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技术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7 16:30:57

中职电子技术论文

中职电子技术论文篇(1)

二、以胜任力为本位开展课程建设

胜任力本位课程,可理解为“基于胜任力的教育”或“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是一种以核心胜任力为基础,融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情操与提高胜任力为一体的整体化课程理念和模式。胜任力课程目标是培养有知识、有技能、有情操、有工作胜任力的职业技术人才。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将这一目标贯穿于教学始终。

(一)加强胜任力课程编排,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师既要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更要综合运用适合于胜任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如互动学习、合作教学、案例教学、实践—反思教学、情景模拟教学、角色扮演、任务驱动、体验式教学、问题—讨论—指导式教学、讲解—演示—指导—评价四步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等教学方法。

(二)创建胜任力本位课程学习环境

创造一个实践的、人文的、工作现场学习的环境,该环境能够支持专业群的学习共同体;有开放的学习工具,技术、资源可供访问;能为小组和个人学习提供胜任力本位课程框架和内部计划;能够支持学习范围扩展及更多团体的国际化,包括面对面的和在线的方式。

(三)胜任力课程的改革要和专业改革相结合

以胜任力要求为依据,通过研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群的建设,优化通用胜任力、系列专业胜任力和专业与岗位胜任力“三圈层”课程体系。明确本课程哪部分是培养通用胜任力的,哪部分是培养系列专业胜任力的,哪部分是培养专业与岗位胜任力的。

三、做好课程的总体规划

(一)加强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认知

教师在讲第一堂课时,通过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模拟电子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模拟电子技术的性质和任务、学习模拟电子技术的主要方法及模拟电子技术相关职业的全面介绍,加强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认知程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模式

把模拟电子技术主要内容分解成几大模块,每一模块的知识都通过完成一个项目来学习,每个项目又根据需要分解成若干个任务。在进行每个项目之前,教师要事先制定出项目要求,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要求,并把每个项目涉及到的基本知识做简单介绍和讲解;之后学生按照项目要求逐一完成每个任务,教师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和答疑;最后教师对项目完成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问题做进一步讲解,学生完成项目报告并提交作品。通过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大胆设计、寻求突破的创新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重视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应在设计开始前编好课程设计任务书,并准备好必要的文献资料。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做好选题、分题工作;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并要不断优化设计题目。教师要根据题目性质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研究指导方法和重点。课程设计以学生独立工作为主,教师采用启发方式,对难点和关键性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指导学生阅读参考资料,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四)搞好实习、实训

通过参观实习与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教师应根据实习要求,选好实习场所。实习前由指导教师制订出实习计划书并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教育。实习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和管理,学生要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保密制度。学生要按时完成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教师要做好成绩评定工作。

(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建立“模拟电子技术”课外活动小组,经常举办一些和模拟电子技术有关的知识竞赛和模拟电子线路设计比赛,使对本课程感兴趣的学生能够进一步发展爱好、提升水平、增强能力。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举办的职业技能考试,使他们在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提高职业能力,增强就业信心。挑选一些能力极强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使这些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四、注重教学改革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职业教育目标更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应不断革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革新教材、革新教学手段、革新考核制度,切实推进教学改革。

(一)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通过到企业调研及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进一步明确知识体系的重点和难点,明确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核心能力。理论教学采用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模式。实验教学采用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三阶段台阶式教学方式,教学目的明确,层次分明,循序渐进。

(二)教学过程注重定性分析

从工程思维观念出发,不过分追求理论分析的严谨。注重培养系统的观念、工程的观念、科技进步的观念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于难度较大的内容,采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各个击破的方法。采用讨论式、讲练结合式、启发式、演示式、理论与实践穿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总结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窍门,加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做好教材选择工作

每学期都要提前做好教材选择工作,不能长年使用一本教材,应及时更新教材,编写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型规划教材。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追踪新技术,增加新知识。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

采用多媒体课件、黑板授课、网络教学及实验仿真和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将肢体语言与声光电有机的结合起来,全方位对学生实施情景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五)改革考核评估体系

中职电子技术论文篇(2)

二、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多数学生选择中职学校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初中繁重的理论性知识学习让学生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勇气和动力。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重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必须在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上下功夫。电子技术这门课的理论性较强,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满堂灌”,只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很难让学生理解。例如,在学极管的内部结构时,它的内部“是由一个PN结和两个电极”构成的,但“PN结”只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是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PN结”到底长什么样,具体又是怎么形成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理论性、概念性的知识,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室、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用多媒体机房代替教室,电脑显示屏代替黑板,鼠标代替粉笔,将复杂的知识用课件、视频、动画、图片等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使抽象的知识更形象、更立体、更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不受实验条件的限制,更好地掌握知识。例如,我们可以用Flas的形式,展现“PN结”内部电子和空穴的扩散,“有些不能移动的带电粒子集中在P区和N区交界面附近,形成了一个很薄的空间电荷区”,就是PN结。

