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毕业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30 10:35:33

传播学毕业论文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1)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考查专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该专业集文学、新闻学、传播学、文艺学等交叉综合学科知识,在夯实专业核心能力的同时,拓展专业综合技能。而传统的论文写作无法全面考核学生专业技能掌握情况,且与专业培养目的相距甚远。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应尊重艺术教育规律,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综合考评学生专业水平,构建完善的作品设计模式及评价体系。

一、播音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必要性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基于地方性高校应用型人才办学定位,探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培养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水平,切实的服务市场发展,是播音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基本要求。通过毕业设计,锻炼学生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社会经验,提高专业操作和创新水平,检验学生四年专业学习成果,为学生走向传媒市场打下基础。

(二)专业特点及就业竞争需要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四年以培养学生普通话语音发声、播音创作、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等能力为主。课程教学有较强的实践性,深度结合专业特点,打破传统论文毕业论文写作模式,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在人才市场中,制作精良的作品能体现学生业务能力,及岗位胜任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充分展现优势,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媒体融合发展需要

从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到新媒体跨屏直播,从众电视台APP上线到GCTN开播,媒体深度融合时代已经到来。在以技术发展为依托的传媒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浪潮中,播音主持岗位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与挑战。播音专业毕业生如何适应多平台主持报道,如何掌握策划剪辑技术等多技能,是播音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毕业设计“作品+文案阐释”模式构建

(一)“作品+文案阐释”模式定位

毕业设计形式,避免了单一论文或单一作品创作的片面性,将理论与实践科学的结合,从而全面、客观地考查学生的专业水平。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在参照传统毕业论文写作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结合专业实际,采取“毕业作品制作+节目文案阐释的”形式。学生通过专业思考和调研,撰写节目文案,作品围绕文案,制作以适应广播电视或新媒体节目播出要求的音视频作品。充分考查学生在播音专业学习中,“采、编、播”等方面综合专业能力。

(二)“作品+文案阐释”制作流程

①策划阶段:学生选题围绕当下广播电视或新媒体节目样态,结合自身专业特长,构思并搜集材料,完成文案创作。②拍摄录制阶段:在反复修改确定节目文案的基础上进行节目的拍摄录制工作,导师依据毕业作品文案跟进录制拍摄进度。导师依据毕业作品文案内容当面c学生审阅毕业作品,帮助学生完善提升毕业作品。③作品定稿及答辩阶段:反复修改达到标准后,导师指示学生按照论文格式规范完成毕业作品文案定稿,进入预答辩和正式答辩。

(三)“作品+文案阐释”制作要求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设计文案阐释部分需结合当下传媒节目发展,独立创作撰写。策划周密,与专业结合密切,富有现实意义与前瞻性。文字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作品部分设计整体要符合广播电视或新媒体播出需求,内容积极,健康向上,选题具有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或意义;结构独立完整,形式新颖独特,编辑思维明确,体现较强的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侧重播音主持专业基本功,定位准确,主持风格语言样态与节目内容及设计相统一,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三、毕业作品设计评价及监控体系

(一)学生自我定位及评价模式

在毕业作品创作过程中,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主体地位确立”转变,充分激活学生对于毕业作品创作热情,在此基础之上,学生对专业进行自我考量定位,对自身专业水平做出准确判断。以此为依据设计调整作品制作方向及侧重。

(二)导师评价及质量监控机制建立

导师评价对于学生毕业作品设计考核尤为重要,如何监控毕业作品设计全过程,保证作品及文案有据可查,有理可依。可参考普通论文撰写管理办法,制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作品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下文简称办法,《办法》从学生选题、策划、撰写、拍摄、修改、定稿等方面严格规定阶段要求与评价内容,考核项目全面,切实把控学生创作进程。《办法》中逐步推进考核过程,难易适中,符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范畴内基本要求。

(三)答辩组评价及质量把控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作品设计可采用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相结合方式。答辩专家组结合文案阐释观看毕业作品,在预答辩中对学生毕业作品进行综合会诊,经修改达到标准后,参加正式答辩。预答辩设置目的在于在导师首次把控质量的基础上,二次检验毕业作品质量,提升正式答辩顺利通过几率。

四、结语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作品设计“作品+文案阐释“模式的建立,能充分体现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毕业作品设计的改革,为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是高校传媒专业教育适应全媒体时展的重要解决路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作品改革务必不断提升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及评价水平,提高学生创新突破能力,不断完善管理办法。培养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行业精英,服务于传媒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一青.地方高校传媒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析――以常州工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为例[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6:59-61

[2]卢振杰.创建毕业设计新模式推动编导专业新发展――以播音与节目主持方向为例[J] 沈阳大学学报 2012.4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2)

艺术学院现有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获得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1年国家新增艺术学门类,我院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科专业中,音乐与舞蹈学类有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三个专业;美术学类设有绘画专业,其中包括油画、国画、水彩、版画四个方向;设计学类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三个专业。公共艺术教育与研究中心现面向全校本科开设艺术类公共选修课,努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创新能力。学院一直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先后在国内外引进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建设成一支素质精良、造诣高深的教师队伍。目前,我院现有教职工97名,专职教师80名,其中教授19名,副教授24名,讲师33名,助教4名,共有硕士生导师41人。学院还聘请部分国内知名艺术家、学者任学院的客座教授,定期来院讲学和学术交流。为了及时掌握当前艺术领域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以及不同艺术流派的新动态,学院同德国、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加拿大、奥地利等多个国家的艺术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并且聘请了美国、俄罗斯等国的艺术家来学院讲学。

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学院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办学实力不断加强。部分教学成果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美术系、设计系连续举办各类美术作品展、毕业创作展和设计展,音乐系连续举办各类主题音乐会、毕业音乐会。近年来在各类学术期刊上322篇,其中在CSSCI期刊30余篇。出版专著41部,教材51部。近四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项,国家863项目1项,各类省级科研项目9项、横向课题17项。可支配研究经费155万余元。

学院未来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遵循艺术教育规律,树立科学发展观,践行尊重艺术个性,完善社会人格的教育观念,立足学校多学科的优势,在技能型与研究型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下,以科研深化教学、以展演促进教学、以实践检验教学,努力打造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专业平台。

艺术学院发展前景广阔,在全院师生共同努力下,教学、科研、管理将上新的台阶,使学院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传承文化的基础、艺术创新的源泉、引导审美的窗口,在学校内涵建设的发展道路上作出新的贡献。

音乐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并富有良知和责任感,具备音乐学科知识基础,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具备音乐学科综合能力的专门人才。

专业内容(特色):以音乐理论知识为基础,突出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音乐理论研究能力、音乐理论的编辑、评论、管理能力。

专业课、基础课:专业及论文指导;音乐学理论;中外音乐史及欣赏;中国民族民间说唱、戏曲、器乐音乐概论;世界民族音乐;音乐美学;作曲技术理论;视唱练耳;乐理;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钢琴或其它乐器演奏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相关专业、普通高等艺术院校、艺术研究机构、文化科研部门、文艺院团、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音乐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并富有良知和责任感,具备音乐学科知识基础,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具备音乐学科综合能力的专门人才。根据专业方向培养音乐表演方面的能力,能在专业文艺院团、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艺术研究机构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内容(特色):音乐表演专业以音乐理论知识学习为基础,突出对器乐演奏、声乐演唱技巧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器乐演奏、声乐演唱及舞台表演能力。

专业方向:声乐演唱,钢琴、民族器乐、管弦乐器演奏

专业课、基础课:表演(器乐演奏、声乐演唱);音乐表演技术理论;中外音乐史及欣赏;中国民族民间说唱、戏曲、器乐艺术概论;视唱练耳;乐理;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美学;钢琴艺术史、教学论;重奏(唱)合奏(唱)室内乐合奏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在毕业后可在专业或普通高等艺术院校、文艺院团、艺术研究机构等相关部门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

绘画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特艺术视角及鲜明的艺术语言。对造型艺术具备基础素描以及国画、水彩、油画、版画的材料进行造型的能力,能够继承国画、水彩、油画、版画艺术传统并将之发扬,能够从事国画、油画、水彩、版画艺术创作、教学以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美术理论知识,研究绘画造型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美术史、绘画基础、绘画创作与实践。

专业方向:油画、国画、水彩、 版画。

专业课、基础课:解剖与透视;素描基础训练;色彩基础训练;油画人体;综合材料;色彩分析;油画造型语言;中西方美术史;风景写生;素描人体;线描人体写生;工笔人体写生;工笔人物写生;花鸟画写生;水墨人物写生;油画人体;色彩分析;油画造型语言;水彩人体;坦培拉绘画研究;水彩造型语言;丙烯绘画;毕业考察、创作;黑白木刻、凸版版画、凹版版画、版画史、凸版技法应用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适合到文化艺术创作单位、设计部门、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等从事创作、研究和教学工作,到报社、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专业实际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运用创新型教育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整体素质提高,强调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塑造,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于一身、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高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意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和研究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设计史论、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及专业设计与实践。

