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锅炉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9:13

工业锅炉论文

工业锅炉论文篇(1)

某企业有2台20T燃煤蒸汽锅炉,如图1所示。这2台锅炉通过1个给水母管分别给各自汽包供水,用汽量小的季节,2台锅炉只运行1台,当用汽量较大时,则必须2台锅炉同时运行。由于给水泵额定功率为37kw,一般情况下,1台锅炉运行时,只开1台给水泵裕量仍较大,而2台锅炉同时运行且用汽量较大时,只开1台给水泵无法满足需要,而开2台给水泵后,相对单台锅炉运行时,裕量更大。由于2台锅炉分别由2套DCS系统控制各自的电动阀门调节各自汽包的给水量,运行中,阀门开度较小造成给水母管压力较大,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电能,较高的水压还对管道、水泵叶轮和阀门造成损害

2变频改造方案

基于系统运行现状,本着既能节能降耗,又能控制简便、安全且投资较少的原则,我们设计了1套1台变频器拖动3台电机的方案。具体如图2所示。

在本方案中,充分利用了锅炉层有的DCS控制系统,同时增加了变频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和控制信号转换装置。

(1)硬件控制系统

a)西门子MM430变频器

MM430变频器是西门子公司最新研制生产的一种适用于各种变速驱动应用场合的高性能变频器(调试简单、配置灵活),它具有最新的IGBT技术和高质量控制系统,完善的保护功能和较强的过载能力以及较宽的工作环境温度,安装接线方便,两路可编程的隔离数字输入、输出接口以及模拟输入、输出接口等优点,使其配置灵活多样,控制简单方便,易于操作维护。

b)西门子S7-200型PLC

西门子S7-200型PLC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可直接安装于工业现场而稳定可靠的工作。适应性强,应用灵活。

(2)当1台锅炉运行时

由于只开1台给水泵,就足够锅炉汽包所需用水量,故此时,系统只对运行锅炉的汽包水位进行恒液位控制即可。

将切换开关置于相应位置,通过锅炉原有DCS控制系统中的手动操作器将控制该锅炉汽包进水量的电动阀完全打开后,再通过控制信号转换装置切断该控制信号,使原有控制回路断开,电动阀保持全开状态,同时,将该锅炉汽包液位信号切入PLC,让PLC将该锅炉汽包液位信号进行PID运算处理后,再由控制信号转换装置,将PLC输出的4~20mA模拟信号传递给变频器,从而控制变频器的输出转速。

在本控制过程中,关键的问题是过程参数PID(P:比例系数I:积分系数、D:微分系数)的整定。由于工业锅炉运行过程中,用汽量的多小和蒸汽压力的大小,决定了给水流量的大小和给水压力的大小。为了保证系统的相对稳定运行,不出现大的波动,对生产造成影响,在调试过程中,应多次反复调整PID参数,直至出现最佳控制过程。

(3)当两台锅炉同进运行时

由于2台锅炉分别由两套DCS系统控制,在运行过程,虽然蒸汽并网后压力相同,但由于燃烧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两台锅炉汽包各自的液位就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单台锅炉运行中所用的恒液位控制方案在此就不再适合。通过给水原理图(图1)我们不难发现,要对2台锅炉汽包的液位分别控制,最理想的方案是将1个给水母管向2台锅炉给水的现状彻底改变,将给水系统分开,使每个锅炉都有自己独立的给水系统,再在此基础上加装变频控制,由1台变频器单独控制1台锅炉的给水。但此方案不仅改动较大,投资较高,且要停产改造,显然是行不通的。为了能在不改变原有系统现状的前提下,更好的利用变频装置,节能降耗,减小系统运行,维护费用,提高原有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我们针对该企业2台锅炉的运行特点,设计了一套专用于2台(或2台以上)锅炉同时运行时的控制方案,即:蒸汽压力和母管给水压力的恒压差控制方案。

当2台锅炉同时运行时,由于外供蒸汽并管,故蒸汽压力相同,又由于2锅炉由同一母管给水,故给水压力也相同。但由于蒸汽用量的变化不定和锅炉燃烧情况的不同,蒸汽压力是时刻变化的。这样,为了能保证给锅炉汽包供上水,就必须要求给水的压力始终高于蒸汽压力,由图2我们看到,由PLC采集蒸汽压力和母管给水压力,通过处理、比较后,得到二者的差值,再将此差值通过PID运算处理,输出4~20mA的模拟信号给控制信号转换装置。再由该装置将信号传输给变频器,从而控制变频器的运行速度。这样虽然可以保证给水母管压力始终高于锅炉蒸汽压力(压力差的大小可以通过PLC在一定范围内任意调节),但锅炉各自汽包的液位却无法再通过调节变频器的转速去控制。在此,我们充分利用了原有给水控制装置,即汽包各自的进水电动阀门。仍由锅炉原有DCS控制系统采集各自汽包的液位,蒸汽压力,给水压力和给水流量等信号,去相应的调整进水电动阀的开度,从而控制各汽泡液位和进水流量。

此方案由于存在阀门的调节,所以理论上不能最大限度的节能降耗,但实际应用中,由于减小了给水母管与蒸汽压力之间的压力差,使电动阀门的开度由原来的平均10%左右开大到75%左右,系统回水阀门关闭,仍大大节约了能源。且本方案充分考虑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一旦变频器故障,系统可立即自动由变频运行状态切换至原有工频运行状态,完全恢复改造前的运行状态,保证锅炉正常运行。变频故障解除后,仍可方便的手动切换为变频状态,使变频器方便的投入运行,且不影响锅炉的运行。

