环境,加强就业立法,禁止并监督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歧视现象,规范招聘程序、公开招聘过程、接受社会监督。

6.建立就业援助制度,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面向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作为就业困难群体的一部分,理应被纳入到政府的就业援助体系之中。政府应该从就业政策、就业岗位、就业服务以及失业保障等方面对其进行就业援助。

参考文献:

[1]王霆,杨玉梅,张瑾.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93-97.

[2]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学生在重点大学比例下降[EB/OL].http://www.people.com.cn/GB/jiaoyu/1055/3178564.html.

[3]寒门果真难出贵子?国内多所大学农村生源减少[EB/OL]. http://www.edu.cn/te_bie_tui_jian_1073/20110829/t20110829_676296_1.shtml.

[4]曾满超.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78.

[5]武毅英,吴连海.高等教育收费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负面影响及反思[J].复旦教育论坛,2006(2):60-65.

[6]谢作栩,王伟宜.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J].教育学报.2006(2):65-74.

[7][14]35%农村生未就业家庭背景对就业影响渐明显[EB/OL].http://www.edu.cn/gao_jiao_news_367/20100812/t20100812_507500_1.shtml.

[8]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9]杜桂英.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基于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78-84.

[10]罗立祝.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1(1):32-41.

[11]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31-37.

[12]李炜,岳昌君.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88-94.

[13]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15]杨钋,门垚,马莉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现状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75-80.

[16]郭丛斌,丁小浩.职业代际效应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教育的作用[J].经济科学,2004(3):74-82.

[17]马莉萍,岳昌君.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3):1-7.

[18]中国行业收入差距世界最高[EB/OL].http://www.chinanews.com/cj/2011/02-10/2833461.shtml.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篇(2)

本论文为“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浙江省农村家庭对民办高校的需求意愿和支付能力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浙江树人大学,浙江杭州,310015,王仪,女,汉族,1995年出生,浙江杭州人,现为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在读生。

F249.21;F320

教育是传播人类文明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尤其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二十一世纪,经济的竞争已经转变为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据2015年教育部统计,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总数约1271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约738万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则说明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进入高校的人数已占到当年毕业生数的一半以上,上大学是高中毕业生的主要选择,但仍有部分学生并未进入高校。对高等教育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是制定高等教育规划和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之一[1],本研究将对我国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选择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在了解其选择情况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制约学生选择的因素,从而为探知我国农村学生高等教育需求奠定研究基础。

一、调查过程和样本分布

本研究对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地区的高中毕业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1000份问卷,回收率92%;其中有效问卷899份,有效率达98%。该问卷为非结构式问卷,将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别进行量化处理和质性分析,从而保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在问卷调查基础上,本研究还对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深度访谈,进一步优化了研究结论,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最后采用SPSS21.0对调查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从全国东中西地区、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男女性别、高中类型、高考成绩六方面具体分析对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选择的影响情况。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我国不同地区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选择整体情况

我国大部分高中毕业生将在毕业后进入大学,但仍有少部分学生会选择工作或培训。高中毕业生强烈的高等教育需求,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持续推进直接相关,高校扩招和民办高校的快速崛起,为高中生进入大学提供了更多的就学机会。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村家庭收入的增加,人们对高等教育具有更高的支付能力,为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提供更大可能性。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高中生选择上大学比例呈现典型的梯度分布,东部地区比例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最后是西部地区。在选择复读、接受短期培训及直接工作方面,西部比例均高于中东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学生毕业选择存在显著性差异,不仅反映的是三地区的教育资源不均衡,更能体现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差异。

2.不同家庭的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选择情况

家庭收入作为影响家庭成员各项活动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家庭收入水平直接制约高中生的毕业选择。本文将家庭收入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5万元以下,第二等级5万-10万元,第三等级10万元以上,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不同等级家庭收入的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x择情况。调查中发现,第三等级家庭收入的高中毕业生选择进入大学的比例远高于第一、第二等级的学生,而选择复读、短期培训、工作的比例却低于第一、第二等级。由此可以看出,所以即使目前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已经得到极大提高,但家庭收入依然是制约家庭成员接受教育的物质基础。

3.不同父母教育程度的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选择情况

家庭教育是子女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将直接制约对子女的受教育情况,有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随父母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增加[2]。本文将分别研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选择的影响,发现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子女的毕业选择并没有显著影响,然而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形成父母对毕业生教育选择的差异影响可能与我国传统的家庭角色分配有关,父亲在关系到家庭重要决策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我国男女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选择情况

本文对男女毕业生的教育选择进行差异性分析,发现女生选择上大学和复读的比例均高于男生,而在选择“接受短期技术培训”和“直接工作”的比例低于男生。目前我国男女生在受教育方面的差异逐步缩小,近年来我国女性的大学录取率不断,进一步说明女生的受教育机会得到充分保障。其原因与我国社会的经济文化变迁直接相关,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更多的资金为子女保障受教育,逐步缩小了男女生受教育的差异;而且当今社会家庭中独生子女人数较多,无论男女均成为家庭重点培养对象,男女生的受教育机会几乎平等。

5.不同高中类型的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选择的情况

高中教育是影响学生人生轨迹的重要阶段,不同办学水平的高中学生的毕业选择具有很大差异。调查发现省重点高中、市重点高中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高于普通高中,进入大学的可能性也更大,则表明高中类型对学生毕业选择具有显著性影响,不同的高中类型直接决定了高中生的教育差异。重点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设备和师资队伍,是学生进入大学的主要平台,而普通高中及职中的毕业生,在保证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的情况下,仍有一部分学生会因为成绩不理想或其他原因而选择短期培训及直接工作。所以高中类型是制约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选择的重要因素,更是制约学生上大学的主要因素,这将很容易理解为何当前社会中人们争相进入重点学校。

6.不同高考成绩分数段的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选择情况

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作为我国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而高考成绩是影响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选择的直接因素。选择上大学和复读的学生其高考成绩均值高于选择短期培训和直接工作的学生,而且我国绝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上大学,成绩高于总均分,而选择短期培训及直接工作的学生人数较少,成绩偏低。高考成绩是最终决定学生毕业选择的最关键因素,尤其对具有高等教育需求的学生影响更为显著,高考成绩的分毫之差将决定学生能否顺利进入大学,决定学生进入怎样档次的高校,更决定学生能够选择什么样的专业。

三、结论及建议

综上可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的持续提高,高中毕业生具有很高的高等教育需求,但由于受到地区经济、家庭收入、高中类型、高考成绩等因素影响,使得我国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选择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这些差异所折射出的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贫富差距、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机会不平等诸多的社会现象及问题。为了保证高中生能够做出有益于自身发展毕业选择,国家、社会、家庭、学校都应当尽最大限度的努力保证学生应有的教育权利。

1.国家及地区应当致力于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差异

从国家角度出发,在制定相关教育规划及政策时,对中西部地区有所侧重,从而为东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公平提供政策性保障。我国经济发展上的三大经济地带、城乡、区域内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带来的教育不均衡问题,为了保证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相适应,应该遵循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律,制定有利于全局及各个地区l展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政策,尽快缩小地区发展差距[3]。

2.家庭应当努力提高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篇(3)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民办高校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理念,不断推进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深受较多复杂的主客观因素影响,工作中仍存在较多的不足和薄弱环节,特别在毕业生党员教育方面相对更为突出,如何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党员教育,全面提升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摆在全体党建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一、加强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加强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毕业生党员是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对象,毕业生党员综合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败,因为毕业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的优秀骨干,其表现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集中体现。加强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品学兼优、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党员,将有力推进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是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发展的需要