专业课、基础课:设计艺术史、设计学、构成、装饰与图案、文字与版式、图形创意、品牌形象策划、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平面设计与印刷制作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平面设计企业、出版社、电视台、广告创意公司、展览机构、国家机关、高等学校等从事CI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编排设计、网页设计、插画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多方面的专业设计、管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室内外环境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环境设计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以室内外环境设计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环境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和研究环境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设计史论、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及专业设计与实践。

专业课、基础课:设计艺术史、设计学、构成、环境设计原理、室内环境设计方法、环境设计基础训练、环境效果图表现技法、数字化环境设计、CAD建筑制图、室内空间设计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室内外装饰设计与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公司、环境建筑展览机构、国家机关、高校等从事建筑室内外设计、家具设计、灯具设计、景观设计等多方面的专业设计、管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德、智、体、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产品造型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以及开阔的视野和较为丰富的跨学科知识,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以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产品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和研究产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设计史论、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及专业设计与实践。

专业课、基础课:设计艺术史、设计学、构成、工业设的时代性、数字化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色彩与纹饰、产品效果图表现技法、CAD机械制图、模型制作与工艺、产品设计调研、设计报告书与产品评价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艺术设计、汽车设计、日用品设计、展览展示机构、大小企业、国家机关、高校等从事工业产品造型等多方面的专业设计、策划管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新闻与传播学院简介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14年3月22日正式成立,是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要求,以及“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与吉林大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协议”的规定成立的全国首批十个部校共建试点学院之一。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文学院原有的新闻学系、传播学系和广播电视艺术系的师生为主体,包含4个本科生专业: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硕士研究生专业包括3个学术型硕士点:新闻学、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专业型硕士点,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艺术; 1个博士研究生专业:文学传播与媒介文化,同时学院设有1个教育部新闻传播类文科实验教育基地。新闻传播及相关学科现有专职教师43人,其中教授10人(含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23人,学历层次基本实现了博士化。在籍全日制学生1213人(其中本科生956人,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93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52人、博士研究生6人,留学生6人)。

随着国际化的大趋势和学科专业的不断拓展,学院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美国肯塔基大学、罗格斯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日本西南学院大学、佛教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建国大学,乌克兰基辅大学、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等20余所国外高校相关学院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学院还与台湾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台湾世新大学、台湾淡江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台港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和师生访问学习活动。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所含相关专业培养的大批优秀人才已遍布海内外,其中不少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知名记者、编辑、广告人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及广播影视界精英。近十年来,200余人次荣获全国文科计算机广告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一等奖等竞赛奖近百项,1名同学获得“佳洁士杯”全国主持人大赛新闻类第一名,1名同学获得全国城市电视台主持人大赛上镜奖,10人获得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周冠军、1人获“挑战主持人”新闻类年度总冠军、3名同学获得全国校园金话筒主持人一等奖。同时,毕业生中1人获2007“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电视主持人金奖,1人获2008年度“中国公益事业形象大使”。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毕业生中约有25%的学生被免试推荐或考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吉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以及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高校相关专业深造。其他同学分别被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阳光卫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音视频部、北京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湖南卫视等知名媒体聘用。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中约有35%以上的学生被免试推荐或考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以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高校相关专业深造。其他毕业生分别被新华社、湖南卫视、辽宁电视台、吉林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等媒体聘用,并显示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播音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中外文化知识、播音专业理论,掌握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新闻传媒编辑制作等基本技能,具备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的基本能力。

该专业拥有吉林省一个高校文科教学示范中心——吉林大学新闻传播与广电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同时承担着吉林大学电视台六个栏目的采、编、播工作。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它传媒机构,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编辑制作工作。

专业前景:适应信息传播和电子媒体的急速发展,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优势并依托文学院相关专业资源,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以播为主、采编播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3)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著作,在中国期刊网(CNKI )中以“大学生就业”为检索题名,时间范围为2000-2009年10年时间,共搜索到4700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132篇精确匹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2篇精确匹配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2篇精确匹配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在中国期刊网中以“大学生就业信息”为检索题名,搜索到18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博士学位论文文献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均为0篇。可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明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

1.1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

1.2从就业政策的层面,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分析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

于伟和郭庆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机构的投人力度大,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

1.3从高校时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在机构设置,经费投人,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从已有的成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分析中,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各种社会关系、媒体,实习、社会实践,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从信息传播的视角,余彬和潘烈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一般来说,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 2.2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并给出了对策,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人、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

2.3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分析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她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湖南师范大学李权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4)

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媒体传播的工作,一般在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或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工作。但这只是传统的就业方向,现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单位了,很多毕业生还会从事文案、广告设计、广告策划与管理等工作,可以说新闻传播学这一专业的就业前景很广泛,很被看好。

目前新闻传播学专业就业前景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传统媒体、新媒体策划、行业编辑。

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期刊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他们依然是新闻潮流的主角,除报纸外,广播电视台也是新闻传播专业考研学生未来的就业,而且据数据统计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数量的年增长率约为4%,就是说每年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

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从事广告行业,广告文案撰稿人主要负责撰写广告宣传册和产品包装上的文字,以及配合广告创意设计推广软文。对这个方向感兴趣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同学可以关注企业的广告部,以及媒体中负责广告投放的部门。广告领域是一个关注市场的方向,除了对传播技能有要求之外,一定的市场意识也是必须的。

新闻学专业主要课程有哪些

主干课程: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马列新闻论著选读、基础写作、现代汉语基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文化概论、大众传播学、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摄影、广播电视学、新闻事业管理、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等。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5)

如今,高等院校传播学本科专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开设在最初的综合性院校,一些单科类院校,比如师范类、理工类、财经类、农林类等院校也都陆续开设了传播学专业。各级各类院校的传播学专业,是否能够结合自身地域、文化、经济等方面发展的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是笔者非常关注的问题。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一是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二是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只有实现二者的融合,同时做好两个方面的教学工作,才能使培养的人才既“上手快”,又“有后劲”。要完成这一目标,就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来支撑。

(一)理论层面课程设置

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下设机构中,并没有成立单独的针对传播学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因此,关于传播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笔者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收集整理(见表1)。

1.学理性课程。笔者对上述高校中学理性课程名称出现不止一次的课程作了统计。从中不难看出,几所高校不约而同地开设了“传播学概论”这门课程;“新闻学概论”和“传播学研究方法”这两门课程开设的比例也超过了半数;另外还有2门课程,开设比例达到了40%。除此以外,武汉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还开设了“新闻史类”的课程;复旦大学和深圳大学增添了“新媒体类”的课程。

2.术理性课程。笔者对上述高校中术理性课程名称出现不止一次的课程作了统计,80%的高校开设了“新闻采访与写作”这门课程(其中包括分开设置“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高校);“传播伦理与法规”和“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设置情况也超过了半数;“广告创意及策划”类的课程有40%。

(二)应用层面课程设置

相对于理论层面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共同性而言,各个高校传播学本科专业的应用层面课程设置则差异较大,这是由不同高校各自传播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侧重的方向不同,所开设的应用层面的课程自然会大不相同。但是,笔者通过统计对比,根据其各自侧重的不同方向,各个高校都尽可能地提供了其专业方向相对完善的课程组合,在这一点上仍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见表2)。从表2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各个高校传播学本科专业的应用层面课程设置中,开设率较高的集中在以下几门课程:网络技术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多媒体应用技术、电视摄像、电视节目制作、动画制作等。上述课程都可以归纳到两个方向的范畴中,一个是广播电视方向;另一个是网络方向。其余的课程设置,则重复性不大。笔者认为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决定的,不同级别的学校其学生未来发展的定位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则是学校类别和教师学缘结构决定的,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教师资源,突出特色办学,也是各校传播学专业追求的目标。

二、吉林农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探索

吉林农业大学作为广义上的单科类院校,其传播学专业从2004年开始正式招生以来,至今已有4届本科毕业生。从这4届毕业生的去向来看,每年都会有3‘~5人考取研究生,其余的则会就业,就业去向又主要集中在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广告公司、企业宣传部门等单位。虽然2006年学校针对课程设置中不尽合理的地方进行了修订,但整个课程体系仍是以广播电视传播为主要培养方向,修订也主要集中在课程开设顺序及个别选修课的调整。因此,目前学生的毕业去向选择面仍过窄,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其与其他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竞争激烈程度,提高了就业难度。针对上述问题以及七年来在实践教学中得到的反馈,我们对2011年新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探索f生的改革。

(一)划分专业方向

吉林农业大学作为省属院校,其传播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在顺应时展的前提下,如何形成自身特色是我们一直关注并思考的问题。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已日益成为公众的资讯工具,未来即将发展成为公众主要的资讯工具。因此传播学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应关注,甚至专注于新媒体,这已赢得了很多同仁的共识。因此,我们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设定两个专业发展方向:“广播电视方向”和“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学生在大二下学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发展方向的模块课程。

(二)完善课程体系

现有的课程体系主要是以广播电视的课程为主,并没有涵盖传播学专业应有的知识范畴,也没有整合和利用农业大学特有的资源。按照上述高年级分设两个专业发展方向的构想,我们必须精简广播电视的课程,增加网络与新媒体的课程,加大跨院系的选修课程的数量,并填补一些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开阔学生视野,使其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

