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2 17:32:44

科技传播论文

科技传播论文篇(1)

二、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科技新闻传播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经济因素或市场因素是导致科技新闻弱势传播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新闻媒体具有文化企业的性质,很多已经是企业,追求社会关注度及其带来的利润,是市场化媒体的天然本能。因此,在市场的压力下,媒体的报道取向有很强的功利性。“二次售卖”价值高、广告效应好的新闻题材受到追捧。由于科技新闻在通俗化、大众化方面的先天不足,发行量、收视率、点击量很难提高,招徕广告的市场行情不好。在现实状况下,媒体难以自觉重视科技新闻;在利益的胁迫下,科技新闻传播中的娱乐化、虚假新闻、恶性炒作等现象难以避免。科技新闻的学术性、专业性很强,报道难度较大,对科技新闻从业人员有较高的门槛和条件要求。在西方,科技报道通常是由专家或者接受过专业学术训练、科学素质比较高、有若干年工作经验的人来担任。我国科技新闻的采编人员变动频繁,非专业化现象非常普遍,既懂新闻又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尤其缺少科技素质高、科学精神好、精通业务、善于创新的高级人才,对科技新闻既会操作、又能研究的专家型记者和编辑更为稀少。由于科技新闻采写专业要求高、难度大,很难多出稿、出好稿,对从业人员吸引力差,因而造成科技专业记者、编辑不断流失,其他新闻工作者对科技选题也常常敬而远之,不愿涉足。在这种情况下,科技新闻队伍及其业务水平难以壮大和提高,造成科技报道数量少、质量差,表面化、形式化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科技新闻传播的效力。在现行管理机制下,科技新闻难以成为新闻报道的重点。改革开放后,经济大发展,经济报道大幅增加。而今,体育、文化和娱乐新闻又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抓好经济效益必须兼顾的传播环境下,媒体难以在科技报道上用心。同时,媒体依赖从政府获取消息和线索,而政府相关部门,包括科技部门对科技宣传的重视和支持力度都很有限,科技新闻传播的推动力不足。虽然一些重大科技工程的宣传声势强、力度足,但是并不完全是媒体自觉参与而形成的,而是政府为了实现应对公共危机、凝聚民族士气、塑造国家形象等目的采取的策略,科技新闻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政府实现社会动员、公众管理的工具。③另外,由于传统科普不太强调传媒的作用,公众媒体运作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和宏观指导,对科技新闻传播自然不会给予太多重视。在这种机制下,科技新闻政治色彩较重,报道形式呆板,“八股”化明显。我国公众科学素养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比较大。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3.27%,比2005年的1.60%提高了一倍多。尽管如此,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仍仅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公众科技素养较低,造成科技新闻缺乏受众基础,由此带来的科技新闻的弱势传播又与公众科学素养提高缓慢形成恶性循环。当前讲求速度和效益的社会氛围,对科技新闻的传播也产生了消极影响。科技新闻多侧重于报道科技进步带来的物质财富的增长,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关注民生等科技的社会责任方面则有意无意地被忽略。另外,现实中的虚假新闻、虚假广告、传播伪科学、新闻炒作、娱乐化倾向等现象,不但严重侵蚀和损害了传媒的科学形象,也意味着科学精神受到传媒领域的冷遇,进一步削弱了科技新闻的影响力。理解科技新闻难度较大,先天影响了科技新闻的传播。科技新闻的报道对象常常具有知识产权属性,广泛传播有时存在利益障碍。另外,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科技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科技与经济、文化、体育等之间并非排他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多具备科技属性的新闻也同时具备其他类型新闻的属性,很多新闻虽未列入科技栏目,特别是有关经济领域高新技术产业的新闻,实际有很多的科技内涵,与科技新闻无法严格区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技新闻的数量或许并不那样少。

科技传播论文篇(2)

《科技传播》是关注科技传播与社会协调发展、关注科技传播与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的广大知识群体的高级论坛,是科学家、工程师、人文学者、社会科学家以及教育和管理工作者相互沟通的桥梁,同时也是从事科技史、传播科学、科学社会学和科技政策、科技传播理论与实践、科技传播教育等研究的专业人员的学术阵地,本刊的发行对象主要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以及各大专院校的师生等。

本刊为半月刊,每月10日和25日出版,大16开,每期定价18元,全年征订432元,订阅请与杂志社联系。常年征集科技传播、理论研究、基础科学、应用技术,信息科技等相关科技文章,欢迎您向我刊投稿。

【格式要求】

1、正文以前部分

论文题目:为便于检索,标题须精准、切合内容,字数不多于17个字符。

作者姓名:作者署名不超过5个,须与作者信息一一对应,可用上角标作具体标明。

作者信息:作者工作单位、所属省市名称、邮政编码须完整准确。

摘要:须包括研究背景、材料方法、主要结论或研究成果,字数约150字-200字。

关键词:须简练、准确,数目3-5个,分号间隔。

2、正文

内容须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观点鲜明、角度客观、表述准确(切勿涉及单位机密或其他相关信息);正文须包括引言、正文与结论;另文中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文中所附表格为三线表、图片格式均为jpg,公式必须准确无误。

3、参考文献

文章须有参考文献,如文内参考文献有标注,须标注清晰,参考文献数目为至少3个。具体内容包括:序号、作者、文题或专著名称、刊名(出版社)、出版日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4、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置于该文首页页脚。内容包括如下:姓名,学历,毕业学校,专业,工作单位,职务,从事具体工作,研究方向;为了方便回复,请作者在文后附上通讯地址、收件人姓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邮箱等联系方式。

5、字数要求

不少于3500字。

【联系方式】

编辑部电话:010-64465945、010-64465953

科技传播论文篇(3)

1传播效果评价的重要意义

传播活动是一项有目的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是以追求一定的效果为先决条件的。就农业传播而言,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农业活动,也就有了农业信息的传播,人们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思考、发现和创造就是农业信息传播的内容。千百年来,人类农业技术的进步都仰赖于农业信息的传播和农业技术的推广。

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信息,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到达受众之后所引起的受传者思想与行为的变化。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无论是人内传播、人际传播,还是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或者其他形式的媒介传播,人们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进行的。农业信息传播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承农业生产技术和对自然界的认识的积累,实现农业对人类生活的改善,促进人类经济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准。

农业信息传播效果的科学评价,有助于农业信息化,有助于农民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有助于提高农业市场的竞争力,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模式,推进农村及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2农业信息的传播与传播效果的实质

信息传播的效果是各种传播要素相互作用的集合效应,也是受众受到信息作用在某些方面发生的具体变化。这些变化有的可能微不足道,有的可能引人注目甚至轰动一时,更有经久不衰的,也有潜移默化的,这些都是农业科技信息技术传播效果的实质所在。

任何农业信息传播的效果都可以说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2.1构成受众的变化

如受众因获得信息而增长了知识、智能(能力的提高),改变了价值认知、关切态度和行为模式等。

2.2农业信息的特征影响

如农业信息本身都具有一定的内隐性、积累性和恒常性,而且具有层次性和多面性,这些特征性质决定了农业信息传播的效果。

2.3效果形成过程

农业科技信息的扩散和效果的形成过程可大体分五个阶段,即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技术、媒介的传达、主要受众接受、次要受众接受及受众全体的接受程度。

2.4影响农业信息效果的形成因素

(1)人的因素:包括传播者(编、导、播)、中介者(如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受众(信息接受者的立场、经历、智能、心理、兴趣、个性特点等);

(2)信息因素:所传达的信息的真实性、新颖性、适用性及信息的可接受度等;

(3)媒介因素:各种媒介的成功应用,如书、刊、报、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的特点和优势直接影响信息的传播及受众的范围与接受程度。

3传播效果评价的主要方法

目前,有影响的传播研究方法的专著,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已出版了不少,但是,专门研究传播效果分析方法的著作却很少。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以及人们对传播学认知度的提高,很有必要在深化研究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同时,把传播效果分析研究提到议事日程,这既是传播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有效提高传播效果的需要。

3.1定盘分析法

从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发展过程来看,要能够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性质,首要就是把握事物的量,因为,只有把握一定的量,才能精确地把握事物的特性、性质及各因素的关系,进而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是调查分析法。

3.2定性分析法

在信息传播效果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对传播效果做进一步的分析,也就是定性分析。

目前,传播效果的定性分析在传播学界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在有些传播学的著作中已开始使用这个概念,并提出了一些定性分析方法,比如实地观察法、小组座谈会法、深层访谈法等。但是,这些方法都是一些中性的分析方法,在定量分析过程中可以使用,在定性分析中也可以使用,包括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调查分析法在定性分析过程中也可以使用。在实践中,定量分析的方法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是可以相互补充,共同使用的,所不同的是对于获取结果(材料)的分析上有不同的角度。在科学研究中,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定量分析可以使定性分析更精确化,只有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才能够更精确地描述研究对象的特征、性质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尽管这样,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不能等同的,更不能相互替代。就其分析方法来讲,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是调查分析法,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是理论分析法。

4理论分析法在传播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理论分析法是一种建立在客观实际基础上的科学抽象分析法。根据传播学的发展过程,传播效果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4.1专题论证法

