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课程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1 09:51:47

财政学课程论文

财政学课程论文篇(1)

作者简介:何晴(1978-),女,山东日照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讲师。(北京 100041)

基金项目:本文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教改立项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125-02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的经济学分支,财政学从研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出发,阐述了政府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干预经济的必要性以及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经济类课程相比,财政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设计也应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而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标。其中,在财政学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本文在以往文献基础上,以案例教学法在非财政专业本科生财政学教学中的引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非财政专业本科生财政学教学的教学目的、对案例教学法的需求、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和初步的教学效果展开经验研究,以期得到有益的研究结论。

一、文献综述

由于财政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及其与相关学科的渗透性的多重特征,决定了本科阶段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一方面要传授财政学中关于财政的职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国家预算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财政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解释现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目的决定了财政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仅体现理论内容,还应该同时兼顾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李新等(2005)、焦耘(2008)、莫亚琳(2012)、兰相洁(2012)等研究都强调了财政学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的传递与培养学生分析现实问题能力相结合的重要性。[1-4]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财政学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主干课程,不仅是财税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也同时开设该门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对象,财政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显然应该有所区分,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对不同专业学生按照同一标准传授同一内容,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内容上的“缺位”和“越位”。[3]由于财政学理论具有一定的宏观性和抽象性,其知识框架所包含的内容覆盖面广且多层次,因此对于非财政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如果对课程内容没有学习兴趣和主动需求,则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有研究认为,如果在课堂原理讲授的基础上,运用案例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讨论案例的疑难细节,将原理进一步具体化,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有所帮助。[5]而且,教师在选择财政学教学内容上要充分体现出各专业的特点和差别,针对各专业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来确定讲授的内容,也会提升非财政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3]

至于案例教学法如何具体运用到财政学教学中,李新等(2005)和兰相洁(2012)提出的具体应用方法仅针对教师的课堂授课,提出应包括案例设计、导入案例、分析和讨论案例和总结案例四个阶段。[1,4]但至于案例教学法如何具体运用到非财政专业财政学课程的教学中,以往文献并未展开太多讨论。从以往文献来看,绝大多数的研究还停留在定性研究的阶段,没有提供更加详细的经验证据,但是,无论是考查案例教学法的实际效果,还是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均需要对案例教学法的需求、运用和效果展开经验研究,获取经验证据以得到有益结论,本文的研究目的正在于此。

二、研究目标和设计

概括来说,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方法搜集数据,以期在以下三个方面获得经验证据:

1.对非财政学专业财政学教学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的调查

对于非财政学专业本科生而言,财政学知识与其专业知识之间一般没有直接联系,但这不并意味着财政学知识的掌握对于学生的意义不大。恰恰相反,财政学知识主要讨论政府的收支活动,而经管类的不同专业在解决本专业领域的问题时,不可能完全回避政府与私人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于非财政学专业学生而言,财政学教学更应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研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非财政学专业的本科生对于财政学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的情况,这也是财政学课程对案例教学法引入的需求的根源。

2.对案例教学法引入非财政学专业财政学教学具体手段的调查

在笔者进行的针对非财政专业本科生财政学教学的改革实践中,案例教学法的引入主要采取三种具体形式:第一步,将案例分析引入课堂教学,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现实社会经济中的热点财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将案例分析穿插在财政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讲解过程中,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和分析加深学生对财政学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第二步,要求学生自主进行案例搜集和分析工作,这一阶段以学生的自发、独立探索为主,要求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搜集近年来国内外与财政相关的某具体案例,运用课堂上学习到的财政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去分析现实问题,并通过分析得到结论。第三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由笔者提供具有一定复杂性的、源于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财政学案例,引导学生们灵活运用知识进行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形成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的更好结合,实现掌握知识点和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双重教学目的。

3.对案例教学法引入非财政学专业财政学教学的教学效果的调查

如前所述,案例教学法以不同形式引入财政学教学中,实际上是通过教师为主、学生独立和小组合作这三种不同的案例分析方式,这不仅能够加大教学中的信息含量,更是将传统的单向传递知识转化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挖掘知识的过程。本研究将对不同层次的案例教学法实践的效果进行调查,看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本研究问卷调查的目的主要在于获得描述性结论,调查对象是会计专业和法学专业本科生,问卷发放和收回采取电子邮件方式。据统计,共发放问卷309份,收回270份,回收率87%。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220份,对回收较早的20份问卷与回收较晚的20份问卷中认知型变量进行无回复偏差检验,结果表明回收时间不同的问卷没有显著差异。问卷中设计的问题均以Likert五分量表来度量(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

三、研究结论

1.关于非财政专业财政学课程的学习目标和需求调查

问卷要求调查对象对于学习财政学课程的不同目的进行评价,问卷结果显示,对于非财政学专业的本科生而言,“掌握政府收支活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与“提高判断和分析现实财政问题的能力”是最重要的两个学习目的,且重要程度相当,其次是“对在本专业领域未来的实际工作或研究工作中有所帮助”。由此可见,从学生角度对学习目标的评价与教学目的是相吻合的:既要求学生掌握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又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知识点解决现实问题,而调查对象所认为的最重要的两个学习目标正是这两项目标。

表1 财政学课程的学习目标

财政学课程的学习目标 得分

掌握政府收支活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4.32

提高判断和分析现实财政问题的能力 4.32

了解政府收支活动的现状 3.93

对在本专业领域未来的实际工作或研究工作中有所帮助 4.04

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3.9

2.对非财政学专业财政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调查

问卷调查对象对四种不同的财政学课程教学模式的评价排序显示,学生对传授财政学专业知识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结合模式的认同度较高,尤其对案例教学的认同度更高,但对用案例教学取代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认同度很低。这与前文对财政学课程特点的分析是相吻合的,财政学课程知识点层次多且覆盖面广,彻底抛弃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是不现实的做法。

3.对非财政学专业财政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效果调查

从表3的调查结果来看,调查对象在财政学课程中的诸项收获都给予了肯定的态度。其中,在“自主搜集资料和数据的能力”上的收获所获评价最高,说明学生独立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让学生感受到明显的能力提升。其次,“运用财政学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财政学的理论知识”方面的收获所得到的评价也较高,这与教学改革设计时所希望达到的效果相一致。

表3 财政学课程引入案例教学的收获感评价

学习财政学课程中的收获 得分

财政学的理论知识 4.12

运用财政学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4.19

批判性思维能力 3.95

自学能力 3.87

自主搜集资料和数据的能力 4.2

从表4来看,调查对象认为,各种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在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锻炼分析问题、交流沟通和合作能力”上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有利于拓展知识面”,“互动性强”和“教学方式形象生动”所获得的评价偏低。

表4 财政学课程引入案例教学的效果评价

采用课堂案例讨论、案例作业、小组讨论案例等方式的效果 得分

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4.34

有利于拓展知识面 4.15

互动性强,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93

锻炼分析问题、交流沟通和合作能力 4.27

教学方式形象生动,记忆深刻 3.83

综上所述,本研究是在非财政专业财政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问卷调查研究,目的在于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关于案例教学法引入的必要性、学生对案例教学法各种形式的需求、案例教学法的各种形式的实际教学效果和预期教学效果等问题的实际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结论:非财政专业本科生在学习财政学课程时,对于以各种形式引入案例教学法是具有现实需求的,而且对于案例教学法的各种形式都表达了肯定的态度,也确实从案例教学法中有显著的收获。这些有益结论对于指导案例教学法引入非财政专业财政学教学的计划和安排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并且也初步检验了引入案例教学法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也具有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新,梁萍,余萍.浅论案例教学法在财政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5,(1).

[2]焦耘.认知过程的特征及财政学教学改革浅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3]莫亚琳.关于高校财政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经济师,

财政学课程论文篇(2)

一、财政学的学科基础

纵观财政学科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其他学科向财政领域渗透,即移植其他学科原理和方法研究财政问题和解释财政现象,为现代财政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而宽广的学科理论基础,使财政学演变成为一门融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以及社会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

1、财政学的经济学基础

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这就决定了从经济学的角度、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财政问题,是当代财政学的主流。首先,从西方财政学科的发展演变历史考察不难发现,财政学与经济学具有无法割裂的天然联系。

从亚当?斯密将财政学发展为一门学科以来一直到1892年巴斯塔布尔(Basbr.C.F.)出版《公共财政学》期间,财政思想和财政理论均是在经济学著作中予以阐述。在经历单独冠以“公共财政学”之名的阶段后,以1959年马斯格雷夫(Musgrave.R.A)《公共财政学理论:公共经济研究》一书的出版为标志,财政学再次与经济学融合发展为公共经济学,进一步突显财政学研究的经济学基础。正是由于这种演变,促成了财政学科研究在随后20多年中的壮大与繁荣[1].其次,从财政学的研究任务看,财政学与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根据西方理论对财政产生原因的解释,政府主要是为提供公共产品而存在,财政学研究的是政府(公共)资源的配置问题,作为分析市场资源配置问题的逻辑与范式同样可以在财政领域运用,构成公共产品的生产、提供以及费用分摊的理论基础。因此,公共产品理论的提出与完善,成为联系和沟通财政学与经济学的主要桥梁。将经济学分析方法运用于财政学科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杰出的经济学家都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促进了财政学科的独立与成熟,如李嘉图(Ricardo,1817)的公债效应分析;古诺(Cournot,1838)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税收归宿分析;埃奇沃斯(Edgeworth,1925)的关于税收对生产企业的效应分析;拉姆齐(Ramsey,1927)的最优商品课税理论;莫里斯(Mirrlees,1971)的最优所得课税理论等等。[2]

