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畜牧业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9 09:18:36

生态畜牧业论文

生态畜牧业论文篇(1)

2生态畜牧业的特征

2.1生态畜牧业主要是以养殖畜禽为中心,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地配套相关的无污染、高效的工程体系,将资源的开发同生态的平衡很好的结合起来。

2.2在生态畜牧业的各个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假如其中的某个环节受到了干扰,就会波及整个系统,从而使其失去原来的平衡状态。

2.3在生态畜牧业系统中以其“食物链”的形式源源不断的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转换、流动,从而保证了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异化与同化作用正常的进行。

2.4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是生态畜牧业中比较完善的配套,通过这个配套,不仅能减少污物的出现,而且还能实现效益的增加以及环境净化的统一。

3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措施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高效”的原则,充分的和“以示范服务促推广,加快舍饲转方式,龙头带动扩规模,精深加工增效益”的思路利用资源丰富的“土地、牲畜、草”,结合现代科学的技术,走“立草为业、草畜结合、龙头带动、整体推进”的现代健康型畜牧业发展之路。

3.1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饲草作为生态畜牧业发展中的纽带和关键,在山区要结合封山禁牧发展舍饲养殖工作,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着力点,加大人工种草力度。科学种植,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既满足牲畜需求又提高草场植被覆盖率;增加适合当地生存环境的母畜,引进高产、低耗、节粮的畜种,标准化生产,提高质量,保障品质,发展健康畜牧业。

3.2经营方式转变,集约化水平提高

首先,发展生态、优质、高效畜牧业,关键在于饲养方式的转变。从贫困山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要把粗放、单一、天然放牧的饲养方式向规模养殖、舍饲养殖转变,大力推广牲畜舍饲圈养技术,走种草养畜、草畜结合的发展之路。其次,按照科学规划、统一标准、创新机制、科学管理原则,采取政府推动、部门规划指导、群众自愿合作建设、自主经营的方式,建设人畜分离、集约化养殖、若干农户合作建设、饲养和防疫设施完备、粪污处理设施配套、技术规程统一、管理措施一致、畜禽生产相对集中或相对封闭的养殖小区。走市场牵小区,小区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再次,按照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实行一村一品,专营专销,杜绝蜂拥而上,增产不增收,货贱伤农,走特色养殖之路。2008年以来都安县实施山羊圈养示范项目结合溶岩山区石漠化治理项目,建立山羊圈养示范户120户,累计圈养山羊6820只,三年累计出栏肉山羊6500只。年产值325万元,纯利润156万元,户均养殖新增收入1.96万元,新增纯利润1.3万元。项目的实施,更是促进了该县养羊业的发展,2009年全县山羊饲养量44.36万只,出栏21.21万只,比2006年分别增长25.7%和39.5%。全县养羊业产值22180万元,纯利润1064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元。圈养舍饲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带来明显的生态效益。该县推广山羊圈养舍饲、品种改良、种草养羊及农作物青贮、氨化喂养技术,同时开展标准化羊舍建设,使生活区和生产区分开,既符合生态要求,又有利于发展规模化生。农户配套种植牧草养羊和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养羊,使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减少草山的超载压力,有利于草山植被的恢复,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3.3资源的回收利用,促进生态平衡

生态畜牧业论文篇(2)

2008年,中共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做出建设生态畜牧业的战略决策,海西州天峻县梅陇村是试点村之一。自开展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颜顺新视,成功探索出了“以草场承包经营权和牲畜人股,实行股份制经营的“梅陇模式”。2010年,海西州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由试点、示范转向全面推广,全州各地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在推行“梅陇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生态畜牧业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海西州为贯彻生态立州战略,将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作为一个建设目标和重要举措。2010年以来,全州在所辖5个市县各选择一个村开展以牲畜和草场八股方式组建股份制合作社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畜牧业示范村建设。截至2010年11月10日,5个示范村共有261户牧民加入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入社率达到79.8%:人股可利用草场116.55万亩,八股率70%;八股牲畜6.72万头(只),八股率66%。同时,在全州选择64个牧业村作为生态畜牧业建设启动村,组建了64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八社牧户达到3535户,人社率达到78.9%,并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制定了牲畜和草场作价八股方案,为2011年完成牲畜和草场作价八股奠定了基础。

(一)提高牧民的组织化程度,较好地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随着畜产品买方市场和畜牧业大生产、大流通格局的形成,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由于规模过小,信息不灵,科技水平不高,其产品生产的数量、品种、质量很难适应大市场的变化,造成畜产品卖难、牧民增收难和畜牧业发展难。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使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而且能准确把握、捕捉市场信息,能综合大家的智慧,有效地解决牧民养什么、怎么养、卖给谁的困惑,从而带领牧民进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更加简单、方便地将牧民的生产与市场的最终需求对接起来。

(二)降低畜牧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畜牧业比较效益。首先,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能使畜牧业生产形成专业区域,能有效地推动规模经营,提高畜牧业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产业化程度。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立,促进了畜产品向专业化发展,专业化生产降低了畜产品单位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其次,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能方便、快捷、有效地推广科技良种,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再次,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购进生产资料,实行批量购进,杜绝了假冒伪劣,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统一销售产品,降低单个牧民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而且还可以较好地避免在市场低谷期因牧民分散经营而导致的过度竞争。另外,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依靠集体的力量、规模的优势,增强谈判地位,提高牧民的竞争意识。一方面,在市场发生波动时,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个生产经营组织,能有效阻止加工和销售企业压级压价损害牧民利益。另一方面,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统一组织批量出售产品,能取得价格上的优势。同时一些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共同出资搞运销、屠宰、加工保鲜,内部有了分工,使牧民不仅能取得饲养环节中的利益,还能获得流通、加工环节中的利益,增加收入。更主要的是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介入流通、加工领域,让牧民从第一产业进入二、三产业,有利于进一步活跃牧区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畜牧业的比较效益。

(三)有利于政府更有效地指导畜牧业生产。现行畜牧业管理体制僵化,政府与牧户之间缺乏有效的中介组织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而牧民要适应畜牧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就要进一步进行组织创新,提高牧民的组织化程度,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结起来。畜牧业产品流通体制的创新,畜牧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将推动各级政府领导方式的变革,改变主要依靠行政推动的被动局面。政府可以依靠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这样的“载体”,把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性意向、各种信息、新品种、新技术等有效地传递到千家万户,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建立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把牧民联合起来,为政府调控和指导畜牧业及牧区经济发展提供了组织基础和中介,政府可以通过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指导牧民生产经营,把政府的产业政策落到实处,使生产与市场需求得到有效衔接,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利用牧民自己的经济组织指导畜牧业生产,比单纯依靠政府部门的行政指导更容易为牧民群众所接受。同时,牧民通过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把自己的愿望、要求和牧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反馈给政府,合作经济组织不仅为牧民走向市场架起了桥梁,也为政府与牧民的沟通提供了新的渠道。实践表明,大力支持和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其不断发展壮大,政府才能更好地指导畜牧业和牧区经济发展。

(四)有利于保护牧民的利益,提高牧民收入。近几年海西州牧民收八增长缓慢,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返贫的现象,原因是草场有限,若要想增收就得增加牲畜,而增加牲畜,草场负担过重,就会导致退化,无法可持续发展。牧民想增收没有任何途径,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就强烈地渴望能有一个真正为牧民服务的组织帮助他们。而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把单个分散的牧民组织起来,较好地保护牧民的利益,提高牧民的收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牧民自己建立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合作组织中,实行分户生产,合作加工,牧民既是畜产品的生产者,又是加工、销售企业的主人,形成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从而保证畜产品附加值能够返还于牧民。(2)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除了为牧户提供加工、销售服务外,还可以提供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有利于聚集牧民手里的闲散资金甚至消费资金投入生产,这就有利于利用互助合作的力量扩大生产和抵御灾害,减低风险。(3)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仅对内是非营利性的,而且可以享受国家的某些优惠政

策,有利于增加牧民收入,提高畜牧业比较效益。(4)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牧民在自愿基础上联合起来的独立经济法人,合作经济组织办加工、销售企业,一方面有利于吸收牧民手里的闲散资金,消化剩余劳动力和劳动时间:另一方面,牧民由于是合作社的主人,更容易做到从实际出发,防止“刮风”和产业猛烈扩张,从而降低成本,规避风险,而且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及时把牧民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向有关方面反映,代表牧民争取自身利益,如财政、信贷投入政策向牧业和牧户倾斜等。

(五)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牧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牧区改革极大地调动了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一部分经营能力较强、条件较好的牧民率先致富。但许多牧民或因经营能力差,或因条件限制等种种原因,收入增长缓慢。不同地区、不同牧户之间的贫富差距逐步拉大,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人多草地少、牧户经营规模狭小、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较低等情况,决定了我们要实现牧民的共同富裕,就必须采取多种形式把牧民组织起来,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可以从资金、技术、信息、销售渠道等多方面给予贫困的成员以帮助,带领他们更快地脱贫致富。合作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牧区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牧民的就业门路和资源占有量,提高牧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从而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二、海西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园分析

(一)缺乏高度的认识。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在工作中没有将生态畜牧业台作经济组织摆上应有的位置。如有许多人仍对合作化运动记忆犹新,“谈合色变”,心有余悸,把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与以往的“合作化”“大锅饭”混淆;有的认为,提高牧民的组织化程度很重要,但对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否担当这个重任持有疑虑:有的人对目前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存在认识上和理解上的误区,主要表现是“自发论”。认识上的原因,导致了领导上的无力,制约了海西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二)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够宽松,内部运行不健垒、不规范。由于认识模糊,对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实践缺乏理论上的总结,对合作经济理论缺乏深入研究,对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地位、管理、组织等搞不清。一些地方对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兴办、起名、运营、解散等方面比较随意,许多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没有规范章程,宗旨模糊,职责不清,加之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完善,民主氛围不够,致使组织内部缺乏活力。

(三)会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人才缺乏。一些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的发起人和带头人大多数综合素质不高,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较弱,缺乏一些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较强的符合型人才。因此,造成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的现代畜牧业技术、生物技术、新品种的应用以及种、养、加工模式缺乏,从而导致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事事依赖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建立与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海西州牧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合作经济制度的构建需要必要的条件,需要一个历史过程。从目前来看,在海西州建立生态畜牧业台作经济组织还有一些制约因素,诸如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善、牧民群众的文化教育水平低、民主意识浅、经营管理能力弱;畜牧业发展集约化程度低,规模效益不高:牛羊肉加工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高端畜产品开发滞后、品牌建设不强,牦牛、绒山羊等畜牧业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发展不能有效带动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单一,解决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较大:部分地区干部群众对建设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到位,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没有形成各级政府合力推进的局面;一些群众对发展生态畜牧业台作组织理解不深,合作经济组织的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等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州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三、发展和完善海西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为进一步促进海西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一、要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形式在全州搞好宣传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工具,利用黑板报、村民会议等传统方式,向社会公众特别是广大牧民群众宣传正确的合作思想,帮助他们逐步清除对合作经济的种种误解,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合作观,打消他们的‘恐合’心理,提高他们的合作积极性。在所有可以利用的宣传方法和途径中,尤其要重视典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宣传作用,这种以感性认识为主的宣传对牧民的合作意识的刺激往往是最深刻的,相对于其他形式的宣传来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成员是牧民,牧民群众只有在真正了解其组织的基本功能与作用的基础上,才能积极行动起来,对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区域性较强、与外界联系较少的牧民来讲,只有通过宣传教育、典型示范等方式,才能使他们认识到合作经济组织既不是原有的集体经济的复归,也不是对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否定,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牧民自主自治的经济合作组织,是提高畜牧业产业市场竞争力,维护牧民合法利益的组织,从而唤起牧民的合作意识,培植合作经济组织的群众基础。

第二、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牧民群众的合作素质。要把对牧民和牧区基层干部进行合作经济理论的宣传教育培训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合作教育与培训体系,提高牧民群众特别是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实际管理者的合作水平,在此基础上对各市、县、乡主管农业的领导、合作组织的负责人以及牧户成员分期分批进行培训。这样,既培养了一些有合作思想、懂得如何指导合作组织发展的领导干部,又培养了一批具体管理合作组织的负责人和参与合作组织的牧民群众。通过培训骨干,使他们能够掌握发展合作经济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具体操作方法,把少数牧民的自发行为转变为广大牧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知道怎样利用合作经济组织,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规避市场的风险,争取更多的利益。合作经济组织本身就具有教育功能,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提高牧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和合作意识,使他们真正感受和体会到合作制度给家庭经营带来的益处,调动牧民参与和创办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性。

第三、加强合作理论研究。从实际出发探索符合海西州州情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学习和研究西方合作理论与实践,弄清现代西方合作经济组织的原则、机制、特点、趋势等基本问题,掌握现代合作经济的一般性理论,为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奠定