在传播过程中,人们会碰到许多专题,可以针对某一个专题采取无结构的、面对面的、直接的论证。这种论证既包括“正面”的论证,也包括“反面”的论证,这两个方面的论证对于研究传播效果都是十分有益的,特别是“反面”的论证,有时比“正面”论证对研究传播效果更有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在一个时期很难确定传播效果的性质,有时“反对”者的观点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而“正确”的观点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由于采用专题论证法所研究的问题比较集中,正反面两种观点所借用的材料既广泛又有代表性,便于深化研究传播效果。

4.2个案分析法

个案分析法既是研究传播效果常用的定性分析法,也是其他理论研究常用的方法。个案分析法的关键是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否则,即使个案分析如何深刻,也不可能解决带有普遍性的事物所要解决的问题。个案分析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个案。选择适当的个案,如农业实用图书,现在的图书传播体系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通过新华书店渠道销售,存在着图书出版和销售体系。此体系可作为农业信息传播效果的理论研究基础。

(2)选择个案中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对图书出版和销售体系的研究,可得出媒介具有二重性的结论,并为媒介的产业功能及宣传功能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济方面的准备。目前,理论界对媒介二重性理论和媒介产业化经营理论不仅已形成共识,而且是定性分析传播效果研究的一种重要的理论依据。

(3)延伸性研究。在对已选择的个案进行深化研究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延伸性研究方法.把个案研究成果扩展到相关领域,比如报业领域、网络领域等,进而形成系统的媒介传播理论。

(4)归纳性研究。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个案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点的分析,寻找到一种理论的基本架构,并确定选择的个案在宏观的理论架构中的位置。归纳性研究不是指对个案研究本身的归纳,而是把延伸性的研究成果用归纳的方法把已形成的宏观理论系统化,进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5)应用性研究。定性分析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通过个案分析的方法抽象出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并能够科学的把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解决现实生活中碰到的各类问题。比如传播效果的定性分析,目的是为了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传播效果理论,进而解决传播过程中的各类相关问题。

4.3集成研究法

集成研究法是定性分析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具体做法是把前人或别人的研究成果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使其系统化、理论化。目前,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已有许多传播学研究者或传播学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观点,现在可以运用集成研究法使其系统化、理论化,进而指导传播者的传播行为,为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4.4抽象研究法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理论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指在认识上把事物的规定、属性、关系从复杂的整体中抽取出来的过程和结果。在传播过程中,一方面是传播内容具有复杂性,另一方面是受传者具有复杂性。传播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受众群体必须具有多样性、多层次性,否则,所谓的传播效果就难以实现;受众者的复杂性决定了同样的传播内容对受传者影响度的差异性,进而影响着传播效果的实现程度,影响着传播者的决策行为。抽象研究法可以从这些复杂的现象中抽取出来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或者具有普遍性的东西,为传播者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4.5科学预见法

科学是一种系统的知识。运用科学预见法来研究传播效果,对研究者有很高很具体的要求。第一,研究者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传播学和应用传播学的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善于发现或创立具有传播学前沿的理论性问题和新理论。第二,占有翔实的材料,并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第三,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是非判断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条件,才能在正确认识现有传播效果的基础上对未来的传播效果作出科学的预见,才能很好地把握人类传播活动的方向。

5结论

科技传播论文篇(4)

文明是人类区分动物的唯一标志,没有文明就没有人类,没有文明时代的人类就是动物。马克思私有权和私费发明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私人对文明的贡献,人类社会有了马克思主义,比过去要文明一些,体现在西方世界,有更大的文明价值!对于中国人民,马克思主义革命的进步是有限的进步,无产阶级对于西方是一个急待觉悟的阶级,马克思为西方设计无产阶级觉悟学说,这一特点明确!西方文明因马克思主义而更加精彩。

但是中国是一个工业化严重不足的落后国家,马克思主义不是解决中国工业化的最好方法!这是真理!

亲爱的人民,揭示这个真理却是经历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曲折发展之后,今天中国就是民主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绝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我2001年写信给德国大使,谈到中共中央自减怪圈,不是适合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国际需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系列丛书的信息作用,在于分析马克思主义系列图书对中国工业化信息化社会发展有多少实际作用?

图书是一民族进步的标志和里程碑,关键是中国人创作了什么?我创作了两本专著,2014年9月前出版了两本专著,书中有很重要的指导中华民族建立民主政治和实现中共的开放原理,中华民族应当及时购买我的专著,学习先进理论,迈向先进时代!

图书的信息传播受中共一党马克思主义系列丛书的影响很大,中共在资本主义海洋里一讲还是马克思主义,而一个根本判断:马克思主义为解决西方工人阶级觉悟设计,适合西方国家阶级斗争的总特征,这个真理认识,为什么中共中央至今还不能回答我?论伟大执政观的历史条件和机遇?文章最正确的结论呢?

关键还是党政利用执政权限制党员和人民读马克思主义系列丛书以外的书,眼里把马克思私有权和私费的马克思主义当成公共的所有权,错误地认识马克思主义造成的文盲中国共产党群体!

中国人绝大多数人不知道马克思私有权和私费出版马克思全集,把马克思主义当成集体图书成就,这样讲出来的中共公有制和集体主义就是不准确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不是正常传播,马克思主义被中共一党夸大和被中共一党借税政的财力去夸大马列主义图书作用于中国人民,其实质是小中华民族而夸大中共马列主义!

可惜!西方国家打中共和苏共一耳光,马克思主义对西方国家工人阶级的进步只有民主大选政府和政策,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得多少选票执行马克思主义政治?都出乎马克思本人的预料!2010年,我就已经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大部分中国共产党员希望借助马克思主义永远特权下去,永远只读点马克思主义著作。看看,即使马克思主义实现,也是西方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不是中华民族的胜利,只是西方国家子系统马克思主义的胜利!

??学习图书文化过偏,就像人偏食习惯一样,不能健康发展文明和身体,就会积恶成疾!

中国图书信息要有健康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有健康的社会实践,党政公费马列主义系列丛书是压迫中华民族创造力的政治高压,不行!我向和主席都说明了这件大事,希望和主席任期内能解决这一历史重大问题!党政公费偏面发展马列主义丛书,中华民族自费发展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法律科学等文化,这是竞争的严重不公平和岐视!特别提出中共中央应取缔党政公费马列主义研究和出版事业,都改革为马克思一样的私费研究和出版,党政干部没有超中华民族人民的研究和出版特权!

长期以来,中共中央政治畸形发展,没有正确的图书信息政策,21世纪,中共中央还出纪宝成蔡荣生等大批马列主义特权作者,中共中央不觉得自己头脑不健全吗?这些分子本来又兼马列主义理论教授,出版大批伪马克思主义著作,向社会传播大批伪马克思主义作品!都不向西方国家专家客观认识马列主义!对于图书信息政治政策,中共中央长期有误,如何纠正,还得看主席是否重视?我2015年1月在南宁开会,请十中共中央委员叶小文为我的?国家优势现阶段表现为资本优势和民主优势?文章签名留恋,叶小文高兴的签了。贺铿(前国家统计局副部长)也为我签名留恋!这是个好开端,尊重中华民族自己人才的理论和创造,这是主席上台后,部级干部的新觉悟!

中华民族政治不仅可以讲写而且可以大胆发展理论和出版物,探索中共的开放和中华民族政治走向胜利的理论和实践,这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社会的主要大事!

文化产业和图书出版产业发展是有伟大民族独立与价值,中央人民政府必须办好这一大事,中华民族的文化和觉悟才能顺利提高到现代化水平,才会有自信自尊自立的文化氛围,实现世界有中国?中国有世界的伟大理想!

科技传播论文篇(5)

论文摘要:科技创新环境决定着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对未来的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界定了科技创新环境的内涵,再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价科技环境建设的指标体系并提出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的发展方向。 进入21世纪后,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日益凸现,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实力。而科技创新环境则是科技创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理空间,它影响和制约着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因此,探讨科技创新环境建设问题对未来科技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科技创新环境的概念及作用科技创新环境,是由影响科技创新的公共和私有部门及机构组成,通过各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旨在经济地创造、引入、改进和扩散新的知识和技术,使科技创新取得更好的绩效,并将创新作为变革和发展关键动力的相对稳定的开放网络系统。因为科技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大学组成的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交互作用的网络系统,所以科技创新环境就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科技创新环境处于良好状态时,它对科技创新体系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限制和阻碍作用。同时,科技创新环境又受科技创新体系的影响。科技创新环境在增强技术创新活力,推动科技进步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是一种复杂的知识学习和创造实践活动,其活力来自于创新要素及其相互协调能力;而这些要素能力的发挥需要在一定的“空气”中进行,这种空气就是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只有在一定的创新环境中才能有效地培育和展现出创新活力。2.科技创新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科技创新环境的建设与机制环境、政策法制环境、基础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都有直接关系。下文对各影响因素做进一步分析。首先是机制环境。李岚清同志在科技创新重要讲话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机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推动力量,由此可以看出机制环境是科技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机制环境包括企业和科研机构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意识,政府直接参与的职能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益激励机制,在本文中我们是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内部机制、外部的分配和合作机制来考虑机制环境的建设。其次,是政策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决定区域科技创新的具体行为步骤程序,不同的政策体系对科技创新运行产生的影响也会大不一样,它是政府调节和干预科技创新的手段。在政策环境中对区域科技创新影响最大的是制定和落实的一系列鼓励创新的财税、人才流动、技术市场、技术奖励、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及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规定等;法律制度是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体系,是科技创新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它决定了区域科技创新要素运动的原则和利益分配关系,决定了创新主体经营行为和方式。法律制度环境包括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制度和政府的有关立法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第三是基础环境,科技创新基础环境是一个地区创新的各种要素流动的载体,能够构成技术创新活动的知识、技术支撑条件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础。它包括各类社会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电话、互联网等以及各类从事研究开发的基础机构(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高校及科研院所)与本地产业的融合程度以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第四是市场环境,市场是创新主体生态的基本环境,对创新的约束是通过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市场结构进行的,在推动知识与技术的转移和科技成果的推广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由市场组成与市场需求组成,具体包括科技中介服务、技术市场的交易活动和金融服务构成的科技创新市场,科技创新需求则是由居民消费性支出和固定投资增长率决定的。第五是人文环境,一种以人为核心,突出人的价值及其价值实现的文化氛围。这一文化氛围既包含了对人的充分理解、信任和尊重,又包含了对人的自我实现所提供的价值体系、观念意识、舆论导向和行为准则。一个地区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是由科技创新氛围和科技创新人才两部分构成的。通过对科技创新环境影响因

