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编导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9:27

舞蹈编导论文

舞蹈编导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J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169-01

一、树立综合知识的教学理念,促进创新能力在舞蹈编导教学中的运用

舞蹈编导课主要培养学生“编”与“蹈”的能力,“编”指编舞,“蹈”指导演。编舞是技术活,可以通过编舞的技术,逐步提高。而导演则体现在知识的“融会贯通”上。师范院校作为培养综合性舞蹈人才的“溶解器”,为舞蹈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培养综合能力强的舞蹈应用型人才,创新精神是重中之重。

首先,从舞蹈本体出发,关注时、空、力在舞动中的展开。从生活中吸取养分,将生活中的真情实感作为舞蹈编创的情感素材。同时,多关注舞蹈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联系,以纵观的视觉方式对待舞蹈的多元存在。中国许多优秀的舞蹈,大多取材诗歌、绘画、文学和历史题材,如古典群舞《小城雨巷》,即取材于戴望舒的诗歌《雨巷》,将江南女子清丽、婉约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此舞蹈借助诗歌作为情感通道,以中国古典舞作为主要手段,将江南水乡中的人与景交相融合,映衬出了江南一带如诗如画、意境深远的风土人情。

二、以舞蹈编创技法为主导,融入舞蹈文化理念

舞蹈编创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编舞技法对于学生而言,是打开舞蹈编创的“神秘钥匙”。舞蹈编舞技法对舞蹈创作而言,是“技能与方法”,是舞蹈的必经之路。编舞技法是“有法可依,形成创作的一般性规律”,为舞蹈创作储备了必要的知识。

在师范院校的舞蹈编导课程设计中,先将舞蹈编创的单、双、三、群舞的编创技法的讲解和实际运用相结合,运用即兴舞蹈的手法,让学生探索并掌握编舞技法的一般性规律。如单人舞编创中的元素编舞法、造型贯彻法、动势、动律连接等。双人舞编创中的双人撞击法、双人动作轨迹透视、双人缠绕与脱离、流动线条等。三人舞编创中的三人造型接触、三人即兴,三人磨合、三人分离、单双并存等。群舞编创中的线条独立、几何图、单线复合与单线拆解法、点线面的单一与复合等。在编舞技法的教学与实施中,以学生的身体力行为主,教师结合汇课进行指导与评论,启发学生开发动作思维与想象力。运用分析式与研究式的教学法,让学生观摩中西方代表性的舞蹈,在分析中学会借鉴,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构思、语汇、创新点等,明确舞蹈编创技法只是方法,要对舞蹈语言作具体分析。

舞蹈编导是一种抽象思维,将人的想象力赋予人的肢体动作中,转化为直观的视觉感知,把人虚化的情思外化到现实的人体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现实关照,关照内心世界在人身体内外的体验过程。

三、注重理论引导实践和舞蹈文化的综合修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师范院校的编创课,大多侧重舞蹈编导技能的训练,忽视舞蹈综合理论知识的嵌入。文化修养的积累转化为生活体验的点滴,是舞蹈内需的营养。文化修养高的舞蹈创作者,会洞悉和捕捉到舞蹈创作的源头,以舞蹈方式完成他心理历程的探索。

学习和研究舞蹈理论,首先要树立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学习:1.加强舞蹈文化学习,如哲学、历史、美学、舞蹈心理学、舞蹈编导理论、舞蹈美学等。2.研究舞蹈发展史,像古典芭蕾舞发展史、中国古代舞蹈史、欧美现代舞史、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等。对同一时期的舞蹈发展作横向对比性研究。3.鉴赏中外的代表性舞蹈剧目,分析不同风格舞蹈作品的文化内涵及审美特征,进行讨论。

在舞蹈编导的教学过称中,始终贯彻舞蹈文化修养的导入,让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意蕴、语言层次、地域风格在人物情感中的展示、作品结构与叙事中的铺排,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与资源。让其充分认识到舞蹈是思维观念,是文化意识形态。关注舞蹈审美,区分有时代意义的舞蹈作品。提炼舞蹈语言、调度舞蹈在空间上的形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编舞能力。培养学生整体性思维观念,重视舞蹈理论与综合文化修养的共同提升。

四、结语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舞蹈编导教学则是以掌握舞蹈编创技法和创作方式,将舞蹈理论与舞蹈实践相结合进行交叉式学习的科目。针对师范生文化素养高的特点,帮助其打开舞蹈创作思维的灵活性,开发舞蹈想象力,运用综合性思维方式,在作、学、观的循序渐进中分析舞蹈创作的多维度艺术的审美与艺术判断,进入舞蹈创作的思维空间。

舞蹈编导论文篇(2)

场完美的舞蹈表演和编舞者的文学素养与编导能力是分不开的,只有在舞蹈表演中融入专业的舞蹈技能和灵活的舞蹈技巧,充分加入文学素养,才能让观众欣赏到一场活灵活现的视觉盛宴。舞蹈编导者要充分理解舞蹈编导中的文学素养培养意义,有效抓住文学素养重点研究内容,并注重舞蹈编导中的文学素养研究方法,才能保证文学素养有效训练质量,编排出优秀的舞蹈作品。

一、理解舞蹈编导中文学素养培养的意义

抓住文学素养重点研究内容舞蹈是表达情感的艺术,不同的舞蹈就有不一样的舞姿和表现力,所以编舞者要着重理解舞蹈编导中的文学素养培养意义,有效抓住文学素养重点研究内容,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时刻牢记自己的编舞计划,不断总结成长经验,用心感悟时代文学的评论,正视社会现实,发挥文学素养下编舞编导的极大优势。此外,编舞者要让练习舞蹈的人明白,细节决定成败,一套完整的舞蹈表演,是由很多个细小的步骤和步伐相结合才能完成的,表演者只有把每个动作展现得淋漓尽致,才能完美地释放动作,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中,让表演富有灵活感和动感。编导者要了解全媒时代的发展历程,掌握最先进的社会动态和发展方向,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有效制定舞蹈策划方案和实施计划,培养舞蹈编排的艺术意识,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真情实感进行舞蹈编导,加强舞蹈的生动性和实质性,让舞蹈者通过动作、画面和线条等的结构塑造完美、文艺的意境或美术作品,间接地让舞蹈练习者看到生活中的美,感受美,刻画美。新世纪时代下的大众文艺市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重视,优秀的文学舞蹈艺术作品打破了传统和陈规的“霸权”地位,显现出更符合新时展理念和社会动态的发展方向,舞蹈练习者要明白水滴石穿的道理,要想熟悉地掌握舞蹈的正确要领,就必须严格地按照舞蹈的正确步骤,每天都辛勤练习,勤学苦练,方能掌握技术技巧。伴随着市场经济形态和大众日常生活的审美不断进步,舞蹈者只要积少成多,只要每天都熟悉一个动作,把一个步骤掌握到位的话,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就能在舞台上展现出惊人的舞姿。最重要的是,做编导的舞者想要灵活学习运用舞蹈之中的技巧和技能,首先要了解舞蹈的历史和灵魂,适当的时候可以将舞蹈与文学素养相结合,增加舞蹈里的刚劲和魄力,赋予舞蹈生命的力量,并且保留舞蹈本身的柔和和优美,就能把舞姿展现得更生动,让观众眼前一亮。

