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05 08:31:45

地理教育论文

地理教育论文篇(1)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一环,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比其他学科更具有全面性、系统性。一是可以全面系统地从工业、农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诸方面向学生展示我国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不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二是可以从我国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方面揭示我国目前的真实发展状况和发展形势,不断地渗透国情教育。三是可以从我国的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发展的成就说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优越性,对学生进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地理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师可结合课本知识的传授,以及丰富的课外知识的补充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实际动手能力薄弱,通过地理学科中的绘图、制作简易教具、实验等,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地理教学中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测风向、温度,野外锻炼、考察,可以培养学生挑战自然、战胜自然的精神,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的能力,并使身体健康素质也得到提高。

二、中学地理素质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对于地理课程、地理教师重视不够,使一些地理教师形成了严重的失落心态,甚至连正常的地理教学也被其他语数外等学科抢占,更谈不上实施素质教育了。

(二)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习兴趣不高

当前,由于受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一些学生中存在着厌学地理的倾向,这直接影响着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死板单一

地理教学内容过于依赖地理课本,学生大都从课本寻找现成答案,地理信息贫乏,限制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影响了学生地理能力的提高。

(四)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很多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单靠教师在课堂上“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中学地理素质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地理教育理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受传统“师道尊严”观念影响,一些教师师生观念守旧,不愿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格关系,学生创新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发展。新形势下,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以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民主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发表自己的论证过程和论证结果的机会,组织学生展开自由辩论,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活动气氛,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

(二)顺应教育发展形势,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学校及地理教师应走出“应试教育”弊端造成的误区,顺应全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潮,结束那种狭隘、陈旧的教育思想和死板单一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素质的危害,大刀阔斧地进行地理教学改革,正确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地理的学习中去,努力使中学地理教育成为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

(三)加大教学硬件投入,改善地理教学条件

地理教育论文篇(2)

【Abstract】Thisarticlefromthegeographyangle,elaboratedtheideologicaleducationandtheenvironmenteducationvitalrolewithprofundityandaneasy-to-understandapproach,andpowerfullyelaboratedtheprotectionnaturalresource,thecontrolpopulationgrowthimportanceandthenecessitybythevividdemonstration.

【Keywords】Humanity;Environment;Protection

地理课是初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对于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逐步形成地理科学的基本观点,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养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初中地理教科书将知识教育、思想教育、能力培养结合在一起,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1思想教育是地理环境教学的重要课题当前我国社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其中环境问题已成为跨世纪的首要问题。保护环境和持续发展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作为一个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协调人类环境关系一向是地理学的主题。在地理教学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创造美好的人类生存环境。例如教师就结合学校目前工作部署,开展环保活动,帮助学生设计出一期环保专刊,做一些环保活动(如开展变废为宝活动等)。

2思想教育渗透在具体章节中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然灾害频繁多发,地区差异大,在有关各章节教学中,都要根据国情,讲授国家的基本国策和法令,如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保护森林资源和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旅游区的建设和保护等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小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志向。

3思想教育渗透在每堂教学中为什么要学习地理,学生并不是全都很清楚的。为了不使学生盲目地、被动地学习本课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教师应特别强调学生学习地理时要多动脑筋,想一想“是什么”“为什么”等等,还要多读、多看、多动手,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扩大地理知识信息来源。

例如1“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一段,老师问学生:“地球气温为什么逐渐变暖?”学生推断,现代工业燃烧煤、石油、排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被大气吸收而使气温变暖,危害:使两极冰川融化;使全球海平面升高;沿海低平原与城市遭淹没;如何防止气温变暖?激发学生兴趣。例2“自然资源一节”

老师:举例说出几种可再生资源?

学生:森林、水、鱼、土地。

老师:举例说出几种非可再生资源?

学生:石油、铁矿、煤。

老师及时肯定学生答案后,再要求学生想一想,如果资源使用不合理,森林、水、鱼会不会变成非可再生资源?学生很快说出盲目砍伐森林,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山区土壤渐渐变薄以致变成石山,树木不能长,森林消失,淡水、湖泊水遭受污染,不能饮用。鱼如无休止地捕捞,不让繁殖或不放养可使鱼灭绝。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例3“世界的人口问题”一节,引导学生看“苦难的母亲”漫画,指出全球人口己超过60亿,个个都要“母亲”来照顾饮水、吃饭、穿衣,这有多么难啊!接着老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增长过快——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恶化,生产赶不上人的需求。

人口增长过慢——劳动力短缺,社会经济负担加重,老年人口本身的问题。

人口如何发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相适应,教育学生对人口问题能有一个正确认识,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消极悲观。因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例4“现代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老师问学生有哪三种?

学生:1.科技移民

2.劳动力输出

地理教育论文篇(3)

1.采用辩论形式进行总结,正确导向

辩论在教学中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它既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在课本中,如果遇到学生只能略懂一二,不能完全听懂,并且不能够确定自己立场的问题,可以对其进行设疑、质疑,来进行辩论。例如,关于地球能够容纳多少人口的问题,有三种完全不同的观点。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对其进行解决:第一,先不要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不要急于询问学生的观点,而是首先要设定一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辩论的问题:对于地球能够容纳多少人口的问题你有怎样的看法?为什么?第二,组织学生分组对其进行讨论,并总结出讨论的成果。第三,分别让每一组的学生代表进行陈述本组的观点并讲解原因。第四,可以让拥有不同观点的同学对其进行辩驳,并说出理由。第五,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阐述观点。通过这样安排,可以使学生很容易明白并乐观地相信:地球自然环境能够容纳人口的最高数量远远大于地球上现有的人口,而且人口数量很难达到能容纳的最高数量,因为当今的科学技术正在飞速地发展,人类对自然界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客观地认识到,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人口的快速的增长也会对环境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

2.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在新教材中有许多接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可以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生动而有趣的人文素质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净化学生的心灵。例如,在七年级地理中,在教学“天气与气候”时,要让学生既能联想到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的轻松,也要学能够感受到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的紧张。另外,在带领学生认识人类改造地表形态的时候,如“梯田”,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人类拥有不断改造世界、创造环境的思想之美、力量之美和智慧之美。这样的素材非常多,教师可选取合适的办法,借用大自然之美,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学会发现自然之美,最终完成培养学生爱护自然,欣赏自然情感的目标。

3.联系实际,巧设案例

利用现有的地理知识和发现的规律,并结合实际的生产、生活,培养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的思想,这样既能够满足智能培养的需要,也满足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要求。例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虽然某个工厂的区位非常不合理,但是它仍然存在,这是工业惯性的原因,这样就可以列举一些具体的实例对其进行讲解,如石家庄的某制药厂;在对学生讲解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时候,也应该根据实例来进行讲解,如上海通过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等方式。通过讲解身边的这些具体实例,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的学风。