三、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中职学生结束三年的学习生涯后,有一部分通过对口高考进入大学的校门,大部分的学生会选择直接就业,成为一名专业技术工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本着“理论辅助实践”的原则尽量减轻理论知识的分量,增加实践动手操作的分量。在实践课上,采取“小课题、小目标”,将课本八个单元的内容分成不同难易程度的课题,分阶段地“逐人过关”。课题中应先确定学习目标,通过任务的引入与分析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攻克课题中涉及的理论知识,然后提供实习器材,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实训内容,最后由各个小组交流学习,老师总结与巩固。这样,可以直观地使学生看到本课题中理论知识的应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实习过程中教师的严格要求,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基本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职电子技术论文篇(3)

2高职通信电源中电子技术课程联系化教学设计举例

通信电源和电子技术有很强的联系性和依赖性,这种联系性和依赖性虽然也能跨越到其他通信专业课程,但通信电源和电子技术的联系性和依赖性更高。高职学生的特点之一是学习不积极、高中理科基础差、自学能力低,对知识的连贯性掌握技能就更差。项目库中每个项目的实施需要相关课程群合作完成,例如将电子技术中的功率因数概念的教学和通信电源的直流不间断电源中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结合起来讲,学生更易于对功率因数概念的理解,也能很好地掌握通信电源的直流不间断电源中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原理。通信电源课程根据教学计划需求就能完成对应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任务。在相关通信电源知识群中由项目驱动完成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任务后,通信电源教学任务也同步完成最终结果。因此,教学设计者应能够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来建立通信电源和电子技术课程间联系构架和设计跨课程的教学项目,在教学活动中,动态地将通信电源和通信电子技术课程进行联系,形成具有活力的知识连贯体,并根据与通信电源课程群的知识联系性来设计电子技术课程的项目库。通过对高职通信电源专业联系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和对通信电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剖析后,我们应首先对通信电源和通信电子技术进行联系化设计,提出对电子技术教学的设计方案,例如将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中的电路与信号、模拟电子技术融入通信电源的配电和防雷来讲授,将数字电子技术融入通信电源的UPS和整流来讲授。电子技术的应用、电子技术实训、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与通信电源的设备实训相关联,进行项目关联设计试点。基于联系需求将通信电源和电子技术课程的这些环节紧密相关,层次清晰,环环相扣。从而实现,在高职通信电源专业技能培养的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前后紧密联系,并最终形成通信电源专业的教学表现结果。

中职电子技术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2-0052-03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它以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为特点,人才培养不仅要满足岗位需要,而且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为了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办好高职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出更加符合当地经济需求的人才,2010年9月对铁岭地区电子行业人才需求进行比较有针对性的调查,发表文章《铁岭地区电子行业人才需求调查》。笔者根据调查报告的结果,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一些探索。

1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培

养模式构建原则

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相关文件及近年来对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成果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建设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1 以能力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根据高职专业的职业岗位群要求特点,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按照文化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实现职业技能培养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建设。

1.2 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理论课按照“够用”原则设计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和技校教育,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个中间位置。高等教育要求掌握较深厚理论知识,强调理论知识掌握的多少,这与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行研究开发等工作岗位的要求是分不开的。而中职教育要求掌握较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不要求掌握多少理论知识,这也是其在工作中主要从事生产操作的岗位要求的。高职教育既要求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掌握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其工作岗位也是介于设计和操作之间的某些中间位置,因此它对理论知识的要求为“够用为度”,不追求对高深知识的掌握,又要对专业方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1.3 按照“一体化”教学思想,重点培养高职专业的应用能力,建立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和方法

“一体化”教学思想将技术理论与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对教师提出“双师型”素质要求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示范教学基本形式。在教学管理方面,以实践技能考试为主要考核形式,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并重,让计算机与外语教学不间断,实践教学不间断。

2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根据对铁岭地区电子行业企业类型分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工作所在电子行业可以分为3大类:1)从事电子信息产品设计制造的工业企业,占绝大多数;2)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集中在商品流通环节的商业企业,数量也较多;3)拥有大量电子设备的楼、堂、厅、馆等专业场所,需专业电子技术人员进行电子信息设备的管理。

