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7 16:31:53

互联网安全论文

互联网安全论文篇(1)

1.1采集模块

采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将各类异构子系统的数据统一采集到一起,为后期的各类业务分析与展示提供数据基础。针对瓦斯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等各种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平台通过标准的数据协议进行数据适配,兼容不同厂家不同版本的此类系统,提供一致的数据采集方式,生成协议规定的标准格式。而对于生产过程控制相关的各类子系统,如主胶带监控系统、生产用水系统和压风机监测系统等,平台通过提供统一的OPC适配模块,实现数据的采集。这种分系统适配的方法,为平台开发实现带来了明显的好处,那就是特殊系统提供专有的数据适配模块,如安全监控类子系统;对其它较相似的子系统使用通用的适配模块,如各类生产过程子系统,非常方便后续子系统的接入,增加了对异构系统融合的扩展性,提高了子系统的接入速度,降低了接入成本和维护代价。

1.2分析存储模块

将各类子系统按照相关协议,生成格式化的数据文件,由采集模块通过统一的传输协议和传输网络,上传到解析服务器,由数据分析与存储模块,将各类数据经过分析后,写入到数据库服务器中。由于所有数据都遵循标准的协议约定,因此,数据解析和数据写入相对独立,处理流程相对简单,处理速度也比较快。

1.3Web终端

Web终端分为3个部分,分别分为数据处理层,业务逻辑实现层和表示展现层。数据处理层是根据业务逻辑层的要求,向平台数据服务器请求各种类型的数据,并以数据集的形式返回给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将获得的数据进行一定的逻辑分析后,再由表示层根据用户的要求,以合理的组织方式予以展现。对于用户的某些反馈所产生的数据,也最终通过数据处理层而存入数据库中。Web终端基于.NETFramework和ASP.NETMVC实现,并以重庆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通用的Web框架Cqccri.Web.Framework为基础,支持插件的开发模式和自动的菜单处理与权限控制技术,方便快速地展开各种业务的实现。各子系统业务模块插件以寄宿的方式,运行于基础框架之上。基础框架还提供了统一的消息传递机制、异常处理、报表模板、日志记录查询等,满足平台的开发需要,提供报表、曲线、柱图等各类展现方式。平台的Web终端还提供了基于SVG的动态矢量图形技术,模拟矿井实际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流程,与实时数据相结合,将相关子系统数据实时准确地展现在模拟生产环境图上,提供直观全面的实时监管。

2平台功能模块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安全监控类系统和生产过程控制类系统2大模块,并添加了集成报警与管理模块,组成了平台的主要功能与特点。

2.1安全监控功能模块

安全监控功能模块包括了瓦斯监控、人员定位和电力监控3个主要的监控类子系统,提供包括实时数据展示、历史报警查询与统计、井下员分布、人员考勤、人员下井记录和变电站电压电流实时监控等功能,并提供报表统计和曲线柱图等多种展示样式。

2.2生产过程功能模块

生产过程功能模块包括生产过程控制类子系统的功能,提供了这些主要设备的运行参数与运转状态,它与安全监控功能模块类似,提供实时数据与历史报警查询,并提供报表和图表等多种展示方式。

2.3集成报警与管理功能模块

集成报警与管理功能模块,是平台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充分利用了移动互联网与智能终端相结合,提供诸如手机短信、手机简报和手机视频等多种展示方式,并利用基于SVG的动态模拟图形,在各种智能终端上提供友好直观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的实时模拟数据显示。考虑到实际的操作需要和用户体验的友好性,并充分利用移动终端与电脑终端的不同特点,平台提供基于PC端的后台管理功能,管理员可以方便的进行用户权限管理与分配、简报模板编辑、手机短信人员分组管理和报警条件编辑。

3平台特点

1)通过面向移动互联网的煤矿安全监测平台,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了解煤矿生产重要数据,这是区别于以往电脑终端监控的一个创新,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可以更方便地查看各类关键信息,保证重要监管监测信息的及时传递,为快速处理各类事故和下达各种决策提供支持。

2)其次,平台以B/S模式为移动终端提供访问服务,实现了一次部署,跨平台访问,全面兼容An-roid、IOS、WindowsPhone等多个移动操作系统,不仅省去了开发与维护不同平台App的费用,也降低了软件频繁升级,给用户带来的各类麻烦。

3)平台提供了重要生产场所的实时视频监控,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实时浏览视频信息和录像回放。在移动终端实现生产现场的模拟图形显示,在行业中也是一次新的尝试。

4)平台实现了各个不同的异构系统关键数据的快速整合;在Web开发上,充分利用MVC技术,实现基于插件的开发模式,快速完成不同子系统的功能集成。

5)利用智能终端实现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这也是对监管模式的一次创新与尝试。

互联网安全论文篇(2)

[关键词]电子商务安全网络安全商务安全

2003年对中国来说是个多事之秋,先是SARS肆虐后接高温威胁。但对电子商务来说,却未必不是好事:更多的企业、个人及其他各种组织,甚至包括政府都在积极地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电子商务中去。电子商务是指发生在开放网络上的商务活动,现在主要是指在Internet上完成的电子商务。

Intenet所具有的开放性是电子商务方便快捷、广泛传播的基础,而开放性本身又会使网上交易面临种种危险。一个真正的电子商务系统并非单纯意味着一个商家和用户之间开展交易的界面,而应该是利用Web技术使Web站点与公司的后端数据库系统相连接,向客户提供有关产品的库存、发货情况以及账款状况的实时信息,从而实现在电子时空中完成现实生活中的交易活动。这种新的完整的电子商务系统可以将内部网与Internet连接,使小到本企业的商业机密、商务活动的正常运转,大至国家的政治、经济机密都将面临网上黑客与病毒的严峻考验。因此,安全性始终是电子商务的核心和关键问题。

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总的来说分为二部分:一是网络安全,二是商务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安全,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工作人员和环境等。其特征是针对计算机网络本身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实施网络安全增强方案,以保证计算机网络自身的安全性为目标。商务安全则紧紧围绕传统商务在Internet上应用时产生的各种安全问题,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上,如何保障电子商务过程的顺利进行。即实现电子商务的保密性,完整性,可鉴别性,不可伪造性和不可依赖性。

一、网络安全问题

一般来说,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是计算机系统本身存在的漏洞和其他人为因素构成了计算机网络的潜在威胁。一方面,计算机系统硬件和通信设施极易遭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电磁场等)以及自然灾害和人为(包括故意破坏和非故意破坏)的物理破坏;另一方面计算机内的软件资源和数据易受到非法的窃取、复制、篡改和毁坏等攻击;同时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的自然损耗等同样会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计算机网络系统内信息的损坏、丢失和安全事故。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

一个全方位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包含网络的物理安全、访问控制安全、系统安全、用户安全、信息加密、安全传输和管理安全等。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主机安全技术、身份认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安全审计技术、安全管理技术、系统漏洞检测技术、黑客跟踪技术,在攻击者和受保护的资源间建立多道严密的安全防线,极大地增加了恶意攻击的难度,并增加了审核信息的数量,利用这些审核信息可以跟踪入侵者。