毕业生党员教育是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毕业生党员教育开展的情况是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评价的重要指标。目前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呈现出实习实训分布区域广,难以集中;参加党组织生活和理论学习时间少;思想不稳定,就业考研压力大等特点,对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加强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将有效帮助解决高校党建工作中矛盾和困难,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发展,增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三) 加强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是毕业生党员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即将踏入社会,未来需要承担更重要的社会责任,毕业生党员自身政治修养、能力素质、人格魅力等的可持续发展,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毕业生党员自身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教育,只有大力加强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在民办高校方面

1.毕业生党员教育的观念意识不强。部分民办高校对毕业生党员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观念意识不强,导致毕业生党员教育缺位、错位和失位的现象时有发生,毕业生党员往往脱离或游离于基层党组织,无法接受应有的教育培养,极大影响了民办高校党员教育的质量,阻碍了毕业生党员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

2.毕业生党员教育的内容形式比较单一。部分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教育内容上往往根据上级意见和要求简单教条式的照搬,未能结合毕业生党员思想特点、专业背景、就业实际等方面来改进教育内容。在教育形式方面,依旧选择以学文件、念报纸、读材料等传统教育方式,较少采用实践教育体验、网上学习交流、讨论互动等新载体新形式,综合教育形式的运用更为欠缺,直接影响教育的实效性。

3.毕业生党员教育的党务工作者配备不足。民办高校基层党务工作一般由从事学生工作的一线辅导员老师兼任,辅导员日常事务繁琐,工作量大,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好毕业生党员的教育,教育出现放任自流的局面。同时,部分辅导员缺乏对党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素质的系统学习,政治理论素质不高,业务工作能力不强,实践经验不足,难以保证毕业生党员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在毕业生党员方面

1.毕业生党员理论素质不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较多毕业生党员认为完成学业和顺利就业是关键,考虑的是能否拿到毕业证、学位证等,关心的是考证、考研、考公务员等问题,忽视参加党组织生活和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将政治理论素质的提高边缘化。同时,由于毕业生党员在校外实习实训,分布散难以集中,直接制约了政治理论学习的开展,导致毕业生党员理论素质不高。

2.毕业生党员作用发挥不足。部分毕业生党员作用发挥不足,主要表现在未能充分发挥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专业学习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在日常生活、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表率作用;在联系学校、教师和学生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大学生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引领作用等等。

3.毕业班党员思想波动较大。毕业生党员有的想尽快离开学校到社会去实现自己理想价值;有的对学校恋恋不舍,不舍四年的同学情、师生情而不愿离开学校;有的害怕进入社会去直面竞争和挑战等;有的选择考研、考公务员等等,面临较多的矛盾、困惑、压力,使得毕业生党员思想波动较为突出。

(三)在毕业生党员家庭方面

家庭是毕业生党员教育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毕业生党员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毕业生党员家庭往往只是提供毕业生毕业阶段的生活费、求职费等费用开支,忽视了对毕业生学业、就业、心理、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对学校教育产生很强的依赖感,尚未很好的发挥家庭在毕业生党员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势必会影响毕业生党员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影响毕业生党员的就业和发展。

(四)在实习就业单位方面

大部分毕业生党员以良好的综合素质赢得了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的青睐,充实了单位的人力资源储备,但是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对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重视明显不足,特别是实习单位,缺乏对顶岗实习的毕业生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系统性,缺乏对毕业生党员教育的定性与定量考核,尚未建立与民办高校共同教育管理毕业生党员的机制和模式,因此,民办高校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党员教育时常出现漏洞和真空。

三、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增强观念意识,大力推进毕业生党员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

民办高校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增强认同,加强顶层设计,重新审视和定位毕业生党员教育工作,将毕业生党员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专门成立毕业生党员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毕业生党员教育的组织领导;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切实保障毕业生党员教育工作的开展;合理设置毕业生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做好毕业生党员发展工作,细化流程加大考查力度;加强毕业生党员的就业教育,促进毕业生党员充分就业;坚持务实创新的原则,认真做好毕业生党员教育工作的考核与评价等,不断推进毕业生党员教育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促进毕业生党员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增强毕业生党员教育的实效性。

(二)坚持与时俱进,丰富拓展毕业生党员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民办高校加强毕业生党员教育,重在丰富拓展毕业生党员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教育内容方面,可根据毕业生在校学习、校外实习、离校之前、离校之后这四个阶段和时间节点,有针对性的选取不同内容,在校学习阶段以党章、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等为重点;在校外实习阶段以组织纪律、安全法制等为重点;在离校之前阶段以文明修身、感恩自律等为重点;离校之后阶段主要是跟踪调查毕业生党员参加工作初期的表现,结合具体情况开展毕业生党员的教育。在毕业生党员教育形式方面,在校内可采用主题报告会、座谈会、辩论赛、演讲赛、网上互动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不断增强党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校外以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参观革命纪念馆、重走红色路线等形式开展社会主题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锤炼毕业生党员的优良品格。

(三)加强队伍建设,精心打造优秀的毕业生党务工作队伍

民办高校要结合毕业生党员的特点和党建工作任务,认真选配好毕业生党务工作队伍,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和管理考核,精心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好、业务能力强、工作热情高的专兼职结合的毕业生党务工作队伍。在教育培训方面,采取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结合、定期培训与不定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分阶段分层次有目标的提升毕业生党务工作队伍的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能力素质,特别是加强网络党建工作能力,让毕业生党建工作队伍熟练驾驭各种网络传媒,牢牢把握网络话语权。在管理考核方面,不断建立健全管理考核办法和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与职务竞聘、奖惩、晋级等挂钩,激励毕业生党务工作队伍立足本职岗位发展,不断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积极搭建平台,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篇(4)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从深层次来看这与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都是密切相关的,受各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特别是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掌握高新科学技术的高校毕业生的分配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革。与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包统分”相比,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毕业生要遵守优胜劣汰的法则,就业压力增大。因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沿革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引发的历史根源。

一、社会环境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1.社会就业形势总体紧张

从当前就业大环境来看,一是大学毕业生人数迅猛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据教育部门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2007年为70.9%,2008年到8月份,估计实现实际就业是70%, 可能还没有这么高。二是人才供需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目前我国农村还剩余1.2亿低素质劳动力,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人, 而需求总量6000万人。预计到2010年,第二产业人才缺口数字最大将达到1220万人。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人。三是不同地区、学校和单位就业很不平衡从地区来看,东部吸纳了全部高校毕业生的61.3%,中西部只能为当地毕业的大学生提供28.9%的就业岗位。就学校来说,211工程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88%,非211工程为59%,高职和专科院校是43%。[1]从用人单位来看,非公有制用人单位己成为接收高校毕业生的主体,民营企业、个体户加上外商和中外合资企业共占了70%左右。

2.用人单位择才观念存在误区

目前我国企业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已达到发达国家 20 世纪90 年代后期水平,但管理方面只是发达国家 20 世纪 20 年代水平。现阶段,我国存在一种现象,越是小企业不注重培养和储备人才。而外企,特别是 500 强企业愿意选择大学生进入企业,进行从头培养。还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对学历、毕业院校、性别、身高、相貌、婚姻状况、户籍等做出要求,这样就把许多高校毕业生拒之门外。甚至有个别单位面试时会问及求职者的血型、生肖、星座等,并以此作为是否录用求职者的参考标准[2]。高校毕业生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处于不利地位。