理论基础:总结我国其他省份和地区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促进海西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以西方合作理论为指导,借鉴我国二十多年来所取得的经验,结合具体实际,构筑符合海西州实际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理论体系,形成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二)地方领导要非常关注和重视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发挥政府的优势,加强对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导。现阶段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离不开党委、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必须坚持把充分调动、发挥牧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正确发挥党和政府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宣传优势结合起来,加强对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服务和监督。政府要把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制度创新,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尤其是在海西州情背景下,一项改革措施能否取得成功,各级领导的认识和重视非常重要,尽管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牧民是主体,但并不意味着合作经济事业仅仅是牧民自己的事情,合作组织是兼顾公平和效率的组织,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中都能起到作用,并在很多方面配合政府相关政策的实施。所以,关心和支持合作事业的发展,政府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一点应成为共识,特别是在合作社开创时期,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更为关键。总之,要把政府部门对合作经济组织自上而下的扶持指导与合作经济组织本身自下而上的发展规范有机的结合起来。政府部门的领导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合作经济的根本原则,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海西州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三)抓好试点示范,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实践证明,扶持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先抓典型,开展试点示范,然后在巩固试点成果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逐步推开,稳步地、一批一批地办好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这样做,既使广大牧民亲自体验或亲自看到参加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好处,从而调动更多牧民参与的积极性,也使政府部门领导在实践中掌握指导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然后再去指导实践,同时还可增加对有意兴办或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各种社会力量的吸引力。需要指出的是,在试点、推广经验的过程中,政府不能强迫,要以总结和宣传经验为重心。让牧民自觉地去接受这个新事物,自愿地选择各种发展类型,这样才最有生命力。政府部门必须搞好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试点示范推广工作,广大牧民虽然有渴望组织起来的需求,但是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和行动能力,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帮助,各地政府可以在产业基础良好,畜牧业经营专业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方开展试点工作,总结经验,树立典型,为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普遍意义,可以借鉴推广的做法。

(四)大力培养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头人。根据海西州的实际情况,推进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一条根本经验是坚持“政府支持,能人领导,牧民参与”的基本原则。在牧民群众整体素质不高,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的形式下,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领导成员的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直接决定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平时人们所谈的“能人效应”。组织的领导成员素质影响到普通成员的观念与态度,影响到普通成员对领导成员的认可与回应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合作经济组织的凝聚力。培养具有奉献精神又有合作才能的合作企业家,对合作经济组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各级政府应大力支持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坚持‘能人’领导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技术路线。国际台作运动的成功经验表明,弱者自我难以联合起来,弱者需要精英强者的带动,这些社会精英是由热心于合作事业的有志人士组成,合作经济组织的生存能力与合作组织领导者的道德素质与技术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在牧区,有不少为牧区共同发展,牧民共同富裕而献身的人,有许多能够将个人的利益寓于摄取整体利益之中,以求共同发展的人。他们不仅有高尚的道德,能热心为农牧民服务,而且还懂经营,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这些有专业经营管理经验,在群众中有威望,得到广大牧民认可的‘能人’,能带领牧民创建形式多样的合作经济组织。因此,要发展和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具有献身精神,能带领牧民共同致富的牧区‘能人’,鼓励、引导、扶持他们领办各类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

生态畜牧业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4-0250-1

0 引言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资源匮乏也逐渐的显现出来,人们在一边开发利用大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节约能源的使用,越来越多的人们呼吁人与大自然要和谐相处,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直接的关系,那么快速发展的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主要有哪些呢?为什么说发展生态畜牧业势在必行呢?

1 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污染问题

污染问题总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环境和大气的污染;二是对水资源的污染;三是对土壤的污染。

1.1.1 对环境和大气的污染 畜牧业对环境的主要污染包括,粪便、污水、噪音、粉尘、病原微生物等。这些污染情况在我国非常常见,对环境影响比较大。

在大气污染方面,畜牧业产生的气味、粉尘、微生物等到大气中会得到自净,但是如果过量释放超过了大气的自净能力就会危害人类和动物,影响周围的人和动物,破坏卫生环境,甚至引发疾病。

1.1.2 水资源污染 畜禽粪污产生的有机污染物会随着雨水进入到自然水体中,同样,少量的污染水体可以自净,但是大量的污染就会影响水质。污染严重时,病菌可以直接通过水体,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因此不容小视。

1.1.3 对土壤的污染 同样粪污进入土壤后,有一部分会被土壤微生物净化分解,如果粪污过量同样有一部分无法分解,也就是所说的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这种情况发生时同样会破坏土壤成分,对土壤造成了污染。

1.2 畜禽疫病与食品安全

1.2.1 畜禽疫病 最让人头疼的就是畜禽疫病的发生。

据统计畜禽的疫病有上百种,并且疫病种类正在逐年上升。疫病已经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每年因畜禽疾病所带来的损失非常严重。畜禽疫病容易传染,并且人畜共患的疾病也有好几十种,因此畜禽疾病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1.2.2 食品安全问题 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就是食品安全问题。

除了疫病外,人们最担心的就是化学物质、药物、重金属、生物激素在畜禽体内的残留问题,给人们的饮食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因此国家把食品安全问题作为食品问题的重中之重,在食品安全检查上加大力度。

2 发展生态畜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1 畜牧业的发展水平也是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从我国畜牧业现在存在的问题不难看出,发展生态畜牧业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所谓的发展生态畜牧业就是要努力的寻求解决我国畜牧业现存的问题,不断创新来配合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大力的发展生态畜牧业,可以有效的转化粮食和其他副食品,带动种植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农产品增值空间,促进经济发展。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生态畜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正是畜牧业发展水平的体现,畜牧业的发展水平也是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2.2 生态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畜牧业的发展也跟上了时展的脚步。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问题也正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现代社会的飞速进步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生态平衡这一问题,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才能生存和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产生也是一种必然,因此,生态畜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邢金锁.贫困山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几点思考――兼论麟游县畜牧业的发展思路[J].畜牧兽医杂志,2009(01).

[2] 黄梓梁.生态畜牧业及其减灾防灾作用初探[J].湖南畜牧兽医,2001(04).

[3] 安立龙,效梅,王均良.论我国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及实践[J].中国草食动物,2003(04).

[4] 赵黎明.环境问题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上)[J].当代畜牧,2000(02).

[5] 常景周,孙淑梅,王占江,田海渠,刘五方.家畜生态与饲料利用[J].家畜生态,1999(03).

[6] 张继先.关于人工生态型畜牧场及其构成模式的探讨[J].家畜生态,1999(03).

[7] 林其伟.对我省畜牧业持续发展的思考[J].福建畜牧兽医,1999(03).

[8] 张福权,余斌.我国集约化畜牧业该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1999(02).

[9] 高惠林,方热军,汤少勋.生态畜牧业的理论与实践[J].家畜生态,1999(02).

[10] 王占彬.畜牧业产业化与家畜生态学[J].家畜生态,1999

生态畜牧业论文篇(4)

问题提出

黄河首曲草原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境内众多的黄河支流和丰富的湿地资源,又称为“高原水塔”和黄河上游的“蓄水池”。玛曲县的草地资源是当地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天然生态屏障。这说明玛曲草地资源重要的经济和生态功能。其实草地资源和畜牧业是重要的利益相关方关系,二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其中一方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另一方的发展。只有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才能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玛曲位于甘肃省甘南州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甘、青、川三省结合部,是黄河上游重要的补给区。由于独特的高原地理环境,形成了优质的草地资源,全县共有草地面积128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4.3%,可利用草地面积1245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96%。草地资源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玛曲是纯牧业县,畜牧业是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2008年畜牧业总产值达28723.07万元,占当年GDP总量的41.78%,畜牧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畜牧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

2.原料型畜牧业模式分析

2.1原料型畜牧业概念及其特征

原料型畜牧业是指以草原为基地,牧草为生产资料,在没有补饲的情况下,采取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过分追求数量不重视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只是把牧草资源转变初级畜

产品的社会物资生产部门。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原料型畜牧业首先表现在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畜牧业只是纯粹的利用天然草场,过分依赖自然条件,即使是在牧草资源较少的年份,也不补饲,自然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畜牧业的产量和畜产品质量。其次是落后的经营方式。这在经营管理方式上完全的自由放任放养方式,不注重牲畜的结构和出栏、销售时间,最终导致种群结构不合理,畜产品质量较差,收益较低。

二是生产组织程度低。在实行草畜双承包制后,畜牧业以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模式为主,牧民抵抗风险能力较低;同时牧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在获得生产、销售的信息资源的渠道少、市场把握困难,畜牧业发展水平也较低,畜牧业经

营规模小容易造成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而缺乏竞争力。

三是缺乏品牌优势。无论是牲畜销售还是畜产品销售都缺乏品牌效应,纯天然草场的资源优势和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畜产品和有机畜产品特色未能充分体现,产品价格和普通畜产品的价格相差无几,出现了“优势优质资源、产品优质不优价”的尴尬局面。

2.2原料型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玛曲是纯牧业县,畜牧业是当地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畜牧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的生活水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玛曲经济社会取得了重要成就,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表1可知,畜牧业产值占GDP得比例平均为36.93%,其中2000年达45.71%,对GDP的贡献率近50%,可见畜牧业在玛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表2可知,玛曲牧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二者之差最大为2000年的926.30元,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增加牧民收入,促进了玛曲经济的发展。

表1玛曲县畜牧业产值及比例单位:万元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GDP

23751

26095

28700

32609

37201

42750

48500

54849

68714

畜牧业产值

10856.67

10125

10750

10818

11401

12433

13335

15757

23501

占比例 %

45.71

40.34

39.57

35.45

32.35

30.36

32.73

34.09

41.78

资料来源:根据《甘肃农村统计年鉴》各年计算数据整理

表2玛曲县和甘肃省农村居民纯收入比较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玛曲牧民人均

纯收入(元)

2355

2400

2460

2528

2600

2670

2755

2855

3085

3385

增长率 %

-

1.9

2.5

2.8

2.8

2.7

3.2

3.6

8.1

9.7

全省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元)

1428.70

1508.61

1590.3

1673

1852

1980

2134

2328.92

2723.84

3134.08

增长率 %

-

5.6

5.4

5.2

10.7

6.9

7.8

9.1

17

15.1

二者之差

926.30

891.30

869.70

855.00

748.00

690.00

621.00

526.08

361.16

250.92

数据来源:根据《甘肃省统计年鉴》和《玛曲县统计年鉴》各年数据计算整理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料型畜牧业发展瓶颈越来越明显。由表1可知,畜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越来越低,由45.71%降低到30.36%,虽然近几年比例有所上升,但仍低于2000的水平。由表2可知,牧民人均纯收入和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由2000年最大的926.30元减少到2009年的250.92元,减少了675.38元;同时玛曲牧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长率低于全省水平,平均增长率4.14%也低于全省9.18%水平,落后全省4.21%。这说明了原料型畜牧业经济制约了牧区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的收入水平。

原料型畜牧业不仅对经济的发展和牧民收入产生了影响,而且还造成玛曲草场退化,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实行草场承包以后,牲畜的存栏量急剧增长,由1982年的170.81万个羊单位增加到2009年的327.4万个羊单位,增加了近两倍;而玛曲草场的理论载畜量为166万羊单位,2009年玛曲超载161.4万羊单位,超载率为97%。牲畜超载最直接的结果是草场退化,1985年沙化面积为2.16万亩,2003年达到80.1万亩,沙化面积增加了近40倍,平均沙化速度达到20.94%。草场退化导致了草场质量下降草场可食牧草产量从1982年的平均5860.5千克/公顷,下降到2004年的4000千克/公顷,降幅达31.75%;还导致了秦艽、甘肃贝母、红景天等珍贵药用植物的灭绝。草场面积退化草原涵养能力降低,黄河高原水塔功能减弱。

3.高寒牧区玛曲畜牧业经济转型原因分析

玛曲畜牧经济兴衰和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不仅关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还影响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近年来,原料型畜牧经济的发展导致经济发展缓慢,生态环境恶化,黄河补给区功能减弱。所以,玛曲畜牧业经济必须实现转型。

3.1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正如经济效用理论所言,畜牧产品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市场经济的约束,消费者的偏好和产品的性能决定了消费者最后的决策结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消费意识不断增强。同时居民消费以享受型、高层次消费为主,在购买商品时更加注重产品的功能、效用和品牌。根据对兰州市居民的100份问卷调查,从图1中可知出,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的行为最高,所占比例达45.6%,一般产品的比例最低,只有12.1%,由于消费者对有机产品不是很了解所以比例也较低。说明

图1不同类型产品的购买比例图图2品牌和非品牌的消费比例

居民在消费时更加注重绿色、无公害的产品,不再盲目追求产品的数量。从图2可知,消费者对品牌和非品牌的消费比例分别为56.7%和43.3%,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优先考虑品牌比重较高,说明消费者品牌意识增强,可以预见品牌产品将是未来消费的主流。

同时,市场竞争已由过去单纯价格竞争转向品牌竞争,哪家企业开发和生产的产品品种新颖,质量可靠,服务优等,那家企业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谋求品牌优势特别是名牌优势是开发培育特色品牌业化和市场化的当务之急。无论是消费者需求还是市场竞争的要求,高原畜牧业经济必须实现转型。