在实施网络安全防范措施时,首先要加强主机本身的安全,做好安全配置,及时安装安全补丁程序,减少漏洞;其次要用各种系统漏洞检测软件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扫描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加以修补;从路由器到用户各级建立完善的访问控制措施,安装防火墙,加强授权管理和认证;利用RAID5等数据存储技术加强数据备份和恢复措施。

对敏感的设备和数据要建立必要的物理或逻辑隔离措施;对在公共网络上传输的敏感信息要进行强度的数据加密;安装防病毒软件,加强内部网的整体防病毒措施;建立详细的安全审计日志,以便检测并跟踪入侵攻击等。

网络安全技术是伴随着网络的诞生而出现的,但直到80年代末才引起关注,90年代在国外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近几年频繁出现的安全事故引起了各国计算机安全界的高度重视,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也因此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安全核心系统、VPN安全隧道、身份认证、网络底层数据加密和网络入侵主动监测等越来越高深复杂的安全技术极大地从不同层次加强了计算机网络的整体安全性。安全核心系统在实现一个完整或较完整的安全体系的同时也能与传统网络协议保持一致。它以密码核心系统为基础,支持不同类型的安全硬件产品,屏蔽安全硬件以变化对上层应用的影响,实现多种网络安全协议,并在此之上提供各种安全的计算机网络应用。

互联网已经日渐融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中,网络防护与网络攻击之间的斗争也将更加激烈。这就对网络安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网络安全技术将会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层次中,但围绕电子商务安全的防护技术将在未来的几年中成为重点,如身份认证,授权检查,数据安全,通信安全等将对电子商务安全产生决定性影响。

三、商务安全要求

作为一个成功的电子商务系统,首先要消除客户对交易过程中安全问题的担心才能够吸引用户通过WEB购买产品和服务。使用者担心在网络上传输的信用卡及个人资料被截取,或者是不幸遇到“黑店”,信用卡资料被不正当运用;而特约商店也担心收到的是被盗用的信用卡号码,或是交易不认账,还有可能因网络不稳定或是应用软件设计不良导致被黑客侵入所引发的损失。由于在消费者、特约商店甚至与金融单位之间,权责关系还未彻底理清,以及每一家电子商场或商店的支付系统所使用的安全控管都不尽相同,于是造成使用者有无所适从的感觉,因担忧而犹豫不前。因些,电子商务顺利开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是保证交易的安全性,这是网上交易的基础,也是电子商务技术的难点。

用户对于安全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下方面:

1.信息的保密性。交易中的商务信息均有保密的要求。如信用卡的账号和用户被人知悉,就可能被盗用;定货和付款信息被竞争对手获悉,就可能丧失商机。因此在电子商务中的信息一般都有加密的要求。

2.交易者身份的确定性。网上交易的双方很可能素昧平生,相隔千里。因此,要使交易能够成功,首先要想办法确认对方的身份。对商家而言,要考虑客户端是否是骗子,而客户也会担心网上的商店是否是黑店。因此,能方便而可靠地确认对方身份是交易的前提。

3.交易的不可否认性。交易一旦达成,是不能被否认的,否则必然会损害一方的利益。因此电子交易过程中通信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是不可否认的。主要包括:源点不可否认:信息发送者事后无法否认其发送了信息。接收不可否认:信息接收方无法否认其收到了信息。回执不可否认:发送责任回执的各个环节均无法推脱其应负的责任。

4.交易内容的完整性。交易的文件是不可以被修改的,否则必然会损害交易的严肃性和公平性。

5.访问控制。不同访问用户在一个交易系统中的身份和职能是不同的,任何合法用户只能访问系统中授权和指定的资源,非法用户将拒绝访问系统资源。

四、电子商务安全交易标准

近年来,针对电子交易安全的要求,IT业界与金融行业一起,推出不少有效的安全交易标准和技术。主要的协议标准有:

1.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S—HTTP):依靠对密钥的加密,保障Web站点间的交易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2.安全套接层协议(SSL):由Netscape公司提出的安全交易协议,提供加密、认证服务和报文的完整性。SSL被用于NetscapeCommunicator和MicrosoftIE浏览器,以完成需要的安全交易操作。

3.安全交易技术协议(STT,SecureTransactionTechnology):由Microsoft公司提出,STT将认证和解密在浏览器中分离开,用以提高安全控制能力。Microsoft在InternetExplorer中采用这一技术。

4.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T,SecureElectronicTransaction):1996年6月,由IBM、MasterCardInternational、VisaInternational、Microsoft、Netscape、GTE、VeriSign、SAIC、Terisa就共同制定的标准SET公告,并于1997年5月底了SETSpecificationVersion1.0,它涵盖了信用卡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交易协定、信息保密、资料完整及数据认证、数据签名等。SET2.0预计今年,它增加了一些附加的交易要求。这个版本是向后兼容的,符合SET1.0的软件并不必要跟着升级,除非它需要新的交易要求。SET规范明确的主要目标是保障付款安全,确定应用之互通性,并使全球市场接受。

所有这些安全交易标准中,SET标准以推广利用信用卡支付网上交易,而广受各界瞩目,它将成为网上交易安全通信协议的工业标准,有望进一步推动Internet电子商务市场。

五、商务安全的关键CA认证

怎样解决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呢?国际通行的做法是采用CA安全认证系统。CA是CertificateAuthority的缩写,是证书授权的意思。在电子商务系统中,所有实体的证书都是由证书授权中心即CA中心分发并签名的。一个完整、安全的电子商务系统必须建立起一个完整、合理的CA体系。CA机构应包括两大部门:一是审核授权部门,它负责对证书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决定是否同意给该申请者发放证书,并承担因审核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因此它应由能够承担这些责任的机构担任;另一个是证书操作部门,负责为已授权的申请者制作、发放和管理证书,并承担因操作运营所产生的一切后果,包括失密和为没有获得授权者发放证书等,它可以由审核授权部门自己担任,也可委托给第三方担任。

CA体系主要解决几大问题:

1.解决网络身份证的认证以保证交易各方身份是真实的;

2.解决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以保证在网络中流动的数据没有受到破坏或篡改;

3.解决交易的不可抵赖性以保证对方在网上说的话是真实的。

需要注意的是,CA认证中心并不是安全机构,而是一个发放”身份证”的机构,相当于身份的”公证处”。因此,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不仅要依托于CA认证机构,还需要一个专业机构作为外援来解决配置什么安全产品、怎样设置安全策略等问题。外援的最合适人选当然非那些提供信息安全软硬件产品的厂商莫属了。好的IT厂商,会让用户在部署安全策略时少走许多弯路。在选择外援时,用户为了节省成本,避免损失,应该把握几个基本原则:

1.要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

2.要了解厂商的信誉;

3.要了解厂商推荐的安全产品;

4.用户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能够正确加以评估。有了这些基本的安全思路,用户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六、相应法律法规

电子商务要健康有序地发展,就像传统商务一样,也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后盾。商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矛盾,电子商务也一样。在电子商务中,合同的意义和作用没有发生改变,但其形式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1.订立合同的双方或多方是互不见面的。所有的买方和卖方在虚拟市场上运作,其信用依靠密码的辨认或认证机构的认证。