地理教育论文篇(4)

二、使用的动机不正确

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教育现代化、课堂现代化,显示自己的“档次”,热衷于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的教师为了减少甚至不写板书,恨不得每节课都用多媒体,每一个知识点都用多媒体;还有些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和使用仅仅是为了“教学观摩课”获奖、拿证、评职称、晋级等。这些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内部动机不足,外部功利色彩比较重。殊不知,这种行为完全是为了用技术而用技术,根本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未与板书等传统教学手段有效整合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当中,直射点、晨昏线、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等知识点是地球运动部分的难点,这些地理事物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其变化规律。许多教师认为仅靠传统的地球仪演示和图片资料的展示,很难让学生理解这些规律并记住它。所以,教师一般会选择二维动画甚至是“虚拟三维地球仪”,边播放演示边让学生观察、分析、思考、讨论。可事实证明,效果还是未达到预期。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未将多媒体课件与板书有效整合,学生不清楚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所以思路不清晰。清晰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板书作为一种灵活性较强的教学手段,其不仅能展现知识结构,还能有效地弥补地理课堂生成与预设的差距。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预先列入多媒体中,适当的板书会对我们的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不能因为多媒体技术的现代化,而把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全盘否定。因为每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其特点,每一种教学手段也都有其利弊,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技术来表现,有些教学内容根本也不需要用多媒体技术来表现,特别是那些一目了然或使用黑板、投影、挂图等传统教学手段就能解决的问题,采用多媒体来教学反而画蛇添足。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难易来确定多媒体技术使用的程度和范围。

四、制作质量不高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通常彩图、视频、音频、动画相结合,图文并茂,声像共鸣,能为课堂教学创造一个高效、多元的视听环境,给学生以赏心悦目的体验,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直观。但是目前,大多数课堂上使用的多媒体课件没有现代教学理论作指导,只是图像、文字、动画和声音的简单叠加,没有交互,没有情境设置,只是纯粹的演示性课件。这些制作质量不高的多媒体课件,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率,还可能分散学生注意力,浪费教学时间。重复选取大量图像;安排过多活动项目;同一页面字体大小、颜色搭配和图文组合没有层次性;为了过度追求课件界面的美观或结构的新颖而添加很多不必要的修饰等都是造成学生注意力转移、抓不住教学重点和难点的重要原因。教育技术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教育的最优化。优化的课堂教学,应重视从教学整体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考虑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因素,包括教学目的的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择,并注意各要素之间的配合、协调,从而发挥系统最优的整体功能。

地理教育论文篇(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人口数量的增多,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地理研究对象和现象不断产生。人类活动已不止停留在地球表面,在宇宙空间和地壳内部延伸发展,宇宙空间和地球内部的各种现象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对象。人类与自然之间不断产生新的交通问题、生态问题、国际贸易问题、资源保护问题、农业生产配置问题等;近些年来出现的“赤潮”现象,海洋“双婴”,即厄尔尼诺“圣婴”,拉尼娜“圣男”现象,热带海洋风暴的加剧,使地理知识不断新增。其次,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大发展,我们必须改变以往人才的培养模式,吸收新的空气、新的血液、新的观念,努力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人们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国民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此,笔者结合初中地理,就如何开展好“注入式”教学,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 注入新的教学方法

新的教学方法来源于教师,这就需要地理教学工作者不断更新自己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吸收、创造好新的教学方法。其实,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同一堂课,教材相同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好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敏捷、学而不厌,而陈旧的教学方法,则会使学生疲惫不堪。特别是现代教学设施的日新月异,图片、幻灯、多媒体、网络等教学媒体的出现,这就需要改革,创新教学方法,适应新的教学手段。

例如:采用快乐教学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注入式教学方法。乐学思想认为,对教学方法的优劣评判与取舍,要看它能否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非认知系统,让学生从学习本身享受到快乐的滋味。寓教于乐就是教师的教学应以学生感到快乐的形式来进行。这就要求教师不应只注重教的内核而忽视乐的形式,应采用多样化、形象化、情感化的方法,使教学方法快乐化。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合初中学生,他们听课,需要轻松愉快,对需要识记的地理知识,更需要有趣的、科学的记忆方法。

2. 注入新的学习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要教会学生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长期以来,许多地理课还局限于老师讲,学生听,完成作业,记住老师圈点出的名称、概念和数据。我们的教学需要改变学习方法,让学生学出教室、学出课本、学出死的理论,最后学出老师。给他们一个宽松的获得知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得灵活,学得轻松,最后,完全“甩掉”老师。

例如:结合地理教学的有关

摘要有哪几种?有何具体的影响?请提出具体防御措施。通过实地参观、考察,使学生了解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的成因,对人类生产及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懂得如何趋利避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树立灾害意识和全球观念等论文格式范文龙源期刊。学生亲自参与,亲眼所看,亲耳所闻,亲身体验,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3. 注入新的有关知识

宇宙在不断的运动,人类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的变化,地理新现象、新知识的不断出现,除地理教材改革对地理知识推陈出新外,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补充新知识也是搞好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讲到日本经济时,就可以讲述“亚洲金融风暴”的产生;讲西亚石油时,就可以加入“海湾战争”,“日本福岛核泄漏”等,传授海洋污染的知识,在讲环境保护时,就可以插入我国香港附近出现“赤潮”现象等新知识。新知识的注入不一定要学生知道为什么,让他们了解是什么即可。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趣味性,还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扩展知识面,开拓思维,激发求知欲。

又如讲解城市天气预报时,会遇到“城市热岛效应”这个名词,由于学生对该词比较陌生,需要作详尽的解释。热岛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和吸热率,使得城区储存了较多的热量,并向四周和大气中辐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通过这样详尽的解释,学生就完全理解了这个全新的名词。

4. 注入新的教学观念

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学习观。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人类活动中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地理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知识,从而明白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否则在生产和生活中将会破坏生态环境,使人类自己走向灭亡。

同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新观念。面对人类拥挤的地理环境,资源的逐步枯竭,“适者生存”已不再是单独的适应,人类只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为人类服务,才能使人类得到更好地发展。所以,不但要渗透爱家乡、爱祖国、爱地球的环境意识,还要树立征服自然,征服宇宙的地理观念。