3.2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需求。草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玛曲作为黄河水源重要补给区,补充黄河水量达45%左右。因此,玛曲草原的退化程度和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当地生态环境的安全而且还关系到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近年来,草地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引起当地气候、环境变化,草地生产力降低、草地功能衰减和丧失,同时还导致黄河首曲湿地地下水位下降。目前,玛曲境内数千个泉眼已经干涸,流入黄河的27条主要支流中,已有11条常年干涸,另有不少成了季节河。数百个湖泊水位明显下降,地表径流量和土壤含水量锐减,全县干涸的沼泽面积高达160万亩,造成生态环境失衡,诱发土地沙化,危及当地及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因此,高原牧区经济转型是保护当地及黄河流域生态建设与生态安全的迫切需求。

3.3区域经济发展和地区稳定的需求。玛曲是一个藏民族聚居的纯牧业县,畜牧业是牧区经济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是广大牧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最根本、最主要的基础资源,畜牧业的丰歉兴衰直接影响着地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玛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畜牧业发展水平比较低,还是传统的游牧方式,影响了经济进一步发展,导致了牧民的收入增长缓慢、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同时,经济的繁荣、牧民生存环境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维护政治稳定的重要方面。因此,促进高原牧区畜牧经济的转型,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地区稳定的要求。

4.高寒牧区玛曲畜牧业经济转型模式研究

高寒牧区畜牧业经济的转型,首先考虑是保护高原生态环境,其次才是经济的发展问题。经济转型要以地方实际情况为前提,通过联户经营和定居等模式减轻草场退化,其次调整产业结构、走品牌化和产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最终目的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4.1转型模式分析

一是发展以联户承包为主经营模式。联户承包是指依法拥有草原所有权的集体经济组织或依法获得国有草原使用权的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多个农牧户联合承包一片草场,实施联户经营的一种承包方式。联户的实质是具有农区的合作社性质在牧区新的表现形式,是把草场相邻或相近的牧户分散的牧场集中经营,实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共同管理的一种模式。实行联户经营可以有效地减少因围栏产生的生产成本;解决部分牧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联户经营牧民之间责任共担,降低因自然灾害等产生的风险。

二是牧民定居,牲畜游牧的生态模式。高寒牧区实行定居模式可采取下面两种模式。第一,以城镇为中心的定居模式。该种模式主要以不愿意继续从事放牧的年轻人为主,游牧不在是牧区唯一的生产方式,通过从事商业、贸易或其它服务行业等途径,使一部分牧民逐步从依赖养畜生活转变为靠经商生活,实现牧民生产方式的转变,使牧区的人口下降到牧区天然资源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减轻人口过快增长对天然草场的压力。第二,联户定居模式。主要针对继续从事畜牧业的牧民,该模式有助于政府投资,改善牧区的交通、水电基础设施,降低政府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成本,同时促进牧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善了牧民群众的居住环境,提高了牧民的生活条件;而放牧人员和牲畜不定居,建立了生态定局和游牧并存的高寒草原新模式。既实现了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又最大限度的保护了草原生态环境。

三是培育高原特色品牌型畜牧业产业化模式。特色品牌特征是品牌定位和品牌个性结合后的特殊产物,它能够帮助产品和服务在消费者头脑中建立起独特的魅力。因此,特色品牌的影响无论是企业还是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发培育特色品牌牛羊肉产业和具有地域资源优势特色的产业,创立品牌,特别是具有竞争力的名优品牌,在竞争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加强畜产品产业化发展,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畜产品,培育优质产品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走品牌化道路,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

四是高原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模式。高原生态文化旅游是发展高原生态畜牧业最重要的模式。高原生态文化旅游以高原独特的地理条件形成的自然、民族文化和人文景观为基础,既可以使生态环境、民族风俗和优秀文化传统得到较好的保护,又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的旅游方式。生态文化旅游本身要求人、草、畜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和谐共存,是对生态环境的良好促进,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有利于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地资源,正确处理人、畜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三者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牧民脱贫致富缓解就业压力。旅游业将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服务业促进作用明显,而服务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玛曲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拉动投资、促进消费,在这“两驾马车”双重拉动下,玛曲经济必定会快速发展。

4.2经济转型模式的实证应用

首先,继续扩大联户经营模式,推进牧民定居工程。实行联户经营和定居工程根本目的是解决因草场退化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90%夏秋草场实行联户承包经营有效的解决了草场退化问题;而春冬季牧场实行承包到户的经营方式,草场退化严重,因此要继续扩大联户经营向冬春季牧场推广。在实行牧民定居工程要以牧民需求为依据,因地制宜。目前牧民定居主要是以城镇为中心的定居模式,只是解决了部分不愿以游牧为生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多数愿意继续从事传统的游牧方式的牧民没有从定居中获得好处,针对这种情况则可实行联户定居弥补以城镇为中心定居的不足;而现在的联户经营以3-5户牧民为主,规模较小,不适合联户定居。所以在实行联户经营过程中要扩大联户规模,建立以10-20牧户为主的牧民定居社区。

其次,走特色品牌产业化道路。从图3中可以看出,特色品牌型畜牧业发展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改造现有产业发展模式。首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特色牛羊肉品种,对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产品优化升级,走出本地区。目前玛曲县唯一一家有机畜产品加工企业,没有特色的品牌产品和规模化生产,导致成本过高,企业发展困难。因此,要大力发展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建立具有竞争优势的畜产品品牌;其次,畜牧业向相关产业或行业渗透。欧拉羊肉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肉质细嫩可口的优点,并借鉴内蒙古“草原兴发”和“小肥羊”品牌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优质资源走品牌化和产业道路,同时加强产品品牌宣传;建立专业化营销组织,产品统一销售,即使是单纯销售牲畜也要利用高原天然草场的资源优势—纯天然、无公害、无污染,提升产品的价值。

产品深加

现有优势产业

延长

高原特色

品牌

产业

相关产业渗透

经济可持续发展

产业链

特色品牌产业

营销

开发优势产业

产业化经营

绝对优势

条件

图3品牌产业化发展途径

二是发展具有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地区资源特色产业。玛曲鮭鳟鱼类养殖具备发展的条件。首先,独特的养殖水源—大水泉,其他任何地方不具备的资源,这是发展鮭鳟鱼类养殖业的绝对优势;其次,鮭鳟鱼类在甘肃省其他地区和其他省份都有养殖,但在海拔3400米的高原地区养殖还是独一无二,是发展养鱼业的比较优势。同时加强高原冷水鱼的品牌建设,使高原冷水鱼发展成“资源优势,优势产品,高价格”的品牌产品。而现有一家鮭鳟鱼类养殖场—大水渔场,规模较小,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养殖;资金缺乏,致使鱼苗到了更换期限,只能超期养殖,导致产量下降。因此,在培育地域资源优势特色的产业时,需要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最后,发展高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既发挥草地资源的生态、社会效益,又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解决了传统畜牧业中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相互矛盾的难题。从由表3中可知,玛曲旅游业产值的绝对值由2000年的25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2091.8万元,增长了12.37倍,旅游收入占GDP

表3玛曲旅游业产值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GDP(万元)

23751

26095

28700

32609

37201

42750

48500

54849

旅游总收入(万元)

250

370

495

666

1552

1294

2329.6

3091.8

旅游收入占比例(%)

1.05

1.42

1.72

2.04

4.19

3.03

4.80

5.64

资料来源:根据《玛曲县统计年鉴》(2000-2007)各年数据计算整理

的比例也由2000年的1.05%增加到2007年的5.64%,所占比例呈稳步上升趋势。说明旅游业将会发展成玛曲经济支柱产业,在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玛曲高原生态旅游发展要抓住我国城乡旅游需求旺盛有利时机,紧紧围绕打造甘南“香巴拉”旅游品牌,重点突出民族特色、生态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同时加强对“天下黄河第一弯”、“格萨尔王发祥地”、“亚洲一号天然草原”等特色旅游品牌的宣传推广和营销,发展高原生态文化游、玛曲湿地游和民族风情游等特色旅游。

5.结论

畜牧业是高寒牧区主要的生产方式,在高寒牧区经济发展中处于主要地位。而高寒牧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保护成为关注重点。因此,要充分认识目前原料型畜牧业发展模式的弊端,通过经济转型从根本上解决草场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共赢。

参考文献1 结古乃·桑杰.黄河首曲生态环境现状与社会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藏学,2007年第2期(总第78期)

2 包玉山.《中国草原畜牧业的历史与未来》[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8第2页

3 张占军.退化草原持续利用的经营模式研究—以锡林郭勒草原为例[D].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6月

4 牛叔文,马利邦,曾明明. 过牧对玛曲草地沙化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年1月 第28卷第1期

5 川西北甘南沙化草地综合治理(玛曲部分)专题研究报告[R].玛曲县畜牧兽医林业局,2010年3月

6 张喜武.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草原家庭承包制[J] .中国畜牧业通讯,2008年第1期

生态畜牧业论文篇(5)

本文从内蒙古草原的过牧理论,过牧理论引发的理论退化,以及为其治理所实施的各类理论工程项目入手,揭示了造成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人文因素,提出牧区建设和发展的整体性理论,以此改变草原治理模式,确保生态安全,维护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为全球变化在草原地区的响应研究提供新的建议。

一、对内蒙古天然草原过牧理论的反思

草原退化是指不合理的管理与超限度的利用在不利的生态地理条件下所造成的草原生产力的衰退与环境恶化的过程。草原退化属于逆行演替,其主要表现为草原原生植被的退化、土壤退化、水文循环系统的恶化、近地表小气候环境的恶化。过大的牧压突破了草地的再生能力,使植物的生物量减少,群落稀疏矮化,利用价值优良的草群衰减,劣质草种增生(刘仲龄,2004)。内蒙古草原真的是因为过牧造成的退化吗?内蒙古草原真的过牧吗?

图1是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经营管理站的汇总数据,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的统计年鉴和实地调研数据制作。牲畜实数来自内蒙古自治区24个纯牧业旗和9个半农牧业旗牧区的牲畜,不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农区的牲畜。其中用能值的方法扣除了“包产到户”后由牧区系统外向牧区系统内输入的能量所支撑的牲畜头数。这部分能量主要包括由城市和农区两系统输入的能量,主要项目包括国家和牧民的防灾基地建设即防灾措施的能量投入,也包括国家生态治理项目的能量投入。

从图1看出,1949年内蒙古牲畜头数以羊为单位约为1009万头只,到1968年约为5301万头只,达到建国50年米的最高值,1965--1986年畜牧业发展基本平稳,牲畜头数在5000万头只上下波动,1990年以后牲畜头数开始下滑,到2005年天然草地支撑的牲畜头数不足2000万只,与我们一直认为的合理使用草地的20世纪60年代牲畜头数整整减少了3000多万头只。内蒙古统计年鉴上的牲畜头数实际上是天然草地牧养的牲畜头数和牧区系统外输入的能量支撑的头数的总和。如果不将牧区系统外输入的能量支撑的牲畜头数从总头数中扣除,往往会得出一个草地在不断退化,牧区的牲畜在不断增加的结论。为什么会出现牲畜头数减少和统计幻觉的伪过牧呢?这需要从理论和制度去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在先后实施了“内蒙古境内一切土地属蒙古民族公有”和“在牧区实行自由放牧”;民主改革时期的“人畜两旺”,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草场公有,集体经营”;时期的草牧场所有权重新界定等一系列政策。这一时期尽管在居住方式上采取了行政区划上的定居,在草牧场公有制的大前提下,牧业区的牧民对付干旱的方式是在政府疏导下自由配置草地资源,即上级政府协调各级政府在自治区境内配置草地资源。牧民可以根据牧草长势用大范围的游牧方式来对付牧草的时空变化。这一时期草地的公有制产权制度即相应的畜牧业政策并没有对草地生态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反过来这时候畜牧业效率也是最高的,上个世纪60年代牲畜头数达到5301.12万。这就涉及到牧区的另一项产权制度,即80年代解体以后的“两权分离”,草场所有权由所有变为集体嘎查(大队)所有,牧民享有草场的使用权,集体草场也随着使用权的到户按牧民人口数分隔成无数个小块承包到户,集体的牲畜也按各种形式全部承包到户,集体经济也随着“草畜双承包”完全解体。这项借鉴农村改革经验移植到牧区的产权制度,彻底切断了政府为了对付自然灾害所采取的大范围的移动避灾,又由于畜牧业的周期性和母畜生产的连续性所表现出的脆弱性,使独立的牧户对付自然灾害往往采取放空怀和从草地系统外购买草料来保存母畜以维持畜牧业的持续性。这时的政府对畜牧业也由主动避灾变为被动防灾,大量的资金都用于从草地生态系统外输入能量的办法来构建防灾体系。这时的统计头数由原来的天然草地牧养头数,演变为天然草地牧养的牲畜头数和外系统输入的能量支撑的牲畜头数之和,使草原畜牧业走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贫困陷阱。天然草地也由于放牧半径的缩短,牲畜的反复践踏出现了局部的退化。在“双增双提”的战略指导下,外系统输入的能量支撑了绝大部分的牲畜统计头数。又由于天然草地牧草生产力计算的单一性,只是一次切割量或一个时段的牧草产量,再加上草畜之问的互动关系,不能代表全年牧草的生产力,这就出现了一个理论上的伪过牧。