2.传统合同的口头形式在贸易上常常表现为店堂交易,并将商家所开具的发票作为合同的依据。而在电子商务中标的额较小、关系简单的交易没有具体的合同形式,表现为直接通过网络订购、付款,例如利用网络直接购买软件。

3.表示合同生效的传统签字盖章方式被数字签名所代替。

电子商务合同形式的变化,对于世界各国都带来了一系列法律新问题。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形式,与现存的合同法发生矛盾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事情。但对于法律法规来说,就有一个怎样修改并发展现存合同法,以适应新的贸易形式的问题。

七、小结

在计算机互联网络上实现的电子商务交易必须具有保密性、完整性、可鉴别性、不可伪造性和不可抵赖性等特性。一个完善的电子商务系统在保证其计算机网络硬件平台和系统软件平台安全的基础上,应该还具备以下特点:强大的加密保证;使用者和数据的识别和鉴别;存储和加密数据的保密;连网交易和支付的可靠;方便的密钥管理;数据的完整、防止抵赖。电子商务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商务安全的双重要求,使电子商务安全的复杂程度比大多数计算机网络更高,因此电子商务安全应作为安全工程,而不是解决方案来实施。

参考文献:

互联网安全论文篇(3)

2模块设计

移动互联网内容审计平台模块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解析模块、规则库模块和内容审计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实现移动网络数据与计算机通过网关进行数据交换,在计算机网关电脑搭建移动网络数据采集服务器,移动互联网中的信息经过服务器后再进行转发,由此可在服务器中进行数据采集。数据解析模块是将移动网络数据包进行解析,抽取文本数据。但是,在网络传输的数据中,为了提高传输速度,会将数据包拆分多个数据包进行分传,因此,在数据包分析中,对于零散数据包解析并不能够实现对信息的有效审计,因此,需要对数据包进行拼接,并在网络应用层实现会话重现,进而进行数据文本提取。规则库模块是提供网络安全审计规则的添加与修改服务,通常规则库中的内容包括政治敏感关键字、色情关键字、恐怖关键字、污秽词语等,关键字的设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时添加与修改,保证规则库的先进性。内容审计模块采用单模式匹配和多模式匹配结合的方法对移动互联网内容进行审计,其中单模式耗用时间较少,逐条匹配,对于内容单一、模式串数目小的移动互联网内容可以选择采用单模式匹配算法。如果模式串数目增大,操作设定值,就应采用多模式匹配算法,提高匹配的时间。

3平台实现

移动互联网内容安全审计平台是实现移动互联网信息数据的安全审计功能的系统平台,其平台审计实现流程如图3所示。首先在计算机浏览器中启动移动互联网内容审计平台系统,选择模式匹配规则,将移动互联网信息与规则库规则进行匹配;其次,如果匹配后未发现违规信息则返回规则库继续查询规则匹配,如果匹配结果发现违规信息则显示匹配结果,并对不良信息进行屏蔽。

4平台测试

移动互联性内容在通过服务器进行移动互联网内容安全审计过程中,经历安全审计响应过程,为了保证用户信息沟通的实时性,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审计平台审计过程要快速、准确、安全。本文对所设计的审计平台进行测试,主要是对平台反应时间及审计效果进行测试,用移动终端访问10个网站,在10个网站中有5个网站包含有审计规则库中匹配的不良关键字,另外5个网站不包含规则库规则内容,记录网站登录所耗时间及不良信息审计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所示,移动互联网络数据包在100-200KB之间,移动互联网内容安全审计平台审计时间小于1s,并均能及时发现网页中含有的不良信息,由此证明移动互联网内容安全审计平台具有良好的可用性。

互联网安全论文篇(4)

摘 要:互联网开拓了国际政治新空间,既是机遇,也存在挑战与威胁.本文基于互联网时代国际环境的特点,分析了互联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并简单梳理了基于国家安全而进行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网络治理尝试.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互联网时代国际网络治理的困境,认为应该从创建一个集网络与现实国际政治于一体的分析框架入手,在国际层面上形成一种国际网络安全机制,以突破互联网时代国际政治领域中的网络迷失现象,减少互联网对国家安全的威胁,使互联网在合理规范的国际准则下为21世纪的全球化服务.

关键词 :网络空间;国家安全;网络治理

中图分类号:C9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161-03

21世纪初,新的基于互联网的威胁给个人、国家和国际社会带来了巨大挑战,并增加了自20世纪以来业已被理解的威胁的范围.网络安全威胁是我们国家所面临的最严重的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经济挑战之一,可以说,网络空间所带来的威胁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时代话题.

目前的国际关系理论、战略等的构建是基于19世纪至20世纪的国际政治经验,认为国家是国际政治中的主要行为体以及国家间的协议有助于减少潜在的冲突与暴力等.传统的观点尊重国家边界和领土完整,并在现实世界中给予其清晰的概念界定与物理界定.但是,网络空间的特性,使得其与以上传统的国家体制、国家参与国际事务和冲突的常规方式并不相符.可以说,网络空间创造了新的加剧全球紧张局势的途径和新的基于互联网的冲突模式,从网络间谍、跨国犯罪到扰乱军事系统、攻击政府服务器的网络战争,这些已构成新的国家安全威胁.因此,把握网络空间的内在运行机理,探究互联网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分析互联网时代国际关系领域的危机与应对,都是与网络空间、国际政治紧密相关而又亟待探索的理论命题.

1 互联网时代国际环境的特点

所谓网络空间,是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形成的信息传播新空间,它是信息环境内的全球领域,由独立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网组成,包括因特网、计算机系统以及重要行业的嵌入式处理器和控制器.[1]网络空间具有全球性、开放性、信息高度共享性、无政府状态等特征.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作为“无国界”和“超越领土”的虚拟空间而存在,并且已经逐渐渗透到国际政治领域的各个方面,构成了国家安全的“无形疆界”.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说,网络空间俨然已成为一个没有硝烟的新战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行为体在该虚拟战场上进行博弈和竞争.网络的传播迅速、即时互动、隐秘难控、传播无界的特性使得互联网成为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同时也伴随着威胁以及迷失.人们常用“狂野西部”来形容当前国际网络安全环境的混乱无序,可以说,网络空间在国际政治领域制造了一种“迷失”现象,即虚拟网络空间由于缺乏合理、规范的国家和国际层面的网络制约和法律规制,使得国际政治领域中行为体的行为活动因缺少相应的指导与规约而陷入“无轨”、不可控、难以预测的状态.这种“迷失”现象无形中也构成了对国家安全的严重威胁.

基于新的互联网空间多级维度下的国际关系理论超越了传统上自二战以来作为国家安全政策基石的“威慑”理论.在20世纪,即前互联网时代的“威慑”背景下,美国和苏联主导并产生了“两级化”的国际关系体系.相比之下,21世纪的国际环境,是一种处于互联网之下的复杂的国际环境,它以不对称性、模糊性、具有较少共同的诉求与偏好以及多样化的难以确定的目标为特征,在此背景下的国际舞台上则活跃着大量冷战之后所卷入国际体系的新国家以及大范围的各种各样的非国家行为体.