以上几类电子行业工作单位的工作岗位基本上是电子产品的设计、改进、生产、检验、销售、售后、生产的管理、设备运行维护等,其中产品设计、技术改进等岗位需要的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而生产岗位需要的是中职学历或经培训的熟练技术人员,高职毕业生的岗位大多定位在销售、售后、低层的生产管理、辅助设计人员进行产品的设计试验,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等层面。

根据以上分析,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义为:面向电子技术应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与创新精神,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电子技术应用领域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技能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3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分析,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可以分为4个模块:1)以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为引导,学生应掌握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检测、维修、生产工艺路线的制定、生产管理等能力;2)以电子产品开发为引导,学生应掌握电子线路的阅读、仿真、PCB电路板设计等能力;3)以电子产品销售为引导,学生应掌握电子产品的销售、安装、现场调试、售后维护等能力;4)以电子设备的运行维护为引导,学生应具备常用及专用电子设备的使用、维护及保养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毕业生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能够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具有良好的对本行业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的感知能力和再学习能力,并能够在工作中推广使用,创造更多价值。

4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培

养模式的探索

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应该充分为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养成服务。借鉴基于过程的工作方法的思想,按照目标及能力需求进行理论和实践课程设置。

因为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电子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层次低于本科学生,高于中职学生,因此理论课程要求为够用、适度,不必要求学生理论知识有多么扎实,只要满足岗位基本需求即可,如需加深可在工作中通过再学习不断提高;而实践技能要求就要相对高一些,实践课程设置应该充分体现岗位需求的能力要求。

根据以上分析,针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第一、二模块要求,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学期,开设电子产品设计制作课,模拟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试制生产一种电子产品的全过程,根据这一过程倒推出该行业企业从业人员所需具备的各项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确定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该课程的重点内容是让学生自己制作出一款温度监测装置,能进行温度的显示和报警。因为本专业培养目标不在于理论设计,不必掌握过于高深的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因此该课程给出电路原理图,要求学生读懂原理图,要进行仿真、PCB设计、电路板焊接制作、单元电路检测、故障排除、产品调试、产品检测、归档文件等工作。根据课程要求应该掌握的内容,应开设的专业基础及专业理论课程应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分析、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电子测量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Protel DXP电路设计、电路仿真技术、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计算机应用基础。按照“一体化”教学思想,理论与实践训练应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在开设这些理论课的同时开设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电路实训、传感器实验、电子测量实训、单片机实验、Protel DXP实训、电路仿真实训、元器件贴装焊接实训、电子产品生产认知实训、计算机基础实训,同时对PCB课、仿真课、单片机课进行课程设计。针对第三、四模块开设的理论课有家电原理与维修、办公自动化设备、微机组装与维护,同样这些课程也开设有相应的实践课,并集中统一安排时间到共建实习基地考察参观交流,进行认知实习。

另外,无论哪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要求具有一定的文献资料收集查找能力,因此还应开设文献检索课程。由于电子行业的特点,很多元件、设备的说明书和技术资料都是英文的,很多企业的产品也外销国外,国际交流越来越广泛,专业英语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根据高职毕业生双证制度要求,学生毕业时还应考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能够考取的资格证书为电子设备装接员,为此学校开设高级电子设备装接员培训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课,进一步提升学生电子设备装接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该专业学生还可以考取通信设备测试员、网络维护员等其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根据对铁岭地区电子行业人才需求的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诚信、团队合作、人际沟通、责任感、再学习能力等个性素质要求都比较高,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有意识地对这些品质进行培养,因此学校在公共课中开设了思想道德与法律、形势与政策、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和讲座,选修课中开设了科学技术史、前沿科技、中国传统文化、美术欣赏、公共礼仪、英语语音、文学欣赏等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固定举办电子设计大赛、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英语口语大赛、篮球联赛等竞赛活动,积极参加省和国家举办的各项电子专业竞赛,如毕杯电子设计大赛等,促使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再学习能力等个性素质的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第三年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再学习能力,调整好毕业找工作时的个人期望值,找好自己的社会定位。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毕业实习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为集中实习,要求学生全部到指定的实习基地进行顶岗生产实习,时间要求5个月以上,全面了解电子行业企业员工的工作情况,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第二阶段为分散自由实习,学生可以自己寻找感兴趣的工作岗位进行实习,为毕业后在该岗位参加工作做相应准备。在毕业实习期间要求学生同时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

根据以上分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基于当前地区就业形势的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可以用图1清晰地表示出来。

5 结束语

通过对铁岭地区电子行业用人单位对员工需求的调查,充分了解了当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各项能力需求,运用基于过程的工作方法思想,依照理论够用、重在能力原则,由需求设计应该开设的各门课程和应该培养的各项实践能力,从而建立起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相信通过这一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一定会更加适应当前社会需求,更加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参考文献

[1]王永新,房淑芬,袁野.铁岭地区电子行业人才需求调查[J].科技传播,2011(1):21.

