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美国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1 16:59:55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1)

四大来源

20世纪中国美学,是中国百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她关注着中国的现实,关怀中国人的当下生存状况.着力解决中国的问题。大量借鉴引进西方理论,选择自己认为可行的理论来建构各自的美学体系,是中国百年美学的一大特色。中国20世纪美学体系可谓学说林立,理论来源纷繁复杂。从历史的建构和现存的理论形态来看,中国百年美学建构的理论根据或来源大致有四个。

第一个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人民在本世纪救亡图存,复兴中华过程中选定的指导思想,无疑占有主导地位。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无论是对政治生活,还是学术研究都有不言而喻的真理性,同样为美学研究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根据建构起美学理论的学派主要有实践论美学、客观论美学、主客观统一论美学等,特别是实践美学是中国本世纪美学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当代美学对世界美学的重大贡献。从历史上看,唯心主义者只注重在心灵中去考察美学,认为美是纯精神性或上帝的产物,而否认物质性的内容.尤其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民族、时代的内容。机械唯物主义虽注重物质或客观事物方面,但又忽视人的创造性、建构性功能,把美理解为人对外在事物的被动反映。而只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才真正科学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对美学研究具有革命性的作用。就现实而言,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取得了很大成功。这里区别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最为重要原因,恰好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引入美学研究。

第二个来源是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自19世纪中叶的西方文化伴随西方的利炮坚舰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以来,20世纪中西文化之争更是一浪高过一浪,西方各种哲学思潮大量被介绍到中国,如尼采哲学、叔本华哲学、康德哲学、柏格森哲学、克罗齐哲学、杜威哲学、萨特哲学、海德格尔哲学等。在引进和学习中,很多学者利用现代西方哲学话语的理论及其实践优势建构起了自己的美学体系。如直觉美学、生命美学、超越美学、体验美学、虚无美学等。这对中国传统哲学包括美学的轻理性分析的弱点,作了极大的补救。

第三个来源是现代西方心理学或艺术中心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长足发展,尤其在对美学研究方面。艺术学研究的干预所取得的奇特成就,都表现出心理学作为一种方法或生长点已广泛被美学界认可,如精神分析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等对美学的意义就可见一斑。为此,中国美学百年中也很得力于现代西方心理学理论。如朱光潜的美学研究就始于心理学方法。另外,现代西方纯艺术或自律性艺术思潮,以艺术来反对异化,用艺术来解脱人生之苦等艺术中心论.给美学也带来了新的血液,使美学从形上的哲学理思走向了实证性科学主义,并更具体地干预生活。这对中国本世纪美学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如王国维借用叔本华的艺术观来解决人生问题;李金发追求的纯艺术、唯美主义等。主要学派有心理美学、艺术本体论美学、否定美学等。

第四个来源是中国传统哲学。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哲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本世纪几次大的文化论战就充分说明这一点。否定传统、民族虚无主义表现极为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20世纪中国的文化史就是反中国传统文化史。但是中国传统哲学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是像商品一样可随意抛弃的,而是犹如集体无意识巳进入了每个华夏人的精神结构之中,是无法摆脱的。这是我们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前见"。不管出现如此汹涌的"欧化"、"西方中心论"等现象,接受者、传播者包括鼓吹者都自觉不自觉地反对西化。这种怪论就兆示着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美学)在现代仍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引起了许多学者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反思,尤其是90年代更蔚为大观。这里就引发了人们更深的新思索:"现代化"是否就等于"西化",中国的现代美学体系,能否照搬西方的美学体系?几十年的引进和实践证明,只有立足中国当代的实际,充分考虑中国人自己的美学理论背景如民族特色等,大量吸取西方理论的优秀成果,建构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才是正道。为此出现了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核心的美学体系,如意象美学、和谐美学、伦理美学、和合美学、情象美学等。

以上的分类,只是就其研究者的主导方面或研究兴趣而言的,不是绝对的。实际上各派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从根本上说,在中国只有一个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出发来探讨中国当下美学问题的美学体系,只能说是对美学本身的问题关注的程度如何而已。如生命美学等对美学本身的问题就观照得更多更深入些。总之.各学说提法各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

三个阶段

中国20世纪美学基本上是沿着中西冲突、选择、发展、对话、交融的发展轨迹进行的。中国美学百年有一个由分到合再到新的分化的动态发展过程。这就是:50年代以前是"分",马克思主义美学还未真正取得主导地位,还处于包括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内的各种美学思想纷争的时期,尤其是30年代。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为"合"的阶段,经过两次美学大讨论,真正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实践论美学。80年代末至20世纪末,由于实践本体论美学的内在矛盾.引发了人们重新审视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以及实践震等基本理论问题。这就开始了新的分化.这个分化与前一个"分"是有质的区别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基础的"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更高阶段。因此,我认为这个"分-合-分"的发展趋势,兆示着一种更高意义上的整合。

第一个分的阶段也就是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形成的阶段,这是由各种文化因素作基础相互冲突、相互交融、时代选择的结果。从时间上看大体在50年代以前,经历近半个世纪,是三个阶段中最长的一个。这个大的阶段又可分为几个小的时期。(1)1917年前是旧的传统美学逐渐退位,西方思潮大量被引入的时期。以王国维、梁启超等为代表,他们都体现出中国传统与西方理论的某些对号人座即贴标签的方式。(2)1918-1937年间,更是大量译介西方理论,按各自所理解的进行美学建构。这种建构实际上为移植,如吕荧的{美学概论}(我国最早一本美学原理教材)就是以西方的移情理论来建构的,还有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中表现出的。直觉主义美学。等。同时,马克思主义美学也随政治思潮而大量译介,如陈望道译介马克思主义著作及其美学思想,形成了鲁迅的美学观。这个时期可谓中国20世纪第一次"美学热",开始出现了像宗白华、朱光潜、邓以蛰等美学大家。(3)1938-1949年,各种思潮和观点继续论争,但马克思主义明显出现了强大势力,这可以毛泽东的美学观、蔡仪的美学观,周扬的美学思想、胡风的美学思想为代表。同时也有中国美学民族化的呼声。其中,蔡仪的《新美学》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力图用唯物主义观点探讨美学问题的专著。在书中较完整地阐述了其基本观点。美是典型。。这是中国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创立学派的开端。这一学派为后来中国美学两次大讨论及其推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它是科学主义在美学上的大胆运用,很有特色、有待拓展。不过这一阶段总的特色是多元并存,但有了合的倾向。

第二阶段是50-80年代中期,这是"合"的阶段。也就是通过论争逐渐"合"到马克思主义美学上。马克思主义美学本质上是实践美学,因此.主要是"合"到实践美学上。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期。50年代至1964年的"美学大讨论"。这次大讨论是中国20世纪乃至整个中国美学史上极为重大的事件。这次大讨论普及丁美学.使美学在中国成了一门显学,已深人人心,为推动中国美学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极大贡献。在这一大讨论中,出现了一些美学巨子,如朱光潜、宗白华、蔡仪、李泽厚、王朝闻、高尔泰等,产生了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论美学;以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论美学;以蔡仪为代表的绝对客观论美学,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本体论美学四大学派,以及王朝闻为代表的主客统一论的审美学。这次大讨论的主要论题是围绕"美的本质"即"美的根源"展开的,论争的焦点是从哲学观点出发来思考美学问题。出现了或认为美是主观的.或认为美是客观的.或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等。这一讨论过分圃于哲学命题,而忽视了美学自身的品格,过多地强调政治意识形态,制约了真正学术性的发挥。不过,参加这次大讨论的人数之多,发表美学论文的数量之大,讨论的时间之长,都是罕见的。第二个时期"美学热"即在十年"文革"结束之后到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可谓中国美学重见天日之时,大开国门,饱览新事物和呼吸新鲜空气的时期,是再次大规模地洗礼于"欧风美雨"的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国际性学术交流、外国美学名著的系统译介,加上对"人"的问题的论争,使美学再次成为街头巷尾文化人议论的中心。这一时期,50年代的"四大派"继续论争。

同时美学的各种问题也已全方位展开。尤其是从美的本源开始转向美的本体等基本理论问题,人们开始怀疑起已经认定的"实践美学",并出现了积淀与突破的矛盾冲突。再者"实践美学"由于自身的理论问题,随着学术研究的深人,话语权的转移,日益暴露出其致命的矛盾即理性与感性、社会与个体的对抗。于是,这个"合"也预示着走向新的分化。

第三阶段是从80年代末至世纪末,即"新的分化"的阶段,这一阶段至今还在延续。随着经济社会文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美学自身的研究的矛盾,"实践美学"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如何解决现实中人的生存问题,美学必须重新思考。再加上美学由80年代的意识形态功能而走向90年代的非意识形态的边缘,使美学更有必要重新定位。为此大规模出现反实践美学,超越实践美学的浪潮,"实践美学"再度成为焦点。由此,整个美学的转型开始了。由原来的过多地关注美的根源而转向更为根本的涉及到美学存在的合理化的美的本体问题,导引出了生命美学、生存美学、虚无美学、否定美学、体验美学、和合美学等。另外,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体现出了科学主义美学的复兴。这一阶段特别引人注目的有二大现象:一是以潘知常为代表的生命美学。他们从美学形上结构出发,为推动美学的整体建构,积极干预生活,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对当下以大众文化(市场文化)为代表的具有反美学性质的现象进行大量的批判,这一点可以从他的{反美学)等一系列著作中见出。再一个就是从审美文化人手对美学进行重新定位,以期寻找到美学干预生活的话语权。这是目前大多数学者所极为关注的,也可能是未来美学的一个基本趋向,即从纯理性思索走向美学的理性与感性的谐和。不过这一阶段总的特色是平等对话,多元并存,为更高意义上的整合作准备。

总之,中国美学百年就是中国美学走出古典、走向现代。走向成熟辩证发展的一百年。

未来走向

世纪之交的中国美学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我认为中国美学在21世纪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在新世纪主要有四大走向。

1.从新的分化走向更高的整合:这个整合只能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消融中西美学传统,关注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的整合。

2.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人们对美学的把握不再囿于或哲学、或社会学、或心理学等单一的、片面的认识。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2)

四大来源

20世纪中国美学,是中国百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她关注着中国的现实,关怀中国人的当下生存状况.着力解决中国的问题。大量借鉴引进西方理论,选择自己认为可行的理论来建构各自的美学体系,是中国百年美学的一大特色。中国20世纪美学体系可谓学说林立,理论来源纷繁复杂。从历史的建构和现存的理论形态来看,中国百年美学建构的理论根据或来源大致有四个。

第一个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人民在本世纪救亡图存,复兴中华过程中选定的指导思想,无疑占有主导地位。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无论是对政治生活,还是学术研究都有不言而喻的真理性,同样为美学研究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根据建构起美学理论的学派主要有实践论美学、客观论美学、主客观统一论美学等,特别是实践美学是中国本世纪美学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当代美学对世界美学的重大贡献。从历史上看,唯心主义者只注重在心灵中去考察美学,认为美是纯精神性或上帝的产物,而否认物质性的内容.尤其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民族、时代的内容。机械唯物主义虽注重物质或客观事物方面,但又忽视人的创造性、建构性功能,把美理解为人对外在事物的被动反映。WWW.133229.COM而只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才真正科学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对美学研究具有革命性的作用。就现实而言,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取得了很大成功。这里区别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最为重要原因,恰好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引入美学研究。

