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1 17:03:17

写作指导论文

写作指导论文篇(1)

第二步:研读领悟针对目标要求,布置学生课前广泛阅读与这次训练文体题型同类的文章。其目的有三:一是感知“写什么”,二是丰富积累,三是培养语感。同时指定(印发)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习作二至三篇,要求学生仔细研读领悟,初步了解这类文体的写作特点,注意揣摩其写作思路和结构模式。这一步骤比较重要,它为下一步探讨这类文章的写法,解决“怎么写”的问题作了铺垫,是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其阅读的材料则还可供学生在实际写作时模仿与借鉴。

第三步:探讨写法在上述研读领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对这类文章的写法(主要是构思和章法)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比较异同,寻找共性,探求规律,从而逐步形成共识。关于文章的写法问题,古人说“文无定法”,可大体则有。中学生训练的四类文体(记叙、议论、说明、实用)中,应用文有一定的格式自不待言,其他体裁的文章又何尝不是如此?比如,就议论文而言,总的来说通常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展开论述,亦即回答“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这就形成了“引论”“本论”“结论”的结构模式。具体到某一题型又有相对的定式,如对一般事理的阐发可采用“引话题亮观点”“正面说反面议”“驳异议明是非”“提办法做总结”(古人称之为“起、承、转、合”)的思路展开,而对一些消极现象的评论则以采用“摆现象”“论危害”“挖根源”“道实质”的构思方法为佳,如此等等。

一般地说,对文章写法的探讨,我们固然应注意审题立意、选材剪裁、语言表达等方面,但更应着眼于文章思路和结构的分析揣摩上,因为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中学生写作的困惑主要有两点: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解决这两个问题,前者易,后者难。而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模式,有助于学生摆脱不知“怎么写”的迷惘,从而合理地谋篇布局,严谨地构思行文。因此,在写作教学指导的过程中,我们不可忽视“写法探讨”这一环节。抓住这一作前指导的环节,很大程度上能解决该“怎么写”的问题,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第四步:训练操作这一步骤的实施,大体分这几步进行:首先出示文题,接着进行审题指导。审题指导的侧重点可因题型、文体的差别而异,对记叙性的命题作文主要指导学生如何抓“题眼”,如何把握“旨趣”;而对供料型议论文,审题指导的内容应着重如下几个方面:(1)弄清着眼点,抓住材料的“神”;(2)把握侧重点,确定最佳议论角度;(3)选准联系点,力求和生活贴近,等等。然后指导学生编拟提纲,最后师生同作。平时的训练,通常是学生习作,教师“旁观”;其实,学生习作,教师亦下水垂范,我以为这个办法很好。师生共同参与,对学生来说,可激发兴趣,增强“竞争”意识;就教师而言,“下水”尝试,不仅与学生沟通了感情,而且能品尝到训练的甘苦,真切地体会到这次写作的困惑之所在,以便把握问题的关键,从而有利于加强习作指导的针对性。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平常我们自己不“下水”实践,只知纸上谈兵,叫学生写作是缺乏说服力的。当然,教师“下水”垂范,既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也还需要有点勇气。这个道理不言而喻。

第五步:交流评议习作初稿拟成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便结合各自的写作实际,在课上或课后作双向交流,分别谈本次写作的心得体会,尤其是主要困惑,及时而准确地反馈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信息。然后在全班筛选、推举出合乎这次写作要求、最能体现这次训练目的和意图的优秀习作(包括教师的“下水文”在内)与具有典型性失误的习作各一组(每一组二至三篇即可),引导学生集体议论,对比剖析,品评优劣。对优秀习作进行赏析,并揭示其成功的底蕴;对另一类习作则分析其典型失误之所在。这里姑且不论以上这一做法有多大好处,只是说它的确一改了过去那种在习作讲评课上通常仅由教师评议讲析的习惯做法,“交流”乃属创新之举,而“评议”已不再是教师的“专利”,从这一意义上说,这一做法还多少带点“教学民主”的味儿,与传统的做法相比,总算是进步了。

