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联毕业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2 17:33:10

网络互联毕业论文

网络互联毕业论文篇(1)

关键词:

高校就业;信息;网路体系

1建立开放式就业信息网络体系的重要性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毕业生面临着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每年大量毕业生在毕业前后不能及时找到工作。2015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此外还有往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由此可见,现在就业难的这个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面临的不争事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评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以及检验高等教育发展成果的重要指标。随着现代互联网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也随着时展不断在创新,而开放性的网络平台和互联网技术正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真正实现了信息的交流和共享。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作为互联网的发源地——高校更是承担着互联网开放创新的发展。美国的facebook、google是当今互联网技术的领航者,无一例外的都是起源于高校。他们的社会化网络的开放概念,大大推动了信息的共享,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同样,他们的思想也能适用于当前互联网网络高速发展的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国情。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推展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也正在逐步向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依托的现代化网络管理模式靠拢。在就业工作的手段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管理虽然逐渐向网络化、信息化的目标迈进,很多高校毕业生在择业的时候会选择去看一些网上招聘或是直接在网上择业。而这种网上择业正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高校如何在建立自己的就业信息网上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建立一个开放式的就业信息网络体系,充分利用现在大学生做常用的一些网络区域,建立一套自己完整的开放式信息网络体系。高校毕业生就业时的就业信息来源是否广泛、就业信息是否能让学生在网络上及时看到的内容,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2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体系的构建

2.1构建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体系的目标如何在多元的个性化就业诉求与多元的市场需求中寻求建立沟通机制,把校园信息网络打造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平台,实现开放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体系是本文研究目标。

2.2构建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体系的思路通过整合“两个平台”,即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信息平台与高校校园论坛;建立“三个层次”即监管层(高校就业指导老师)、自主层(管理校园论坛的在校学生)、用户层(在校学生、毕业校友、企业、团体)。健全“四项机制”即“产学研合作机制”、“沟通交流机制”、“双向选择机制”、“宣传与推广机制”。构建出就业信息网络体系,实现高校就业信息网络以可控、开放、丰富的共享形式为多元化、个性化的学生和企业双方服务。

2.3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体系的方案设计

2.3.1第一维度:整合两个平台的建设当前,我国高校均已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使用效果多数表现出信息资源滞后、信息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一个较为完善的、能够提升大学生就业水平的就业信息网络平台的设计,需具备让学生及社会各界认同权威性、引导性、保密性、灵活性、差异性以及开放性等特色。当前较为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大多数应具备学生基本信息采集、就业指导活动安排、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招聘单位信息、学生就业意向登记、学校招聘信息、学生就业信息统计分析、就业情况跟踪管理、就业文件颁布等功能模块。研究表明将毕业生、高校和用人单位联系起来,使高校就业信息平台更有效的拓展对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有效方式。经常与用人单位的交流和沟通,以方便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对接,信息的更新变得更快、双方的对接也更加方便,多渠道地开展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这一种开放式的平台服务能够给毕业生更充分的去了解职业生涯教育、及时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和各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针对平台建立,从调研分析、需求分析以及人力资源分析等分析平台建设的可能性,在技术方面可以结合计算机软件开发等功能,从结构设计、功能设计以及运维方面,做好科学的规划与管理,建立一套开放式的就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2.3.2第二维度:管理模式的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经过多年的发展,多是由国家政府投入资金为主导,由信息方面专业技术人才以及相关老师作为管理人员,来进行管理,相关技术、管理较为成熟。但高校论坛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为在校大学生以及社会团体提供了一个广阔参与的平台。具有开放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体系中的校园论坛应由学校组织建设监管,由在校大学生进行日常运维及信息审核,论坛开放给社会,本校大学生、外校学生、毕业生、社会企业、社团均可注册成会员。从而能够使开放的校园论坛得到可控的效果。校园论坛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组织、人员、资金、信息技术等一系列的综合管控。建立“监管层、执行层、支撑层”三层管理实用化纵向结构,为校园论坛的可持续、可控、开放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一是成立由就业指导办等相关学生工作老师组成的高校校园论坛工作小组作为监管层。负责贯彻执行有关学生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研究和审定校园论坛发展规划和重大技术决策。负责校园论坛活动的组织、协调、总结、推广,为校园论坛的发展创造必要和有利的条件,监督和检查校园论坛开展情况。二是在校团委、校学生会的基础上成立校园论坛运营管理执行部门作为执行层,加强“参谋、执行、服务”三项能力建设,向监管层负责。针对校园论坛从服务器、数据库、中间件、到前台页面展示、页面内容更新等信息系统软硬件平台及应用系统相关内容进行运维开放管理工作。三是完善信息专业爱好社团作为支撑组织团体,作为校园论坛中的各个板块招募的相关版即为支撑层。多由执行层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选拔成为版主。从而引导、组织校园进一步来讲,针对性的将版主分为三类内容主体。——由学校中高年级学生作为版主,形成实用型版主团体,版主成员多对当前校园生活、专业领域、就业创业有一定成熟理解认识,能够合理引导各板块内容文化风气的。——校园中的各年级兴趣爱好者,做为版主。多是由自身相关兴趣爱好特称,成为相应论坛版主。