科技传播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4-0011-05

The Sci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istorical Origin and Discipline Development

Zhai Jiequan ,Chen Shuangshua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081

Abstract The origi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STC) studies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STC studies grew up an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it is currently being developed into a discipline. As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there are three tasks need to be completed in the sci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 how to establish their own research framework and its theoretical basis and to develope a innovation paradigm of the STC studies.

Key words The sci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istorical origin; Discipline development

科学技术的传播与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是科学技术领域的三大基本现象。科技传播和科学技术具有同样悠久的历史,内在地与科学技术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与科学技术相伴而生、一同成长,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但相比而言,科技传播研究的孕育与产生却已经到了20世纪。大约在20世纪上半叶,在一些看起来并不相关的研究领域,先后出现了一些针对科技传播现象的相关研究。在20世纪下半叶,科技传播研究成长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并积累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进入21世纪,科技传播研究开始朝向建立一门真正的学科的发展阶段迈进。而科技传播学要成为独立的学科,需要建立自己的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确立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基础理论。

1 科技传播发展的三大关键节点

科技传播的旅程起始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最初内含在人类的知识与技能传承之中,后来则从属于人类知识教育的一部分,直到近代才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发展。在近代科学阶段,科学共同体内出现了专门服务科学家交流新知识的科学杂志(如1665年就在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同时诞生了两份世界上最早的科学杂志《学者杂志》和《哲学汇刊》),科学家们也基于推进科学的需要积极面向普通民众传播新科学。例如,作为实验科学创始人的伽利略就曾用意大利语(而不是当时学者们惯用的拉丁文)和“对话体”(以三人对话辩论的形式)撰写了两部著名的“对话”――《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和《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其目的应该就是以让普通人都能够读懂的方式来传播新科学。伽利略可以被认为是近代有科普意识的第一人,可以被称为近代科普之父[1]。

近代阶段的这种科学传播仍然是从属于科学的,并没有真正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科技传播真正受到社会的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应该说已经到了19世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是在19世纪40年代前后出现了“科普”一词(最早是在1836年)和被称为“科普者”的一批人。科学在19世纪的时候已经走上了专业化的发展道路,科学论文里充满了“只有大学者们才看得懂”的专业术语,大多数领域的科学知识已经发展到超出一般大众所能理解的范围,于是出现于18世纪末期、表达“普及”涵义的英文单词“popularize”(意思是“使……通俗化”),在19世纪40年代前后开始被用于科学与技术。“一种新的职业正在开拓,那就是科学普及者(popularizer of science)和科学

作家”[2]。

19世纪的科学领域获得了快速发展,19世纪的技术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奇的发明。不断涌现的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而公众的兴趣又激励了科学家向公众传播科学技术的热情,于是社会上出现了许多热衷于科普的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职业演说家,他们撰写科学文章介绍科学新知识和技术新发明、周游全国发表科学演说、演示令人惊叹的科学实验,极大地促进了科普在当时的活跃,使科普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但科普在当时还未成为一个研究的对象。学者们真正把科学普及作为研究对象,已经到了20世纪之后了。英国著名科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贝尔纳应该说是最早关注并研究科技传播现象的学者。在1939年出版的《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他利用一章的篇幅专门讨论了科技传播(Scientific Communication)问题[3]。

伽利略时代科学家的科普工作、19世纪科普概念的提出、贝尔纳对科技传播的研究可以说是科技传播发展史上的三个重要的关键节点。伽利略时代的科学家们积极面向公众传播科学,并显示出了比较明确的科普意识,虽然这种传播主要还是基于让社会接受新科学的需要(即主要是源于科学本身的需要),但正是这样的目标和需要促进了科技传播最终走向独立。19世纪40年代“科普”一词的出现和一群热衷于科普的“科普者”的出现,意味着作为科技传播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普已被认定为一类特殊的社会活动,因而可以认为是科技传播真正走向独立的重要标志。而贝尔纳在20世纪30年代对科技传播的关注和研究,意味着人们在这个时代已经认识到了科技传播的特殊价值,认识到了有必要将科技传播现象和问题作为专门研究的对象。

2 科技传播研究的三大主要源头

我们可以将贝尔纳对科技传播的研究看作是科技传播学的发端。在《科学的社会功能》这部科学社会学的奠基性著作中,贝尔纳分析了科技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科技传播的建议,认为“科学情报(Scientific Information)数量之多已使其传播成为巨大问题”,“需要极为认真地考虑解决科技传播的全盘问题,不仅包括科学家之间交流的问题,而且包括向公众传播的问题”。通过改善科学家之间的交流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通过向民众普及科学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所起的作用,是贝尔纳关注科技传播问题的基本原因。贝尔纳之后的科技传播研究在许多方面事实上都是沿着贝尔纳所指引的方向发展的。例如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对科技传播的理解也基本上像贝尔纳一样把科技传播分为科学交流和科学普及两大基本方面,科技传播研究大体上也主要围绕科学交流与公众传播两大方向发展。对科学交流的研究分析了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交流,发展出了科技情报学这门重要的学科。贝尔纳所关注的科学与传媒、公众理解科学等等问题也成为后来科学传播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4]。贝尔纳所开创的是科学社会学传统的科技传播研究,是科技传播研究的第一个重要源头。

科技传播实际上包含一个广阔的领域[5],不仅包括科学共同体内(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包括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也还包括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传播扩散。而最早关注并研究科学技术在社会中传播扩散问题的是社会学家和传播学家。例如,1940年代前后,美国学者瑞安(Bryce Ryan)和格罗斯(Neal Gross)就对衣阿华州杂交玉米推广进行了系统研究,不仅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提供了范例,而且带动了其后对技术推广问题的大规模研究。20世纪50年代之后,技术推广和技术扩散研究甚至成为相当热点的一个研究领域,当时的美国农业部、卫生部资助和支持了许多关于农业技术推广、环保和卫生知识传播的研究项目。研究中得到的许多关于技术接受率、影响因素、传播网络等重要成果在60年代被罗杰斯(Everett M. Rogers,曾担任过美国传播学会主席)概括成了“创新扩散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6]。传播学家也基于这些研究成果提出了“采用―扩散论”。创新扩散研究可以说是科技传播研究的第二个重要源头,研究的成果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中是如何传播扩散的。

科技传播研究的第三个源头是产生于欧美的“技术传播”(Technical Communication)研究。欧美国家的“技术传播”概念实际上与许多性质不同的职业活动相关联,成立于1971年的国际“技术传播学会”(The Society for Technical Communication,STC)就包括了科技作者、科技新闻、科技编辑、科技出版、科技培训、文档管理、技术写作甚至是翻译工作、广告工作等各种职业背景的会员。技术传播工作虽然可以服务于许多不同的职业活动,但需要的技能和要求却是相同的,这就是如何使科学技术知识和专业信息传播得更加准确有效。技术传播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探索准确有效传播专业信息的技术、技能、技巧和方法。技术传播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大学在20世纪初为教授学生如何利用写作描述技术产品信息而设立的“工程英语”课程,之后便逐渐形成了以这种专业性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内容的“技术传播”研究领域。目前在发达国家,技术传播已经实现了高度的职业化,大学里开设有数百个相应的专业。

科技传播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实际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促动,科学社会学基于提高科研效率、增进公众理解科学的问题,开始了对科技传播现象的研究;技术扩散研究基于对技术推广和扩散规律的关注,开始了对技术如何在社会中扩散的研究;技术传播研究则关注的是如何让专业技术信息传播得的更准确,对传播的技能与方法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分别从不同方面促进了对科技传播相关问题的研究,促进了科技传播研究的发展。因此,我们不能认为科技传播学只有某个单一的源头,尽管有些研究(例如创新扩散研究)目前并不被认为是科技传播研究的一部分,未来也未必需要将其转移到科技传播研究之中,但研究成果对我们理解科技传播现象、发展科技传播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科技传播研究需要充分借鉴和吸收这样的研究成果,发展并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科技传播研究本身带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并内在地包含与其他学科相交叉,从而形成不同研究方向的可能性,也自然可以形成不同的研究