二、对内蒙古天然草地退化的反思

下面案例是对四子王旗某嘎查一牧民采取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口述史料汇总而成,它反映了“草畜双承包”以来,牧民作为畜牧业经济中的一个个体,生产、生活及草地变迁的整个过程。

据乌某的口述:乌某草场的4068亩夏营地,在1998年二轮承包时被嘎查转包给外来的公司开发旅游去了,1998年以后乌某只能在冬营地全年放牧,同时,乌某也结束了冬夏营地的两季游牧,草地退化状况从1998年以后开始逐年加重。

图2是2006年6月四子王旗乌某的草地上以定居点棚圈为中心,至划分的草牧场的四至边界所拉的两条垂直样带所作的样方,样带是以乌某的棚圈为中心,垂直样带北线距乌某划分草地的北界约718m,样带的南线距乌某草地的南界约295m,西线距乌某草地的西界654m,东线距乌某草地的东界1329m。乌某的草地形状类似长方形。样方以棚圈为中心向东西南北两条垂直样带以50m的间隔作一个1×1m的样方。为了不影响乌某今后的放牧,所圈定的样方内只作极度退化草地的标志种骆驼蓬的数量统计,样方的序号以棚圈

中心向草牧场四界以50m为界排序,乌某草地全部围栏。

从图2可以看出,马某的草地极度退化,骆驼蓬为草地由于家畜的践踏极度退化的标志种,一般生长在居民点周围、水井旁、牧道上及其它物种很难生长的地方,夏秋季家畜不去采食,枯萎后只有马匹采食,所以大量生长骆驼蓬的草地,过去是不作放牧场使用的。包产到户前草原管理部门一旦发现放牧场出现了骆驼蓬,就组织牧民游牧到其它草场上放牧,等草地恢复后再来放牧。乌某的草地退化由棚圈向草地的四界扩散,退化的特征尤以棚圈的周围草地和围栏的四界草地最为严重。这也是牲畜游走采食饮水时践踏最为严重的地方。

从表1和图2不难看出,草畜双承包后,由于定居下的草场分隔和不合理的产权变更,草地放牧半径不断缩短,定居点出现的点荒漠化呈一定梯度向周边地区扩散,造成草地的生产力不断下降,致使天然草地支撑的牲畜数量越来越少,只有通过购买饲草料对付灾年以维护母畜的持续性,才能保证下年的生产。再看官方的统计数据,到2002年,全区牧区人均收入水平为1761元,而全国农区农民同期收入水平为2451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1%(内蒙古经营管理站2002)。2005年笔者通过对典型地区抽样调查,对1000户牧户家计调查的汇总分析,牧民人均收入仅为627元,其收入仅够当年购买维系生命的食品支出。畜牧业经济呈超萎缩态势发展,牧民的教育、医药、生产用品支出只能靠贷款和举债来维系,大量家庭因子女上学、因病、因灾破产。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从建国起内蒙古两次草地产权变革对草地畜牧业及其草地环境的影响。包产到户前,草地公有制的产权制度下畜牧业的效率比建国前草地领主制的效率要高,公有制下的定居对草地环境的影响也不是很大的。“草畜双承包”草场到户的20多年来,牧区经济和生态环境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来自于畜牧业内部的生产组织和生产经营方式对草地分割到户的产权方式不适宜,也正是这种新的产权制度使人们放弃了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这种游牧生产方式可能更适合蒙古高原的地貌和气候的生存条件,也保护了天然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对正常的自然灾害有自我适应,自我恢复的能力,同时也维护草地资源和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深入研究。

三、对内蒙古天然草地管理和治理的反思

(一)饲草料基地开发的草原管理对畜牧业的影响

几千年来,草原牧业之所以没有被耕作农业取代,是因为气候、水资源、土壤结构、植被群落及相关的自然因素不适宜耕作农业发展。也就是说,在气候干旱寒冷、水源匮乏、土壤沙质化的地区,只有选择草原生态畜牧业,才能有较高的、稳定的经济收益。这里仅就定居以后为了对付由非平衡生态系统引发的年度间、年际间干旱出现的草畜矛盾,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开发饲草料基地的现代化草原管理对草地生态环境和草原畜牧业的影响,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1985年以后政府又采取了饲草料基地开发,即对草原的第三次开垦。这次开垦虽然没有前两次的规模,但是由于利用现代化农机具,在所谓的寻求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约束下收益极大化理论指导下进行,因此开垦进入到草原深处。土层较厚的荒漠地带、内陆河流两岸的湿地,原本植被很好,过去利用强度也很轻。这次开垦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饲草料,但却遗患无穷,草原上一些干旱荒漠带的内陆河流和小型湖泊就是在这个时期枯竭的;这些河流两岸生长的灌木、半灌木、芦苇、芨芨草开始成片死亡,以河水为生机的草原生态系统陷入了崩溃的境地。1992年以后开始在草原上推广五配套小草库伦建设,虽然从每块草库伦上看,没有饲草料基地的开发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严重,但它的普及率极高,几乎50%的牧户都搞了这种小草库伦,因此全局上看,其危害仍很严重。因此,这次政府倡导和扶持下的小型饲草料基地的开发几乎全部失败了,但人们并未就此警醒。有人开始参考国外的经验,搞起了人工草场建设。人工草场尽管能提高牧草的产量,但它需要水资源配套,并且要在破坏了相当好的原生植被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植被,还需要后期人力、物力的投入。由于投入严重超过收益,需政府配套大量的资金才能进行后期管理,一旦超过牧草的盛草期,草场的退化和沙化就成为必然趋势。

自提出开发饲料的草原建设方针以来,已经过去了几十年,集体和个人为此投入的财力、人力、物力可谓不少,但是,至今没有创造出成功的范例,相反,草原生态环境在不断的恶化,牧民越来越贫困。

(二)草原围栏的草原管理对草原畜牧业的影响

草场的承包以及相应的围栏建造将原有的牧道小屏障(隐域性生境)和道路围起来,阻断了野生动物的季节性迁徙,野生动植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消失,自我平衡相互维系的生物链被破坏,鼠虫灾害频发。同时,围栏也使人畜绕着围栏行走,导致在围栏外出现地表破口。这种破口在风蚀下向周边扩散,造成草地的退化和生产力的下降,势必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牧户将自己的大部分草场围起来,平时在围栏外过度地使用自己的草场和蚕食他人的草场,围栏外的草场因过度超载使用先行退化。当每年春乏时,又将牲畜放进自家围栏内,结果围栏内的草场也接着退化、沙化,结果造成了围栏内外的草地生产力下降,影响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

草场的围栏除缩短了牲畜的放牧半径造成了草地退化、生产力降低外,还使蒙古高原五畜中的大畜由于放牧半径缩短,自动退出草地生态系统。由于五畜的采食规律和采食物种不同,在采食过程中又能相互利用各物种,不会由于单一某物种的过度采食打破物种间的自组织功能。五畜的出栏分属一年的不同时期,五畜的饲养和出栏,使牧民在一年的生产过程中都保持一定的现金流,以维护畜牧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性。又由于五畜采食的专一性和其不同的耐性,在自然灾害中表现出极强的协作性和互补性,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因此,草原的围栏使草原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的风险在降低。

(三)草原引种(改起)的草原管理对草原畜牧业的影响

盲目的引种会导致生态系统内其它组成部分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随着生态系统中相互影响引种物种的数量不断增加,继之而来的这些物种排挤当地物种,变为人侵物种。在入侵的后阶段,很可能取代本地物种的功能作用,对受控系统和自然系统造成极大破坏,造成土地退化,这直接影响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

如为治理沙化和草地改良进行大面积飞播,大量干旱地区的灌木种在半干旱的草地和沙地上飞播,这些灌木疯狂孳生,很少有食草类动物去利用它,结果它取代了当地的草本物种变为建群种。但在这些灌木的周边几乎没有植被,这就违背了植被的多层次结构,多物种类型对维持多种动植物生存和生态系统功能的作用。其最根本的危害就是没有遵循自然植被的恢复规律,形成大片“绿色沙漠”。这些“绿色沙漠”

的地表由于没有其它植被的保护,经过风蚀、水蚀就会出现大量的沟壑,当土地的养分消耗光时,就出现了雅丹地貌,这在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尤为明显。沙地的地带性植被的景观改变了,土地退化并造成了生产力下降,也影响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

建国后为了发展集约化畜牧业,盲目改良土种家畜,尤其是西部引入改良品种取代土种山羊,由于采食和营养不同,改变了当地草本的建群,使荒漠地带的灌木失去了草食性动物的抑制,结果灌木疯长,也造成了土地的退化。草牧场跟当地有蹄类动物的自然平衡是上千年自然选择的产物,人为的改变只能造成荒漠化。同时,由于改良品种的耐性差、成活率低、受胎率低、产羔率低、市场交易率低,冬春两季需要补饲,往往造成收益远远低于投入,严重影响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

(四)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对苹原畜牧业的影响

进入21世纪,国家投入产业结构调整和天然草地恢复的国土整治资金越来越多,草地的生态环境却还在进一步恶化。下面就以跟踪调查5年的一生态移民奶牛园区案例来说明近年来生态移民的国土整治战略对牧民和草原畜牧业的影响。

从笔者2002年以来对近千户移民所作的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口述式的资料汇综分析,负增长的牧户几乎100%,这个案例在移民中具有普遍性。从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这种以恢复生态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否在违背我们的初衷,不得而知。从自食其力的牧民变为负债累累的生态移民,这难道不违背畜牧业布局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规律,避免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趋同性的陷阱吗?他们的草地由于无人管护,大量开发矿产资源车辆的碾压和挖埋,由原来的轻度退化变为重度退化。这难道还不能激发我们对政策和制度的反思吗?其社会交易成本无论谁去埋单,都是很沉重的。

生态畜牧业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F0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6)01-0165-12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6.01.022

2011年6月1日,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草原牧区实行“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发展方针,要求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从2011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拿出136亿元(后增加到150亿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四川、宁夏、云南等省份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国草原生态补偿有两个项目,一是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退牧还草”工程,二是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这项重大政策出台之后,退牧还草工程做出了调整,使其与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相适应。本研究中的草原生态补偿就是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2015年4月25日,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制度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大退牧还草力度,继续实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第一轮周期(2011-2015)即将结束,系统地评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于完善下一期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于中国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已有的文献就草原生态补偿的必要性、补偿原则、补偿主体、补偿资金来源、补偿标准以及补偿方式进行了很好的论述[1-6],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超载过牧的解释框架下,生计和环境关系是草原生态环境政策的中心议题。评价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存在两个维度,一是草原生态保护,二是牧民生计。关于草原生态补偿实施的生态效果,刘爱军通过研究指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以后,草原植被总体好转,禁牧措施的生态效果显著,草原覆盖度提高、生物量增加,草畜平衡措施达到了减轻草地放牧压力的效果[7]。关于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草原监测与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张新跃等建议运用“3S” 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采取地面调查与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8]。随着201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一些学者和政府部门指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草原生态补偿标准普遍偏低、部分禁牧区草场退化、禁牧区牧民生活无依靠、禁牧区违禁放牧、草畜平衡区未能完全减畜、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未能考虑超载程度的差异、草原生态补偿的监管呈现弱监管的特性、牧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7,9-13]。这些发现表明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对牧民的生产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且牧民在实践中不遵守政策规定的现象较为普遍。韦惠兰等人指出政府要生态与牧民要生计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激励不相容[14],王曙光等人指出兼顾生态保护与反贫困的双重目标是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长期实施的必要保障[15]。关于草原生态补偿的政策满意度,不同学者基于实地调研数据发现草原生态补偿的政策满意度分别为31%[16]、79%[17]、29%[18],不同地区政策满意度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

胡振通等:草原生态补偿:生态绩效、收入影响和政策满意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1期现有文献对草原生态补偿实施效果的研究,多为问题的定性描述,缺乏定量分析,在我国已经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之后,就如何完善我国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亟需系统深入的研究。草原生态补偿的生态绩效如何、收入影响如何、政策满意度如何,三者又有什么内在联系,本文将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的实地调研数据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论述。

1分析框架1.1草原生态补偿的理解

对草原生态补偿的理解包括草原生态补偿的政策背景、政策目标、政策逻辑、政策内容、关键问题等五个方面。

草原生态补偿的政策背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超载过牧导致草地退化,二是草原生态保护是多个环境管理手段的结合[13]。《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长期以来,受农畜产品绝对短缺时期优先发展生产策略的影响,我国在强调草原生产功能的同时,忽略了草原的生态功能,造成草原长期超载过牧和人畜草关系持续失衡,这是导致草原生态难以走出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草原生态保护是多个管理管理手段的结合,有命令控制手段(如禁牧制度、草畜平衡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如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保护开发项目(如发展现代畜牧业)。草原生态补偿制度不是一个孤立的政策,是与其他环境管理手段相互融合且至关重要的一个政策。