与此同时,网络的进步使得信息的传播源头趋向于个体化、多样化,这就意味着,大量的国家行为体以及非国家行为体存在着扰乱网络系统以及妨碍国家安全的可能性而相对不容易也不必担心被发现.在网络空间,很难辨别一条信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也很难准确地发现和理解一个特殊事件背后所隐含的讯息,同时,一个地方性或区域性事件也可以有像“蝴蝶效应”那样的威力从而对全世界产生波动与影响.

2 互联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国家安全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作家李普曼1943年的《美国外交政策》一书中,它是指一个国家既没有外部威胁和侵害又没有内部混乱和失序的客观状态.网络空间下的国家安全主要包括一国网络空间的安全以及原有国家安全议题在网络空间中的延伸.简单地说,互联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主要包括:影响国家安全的行为主体增多、扩展了国家安全的空间、改变未来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等.本文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国际特征以及网络空间的特点,主要从改变国家安全环境和威胁国家主权两个方面来研究互联网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互联网对国家安全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指与传统国际环境相比,网络时代下的国际环境存在更多不确定、不可控的复杂因素,从而使得国家安全环境面临更多有形和无形的挑战.互联网的进步改变国家安全环境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震网”的部署,其中,“震网”是一种复杂的恶性软件系统,据称其可以破坏伊朗核计划中的铀浓缩设施.美国和以色列都因是病毒的制造者而倍受谴责,但在某种程度上,由于互联网的本质特征,该软件的来源仍存在争议.国际关系中另外一个显著的例子是2007年的爱沙尼亚网络攻击事件,这次网络攻击破坏了爱沙尼亚共和国重要组织机构的网站,包括公共部门机构、银行等,爱沙尼亚的一些官员谴责这是来自于俄罗斯的攻击,但这也无从证明.不过这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互联网对国家安全环境的直接影响.

互联网对国家主权的威胁是指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主权国家置身于一个没有固定边界的虚拟信息世界之中,使得国家在维护传统的边界安全的同时要考虑到互联网主权边界的安全问题,这就产生了互联网对国家主权的威胁.具体来看,就是网络虚拟空间的出现,使得国家主权在国家传统的地缘边界之外出现了新的延伸,即网络主权;同时从关注陆、海、空、天“四维安全”扩展到领土、领空、领海、领天、网络的“五维安全”.关于互联网对国家主权影响的模拟实验和量化分析还比较不成熟,所以无从提供可供分析的实例.但从理论角度来说,在虚拟网络空间下,不仅国家主权的边界难以界定,而且互联网在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领域还对国家主权进行着一定程度的侵蚀.有学者指出,要把握互联网时代国家的主权问题,必须突破对传统意义上固化的国家边界的理解,并将其置于动态的变化之中来考量.同时,国家需要不断向其网络空间注入能量以维持已有的网路疆域的存在,其中能量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成正相关.

3 基于国家安全的网络治理的新兴尝试

21世纪以来,关于互联网的治理尝试不断出现,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网络治理问题的日益突出,不断涌现出新的网络治理尝试.为了更好地把握基于国家安全而展开的网络治理,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简单梳理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网络治理尝试:

3.1 基于组织研究的网络治理尝试

为应对网络威胁,国际上一些主要的研究机构试图通过理解和分析国际政治领域中的网络革命来寻求网络治理的新方法,比较有代表性的尝试体现在互联网犯罪领域以及计算机安全应急响应组(简称CERT)的创立.其中,CERT作为在国际层面支持全球网络安全的新的制度性机制设计,最初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主导设计,CERT协调中心于1988年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设立,接着CERT系统开始向全世界扩展,与此相伴随的是超过250个处理互联网安全问题的组织.CERT协调中心认为这些组织最核心的功能在于对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提升有效的安全技术、保护网络的连续性.不过,由于政策反应常滞后于虚拟领域的发展以及网络空间发展的特点,网络的良性互动、网络威胁潜在的规模和范围并不能被很好地理解.另外,该尝试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对那些在定义上很难达成一致或缺乏测量实践的网络威胁数据的收集.与此同时,哈佛大学与MIT合作的“探究互联网时代的国际关系”项目,旨在创造一个新的研究学科,将网络整合到国际事务的体系构造中去,并使之一体化.这显然超越了网络和国际事务为两个明显平行领域这一认知.它旨在寻求提供理论、数据、分析工具以服务于21世纪的复杂性、政府治理的有效性以及网络时代的国际关系.

3.2 基于公约制定的网络治理尝试

Richard Clarke,在他最近关于互联网战争的书中指出,国际社会应发展合作策略以应对国际网络事务的新状态,在此,他强调了条约制定的重要性,要求把秩序带入到混乱的互联网环境中.欧洲委员会于2001年批准了关于互联网犯罪的国际公约,并使之成为一个正式的倡议.这项公约专注于侵犯版权、违反网络安全和网络间谍活动,同时,它试图通过协调刑事法律和司法程序来促进国际合作.到2012年,已有32个国际开始执行这项公约,另外还有15个国家签署了这项公约.可以说,该公约确实代表了在网络犯罪方面未曾存在过的一种正式水平的合作.

3.3 基于国家主导层面的网络治理尝试

国家层面和国际层面的网络治理包括为网络空间的自身运作以及基于网络互动提供制度化支持的机制设计,促进网络安全,减少网络中断和破坏,有效利用网络渠道来提高人类社会的福祉.例如成立于2001年的上海合作组织认为各国有权依法管理互联网组织,并且为应对网络犯罪而提出“互联网警察机构”的设想①.而中国政府也及时成立了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来处理互联网时代的网络问题.美国政府为应对国际网络威胁,于2009年完成了一项对其网络安全政策的评估,并成立了备受瞩目的网络司令部,将陆军、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整合为一体,以防御自身网络和制定对敌攻击策略;2011年,美国白宫美国首份《网络空间国际战略》,该战略被称为美国在21世纪的“历史性政策文件”,该战略文件着重强调了“应对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挑战,维护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及全球社会安全”,全方位维护国家网络安全以及积极抢占国际网络空间控制权;而自2011年起,美国国防部展开了其网络战略的部署.

4 互联网时代的国际网络治理研究困境

4.1 网络治理在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缺口

毫无疑问,今天的网络现实与20世纪的国际政治理论之间存在巨大的脱节,这些理论显然已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的国家政策和国际关系的理论需求,例如,对国际关系中国家体系的强调正在越来越多地被新的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互动行为体所检验.理论上来说,需要探求国家及非国家行为体在网络空间互动中的机遇与漏洞,以及互动的方式与效果.然而我们对网络世界互动的了解却缺乏系统的知识.例如,不知道谁或者什么掌握着网络世界控制权,即到底是什么样的实体在什么样的指令下保证了信息的流通,以及如何保证信息流在各个环节的流动.这些在目前的国际政治领域是无法寻求理论论证以及理论支持的,即理论支撑上的不足阻碍着当前对国际网络治理的研究,也因此,创建一个整合网络空间以及21世纪国际关系理论结构的框架就迫在眉睫.