1.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基础课中,我们选定了5门学理性课程,其中“传播学概论”和“广播电视概论”为原方案中课程予以保留,新增“新媒体概论”“新闻学史论”和“传播学研究方法”3门课程。其中“新媒体概论”作为与“广播电视概论”相对应的专业方向发展的概论性课程,可为学生选择专业方向提供参考;“新闻学史论”有助于打牢学生的专业基础,具备长远发展的潜质,同时它也是一些高校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课程;“传播学研究方法”作为研究方法类课程,也是一个专业课程设置中所必需的。另外,传播学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与文字功底,原培养方案中我们在低年级开设了“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两门课程,由于新方案要在低年级增补一些理论课程,考虑到学时的限制,我们决定将上述两门课程整合为“中国文学赏析”这一门课程来开设。同时,为了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突出自身办学特色,我们开设了“农业科技概论”这门课程,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

2.专业主干课。我们对原有方案基础课之外的专业课程作了梳理,把一些术理性课程以及两个专业方向都需要涉及的应用型课程作为主干课开设。其中,“数码摄影”强调数字化的拍摄和后期处理;“电视摄像与照明”是原方案“电视摄像”和“电视照明”两门课程整合后开设的课程;新添加的“文案策划与写作”课程旨在加强学生的文案策划与写作表达能力;“媒介经营与管理”也填补了原课程体系中媒介管理类课程的空白;其余课程,即平面设计、非线性编辑、新闻采访与写作、媒介经营与管理、广告创意与制作、编辑出版、媒体政策与法规则是两个专业方向都要涉及的原方案课程,予以保留。

3.专业方向选修课。(1)广播电视方向。对于广播电视方向课的设置,相对较为明确。根据原有方案的实施情况,结合学生的反馈,我们决定在广播电视方向设置“广播节目制作”(由原方案的“录音技术”和“播音与主持”整合)、“影视后期包装”(由原方案的“影视合成”和“影视动画”整合)、“农业科教片与专题片创作”(新增),其余课程为原方案课程,包括影视语言、电视节目制作、影视作品解析、栏目与节目策划。(2)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对于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国内成型的课程设置还很难找到,大家还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其实,新媒体只是一个新的平台,其包含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在,主要包括资讯、娱乐、商务和社交。从传播学的专业特点来看,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资讯方面的内容。结合现有的硬件设施和师资状况,并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我们购买了大量的相关教材,反复讨论,并逐一落实开课教师,充分兼顾了教师和学生的利益。最终决定在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开设7门选修课程:网络传播概论、网络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网络新闻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农业新媒体运营。整个该方向课程中,除“网页设计与制作”为原方案课程以外,其余课程都是新开设的。

三、关于单科类院校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未来发展的设想

(一)专业联合培养很多媒体行业的负责人表示:他们更需要传播学之外专业的毕业生,究其原因只有一点,学生的内容制造能力不足。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不妨尝试在本校非传播学专业的大三学生中进行二次招生,由其入学时的专业(比如农学等)负责培养学生的内容制造基础能力,由传播学专业培育学生从事媒体工作所必需的媒体和运营能力。这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突出办学特性、提升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6)

(一)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

新闻传播类毕业生在平时的专业课学习过程中,经常会与大量的文字打交道,拥有较强的语言组织与信息筛选处理的能力,因此当他们在与潜在客户沟通交流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切入客户的需求点,给客户想要的答案,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二)拥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交际

通常,新闻传播工作要做的是将冗长重复的信息快速提炼,得出要点,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用连贯的语言将这些要点组成一条完整的条理清晰的新闻信息传播给社会大众,因此学校在培养新闻传播类学生中,尤为注重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对于想要创业的毕业生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为无论是向投资公司介绍自己的创业项目,还是与客户谈判,都需要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具备先进的创业理念

对于刚毕业的新闻传播类高校生而言,他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接触到大量的国内外新闻信息,思维通常都较为灵敏活跃,且长期受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创新理念的熏陶,对于创业项目通常有着独特的个人见解。

二、新闻传播类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劣势

虽然新闻传播类高校毕业生在创业时有着显著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典型问题:

(一)创业计划书缺乏可行性与技术含量

不少新闻传播类的高校毕业生对于创业的想法还只停留在一个抽象的概念想法,在拟定创业计划书时,习惯用撰写新闻信息是什么的方式来陈述自己的创业想法,显然在当今这个注重技术价值与市场盈利价值的投资环境中,这种空洞的计划书是无法吸引投资人的注意的。因此,新闻传播类毕业生必须详细地制订一份有技术含量的计划书,让投资人看到你的创业项目的可行性与市场价值。

(二)创业思路狭窄,创业项目过于集中

目前,大部分新闻传播类的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对于整体的市场环境较为陌生,思路较窄,因此通常会选择自己熟悉的项目,例如文化传媒类公司,希望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尽量规避风险。新闻传播类大学生这种扎堆创业的现象,虽然说降低了风险的几率,但也降低了成功的可能性。

(三)缺乏市场意识与管理知识

高校毕业生在创业通常都是踌躇满志,迫切地想要通过创业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急于追求成功。虽然大学生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技术,但却缺乏必要的商业管理经验,经营能力不足,而市场营销与管理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因此在追求成功之前,高校生有必要充实自己各方面的知识能力。

三、新闻传播类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方向

关于新闻传播类学生在认清自身优劣势之后,如何扬长避短,确定自己的创业方向,下文将据此提供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一)选择能解决的痛点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7)

一、传播学在中国大陆的现状

传播学七十年代传入我国大陆。那个时候,除了少数学者,一般人都不知道什么是传播学。进入80年代,更多的中国大陆学者开始对传播学发生兴趣。

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有上海复旦大学、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及《新闻战线》等单位共20多人参加。由于政治因素,在1983年,传播学被批评为“精神污染”,1989年以后,被批判为“不讲阶级斗争”,有人说,中国只能有宣传学,不能有传播学。

1992年邓小平南巡,引发了新一轮改革浪潮,促成了中国大众传播媒介的改革,使传播学再度受到关注。从1993年开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与相关新闻院系、研究单位合办的全国性传播学研讨会,成为每两年一次的全国会议,至今已开办了第八次。

从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来看,历经20多年,传播学在中国大陆可以说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八十年代是传播学的登陆期,两次都差点被赶下海。之后,仅十来年的时间,就召开了多次全国性会议,一次比一次规模大:人越来越多,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广泛深入。第一次研讨会有点像搞地下工作,门口还要有人“把关”。现在开会已是大张旗鼓,堂而皇之了。

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不仅有大陆的大多数著名的新闻传播学专家,港台学者,还有不少外国专家,如日、韩、新加坡、美、英等国的专家莅临。不仅参加人数多,一共220多位,还有不少北京各大学前来旁听的硕士、博士生。地点则选择了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担任会议主席。

这次传播学研讨会,无论从学术影响还是从社会影响来看,都是空前的。这次研讨会有十多个专题:传播学理论研究;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新闻传播实践的传播学研究;政治传播研究;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国际传播研究;媒介产业与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新闻教育传播研究;传播与危机公关研究;新媒体研究;文化与跨文化研究;影视研究等。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了我国现阶段传播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我认为这次研讨会是全国传播学研究现状的一种浓缩,真实地全面地反映了大陆传播学跨越式发展的现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从上述专题来看,大陆的传播学研究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从引进到发展的初期过渡,并进入把传播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深化、丰富与力求创新的阶段。这就是大陆传播学发展的现状。

二、未来的发展趋势

研究传播学在我国大陆的发展史可以知道,大陆的传播学是依附于新闻学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引进得力于新闻研究工作者、高校新闻学者,特别是高校的新闻院系的发展,为它在中国的生根与发展提供了必须的人文环境与充实的物质基础。

直到今天,传播学都还归属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可见其与新闻学的密切关系。然而,随着传播学不断发展壮大,其独立性也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从上述专题也可以看出,它正在自成体系。新闻与传播这样的框架已经无法适应传播学日益壮硕的身躯。

从美国的传播学来看,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众所周知,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或者说完善者施拉姆,从1943年起就是美国衣阿华新闻学院的院长。在美国,传播学依附于新闻学有近半个世纪,在90年代出现了一场大讨论。

大讨论的主题是:传播学、传播教育与新闻学、新闻教育的相互关系是什么?这场讨论的背景是:“自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施拉姆成功开设第一个大众传播学的博士课程后,不到十年时间,施拉姆式的大众传播博士课程即风行全美国,在不少院校,是否是大众传播博士成为美国新闻院系任聘教师的标准。”[1]]传播学、大众传播学出现取代传统新闻学与新闻教育之势。

在1995年召开的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AssociationforEducationinJournalismandMassCommunication,简称AEJMC)年会上,有人主张把新闻学融入传播学,把新闻学的课程和项目与传播学合并。

北达科他大学传播学院(Schoolof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NorthDakota)院长兰娜·拉考(LanaR.Rakow)说:“我们的学生都是未来的传播者。”[2]当然,他们的观点也受到不同意见的质疑。理论上的分歧在教育实践上则表现为教师之间的摩擦与矛盾。