2.3.3第三维度:健全保障机制在就业信息网络体系的范围内,高校还需健全就业的“四项机制”,即“质量评估机制”、“沟通交流机制”、“跟踪反馈机制”、“宣传与推广机制”。构建出就业信息网络体系,实现高校就业信息网络以可控、开放、丰富的共享形式为多元化、个性化的学生和企业双方服务。质量评估机制,即高校需对就业信息网和高校论坛的建设运行以及相关实用化程度进行评估。以保障信息化的高校就业体系能够得到持久性、制度性的建设深化完善开展,以避免就业信息网以及高校论坛成为摆设,相关内容未得到实用化应用。通过将高校就业信息网以及高校论坛的实用化程度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价体系中的一项指标。从而使实用化程度作为贯穿长期执行的保障。同时在评估指标的确定上,需要遵循重点突出、科学全面的原则。沟通交流机制,即通过分层次、制度化建立沟通交流渠道,实现高校与学生,高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从而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社会的当前需求以及意愿,为河南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体系的优化提升奠定基础,保证体系中相关内容不断的完善提高。沟通交流渠道可以采取线上以及线下的方式,通过宣讲会、QQ群、微信公众号、论坛投票以及调查问卷的方式。为用人单位和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交流了解的平台。跟踪反馈机制,高校就业信息网络平台体系虽然大致建设成规模并且也得到了很大的实用性,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平台的建设仅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有着一些辅助和推进的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在利用就业信息网络的同时,每年应该针对毕业生已就业和未就业的学生就业情况跟踪了解和反馈,以及时来调整高校在招生和专业设置上,寻求最有效的解决思路。加强跟踪与与反馈机制功能,避免就业信息网络平台以往过多侧重于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等方面。在具体做法上,可以把学生之前建立的信息体统进行有效整合,以院系和班级为单位,升级为校友跟踪与反馈信息系统并及时进行信息更新管理。其次,可以按照已经毕业后的学生按照半年至一年,或是一年只三年来进行跟踪反馈。宣传与推广机制,通过学校组织的宣传活动以及学生之间的口传心授使就业信息网络体系里的各部分模块得到充分传播。扎实做好经常性的宣传,创新宣传手段和方式,更加注重分类宣传、网上宣传、协同宣传,形成政策宣传广覆盖、长效化、不间断的有效机制。在宣传方面可以通过开设网上专栏,以及运用新媒体在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扩大宣传面,让高校毕业生和各用人单位、就业困难群体等及时了解到高校信就业信息网络上的信息。

3结语

网络信息化时代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何利用好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推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发展是当前就业形势下最为重要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我们任重而道远,通过发现就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对策,提升高校就业信息网络对毕业生就业的效率。通过整合“二个平台”;建立“三个层次”健全“四项机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体系的建设。构建成高校就业信息网指导就业,高校论坛推动就业的“可控、开放”就业网络体系,为高校毕业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陶蓉.浅析高校就业指指导工作网络体系[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4).

网络互联毕业论文篇(2)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按成教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应在3篇及以上(不包括辞典,手册),开题报告的字数要在1000字以上.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XX年9月26日"或"XX-09-26".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中国互联网经过10年的持续发展。目前在普及应用上正步入崭新的多元化应用阶段。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宽带用户、网络国际出口带宽、上网方式和途径、网络应用服务更趋多样化。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广度、信用度、依赖度正在逐步提高。随着网络提供的功能和服务的进一步完善,网络应用化、生活化服务正逐步成熟。互联网的影响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角落。中国互联网整体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但中国地区之间互联网发展水平、普及水平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呈现"东快、西慢,城快、村慢"的特点,因此,加大对于互联网应用和发展的研究力度,借鉴国外互联网应用的成功范例引入和普及互联网应用的先进经验是当务之急。

2.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从全国人口来看,互联网普及率还很低,仅有7.9%,与世界平均水平约14%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普及互联网,让更多人来使用互联网是任重道远的事情。

第二,网上信息资源还不够丰富,质量比较好的、能反映我国优秀文化的、对广大网民有真正用处的信息还不够多。根据国信办的调查,截至XX年底,我国共有6.5亿中文网页,比XX年底差不多翻了一番,但是仅占全世界网页数量(300多亿)的2%,比例很低。因此我们需要网上有更多丰富的内容,特别是健康的、有质量的、有针对性的内容。第三,目前,互联网产业虽然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从整体上看网络应用水平和实效(即网民的用户体验)还比较初级。在技术驱动下产生的包括网络游戏、电子商务、无线宽带、voip、p2p等新的应用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

第四,新技术发展遭遇机遇和挑战。当前国外互联网新技术层出不穷,一直处于互联网发展的领先地位,而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因此需要更加努力,迎头赶上。

第五,网络安全和网络文明面临严峻挑战。网络文明要靠政府法制、行业自律、网民的自觉来维护,而最关键的应该是网民素质的提高。就像交通管理一样,有交通法规的限制,也有警察的监管,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司机素质的提高,否则交通事故还是无法避免的。同时,提供内容、服务的企业也应当承担其责任,实施行业自律。

3.论文提纲

我国互联网在若干领域的应用

1.互联网在政府中的应用

2.互联网在企业中的应用

3.互联网在消费群体中的应用

我国互联网应用前景

1.互联网将加速融入我们的生活

2.互联网经济逐渐产生效益

3.宽带网络建设打通互联网应用瓶颈

4.互联网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意见:

(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指导教师:(亲笔签名)

年月日

系部审查意见:

系部负责人:(亲笔签名)

年月日

你只要开题报告吧我再上传点例文你对照下,

还有网站自己去看

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社会责任

网络互联毕业论文篇(3)

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正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它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特点。比如,跨时空性、可检索性、超文本性和交互性等。网络正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思维及行为模式,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价值取向、政治倾向和道德意识。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起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网络党支部,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日常管理、学习和教育已经成为网络党建的重中之重。

一、新时代环境对高校大学生党建的影响

1.网络环境对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影响

网络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因过度上网导致学业的荒废,无法正常毕业;二是由于长期上网,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更多地疏远现实生活,从而远离社会、家人和朋友,个人交往空间因网络而缩小,逐渐由“社会人”转变为“网络人”,逐渐对优良传统产生了怀疑;三是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消除了不同国界和的文化背景的界限和障碍,给当代大学生的观念、思想、行为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从而可能使部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发生倾斜,盲目西化、道德意识和伦理观念混乱,最终造成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度、信任度、认同感不同程度地有所降低。

2.多校区办学对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影响

多校区办学虽然解决了一些实际矛盾,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在对我国传统封闭式大学运作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的同时,又具有某些先天存在的不利和困难。比如,人数多、距离远、领导和师资力量分散、办学质量受影响,等等。多校区的办学环境给高校的党建工作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如学生党员校区流动性大,同时受到学分制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影响,党员教育管理落实到位难,日常学习教育难于经常组织开展,等等。在多校区环境下,如何培养和造就一批又红又专的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不断壮大高校学生党员队伍、把学生党支部建成基层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党建工作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3.新的就业形势对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影响

我国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高校大学生流动党员的数量在不断地增长,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体制则相对滞后。我国高等教育在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在短期内大幅增加,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出现了复杂性和多样性。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上国家就业政策的调整和深化,允许毕业生申请1至2年的暂缓就业期;09年国家出台了一项新的就业政策――就业见习制度,因而待就业的毕业生将越来越多,相应的毕业生流动党员的人数也将逐年增多。国家在党建工作中投入资金方面明显不足,没有建立全国性的流动党员征信系统,更谈不上地方性的流动党员征信系统,从而导致国家对全国流动党员的情况掌握的不够准确,造成管理和教育方面的难度。