草原生态补偿的政策目标是草原生态保护,它不是唯一的目标,但是第一目标。《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确立了我国牧区实行“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发展方针。草原生态补偿的政策目标是生态目标,即草原生态保护。进一步明确和理解草原生态补偿的政策目标,关键是要理解好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生计之间的冲突和协调问题,定位好牧民生计在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目标中的位置[13]。

草原生态补偿的政策逻辑是,在超载过牧的背景下,为了达到草原生态保护的目的,就需要遏制超载,具体的政策措施是禁牧和草畜平衡。国家遏制超载的政策目标是希望通过实施草原生态补偿,达到草原生态保护和促进牧民增收相结合。

草原生态补偿的政策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禁牧补助,二是草畜平衡奖励,三是牧民生产性补贴。按照政策要求,“将生态脆弱、生存环境恶劣、草场严重退化、不宜放牧以及位于大江大河水源涵养区的草原划为禁牧区”,“全国牧区除禁牧区以外的草原都划为草畜平衡区”。禁牧是使草原从放牧到不放牧的转变,牧民因为不能放牧而承担了一定的机会成本。草畜平衡是使草原从超载到不超载的转变,牧民因为减畜而承担了一定的机会成本。草原生态补偿标准是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设计中的核心内容,禁牧补助标准和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是两类分别对应禁牧和草畜平衡的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禁牧补助的国家标准为6元/亩,草畜平衡奖励的国家标准为1.5元/亩,各省(区)可参照国家标准,科学合理地制定适合本省(区)实际情况的具体标准。

草原生态补偿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包含但不仅限于):①草原生态补偿的基线调查,草原的生态服务存量评估,生态重要性评估,生态脆弱性评估,为确定禁牧草场提供基础数据支撑;草原超载现状评估,确定草原超载的主体,明确哪些地区超载严重,哪些牧户超载严重,为促进超载主体实现有效减畜提供数据支撑;②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的估算,禁牧和草畜平衡的机会成本具体表现为减畜的收入损失,禁牧补助标准应该大于禁牧的机会成本,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应该大于草畜平衡的机会成本,这样才能促使牧户自觉自愿地通过减畜来达到政策要求,否则就会出现偷牧、继续超载等行为;③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的差别化,全国将近60亿亩草原、18种草地类型,不同地区生态区位优势、人口居住密度、草地类型、草场面积分布、超载程度等存在显著的差异,草原生态补偿标准要不要差别化,如何差别化,差别化的依据是什么;④草原生态补偿的监管和后评估,禁牧区是否真的实现了禁牧,草畜平衡区是否真的通过减畜达到了草畜平衡,这对于草原生态补偿生态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1.2草原生态补偿的评估思路

在超载过牧的解释框架下,平衡生计维持/改善和生态保护/修复之间的关系是草原生态环境政策的中心议题。实现保护草原生态和促进牧民增收相结合,是促进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评价草原生态补偿的实施效果,存在两个维度,一是草原生态补偿实施的生态绩效,二是草原生态补偿实施的收入影响,前者是第一位的,后者是第二位的。

本文对草原生态补偿的评估将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问题1:草原生态补偿的生态绩效如何?

问题2:草原生态补偿对牧民的收入影响如何?

问题3: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偿的政策满意度以及和收入影响之间的相关关系如何?

问题4:如何辨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1.2.1生态绩效

评估草原生态补偿实施的生态绩效,是衡量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是否有效的根本指标。评估草原生态补偿实施的生态绩效存在两个思路:一是考核草原生态补偿实施之后的草原生态恢复状况,二是考核草原生态补偿实施之后的减畜任务达成情况,前者是直接指标,后者是间接指标。

1.2.2收入影响

评估草原生态补偿实施的收入影响,是确保草原生态补偿政策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正确地理解草原生态补偿实施的收入影响,不要将草原生态补偿资金理解成一种纯粹的收入,而忽略了牧户为获得草原生态补偿资金所承担的机会成本,需要综合考虑牧户获得的草原生态补偿资金和牧户因为减畜所带来的收入损失。

评估草原生态补偿实施的收入影响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理论收入影响,即严格执行禁牧政策和草畜平衡政策给牧民带来的收入影响;二是实际收入影响,即禁牧政策和草畜平衡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给牧民带来的收入影响,相比于第一个层面,两者的区别在于牧户对禁牧政策和草畜平衡政策的执行程度。

1.2.3政策满意度

政策满意度和收入影响都是衡量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对牧民影响的指标,前者是主观评价指标,后者是客观评价指标,两者都是确保草原生态补偿政策顺利实施的关键参考。政策满意度和实际收入影响之间应该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实际收入影响正向越大,政策满意度越高。

1.2.4辨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政策满意度”越高,是不是就意味着草原生态补偿的政策设计和执行就越好?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剖析的问题。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草原生态补偿的政策目标即草原生态保护,深入辨析生态绩效、收入影响、政策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2研究区域和样本说明2.1研究区域

为了突出研究的代表性,本文选取了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陈巴尔虎旗、中部的四子王旗、西部的阿拉善左旗作为研究区域,各个地区的基本信息见表1。“标准亩”由内蒙古自治区首先提出并应用,按照标准亩系数分配个盟市州的生态补偿资金。根据所在省(区)天然草原的平均载畜能力,测算出平均饲养1羊单位所需要的草地面积为1个标准亩,其系数为1,大于这个载畜能力的草原,其标准亩系数就大于1,反之则小于1。

阿拉善左旗禁牧区面积为5 849万亩,草畜平衡区面积为1 447万亩,按照人口补偿模式进行补偿。全旗的平均草畜平衡标准为75亩/羊单位,标准亩系数为0.52,相应的禁牧补助标准为3.12元/亩,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为0.78元/亩,实际禁牧补助标准按照13 000元/人进行发放,实际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按4 000元/人发放。具体的禁牧补助标准的划分较为复杂,有两种禁牧规定,分别是完全禁牧和饲养规定数量牲畜(120亩/羊单位,总数不能超过100羊单位),不同禁牧规定下的禁牧补助标准存在差异,①

四子王旗禁牧区面积为1 845万亩,草畜平衡区面积为1 232万亩,按照面积补偿模式进行补偿。禁牧区的平均草畜平衡标准为47亩/羊单位,草畜平衡区的平均草畜平衡标准为30亩/羊单位,标准亩系数为0.85,相应的禁牧补助标准为5.1元/亩,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为1.275元/亩。

陈巴尔虎旗禁牧区面积为507万亩,草畜平衡区面积为1 626万亩,按照面积补偿模式进行补偿。全旗的平均草畜平衡标准为12.5亩/羊单位,标准亩系数为1.59,相应的禁牧补助标准为9.54元/亩,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为2.385元/亩。

2.2样本说明

本文分析所用资料来自调研组一行8人于2014年7月3日-8月6日对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四子王旗、陈巴尔虎旗三个旗县的八个苏木镇的34个纯牧业嘎查的实地调研。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采取调研员和牧户面对面交谈的方式。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498份,应研究需要筛选有效问卷470份,样本分布情况见表2。在470户样本牧户中,受访对象以户主优先,81%为男性;304户为蒙

荒漠、

温性荒漠温性荒漠化

草原、

温性草原化荒漠温性典型草原、

温性草甸草原禁牧区面积

(万亩)5 8491 845507草畜平衡区面积

(万亩)1 4471 2321 626补偿模式人口补偿模式面积补偿模式面积补偿模式草畜平衡标准

(亩/羊单位)75禁牧区:47

草畜平衡区:3012.5标准亩系数0.520.851.59禁牧补助标准3.12元/亩

13 000元/人5.1元/亩9.54元/亩草畜平衡

奖励标准0.78元/亩

4 000元/人1.275元/亩2.385元/亩注:资料来源于《阿拉善左旗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办法》、《四子王旗201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陈巴尔虎旗201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阿拉善左旗草原补奖机制落实情况调研报告》、《四子王旗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总结》、《陈巴尔虎旗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总结》。

Sum阿拉善左旗8983163四子王旗60104164陈巴尔虎旗123139143总计272326470

古族,166户为非蒙古族(以汉族为主);平均年龄为46岁,以36-55岁的居多;受教育程度以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居多。平均家庭人口数为3.72人,平均家庭劳动力数量2.55人,平均从事畜牧业劳动力数量2.08人,平均从事非农劳动力0.46人。各个旗县受访牧户草场承包面积情况如下:阿拉善左旗平均每户的草场承包面积为9 902亩,四子王旗平均每户5 921亩,陈巴尔虎旗平均每户6 028亩。

3生态绩效

评估草原生态补偿实施的生态绩效,是衡量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是否有效的根本指标,分别从“草原生态恢复状况”、“减畜任务达成情况”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3.1草原生态恢复状况

草原生态恢复状况,是评估草原生态补偿实施的生态绩效的最重要的也是最直接的指标。草原生态恢复状况的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由专门的草原监测部门制定评估方案,确定评估方法和评估内容,建立评估指标,收集相关监测数据(监测点数据、遥感数据),进而对禁牧区、草畜平衡区的草原生态恢复状况做出全面综合的评估。

结合全国草原监测报告,参照2009-2014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全国天然草原生产力、载畜能力、牧草生长季气温、降水变化见表3。

2011-2014年的全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在年际间存在波动,但均在10亿t以上。2014年全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为10.222亿t,比2010年增长4.7%,载畜能力2.476亿羊单位,比2010年增长3.1%。总体而言,随着201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和退牧还草等一系列草原保护建设工程的持续实施,全国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草原生态恢复加快。

在进行草原生态补偿的生态评估时,如何分离气候因素年际波动的影响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影响是重点、难点和局限所在。通常情况下,每年牧草生长季节,气温的变化和降水的变化会对草原植被生长状况产生影响。如表3所示,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全国大部分草原地区牧草生长季降水正常偏多,2014年正常略偏少,到底草原生态恢复状况,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于气象因素波动造成的,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于政策实施的影响造成的,这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做出谨慎的判断。

3.2减畜任务达成情况

减畜任务达成情况是评估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生态绩效的间接指标。如果超载过牧是导致草原退化的重要原因,那么以遏制超载为具体目标的减畜政策(指禁牧政策、草畜平衡政策)就能够起到草原生态保护的目的,减畜任务达成情况就可以度量草原生态补偿实施的生态绩效。

3.2.1基于全国草原监测报告

长远考虑,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草畜平衡,减畜政策的实施,最直观的表现为平均牲畜超载率的下降。参照2010-2014年的《全国草原监测报告》,全国重点天然草原、牧区县、半牧区县平均牲畜超载率年度变化见表4。

草原利用方式更趋合理,平均牲畜超载率下降明显。2014年全国重点天然草原平均牲畜超载率为15.2%,比表3全国天然草原生产力、载畜能力、牧草生长季气温、降水变化

Tab.3Changes of national natural grassland productivity, livestock capacity, temperature, rainfall

年份

Year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0-2014增长幅度

Growth Rate from

2011 to 2014 (%)鲜草总产量(亿t)9.3849.76310.02510.49610.55810.2224.7载畜能力(亿羊单位)2.3102.4012.4622.5462.5582.4763.1牧草生长季气温偏高偏高偏高偏高略偏高略偏高牧草生长季降水偏少偏多偏多偏多偏多略偏少资料来源:2009-2014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

2010年下降14.8%;牧区县平均牲畜超载率为20.6%,比2010年下降21.4%;半牧区县平均牲畜超载率为15.6%,比2010年下降31.4%。

超载过牧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虽然全国草原平均牲畜超载率有了明显的下降,但2014年全国草原平均牲畜超载率仍保持在15%-20%之间。相比于2010年的超载程度,全国重点天然草原、牧区县、半牧区县2011-2014年减畜任务达成比例分别为49%、51%、67%,还没有达到各省(区)、市(盟、州)、县(旗)《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中规定的三年(2011-2013)完成减畜任务的要求。说明减畜政策,无论是禁牧政策,还是草畜平衡政策,在实际实施中存在具体的困难。如果将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分开核算,禁牧区虽有载畜能力,但理论上需要禁止放牧,那么草畜平衡区的平均牲畜超载率将远高于全国草原平均牲畜超载率。

3.2.2基于实地调研数据

减畜任务达成情况主要考核禁牧政策和草畜平衡政策的落实,牧民是否按照政策规定进行了相应的减畜,达到了禁牧区不放牧、草畜平衡区不超载的要求。为了核算减畜任务达成情况,需要对每个牧户收集以下信息:2010年实际载畜量、2014年实际载畜量、2014年理论载畜量。核算每个牧户2010年实际载畜量、2014年实际载畜量,统一折算成羊单位(详见《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农业行业标准NY/T635-2002中的规定),采用的牧业年度(每年的6月份)统计口径,一只大羊折合1个羊单位算,1只羊羔折合0.4个羊单位算,一头大牛折合6个羊单位,一头牛犊折合3个羊单位,一匹成年马折合6个羊单位,一匹小马折合3个羊单位,一峰骆驼折合7个羊单位。核算每个牧户2014年理论载畜量,按照每个牧户2014年的实际草场经营面积和该地区的草畜平衡标准和禁牧规定进行测算。实际草场经营面积=草场承包面积-草场禁牧面积+净草场流转面积。