第六步:指点迷津经过上述交流评议,随后重点小结归纳出本次写作训练中出现的典型失误,并进而给学生指点诊治的方法。这样做,其目的在于诫人以谬,让学生引以为鉴,同时“治病于已然”。这一步至关重要,它侧重于解决“不该怎么写”的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对症下药,纠正偏差,从而走出写作的误区。

第七步:修改重作要求学生重温此次习作训练的目标要求、基本写法、易犯毛病……在进一步明确该与不该“怎么写”的基础上,然后对照自己的习作当堂进行自改,或者互改。对一般习作应作大幅度的修改,乃至重作,以便升格提高;优秀习作则进一步加工润色,以精益求精、锦上添花。笔者则有目的有规律(便于轮番循环,且好、中、差兼顾)地重点抽改(面批)几篇。同时,对学生的批改适当作巡回指导并及时检查、验收,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写作指导论文篇(2)

导致盲生写作困难的原因很多,从主观方面来讲,盲生的视觉障碍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范围,大多数盲生长期住校,生活体验不足,生活阅历有限,缺乏对生活的丰富感受,使得盲生作文素材匮乏。其次,盲文书籍有限,可供盲生阅读参考的作品很少,盲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素材积累这扇大门被迫关闭。最后,我认为现行的语文课堂将阅读课和写作课人为割裂开来,阅读课只注重对文本的解读,写作课只给学生提供要写的题目(话题)。在阅读课上,教师鲜有开展写作指导;而在写作课上,教师的写作指导又变成了干巴巴的写作理论灌输。缺少阅读课的土壤培育,写作课上的作文指导就如同一株被移植的苗木,注定是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的。阅读课上习得的写作技巧得不到实践和运用,也就不能转换成写作动力,阅读和写作的割裂不仅影响写作,也影响阅读。最终恶性循环,致使盲生的语文能力停滞不前。

2.解决思路

分析以上三个原因,前面两个是内因,只能尽量创造条件弥补缺陷,如我校正在开展的盲文书籍自制活动,就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面。我校倡导的“亲情教育”也是为了让学生多和家庭社会接触,拓宽视野,丰富生活阅历。只有第三个方面的原因是外因,是我们可以彻底改变的。只要我们寻找二者的结合点,尝试着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打破割裂现状,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我们必能解决现有困窘。

二、实践探索

1.结合点一:可以对诗歌进行改写训练

中学语文教材中诗歌的学习占有很大比重,人教版高中第三册教材安排了两个单元的诗词学习。初中教材中每学期至少也安排有十首诗歌的背诵任务。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赏析诗歌的同时往往也产生了一个困惑:学习这些有什么实际作用呢?盲生能从中获取那些方面的能力提升呢?我在教学《诗经》、《离骚》、《孔雀东南飞》等诗歌时,也感觉仅仅带领学生读读诗歌,理解诗意,难以实现培养学生的诗歌赏析能力。这样的教学目标显得很空洞,也很难实现。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毫不所动。诗歌的阅读到底该让我们的学生学到什么呢?我尝试着将诗歌的学习和写作结合起来。古诗的语言是精炼的,但传递的内容又是丰富多彩的,如果学生能对诗歌精炼的文字进行扩充,改写,使人物的形象丰满,细节突出,那也说明学生对诗歌内容是理解了的。

2.结合点二:可以对课文写作技巧进行仿写训练

阅读课上经常会学习到很多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艺术表现手法。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是通过阅读课上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和表现手法,并能够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运用。但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阅读和写作的结合,不利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掌握了一大堆的写作理论但不懂运用。从理论到实践是需要时间摸索的。盲生的思维特征是直观感性的,要想变成理性抽象的思维,这中间是需要不断地模仿的。

3.结合点三:可以对课文留白处进行想象练习

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文学作品中的留白是为了给读者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阅读课上,语文教师要善于处理留白,引导学生对留白开展想象作文。曾听过一堂公开课《斑羚飞度》,开课老师针对原文“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设计让学生开展想象练习,看了斑羚飞度这一幕,“我”想说什么?“猎人”想说什么?“狗”想说什么?这是原文所没有展现的内容,但读者是可以想象的。此刻的想象可以看出学生对前面内容的理解程度,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凡是优秀的语文教师都擅长开发阅读资源,利用课文留白,放手让学生进行想象练习。