具有新闻实践经验背景的新闻教育者被称为“绿眼罩”,因为来授课的报纸编辑们头上常常戴着工作时用以摭挡眩光的赛璐珞绿色眼罩。

那些具有博士学位的传播学教授们则被称之为(Chi-Squares)。“凯平方”。所谓“凯平方”,又称“卡方”,是在传统定量调查中进行交互分析的最常用的检验方法。

“绿眼罩”们认为博士们的教学与研究过分依赖于统计数据和数据分析,因而用“凯平方”的戏称回敬他们的同事。著名的罗杰斯教授是站在“凯平方”一边的,“他认为,施拉姆的梦想是新闻教育不仅应该是传播学者人才荟萃或独处的地方,而且应该排除新闻学者。他甚至希望这些课程的名字应该改‘新闻学’为‘传播学’”。[3]总的说来,传播学者——“凯平方”们占了上风,“如今,美国大部分大学都有一个传播学院或传播系,传播学研究与教学机构成为了美国高校内发展最为迅速的院系或学科点之一。”[4]

在美国开展的这场关于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的大讨论,一方面反映了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适应信息时代,必然要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大趋势;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在传播学发展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新兴传播学与传统新闻学关系的重大问题。

在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也重点讨论了这样的问题。讨论的激烈程度不像美国的学术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也没有“绿眼罩”和“凯平方”之分。但是,可以看出,传播学在中国的革命正在进行,大陆的传播学正在缩短与国际的差距,只不过这种变化是以东方的中庸、平和的文化底蕴为基础的。

三、传播学教育的问题与学科发展

1997年6月,新闻传播学被国家教委确定为一级学科。

到1999年,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计:我国普通高校中开设全日制新闻本科专业的院校已有55所,专业点88个,硕士点30多个,博士点4个,在校学生9000多人。

2002年,在深圳召开的教育部新闻教育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公布,全国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已经达到323个。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近400个院系专业点。设有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院达到25个,其中具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在校生达到十万人之多。[5]

仅从在校生人数来看,三年时间就增加了十倍多,可见新闻传播教育发展之快。但是,应该看到,传播学作为新闻传播学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发展是受到局限的。尽管传播学教育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发展都很快,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复旦大学丁淦林教授将传播学的基础建设的缺口概括为“四大障碍”[6]:学科有待规范;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界限不清;以系列教材为代表的基本建设不足;师资数量不足、配套困难。

“新闻传播学”这个概念限定了这样的现实:中国大陆的传播学研究与新闻学研究呈现出一种“胶着的状态”[7]。这种现状导致了传播学教育与传统的新闻学教育相类似:在课程设置上,以大众传播学相关课程为主要内容;在专业设置上,以媒体的性质区分教学与研究领域的做法非常普遍。“传播学研究对象的新闻学化,因而导致传播学教育相应的新闻学化或大众传播学化”[8],而同时,传播教育的新闻学化,又加剧和加固了传播学研究的大众传播化。

传播教育的新闻化和大众传播化使“传播学自身的学理教育”也走向新闻传播专才教育和大众传播技能教育,不能满足学生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全面学习传播知识的要求。

对照美国的传播学教育来看,美国教授范围最广的传播学内容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国际与跨文化传播四个方面。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应用传播、传播教育、传播理论、家庭传播、社会性别传播、健康传播、国际与跨文化传播、人际传播、语言与社会互动、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表现行为研究、政治传播、公共讲演、公共关系、修辞批评、符号学、小群体传播、视觉传播、法律传播、言语传播等。

由此可见,美国传播学教育已经基本摆脱了与新闻学教育的胶着关系,建立了以社会学为依托,在加强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的同时,又注重实际业务技能培养的教育模式。

从日本的传播教育来看,日本奉行的是通才教育理念,这与日本高等教育的整体理念吻合。他们认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新闻伦理及思想、新闻传播史、传播内容的分析与解读等有关基础性理论知识和通用性、工具性研究方法的内容;而有关新闻的采写、节目的制作以及媒介企业的经营等技术方面的学习则被认为不必太注重。2003年对在高校传授新闻传播学课程的教员和媒体从业人员所进行的调查表明,日本传播教育者对这一理念认同程度较高。

台湾地区自1991年以后,每年至少有一所传播相关院系成立,且以传播新科技类、视觉传播类、管理类、艺术类为主,其基础课程的设置趋向专业性、技术性。从传播学核心课程“传播理论”的课程内容来看,主要仍以介绍西方国家传播理论为主,迄今还很少有以本地区传播研究为基础而写成的传播理论教科书。由此可见,台湾地区传播学科的发展有广义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影响,但受到传播科技的影响更大。

从以上三个地区传播教育来看,都是围绕这样两个问题展开的:一是传播教育与传播研究的关系;二是传播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假如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不断被拓宽的话,传播教育自然而然也就向广义社会学的方向靠拢;同时培养具有通用性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将作为传播研究的要求,成为传播教育的任务。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传播教育的方向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符合实际需要。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传播素质以及丰富的沟通能力,才能在未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从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的专题分类来看,新闻传播实践的传播学研究、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媒介产业与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新闻教育传播研究、影视研究等大众传媒、新闻学方面的内容很显然仍占很大比重,但传播学理论研究、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政治传播研究、国际传播研究、传播与危机公关研究;新媒体研究;文化与跨文化研究等社会学角度、传播新科技类的传播学研究也占到了相当比重。在新闻传播教育的专题讨论会上,不少学者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传播学学科建设思想,对于传播学科的规范、内涵、传播教育的理念及教学,传播基础课程的设置等,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从新闻与传播学教育角度来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的讨论,是这次会议讨论的重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种是融合论。有学者认为,在现在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中,新闻学、传播学是分开的,因而“新闻理论”仍然还是单独的课程,传播学理论则是另一门课程。

而现实的大众传播业,早已从传统的印刷媒介扩大到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和其他新型传播科技手段了。传统的“新闻理论”,理论色彩较弱,难以容纳现实情境。传播学被引入我国新闻教学领域以后,经过二十多年的磨合,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不知不觉地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

传播学的经验主义量化分析方法,也无形中成为新闻学研究的普通方法之一,不再显得新鲜了。实际研究中,新闻理论与传播学理论的融合已经成为现实,很难区别二者了。

与传播活动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法学、当代文论、经济学等等,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理论的研究中。因此,持这种看法的学者认为,下一步我们需要做的是改变现在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不再让新闻理论与传播学理论截然分开,而是有机地融合为一种新的能够说明实际的理论体系。

另外的一种我把它概括为“一级发展论”。即传播学包容新闻学,发展为一级学科的主张、言论。持这类看法的学者认为传播学融入新闻学,是不可能的。因为,从学科体系来说,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行为与现象的大系统,而新闻学严格来说,只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此外还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等子系统。传统的新闻学与新闻教育表现出职业训练的色彩较浓,而理论色彩淡薄。传统的西方新闻理论除了新闻价值理论、新闻自由理论之外,几乎无理论可言;我国的传统新闻理论仅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喉舌理论、党报理论等,但是总体上仍显得十分单薄。

而传播学中关于传播者的研究、关于媒介的研究、关于受众的理论、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等,大大扩展了传统新闻学的关照视野、提高了传统新闻学的理论高度、丰富了传统新闻学的理论观点。

传统新闻学的研究方法也十分有限,主要是文献研究法、阶级分析法等;而传播学中有关抽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受众调查等科学研究方法,大大增强了传统新闻学的科学研究手段。因此,只能是新闻理论借助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研究方法,结合新闻实践的实际,构建新的新闻传播理论,形成传播学体系中的一个新的子系统;而不可能是传播学与新闻学揉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理论体系。这就像大系统不可能融入到子系统去,形成一个新的系统一样。总之,是传播学指导、充实、丰富并改造传统新闻学,使之成为一个适应时代需要的子学科,而传播学则应该发展成为一门“一级学科”。

传播学研讨会,顾名思义,当然是以传播学者为主的大会。从事新闻编辑出版工作的“绿眼罩”们不多,虽然大陆的“凯平方”队伍并不十分纯粹,他们中的博士帽并不是很多,也有从新闻业进入传播学课堂的。但是,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中,“一级发展论”肯定是占上风。

因而,传播学未来发展的两极趋势观受到研讨会的重视。这种两极观认为,大陆未来的传播学有可能向“基础传播学和专业传播学”“两极同时发展”:

一极是发展成基础学科、甚至包括基础教育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统称为“基础传播学”。主要课程将包括《传播概论》,内容涉及传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等;《传媒概论》,内容涉及人们如何正确地认识传媒、运用传媒等;《传播技能》内容涉及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视传播、电脑操作和网络传播等现代基本传播技能。

另一极则是发展成专门学科,不仅在新闻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网络传播、公共关系和广告等领域深入发展,还将开辟诸多专业领域,其中主要有:政治传播、经济传播、科技传播、文艺传播、卫生传播、体育传播、宗教传播等。[9]

四、传播学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就业

传播学的发展趋势和传播学教育的学科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将来,更直接点说,关系着今后的就业问题。预计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能不太好。据有关资料,明年将有340万大学生毕业,乐观一点估计,一次就业率可能达到70%。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30%,即约有102万人可能落实不了工作。在这部分人中,考研的大概占30%,就还有70来万人找不到着落。