第二个来源是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自19世纪中叶的西方文化伴随西方的利炮坚舰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以来,20世纪中西文化之争更是一浪高过一浪,西方各种哲学思潮大量被介绍到中国,如尼采哲学、叔本华哲学、康德哲学、柏格森哲学、克罗齐哲学、杜威哲学、萨特哲学、海德格尔哲学等。在引进和学习中,很多学者利用现代西方哲学话语的理论及其实践优势建构起了自己的美学体系。如直觉美学、生命美学、超越美学、体验美学、虚无美学等。这对中国传统哲学包括美学的轻理性分析的弱点,作了极大的补救。

第三个来源是现代西方心理学或艺术中心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长足发展,尤其在对美学研究方面。艺术学研究的干预所取得的奇特成就,都表现出心理学作为一种方法或生长点已广泛被美学界认可,如精神分析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等对美学的意义就可见一斑。为此,中国美学百年中也很得力于现代西方心理学理论。如朱光潜的美学研究就始于心理学方法。另外,现代西方纯艺术或自律性艺术思潮,以艺术来反对异化,用艺术来解脱人生之苦等艺术中心论.给美学也带来了新的血液,使美学从形上的哲学理思走向了实证性科学主义,并更具体地干预生活。这对中国本世纪美学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如王国维借用叔本华的艺术观来解决人生问题;李金发追求的纯艺术、唯美主义等。主要学派有心理美学、艺术本体论美学、否定美学等。

第四个来源是中国传统哲学。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哲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本世纪几次大的文化论战就充分说明这一点。否定传统、民族虚无主义表现极为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20世纪中国的文化史就是反中国传统文化史。但是中国传统哲学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是像商品一样可随意抛弃的,而是犹如集体无意识巳进入了每个华夏人的精神结构之中,是无法摆脱的。这是我们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前见"。不管出现如此汹涌的"欧化"、"西方中心论"等现象,接受者、传播者包括鼓吹者都自觉不自觉地反对西化。这种怪论就兆示着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美学)在现代仍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引起了许多学者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反思,尤其是90年代更蔚为大观。这里就引发了人们更深的新思索:"现代化"是否就等于"西化",中国的现代美学体系,能否照搬西方的美学体系?几十年的引进和实践证明,只有立足中国当代的实际,充分考虑中国人自己的美学理论背景如民族特色等,大量吸取西方理论的优秀成果,建构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才是正道。为此出现了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核心的美学体系,如意象美学、和谐美学、伦理美学、和合美学、情象美学等。

以上的分类,只是就其研究者的主导方面或研究兴趣而言的,不是绝对的。实际上各派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从根本上说,在中国只有一个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出发来探讨中国当下美学问题的美学体系,只能说是对美学本身的问题关注的程度如何而已。如生命美学等对美学本身的问题就观照得更多更深入些。总之.各学说提法各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

三个阶段

中国20世纪美学基本上是沿着中西冲突、选择、发展、对话、交融的发展轨迹进行的。中国美学百年有一个由分到合再到新的分化的动态发展过程。这就是:50年代以前是"分",马克思主义美学还未真正取得主导地位,还处于包括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内的各种美学思想纷争的时期,尤其是30年代。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为"合"的阶段,经过两次美学大讨论,真正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实践论美学。80年代末至20世纪末,由于实践本体论美学的内在矛盾.引发了人们重新审视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以及实践震等基本理论问题。这就开始了新的分化.这个分化与前一个"分"是有质的区别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基础的"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更高阶段。因此,我认为这个"分-合-分"的发展趋势,兆示着一种更高意义上的整合。

第一个分的阶段也就是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形成的阶段,这是由各种文化因素作基础相互冲突、相互交融、时代选择的结果。从时间上看大体在50年代以前,经历近半个世纪,是三个阶段中最长的一个。这个大的阶段又可分为几个小的时期。(1)1917年前是旧的传统美学逐渐退位,西方思潮大量被引入的时期。以王国维、梁启超等为代表,他们都体现出中国传统与西方理论的某些对号人座即贴标签的方式。(2)1918-1937年间,更是大量译介西方理论,按各自所理解的进行美学建构。这种建构实际上为移植,如吕荧的{美学概论}(我国最早一本美学原理教材)就是以西方的移情理论来建构的,还有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中表现出的。直觉主义美学。等。同时,马克思主义美学也随政治思潮而大量译介,如陈望道译介马克思主义著作及其美学思想,形成了鲁迅的美学观。这个时期可谓中国20世纪第一次"美学热",开始出现了像宗白华、朱光潜、邓以蛰等美学大家。(3)1938-1949年,各种思潮和观点继续论争,但马克思主义明显出现了强大势力,这可以毛泽东的美学观、蔡仪的美学观,周扬的美学思想、胡风的美学思想为代表。同时也有中国美学民族化的呼声。其中,蔡仪的《新美学》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力图用唯物主义观点探讨美学问题的专著。在书中较完整地阐述了其基本观点。美是典型。。这是中国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创立学派的开端。这一学派为后来中国美学两次大讨论及其推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它是科学主义在美学上的大胆运用,很有特色、有待拓展。不过这一阶段总的特色是多元并存,但有了合的倾向。

第二阶段是50-80年代中期,这是"合"的阶段。也就是通过论争逐渐"合"到马克思主义美学上。马克思主义美学本质上是实践美学,因此.主要是"合"到实践美学上。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期。50年代至1964年的"美学大讨论"。这次大讨论是中国20世纪乃至整个中国美学史上极为重大的事件。这次大讨论普及丁美学.使美学在中国成了一门显学,已深人人心,为推动中国美学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极大贡献。在这一大讨论中,出现了一些美学巨子,如朱光潜、宗白华、蔡仪、李泽厚、王朝闻、高尔泰等,产生了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论美学;以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论美学;以蔡仪为代表的绝对客观论美学,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本体论美学四大学派,以及王朝闻为代表的主客统一论的审美学。这次大讨论的主要论题是围绕"美的本质"即"美的根源"展开的,论争的焦点是从哲学观点出发来思考美学问题。出现了或认为美是主观的.或认为美是客观的.或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等。这一讨论过分圃于哲学命题,而忽视了美学自身的品格,过多地强调政治意识形态,制约了真正学术性的发挥。不过,参加这次大讨论的人数之多,发表美学论文的数量之大,讨论的时间之长,都是罕见的。第二个时期"美学热"即在十年"文革"结束之后到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可谓中国美学重见天日之时,大开国门,饱览新事物和呼吸新鲜空气的时期,是再次大规模地洗礼于"欧风美雨"的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国际性学术交流、外国美学名著的系统译介,加上对"人"的问题的论争,使美学再次成为街头巷尾文化人议论的中心。这一时期,50年代的"四大派"继续论争。

同时美学的各种问题也已全方位展开。尤其是从美的本源开始转向美的本体等基本理论问题,人们开始怀疑起已经认定的"实践美学",并出现了积淀与突破的矛盾冲突。再者"实践美学"由于自身的理论问题,随着学术研究的深人,话语权的转移,日益暴露出其致命的矛盾即理性与感性、社会与个体的对抗。于是,这个"合"也预示着走向新的分化。

第三阶段是从80年代末至世纪末,即"新的分化"的阶段,这一阶段至今还在延续。随着经济社会文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美学自身的研究的矛盾,"实践美学"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如何解决现实中人的生存问题,美学必须重新思考。再加上美学由80年代的意识形态功能而走向90年代的非意识形态的边缘,使美学更有必要重新定位。为此大规模出现反实践美学,超越实践美学的浪潮,"实践美学"再度成为焦点。由此,整个美学的转型开始了。由原来的过多地关注美的根源而转向更为根本的涉及到美学存在的合理化的美的本体问题,导引出了生命美学、生存美学、虚无美学、否定美学、体验美学、和合美学等。另外,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体现出了科学主义美学的复兴。这一阶段特别引人注目的有二大现象:一是以潘知常为代表的生命美学。他们从美学形上结构出发,为推动美学的整体建构,积极干预生活,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对当下以大众文化(市场文化)为代表的具有反美学性质的现象进行大量的批判,这一点可以从他的{反美学)等一系列著作中见出。再一个就是从审美文化人手对美学进行重新定位,以期寻找到美学干预生活的话语权。这是目前大多数学者所极为关注的,也可能是未来美学的一个基本趋向,即从纯理性思索走向美学的理性与感性的谐和。不过这一阶段总的特色是平等对话,多元并存,为更高意义上的整合作准备。

总之,中国美学百年就是中国美学走出古典、走向现代。走向成熟辩证发展的一百年。

未来走向

世纪之交的中国美学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我认为中国美学在21世纪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在新世纪主要有四大走向。

1.从新的分化走向更高的整合:这个整合只能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消融中西美学传统,关注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的整合。

2.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人们对美学的把握不再囿于或哲学、或社会学、或心理学等单一的、片面的认识。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3)

20世纪中国美学,是中国百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她关注着中国的现实,关怀中国人的当下生存状况.着力解决中国的问题。大量借鉴引进西方理论,选择自己认为可行的理论来建构各自的美学体系,是中国百年美学的一大特色。中国20世纪美学体系可谓学说林立,理论来源纷繁复杂。从历史的建构和现存的理论形态来看,中国百年美学建构的理论根据或来源大致有四个。

第一个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人民在本世纪救亡图存,复兴中华过程中选定的指导思想,无疑占有主导地位。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无论是对政治生活,还是学术研究都有不言而喻的真理性,同样为美学研究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根据建构起美学理论的学派主要有实践论美学、客观论美学、主客观统一论美学等,特别是实践美学是中国本世纪美学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当代美学对世界美学的重大贡献。从历史上看,唯心主义者只注重在心灵中去考察美学,认为美是纯精神性或上帝的产物,而否认物质性的内容.尤其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民族、时代的内容。机械唯物主义虽注重物质或客观事物方面,但又忽视人的创造性、建构性功能,把美理解为人对外在事物的被动反映。而只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才真正科学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对美学研究具有革命性的作用。就现实而言,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取得了很大成功。这里区别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最为重要原因,恰好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引入美学研究。

第二个来源是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自19世纪中叶的西方文化伴随西方的利炮坚舰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以来,20世纪中西文化之争更是一浪高过一浪,西方各种哲学思潮大量被介绍到中国,如尼采哲学、叔本华哲学、康德哲学、柏格森哲学、克罗齐哲学、杜威哲学、萨特哲学、海德格尔哲学等。在引进和学习中,很多学者利用现代西方哲学话语的理论及其实践优势建构起了自己的美学体系。如直觉美学、生命美学、超越美学、体验美学、虚无美学等。这对中国传统哲学包括美学的轻理性分析的弱点,作了极大的补救。