2、财政学的政治学基础

现代财政学在具有经济学基础的同时还具有政治学基础。首先,财政学与政治学研究的行为主体具有一致性。政治学以国家或政府机构为中心进行研究,而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因此政治学的理论与观点,尤其是政治学上的国家理论或政府理论会直接渗透到财政学研究中来。在财政学著作中,有些直接冠以《政府经济学》来体现财政学与政治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西方财政学中,一直存在着将财政学与政治学相联系的倾向,西方经济学家道尔顿在其《公共财政学原理》一书中更是开宗明义地指出,财政学是界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一门学科。[3]其次,财政决策过程需要通过政治决策机制来完成。财政所研究的公共资源配置依赖于政治过程,政治决策机制与方法的差异对配置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财政收支活动与过程同时又是政治活动与过程。随着1960年布坎南(Buchanan.J.M)《公共财政学:教科书导论》的出版和公共选择理论的兴起,为政治学建立了与经济学相同的分析基础,使得经济学分析范式成功地拓展到政治领域,以经济学为纽带将财政学研究与政治学研究打通。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党理论、官僚理论、投票理论在财政学中的运用,开辟了从完善政治决策机制的角度来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新领域,使经济学、财政学和政治学更为有机的结合起来,便于我们从经济学和政治学两个层面共同研究财政问题。

3、财政学的管理学基础

财政从来都是同国家或政府的职能连在一起的,财政收支活动的目标就是要有效实现国家或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从这种意义上说,财政可以界定为政府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从经济学角度考察财政,主要侧重于财政运行规律的分析和揭示;从管理学角度考察财政,则侧重于财政管理机制的构造和操作,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当今世界,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管理或称公共行政已经或正在为“新公共管理”所取代。按照“新公共管理”理论所谓“产业型政府”的解释,政府部门实质上是一个特殊产业部门。因此,财政问题不仅是经济学和政治学问题,同样是管理学问题。[4]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吸收管理学的合理内核是构建合理的财政机制、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财政管理归结为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构筑利害相关主体的约束与制衡机制、规范财政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权利配置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通过吸收企业治理理论来谋求财政的科学控制。从管理学角度出发,按照管理学的范式,将管理学中的制度、行为、组织和决策理论引入财政学来研究财政,必然会使财政学的学术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4、财政学的社会学基础

财政制度运行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文化制度会通过财政行为主体对财政运行产生重要的乃至决定性影响。自德国宗教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其“韦伯命题”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一国社会文化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透过经济现象去探究隐藏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日益成为人们洞察经济问题的新视角。社会文化环境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一方面是通过影响经济主体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其行为取向与方式,从而发挥其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导向功能与约束功能,进而使制定出的政策带有较为浓厚的伦理色彩;另一方面,根源于社会文化传统的非正式规则对约束、规制与调整人们行为起重要作用,其对正式规则的作用发挥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事实上,就是在同种经济运行机制(如市场机制)下,由文化传统所决定的非正式规则的差异,会在经济运行机制层面上得到反映,呈现不同特点,最终体现出制度效率的差异。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同种制度在不同国度有着不同的运行状况和运行结果,为什么一项制度在具体运行中会出现偏差,为什么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产生于西方社会环境下的某些做法。因此,我们研究财政现象与问题时不能忽略社会文化环境的客观影响,否则,会使现实财政制度流于形式抑或趋于无效。

在经过几个世纪的学科日益分化的历程之后,人们已经开始强调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甚至出现了学科综合的趋势。[4]财政学科的综合性要求我们对财政学科中一些重大或重要问题必须结合有关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将财政学建立在一个宽广而坚实的学科基础之上,并体现于财政学的课程体系设计之中,这样才能达到“厚基础、宽口径”的财政人才培养目标。

二、财政学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课程设置难以完全体现财政学的多学科基础

为了满足我国财政学科发展与财政人才培养的需要,许多院校对财政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调整,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增加了经济学基础课程,但仍然存在缺陷。首先,财政专业主要学习的经济基础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初级)》,很少开设中级(或高级)《微(宏)观经济学》课程,而其中的经济理论或分析方法正是许多财政问题分析所必备的,如税收效应中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最优税制设计等。由于这方面知识的缺乏,大大降低了财政专业学生的分析能力。其次,随着数学在经济分析中的广泛运用,数学分析方法日益成为财政领域的一个重要工具,基本的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知识对于财政专业学生是不可缺少的。但在目前的财政课程体系中,许多学校将《计量经济学》仅作为选修课程开设,《数理经济学》更是一个空白,导致学生对数学公式与推理只知数学含义而不知经济含义,遇到财政专业课程中的数学分析内容,则以囫囵吞枣的方式死记结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后,财政学的管理学基础、政治学基础以及社会学基础未能有效的通过相关的课程设置体现出来,财政专业学生的分析视角过于单一,对财政现象与问题的理解难以深入,就财政论财政的现象没有得到改观。[5][6]尤其是社会学知识的缺乏,使得学生无法准确理解中国财政制度的本土化要求,死搬硬套西方理论分析财政现实问题的现象较为普遍。

2、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结构、专业课程内部结构不够合理

撇开公共基础课不论,在财政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结构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头重脚轻”现象,即学科基础课程偏少而专业课程偏多,其直接反映出财政专业的口径较窄而专业性过强,导致财政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适应性偏低;在专业课程内部结构方面,由于课程门数过多,过分强调单项课程结构完整,导致各门课程大而全、小而全,在不同课程名义下讲授相近的内容,内容交叉重复,知识容量狭小。[7][8]如《税收与实务》、《中国税制》、《税务管理》、《税务稽查》和《税务会计》等课程相互之间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直接重复,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效率。

3、财政实验课程相对贫乏

财政学科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是财政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财政学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税收和税收管理知识,还是政府预算管理和预算会计知识,基本上全部依赖传统的“空对空”的课堂讲授方式,既给教师授课带来困难,同时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事倍功半,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无益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财政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1、优化财政学课程体系结构

财政学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应从这么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大学科基础课程的数量比例和课时比例,充分体现财政学的多学科相融合的发展趋势。增加经济学理论课程的门数和教学课时,如加大《计量经济学》的课时量,增设《中级微(宏)观经济学》(针对本科层次)或《高级微(宏)观经济学》(针对硕士、博士层次),同时将反映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基本理论的课程纳入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当中,在选修课程中扩大反映上述学科理论发展以及分析方法创新的课程,如《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第二,适当压缩财政专业课程门数或教学课时,或者将某些课程从必修课降格至选修课,为学科基础课的教学留出课时空间。如取消《税务会计课程》,将《公债管理学》、《税收与实务》《比较税收学》等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第三,新设部分财政实验课程或从现有课堂教学课时中划出部分课时进行实验教学。

2、整合现有财政学科各专业课之间的内容

在维持财政主干专业课程基础上,对部分专业课程进行归并整合,避免单项课程内容交叉重复,扩大知识容量,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授课效率。[7]如《税务管理》与《税务》可以合而为一,称为《税务管理与》;《国家预算》与《预算会计》联系紧密,部分内容存在较大程度的重复,建议合二为一,改造为《国家预算与核算》课程;《财税专题讲座》则改造为《财经专题讲座》以扩大其适用范围和突出课程内容的一般性与实践性,等等。新晨

3、加强相关课程内容讲授的协调与分工

在财政专业教材的编写中,为了保证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内容的重复与交叉在所难免,因此需要我们就相关内容在讲授过程中予以协调与分工。这样做的优点除了可以尽可能避免授课内容的重复之外,还可以确保学生接受知识的逻辑顺序以及连贯性,同时使各科课程的教学重点更为明确。在这方面,可以依据理论与制度两大模块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工。[9]在理论部分,授课的重点应该是基础理论的传授和分析思维与分析方法的训练;在制度部分,则应该将重点置于分析方法的运用和具体问题的解决。如对于《财政学》中的“国家预算”部分,只着重讲述预算的一般理论与分析方法,而对于预算的具体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可以不加介绍,留待《国家预算管理》中进行讲述,遵循从一般到具体的认知规律。

「参考文献

[1]张馨美英财政学内容体系之演变特点[J]财政研究,1996,(3):20-25.