二、注重舞蹈编导中的文学素养研究方法——保证文学素养有效训练质量

(一)丰富文学素养的训练内容,提高舞蹈编导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文学艺术和文学作品的发展朝着先进化和科技化的方向进步,传统的文学发展模式也由单一性变得更多种多样和实际化,舞蹈的编导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在舞蹈编导和教学的过程中,指导人员一定要注重舞蹈动作和素材的选取,给舞者提供切实可行的练习计划和舞蹈动作,方便练习。此外,在舞蹈编导的计划当中,不能忽略重要的编导方法和技巧,要不断丰富文学素养的训练内容,提高舞蹈编导能力。舞蹈最重要的练习步骤就是细节的掌握过程,细节是很重要的,任何一场完美的舞蹈表演,都离不开细节的编排,完美的舞蹈要求舞者的手、眼睛、身体、步法都能完美地融合在舞台上,让观众感觉浑然天成,感受到舞者每一个细节动作,所以舞者只有把每个动作做到位了,才能展现舞蹈的灵气,引人入胜。在舞蹈过程中加入文学素养,才能让舞蹈者有足够的空间施展动作,才能让舞蹈展现出更轻松的姿态和最自然的动作,表演者必能展现出精气神和灵气。舞蹈的编排和练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指导教师要注重舞蹈的编导过程和教学方法,让舞者在日常练习的过程中增加对舞蹈动作的感知力,让舞者不由自主地爱上舞蹈,爱上文学艺术,真正发挥舞蹈的高效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舞蹈编排者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让舞者感受“多元化”、“高效化”、“情感化”的舞蹈练习过程,这样既丰富了舞蹈练习内容,也让舞者与编导 教师之间有了心灵上的沟通,方便交流和探讨实质性的舞蹈动作,达成一致的看法,充分运用文学素养,提高舞蹈编导的高效性和质量性。编导教师要提高学习者善于发现美的能力,培养其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舞蹈意识,构造“直观性”、“具体性”、“艺术性”的舞蹈练习过程。舞蹈的最高境界在于用舞者的形体之美来表现内心的艺术之美,从而达到人心形合一的效果。细节掌握好了,整体的结合优势有了,舞蹈的质量自然也就提高了。舞蹈指导和编导教师要发挥情感教学的优势,培养舞者的多方面思考和理解能力,让舞者选择合适的练习资料和舞蹈学习素材,丰富关于舞蹈方面的知识领域,让舞蹈的每一个细节变得更灵活和更完善。

(二)融入文学素养的探究热点,优化舞蹈编导方法

舞蹈编导者在丰富自身文化素质、学好舞蹈理论文化知识的同时,要不断了解社会时代文学的发展动态,对当代的潮流和舞蹈动向有一定的了解和解析,加深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感触,加强自身文学素养,秉承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舞蹈文艺精神,面临文学素养的舞蹈编导任务,临危不惧,勇敢前行,不断完善自我和发展自己,并在舞蹈编导的过程中,不断融入文学素养的探究热点,努力优化舞蹈编导方法,注重细节和过程,加强每一个舞蹈动作的力度和强度。如果舞蹈没有其灵魂所支撑,整个团队就会显得零零散散,没有核心精神和舞蹈魄力,也就不能显现出舞蹈的生命力。因此,正确运用舞蹈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舞蹈编排者要注重文学素养,在编排舞蹈的过程中,合理运用技术技巧,让整套舞蹈动作显得更流畅和具有文学气息。在舞蹈编导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舞蹈文学素养的实质性内容,严格要求舞蹈训练者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场舞蹈的练习,跳舞者在练习舞蹈和熟悉动作时,可以注重每个动作的接触点和时间点,从而准确把握肢体的运作准确度。指导教师要让舞者明白每一个舞蹈动作的关键点和主要舞蹈因素,比如在挥舞手臂时,要牢记手臂挥舞的正确高度和与肢体的接触点,以便达到和团队其他舞者协调一致,才能让观众觉得整个舞台有一致性和完美性。而舞蹈者在记住舞蹈的步骤时,还应该记住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的正确顺序,一个很小的动作细节就可能影响整套舞蹈的美感,也能充分体现一套舞蹈动作编排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一个完美的表演,是需要全体舞者的极力配合的,所以在舞台上一定要有固定的表演中心。编舞者要有合理的规划和编舞方案,严格训练舞者的专业素质,而舞者们可以在训练和演练的时候就形成以舞台为中心的习惯,并时刻把握好自己所在的位置,不能偏离舞台中心和团队整体,加强每个舞蹈细节的练习,由于舞蹈中常常含有进步、花步、变换步等步调,人身体的位置就会随着身体的摆动而改变,舞蹈者要根据计划好的舞蹈动作进行合理选择和判断,找好跳舞的中心点,就能让舞者的肢体最大程度地舒展开来,就能在肢体的协调性中让舞蹈和舞台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韵律感。

(三)注重文学素养的培养模式,保证舞蹈编导质量

现代社会是一个注重美的社会,人们对于美的定义和追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当代舞蹈编导过程中加入美学元素和文学素养是势在必行且任重而道远的。舞蹈编导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和编导模式,了解舞蹈教学的基本流程,规划合理的教学方案,掌握文学素养下舞蹈编排的主要特点,培养舞者的综合能力,构造出完整和充满美学素养的舞蹈动作。在舞蹈编排的过程中有效加入文学素养的方法,能不断激发舞者的积极性,培养舞者积极地探寻舞蹈的知识和练习素材,而且,舞蹈者要注重情感舞蹈的练习方法,即在舞蹈练习的过程中融入文学素养,将感情带入到各个舞蹈动作中,加强舞蹈的美感。舞蹈编排者要不断培养自己发现美的能力,在生活中注重细节,感受日常的小事,主动发现生活元素并有效地构思,把生活素材合理地运用到舞蹈作品的创作中。舞蹈要求全部身体部位一起灵活运作,才能表现舞蹈的艺术性。敏捷的动作和轻快的步伐能增加舞蹈的吸引力,让动作更协调和富有节奏感,让舞姿看起来更优美。编舞者要特别注重文学素养的培养模式,保证舞蹈编导质量。表演者想要展示出一场活灵活现的舞蹈盛宴,就要让观众看完舞蹈后有视觉冲击和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个时候就要灵活地运用舞蹈当中的技能和技巧,来丰富表演的内容。舞蹈指导教师要注重学者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舞蹈意识的塑造,要经常利用实质活动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利于美的思考的舞蹈教学视频,让学生的思维回归大自然,感受到真情实感,体会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特点,激发学生发现美的意识,感受每一个舞蹈动作的精华和姿态,并鼓励舞者主动探寻舞蹈的奥秘和技巧。日常中多和舞蹈者进行讨论和交流,取长补短,并经常练习和巩固舞蹈动作,合理地构思和发挥,在舞蹈的学习中升华自己。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不怕什么阻挡,只怕自己投降”,舞蹈编导者要不断在舞蹈编导过程中加入美学元素和文学素养作为主要内容,只有在舞蹈表演中融入专业的舞蹈技能和灵活的舞蹈技巧,融入文学素养的探究热点,优化舞蹈编导方法,并充分加入文学素养,注重文学素养的培养模式,才能有效保证舞蹈编导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书君.舞蹈编导在创作中如何力求新颖独特[J].民族艺术研究,2015,(2):55-56.