减畜任务达成情况的核算结果见表5。为核算减畜任务达成情况,需要分地区类型进行介绍。根据实际情况分为五种地区类型,分别是阿拉善左旗禁牧户、阿拉善左旗草畜平衡户、四子王旗禁牧区、四子王旗草畜平衡区、陈巴尔虎旗。陈巴尔虎旗属于部分禁牧部分草畜平衡的类型,通常绝大多数牧户都有1 000-2 000亩的禁牧草场。

阿拉善左旗禁牧户平均每户的理论减畜量为193羊单位,减畜难度很大,实际减畜量为153羊单位,减畜任务达成比例为79%,减畜任务达成情况较好。阿拉善左旗草畜平衡户平均每户的理论减畜量为155羊单位,减畜难

度较大,实际减畜量为38羊单位,减畜任务达成比例为25%,减畜任务达成情况一般。四子王旗禁牧户平均每户的理论减畜量为253羊单位,减畜难度很大,实际减畜量为38羊单位,减畜任务达成比例为12%,减畜任务达成情况一般。四子王旗草畜平衡区平均每户的理论减畜量为74羊单位,减畜难度较小,实际未进行减畜,减畜任务达成情况一般。陈巴尔虎旗平均每户的理论减畜量为44羊单位,减畜难度很小,实际未进行减畜,减畜任务达成情况一般。

将减畜难度较大和很大的三个地区类型汇总到一起,衡量整体的减畜任务达成情况。在223户调查样本牧户中,平均每户的理论减畜量为197羊单位,实际减畜量为82羊单位,减畜任务达成比例为42%,总体减畜任务达成情况一般。

实际未进行减畜的四子王旗草畜平衡区和陈巴尔虎旗有其特殊性。四子王旗草畜平衡区虽未进行减畜,但存在普遍的草场流转行为。在104户样本牧户中,有52牧户存在草场转入行为,52户牧户的平均草场承包面积为4 060亩,转入后的平均草场经营面积为8 505亩。因为草场流转所带来的户均草场经营面积的增加,牧户的牲畜养殖规模虽未减少,但整体的超载程度却得到了降低,草场流转行为与减畜政策起到了同样的效果。陈巴尔虎旗在实施禁牧前,平均每户的理论载畜量为530羊单位,整体不超载,尚有进一步扩大牲畜养殖规模的潜力,由于是部分禁牧部分草畜平衡的模式,多数禁牧草场并未实行集中连片禁牧,牧民实际中仍可对禁牧草场进行利用。如果仍考虑禁牧草场的载畜能力,陈巴尔虎旗的牧户虽然扩大了牲畜养殖规模,但仍保持在不超载的范围内。

4收入影响4.1计算公式和数据处理

4.1.1计算公式

草原生态补偿的收入影响等于牧户的草原生态补偿金额和减畜的收入损失之间的差额,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实际收入影响=草原生态补偿金额-(实际减畜量×一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1)

理论收入影响=草原生态补偿金额-(理论减畜量×一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2)

其中,实际减畜量=2010年实际载畜量-2014年实际载畜量,理论减畜量=2010年实际载畜量-2014年理论载畜量。实际收入影响和理论收入影响的差别在于牧户对禁牧政策和草畜平衡政策的执行程度。

4.1.2数据处理

草原生态补偿金额包括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草良种补贴、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四项,主要组成部分为前两项。一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的核算,采用2014年对三个旗县草畜平衡区牧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核算,核算结果见表6。核算结果显示:阿拉善左旗、四子王旗、陈巴尔虎旗一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分别为348元、215元和136元。不同旗县之间一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存在显著的差异性,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是多样的,跟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牲畜结构、畜产品价格、经营性支出等因素相关。与阿拉善左旗、四子王旗相比,造成陈巴尔虎旗一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低的主要原因有:①高纬度,气候寒冷,暖棚建设不足,牲畜冬季死亡率较高;②每年打草场Actual income

effect (CNY)A1898 38129 13726210969-38 027-24 107A27411 73215 368335297180-38 5722 144B1607 41545 3672532230-9 02838 917B21045 0599 096312343238-6 81415 761C1436 02829 86241049036623 87840 742总计4707 33424 827-8 60716 686注:地区类型中,A1代表阿拉善左旗禁牧户,A2代表阿拉善左旗草畜平衡牧户,B1代表四子王旗禁牧区,B2代表四子王旗草畜平衡区,C代表陈巴尔虎旗;载畜量单位为:羊单位。

需要打草,机械燃油费、短期雇工费用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旗县,雇工放牧现象普遍,长期雇工费用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旗县;③牲畜结构以养羊和养牛为主,通常养羊的收益要比养牛要高,其他两个旗县都主要以养羊为主。造成阿拉善左旗一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高的主要原因:牲畜结构以养羊为主,羊的品种主要是白绒山羊,近几年羊绒价格较好,羊绒收入占到畜牧业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

4.2计算结果

收入影响的核算结果见表7。

4.2.1总体介绍

在470户样本牧户中,平均每户获得的草原生态补偿金额为24 827元,平均每户的理论收入影响为-8 607元,平均每户的实际收入影响为16 686元。这可以说明两个问题:①理论收入影响为负,说明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偏低,草原生态补偿标准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35%(8 607/24 827=35%)才能保证理论收入影响不为负,进而让牧民自觉自愿地参与到草原生态补偿中;②理论收入影响为负,但实际收入影响却为正,说明草原生态补偿在具体实施中,牧民并没有严格按照政策要求进行完全的减畜。

在470户样本牧户中,有227户牧户的理论收入影响为正;有243户牧户的理论收入影响为负,有342户牧户的实际收入影响为正;有128户牧户的实际收入影响为负。这可以说明一个问题,牧户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草原生态补偿标准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标准偏低的问题,同时也有标准差别化的问题,并且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将使得草原生态补偿目标的实现难度增加。

4.2.2分地区类型介绍

为进一步了解草原生态补偿的收入影响,同样分五种地区类型进行介绍,分别是阿拉善左旗禁牧户、阿拉善左旗草畜平衡户、四子王旗禁牧区、四子王旗草畜平衡区、陈巴尔虎旗。从理论收入影响看,除陈巴尔虎旗之外,其余四种地区类型的理论收入影响都为负,这说明草原生态补偿在不同地区类型之间存在过度补偿和补偿不足的差异,草原生态补偿标准需要在地区之间做出调整。从实际收入影响看,除阿拉善左旗禁牧户之外,其余四种类型的实际收入影响都为正。从实际收入影响的数值差异且与理论收入影响的结合考虑看,不同地区类型减畜任务达成情5政策满意度5.1政策满意度

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满意度评估结果见表8。在470户样本牧户中,268户牧户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态度为满意,占到了样本总数的57%;94户牧户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态度为一般,占到了样本总数的20%;108户牧户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态度为不满意,占到了样本总数的23%。从地区类型差异上看,陈巴尔虎旗的政策满意度最高,政策满意的牧户比例为87%;四子王旗的政策满意度其次,政策满意的牧户比例为62-63%;阿拉善左旗的政策满意度最低,禁牧户政策满意的牧户比例仅为18%,草畜平衡牧户政策满意的牧户比例仅为32%。

5.2政策满意度和收入影响的相关关系

5.2.1研究假设

验证政策满意度和实际收入影响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假设为:政策满意度和实际收入影响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并且实际收入影响正向越大,政策满意度越高。

5.2.2模型建立

为检验实际收入影响和政策满意度之间的相关关系,选取的计量模型为多元有序Logit回归模型,将牧户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政策满意度作为因变量,实际收入影响作为自变量,将牧户民族、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村干部、家庭人数、资金发放是否及时等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将y设为政策满意度,y 取值0、1、2,分别代表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不满意、一般、满意。采用Logistic概率分布函数,则:

LnP(y

P(y

j=0,1,2(4)

其中:p 为概率;α为截距项;βi为自变量xi的系数;n表9变量定义、赋值及描述性统计

Tab.9Variable definition, value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变量名称

Variable变量定义及取值

Variable definition and values最小值

Min最大值

Max平均值

Average标准差

Standard

deviation政策满意度定序变量,不满意=0;一般=1;满意=2021.340.83实际收入影响连续变量,实际收入影响(万元)-20.8028.271.675.14民族虚拟变量,蒙古族=0;非蒙古族=1010.650.48年龄连续变量,实际年龄(岁)227845.679.77受教育程度定序变量,文盲=1;小学=2;初中=3;高中=4;高中以上=5152.850.96是否村干部虚拟变量,否=0;是=1010.130.34家庭人数连续变量,事假家庭人口数(人)1103.721.31资金发放是否及时虚拟变量,不及时=0;及时=1 010.610.49

为自变量的个数。

5.2.3模型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模型中各个变量的定义、取值及描述性统计见表9。

5.2.4估计结果分析

本文应用Eviews7.0统计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和检验,回归结果见表10。

实证分析模型中,多元Logit回归的最大似然比通过0.001水平显著性检验,说明该模型整体显著。实际收入影响与政策满意度在0.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实际收入影响正向越大的牧户,政策满意度越高,研究假设得到验证。模型回归结果还表明:牧民民族对政策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蒙古族牧民相比于非蒙古族牧民的政策满意度要高;是否村干部对政策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村干部牧民比非村干部牧民的政策满意度要高;资金发放是否及时对政策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资金发放越及时,政策满意度越高。

不同政策满意度的平均每户实际收入影响见表11。268户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满意的牧户,平均每户的实际收入影响为2.68万元;94户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满意度一般的牧户,平均每户的实际收入影响为1.46万元;108户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不满意的牧户,平均每户的实际收入影响为-1.13万元。

6辨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按照生态补偿的基本定义,生态补偿标准要大于机会成本,小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草原生态补偿的生态目标实现了(草原生态恢复了或者减畜任务达成了),牧民的Real IE: negative样本数218124119平均理论收入变化(万元)3.55-3.43-6.45平均实际收入变化(万元)4.472.82-4.46预期“政策满意度”满意满意不满意政策设计层面的问题过度补偿补偿不足补偿不足政策执行层面的评估―执行较差执行较好政策效果收入影响显著为正

生态效果不佳收入影响显著为正

生态效果不佳收入影响显著为负

生态效果较佳典型区域陈巴尔虎旗阿拉善左旗草畜平衡户

四子王旗禁牧区

四子王旗草畜平衡区阿拉善左旗禁牧户注:理论收入影响为正、实际收入影响为负的情形很少,在470户样本牧户仅有9户,所以未列入其中。

实践中生态绩效、收入影响和政策满意度存在一致的地方,也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具体分三种情形来辨析生态绩效、收入影响、政策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剖析背后存在的问题,见表12。

6.1情形1:理论收入影响为正、实际收入影响为正

当理论收入影响为正、实际收入影响为正时,这种情形下的“满意”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牧民遵守政策规定并且牧民收入影响为正”,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态目标和政策满意度的一致。在这种情形下,由于实际收入影响都为正,通常会表现出很高的满意度。但当理论收入影响过高时,在政策设计上可能存在着过度补偿的问题,进而造成草原生态补偿的财务低效率。

在现有的调查样本区域类型中,陈巴尔虎旗地区倾向于属于这种类型。陈巴尔虎旗143户样本调研牧户,政策满意度很高,87%的牧户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满意,平均每户的理论收入影响为2.39万元,实际收入影响为4.47万元。更进一步可能需要关注到的问题是:因为禁牧使得牧户的平均草场经营面积从6 631亩减少到4579亩,理论载畜量从2010年的530羊单位减少到禁牧后的366羊单位,而实际载畜量却从2010年的410羊单位增加到490羊单位,草场从2010年的总体不超载转变为2014年的存在超载。草原生态补偿资金外加草场承包证抵押贷款的杠杆作用,解决了牧民在畜牧业生产中面临的资金不足问题,不少牧户扩大了畜牧业生产经营规模。从政策效果上看,收入影响显著为正,但生态效果不佳。

6.2情形2:理论收入影响为负、实际收入影响为正

当理论收入影响为负、实际收入影响为正时,这种情形下的“满意”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牧民不遵守政策规定并且牧民收入影响为正,但如果遵守政策规定则牧民收入影响为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生态目标和政策满意度的不一致。在这种情形下,由于实际收入影响为正,通常会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由于理论收入影响为负,说明在政策设计上存在补偿不足的问题,但由于实际收入影响为正,又说明存在政策执行较差的问题。