财政学课程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中国财政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中国财政史的学科地位不断下降

随着高校相关专业的不断调整,中国财政史的学科地位不断下降,在教学中日渐被冷落。最初,中国财政史是财政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后来,很多财经院校将中国财政史调整为专业必修课。目前,很多财经院校将中国财政史再次调整为专业选修课,甚至部分财经院校将其完全取消。

1.2 教材建设滞后

其一,虽然,多年来中国财政史教材几经改版,但从记叙历史的手法、框架结构上看,几乎没有明显变动,教材体例一直遵循编年体的章节体例。其二,由于中国财政史研究内容的客观性与研究手段的局限性,研究内容中的史料堆砌与铺叙过多,与社会现实密切关联的案例素材相对较少。这使学生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影响了教学效果。

1.3 学生对中国财政史的重视程度不断下降

在中国长期的应试教育环境中,高校学生的学习功利性越来越明显。学生通常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就业有明显益处的课程上,比如各种资格证书考试、与考研相关的课程。一些课程虽然对其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未来发展有所裨益,但是对就业所起作用不明显的课程往往予以轻视。中国财政史属于长线研究领域的课程,对就业的即时正向影响不大,于是成了“冷门”课程,学生逃课现象严重,有些学生即使走进课堂,也并未将心思用于该门课程。

1.4 “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在中国财政史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采取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单向的“填鸭式”、“满堂灌”的知识灌输方式。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几乎没有交流,教师滔滔不绝地、机械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听得枯燥乏味。课堂变得毫无吸引力,学习变得十分乏味和冗繁。这既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参与性、难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辨别力。

1.5 教学手段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教学手段多种多样,除了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之外,还包括以直接感知为主的参观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发现法。目前中国财政史课程的教学手段普遍单一。“一本书、一只粉笔”仍然是某些高校教师采用的主要教学手段。虽然,有些教师也使用了PPT辅助教学,但只是简单地把教材内容从书本上转移到了屏幕上,没有运用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把丰富的知识生动地再现,造成教学效率不高。

1.6 传统的考核方式无助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

除了个别教师采用写作论文的方式外,目前很多财经院校的中国财政史考试还停留在应试阶段,期末考试仍然采用闭卷考试的考试方式,记忆性的书本知识仍然是试卷的主要内容。因此,学生往往仅仅关注书本上的记忆性知识、应付期末考试,不关注学习过程,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种应试考核方式,基本上无益于学生扎实地掌握史学知识,更谈不上“古为今用”,“以史为鉴”。

2 中国财政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改革建议

要解决中国财政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该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具体包括教育理念、教材建设、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六方面。

2.1 更新教育理念

一般而言,会讲述知识并不是教师的真正本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能力才是教师的真正本领。具体而言,“自主”是指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合作”主要体现在通过分组讨论,分组辩论等形式体现出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共同进步。“探究”是指培养学生成为财经理论基础扎实、知识全面又具有历史科学观的复合型人才。“创新”主要体现在消化吸收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历史中总结,警示现实。

2.2 加强教材建设

在中国财政史编写体例上,目前主要包括一般的编年体体例(大多数教材采用),以及专题性的编年体体例。但是,无论采用哪种体例,都应增加最新科研成果,增加史料真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历史事实,以提高中国财政史教学水平和质量为目的的精品、规划类教材,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2.3 改革教学方式,增加讨论式,缩减教授式

增加讨论式教学、缩减讲授式教学,改革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中国财政史学习的积极性与愉悦性。因此,教师应转换角色,从一个教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历史趣味活动的建议者,专题讨论的引导者。讨论式教学前,教师所做的工作应该是讨论话题的选择与讨论切入点的把握。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所应做的工作应该是听取各方讨论的意见或观点,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综述各方观点,阐明自己的观点,起到“学生画龙、老师点睛”的作用。

2.4 运用历史案例充实教学内容

充分运用历史案例充实教学内容,把原本枯燥乏味的课程讲授得生动有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逐步改变厌学史类课程的习惯。比如,在讲授财政亏空时,可插入“曹操发丘”案例,介绍曹操发掘坟墓盗取财物以充军饷的典故。在讲授清代税收征管方式变革时,可插入“自封投柜”案例,介绍清代的透明纳税。

2.5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

其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枯燥乏味的史学内容变成图文并茂、声音、动画、影像资料的组合,对学生的视角、听觉等多种感官同时造成冲击,给其造成身临其境的情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给学生播放《中华文明五千年》、《解读皇粮国税》等电教片让学生了解财政史,以替代教师的口头讲授。其二,给学生布置课外读物,写读后感,讨论、评议,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其三,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位于杭州市的财税博物馆、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的中国财政博物馆,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增加学生对中国财政史的学习兴趣。

2.6 转变考核方式,注重能力考查

转变中国财政史的期中、期末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评价体系应该由重结果轻过程向重视过程与关注结果相统一转变,重点放在检查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的能力上。比如,以写作论文的形式代替闭卷考试,以分组讨论、个人演讲的能力替代背诵书本上的条条框框,以就某一问题展开辩论后由老师、其他同学同时打分,再进行综合得分替代期末一次成绩确定最终成绩,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习的实效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财政学课程论文篇(4)

一、基于能力导向的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湖南商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于2003年开始招收财政学专业全日制本科学生,遵循 “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思想,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鲜明地突出了人才培养的品质和能力导向,综合考虑社会分工、学科知识和能力导向三位一体的组织形态要求。

二、我校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抓手:“质量+特色”

1.确保培养质量:能力见长

(1)明确界定财政学专业能力体系和培养目标。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地反映在财政人才培养的品质、特征、就业方向和人才规格等方面。财政学专业能力体系包括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具体包括综合素养能力、理论研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专业素养能力。基本能力体现在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能力,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实践能力等。财政学专业能力具体包括系统掌握财政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能力、运用财税知识解释财政经济现象的能力、综合应用经济和财税知识指导实践、服务社会的能力等。从专业能力上看,既要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又要有其他非财政学专业的无可比拟性;既要与国家机关公务员制度改革相衔接,为从事财税公务员储备后备人才,又要使财政专业人才具有广泛适用性,能从事普适性的行政、经济、管理等工作。财政学专业能力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提出的学术性、职业性、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三张教育通行证”和“四项能力”的要求。

(2)构建能力导向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财政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间的逻辑主次关系和时间序列关系,制定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各个学年度的能力培养任务和计划。以能力培养作为财政学专业建设的立足点,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向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转变,克服长期以来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通病。

2.突出专业特色和课程特色

专业知识和能力传授通过一门门课程的设计和授课来完成,在专业特色建设上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创建适合财政学专业特色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加大财税会计类和统计管理类课程的权重,专业研究方向侧重税务和税收实务人才培养。

三、基于能力导向的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从人才培养质量角度看,毕业生的发展潜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建设的效果;其在工作岗位上的知识转化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由专业建设的效果决定;财政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通过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来促成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化。

1.构建体现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的课程体系

财政学本科课程体系设计遵循广博、厚实、专业、特色的思路,构建以通识教育课程为先导,以经济学科大类核心课程为基础、财税类专业必修课为主干,财税类选修课、金融投资类、经济管理类课程为支撑、专业实习实训课程为应用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整体优化的前提下,进行课程体系的调整、合并、重组,加强课程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更新教学内容。逐步形成一批教学质量高,有特色的优质课程。尤其注重将最新科技成果和学科发展前沿的内容贯穿到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

2. 以“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和专业能力

财政专业能力提升应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目标,大力开展教学内容、教材优化、教学机制、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内容和师资队伍六个方面的研究和建设。从课程教学环节、实训实习环节、第二课堂素质拓展环节、暑期和专业社会实践等多角度、多维度考察专业问题,思考专业本质。从财经问题和财经现象规律:“事务—常务—时务”这一路径,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导学—自学—助学”的“多维互动”教学模式。

(1)明确财政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授课逻辑。以经济学学科为基础,通过对财政学专业课程模块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等的介绍、剖析、演绎、归纳、推理,逐步让学生掌握具有逻辑体系、反映财政学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并能指导实践的科学的学科体系和系统知识。

(2)构建价值判断体系和实证分析框架。从财税现象到财税本质,从具体财税活动、财税行为到抽象的财政分析,再由财政本质到对财政现象的判断;从抽象的财政理论到具体财政活动、财政行为的指导,构建一个价值判断体系和实证分析框架。通过规范判断和实证分析方法使学生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深入浅出地指导和评价现实问题。

(3)以“价值规范—现实描述—理性选择”为教学路径,突出财政专业特色。广泛吸纳公共财政、公共部门经济学和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完善课堂教学内容。立足于公共产品理论、市场失灵和政府规制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税收理论与税收实务、税务管理和税务检查、国际税收和国际财税实务等,推进地方财经院校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机制。

(4)开展立体式教学模式。为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实践环节各门专业课程以主题、案例、项目、情境、实务、仿真为主要形式确定核心内容的教学方式,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标准。

3.构建“实训教学平台+素质拓展平台”

(1)依托我校经管实验中心和校外多个财政税收实习基地,完善和健全实习实训平台,强化业务操作能力培养,达到“学”与“习”的统一。详细科学地制定实验实训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计划,安排课时让学生走入财税课程实验室,使学生对财税业务从理性认识转化到感性认识。