二、构建网络党支部的具体措施

1.构建完备的网络党支部组织结构,明确各网络支部委员职责

利用现有的校园网络平台,在党务网站中开辟网络党支部菜单,在校现有各支部均有一个独立版块。对于毕业后的大学生党员在其组织关系转出之前让其加入流动党员网络党支部,专门开辟独立版块,解决流动群体中的党员教育和管理难题,消除传统党务工作中的“空白地带”,形成全面覆盖、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生动局面。对所有学生党员进行实名注册制度管理,明确各网络支部委员职责,定期开展网络支部会及相关讨论。

2.建设完善免费共享的网络党员学习培训平台

高校网络党建网站要设有菜单式教学功能、良好的互动教学功能、网上自动测评功能以及教育成果展示功能等,开展入党导航教育、党建理论教育、形势政策教育,进行各类党员教育培训,成为功能强大、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网上党校”。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互动、快捷、便利和多媒体的丰富内容,通过规模庞大、内容丰富的红色影视、图片展播、课件展示、互动交流等,以图、文、声、像并茂的生动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党的基本知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成为大学生汲取精神食粮的“网上精神家园”。打造沟通互动的网络交流平台。通过开发“视频在线交流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与手机交互的“短信平台系统”等新功能,结合“党支部QQ群”、“党支部飞信群”、党支部博客、校内BBS论坛等成熟模块,实现高效的网上互动、上下联动、内外齐动。

3.净化网络环境,打造开放通畅的网络民主监督服务新平台

高等学校是智力资源相对集中的地方,这为网络化时代高校的党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和技术支持。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运用技术手段,严格限制网络信息来源,使所有的内外连接都要接受检查过滤,以净化网络空间,优化网络环境;同时,对学校的网上舆论和信息进行“全天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及时掌握网上舆情动向,发现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尤其是倾向性、群体性问题,一旦发现苗头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化解工作,将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通过实行严格的实名制注册,规范网站的信息管理,为广大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提供良好的信息查询、资料下载、自我测试、意见上达、沟通交流等服务,全面提高党建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利用网络信息高效、快捷、交互性强等特点,在党务公开、民意收集、组织选举、任职公示、民主监督等方面充分发挥信息网络优势,积极拓展发展党内民主的新渠道。

虽然高校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因为社会结构变迁、教育体制改革、就业政策的与时俱进导致的多校区办学、学生流动性大、身份多元化等情况的出现,使得“支部建在连上”的实施遇到了一些挑战,高校基层党支部的设立和运行都面临着重大的调整压力。近些年,各高校在党建上已作了不少工作,有不少高校已经探索将基层党支部建到学生社团中、建到学生会中、建到学生公寓中,建到网络上,等等。基层党支部的生命力和先进性在运行,运行的质量决定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对于在高校新的领域里设置的党组织,须完成从追求覆盖率向追求影响力的转变,在这个方面,基层已经作了一些探索,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网络互联毕业论文篇(4)

曾严肃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总书记再三叮嘱:“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决不能被边缘化。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2016年2月19日,总书记提出新闻舆论工作“48字”方略,进一步指明未来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全新复杂的互联网舆论生态环境对新型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一、互联网技术革命强力带动社会变革

互联网时代尤其是Web3.0时代、移动互联网4G时代,正以层出不穷的交互式技术革命和洪峰般湍急的信息涡流,冲击并改变着人类世界的传播方式,设计并构造虚拟社会的语境秩序,又倒逼现实社会的强制承载和全新转向。人们始料不及的国际互联网技术革命所带动的社会变革,重新定义了政治经济社会全领域的既有价值观点、活动模式、舆论生态和道德概念,解构与重构了整个社会生产、日常生活、学术研究的方方面面。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终端、微博微信微互动,以及智能帝国主义、社会话语权与公众话语权利等,已经成为或正在成为互联网界乃至社会各界探讨最为广泛的话题。

二、现代新闻与传播学必须要有互联网思维

2014~2015年,以“联接改变世界——下一个50亿”为主题的第六届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主题的第一届、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分别在北京、浙江乌镇举行。数届全球性互联网业界专家的聚会,吸引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嘉宾,就数以百计的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包括部级层面的互联网发展战略、大数据理论的实践变革、大数据时代的舆情生态、大数据竞争的网络前沿、微信微博微互动时代的新问题与新思考等议题的讨论。这些议题均呈现当代新闻与传播学在互联网思维变革条件下的新方向与新高度。在互联网技术革命背后的所谓互联网思维中,如何实现对未来的期待与愿景,如何避免新的“数字鸿沟”和网络社会权力关系异化的不断加深,如何让普通民众更广泛、更真实、更直接地表达各自的利益诉求,如何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理性沟通和良性互动,如何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生态和舆论氛围,如何健全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这些是在互联网时代无可避免地摆在业界专家面前的重大理论实践课题,也是互联网思维横亘在政界、学界和相关产业界,尤其是高等教育界面前亟待攻克和不断深化的重大理论实践课题。

三、互联网应用的社会化急需大批新媒体宣传人才

从1994年中国正式触网开始,经过20余年的发展,互联网在中国已拥有10亿用户,渗透率远超70%,网络的触手延伸到日常社会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我国触网的第一个10年,国际互联网更多应用于学术科研领域。第二个10年,互联网行业与传统行业和平共处,但迅速催生多种新经济形态。第三个10年,国际互联网彻底改变进而颠覆大量传统行业,成为当前社会信息的传播常态,成为新闻、资讯、人际交流和舆情生发极其重要的聚散平台。至2015年,凡具一级域名二级域名、独立域名非独立域名,无论服务器设境内境外、国内国外或规模大小,中国所有门户、行业、新闻、政务、个人等各级、各类网站,数量已超千万家。与此形成鲜明落差的是,千万级数量的专业网站,均由10亿级数量的网民用户自控,中高级行业专门人才的短缺与党和国家要求、社会人才市场需求及新媒体发展现实呈几何级严重失衡,形成亟待填补的空白。