第三个来源是现代西方心理学或艺术中心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长足发展,尤其在对美学研究方面。艺术学研究的干预所取得的奇特成就,都表现出心理学作为一种方法或生长点已广泛被美学界认可,如精神分析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等对美学的意义就可见一斑。为此,中国美学百年中也很得力于现代西方心理学理论。如朱光潜的美学研究就始于心理学方法。另外,现代西方纯艺术或自律性艺术思潮,以艺术来反对异化,用艺术来解脱人生之苦等艺术中心论.给美学也带来了新的血液,使美学从形上的哲学理思走向了实证性科学主义,并更具体地干预生活。这对中国本世纪美学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如王国维借用叔本华的艺术观来解决人生问题;李金发追求的纯艺术、唯美主义等。主要学派有心理美学、艺术本体论美学、否定美学等。

第四个来源是中国传统哲学。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哲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本世纪几次大的文化论战就充分说明这一点。否定传统、民族虚无主义表现极为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20世纪中国的文化史就是反中国传统文化史。但是中国传统哲学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是像商品一样可随意抛弃的,而是犹如集体无意识巳进入了每个华夏人的精神结构之中,是无法摆脱的。这是我们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前见"。不管出现如此汹涌的"欧化"、"西方中心论"等现象,接受者、传播者包括鼓吹者都自觉不自觉地反对西化。这种怪论就兆示着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美学)在现代仍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引起了许多学者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反思,尤其是90年代更蔚为大观。这里就引发了人们更深的新思索:"现代化"是否就等于"西化",中国的现代美学体系,能否照搬西方的美学体系?几十年的引进和实践证明,只有立足中国当代的实际,充分考虑中国人自己的美学理论背景如民族特色等,大量吸取西方理论的优秀成果,建构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才是正道。为此出现了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核心的美学体系,如意象美学、和谐美学、伦理美学、和合美学、情象美学等。

以上的分类,只是就其研究者的主导方面或研究兴趣而言的,不是绝对的。实际上各派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从根本上说,在中国只有一个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出发来探讨中国当下美学问题的美学体系,只能说是对美学本身的问题关注的程度如何而已。如生命美学等对美学本身的问题就观照得更多更深入些。总之.各学说提法各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

中国20世纪美学基本上是沿着中西冲突、选择、发展、对话、交融的发展轨迹进行的。中国美学百年有一个由分到合再到新的分化的动态发展过程。这就是:50年代以前是"分",马克思主义美学还未真正取得主导地位,还处于包括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内的各种美学思想纷争的时期,尤其是30年代。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为"合"的阶段,经过两次美学大讨论,真正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实践论美学。80年代末至20世纪末,由于实践本体论美学的内在矛盾.引发了人们重新审视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以及实践震等基本理论问题。这就开始了新的分化.这个分化与前一个"分"是有质的区别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基础的"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更高阶段。因此,我认为这个"分-合-分"的发展趋势,兆示着一种更高意义上的整合。

第一个分的阶段也就是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形成的阶段,这是由各种文化因素作基础相互冲突、相互交融、时代选择的结果。从时间上看大体在50年代以前,经历近半个世纪,是三个阶段中最长的一个。这个大的阶段又可分为几个小的时期。(1)1917年前是旧的传统美学逐渐退位,西方思潮大量被引入的时期。以王国维、梁启超等为代表,他们都体现出中国传统与西方理论的某些对号人座即贴标签的方式。(2)1918-1937年间,更是大量译介西方理论,按各自所理解的进行美学建构。这种建构实际上为移植,如吕荧的{美学概论}(我国最早一本美学原理教材)就是以西方的移情理论来建构的,还有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中表现出的。直觉主义美学。等。同时,马克思主义美学也随政治思潮而大量译介,如陈望道译介马克思主义著作及其美学思想,形成了鲁迅的美学观。这个时期可谓中国20世纪第一次"美学热",开始出现了像宗白华、朱光潜、邓以蛰等美学大家。(3)1938-1949年,各种思潮和观点继续论争,但马克思主义明显出现了强大势力,这可以毛泽东的美学观、蔡仪的美学观,周扬的美学思想、胡风的美学思想为代表。同时也有中国美学民族化的呼声。其中,蔡仪的《新美学》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力图用唯物主义观点探讨美学问题的专著。在书中较完整地阐述了其基本观点。美是典型。。这是中国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创立学派的开端。这一学派为后来中国美学两次大讨论及其推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它是科学主义在美学上的大胆运用,很有特色、有待拓展。不过这一阶段总的特色是多元并存,但有了合的倾向。

第二阶段是50-80年代中期,这是"合"的阶段。也就是通过论争逐渐"合"到马克思主义美学上。马克思主义美学本质上是实践美学,因此.主要是"合"到实践美学上。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期。50年代至1964年的"美学大讨论"。这次大讨论是中国20世纪乃至整个中国美学史上极为重大的事件。这次大讨论普及丁美学.使美学在中国成了一门显学,已深人人心,为推动中国美学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极大贡献。在这一大讨论中,出现了一些美学巨子,如朱光潜、宗白华、蔡仪、李泽厚、王朝闻、高尔泰等,产生了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论美学;以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论美学;以蔡仪为代表的绝对客观论美学,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本体论美学四大学派,以及王朝闻为代表的主客统一论的审美学。这次大讨论的主要论题是围绕"美的本质"即"美的根源"展开的,论争的焦点是从哲学观点出发来思考美学问题。出现了或认为美是主观的.或认为美是客观的.或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等。这一讨论过分圃于哲学命题,而忽视了美学自身的品格,过多地强调政治意识形态,制约了真正学术性的发挥。不过,参加这次大讨论的人数之多,发表美学论文的数量之大,讨论的时间之长,都是罕见的。第二个时期"美学热"即在十年"文革"结束之后到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可谓中国美学重见天日之时,大开国门,饱览新事物和呼吸新鲜空气的时期,是再次大规模地洗礼于"欧风美雨"的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国际性学术交流、外国美学名著的系统译介,加上对"人"的问题的论争,使美学再次成为街头巷尾文化人议论的中心。这一时期,50年代的"四大派"继续论争。

同时美学的各种问题也已全方位展开。尤其是从美的本源开始转向美的本体等基本理论问题,人们开始怀疑起已经认定的"实践美学",并出现了积淀与突破的矛盾冲突。再者"实践美学"由于自身的理论问题,随着学术研究的深人,话语权的转移,日益暴露出其致命的矛盾即理性与感性、社会与个体的对抗。于是,这个"合"也预示着走向新的分化。

第三阶段是从80年代末至世纪末,即"新的分化"的阶段,这一阶段至今还在延续。随着经济社会文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美学自身的研究的矛盾,"实践美学"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如何解决现实中人的生存问题,美学必须重新思考。再加上美学由80年代的意识形态功能而走向90年代的非意识形态的边缘,使美学更有必要重新定位。为此大规模出现反实践美学,超越实践美学的浪潮,"实践美学"再度成为焦点。由此,整个美学的转型开始了。由原来的过多地关注美的根源而转向更为根本的涉及到美学存在的合理化的美的本体问题,导引出了生命美学、生存美学、虚无美学、否定美学、体验美学、和合美学等。另外,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体现出了科学主义美学的复兴。这一阶段特别引人注目的有二大现象:一是以潘知常为代表的生命美学。他们从美学形上结构出发,为推动美学的整体建构,积极干预生活,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对当下以大众文化(市场文化)为代表的具有反美学性质的现象进行大量的批判,这一点可以从他的{反美学)等一系列著作中见出。再一个就是从审美文化人手对美学进行重新定位,以期寻找到美学干预生活的话语权。这是目前大多数学者所极为关注的,也可能是未来美学的一个基本趋向,即从纯理性思索走向美学的理性与感性的谐和。不过这一阶段总的特色是平等对话,多元并存,为更高意义上的整合作准备。

总之,中国美学百年就是中国美学走出古典、走向现代。走向成熟辩证发展的一百年。

世纪之交的中国美学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我认为中国美学在21世纪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在新世纪主要有四大走向。

1.从新的分化走向更高的整合:这个整合只能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消融中西美学传统,关注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的整合。

2.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人们对美学的把握不再囿于或哲学、或社会学、或心理学等单一的、片面的认识。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4)

一方面,观念更新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响亮名词,封闭多年的美术界一旦打开大门,一批青年美术理论家首先将目光投向了五光十色的域外美术和各种“主义”。漠视或反叛传统,积极引进西方现代艺术观念是当时一种明显的倾向。在这种倾向引导下,短短几年内,西方现代后现代的各种艺术在中国全面演练,风靡一时,85美术新潮可见一斑。让人们大开眼界的同时也暴露出学术立场的西方中心主义之弊。

90年代中国最大的变化是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这是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社会转为市场经济使社会结构多层次化和多样化,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诸多的变化。市场理念,消费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益得到重视。90年代初,中共中央鉴于80年代的经验和教训,把“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方针。针对文艺界的状况,在“双百”,“二为”的前提下,又提出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文艺方针。从总体上看,弘扬主旋律的美术理论声音比80年代有所加强,对表现重大题材,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的美术创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弘扬民族美术传统的呼声开始高涨。同时提倡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理论主张也有其传播的空间和市场。争论仍然有,如对新时期美术创作的不同评价,对中国精英艺术认识上的分歧,对新文人画的褒与贬,对中国画笔墨价值的论争等。但比较而言,论争已不太激烈,市场经济社会的多层次化和多样化,使各种理论主张都有自己的存在空间。正面交锋较80年代已少得多。市场经济社会的多样化,价值取向的多重性给艺术理论探讨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环境。90年代的画家是各画各的画,理论家是各说各的话,各有各的圈子,各有各的势力范围。理论家们发现,条条道路都能通罗马,因而不在独木桥上短兵相接了。艺术的本土化和国际化是理论家关注的焦点之一,由于立场和视点不同,结论当然也不同。亦有人主张“走出国家意识形态”,但这实际上是80年代引领现代艺术者到了90年代被边缘化后所产生的一厢情愿的想法。

90年代的美术理论逐步走向学科化,学理化。随着研究生的增多,论文也愈来愈规范,史学研究成果突出,基础理论研究也走向深入。然与创作紧密相关的美术批评总体上却是数量增加而质量不高。因与市场相联系,艺术品鉴赏的文章和著作增多,又因市场的利益驱动,对当代画家赞扬的文章增多,而真正入木三分的评论不多。当然与浮躁的画坛相比,理论家相对还算冷静。90年代的一个基本事实是逐渐富起来的画家和仍然清贫的理论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状况至今也没有根本的改变。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6-0010-04

[作者简介]张殿军(1968-),男,山东莱州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科社部副主任、副教授、博士。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在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的当今世界,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对于提升文化软实力,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实意义

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对于推进经济政治发展,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着重要作用。