[2]邱彦茜.浅谈如何提高舞蹈编导的创作能力[J].大众文艺,2014,(21):98-100.

[3]江源.舞蹈编导理论探究——评《普通高校舞蹈编导理论与技法》[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2):89-90.

舞蹈编导论文篇(3)

少儿舞蹈编导课程是高师音乐学和音乐表演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能较好地创编少儿舞蹈是每个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是舞蹈教学能力中的高级行为方式。

作为舞蹈编导不仅要会编舞,还要会导演。少儿舞蹈编导就是根据舞蹈编导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少年儿童的角度出发,来探究适合具体人群的编排方式。少儿舞蹈创编虽然是面向儿童,但它也有自己的创作规律、理论体系、表现对象、社会作用和美学价值,从而构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艺术学科。从整个社会主义的舞蹈事业发展来看,少儿舞蹈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程和系统工程,它在多姿多彩的舞蹈世界中起着其他任何舞种都无法替代的作用。

本课程要求在掌握舞蹈基础专业知识(包括基训、幼儿舞蹈、风格性民族民间舞的训练)的基础上,1、通过舞蹈理论的讲授与舞蹈实践的编排,学习少儿舞蹈不同形式的创编技巧,运用不同创编方法与各种技术技能,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不同的少儿舞蹈形式、结构,区分并研究少儿舞蹈与成人舞蹈在编排上的不同。还要让基础技能的学习与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鼓励他们大胆的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掌握各种儿童年龄段的不同特点,把握童心、童趣等特征。2、学习少儿舞蹈教学法,向学生传授教学经验和现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相应的教学能力,将学习过程与少儿舞蹈教育需要的实际联系起来【1】,毕业后能自如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胜任中小学各类节日和活动的舞蹈编排,将来可以满怀信心地走上工作岗位。

一、现行教学大纲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目标导向缺失,创编意识培养、创编实践和课外延续学习不足。课堂上很少安排创编,只是一味的灌输舞蹈动作、组合,造成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实践力都得不到开发,不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

2、师范性质突出不够,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与培养中小学音乐舞蹈教师脱节。没有通过实际调研,不了解当地基础音乐教育的需求,而盲目制定教学内容,教学计划,造成培养出的学生不能胜任基础音乐教育。

3、照搬舞蹈专业院校的舞蹈创编教材,与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称,没有明显区分少儿舞蹈与成人舞蹈在编排上的不同,针对性不强,带有盲目性。

4、对学生的实际创编能力培养不够,学时分配不科学。有些地方高校很少甚至没有安排少儿舞蹈编导课程,有的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合理科学的安排好教学内容。

因此,教学大纲的修订势在必行。

二、修订计划

1、通过调研,明确教学目标,建构符合中小学教育实际的教材体系。仔细研究《中小学教育纲要》、《新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生艺术教育的要求;在中小学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各中小学对舞蹈教学的需求;考察借鉴各兄弟院校对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

2、利用课堂实验教学对本课程进行实践探索,不断改进、不断更新。

3、根据调研结果和实践教学研究,再进行分析、讨论,修订教学大纲和教案。

结合我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创编有针对性的、具有自主特色的少儿舞蹈编导教材,同时,密切关注少儿舞蹈教学领域的最新动态。

三、教学改革设想及实施途径

1、合理分配学时,着重实践部分

对与本课程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实践部分。本课程的实践环节主要体现在各种舞台实践中,因此多举办各种演出,或进行创作比赛等教学实践,通过这些实训和舞台实践活动,让基础创编技能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提高综合素质。

还可以大胆地把学生拉到大自然中,通过实地环境的认识,动作与情景相结合,引导学生找出动作的元素,通过与自然环境的情景交融来发展动作,编排动作组合。

还应组织学生到幼儿园、中小学观摩舞蹈教学过程,参与幼儿园、中小学的舞蹈创作与教学实践,教师也要多给学生提出指导性的建议,从备课到授课再到课外辅导,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各方面存在的差距,并加以弥补,不断提高他们少儿舞蹈创编和指导舞蹈实践的能力,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成为合格的中小学艺术人才。

2、加强即兴创编练习

通过即兴舞蹈创编训练灌输学生舞蹈动作的求异与创新理念,将成人舞蹈创编的某些表现手法灵活运用于少儿舞蹈作品创作之中,强化学生对少儿舞蹈作品结构、空间、时间、力等概念的把握,使学生在即兴创编中不断掌握和理解少儿舞蹈创编的方法和技巧。

3、遵循少儿舞蹈创编原则,体现少儿舞蹈特点

从儿童的心理出发,从形象性动作出发,体现童心、童趣、童真,根据教授对象的不同年龄特征实施有效的创编,区分少儿舞蹈不同年龄段在编排上的区别,以及少儿舞蹈与成人舞蹈在编排上的不同。

4、扎根地域文化,弘扬民族民间舞蹈

教材的选择要突出地域特色,应该将本省本地区最优秀的传统舞蹈编进教材,地方高等院校应充分发挥人才和科研优势,将传统舞蹈引入少儿舞蹈创编中,让地域文化为少儿舞蹈定位文化坐标,预设文化传统特性,提供文化生态资源,指明文化传承方向。地域文化对少儿舞蹈创作的影响表现出了文化层面的理论意义和与技术层面的实践意义,【2】如将淮河流域的传统舞蹈花鼓灯的动作元素融入创编中,使少儿舞蹈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为一体,创作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推动当地民间文艺的繁荣发展,服务地方文化产业。

5、改良考核方式

考核与评定的结构分五项,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分,评分标准:平时30%,期末70%。

舞蹈能力的考核:创编少儿舞蹈的能力占60%;幼儿舞蹈的教学能力,包括对教材的理解,基本动作结构特点的分析与运用、讲解示范、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占25%;表演占15%。

考试形式:以舞蹈表演的形式,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以集体考试、公开课考试、即兴创编的方式等进行考试。

总之,地方高师音乐学专业怎样开设好少儿舞蹈编导课程,需要根据地方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努力寻找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新模式,这是地方高师音乐学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高师舞蹈教育更好、更快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畅.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大舞台

[2]张海丽、杨传中.地域文化对少儿舞蹈创作的影响[J]北方音乐

[3]刘斌.高师舞蹈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科学教育家

[4]赵丽.论少儿舞蹈创编及其艺术风格——以安徽省淮南市少儿舞蹈为例[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舞蹈编导论文篇(4)

作为“艺术”之一的舞蹈,是人类最早创造的用肢体动作来表达内心情感的无声语言,舞蹈在人类发展的各种生活中,行使着传达、叙事、表意以及自我表现的种种功能,以求与自然界沟通,与神灵沟通,与他人沟通。人类文明建立以来,舞蹈就成为人以鲜明的意志主导,以特殊的形式训练身体,塑造理想化的身体艺术。因此,在舞蹈家的身体中,蕴含着每一个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阶级、不同个体人的政治观、文化观、道德观与世界观。每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都离不开舞蹈编导的辛苦创作。在本文中,笔者从理论角度分析如何提高舞蹈编导能力,希望能为更多热爱舞蹈编导事业的朋友带来帮助,从而创作出更多反映人民群众真实生活的优秀舞蹈,来为我国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重要力量!