通过注入新观念的地理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等世界性的重大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强化学生的全球意识、忧患意识、未来意识、开放意识、开发意识和创新意识等,从而促使学生思想素质的健全和提高。

地理教育论文篇(6)

一、我国地理教育改革的沉思

地理教育在未来社会中到底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地理教育改革与整个社会改革到底是什么关系?地理教育改革到底应该怎样突破、怎样深人?对此人们都有点徘徊不前,拿不出一个具有强烈说服力的意见来。我国地理教育改革在沉思,地理教育改革徘徊在十字路口。

(-)地理教育改革中贯彻"三个面向"的反思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新技术革命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形势,站在国家民族未来命运和世界发展趋势的高度,提出来的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

十几年来,地理教育的改革和研究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冷静的反思,我们就会发现,地理教育在贯彻、实施"三个面向"中,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中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如地理社学内容陈旧、部分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需要、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尤其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还远远不够。另外,地理教育改革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时常处于观望、等待甚至盲动、不知所措的状态,对社会的变化缺少必要的反应能力,地理教育理论对地理教育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也缺乏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地理教育理论与基础地理教育的教育教学实践缺乏联系与合作,地理课程内容落后于迅速发展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教育理论与地理教育实践和地理专业知识尚未能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教育理论与地理学科知识体系"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存在。

因此,要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待征,就必须突破旧的思维方式,自觉地从“三个面向”的战略高度和统揽整个社会发展的视野中去认识把握地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脉搏。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用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二)地理教育价值观的时代思考

时代的变革与理论的深化将一系列重大实践与理论课题摆到地理教育研究者面前:什么是地理教育价值?什么是地理教育功能?地理教育目的、地理教育功能、地理教育价值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地理教育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符合时展的地理教育价值观?……这是当前实现地理教育价值、不断提高地理教育效益的关键之所在,也是当前我国地理教育实践与理论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和必须闯过的难关。

现代地理教育所追求的价值是多元的,它不仅追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及道德等方面的价值,而且十分注重人的自身发展的价值。但是,不少人一提到地理教育的价值,往往更加注重其间接的、外在的价值,即地理教育对于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价值,而对于地理教育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价值,却相对地忽视。这表现在许多学校的地理教学中,注意让学生掌握具有实际意义与职业意义的知识与技能,而不注意地理教育活动本身对于学生身心尽可能完美发展的深远意义;注意地理教学内容的实用价值而相对忽视其训练学生心智的价值。尤其近年来,由于一些人对教育为市场经济建设服务作了片面的理解,因而在专业设置、学科课程开设、以及学科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表现出明显的急功近利的倾向,市场上要什么,教师就教什么;社会上刮什么“风”,地理教育就下什么“雨”。这样的地理教育在突出为当前经济建设服务所需要的学科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相对忽视了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忽视了地理教育自身的特殊规律性。

现代化的地理教育,必须把促进学生自身发展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心,除了对学生有统一的知识技能教学要求外,应非常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努力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现代地理教育应该深入认识与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主动地考虑到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恰当地组织地理教育活动,提供多种有利于发展学生潜在才能的学习锻炼机会,使学生在极富个性化的地理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各自的优势与特长。同是在教给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过程中,重视教会学生收集与掌握各种新知识与新资料的方法。教育学生懂得怎样摒弃旧思想,如何获取新的思想。

二、未来地理教育改革的展望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国际间的交通越来越便捷,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信息的交流起来越快速,世界各国互联网的建立,缩小了地球的距离,世界变得起来越小,为地理教育现代化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展望新世纪,地理教育改革将是势在必行,我们要在改革中创造出未来地理教育的蓝图。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是地理教育改革的先导

教育是未来的事业,需要有预见性、超前性,教育观念的转变就成为极其重要的问题。无论国际形势的变化,还是我国经济的转型,对地理教育改革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都对地理教育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目前,地理教育改革前进的步伐不够理想,各方面阻力仍然很大,困难也很多,有相当多的问题,属于思想认识和观念方面的。必须摒弃旧的观念,树立新的观念。必须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革为先导。

地理教育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如何面向新世纪,是每一个地理教育工作者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更需要以改革的精神来推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探讨和研究。当然我们要防止那种远离现实、空对空的纯学术研究的倾向。地理教育改革要进一步深化,要有突破性进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阻力,亟需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不断更新,克服重硬件、轻思想,重近用、轻长远“急功近利”的倾向。如果思想观念上理不清、把握不准,就不可能知道地理教育改革该如何深化。教育仅靠学习过去、重复再现已难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地理教育必须强化"面向未来"的观念,以创新为主要特征,并且逐步取代重复和再现。

一种面向新世纪,以培养具有全面综合素质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素质教育观正在形成。在教学思想上,摒弃把学科专业划分过窄、知识分割过细的观念,加强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素质教育;摒弃单纯传授具体知识的观念,强调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的综合培养和训练;摒弃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进行双向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学和充分利用信息的能力。这些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变化,将对下一个世纪的地理教育改革具有导向作用。

(二)构建崭新的地理教育理论是地理教育改革的关键

教育理论研究演进到当代,应该说已完成了有关教育基本“观察”材料的搜集,并且从由夸美纽斯开始的对教育现象的系统概括与归纳也臻于“完整”或“全面”。从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如果想在原有认识框架内来寻找突破口是徒劳无益的。教育理论研究态势必然地要走向一种新的整合,以求得对教育认识的全新突破。21世纪地理教育改革要想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首先去致力于形成严谨的关于地理教育的概念与原理体系,构建崭新的地理教育理论是地理教育改革的关键。一旦形成了这种体系,本身便酝酿着地理教育理论的一场大变革。这一点极有可能成为21世纪前十年的研究“热点”和“关键”,并经此突破口而带动整个地理教育改革向着纵深发展。

本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很不尽如人意,“地理教育学”则显得更为滞后。今天,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也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识,所重视。我们的地理教育研究不能停留在经验水平,更不能醉心于陈腐观念的炒作。地理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到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文化传统等各方面,必须依靠开展地理教育科研,从其固有的客观规律出发,进行系统的艰苦的探索。

地理教育论文篇(7)

2.生本教育的课堂实施

优化学习方式,创建生本课堂,增强生本课堂质量,全面提升学生基本素养,才能体现教学真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探索出优化学生学习、优化教师教学、优化地理课堂的教学实施方式。

2.1优化学生学习,提升学科质量

初中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掌握一定地理方法的阶段。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中,优化学生的倾听、读图、交流。从而提升课堂的内生性质量与学科性质量。