(2)依托知识拓展平台强化学习能力培养,可达到“教”与“学”的统一。以课程建设为契机,利用学校的校园网络打造财政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了财政专业课程网站。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之间可以展开互相讨论,也可与老师进行交流咨询,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查阅网络提供的财政方面的数据、资料、参考文献等电子资源,能大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财政学课程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3-0151-03

作者简介:朱军(1980-),男,江苏建湖人,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财政学系,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动态财政学、新税制理论、应用财政计量、中国财政问题。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90416)。随着市场化和法制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政府机构公务员招录制度的改革带来了高校专业设置的深刻变化。目前,中国高校正从按照“部门模式”设置专业逐渐转变为贴近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原先的财政学、货币银行学、计划统计、工商行政管理、基础建设等专业或是被取消,或是被改头换面融入现代市场经济管理的内容。原先专门培养政府财政、税务部门工作人员的财政学专业则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特别是在省属地方院校,财政学专业在学生招录、就业方面面临较大的挑战。尽管各个地区设置财政学专业院校、招录该专业学生的人数在增加,竞争有利于培养质量的提高和财税部门人员组成的分散化,但是目前就业的不确定性、培养体制的制约和教学内容更新的缓慢以及综合社会环境的制约使得普通高校在培养财政学专业人才的过程中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财政学专业教育的困境与瓶颈

(一)不确定性下的专业参与度低

在我国高等院校专业培养口径窄的情况下,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就读财政学专业之后,较低的公务员考录比、专业不对口的低层次企业就业使得学生对本专业的前途较为焦灼和不安。除少数考研的“应试型”学生外,许多学生从多个方面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例如通过外语水平考试、辅修第二专业、获得各项资格证书等。这使得学生忽视对本专业的学习,并使这样的负面影响和“非参与式”学习氛围在高校不同的届次之间进行传递。加重了专业参与度过低的程度,从而抑制了本学科的发展。

(二)专业内容的空乏性

从专业内容来看,目前中国财政学专业的内容空乏、过时,这在地方省属院校较为突出。由于经济学理论基础的缺乏,地方院校对各专业教育内容的更新非常慢。财政学多数内容以计划经济时代“收、支、平、管”为基础介绍专业基本内容,专业课或是放入了税法的政策措施,或是加入了会计学中的部分内容,或是直接将财政学的内容改头换面细化、套用如目前的《地方财政学》。对此,李秀梅(2009)认为:财政学专业课程内容存在重复现象,总体上,现代财政学内容在省属院校财政学专业的教学中较为不足,使得学生在各个地区之间呈现了“同质化”培养的特征,也使得不同地区重点高校、财经院校之间毫无特色。

相比较而言,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虽然涉及公共财政的相关专业办学较晚,但前沿的研究方法、颇具特色的专业内容使其在公共财政学教育中迅速脱颖而出,在国际上和国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反一些较早设立财政学专业的财经院校,专业教学内容的更新反而步履蹒跚。实际上,现代公共经济理论研究也是一个动态演进、理论成果不断呈现的过程,Stern(2002)对此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内容不能够与时俱进,空洞乏味也使得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较为缺乏。以笔者讲授的《地方财政学》为例,绝大多数教材是将财政学的理论应用到地方辖区之间,辅之以中国的政策实践和区域间平衡关系。而反映这一学科前沿内容和前沿方法的空间经济学、地理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对策论中的政府间关系、政府治理与合作等问题均没有反映在这一课程体系中。

(三)社会兼容与学生参与问题

公共财政学是一门与社会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科学,而中国社会“官本位”的特征以及社区建设缓慢、农村公共产品建设平台缺乏等问题,使得省属院校大学生深入社会、参与公共财政实践的机会较少。实际上,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关心社会、参与社会来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在政府财政部门,学生可以通过实践了解预算编制、财政拨款、财政监督、绩效评价方面的内容;在各个社区,学生可以宣传依法纳税、公民权利义务教育,宣传如何看懂政府预算,如何监督政府财政工作;在大中型企业,学生可以学习企业如何报税、退税,学习如何进行社会捐赠,如何处理“税企关系”;在非营利性机构,学生可以了解机构的运行模式,学习和研究资金来源、去向状况。实际上,就微观经济主体而言,公共财政中的税收、公共支出问题是微观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融入理论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思维、应用高级分析工具可以为各个部门的政策设计、优化调整作出贡献(Stiglitz,2002)。

(四)研究型教学层次不够

目前,省属普通高校在进行财政学教育的过程中对专业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基础不扎实呈现了“能下不能上”的职业化发展特征。尽管省属高校也有学生通过研究生考试进入其他重点高校,但是专业基础薄弱、选用教材落后、本科阶段学习内容陈旧、应试投入过度使得这类学生的研究素质普遍低于重点院校的学生。就外语水平而言,重点高校基础课的全英文教学(如公共财政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学、数学分析等全英文教学)使得这类学生在研究生教育中英文文献阅读水平明显高于省属院校的学生。对此省属院校财政学专业学生视野不够开阔、前沿文献阅读困难、对外交流能力差也不足为奇。通过上述的概括可知,目前的专业内容多为概念性和框架性的描述,在研究型教学方面的方法论引导和课程设置涉足较少。

二、地方专业教育的优势

(一)各地区强劲的人才需求

在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元定位之下,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大量一线人才的强劲需求可以促进省属院校财政学专业的外延式“扩张”。但公共财政实施过程中的政策失误确实存在(Boadway和Raj,1999),从而政策实践的客观需求推动了各级政府对省属院校人才的需求。经过现代经济学训练的公共财政管理人才可以为地方财税部门以及其他公共事务部门带来力量。

(二)丰富的社会实践土壤

地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机构为省属高等院校的财政学专业提供了丰富的实践领域,而区域内不同部门的工作业绩、运行特色,不同地区的人文社会文化环境为科研和实践提供了实证研究的素材和资料来源。学生可以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不同地区公共财政福利政策的差异及其政策实践的经验教训。

(三)专项研究的集聚性

地方经济、社会乃至历史与文化特征使得省属地方高校具有获取一手资料和素材的研究优势。对于地方省属高校的科研人员而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城市特色、体制特色和环境特色使其在研究的过程中能够集思广益,形成专项研究的集聚性,办出特色。对此,谭彦红(2006)提出了以东盟贸易区、民族特色为代表建设好本地区的公共财政学专业;郝春虹(2010)提出了立足民族区域特色、语言特色、产业特色办好本地区的公共财政学专业。另就城市财政问题而言,城市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塑造城市特色的方向,需要地方院校研究人员的专题研究。

朱军:普通高校财政学专业教育的困境与出路三、未来与出路

(一)深化专业认识、树立专业品牌

公共财政学专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兼容、宽泛的平台建设提供保障,需要通过深化专业认识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管理”进行“专业营销”,树立专业品牌。营销与战略专家特劳特先生就高度重视“定位”的作用。从战略和学科本质上来看,公共财政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应定位为:1.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税务部门;2.各类企业财务部门——从事税务会计与报税工作;3.中介咨询机构、法律机构的业务部门、政策分析部门;4.大型企业公益事业与企业形象工作部门;5.公共事业单位业务部门、政策分析部门;6.社区单位的工作部门;7.继续教育、留学深造等。目前,很多部门对财政学专业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这需要高等院校的专业品牌建设,有赖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招录制度的调整。通过拉开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工资、福利差异(前者高于后者)、驱除“官本位”文化将为上述职位的兴趣化、专业化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不是当前的“功利化”择业。总之,准确定位、转变认识、树立专业品牌将大大有利于专业学科的建设。

(二)丰富社会实践的平台

深化高等院校学生、教师与社会各个部门的联系,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将为学科建设提供丰富的实践土壤和研究素材。对于院校科研人员而言,深入到政府财政、税务工作部门或是公共事业单位进行实践有利于理论联系实践,获得第一手的实证研究素材,开展广泛性的政策实验;而本科生进入这些部门实习将为学生理论用于实践、深化理论认识、形成专业兴趣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可以在树立学校品牌、专业品牌方面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对于社会各个单位而言,在融入高等院校师生的知识创新和思想理念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前沿的财政经济理论,提升本部门的公共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高等院校的对接将公共服务中的“共性化问题”集思广益、讨论解决。

(三)更新专业教育的内容

更新公共财政学专业教育的内容,按照“宽进严出”的模式培养学生是建设公共财政学专业、树立专业品牌的基石。在专业内容方面应该将经济数学、现代中高级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乃至数值经济学课程纳入公共财政学专业的教学中;在专业教育中,应将初、中、高级现代公共财政学的内容教授给不同层次需求的学生,包括对策论中的公共财政问题、动态经济学中的公共财政问题等。这其中,通过高级理论模型和经济学基础学科的深入学习形成公共财政理论观点是内容更新的重要方面。如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Diamond(2002)研究的一般均衡下的跨期迭代模型(OLG)、行为经济学中的公共财政问题,在目前国内初、中级的教科书中均没有得到体现。对于中高级的课程,应通过数学课的形式每次课安排作业、批阅作业(交予助教),让学生在现代经济学的逻辑演绎中学习公共财政学,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模型、方法和数据统计分析能够深化对专业的真正认识和理论内涵。总之,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更新是提高专业培养质量、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保证。