4.结合点四:可以通过古文学习积累写作素材

鉴于古文学习贯穿中学语文教材始末,古文学习对写作指导的意义不容忽视。古文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很多政论文的中心论点都已经成为了今天的名言名句,可以成为我们论证“忧患意识”话题的论据。

写作指导论文篇(3)

但是,由于许多应考者缺少系统的课堂授课和平时训练,往往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难以下笔。因此,对本科专业自考生这一特定群体,就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必要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quot;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

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达再完善,也将没有丝毫价值。

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

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应考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考生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

写作指导论文篇(4)

2.名句运用于作文的意义

名人名句的在文章的使用能够为文章生色不少,名句流传广泛、脍炙人口、意思明白、作为文章的佐证非常有说服力,对于写作水平还比较稚嫩的初中生来说,名人名句增加文采,避免平凡的单词和结构,使文章更为生动传神,更具有表现力,学习名句的使用,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英语最原滋原味的表达特点,避免作文中的冗长累赘、松散无力。

3.名句英语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论文篇(5)

1.1 题名的一般要求:

1.1.1 准确得体:题名应能准确地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达到的深度,不能使用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语。

常见的毛病有如下几种:1)题名反映的面大,而实际内容包括的面窄。2)概念、判断不合逻辑。 3)外延与内涵不恰当。是指题名内所使用的各种概念在本质属性上不统一。4) 不注意分寸,有意无意拔高。

1.1.2 简短精炼:GB7713-87规定,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

这里介绍几种减少题名字数的方法:

1) 尽可能删去多余的词语

2) 避免将同义词或近义词连用

3)题名不易简化时,可加副题名来减少主题名的字数

a. 字数太多,无法减少;b. 题名语意未尽;c. 一系列研究工作用几篇论文报道;d. 其他有必要用副题名作为引伸

1.2 题名的文字要求:

1.2.1 结构应合理

尽可能不用动宾结构:习惯上题名不用动宾结构,而用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中心词的偏正词组。

还有一种例外,即“(试)论??”、“(浅)谈??”等形式的题名可用动宾结构。

1.2.2 选词应准确

题名用词应仔细选取,否则会使语意不明或产生逻辑错误。

1.2.3 详略应得当

1)避免“的”的多用和漏用。

2)删去多余的词语。

3)不能随便省略词语。

1.2.4 语序应正确

1)题名的语序不对,有时造成语意混乱。

2)题名中结构助词“的”的位置不能忽视,否则表达的可能不是作者的本意。

2 署名

2.1 署名的方法:

应用真实姓名,不用笔名

2.2 多个作者共同署名的规则:

1) 以贡献大小排列;

2) 执笔者通常排在首位;

3) 署名时,还应标明作者工作单位、工作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

2.3 作者在撰写的论文中署名有以下3个方面的意义:

2.3.1 署名作为拥有著作权的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著作权包括“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分,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2.3.2 署名表示文责自负的承诺

所谓文责自负,就是论文一经发表,署名者即应对论文负法律责任(政治上、科学上的责)。

2.3.3 署名便于读者同作者联系。

3 摘要

可以说摘要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和准确、简洁的摘录

ISO标准:不加注释和评论,对文献内容的精确和扼要的表达

我国国家标准: 以提供文摘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3.1 摘要的作用

3.1.1 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

读者是否需要通读某篇论文,从题名上进行判断后,主要的就是根据摘要来决定,所以,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介绍文章主要内容的任务。

3.1.2 为科技情报人员和计算机检索提供方便。

文摘杂志对摘要可以直接利用,从而可避免由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和错误。

3.2 摘要的内容

1) 该项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

2) 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实验装置等;

3) 总结研究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见解;

4) 研究结论及其意义。

注意:摘要不分段,不列举例证,不描述研究过程,不做自我评价。

3.3 摘要的类型

3.3.1 报道性摘要 即资料性摘要或情报性摘要。用来报道论文所反映的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向读者提供论文中全部创新内容和尽可能多的定量或定性的信息。尤其适用于试验研究和专题研究类论文,多为学术性期刊所采用。(篇幅以200~300字为宜。)