从新闻传播专业来看,形势可能要好一点,但就业压力也很大。之所以压力大,因素有两个,一是我们前面讲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在科研与教学上的胶着状态,决定了我们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目标还仅仅停留在培养大量的新闻专业毕业生上;二是我们的体制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转变,大众传媒仍然在社会中处于较特殊的地位,学生大都把将来工作定位于报刊社,广播、电视台,出版社等新闻出版单位。

实际上,这些单位容纳不了这么多人。有六成多点的毕业生能够如愿就很不错。随着新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大多数的新闻传媒都将走文化产业的道路,在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上存在较大的变数。

如果我们还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奉行通才教育理念的日本的情况可以参考。据一份调查显示:日本高校新闻传播专业870名希望进入媒体工作的学生中,进入媒体工作的只有196名;以报社为例,虽然有89名学生选择希望去报社工作,但是实际进入报社工作的学生只有27人。

传媒为什么不能接受更多的人,因为它们还有其它的需求。以日本五大报(朝日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产经新闻)为例,每年招收的从业人员中,有不到20%来自于在校期间学过或接触过新闻传播方面知识的高校毕业生,其余的则来自于不同学科,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专业的毕业生。从中国的电视行业来看,在80年代甚至90年代中期以前,活跃在中国屏幕上的著名主持人、播音员多为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生,此后的若干年来,各个电视台广泛吸收其他学校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甚至通过在电视上举行大奖赛的办法,在民间广泛地选拔主持人,经过几年的实践,它们中许多人表现不俗,甚至有些人还认为他们比起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毕业生来,成绩更为突出。上述这些情况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在新闻学与传播学胶着的状态下,新闻传播教育更多的倾向教授陈旧的、僵化的理念和呆板的新闻表现手段与形式;而新闻传播的内容,无论是人文的,还是科技的都无力很好地提供给学生。因此,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先天不足的。

这种不足的表现首先是对诸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专业知识缺乏基本了解,有的甚至是无知;其次,是不懂针对不同知识与信息的特点或者说特性进行传播的方式与技艺。

而来自于不同学科的毕业生在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很快地掌握工作需要的某种新闻传播手段,而且能够在专业方面很快成为行家。通过在电视上举行大奖赛选拔人才的办法,更是为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民间传播人才开辟了通道,使他们能够越过新闻专业的壁垒登上令学子们羡慕的传播舞台。

这类现象随着传媒产业化,人才市场化将会越来越突出。如果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还仍然固守老一套的教育模式,我们的学子仍然以学校教授的“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报刊编辑学”、“新闻写作”、“新闻采访技巧”、“编辑学通论”之类教材为满足的话,一些人被排除在新闻传播领域之外是不难想见的。

如果这些人再不学一些基本的传播沟通知识,习得一些社会传播的技能,更无法适应社会的选择。北京大学的学生卖肉,学非所用,从某种角度而言,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关注度不够;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是学人欠缺与社会沟通的能力:让社会认识自己的能力,把自己推介到能够发挥专长的工作岗位上的能力。现在的新闻传播专业,特别是本科专业,很有可能培养出一批“高不能低不就”的“特殊人才”,传媒业进不了,机关单位进不去,到企业去吧,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干个体吧,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传播学“一级发展论”的出现,预示着我国大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胶着状态将发生改变,传播学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发展,从依附于新闻学到发展为一门包容新闻传播在内的系统的学科体系。这一体系对于新闻学来说,不仅能够提供一种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基础理论,而且能够丰富新闻学的社会传播手段,使学生习得专业传播技艺。在他们面对社会选择的时候,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在进入传媒业时,能够以传播学为底蕴,奠定自己高于其它专业的竞争基础,同时又能参与选拔竞争,以专业传播者的角色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民间传播人”角逐。退一步说,即使不进入传媒,在其它领域,如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可以大胆地从传播的角度切入。如在政治传播、经济传播、文化传播、教育传播、艺术传播、科技传播、公关传播等领域都可以以传播为桥梁,进入之后逐渐成为相应领域的行家。

从复旦大学传播系的改革来看,就展示了这样的前景。2004年复旦大学调整了课程设置。

专业必修课程20门(48学分),有: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业务通论、中外传媒发展史、传媒法规与政策、传媒伦理与道德、传媒英语、媒介与社会、跨文化传播学、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公共关系学、传播学研究方法、当代国际传播、新媒体传播与发展、媒介经济理论、媒介经营与管理、网络新闻传播原理与应用、计算机辅助新闻业务、网络媒体内容制作。

专业选修课程20多门(16学分),有:舆论学、社会学导论、社会心理学、视觉传播、政治传播、危机传播管理、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管理学导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报刊发行管理、收视率分析、期刊编辑与出版、媒介市场策略、媒介娱乐产业、动漫产业、高等数学D、统计学、市场调查方法、网络基础技术与应用、网络安全与法制、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学、整合营销传播等。

从上述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除了传播学基础理论(含研究方法)的教学以外,学校把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放到了突出地位。传播学教育的定位更有利于高瞻远瞩,面对社会的广泛需求培养人才。

复旦大学的设想是:今后传播学系毕业的学生除了能够从事与新闻传播业务(含传媒新科技技能)有关的工作以外,还要具备良好的传播素质、丰富的社会协调和人际沟通能力、宽泛的知识结构和国际(跨文化)视野、以及高超的信息分析和媒介(含公司)管理能力。传播系学生不仅要适合大众传播行业,网络,新兴传播媒体、广告公关公司、跨国传媒集团、媒介产品制作公司、政府机构以及大中型国有、民营、跨国公司都应该是他们展示才华的领域。

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教材改革已开始,计划先期推出12本,内容包括传播学导论、大众传播通论、跨文化传播、传播学研究方法、公共传播、说服传播、人际传播、商务传播、倾听、电子传播导论、采访与传播。复旦大学传播系的改革,从构想来看,是宏大的,要达到预想的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从我国大陆来看,在传播学研究与教学上,复旦是走在前面的,很多院校的研究与教学还处在20世纪末的状态。

这种状态是不会持久的,站在潮头的复旦,在传播着排除“不确定性”的明确信息:变革是必然的。对于我们学习传播学的学生来说,适应这种变化也是必然的。

如何适应,不是坐着等待传播教育的改革,期盼全能老师的出现,期待“葵花宝典”式的教材问世。如果在这样的状态下毕业,在毕业的那一天,也就宣告自己退出在传播行业的竞争了。

第一,你没有面对市场,适应市场的能力;第二,你也没有和师弟师妹们在一个锅里“搅马勺”的资本。处在改革时期的学子,很难享受到完整的改革成果,却必需在改革之后的环境中参与竞争。怎么办?唯一的、积极的办法就是与改革同步,以改革的理念指导自己的学习,把本科生的学业按研究生的方式来完成。

说明白点,就是要改变惯用的高中时期的思维方式,不要坐等老师来填鸭,要善于从改革的大趋势中,找准方向,为自己的学习定位,在完成基本学业的同时,围绕自己的定位,寻找知识,学习知识,积累知识。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把学习和研究问题结合起来,做出成果,力争在毕业时就成为一个适应新形势的传播学人,一个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在各项社会工作中从事实际传播工作都能够表现卓越的优秀人才。

在座的传播专业的同学们,你们选择了一个尚不完全成熟的专业学科,但这个学科是信息化社会中发展前途、就业前景最为光明的学科之一。

它的不成熟,为你们提供了机遇,作为新兴学科由不成熟到成熟,你们是第一批见证者,作为信息社会大陆传播专业真正专业化的毕业生,你们是幸运者,也是专业传播者大军的先行者。

为此,你们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20世纪八十年代进入大学的“老三届”中,多数是“不足月”的中学生,恢复高考以后的大学,无论是在“软件”还是在“硬件”上也都不能和今天相比。就是在自身条件和教育环境都存在一定问题的情况下,他们通过学校教学与在校自学,成为了的新中国历史上最为优秀的一批学子,成为了医治社会创伤的主力军。如果你们能够像他们那样,更主动地学习。到时候你们的辛劳换来的将是社会的拥抱与赞赏。

预祝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此文由作者在西南交通大学传播系和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新闻系的演讲稿整理而成)

注释:

[1][2][3][9]明安香:《关于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景的探讨和展望》,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4][7]李双龙:《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5]熊忠辉、王晓梅:《当前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问题与趋势》,转自李双龙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6]丁淦林:《中国大陆的传播教育》,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所作的主题演讲,转引自李双龙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8]吴廷俊、舒咏平:《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中国传播教育发展新思路》,转引自李双龙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明安香:《关于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景的探讨和展望》,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2、李双龙:《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3、朱光烈《开倒车:我的教育改革理念和设想》,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4、吴廷俊、舒咏平:《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中国传播教育发展新思路》,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暨CAC/CCA。

5、童兵、高金萍:《21世纪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趋势初探》,《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5卷第1期。

6、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

7、熊忠辉、王晓梅:《当前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问题与趋势》,中华传媒网。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在财经类院校如何办好新闻传播专业,业内虽然有不同观点的探讨,但笔者认为,突出学校特色,变劣势为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培养特色人才,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