(四)采取分层教学的模式

影响高等院校声誉、品牌和排名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高校的科研水平;二是高校毕业生在10年、20年后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在此,为了提高省属普通院校的办学层次, 通过分层、分类教学培养研究生型的本科生非常重要。这也是提升地方院校发展层次、办学层次,改变部分学生因高考失误而错失高质量、高水平教育的重要措施,也可以为部分“准留学生”提供必备的预科教育。对于研究型本科培养体系的学生,可以通过全校学生“自愿报名、严进宽出”的形式招录,中途部分考核淘汰的学生可以转入一般应用型本科培养体系。这样的高层次教育也应是培养“重理论、重基础”的教育。为推动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减少学生专业参与度低的问题,参加研究型人才体系的学生,可以参照一定的比例“免试”进入本专业研究生的学习行列。

(五)设置针对性的课程

基于分层教学的模式改革,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内容如下(表1):

表1地方院校不同培养体系的课程设置

适用对象应用型本科培养体系研究型本科培养体系进入一线岗位的一般本科生进入政策研究部门、重点高校或是出国留学的学生共享授课范围课程

课程现代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数学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计量经济学统计学政策分析的定量分析面向全校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管理理论与实务中级财政学税收法律与制度国有资产评估实务金融理论与实务专业开设专业

课程财务报表分析/税务会计/税收筹划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税务实务与案例/投资与项目管理/城市财政学常微分方程/随机过程/实分析/数学模型等公共事务与危机管理/政府合同管理/社会保障动态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对策论/CGE分析等面向全校非营利性部门税收管理/全球治理与合作高级财政专题/财政思想史/经济哲学/经济伦理等专业开设注释:篇幅所限本文省略了教育部统一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研究型课程的设置参照了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CEMA)“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实验班”的课程内容。

对于应用型的本科培养体系,实务课程和前沿理论课程的结合并融入现代政府、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知识可以让学生迅速融入社会并具备长期的竞争力。

在研究型本科培养体系下,现代经济学的逐渐融合和专业基础课的通用性能够拓宽学生的研究视野。对此,省属高校通过设立基础课、专业课的方式既可以实现学科融合、资源共享、拓宽研究视野,也可以降低课程改革中的经济成本。基础课可以面向全校统一开设,保证授课过程中的规模经济效应;专业课也可以面向全校公开开设,供其他专业选修,改变以往专业“口径窄”的问题。

(六)激励相容的制度设计

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科研在一定层次上是一个“奢侈品”。研究型范式的财政学专业课程内容的准备、讲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付出较大精力。平均而言每3个小时的课程需要12个小时的准备时间,讲授则是推演式的逻辑分析过程。而目前省属普通高校在“”式的“科研立校、层次提升” 战略下大大束缚了研究型教学范式的推进。省属院校普遍存在教条化的教学要求,真正有水平的教学型人才晋级困难等方面的问题严重挫伤了教员的教学积极性。使得大多教员普遍采用中文版简单教材,采用PPT的授课方法,大大降低了课程的难度和内容更新速度。因此,形成良好的激励相容制度非常重要,这也是实现内容更新、构建研究型课程体制的核心。

[参考文献]

[1]Diamond P.Public Finance Theory–Then and Now[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2 (86): 311-317.

[2]Stern N.Towards a Dynamic Public Economic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2 (86): 335-339.

[3]Stiglitz J.E.New Perspectives on Public Finance: Recent Achievements and Future Challenge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2 (86): 341-360.

[4]朱军.高级财政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1-12.

[5]郝春虹.内蒙古财经学院“财政学”部级特色专业建设模式[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8):1-5.

[6]李秀梅.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7):36-40.

财政学课程论文篇(6)

课题项目:本文为2009年湖南商学院教研教改课题“专业能力导向――我校财政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温桂荣(1970―),女,陕西户县人,湖南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财税政策和财政学专业课堂教学规律。

一、财政学课堂教学方法基本状况分析

财政学是以经济学为核心,结合管理学、政治学等相关内容形成的一门课程,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都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课堂教学目的就是使经管类本科生能够系统掌握财政学基本理论与知识,提高学生在财税以及公共经济方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课堂教学方法基本情况

湖南商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自1994年正式开设财政学。十几年来,财政学课堂方法100%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但是,由于财政学课程自身的特殊性,很多老师将多媒体手段简单化,出现了很多教学问题。

2.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法设计。偏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财政学教学过于偏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能力培养。财政学科是一门由多学科渗透而成的科学,财政研究方向和领域的成果众多,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教学内容过多与教学时间有限的矛盾。我校在实行16教学周以来,这种矛盾更加突出。课堂教学内容往往通过播放PPT,突出学科知识比较确定的一面,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对现有体制的解释,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但对学生思维能力、深层次分析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的实践训练不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很少有机会运用财政理论提出问题并讨论问题,只是在考试的指引下学习教材所限定的知识点,所学的知识主要是现成结论,难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教学方法运用。

遵循传统,缺乏创新。目前,财政学的教学方式大多采用教师播放PPT、学生复制PPT死记硬背,考试大部分考PPT的内容,整堂课教学方法单一、单调,而且层次、重点不够清晰,再加上PPT和板书不同,播放结束后一般不会回头再看,学生往往学了后面忘记前面,很难将各知识点之间的脉络有效地联系起来,极大地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目前这种方法几乎占据了财政学不同学分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

(3)教学方法考核。

只看结果,忽略平时专业积累。我校目前考试方式仍然是以笔试为主,考试内容主要是以已经确定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主,成绩评定上则是以期末一次考试定结论。这样的教学和考核方式,教师省事,但缺乏创新,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应用型人才,有悖于我校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我校财政学课堂实施案例教学的具体形式

案例教学法自1870年在哈佛法学院创立以来,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逐渐扩大到经济学类的课堂教学中,包括财政学课程的课堂教学。由于我校为地方商科类院校,财政学每年开课班级和人数都接近1000人次之多,因此,如何将案例教学引财政学课堂成为当前财政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1.结合课程大纲合理设计案例教学整体思路

(1)总量设计。

我校财政学课程分为财政学专业3个学分和非财政学专业2个学分两种课程。案例教学思路可以设计为:3个学分的财政学课程,安排3~4次大的案例教学,2个学分安排2~3次大的案例教学。至于小的穿插案例和新闻解读可以控制在4~6个左右。从整体上看,大小案例总量控制在7~10个左右。

(2)思路设计。

按照财政学教学规律和主线设计一个案例教学体系。财政学课堂教学内容的主线可以概括为:财政收支为主线,基本分为三大块内容。第一块:基本理论。包括财政概念和职能,授课主线和契入点可以围绕政府与市场的基本关系展开。第二块:基本内容。包括财政收支基本理论、预算管理基本理论,授课主线主要以财政收支为主线展开,最后涉及预算管理及财政赤字。第三块:基本运用。此部分内容主要围绕财政政策展开,属于基本理论的应用和分析。

基于以上主线,大案例设计基本思路为:第一块设计收入分配职能案例,讨论式。第二块设计两个。其一是财政基础设施投资――三峡案例;其二是农业补贴可以采取辩论式,辩论家电下乡和直补的利与弊。第三块讨论现时财政政策实施背景、内容和初步效果。小案例:

我国行政管理成本的国际比较;教育支出结构分析;社会保障支出的现行改革;国债规模各项指标的比较分析;分税制改革的最新进展等。

2.案例教学的具体讲授形式

从案例教学基本方法来概括,一般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注重前沿案例解读的基本原则,一般可以采用大案例讨论式和小案例穿插式。

(1)大案例教学一般采用讨论或辩论形式。

大的案例教学一般要求提前布置背景材料,要求学生提前熟悉和掌握材料并准备问题。可以提前将学生分组,最好是圆桌式或分组布置的实验室。上课时,老师先用5分钟左右时间提出讨论主题或辩论主题,并要求每组代表总结陈述自己小组观点,然后互相讨论或辩论(约30分钟)。最后由老师分组点评,总结观点,提出继续改进的方向(约10分钟)。建议采用45分钟,并且以小班课(45~50人)为宜。

(2)小的案例教学一般采用课堂穿插或新闻解读形式。

财政学的前沿热点很多,小案例每年的具体数据和政策也会有新的变化。小的案例建议在老师讲授完某个知识点之后,利用3~5分钟的时间穿插一些新闻或整理好的实证数据,进一步论证知识点。小案例建议短小精悍,迅速概括要点。

(3)课后案例巩固可以采取专家讲座形式。

财政学课程论文篇(7)

摘要:通识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领域和发展趋势。

财政学由于自身学科特点,在开展通识教育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亟需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教育效率,以适应通识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财政学 通识教育 案例教学法

一、高等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普遍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综观各校通识教育课程,可以看出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1.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需要