3.3.2 指示性摘要 即概述性摘要或简介性摘要。它只简要地介绍论文的论题,或者概括地表述研究的目的,仅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篇幅以50~100字为宜。)

3.3.3 报道—指示性摘要 是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价值最高的那部分内容,其余部分则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达。(篇幅以100~200字为宜。)

3.4 写摘要时的注意事项

3.4.1 采用第三人称。

3.4.2 简短精练,明确具体。摘录出原文的精华,无多余的话;表意明白,不含糊,无空泛、笼统的词语,应有较多而有用的定性和定量的信息。

3.4.3 格式要规范。不用非共知共用的符号和术语。不得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并切忌罗列段落标题来代替摘要。一般不出现插图、表格,以及参考文献序号,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分段。

3.4.4 语言通顺,结构严谨,标点符号准确。

4 关键词

4.1 关键词的要求

1) 从论文中提炼出来;

2) 最能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

3) 在同一论文中出现的次数最多;

4) 一般在论文的题目及摘要中都出现;

5) 可为编制主题索引和检索系统使用。

4.2 编写关键词的注意事项

1) 较定型的名词,多是单词和词组,原形而非缩略语;

2) 无检索价值的词语不能作为关键词,如“技术”、“应用”、“观察”、“调查”等;

3) 化学分子式不可作为关键词;

4) 未被普遍采用或在论文中未出现的缩写词、未被专业公认的缩写词,不能作为关键词;

5) 每篇论文标引的关键词一般为3~5个,最好不超过10个;

6) 英文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相互对应,且数量完全一致。

5 引言

5.1 引言的概念

引言又叫绪论。写引言的目的是向读者交代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其作用在于唤起读者的注意,使读者对论文先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5.2 引言的内容

5.2.1 研究的理由、目的和背景。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前人对这一问题做了哪些工作,存在哪些不足;希望解决什么问题,问题的解决有什么作用和意义;研究工作的背景是什么。

5.2.2 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如果沿用已知的理论、原理和方法,只需提及一笔,或注出有关的文献。如果要引出新的概念或术语,则应加以定义或阐明。

5.2.3 预期的结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义。要写得自然,概括,简洁,确切。5.3 引言的写作要求

1) 言简意赅,突出重点

2) 开门见山,不绕圈子

3) 尊重科学,不落俗套

4) 如实评述,防止吹嘘自己和贬低别人

5.4 引言的写法

1)交代背景:通过叙述事实、交代背景,说明所论述问题的来龙去脉;

2)明确范围:把论文讨论研究的范围向读者讲明;

3)强调重要:强调所论述问题的重要性、必然性及意义;

4)提问式:把论述的中心内容,通过问的方式向读者交代;

5)定义式:对论文所提出主要内容中的新概念下定义。

5.5 写引言的注意事项

1)不要介绍人所共知的普通专业知识,或教科书上的材料;

2)不要推导基本公式;

3)不要对论文妄加评论,夸大论文的意义;

4)避免使用自夸性词语;

5)避免使用客套话;

6)避免使用广告式语言。

5.6 引言的书写方法

1) 以研究对象加以展开。适用于研究对象有其特殊性的论文;

2) 以观测指标或处理因素展开。适用于研究对象比较一般,而观测指标或处理因素、

实验方法有特殊性的科技论文,也用于系列报道第二篇(含第二篇)以后的论文;

3) 以研究方法加以展开。适用于化学、冶金、生物学、医学等学科有关检验方面论文,但必须是检验(测)方法有特殊性的论文。

6 材料与方法

6.1 材料:

对材料的性质、质量、来源,材料的选取与处理等加以详细的说明以方便科学同行重复实验,对论文结果加以验证。

6.2 方法:

也称实验过程或操作步骤。主要有观察或调查的目的、时间、地点、方式、方法;或者在叙述实验方法时,详细介绍实验的仪器、设备、条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正常或异常现象及问题等。只叙述使用的材料,采用的方法,不必做任何解释。