3.社会舆论导向的误导

任何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个体,他的选择会受到社会环境和舆论的影响。社会舆论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是广泛而深刻的,它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和感染性[3]。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毕业生宁愿不就业也不降低标准,甚至有的高校毕业生为了保全面子而欺骗父母和亲朋好友艰难地漂在大城市,却不愿屈尊在中小城市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可见,社会舆论影响对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有重要作用。

二、我国高校教育制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1.我国高校大幅度扩招

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始于1999年。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就业压力、拉动了一定的内需、满足了家长和学生享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为国家未来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人才,有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高校扩招后严峻的毕业生就业问题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处理不好就会导致人才浪费、社会不稳定以及其它一系列相关问题。从2001年到2008年,高校扩招的年平均发展速度之高,是显而易见的。

2.我国高校专业结构设置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主要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其中一个方面表现为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我国当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时期,一些新兴的行业对于专业人才需求迫切,而我国的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却相对滞后,无法充分满足这类市场需求;同时一些长线专业的设置和扩招却导致大量毕业生供大于求、无业可就。因而进一步加强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将有利于缓解我国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

3.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各高校都还处于学习探索阶段。不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在方式方法上各有特色,但都不同程度地对毕业生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配备了一支专门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咨询、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就业指导队伍。工作内容一般包括为毕业生收集并招聘信息、组织校园招聘会、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心理辅导等。一方面,学校的招聘信息和组织的招聘会可以帮助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签约;另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设立使毕业班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可以在学校找到归属感。

三、高校毕业生家庭背景

“家庭背景”是一个含糊而且内涵宽泛的概念,不仅父母的职业、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家庭所在地、种族、民族等是家庭背景的组成部分,在某些特殊历史时期,户籍和家庭出身等也曾是判断家庭背景的重要依据。家庭背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通过一下几个重要因素进行。

1.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就业的影响

家庭的经济状况对子女受教育的影响起于基础教育阶段。因为家庭经济状况越好,能为子女提供的教育投入就越多,子女接受的基础教育越好,能够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就越大。在进入高等学校之后,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则子女可以从家庭获得的用于学习、社交、求职的经费就越多,越有利于子女的就业。即使在大学毕业之际,家庭能否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也是影响许多毕业生选择是否继续求学以获得更高学历的重要因素[4]。

2.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子女就业的影响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子女的就业一般来讲,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参与学校活动、激发子女求学动机等方面的能力越强,获得并判别有关学校、教师、教育活动、就业机会的信息并间接地影响子女学业和就业的能力也会越强[5]。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副主任岳昌君博士也认为,父母学历高、职业好,会让子女在教育和就业上更有利,这种“代际传递效益”在中国很明显,在全世界也普遍存在。

3.家庭社会关系网络对子女就业的影响

中国特定的制度和文化背景下,社会关系网络在高校毕业生求职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人际关系网络仍是大学生寻找就业机会的理想途径。有41.61%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在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1.29%。通常认为人脉关系的形成往往依托于家庭关系背景,一般情况下,父母的社会地位越高,则拥有的权力越大,社会关系越多,动员和利用这些资源为其子女就业服务的能力越强,甚至直接通过关系和权力决定子女的就业。

四、毕业生自身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虽然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毕业生自身因素却是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就业或就业层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1.高校毕业生对职业和自己的认知

当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为了在职场争得一席之地而盲目就业。由于我国在职业生涯辅导这一领域几乎空白,多数高校毕业生在真正参加工作之前对自身及各种职业缺少正确的认识,因而在择业时就显得盲从,导致择业失败或从业后职业稳定性差 [6]。例如有些高校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发现不适合从事该职业,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就要重新择业,而有的人因为就业形势严峻而不得不继续从事不适合自己的职业,这样一方面会影响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个人的发展。

影响毕业生择业的因素首先是个人发展空间,其次为薪金福利和工作地点。公司规模/名气、专业对口、单位性质以及工作稳定不是影响毕业生择业的主要因素。

2.高校毕业生的个人能力对就业的影响

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个人能力是关系到毕业生能否在激烈竞争中胜出的决定性因素。在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们也要服从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著名教育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说,“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上,仅仅会读书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人的生存、学习和就业能力,与他毕业后能不能就业有密切的联系。”找工作容易与否往往还取决于个人的能力,个人能力不强已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实际上,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要求包括多种能力,如:专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外语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等等。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本问主要从社会、高校、家庭、个人四个角度分析,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深远的,高校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家庭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个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它们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参考文献:

[1]Holzer H.Search Method Use of Unemployed Youth.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1988,6(1):1-20.

[2]贾文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成人教育,2006(04):46-47.

[3]邹松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17.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篇(5)

[1]柏丽华.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继续教育研究,2011,(9).

[2]钟春果,张翎.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宁德师专学报,2011,(2).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28-01

2015年7月,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重点帮扶工作,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岗位信息和指导服务。由此可见,针对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援助成为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的十分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据统计,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总数已高达 500多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25%,而农林、师范类院校比例甚至高达 30%。2015年高校毕业生达749万,这意味着有150-190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加入求职大军,这类学生无论是经济基础、社会资源,还是综合素质、就业能力都处于劣势地位,属于弱势群体。而当前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政策中多采取重“输血” 轻“造血”的经济援助或扶助方式,无法有效解决他们在就业过程遇到的具体困难,更没有建立起就业援助工作的长效机制。因此,如何构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体系,成为新形势下面临的新课题。

一、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中存在的问题

1.就业援助主体过于单一

当前大部分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援助政策中,主要的主体是就业指导中心,它虽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促进援助工作的发展。但建设就业援助体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凭单独的主体是没办法完成的,应该采取综合援助的办法,让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团委、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各个部门共同参与,才能让就业援助工作效果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

2.就业援助缺乏有效整合和长效机制

目前高校中很少有关于就业援助效果反馈工作方面的实践探索,缺乏考评机制。政府、社会机构无法全面了解援助的功能实现程度、运行情况、各方对援助体系的期望及评价等多方面情况。援助政策忽视了就业援助政策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就业援助体系化,致使政府援助、学校援助、社会机构三者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和相互配合,无法发挥互补互促的作用,难以形成长效的就业援助机制。

3.就业援助导向重经济援助,轻心理辅导

求职阶段是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心理问题高发的时期。目前贫困生就业援助偏重经济资助,而对其思想心理方面的关注还不多,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心理的专门研究和辅导仍然非常缺乏,当前高校的相关心理辅导机构由于条件、人员限制,多是被动服务,服务面狭窄,方式单一。因此需要主动开展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实时把握其就业心理,有针对性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培养主动竞争意识,正确认知自身和社会,勇敢面对就业挫折。

二、构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体系的途径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要健全长效机制

按照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确定就业援助工作人员及其工作职责,保证援助工作的顺利进行。高校内就业指导中心、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团委、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各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要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及时了解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的落实情况。要对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考核、检查、 督导和指导,确保各项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2.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要强化就业心理辅导

当前,高校要针对不同类型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心理特征,制定相对应的辅导计划,尤其要注重解决双困生或多困生心理辅导问题。心理咨询师要善于引导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主动地参与就业心理辅导,引导其表达出内心困惑,增强心理辅导的切合性。通过辅导,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掌握积极的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力。此外,高校还应长期跟踪督导被辅导学生,接收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辅导工作方式方法,即便辅导后的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已经实现就业,也要建立联系,定期反馈其对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