一、新闻传播专业在财经类院校中的地位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未能进入学校的优势学科,在学校处于“边缘化”或“陪衬”的地位。众所周知,财经类院校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要优势学科的院校,经济学、管理学也是其支柱学科,这些学科发展历史早,一般都有几十年的历史,师资队伍完备,教学科研积淀深厚。省级、校级重点学科也大多集中在这些专业门类中。而新闻传播专业大多是在“合校”、扩招以后发展起来的,历史短,教学科研积淀不够,整体实力较弱,在整个学校处于一种劣势地位,短期内难于与财经类优势学科相抗衡。

2 师资科研水平、实践能力低于财经类优势学科。财经类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科研已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和规模,实践教学也具备了较为成熟、完善和稳定的模式。相比之下,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在这两个方面都显得不足。从师资上看,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大致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学中文的教师转过来的,二是在媒体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到高校任教。三是近些年毕业的学新闻传播专业的硕士、博士毕业生。第一类师资虽然积累了一些中文的研究成果,但派不上用场,需要重新开始。第二类师资,由于长期在媒体工作,工作要求与高校差距很大,进入高校后,高校所要求的“高级别”、“高层次”的科研成果较少。第三类师资由于毕业时间尚短,学术积累有待时日。这样一个师资队伍,在财经院校就明显地表现出了自己的劣势。在实践教学方面,与财经类的传统专业相比,各个环节还不够完善。许多还处在探索、修改过程中。

3 实验室经费投入不足,难于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新闻传播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足够的实验设备供教师进行模拟媒体教学、科研和学生操作、训练。如演播室、报纸、期刊排版系统、激光照排机、印刷机、一定数量的照相机、录像机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等。由于在财经院校中的弱势地位,一般学校都不肯花大本钱投入在非重点学科上,致使实验室经费严重投入不足。有的学校设备陈旧老化,多为重点学科淘汰下来的设备,不能与社会同步,使毕业生到媒体工作后上手慢。有的学校虽然设备能与社会同步,但种类不齐全,有些设备总量又不够,这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 难于获得重点项目的支持。一则,新闻传播专业确还不具备与学校优势学科相抗衡的总体实力。二则,即使水平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学校也担心报上去竞争不过其他的综合性大学,因而不如推荐经济类、管理类的学科更稳妥。这样,大额的经费往往都集中于优势学科,使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奖励教学、科研、支持学科建设。而新闻传播专业,除了正常的办公经费以外,几乎得不到任何大额项目经费的支持,仅靠精神鼓励,缺少教学、科研的物质激励机制与手段。一方面,管理者面对捉襟见肘的有限经费黔驴技穷,另一方面,教师缺乏教学、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虽然总体也在不断发展,但与优势学科相比,则相对落后。

5 毕业生就业质量低于优势学科。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就业率并不低,但就业的总体质量却不及财经类的专业。用人单位在个体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接受综合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财经类毕业生由于“师出正门”,因而许多人能够找到对口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而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由于受到用人单位的不重视,只有少数毕业生能够找到一份到对口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总体协议就业率低于前者。

二、突出学校特色,变劣势为优势,适应社会需要,培养特色人才

1 设立经济新闻方向,变劣势为优势。财经类院校的强势在于经济学、管理学,若能利用这一优势,在新闻学专业设立经济新闻方向,这样就能变劣势为优势,培养出特色人才。根据我们对毕业生的回访和用人单位提供的信息,许多用人单位更愿意接受经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这首先是现实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类的报刊、杂志大量涌现,即使是综合类的报刊也有较大版面的经济栏目。各级电台、电视台都分别设有经济台、经济频道、经济栏目。网络媒体更是充斥着大量的经济内容。以前经济节目、栏目的编辑、记者大多是学经济的。虽然经济学的功底较好,但他们到媒体以后。需要一段时间熟悉编辑、记者的职业特点、工作流程及操作技能。而经济新阐专业的毕业生就省却了这个“见习期”,上手快,能够直接进入角色。在媒体,这两种人还可以取长补短,产生互补效应。从目前财经类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只有少数毕业生能进入省级大媒体,多数毕业生只能在市级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或网站等媒体从事编辑、记者工作。这些单位机构小,人手少,需要毕业生来了就能上岗,独当一面,经济新闻的毕业生正是适应了这一特点。再从就业市场来看,经济新闻的毕业生有一定的经济学功底,又懂得新闻业务,在与综合大学新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更有特色,更有专长,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这样,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专业,就变劣势为优势,走出了制约自己的瓶颈。事实上,各个专业类大学都在尝试这种办法,如青岛农业大学设立了农业新闻方向、有些体育大学设立了体育新闻方向,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工商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都设立了经济新闻方向或经济新闻专业,已初步尝到了“甜头”。但由于是新生事物。关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重要内容还处在探索、发展过程中,这种尝试在专业类院校中还是少数,多数还在徘徊观望状态。

如何保障经济新闻方向的培养质量,关键在于课程设置,经济学的基础课必须由专业课教师“原汁原味”开足,如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打好经济学基础。在高年级的选修课中,还可以增加一些经济学的延伸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对经济学的时代感和前沿问题的把握。新闻学的专业课也要作适当调整,如新闻评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可改成经济新闻评论、经济新闻采访、经济新闻写作,这样就把经济学和新闻学结合起来,避免了“两张皮”。在实践教学方面,尽量带学生到经济类的专业报刊或电台、电视台的经济台、经济栏目、经济节目实习,使学生在实习中感受到自己的专业所长及学业上的不足,从而回到学校以后更加努力地有针对性地学习,“缺什么补什么”,增加学习的针对性和效果。

2 聘请业界人士做与课程有关的专题学术讲座。新闻传

播专业,除了请这类专家做“一般性”的学术报告以外,还要请与各门专业课程相对应的业内专家做专题学术讲座,这是由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性决定的。如新闻评论课程,河北经贸大学就聘请了河北省著名新闻评论专家、河北省唯一韬奋奖的获得者、河北日报的高级编辑储瑞耕先生做了关于新闻评论的专题讲座,由于是课程讲座,有的放矢,学生听了“解渴”,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报纸编辑等都要请名记者、名编辑做与课程联系紧密的专题学术讲座,其他专业课也是如此。甚至有些专业课的时段(实践性、操作性强的时段)还可以让媒体的从业人员去讲,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与社会同步,消除“滞后效应”。

3 强化师资的专业技能。上文谈到。新闻传播专业的师资分为三类,除从媒体调入高校的以外,其他两类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少媒体的实际工作经验,致使许多教师在讲到“操作性”的问题时“心里没底”,这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出台了:50岁以下新闻传播类专业课教师,凡没有专业对口实际部门工作经历的。都要到对口实际部门脱产工作锻炼半年以上。并把此项内容纳入职称评审体系分值。对教师的实践锻炼也要有具体要求,实践完毕要提交实践报告,并出具用人单位对本人工作的鉴定。学院也要对教师的实践进行不定期检查,起到督促、监督的作用。经过锻炼的教师,普遍反映收获很大,感性认识增多了,讲课更有底更自如了,同时也为科研提供了一手资料。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9)

在财经类院校如何办好新闻传播专业,业内虽然有不同观点的探讨,但笔者认为,突出学校特色,变劣势为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培养特色人才,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

一、新闻传播专业在财经类院校中的地位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未能进入学校的优势学科,在学校处于“边缘化”或“陪衬”的地位。众所周知,财经类院校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要优势学科的院校,经济学、管理学也是其支柱学科,这些学科发展历史早,一般都有几十年的历史,师资队伍完备,教学科研积淀深厚。省级、校级重点学科也大多集中在这些专业门类中。而新闻传播专业大多是在“合校”、扩招以后发展起来的,历史短,教学科研积淀不够,整体实力较弱,在整个学校处于一种劣势地位,短期内难于与财经类优势学科相抗衡。

2 师资科研水平、实践能力低于财经类优势学科。财经类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科研已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和规模,实践教学也具备了较为成熟、完善和稳定的模式。相比之下,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在这两个方面都显得不足。从师资上看,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大致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学中文的教师转过来的,二是在媒体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到高校任教。三是近些年毕业的学新闻传播专业的硕士、博士毕业生。WWw.133229.COm第一类师资虽然积累了一些中文的研究成果,但派不上用场,需要重新开始。第二类师资,由于长期在媒体工作,工作要求与高校差距很大,进入高校后,高校所要求的“高级别”、“高层次”的科研成果较少。第三类师资由于毕业时间尚短,学术积累有待时日。这样一个师资队伍,在财经院校就明显地表现出了自己的劣势。在实践教学方面,与财经类的传统专业相比,各个环节还不够完善。许多还处在探索、修改过程中。