7 结果与分析

7.1 结果

与“材料与方法”相呼应,以文字、插图、表格、照片等来表达与论文有关的实验数据、观察结果。

7.2 结果书写要求:

1) 简单扼要:是论文最短的部分;

2) 作者本人在这次实验中的研究结果,不能夹杂以前和他人的;

3) 不外加研究者的评论、评价、分析和推理;

4) 实验结果一般用数值表示,但不用原始实验数据,不要全部运算过程,而列经加工或统计处理的数值;

5) 应用插图、表格、照片目的在于直观和形象性;

6) 结果要写成功的经验,也应如实反映失败的教训和不足之处;

7) 根据“材料与方法”中的观测指标逐项叙述结果时,若内容过多,可分成段落,加小标题,使资料层次分明。

7.3 结果分段方法:

1)根据观测指标分段。适用于对同一研究对象施以相同处理因素的论文;

2) 根据不同处理因素分段。适用于对比几种处理因素实验结果的论文;

3) 根据不同观察内容分段。适用于研究或观察某研究对象不同方面特点的论文。

7.4 讨论

7.4.1 讨论的作用

1) 是论文中最有创造性见解、最严格的部分;

2) 对实验、调查和观察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和综合;

3) 使结果通过逻辑推理、理论分析,从中提出科学结论;

4) 回答:“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或“出现这样的结果意味着什么”。

7.5 讨论的书写内容:

7.5.1 作用

1) 对本次实验或观察结果做出理论解释和讨论;

2) 将本次结果,与过去及其他研究结果(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相同或不同的研究对象中的研究结果)相比较,分析异同,解释产生差别的可能原因,并根据自己或他人的文献资料,提出自己的见解,实事求是,有根据地与其他作者商榷;

3) 突出本项研究中地新发现、新发明,提出可能原因;

4) 分析本次研究地不足,还存在哪些尚未解决地问题,提出今后急需研究的方向和设想。

7.6 书写讨论的注意事项:

1) 突出重点,围绕几个“小核心”,设几个小标题进行;

2) 讨论部分一般不使用插图与表格,但在与众多文献资料比较时,可使用个别表格;

3) 讨论不宜过长,通常占全文的1/3~1/2尽量从读者的地位设想,估计读者可能提出的有关这一研究题目的各种问题 ;

4) 叙述实验结果和讨论时,必须说明现象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5) 解释表中数据或图中形象时,应逐一回答表或图所显示出来的问题 。

8 结论

8.1 结论的作用

1) 是从实验或观察结果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一个判断;

2) 它要回答原建立的假设是否正确,从而对该研究所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

8.2 注意事项:

1) 不要将论文正文、引言、摘要中的一些话也就被拷贝到结论中,还没看到结论就知道结论说什么,这样的结论已经没味了;

2) 不要出现正文中根本未涉及的问题在结论中突然冒了出来。8.3 结论书写内容与要求:

1) 简明扼要,精炼完整,每条自成段落;

2) 说明结论适用的范围、突出新发现、新发明,强调其意义并作出恰当的评价;

3) 实验中不能肯定的内容不能写入结论;

4) 观点鲜明,用肯定的证据和可靠的数据写作,最好不用“可能”、“大概”等模棱两可之词;

5) 提出与本研究有关的建议;

6) 字数控制在100~300字之内;

7) 如果没有特殊内容,为避免与摘要重复,结论部分可以不写。

9 致谢

9.1 致谢内容:

提及经费资助的来源,在工作中给过帮助的人,或撰写报告时给予帮助的人

分别依贡献大小加以说明,礼貌表现对被感谢人可以冠以专业技术职务(职称)。9.2 致谢方式:

1) 专列“致谢”项,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

2) 在论文首页下加“注”,以简短的词语,对有关单位或个人表示感谢。

10 参考文献

10.1 作用:

1) 承认科学的继承性

2) 评估学术水平

3) 节约正文篇幅

4) 读者查阅

10.2 参考文献要求

1) 亲自阅读过,与论文关系密切,有启示或帮助;