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要建立专业指导队伍

建立由学业导师、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教师、辅导员等成员组成的专业指导队伍,从各个方面给贫困生以最佳的指导。学业导师可给予学业方面的指导;心理咨询师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更好地分析自己,找准自身定位;就业指导教师则分析就业形势,帮助其确立择业取向;辅导员负责协调各个环节的衔接工作。各方发挥协同作用,形成合力,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提升自身整体素质,顺利地完成从学生到准职业人,从学校到公司的过渡,使其能够掌握求职应聘和职场环境中所需技能,主动赢得目标岗位。这不仅可以预防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择业中的盲目性,更重要的是实现社会人才资源优化配置。

4.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要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高校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教育的全过程,积极开展职业测评,通过科学的专业化测评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长效机制。学校应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进行以职业倾向、职业能力、职业适应性为主的心理测试,并在此基础上为他们量身定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不断丰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内容,创新授课形式,帮助贫困生掌握求职简历制作方法,掌握求职礼仪和面试技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内容上要注重贫困生职业能力培养,鼓励帮助他们获得相关专业技能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

相信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多元化、多层次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体系一定能有效形成,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也能在政府部门及社会援助下顺利就业。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篇(7)

作者简介:李继红(1983-),女,湖北安陆人,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浙江 金华 321004)聂建波(1984-),男,湖北安陆人,浙江省电力物资供应公司,物流师。(浙江 杭州 31000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004-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成员由传统的四大阶层逐渐分化为十大阶层: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1]目前,社会分层已引起了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又妨碍了阶层之间的自由流动,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社会分层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它对高等教育结果公平却产生了不利影响。

一、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结果公平的影响

所谓高等教育结果的公平,主要是指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学生获得基本相似的学业成就。高等教育学业结果的公平是相对而言的,是一种理想状态,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奋斗的目标。

1.大学生就业公平是高等教育结果公平的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个体综合实力相当的大学毕业生受社会资本的影响而面临不同的就业境遇。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社会资本丰厚的毕业生更易在短期内以更少的成本找到薪资待遇优厚、性质稳定和发展前景广阔的工作,从而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获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教育结果的不公平。从现实来看,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结果公平的不利影响在不同层次的高校存在差异:对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影响较弱,而对普通本科和专科院校毕业生的影响较大。[2]

2.社会分层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当前,社会分层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社会资源丰富的毕业生更容易在相同的时间内抢占就业先机。笔者认为,在社会分层中不同阶层所拥有的家庭经济资源、组织资源、文化资源的多寡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着重要影响。

(1)经济资源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家庭经济资源是大学毕业生求职的经济基础,是毕业生求职成本的重要来源。“家庭收入水平”及“亲友财富状况”作为毕业生经济资源的指标体现,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的获取有较大影响。毕业生求职成本(包装成本、信息搜集成本以及人际交往成本等)有绝大部分来自家庭。[3]家庭经济资源肩负着增强大学毕业生求职竞争力的重任。因而,经济资源优越的大学毕业生择业面更广,很少因经济问题而放弃更好的求职机会。同时,经济资源丰富的毕业生对增强自身就业资本(职前培训、考证)的投入也相对较多。但是对于家庭经济资源不足的毕业生而言,他们唯有通过兼职或是向亲朋好友借钱来支付求职中的一些开销。在现代社会,经济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就业就是比财富”的不良风气。此外,在教育收益方面,经济资源较好的毕业生更占优势。经济资源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收入状况。有研究表明,拥有经济资源的多寡直接影响到毕业生就业,资源越多则工作落实率、升学率和起薪都越高。

(2)文化资源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家庭文化资源主要体现在父母受教育的程度上。文化资源是大学毕业生求职的引导性资本。父母的文化程度作为毕业生文化资源的重要指标,在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职业的期望和选择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影响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对子女就业期望越高,同时给予求职方面的建议和引导就越科学。反之,父母文化程度愈低,对子女就业期望就越低,从思想上能给予子女的开导就会相应减少。可以说,父母的文化水平和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从子女的执行力、求职意向、职业情操中展现出来。文化资源不足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得更加独立自强,倾向于稳定的工作,而在职业期望上也往往不高。文化资源贫乏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从积极方面来讲,会引导大学毕业生走向独立自强;从消极方面来看,也容易使大学毕业生出现自卑心理而陷入职业困境,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其职业发展乃至人生的发展。

(3)组织资源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家庭组织资源是指家庭从社会组织中获得支配人力、物力、信息的权力。[4]组织资源作为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立足的垫脚石,它具体表现为一种“权威关系”,主要是通过父母和亲友的最高职位来体现。因而,大学毕业生的父母和亲友最高职务越高,那么大学毕业生可调动的组织资源就越强大,在一些高声誉、高工资、高福利的就业机会面前竞争力就越强。总之,家庭组织资源对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月薪范围、单位性质和工作前景都有一定影响。有研究表明“家庭组织资本”越丰富,大学毕业生的起薪越高。家庭组织资源贫乏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方面更为努力,更迫切期望改变现状,但因许多非人力资本因素的影响,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到不公正对待,因而只能退而求其次,进入一些新成立的小公司上班。实际上,通过动用组织资源获得的就业机会往往在就业的时间花费上较少。因此,组织资本贫乏的大学毕业生就必须依靠自身努力博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但也容易处处求职碰壁。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容乐观,亟待政府给予有利的政策支持。

总之,社会分层中家庭的经济资源、组织资源和文化资源都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很大影响。简单来说,社会分层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的获取、就业机会的获得以及就业质量——单位性质、薪酬标准、职业晋升空间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减弱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结果公平负面影响的对策

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存在贫富悬殊,受教育的结果都不可能做到一致公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教育又是促进社会低层向高层流动、平衡社会不同利益阶层的重要方式。因此为了促进社会阶层间的流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弱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结果公平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政府、学校、媒体和大学生四方的共同努力。

1.发挥政府的职能

要加强劳动力就业市场的法律监管与监督职能建设,构建一个人员专业、服务规范、监督有力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提高劳动力服务机构的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程度,消除社会资本的运作空间。同时,加快推进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以有形的劳动力市场为主体,以无形网络市场为载体,及时有效地向毕业生传递就业信息。此外,加强对就业信息的甄别、筛查和监控管理,取缔和规范市场中介机构,为大学毕业生创建一个相对合法、透明、高效的求职竞聘环境。规范招聘方的人才选聘和管理机制,力争构建一个公平、高效、公开的多元化就业市场。只有规范劳动力市场建设,缩小阶层差距对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才能促进高等教育结果公平。

2.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加快高校结构的调整。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办学理念要多元化。高校的人才培养应在考虑社会需求和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合理定位。高校必须分工明确,研究型大学注重发展精英教育,培养学术人才,而一般高校尤其是高职技校侧重于培养应用型和职业性人才。[5]总之,这种新结构要求高校必须根据自身的优势或特色结合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以及就业市场的前景和现状推进课程结构改革:科学、合理地设置并调整学科及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其次,高校要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建设。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拓宽就业信息传递渠道,完善就业信息传递机制,实现就业信息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毕业生提供真实、快捷、全面的招聘信息,为来自穷苦农村家庭和城市低保家庭的毕业生开设免费的就业辅导课程及求职心理咨询。最后,高校应群集群策,动员各方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出谋划策。加强与国家劳动与就业保障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加强信息反馈,积极整合在校教师资源,广泛开发国内外校友资源,努力增强毕业生特别是来自偏远农村及特困家庭毕业生的各种资源。