1 想要提高舞蹈编导能力,要明确何为舞蹈编导

所谓舞蹈编导是指在舞蹈作品创作、排练和演出过程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优秀的舞蹈编导具有精湛的专业能力、丰富综合知识以及对生活独特的敏感性。从字义上我们可以看出,舞蹈编导是由“编”和“导”二者相结合,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一定要牢牢记住,“编”和“导”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因此,作为编导,在舞蹈创作中必须深入挖掘生活,敏锐地捕捉舞蹈形象,合理的编排舞蹈语言,创新舞蹈设计。

(1)我国舞蹈编导的历史。我国作为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在舞蹈方面有着辉煌的历史。据史籍记载,早在夏朝时舞蹈就发展的空前繁荣。夏朝有一位帝王名叫桀,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昏君,为人贪财好色,凶恶冷酷,但是他对舞蹈这门艺术却异常的喜爱,舞者也成了当时社会上普遍的一种职业。夏朝的舞者与其他朝代的舞者没有什么不同,走下舞台他们都是这个社会最普通的百姓,舞蹈对于他们来讲只是一种为了谋生的劳动,所以舞者也只是劳动者。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唐朝时,负责排练乐舞的“执事者”,就相当于今天的舞蹈编导。之后又经过历朝历代的更替变迁。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舞蹈事业非常重视,从事专业舞蹈工作的艺术家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同时学习西方优秀的舞蹈成功之处,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舞蹈编导理论。

(2)舞蹈编导的发展趋势。随着当前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每年我国培养出数以千计的舞蹈编导人才,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在舞蹈艺术团、电视台工作,还有一部分人通过走穴,活跃在各种文艺舞台。因此,笔者建议那些有志在舞蹈编导领域发展的朋友,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多学习专业知识,积累生活阅历,锻炼创新思维,争取创作更多能感动观众的作品。因为未来的竞争是很激烈的,舞蹈编导职业的要求必须使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去开拓新的舞蹈事业。

2 想要提高舞蹈编导能力,要学习国家文艺政策

想要使自己的编出的舞蹈有生命力,能够走向舞台,一定要了解国家的文化政策,了解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深刻把握当前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近些年,我国各领域优秀的文化工作者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树立新观念、确立新目标、采取新举措,形成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正能量,不断推动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文艺发展应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舞蹈工作者更需要“学众家所长”,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舞蹈领域团结起来,为国家的文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舞蹈工作者可以心情舒畅,直抒胸臆,自由选择适合个人风格、适合内容需要的表现手法,才能创造真正的舞蹈艺术。

当前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我国舞蹈编导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一些单位及个人对舞蹈编导事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舞蹈艺术可以推动国民素质的发展认识不够。想要更好的发展舞蹈编导事业,相关的舆论报道需要跟上,善于利用网络等新媒体资源,作为舞蹈编导更要深入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多创作有影响的精品,带动周围人,加快建设人才队伍,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培养,逐渐形成舞蹈文化产业,促进我国的舞蹈事业的发展。

3 想要提高舞蹈编导能力,要了解舞蹈不同种类

舞蹈领域有太多的未知需要人类探索,想要提高舞蹈编导能力,一定要了解舞蹈的不同种类,只有这样,才能根据不同的类型、不同的音乐进行针对性的编导。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笔者认为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

(1)生活舞蹈。所谓生活舞蹈就是指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精神需要而进行的舞蹈活动。这种舞蹈常见的有:以展现各民族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特征的习俗舞蹈;为、祭祀先祖等相关活动编排的宗教、祭祀舞蹈;在社会交往、商务洽谈、寻求配偶等活动中,为了增进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社交舞蹈;为了培养人才,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的教育舞蹈;为了达到自我宣泄,自我排解忧虑或表达喜悦等情绪的自娱性舞蹈;还有与其他专业结合,达到修身、健身效果的体育舞蹈、养生舞蹈、广场舞蹈等等。

(2)艺术舞蹈。所谓艺术舞蹈是指由舞蹈家(专业或业余均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集中、概括和想象,从而创作出主题思想鲜明、情感丰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化的艺术形象,由少数人在舞台或广场表演给广大群众观赏的舞蹈作品。这种舞蹈常见的有: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发展中,人民群众经过创造、积累、发展,以反映人的内心感情、社会形态、风俗习惯、民族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在民族民间舞蹈基础上经过不同时代舞蹈工作者的提炼再创造,形成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点的古典舞蹈;在20世纪兴起,强调反映现代社会生活的现代舞蹈;借鉴不同舞蹈风格,从而创作出不同于已经形成的各种舞蹈风格的具有独特新风格的舞蹈当代舞蹈。

4 总结

舞蹈是表达情感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笔者作为一名舞蹈工作者,特创作了这篇文章,从明确何为舞蹈编导、学习国家文艺政策、了解舞蹈不同种类三个角度分析如何提高舞蹈编导的能力,希望能为读者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 程.心中的祖国――音乐与文学作品欣赏[M].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

[2] 林琳,李伟.舞蹈形象的产生――浅谈舞蹈编导、舞蹈演员与观赏者三者之间的关系[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02).

[3] 张守和.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造人才――全面推进舞蹈编导学学科体系建设[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Z1).

舞蹈编导论文篇(5)

一、高校舞蹈编导专业开展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国民经济水平日益超前,在国民教育方面的支持力度也随之加大。高等院校是我国培养综合人才的主要阵地,其开设的内容与教学模式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一致性,特别是在人们物质生活条件不断充实的前提下,在精神世界上的需求也愈加丰富。舞蹈艺术是重要的精神文化之一,大众舞蹈审美与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保持着统一步调,为满足观众多种舞蹈审美需求依靠舞蹈编导行业对舞蹈作品进行创新开发创作,因而舞蹈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应是适应于舞蹈艺术时代审美需求。

开展舞蹈编导教学改革目的在于对高校舞蹈编导专业学生采取综合素质培养模式,除了舞蹈教学方向的培养,还需要关注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只有通过不断更新舞蹈编导教学方案才能够始终保持教学活力,使舞蹈艺术教学更具无尽魅力。

二、当前舞蹈编导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弊端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已经开设有专门的舞蹈编导专业与课程,舞蹈编导专业也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探索演变成一个体系完善的学科,然而当前高校所开展的舞蹈编导教学工作始终基于过去的教学经验与社会旧况,对已经焕然一新的舞蹈行业需求难以准确把握。部分高校当中开展的舞蹈编导教学工作存在很多不足与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