3 实验室经费投入不足,难于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新闻传播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足够的实验设备供教师进行模拟媒体教学、科研和学生操作、训练。如演播室、报纸、期刊排版系统、激光照排机、印刷机、一定数量的照相机、录像机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等。由于在财经院校中的弱势地位,一般学校都不肯花大本钱投入在非重点学科上,致使实验室经费严重投入不足。有的学校设备陈旧老化,多为重点学科淘汰下来的设备,不能与社会同步,使毕业生到媒体工作后上手慢。有的学校虽然设备能与社会同步,但种类不齐全,有些设备总量又不够,这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 难于获得重点项目的支持。一则,新闻传播专业确还不具备与学校优势学科相抗衡的总体实力。二则,即使水平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学校也担心报上去竞争不过其他的综合性大学,因而不如推荐经济类、管理类的学科更稳妥。这样,大额的经费往往都集中于优势学科,使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奖励教学、科研、支持学科建设。而新闻传播专业,除了正常的办公经费以外,几乎得不到任何大额项目经费的支持,仅靠精神鼓励,缺少教学、科研的物质激励机制与手段。一方面,管理者面对捉襟见肘的有限经费黔驴技穷,另一方面,教师缺乏教学、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虽然总体也在不断发展,但与优势学科相比,则相对落后。

5 毕业生就业质量低于优势学科。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就业率并不低,但就业的总体质量却不及财经类的专业。用人单位在个体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接受综合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财经类毕业生由于“师出正门”,因而许多人能够找到对口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而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由于受到用人单位的不重视,只有少数毕业生能够找到一份到对口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总体协议就业率低于前者。

二、突出学校特色,变劣势为优势,适应社会需要,培养特色人才

1 设立经济新闻方向,变劣势为优势。财经类院校的强势在于经济学、管理学,若能利用这一优势,在新闻学专业设立经济新闻方向,这样就能变劣势为优势,培养出特色人才。根据我们对毕业生的回访和用人单位提供的信息,许多用人单位更愿意接受经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这首先是现实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类的报刊、杂志大量涌现,即使是综合类的报刊也有较大版面的经济栏目。各级电台、电视台都分别设有经济台、经济频道、经济栏目。网络媒体更是充斥着大量的经济内容。以前经济节目、栏目的编辑、记者大多是学经济的。虽然经济学的功底较好,但他们到媒体以后。需要一段时间熟悉编辑、记者的职业特点、工作流程及操作技能。而经济新阐专业的毕业生就省却了这个“见习期”,上手快,能够直接进入角色。在媒体,这两种人还可以取长补短,产生互补效应。从目前财经类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只有少数毕业生能进入省级大媒体,多数毕业生只能在市级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或网站等媒体从事编辑、记者工作。这些单位机构小,人手少,需要毕业生来了就能上岗,独当一面,经济新闻的毕业生正是适应了这一特点。再从就业市场来看,经济新闻的毕业生有一定的经济学功底,又懂得新闻业务,在与综合大学新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更有特色,更有专长,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这样,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专业,就变劣势为优势,走出了制约自己的瓶颈。事实上,各个专业类大学都在尝试这种办法,如青岛农业大学设立了农业新闻方向、有些体育大学设立了体育新闻方向,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工商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都设立了经济新闻方向或经济新闻专业,已初步尝到了“甜头”。但由于是新生事物。关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重要内容还处在探索、发展过程中,这种尝试在专业类院校中还是少数,多数还在徘徊观望状态。

如何保障经济新闻方向的培养质量,关键在于课程设置,经济学的基础课必须由专业课教师“原汁原味”开足,如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打好经济学基础。在高年级的选修课中,还可以增加一些经济学的延伸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对经济学的时代感和前沿问题的把握。新闻学的专业课也要作适当调整,如新闻评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可改成经济新闻评论、经济新闻采访、经济新闻写作,这样就把经济学和新闻学结合起来,避免了“两张皮”。在实践教学方面,尽量带学生到经济类的专业报刊或电台、电视台的经济台、经济栏目、经济节目实习,使学生在实习中感受到自己的专业所长及学业上的不足,从而回到学校以后更加努力地有针对性地学习,“缺什么补什么”,增加学习的针对性和效果。

2 聘请业界人士做与课程有关的专题学术讲座。新闻传播专业,除了请这类专家做“一般性”的学术报告以外,还要请与各门专业课程相对应的业内专家做专题学术讲座,这是由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性决定的。如新闻评论课程,河北经贸大学就聘请了河北省著名新闻评论专家、河北省唯一韬奋奖的获得者、河北日报的高级编辑储瑞耕先生做了关于新闻评论的专题讲座,由于是课程讲座,有的放矢,学生听了“解渴”,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报纸编辑等都要请名记者、名编辑做与课程联系紧密的专题学术讲座,其他专业课也是如此。甚至有些专业课的时段(实践性、操作性强的时段)还可以让媒体的从业人员去讲,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与社会同步,消除“滞后效应”。

3 强化师资的专业技能。上文谈到。新闻传播专业的师资分为三类,除从媒体调入高校的以外,其他两类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少媒体的实际工作经验,致使许多教师在讲到“操作性”的问题时“心里没底”,这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出台了:50岁以下新闻传播类专业课教师,凡没有专业对口实际部门工作经历的。都要到对口实际部门脱产工作锻炼半年以上。并把此项内容纳入职称评审体系分值。对教师的实践锻炼也要有具体要求,实践完毕要提交实践报告,并出具用人单位对本人工作的鉴定。学院也要对教师的实践进行不定期检查,起到督促、监督的作用。经过锻炼的教师,普遍反映收获很大,感性认识增多了,讲课更有底更自如了,同时也为科研提供了一手资料。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10)

随着我国各类媒体中的财经报道分量不断加大,且日益受到重视,财经传媒人才如今位置和身价直线上升。数年前,中央财经大学一位教授就曾预言:“在未来15年乃至更长时光内,财经消息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消息界越来越主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优良的财经记者和编辑也将随之成为最为抢手的新闻从业人群。”[1]传统的财经传媒人才培养模式讲究“行知”,高度注重在职培训。例如2011年雄居世界经济日报发行量排名第一位的《日本经济新闻》(300万份),其培养财经记者长期依靠岗位锻炼和在职培训:应届毕业生进入报社后,除接受岗前新技能培训,半年后还要接受社内进修,第三年和第十年分别还有进修。但是,有着丰富财经新闻从业经验的清华大学全球财经新闻项目主任周乃蔆博士在一次访谈中则指出:“现在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新闻运作的节奏加快,国内外皆然。编辑部不能像以前那样老木匠师傅带徒弟,手把手地教新进记者,都想拿来就用,所以学校就负担起培养财经记者的责任。”在此背景下,高校开展财经传媒人才培养既拥有了广阔的空间,更表现为一种社会责任。

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培养体育等专业性传媒人才相比,国内开展财经传媒人才的专业培养起步颇晚,有资料显示,中央财经大学从1998年开始创办财经新闻本科专业,在国内仍属于领先学校。就笔者了解到的信息,当前国内主要立足于财经类高校创办财经新闻或类似专业,但该专业大多举办在新闻学院(或称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人文学院、社科学院等)内,对于财经知识的培训仍然显得不足,这其实是国内新闻学教育存在的通病:新闻学教育产生的缘起是为新闻业界培养具备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并且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师徒相传的方式,除了由中文专业的教师讲授一些基础课程之外,大多是请业界资深记者编辑入学讲授,采用“短平快”的方式进行专业教育,从而形成了许久以来的“重术轻学”的办学模式。然而由于缺乏深厚的学术底蕴,培养的专业人才往往是后劲不足、根底不深的新闻“工匠”,从而形成了“新闻无学”的尴尬局面。[2]当然也有一些高校在教学上注重财经与新闻传播的结合,如中山大学招收金融专业硕士生时,其财经新闻方向的硕士生便是由主攻经济研究的岭南学院负责,传播与设计学院介入合作培养,这种模式更有助于学生同时吸收、掌握财经与新闻传播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今后实践工作的开展。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依托学校强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实力,加强与文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合作互补,试行联合培养、融合交流,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基本具有两个以上的学科知识基础。[3]

对于财经传媒人才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要求,笔者很赞同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莫林虎的观点:写好财经新闻第一是要勤恳,必须对基础的经济学、管理学的知识要有较深的懂得,要对国内外财经媒体的情形,以及财经新闻的情形有比较深刻的懂得,在此基础上,应当去尽可能多的地方、公司或者政府部门采访;第二要有沟通能力;第三要对新闻写作规律纯熟应用。[4]为促使学生尽快具备这些知识和能力,高校应当整合不同院系的教学力量,切实开展跨学院模式下的跨学科培养,并且与从事财经传播的各类媒体进行合作,使财经新闻(或财经传播)方向的学生走出校门时,就能兼备新闻专业主义立场、财经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等,进入各类财经传媒后可以快速上手,争取在短时期内成为独当一面的骨干。

一、原则:专业理念与专业知识的复合

财经传媒人才应当是掌握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点已经成为各界的共识,但对于财经传媒人才需要拥有的首要能力,不同人士的观点则不尽相同,核心的争议在于,是把传媒人的道义和责任放在首位,还是把专业知识看得更重要。

第一种看法:在当今的财经领域,充斥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管理者贱卖或侵吞国有资产、IPO骗局、银行理财产品蒙人、保险公司给投保人设陷阱、基金经理暗搞“老鼠仓”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及高管千万年薪、员工却衣食不周等诸多不公平现象。当我们的财经记者发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应该有一种揭露它们的冲动和使命感——哪怕报社不给评好稿、哪怕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甚至是要自己贴钱也要报道。这种写作的冲动和激情,就是正义感。[5]持这种观点的人,无疑把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理想、新闻专业主义素质放在第一位。按照他们的说法,财经记者首先是记者,其次才是跑财经的记者,他们第一位的任务是遵循新闻工作者共同的职业准则。