3PLC

PLC是本系统的核心控制器件,它不仅辨识、处理各种运行状态,进行系统间的逻辑运算和联锁保护,还对输入的多个模拟信号进行处理、运算后,输出标准的模拟信号控制变频器的运行速度。主程序结构较复杂,其中,对液位信号进行PID运算的子程序,原理图和程序框图如图3、图4所示。

4注意事项

(1)由于变频器产生高次谐波,会对通讯产生干扰,同时由于PLC采集模拟信号,要进行A/D和D/A转换处理,在此过程中,容易受到变频器高次谐波的影响而失真。因此,必须将变频器零地分接且加装液波装置,对PLC用隔离变压器供电,最好将PLC安装于距离变频器较远的位置上。

(2)本系统所需液位、压力等模拟信号均采至锅炉原有控制系统,为了不影响原控制系统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应将原有模拟信号通过隔离分路端子分路后采用。

(3)锅炉给水是锅炉运行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其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锅炉系统乃至整个企业生产运行的稳定与安全。因此,一旦变频器出现故障而停车后,系统可自动切换至原有工频控制系统而不影响生产,这一联锁措施至关重要。

5结束语

(1)变频调速是电气传动系统工程,而变频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变频器容量、类型的选择,电气保护回路和控制回路的设计关系到变频调速系统应用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2)变频调速系统是基于微电子、电力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和电机等技术上发展而来的,有其先进性,但也有其不足和缺点,如电磁干扰,高次谐波的寄生电容,以及低速运行时的电机温升等。

(3)变频调速技术以其节能、环保、方便、工作效率高等优点,在现代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若将其再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则会进一步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稳定性。

工业锅炉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2-0050-03

Educational Reform Ponder and Practice in Boiler and Technologic of Boiler Plant//Zhu Caixia1, Zheng Hongliang2

Abstract According to course position of the boiler and the technologic of boiler plant and need of society development, on the of teaching experience,analyses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practice,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 for the Curriculum system, course content,methods, assessment methods of this course.

Key words the boiler and the technologic of boiler plant; course system; teaching methods

Author’s address

1 School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China 450007

2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quipment Management Centre of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China 450007

锅炉与锅炉房工艺是建筑环境及设备工程(简称建环)专业的专业限选课,主要研究如何安全可靠、经济有效地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进而转换为蒸汽(或热水)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具备锅炉与锅炉房工艺的基本知识,能够合理选择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初步进行锅炉房设计。

目前,工业锅炉作为工业及民用的用热之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锅炉技术的日新月异,高效、节能、环保概念的提出,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在理论与实践中发生了很大的发展,该课程的教学要求也遇到新挑战。

为此,教师应该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及社会需求变化,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教学改革,以增强教学效果。

1 优化课程体系

目前,该课程普遍选用的教材是由同济大学吴味隆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第四版)。该教材属于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系列教材,自初版至今已经先后印刷30余次,深受全国高校建环及相关专业的师生与工程技术人员欢迎,其主要阐述锅炉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论和设计的计算基础及方法。在具体教学中,虽然各校可依据自身情况进行取舍删减,但作为建环专业提供热源的课程,主要是如何高效、节能、环保地为用户提供所需热媒,内容应偏重于对锅炉房工艺掌握,对锅炉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论和设计计算要求不高。然而,由于该教材内容主线是围绕锅炉展开而非锅炉房工艺,有关锅炉房工艺的内容太少,且深度不够,因此该教材的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建环专业对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必须对该课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整改。

在这种背景下,教师依据本校学生特点,对该课程体系进行大幅度调整。由原来的以锅炉基本理论和计算为主线,更改为以锅炉房工艺的最直接内容为主线,基于原课程,大量减少锅炉理论知识,增补完善锅炉房工艺知识。课程内容由原来的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的基本知识、燃料与燃烧计算、锅炉的热平衡、燃烧设备、供热锅炉、锅炉水循环及汽水分离、锅炉本体的热力计算、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锅炉受压元件的强度计算、供热锅炉水处理、运煤、除灰渣及烟气净化、锅炉房设计及汽水系统,更改为锅炉及锅炉房的基本知识、锅炉房燃料供应系统、锅炉房通风排烟系统、锅炉房汽/水系统、锅炉房工艺设计、锅炉房的热工检测及自动控制系统,并且将课程名称由传统的锅炉及锅炉房设备更改为锅炉及锅炉房工艺。

2 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2.1 及时补充反映国内外锅炉技术的新进展、新成果、新设备

随着科技发展,国民经济水平提高,新技术、新成果、新设备不断涌现,锅炉技术也得到相应的提高,这就要求课程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然而学生使用的教材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及时反映国内外锅炉技术的新进展、新成果。故要求教师应跟踪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及时把经过检验的新技术、新成果、新设备及有关发展趋势融入教学内容,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使之保持新鲜的生命力。由于目前锅炉技术要求向节能、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锅炉排污水的回收利用、烟气余热回收、高效除氧、变频调速技术等提高锅炉效率的新技术等知识在课堂上进行有益的补充,比如及时补充高效除氧技术。