[2]许秀平.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9(6):127-129.

中职电子技术论文篇(5)

中职学生在学电子技术的过程中,因为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电子技术会显得非常困难,因此,导致中职电子技术教学的实效性也不高。

要想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配合实验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和技能。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积累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职电子技术教学的实效性。

一、中职电子技术学习现状

中职学生一般都是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学习需求一般都比较低,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也就比较差。而且,这些学生普遍对电子专业方面的知识了解非常少,因此,他们在学习电子专业的理论与技能的过程中会感到非常困难,这对教学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电子技术又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还是一门入门也非常难的课程,这更给中职电子技术教学增加了难度。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先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让学生明白电子技术对他求职的重要性;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与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更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及素质,掌握现场操作技能,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就业之后尽快适应岗位。因此,对于中职电子技术教学来说,实践教学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提高教学实效性最好的方法。

二、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提高中职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要让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这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维的动力。

在电子技术学科中,有一些专业知识比较抽象,教师应尽量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理解相关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更需要注重在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抢答器与计数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进行抢答比赛,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有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在中职学校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且传统,一般都只是采用黑板和粉笔辅助教学。这样会让学生感到非常乏味,并且学生也很难直观理解老师介绍的一些电子仪器。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各种电子仪器设备。

比如在讲到纯净半导体以及杂质半导体的形成时,如果只是单纯的讲形成过程,是很难让学生明白的,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形成的过程做成幻灯片,就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在配合相应的实验,就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加强实验操作,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在中职电子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实验教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要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两种教学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的过程要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在最大程度上为学生提供训练技能的机会,尤其是对中职学生而言,往往实验教学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在讲焊接技术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多练习,并对学生焊接过程中每一个焊点进行点评。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开展相关的技能比赛,看谁完成的速度最快、质量最好。通过加强实验操作,能够让中职学生更快地掌握电子技术,并且具备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最终全面提升中职电子技术教学的实效性。

三、小结

因为中职学生本身的知识基础比较差,而电子技术的入门比较难,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就需要教师用更多的精力来教导学生。通过对提高中职电子技术教学实效性的相关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配合理论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中职电子技术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182-01

从当前中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出发,结合企业用人概况,现阶段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亟须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角度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以提高中职专业建设的有效性。中职教育机电专业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实施旨在通过技能教育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促进学生实际操作水平的提高,这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应从教学活动场景化着手,结合必要的任务模块来营造电子技术职业氛围,这是中职课程教学革新的有效路径。

一 当前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不合理的教材内容安排

尽管中职电子技术课程的专业课投入方面耗费了较大的精力,实则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划分不清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囫囵吞枣,长此以往自然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除此之外,中职电子技术在教材内容安排方面也忽视了基础课程和后续专业课之间的有效衔接,教材内容安排难以与学生今后的就业趋向相对应。课程设计缺乏实践性,单一的课程安排也仅仅局限于陈旧的理论教学方面,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2.落后的教学方法

传统中职电子技术课程在教学方法选择方面局限于黑板与粉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一灌输式教学不仅导致教学效率难以提高,而且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方面也表现出诸多不利。此外,课堂教学过程缺少新意,学生并没有自我独立思考的时间,忽视了学生自我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3.评价体系欠缺灵活性

长期以来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考试内容安排方面仅局限于电子线路分析和相关的名词术语概念考查,通过闭卷笔试的方法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更好地应付考试,学生将大部分精力置于课本和笔记的背诵方面,过分重视理论灌输显然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形成与发展。实践动手能力低下导致学生的知识掌握不全面,很难从根本上突出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实用性,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停滞不前。

二 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1.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特征

对于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而言,理论知识灌输应切实突出其实用性特征,重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删减与调整,通过对技能课的开设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此外,针对教学重难点的划分也应落实到位,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加工的同时也可有效防止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偏离。

2.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凭借其声像俱佳、图文并茂的优势实现了对现有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革新,真正做到了趣味教学。在动静结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能够被充分激发,这对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而言是教学容量和教学质量的双重提升,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多媒体教学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还充分发挥了互动教学的优势,重视在课堂设计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思想认知的深刻性,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仅是课堂凝聚力的一种体现,同时对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也有积极的影响。