四、目前全国全省尚无新媒体专业毕业生

2014~2015年,全国高校与互联网相关的传媒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前茅,但这些毕业生中无一人为真正新媒体本科及以上专业毕业生,仅仅是“相关专业”。许多大学的新闻专业,还是以培养传统媒体人为主要方向,其专业课书籍十几年不变,所授课程与新媒体相关的内容很少,即使有也基本是选修课。江西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27万,其中媒体从业人员近7万。全省行业调查表明,权威媒体如江报700名员工中具硕士及以上学位者仅40余人,不足0.6%,新媒体专业毕业生更是为零。当然,全国任一媒体单位情况均是如此,因为压根就没有新媒体专业!传媒专业毕业生在新闻单位就业后,不得不恶补新媒体知识,并在工作中迅速提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当前,各类传统媒体均在寻求媒介融合机遇,以突破发展瓶颈;新媒体亦不断拓展市场空间,以实现增量扩张。这一形势决定了我国以及我省新闻传播事业、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亟需更高层次的新媒体新闻与传播专门人才处理相关专业事务。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就业渠道空前广阔,而传统专业毕业生人满为患的旧有格局面临彻底革新。培养既适应互联网新媒体发展规律,又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特殊专门人才,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及严峻国际形势赋予高等院校的重责大任。

网络互联毕业论文篇(5)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高端工程技术人才越来越多的跨国流动,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教育的国际化以及工程师的培养、资质获取和国际互认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与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签订工程教育学历、学位、工程师资质等互认协议,对加强工程师跨国工作交流和推动我国经济与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大力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借鉴的框架体系和具体操作模式,因此,教育部一直强调工程教育的重要性。

网络工程专业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工程的蓬勃发展而迅速壮大的。专业建设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发展迅速,专业知识体系和内涵也逐渐成熟和完善。国务院于2015年7月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互联网+”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网络工程专业是培育“互联网+”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专业之一,对于“互联网+”的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网络工程专业现状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发端于美国,经历90余年的发展历程,如今已经成为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机制。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开始大量引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1992年,土木类和建筑类专业开始实施专业认证;2006年起,教育部组织试点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2013年6月,我国成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国际工程教育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预备会员,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已经开始与国际接轨,对提升我国工程教育及相关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网络工程专业2001年被教育部正式列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目录外专业(080912W),2011年列入目录内专业(080903),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1)、软件工程(080902)等相关专业同属于工学计算机类专业。自2008年起,全国高校网络工程专业研讨会每年召开,在课程体系、知识结构、教材建设、实验教学、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索和讨论。201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2年,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试行)》,借鉴ACM/IEEE Computing Curriculum 2005课程体系的设计思想与理念,分析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典型任职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与素养,并将其映射为相关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同时强调从工程的视角讲授相关知识,开展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至今,全国开办网络工程专业的高校已多达400所,对人才的培养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当前的网络工程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问题。

1)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区分度小,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由于网络工程专业起源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而且大多数专业教师也毕业于计算机相关专业,因此网络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重叠较多,专业特色不明显,培养目标不明确。

2)课程体系未能紧跟网络技术发展,教学内容前沿性不足。

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兴技术层出不穷,移动计算、大数据等已成为新的研究和技术热点。而现有培养方案在制定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新技术,并且很少有企业专家参与,教学内容落后。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人才培养专业结构、层次水平、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变化,以推动网络工程专业教育机构、层次、规模质量的有机统一。

3)专业评价强调输入导向,教学过程缺乏反馈。

目前评价专业建设好坏通常从教学条件、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着手,对教学效果和毕业生能力方面评价较少。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关注自己教了什么,而不会过多在意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课后较少注重对教学的总结思考,缺少学生反馈信息改进措施,形成“教”“学”分离。

4)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性不足。

目前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模式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适应性,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学生的考查以试卷考试为主,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和考查不足;教师科研优势转化不足,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向创新实践成果转化比例偏低。

2.工程专业认证要达到的目标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实现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设计和实践,具体包含以下目标。

1)明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结合国家人才战略需求与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明确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以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为基础,紧扣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体现认证需要覆盖的所有毕业生的特性。具体毕业要求确定为基本要求和业务素质要求两方面。

2)构建前沿课程体系。

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是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定期研究网络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了解社会对专业的需求,紧跟网络工程技术发展的步伐,形成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

3)健全评价反馈机制。

完备的教学过程评价制度和跟踪反馈机制是培养目标达成的保障,也是专业持续改进的基础。教学过程监控制度包括教学各环节规范、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反馈机制等。

4)工程性、实践性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根本和出发点,也是毕业学生能否具有国际工程师水准的关键。在“强实践、重创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深化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综合研究与整合,搭建起“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持续改进。

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完成网络工程专业评估报告,迎接专家检查。并根据专家意见,对于专业建设持续改进,探索具有研发能力和复合型知识结构的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互联网+”的国家战略发展需求。

3.培养方案的具体改进方法

根据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修订和完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通过课程群的建设和创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坚持“学生中心、目标导向、持续改进”的宗旨,推动校内校外教学质量评价反馈信息的收集、分析讨论和改进。

3.1培养方案闭环设计模式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整个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践是一个“闭环系统”模式(见图1)。通过毕业生和企业反馈,修订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实现培养方案建设。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中,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充分听取业界声音,由专业建设委员会、企业高管、行业专家共同制订课程体系,动态构建并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2具体研究内容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是整合理论与实践的学科,覆盖面十分广阔,并且该学科技术发展迅速,与工业界联系紧密。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在学生培养模式上,拟采用“五步式”阶梯培养框架:①明确培养目标,②设计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③教学实施,④效果评价,⑤持续改进。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从整个“五步式”阶梯培养框架来看,它们是一个渐进的培养过程。同时,它们不是一个单向的传递过程,而是通过后面的步骤不断给前面的步骤反馈信息,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过程。

3.2.1明确培养目标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需要,具备计算机网络管理、配置、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领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能在电信、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对计算机网络有较高需求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管理、安全管理、网络与安全程序设计等实际工程工作的人才。

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适合从事网络工程相关的研究、设计、开发、维护、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或攻读网络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或从事网络工程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毕业5年左右,毕业生具有的能力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拥有扎实的网络工程专业知识,能够使用恰当的技术,在社会和道德的范围内,提供复杂网络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2)能够在网络工程领域,成为技术或管理骨干,参与全国及世界性的经济技术发展活动;

(3)拥有创新能力,能够为社会提供有创新性的网络工程相关服务;

(4)具有自主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技术需求,继续在网络工程专业发展,包括考取研究生资格等,具备科研能力。