一是有助于建设文化大国,复兴中华文明。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文化与国家发展、强大密不可分。没有文化力的积极引领,没有文化创造力的充分发挥,无论这个国家的经济军事硬实力多么强大,也不可能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中华文化曾长期领世界文明风气之先。但自19世纪末,曾以辉煌文明傲视世界几千年的败于凭借“坚船利炮”开拓世界殖民地的西方国家之后,中国便沦为西方国家的文化输入地,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世界的历史也因之为西方国家文明所支配和谱写。复兴中华文化自此以后便成为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目标。而复兴中华文明,既要有强大的经济军事硬实力为基础,又要有先进的精神文化软实力做支撑,二者缺一不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国文化走出去,不仅有助于合理借鉴、吸纳人类社会创造的文化精华,建设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推动中华文明的复兴和发展,而且还能在向世界更多地贡献出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同时,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二是有助于增加国家互信,推动经济政治的交流与合作。在文化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要进一步深化同他国的经济交流和合作都离不开文化的强有力支持。如果不了解他国的文化历史、价值取向,不研究国外受众的文化心理和行为方式,各国在频繁的经济互动和交流中难免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利益冲突和矛盾纷争,从而影响国家经贸往来的正常开展。显然,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一方面能够增进中国同不回文化背景、国家和区域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宽容,加深异质国家间的文化互信,从而奠定双方经济合作的集体共识和认同基础,另一方面,在不断扩大中国文化产品海外出口、带动国内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能传播中国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并通过对外文化宣传、造势,吸引世界眼球和关注目光,提高中国的世界美誉度,从而促动技术、人才和国际资本向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流动。

三是有助于澄清世界对中国的文化误解与偏见,提升国家形象。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国家形象就不断被西方殖民主义“东方化”。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国家更是变本加厉,极尽各种“妖魔化”手段,散布各种“中国”,大肆“丑化”、污化中国国家形象。可以说,百余年来,与西方走着不同道路、秉持不同价值观念的中国走的是一条被西方国家不断文化误读与妖魔化之路。这不仅严重影响到中国的国际信用,而且还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国家软实力的建构和提升。因此,要摆脱国家的文化身份和国家形象“被话语”、“被叙事”的被动情形,中国就必须借助文化走出去战略,以东方人对东方的理解和话语方式表达自我,建构文化世界的自我形象,这样才能够在国家形象博弈日趋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引领国际舆论导向,并解构、改写国际社会有关中国的负面形象,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四是有助于影响国际制度乃至国际秩序的建构。在当今世界,国际制度已逐步取代战争等暴力方式而成为影响国际秩序变迁的重要变量。作为国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公共物品,国际机制是在国家间的不断斗争中产生的。在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的文化一旦被世界所共享,就会极大地提高同化他者文化思想和价值选择的能力,产生“让他人随我欲”的文化效果,其行为在别国的眼中就会更具有合法性和道义性,相关的国际机制也会因之而建构。显然,谁能掌控国际制度制定的主导权,将日趋取决于博弈各国之间的对比,特别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对比。这是因为,文化是制度之母,制度是文化的载体和体现。一定的制度总是反映和体现着一定的政治理念和文化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国际制度、国际机制为基础建构起来的国际关系秩序其实就是一种国际文化秩序。“国际制度的基本文化内涵,决定了国际制度乃至国际秩序的核心内容。”㈩

可见,中国只有积极、主动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借助对外文化交流平台,将文化价值、政治文化观念等参与到对整个世界秩序的塑造过程中,才能提高在国际关系中的政治合法性地位,将自己的文化价值理念转化为国际社会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和制度,从而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前进。

二、中国“文化走出去”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文化开放主义战略的实施,已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新格局。但必须看到,伴随文化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中国文化走出去面临的形势与问题日趋严峻。

1 国际文化保护主义盛行。文化是一个国家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工具。冷战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运用文化战略去谋求国家利益,扩大国家影响力。这在加强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彼此融合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剧着异质文化间的冲撞和斗争。因此,国际文化领域的扩张与反扩张、渗透与反渗透逐渐成为当今国际政治舞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了抵制殖民文化的入侵,各民族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均在很大程度上采取了文化保护主义政策。如:法国在坚决反对将视听产品纳入世贸组织贸易规章制度中的同时,还规定国内电影院放映的影视节目中欧洲内容不能少于60%;加拿大35%的广播时段要用于播放加拿大音乐作品;韩国政府为维系民族文化认同,于1996年就立法规定本国电影院每年至少要放映本国电影146部。

近些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为回应外国文化对民族文化的严重冲击,维护民族文化安全,也纷纷实施文化准入制度,构筑国家文化安全防护堤。如巴西不允许外国参与本国的无线广播电视,而在有线电视领域外国持有的股份不得超过49%。不仅如此,一些发展中国家还纷纷走联合自强之路,通过组建国际文化联盟如“亚洲—太平洋地区新闻交换网”、“不结盟国家通讯社”、“非洲国家广播电视组织”等,来平衡、抵抗美国等强势文化对本国文化的入侵和蚕食。

不可否认,国际文化保护主义的风盛,势必会加剧中国对外文化冲突的风险,增大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难度。一些国家为维护其国家文化安全,必然会建立文化壁垒,想方设法阻碍中国文化对本国的输入。如近年来兴办的孔子学院,发展到今天其足迹虽已遍及世界五大洲,但一些国家或出于意识形态的顾忌,或由于受复杂国家间关系的影响,对在本国开设孔子学院一直持不作为的消极态度,甚至加以抵制;在一些欧洲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孔子学院由于受到本国语言保护政策的限制,开展起来的难度一直很大,可以说步履维艰。如何防止与他国发生文化冲突,在绕开文化保护主义的同时,促进中国文化与所在国文化的接轨已成为未来大力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

2 中国处于国际文化交流格局中的弱势地位。当前的世界文化格局是“西强东弱”。一方面,美国等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物质基础和得天独厚的信息技术优势,将反映西方特色的文化价值理念、生活方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另一方面,他们又借助语言中介和对外文化交流等管道,把体现其文化成果和思想灵魂的学术话语渗透到非西方的发展中国家,致使西方政治经济模式和文化理念在发展中国家大行其道。可以说,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美国等国家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

中国是文化走出去的后来者,不但走出去的时间短,市场化运作的经验缺失,而且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无论是在规模、实力方面,还是文化产品的竞争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着巨大“落差”。中国在世界文化交往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这不仅表现在中国的文化场中充斥着大量的西方话语,患上了严重的西方话语“依恋症”。“中国现当代文化基本上是借用西方的理论话语,而没有自己的话语,或者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文化(包括哲学、文学理论、历史理论等等)表达、沟通(交流)和解读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还体现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文化逆差”。正如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所说:“和中国对外贸易‘出超’相比,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严重入超,存在‘文化赤字”’。一项统计表明,近几年来,在文艺演出市场,引进和派出每场收入之比为10:1;出版市场的引进与输出比为6.84:1;版权贸易的引进与输出比为10.3:1。中国的对外文化贸易中存在着严重的“文化赤字”现象,说明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还不够强大。要改变在世界文化交流格局中的边缘地位,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探索。

3 中国文化的地缘影响力有限。地缘文化影响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参考依据和指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虽然通过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学术交流,举办中国文化年、文化周,建立中国文化中心等多种文化交流形式和手段,推动了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但由于中国文化的创新能力不强,信息文化传播的技术水平不高,加之中国参与国际社会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与美国文化的全球性影响相比,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基本上是区域性的,主要限于台港澳、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图书贸易为例,“多年来我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出口的图书主要在一些亚洲国家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面对欧美的逆差则达100:1”。这意味着中国在世界地缘文化空间的影响力仍十分有限。这不仅与中国的世界经济大国地位不匹配,还严重影响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径选择

中国要成功地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并在全球文化思潮的相互激荡和博弈中有力地传播中国文化,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树立理性的“文化主体间性”意识,反对文化交往过程中的单一主体观。当今世界是一种关系性的文化主体间性存在。这就决定了开放的中国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多元主体的文化交往实践观。一是要树立平等对待、互相欣赏的意识。任何文化都是人类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为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历史跨跃而不断创造出来的精神结晶。由于民族文化的形成总是与特定时空的地域局限性与封闭性联系在一起,因而造成了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在一切方面领先于其他文化。因此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要自觉地破除一切形式的“文化中心主义”思想,以平等的理念和敬重的心态来对待他者文化。在文化交往中既不能妄自菲薄,鼓吹文化虚无主义,也不能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以自己的文化理念和价值标准来评判他者的文化和行为。二是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原则。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任何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以他者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任何文化的发展,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永远在一个封闭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系统中独立进行,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实现与世界其他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吸收与相互借鉴,才能获取生命的新生,才能发展与时俱进的能力。因此,在国际文化交往中,中国必须摈弃绝对主义的“和而同”思想,坚持“和而不同”、协同发展的宽容精神,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差异,并以共生共在的文化理念处理和对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这样,才能推动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实现不同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

2 根据“西强东弱”的世界文化交往格局,采取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策略。在当今世界主要的文化市场已为发达国家垄断和主宰的情况下,中国必须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本国的文化资源禀赋和文化精神内涵与品质,着力打造不同于他国“卖点”的、更多具有“中国符号”或“中华元素”的文化产业,通过发展独具魅力和价值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来逐步吸引世界的眼球和注意力,努力为本国文化在文化多元化竞争的格局中,谋求更多的发展空间。

第一,突出文化特色。中国要充分认识民族文化特色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独特价值,紧紧立足和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以大力开发、挖掘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优秀文化产品作为突破口,把深刻反映中华民族特色和当代中国精神风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尽可能多地推介到国际市场中,力争将新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成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产业和文化经济增长点,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更好地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水平。

第二,打造创意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国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主要是通过其创意文化实现的。美国文化之所以畅行世界,就是因为其抓住了世界范围内不同地区人民的想象力。韩国之所以能够在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文化百花园中脱颖而出,与该国强调开发国民的创造性和特有的生存智慧的创意产业战略也有着直接联系。因此,中国在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创意文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要始终立足于世界文化发展前沿,依托现有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优势,重点打造文化附加值高、融民族特色与世界价值于一体的文化原创精品,形成一批在国际上立得住、叫得响,在国际文化市场上享有一定声誉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品和品牌。只有如此,中同文化才能具备影响他国的软实力。

3 针对国际社会文化传播渠道和载体分布的非对称性,实行非均衡性的重点发展策略。当前中国必须依据现有的文化资源和力量,针对国际文化传播渠道和载体分布非对称性的国际政治现实,突出重点,非均衡用力。为此,必须在以下两方面重点做好文化走出去的工作。

第一,积极加强与美国、欧洲等国的文化交流工作。争取有利的国际舆论,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任务。如同国内媒体往往通过“舆论精英”和“舆论领袖”来影响国家内外政策一样,国际社会的舆论也是由“舆论国家”制造出来的。在当今世界,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基础雄厚,信息技术发达,因而在不对称、非均衡的国际信息交流中,西方社会大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形象的塑造更易为美国、欧洲国家的主流媒体所左右。“纵观中美200多年的交往史,中国在美国的形象一直在变化,但美国始终没有客观公正地评价过中国。”这就要求中国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把加强对发达国家的文化交流作为走出去的重点来抓。一方面要加大同美欧等主流媒体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力度,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加强同美国民间文化友好交往的强度。通过影响美欧的文化市场来逐步扩展中国文化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影响力。