范式[7]。

3 科技传播研究的三大基本阶段

在20世纪上半叶,随着科学技术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和应用的高潮,科学技术传播现象也得以快速发展并变得引人注目,科学社会学家意识到科学技术信息的快速增长给科技情报服务提出了挑战,新闻学者注意到科技新闻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新闻品种,从事语言教学和写作研究的学者看到了科技文本表达和写作的特殊性,社会学家和传播学家则发现新技术推广中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现象和过程。换言之,在一些看起来并不相关的领域中,人们似乎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一些与我们现今称之为“科技传播”相关的现象和问题,于是关于科技传播的研究就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了科学社会学、传播学、技术扩散甚至是与语言写作相关的研究中。当然,最初的这些研究不仅分散于不同的领域,而且也是相当初步的,我们可以将这一阶段的科技传播研究称为“问题”研究阶段,不同领域的学者发现并意识到了存在这样一类需要研究的“问题”。

随着不同领域的学者们在各自领域内不断深入的研究,到20世纪下半叶的时候,将科技传播作为“问题”的研究阶段过渡到了“研究领域”形成的阶段。最早达到这一阶段的应该说是科技情报学。受到科技高速发展和文献量指数增长的促动,到50年代中期,关于科学交流和科技情报的各种研究就慢慢实现了整合,形成了科技情报学这门新的学科。稍后达到这一阶段的是技术扩散研究,在20世纪中期前后大量关于农业技术推广和工业技术扩散研究的基础上,60年代前后也实现了理论整合,1962年罗杰斯就出版了他那本著名的著作《创新的扩散》。而在“技术传播”领域,分散于科技新闻、科技写作等领域的研究到70年代的时候,也逐渐被整合到了“Technical Communication”名下,并形成了大致的研究框架。例如在美国,20世纪上半叶成立的科学作者协会、技术写作协会、科技出版协会等相关组织,在1971年的时候就合并成了“技术传播学会”。

在面向公众的科学技术传播(国内外学者通常称之为“科学传播”)方面,尽管像科学普及这类问题很早就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但真正将这方面的研究推进到研究领域的发展阶段,应该说已到了20世纪80年代。20世纪下半叶以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并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关于公民科学素质的问题在发达国家受到了关注,从70年代开始就开展了相关的调查和研究,而调查中也发现公众对待科学的态度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原来对科学充满崇敬的公众对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开始有了很多的担忧,这就引发了80年代起始于欧洲的“公众理解科学”运动,其基本目标是通过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和传播,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增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1985年,美国科学促进协会提出了旨在提升全体美国人科学素质的“2061计划”;同一年,英国皇家学会了著名的《公众理解科学》报告。

20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关系的变革、科学技术与公众关系领域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所引发的社会对科学素质的关注以及公众理解科学运动,是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研究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的基本原因。到90年代的时候,科学传播已经成为科学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和《Science Communication》这两本专业期刊也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尽管到目前为止仍在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研究领域仍然还没有出现类似于科技情报学或创新扩散理论那样的整合性理论体系,但社会已经意识到了科学传播不仅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大问题”,需要给予系统的研究。

经过三十年来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和积累,科学传播研究目前正在向形成一门学科的发展阶段过渡。2012年5月和2013年9年美国科学院举办了两次以“The Scienc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科学传播学)为题的学术论坛,邀请了世界科学传播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集中讨论了科学传播研究的现状、学科融合以及科学传播发展策略、有效传播等许多科学传播领域的基础问题。作为世界四大名刊之一的《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也出版了论坛的论文专辑。这两次会议不仅第一次(仅据笔者的了解)在国际高规格会议上正式使用了“The Scienc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这样的名称,而且从学者们在论坛上探讨的重要问题,大体上也可以看出构建“科学传播学”框架的初步尝试。因此,这两次论坛的举办可以视为科学传播研究由研究领域到学科过渡的标志性事件。

4 科技传播学的三大基础任务

考察近些年来国内外科技传播研究发展,我们可以认为,尽管学者们在科技传播的许多问题上还没有取得广泛的共识(例如科技传播包括的范围甚至是基础术语的使用等),科技传播研究还没有建立共识性的理论基础,但在许多问题的理解上也还是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研究深度和广度上也有了重要的突破,理论上广泛探讨了当代科技传播的背景、对象、内容以及传播的方法、策略等多方面问题,分析了科技传播与公众科学素质、公众理解科学等方面的基本关系,也在反思科技传播的传统理论与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概念、新模型,特别是在技术扩散研究、技术传播研究、公众理解科学研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媒体中的科技传播、社会情景中的科学传播、科技传播政策与策略等等问题也已经成为科技传播研究的重要方向。因此,科技传播研究正处在重要突破的前夜。

特别是在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研究领域,受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受“科学与公众”关系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如对科学的“信任危机”)的推动,科学传播已经成长为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实践领域和重要的政策议题,不仅政府机构、教育组织、大众媒体、工业部门、科学共同体、科普团体、科普设施等各类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社会的科学传播活动[8],使科学传播呈现出繁荣的发展局面,而且也极大地推动了科学传播研究的不断活跃。“国际科技公共传播网络”(The International Network on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通常简称为PCST)自80年代末就开始组织国际性的PCST会议,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0余届,其目前的科学委员成员就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就在美国科学院举办科学传播学论坛的2012年,英国科学促进协会也举办了“科学传播会议”(Science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至今已举办了三届(每年一次)。正是因为科学传播的繁荣发展和科学传播研究的日渐活跃,科学传播研究界提出了建立“科学传播学”的呼声。

我们可以将美国科学院举办“科学传播学”论坛作为科技传播学迈向学科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但科技传播学真正要作为一门学科,还面临着三大基础问题需要解决。第一,如何在理论整合和学科融合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到目前为止,与科技传播相关的许多研究仍然分散于科学社会学、技术创新、技术传播等不同的学科或研究领域,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需要通过建立统一的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充分整合其中的研究成果。特别是需要突破对科技传播的狭义理解,推动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在科技传播研究中的交叉融合,概括和提炼技术扩散、技术传播、健康传播、环境传播、风险传播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建立更具包容性的科技传播学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

第二,如何实现理论研究的深化和理论水平的提升,确立科技传播学的理论基础和基础理论。拥有自己独有的理论体系和基础理论是一个学科立于学科之林的基础,科技传播学自然也不例外。作为一个学科的科技传播学需要在理论上实现突破,建立自己独有的理论基础和基础理论,并且能够用这样的理论指导科技传播实践,引领科技传播研究,指导科技传播政策。笔者近年来曾就科技传播研究的宏观微观分层、当代科技传播任务目标分层等问题做过一些讨论,也提出了科技传播的多重任务及整合模型等观点[9],对科技传播学的理论整合和基础理论问题做了一些探讨。但在目前学者们对与科技传播相关的许多问题的理解上还不甚一致的情况下,科技传播学理论体系和基础理论的确立仍然任务艰巨。

第三,如何发展面向创新的科技传播研究,从而更恰当地确立创新时代的科技传播定位和价值。当代科技传播发展背景正在面临深刻变革,科学技术领域爆发的新革命引起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经济社会越来越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科技传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提升,科技传播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但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也使科学与公众关系领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何更好地服务当代科学与社会的互动进程(包括服务科学与社会的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科技传播面临的重大任务。科技传播需要新的理解和新的定位,科技传播研究需要新的范式和新的理念,发展“创新范式”的科技传播研究,在创新范式的框架下建立科技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可以让科技传播学更好地适应创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5 理论整合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传播学的发展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重要的理论整合,两次理论整合都对传播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威尔伯・L・施拉姆将先前分散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领域的传播研究成果进行过重要的整合,通过归纳、整理、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勾画出大众传播学的基本体系,从而创立了传播学这门新学科。施拉姆正是因为这种贡献而被尊为“传播学之父”。在20世纪60年代,埃弗雷特・罗杰斯将分散于农业社会学、公共卫生研究乃至人类学、教育学中关于创新扩散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理论整合,确立了创新扩散研究的理论框架,建立了创新扩散理论的基本体系,从而将创新扩散研究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由此,罗杰斯的名字在学术界几乎成了研究“创新扩散”的同义词。

尽管科技传播和科学技术拥有同样悠久的历史,但真正受到关注并得到研究却已经到了20世纪。在20世纪,与科技传播相关的科技情报、科技交流、科技写作、科技出版、科技新闻、科技教育、科技宣传、科技普及等工作得到迅猛发展,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科学素质等问题受到社会重视,学者们针对这些工作以及这些问题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就包含有许多极有价值的科技传播研究成果。但到目前为止,与科技传播相关的研究成果不仅分散在上述这些不同的研究领域,在包括科学社会学、农业社会学、技术创新研究等不同领域,也蕴藏着关于科学传播、农业科技传播、技术扩散等与科技传播相关的丰富成果。当代科技传播研究所面临的情形与施拉姆、罗杰斯进行理论整合之前的情形十分的相似,需要通过理论整合形成统一的科技传播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