3.加大媒体的舆论宣传与监督力度

首先,应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及就业公平的重要性进行宣传,消除错误的舆论导向。其次,通过媒体向社会宣传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新风尚,传播大学生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理念,以此修正少数大学毕业生频繁跳槽的负面影响,在全社会树立大学毕业生踏实敬业、奋发向上、英姿勃发的精神面貌,争取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再次,应在高校中组织媒体宣传活动,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通过一系列励志宣传活动引导大学毕业生自信、从容地走向社会。最后,针对就业中的非法竞争,要加大舆论媒体的监督力度。尽量将领导干部子女的工作公开透明化。

4.大学生应“内外兼修”

首先,大学生也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从单纯“劳务型”服务转化为“劳务型”与“智力型”并举的服务,将勤工助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创新勤工助学方式,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其次,大学生除了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如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以外,还必须完善自己各方面的知识结构。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剧,就业“门槛”越来越高,“知识不够用”和“能力不足”是导致大学生失业的主因。因此,大学生应该重视知识结构在求职择业中的作用,根据职场需求塑造自己,一边向书本学习,一边在实践中锻炼,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贫困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使自己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才能减弱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结果造成的不利影响。再次,大学生应注意积累自身的社会资本。大学生应该在不妨碍学习的情况下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交能力,积累人脉,从而减弱社会分层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果公平的不利影响。

总之,社会分层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这些因素从微观来说包括家庭的经济资本、组织资本、文化资本。因此必须从这三方面来研究这一问题。社会分层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无法避免的。在我国尤其要正确处理好人民的内部矛盾,协调好各阶层的利益。只有政府、高校、媒体和大学生自身四方面共同努力才有可能促进高等教育结果的公平,从而促进各个阶层之间的自由流动,以保持社会良性的互动,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钟云华,沈红.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公平影响的实证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9,7(5):56-61.

[2]李亚楠.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结果公平的影响——基于大学生就业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30(4):21-23.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篇(8)

二、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1.数据收集及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问卷调查实施于2013年4月末。以我国地处某大城市的X大学2009级(2013年6月毕业)师范专业学生为研究样本。该大学四年级师范生参加过多次教育实习,对教师角色认识进一步加深,对教师角色扮演也有初步体验。而且,大部分学生已有明确就业去向。因此,他们的从教意向应该非常成熟而稳定。研究对象的这些特征符合本研究假设检验的需要。

 

使用分层按比例抽样确定研究对象。操作步骤如下:首先,该校2009级师范生大约为1200人,根据样本抽取量与总体人数关系,[4]将本研究样本量确定为315人;其次,计算出分层抽样的比例,该比例=样本量/2009级师范生总人数=315/1200,大约为0.25。根据该校2009级师范生各专业的人数以及男女生人数,按抽样比例分别从专业和性别层次中随机抽取相应的人数;第三,根据各系学生名册采用随机方法抽取学生个体,然后发放问卷。发放问卷315份,回收291份,回收率为92.9%。其中有效问卷265份,有效率为91.1%。在265个有效样本中,专业、性别、家庭背景的分布特征然师范院校的学生通常被认为来自于社会经济背景较低家庭的学生居多,但是,X大学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仍然远远高于全国人口统计的平均水平。

 

2.分析方法

 

(1)从教意向特征的分析方法

 

从时间长短看,师范毕业生从教意向又具体分为毕业后从教意向和一生从教意向。调查中通过“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的可能性”和“一生从事教师职业的可能性”两个问题和“很高、无所谓和很低”三个回答选项来获得数据。分析时,通过列联表和相关系数来描述和检验两种意愿之间的统计关系。列联表检验的零假设是两变量相互独立即没有统计关联。检验通过计算^统计量进行。f的大小与列联表中各格内频数取值和期望取值之差有关,差异越大Z2就越大。显著性程度p—定时,当f大到一定程度时就否定零假设。[6]具体分析结果表3。

 

(2)从教意向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首先,对因变量和自变量进行操作化定义。因变量是师范毕业生从教意向。分析时把“无所谓”答项的毕业生除外,因为本研究目的在于寻找准备从事教师职业和不准备从事教师职业的原因所在。除去“无所谓”答项后的样本数量分别变为202和195。自变量是性别、所受学校教育、教师职业客观条件和家庭背景等。性别是明确的自然属性无需人为定义。师范生所受教育不仅有大中小学等教育阶段的差异也有大学中不同专业的差异,鉴于大学阶段是迄今为止被调查对象最高阶段的教育代表着以前所受教育的叠加结果,同时大学的文科和理工科之间在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存在很大区别,这里就以专业(理工科和文科)为所受学校教育的指标。教师职业客观条件主要指教师收入,这里以“选择职业时是否重视经济收入”为指标。由于我国中小学教师收入比同类毕业生就业于其他行业较低,[5]所以,有理由认为毕业后选择职业时,强调经济收入的学生其从教意向至少是毕业后从教意向应该很低。家庭背景使用家庭收入(年收入20000元及以下和20000元以上)、父亲职业(专业技术人员和非专业技术人员)、父亲学历(高中及以上和初中及以下)和家庭居住地(城市和乡镇)等四一10一个方面作为指标。

 

其次对因变量和自变量赋值,由于自变量和因变量均已经处理为二分变量,所以可以采取对其中之一赋值为“0”,另一赋值为“1”的方法进行,本文采取学术界的习惯做法,把其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属性赋值为“0”,另一属性赋值为“1”。其三,采用SSPS中的分析程序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具体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表4中每一自变量的回归系数“B”表示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该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当然,有些自变量的回归系数据有显著统计意义,而另外一些则没有。

 

三、师范毕业生从教意向的基本特征

 

对师范毕业生从教意向从下述三个角度分析:毕业后从教意向、一生从教意向和两种从教意向之间的关系。

 

1.师范毕业生的毕业后从教意向

 

表3所示结果表明,调查样本中,毕业后从教意向很高的仅占全体师范毕业生的13.2%,与此相比,毕业后从教意向很低的却占65.4%,是从教意向很高毕业生人数的5倍之多。很明显,问卷中的师范毕业生其毕业初期的从教意向非常低。

 

2.师范毕业生的一生从教意向

 

令人欣慰的是,调查样本中,毕业生的一生从教意向比毕业后从教意向略高。但从整体来看,一生原意从教的毕业生比例也很低仅有19.1%,与此相比,不愿意一生从教的毕业生仍然多达全体的56.8%。因此,即使从长期从教意向来看,问卷中毕业生的回答也不容乐观。

 

3.师范毕业生毕业后从教意向和一生从教意向之间的联系

 

由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相对不是很高,因此不能否认会有很多愿意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迫于生计压力,虽然在毕业初期不愿意从教,但在工作一定时间积累了相当经济实力后还会返回到教师行业。然而,表3中数字表明这个可能性不存在,因为毕业后从教意向很低一生从教意向很高的仅占3.9%。同时还有2.3%毕业后从教意向很高一生从教意向却很低的毕业生,这部分人应该是囿于现实条件毕业后无法立即跳出“教门”无奈从教的。

 

而且,进一步的统计显著性检验表明,不管是否把“无所谓”答项的样本包含在分析之内,二者之间的关系都具有统计显著性。这说明毕业后不愿意从教的毕业生一生中也不太可能愿意返回教师岗位,因而大学阶段师范生从教意向的形成和培养非常重要。

 

总之,仅仅从调查样本来看,我国师范毕业生的从教意向非常低,本研究的第一个理论假设没有得到实证数据支持。据此结论不难判断目前的师范专业对学生从教意向的培养不是很成功。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阻碍了师范毕业生的从教意向形成呢?