3.考核方法革新

中职教育的核心在于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呈现,因此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显得至关重要,这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在电子技术考核方法革新方面,可采用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以此更加全面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任一教学模块的结束都应对学生的操作技能提出对应要求,而全部模块教学完毕后,则应进行系统化的教学考核。由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因此中职课程在考核方法制定方面也应有所侧重,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在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目标下,高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应采用多方位考核模式来对学生专业水平进行认定,这是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进和革新中必然需要考虑的方面之一。

中职电子技术论文篇(7)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电工电子技术”精品课程项目。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17-01

1.引言

“电子技术”课程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专业间的知识渗透越来越深入,“电子技术”作为传授发展最快的电学知识的一门共有技术和共有理论课程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课程教学中引入了“以电子产品制作为载体的项目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一定的工程意识,强化学习自信心,培养动手能力,初步掌握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2.课程设计理念

针对电子应用岗位群,突出学生电子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教学,以“课程与岗位工作过程对接”为指导,以教学做一体化为典型特征,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与设计。在课程设计中遵循的理念是:

确定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跟随现代先进实用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思想,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调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突出能力、鼓励创新的思路。

3.教学模式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组通过调研分析,参考同类院校的成功案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课程中开展了“以电子产品制作为载体”的项目教学工作。让学生在具体的电子产品制作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让老师在具体的电子产品制作过程中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制作为纽带,实现“教、学、做”一体。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识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单一讲述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

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4.教学载体开发

课程组教师与行业、企业的专家、兼职教师密切合作,企业兼职教师参与课程设计开发与教学实施的全过程,充分体现课程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将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岗位群中的电子产品组装、检测、调试、维护与管理的技能进行归纳,提炼出与传感器技能相关的行动领域,在转换成学习领域,然后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境。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充分体现课程教学内容的职业性。

本课程立足于操作技能的培养,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经过行业、企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本课程最终确定工作任务如表1、表2。

5.结语

课程项目、任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一套适应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电子技术”课程采用“以电子产品制作为载体的项目教学模式”,该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课程知识进行了重构与整合,提取了典型的学习任务;(2)在课程教学中不再区分理论课、实训课,理论与实训都以电子产品制作载体;(3)以电子产品制作为载体,较好地实现了“教、学、做”一体;(4)较为全面地实施了过程考核评价模式;(5)老师、学生的互动明显增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能力现实化视野中的我国职教课程改革基本命题[J].职教论坛,2012(12).

[2]徐国庆.论职业教育项目课程体系的设计[J].职教论坛,2009(18).

[3]屈孝初.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动态生成模式[J].大学教育科学,2014(4).

[4]程宜康.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课程决策[J].职教论坛,2014(3).

[5]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7]谢文林,林峰.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对职业教育教学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0(6).

中职电子技术论文篇(8)

中职电子技术的教学理论性较强,波形变化分析复杂,课程教学较为枯燥,一些理解能力较差或者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会无法跟上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节奏。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在一个仿真的情境下,进行电子电路的实验和操作,这种模式能够为中职学生带来更多的电子技术学习体验,将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的学习相结合,借助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借助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符合中职电子技术教学的特点,是时展和进步的必然要求。

(二)创新中职电子技术教学的模式

电子技术教学中应用仿真虚拟仿真技术,可以使学生将所学习的Windowsxp内容和仿真软件结合起来。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单一的教学氛围,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在实践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使中职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形成一定的思维想法和创新意识,真正展现中职电子技术教学的价值和电子技术教学的意义。

(三)提升学生的电子技术综合能力

很多中职院校中的学生,普遍具有文化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较差等方面的问题,中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但是他们的学习热情较差,不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无法感受中职电子技术学习的乐趣和电子技术的魅力之处。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这一问题,通过有趣的情景创建,快速吸引中职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并使中职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电子技术实践操作能力和电子技术思维想法,改善传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缺点,更加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为中职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将虚拟引进课堂,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仿真电子技术教学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开展虚拟项目合作实验,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等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一)将虚拟引进课堂,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中职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较为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技能指导对中职学生电子技术操作能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单纯的电子技术理论知识讲解,多数是一些原理和公式推导,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中职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无法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电子技术学习活动当中。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单一的教学氛围,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在实践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使中职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形成一定的思维想法和创新意识。虚拟仿真技术能够使学生在一个仿真的情境下,进行电子电路的实验和操作,这种模式能够为中职学生带来更多的电子技术学习体验,使学生将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借助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借助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中职电子技术理论知识教学需要结合实际展示才能够加深学生对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从而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活动和实践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如果一味通过实验操作展现,不仅浪费时间,同时也很浪费材料。虚拟仿真技术能够完美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到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实验,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软件,将抽象化的内容变得更加直观,使学生对抽象化的理论知识一目了然,深化学生对中职电子技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创设仿真电子技术教学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引导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进行电子电路的实验和操作,这种模式能够为中职学生带来更多的电子技术学习体验,在电子技术的实验过程当中,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实验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中职电子技术教学的特点进行教学实验活动的创新,将虚拟仿真技术融入中职电子技术的教学活动当中。例如,在指导学生对《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这一项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软件,为学生展现70年代至今,电视机逐步发展的过程,为学生介绍全球彩电市场的特点。彩色电视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是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提问学生“家中所使用的是什么样的电视机”等问题,构建互动型的中职电子技术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软件,为学生展现一个立体化的电视机模型,借助模型引导学生认识彩色电视机的整体结构以及具体的元器件。在教学指导完成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自行实验,借助虚拟仿真技术进行完整电视机零件和部件的整合。