在现有的调查样本区域类型中,阿拉善左旗草畜平衡户、四子王旗禁牧区、四子王旗草畜平衡区都倾向于属于这种类型。以四子王旗禁牧区为例,60户样本调研牧户政策满意度较高,62%的牧户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满意,平均每户的理论收入影响为-0.90万元,实际收入影响为3.89万元。四子王旗禁牧区进行了部分减畜,但离禁牧的要求还有差距,在政策设计上存在补偿不足的问题,在政策执行层面,存在政策执行较差的问题。从政策效果上看,收入影响显著为正,但生态效果不佳。

6.3情形3:理论收入影响为负、实际收入影响为负

当理论收入影响为负、实际收入影响为负时,这种情形下的“不满意”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牧民遵守政策规定但收入影响为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生态目标和政策满意度的不一致。在这种情形下,由于实际收入影响为负,通常会表现出较低的满意度。由于理论收入影响为负,说明在政策设计上存在补偿不足的问题,同时实际收入影响也为负,说明政策执行较好。

在现有的调查样本区域类型中,阿拉善左旗禁牧户倾向于属于这种类型。阿拉善左旗禁牧户89户样本调研牧户,仅有18%的牧户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满意,平均每户的理论收入影响为-3.8万元,实际收入影响为-2.41万元。阿拉善左旗禁牧区进行了较大比例的减畜,很好地达到了禁牧的效果,在政策设计上存在补偿不足的问题,在政策执行层面,政策执行较好。从政策效果上看,收入影响显著为负,但生态效果较佳。

7结论和政策含义

本文利用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四子王旗、陈巴尔虎旗三个旗县的470户牧户样本数据,从生态绩效、收入影响、政策满意度三个方面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进行了评估。

生态绩效评估结果表明:全国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2014年全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比2010年增长4.1%。草原利用方式更趋合理,平均牲畜超载率下降明显,2014年全国重点天然草原平均牲畜超载率为15.2%,比2010年下降14.8%。超载过牧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全国重点天然草原、牧区县、半牧区县、样本调研旗县2011-2014年减畜任务达成比例分别为49%、51%、67%、42%,总体减畜任务达成情况一般。收入影响评估结果表明:平均每户理论收入影响为-8 607元,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偏低,需要在原有基础上提高35%。平均每户的实际收入影响为16 686元,牧民没有严格按照政策要求进行完全的减畜。不同地区类型之间、不同牧户之间,减畜任务达成情况差异显著。草原生态补偿标准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标准偏低问题,同时也有标准差别化的问题,需要在不同地区之间做出调整。政策满意度评估结果表明: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政策满意度为57%,其中陈巴尔虎旗的政策满意度最高,为87%;四子王旗其次,为62-63%;阿拉善左旗最低,为18-32%。政策满意度与实际收入影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实际收入影响正向越大,政策满意度越高。

辨析生态绩效、收入影响、政策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政策满意度越高,并不意味着草原生态补偿的政策设计和执行就越好。当理论收入影响为正、实际收入影响为正时,牧户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满意,但却存在着过度补偿的问题,在这种情形下,收入影响显著为正,但生态效果不佳。当理论收入影响为负、实际收入影响为正时,牧户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满意,但却存在着补偿不足和政策执行较差的问题,收入影响显著为正,但生态效果不佳。当理论收入影响为负、实际收入影响为负时,牧户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不满意,存在着补偿不足的问题,政策执行较好,收入影响显著为负,但生态效果较佳。

本文研究结论具有以下政策含义:①在参考收入影响和政策满意度的基础上,草原生态补偿实践需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中国草原生态补偿的政策目标即草原生态保护;②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偏低,需要在原有基础上提高35%;③草原生态补偿标准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标准偏低的问题,同时也有标准差别化的问题,需要在不同地区之间做出调整;④牧民没有严格按照政策要求进行完全的减畜,不同地区类型减畜任务达成情况差异显著,需要深入分析这种差异的背后原因,总结有益的做法,针对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陈佐忠, 汪诗平. 关于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J]. 草地学报, 2006,(1):1-3. [Chen Zuozhong, Wang Shiping. A Discussion on the Mechanism of Reparation for Balancing Rangeland Ecology [J]. Acta Agrestia Sinica, 2006,(1):1-3.]

[2]张志民, 延军平, 张小民. 建立中国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依据、原则及配套政策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8):142-146. [Zhang Zhimin, Yan Junping, Zhang Xiaomin,et al. The Theory Basis, the Principle and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Suggestion to the Mechanism of Reparation for Rangeland Ecology Balance in China [J].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7,(8):142-146.]

[3]侯向阳, 杨理, 韩颖. 实施草原生态补偿的意义、趋势和建议[J]. 中国草地学报, 2008,(5):1-6. [Hou Xiangyang, Yang Li, Han Ying,et al. The Significance, Tendency and Suggestions to Grassland Ecocompensation in China [J].Chinese Journal of Grassland, 2008,(5):1-6.]

[4]胡勇. 亟须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J]. 宏观经济管理, 2009,(6):40-42. [Hu Yong. Set up and Improve the Grass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J].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2009,(6):40-42.]

[5]刘兴元, 尚占环, 龙瑞军. 草地生态补偿机制与补偿方案探讨[J]. 草地学报, 2010,(1):126-131. [Liu Xingyuan, Shang Zhanhuan, Long Runjun,et al. Discussion on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nd Scheme of Rangeland [J]. Acta Agrestia Sinica, 2010,(1):126-131.]

[6]宋丽弘, 唐孝辉. 我国草原生态补偿制度探析[J]. 理论与现代化, 2012,(2):60-64. [Song Lihong, Tang Xiaohui. Analysis of China’s Grass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ystem [J]. 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2012,(2):60-64.]

[7]刘爱军. 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效应及其问题解析[J]. 草原与草业, 2014,(2):4-8. [Liu Aijun. Effect and Issues Analysis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Subsidies Reward Mechanism’ in Inner Mongolia [J]. Grassland and Prataculture, 2014,(2):4-8.]

[8]张新跃, 唐川江, 张绪校, 等. 四川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草原监测与生态效果评价方法[J]. 草业与畜牧, 2015,(1):31-34. [Zhang Xinyue, Tang Chuanjiang, Zhang Chuxiao, et al. The Technical Design of Sichuan Grassland Ecologic Protectinggrantpremium Mechanism of Grassland Monitoring [J]. Prata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2015,(1):31-34.]

[9]额尔敦乌日图, 花蕊.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6):147-152. [E Erdunwula, Hua Rui. Problems of and Solutions to the Application of Compensation to and Rewarding for Grassland Ecoprotection [J].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3,(6):147-152.]

[10]孙长宏. 青海省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探讨[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3,(4):32-33. [Sun Changhong. Existing Problems and Discussions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Subsidies and Reward Mechanism in Qinghai Province [J]. Heilongjiang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2013,(4):32-33.]

[11]文明, 图雅, 额尔敦乌日图, 等. 内蒙古部分地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16-19. [Wen Ming, Tu Ya, E Erdunwula, et al.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Subsidies Reward Mechanism’ in Some Regions of Inner Mongolia[J].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3,(1):16-19.]

[12]陈永泉, 刘永利, 阿穆拉. 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典型牧户调查报告[J]. 内蒙古草业, 2013,(1):15-18. [Chen Yongquan, Liu Yongli, A Mula. Typical Herdsmen Survey Report on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Subsidies Reward Mechanism” in Inner Mongolia [J]. Inner Mongolia Prataculture,2013,(1):15-18.]

[13]靳乐山, 胡振通. 草原生态补偿政策与牧民的可能选择[J]. 改革, 2014,(11):100-107. [Jin Leshan, Hu Zhentong. Grass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olicy and Chooses of the Herdsmen [J]. Reform, 2014,(11):100-107.]

[14]韦惠兰, 宗鑫. 草原生态补偿政策下政府与牧民之间的激励不相容问题[J]. 农村经济, 2014,(11):102-106. [Wei Huilan, Zong Xin. Incompatibility Issues for Different Incentives Between Government and the Herdsmen Under Grass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olicies [J]. Rural Economy, 2014,(11):102-106.]

[15]王曙光, 莉. 减贫与生态保护:双重目标兼容及其长效机制[J]. 农村经济, 2015,(5):3-8. [Wang Shuguang, Wang Danli. Poverty Reduction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Compatible with Two Goals and Long Term Mechanism [J]. Rural Economy, 2015,(5):3-8.]

[16]李玉新, 魏同洋, 靳乐山. 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J]. 资源科学, 2014,(11):2442-2450. [Li Yuxin, Wei Tongyang ,Jin Leshan. Herdspeople Attitudes Towards Grassland Ecocompensation Policies in Siziwang Banner, Inner Mongolia [J].Resources Science, 2014,(11):2442-2450.]

[17]包扫都必力格. 牧户对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满意度的分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5,(6):10-11. [Bao Saodubilige. Satisfaction Analysis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Subsidies and Rewards Program [J]. 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 Economy, 2015,(6):10-11.]

[18]白爽, 何晨曦, 赵霞.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效果:基于生产性补贴政策的实证分析[J]. 草业科学, 2015,(2):287-293. [Bai Shuang, He Chenxi, Zhao Xia. Implementation Effects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warding Policy: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Subsidy [J]. Pratacultural Science, 2015,(2):287-293.]

Grassland Ecocompensation: Ecological Performance, Income

Effect and Policy Satisfaction

HU Zhentong1LIU Di1JIN Leshan1,2

(1.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China;

生态畜牧业论文篇(7)

问题提出

黄河首曲草原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境内众多的黄河支流和丰富的湿地资源,又称为“高原水塔”和黄河上游的“蓄水池”。玛曲县的草地资源是当地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天然生态屏障。这说明玛曲草地资源重要的经济和生态功能。其实草地资源和畜牧业是重要的利益相关方关系,二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其中一方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另一方的发展。只有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才能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玛曲位于甘肃省甘南州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甘、青、川三省结合部,是黄河上游重要的补给区。由于独特的高原地理环境,形成了优质的草地资源,全县共有草地面积128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4.3%,可利用草地面积1245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96%。草地资源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玛曲是纯牧业县,畜牧业是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2008年畜牧业总产值达28723.07万元,占当年GDP总量的41.78%,畜牧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畜牧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

2.原料型畜牧业模式分析

2.1原料型畜牧业概念及其特征

原料型畜牧业是指以草原为基地,牧草为生产资料,在没有补饲的情况下,采取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过分追求数量不重视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只是把牧草资源转变初级畜

产品的社会物资生产部门。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原料型畜牧业首先表现在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畜牧业只是纯粹的利用天然草场,过分依赖自然条件,即使是在牧草资源较少的年份,也不补饲,自然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畜牧业的产量和畜产品质量。其次是落后的经营方式。这在经营管理方式上完全的自由放任放养方式,不注重牲畜的结构和出栏、销售时间,最终导致种群结构不合理,畜产品质量较差,收益较低。

二是生产组织程度低。在实行草畜双承包制后,畜牧业以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模式为主,牧民抵抗风险能力较低;同时牧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在获得生产、销售的信息资源的渠道少、市场把握困难,畜牧业发展水平也较低,畜牧业经

营规模小容易造成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而缺乏竞争力。

三是缺乏品牌优势。无论是牲畜销售还是畜产品销售都缺乏品牌效应,纯天然草场的资源优势和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畜产品和有机畜产品特色未能充分体现,产品价格和普通畜产品的价格相差无几,出现了“优势优质资源、产品优质不优价”的尴尬局面。

2.2原料型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玛曲是纯牧业县,畜牧业是当地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畜牧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的生活水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玛曲经济社会取得了重要成就,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表1可知,畜牧业产值占GDP得比例平均为36.93%,其中2000年达45.71%,对GDP的贡献率近50%,可见畜牧业在玛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表2可知,玛曲牧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二者之差最大为2000年的926.30元,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增加牧民收入,促进了玛曲经济的发展。

表1玛曲县畜牧业产值及比例单位:万元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GDP

23751

26095

28700

32609

37201

42750

48500

54849

68714

畜牧业产值

10856.67

10125

10750

10818

11401

12433

13335

15757

23501

占比例 %

45.71

40.34

39.57

35.45

32.35

30.36

生态畜牧业论文篇(8)

问题提出

黄河首曲草原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境内众多的黄河支流和丰富的湿地资源,又称为“高原水塔”和黄河上游的“蓄水池”。玛曲县的草地资源是当地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天然生态屏障。这说明玛曲草地资源重要的经济和生态功能。其实草地资源和畜牧业是重要的利益相关方关系,二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其中一方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另一方的发展。只有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才能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玛曲位于甘肃省甘南州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甘、青、川三省结合部,是黄河上游重要的补给区。由于独特的高原地理环境,形成了优质的草地资源,全县共有草地面积128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4.3%,可利用草地面积1245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96%。草地资源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玛曲是纯牧业县,畜牧业是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2008年畜牧业总产值达28723.07万元,占当年GDP总量的41.78%,畜牧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畜牧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