 

四、师范毕业生从教意向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1.性别对从教意向的影响

 

无论是毕业后从教意向还是一生从教意向,男生都远远高于女生,虽然毕业后从教意向的性别差异缺乏统计显著性。也就是说实证数据不支持本研究的第二个假设。

 

本研究结果虽然和社会流行观点相左,但是仔细思考便不难察觉里面所包含的真正现实逻辑:追溯到师范专业入学之始,虽然选择该专业的女性很多,但相当一部分可能未必出自内心对教师职业的喜爱而是出自一般社会世俗观念的影响。与此相比,在现实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较为负面的刻板印象之下,如果不是出于对教师职业的相当挚爱,男生选择进入师范专业学习的可能性就大为降低。既然下决心选择从教,接受师范教育后再改变从教意向比女生少,是可以理解的。这种心理在其后的师范专业学习中会进一步得到强化从而成为教师职业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

 

2.专业教育和学习对从教意向的影响

 

从教育影响的角度来分析毕业生从教意向过低这一现实,存在着两种可能性:第一,目前采取师范专业进行教师教育的模式缺乏效果;或者第二,虽然目前的教师教育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从教意向,但是具体实践中所采取的措施并没有充分发挥这种功能。如果目前教师教育模式客观上缺乏效果,那么就会推导出如下判断: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师范专业的文科和理科学生从教意向应该没有太大差别。

 

无论是毕业后的从教意向还是一生的从教意向,理工科学生都明显高于文科学生,虽然在一生从教意向上,理工科高9%左右的差异并不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很显然,理工科和文科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存在着很多差异,这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大学的专业教育对师范生从教意向的形成具有一定作用,同时也说明了大学教育在青少年个人成长上所具有的功效。这个结果支持了第三个理论假设。同时还说明,至少在从教意向的形成上,现行的专门师范教育模式不是没有独特的效用。这个独特功能之所以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极有可能是因为现行教师教育实践没有充分挖掘专门师范教育模式所蕴含的客观功效。

 

3.教师职业经济待遇的影响

 

  毕业后选择职业时,注重该职业的经济待遇和不注重的学生之间在两类从教意向上均没有显著的统计差异。也就是说教师职业的收入高低应该不是师范毕业生不选择教师职业的决定因素,因此,本研究的第四个理论假设没有得到实证数据支撑。这个结果看似与已有的大多数实证研究的结果相左,但是若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其实未必。

 

如果不考虑统计结果的统计显著性这一点,仅仅来看两个因变量的回归系数的正负,就会发现,不管毕业后从教意向还是终生从教意向的回归系数都为负数。这表明,师范生毕业后求职时越讲求经济收入,其今后从教的可能性确实就越低,两者还是体现了相关性。只是这种可能性在本研究的数据体系(dataset)中,能够被确定的概率程度还达不到统计显著性的技术要求而已。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07-0021-04

一、引言

随着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其中,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一个重要内容,2010年,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对高校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2012年7月17日,在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上指出,要激发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返乡农民工等人员的创业动力,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环境,提高创业成功率。

可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问题已经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研究重点领域。然而,教育部的调查结果显示,最近几年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只有2%~3%,并且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远远低于一般企业创业成功率[1]。具体到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方面,虽然目前没有专门机构对其成功率进行调查,但是根据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最近几年毕业生工作状况的追踪统计,发现自主创业情况不容乐观。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查阅和梳理后发现,许多探讨自主创业问题的研究文献都谈及了自主创业影响因素,但是大部分研究文献仅限于定性研究,而通过定量分析方法来识别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关键因素的研究很少。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生总数已占到大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鼓励和扶持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对于缓解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非常重要。因而,采用定量方法对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关键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问卷设计和样本特征

(一)问卷设计

借鉴国内外有关自主创业的研究文献和部分高职毕业生的访谈结果,基于系统性、科学性、可获得性、完备性和简明性的原则,提出影响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的24个主要因素:性别、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来源、社会舆论、家庭价值观、就业满意度、家庭经济水平、家庭主要社会关系、朋友支持、硬件条件、已创业者、政策落实情况、商业机会、创业动机、创新意识、创业教育、创业能力、道德素质、专业背景、知识储备、创业经验积累、心理素质、职业生涯规划①。

调查量表中,性别和专业背景都为名义变量,其采用0和1对其进行赋值,其中性别变量赋值1代表男性,赋值0代表女性;专业背景变量赋值1代表社科类专业,赋值0代表理工类专业。

除此之外,调查量表中其他变量的测度方式均借鉴了里克特5级量表理论,1代表非常差,5代表非常好,1~5依次变好。为适应研究所需,调查量表引入一个变量,即自主创业情况,仍为名义变量,其中,赋值1代表已自主创业,赋值0代表未自主创业。通过两次试调查,反复修正问卷内容,形成正式调查问卷。

(二)样本特征分析

以河北省高职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624份,回收207份,应用漏填项(超过5项)和奇异值方法剔除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65份,有效问卷率为79.71%。在正式收录所调查的165份有效问卷中,男生105人,女生60人;具有理工类专业背景的占53.9%,其他为46.1%;从年龄分布来看,26~30岁的被调查者最多,为92人,占到一半以上,25岁以下者为59人,30岁以上者为14人;未创业人数远大于已创业人数,分别为119人和46人。

三、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关键因素分析

(一)粗糙集理论介绍

粗糙集(Rough Set)理论是由波兰数学家Z. Pawlak在1982年提出的一种处理模糊(Vagueness)和不确定性(Uncertainty)知识的数学工具,其特点是不需要任何事先或者额外的假设,直接从信息的特征出发,在保留关键信息的前提下,通过离散化和约简等方式,识别出足够描述每个样本在任何属性条件下都能够被分类的规则,用于后续的作业分类。与其他处理模糊和不确定性问题的理论相比,粗糙集理论最突出优点之一是不需要提供所处理数据集合之外的任何先验信息。因而,可以比较客观地对问题的不确定性进行描述和处理,如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必须进行相关性判断、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而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相关关系分析则不需要。

由于粗糙集理论自身突出的优点,不须服从任何假设,并且可以挖掘出数据属性彼此之间的关系,使其已经应用于多个领域的研究,如决策分析、数据库知识发觉、专家系统、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和故障检测等[2]。到目前为止,实现粗糙集的常用工具有Grobian、Lers、Rose2和Rosetta等,其中Rosetta软件是比较常用的。

(二)数据处理

1.信度和效度检验

在Likert态度量表中常用的信度检验方法为Cronbach’s信度系数,该量表的Cronbach’s信度系数为0.796,表明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良好。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来提取一个公因子,累计解释方差达到56.942%,因素负荷量介于0.501~0.756,均大于0.5,说明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依据两次试调查的结果对量表进行反复修正,其内容效度是可接受的。

2.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影响因素约简

本文采用Rosetta软件完成影响因素的约简,其步骤如下:第一,数据获取。165份有效问卷的样本数据作为粗糙集处理的原始数据,其中,24个影响因素作为决策表中的条件属性,1个自主创业情况作为决策表中的决策属性。