3.2.2设计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

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是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见图2),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研究网络技术发展的前沿动向,调研社会对于网络工程专业的需求,紧跟网络前沿技术的发展;调整专业课程中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比例,纠正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状态,保证实践学时的总学时比,形成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使之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需求。厘清每门课程对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确保每个毕业要求都有课程支撑实现。

据此思想,同时参考国内一些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将网络工程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础课程群、物联网方向课程群、网络安全课程群、“互联网+”前沿课程群等四大模块(见图3)。目标是构建传统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与前沿课程相结合的研究性课程群,夯实课程基础,发展课程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具体实现手段:将现有课程资源整合到对应课程体系,将企业应用的先进技术与现有课程进行融合,课程内多知识点融合,跨课程知识体系融合,理论、实验、实训与课外教学、研究多元融合等。

从“互联网+”人才需求发展出发,与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相对应,在对各教学环节整体优化与提高的基础上,构建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综合性实验教学体系。该课程体系框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每个课程群都有充足的实验、实训教学环节支撑。课程体系设置将走访腾讯、思科、华为等业内领先企业,深入了解业界的要求,以学生就业为核心。

3.2.3教学实施

1)教学方法改革。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好的学习质量的前提,本课题将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形式上,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便能够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形式有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习题课等共性化教学环节。也设置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本项目拟建设网络工程实践教学案例,以供学生进行工程训练或作为毕业设计课题使用。这些教学案例将涵盖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安全等“互联网+”前沿主题。

2)精品课程建设。

按照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群中的4大模块,每个模块对应建设一门精品课程,并逐步推广到其他课程。针对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群中的4大模块,配合精品课程的建设,对现有网络综合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进行改造和升级,建设与“互联网+”精品课程相适应、功能集约、资源优化的实验教学平台。

3)创新实践强化。

为了提高网络工程实践水平,建立良好的科研/实践环境和以学生科研/实践兴趣为主导的自主学研创新实践环境,网络工程专业老师与业界顶尖的网络公司思科、华为、H3C展开校企合作。骨干老师参加网络工程师培训,带领学生参加网络技术大赛,联系学生到这些公司实习,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邀请业界和学界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拓展学生视野。同时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创新实践活动。通过搭建一个集成度高、可操作性强的创新实践环境,使学生能更形象、更深入地掌握网络工程中大规模组网、网络融合、智能感知、海量数据处理、云计算等专业知识,提前体验研究生阶段科研工作的方式与乐趣,从而彻底改变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常常陷于纸上谈兵的境地,切实让学生体验到科研带动教学的创新实践模式。

4)拔尖人才培养。

建设“互联网+”精英班。立足“互联网+”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具有扎实的互联网应用开发能力,广博的知识储备和“互联网+”创新思维,突出的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互联网+”创新人才。“互联网+”精英班将与国内外互联网领军企业(如微软研究院、思科、腾讯、百度、华为等)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实习就业、认证考试、成果展示等平台。精英班采用小班培养、因材施教和全程导师,助推创新人才的快速成长。

3.2.4效果评价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方法。

1)形成教学评价的跟踪反馈和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网络前沿技术不断发展,企业需求不断变化,因此需要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持续改进。高校开展专业建设和工程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推动专业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满足注册工程师的实际发展需要,为工程专业毕业生进入相关职业领域提供资格保证。工程教育认证制度本身贯穿了这种质量持续提高与改进的基本理念。专业必须对自身在标准要求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和信息获取途径,有明确的改进机制和措施,在进行跟踪反馈之后用于持续改进,从而实现教学质量从机制、制度、评价到结果、反馈和改进这一螺旋式的持续上升。

2)市场环境和社会需求成为教育评价重要的组成内容。

认证标准强调所设置的工程专业必须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以保证学生毕业时具有一定的社会竞争力,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明确要求专业要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学生毕业后的社会和市场评价成为评判其培养目标达成度的指标之一。毕业生离校后在工作岗位上所体现出来的知识、技能、思想品质、综合素质是对专业教育水平的印证和检验,因此,教育评价的过程应该延伸到学生离开学校在社会实践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学质量是一种市场表现,忽略学生、社会需求,脱离市场环境和市场需求考察教学质量问题,特别是教学质量评价问题,很可能出现教学质量评价偏误。

3.2.5持续改进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网络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前沿专业,其专业内涵和技术内容是不断发展的,这意味着培养方案的制定绝非一劳永逸,网络工程专业老师将根据对学生培养质量的持续跟踪和评估,持续对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持续改进是保证专业建设持续发展的关键。从招生、毕业生反馈到其他各项指标都必须有必要的制度或措施保证定期评价。评价结果和反馈信息必须用于持续改进。例如,培养目标和必要要求必须定期评价达成度;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订与修订、授课与考核、教材选定、评教、专业与社会实践实习、创新能力训练、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都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学术及教改活动;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源定期更新与维护等。

为了保证持续改进的达成,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理念,完善校内校外评价反馈信息的收集、分析讨论、改进方案的确定和落实。相关工作由学生工作办公室、督导组、教务办公室、就业办公室、专业教师、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组(含企业人员)等多部门人员共同参与完成,重点强调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员的参与。该项工作也可以利用教师出差、开展合作项目等各种机会对企业进行调研,主要了解毕业生在企业的工作表现,以及企业对毕业生能力、知识结构等方面的新需求。

4.结语

网络互联毕业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9-0203-02

0 引言

影像人网站(Imageren Website)是牡丹江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自办的一个网站,影像人网站是医学影像学院学生工作中的一个特色窗口,为师生交流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网络平台,是我们全体牡医影像人共同的“家”。该网站以实习就业板块为主,集学习、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网站,供牡丹江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历届学生查询就业信息、寻求就业指导、学习交流之用。

1 影像人网站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互联网是一个面向公众的社会性组织。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任何人,无论来自世界的任何地方,在任何时候,他(她)都可以参加,互联网永远不会关闭。而且,无论你是谁,你永远是受欢迎的。通过网络信息的传播,全世界任何人,不分国籍、种族、性别、年龄、贫富,互相传送经验与知识,发表意见和见解。

某项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中有29.5%的学生每周网络使用量超过15小时,24.9%的学生每月上网花费在50元以上。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网络持肯定态度,认为网络为自己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宽了求知途径。

由此可见,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多。服务功能强的网站更是符合学生的需要,影像人网站的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服务于广大师生,提供给学生就业信息及就业指导,汇集详细的专业学习资料,供给教师、学生交流的论坛平台等。