除氧器作为锅炉房的关键设备之一,如果除氧能力差,不仅给锅炉设备造成严重腐蚀、降低使用寿命,还会影响锅炉及热力系统安全性。对于大气式热力除氧器,教材中只介绍了传统的热力喷雾型除氧器,对于新型的旋膜除氧器则没有提及。然而作为一种新型除氧器,旋膜除氧器因除氧效率高,耗能少,目前已得到广泛的使用和推广。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及时补充,重点讲解旋膜除氧器内容,对于传统的热力喷雾除氧器,以课外作业的形式留给学生自学。

2.2 及时补充燃油、燃气设备与系统方面的知识

由于城市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许多城市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燃煤锅炉的使用。目前,《锅炉及锅炉房设备》阐述的内容基本上围绕煤锅炉展开,针对气锅炉、油锅炉的讲述内容偏少,而在实际的供热工程中,锅炉房工艺布置和设计往往是针对气锅炉、油锅炉而进行的。因此,该课程应对燃油、燃气设备与系统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进行大量补充。目前,该校的锅炉及锅炉房工艺课程不仅增补了燃油、燃气的燃烧计算、燃烧设备、燃料供应系统等知识,同时,该课程教学内容也是围绕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3种形式的锅炉展开的。

2.3 及时补充锅炉有关的国家新标准、新规范、新规程

锅炉与锅炉房工艺作为建环的主要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及时补充新规范、新规程的重要内容,保证学生及时正确地掌握国家标准。对于锅炉房应遵循《锅炉房设计规范》《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程》《工业锅炉水质》《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常用标准及规范,教师及时将最新内容传达给学生。如在讲第七章锅炉房的布置时,涉及锅炉房设计规范内容,课本只讲述了旧规范的“区域锅炉房”布置部分,对于新规范内“为某一建筑或建筑群体服务的锅炉房”,教材中没有提及,但实际工程中却经常用到。因此,在课堂中及时补充该部分内容,使学生对该部分知识有了全面正确的了解和掌握。

3 改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

3.1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授课学时的压缩以及计算机科学应用的发展,现代教学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而多媒体技术也的确以其强大的音像动画功能和活泼的形式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锅炉及锅炉房工艺课程具有设备结构笨重复杂、工作原理与流程复杂乏味、公式偏多等突出特点。如果全凭教材插图和文字来讲解,学生缺乏具体的感性认识,容易导致模糊理解,甚至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必须创建一个优秀的教学课件,课件中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素材,将过去难以形象说明的公式、原理清晰地表达给学生,将结构复杂、配件繁多的锅炉及锅炉房设备以图、文、音、像并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即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亦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对于本课程的主要设备锅炉,其工作特点决定了它必须封闭使用,而且不能拆卸,学生即使到现场参观也只能看到锅炉外观,对其内部结构的了解则只能根据书本上的知识及插图去想象,很难有感性的认识。同时,由于锅炉结构复杂很难理解,如果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仅仅利用书本上有限的信息,即便是再好的口才,也很难让学生明白,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为此,教师找来锅炉安装时的图片及录像,并将锅炉内部主要结构图做成可以展开的Flas,在课堂上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播放给学生看,使学生对锅炉本体结构的理解有了很大提高。

3.2 采用案例教学方法

工程实例不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锅炉及锅炉房工艺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适时地增加案例教学,在教学中能够结合一些工程实例,对实际案例进行介绍和剖析,非常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的增强。例如,在讲解第四章锅炉房通风排烟系统时,教师首先引入三门峡金渠制药厂锅炉房设计工程实例,通过讲解该工程的CAD图,引导学生了解锅炉房通风排烟系统工艺流程及设备组成,顺势引出该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最后讲解重点内容。通过这种方法,不仅使本章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明了、脉络清晰,同时学生学习起来也更有目标及针对性,授课内容更容易被接受。

4 探索与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考试是学校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质量测定和检验方式,也是关系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传统单一考试方式,只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不注重能力的培养,已经不适应当今知识与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因此,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特点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论文、实验、实习、调研报告、作品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鉴于此,锅炉及锅炉房工艺采取开卷考试。同时,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全过程考核(即从开始到结束、从课内到课外均考核)及重能力、重素质的考核原则,该课程最终成绩采用平日成绩和卷面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方法,并有意识加大平时成绩比例,平日成绩与期末成绩各占50%。平日成绩组成:考勤占20%,课堂提问占5%,实验占20%,作业占5%。试卷要求:试卷一般为5道综合分析题,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知识面宽度及深度,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虽然为开卷考试,要想在规定的2小时内完成并不轻松,要想得到高分也并不容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学生轻视该课程学习,激发其进取意。通过几年实施证明,效果良好。

5 结论

锅炉及锅炉房工艺的教学应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增强教学效果,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味隆,等.锅炉及锅炉房设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工业锅炉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3-0291-01

1 引言

锅炉设备在热电厂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热电厂中所备用的锅炉的是热电厂的重要问题,如果不对不处于运行状态的锅炉做好充分的包养工作,很容易导致由于设备老化加速,而对于锅炉保养得管理工作不到位也很容易导致锅炉外壳金属部分出现腐蚀等现象。为了能够保证锅炉这一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转,锅炉生产维护工作越发显得重要,本文中笔者将对此进行讨论。

2 提高锅炉的生产维修安全性

在热电厂中锅炉设备一般都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但是一旦出现故障则会引起很大的安全因素,如何有效的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现代锅炉都采用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运行控制,所以做好热电厂锅炉的生产控制实现对热电厂锅炉的有效控制是保证期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