第二,大力拓展同跨国公民社会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当代,跨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影响国际公共事务和全球公共政策的重要力量。一是跨国公民社会能够利用它们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联系,影响世界舆论,改变国际政治议程。二是能够利用广泛的群众基础,动用强大的全球性力量,促使各国政府承诺和遵守国际社会共同认同的各种游戏规则。中国积极开展同跨国公民社会特别是非政府组织的文化交往,积极参加由其发起、倡议和组织的一系列国际公益性事业和文化活动,一方面有利于为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一个方便的平台,另一方面,也能发挥文化沟通的桥梁作用。跨国公民社会的成员来自世界各地,群众力量广泛、雄厚,通过它们可以更广泛地联系社会,影响民众。也就是说,跨国公民社会在文化的主体间架起了一座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桥梁,能够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

4 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身份和性质,实施差异化的地缘文化走出去策略。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就必须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国家的性质和地域文化特点,实行战略导向有区别、有差异的地缘文化走出去策略。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6)

1980年全国首届美学会议上胡经之提出“文艺美学”,2001年国家教育部在山东人学设重点研究基地“文艺美学研究中心”,20多年来,文艺美学己成为中国1980年代以来文化演进中的一种“重要”的理论话语、一种“认真”的学术建构、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对文艺美学,应怎样看待和定位,论说甚多,公案末了,但以上三个方面不由让我想起了三个——也许不很恰当的词——绝、怪、玄。

一、作为一种理论话语的文艺美学

文艺美学表现为一种理论话语,是一绝。理论是从古典到现代的一种西方正统的学术把握方式。话语则是西方后现代和各非西方文化的学术把握方式对西方正统学术来说,要称得上理论,必须要符合二个条件:有一批基本概念;这些概念的定义是明确的,逻辑是一贯的;这些概念按照逻辑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理论是与非理论相区别来确立自己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的。而话语则不管言说形式上的严格性,只要有真知灼见,可以是以理论的逻辑的学术的形式,也可以为闲谈的零散的悖论的形式文艺美学在中国虽然是在谈论一种理论,但山于文艺美学的言说,从形式严格性上说有一定问题,但又正因为成问题而造就它的深刻性和丰富性(这是“绝’之一,这一点将山后而两节来细说)因此,最好将之看成一种话语当然它不是一种一般的话语,而是一种理论话语。

前面讲了,文艺美学一词由胡经之作为理论概念提出,但其背后是北京大学的整个美学和文艺学的学术倾向,朱光潜认为美学是艺术理论,哲学系美学研究团队,扬辛、叶朗、阎国忠等都认为,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的北京人学的美学丛书以“文艺美学丛书”为名,丛书自1980年代初出现到现在,有近20余种。中国文艺学的重镇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艺理论室,老资格的学术带头人钱中文和杜书瀛,都是文艺美学的支持者和论述者,前者的《文艺美学:文艺科学新的增长点)) (2001)后者的《文艺美学原理》(1992)集中地表达了对文艺美学的理论思考中国文艺学的另一重镇北京师范人学中文系文艺理论室占据了文艺理论的教学主流,以童庆炳为首的理论团队编写的种种文艺理论,认为文学首先是审美意识形态,实际上是把文艺美学作为文艺理论的核心山东人学拿下了文艺美学基地,其学术带头人曾繁仁和谭好哲当然以文艺美学为已任,前者写了《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的产生及其发展》(200 1},后者著有《论文艺美学的学科交义性与综合性》(200 1)文艺美学的光芒不但在上述的中心闪耀,而四射向全国的要津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朝闻主编了“艺术美学丛书”由多家出版社分出了10余种,辽宁大学土向峰主编有《文艺美学辞典》( 1987},四川大学王士德有《文艺美学论集》( 1985),浙江大学王元骧写了《文艺美学之我见》(2001) ……以上是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活跃在文学理论界的一代,改革开放后毕业的新一代学人,如王一川、王岳川、陈炎、土德胜、姚文放等,都是文艺美学话语的参与者和者。文艺美学不但在文学理论圈中热热闹闹,而且向相关领域播散:于是有了中国古代的文艺美学(如张少康《古典文艺美学论稿》1988,皮朝纲《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概》1986),西方的文艺美学(如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思想》1988],马列的文艺美学(如刘文斌《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研究》1996 ,董学文编著《毛泽东的文艺美学活动》(1995 )……以上这些学人为代表的言说,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关于文艺美学的理论话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这样的人物,这样的著述,在这样的一个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里,仍然没有一对文艺美学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理论界说,也没有使文艺美学在学术的机构化中得到逻辑一致的表述。正如土德胜的论文标题所揭示的:《文艺美学:定位的困难及其问题》 (2000)这不由得使人感到,在文艺美学的理论话语里,纠缠了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中的一些共性的问题。这里着重讲两个方面,一是纯学术体系的,即关于文艺美学的学术定位问题,二是学术与决定学术之如此的实践关系,是什么样的实践活动使这一学科缘起,发展、流变。

二、作为学科定位的文艺美学

先看一看文艺美学学科定位的现实状况,日前中国的学术管理体系里,与文艺美学相关的学科定位有三,一是文艺美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下面的文艺学(二级)下面的一个方向(三级)。二是艺术类(一级)下面的艺术学(二级)下而有艺术美学(三级),三是哲学(一级)下面的美学(二级)下面没有文艺(或艺术)美学,只有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二级)从这一现状中,不让人想起一个字:怪。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之怪,首先表现为概念逻辑的困难,其次是学术管理与学术体系的矛盾,然后是学科划分与学术体系整体的冲突

概念逻辑是文艺美学遇到的第一个困难,这一困难有比中国学术史复杂的学术史和文化史的背景文艺美学的两个来源文艺和美学在历史上都不是洁白的首先是文艺和艺术这两个词的绞缠。文艺,本是文学与艺术,文艺并列可以用来指一切艺术。艺术有两种用法,一是狭义,不包括文学,是广义,包括文学,因此就广义而言,文艺就是艺术。文艺理论,就是艺术理论。无论哪一方而讲,文艺学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下面的二级学科都是一个概念错误,应该是文学学。文艺学——正如钱中文先生指出——其俄文原文就是文学学,文学学不符合汉语习惯,改成英文常用的“文学理论”就很好,偏偏改成文艺,一字之差,逻辑不通同样在文学学(或文学理论)下而的二级学科应该是文学美学(两个学字汉语上又很别拗)艺术学从学术管理的区分性来说,从文学中区分出来之后,应是一个狭义,是除了文学之外的艺术学,同理,艺术美学,是Ix_别于文学美学的艺术美学当然从学术体系的整一性来说,艺术美学可以也应该是包括文学于其中广义的艺术美学,史有利于学术逻辑和教学逻辑。但把八大艺术区分为一门文学和其它七门艺术合一的艺术,与学术逻辑较少关系,而是教育和学术现实状况决定的,从教学和研究的机构、规模、人数等因素着眼,文学一块,其它艺术共一块是合理的文学自一块,文学美学也可自成体系从这里返回去看,己经早现了文艺美学话语中的一个有趣的现象,人讲文艺美学的人,都是搞文学理论的人虽然文艺美学这一名称让他们在出言写作的不少时候把文学外的其它艺术包含了进来,但实际上山于自己的专业所限,对其它艺术的涉及是不多的,理解也是不深的为什么不就讲文学美学呢?文艺美学这一词汇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巫术式的影响?把文学理论定义成文艺学是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上的第一个概念定义错误,由此而下的文艺美学是一个附属错误,虽然文艺美学一词本身没有错,但在如此一个学术体系下却错了。

二是文艺与美学的关系。美学的定义本就很为复杂,但在西方它基本有三种定义方式,1、美学是关于美的学问,它以审美对象为中心来研究美;2、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的学问,它通过美感来研究美;3、美学是艺术哲学,艺术的目的是追求美,研究艺术就是研究美,只有艺术是典型和纯粹的美,其它所谓自然美、社会美等等,作为美是暂时的,不纯的,而且它们的美的基本性质己经包含在艺术中了。美感主要是对艺术之感,审美经验主要体现为艺术经验。研究艺术同时就把握住了美感和其它的美。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按照西方学术对美学的第三种定义,文艺美学就是艺术哲学,也就是美学。中国1980年代以来其学术主流认为美学包括三个方面,审美对象、美感、艺术。文艺美学就等于美学中的艺术部分。这样文艺美学与美学的概念冲突来源于两个学术传统和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划分。从学术传统上讲,文艺学是前苏联关于文学理论的概念,艺术是西方美学的概念,中国现代学术体系把文艺学划在中文,美学放在哲学,文艺学中的文艺美学与美学中的艺术本是一回事,却变成了两个概念。而且文艺学下面的文艺美学,美学下面的艺术,艺术学下而的艺术美学,都是一回事,在中国学术体系中成了三个概念,分属三个不同的二级学科下而的三级学科。这一理论和概念上的混乱不能完全怪学术体系的建立者。美学的发展状况、学术真理与学术管理的矛盾要负点责任。

美学是世界学术体系中最难的学问之一其难首先表现在,世界上每个文化都知道美,但却很难形成关于美的学问。美是至广的,在什么地方都能遇上美的问题,美又是至高的,美总是与宇宙的最高者相连,美的本质一直与哲学的根本问题相关,与宗教的最高实在相关,与人类学的基础相关。而美的学问则意味着要把美按照学术体系的方式将美的问题学科化。美学的困难,就在于美的客观本性与美学的学科化的张力之中虽然美学很难,但美确实处处皆有,人人皆知人的有限智慧使人很难知道美是什么,但人的求知本能又摧使人偏要想去知道什么是美。因此,在改革开放的中国,我们看到了这一现象:人虽然讲不好美学,却又一定要去讲美学自1980年代末以来,美学的学科定位就成为一个论题,肖到现在还有这方而的论文在发表这个问题来自两方面,一是美学自身的学术本性,二是学术体系的定位要求就前者来说,美学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从总的性质上说,理论上的真、善、美的并列,教育方针上的德、智、体、美并列,意味着美具有最高的总括性;从美学的分布看,哲学系、中文系、新闻系、各类艺术(美术、音乐、建筑、工艺)系、服装、广告等等,都配有美学的专一业课程。而各普通院校,也有美学作为普通选修课从这一方而来说,美学不适于在现代的学科分类体系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这种找不到恰当位置的学科,姑且借现成术语,谓之跨学科但这“跨”不象西方学界的“跨”是学科进展和思维方式变化的结果,现代学术体系发展有两个趋势,一个趋势是细分,学科越分越细,现代型的专家也越来越专,所专的领域越来越小而细、专、小虽然是必然的、必要的,但带来的缺点也是明显的,从而现代学术的发展又产生了另一个与细、专、小形成张力的另一趋向,就是跨学科,所谓跨学科,就是把好些相关学科中的一些部分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学科这样现代学术的发展,一方面是有不断地“细分”,另一方面又是在不断的“综合”。但美学的跨学科却是一个从古延续到今的老题。而对这一个老题,作为一个国家的学术体系,一定要把美学放在一个位置上才好进行学术管理。这样在我国,美学就成了哲学下而的二级学科。只要明白对于很多跨学科的知识体来说,其学科定位在于学术本性与学术管理相互间冲突与协调的结果,关于美学学科定位的讨论基本上只有学术管理的意义。但这种学科管理体系要真正有利于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最好在美学各分散部分(哲学、文学、艺术、建筑、服装、广告,等等)之问有一个沟通和协调机构。美学的管理如何真正起到促进美学的发展,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美学成为哲学的二级学科,是学术管理而对一个美学的跨学科性质时的无奈,当然,如何在这种无奈中把工作做得史好一点,还是极需讨论的