开展通识教育是为了避免专业教育的缺陷,培养既具有专业技能,又拥有人文知识背景的人才。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仅凭单一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已经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在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中,如果缺乏马克思哲学这一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论,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将是片面的。因此,在高校开展通识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统领,以国学、艺术、经济、法律等学科为辅翼,全方位开展通识教育,是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之举。

2.使学生具有健全人格的需要

教育的本义就是要培养心智健全、身体健康、视野开阔、志存高远的人才。但在现实中,大学教育日益庸俗化,高等教育已成为一部分人攫取功利的手段与工具,而不是自我净化的途径。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代,许多大学生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却缺乏必要的价值观、道德观,他们缺少比知识更为重要的东西。通识教育是贯穿所有学生整个教育过程的教育体系,是对学生的生活、身心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支撑的知识体系、学习方法及具体技能。因此,通识教育可以克服高等教育的庸俗化、功利化,使高等教育回归其本来要义。

3.使学校具有自我特色的需要

目前,我国各高校办学特色日益趋同,“千校一面”现象十分严重。这使得各校相同专业大同小异,缺乏自我特色,不利于学生的选择,也不利于学校之间的合理竞争。开展通识教育,可将富有本校特色的课程设置在通识课程之中,也可将高校所在地域传统文化灵活穿插在通识课程里。这样可为打破“千校一面”的坚冰提供一条捷径。

二、《财政学》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优劣分析

从专业教育角度来看,财政学是高等院校财经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地位处于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属于专业基础课范畴。财政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政府经济行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诸方面的影响,因而可称之为国家理财学或政府理财学。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财政分配关系和财政分配规律。通过财政学课程教学,应使学生了解财政学的基本理论,掌握财政职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国家预算、预算管理体制、财政平衡、财政政策等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的专业训练,使学生提高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能力,拓宽知识结构,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综合素质。

财政学作为一门经济类课程,其知识内容具有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理论体系完整、严谨的特点。它所涉及的内容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主题,因而也是每一位社会公民必须掌握的社会知识。从此而论,财政学应该作为通识课程来向所有高校学生讲授。另外,财政学课程专业性很强,内容广泛,与经济学相关学科联系十分密切。要将财政学全部内容介绍完毕,需要大量学时。而通识课往往课时有限,在极为有限的学时里要将财政学讲好、讲精,就必须做到在通识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探索教学规律;突出重点,围绕专题,开展必要的实践教学,并将财政理论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

三、《财政学》通识课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典型事例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对特殊的、典型的实例分析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中的概念和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高校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由于通识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与课时的有限性,在财政学通识课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1.案例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财政学通识课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教师讲学生记,考试考笔记。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听课时常常感到枯燥乏味,对一些财政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经常是一知半解,学习流于形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财政学通识课学生基本上是非财经专业学生,经济学基础比较薄弱,传统教学方式更加弱化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案例教学通过讨论的方式,增加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财政学的兴趣。

2.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

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从居民的衣食住行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活动都和财政密切相关,财政学的案例大多数来源于现实经济生活。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中,能极大增加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了解。通过案例教学,学生不单局限于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是更全面系统地了解财政学;不仅在课堂上学习财政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领会国家的政策。通过案例介绍、讨论及点评,学生们会从现实到理论,从家庭、企业到政府,从点到面全面理解和掌握财政学的有关内容。

3.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学生可以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思维和判断能力在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逐步得到提高,进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4.有利于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目前高校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独立性较强,但是缺乏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有许多小组活动。通过组内的群体互动,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才能形成较为完善的方案。在讨论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意见,教师会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包容,心平气和地与他人合作,向他人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掌握必要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无疑大有益处。

四、案例教学法在《财政学》通识课中的运用

1.选择案例

在案例教学法实践中,案例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财政现象,这些现象都由一定的财政规律所支配。财政学案例就应该选择这些财政现象进行编排。选择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案例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选取的案例要符合经济实践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确保案例所陈述的内容是经济实践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甚至是有争议的事件。精选出的案例应当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最能揭示所学的财政理论的案例。精选案例,熟练掌握财政学的理论,并通晓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通过“路灯”和“公地的悲剧”等案例,可以引出公共物品特征以及公共物品的市场提供和政府提供问题。第二,案例应具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在通识教育中,案例难度不宜过大,否则学生难以在现有知识体系内展开分析,影响其学习积极性。第三,案例应有系统性。在财政学案例教学中运用的所有案例应该相互联系,由简单到复杂,针对所讲的财政理论,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分层次并有序地选择和编排。

2.案例呈现

财政学案例的呈现既可以放到讲授知识之前,也可以放到讲授的知识之后;既可以在讲授某一类知识时引入,也可以在讲完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之后引入。例如,在讲授转税收支出之前,就可以介绍英美国家二战之后税收支出的案例,使学生由西方国家的相关实践活动逐步了解政府税收支出的作用;在讲授税收原则时,则应先讲解理论,后呈现案例,通过案例使学生强化对税收原则的理解。呈现的财政学案例,在内容上要求有比较完整的情景过程;在形式上大多以文字描述,也可辅以适当的表格和示意图等;在呈现方式上可以给每个学生印发文字材料,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

3.小组讨论

案例的分析讨论是财政学案例教学重要环节。教师应于学期开始初期,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将学生分成10人左右的若干小组,并选出小组长,由其负责组织和协调。案例先以课下分组讨论呈现,小组成员既要积极参与讨论,又要承担相应的任务。小组讨论结果要形成文字分析材料或PPT,在课堂发言汇报。对于同一案例,由于知识基础和看问题的角度有差别,不同学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教师要组织好案例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去掉案例的非本质内容,揭示其本质特征以及案例与财政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案例中的主要内容与相应的财政理论联系起来,加深对有关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掌握,并在小组讨论形成文字意见或制作PPT过程中予以指导。

4.案例总结与归纳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口头总结或书面总结来点评学生的讨论,一方面要对各组讨论情况予以评价,另一方面对讨论中涉及的理论问题进行系统归纳和延伸,阐明自己的明确观点,对该理论进行更加细致的阐述。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用传统的合乎逻辑的描述对一般知识作出抽象化概括,对案例教学起到“点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杨龙.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3]何锡辉,赵修文.试论大学通识教育的凸显及其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

财政学课程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5-0025-02

一、“地方财政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地方财政学”课程教学现状

财政是政府调控市场的重要工具,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财政学相关课程的学习与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地方财政学”属于“财政学”课程的延伸,将财政学的研究范畴从中央政府细化到地方政府,研究范围和领域不断向纵深推进,属于财政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因此,对“地方财政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地方财政学”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单纯的课堂讲授教学法,会导致授课内容的空洞、抽象而难学。个别初学者甚至认为“地方财政学”的知识离现实的经济生活似乎太遥远,有些问题难以理解,学习兴趣自然受影响。如何有效地改变当前地方财政学教学的这种被动局面,对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方财政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潜能现在已经发掘的比较充分了,能够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等,向学生讲述地方财政学的相关知识。现有的这些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建立起专业知识的架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进而打开学生的思维。但是在案例的提出、多媒体的制作和问题的提出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其缺陷一目了然。一是这些教学方式只为了知识的授受,把教学当作“教书”,片面注重教的过程而忽视了学的过程,学生无法学会如何主动学习。二是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思维的探险,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进而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考模式的过程;这种授课过程以教师思维为主,学生只要能跟得上教师思维即可,没有时间去主动思考,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因此,改革“地方财政学”的授课方式必要而且紧迫。

(二)“地方财政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专题研讨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学生对专题的研究与讨论, 进行知识构建, 它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一种学习方式,包括专题研究和专题讨论两个环节。专题研究是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本专业相关专题,学生在查找资料的基础上,形成对该专题的初步认识。专题讨论是全班学生在课堂上,对第一阶段研究成果相互交流和探讨,取长补短从而完成对该专题知识的构建。

专题研讨式教学能够较好地体现以学为本,整个过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较好地解决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问题,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依托课程设计,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着重培养其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专题研讨式教学法应用于“地方财政学”的优势

专题研讨式教学法在国内外都相当流行,尤其像“地方财政学”这样的课程,更应该把该教学法引入到教学当中来。地方财政在我国并未成体系,现有的教材较为简单与空洞,与以前所学专业课重复内容颇多。在讲授课本知识之外,辅之以专题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地方财政学”课程学习的深度。专题研究中,学生自我搜索和整理相关专题知识,整个学习过程始终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锻炼了学生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题讨论则是对专题研究阶段的成果进行交流和探讨,如果交流过程中能碰撞出新的火花,这些火花会形成强烈的外部刺激,激发起学生的高度兴趣和广泛参与,从而深入地自主学习。

(一)专题研究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专题研究要求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自我吸收和自我消化。这种方法改变了师生双方的课堂地位,学生主动寻找信息、整理资料、形成看法,他们不再是教师固定思维的接受者。这个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主动探索的位置。