(三)开展虚拟项目合作实验,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些仿真软件(例如加拿大IIT公司所开发的Multisim软件)能够为中职学生创建一个类似于真实的电子电路实验工作平台,学生可以在这个仿真的电子电路实验工作平台中,进行各种各样的电子电路实验。这些软件当前被应用于国内外的各大高等院校当中,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实践应用效果。电子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指导学生学习电子技术,掌握电子技术,更加需要通过一定的电子技术教学活动,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在电子技术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虚拟的电子技术合作实验项目,引导学生通过电子技术实践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形成良好的电子技术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例如,在指导学生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完成教学指导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集中学习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在共同合作和分析的过程中,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

中职电子技术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中职电子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电子技术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中职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关系电子技术产业发展的未来,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值得我们探讨。为了了解中职电子技术教学现状,对武汉技师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分别作了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

通过上面的调查并结合相关资料,我们发现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电子技术课程纷繁复杂,内容重复较多。课程有电子装配、电子测量,电子元器件、电子CAD等,而关于讲解二极管的课程就有四个,书本理论知识重复严重。

(2)理论实践脱节。专门的理论教学,公式多,理论强,学生掌握较差;集中的进行电子技术实训,虽然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但纯粹的为实训而实训,无目的,无目标。学生在实训时只是按说明机械焊接,在面对电路故障时则束手无策。实训与理论本来是相互促进,但理实脱节,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

(3)教学实践脱离企业实际生产。我们在进行电子技术实训时经常喜欢让学生做的收音机,在我们实际的企业中已经几乎没有生产,电子企业的生产状况与学校的专业实训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直接导致我们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跟不上技术发展的脚步,我们的毕业生在企业格格不入。

(4)课程间衔接混乱。课程与课程之间学习先后顺序亦无章法,违背学生的学习规律,老师不了解学生,学生不喜欢老师,老师上课头疼,学生上课烦躁。

所有这些问题直接导致电子技术专业发展遇到困境,如何摆脱困境,如何解决电子技术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新的教学思维与方法,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呼之欲出。

2一体化教学的内容

那么什么是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是整理融合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把整个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每一个职业能力中包含着理论与实践。具体的来说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包括以下这几个方面。

(1)实训与理论的一体化。实训环节融于理论教学,理论实践反复交替出现,浑然一体。例如讲解电阻相关内容时,我们的顺序可以是这样,电阻色环识别方法,实际电阻识别,电阻测量,电阻串并连知识,万用表制作,万用表原理。在这个过程中理论实践都存在,但都是讲解电阻知识,知识点相互促进,学生学习效果自然很好。

(2)课程体系的一体化。打破以往的以知识逻辑为主线,通过项目整合,重新组织设计教学内容。降低文化基础课程知识难度与深度,增加实用类与操作类知识,增加专业技能课程所占的比例,按技能过硬的基本要求,以直接就业为主要目标,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定岗工作合二为一,构建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3)教材一体化。以电子类就业为导向,以电子技术职业分析为起点。依据电子技术国家职业标准,根据电子企业岗位工作需要设置教材内容。教材编写时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学校实际设备状况,让教材真正成为老师的参考,学生的指导,改变教材内容重复,理论集中,复杂多样的问题。突出重点,如二极管与三极管知识的学习,去除复杂无用知识,如收音机焊接,让学生通过相应一体化教材的使用明确自己每个阶段应该掌握的技能,应该拥有的能力。

(4)教室的一体化。电子实训室与理论教室合二为一,按照电子企业生产加工车间设计。教室即是车间,能焊接,能调试,能排除故障。课桌即是工位,万用表,示波器,稳压源,样样齐全。理论与实践在同一个场所完成,车间与教室灵活转换。