2 网站建设概况

2.1 就业信息,提供就业指导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毕业生就业工作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医学生,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学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科学、规范、有效地对就业信息进行管理,以高效、便捷、快速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着力在网站上下功夫,影像人网站就是为我院医学影像专业学生专门建设的一个网站,在网站的实习就业版块,及时更新着各类招聘信息,以便学生第一时间掌握就业信息,为选择就业提供信息支持。另外,此版块还将就业政策、就业指导和就业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解答放在明显的位置,方便学生查阅。就业政策涵盖了很多国家制定的就业相关的各项政策,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就业指导涉及到很多就业中的现实问题,如:应聘成功窍门、毕业生签署就业协议的程序、就业报到证及报到证的用处、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管理、使用及违约责任、大中专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须知等等;就业过程中学生也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我们将一些常见问题在页面上做出解答,满足学生实时需要,比如什么是“五险一金”?什么是“生源变更”?什么是“派遣”?什么是“推荐表”,有何用处?答案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为学生提供了便捷服务;另外,还设置了常用下载区,内涵各项审批表,减少学生办事时间,提高效率,这些审批表大到《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生登记表》,小到《牡丹江医学院毕业生补领协议审批表》。上面简单介绍了实习和就业版块展示的内容。

2.2 开通论坛平台,方便师生学习交流 论坛又名网络论坛BBS,全称为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公告板)或者Bulletin Board Service(公告板服务)。是Internet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书写,可信息或提出看法。它是一种交互性强,内容丰富而即使的Internet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用户在BBS站点上可以获得各种信息服务,信息,进行讨论,聊天等等。影像人网站充分利用论坛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老师与老师联系到了一起,论坛共分七大版块:论坛管理员办公室、影像理论课、影像实习实践区、考研区、英语区、情感休闲、你来我往。论坛构成如图1。

2.3 课余休闲,舒缓压力 娱乐驿站版块给大家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开辟了一片绿洲,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平台,访问者可以通过该版块玩小游戏、看电影等。包含四个版块电影驿站、游戏驿站、笑话驿站、毕业照片。电影驿站中及时更新最新上映的电影,更不乏经典老电影。电影数量达到数十部,页面还与其他优酷、土豆、迅雷看看等视频网站链接,给同学们的休闲提供便利;毕业照片版块更是展示了牡丹江医学院历届影像毕业生的照片,一张张老照片记录着历届学子的求学之路。

2.4 宣传社团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牡医社团版块把医学影像学院学生社团建成了各个版块,介绍各社团活动的最新资讯,加入一些生活实用的小知识如:如何保养笔记本?冬季生活小常识;有效恢复视力的小方法等。另外,还有一些创业知识及例子:如大学生创业网站大全;大学生创业必备硬件;大学生投资创业优惠政策等。

3 网站发展规划

3.1 充分利用网络载体,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大力加强网络教室、网络平台的建设,加大网络硬件投入和软件开发,创设各种文化空间,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BBS、社团主页、师生个人主页等网络媒介校园文化,满足学生的兴趣。

3.2 加强网站建设业务学习,组织网站建设人员定期学习,提高网页制作水平。学习网站技术+Java script技术及网页设计工具使用Dream waver等。

3.3 进一步加强校园网建设,应重视和加强校园网建设,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网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使校园网成为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平台。可根据大学生发展的特点设立对他们具有吸引力的版块。此外,也可以在网上建设一些优秀社区,在社区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大学生就业、学习、生活等多方面服务,使大学生的人格、身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武习,庞秉谦.高校就业信息网站建设与改革之路的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4)48-49..

[2]?wtp=tt

[3]周翊.基于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浅析日文版网站建设与发展[J].价值工程,2011(30):276-277.

[4]沈俊.高校网站群的建设和方案浅谈[J].价值工程,2010(5):200-201.

网络互联毕业论文篇(7)

党员“失联”问题在高校基层党组织中显得尤为突出,由于高校学制的特殊性,因毕业流动的一些党员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也不与党组织进行联系,甚至有些“失联”的高校党员任由自己的党员身份装在“口袋”,自行管理。从一定程度上说,“失联”党员的问题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重大困难和考验。

二、常规的防止党员失联机制难以适应高校具体情况

近年来,国家重视失联党员流失问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流动党员管理的规章制度,从而拉开了流动党员管理规范化与制度化的序幕。一方面有专家学者致力于高校流动党员回归其户籍所在地管理模式;二方面有专家学者主张双重管理模式,即对流动党员流出地和流入地同时进行管理,毕业的高校流动党员既要接受所在地党组织的管理,又要接受流入地党组织的管理;三方面有专家学者建议将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放入人才输送中心等此类中介机构统一安排。基于以上多方学者及专家提出的防止高校流动党员失联的对策和办法中,大多重心放在高校流动党员的规章制度上,而如何看待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中高校党员失联问题,如何改进高校失联党员管理工作并未单独列出。高校党员失联不仅源于高校相关规章的不健全,还源于社会相应制度的与高校现实情况的不匹配。因此多角度、多领域的合作建立防治高校失联党员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长期应对机制和有效实施办法显得尤为重要。

三、建立防止高校党员失联的长效机制

每一位党员都是党堡垒下的一块基石。高校党委应采取将多种管理模式相结合,多元方案多样管理齐头并进的形式,从而进一步防治流动党员失联局面出现。因此,仅仅依靠高校党组织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党组织需要联合社会与家庭协同管理毕业生流动党员。高校党委党建工作应建立起能够长效防治高校党员失联现象的协同管理模式,从而形成家庭、学校与地方或单位党组织互动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确保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有效管理。

本文通过剖析与梳理当代高校流动党员失联问题的根源所在,且根据失联党员失联原因的实际情况,整理规划出两点切实可行、行之有效、且长期可用的解决办法。

1.实行多方合作管理

针对高校党员失联,应建立学校、单位、党员居住地党组织三方合作,保持密切联系,多方力量保证流动党员不失联;高校流动党员中,还未成功就业的党员同志,无发转接至工作单位的,可以暂时保留组织关系在学校,而对于成功就业,有工作单位且工作单位有党组织的高校流动党员,组织关系就编入单位;对于高校毕业流动党员成功就业,但其工作单位没有党组织,可以将组织关系编入其居住的社区。且高校流动党员在管理时应包括管理党籍、管理目标、思想教育等多角度多领域上,杜绝现有的“无人管党性松”局面,使之转变为“多地管齐落实”。高校应密切同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系,并严肃组织关系接转纪律,对于纸质档案转接的严格执行回执制度,认真登记党员去向,对于超期未给予回执的党员建立清单,及时与转入和转出党组织沟通联系,防止组织关系“挂空”;对于通过网上党员管理系统转接的党员,要委派专人负责网络管理系统的更新和维护;对于未能及时转接的党员,要及时和该同志的转入组织取得联系,了解原因,并及时通知该同志本人,三方共同努力保证网上转接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以确保每名党员都能纳入党的一个组织的教育管理之中。