(1)阶梯式分解倾听:即盯着听,要点听,持续听。观察学生状态,在学生有困惑时,教师能主动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走出困境。引导学生找到知识中的关键点,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2)阶梯式分解读图:高质量的地理学习是会读图。生本课堂首先将读图分为五点即,读图名图例,读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读地形与河流,读城市。地理教学关键是地图,只有学生自己对地图感兴趣,才会主动塑造地理思维。

(3)阶梯式分解交流:生本课堂中地理教学的交流一要明确交流的问题,核心知识才交流;二是激励、指导交流过程,包括激励每个学生人人参与交流,指导每个学生学会双向交流。三是及时调整交流形式,可以采用几人一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取得好的效果即可。

2.2优化教师教学,做好协助工作

“协助”一词本身既定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中心地位,又定位了“优学”与“优教”两者之间的主次关系。教师在以生本理念为基础的地理课堂上,需要牢记三点,即激励、引导与点拨。

(1)激励学生进行学习:可采用多种方式,如活动激励、语言激励、小组激励与个人激励相结合,学校引入小组评价机制,对各组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学生的集体感使其愿意主动参加活动。

(2)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用问题引导学习,可以设置三个问题,即在哪(地理位置)、地图颜色(地形特点)、哪个方面你最感兴趣(人文地理)。使学生喜欢地理课堂,充分发挥主动性。

(3)点拨学生积极探索:点拨核心知识,点拨地理语音,点拨地理联系。从而养成学生主动探索地理知识的思维习惯。

2.3优化地理课堂,突出地图地位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地理课堂的第二语言。在地理课堂中,可以运用传统板画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运用教师专业的板画技能,引起学生对地图的兴趣,运用位置记忆法,多动手,真正让地理课变成人人参与,学生做主角。

3.结论与建议

在初中地理参加升学考试的背景下,我们既要课堂质量,又要体现以学生为主的生本理念。实践证明,传统教学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思维形成。只有以学生为主,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地理教育论文篇(8)

(一)“校地联动共学共育”实践活动背景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两手抓”过程中明确提出需“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随着法治理念的不断深入,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写入;这些里程碑式的法治进程彰显了党和国家对依法治国理念的推崇。我国已经进行了四次较为大规模的普及宣传教育,并且,五五普法正在进行之中,但是对公民法制教育方法简单;公民法制教育对象泛化、无针对性;公民法制教育的内容枯燥,重点不突出;各相关单位没有建立联动的普法机制。特别是作为承担着服务社会任务的高校,除了要运用社会资源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外,也应该积极主动地服务地方,为社会公民做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当前加强对公民法制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因此,一种成体系、有计划、有步骤的“校地联动共学共育”实践活动应运而生了。

(二)“校地联动共学共育”的主要特点

“校地联动共学共育”的公民法制教育格局改变了学校单一的、只是向学生讲授法律法规的法律教学活动,同时也扩展了司法机关功能,学校和地方司法机关除了传统的功能外,相互协作进行公民法制教育,促进了全社会法制意识的提高。学校具有法律理论的优势,但缺乏司法实践的仿真环节。地方司法机关因为较多的履行了司法功能而对案件本身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浪费了公民教育的资源。校地联手,便可实现司法教育领域的理实一体化。该项目以公民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和地方司法资源,调动校地双方对开展公民进行法制教育积极性,使校地双方都以推进公民法制教育为使命,二者合力,紧密配合共同推进公民法制教育的进程。“校地联动共学共育”有三个较为明显的特征:一是系统性强。以往项目的研究都是以大学生、高中生、公民、法制、法治等为单一对象,这次研究活动突破了研究对象本身,实现了对象前移,把施教主体作为研究对象,较以往是颠覆性的改变,并且把教育主体进行合二为一,进行系统性研究;其次是针对性强。此项目不是“遍地开花”,而是针对公民法制教育的实施,进行扩散式思维,对开展公民法制教育进行扩展式研究,尽可能的在以校地联动,互学共育的前提下,解决推进公民法制教育的问题;三是教育主体双向化。以往的研究,大多倾向于调动社会因素为高校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而忽视了高校对地方法制教育重要作用。此次研究,创新在于探索了高校和地方行政、司法机关相互学习、相互教育的联动机制,双方如何在公民法制教育进程中联动发挥作用。

二、“校地联动共学共育”背景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依法治国概念的提出社会主义法制得到不断完善以及法律宣传在教育领域的渗透,“校地联动共学共育”应运而生。“校地联动共学共育”以校园为背景,渗透法制教育,是一种有机的利用学校资源开展普法教育的活动。在这一实践活动过程中,校园是主要的阵地和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推动“校地联动共学共育”活动发展的重要措施,是保证这项实践生命力及渗透力的必然途径,同时更是促进我国法制教育走进校园,引导社会主力军健康发展的必然举措。笔者将从以下对加强和推进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作用展开详尽的论述:

(一)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我国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法制意识及理念的强化成为当下急需进行的工作。大学生作为一个较其他人群而言,在学识、理解力以及价值等方面更为突出,是我国公民的重要组成,同时更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和接班人。加强和推进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我国社会法制教育工作开展的需要,同时更是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加强是保障“校地联动共学共育”效果的重要措施

“校地联动共学共育”是当前我国法制教育普及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以校园资源为基础支撑,面向社会成员开展法制渗透与法制引导的工作。加强、推进大学生教育工作,能在校园中营造一种较为突出的法制氛围,从校园辐射开来,进而引导整个社会法制教育的持续推进。如此一来,不仅能对“校地联动共学共育”法制教育活动的开展起到有效的铺垫作用,同时还能发挥除校园基地作用之外的另一个作用,即导入和渗透的作用,从而保证“校地联动共学共育”的最终成果。

(三)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推进能够促进大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大学生群体在整个社会体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就这些角色和作用的实现来说,仅仅依靠专业知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随着信息时代与经济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受到的视听冲击越来越多,心理承受力也越来越脆弱,长期的高等教育并没有赋予它们较强的适应力和应变力,知识层次丰富但是又缺乏社会经验,这样一类人群在走向社会时,如果没有明确的引导和法律知识的灌输,是极为容易走上歧途的。因此,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特点来看,法制教育的加强与推进不仅是帮助大学生成为经济建设主力军的重要措施,同时更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大学生形成更为健全认识体系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与推进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具体措施