(一)培养模式片面,学生综合素质难以提升

高校舞蹈编导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包括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以及通识课程教学,舞蹈课程教学当中涵盖了众多舞蹈技能实践训练课程以及舞蹈专业理论课程,将一些基础的古典、芭蕾舞技法以及编导理念等都通过系统化课程教授。此外还专门开设供艺术专业学生选修的声乐、钢琴、体育、教育等通识课程。单一从课程体系构建角度上看,舞蹈编导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将舞蹈技能与素质文化结合,坚持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应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学过程始终难以打破课堂教学空间的桎梏,少有能够训练学生专业应用技能的舞蹈实践活动,让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沦为无用的“纸上谈兵”而难以配合实践需求,这样教学功能单一的培养模式难以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舞蹈编导人才,也难以满足舞蹈行业的真正需求。

(二)教学理念落后,漠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高校所开设的舞蹈编导专业采用的教学方式本身具有强制性特征,是过去教学经验累计的结果,也说明了高校当前的教学理念与学生的学习实际已经出现明显矛盾。舞蹈编导专业教师落后的教学惯性使得其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霸权主义,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动性与思维创新能力不能给予肯定,甚至伤害学生对舞蹈编导学习的热情。此外,大部分理论课程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听”完成,过于单一的课堂教学难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缺乏实践示范与模仿练习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学习思维难以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变。

三、如何提升舞蹈编导教学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一)提高教学队伍的质量水平,增加针对舞蹈编导教育者的专业考核

舞蹈编导教育者是开展舞蹈编导教学的主导者也是重要参与者,而教学队伍的水平能够直接决定舞蹈编导教学质量的好坏。作为一名优秀的舞蹈编导教育者,除了基本的身体舞蹈素质之外,最重要的具有较高的舞蹈情感表现能力、较高的舞蹈艺术鉴赏水平以及优质的舞蹈编导教学能力,通过开展针对舞蹈编导教学队伍的专业考核,对外引进优质编导教学人才能够保证舞蹈教育队伍的高水准,从而确保舞蹈编导教学的质量水平。

(二)提炼舞蹈编导课程设置,缩减教学耗时

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学习不同于一般专业的学习,其专业课程设置应坚持动静结合,尽量缩短教学战线,集中教学资源。在保障教学课时量的前提下可以尝试减少教学周期,让学生更好的保持良好的创作状态,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堂学习时间的同时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参加编导实践活动。

(三)解析经典舞蹈编导案例,细化舞蹈情感教育

舞蹈不是单一的肢体语言表达,而是由人类身体姿态,音乐艺术以及人类情感三部分组成,优秀的舞蹈表演无论在人物肢体表达上还是情感投入上都应具备超高的水准。因此,在一般舞蹈编导教学中,需要加深学习者对以往经典舞蹈作品的情感理解,从而提升学习者在舞蹈编导过程对舞蹈情感的渲染能力。此外,舞蹈编导教学不能始终停留在口头的教授,应通过海量的舞蹈作品分析与欣赏,让学习者直接感受舞蹈编导技能的魅力所在,通过熏陶学生的舞蹈艺术气质,从而实现舞蹈编导基本素养的提高。

舞蹈编导论文篇(6)

舞蹈编导教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模仿式舞蹈教学,它是通过编舞技术技法的训练、编导理论知识的学习、创作手法的解析等方法,引导学生走向创作的道路。教师应在舞蹈编导教学中抓好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的引导和运用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能否学好这门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舞蹈编导教学方法的宏观把握

1.1教师应从“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舞蹈,什么是舞蹈编导”入手,让他们明白真正的舞蹈创作并不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简单连接,而是根据舞蹈本身表达的思想和内在结构发展变化成为外在的肢体语言。教师可以通过舞蹈作品欣赏与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对舞蹈编导的概念更加熟悉,逐步了解不同的编创手法和表达方式。学生可较快地进入舞蹈编导学习的状态。1.2应让学生从“舞蹈编导理论和舞蹈创作实践”两个方面共同学习,使其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更加牢固地掌握舞蹈编导技能。在舞蹈编导技法教学中,先对学生进行系统教学,之后对课后作业进行评讲与修改,帮助其掌握舞蹈编导的编创技法。同时,使其通过编导理论的学习加深对舞蹈编导技法的理解,并将实践中遇到的编导问题反馈于编导理论学习,最终达到学生对编导技术技法的全面掌握。1.3应给予学生实践创作的机会,采用“自己创作自己表现、别人创作自己表现、自己创作别人表现”等不同方式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锻炼学生独立完成创作的能力、熟悉舞蹈编排的过程及细节,为今后的实践奠定基础。

2舞蹈编导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

2.1舞蹈动作语汇教学

2.1.1舞蹈动作即兴教学。即兴包括动作即兴、情绪即兴、命题即兴、音乐即兴等,以挖掘肢体语言为主要目标,可以有效地解放学生的肢体,让学生在瞬间本能地产生最具感情的动作,积累大量的舞蹈语汇。例如,编导教师分别给出不同类型的代表性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本能地舞蹈,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音乐传递给自己的信息,不要太多考虑节奏、调度、结构等要素,仅仅是用肢体表现,挖掘其最本能的自然动作。即兴对于舞蹈编导学习非常重要,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尤为重要。2.1.2舞蹈编导技术技法教学。编舞技法包括即兴编舞法、音乐编舞法、动作元素编舞法、动作动势编舞法等。动作语汇要想有所长进就要进行动作元素编舞练习,如动作分解变化练习、舞句编舞练习和舞段编舞练习。动作变化练习是指把动作的四个因素(动态、动率、动力、节奏)分别进行变化练习,保留一部分因素、变化一部分因素,再加上空间变化、方向变化、综合变化练习等。舞句编舞练习是指通过对音乐短句的理解,展开想象,找到主题,选择运用各种动作发展变化的方法,把主题呈现出来。舞段编舞练习是指在句的基础上扩充、展开,较完整地表达主题。掌握了这些技法,动作语汇会有很大突破,能让学生大量出动作,反复做此作业,把学生逼出无动作的“绝路”,从而激发更新更好的动作出现。2.1.3舞蹈作品和舞蹈形象的产生源于生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经常观察生活,把生活中不经意的动作加以加工提炼,就会创作出意想不到的动作。艺术离不开人的情感,从心底产生的情感所引发的本能舞蹈动作,更能打动人心,使观众产生共鸣,达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大量地观看舞蹈作品,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各种舞蹈语汇的熏陶,也会成为学习舞蹈编导的有效途径。在平时动作的设计中,应多思考、多琢磨,那么动作语汇将不再是一个难题。

2.2节奏教学法

2.2.1节奏示范教学。教师做一种节奏型的示范,让学生模仿,待学生掌握了此种节奏型后,教师给予其一定的模式让其发展变化。2.2.2节奏即兴教学,先给学生单一节奏型音乐,让其根据音乐即兴,之后再对多节奏型的音乐进行即兴练习,让其学会在一首音乐中处理不同的节奏。长时间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处理音乐节奏上遇见的问题。2.2.3情绪节奏教学。让学生欣赏情绪性较强的舞蹈作品时,带着问题观察作品中的音乐有哪些情绪,分析舞者是如何处理情绪节奏与动作节奏的,从而弥补自己在情绪节奏处理方面的弱势,也可以掌握多种情绪节奏的处理方法。