另一种看法:财经消息报道之所以难做,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专业性,正是由于这样的“高门槛”,使得很多记者难以胜任。财经专业知识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经济类基础知识,二是对所报道行业或范畴的认识。对于经济类基础知识,不断地自我学习和积聚是基础的方式,除此别无捷径。在目前分工日益细化的情形下,选准自己的报道范畴进行专业“深耕”也是十分必要的,对此《财经时报》总编辑杨大明曾给过答案:“参照自己的特长,或者说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行业,应用一切可以应用的机遇深入进去,时刻关注该领域的动向,及时归纳总结自己的心得,并经常与业内人士探讨,久而久之,对于该领域或行业内产生的财经事件,在报道时,起码在专业角度方面,可以做到胜人一筹。”[6]的确如此,如今人们认可的财经报道,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财政、金融、证券、基金等狭义概念,而是一种相对广义的“经济新闻”,它包括政经、产经、财经、公司企业、经济评论等诸多板块,与民众的经济生活和个人发展都息息相关。因此,在这些人士眼里,合格的财经记者首先得把财经专业知识弄懂、吃透。实际上,这个观点在近100年前就已经被提出,我国新闻事业的先驱之一邵飘萍在《我国新闻学进步之趋势》中提出:“理想的新闻记者,必须政治、经济、社会诸学,皆有甚深之研究,此外尤当有一二专门,与夫三国以上之言文,再加以多年之实地经验,则庶几乎可与世界名记者相伯仲矣。”[7]

其实,新闻专业主义立场与财经知识都是财经传媒人才不可或缺的,无所谓孰重孰轻。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新闻传播系濑川至朗教授介绍该校新闻研究生培养目标时指出,他们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专业知识的新闻媒体从业者:第一,具备专业、伦理、法律等方面的技能,综合能力强,适应多媒体、全媒体要求;第二,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例如法律记者,必须熟知法律;第三,突出亚洲特点,即重点培养了解亚洲的日本人,或者了解日本的亚洲人。[8]在高度专业化的媒体人才培养过程中,财经传媒人才的培养显然更加复杂,他们通常需要具备多学科专业知识背景、复合素质与技能、良好的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等,据《华尔街日报》《日本经济新闻》等国际财经大报的高层介绍,打造一个财经记者通常需要八年,培养一个政治记者需要三年,培养社会新闻记者只需一年。[9]

由此可见,财经传媒人才的培养应当基于复合型的学术培养,其中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正义感等的锻炼和培养,主要依托新闻专业主义的教育而展开,通常需要在新闻传播学的教育过程中教授、灌输,而财经领域的专业知识,自然是在经济、管理等学院学习最为理想。但在以往,我国传统的财经教育和新闻教育在总体上没有体现出这样的合力:财经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向他们传授较为丰富的财经专业知识,但很少对他们开展文史功底、新闻嗅觉和新闻写作等方面的训练,无法有效表达,导致难以把抽象、枯燥的财经专业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新闻报道,往往有一种“茶壶里煮饺子”的感觉,知晓专业理论和知识却写不出好文章;而接受了较好新闻传播训练、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新闻系和中文系毕业生,却又受制于对财经知识吃不透、弄不通,写出来的报道和评论平面化、不耐看,更无法在业界产生应有的影响力。鉴于这些教学特点,高校应当充分整合经济、管理等财经类学院与文学、新闻传播等学院的教育资源与师资特色,对于学生进行跨学院的培养,使他们在新闻传播专业理念与财经专业知识诸多方面都得到最好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夯实自身的素质和技能根基。

二、模式:2+2制的跨学院合力培养

笔者以为,要真正促使学生拥有新闻专业主义立场与扎实的财经知识,现有的培养模式很难奏效,因为在某一固定的学院内接受培训,学生很容易形成一种思维:我是这个学院的,只有他们能管理我,我要按照他们的规矩学习。而对于参与合作培养的其他学院的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等,这些学生往往采取应付举措,而这些教师也不免感觉自己是帮忙的、陪衬的,不自觉地降低教学要求,使学生无法获取充足的知识和技能。

要彻底变革旧的培养模式,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实行2+2制,将学生置于两个不同的学院(系)内,严格按照所在教学单位的规范,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获取必要的知识和业务技能。从理论上说,其操作模式可以有多种,既可以在学习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中选拔出合格者,先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习两年,然后在新闻传播专业学习两年;也可以让学生先学习新闻传播、中文写作等专业或方向,掌握新闻传播方面的基本技能,然后经选拔进入经济类专业学习,补充财经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过,考虑到知识的学习应当在前、技能掌握在后,并与实践相衔接,因而第一种模式更现实,也更便于操作。

这种培养模式的优势以及难点,都在于学生切实在不同的学院受训,而且严格按照所在学院的教学要求进行培训,尤其是后两年的跨学院学习阶段更应该如此。考虑到这些学生前两年完全没有接受另一新学科的专业知识,在课程设置上可以跟一直学本专业的学生有所区别。例如原来学经济的学生转入新闻传播学专业后,不必跟一直学新闻传播学的学生安排完全相同的课程,在课程的侧重点、进度等方面应适当灵活处理,便于他们顺利进入角色,但总体目标、专业技能的要求则不能降低,尤其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立场和传媒工作者“铁肩担道义”的品格,必须在后两年的学术训练中认真灌输,使他们准确把握财经传媒人员最重要的品质。同样的道理,这些学生前期所在的学院也应该充分考虑到他们后两年要进行跨学院的学习,在前两年的教学活动中尽量把他们需要储备的专业知识、技能等传授给他们,为此有必要将部分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课程提前,使他们前两年最大限度地掌握必备的财经专业知识,或者是相应的新闻传播技能及思维方法。

三、考核:以实践成果评定毕业成绩

财经新闻或财经传播专业培养的人才应是直接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型人才,他们是否合格最终要靠社会实践来检验,高校的培养过程也应充分顾及这一点,尽快让学生与社会实践接轨,最有效的途径是强化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能力。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莫林虎介绍该校财经新闻本科专业的办学经验时称,自开办之初,他们就强调教学与新闻业界的结合,聘请财经新闻界的资深人士来校授课,并与《中国财经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建立了联系。实际上,让学生真正进入财经类媒体,在实际工作中接受锻炼,是培养财经传媒人才最切实可行的办法之一,高校不仅应当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媒体实践活动,更要从制度层面设计出激励举措,最有效的途径是要求学生以实践成果、毕业设计参加毕业答辩,作为其获取毕业成绩最主要的依据,把他们“推”到媒体实践的第一线。

在校期间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财经传媒人才而言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与体育、娱乐、社会新闻等不同,财经新闻通常不是动态新闻,绝大部分重头财经报道是记者长时间观察、思考后的产物,而当前诸多媒体实行的“三个月定生死制度”(在许多媒体,新员工进入媒体的前三个月为试用期,如果在此期间不能完成工作定额,或者其工作成果在部门、媒体内始终落后,通常就得被迫离开)又迫使毕业生快速上手,不允许“厚积薄发”“慢工出细活”,因此毕业生最有效的应对方法是通过在校期间的实习和实践活动,掌握较强的财经报道技能,避免在残酷的就业竞争中被淘汰。

要求学生以实践成果参加毕业答辩,作为获取毕业成绩的主要依据,在成都高校,特别是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中已经推行多时,四川大学率先推出这一思路,2010年四川大学新闻系有3名本科毕业生选择用新闻作品代替传统的学位论文,并且全部答辩通过,获准毕业;而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实施的此项改革得到了更多学生的响应,该系2007级106名本科毕业生中,有37人选择毕业设计,而一年后的2008级102名本科毕业生中,更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选择了毕业设计。结合财经报道的特殊性,可以要求毕业生将财经深度报道、财经评论等体现个人思考、独立见解的作品作为毕业设计,提交毕业答辩,但对于部分选择考研究生、进一步深造的同学,经过申请后也允许他们做毕业论文,即制定出“毕业设计为主、毕业论文为辅”的毕业考核模式,真正体现重视媒体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媒体工作能力的导向。

参考文献:

[1]郑春峰,刘丽琴.财经报道的宏观视野和中观视角[J].中国记者,2006(11).

[2]牛炳文,王春玲.探析当前新闻学教育专业的矛盾[J].新闻爱好者,2012(6下).

[3]李南.“融合教育”观下的新闻教育改革[J].新闻爱好者,2012(3上).

[4]陈立敏.论财经记者的素质要求[J].新闻爱好者,2008(1).

[5]蒲继东.财经记者应具备的四项基本素质[J].新闻窗,2011(4).

[6]杨大明.在搜狐记者训练营第六期讲座全文[EB/OL].http:///42/53/article214855342.shtml.

[7]邵飘萍,肖东发,邓绍根.邵飘萍新闻学论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15.

[8]刘海贵,张帆.美日新闻教育及变革对中国的启示[J],新闻爱好者,2013(3).

上一篇: 新课标教学论文 下一篇: 小学课改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