首先,全面梳理分散于不同学科领域的科技传播相关研究成果,特别是深入分析在科技情报、科技新闻、科技普及、科学传播、公众理解科学、科学素质建设以及在技术扩散、健康传播、环境传播研究等中得到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和成果,从中归纳、概括、提炼对确立科技传播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有价值的结论,同时引进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将这些成果和结论系统化、结构化,进而总结科技传播研究需要面对的问题结构,根据这种问题结构确立科技传播研究的理论框架,勾画科技传播学的基本体系,确立科技传播学的理论基础和基础理论。对科学传播学的未来发展而言,这种理论整合对实现其学科独立显然是极其重要的。

其次,持续深化和拓展对当代科技传播实践的认识。当代科技传播已经发展到利用多样化渠道、传播多样化内容、达成多样化目标的新阶段[10],涉及多样化的形态和分层化的目标[11]。科技传播在实践领域上既有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科技传播类型,也有服务科学技术创新、推进科学与公众对话的科技传播类型[12]。科技传播研究领域因而也出现了诸如“普及范式”和“创新范式”等不同的范式和传统[13]。科技传播理论整合需要持有充分开放的态度和认识,不能自我窄化我们的研究视野,将科技传播理解为只有某种单一的形态和目标(甚至由此排斥其他形态的科技传播实践),否则理论的整合将无法实现,也无法建立开放的理论体系、回应当代实践的要求、推进科技传播事业的全面发展。

再次,继续深化和拓宽对当代科技传播概念的理解。当代科技传播实践丰富而多样的发展,要求我们拓展对科技传播当代实践的认识,也要求我们拓宽对科技传播概念的理解。近些年来,国际科学传播文献也都通常对“科学”概念采取广义的理解,包括科学、技术、工程、医学等[14]。如果我们也给予科技传播概念以广义的理解,使科技传播不仅包括科学共同体内科学家之间的科学交流、面向公众的科学技术传播(即目前国际所说的“Science Communication”或“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也包括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扩散和传播,那么,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拓展和丰富对当代科技传播实践的认识,并在统一框架内对各种科技传播现象进行研究,从而使科技传播研究能够更好地回应当代创新提出的各种要求。

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推动之下,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到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新阶段,经济社会迈进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人类社会生活也发展到全面科技化的状态。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之间关系的日益紧密,提升了科学技术创新、传播、应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促进了科学技术创造、传播、应用规模和速度不断提高,也给科技传播事业的发展和科技传播实践提出了许多新挑战。这意味着无论是在当前还是在未来,科技传播实践和研究都已经成为我们值得为之奋斗的事业,需要我们在全面认识时展要求的基础上,持续深化科技传播实践与理论问题的研究,推动科技传播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孟璞,松鹰.科普学[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4.

[2]石顺科.英文“科普”称谓探识[J].科普研究,2007(4):63-66.

[3]《科学的社会功能》的第十一章,标题为“Scientific Communication”(科技传播),国内中译本译为“科学交流”。参见:J.D. Bernal. The Social Function of Science. First M.I.T press Paperback Edition, 1967:292-308;中译本:[英]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4]希拉贾撒诺夫,等.科学技术论手册[C].盛晓明,等,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43-297.

[5]翟杰全.科技传播研究:疆域的扩张[J].科学学研究,2005(1):19-23.

[6]罗杰斯.创新的扩散[M].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7]翟杰全,张丛丛.科技传播研究:“普及范式”和“创新范式”[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9-11.

[8]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he Public: Mapping Science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R].

[9]翟杰全.当代科技传播的任务分层[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39-145;翟杰全.科技公共传播:知识普及、科学理解、公众参与[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9-32.

[10]翟杰全. 科技公共传播:碎片化特性与当展策略[J]. 科普研究,2014, 4:11-16

[11]翟杰全. 当代科技传播的任务分层[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39

科技传播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203-03

0引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一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国综合国力提升的本质与核心,是国际社会竞争的落脚点。中国若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就必须不断创新科技,提升自身科技水平与竞争力。总理在2014年7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曾指出“中国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就必须向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而要实现这样的迈进,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创新”。

科技创新不仅表现在自然科学领域,而且与人文社科领域息息相关,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曾指出 “人类所有的重大创新和社会变革,包括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制度变迁等,都是以人文社科理论的重大创新为前提的”。因此,我们可将科技创新定义为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科学创新包括文科的创新作品,社科的创新型研究成果,自然科学的创新型基础研究成果;技术创新就是指新工具、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方法。这意味着中国若想“在未来发展中后来居上、弯道超车”,就必须汇集各学科领域实施“协同”科技创新。

科技传播做为科学与公众的主要通道,肩负着普及科技知识、转化科技成果、推动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国科技水平的兴衰。近年,我国虽出台了《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技奖励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政策,及投入了一系列配套资金(2008―2013年,中央财政共投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民口)823亿元,带动企业和地方投入1400亿元),为我国科技创新创造了良好环境,但科技研发与大众需求脱节、成果转化率低下、科技市场需求开发不足等与科技传播有着极大关系的问题依然严重制约着我国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如何通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探索科技传播新理论与新模式,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将从科技传播这一环节切入,在梳理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中国科技传播主体及其主要做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的内涵、理论及功能进行具体介绍,并提出相关建议。

1 相关理论及文献

关于科技创新这一概念最早源于技术创新,1912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源,认为技术创新就是将生产要素进行一种新的组合,以形成可获利的商品或产业,但其尚未对技术的交流与传播的主体及其相关内容展开深入探讨。1939年,英国物理学家贝尔纳系统提出了科学传播的相关理念,认为科技交流不仅发生在科学家之间,而且还当涉及到公众,指出科技传播是沟通科学与社会的中介桥梁,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但发展至今关于“科技传播”一词仍未能给出准确定义,张婷(2009)综合国内外各学者研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此领域国际代表性学术期刊近百年1600余篇文献展开分析,发现可将科技传播的研究归聚为科学与公众关系;应用技术传播;科学传播经验与模型方法;科学交流、教育、普及研究四大类。

我国关于科技传播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其代表为翟杰全于1985年在《科学管理研究》上发表的《科学传播学浅谈》一文;1995年,首届科技传播研讨会的召开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科技传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进入本世纪以后,关于该领域的研究与探索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在科技传播参与主体关系方面,刘兵、侯强(2004)指出科学传播至少包括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科学共同体与媒体、公众、政府及其他能影响政府政策的机构,工商业机构与公众,媒体与公众,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交流这几个方面。在科技传播的内容与方向方面,刘华杰(2002)指出,科技传播已由对科学事实、科学进展状况、科学技术具体知识的“一阶科学传播”,进入到了对科学技术方法、过程、思想、精神及科技之社会影响等的“二阶科学传播”;翟杰全(2007)认为目前国内研究正在形成基于社会发展视角的科技传播研究、基于科学文化视角的科学传播研究、基于传播实践技术视角的“技术传播”研究三大方向;赵亚辉(2013)认为中国正在进入“风险社会”时代,因此需建立科学有效的科技传播体系和机制以帮助人们消除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性、科学应对风险。

孙文彬(2013)指出 “随着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不断演化”“ 尤其是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等学科对科学自身研究的深入”公众将“通过对话,增进对科学研究过程的了解,表达对科学研究成果的诉求”;为此,我们的科技传播必须把握这一趋势,基于公众对科技所表达的诉求,不断创新传播的方法、模式与理论,以推动科技创新向更高层次发展。

目前,相关学者对科技传播的主要内容、参与主体、发展历程、发展方向及公众需求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与研究,为我们创新科技传播方式以解决科技创新所面临的相关问题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但在科技传播实践之中如何全面挖掘与把握科技传播主体、特征、内容及受众的深层内涵,创新科技传播形式与渠道,使其达到推动科技创新之最佳效果的系列问题仍需我们深入探讨。

2 主要科技传播主体及其主要做法

2.1 以政府为主体的科技传播

现阶段,以政府为主体的科技传播仍是我国科技传播的主力军,它是由国家各级科技部门(包括国家科技部、各省科技厅、各县科技局及其他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所设置的科技机构等)作为社会公众科技需求的者,通过制定各类科技攻关与发展规划及提供政策与资金保障以激励引导科技创新主体,通过建设科技传播基础设施及开展各类正规与非正规科学教育以拓展科技传播的广泛受众,实施科技传播,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各类公众对于科技需求的实质化与多样化及各类需求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使得政府作为公众科技需求的者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现出来。最关键的在于政府不能单凭一己之力获取到社会尽可能全面的需求信息,由于信息的缺失与不全面,必然导致在政府主导下的科技研发与公众市场需求脱节现象的发生,使得科技传播功效减弱甚至丧失,因此,社会其他各界也必须参与到科技传播这项事业之中。

2.2 以高等院校为主体的科技传播

我国高等院校是我国科研与科教的主力军,是我国科技传播的重要力量。在科技传播方面主要有人才培养,及通过“产、学、研”“政、学、研”等方式实施的科技咨询与成果转化等方面。高等院校通过人才培养及科技咨询开展包括科技教学在内科技传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各类科技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但由于高校在科研工作管理方面将重点放在以学术水平及科研成果获奖等级上,造成了科研工作者市场意识淡薄,科研成果严重偏离了市场需求等一系列现象的产生。同时,由于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及职业科技转化中介组织与人员的缺乏,使得高校许多优秀科研成果不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束之于“象牙塔”内的高阁,不能有效的实现科技传播功能。