转贴于

文艺美学的产生还来源于中西文化在艺术本质认识上的差异,西方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追求美,因此艺术哲学(或艺术理论)本身就是美学,至少就是艺术(文艺)美学,中国传统讲究文以载道,艺以传道,由前苏联学术而来的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学术都很强调学术的政治性。因此艺术(文艺)理论人于艺术(文艺)美学。与改革开放前的学术体系强调学术的政治性不同,改变开放后的学术转型更强调学术的科学性如果说,在中国语境中,文艺(学)理论可以包含很强的政治性,那么,文艺美学则突出了文艺自身的性质因此,文艺美学在中国的崛起,是与中国文化的学术转型密不可分的

三、作为文化现象的文艺美学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政治统帅一切,改革开放首先就是突破政治统帅一切,什么是最少政治性而又最有正当性的思想呢?美学,因此,1980年代兴起的美学热,文化原因大于学术原因。文艺美学就是这场巨大的美学热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什么不是艺术美学而是文艺美学呢?在中国学术界里,各个艺术领域都偏重于创作,文学由于以文字为媒介,本就多观念的成分,文学领域从来是创作与理论并重的,艺术界多创作者而文学界多理论家,正好文艺理论被命名为文艺学,美学具有广博性,文学理论用文艺学来命名,正好暗合于文学理论的通向美学,于是文艺美学的大旗树了起来。虽然正如第一节所列,摇旗呐喊的都是搞文学理论的文艺美学作为一种理论话语虽然有着明显的术语混乱,但其传达的理论信息和文化信息是十分明晰的文艺美学虽以学科的而日出现,却有着文化的象征意义而且就是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它也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文艺美学虽然山搞文学理论的人提出,跨越了学科边界,但正是这一跨越,使从文学理论发动的转型,带动了整个艺术领域的观念转型,而且影响了整个文化的观念转型因此,文艺美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充满了历史的玄机可以称得上一个“玄”字。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7)

1980年全国首届美学会议上胡经之提出“文艺美学”,2001年国家教育部在山东人学设重点研究基地“文艺美学研究中心”,20多年来,文艺美学己成为中国1980年代以来文化演进中的一种“重要”的理论话语、一种“认真”的学术建构、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对文艺美学,应怎样看待和定位,论说甚多,公案末了,但以上三个方面不由让我想起了三个——也许不很恰当的词——绝、怪、玄。

一、作为一种理论话语的文艺美学

文艺美学表现为一种理论话语,是一绝。理论是从古典到现代的一种西方正统的学术把握方式。话语则是西方后现代和各非西方文化的学术把握方式对西方正统学术来说,要称得上理论,必须要符合二个条件:有一批基本概念;这些概念的定义是明确的,逻辑是一贯的;这些概念按照逻辑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理论是与非理论相区别来确立自己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的。而话语则不管言说形式上的严格性,只要有真知灼见,可以是以理论的逻辑的学术的形式,也可以为闲谈的零散的悖论的形式文艺美学在中国虽然是在谈论一种理论,但山于文艺美学的言说,从形式严格性上说有一定问题,但又正因为成问题而造就它的深刻性和丰富性(这是“绝’之一,这一点将山后而两节来细说)因此,最好将之看成一种话语当然它不是一种一般的话语,而是一种理论话语。

前面讲了,文艺美学一词由胡经之作为理论概念提出,但其背后是北京大学的整个美学和文艺学的学术倾向,朱光潜认为美学是艺术理论,哲学系美学研究团队,扬辛、叶朗、阎国忠等都认为,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的北京人学的美学丛书以“文艺美学丛书”为名,丛书自1980年代初出现到现在,有近20余种。中国文艺学的重镇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艺理论室,老资格的学术带头人钱中文和杜书瀛,都是文艺美学的支持者和论述者,前者的《文艺美学:文艺科学新的增长点))(2001)后者的《文艺美学原理》(1992)集中地表达了对文艺美学的理论思考中国文艺学的另一重镇北京师范人学中文系文艺理论室占据了文艺理论的教学主流,以童庆炳为首的理论团队编写的种种文艺理论,认为文学首先是审美意识形态,实际上是把文艺美学作为文艺理论的核心山东人学拿下了文艺美学基地,其学术带头人曾繁仁和谭好哲当然以文艺美学为已任,前者写了《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的产生及其发展》(2001},后者著有《论文艺美学的学科交义性与综合性》(2001)文艺美学的光芒不但在上述的中心闪耀,而四射向全国的要津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朝闻主编了“艺术美学丛书”由多家出版社分出了10余种,辽宁大学土向峰主编有《文艺美学辞典》(1987},四川大学王士德有《文艺美学论集》(1985),浙江大学王元骧写了《文艺美学之我见》(2001)……以上是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活跃在文学理论界的一代,改革开放后毕业的新一代学人,如王一川、王岳川、陈炎、土德胜、姚文放等,都是文艺美学话语的参与者和者。文艺美学不但在文学理论圈中热热闹闹,而且向相关领域播散:于是有了中国古代的文艺美学(如张少康《古典文艺美学论稿》1988,皮朝纲《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概》1986),西方的文艺美学(如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思想》1988],马列的文艺美学(如刘文斌《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研究》1996,董学文编著《的文艺美学活动》(1995)……以上这些学人为代表的言说,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关于文艺美学的理论话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这样的人物,这样的著述,在这样的一个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里,仍然没有一对文艺美学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理论界说,也没有使文艺美学在学术的机构化中得到逻辑一致的表述。正如土德胜的论文标题所揭示的:《文艺美学:定位的困难及其问题》(2000)这不由得使人感到,在文艺美学的理论话语里,纠缠了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中的一些共性的问题。这里着重讲两个方面,一是纯学术体系的,即关于文艺美学的学术定位问题,二是学术与决定学术之如此的实践关系,是什么样的实践活动使这一学科缘起,发展、流变。

二、作为学科定位的文艺美学

先看一看文艺美学学科定位的现实状况,日前中国的学术管理体系里,与文艺美学相关的学科定位有三,一是文艺美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下面的文艺学(二级)下面的一个方向(三级)。二是艺术类(一级)下面的艺术学(二级)下而有艺术美学(三级),三是哲学(一级)下面的美学(二级)下面没有文艺(或艺术)美学,只有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二级)从这一现状中,不让人想起一个字:怪。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之怪,首先表现为概念逻辑的困难,其次是学术管理与学术体系的矛盾,然后是学科划分与学术体系整体的冲突

概念逻辑是文艺美学遇到的第一个困难,这一困难有比中国学术史复杂的学术史和文化史的背景文艺美学的两个来源文艺和美学在历史上都不是洁白的首先是文艺和艺术这两个词的绞缠。文艺,本是文学与艺术,文艺并列可以用来指一切艺术。艺术有两种用法,一是狭义,不包括文学,是广义,包括文学,因此就广义而言,文艺就是艺术。文艺理论,就是艺术理论。无论哪一方而讲,文艺学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下面的二级学科都是一个概念错误,应该是文学学。文艺学——正如钱中文先生指出——其俄文原文就是文学学,文学学不符合汉语习惯,改成英文常用的“文学理论”就很好,偏偏改成文艺,一字之差,逻辑不通同样在文学学(或文学理论)下而的二级学科应该是文学美学(两个学字汉语上又很别拗)艺术学从学术管理的区分性来说,从文学中区分出来之后,应是一个狭义,是除了文学之外的艺术学,同理,艺术美学,是Ix_别于文学美学的艺术美学当然从学术体系的整一性来说,艺术美学可以也应该是包括文学于其中广义的艺术美学,史有利于学术逻辑和教学逻辑。但把艺术区分为一门文学和其它七门艺术合一的艺术,与学术逻辑较少关系,而是教育和学术现实状况决定的,从教学和研究的机构、规模、人数等因素着眼,文学一块,其它艺术共一块是合理的文学自一块,文学美学也可自成体系从这里返回去看,己经早现了文艺美学话语中的一个有趣的现象,人讲文艺美学的人,都是搞文学理论的人虽然文艺美学这一名称让他们在出言写作的不少时候把文学外的其它艺术包含了进来,但实际上山于自己的专业所限,对其它艺术的涉及是不多的,理解也是不深的为什么不就讲文学美学呢?文艺美学这一词汇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巫术式的影响?把文学理论定义成文艺学是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上的第一个概念定义错误,由此而下的文艺美学是一个附属错误,虽然文艺美学一词本身没有错,但在如此一个学术体系下却错了。

二是文艺与美学的关系。美学的定义本就很为复杂,但在西方它基本有三种定义方式,1、美学是关于美的学问,它以审美对象为中心来研究美;2、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的学问,它通过美感来研究美;3、美学是艺术哲学,艺术的目的是追求美,研究艺术就是研究美,只有艺术是典型和纯粹的美,其它所谓自然美、社会美等等,作为美是暂时的,不纯的,而且它们的美的基本性质己经包含在艺术中了。美感主要是对艺术之感,审美经验主要体现为艺术经验。研究艺术同时就把握住了美感和其它的美。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按照西方学术对美学的第三种定义,文艺美学就是艺术哲学,也就是美学。中国1980年代以来其学术主流认为美学包括三个方面,审美对象、美感、艺术。文艺美学就等于美学中的艺术部分。这样文艺美学与美学的概念冲突来源于两个学术传统和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划分。从学术传统上讲,文艺学是前苏联关于文学理论的概念,艺术是西方美学的概念,中国现代学术体系把文艺学划在中文,美学放在哲学,文艺学中的文艺美学与美学中的艺术本是一回事,却变成了两个概念。而且文艺学下面的文艺美学,美学下面的艺术,艺术学下而的艺术美学,都是一回事,在中国学术体系中成了三个概念,分属三个不同的二级学科下而的三级学科。这一理论和概念上的混乱不能完全怪学术体系的建立者。美学的发展状况、学术真理与学术管理的矛盾要负点责任。