4.2 网络治理在实证数据方面存在缺失

网络活动与其他国际活动在数据质量以及整合、分析数据的能力方面存在差距.从技术的角度看,为实现国际网络治理,我们需要思考在何种程度上国际关系的现有分析方法可以移植到网络领域使用,以及是否有能力根据现实作出调整甚至制定新的分析方法.这就存在一些关键性的问题需要回答,其中包括谁将引领网络领域技术的发展以及如何引领,今天的互联网是否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一个发展模型,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等,这些都需要基于具体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预测.而数据的缺失显然影响了我们对这些关键性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为了缩减上述差距,就需要收集并整理已经存在的国际关系领域中的相关网络数据集,提出数据的新用途并整合其在理论和政策方面的应用.另外,还必须寻求基于不同视角下的大规模数据分析的方法以及寻求必要的分析工具.

4.3 网络治理在政策分析中存在不足

传统政策的分析模式与当前分析互联网对国际政治领域的威胁所需要的分析模式之间存在一个现实的差距.按照传统分析模式,国家领导人在应对新的挑战时会转向已经存在的基于过去的现实所制定的政策.在一些领域,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政策制定模式,且符合制度制定和官僚选择的逻辑,但在网络空间,却没有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为其提供政策上的先例以供参考.政策上所面临的挑战是提供政策反应的一整套工具包,以适应现实网络的复杂性,与此同时,在外交层面也需要形成新的协商模式和工具以管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互动,在国际层面上寻求制定国际网络治理机制的共识,这些都有助于弥补互联网在政策分析中的缺口.

5 结论

基于网络空间所营造的“迷失现象”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发展挑战着传统的国际政治理论,并威胁着国家安全.针对上述的治理研究困境,国际舞台上的国家及非国家行为体也在不断地进行着积极尝试,例如寻求国际网络安全合作、充分利用非正式治理集团(如G8, IBSA,BRICs)的大国协调作用等.本人认为网络治理的中心任务是提供一个理论框架以及相应的数据分析工具,以理解和应对21世纪的国际网络现实,即通过创建一个集网络和现实国际政治于一体的分析框架,和一个新的多学科的研究领域,来调整国际关系的基础理论和政策与网络空间的新现实之间的动态关系,以期在国际层面上形成一种国际网络安全机制,用制度化的国际机制从多轨道、多领域来协调空间网络中的国家安全,从而达成在网络治理领域的国际共识.

与此同时,中国应借势而为,积极构建自身的网络空间国际战略,加紧宏观战略谋划,务实有效地推进国际网络安全合作,确保自身的网络安全和话语权以及国际网络空间控制权.另外,中国要高度重视国际安全合作,加大网络外交力度,多头并进,有效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利益,确保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同时,我们还要理解互联网的内在运行逻辑,从根本上把握互联网的特性以使其更好的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服务.随着中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立,相信中国在涉及到国家安全的网络治理方面将更进一步.

注 释:

互联网安全论文篇(5)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石现升在会上表示:“ 如今,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机,我们经常说我们赶上好时代,互联网在中国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民数量已经超过中国总人口数量的一半,多家互联网企业成为世界顶级企业,电子互联网交易正在扮演重要的角色,国家对于互联网给予很大的期望和前所未有的重视,希望互联网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方面发挥更关键的战略支撑作用,成为带动国家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世界来看,网络安全威胁风险日益突出,更日益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领域渗透,特别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较大的风险隐患,网络安全防控能力薄弱,难以有效应对有组织的高强度网络攻击。互联网也是现实社会的反映,在现实社会出现的犯罪攻击等现象和手段在互联网上出现,当前网络盗窃、网络攻击、网络犯罪此起彼伏,这些问题也是世界共同难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要维护互联网安全,我们必须有自主可控的网络安全技术和意识,合规的网络行为以及能力和规划建设,要有强大的网络安全产业支撑。目前来看,无论是从基础设施、技术、产业还是网络安全和网络话语权,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建设网络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6月,中俄两国合作推进信息网络空间发展,发表了《中俄协作推进信息网络空间发展联合声明》。联合声明指出,中俄双方将在网络空间领域的经济、科技、威胁信息共享、恐怖及犯罪活动打击等方面加强合作。

8月举行的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将举行闭门论坛“观潮”上,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观潮2016洲际论坛主席郝叶力表示:“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互联网的诞生应该为人类带来福祉,而现实世界中,由于国情和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国家对于网络空间的安全威胁有着不同认识、对于国际规则的制定也存在一定分歧。观潮论坛将本着直面问题、坦诚交流、寻求共识的精神,力求寻找网络空间多边合作、共享共治的原则、方法与路径,共同推进网络空间的和平、安全与繁荣。”

2016ISC大会秘书长韩笑详细介绍了大会的亮点。本次会议增加了有意思的互动活动,其中最关键的是汽车破解,在大会现场会有多款汽车无钥匙破解。安全训练营涉及几个方面,2B是针对各个企业的技术主管。2C是涉猎热门的像iOS、安卓漏洞利用、无线电通信安全各方面。

热门的技术方论坛,本届大会将设置工业互联网论坛、电子取证与发展论坛。

互联网安全论文篇(6)

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是互联网业界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观察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一个窗口,对推动网络媒体的发展和管理具有积极意义。每一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都紧扣当前热点话题,切实着力解决当时互联网建设与管理中的各种重大问题,如2001年由新华网承办第一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主题是“共建网上精神绿洲”;由人民网承办的第二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2002年在苏州举行,主题为“网络媒体发展趋势及内容建设”;2003年央视网承办的第三届主题为“中国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2004年中国网承办的第四届以“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为主题;国际在线2005年承办的第五届就把主题确定为“网络媒体与和谐社会”;2006年中国日报网承办的第六届主题是“网络媒体发展与和谐网络建设”;中青网在2007年承办的第七届主题为“国家文化软实力与网络媒体新发展”;2008年中国经济网承办的第八届主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诚信互联网”;2009年,由中国台湾网承办的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的主题是“同筑安全互联网,共建和谐e世界”。

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已经举办了九届,九九归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华网接下了承办“第十届网络媒体论坛”的接力棒。十年间,中国互联网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已经发展成比较健壮的互联网,经过了10年的发展,中国互联网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也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中国网络媒体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网络信息安全成焦点

近年来,特别是经历了冰雪灾害、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报道的锤炼后,中国网络媒体愈发展现出凝聚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汇集社情民意、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作用,显示了强大传播力和广泛影响力。与此同时,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世界中,保证网上安全的信息流动,为广大网民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确保互联网成为造福人类的信息工具,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做主题讲话,强调网络媒体要切实担负起维护网络安全的责任,努力构建健康文明、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推动互联网大发展大繁荣。