2.3 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科技传播

科研院所主要指国家设立的各级、各类研究院和各大学所设立的科研实验室,是我国科研的中坚力量。科研院所充分发挥其人才、科研、信息、政策支持等各方优势,通过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合作,开展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共性技术、实用性的各类研究,实现科技传播,其传播主要体现在科技共同体内部。

目前,各类科研院所主要落脚点仍为科学研究,在科技传播方面仍以自然科学与技术传播为主,且缺乏与公众有效的互动与沟通,不能有效实科学现研究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如:各类科研院所专利申请数量连年上升,但绝大多数与市场脱节不能实现转化,未能产生商业价值,这是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科技传播的最大软肋。

2.4 以科技型企业为主体的科技传播

科技型企业主要指的是从事涉及实体产品与虚拟产品科技研发的企业,包含各类国有及私营大中小型经营此项业务的企业。这类企业既是我国市场的组成细胞及市场经济活动参与主体,又是接触受众最广且与受众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类传播主体。以科技型企业为主体的科技传播主要通过两种形式实现,一种是通过“产、学、研”的形式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就企业经营业务相关方面开展合作,以传递企业需求信息及获取企业创新发展的外部科技资源,而实现的科技传播;另一种是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在企业经营与管理、产品研发与生产、产品销售与服务的各环节,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与企业利益相关体间开展的科技共享与交流,而实现的科技传播。然而,鉴于企业的经营性质与目标,科技型企业的科技传播主要以涉及本企业利润实现的技术传播为主,而对于人文社科方面涉及很少,不能有效实现科技的全面传播。

3 科技传播新探索――“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

3.1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的内涵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性、定期、不定址的科技创新传播活动,由中国科技协会指导,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北京中科达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策划、承办。首届报告会于2014 年11 月1 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以后每年举办一次,地址由协办单位或共同承办单位提出,经报告会组委会讨论决定。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的传播者从传统的科技传播工作者扩大至政、产、学、研、用、金和介七方的代表;受众从传统的公众亦扩大至七方;传播内容从传统的自然学科扩大至人文社科,传播内容的选取从科技工作者选取转变为受以众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七方选取,传播内容的选取遵循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组委会研发的科技创新经典案例的评选标准;传播途径选取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电视、书籍、网络及巡回报告等多元化、多层次和全方位的新媒介渠道。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由上述七大领域的代表通过科学流程、严格标准和带头脑风暴法应用性质的答辩式会审推出的具有典范性、权威性、文学性、艺术性、科学性、独创性的智力成果型案例作品,是对作品、理论、产品、项目创新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和环节发生的典型的和有价值的事件的记录,一般包括故事性、戏剧性和意义未尽性三大元素,是对大家耳熟能详的自然科学经典、宗教经典、包含歌曲、舞曲、美术、电影等的艺术经典、哲学经典等经典作品形态的补充与丰富,也是文化遗产的补充与丰富,可以掀开作品、理论、产品、项目从研发到推广应用过程中的神秘面纱,可以成为接地气和人气的品牌科普产品,便于大众传播、培养人才和多产品形态的再次开发,可以在科学和技术创新方面起到引领、示范、比较、借鉴、启发、激励、带动、说明、展示、宣传、表彰、传播、传承等作用,能够表现某个学科、某个专业或某个行业、某个领域或某个单位的科学和技术创新精髓,能够入脑入心,紧密联系人们的生活、生产与工作。

3.2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的理论指导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是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驱动发展的新形势下提出的,旨在组委会研究的“7+1”理论指导下通过科技创新元素对接平台和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体系来汇聚政、产、学、研、用、金、介七方的力量,打造和推出创新案例、新理论、新作品、新产品和新项目,突破旧观念、旧体制、旧机制、旧有模式和渠道,公开研发过程,使得科研绩效和科研评价透明化,促使政、产、学、研、用、金、介七方真诚合作,达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同创新、互助合作的目的,最终实现七方互惠、互利、共赢,共建可持续发展之路。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的“7+1”理论中,7是指来自于政、产、学、研、用、金和介七个领域的代表,1是指中科达人搭建的协同创新和创新要素无缝对接的平台。“7+1”理论是指在科技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七方协同创新,在一个通过市场化、商业化全新模式有效组织和高效运转的平台上协同创新。为了有效鉴别和鼓励七方在这个平台上发挥的协同创新和创新要素对接的作用,平台特别设计和运用色彩学分别赋予七方不同颜色标识和内涵,如图1所示。

图1 色彩学与政、产、学、研、用、金、介七方的对应

红色在中国象征共产党,代表联盟中的“政”,包含我国各级党政机构;橙色象征丰收,代表联盟中的“产”,即将项目运营、转化为巨大经济效益的企业;紫色象征精神与权威,代表联盟中的“学”,即各类高校,因为高校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蓝色象征智慧,代表联盟中的“研”,即科研院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代表联盟中的“用”,说明科研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需求推动科研发展;黄色象征财富,代表联盟中的“金”,即为科技传播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绿色在七彩虹最中间的位置,起联系上下的作用,代表联盟中的“介”,即科技中介机构,同时,交通信号“绿灯”象征一路通畅的象形词,代表科研中介机构用服务为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打开(开辟)一条畅行无阻的的绿色通道的意思。

3.3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的功能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通过七方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打造和传播科技创新理论、作品、协同创新团队和经典案例,提升整个民族科学素养;强化科技创新的透明度和绩效,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七方的真诚对话与合作,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促进创新作品、产品、项目走向广阔市场和广泛应用。通过会后对七大创新要素合作的跟踪、七方的口碑和市场的检验,确保理论的品质和创新要素无缝对接的效率;通过创新要素对接效率的透明化,确保“1”这个创新要素对接平台的公开、公平、公正和绩效。这些都是“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在科技传播中公益性的体现。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通过对协同创新团队专业组成、人员搭配、研究特色、研究成效、科研思想、态度、精神、价值取向等全方位的展示,推出年富力强、创新活力十足、求真务实、敢于展现科研历程和绩效、勇于通过决策咨询、创新设计等多元途经反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创新团队,帮助这样的协同创新团队承接党政和企事业单位的委托课题和工程。这是“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在科技传播中市场化运作的体现。

4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实施进展

“政”方面,各级党政官员认为该项目符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符合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需求,符合提高整个民族素养的迫切需求,能为国家制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关政策提供基础参考。

“产”方面,企业界认为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对接新政策、新项目、新团队、新市场、新金融机构和新服务,希望能够早日完成企业升级转型,且有部分企业对该项目给予了资金和实物赞助。

“学”与“研”方面,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多数科研工作者尚未找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切入点,从而迷失在、申请课题和奖励评选中,需要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展现团队的科研思想、科研精神、科研历程和科研成果,以实现其经济与社会价值。

“用”方面,无论是终端市场还是行业市场的用户,对科技新作品、新产品、新项目及新团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选择越来越多,检验越来越严,期待通过反馈需求信息参与到科技创新之中。

“金”与“介”方面,他们为新政策的贯彻落实、新作品的推广应用、新产品的市场开拓、新项目的实施及新团队的成长提供资金与服务,一方面金融机构需要一场精彩的头脑风暴会,需要一个来自政产学研用金介七方领域的代表组成的评审专家对项目做出精彩点评,实现资金与项目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急需一个平台规范行业市场、强化从业人员归属感、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树立科技中介机构品牌等,以解决目前存在的机构小、散、乱,从业人员不多、素质不高和没有从业归属感等问题。

在报告会的内容方面,既包括自然科学与技术,也包括人文社科。已经确定的参会的典型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有:立体污染综合防治、 机器人总动员走进现实、营养膳食为健康人生保驾护航和国际投资指数研究等。本次报告会不仅通过会议的形式而且还将将通过各路媒介将讯息广泛传播给七方受众,使各界能更广泛参与到本项目之中。

5 关于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的几点建议

首先,要发挥市场在科技传播中的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科技作为一种资源只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才能实现有效配置,北京已经通过“京校十条”和“京科九条”放开了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其科研成果的处置权、收益权和分配权,给科研人员松绑,从而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于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传播事业,国家还需进一步全面放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对其科研成果的处置权、收益权与分配权,给全国科研人员松绑;另一方面需重视政、产、用、金、介在科技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与培育各类科技传播主体,使其按照科技传播市场规律办事,积极高效地实现科技传播通过人文成果净化人类的心灵,通过社会科学成果推动社会的发展和通过自然科学成果提高生产力的目的。

其次,要营造公平有序市场氛围。市场经济必然是法制经济,要充分调动与发挥各类科技传播主体积极主动性,就必须要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完善相关法律,加强对各类传播主体,尤其是科技中介的司法保护。

第三,要积极探索构建公众参与平台。在当今的科技传播工作中,公众参与的呼声日高,对建设一个表达对科技创新诉求的平台的需求日益强烈,因此,在此后的科技传播工作中,各类传播主体尤其是科技中介需把握这一需求,发挥七方功效,构建一个广泛的公众参与平台及长效机制。

第四,开展科技传播职业化建设。这个主要针对的是科技中介市场,目前,科技中介市场被机构小、散、乱,从业人员不多、素质不高和没有从业归属感等问题严重困扰,不能有效发挥其在科技传播中的应有功效,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必须规范行业市场,建立行业标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化教育入手,以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与服务水平,从而实现科技的高效传播。

最后,科技传播公益事业和市场化运作融合发展。科技传播公益事业的发展还需得到政府资金支持和政、产、学、研、用、金、介七方力量的汇聚支持,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的新理论、新模式、新体制和新机制还需政、产、学、研、用、金、介七方共同研究并进一步完善。只有科技传播公益事业发展的好,科技传播市场才会更加有序和稳定,进一步推动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的进程;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的好,才能有更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投入到科技传播的公益事业中去。因此,科技传播公益事业和市场化运作两者的融合发展的程度和进度直接关乎我国科技传播事业能否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张婷.科学传播学的基本结构[J].声屏世界,2009(8).