2) 最新文献;

3) 已公开发表,或待发表;

4) 以原文、原著为主,未找到原文者,可引用被公开发行的文摘期刊录用的文献;

5) 一般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数为10~15条,综述应超过20条。

10.3 参考文献标注法:

必须与出版社规则相一致,或与发表文章的期刊的规定相符合。大多数出版社和杂志社都采用标准著录。

10.4 参考文献的格式 (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1)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2)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

3)论文集:序号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起始或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写作指导论文篇(6)

法律毕业论文题目过大,操作起来内容面太宽而把握不住中心,论述深入不下去;法律毕业论文题目过小,又展不开论述,不成其为论文。对此:

第一,法律毕业论文选题时选择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部门法。几年来法律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各自在不同的部门法领域里肯定会各有千秋。有的同学民法部门的问题体会较深;有的同学程序法的学习、思考更为全面细致;还有的同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可能想法更多。那么法律毕业论文选题时就首先明确大方向,选择自己平时看书比较多的,手头资料比较充足,思考问题有一定深度的部门法,这样写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平时积攒的资料也派上了用场,常考虑的一些问题也容易深化一步了。法律毕业论文在很大程度上考查学生几年来法律课程学习的综合性、思考问题的逻辑思路。对一个问题,在写法律毕业论文时,能够综合考虑,从立法、执法的角度考虑,并把平时碰到的问题站在不同的方位深入进一步学习、探讨,也就达到我们完成毕业论文的目的了。

第二,选好部门法后,注意自己平时知识的积累,看看这一方面还有哪些欠缺的地方。几年的学习,某一部门法的所有问题不一定都能搞通,这个时候,需要回忆一下,看看所选部门法有些什么基本理论问题,与所选法律毕业论文题目相近相通的一些理论问题是不是还不太清楚,扫清动笔前的一些障碍,非常必要。对于自己运用起来还不太得心应手的一些知识,赶快抓紧时间去给予更多的关注。理清思路,多阅读一些课外的有关书籍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想写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在弄清基本理论问题时,相关的刑事诉讼法的无罪推定原则。我国新旧刑法关于此问题的观点,国际上各国的基本观点,法律规定,司法解释的基本资料是否齐全,还有些什么问题需要和老师、同学们再作进一步的探讨。这样,宏观上、微观上你都有了进一步的考虑、思索,拿起笔的时候不至于为一些基本的问题而再影响你写作时的思路了。

二、法律毕业论文应重视法律、法规的变化

几年法律课程的学习,学生们感到特别棘手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人们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处在翻天覆地的变革之中。与此相应,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法律条文的修改不断变化,给法律的学习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但同时给我们法律毕业论文的完成又提供了许多好的机会。新的、重新探索的问题层出不穷,法律中有许多的课题迫切需要去探讨。学员在完成法律毕业论文时,对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在法律毕业论文选题时,就要注意适时、适度的去把握。切记知识的更新,关注国家法律的变化、发展。另外司法实践也会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法律毕业论文要注意把握法律发展变化的大方向,在平时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探讨。如果主题把握不好,就很容易使自己的论文偏离方向,导致前功尽弃,事倍功半。

三、把握理论研究动向是法律毕业论文的核心

众所周知我们处在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在选好法律毕业论文题目后就要围绕题目广泛关注我国法学理论方面的动态,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有关问题,从而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查阅有关的学术期刊、报纸杂志、资料索引,了解理论界进展的程度,使自己的思路更开阔、更活跃。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来武装理清自己的思路,加深自己的理论功底。这样,论文会更上一层楼,写起来也会妙笔生花的。另外司法实践的关注必不可少。抽象的思维结合具体的实践,会更加清晰、流畅。

上面的工作完成以后,就会感觉到毕业论文的完成已经胸有成竹、稳操胜券了,不会再象刚开始那样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了。在此基础上理顺思路,资料准备充足,再动笔开始写就会水到渠成了。

四、法律毕业论文写作技巧

写作指导论文篇(7)

求学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解决您在写古代文学论文中的难题

中国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写作指导论文篇(8)

心理二级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二级)[C].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C].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249-315。

[3]姚芳传、王克威主编.精神科查房手册[C].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4]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三级)[C].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5]王长虹、丛中主编.临床心理治疗学[C].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心理二级论文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14-137.