大学生是特殊的社会人群,他们介于学生与社会人之间,拥有丰富的知识体系及学习能力,但是在即将面临社会生活时,又显得经验不足,手足无措。在“校地联动共学共育”实践活动的背景与条件下,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不仅是促进“校地联动共学共育”这一实践活动发展,保障其成果的重要措施,同时更是从大学生发展角度出发,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的有效途径。下文论述中,笔者结合“校地联动共学共育”的活动与实践背景,围绕大学生法制教育推进的具体措施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一)设置专门的法制教育课程,引起足够重视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加强和推进,首先应从课程的设置入手。作为学校来说,应结合自己已经拥有的法律资源,合理的设置一些法律知识普及的课程,引起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重视,逐步培养学生理性的法律逻辑与思维。大学课程中,有一些专业是以法律课程为基础的,如律师专业等。就这一部分学生来说,法制理念以及法律意识较强,走的是较为专业的方向。相对而言,就大学的其他专业来说,涉及的法律课程就较少了,甚至大多是是缺乏的。针对这一情况,建议在保证法律相关专业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专业的教学资源,将这些教学资源辐射到其他专业来,合理的设置一些选修课程或是公共课程,实现资源优化利用的同时,营造一种突出的法制教育氛围,为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二)开展专题教育讲座,灌输法制理念

如果说法制教育课程的设置是导入的话,那么专题法制教育讲座的开展就是渗透了。在这一措施中,建议高校可以邀请一些公安单位或是较为著名的讲师等,对大学生进行某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育和引导。比如,大学生恋爱是常事,当感情趋于成熟的时候,男女双方可能会选择同居。但是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社会民众对这一概念较为敏感,甚至觉得羞于说出口,同居部分的法律也是较为欠缺的。在对这一专题进行法制教育渗透的过程中,建议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法律经验,让学生对“同居”这一概念能有一个正确的法律概念,以便在今后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在开展专题法制教育讲座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其一是专题与大学生的兴趣倾向应保持一致;其二是一定要与学生进行互动。

地理教育论文篇(9)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地理教学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被誉为教育学中的一场革命,它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间的关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建构主义逐渐成为“研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作为中学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地理教学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视角审视,其仍然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本文旨在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探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学地理教育中的运用途径.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1知识的建构性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从外界选择性地知觉新信息,然后进行主动构建并生成意义的过程”知识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只是一种解释或者假设,会随着人类认识的加深而不断变迁;学习也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学习者通过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和加工,通过新旧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为“理解而学习”是建构性学习的核心目标.

1.2学习者的主动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从外部输入到人的内心,而是在与外部作用的过程中从人的心灵内部建立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选择、积极构建的过程.学习者通过构建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仅仅是记住别人已经研究出来的结论.离开学习者的主动参与,任何学习都是无效的.

1.3学习的互动性

学习是“学习者与外在环境多向性的交互作用过程”_6,学习者的知识构建过程受到教师的指导、同学的参与、周围的环境等情境的影响.老师与学生之间以“教学内容”为中介形成“双向互动”关系,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促进学生积极构建知识.每个学习者在自己的经验基础上对同一事物都存在不同的理解,通过小组活动,与其他学习者进行协商合作,可以看到不同的见解,使理解更加丰富全面.

2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改进中学地理教育的适宜性

2.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符合地理学科特殊能力要求

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地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认识地理事物空间关系的能力,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抽象、分析、描述能力,地理事物间的对比鉴别和地理成因的推断能力.地理学科这些特殊能力的要求正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符合.认识地理事物空间关系需要学生运用地图等工具获取有用信息,通过观察、分析、概括得出相关结论.例如,学生运用地图确定某地的的位置(如经纬度、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分析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如山、河、海洋、矿产资源等自然条件,城市、港15、交通线路等社会经济条件),结合区域特色总结该区域地理位置的特色,分析其优劣.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有许多却不能被直观感受到.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便是典型的事例.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极为复杂,而且不能直接观察到.运用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偏力作用下风的形成等基本原理,借助图示,加上抽象概括,就能形象深刻地认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变化特点.比较的过程是一个加深认识,融会贯通的过程,是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旧知识构建新知识的过程.如背斜和向斜,冷锋和暖锋,气旋和反气旋的学习等等.对地理成因的探析,要求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对某一现象展开分析.在这过程中,学生要分解出诸多影响因素,应用归纳、类比等方法,探索地理事物问的因果联系,得出正确的判断.

2.2地理课程改革方向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以完善学生素质、促进学科发展及服务社会为导向的地理课程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新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方面改变了课程内容繁、难、旧的现状,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实际.在培养目标上,新课程改革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新课程改革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强调,对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的重视,对学生积极探索知识良好环境的营造,与建构主义理论中知识的构建性、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学习的互动性等观点吻合.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中学地理教学改进策略

3.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建立合作探究型师生关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构建者,学生从接受者的从属地位转变为实施者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从台上的表演者转变为幕后的导演,成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形成知识构建内因的促进者.新型师生关系发展为合作探究型.在合作探究型师生关系中,首先要有师生民主平等的观念.只有教师拥有平等的意识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J.其次,师生之间要互助合作.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探索更为重要,教师的职责在于以一些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如学习“城市空间结构”时,以学生所在城市为例,通过指导学生数据、图标资料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当地城市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再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成都、北京等城市的区位进行对比,找到区位差异,通过师生探讨、交流得出本地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展分析世界城市分布特点找到城市分布空间规律,学生对自然环境与城市发展关系的认识是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分析逐步深入的过程.

3.2遵照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不同的学生的个体经验差异很大,知识构建的起点也存在很大差距.教学目标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只有认真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才能开展有效的“教”与“学”,“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中学地理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基础目标;“过程与方法”是提高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最终目标.对学生应达到的基础目标不能随意降低难度,而对于提高性目标和最终目标就要遵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设计.如“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的热力成因与动力成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位置与名称是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从易到难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形成阐释低、中、高纬环流圈的形成.二是通过制作三圈环流模型并进一步联想说明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成因、规律和过程,分析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及特点.三是通过世界气候分布图与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3.3创设良好学习环境,营造积极学习氛围

学习活动与一定的情境密切联系.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一是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如运用多媒体,采用直观形象的素材,对地理过程进行动态模拟.适当的信息资源也是创设真实学习环境的有效手段.二是创设协作学习环境,开展“合作学习”.教师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都愿意参与交流.同时,要善于引导、组织和鼓励,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责任中感受到贡献的成就.如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有哪些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了达到所有学生都参与讨论的目的,分组要保障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讨论之前教师先提出实例引导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思考;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小组成员要对其他同学提出的看法进行分析评价,最终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出较为正确全面的认识.