[2]刘兵,侯强.国内科学传播研究:理论与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5).

[3]刘华杰.整合两大传统:兼谈我们所理解的科学传播[J].南京社会科学,2002(10).

科技传播论文篇(8)

关键词 科学传播 课程教学 教学内容

最近二十余年来,有关科学传播的课程、专业和研究方向受到国际上很多高等院校的重视。本世纪初,科学传播的概念传入我国,我们开始认识、传播和研究这个领域,而教学则更迟一步,有关科学传播教学的研究就更少了。但这无疑是一个需要研究和值得重视的领域。我们曾在《科普研究》上就科学传播的课程设置进行了中外对比研究,而本研究专门聚焦于其中的“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探讨。在此依然,因为从我们接触到的国内外该领域的概论性书籍、该类课程核心内容来看,一般都可以归结到此框架内,只是侧重点可能不同;侧重点的不同很重要,它往往产生于对科学传播概念的理解不同,对当下科学传播的目的的认识不同,对科学传播发展趋势的认识不同等原因。

本文通过网络资料、纸质资料和通信访谈等形式,对国内开设“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较有影响的四所大学,即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湖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进行了该课程教学内容的调研,使用“为何传播”、“传播什么”和“如何传播”为分析框架,旨在展示整理后的调研内容并在上述框架下进行分析,为相关部门、教师和研究者了解并思考我国“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的现状提供一些资料和一定的讨论方向。

由于科学传播专业、方向或课程大多设置在硕士阶段,本文以硕士阶段的“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为研究对象。中国科学院大学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有关科学传播的课程,主题都聚焦在科学传播上,《科学技术传播理论研究》是其中的概论类课程。北京大学是最早传播科学传播这一概念的高校,也最早设立了科学传播中心并进行该领域的研究生教育,我们选取其中概论类课程《科学传播导论》为研究样本。湖南大学把科技新闻记者的培养作为其重要的教育目的,我们选取其中概论类课程《科技传播理论》为研究样本。北京理工大学的科学传播以科技为背景展开科学传播的教育与研究,我们选取了其中概论类课程《科学传播专题研究》作为样本。如上所述,该四所高校在科学传播教育方面各有特色,这也是我们选取其概论课程的原因。

一、“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整理

为了便于比较,下面以表格的形式分学校分别进行呈现(表1、表2、表3和表4)。

表中四所高校的“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定位并不相同,按以上顺序分别是学科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和专业课。但从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得不出课程定位与课程内容之间的明显异同关系,因此课程定位这一因素不影响我们的分析,我们不必把它作为分析要素。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术语的使用上,有“科学传播”、“科技传播”和“科学技术传播”几种,不同的用语与其课程内容也没有必然的关系。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词语的使用习惯问题,而其包含的意义要从具体语境中去把握。因此,在这里也不作理论,都统一在“科学传播”这个术语之下。但是我们发现,这四门课对“科学传播”概念的理解是不同的,中科院大学和北京大学主要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即科学(传播主体)与一般公众之间的传播,而湖南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则是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即科学传播包括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正规教育体制中的科学教育、技术传播和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这一不同使得课程的内容明显不同,因此我们把对科学传播的广义和狭义的认识作为分析要素。

二、“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本文第一节和第二节的整理和阐述,将四所高校“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特征归纳于表5。√表示对科学传播概念之广义或狭义的认识;表示有;—表示无,表示部分涉及,表示涉及较多。

科学传播中“为何传播”很重要,不同社会有不同的传播出发点和目的,不同利益背景的群体也会有不同的传播需要和目的,因此现代社会的“为何传播”是比较复杂的。而不同的“为何传播”就决定了要“传播什么”;“为何传播”和“传播什么”又几乎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在课程内容中往往是“为何传播”的内容会紧跟着“传播什么”的内容在同一章节中出现。新的“为何传播”的理念或理论还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创新,如“对话模型”、“双向模型”在科学传播中的出现即如此。所以“为何传播”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如何传播”。从上表可以看出,对科学传播持狭义认识的课程对“为何传播”和“传播什么”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讲述,主要表现在它们涉及到了当代的多文化背景下的,多视角的科学传播需求、目的及其传播内容。而持广义的科学传播概念认识的课程则较少有这些内容,而将内容集中在科学传播的科学发展目的、经济发展目的这些维度上进行展开。当然,关于“如何传播”都是部分涉及,在一门课中将科学传播的实践进行全面介绍有一定困难,进行各种具体实践就更不可能了,需要其它课程去承接。但从上表也可以看出对科学传播持狭义认识的课程对“如何传播”涉及得多些,说明这样的课程比较重视实践。同时,从表1至表4也可以发现,对科学传播持狭义认识的课程所用的教材涉到很多外文译本书籍和外文书籍及杂志,涉及面更广泛,更具有前沿性。

结语

在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科学传播(包括技术传播)是科学传播的重要部分,这也是我们较为熟知和容易理解的内容,由于它往往自身带着一定的或很强的功利性,在市场经济中只要有利益驱动就会有运作主体。而多文化背景、多视角下的科学传播则功利性较弱,需要科学传播者、研究者发挥其特殊的作用,推进研究、教学和传播。这一思考或许对我们未来新开设“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有所启发。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与社会科学课题“关于我国科技传播人才需求和培养的实证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AZH098)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①伯恩斯 等,《科学传播的一种当代定义》[J].《科普研究》,2007(6):19-33

②吴琦来,普宏,孟雷,《中日高校培养科学传播人才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科普研究》,2013(4):46-53

③莫扬,《我国高校科技传播专业建设现状分析及建议》[J].《科普研究》,2006(2):31-35

④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站.[EB/OL].jwjz.gucas.ac.cn/coursepubl-ic/default.asp,20130222.

科技传播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124-03

随着互联网进入web 2.0时代,网络科学传播迅速发展。截止到2013年,我国科普网站数量达827个。其间,一个以民生实用科普为特点,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类网站――果脯网,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而备受关注。果脯网由中国科协主管,科学普及出版社主办和负责运营。果脯网设有新闻热播、健康生活、奇幻科学、身边技术、科学人文、轻松阅读等频道版块,各频道设置不同的栏目,旨在普及科学知识,为主流人群提供生活科学知识和生活资讯,讲究时效性和实效性。果脯网寓意有三:第一,“果脯”为“中国科普”的谐音;第二,果脯为水果去除水分保存的食物,为实实在在的干货;第三,果脯是北京的特产,意蕴果脯网地处北京,具有一定的京城特色。网站从科学的角度解读受众身边的大小事,彰显科技魅力,从而引导受众对事物正确的判断和理解。

1 果脯网科技传播内容特点

1.1传播内容注重科学性

1.1.1 保证了其传播信息的科学、真实与准确

果脯网由中国科协主管,具备科技传播的资源优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CAST)由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和地方科协组成,组织系统横向跨越绝大部分自然科学学科和大部分产业部门,目前中国科协主管的全国学会共198个,其中中国科协团体会员有181个,领域涵盖理科、工科、农科、医科、科普和交叉学科等,是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果脯网的稿件,主要是由中国科协成员和外约专家撰写,也有部分为受众群体提供,但都是经过网站编辑审核方能公开,保证了其传播信息的科学、真实与准确。

1.1.2文章内容引文列据,论证严谨

果脯网的网站文章通常由其固定的格式,从提出论点到论证过程以及得出结论都非常完整,在文章末尾通常会列出相关阅读,以扩展受众的知识面,同时也表明网站的分析遵从科学主流。果脯网分设15个频道,每个频道下设5-10个栏目,内容丰富多样。笔者从各频道随机抽取十篇文章进行分析。根据样本笔者发现,果脯网的文章60%来自网站编辑,40%引用自其他专业权威网站,如新华网、中国文物网等。笔者对列举的十篇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文章中都有引用出处,主要包括外文报刊、论文期刊和新闻导语,其中,40%在文章中引用条数为2条,五条以上和一条的文章比较少。每篇文章结尾处得出结论,解答疑问。由此可见,果脯网对文章质量的把关是很严格的,无稽之谈、逻辑混乱的文章很难通过编辑的把关。引用文章,则会在标题下方标明引用出处。

1.2 针对热点事件进行科普

公共事件以及突发事件具有显著性和突发性,并且与公众密切相关的特点,因此能够引起更广泛的关注,而对公共事件的科普范围扩大,也很容易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况且科学传播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广泛的传播科学,提高公众对科学传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公众能够以科学的方式和态度去处理任何复杂的问题。果脯网注重对社会公共事件捕捉,用简单易懂的表达方式将复杂的科学道理传授给受众,注重结合网络新词,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笔者通过对果脯网文章的研究,总结出从果脯网上对2014年5月的一些热点和公共事件的追踪报道(见表1)。