2.1 做好锅炉燃烧模型

由于热电厂中所使用的锅炉一般都为大型锅炉,而大型锅炉内部的燃烧结构以及器身结构都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为了更好地达到锅炉生产及维修的目的根据热电厂的锅炉状况建立锅炉的燃烧模型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便能够为热电厂中锅炉设备运行所需要承受的负荷计算提供可靠地理论依据,这对于保证热电厂锅炉设备的正常运转是十分必要的。

2.2 完善锅炉管理机制

在当今的企业管理制度中安全管理责任制是管理企业的重要内容,由于热电厂锅炉管理工作是关系到企业运转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热电厂的锅炉设备安全生产管理中要不断的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机制,并且要对其安全管理制度实行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将热电厂的生产工作中的每项任务都落实到人,并且将安全管理工作于企业员工的个人收益相挂钩,这样便能够有效地保证企业管理责任机制的实行。

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要根据热电厂的锅炉运行要求以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责任制定,对于热电厂的运行锅炉设备以及处于备用状态的锅炉设备都要求做好在生产方面、维修检查方面以及锅炉的专业保养等做好详细的工作计划,在对锅炉设备的安全生产及运行维护保养工作中要配备有专业性的人才,并且要按照相关的管理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的管理。

2.3 提升锅炉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锅炉设备生产安全不但与锅炉自身的性能有关,与操作者的操作能力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由于锅炉设备在热电厂的安全运行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锅炉设备的安全运行,还需要从锅炉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入手,通过提升锅炉操作人员的安全意思来从根本上保证热电厂的安全生产工作。

2.4 加强锅炉中水质的管理

由于锅炉设备的运行状态与锅炉中所使用的水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锅炉设备的安全运行,要求在锅炉设备投入运行之前,首先对锅炉中所使用的水源进行化学性处理,避免由于水质不合格而导致锅炉设备发生腐蚀或者其他损坏。在锅炉设备中循环使用的水源则要求定期进行采样分析,对水的酸碱度以及硬度等都进行详细的检查,并且要做好采样检查记录,通过对比观察锅炉设备的运行状况。

2.5 加强交接班管理工作

由于热电厂的操作工人都实行交接班工作制度,而做好交接班管理工作是保证热电厂锅炉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内容,避免由于信息传达不清而导致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在热电厂的锅炉操作岗位进行交接班时要求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交接班会,并且全体人员共同对锅炉设备进行检查和清理,根据交接班时锅炉设备的运行情况做好相关的交接班记录。接班人员要根据锅炉房中锅炉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清扫以及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的上报管理部门。

3 锅炉附件的安全管理工作

由于锅炉设备的结构比较复杂,除了锅炉主体之外还有很多锅炉附件需要进行管理,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微小的错误就有可能导致锅炉设备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为了能够保证热电厂的正常运行,对锅炉附件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锅炉压力表的安全管理

锅炉设备的压力表是对锅炉运行状态进行直观监测的重要内容,不但能够通过压力表对锅炉内部的水汽压力状态进行直观监测,也能够对锅炉的其它量化运行状态监测的重要内容。在热电厂的锅炉房中,锅炉的主体部位、煤气进出口以及锅炉的蒸汽加热和阀门等部位都要装设有专门的压力表来对锅炉运行状态进行检测。目前锅炉设备中常见的压力表主要有液压式压力表、弹簧元件式压力表以及电子式压力表这几种类型,而传统的弹簧压力表由于其机械结构比较简单而且精度也比较高,所以在锅炉设备的压力计量中一直都是应用比较广泛的。

3.2 压力表的维护工作

由于压力表对于精度以及反映速度等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所以在热电厂的锅炉设别中所使用的压力表不但要求保持压力表的内外结构清洁,避免由于杂物较多而导致表的机械性能受到影响,而且要根据锅炉设备压力表的管理标准定期的对锅炉上所装设的压力表进行清理,通过预防性试验定期对压力表进行每年的例行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压力表要及时的更换。

由于当今的锅炉设备中都装设有专门的光敏元件,其能够通过光电转换的作用来实现对锅炉内部燃料的燃烧状态进行实时的动态反映,因此要保证熄火保护装置的安全稳定性来实现对锅炉运行的动态监管,避免由于在锅炉内部堆积大量的可燃性气体而导致锅炉设备发生爆炸。在锅炉设备的额超温报警系统中,由于锅炉上所装设的温度控制仪表以及声光报警器是对锅炉设备进行二十四小时监测的重要内容,一旦锅炉设备中的温度超过最大限度,报警装置能够实现自动的锅炉控制措施,通过连锁机构来降低锅炉温度,避免由于温度过高而导致锅炉设备发生爆炸,所以说此类仪表的维护和检查都是尤为重要的。

4 结束语

在本文中笔者对新时期锅炉生产维修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几点探讨,由于锅炉设备在热电厂的安全生产运行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热电厂的安全生产运行,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对这些内容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者的工作能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工业锅炉论文篇(4)

    锅炉是用以生产热水或蒸汽的设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作用,电站锅炉是火力发电系统三大主机之一,对火电的高效、洁净和安全生产及其重要,因此,“锅炉原理”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最核心专业课程之一。“锅炉原理”课程主要讲授锅炉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锅炉的炉内燃烧原理及燃烧设备、锅炉的传热过程、锅内水动力、受热面外部工作过程和先进锅炉技术的发展等内容,要求学生掌握锅炉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论及锅炉设备的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分析工程问题、锅炉设计计算和锅炉试验的实践能力。 