第二,数据的补齐和离散化。虽然根据漏填项(超过5项)对回收的问卷进行过筛选,但是部分问卷题项的属性值还有遗漏,在约简之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补齐。由于问卷的样本数量不多,在数据补齐的过程中,选择最高可信度和Mean Completer两种补齐算法,最大限度地保证所有缺失数据得到有效补齐。为更有效地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对补齐以后的数据进行离散化处理,采用的方法是等频率划分法(Equal Frequency),得到的结果是各变量的值能够很好地被离散化。

第三,采用遗传算法和Johnson’s算法对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的24个影响因素进行属性约简,两种算法在约简精度上是相同的,但是Johnson’s算法在覆盖度和支持度上都优于遗传算法,并且可以得到一个属性个数为最少的核约简,还不会产生规则冲突,因此本文选择采用Johnson’s算法进行属性约简,得到9个关键因素,即性别、家庭价值观、社会舆论、政策落实情况、家庭主要社会关系、创业教育、创业经验积累、风险偏好和就业满意度。

(三)关键因素分析

从9个关键因素的内涵来看,它们大体隶属于社会、家庭和个人三个维度,其中社会层面包括社会舆论、政策落实情况和创业教育;家庭层面包括家庭价值观和主要社会关系;个体层面包括性别、创业经验积累、风险偏好和就业满意度。本文基于三螺旋理论构建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关键因素的三螺旋模型,见图1,明晰其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因果关系[3]。

图1 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关键因素的三螺旋模型

在该模型中,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体因素形成了三个能极,每一个能极都对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产生关键的影响作用,其中每一个能极还具有内部依存关系;双向箭头则表明各能极要素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充分说明了各能极不仅分别对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具有影响,而且这些能极并不是彼此独立的,它们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三者之间进行协同优化,势必产生“1+1>2”的涌现效果,形成一种如DNA三位螺旋体之间的共生关系,推动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发展。

四、基于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关键因素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应加大扶持和宣传力度,构建完善的政策落实监督体系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完善相应的配套体系和规章制度,做到“一手抓硬件,一手抓软件”,双管齐下,因地制宜,构建一个良好的指导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平台,真正帮助大学生解决自主创业面对的难题,如资金、场地、商机、社会保障等。同时,还要构建完善的政策落实监督体系,促使这个平台得以付诸实施,发挥更好更大的推动作用。另外,要借助各种媒体面向高校、社会广泛宣传这个平台以及在这个平台上获得成功的案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促使整个社会或者高职毕业生家庭转变传统的就业价值观念,减少自主创业的阻力。

(二)高职院校应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创业教育专兼职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上应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一是鼓励学院专职教师深入到中小企业进行学习和锻炼,探析企业在开办、运营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注重与企业的创立者进行沟通与交流;二是积极邀请成功的自主创业者进入学校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尤其是要邀请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成功者,能起到言传身教的模范效果。另外,对于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自主创业教学实践活动,如建立创业社团、提供创业实践场所等,甚至可以与某些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承担部分业务工作。除此之外,从高职生特点出发,开发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掌握自主创业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他们的创业意识、创新意识和风险管理等素质。

(三)高职毕业生应转变传统择业观,培养创业能力

高职毕业生应理性对待创业或者择业问题,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地实现自主创业。其次,要通过各种渠道或手段,积极地发现、挖掘和整合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如资金资源、信息资源和人脉资源等,实现资源收益的最大化。最后,要积极地参与各种类型创业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积累创业经验,加强锻炼创业心理品质,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自己的各种创业能力,如洞察力、决策力和领导力等。

参考文献

[1]李海舰,姬茜,王卫国.影响河北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因素分析[J].大家,2011(14):215-216.

[2]王珏.粗糙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成都:西南电子科技大学,2005.

[3]李书全,朱孔国.基于三螺旋理论的精益建设实施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9(5):21-23.

Study on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Self-enterpris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s

WANG Chang-jiang1, JIANG Qing-hua2, LIU Yong-hong1

(1.Hebe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91;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6-0070-03

随着我国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和社会转型,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压力日趋增大;此外,社会上对就业学生的学历要求逐年提高,在大多数招聘会上,用人单位提出的学历要求底线是本科,有的甚至对毕业学校也有一定要求。在高校毕业生中,专科院校的学生地位最低,常因为学历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学生就业压力和难度远远高于本科生。据辽宁省教育厅统计,2003年年末,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5.2%。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7.2%,本科生就业率为94.3%,专科生就业率为71.6%[1]。2006年辽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1.85%,专科生就业率为62.5%[2]。2012年辽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5%,专科生就业率为60.3%。理工专业学生就业情况明显好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专科院校的特困生作为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没有可持续进一步攻读本科、研究生的经济基础,即使能够完成本科、研究生的学业,由于基础学历的限制,在他们即将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也受到一定的学历歧视,有人戏称这为“出身不好问题”。困扰他们的经济问题,造成了就业投入成本的不足;没有可依靠的“人脉”,使他们缺乏有效的就业信息资源,只身奋斗争取就业几乎成为唯一出路。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成本,个人理想实现的艰难和家庭寄予重托的压力,社会客观现实的不利因素,在就业问题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心理上的敏感、抑郁、焦虑和自卑。与一般大学生相比,困难家庭学生在自我意识、人际关系、人格特征等方面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问题,成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障碍。对于经济困难家庭大学生,从目前相关的文献资料看[1],研究者们主要把眼光放在这些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2-3],对专科院校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相对较少[4]。

专科院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和乡镇,特困学生较多。为更好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针对学生就业的理想信念,以中国医科大学高职学院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就学生毕业前的计划、求职途径选择、就业单位选择、择业的考虑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为了解医学院校困难家庭毕业生的真实就业心理及理念,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各专业在校学生思想情况进行收集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208份,回收有效问卷1026份,有效率为84.93%。

1 调查结果及分析

1.1 毕业前的计划

调查结果显示,我院2011届困难家庭毕业生在毕业去向的计划上大多数选择“直接就业”,约占86.6%,少数人选择自己创业和继续学习。说明多数困难家庭毕业生能够比较清晰地认识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求职择业的严峻形势和自己家庭环境的特殊,希望较早地抓住机会,实现就业。“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后发展”成为大多数毕业生的首选指导思想。调查中学生对提问的回答,及在与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访谈中了解到的情况,从不同的侧面显示出困难家庭毕业生在就业择业上的自卑和失望心理,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缺乏表现十分突出。许多困难家庭毕业生总是过低地估计自己,自惭形秽,更怯于别人瞧不起自己。在求职择业中,这些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不敢于竞争。一些学生在遭受挫折后,再次面试中更加自卑懦弱,不敢表现自己,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这种不良心理使许多学生产生精神不振、消极、沮丧、失望和脆弱等现象。做好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的心理辅导与疏导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1.2 求职途径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有68%的毕业生认为应该积极主动寻求机会求职择业,想通过亲朋介绍的占17%,认为应该由学校推荐帮助的占9%。选择其他途径的占6%。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认识到,自己已经开始走向社会,求职属于自身的事情,自己不放过一切求职机会。依靠自己积极主动求职的毕业生较多,说明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独立性较强,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国家的政策导向和社会现实需求。调查中学生对提问的回答,及在与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访谈中了解到的情况,也从不同角度显示了他们对于就业存在的一些不公平和潜规则的不满心理。在就业压力下,部分大学生,尤其是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心理不满情绪容易积聚成疾,造成对许多事物产生偏激看法,将不满对象扩大至其周围的任何事物或人群。例如,对所在学校或主管政府部门的就业管理政策、户籍限制等产生不满,怨恨家庭成员的指导、干涉及家庭经济条件限制等,嫉妒周围同学等。由于个人的具体关注点不同及实际情况差异,心理不满情绪产生原因和对象也千差万别,但社会舆论,包括互联网的导向不容忽视。例如,有的毕业生在校学习成绩优秀,多次获得奖学金,没能在公务员招考中顺利进入政府部门工作,通常片面地将原因归之于人际关系导致的不公平竞争,由此产生消极悲观和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1.3 就业单位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选择国家党政机关为5%,选择卫生事业单位的占73.9%,私营卫生单位为20%,自由职业不到1.4%。医学院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大部分把专业是否对口、医院等级是否是三级甲等看做是很重要的参考值。对于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这一群体亦与其他毕业生基本相同,对就业单位的要求同样很高,只是数量略有下降。一部分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并容易实现的工作目标,以达到“先就业后择业”的目的。但大部分大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总想寻找一份稳定不变的职业,同时又要求这份职业能有较高的稳定收入。他们心中向往的单位通常人才济济、人满为患、竞争激烈;对一些有需求的单位,由于社会评价、收入等多方面原因而不愿去。怀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在求职应聘时总想一步到位,因此,在许多就业机遇面前,表现出顾虑重重,难于抉择,最终失去机会。