王晨说,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并在信息形态、应用领域、服务模式、传播手段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互联网在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网络色情等有害信息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网络黑客攻击、网络病毒等严重威胁网络运行安全,网络欺诈、网络盗窃等网络犯罪直接危害公共财产安全。这些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网络媒体必须适应形势的新变化新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网络建设,发展、管理的方针政策和重要部署,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从国家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的高度,积极应对网络安全的挑战,切实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积极发展,严格管理,依法办网,加强自律,倡导诚信,既推动信息畅通又维护网络安全,确保网络信息安全流动,进一步提高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公信力,努力构建健康文明、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发展之路。

王晨对网络媒体加强网络安全工作提出六点具体要求。一是切实增强维护网络安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认识到维护网络运行安全和网络信息流动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根本利益,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要求。网络媒体的信息流动是否安全,不仅关系到网络媒体的形象和声誉,而且关系到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网络媒体业界要充分认识维护网络安全的重大意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网络安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推动网络媒体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切实把提高网上舆论引导能力作为维护网络安全的重大举措。网络媒体要认真落实总书记对宣传工作提出的“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和有关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五个必须”要求,不断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在网上唱响主旋律,自觉壮大主流舆论,积极引导网上热点、疏导公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使网上舆论引导工作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维护安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三是切实把规范网络传播秩序作为维护网络安全的关键环节。网络媒体要认真执行《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自觉完善信息制作和流程,确保网站新闻来源合法正规、信息内容真实准确。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传播秩序的依法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网络传播行为,既要实现网上信息传播及时畅通,又要确保信息流动安全有序。

四是切实把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放在维护网络安全的突出位置。网络媒体业界要本着对祖国未来负责的精神,坚持不懈地推进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开展自查自纠活动,把整治网上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引向深入。要完善抵制网上低俗之风长效机制,强化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将曝光、谴责、关闭违法违规网站的工作常态化,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文明安全的网络环境。

五是切实把推进行业自律作为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保证。互联网行业组织要充分发挥自律建设的带头作用,完善自律机制,引导业界依法、诚信、文明办网。互联网运营企业、各类网站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加强网络安全工作,健全内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自觉接受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要广泛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网络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的良好风尚。

六是切实把推进网络诚信建设作为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基础。网络安全的基础在于诚信,互联网的发展依赖 于诚信。重点新闻网站要发挥带头作用,和其他网站共同努力,将法律规范、舆论监督和行业自律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网络诚信体系,形成诚信为本、守信光荣的良好风尚。

发展与管理并重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表示,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快速,网络视频尤其迅猛,这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为网络安全提出了挑战,需要网络视频节目的从业者、管理者提高安全意识,创新管理,采取措施,确保网络行业的繁荣健康发展。

田进指出:互联网是科技进步的产物,科技的不断发展,必将为网络视频节目提供更加宽广的空间,为网民提供更高品质的视频节目;同时,移动网络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移动无线视频网络速度,使网民随时随地收听收看视频节目成为了可能。这既为网络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网络视频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顾勇华指出,网络媒体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辐射日益加强,对人们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日益深入。正因为如此,网络媒体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互联网正在逐步成为新闻宣传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宣传社会主流思想、传播先进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顾勇华表示,另一方面,一些不良因素正在危害着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由国新办等七部委部署的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工信部下发的关于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通知要求,均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5.19断网事件”等再次把网络安全问题摆到了人们面前。互联网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如何规避带来烦恼的问题是迫切需要探讨的。

田进的看法是,面对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给安全管理带来的挑战,需要网络视频节目的从业者、管理者积极适应形势发展,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不断创新管理,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从管理制度建设、技术手段运用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网络安全,确保网络行业的繁荣健康发展,共建和谐、繁荣、安全的互联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通信保障局副局长赵志国认为,互联网作为媒体传播的新载体、科技创新的新手段,要牢固树立发展与管理并重的思想,加强网络监管,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

赵志国指出,我国互联网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网络用户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今年9月,我国电信用户总数达到了10.4亿人次,移动电话7.2亿户,网民总数达到了3.6亿人,同时互联网宽带化、移动化趋势更加明显。此外,互联网向政府、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渗透不断深入,特别是在经济领域互联网加速向传统领域渗透,新兴商业模式和服务经济加速兴起,延伸了新的业态,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赵志国强调,互联网作为媒体传播的新载体,科技创新的新手段,更大的发展和创新在未来,要牢固树立发展与管理并重的思想,积极应对互联网不断创新、快速变化的客观现实,加强公众研究,提高管理的前瞻性和有效性。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方法解决网络信息安全,加强网络监管和管理,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广大网络媒体要不断加强正面宣传力度,用正面的信息占领网络阵地,促进互联网又好又快发展。

北京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佟力强认为,应当充分利用商业门户网站的影响力,放大商业门户网站正面效应,打造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生力军。

佟力强指出,主要商业门户网站在充分发挥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互动交流强、聚众效果好的优势。但是,目前北京地区商业网站,在发展过程中盲目追求商业利润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呼唤媒体高度责任感

人民网总裁何加正说,对人民网规划和建设,要依托党报优势资源,推动报网融合,打造主流、权威、有高度责任感的网络媒体。纵观人民网近几年的发展,人民网与《人民日报》从互动到融合的过程,就是以队伍建设为核心,实现内容、平台、机制三大飞跃的过程。通过报网共同策划、共享资源和平台,人民网在内容建设方面进一步确立了主流、权威的鲜明色彩,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据何加正介绍,人民网在内容建设方面,第一步是将平面媒体立体化,以权威、准确、独家作为核心竞争力。人民网内容建设突破了传统的复制、转载、推荐等简单模式,开始向原创、独家、首发的新闻报道模式进军,同时保证内容的鲜活原创和权威准确。第二步,人民网与人民日报在平台建设方面共享共荣,在报网采编一体化的新闻报道生态中确保内容安全和权威。

作为网络媒体,新闻报道安全同样是网络安全中值得关注的重要方面。因为不安全的内容将可能直接造成信息与事实不符,从而误导公众。新华网副总裁魏紫川介绍了新华网加强互联网安全建设的一些主要做法。首先是规范管理制度,严格发稿流程,确保发稿安全。这些年来,新华网陆续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报道类型、信息来源、发稿流程都进行严格规范,并根据实际不断完善,努力实现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学化;其次,确保嘉宾访谈活动的网络安全;再次是确保重大主题、重大活动的网络报道安全。

随着手机的高普及率和随时随地随身的特性,这一“个人通信终端”逐渐演变成为新的“媒体终端”,被人们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但是,由于手机的快速传播和用户自行创作的特点,使得信息传播范围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信息管理的难度大大加强。中国移动数据部个人产品中心副主任胡怡表示,运营商在新媒体发展中,除承载了传统的通信服务职责外,还要承担起杜绝不良信息传播的职责。无线互联网作为互联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放、共享的特性,使得打击网络色情行动任重道远。

佟力强建议,商业网站一方面要加强行业自律,构建起网络传播新秩序;一方面要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打造更多更好的网络文化精品;同时,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把互联网建设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同筑安全长城