2.3舞台调度教学

2.3.1扩大语汇量教学。学生在学习调度时会遇到原地打转的问题,原因是动作语汇量的缺乏。首先引导学生克服动作语汇方面的难题,不要太过于注重动作语汇的发展而忽视舞蹈整体的发展,应从专注于动作的框框中走出来,把思路打开,置身于整个舞蹈中,让动作语汇为整个舞蹈服务。2.3.2借鉴优秀舞蹈作品中的调度运用进行教学。调度是表现舞蹈内容的一种方式,它辅助舞蹈动作向欣赏者传达舞蹈作品内在的情节和情绪。让学生先模仿优秀舞蹈作品中的调度运用,然后开始自己创作,同时要考虑什么调度贴合什么主题,怎样调度会产生舒适的视觉效果,使舞蹈更加出彩,思路一旦打开以后,便会游刃有余。2.3.3借鉴日常生活、调查资料及其它类艺术作品进行教学,画面调度也来自观察生活。例如,从姊妹艺术中学习,当电影中出现的精美画面符合舞蹈的表现情境时,可以运用到舞蹈中,并根据舞蹈的特殊性加以发展和改变。

舞蹈编导论文篇(7)

1 新时期对舞蹈编导素质的具体要求

1.1 具有相当的舞蹈形象思维能力

舞蹈作品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加工,作为一名优秀的舞蹈编导,需要通过对生活的仔细观察,来有效提取舞蹈形象,从而为舞蹈创作积累素材。这需要舞蹈编导具备感悟生活的能力,能将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抽象为舞蹈作品中的形象,能抓住生活中具体人物的典型动作特征,从而形成必要的舞蹈素材,进一步有效指导自己能编导出优秀的舞蹈作品。

1.2 能从各种舞蹈类型中汲取营养

新时期的舞蹈编导必须是复合型的人才,必须能胜任各种舞蹈编导工作的需要,能集合民族舞蹈、中国舞、现代舞等不同舞蹈中的优秀元素,从而为素质舞蹈形象,编排舞蹈动作贡献力量。以往只具备某一方面编舞知识的编导已经不能新时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舞蹈创编工作需求,只有不断丰富编导人员的业务知识和综合能力,才能满足新时期舞蹈编导工作的需要。

1.3 能综合运用多种编导技术

舞蹈技术固然是舞蹈编导中的主要技术因素,但是,舞蹈编导同样需要配合音乐、舞台、灯光、音响等技术因素进行编舞,从而给观众带来完善的视听享受。仅仅专注于舞蹈创作技巧的钻研和提高是不够的,还必须将舞蹈创编作品与其他因素有机结合,能充分利用更多有利条件和转换好不利因素,才可以编导出更符合实际情况,更有效表达作品主旨的舞蹈作品。

2 提升舞蹈编导素质面临的主要瓶颈

培养一名优秀的舞蹈编导,不仅需要进行系统的理论教学,更需要给舞蹈编导大量的实践机会。在我国舞蹈创作持续繁荣发展的新时期,现有的舞蹈编导培养体质,舞蹈编导自身的精神世界,舞蹈编导的创作实践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提升舞蹈编导的素质还需要打破很多瓶颈:

2.1 打破舞蹈创作泾渭分明的界限

在我国传统的舞蹈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着严重的泾渭分明的界限,舞蹈编导通常被分为民族舞、现代舞、中国舞等不同的特定艺术类型,从而使舞蹈编导的创作风格固定为某一种类型,这种长期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当代舞蹈综合发展的趋势。如何打破这种对创编人才的培养束缚,有效提高创编人员的综合能力,使舞蹈编导具有充分运用舞蹈语言进行自由表达的能力,是当前提升舞蹈编导素质面临的主要瓶颈之一。

2.2 打破舞蹈编导的宏观视野瓶颈

舞蹈编导应当专注于研究舞蹈的创编技法和理论知识,但舞蹈编导不应当只局限于研究舞蹈的技术思维领域。在多元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舞蹈编导更应该关注外部世界及环境的变化发展,使自己获得良好的综合文化知识修养,从而可以使舞蹈编导在其他艺术门类知识中获得养分,真正形成微观的舞蹈艺术能力与宏观的时代文化特征的有机结合,切实打破舞蹈编导面临的思想僵化、缺乏创新、创作趋同等问题,使舞蹈编导拥有广阔的创作空间。

2.3 打破缺少实践机会的瓶颈限制

优秀的舞蹈编导需要不断积累舞蹈创编经验,需要有可以供舞蹈编导发挥的空间。但是,我国舞蹈编导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大量可供创编人员进行实践的机会,也没有可供新舞蹈作品进行广泛展示演出的平台,舞蹈创编人员创作的作品只能在专业范围内或是有限的观众中进行演出,大型舞蹈作品、多演员参演的舞蹈剧目等更是很难给年轻编导提供实践机会,这导致我国舞蹈编导后备人才培养乏力,因此必须打破实践机会有限的瓶颈。

3 有效提升舞蹈编导素质的主要路径

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新时期大量新舞蹈作品的涌现,国际国内舞蹈理论的创新,都要求有效提升舞蹈编导的素质。舞蹈编导只有立足自身素质修养,不断丰富舞蹈理论知识,勇于舞蹈创作实践,才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素质。

3.1 有效夯实基本舞蹈创作技法

专业的舞蹈编导和从事舞蹈创作的工作者应当首先具备全面系统的舞蹈编导创作技法知识,懂得如何良好运用现代舞蹈技法有效表达作品的主题,达到深化舞蹈作品意境,切实表达主题思想情况的目的。具体来说,高素质的舞蹈编导应当掌握基本的动作编舞法、造型塑造法、音乐编舞法以及不同规模不同人员配置的大中小型舞蹈编舞的基本规律。明确不同创编方法的适用范围、适用类型,不同舞蹈元素对表达不同情感的积极作用,从而使舞蹈编导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运用各种舞蹈元素进行创作加工,使编导在创作中不断提升编舞能力,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

3.2 敢于对舞蹈作品进行创新

舞蹈编导的工作即是对舞蹈创编技法的运用过程,又是在创编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舞蹈素材进行取舍加工的过程,需要舞蹈编导根据作品的主题,现有舞蹈演员的素质,观众的欣赏水平等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创作出既符合时代潮流,又迎合观众欣赏水平的舞蹈作品。因此舞蹈编导的创新同样是一次戴着镣铐跳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舞蹈编导既不能脱离实际情况,又要大胆创新。具体包括对舞蹈素材的创新,对舞蹈语言的创新,对舞蹈人物形象的创新,对舞蹈造型的创新和舞蹈环境要求的声光电等辅助配合因素的创新等不同方面。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发挥舞蹈编导的积极作用,才能使舞蹈编导获得提升的空间。