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高等教育要实现从知识型向创新型培养目标转变,具体到“锅炉原理”的课程教学中,创新应贯穿课堂理论教学和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已有较多的探讨和实践研究,[1-4]本文从“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出发,重点讨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以下简称“我校”)“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的目标定位、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实施方法。 

一、“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的定位 

“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的定位必须符合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定位,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大学教育教学规律,秉承我校办学理念,实施“基础、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夯实基础、强化实践、注重创新的思想,培养吃得苦、下得去和用得上的专业技术人才。应以“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为培养人才的宗旨,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始终围绕“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意识、重在实际应用”的教学指导思想,从人才培养目标、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实验教学队伍、实验环境条件和实验室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与建设,探索实现基础性验证实验、测定试验、创新性科研训练实验和拓宽知识面的演示实验的“四级实验”教学体系,实现教育创新。“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应实施从理论到实际、从传统到创新、从课堂到工程项目的工程化实践教学思想,围绕动脑想方案、动手做试验、动嘴讲成果、动笔写报告等“四动”能力,达到加深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在实践训练中切实培养学生处理工程问题,进行锅炉设计计算和锅炉试验的实践能力。 

二、“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内容的设计 

“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内容尚无可参考材料,根据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锅炉原理”课程大纲的要求,基于我校的专业师资、实验室和实习资源以及用人单位和历届毕业生的建议,科学制定“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内容。 

1.“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内容设计原则 

对我校“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实行“工程化”设计思路,并遵循四个原则,即实践训练内容以“锅炉原理”为中心、内容进程科学有序化、内容设计层次化和实施方式多元化。 

(1)以“锅炉原理”为中心,多课程之间紧密联系化。鉴于“锅炉原理”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最重要专业课,处于前期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后续课程之间的中心地位,因此在设计“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内容之前,先对我校“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和“燃烧学”等基础课以及后续专业选修课程比如“大型锅炉运行”、“单元机组集控运行”和“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知识点讲授情况以及实践实验训练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和总结,做到了然于胸,确保“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内容设计与前期专业基础课程及后续专业选修课程的紧密联系,力求通过该课程实践训练,既可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前期专业基础课的理解,加强对所学基础知识的实践应用,将所学的热工学知识、燃烧学知识在电站锅炉中加以应用,达到学生对锅炉原理中炉内燃烧、锅内传热及水动力和烟风阻力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为灵活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后续专业选修课程的欲望和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好奇心、主动性和积极性。 

(2)实践训练课程内容进程科学有序化。“锅炉原理”课程本身知识点之间的顺序决定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内容的设计次序,要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由易到难,脉络清晰。因此,训练内容应严格按照锅炉原理本身的发展进行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客观认识实践、原理性演示验证实践和工程实践训练三大内容。 

客观认识实践主要是对锅炉实物、锅炉机组整体模型、锅炉重要设备的直观认识,如在开设“锅炉原理”课程前进行电厂认识实习,对锅炉的实物直观认识,在“锅炉原理”课程第一节绪论课和锅炉组成课讲解后进行模型实验,通过模型参加实验、拆装模型和动画模型模拟巩固加深锅炉机组系统及组成知识。 

原理性演示验证实践。笔者通过几年的“锅炉原理”教学发现,锅炉的水循环内容是该课程的难点之一,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掌握,通过课程原理性演示和实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水循环等难点。该部分主要是对自然循环原理、直流锅炉原理等的演示验证实践内容。 

工程实践试验主要是对锅炉的三大计算能力的训练实践,包括锅炉辅助计算、热力计算、水动力计算、烟风阻力计算和强度计算的实践训练、锅炉热平衡的实验和锅炉机组运行仿真实验训练。 

(3)实践训练课程内容设计层次化。内容设计要贯穿层次化的思路,内容的难易程度要进行层次化设计,对训练中的每一个内容根据其在课程中的总体地位和重要程度按照“了解、理解、掌握”等不同层次进行分级定位;同时,根据学生个体水平的差异,对同一内容也要进行层次化设计,在满足分级定位要求和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上,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拓宽设计。比如锅炉的计算,对于普通的学生则只要会进行锅炉的辅助计算、各受热面热力计算和简单的水循环计算即可,而对于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更进一步进行较复杂的水动力计算、强度计算和烟风阻力计算,并完成一些计算程序的编制。 

(4)实施方式多元化。课程实践训练教学是实践性课程,因教学学时、实验室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教学实施的方式必须多元化,即课堂、实验室和企业生产三位一体,课堂演示、实验室参观验证实践和电厂实践构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训练。传统与现代先进技术结合,实践训练中采用比如计算机程序模拟、动画设计模拟实践、锅炉事故仿真模拟等先进技术手段实施实践训练。 

2.“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具体内容设计 

我校“锅炉原理”课程计划学时64学时,其中实验6学时。其前期基础课程包括“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和燃烧学”,还开设了后续课程“锅炉运行”和“单元机组集控运行”。“锅炉原理”课程内容多、难点多、实践性强,“锅炉原理”课程通常设置有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我校“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时间为1.5周。实际上,仅靠课程设计和6学时的实践训练难以达到学生牢固掌握锅炉原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包括锅炉原理6学时实验课、1.5周课程设计、16学时单元机组集控运行实验,但主要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教学过程贯穿第5至第8学期,延续2年时间,实践训练教学包括13个内容,90小时。具体内容和建议学时如下。 