(5)教师学生的一体化,教师穿上工作服就能生产,脱下工作服就能讲课。学生就是工人,上课就是培训,实践即是上岗。

3实施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的措施

了解了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的相关要求,具体的在实施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时我们应该做好以下方面。

首先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必须具有三双,双职称(教师职称,工程师职称)双资格(教师资格,技能资格),双素质(理论讲解素质,实践操作素质)。能进行理论授课,操作技能指导,同时又能很好的组织教学活动。把教师送到企业,把企业技术骨干请到学校,互相学习,共同探讨。同时鼓励双师型教师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对双师型教师给予认定励,合理激励,优先安排。

其次学生考核机制的改革。打破以往单纯的以考试,实践来给定学生评价的机制。设计理实一体的考核方案,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践环节分值。例如电子技术考核可包括这样一个流程。电子CAD绘图,电路板焊接,电路调试测量,产品工艺设计,产品参数记录等这样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来完成,理论实践全部融于过程之中。

然后创设企业,学生,教师三位一体的教学课程设计团队。一体化的课程设计不是教师的冥思苦想,它是学生的心声,它是企业的先进技术的支持,共同探讨,一起开发出先进的,适合的,不断更新的一体化课程。

最后一体化学习校园氛围的营造。结合电子企业实际情况,在学校设置醒目的标语,学生着统一的工装,上课前喊个性的口号,让学生进到校园就能感受到相应一体化学习的氛围,自觉的按一体化教学要求严格要求自己。

4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中的误区

在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中也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存在一些误区。

(1)一劳永逸思想。一体化教学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不断的改进,在参与中不断补充和完善,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的更新我们知识,教学方法。

(2)过分追求整体。一体化的整体实际上是有一个个小的个体组成,在电子技术教学中应避免好高骛远,做好每一个小的职业能力,做好每一部分的一体化是最重要的。

(3)简单的理论,实践的叠加。一体化是一体,而不是一起。只有深入的融合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电子技术产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中职学生的知识能力要求也越来越多,如何避免学生毕业即失业,我们只有不断的改革电子技术一体化的教学方案,不断的适应社会需要,才能让我们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走出去,稳定住,撑起来。

参考文献

中职电子技术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0019001

电子设备装接技术作为电子行业重要的职业领域,其人员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该技术的发展状态,而技术人员要想真正具备精湛的电子装接技术,就需要进行电子技术和电子组装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具备较高的科学研发能力,鉴于现在的电子类技术发展与市场发展的联系较为密切,电子设备装接技术职业能力的提高要充分结合企业的发展。在发展职业能力的过程中,不仅要真正掌握电子装接技术的理论知识,还要达到企业要求的具有丰富现场实践操作能力、了解行业实际发展状况和自身技术符合企业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顺应市场形势的职业技术能力。

任何技术的掌握都离不开理论知识的获得与实战经验的掌握,电子装接技术也是这样,在现阶段的电子装接技术中,电子设备装接工人的职业能力要通过分组项目的考评来进行断定,通常是将电子设备装接的职业技术运用分为四个阶段,即“教、学、做、评”一体化,以下就针对电子设备装接技术的具体鉴定方式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有针对性的提高职业要求中的电子设备装接技术。

1 严格遵守电子设备装接的相关国家规定,明确技术的知识与实践技能

考虑到电子设备装接技术的发展势头迅猛,国家专门针对这一行业颁布了相关的职业标准规定,即为“电子设备装接工国家职业标准”,在该项标准中要真正成为电子设备装接的工人就要达到标准中的具体技能水平,而相关的培训部门就要将这些规定在实际培训中进行落实。首先相关部门需要结合电子装接技术的特点对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具体分析,制定出符合电子设备装接职业技能考查的相关重点,指明考察标准中要求的内容和较为重要的知识培训,深入对其进行开发。这是单方面的从电子设备装接的国家规定方面进行的分析,而从电子设备装接的行业角度来看,则是具有“电气与电子组装件焊接要求”和“电子组装件的可接受条件”这两项最具影响力的规定,这两项规定在实际的技能要求中到普遍的应用。“电子组装件的可接受条件”中,表面贴装组件的各种贴片式组件的具体化定义都被囊括在内,其中更是对焊接的可接受要求和焊接的异常之处都进行了更为细致准确的规定,因而更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被灵活的融入到了提高技能的培训环节中。其次对培训内容和技能提高的详细的规定属于技能培训中的“教”环节,主要包括职业道德的培训、职业素养的培训、职业文化的培训、职业技能的培训和职业能力的培训,职业能力作为职业技术水平培训的重中之重,受到了各课题教学专家学者的重视,教学的负责人要有针对性的对的技术工人进行技能素质上的提高和培训,就要认真研究科学分析电子装接技术的国家规定和行业标准,将两者结合起来共同约束和规范电子设备装接工的工作行为。