2.原料型畜牧业模式分析

2.1原料型畜牧业概念及其特征

原料型畜牧业是指以草原为基地,牧草为生产资料,在没有补饲的情况下,采取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过分追求数量不重视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只是把牧草资源转变初级畜

产品的社会物资生产部门。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原料型畜牧业首先表现在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畜牧业只是纯粹的利用天然草场,过分依赖自然条件,即使是在牧草资源较少的年份,也不补饲,自然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畜牧业的产量和畜产品质量。其次是落后的经营方式。这在经营管理方式上完全的自由放任放养方式,不注重牲畜的结构和出栏、销售时间,最终导致种群结构不合理,畜产品质量较差,收益较低。

二是生产组织程度低。在实行草畜双承包制后,畜牧业以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模式为主,牧民抵抗风险能力较低;同时牧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在获得生产、销售的信息资源的渠道少、市场把握困难,畜牧业发展水平也较低,畜牧业经

营规模小容易造成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而缺乏竞争力。

三是缺乏品牌优势。无论是牲畜销售还是畜产品销售都缺乏品牌效应,纯天然草场的资源优势和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畜产品和有机畜产品特色未能充分体现,产品价格和普通畜产品的价格相差无几,出现了“优势优质资源、产品优质不优价”的尴尬局面。

2.2原料型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玛曲是纯牧业县,畜牧业是当地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畜牧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的生活水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玛曲经济社会取得了重要成就,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表1可知,畜牧业产值占GDP得比例平均为36.93%,其中2000年达45.71%,对GDP的贡献率近50%,可见畜牧业在玛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表2可知,玛曲牧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二者之差最大为2000年的926.30元,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增加牧民收入,促进了玛曲经济的发展。

表1玛曲县畜牧业产值及比例单位:万元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GDP

23751

26095

28700

32609

37201

42750

48500

54849

68714

畜牧业产值

10856.67

10125

10750

10818

11401

12433

13335

15757

23501

占比例 %

45.71

40.34

39.57

35.45

32.35

30.36

生态畜牧业论文篇(9)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文章从充分发挥食物链原理是生态畜牧业的重中之重;与当代生态学息息相关的生态位原理;物质循环再生与物质共生原理在生态畜牧业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来浅析生态畜牧业对当代生态学的借鉴。 【关键词】生态畜牧业 当代生态学 可持续发展观 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1-0111-02

生态畜牧业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思想的新兴科学产业,是大农领域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而规划的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在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轨迹上,当代生态学犹如铁轨,指引着生态畜牧业这个高铁的发展与前进。可以想象,在未来的畜牧业中,定是以当代生态学为核心的发展体系。

畜牧业从原始的结网捕鱼、囿养鸟兽、役使牛马到现在的生态畜牧,经历了狩猎、圈养、驯化、繁育的漫长过程。其主要原因是人类生存条件与环境变迁,使得畜牧业随之得到的相应的发展。而在21世纪,生态畜牧业就是时代的主旋律,在生态畜牧业中所运用的食物链原理、生态位原理、物质共生原理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都是从当代生态学中援引而来,将当代生态学加以运用,既为生态畜牧业的基本发展规则。

一 充分发挥食物链原理是生态畜牧业的重中之重

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农业暴露出巨大的能源危机后,原本高投入、高消耗的农牧模式暴露出现代农业体系中的不稳定性和不持续性,在困境中迎来了巨大的挑战。由于自身原因,农业是我国安邦定国的决定性产业,所以我国明确提出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建设当代的生态畜牧业,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我国长期以来的高投入低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得农牧业开展难度大,效益低。由于食物链系统养分利用率低,环境问题尤为突出。比如大量不合理地使用化肥,使得养分不均衡,氮磷钾肥比重偏差大,化肥大量的滥用使得农牧业生存发展难以维系。大量的有机废物因得不到合理地使用而被浪费,因需求的增长而带来的肥料增加的比例严重失调,其相差比例达八倍之巨。但我国的解决方式却不能制订出如同欧洲那样严格的化肥投入和畜牧粪尿管理政策,我们只能在农牧与环境回报之间寻求平衡,而这个平衡的支点就是来自于食物链原理。在其中流动的能量合理地在肥料、作物、动物与人之间流动,通过优化让生态环境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食物链养分管理不仅是技术创新,同时也是政策改进。食物链养分管理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或政策,而是一项系统的综合策略,包含了化肥生产、农田、畜牧、家庭等环节的养分管理措施,还涉及资源、工商、农林、营养、环境等多个部门,以及区域和国家多种层次。这些养分管理措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社会、经济、生产、生态环境等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长期以来,在人口和食物的压力下,我国一直以满足食物需求为目标进行养分管理,大力鼓励支持化肥生产使用和集约化动物产品生产,忽视了养分的循环利用,因此大大增加了食物链养分流量,还产生了严重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食物链原理在生态畜牧业中,遵循两个原则:(1)养分物质调控;(2)养分流动过程的调节。在该过程中,注重养分在各个环节的走向和合理利用是重中之重,由于食物链起始为养分,则人为投入是不可避免的,要使资源利用比例提高,才能实现生产力逐步提高和环境友好的目标。食物生产与消费的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统筹调配也尤为重要。作物生产、畜牧生产、食品加工、家庭消费等各个子系统的构建和养分流动模式也是重点研究对象。各子系统具有重叠和包含关系,针对当前落后的现状,深入研究国家宏观层面上的食物链驱动机制和养分流动关系,探讨研究应对我国特殊的食物链养分优化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机制。研究区域或流域等尺度农田,畜牧和家庭亚系统养分流动和循环规律及其调控策略。

二 与当代生态学息息相关的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与其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而生态位原理就是利用在生态环境中各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综合调控资源,使效益达到最大化,从而达到生态环境最优的状态。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才是生存的王道。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生态畜牧业的关键科学问题。

针对我国的特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也应是因地制宜、千差万别的。常用方法有生物地理分区法、保护空缺分析法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法。全国各地按照自己的地方特点,因地制宜、取长补短,建立应对自己特点的保护措施,对不同类型的保护区进行功能划分,将能进行经济开发的地区进行合理的利用,将供应与需求平衡,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运用到实践中去。面对森林生态系统、草原草甸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海岸生态系统等各种生态系统都应有独特的应对方法,在开展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对农业生产的病虫害能够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植物发病必须有病原物、寄主和环境条件。光有病原物和寄主,没有合适的条件的话,植物是不会发病的。但在单一农作物环境中,大规模的农作物病虫害却极易发生。而生物多样性原则恰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有效方法。我们在畜牧养殖与农业生产中,发挥生物多样性优势,不仅减少了病虫害损失,提高了效益,还能发挥生物多样性优势,使自然条件可持续发展。

例如,动植物共生稻作系统,使传统稻作系统又回归自然的保护。在稻田中,不仅种稻,还养鱼、鸭、虾、蟹、泥鳅、鳝鱼等。经过大量实验,这种系统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其主要特点在于,鱼鸭可对植物治病菌菌核、菌丝进行取食,并取食水稻病叶,从而减少菌源,延缓病情扩展;动物在水中活动,使稻间通风透光,致病菌无法正常生长;另外活动能让作物根系间增加溶氧量,提高生长能力;同时水系肥力显著增加;各种稻田常见病发病率明显下降;对养鸭田的杂草控制力远高于使用除草剂的稻田;稻田CH4排量也有明显抑制。

三 物质循环再生与物质共生原理在生态畜牧业中的应用

物质在生态畜牧业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既是物质循环再生,在能量的流动过程中,物质也在流动,物质并不是单一的存在,物质也共同产生。在不停地物质循环中,环境污染也随之避免,系统也得到了稳定和发展。各组分之间相互作用联系共生,在各司其职之后形成有机整体。在构建生态经济时,将其当作一个整体对待,各要素联系起来,以整体的结构去看问题,最终不仅能够揭示生产与消耗的关系,更能因地制宜地推出新的生产模式。

比如,在水产品养殖中,以养虾为例,虾池中生物种类不仅虾一种,少量的肉食鱼类如真鲷、鲰虎鱼、鲈鱼等与虾同养,既能吃掉与虾竞争的小杂鱼,又能吞食病虾,减少虾病的链式传染。混养罗非鱼能够抑制较大的藻类过度繁殖,将池中浮游生物资源利用起来,并能促进有益藻类生长。若贝类与虾同养,二者取食习性不同,小型浮游生物与池中悬浮有机碎屑是贝类食物来源,这种混养模式可使虾池水质得到净化,减少污染,提高整体利用率。海参与虾混养也有长足的优势,海参取食目标性差,无论藻类、原生动物或者有机碎屑及泥沙,都可以被海参取食,从而不仅优化能量利用结构,还能大大提高池塘养殖效益。另外还有多种品种混养模式,在同一池中,充分利用各种物种不同的生活习性、取食习惯、空间分布等特点,既优化了能量利用结构,促进物质共生共利,使得能量自循环,极大提高池体的生存能力,又能取得良好的综合经济效益,保障可持续发展。

生态畜牧业论文篇(10)

问题提出

黄河首曲草原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境内众多的黄河支流和丰富的湿地资源,又称为“高原水塔”和黄河上游的“蓄水池”。玛曲县的草地资源是当地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天然生态屏障。这说明玛曲草地资源重要的经济和生态功能。其实草地资源和畜牧业是重要的利益相关方关系,二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其中一方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另一方的发展。只有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才能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玛曲位于甘肃省甘南州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甘、青、川三省结合部,是黄河上游重要的补给区。由于独特的高原地理环境,形成了优质的草地资源,全县共有草地面积128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4.3%,可利用草地面积1245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96%。草地资源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玛曲是纯牧业县,畜牧业是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2008年畜牧业总产值达28723.07万元,占当年GDP总量的41.78%,畜牧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畜牧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

2.原料型畜牧业模式分析

2.1原料型畜牧业概念及其特征

原料型畜牧业是指以草原为基地,牧草为生产资料,在没有补饲的情况下,采取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过分追求数量不重视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只是把牧草资源转变初级畜

产品的社会物资生产部门。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原料型畜牧业首先表现在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畜牧业只是纯粹的利用天然草场,过分依赖自然条件,即使是在牧草资源较少的年份,也不补饲,自然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畜牧业的产量和畜产品质量。其次是落后的经营方式。这在经营管理方式上完全的自由放任放养方式,不注重牲畜的结构和出栏、销售时间,最终导致种群结构不合理,畜产品质量较差,收益较低。

二是生产组织程度低。在实行草畜双承包制后,畜牧业以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模式为主,牧民抵抗风险能力较低;同时牧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在获得生产、销售的信息资源的渠道少、市场把握困难,畜牧业发展水平也较低,畜牧业经

营规模小容易造成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而缺乏竞争力。

三是缺乏品牌优势。无论是牲畜销售还是畜产品销售都缺乏品牌效应,纯天然草场的资源优势和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畜产品和有机畜产品特色未能充分体现,产品价格和普通畜产品的价格相差无几,出现了“优势优质资源、产品优质不优价”的尴尬局面。

2.2原料型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玛曲是纯牧业县,畜牧业是当地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畜牧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的生活水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玛曲经济社会取得了重要成就,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表1可知,畜牧业产值占GDP得比例平均为36.93%,其中2000年达45.71%,对GDP的贡献率近50%,可见畜牧业在玛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表2可知,玛曲牧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二者之差最大为2000年的926.30元,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增加牧民收入,促进了玛曲经济的发展。

表1玛曲县畜牧业产值及比例单位:万元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GDP

23751

26095

28700

32609

37201

42750

48500

54849

68714

畜牧业产值

10856.67

10125

10750

10818

11401

12433

13335

15757

23501

占比例 %

45.71

40.34

39.57

35.45

32.35

30.36

32.73

34.09

41.78

资料来源:根据《甘肃农村统计年鉴》各年计算数据整理

表2玛曲县和甘肃省农村居民纯收入比较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玛曲牧民人均

纯收入(元)

2355

2400

2460

2528

2600

2670

2755

2855

3085

3385

增长率 %

-

1.9

2.5

2.8

2.8

2.7

3.2

3.6

8.1

9.7

全省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元)

1428.70

1508.61

1590.3

1673

1852

1980

2134

2328.92

2723.84

3134.08

增长率 %

-

5.6

5.4

5.2

10.7

6.9

7.8

9.1

17

15.1

二者之差

926.30

891.30

869.70

855.00

748.00

690.00

621.00

526.08

361.16

250.92

数据来源:根据《甘肃省统计年鉴》和《玛曲县统计年鉴》各年数据计算整理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料型畜牧业发展瓶颈越来越明显。由表1可知,畜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越来越低,由45.71%降 低到30.36%,虽然近几年比例有所上升,但仍低于2000的水平。由表2可知,牧民人均纯收入和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由2000年最大的926.30元减少到2009年的250.92元,减少了675.38元;同时玛曲牧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长率低于全省水平,平均增长率4.14%也低于全省9.18%水平,落后全省4.21%。这说明了原料型畜牧业经济制约了牧区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的收入水平。

上一篇: 儿保医生论文 下一篇: 建筑材料期刊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