3.3 在生活中寻找创编的灵感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同样来源于生活,又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提炼和升华,从而形成人们乐于接受,可以与观众产生心理共鸣的艺术样式。提升舞蹈编导的素质,更需要创编人员积极从生活中找寻创作的灵感,仔细认真的观察生活。例如,舞蹈编导要创作表现环节工人生活的舞蹈作品,就必须怀着感恩的心,深入到环卫工作一线去体会环卫工人的生活境况,去感受他们不辞辛劳,用双手美化城市环境的光辉形象,从而将环卫精神用舞蹈语言充分地表现出来。只有深入生活,有效体验生活,才能使各种舞蹈创编技巧找到活的灵魂,使创编人员找到创作的灵感和动力,也只有这样的创编出的舞蹈作品才能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切实达到文艺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观众的目的。

3.4 切实提升综合文化素质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样式,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存在于艺术空间之中的,它需要与文学、戏剧、历史、美术、甚至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充分的融为一体。例如,美国的百老汇舞蹈作品从来都是以反映有时代特征和有政治文化背景的舞蹈见长。民族舞《彩云之南》等我国近年流行的大型舞剧充分融入了民族特色文化元素。芭蕾舞剧作品《白毛女》则完全取材于文学作品。可见,优秀的舞蹈编导不仅要有丰富的创编技巧和实践经验,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要能深刻理解舞蹈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给观众带来艺术享受的同时,能引起观众的思考,使作品带来质的提升。

4 结语

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和观众都对舞蹈编导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具备完善的理论素养、具备舞蹈形象思维能力,能综合利用各种条件完成舞蹈作品等能力要求。同时要求舞蹈编导能有效解决编舞能力单一,综合素质不完善、实践机会少等问题。因此,舞蹈编导要不学习新知识,创新舞蹈编导思维、在实践中找寻灵感,通过多种渠道来完善提高编导能力,使舞蹈编导能有效满足工作的需要。

舞蹈编导论文篇(8)

自新疆舞蹈家协会成立至今已有五年了。过去的五年,新疆的舞蹈艺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五年来,新疆舞协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自治区文联党组的支持和领导下,在全疆各地舞协和各民族舞蹈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振奋精神,努力拼搏,为新时期新疆舞蹈艺术的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为了推动舞蹈创作和舞蹈理论研究,促进舞蹈人才成长,提高舞蹈水平,发展舞蹈事业,舞协于1997年4月在乌鲁木齐举办了“新疆舞蹈作品分析研讨会”。来自各地州的编导、理论工作者在研讨会上对全疆各地近年来创作并在区内外各种舞蹈大赛中获奖的优秀作品展开分析研讨,并从理论上进一步总结经难,突出了学术性、技术性,促进了新疆民族舞蹈艺术的繁荣兴旺。同时,与会代表从编导、教学、表演等方面还探讨了建立少数民族舞蹈理论体系的问题。由于舞协重视了舞蹈理论研究,使舞蹈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两次研讨会前后,有126篇论文在全国和自治区的各种报刊和杂志上发表,使新疆的舞蹈理论队伍逐渐成熟和壮大起来。

有了舞蹈理论对创作的支持,五年来,由新疆舞协会员创作的优秀舞蹈作品和优秀个人在国内外及自治区频频获奖。王小云参与编导的大型舞剧《大漠女儿》获文化部“文华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库来西.热介甫编导的大型歌舞诗《山水父母》获文化部“文化奖”。艾合买提江编导的歌舞剧《多浪之花》获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

“荷花奖”做为著名的艺术品牌,在海内外拥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荷花奖”是舞蹈专业的权威性大奖,是舞蹈界的最高荣誉。在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中,新疆舞协选送的由海力且木.斯地克编导的《顶碗舞》荣获创作金奖。库来西.热介甫编导吐尔逊娜依表演的舞蹈《天山姑娘》荣获大赛特设的表演特别奖。新疆舞协荣获组织奖。在第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中,新疆舞协选送的舞剧、舞蹈诗作品填补了新疆舞蹈创作的空白,新疆舞协荣获组织奖。1997年古巴哈瓦那世界青年联欢节上,由库来西.热介甫编导、吐尔逊娜依表演的舞蹈《天山姑娘》,荣获最佳表演奖。1997年在日本大孤举行的国际艺术节上,由再娜甫.

舞蹈编导论文篇(9)

舞蹈编导是“编”与“导”的紧密结合和高度统一,是舞蹈作品的创作者兼导演。随着舞蹈艺术教育正规化、科学化的发展,舞蹈编导领域需要进行专业的学科建设,研究舞蹈编导教育中的相关问题。然而,在培养舞蹈编导专业人才的过程中,来源于实践的经验积累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需要依靠大量的实践教学消化理解,并在实践中探索舞蹈编导专业创新性知识传递的特征。

定位准确的教学目标为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科学开展确定了基本的方向。它是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各环节、各步骤选择和安排的直接依据。首先,通过实践教学能够正确、客观地认知舞蹈艺术的发展,把握舞蹈创作的生命力。其二,在鼓励创新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培养舞蹈编导人才独特的审美及创新理念。其三,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尽早了解舞蹈编导专业的社会应用性,为日后择业储备经验。其四,在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挖掘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并最终能够通过合作或独立形式完成舞蹈编导类各项工作。上述有关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的提出,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层面、教育层面及舞蹈编导人才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也受到各种客观和主观条件的影响。然而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需要细化到具体要求上。

一、实践学习环境要求

1.从广泛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实践教学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实践教学区别于课堂教学最突出的特点便是教学环境的多样性,并要求尽可能运用社会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权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使得课程的应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未来的社会形势对舞蹈编导专业人才的要求将越来越迫切,舞蹈编导类就业方向也会越来越多样,当然标准也将越来越高。这种社会发展趋势和目标必然会对目前舞蹈编导专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相应影响,从而使他们尽早参与社会实践的愿望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所以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是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实现的基本保障,更是促进实践教学发展的外在动力。

2.学习活动本就是主客观活动的结合,可以说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也体现了集合性个体知识积累活动的过程,这就必须有适当的管理制度来支撑。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必须符合当今教育发展规律,因此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一定要锁定在使学生实践学习中的行为科学化、规范化、有效化,同时也是为了保障整体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其中,实践教学时间的安排是舞蹈编导专业教育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管理者给学生安排的实践学习时间应该与课堂教学相呼应,做到既科学又充分。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能够对课堂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并从实践中了解和接触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带回到课堂研究。

3.学习活动都属于某种认知性的精神活动,实践教学是完成这种认知性精神活动的一种方式。但是精神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物质条件的基本保障。特别是在当今空前繁荣的大经济时代,社会、学校,最重要的是家庭的支持。家长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精神辅助是高效率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物质条件包括有形和无形,在它们的支持下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才能够抛开一些束缚,大胆开展各类高效率的实践教学形式和内容。