[2]劳动和社会保障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34-42.

[3]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418-426.

[4]樊富珉主编.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集[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58-108.

[5].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6].郭念峰《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7].郭念峰《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心理二级论文参考文献:

[1]心理咨询师(二级)。中国就业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写作指导论文篇(9)

毕业论文从文体上看,归属于议论文中学术论文的种类。所谓议论文,它是一种证明白已观点正确的文章。它包括政论、文论、杂论在内的一切证明事理的文章,或说理、或评论、或辩驳、或疏证,以达到明辨是非,解除疑惑、综陈大义,驳斥谬误等等目的。毕业论文就其内容来讲,一种是解决学科中某一问题的,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加以回答;一种是只提出学科中某一问题,综合别人已有的结论,指明进一步探讨的方向;再一种是对所提出的学科中某一问题,用自己的研究成果,给予部分的回答。毕业论文注重对客观事物作理性分桥,指出其本质,提出个人的学术见解和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和意见。毕业论文就其形式来讲,具有议论文所共有的一般属性特征,即论点、论据、论证是文章构成的三大要素。文章主要以逻辑思维的方式为展开的依据,强调在事实的基础上,展示严谨的推理过程,得出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

写作指导论文篇(10)

在新课标指导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拓展的背景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有了新的变化,除了基本的写作方法与技巧教学外,更加强调对于学生思辨能力与思维水平的提升。长久以来,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侧重点在叙述文方面,对于议论文的关注相对不足,造成了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薄弱的问题。针对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指导,笔者在此通过相应实例进行简要阐述分析。

一、写作角度选取的指导

写作角度的选取是进行议论文写作的基础环节,所谓写作角度选取也就是常说的立意,根据作文写作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在此基础上确定写作框架、准备佐证素材以及论证写作。常见的作文题目通常由一个小故事或某个实例为依据,素材展示传递出的信息较为明确,供学生选择的切入角度也较为相近,学生只要不对题目内容有较大的理解偏差,通常不会存在立意问题。现阶段高中作文题目的形式呈现出了开放性的特点,题目隐含信息层次较为丰富,学生的可选角度更多,这就涉及写作角度选择准确性的问题。如何提升学生议论文写作角度准确性,可从内外两个方向加以考虑。就立意的外部要素而言,其根本还是题目信息的提取,要求学生精读题目内容,能够由表及里的感知写作资料传递的信息。而内部要素则强调学生对于立意的驾驭能力,对相关论点、论据的熟悉程度。学生的立意通常从自己主观感受或见解出发,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这种主观性的表达通常在层次把握上不够成熟,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立意,有效谋划,协调好写作角度选取与文章写作能力的关系。

以2015年新课标II卷高考作文题“谁最有风采”为例,题目中写道:“一个是生物技术研究的,一个是搞焊接的,一个是摄影师,都是卓有成就的人,选你认为最有风采的!”题目为学生提供了三个明显的写作角度,按照议论文的基本写作范式,学生确定选择对象后开始论证该职业的魅力之处。可以是横向比较性的论述,即通过与其他两个未选职业的对比论证所选职业的独特风采与价值;同时也可以是纵向深入性的论述,分多个层面证明该职业的风采与价值,抑或横纵综合论述。这一层面角度选取可以算作最表层的立意,作文水平也为最基本的层面,而提升学生的立意深度应对三种职业的内涵进行挖掘。可以看到,“谁最有风采”这个作文题目中给出的三种职业代表了当前社会的三种群体。教师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工匠精神”“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时代内涵,将写作对象职业的选取拓展到国家与世界的层面上进行考虑,从而提升议论文写作角度与立意的深度。