经过与会者的深入探讨和交流,本次论坛通过了《建设安全互联网宣言》,参与本次论坛的50余家中国网络媒体签署宣言,宣言称:2009年,中国网络媒体再次书写了不平凡的业绩,网络媒体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社会影响力更加广泛,网上舆论环境进一步改善。同时,我们也看到网络信息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色情等不良信息危害着青少年身心健康,黑客攻击、网络病毒等威胁着网络运行和信息流动,各类网上欺诈、盗窃等网络犯罪侵害着公众财产安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网络信息安全流动势在必行。

宣言承诺: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报道为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坚持服务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努力做好网络特色明显、感染力强、可信度高、影响力大的重大主题报道,扎实做好汇聚民智、释解民惑、疏导民怨、凝聚民意、争取民心的舆论引导工作。通过报道和引导,确保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占据主流,确保理性文明的言论占据强势。

恪守文明办网宗旨,强化网络媒体自律。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坚决抵制一切破坏社会稳定、侵害公众利益的不良信息,坚决清除色情等有害信息。自觉接受公众监督,维护公众文化权益。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观念和综合业务素质。

认真遵守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办网、依法经营。提高法律意识,杜绝违法信息,维护正常传播秩序。加强网站安全制度建设,严格规范信息制作与等系列安全流程,切实维护网络媒体和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权威性和公信力。

互联网安全论文篇(7)

[2]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新华网http:/// house/tj/2013- 11- 14/c_118121513.htm.

[3] [1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 10- 29.

[4]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 OL].http:///2016- 04/25/c_1118731366. htm.

[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 11- 16.

[6] 汪玉凯.“互联网+政务”:政府治理的历史性变革[J].国家治理,2015(27):11- 17.

[7] 程琳.加快信息网络法治建设维护维护网络社会安全秩序[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3(1):1- 9.

[8]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 08- 21.

[9]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 发表重要讲话[EB/OL]. http:///2014-02/27/c_133148354.htm.

互联网安全论文篇(8)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不可少的步骤。搞好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力促网络文明的建设,这既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 当前我国网络文明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网络文明建设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下,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严峻的问题。

(1)我国的网络文明建设起步晚,发展速度远远滞后于西方国家。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开始在我国普及,而同时期的西方国家,互联网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我国互联网普及初期,由于人们对其认识不够,所以忽视了对互联网的管理,直到网络犯罪、青少年沉溺网吧等问题的不断出现,才提醒了人们网络也需要加强管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网络文明建设的效率、进程都远远落后。西方国家无论在基础设施方面还是在技术方面,都占有较大的优势[1]。

(2)互联网自身的一些特点增加了网络文明建设的困难。互联网自身具有开放性、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现实世界中的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观念在这个人类自己创造的虚拟空间中难以起到约束作用,现有的网络技术又不能很好地抵制网络垃圾从而出现了网络犯罪、网络侵权等现象。互联网自身的这些特点被一些网民随便利用,严重破坏了网络秩序,阻碍了文明网络氛围的形成。

(3)我国现有的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滞后,网络文明建设缺少坚强的后盾。近些年来,我国有关互联网管理文件虽然不少,但多以规章、办法、通知等工作性文件形式体现,不具法律效力,关于互联网建设的基本法律法规比较滞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互联网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我国互联网在起步之时,政府部门就颁布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条例来约束人们的网络行为,但大都比较模糊,不够详细,而且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远远赶不上网络的发展速度。二是现有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条例存在一些不合理成分。《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在西方国家的小学生已经习惯利用互联网来学习和娱乐之时,我们却规定自己的孩子18岁以后才能接触互联网,这是在保护他们还是在断送他们?

(4)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在互联网上的作用有限。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三者结合而起作用的[2]。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虚拟的世界,现实世界中的伦理道德观念对人们缺少了约束力,人们在现实世界中被压抑的阴暗的一面在互联网中寻求到了生存的空间,网上伦理道德问题日益增多;同时,西方国家利用网络传播一些腐朽的思想,不断冲击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加之网民自身道德修养不高,极易受其影响。

(5)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加紧文化渗透,给我国的网络文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阻力。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有一半以上都设在美国,西方文化在网络上正处于一个霸权地位。互联网作为一个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意识形态的斗争。西方国家利用其在互联网上的优势不断向我国传播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攻击我国社会制度,以达到其文化渗透的预谋。这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安定团结,对我国的长治久安和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2 我国网络文明建设的对策研究

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将互联网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建立一个文明的互联网世界,是我国网络文明建设当前的重要目标。

(1)坚持以正确的理论指导网络活动。我国的网络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还要准确地分析互联网以及人们网络行为的特点,将思想与特点结合起来,用先进的理论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引导网民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自身道德修养,确保我国的网络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2)完善互联网法律法规,依法治网,为网络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对于网络犯罪,既要治标,又要治本,必须综合治理。法律相对于技术和道德具有更大的威摄力,所以在互联网世界中,法律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网络立法,建立网络行为监督机制,健全互联网法律法规,把网络主体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明确,使人们知道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禁止做的,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他们正确上网。同时,针对互联网的一系列问题,都要及时合理地立法、执法。

(3)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伦理资源,建设网上文化基地。互联网是文化的载体之一,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忽视网络中的伦理道德教育。中华文明经历了五千年的凝练,博大精深,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有关部门要组织专家学者有步骤、有计划地把中华优秀文化成果、伦理道德资源推上网络,用优秀的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同时从整合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资源入手,通过教育和引导,使网民自动担负起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伦理资源的神圣使命[3],建设网络文化阵地。

(4)提高互联网科技水平,加强网络的安全防范措施。网络文明建设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网络垃圾产品,不但需要法律法规及伦理道德对其约束,更要技术做保障。要积极开发和研制一些网络安全技术,推出新的网络安全产品,加强网络安全防范,对互联网中的不良垃圾产品予以过滤和查封,或从源头上予以堵截,使其不能发挥应有的破坏作用。

(5)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

首先,政府机构及相关文化部门要不断加强互联网管理和监督,坚持以正确的理论来引导网络行为;不断完善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治网、合理管网,坚决清除不良网络现象。

其次,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要依法经营,加强管理,尤其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网站经营要起到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播优秀文化及伦理道德、抵制不良思想文化的作用。

第三,互联网用户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熟知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要严于律己,争做文明网民,积极促进网络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互联网安全论文篇(9)

2013年12月25日,美国“棱镜门”事件爆料人爱德华・斯诺登为世界人民送上了另类圣诞祝福:提醒人们重视隐私问题;预测今天出生的孩子长大后将完全没有隐私的概念;忠告热衷于监视的政府主动询问人们的真实感受比背后监视的成本低得多。这一另类圣诞祝福又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2013年6月发生的震惊全球的“棱镜门”事件。

“棱镜门”之前,美国往往自诩为网络安全受害者、网络道德高尚者、民主自由捍卫者。但事实上,美国才是世界最大的黑客。棱镜计划是由美国国家安全局2007年起开始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由两个秘密项目组成。一是互联网信息筛选项目,美国情报机构一直与微软、雅虎、谷歌、Facebook、PalTalk、美国在线、Skype、YouTube、苹果9家美国互联网公司合作,从信息电邮、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社交网络资料中分析个人的联系方式与行动,侦查可疑行为;二是电话记录监视项目,将每天收集的数以百万计的电话记录创建一个数据库,从众获知嫌疑人是否联系美国境内人员。