社会公共与

热点事件 果脯网追踪报道 发表

时间

黄海波

事件 黄海波女主角:不是人妖是

两性畸形 5月27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舌尖2:采蜂蜜造假惹众议 5月13

方舟子批舌2: 鱼腥草、蕨菜

不能随便吃 5月20

大学生自制泡面版舌尖2 网络爆红 5月26

《舌尖2》变味儿:美食片拍

教育片 5月2

苏-27UBK高速路起降 专家:普通高速公路无法用做飞机跑道 5月26

微信营销 微信点赞有风险,不要乱点赞以免被骗! 5月5

警惕朋友圈里善意的伪科普 5月27

微信营销:大四毕业生卖肉加馍

日进万元 5月1

快播禁播 快播公司为何被重罚? 5月21

名画《蒙娜丽莎》 名画《蒙娜丽莎》被证实为3D画作 5月9

深圳暴雨 水火无情之暴雨求生 5月12

端午节 端午粽子美味却需“悠着点儿”吃 5月27

表1 果脯网社会热点和公共事件2014年5月报道主题

一览表

由此可见,果脯网借助于社会热点,寓教于乐,从科学的角度解读社会热点事件,具有显著性和可读性。

1.3 立足于“趣、软、平”,提高可读性

科技传播涉及人类一切科技传播行为和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及科技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以科技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为特色,就决定了传播内容的专业性、知识性。对专业性强科技知识的理解和传播更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和领悟力。面对不同的社会受众,如何把许多前沿性、专业化知识转化成简单易懂的科普文本,这需要网络采、写、编人员能熟练运用“趣、软、平”技法,科普文本使用诙谐幽默的用词和表达方式,把生硬难懂的理论形象立体化,最后让整篇文章平实易懂。

“高、尖、深”与“趣、软、平”结合首先表现在网站文本的主题选择上。在果脯网,既有寻天揽月、车船飞机、神秘星空等专业和前沿的介绍,也有健康生活、科学人文和书里书外等娱乐和休闲类知识。果脯网注重软新闻和硬新闻之间的平衡,让受众在获取社会感知的同时也得到了放松休闲的目的。其次,也表现在文章的写作手法上。其实,越是专业领域的科技传播就越需要通俗的写作手法,例如,5月10日在果脯网身边技术频道中的一则文章“你不一定知道的海上钻井平台”,文章对自升平台和半潜平台进行了介绍,图文结合,长短句交叉使用,语言平实,介绍了一般人难以了解的钻井平台及工作原理。

2 满足不同层次受众需求的立体传播渠道

果脯网作为一个带有社会网络属性的科普网站,充分重视并利用多种网络平台,力争打破传受之间的隔阂,满足各个年龄层次及不同身份的受众的需求。果脯网从受众的广泛性、复杂性和隐蔽性入手,设置了十五个频道,包括满足学生群体的“帮你学”,有迎合普通白领的“身边技术”,有适合留学生或外国人的“English”,活跃分子可以参与“论坛”,而学者可以参考“百科”。同时,果脯网融合网络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于一体,形成一个结合线上和线下传播的立体模式。

2.1 线上传播

果脯网的线上传播主要是指网络传播,互联网大大提高了传播效率。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据统计,参加调查的中国人每天花掉44%的休息时间上网,这个数几乎达到了丹麦人平均上网时间的三倍。互联网普及率为45.8%,据统计我国网民上网的主要目的包括浏览新闻与查找信息、和其他人沟通、浏览休闲娱乐内容、登录社区(见图1)。

图1 网民上网目的示意图

针对目前我国网民的上网习惯,线上传播是果脯网科技传播的主要阵地。以果脯网网站为中心,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等为辐射的一系列传播方式,其中果脯网作为重点,下设十二个频道,包括新闻热播、焦点关注、奇幻科学、身边技术、健康生活、防癌抗癌、科学人文、轻松阅读、书里书外、帮你学、百科、问问、论坛、商城、English,对不同身份和年龄层次的受众打造专有栏目,例如English是果脯网国际传播的窗口,帮你学有提升吸引中小学生对网站的浏览量。果脯网的分别开发了android 和iphone 客户端,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受众需求。

同时,果脯网设立了论坛、问问、用户交友等板块,受众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不同的主题展,阅读自己喜欢的内容,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把科普分享给更多人,也提高了网站知名度。

2.2 线下传播

线下传播是指区分与网络传播,主要包括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虽然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传播范围不如网络传播,但是作为生活中最直接、最丰富的传播方式,往往更容易留下深刻印象。比如网站开展“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前期做好调查选择走进的学校,以中小学校为主,有效地的为学生普及了自然科学知识,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影响。除此之外,开展摄影活动、美食聚会和名师帮你学讲座,将虚拟网络世界的人聚集到现实世界,让受众对科技亲身体验,增强了用户黏性,有力提升网站的影响力。

3 构建受众中心论的“半掘客”模式

英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提和瑞典学者斯文.温德尔在合著的《大众传播模式论》中提出受众中心论,其本质就是传播活动要以满足受众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播内容为受众喜闻乐见,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随着传播事业的发展,受众中心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掘客是受众中心论发展的结果。

2004年10月,美国人凯文・罗斯创办Digg. com,这是全世界第一个掘客网站。从2005年的三月开始渐渐为人所知,最初定位于科技新闻的挖掘;随后从新闻类扩充到其他的门类。掘客的核心理念就是发动网民进行新闻挖掘,受众改变了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被动地位,转而成为集传播者和阅读者为一体的全程参与者。

在国内,掘客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主要分为综合性掘客新闻网站和专题性掘客新闻网站, 很多其他门类的网站也渐渐把掘客模式融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中,比较流行的掘客网有一二挖掘、掘客网、一起掘客等。

果脯网作为一个大型综合型的科普网站,从受众的角度进行栏目设置,论坛、问问和帮你学非常注重于受众的直接和间接互动。网站内容以网站编辑采写为主,用户参与为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半掘客模式。

掘客丰富了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也带动了自媒体新闻传播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网站信息编辑是以管理员为核心,而掘客网站则将权利下放给用户,使网民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掘客奉承受众中心原则,融合新闻投票功能,例如2014年3月11日,果脯网发动受众进“行果脯网十大新闻评选”,从受众角度出发进行评选,使科学传播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普及公众。

掘客模式改变了行之多年的新闻传播模式,传统网站的新闻是由编辑推荐的,编辑的喜好决定网站的内容,而掘客模式把新闻筛选的权利给了公众。果脯网是科普网站,对文章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硬性要求,在可控制的范围内给及受众编写及筛选新闻的权利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从果脯网随机抽取了60篇文章,对果脯网的文章来源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果脯网的文章来源主要分为果脯网编辑、果脯网受众和其他主流媒体,其中23%的稿件原来果脯网受众。对受众编写的篇稿件进行细分,反映了受众在不同频道的参与度和活跃度(见图2)。

图2 果脯网稿源与内容主题分布示意图

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模式通常是点对面、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拥有传播资源控制权的记者或编辑通过媒介进行信息传播,受众大多是被动接受,从而导致信息来源过窄,受众的对象性差、选择性弱等问题。

基于互联网的掘客网站传播突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以一种更倾向于平等地位的形式进行传播,这种传播渠道是以无数个网络页面(用户个人主页)为传播工具,将信息呈现出来,扩充了信息渠道的分布、丰富了信息内容、受众的对象性更广泛、选择性增强、反馈及时。

分析果脯网的传播模式可知,网站新闻的传播过程是非常灵活并且双向可逆的,同时传受双方的身份可以自由转化,如图3。

图3 果脯网的传播模式示意图

4 结论

科学渗透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促进科技传播和扩大科普范围,提升其影响力是学界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互联网为更大范围的科技传播提供了技术和平台支持,同时,新的理念和方法也被应用到科技传播中来。我国科普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更为开放的传播环境促进了我国科技传播的发展,同时,科技发展的速度越快,社会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对科技需要、期望与恐慌也越明显,于是,从传播上保持特色并且建立新的交流沟通模式至关重要。

此外,科普网络如何在科技权威性与掘客草根性,内容繁多与受众细分,内容的科学严谨与文本表达的通俗易读之间获得权衡,需要网站与科学网迷们思考。

参考文献

[1]Bowman,Shayne.&Willis,Chiris. We Media:How audiences are shar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M]. The Media Center at The American Press Institute,2003:7.

[2]赵明月.互联网时代科学传播的新路径探析――以“果壳网”为例[D].暨南大学,2013.

[3]李浩鸣.科技新闻的基本要素及其辩证关系[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5.

[4]李力.互联网从“内容为王”到“功能为王”[J].发现,2007(5):37-39.

[5]鄢光让,向寒松.应大力倡导受众中心论(之三)[J].当代传播,1999(3):14-17.

[6]王凡华.掘客网站的现状与前景探析[J].现代视听,2007(11):27-28.

科技传播论文篇(10)

1997年6月,新闻传播学被国家教委确定为一级学科。到1999年,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计:我国普通高校中开设全日制新闻本科专业的院校已有55所,专业点88个,硕士点

上一篇: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论文 下一篇: 植物保护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