(二)专题讨论是现场表达能力的锻炼过程

如何把自己的观点,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清楚、全面地表达出来,这是对学生的一次有效培养。遇到不同观点时,如何快速、准确地驳斥对方的观点,更是一次对思维能力的现场训练。专题讨论也是各种观点汇集交锋的有利时机,这是一种思维的探险,有利于开阔学生看待问题的眼界和思路。

三、专题研讨式教学法在“地方财政学”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地方财政学”的教改主要以改变教学方式为主,专题研讨式教学法在这门课程中有很强的适应性。专题研讨式教学法主要包括专题研究和专题讨论,专题研究为基础,专题讨论为重点,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专题研究

在设计专题时,要系统归纳和整合“地方财政学”教学内容,有时甚至打破知识体系的固有结构,力争使每一个专题自成体系,都有一个开放性的研究空间和方向。专题的实质就是问题,设计专题时力争囊括该课程目前所涉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将这些问题以专题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学生课后查找资料自学该问题的相关知识。

(二)专题讨论

专题讨论分为小组内讨论和全班集体讨论。首先是小组内成员就所选专题问题,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和体会相互展示、进行交流。其次,每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在班上集中讲课,全班共同讨论。由于“地方财政学”课本授课知识较少,所占课时为20个左右,剩余课时都可用来安排进行专题研讨,课本授课与专题研讨穿行。同时考虑研讨花费学生的时间和占用课堂的时间也较多,因此“地方财政学”的专题研讨一学期安排7―8次即可。

专题研讨式教学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提前将研讨专题确定,并将全体学生分成7―8组,每组负责一个专题。一次专题大约需要2次课,第一次课为理论课,教师讲授该专题的基础知识,并将需要研讨的问题提出,由专题小组学生回去搜集、整理相关知识;第二次为讨论课, 由教师随机抽取负责该专题的小组代表上台主讲,教师和其他同学共同提问,该小组现场答辩,并最终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讨论课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确定专题。专题的确定要在本课程开始授课之前全部确定下来,专题选择的具体要求:第一,与“地方财政学”密切相关,研讨问题要具体,主要包括目前地方财政学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第二,所选问题要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可讨论性。第三,适度控制问题的难度,与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相匹配。

2.教师辅导。教师运用一次课时间,讲授该专题相关基础知识,提出下次讨论课的讨论问题,并指定该专题的研讨小组。并提出该研讨专题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并指导学生如何查找该专题资料。

3.课堂讨论。小组在课外查找、阅读和分析相关的知识内容,总结、整理并撰写报告,做成PPT,形成对研究对象的初步认识。课堂上随机抽取2名小组代表当堂陈述其观点和结论,每人5分钟陈述时间。组内其他同学补充相关知识或观点,此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提问答辩时间为25分钟,由教师和其他非小组成员进行提问,讲解成员和组内同学可以共同答辩、相互补充,争取将目前地方财政学课程中存在争议、或者表述不清的问题以专题的形式答辩清楚、形成定论。最后留5分钟由教师进行总结,总结学生讨论、发言情况,并指出该次研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4.形成结论(成果)。每个研讨小组要就研讨问题上交一份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内容包括所研讨问题,所查找的资料,小组观点的形成过程及最后的观点陈述。教师就讨论结果进行提炼,形成最终成果,形成全体学生的共同认识,以加深对地方财政学课程学习的理解。

四、变革“地方财政学”课程考试方式的思考

“地方财政学”课程为财政学专业的专业课,上一轮制订教学计划时新增这门课程,并且确定为考试课。但在授课的过程中发现,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适合运用试卷命题方式体现。

财政学课程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072-02

基金项目:本文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教改立项资助项目“PBL教学法在财政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13XN11)的研究成果之一。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的经济学分支,财政学从研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出发,阐述了政府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干预经济的必要性,以及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经济类课程相比,《财政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设计也应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适当调整,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其中,在《财政学》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文献综述与假说提出

《财政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联系紧密的综合性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及与相关学科渗透的多重特征。由于该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本科阶段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具有以下特点:传授财政学中关于财政的职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国家预算、预算管理体制、财政平衡、财政政策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财政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解释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李新、焦耘、莫亚琳、兰相洁等人的研究,都强调了《财政学》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的传递与培养学生分析现实问题能力相结合的重要性。

由于财政学理论具有一定的宏观性和抽象性,其知识框架所包含的内容覆盖面广且层次错,因而对于本科生而言,如果对课程内容没有学习兴趣和主动需求,则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研究认为,如果在课堂原理讲授的基础上运用案例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讨论案例的疑难细节,将原理进一步具体化,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有所帮助。至于案例教学法如何具体运用到《财政学》教学中,李新、兰相洁提出的具体应用方法仅针对教师的课堂授课,提出应包括案例设计、导入案例、分析和讨论案例和总结案例四个阶段的观点。魏松认为,除了讲授式案例教学外,财政学案例教学还可以采用讨论式案例教学、分组辩论式案例教学、专题讲座案例教学等,但并未进一步说明各种案例教学方式的具体运用方法。至于案例教学法如何具体运用到非财政专业《财政学》课程的教学中,以往文献并未展开太多讨论,绝大多数的研究还停留在定性研究的阶段,没有提供更加详细的经验证据。但是,无论是考察案例教学法的实际效果,还是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均需要对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方式和实际效果展开经验研究,获取经验证据以得到有益结论,本文的研究目的正在于此。

本研究是在财政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改革实践主要通过三种具体形式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本科《财政学》教学:第一步,将案例分析引入课堂教学(以下简称“课堂案例教学”),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现实社会经济中的热点财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和分析加深学生对财政学基本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第二步,要求学生自主进行案例搜集和分析工作(以下简称“个人案例分析”),这一阶段以学生的自发、独立探索为主,要求学生运用课堂上学习到的财政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去分析现实问题,并通过分析得到结论;第三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由笔者提供具有一定复杂性的、源于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财政学案例,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完成自我学习,最后由教师对案例分析进行点评和总结,促使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更好地结合,实现掌握知识点和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双重教学目的(以下简称“小组案例分析”)。

根据以往的文献结论,本研究希望检验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学习兴趣及学习的主观效果之间的路径关系,即案例教学法的引入是否能够提高学习该课程的主观效果,是否会通过提高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程的学习效果?由此,研究提出的待检验假说为: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包括课堂案例教学方法、个人案例分析方法和小组案例分析方法的引入,能够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程的学习效果。检验上述假说所需数据通过问卷调查获得。调查对象是已学完《财政学》的本科生,采用电子邮件发放、回收问卷。据统计,共发放问卷309份,收回270份,回收率87%。其中,有效问卷220份,对回收较早的20份问卷与回收较晚的20份问卷中认知型变量进行无回复偏差检验,结果表明回收时间不同的问卷没有显著差异。

二、变量测量和描述性统计

1.变量测量。研究中包括三个主要变量:第一个变量为案例教学法引入变量,具体包括课堂案例教学引入程度、个人案例分析引入程度、小组案例分析引入程度,变量测量主要通过度量调查对象对三种教学法引入程度的主观感知水平来进行;第二个变量为学习兴趣变量,兴趣的两分法,即个人兴趣、情境兴趣在学习兴趣的经验研究中得到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本研究对学习兴趣变量的度量包括四项测量题项,兼顾个人兴趣和情境兴趣;第三个变量为学习效果变量,本研究对学习效果变量的度量主要通过度量调查对象整体上和分项目对学习收获的主观感知来进行。

2.描述性统计。表1显示,调查对象的学习兴趣和主观学习效果都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从主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见表2),主观学习效果与三种形式的案例教学法引入和学习兴趣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学习兴趣与三类案例教学法形式的引入也呈正相关关系,这为假说提供了初步证据,也为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提供基础。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

1.研究结论。由于涉及中间变量的影响和潜变量的测量,本研究的经验检验主要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展开,模型拟合情况和结构模型系数见表3和表4。从表3可看出,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度较好,各拟合指数均表现良好(RMSEA

2.建议。上述研究结论对于《财政学》课程及类似财经类课程的教学设计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对于特定教学对象开展财经课程的教学,应该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对象的特定需求来设计教学方法与具体方式。从结论来看,非财政专业本科生在学习《财政学》课程时,对于以各种形式引入案例教学法是具有现实需求的,案例教学法能够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显著提高学习效果,其中,特定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案例方式,不仅通过提高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果,还对学习效果的提高有直接作用,在这种发现的支持下,可以考虑在《财政学》课程中引入如“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等以小组讨论为重要特征的教学方法,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改善预计会起到显著作用,但具体效果需要进行教学实践和相应的研究才能证实。

本研究以《财政学》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检验了案例教学法引入、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有意义的经验结论。但本研究的假说提出和测量工具设计以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者的教学经验为主要依据,且研究者来自经济学领域,对教育学尤其是学习兴趣理论的研究经验有限,虽然经验结果通过了信效度检验,但理论支撑仍尚显薄弱,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

[1]李新,等.浅论案例教学法在《财政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5,(1).

[2]焦耘.认知过程的特征及财政学教学改革浅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3]兰相洁.财政学课程案例教学运用之探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2,(2).