电站锅炉机组实物模型和虚拟模型实践,2学时。标准煤样工业分析验证性实验,4学时。混合煤工业分析测试实验,4学时。煤的发热量测定实验,2学时。自然循环锅炉工作原理实验,1学时。多管水循环验证实验,1学时。直流锅炉工作原理实验,1学时。锅炉综合测试项目设计实验,13学时。锅炉原理课程设计训练,32学时。锅炉水循环计算训练,10学时。锅炉烟风阻力计算训练,6学时。锅炉启停仿真训练,8学时。锅炉运行仿真训练,8学时。 

三、“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实践 

我校“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课题在2008提出,在2006、2007和2008年级开始实施,实践证明,通过“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巩固和加深了锅炉原理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了学生动脑想方案、动手做试验、动嘴讲成果、动笔写报告等“四动”能力。我们对2006和2007年级的学生进行锅炉实践能力的调查分析发现,无论是研究生复试(锅炉及锅炉相关知识的笔试和面试),还是就业面试(热工学和锅炉等口试)过程中,学生对锅炉相关考题从容自如,安之若素。当然,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实施的方式还需更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 于广锁,林伟宁,梁钦锋.锅炉原理课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7,(3):29-31. 

工业锅炉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12-02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和建筑公共设施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锅炉与锅炉房设备》作为该专业的热源设备课程,授课内容应该全面并且应该有课程设计实践环节。但是为了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人才,在培养计划中,各门课程的学时数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缩减,该课程由原来的64课时缩减为32课时,并且我校的教学计划删除了重要的环节――课程设计。这种培养计划导致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肤浅,且不能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习只为考试及格、获得学分。因此,必须对该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锅炉及锅炉房设备》作为热源设备专业课程,主要内容包括[1]:锅炉结构,燃料的燃烧计算,锅炉热平衡,锅炉内部循环流动与汽化过程,受热面的传热计算,通风计算,锅炉房工艺布置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进行供热锅炉开发设计及锅炉房工艺设计等工作。《锅炉与锅炉房设备》课程概念多,设备多,原理抽象。通过讲授《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笔者深深体会到:仅仅依靠目前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学生记笔记,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很难进入到教师的课堂讲授中去,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更别说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和实际经验的掌握。而且,该课程目前没有安排课程设计内容,学生在毕业设计时,如果选择锅炉房工艺设计方面的内容,容易将曾经学的知识与目前的设计严重脱节,更谈不上学以致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安排了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但我校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都安排在《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开课之前,虽然学生都去锅炉房看过设备,进行了初步的认识,但由于还没有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实习的针对性不强,基本上是走马观花式的实践活动,等到开始学习这部分课程的时候,实习的时候看到的东西早已经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二、课程教学改革要点

1.完善课程体系,优化知识结构。《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锅炉作为供热热媒的来源,通过供热管线系统被输送到热用户。按目前的教学内容及实践看,学生只能掌握锅炉的一些基本理论,对一些需要在课程设计中掌握应用的内容,比如锅炉房工艺布置、水力工况分析以及供热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不熟悉。从毕业设计中反馈出来的信息发现,学生在锅炉房工艺设计中缺乏全局的系统观念,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能力也比较欠缺,管道之间的连接没有感性认识,绘图都是凭空想象,很不规范。为了改善这种现状,完善该课程的各个环节,在以后的教学中首先从改进课堂教学手段入手,在常规多媒体课件文字展示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制作生动有趣的动画课件,比如,针对第一章中“锅炉的基本构造”部分,不只是简单的文字叙述各个部件及功能,而是与Flas相结合,将锅炉的各个部件及组装过程生动地展示出来。同时介绍目前锅炉发展的趋势,把本课程最新的技术和设备内容介绍给学生,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知识含量。通过视频及动画手段,把“第一现场”带到课堂,既形象又节约资金。其次,这次课程改革将增加《锅炉与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环节,让学生将学习内容在过程设计中得到全面的复习与巩固,并且对课程教学中不容易阐述清楚的工艺系统及流程进行设计,通过锅炉房工艺流程的设计及各部分的设备选型,可以让学生将课程的各个章节融汇贯通,全面了解。

2.改革课程性质及评价机制。目前我校的《锅炉与锅炉房设备》为专业基础选修课,课程成绩不会影响学生的毕业绩点分,所以学生对待课程的态度极不认真,认为只要能考试及格、拿到学分即可。对作业采取敷衍的态度,稍有难度的题便放弃不做。当毕业时这部分学生如果分到了锅炉房设计的题目,便出现茫然无措,不知从何下手的现象。针对这种现状,此次课程改革将从教学计划调整入手,改变该课程的性质及考核方法,将该课程调整为专业必修课,从思想上让学生重视起来,同时更新观念,通过扩大评价内容,采取灵活的评价手段及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加大平常考核的力度,将章节的重点内容进行课堂测验,讲解较为复杂的工艺系统时,开展课堂小组讨论,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不同的热力系统,并将这些作为最终成绩重要的一部分来考核。