3.4改进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知识搭建平台

地理教育论文篇(10)

自六十年代至今,短短的30年间,港、台地区经济以年均增长率8—9%的高速发展,迅速超过一般发展中国家,成为新兴工业化地区。

港、台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采取的具体策略依各地情况而有所不同,但几乎都走了一条依靠教育、培养人才、振兴科技,从而推动经济繁荣的道路。其间,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培养具有现代化意识的公民、塑造利于推动经济开拓发展的优良品格,以及形成促进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广泛交流的宽容态度,起着不容置疑的作用。

(1)破除旧教育读书做官传统,科技与职业教育体系蓬勃发展。港、台地区属于儒家文化传统的地区,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旧教育宣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读书的唯一目的在于当官。这种传统的文化意识与当代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因此,六十年代以来,港、台地区特别重视科技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为适应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大批应用型和操作型人才,同时,也在青少年头脑中注入新的观念:即人才的涵义是广泛的,各种行业都可以施展个人的才华,为社会做出贡献。

科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不仅使教育成为经济腾飞的强有力的催化剂,“而且也使人们的思想冲破封建旧有传统的藩篱,使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传统观念,渐渐失去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力”[1],造就出具有现代意识的一代青年。

(2)培养独立生存意识和能力,使“自强自立自信”成为多数公民的内在品格。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都要求培养青少年一代自幼年起即具有顽强的意志和生命力、独立生存的意识及基于此种意识而不断强化的生存能力。人生的起点是“自强自立自信”,古往今来多少思想大师、科学巨匠、文坛圣人、艺术名家与伟大的人生实践所证实的这一人生哲理,已成为当代港、台地区教育的基本内涵,它不仅体现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中,而且渗透于社会、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它不仅使男子,而且也使妇女独立性增强,由单纯的贤妻良母角色转变为多元化的角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做出一定贡献。香港著名华人实业家霍英东曾说:“人生是短暂的,我们必须接受命运的挑战”,“不在艰难中屈服,要在艰难中自强”。香港另一位著名华人实业家李嘉诚13岁即开始在茫茫人海中挣扎、苦斗,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为日后的独立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父亲在临终前曾这样嘱咐他:“人生在世,做人做事,要有骨气。好汉不怕出身苦,勤学苦斗有来日。”[2]港、台同胞的自强自立精神,向世界证明华人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华人是征服命运的强者。

(3)以智慧助勤奋,以创造求发展,开拓进取,是港、台有成就华人的共性。仅仅能自立于社会、独立生存,还不是以展示优秀华人的全部品格。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勿宁说他们经受的磨炼或磨难,使他们在博击风浪的过程中,养成了一种“敢为人之不敢为,能为人之不能为”的开拓、创新、求实、胜不骄、败不馁的一往无前精神。纵观港、台地区成功者的奋斗足迹,都突出地显示出这种品质。誉满全球的“世界船王”包玉刚;香港工商界的女中之杰邓莲如;推崇中国传统文化的银行家何善衡;白手起家的企业家王永庆;振兴台湾民族工业的女强人吴舜文;台湾食品业大王高清愿等等,这些成功者的共性:智慧与勤奋相伴,干劲与拼搏相融,胆识与远见共存,开拓与毅力并进。而且,他们以这种品质带动整个企业,影响和造就了一批辛勤求实的创业者。我国已故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的豪言:“人生能有几回博”,道出了大多数港、台华人的心声。

(4)开放性教育,促进四方交流,培植宽容心态。港、台地区是开放性很高的地区;贸易往来四通八达;科技、文化、经济、教育等方面交流,特别是国际流活跃频繁;与世界各地联络的信息渠道多而广;旅游业发达。因此,在德育中努力培植宽容的文化意识与不卑不亢的态度以及善与人交往的品性和技能。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域外各方思潮、文化持宽容态度,加强学术流,特别是高校间的学术交流,经过一定的文化整合手段决定自身的取舍或扬弃。另一方面,对世界各地赴港、台的宾客,以高效优质的服务,以东方特有的人情味予以热情接待。开放性教育不仅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也显示出港、台地区华人宽阔的胸襟和度量。

(5)完善法制建设,与德育相互补益。港、台地区长期保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局面还得益于健全的法制,它与道德教育相辅相成,相互补益。香港各个阶层,各种行业,各类行为,一律受到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规范和约束。这不仅针对平民百姓,尤其要求各级政府官员和职员身体力行。法律条文详细、具体、明确、严密,以至无法钻空子和任意解释。这使民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自觉遵守法律为己责。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纷争和矛盾,已成为人们的习惯行动。

二、儒家伦理在当代的有效发挥

以人文精神为主体的儒家文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港、台地区,被有效而合理地加以批判性地继承和利用,发挥出其独特的功能,不仅给经济的发展添入催加剂,而且对调整社会关系,使社会得以稳定和繁荣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1)经济发展,德育相伴。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使社会现代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并激发了人们的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以及极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诸如,民族与国家意识淡漠;缺乏公德观念;学校偏重智育而忽略德育;极端个人主义盛行;刑事犯罪率逐年升高,而且越来越低龄化;娼、赌、毒、黑等恶劣风气不断蔓延,等等。台湾教育近年来忽视德育的现象已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谴责:“近四十年来,台湾地区经济突飞猛进。随着经济发展的快速成功及社会的富庶繁荣,社会大众的价值观颇有功利主义的倾向。功利主义极易造成短视现象,使人只知现在,既无过去,也没有未来,生活在‘一度空间’里,被历史所放逐。这种社会病态给刚长成的青少年带来的伤害尤其严重,他们没有‘永恒’的价值目标可供取向,只能无所事事,……成为‘失落的一代’、‘无根的一代’。”“现代社会什么都有,就是缺少德行。我们有知识,有技术,有各种物质便利,就是没有那由德行所陶练出来的自由的胸襟。”[3]“我们这个社会徒有富有的外表,但乏文化的内涵!”[4]因此,有识之士一再呼吁采取各种措施,“开启学生们的生命智慧”,为他们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以“造就充满能力、热诚与伟大心灵的人”。在这里,传统儒家文化中有益于现代社会的伦理精神、人文内涵受到高度重视与推崇,并在谐调人际关系、修养个人品性、稳固社会繁荣的实践中发挥着无可置疑的作用。台湾人士强调通过“中国经典的研读”,“使学生体认个人生命并非茕然独立的个体,而是上与千百代的祖先及渊源流长的文化传统,下与无穷量的子孙及未来社会结为一体的。使学生在时间之流里找到定位,对国家民族的过去有深厚的认同及珍惜之情,对国家民族的未来有坚定的信心与抱负。……而长久侵润于古圣先贤的典范之中,亦使学生在立身处世上有确定而具有永恒价值的学习对象,不致于迷失在现代社会中”。“伦理道德的基本观念,……务宜从幼年即开始灌注给儿童。”(同本页注[1])呼吁鼓励社会团体,办理文史研修活动,以助长文史研究风气,阐扬中华文化,唤醒国魂,从而有益于社会伦理的重建与不良风气的导正。由此,当局与民间日益重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对各级各类教育,诸如:幼儿园、大、中、小学各级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都强调伦理观念的形成、道德情操的陶冶和道德行为的训练,并取得一定成绩。香港各级学校也重视儒家伦理教育和良好道德的培养。中文大学的校训是“博文约礼”;香港大学的校训为“明德格物”。香港一些学者在论述道德教育时指出:“低层次的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对规范的遵守,高层次的品德教育启发学生对人类行为作理智的反省。人类社会的一些良好的品质(如礼貌、勤劳、信实、宽恕、友爱、正义等),是维系人类社会的重要因素,应培养学生去遵守”[5]。香港高校很重视大学生的社团组织和课外活动,以此培养群体意识,使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增强对集体、对社会的道德观念和负责精神,培养自律自主、自尊自爱和团结互助、合作共事的品德,并促进德、智、体、美、群全面发展。