2 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对电子装接工的具体培养方案

教学方案的确定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时代在不断的发展,技术也会随之不断的改变、提高,因而对于电子设备装接技术的培训也需要因时而异,也就是说培训院校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使命。电子设备装接技术工人的存在就是成为国家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等地一线领域中的高素质、高水平和高技能的实践型人才,而培训院校要承担起来的责任就是为国家培养这样的一群人才,培训院校在设定培训方案时,不能过于僵化,应当保证课程教学的内容贴近于实际的技能考核,及时的改进课程培训的结构,确保课程要求的规定对于接受培训者的职业能力提高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和思维上的拓展作用。相关的培训人员要共同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合理的分析和修改,使其更适应于市场对电子设备装接工人素质的要求,满足行业的需求。培训人员应当注意的是不能将眼光局限在完成硬性培训要求方面,还要同时兼顾职业技能鉴定内容的教学与培训,使接受培训人员所接受到的培训都能够与实际应用相融合,充分展现市场中电子企业发展的要求和个人职业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为自己获得技术上的肯定提供机会。

3 对于职业能力鉴定中不合理的部分要敢于革新

同增加职业能力鉴定标准一样,职业能力鉴定中也会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如果不能够紧跟时展的潮流,就会呈现衰败之势,因而明确电子设备装接技术的考察标准中还应当包括敢于对职业能力鉴定中的不合理之处进行革新,在提高整个考评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工人的职业能力。一般电子装接技术考核在强调职

业道德职业素质的前提下,还包括其他几个专业知识技能层面,分为以识读技术文件、准备工具、整理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为主要内容的工艺准备层面;以功能单元或者整机的检验和检修为主要内容的检验与检修层面;以整机安装、表面贴装技术、连接与焊接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装接和焊接层面。而这些职业能力要在各自专业化的范围进行学习,就需要有各自专业的技能课程,主要有电工基础、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电子产品质量的管理和电子工艺基础等多种课程类型。在实际的考察中,考评环节的专题组考评人员专门负责对理论性的知识进行出题检测,而具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的企业和行业内部的权威人士则是技能实践应用考察的出题人与评定人,不论是理论性质的考评还是技能实践性质的考评,其内容都需要尽量的与市场中普遍的电子企业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实际检测需要相吻合。在技能考核中,电子产品的生产车间的的各类实用工具、设备、器械、材料和操作场所都会成为必不可少的要素,所以技能考试的场地一般就设置在电子企业中,这样做既避开了培训院校内部考核设施和资源不足的缺陷,又保证了企业能够直接观测参与考评的工人的具体素质高低,使考试更具有现实意义,引导考试顺利进行进行。

4 在技能培训中推行电子设备装接工人的职业资格证书

现阶段很多电子设备装接工人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但却没有职业证书,也就无法真正认清自己的职业能力在当前的社会技能水平所处的位置,因此在培训中应当强调的是持证上岗的工作意识。国家对持证上岗十分重视,并极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种制度就是要让技术人员能够通过职业能力的考评来获得专业的肯定,而目前很多企业对资格证书也没有形成重视的状态,造成了员工有证书或者没有证书都能够享受同等的待遇,这就使员工在心理上形成不公平对待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使电子设备装接技术工人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都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为此就需要在实际选择技术人员时形成区别对待,响应国家的号召,提高企业和技术人员的持证上岗意识。

国家十分重视电子产业的发展,对电子产业的发展赋予了极大的期望,各种引导性、支持性的政策出台更是为电子产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电子产业中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电子产业生存与发展的重点,社会缺少的不是单一的理论型人才,真正缺少的是理论与实践应用双全的人才,故而电子设备装接技术培训中,要充分认识到职业能力培训中的考评内容完善的重要性将教学内容和改革深入贯彻,跟随时展,使职业能力的提高成为培训院校教学大纲中最为完善的教学培训方案,确保实践性技能与理论知识相互渗透、共同促进、彼此影响,强化对市场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於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科技资讯,2014,(02).

[2]吴长明.浅析基层单位如何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水平及途径[J].广东科技,2012,(11).

[3]张玉健.职业素养教育在高职电子工艺课程中的渗透[J].中国电力教育,2011,(20).

上一篇: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下一篇: 毕业实习与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