财政学课程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3-0038-03

0 引言

在高等教育中,专业建设是一个具有综合性意义的概念[1]。它不仅包括专业设计的方向和培养目标,也涉及到课程、师资、教材、教学等多项内容。河北大学财政学专业于1972年建立,至今已经走过40个年头。2009年该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12年被评为部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为进一步推动财政学特色专业的建设,本文拟结合专业建设的基本规律与河北大学财政学专业建设的经验,从各相关方面谈一些看法。

1 财政学特色专业的目标定位

作为特色专业,如何定位发展目标是首要的问题。既然是有特色的,就需要与别的同类专业有所区别[2]。在这一点上,不仅是财政学专业,其他所有特色专业都应如此。所谓有特色的发展目标定位,应该与学校自身的层次具有密切关系。就普通本科院校而言,学校的层次决定了学生培养的方向。我国的财政学教育,在各类经济学科中具有办学历史较长的特点,从统计资料看,该专业不仅在许多985院校和211院校中开设,同时也在大量的一般院校中开设。前者如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和一批实力雄厚的财经大学,后者则广泛分布在各省、市、自治区的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大学。985、211院校,代表着国家高等教育的顶尖层次,理应在学生培养目标上更多地体现为创新研究能力,以培养高规格的合格毕业生为职责,而且,长期的办学历史和高质量教育资源的聚合,也给了它们承担这种任务的能力。而对于大量的省属院校来说,情况就比较复杂。他们的基本任务应该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大学毕业生。无论是自身的资源能力,还是生源质量的限制,都决定了他们与重点高校的显著区别。因此,财政特色专业建设,首先需要考虑如何在不同层次的高校当中,形成有典型示范效应的教育理念和学生培养目标上的合理定位。如果降低重点高校的定位,或者将一般院校的定位向重点高校看齐,其结果都是错误的。

在财政学特色专业发展目标的定位上,还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使自身的发展和社会需求有效地结合起来。其实,这也是一个涉及所有财政学专业的共性问题。作为特色专业立项改革的院校,可以利用国家提供的条件支持,在这方面率先进行尝试突破,为其他院校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促进财政学专业整体的健康发展。毋庸讳言,我国财政学专业教育近年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毕业生真正能够从事和所学专业相一致工作的情况,越来越少。财税行政部门要求进入该领域的人必须参加考试,获得相应的进入资格。尽管我国财税部门的公务员队伍需要继续补充优秀专业人才,但是,每年能够补充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与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而且,由于种种原因,毕业生在考试中未必都能够达到优于非财政学专业学生的水准,他们还要面对非专业学生强大的竞争压力。当然,同非财政学专业学生一样,财政学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参与其他领域的就业竞争。但是,这毕竟与他们所学习的内容是有距离的,以至于在某些银行等金融机构招人时,财政学专业往往会被排斥在外。因此,无论哪类院校办出有特色的财政学专业,如能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方面走出一条新路来,将功不可没。

2 财政学特色专业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衡量一个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基本标志[3]。学生具备怎样的知识含量,与课程体系具有直接的关系。在河北大学财政学教育发展过程中,通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创新,已经形成了一个为各校所共同接受的共识性核心课程。诸如财政学、国家预算、国家税收、国际税收、税收筹划等都属于这类课程。作为特色专业改革的课程体系,既要坚持和吸收业内已经形成的架构和经验,同时又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定位和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对已有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创新的内容一方面要向深化专业知识的核心层面拓展,比如纳税、财政支出评估、公共产业投资及其运营管理、公共服务项目预算等课程都有考虑的必要。另一方面,需要在拓展专业的支持性课程上进行研究,这类课程的开设应该与学生的培养目标密切相连。以研究型为目标的学校应该充分挖掘本校的优质资源,加大力度开设必要的研究课程,如经济学、收入分配经济学、经济计量学等,并以此为基础探索本硕连读的培养模式,保持相关课程学习的连贯性。而对于一般性的以教学为主的院校来说,则需要更多考虑满足于学生就业能力要求的财务会计、金融保险等关联度较密切的课程设计,并强化素质训练课程,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3 财政学特色专业的教材建设

近年来,财政学专业教材建设获得了很大发展,不少出版社不仅出版了各种独立课程的教材,如财政学和基础理论教材,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成套教材问世。应该说,这些教材的出版,为我国财政学教育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也体现了财政学整体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从建设特色专业的角度看,财政学许多课程的教材距离真正有自己特色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1)教材需要分层建设。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课程的深度也会有差别。在研究型大学中,课程的难度、教材的深度有必要进一步挖掘,尤其是要在经济学与财政学课程的对接方面下大功夫。经济学课程在财政学专业中的基础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除市场经济理论之外,目前大部分学校仍然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但更为普遍的是开设宏观、微观经济学,且课时量较大。但是,到目前为止,经济学的原理如何在财政学课程中应用,形成前后相连的课程链条,尚未取得明显的突破,两类密切联系的课程存在着较严重的两层皮现象。在一般省属大学中,教材的内容应该突出实践性。如果将重点大学的教材直接拿过来提供给自己的学生,虽然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对部分学生的考研提供支持,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可能忽视了他们未来的就业需求,与自身的目标定位是相悖的。

2)教材建设的权威性和适用性。在每一类层次的教育中,使用权威性的教材都是应该坚持的原则,这有利于学生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方式下,这种能够被普遍接受的权威性教材还不多见。财政学领域同样有这样的问题。因此,在建设特色专业的学校中,应该把教材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好的教材比一部好的著作更加重要,因为教材是学生的必读书目,是学习的直接依据,而著作是可以选择的。建设自己的教材,应该服从于自身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4]。特别是在一般省属大学中,不能为了追求学术层次而增大教材的难度。为了提高教师参与特色专业建设的积极性,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需要经过参与教师的共同讨论,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并将这些理念和方式与教材内容衔接起来,成为指导教师讲授教材的行为准则。同时,为了增强教材的适用性和权威性,有必要对教材规划进行更加广泛的专家论证,充分吸收别人的有益经验。甚至可以聘请校外权威专家担任教材的主编或者实质性的顾问工作。考虑到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税收领域的理论日益丰富,财税制度及政策内容更加多样化,一部好的教材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更新完善,以保持教材旺盛的生命力。

4 财政学特色专业的双语课程

双语教学是近年来由教育部提倡的本科教学改革内容之一。从实际推进的程度看,效果并不理想。特色专业的建设,不应将双语课教学匆忙纳入自己的规划,同样是需要根据学校的教育资源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规划。如果说重点高校从师资到学生的素质都有能力接受双语教学方式的话,完全可以大力提倡。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包括专业语言的沟通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一般省属大学,客观地分析,师资条件基本还不具备双语教学能力,尤其是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很大的限制。同时也要看到,在我国财政领域,尽管在实践中财政制度体系正在沿着公共财政的思路向前发展,但是迄今为止,我国的教育内容,包括财政学基础理论,都是以中国自己的财税制度和政策框架为基础进行阐释的。在教学语言上,还不存在中文和英文共同运用的平台,两者之间并不能进行课堂上的直接替代过程。在这样的层次中,第一位的是要坚持用中文为学生讲清楚每一门课程内容,不切实际地拔高,只会降低实际的教学效果,得不偿失。

5 财政学特色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特色专业建设中,师资队伍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性作用。无论是教学理念的形成,还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以及高水平教材的编写,都有赖于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赖于教师的经验和对学科专业发展的理解与感悟。

就财政学特色专业建设来说,要使教师队伍能够在本科教育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第一,教师团队成员应在学术交流方面有充分的保证,从而有助于他们形成较开阔的专业发展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储备。经过长期的建设,我国财政学教育在国家高等教育,特别是在经济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已经建立起来,部分学校集聚了一批很有实力的教师,在财政理论和财政制度改革中提出了一些很有创建的思想和建议,在学科建设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师资队伍的优势在这些重点高校特色专业发展中显示了强大的力量。作为一般省属大学来讲,有必要加强与重点大学的联系和沟通,通过派出教师学习深造、教学观摩以及聘请专家来校指导等不同的方式,提高本校师资队伍吸纳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第二,教学团队的组织结构应进行必要的创新探索。财政学是应用性科学,但是,受整个教育体制封闭性的束缚,各个学校基本上是关起门来办教育。教师熟悉书本知识,而远离财政运行管理实践。这不仅影响着科研水平的提高,也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衔接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此,承担特色专业建设任务的院校,应该鼓励学校专任教师与财税实际部门工作者共建财政学特色专业。这种共建不是虚的,而是要开展有组织、有目标、有规划的务实性工作。目前,财政部门的干部素质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许多人不仅实际工作经验丰富,而且非常注重提升理论素养。如河北省财政厅近年来的博士数量在全省所有厅局中名列前茅,他们的研究成果直接推动着本省乃至全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如果能够通过有组织的形式借力于这些专家型的干部参与特色专业的建设,无论对于学生专业理论的理解,还是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都将带来新的巨大变化。

参考文献

[1]王伟廉.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划分与授权问题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0,(3):3-7.

上一篇: 医用化学论文 下一篇: 电视广告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