1.4 择业的考虑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在问卷中对择业的考虑因素选择“收入与福利”的为44%,“社会需求与自我发展”的为14.3%,“个人兴趣爱好”的为11%,“就业城市与工作环境”的为14.7%,“与所学专业对口”的为10%,“职业优越与晋升机会”的为6%。由此可见,收入与福利是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在寻找工作中最先考虑的问题,反映出经济困难毕业生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生存压力较大,内心有所惧怵,急切希望拥有一份稳定并收入较高的工作。毕业生在选择社会需求与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有潜在的就业激情和实现自我发展的意愿,希望将自身的发展与眼前的待遇有所兼顾,寻求二者的平衡。调查中学生对提问的回答,及在与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访谈中了解到的情况表明,一部分学生对就业缺乏理性认识,表现出对就业的焦虑和恐惧。就业对经济特困家庭毕业生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激烈竞争的社会里,理想的职业并非唾手可得,需要自己做出正确抉择和不懈努力: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不可能匆忙决定,往往需要经过多方面的了解与考察。许多毕业生在苦苦等待中,形成了焦虑的就业心理。这种焦虑心理,在专科学院尤其是特困毕业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准备就业中,缺乏准备、不能处理、不能驾驭某种不可知情境时所表现的焦虑发展到严重阶段,就有可能产生“就业恐惧”。

2 对 策

2.1 以勤工俭学方式搭建就业平台

勤工俭学成为专科特困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帮助专科特困学生缓解经济压力从而顺利完成学业,及时又快速地进入就业状态,使学生全面了解用人单位所需人才方向。勤工俭学能让身处校园环境的专科特困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在职业环境中的实践,了解未来从事职业的特征需求,熟悉工作环境,完成由课本走向实践的合理过渡,从而为毕业前的职业规划和选择提供重要参考,搭建就业平台。

2.2 建立领导干部责任制,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一帮一”党员实践活动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帮助专科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信心,进一步发挥党支部的先进性作用,校党委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在全校教工党支部中开展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一帮一”党员实践活动。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是保稳定、保民生、促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通过开展“一帮一”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党支部要加强对学生全方位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困难大学生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要把党支部与开展“一帮一”紧密结合,领导干部责任制,每一名党员必须全程帮扶一名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过程,及时了解并协助解决学生面临的就业困难和压力,给予指导并详细记录上报校党委领导,以达到服务学生、教育党员的目的。

2.3 帮助毕业生树立多元化、多形式就业观

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是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专科院校许多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为了不负自己艰苦努力和亲人的厚望,求稳心态严重,追求稳定、高薪的好单位,不愿意到乡镇企业或私营企业工作。社会现实与自我能力相背,使许多专科经济困难毕业学生与就业机会擦肩而过,没能很好地抓住机遇,及时就业。在深入分析专科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毕业生的思想状况后,要高度重视高职经济困难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开展报告会、结对子,辅导员谈心等形式,宣传就业形势、政策,让高职经济困难毕业生全面及时地了解国家和地方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及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引导高职经济困难毕业生抛弃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传统就业观念,树立多元化、多形式的择业和就业观,鼓励高职经济困难毕业生多层次就业。用理想和信念照亮前行的道路,在人生的重要关口,要把到基层、到边疆、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作为自己无悔的选择。

2.4 增强求职择业指导工作

为进一步关注毕业生就业前的求职择业。学校开设的求职择业指导的相关课程要统筹兼顾,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就业教育与指导的灵魂。在指导过程中,要把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毕业生就业成败的实例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专题讲座、就业咨询、座谈讨论、模拟面试、心理测试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增强教育效果,努力实现融素质教育、就业咨询、能力培养于一体。同时与政治思想工作结合,帮助困难家庭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正确把握就业期望值,转变择业观念,强化竞争意识,积极迎接人才市场的挑战,积极投入到自主择业的行列。

2.5 关注“弱势群体”学生,开通绿色通道

关注“弱势群体”学生,开通“奖、助、贷”绿色通道,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关心、关爱、扶持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就业,解决后顾之忧。我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一调查、了解、走访,一一审核,真正做到应该资助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同时为鼓励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我校与国际友人、国内知名企业冠名设立了各种奖学金,如石川奖学金(日本)、联邦制药、宋玉器、东宇等奖学金,同时还开展了党员一帮一活动,使特困家庭学生减少经济压力,坚定理想信念,建立自信心,战胜自卑心理,顺利完成学业。2009年共有530名同学;2009年共有562名同学;2011年584人得到国家、社会、学校的资助,这些受到学校资助、受到帮助的学生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2.6 建立“特殊群体”档案,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发挥专业优势,加强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建立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跟踪式档案,掌握他们的心理成长历程;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如适应心理教育、恋爱心理教育、就业心理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生求职择业的过程中,了解困难家庭毕业生所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时,利用网络等先进技术,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设立学生心理咨询信箱,及时帮助他们解除心理冲突,迅速消除心理误区,有效排除心理障碍,从而能以积极心态面对求职择业。对因就业压力而产生不良情绪的学生建立起特殊学生群体档案,以学生工作队伍和心理疏导老师为依托,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给予他们特殊的关注,鼓励他们保持一份稳定、健康的心态,做好应对机遇和挑战的心理准备。并与家长取得联系,使他们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治疗,战胜挫折,顺利完成学业。几年来,为近50多名学生解决了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恋爱、就业等心理问题。

3 结 论

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一直受到各方的重点关注。促进和保证农村家庭特别是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政策,促进了高校毕业生的广泛就业,需要社会各界大力推进援助困难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活动,通过积极搭建与企业合作的平台,为困难家庭的大中专毕业生提供见习机会,以帮助他们早日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搜狐新闻.2006年辽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81.85%[EB/OL].http:///20061120/n246485864.shtml.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2004-10-14).http:///students/ShowArticle.asp?ArticleID=381&id=mn.

[3]蓝琼丽.高职高专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3):23-25.

[4]辽宁省人民政府.高校招生和就业指导工作[EB/OL].(2004-12-31).

[5]甘金莲,梅金姣,184名贫困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5,18(1):14-15.

[6]苗军芙,刘振光,杨英华.山东教育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J].山东教育学报,2008,23(6).

上一篇: 副主任医生论文 下一篇: 文化市场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