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创建了一套覆盖全球的监视系统,不仅包括任何与国外人通信的美国公民,而且全球范围内任何使用与美政府机构合作的互联网公司服务的客户都在监视范围内。通过棱镜项目,美国国安局甚至可以实时监控一个人正在进行的网络搜索内容;也许你什么错也没有,只因为拨错了一次电话,他们就可以用这个项目将你列为怀疑对象,调查你的过去,审查你的朋友,一旦你上网,就能验证你的机器。总之,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措施,都不可能安全。

“棱镜门”事件不仅向我们揭示了美国在互联网领域的强势地位,也让我们看到中国加强互联网信息安全建设的紧迫性。21世纪是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信息时代,互联网不仅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带来深刻影响,也必然对意识形态领域产生重大影响。正如主席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所说,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西方一直妄图利用互联网绊倒中国,它们的互联网活动能量和规模远远超出了世人想象。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

意识形态最早只是哲学上的一个理论问题,指的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综合,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但发展至今,意识形态已经成为一个关乎政党与阶级的发展、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关乎一个民族精神状态与价值观念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处理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为出发点,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思想理论体系。过去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社主要依靠的是组织的力量,利用组织动员、群众运动和教育灌输等方式。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由原来垂直的组织化联系转向平面的网络化联系,个人的自主性、流动性和复杂性使组织对个人的约束力明显降低,仅仅依靠组织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已远远不够。且互联网上意识形态的作用方式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虽然我国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已有很大进展和成效,但由于经济、科学、教育水平的制约,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显得很落后,“棱镜门”事件就是很好的证明。

一方面,个人隐私几乎全部聚集于移动互联网的服务器中,随时都有被泄露的危险,不仅威胁到个人的健康成长,还将威胁国家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互联网上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由于信息内容的不分级,男女老少都将面对同样的信息,泛滥的、暴力、低俗等不健康内容将会对青少年产生极大危害,不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持续性、有效性、坚定性。当然,“棱镜门”事件也给中国带来了建立网络强国的机遇。美国既然已经把围堵中国的“空海一体战”变成“空海网一体战”,我们就有必要树立综合的、全面的安全观,以及网络国防观。

首先,我们要抓住互联网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的新机遇。利用互联网这个“第四媒体”,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覆盖面,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影响力。使互联网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新手段、新阵地、新渠道;其次,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存在方式的转型工作,既要根据互联网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发展趋势,充实、发展我国的意识形态内容,又要敢于和善于面向世界,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到科技、教育、文化各个领域以及电影、电视剧等各类文艺作品中,展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丰富内涵。再次,我们要利用高新科技武装我国互联网信息安全网络,提高信息安全保密防护能力,加强互联网保密科技研发能力,加大保密技术产品推广应用力度,促进科研成果向保密能力转化,从而为各行各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保驾护航。

总之,面对互联网上国内外各种意识形态之间斗争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我们要敢于应战,毫不妥协,同时要善于应战,讲究斗争技术与技巧。面对西方某些国家在互联网安全领域的挑战,我们要敢于亮剑,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互联网各种意识形态冲突斗争中站稳脚跟、守住阵地。(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河,《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互联网安全论文篇(10)

大会来了,你清楚中国互联网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吗?关于互联网发展,中国曾经有过哪些重要论断?

中国互联网发展到什么程度了?看这6个事实

1、网民数量已达6.68亿,比欧盟人口总数还多

中国网民数量早在2008年就跃居全球第一,目前仍在增长中。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已达6.68亿人,比整个欧盟的人口数量还要多。

2、“双11”交易额达912亿元,远超美国“黑五”

电子商务改变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网购规模年年创新高。今年,仅天猫“双十一”一天就创下交易额912亿元,而美国的“黑五”当天网购的销售额仅相当于174亿元人民币,为天猫的19%。

3、互联网经济GDP占比达7%,市值总和超中国股市1/4

互联网产业对中国经济贡献不小。“十二五”期间,互联网经济在中国GDP中占比持续攀升,2014年达到7%,占比超过美国。互联网企业的市值总和也超过了中国股市的1/4。

4、全球互联网公司市值10强,中国占了4席

中国互联网企业突飞猛进,进入世界前列:全球互联网公司10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4家中国公司入围。

5、这几个“杀手级”国产互联网应用已风靡全球

中国的互联网产品和品牌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在世界上也小有名气。支付宝早在2013年成全球最大移动支付公司,微信全球月活跃账户已达到6.5亿,百度旗下移动产品已在海外收获7亿用户,猎豹74%的移动端月度活跃用户来自欧美为主的海外市场。

6.“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正式被纳入国家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互联网未来怎么发展?中国的这6个论断很重要

论断一、中国互联网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

去年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向大会致贺词,表示中国“倡导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今年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以“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足见中国对互联网开放、合作的态度。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也曾表示,有的西方互联网企业50%的利润来自中国市场,可见中国是开放的、中国是公平的。“我们对全世界的互联网企业是开放的,只要你不伤害中国的国家利益、不伤害中国的消费者利益,我们都欢迎到中国发展。”

2015年9月23日,会见中美互联网论坛双方代表并发表讲话。

论断二、互联网是世界潮流,互联网上的中国既要大还要强

在看待互联网对世界的影响上,在参观考察腾讯公司时指出:“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是一个世界潮流,而且这个互联网时代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进步推动作用。”

认为,互联网上的中国既要大还要强,要强在“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

论断三、不能“既挣中国钱,还伤害中国”,我们有权选择朋友

在对外国互联网企业的态度上,鲁炜曾表示,外国企业都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底线有两条,一是不得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二是不得损害中国的消费者权益。我们不能允许的是,既占了中国市场,挣了中国的钱,还来伤害中国。

假如一家外国互联网公司在华经营又不守规矩怎么办呢?鲁炜用“做客”进行了比喻:“中国历来好客热情,但谁到我家做客,我是有选择的。我没有办法改变你,但是我有权利选择朋友。我希望到中国来的都是朋友,是真朋友。”

2014年7月16日,在巴西国会发表演讲时谈互联网。

论断四、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要尊重各国网络主权

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是不是说谁技术先进谁就能窃听攻击?谁实力雄厚谁就能发号施令?认为“新疆域”不是“法外之地”,同样要讲法治,同样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他在巴西国会的演讲中强调,“互联网技术再发展也不能侵犯他国的信息主权,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

由此,提出,“国际社会要本着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则,通过积极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论断五、中国是网络安全的坚定维护者,不会参与任何黑客行动

国际上个别国家经常指责来自中国的黑客进行网络攻击,事实上中国是网络攻击的主要受害国。鲁炜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每月中国有一万多个网站被篡改,80%的政府网站受到攻击,攻击的主要来源是美国。

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政府不会以任何形式参与、鼓励或支持企业从事窃取商业秘密行为。不论是网络商业窃密,还是对政府网络发起黑客攻击,都是违法犯罪行为,都应该根据法律和相关国际公约予以打击。

上一篇: 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 下一篇: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