美学是世界学术体系中最难的学问之一其难首先表现在,世界上每个文化都知道美,但却很难形成关于美的学问。美是至广的,在什么地方都能遇上美的问题,美又是至高的,美总是与宇宙的最高者相连,美的本质一直与哲学的根本问题相关,与宗教的最高实在相关,与人类学的基础相关。而美的学问则意味着要把美按照学术体系的方式将美的问题学科化。美学的困难,就在于美的客观本性与美学的学科化的张力之中虽然美学很难,但美确实处处皆有,人人皆知人的有限智慧使人很难知道美是什么,但人的求知本能又摧使人偏要想去知道什么是美。因此,在改革开放的中国,我们看到了这一现象:人虽然讲不好美学,却又一定要去讲美学自1980年代末以来,美学的学科定位就成为一个论题,肖到现在还有这方而的论文在发表这个问题来自两方面,一是美学自身的学术本性,二是学术体系的定位要求就前者来说,美学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从总的性质上说,理论上的真、善、美的并列,教育方针上的德、智、体、美并列,意味着美具有最高的总括性;从美学的分布看,哲学系、中文系、新闻系、各类艺术(美术、音乐、建筑、工艺)系、服装、广告等等,都配有美学的专一业课程。而各普通院校,也有美学作为普通选修课从这一方而来说,美学不适于在现代的学科分类体系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这种找不到恰当位置的学科,姑且借现成术语,谓之跨学科但这“跨”不象西方学界的“跨”是学科进展和思维方式变化的结果,现代学术体系发展有两个趋势,一个趋势是细分,学科越分越细,现代型的专家也越来越专,所专的领域越来越小而细、专、小虽然是必然的、必要的,但带来的缺点也是明显的,从而现代学术的发展又产生了另一个与细、专、小形成张力的另一趋向,就是跨学科,所谓跨学科,就是把好些相关学科中的一些部分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学科这样现代学术的发展,一方面是有不断地“细分”,另一方面又是在不断的“综合”。但美学的跨学科却是一个从古延续到今的老题。而对这一个老题,作为一个国家的学术体系,一定要把美学放在一个位置上才好进行学术管理。这样在我国,美学就成了哲学下而的二级学科。只要明白对于很多跨学科的知识体来说,其学科定位在于学术本性与学术管理相互间冲突与协调的结果,关于美学学科定位的讨论基本上只有学术管理的意义。但这种学科管理体系要真正有利于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最好在美学各分散部分(哲学、文学、艺术、建筑、服装、广告,等等)之问有一个沟通和协调机构。美学的管理如何真正起到促进美学的发展,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美学成为哲学的二级学科,是学术管理而对一个美学的跨学科性质时的无奈,当然,如何在这种无奈中把工作做得史好一点,还是极需讨论的文艺美学的产生还来源于中西文化在艺术本质认识上的差异,西方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追求美,因此艺术哲学(或艺术理论)本身就是美学,至少就是艺术(文艺)美学,中国传统讲究文以载道,艺以传道,由前苏联学术而来的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学术都很强调学术的政治性。因此艺术(文艺)理论人于艺术(文艺)美学。与改革开放前的学术体系强调学术的政治性不同,改变开放后的学术转型更强调学术的科学性如果说,在中国语境中,文艺(学)理论可以包含很强的政治性,那么,文艺美学则突出了文艺自身的性质因此,文艺美学在中国的崛起,是与中国文化的学术转型密不可分的

三、作为文化现象的文艺美学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8)

辛映继:掌握新知识,才有新思路

作为大会的主办方负责人,中国美业领袖年会主席、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辛映继先生在开幕词中表示,在当前美容化妆品行业竞争极为激烈的形势下,无论是化妆品厂家还是美容院,都必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思路决定出路,只有掌握新知识才有新的思想。未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人才,而对人才的选择、培训、使用、管理和激励都不可忽视。”他呼吁美容院老板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并且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不断提升产品、服务、管理,改进企业机制等。

随后,辛社长做了题为“美容行业发展趋势及美容院未来演变”的主题演讲,从中国美容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背景谈到了美容院变迁发展史及未来发展趋势。宏观的行业分析、敏锐的观察视角,充分体现了中国美容行业的见证者与缔造者、中国美容传媒掌舵者的智慧和风采。

詹前然:华山论剑是行业最顶级的沟通平台

第八届华山论剑总冠名企业――广州市鹏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詹前然先生在会上发言,谈到了与华山论剑品牌会议合作的初衷和目标。他高度评价了华山论剑在行业独一无二的影响力,称赞华山论剑是行业最顶级的沟通平台。

“也许是厂家招商会过多,大家对参会已经有了一些心理障碍,但是华山论剑跟其他招商会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通过媒体牵头搭建的一个公开的沟通平台,可以促进美容行业走向正确的发展方向。”詹总表示,此次携手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社和华山论剑品牌,就是要共同打造一场美容化妆品行业的王者之约顶级峰会,扛起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重任,他期待8月与大家在西安激情相会。

刘相秀:华山论剑给了许多人看世界的窗口

中国SPA协会会长刘相秀在会上发言,分享了她结缘华山论剑的别样情怀和背后的故事。她说:“认识辛映继社长已经10年的时间,辛社长在同行的心目中一直是一个大气、正直、包容、善良、付出的前辈,也是老大哥,非常感谢他搭起的这个平台。华山论剑给了许多人更多的机会,给了中小型企业看世界的窗口,它的高度难以形容!”

身为琉璃时光SPA生活馆的董事长、拥有全国多家分店的美容连锁机构的行业领军人物,刘会长可以说是中国普及SPA概念的先驱,她对如何打造品牌连锁强店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对整个美容行业有着深入骨髓的了解,她的《SPA连锁企业的系统运行》主题演讲给现场的美容院老板们带来了许多启发。

岳慧:拥有A客就是赢家

慧妮集团董事长岳慧女士结合自己20多年来的从业经历,与参会代表一起分享了慧妮第一品牌“艾丽素”成为中国专业美容的第一大品牌的成功经验,介绍了澳洲高品质精油的抗衰功效。

怎样经营好自己的美容院,是许多美容院老板目前最关心的难题,岳慧女士则从产品、服务、管理等方方面面,传授给与会者实操方法和技术。她说:“深圳地区高消费的客人很多,关键是A客是否在你手上,拥有A客就是赢家。管理相当重要,慧妮不是高薪挖人,而是注重从内部发展,宁愿花钱培养人才,信任员工。做老板就要能忍受孤独……”针对许多美容院老板在人才和管理上的困惑,岳慧女士现场一一答疑。

王勇刚:专业线不转变思维将走向被动

有人说美容行业是朝阳产业,有人说美容行业是时尚产业,对此,众诚・王勇刚美容文化咨询机构总经理王勇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在《美容院如何做强做大》的主题发言时提出了新观点,认为美容行业是一个可以融资的行业,甚至预言“美容行业将来一定跟连锁酒店一样殊归同路”。

王勇刚剖析了专业线特性和未来的走向,直言专业线企业如果思维不转变,思想不进步,将会越来越被动。“为什么美容院所有的招数都用尽了还是做不大?低级的方法是做产品、做项目,高级的就是做模式,通过规模效益扩大发展,要么顶天立地,要么铺天盖地。”王勇刚指出了如今美容院盈利模式普遍存在的弊端,给大家提供了新的思路。他还在现场与美容院老板们互动,实实在在解决难题、指引方向,大家感慨受益良多。

刘东海:《易经》智慧和养生文化传播

在本次大会上,中医养生大师、广州大东海养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东海把《易经》的智慧和养生搬到了现场,吸引了许多美容院老板。

刘东海教授近年来全身心投入中医养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其中医养生公益讲座已在全国巡讲近千场次,足迹遍及全国各地的美容院。

“我是从《财智》杂志上了解到刘东海老师的,他的专栏我每期必看,运用《易经》中的很多知识,我们不仅可以经营好自己的健康、财富、工作、生活,也能管理好美容院。同时,我还经常把这些养生知识传播给我们的顾客,更好地维系客情,也拉动美容院的销售。”雅娜美容院的杨小姐如是说。

周国平:美容行业没有标准就会乱

北京大学美容EMBA班客座教授、香港国际美容商学院院长周国平此次也登上了华山论剑美丽中国行的大讲堂,主讲《管理容貌――国学智慧在美容行业的应用》课程,详细论述了关于容貌与美容、容貌与命运、国学智慧与美容行业发展模式的关系。

周国平教授曾与专家合作研究“汉字联想心理分析”,对弘扬中华汉字文化和发展中国特色心理学具有重要贡献。近年来创立了“变相”理论,即将出版《变相:改变形相,改变命运》著作,论述变相与美容的相互关系,对改变相貌进而改变命运的行为及思想进行深入剖析。其演讲风格生动幽默,富于感染力。提及美容行业的现状,他指出:“美容行业如果没有标准就乱,所以才需要我们来做这样的事情(华山论剑论坛活动)。”

花絮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9)

民族声乐是运用民族语言和民族审美来表现民族的音乐风格,是表达民族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①。它是在继承并发扬民歌、说唱、戏曲等传统演唱艺术精华与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吸收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及教学方法而形成的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特征的民族歌唱艺术。中国民族声乐发展问题一直是中国声乐界所密切关注的领域,需从文化、现实、历史等方面来进行审视,理清思路、探讨发展,才能进一步处理好继承、借鉴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如何站在全球文化思维框架中来考虑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高校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因此,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不断加强和改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加快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一、我国高校民族声乐的教学现状

1956年沈阳音乐学院创建了民族声乐专业,老一辈的专家学者培养了许多优秀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民族声乐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随后,上海音乐学院也开设了民族声乐专业,为民族声乐打开了一个更加宽广的局面。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全国各艺术院校都设立民族声乐专业,民族声乐走入专业学校,走上了系统化发展的道路。 数年来,我国民族声乐教育得到了逐步发展,但依然存在着问题。各高校虽然对民族基础理论知识和经典传统民歌的演唱教学有所设置,但涉及的知识面有限,导致学生很难深刻理解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并形成自己的风格。在目前的民族声乐教学中,我国的音乐学院仍没有形成完备的民族声乐教学模式,导致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受到制约。此外,目前高校中从事民族声乐教学的教师,多是由专业音乐学院精心培养出来的,他们更多地是接受西洋美声唱法的歌唱理念和练习方式,而较少接触原汁原味的民族传统艺术。因此,民族声乐教师应当走出校园,走向民间,与民间歌手、民间曲艺表演家切磋交流,同时也要学习西方美声唱法,取长补短。

二、发展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理论基础

对传统民族声乐理论建设的加强是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基础。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理论基础是以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为基础,以我国传统哲学、美学为背景,以我国声乐的意识形态、语言特征、审美情趣、风格流派为支撑点所构建起来的理论体系。这一工作,往往伴随着特殊思维方式、特殊文化传统、特殊心理结构、特殊语言特征来进行。我国传统声乐理论是历史发展和积淀的结果,这一结果不论从自身的特征还是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都具有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即文化发展内在的传承性。这就需要我们在符合现代文化发展特征的基础之上,构建现实意义下的民族声乐教学理论,使其既能够将这种文化传统赋予新的样式和结构特征,又能进入到现代人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中去。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10)

一、政论文

政论文,即政治性论文的简称,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它形式多样,范围广阔,一般都是以政治问题为中心的。西方政论文体的主要形式是公共演说,汉语政论文体由诸子百家的章、表、奏、启、议、对等形式发展到当代领导人讲话、报告、重要文章、宣言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隐喻及隐喻的翻译

传统语言学认为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但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尤其是莱考夫和约翰逊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出版,隐喻被认为是人类思考和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政治作为人类经验的一个抽象而又复杂的领域,其概念化的过程离不开隐喻的使用。政治隐喻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要“通过提供一种方式,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形容各种关系、使抽象事物具体化并给复杂事物提供理解的认知框架”(Elena Semina,2008)。在政治家进行劝说时,他们往往将复杂的政治概念与人们耳熟能详的事物联系起来,暗示性地传递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本文在总结和分析近年来使用频率较高的中美政论文中的隐喻的同时,将二者进行对比,并简单分析导致异同的文化心理原因,希望对中国政论文英译时隐喻的翻译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201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隐喻分析

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在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有了空前的提高,中国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正是外界了解中国形势和政治主张的最权威的来源。《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特点是用词讲究分寸、庄重严谨、准确规范。

(一)“走路”的隐喻

1.中: 这将鼓励我们砥砺前行,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英: These achievements encourage us to forge ahead and make further progress.