2.利用互联网络,搭建交互平台

利用互?网,开展日常管理与活动。当代互联网、特别是手机上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应藉由此契机创建网络党校、开设网络党建论坛,使大学毕业生党员能够依靠网络,融入由党组织的活动,更为深刻的了解党的知识、交流自身的心得与体会。同时,为方便未就业的大学生,可将该类党员在网络上组织起来,定期为他们提供各种就业与招聘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关心帮助他们的创业和就业情况。为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可在网络上以各类形式组织党日活动,且在活动进行中需要考虑高校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提升他们的主动性,采用生动有趣的组织形式让高校流动党员融入日常规范的党日学习组织生活会中,使其流动单位不流心,流动身体不流党。

网络互联毕业论文篇(8)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按成教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应在3篇及以上(不包括辞典,手册),开题报告的字数要在1000字以上.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XX年9月26日"或"XX-09-26".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中国互联网经过10年的持续发展。目前在普及应用上正步入崭新的多元化应用阶段。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宽带用户、网络国际出口带宽、上网方式和途径、网络应用服务更趋多样化。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广度、信用度、依赖度正在逐步提高。随着网络提供的功能和服务的进一步完善,网络应用化、生活化服务正逐步成熟。互联网的影响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角落。中国互联网整体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但中国地区之间互联网发展水平、普及水平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呈现"东快、西慢,城快、村慢"的特点,因此,加大对于互联网应用和发展的研究力度,借鉴国外互联网应用的成功范例引入和普及互联网应用的先进经验是当务之急。

2.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从全国人口来看,互联网普及率还很低,仅有7.9%,与世界平均水平约14%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普及互联网,让更多人来使用互联网是任重道远的事情。

第二,网上信息资源还不够丰富,质量比较好的、能反映我国优秀文化的、对广大网民有真正用处的信息还不够多。根据国信办的调查,截至XX年底,我国共有6.5亿中文网页,比XX年底差不多翻了一番,但是仅占全世界网页数量(300多亿)的2%,比例很低。因此我们需要网上有更多丰富的内容,特别是健康的、有质量的、有针对性的内容。第三,目前,互联网产业虽然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从整体上看网络应用水平和实效(即网民的用户体验)还比较初级。在技术驱动下产生的包括网络游戏、电子商务、无线宽带、voip、p2p等新的应用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

第四,新技术发展遭遇机遇和挑战。当前国外互联网新技术层出不穷,一直处于互联网发展的领先地位,而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因此需要更加努力,迎头赶上。

第五,网络安全和网络文明面临严峻挑战。网络文明要靠政府法制、行业自律、网民的自觉来维护,而最关键的应该是网民素质的提高。就像交通管理一样,有交通法规的限制,也有警察的监管,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司机素质的提高,否则交通事故还是无法避免的。同时,提供内容、服务的企业也应当承担其责任,实施行业自律。

3.论文提纲

我国互联网在若干领域的应用

1.互联网在政府中的应用

2.互联网在企业中的应用

3.互联网在消费群体中的应用

我国互联网应用前景

1.互联网将加速融入我们的生活

2.互联网经济逐渐产生效益

3.宽带网络建设打通互联网应用瓶颈

4.互联网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意见:

(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指导教师:(亲笔签名)

年月日

系部审查意见:

系部负责人:(亲笔签名)

年月日

你只要开题报告吧我再上传点例文你对照下,

还有网站自己去看

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社会责任

网络互联毕业论文篇(9)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世界。国务院提出的“互联网+”发展规划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的顺势而为。对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同样需要思考这一趋势带来的挑战、机会和因应之道。本文试图从嘉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网络环境下营销专业人才需求的挑战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随着移动互联网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强,企业越来越重视互联网对自身商业模式及营销策略的影响,自然也包括对移动互联网发展需要的营销人才的需求。

 

以我们对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的抽样调查看,毕业生所在单位对互联网营销人才需求的紧迫感很强烈。受访毕业生中这一比例高达七成,而不太需要和不需要的比例仅占7.96%。

 

正如科特勒所言,互联网虽然没有改变营销的本质,但极大影响了营销的手段和方法。目前,全国高校在互联网营销人才的培养上还严重落后于市场需求。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单薄,营销专业毕业生在校所受教育仍然是以传统营销的理论和方法为主。绝大多数院校在互联网营销方面也仅有网络营销一门课,或者通过选修课增加一些电子商务方面的课程;二是课程相对空泛,绝大多数院校在课程内容和授课过程中还基本是理论演绎,无法有效结合应用场景展开实践性较强的方法与技能传授。

 

二、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

 

学生是受教育主体,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如何做,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习行为养成上。2004年,奥地利学者林德纳于提出了微型学习(Microlearning)的概念,并将其表述为一种存在于新媒介生态系统中,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学习。随着媒介终端设备的微型化,尤其是手机端的互联网化,移动式的微型学习有了天然的物质基础和工具条件。

 

目前,高校学生人人有手机是普遍现象,随时随地上网也渐成趋势。从学习行为上看,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用户群体的学生们也越来越看重网络渠道的学习。这从我们对现有学生学习行为调查的一些数据上可见一斑。

 

三、嘉庚学院营销专业对网络环境下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的定位

 

基于网络环境下互联网营销人才需求的强劲增长及学生移动式碎片化网络化学习行为的凸显,我们认为,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对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主要影响体现在内容和手段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上,要把互联网营销人才作为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方向;二是手段上,要善于借助互联网技术为人才培养与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简便高效的平台与工具。

 

为此,嘉庚学院营销专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修正和调适,强化互联网营销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把“理解互联网对组织与商业的影响,把握互联网营销的趋势,掌握互联网营销的知识与技能”列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同时,整个人才方案在保留传统互联网营销专业知识和理论专题的基础上,专门开拓互联网营销专题,在互联网营销的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上作深度挖掘,集中全系师资和关联院系资源向互联网营销倾斜,力图把互联网营销人才培养列为专业的亮点和特色全力打造。