近年来,港、台地区的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普遍强调“通识教育”,而且更重视通识教育的人文目标:借由知识的增加来提升人对生命的欣赏力和领悟力,唤起自觉,对个人生存的目的,对个人在宇宙中的定位有所洞察,使人在物质化、制度化的社会中能作一个自由和自主的人,能够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不作“这个机械化世界中的操作员”,而是要“作一名舵手”(同第24页注[1]),从而随时发挥出人性的光辉。

(2)在中西方化交融中,重视儒家伦理道德教育。与上一问题紧密相联,港、台地区在大力宏扬民族文化、重视儒家伦理教育的同时,都否定和拒绝全盘西化,认为那样做只会断送几十年来以其辛劳所取得的成就。在香港,长期以来,形成中西文化交流汇合,古今中外的思想学说、流派兼容并蓄,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结合起来,产生新的观念和新的内容,这是香港文化的特点。在教育上也是如此。虽然经过贸易、科技及传播媒介的作用,香港变得越来越西化,但直到目前为止,香港仍旧是一个为中国传统价值所左右的地区。如前所述,香港各级学校教育都重视儒家伦理道德的灌输,宏扬中华文化。高校办学强调要具有地区的特色,不仅要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同时要负起发展本地区、本民族科学文化的责任。近几十年来,台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教育上,如前所述,有识之士一致要求在借鉴西方教育措施的同时,应依据自身文化背景为基础,宏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注重儒家伦理道德教育,使青年一代成为具有民族意识、国家观念和良好品德的,并能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的新人。

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载文说:“西方民主国家强调的是公民的自由,而亚洲主要的政治模式(常常被称作“新儒学”或“温和的独裁主义”)却谋求社会稳定,认为社会稳定是实现经济发展这一压倒一切目标的先决条件。正如美国的许多人最近所了解的那样,新儒学对西方民主的相对混乱既蔑视又担心,认为美国的自由已导致社会堕落”。“西方国家往往把亚洲国家实行独裁统治的论据一概视为继续实行一党统治的空洞借口。结果,美国在同亚洲许多国家打交道时重点强调的往往是这些国家缺乏美国标准的政治自由,而看不到这些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里使亿万人民摆脱贫穷,取得显著成就。”“毋庸置疑,亚洲已经形成了一种政治模式,这种模式富有活力,可以取代西方的自由民主。”[6]

(3)发扬民族忧患意识。港、台地区在新的形势下,都注意民族忧患意识的激发。忧患意识,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情操的高度显示。这种极富远见的品质,甚至比那种单纯赞美、歌功颂德的行为更为可贵,更能体现出爱国主义的内含和实质。它是一种驱动力,激励人积极向上,把思想付诸于行动;它是一种凝聚力,团结国民同心同德,奋勇前进。中国历代有识之士往往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高尚情感,正是这种忧患意识的体现。港、台地区使这种传统精神在新形势下得到了充分发挥。香港同胞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忧患意识是尽人皆知的,正象李嘉诚先生所说:“香港99%的同胞是爱国的。”中英谈判香港前途,举世瞩目,港人议论纷纷,但对收回香港,却是一致拥护。他们的内在感情,正如霍英东先生所表露:“我是一个既不迷信命运,又不懂政治的人,但我生长在香港,是一个中国人。我的心紧紧地与家乡、祖国相通。”[7]他们不仅以其艰辛而又充满风险的创业之路,给人们留下永久的启迪和思索,更以其卓著的成就和赤子之心尤其受到中华炎黄子孙的敬慕。台湾民众的忧患意识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许多有识之士对当代台湾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关系到国家命脉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诚恳地提出改进方案,殷切期望台湾教育能有大的起色。二是绝大多数台湾同胞都期盼祖国统一,反对分裂,期望海峡两岸同胞携手共图民族振兴之大业,一小撮搞“”的人已为人民所不齿。正是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使港、台地区不断奋进,成为亚太地区的“小龙”。

(4)注重东方特有的情感培植和发扬群体意识。港、台地区企业发展、经济起飞,走的是一条与西方不尽相同的道路。当然,一方面它们靠科学管理和唤起人们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精神,这方面可说受西方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与西方明显不同的是,它们发挥了儒家伦理所内含的感情因素和群体意识,调动一切手段激起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以企业为家的群体精神。

①唤起主人翁意识。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有成就的企业,都把唤起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员工能把自己的个人生活和企业的兴衰成败系在同一条生命线上,同心同德地和企业共渡难关、共享欢乐,看作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这种唤起员工主人翁意识的明智之举,是企业保持常盛不衰的重要保证。

②物质关心和精神鼓励同时并举。为充分调动广大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许多企业一方面注意改善员工物质条件和福利待遇,诸如提高工资数额,改善住房条件,缩短工作时间,奖励合理化建议和方案,员工分享利润等,收到相当成效。台湾统一企业公司总经理高清愿说:“股东投入的是资本,员工投入的是青春、智慧和生命。经营者不但要保全股东利益,更重要的是照顾员工。资本可以收回来,而员工的青春一去不复返。因此,照顾员工是经营者最大的责任。”[8]另一方面,在提高员工物质利益的同时,注重精神上的鼓励,如行政奖励、发给奖状、将有功人员的业绩载入企业杂志等。这与物质奖励相辅相成。