2.中: 在优化结构中稳增长,在创新驱动中促转型,推动提质增效升级,为长远发展铺路搭桥。

英: And we also promote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course of carrying out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thereby raising the quality and returns of development, promoting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creating conditions for sustaining long-term development.

整篇报告中将发展经济视为在“走路”的隐喻非常多,笔者总结了一下全文有11处将中国经济方面的前进视为一个探索、求稳、发展、进步的“走路”的过程,每确定、颁布并执行一个新的经济政策就像往前走了一个新的一步,表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我们中国传统观念中的“脚踏实地”“稳抓稳打”“走好每一步”的观念。这一隐喻将“发展经济”这一抽象复杂的概念与“走路”联系起来,表明中国政府的态度是:发展经济需要一步步来,需要追求速度但也要注重安全,既要追求结果也要注重过程。

(二)“点和圈”的隐喻

3.中: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英:Let us closely around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s General Secretary…

上述例子在日常的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经典案例,其传递的意义是:中国是一个大家庭,而党和政府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其它各个民族、人民群众和军队都要团结在党的周围,紧紧团结在一起,听从党的指挥。这就像一个圈,圈内是一个点,这个点是圈内其它部分的核心。从这里可以看出党在中国举足轻重的地位,号召全民跟着党的脚步走。这暗示了忠诚于党的必要性以及安定团结的重要性,表明党和群众以及其它组织是领导与服从,点与圈的关系。

(三) 战争隐喻

4.中: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英:Reform has brought us the greatest benefits. China's reform has entered a critical stage and a deep water zone. We must rely fully on the people, break mental shackles and vested interests with great determination…

5.中: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英:We will continue to fight poverty and prevent poverty from being passed to future generations.

在改革、贫困和污染方面,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引用了战争的隐喻。改革一直是中国十分重视的一方面,尽管改革路上有重重阻碍和困难,我们还是要努力克服,努力战胜这些敌人。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解决各类社会问题比喻成打一场仗,表明了政府在改革方面决心。

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有许多其他的隐喻,如:“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软着陆”等等。这些隐喻让庄严正式的工作报告有了一些色彩,不至于过于枯燥乏味。同时引用人们生活中一些熟悉的事物与原本复杂抽象的概念结合在一起,有利于读者的理解。

四、美国国情咨文

美国的政治演讲是政治家们用来表达个人观点和说服群众的一种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手段。由于政治演讲的语言通常比较晦涩,普通群众难以理解,因此政治家们经常使用一些方法来使得演讲稿简单生动,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以下是《2014年国情咨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隐喻用法:

(一)“投资隐喻”:文章中多处出现投资的概念

6.英:… and we can still do more to invest in this country's future while bringing down our deficit in a balanced way.

中:但我们依然能够为投资国家未来做得更多,同时以平稳的方式减少我们的赤字。

7.英:And since the most important investment many families make is their home…

中:由于很多家庭进行的最重要的投资就是他们的家……

经统计, “invest”和“investment”在全文中出现的频率共有11次,可见奥巴马政府将许多政策的执行都看成是一项投资。投资政策是西方经济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西方投资政策主要是为了扩大有效需求,并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密切结合。投资对于美国发展的重要性就等同于改革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投资带来成功的希望和美好的前景,鼓励美国民众积极支持这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二)“战争”和“战线”的隐喻

8.英:This is an edge America cannot surrender.

中:这是美国不能放弃的战线。

9.英:… a Jewish state that knows America will always be at their side.

中:任何一个犹太国家的人民都知道,美国将会永远跟你们一条战线。

以上例句可以看出,美国政论文中不仅将解决一些问题看作是一场战争,还更加注重划清战线。战线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不同的战场上,有不同的敌人和战友,认清盟友和敌人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盟友,在许多事情上便可以事半功倍。

(三)团队合作的隐喻

10.英:Tonight, I ask every business leader in America to join us and to do the same - because we are stronger when America fields a full team.

中:今晚,我邀请每一位美国的商业领袖加入这个团队,因为只有团结一致,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强大。

11.英:we'll invest in new partnerships with states and commun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in a race to the top for our youngest children.

在政策执行时,领导层和群众的关系是一种团队合作关系。第一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在执行商业政策时,是与商业阶层的团队合作关系。第二个例子中,在建设孩子的教育的事业时,与当地政府、社区也是要建立一种合作关系。双方合作,一直配合才能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可以说,这种是点与点或者圈与圈的关系。

(四)建筑隐喻

12.英:… and the project of our generation is to restore that promise.

中:而我们这一代的任务(工程)就是重建这一承诺。

13.英:massive shifts in technology and global competition had eliminated a lot of good, middle-class jobs, and weakene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that families depend on.

中:技术和全球竞争的巨大变化已经削减了中产阶级的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并削弱了中产家庭依赖的经济基础。

建筑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隐喻。Build一次在文中出现了15次,Foundation只出现了2次,在一些政策的实施上就如同在建造一个建筑,地基要打牢,建筑的每个部分都需要精雕细琢,具体到每个层次都要认真打造。

实际上,美国国情咨文中使用的隐喻还有很多,政治隐喻作为一种信息处理工具, 使一些复杂的政治概念和体系通过人们所熟悉的比喻及其映射而变得浅显易懂, 隐喻推论的使用能使政客的修辞和辩论更有渗透力和说服力,尤其是像国情咨文这样拥有广泛收视率的电视直播,有十分大的影响力,必然需要让演讲更丰富多彩,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感染民众的情绪。

五、《2014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与《2014国情咨文》中的隐喻对比及文化背景原因分析

根据上文对这两个文本中最常用的隐喻的总结和举例可以看出,二者使用的隐喻概念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一)战争隐喻

在对一些政策的执行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者其他一些社会问题上,二者都不约而同地引用了“战争”隐喻,将问题和阻碍比喻成战场上的敌人,将领导阶层比喻成战争中的领袖,并且暗示民众在对待这些问题时要主动出击不能坐以待毙。

但是,中美不同的是,美国在引用战争的同时,总不忘划清战线。正如上文所说的,在不同的战场上有不同的盟友和敌人。美国的单边政策,对武力和霸权的迷恋使美国涉足世界的几乎每个角落,无论是阿富汗、伊拉克、巴以、伊朗、朝鲜还是近年来新拉起的非洲战线、亚洲战线亦或是与欧洲外交和经济方面的战线,无一不体现美国政府“非友即敌”的原则。因此从国情咨文的“战线”隐喻中,我们就能看到美国的政策和文化上这种“拉战线”的影子。相反,中国“尚和”,善用怀柔政策,提倡构建多变关系,自然就不会出现战线这样的隐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文化心理不同,自然隐喻也会有所不同。

(二)点圈的隐喻和圈与圈的隐喻

在论及政策的执行领导人和群众的关系时,中国的领导阶层是一个核心,各个民族人民群众像一个圈一样团结在这个核心的周围,而美国国情咨文中透露出来的更多的是一种合作关系,一种领导阶层与商界、教育界的团队关系。这个跟两国不同的体制有关,西方国家是联邦制国家,美国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和两党制的政党制度,在许多问题的决策上与共和党的分歧很大,投票结果可能就决定了一项政策最后的成功与否。但中国是,最终的政策由人大代表投票决定,已经代表了人民的心声,因此就只需要在党的带领下贯彻执行。这样看来,点圈和圈圈的隐喻便得以解释了。

(三)“投资”和“走路”的隐喻

2014国情咨文将政策的确立和执行比喻成投资,但中国比喻成走路。实际上,隐喻使我们能以一种概念来表达另一种概念, 帮助我们利用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事物, 甚至帮助我们重新理解我们已知的事物。但在选择、突显来源域的某些特征时, 肯定会隐藏着该概念与该隐喻所不一致的地方。因此, 可以这样说在我们所利用的隐喻中渗透着我们的意识形态和社会认知。就“投资”一词而言,投资的确可以带来美好的愿景和希望,但是也会存在风险和挑战,奥巴马引用投资一词,突出他想要表达的特点,但也隐藏了其它特点。而“走路”则显得更朴实一些。

六、对政论文中隐喻翻译的反思

翻译界对隐喻的更多关注始于20 世纪60- 70 年代, 其关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隐喻的可译性问题, 二是如何翻译的问题。关于隐喻如何翻译,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家Peter・New mark ( 彼得・纽马克) 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并且提出了七种隐喻翻译方法,总结为隐喻翻译为相同的隐喻, 隐喻不能译成隐喻时则转换为意义。

根据以上理论,在政论文的隐喻翻译时我们也可以尝试将对应的中文政论文隐喻译为美国国情咨文中的隐喻,而若不能翻译时就转隐喻为意义。

(一)对于隐喻能译时

如上文的“战争”,由于两种文化对于战争的理解基本没有出入,那么中文的隐喻含义则可以原封不动地译为“battle”“fight”“war”等词。官方的《201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文也是这样处理的。

(二)对于两种文化的隐喻有差异时

如“走路”和“点圈关系”的隐喻。例2)中铺桥搭路的隐喻转化为了“promoting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creating conditions”,爬坡过坎、换挡的隐喻都略去了,代以解释性的“the pace of economic growth”。而点圈关系因为跟美国的文化情况不符合,则也是解释性地转“喻”为“义”。

总而言之,“隐喻翻译是一切语言翻译的缩影, 因为隐喻翻译给译者呈现出多种选择方式: 要么传递其意义, 要么重塑其形象进行完美的结合, 林林总总, 而这一切又与语境因素、文化因素密不可分”。(Newmark,2001:89-91)政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外宣,因此在进行翻译时,我们尽量要向目的语靠拢,以期获得目的语读者的最大理解。在中国政论文英译时,对于原文中出现的隐喻意象,我们应当先求证这种隐喻意象是否存在与英语文化背景中,如果有,可以以英语中对应的隐喻进行翻译,如果没有,则试图以符合英语习惯的形式将其解释性地表达出来。

七、结语

本文以最新中美政论文的代表《201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和《2014美国国情咨文》为例,以《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隐喻概念为理论框架,详细地分析了中美政论文中最常见的隐喻,比较了二者在一些政策或问题方面隐喻概念的异同,并试图以中美文化心理和国家发展概况来解释这些异同。最后运用这些异同,结合实际例子,简要地为中国政论文隐喻的英译提出一些翻译方法与策略。期望本文能为政论文的隐喻研究以及隐喻的翻译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

参考文献:

[1]Lakoff, G.&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 15-16, 34, 157.

[2]Newmark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89-91.

[3]彬康. 布什的战线究竟有多长 [J]. 时事快评,2005:23.

[4]刘庚. 隐喻政治与政治隐喻――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推文为例 [J]. 怀化学院院报 2013 (12): 45-46.

上一篇: 广告会计论文 下一篇: 汽车服务与营销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