 

四、对接市场需求,围绕应用型互联网营销人才培养开展实践教学

 

营销学是应用科学,营销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基本背景下,高校的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理应面向市场强化互联网营销人才的培养与培育。

 

为了达到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嘉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以专业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围绕“三个课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

 

(一)第一课堂:以课程为载体,增加互联网营销的相关内容,或开发新课程。目前嘉庚学院营销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首先将互联网营销列为专业必修课,并在专业选修课课程组中拓展了互联网营销的课程,如大数据分析与营销、互联网消费洞察、移动互联时代的微营销、网络传播学、新媒体营销、电商平台运营实务等;

 

同时,课程教学强调以案例研究和情景实训为主要教学方式,强化方法的系统性和技能的实践性,强调通过应用让学生把所学的方法和技能固化下来,真正转化为学生的专业能力。

 

(二)第二课堂:以互联网营销研究中心为载体,组建学生兴趣小组,教师主导,学生参与,开展互联网营销的专题研究;

 

研究中心作为教师自治的非行政组织,一方面是教师进行互联网营销研究的学术组织,另一方面也是对外合作,推动互联网营销实践教学的平台,培养互联网营销的专业人才。研究中心聚焦三大模块:互联网消费行为、数据挖掘、全网整合营销,其组织结构如下:

 

中心将在三大模块能力的积累基础上,实现三大功能:

 

第一,整合团队,开展科研,申报互联网营销的相关研究课题;

 

第二,对接企业,承接项目,提供互联网营销的培训与咨询;

 

第三,组建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参与,培养互联网营销专才。

 

(三)第三课堂:以实习基地和企业项目为载体,承接互联网营销的相关课题与项目,让学生在实战中增强应用能力。为此,嘉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发力:

 

1.增加校企合作基地,尤其是互联网营销的合作基地,合作基地对象向一些新兴互联网创业公司倾斜。

 

网络互联毕业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b)-0000-00

网络教育满足了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利用网络进行授课在我国已经开始大力发展,已经成为教育方式发展的新趋势,其能够有效的提高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文化水平。网络与教育的合并促使网络教育新时代的到来,同时也带来了人才资源与技术优势。本文简要分析了网络教育的特征及现状,分析在信息时代环境下高职高专毕业生利用网络教育提高文化水平的优势及网络教育的发展趋势。

1.网络教育的特征

(1)教师和学生非面对面,能够做到时间与空间上的分离。教师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样学生也是通过网络向教师咨询。高职高专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课程及教师进行自主选择,从而学生以主体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能动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高职高专毕业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够有效的提高文化水平。

(2)网络教育具有资源共享性,网络教学材料丰富,由教师依据教学要求进行合理的组织,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同时共享资源。计算机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综合运用,为网络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形式,信息容量大,资料更新快,多项不同的演示有利用学生的理解。

(3)网络教育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多种方式的交互平台,这种交互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是非实时的。学生可以在多个地点进行交互,这让高职高专毕业生能够随时随地在没有围墙的学校进行学习和咨询。

2.信息时代高职高专毕业生利用网络教育提高文化水平的优势

(1)学习行为自主开放

网络直接直接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特性,能够让学生依照自身的需求进行自主学习,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地点以及学习内容,从而充分的发挥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网络教育模式不仅生源开放,而且高职高专毕业生可以选择随时报读,为不同的毕业生提供了不同的专业,能够满足不同毕业生的需求,这种自主选择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解决高职高专毕业生学习与就业的矛盾。

(2)数据库自动化教学管理系统

网络教学是一种完整、高效的现代远程教育方式,其管理平台能够进行自动管理和远程互动,高职高专毕业生能够通过网络远程交互进行咨询、报名、缴费、选课、学籍学历管理、作业以及查询和考试等等,都可以在网络上实行自动管理。

(3)减少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学习压力

网络教育对学生而言不存在很大的学习压力,这样能够让学生拥有一个轻松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一改传统枯燥的文学和图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生动的视听感受,比如文字、声音、图像等,学生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参与到实际的模拟操作中,实现与教学内容的交互,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在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一言堂”形式的教师为中心,教师无法照顾到所有基础和兴趣不同的学生,学生做在课堂上被动的灌输知识,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略差。在网络教育中由教师为中心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师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教学方法多样化。

(5)教育资源共享

教育资源在网络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在网络教育的环境下,在空间和时间上开阔了教育资源的施教能力,充分发挥了自身学科与教育资源的优势。网络教育为高职高专毕业生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机会,能够让高职高专毕业生边就业边学习,增添了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3.网络教育的发展趋势

(1)网络教育研究向纵深发展

当下对网络教育的研究工作发展日益集中,研究领域及热点也较为集中。目前网络教育研究已经形成了相对集中的研究领域,比如教育系统工程、媒体教学以及课程开发等等都是网络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领域,网络教育研究正在逐步向纵深发展。

(2)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网络教育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不受空间所限,这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WTO《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提出我国有限开放教育市场,在教育市场的国际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国际网络教育品牌进入我国教育市场,能够极大的丰富我国学生的教育资源,与国际先进教育资源接轨,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促进与国外学校联合办学的开展。

(3)提高网络技术

网络教育通过多媒体等多种信息技术组成平台,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因此,对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提升,例如对各种媒体进行编辑、传输,提高网络教育的教学效果。同时,虚拟实验也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还要注重网络教育原理、课程设计、资源建设等基本原理。

(4)网络教育办学定位

网络教育日益成熟,网络教育的办学思想已经向服务于终身教育需求方向转变,办学定位向大众化、多层次和复合型转变。网络教育演员在身份、性别、职业、区域等方面逐渐扩大,实现有教无类;办学层次从本专科学学历、研究生学历、职业培训等等不同层次;重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素质培养。

4.结语

高职高专毕业生是我国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力量,其文化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发展。网络教育能够提高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文化水平,网络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性趋势。

参考文献

[1]万久玲. 高职高专网络营销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 今日科苑,2010,02:214.

[2]张琪,陈琳. 我国基础教育网络教育资源现状研究与归因分析[J]. 中国电化教育,2011,04:77-81.

上一篇: 审计失败论文 下一篇: 信息营销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