③以身作则,礼贤下士。港、台地区许多有名望的企业家,胸怀宽阔、平易近人、礼贤下士、和霭可亲,使人有一见如故的亲切感。与人交谈,彬彬有礼;听别人讲话,全神贯注;回答问题,认真明确。熟悉企业员工状况,亲自过问员工生活,不搞唯我独尊。以其勤劳、高效率的工作带动全体员工。美国《新闻周刊》在介绍包玉刚的文章中说:“包玉刚……每天从上午9点到晚上9点,一年51个星期,以高度效率结合东方的情感主义处理繁忙的业务”[9]。

注重情感投资和群体意识的培植,使企业员工有一种“劳资一体”的“切身感”,因而使港、台地区劳资关系较为融洽,劳资矛盾一直比较缓和,这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尚存的问题

港、台地区德育中的成功之处,已如前述。它们在批判地吸取东西方文化,尤其是德育方面的精华,促进现代化建设和稳定社会秩序中,提供了较好的范例。

然而,在社会发展和德育实施的过程中,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须不断努力加以解决:

(1)单纯追求升学率,偏向智育而忽视其他各育;在智育中注重机械记忆,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在台湾学校中有所表现。这种状况受到台湾有远见的教育家的指责和批评,他们一致认为,这种体制戕害儿童天性,阻碍儿童健康发展,难以塑造出健全人格。因此,要求摆脱升学主义的左右,切实实施德、智、体、美、群全面发展教育,使学生能在身心各方面得到健全发展。

(2)近年来,港、台地区吸毒贩毒、、、盗窃、诈骗、凶杀等犯罪现象成为较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盗窃案的犯罪案例中,青少年成为主角的案件越来越多,令人忧虑。总之,港、台地区犯罪种类的多样化,手段的暴力化、立体化、现代化,性质的恶劣化,都非农业时代所能比,这已经引起了当局、警方,乃至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人们普遍认为,整饬社会秩序、净化环境已刻不容缓。

(3)港、台地区的黑社会势力(香港称“三合会”,台湾称“黑道”或“帮会”)近年来发展迅速,危害社会至深。上述各种犯罪行为,大多数都是由黑社会直接或间接操纵、经营的。这些罪恶行当都是以无辜大众的肉体、精神、物质甚至生命为代价而赚取巨额金钱。黑社会势力的猖獗已引起港、台民众的痛恶和当局、警方的重视。进入八十年代后,香港反对黑社会的斗争进入一个新阶段,呈现各方力量齐反黑的局面,反黑水平也不断提高。

(4)环保问题也是与伦理道德紧密相联的问题。港、台地区,尤其是台湾地区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未能使自然生态的平衡和环境保护措施同步进行,因此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台湾《自立晚报》载文指出:“在这廉价出卖母体(大地、环境)的龌龊行业中,台湾若不早日‘从良’,迟早会被糟蹋得不成人样,最后奄奄一息地躺在钱堆上暝目喘气。”[10]。

(5)中华民族不仅是“礼义之邦”,而且有着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富裕以后仍注重勤俭,不仅是继承传统美德,增加积累,使自己的事业长盛不衰的方法,而且是塑造健全人格,教育下一代的有效手段。然而,在经济发展、物质生活较丰裕的港、台地区,摆阔气、讲排场、奢侈浪费、追求享受成为社会风气。

(6)尊老敬贤、赡养老人是每个成年人的义务,也是华人社会的传统美德。但是,在经济发展的港、台地区,这种传统美德正在逐渐削弱,儿女对敬老和孝行两种观念日趋淡薄,不再把奉养双亲视为责任与义务。

(7)关系网复杂,家族观念尚存,影响现代化步伐的前进,这一点在台湾地区较为明显。中国向以家族主义著称于世,台湾此一风尚犹存。由于家族派系观念的影响,在台湾社会里,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不单是看其能力如何,家庭背景和人事关系往往是更重要的因素。台湾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员文崇一曾指出:“我们现在的劳力市场是愈到上阶层,愈讲究关系,一定要透过某些管道才可能搭上高层列车,这些管道及彼此的关系都是不公开的。能否和掌握权势的阶层建立亲密关系,或是否具有特殊关系,往往影响个人发展至巨。”(同第26页注[1])

四、有益的启示

中国大陆正处在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力实施改革开放,抓紧机遇,使国家走上繁荣富裕的道路的关键时期。港、台地区成功的经验和应吸取的教训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这启示使我们少走弯路,得以加速前进。

(1)在全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应放松伦理道德教育,要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进行,以免重蹈西方覆辙。西方国家的物质文明可以说已达到人类登峰造极的地步,然而精神生活空虚,刑事犯罪率居高不下,而且越来越低龄化。正如英国人兰斯利在题为《富裕带来的麻烦:消费资本主义和前进的道路》一文中所说,一种“能买就买”的文化正在整个发达世界兴起,这种现象导致犯罪率上升,社会关系更加紧张和对政府信任程度的削弱。罪魁祸首是“竞争性个人主义”哲学。“人们喜欢生活在一个相互关心、合作气氛较浓的环境中。但是,这种社会越来越难以建立。”[11]美国宝塔尖上约1%的最富有的家庭拥有3.1万亿美元的财产,年收入5030亿美元。然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及其子女过得并不幸福,吸毒、婚变、艾滋病和枪杀的阴影像魔鬼一样笼罩着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有识之士已经把探索的目光伸向东方,寻找东方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有关人的理论的成功之处。1994年联合国讨论家庭问题的大会上,加利秘书长即引用了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论述。港、台地区在此方面曾走过一段弯路,但经过纠正,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吸取。

(2)在前进的过程中,既不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又不崇洋、奴颜卑膝。西方国家有不少可资借鉴的经验。但如上所述,西方国家本身有许多解决不了的矛盾和问题。而且,经济发展的模式也不只西方一种。因此,不应跟在西方后面亦步亦趋,要走自己的路,发扬本民族的文化优势。在这方面,港、台地区也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3)港、台地区在发展中尚存在的问题和已有的教训,也是中国大陆经济建设发展中正在或将要遇到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并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防范和解决。

港、台同胞走过的成功之路,已使世界为之震撼,并使中国大陆的华人深感振奋和鼓舞。相信经过不懈努力,一个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亚太地区将以更强大的实力和崭新的面貌在世界的东方发出异彩,令世界更为惊叹。

参考资料:

(1)郭言主编:《“四小龙”腾飞之谜》,改革出版社1993年3月版。

(2)徐克恩著:《香港:独特的政制架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版。

上一篇: 初一数学论文例文 下一篇: 工商统计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