二、写作逻辑构建的指导

高中议论文写作最强调的是行文逻辑体系的严谨性,即文章整体立论与分论点之间联系的紧密型,各分论点之间的递进关系,各分论点论证素材的充分性等。议论文写作逻辑的构建是决定文章写作水平的关键环节,尽管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与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在议论文写作环节是业已形成的固化内在逻辑性,但依然可通过科学的指导对议论文写作进行结构优化。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习从立意出发进行发散性思考,将写作角度细化为若干层次或局部角度,从而确定相应的分论点。然后对发散思考获得的分论点进行梳理,按照递进层次进行排列,结合梳理结果二次思考是否存在新的分论点,通常学生二次思考获得的分论点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能够作为议论文的亮点部分。在确定分论点后,论证部分同样应按照逻辑展开,基本依据提出论点、引申阐述论点、论证论点、提升拓展总结的基本框架来行文写作。

以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的作文题“奖惩之后”为例,作文题目给了一张漫画图片,图片中刻画了两个前后分数不同学生获得的评价,低分学生分数提高了获得了鼓励的唇印,而原本分数高的学生稍有退步便得到批评的巴掌印。那本文应该如何构建写作逻辑呢?首先,应对本文漫画中传递出的信息进行基本型的描绘,可直接抛出中心论点,阐明对于漫画描述内容的看法。在提出中心论点后,可从两个学生的不同待遇进行展开,分别描述他们获得的奖惩与自身实际表现之间的联系,详细论述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列举出几项主要成因作为分论点展开论述。

三、写作素材使用的指导

议论文写作素材的种类较多,基本上生活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各种信息都能作为写作素材。而议论文强调思辨逻辑,重视论据对论点的支撑,因此写作素材大致可分为论点类与论据类两种。所谓论点类素材是指一些较为成熟的观点或看法,常见的是名人名言或名家名篇段落等,这些内容经过了时间的验证,有较高的说服力。而论据类素材指的是一些社会上发生的热点事件、热门资讯等,这些内容都是真实发生的,在议论文中使用能够起到实证的效果。高中议论文写作素材使用涉及收集与使用两个环节。其中写作素材的收集是一个长期性的积累过程,学生日常生活中阅读、接纳的各类外界信息都可以参与到素材的积累当中,素材积累是否具有典型性、正面积极意义以及反面警示性等都是素材积累中要考虑的要点,这些标准决定了素材积累的实际价值。而素材使用则要考虑素材与论点的契合性,是否能够真正印证观点,是否具有可拓展性,能够将论点提升到新的层次进行探讨。在高中议论文写作素材指导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与记录习惯,乐于搜集热点内容、重视生活经验的积累,在素材使用汇总言之有物,能够使阅读对象感同身受,提升文章说服力。

以201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作文题“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为例,该题目的内容来源与生活情境,学生中去过自然保护区的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经历展开阐述,而没去过的也可以从动物园进行发散联想。

四、写作优化创新的指导

议论文写作化创新是当前新课改对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要要求,同时也是使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话语表达与信息传递方式变化的实际需求。具体而言,高中议论文写作优化创新可从形式创新与思路创新两个层面加以考虑。就形式创新而言,可在保留议论文基本观点与论述的写作内核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变化,将单向的说服式的观点阐述,通过变化形成交流式的内容展示。例如有的学生选择戏剧、剧本的形式进行作文写作,借助人物对话讲述了大量的观点与看法,这种创新在表面上看是戏剧、剧本写作,但其内核依然是以观点论述为主的议论文。戏剧营造的交流情境能够充分提升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身临其境,观点往往与人物的命运相联系,话题阐述的拓展空间更大。而思路创新则强调的是对于传统议论文观点展开层次的改变,改变原有的线性阐述模式,变成更加立体,相互交叉印证的模式,局部设置悬念或后置观点的写作方法能够使局部观点得到有效的突出,获得特殊的议论文写作效果。

此外,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成熟的人生阶段,议论文中阐述的观点多为其该阶段自身思想的折射。教师面对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阐述的个性化观点时,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评判高下,而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这种看法的根源,采取动态化评价的方式,对学生在写作中的表现进行更为准确真实的评价,给予学生更多的认可与鼓励,让学生乐于进行议论文写作,积极研习议论文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 治理教育论文 下一篇: 创新创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