3.建立校内外认识、实习基地。根据锅炉课程的特点,在校外寻求合作,建立两个认识、实习基地。一是与锅炉的生产企业合作,可在课程开始后的前几周进行一次锅炉部件的生产观摩,让学生了解锅炉设备各部件具体形状,理解锅炉燃烧的原理,再回到课堂上与理论相结合,加强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二是锅炉安装企业,让学生了解锅炉的各个部件是如何安装在一起,组成锅炉系统的,使学生对锅炉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有个直观深入的观察和认识;三是充分利用校内的锅炉房资源,与学校后勤相关部门协商,让学生参加实际锅炉运行,深入观察、学习,使学生掌握锅炉房设备运行中的各个工艺过程,为锅炉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锅炉与锅炉房设备》课程作为建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应该根据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目录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研究,从课程性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环节几方面进行改革,以培养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教学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教学改革要取得全面的、实质性的效果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还需进一步探索并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工业锅炉论文篇(6)

一、引言

我国工业锅炉的使用非常广泛,目前,我国的工业锅炉最为常见的就是蒸汽锅炉,该类型的锅炉主要用在发电和供气工作中,原料以煤炭为主,其运行的常见形式就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就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是世界上工业锅炉使用和生产最为广泛的国家,工业锅炉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工业锅炉是以水为介质进行热量传递与动力的设备,对于工业锅炉的供热质量来说,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工业锅炉使用的水质不同,而不同的水质必然会带有不同的杂质,如果有些杂质没有经过特殊的处理就直接进入到工业锅炉内,那么就会给锅炉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不仅会导致锅炉元件腐蚀、爆管、鼓包、渗漏,甚至导致锅炉爆炸,带来人员的伤亡,此外,一些含有镁离子和钙离子的水进入到锅炉之后,锅炉水就会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逐渐减少,在锅炉内部在成水垢,当这下水垢附着在锅炉内部上,就会导致锅炉的热传递性大幅降低,导致工业锅炉的燃料不断增加,带来巨大的燃料消耗,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水质的情况不尽会影响着工业锅炉的运行安全,也会影响经济运行情况以及节能减排的效果。

二、工业锅炉水质管理的意义和内容

(一)工业锅炉水质管理的意义

做好工业锅炉的水质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锅炉水中的杂质,消除其中的悬浮物和固体物质,提高锅炉运行的节能减排效果,也可以增强其运行的经济性。目前,为了规范工业锅炉管理工作的质量,减少锅炉中的水垢,提高运行安全性,国家也颁布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来对工业锅炉的运行进行规范,此外,国家质检总局也制定了《锅炉水处理检验规则》以及《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这对于我国工业锅炉的水质检查工作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以上的条例和规则不仅规定了工业锅炉水质处理设备的安装工作、水质处理的检验工作,也规定了水质检验工作的具体方法和参考依据,可操作性极强。

(二)工业锅炉水质管理的内容

工业锅炉水质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锅炉水质的检测工作

水质的检测是工业锅炉水质管理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要了解水质中的杂质含量以及杂质情况是否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就必须对锅炉的水质定性定期的检验,在检验过程中,要严格遵照国家制定的标准和原则,采用正确的分析手段和处理措施进行,一般情况下,对于锅炉检测人员,国家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必须要求相关检测人员持有国家质监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在工作中必须秉承持证上岗的原则,在对水质进行化验和分析的过程中应该将取样次数保持在两小时一次,这样,才能够全面的检测说工业锅炉中水质的质量,对司炉人员的改进工作提出正确的建议。

2.锅炉水质的处理工作

在检测好锅炉水质的情况之后,就要做好水质的杂质处理工作,一般情况下,工业锅炉中的杂质包括镁、钙硬度盐等,为了保证锅炉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达到规定的供热性和安全性,我们通常会使用化学和物理两种防止进行杂质的处理,该项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在处理的过程中要细致、耐心,这项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业锅炉运行的安全性。

3.锅炉排污的控制

锅炉水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会在内部蒸发浓缩,此外,在锅炉水的运行过程中我们常常要添加定量的药剂,因此,其杂质的含量要远远的高于供给水的杂质含量,因此,必须根据工业锅炉的实际运行情况定期的将内部的污水排出,将锅炉水的杂质含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在这三项工作中,锅炉水质的处理工作是工业锅炉水质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而水质的检测以及锅炉排污工作则是水质处理工作的前提条件和后续保证,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必须要认识到三者之间的正确关系,将其紧密的衔接起来,才能使工业锅炉运行过程中的水质情况达到理想的要求。

三、工业锅炉水质管理方式

为了加强工业锅炉水质管理的质量,在进行水质处理工作时,可以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

(一)水质的处理要严格遵循标准规定

上文提到,为了规范工业锅炉的水质管理,国家已经出台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锅炉水处理检验规则》以及《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这也是我们进行水质管理工作时必须要遵循的准则,只有遵循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实事求是的进行水质的处理和监测,才能保证工作的规范性,才能达到水质管理的实际目的。

(二)水质的处理要遵循最佳水源的取水原则

工业锅炉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不同种类的水源,湖水、河水、自来水、井水等都属于取水的范畴内,为了保证工业锅炉的水质,在取水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最佳水源的取水原则,为此,必须要全面了解锅炉的型号、品质要求以及蒸汽压力的要求,此外,还要做好湖水、河水、自来水、井水等水源的对比工作,筛选出水质情况优良的水源,看哪些水源符合工业锅炉的供水标准。一般情况下,我国的湖水、河水以及库水的含碱量和硬度都要相对较低,井水和深井水的含碱量和硬度都会比较高,相关单位在选择水质时要综合各方面的情况,优先选择水质情况最好的水源,如果在选择的过程中遇到硬度低、碱性大的水源,在应用前就必须要做好脱碱和除盐的工作,保证锅炉的良性运转。