二、学生自身素质要求

1.学习能力

在基本社会知识、人文知识、专业理论储备方面要求本专业学生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知识;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相关艺术学科知识并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系统地掌握舞蹈编导学科的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舞蹈编导专业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掌握舞蹈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有观察、理解、概括生活的能力,能独立运用编舞手段完成舞蹈作品的创作与排练。以上这些要求更强调一种学习的能力,通过各项实践教学推动相关学习能力进一步发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肢体能力

无论任何形式的学习都包括了大量的脑力和体力活动,舞蹈艺术思想需要依靠各种丰富多样的肢体语言传递,开发肢体动作潜能是舞蹈编导专业学生每天都在进行的研究任务。因此对于他们而言,经历的更是一种脑力和体力并用的学习过程。一般说来,体质较弱的学生很难长时间耐受大幅度、大运动量的身体训练,而意志薄弱者又很难忍耐创编工作艰苦的脑力劳动。所以,为了更好地完成舞蹈编导实践教学目标,能够接受长时间繁重的实践学习任务,学生们必须从生活各个方面增强身体素质,养成规律性的生活习惯,才能提高适应各项实践教学任务的能力。

3.心理能力

舞蹈编导实践教学更需要学习者拥有一种积极、健康,能够客观对待问题的心态,也就是具备良好的学习心智和心理因素。学习的心智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聪慧机敏程度和智商与情商健康发展情况,它是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所形成认知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舞蹈编导实践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偶尔会经历以往教学经验中不曾发生的状况,学习内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产生新问题。这些问题会暂时让学习者面临巨大的困惑,产生心理压力。合理调适自我,调动积极健康学习的心智是学习者如期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与学习效果有着密切关系。

三、教师引导能力要求

教师在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中改变以往传授者的角色,采用更多引导,以及提供相关参考的方式进行教学。其实这样的教学更加要求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社会、人文、其他艺术领域和本专业的知识储备,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要求教师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关注社会,分析本阶段学生独立或合作编排舞蹈作品时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引导式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提供背景资料启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种引导教学方式对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丰富舞蹈编导实践教学内容、提高整体教学质量都大有裨益。

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实践,实践经验是舞蹈创作永远的源泉。探讨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是为了实践教学活动能够更高效、优质地开展,使得舞蹈艺术创作能够源源不断地汲取生活的养分,保持舞蹈艺术永恒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舞蹈编导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J71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155-01

一、音乐与舞蹈共性分析

舞蹈本身为艺术表现形式,融入较多艺术元素,其中以音乐元素最为突出。从舞蹈演员表现便可看出,舞蹈表演过程实质为对音乐情感的表达过程。尽管从外在形式看,音乐为受众传递的是听觉感受,舞蹈为受众带来的为视觉感受,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事实上二者也有一定的共性。这种共性特征表现为:第一,音乐与舞蹈结合下,可为受众带来较深的感触,原因在于两种艺术表现形式都注重情感的传递。第二,重视节奏感,无论音乐中的韵律或舞蹈中的表现形式,都需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第三,注重内涵,音乐、舞蹈的展现绝非局限于“哗众取宠”层面,歌手或者舞者都应领悟其中的内涵,这样才能为受众带来艺术的美感。正因音乐、舞蹈间的共性较多,作为舞蹈编导除关注舞蹈表现形式或舞蹈内涵外,还需深层次了解音乐,确保将音乐与舞蹈有效融合,这样才能创作出更优秀的舞蹈作品,赢得大众的青睐[1]。

二、音乐修养在舞蹈编导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音乐修养对舞蹈创作的影响

舞蹈创作中,为保证舞蹈的观赏效果,一般需在舞蹈动作上引起关注,而舞蹈动作所展示的为舞蹈风格,这种舞蹈风格又需在音乐环境下实现。由于舞蹈与音乐融合中,舞者需将音乐、舞蹈作品的内涵同时展现出来,所以舞蹈编导在创作时,除在舞蹈方面有较强的灵感外,还需对音乐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挖掘其中的情感,进而提升舞蹈作品涵养。由此可见,舞蹈作品风格的塑造,很大程度受舞蹈编导音乐素养影响。另外,舞蹈作品的直接体现者为舞蹈者,表演中音乐环境将使其产生一定的心理情绪,若该情绪在表演中能使受众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可提高舞蹈表演魅力;但该情绪为受众带来负性心理,将导致整个舞蹈表演失败。所以舞蹈创作中,编导能否选择适当的音乐,成为影响舞者表演以及表演效果的主要因素。舞蹈编导对于所选音乐,除保证适合舞蹈作品外,要求对音乐相关的节奏变化、和声、力度、复调以及音色等充分掌握,进而才能获取更好的作品[2]。

(二)音乐修养在舞蹈中的作用

舞蹈编导音乐修养是影响创作的关键性因素,对于舞台氛围的营造也极为重要,原因在于好的音乐本身有动人心弦的效果。许多艺术家对音乐、舞蹈进行评价中,通常也会提及舞蹈表演中音乐的融入以艺术目标的实现作为最终目标,特别在剧情舞蹈方面表现更加明显。以“千手观音”为例,其一夜成名并非单纯因表现形式上打动人心,且聋哑人表演过程与音乐节奏完全融合,这种音乐、舞蹈、表演者相结合的情境令人震撼与感动。该作品之所以取得成功,除表演外,配备的音乐也极为关键,为观众所营造的舞台氛围壮丽辉煌。由此可见,舞蹈表演的成功需配备相应的音乐,这样才能产生震撼之感。

事实上,除“千手观音”外,国内外成功的舞蹈作品有许多,这些作品所展现的都是舞蹈与音乐的完美融合。本文在研究中选取“天鹅湖”为例,其作为古典芭蕾舞剧,创作过程中音乐与舞蹈的融合经历一段磨合过程,舞蹈编导彼季帕、伊万诺夫选择音乐时,充分考虑作品的内涵深意,最终决定以柴可夫斯基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但由于该音乐中融入的个人情感因素极多,如柴可夫斯基革新想法,若未能领悟音乐中创作人的情感,便无法利用音乐为舞蹈提供指导。对此,编导彼季帕、伊万诺夫认真分析音乐作品,深层次地分析音乐结构并体悟作者创作时的心情,在此基础上将音乐情感与舞蹈表现形式结合。若仔细观察该舞蹈作品,能够发现,其中的舞步与舞蹈旋转等都与音乐节拍相吻合,且在各舞段内,都可发现有低落、升华、起伏与高潮,完全贴合音乐情绪,最终作品获得好评。实际开展舞蹈创作、表演活动中,舞蹈编导应注意在音乐修养方面不断强化,可通过对优秀音乐作品、舞蹈作品中的音乐内容等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更多音乐内容[3]。

三、结论

音乐修养的提高是舞蹈编导综合素质强化过程中需考虑的主要内容。本文的研究发现,音乐、舞蹈二者在表现形式上有一定差异,但存在的共性也极多,若能有效融合,对提高舞蹈表演效果可发挥重要作用。无论从创作过程还是舞蹈表现过程,音乐都极为关键。因此,舞蹈编导需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音乐修养。

上一篇: 铁道工程专业论文 下一篇: 行动导向教学法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