(三)水质的选择和处理要遵循用户至上的原则

工业锅炉提供的热量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其提供给的热水、过热蒸汽和饱和蒸汽可以满足发电、供热以及动力等不同的需求,为此,供热单位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要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其对供热的需求,从未计算出其对锅炉水质的需求,一般而言,如果用户的需求主要是发电,那么这种情况对锅炉水质的要求就会非常严格,对锅炉蒸汽的品质要求也较高,水质处理工作就会较为复杂;如果用户的实际需求是供暖和动力源,那么对水质的要求就会相对较低,对锅炉蒸汽的要求也不高,水质处理工作也就较为简便。

(四)水质的选择和处理要严格遵循节能的原则

在工业锅炉的实际运行过程中,防硬除垢,安全运行是其运行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原则,因此,对于工业锅炉来说,不管其供热的目的是为何,都应该将遵循节能的原则,为此,供热单位必须要不断改进现阶段的锅炉供热技术,将新技术和新科技利用在锅炉运行中来,提高水垢的处理效率,保证工业锅炉能够实现良性的运行,能够在运行的过程中将热效率的传达发挥至最大化,将排污热的损失控制在最小。遵循节能的原则不仅能大幅提高工业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也可以为用户提供质量较高的热能,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军:工业锅炉水质监督与管理[期刊论文],民营科技(管理纵横),2012(04):12

【2】白龙:工业锅炉水质监督与管理[期刊论文],知识经济,2011(07)

工业锅炉论文篇(7)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2.019

0 前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国家在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综合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就经济单方面而言,其发展一直呈现着递增的趋势。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电力事业的发展。而锅炉作为电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情况将会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锅炉水的使用其实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水源,其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及实际需求来进行选择。最常见的有地下水、自来水、地表水等。因此,对于电厂工业锅炉水质常规化验方法分析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1 电厂锅炉水质的分类探讨

对于我们来说,水并不是一个十分新鲜的物质,相反极为的普遍。而对于电厂工业锅炉水质常规化验方法的分析,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对水质进行总结,因为不同的水质在进入到锅炉中之后,其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自然界中对于水的划分很多形式,例如,地表水、地下水等。本文立足于水质的基本定义,将水分为硬水与软水。分别探讨了这两种水对锅炉的影响。

(1)硬水进入锅炉之后的特征及影响。对于硬水来说,我们可以将其简单的理解为硬度较大的水。而从学术的角度来来讲,水变“硬”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的钙离子、钠离子、镁离子相对较多。当这种类型的硬质水进入到锅炉当中之后,就会对锅炉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它会使锅炉内部的热量不断变化,可能是温度升高,也可能是气体收缩。而当水中的离子含量达到饱和之后,在锅炉的内部就会产生大量的碳酸钙,而产生的碳酸钙长期以往的存在在锅炉内部,则会使内部的温度不断变化,并且导致锅炉整体受热不均。而在极强的内部压力作用下,锅炉最终将会发生爆照[1]。

(2)软水进入锅炉之后的特征及影响。软水是相对于硬水来说的,也就是水中含有较少的钙离子、钠离子、镁离子。自然中大部分的水都是硬水,而软水的形成过程是利用钠离子交换剂,将硬水中的其它离子转化为钠离子而形成的。但是在应用软水过后将会是锅炉内部的酸碱度失衡,长期以来就会腐蚀锅炉内部的零件,发生锅炉体鼓包等问题。对锅炉的运行产生了较大影响[2]。

2 电厂工业锅炉水质常规化验方法探析

(1)锅炉水质硬度化验及软化方法。因为水是锅炉的基本组成元素,而水质硬度问题也是影响锅炉正常运行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首先对锅炉水质硬度化验及软化方法进行研究。在对锅炉使用水的水质进行研究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检验步骤:首先进行取样,曲100ml的锅炉水样品置于250ml 的锥形瓶当中。然后往锥形瓶中加入3ml的氯化铵溶剂与少量的固体铬黑 T指示剂。摇晃锥形瓶,利用 EDTA溶液进行滴定,直到试液变蓝为止,记录所消耗的EDTA溶液体积,最后利用GB/T6909-2008推测锅炉水的硬度[3]。

(2)锅炉水酸碱度的化检方法。在进行锅炉水酸碱度的化检中,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在本文接下来介绍的方法中,将会以玻璃电极作为实验中的指示电极,将饱和状态的甘求电极作为实验的参照电极。在整个实验当中,以ph4或ph9为标准缓冲定位液,对所需测试的溶液进行ph值测定。首先需要先称10.21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然后将邻苯二甲酸氢钾溶于待测试剂水中,且将其定容为1L。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这种溶液的稀释效应较小,所以将其放置几周之后就会产生发霉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事先在溶液当中加入例如百里酚等微溶性酚或其化合物。对于新的玻璃电极与久置不用的电极应该事先ph4标准溶液中浸泡一个昼夜[4]。

(3)锅炉水溶解氧含量。当锅炉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不断增加,就会导致锅炉内部出现氧化现象,而长期的氧化问题将会使得锅炉内部产生不同的质地,阻碍锅炉的正常运行。而对于锅炉水溶解氧含量的检测首先需要称取0.8―0.9g的靛蓝二磺酸钠,然后利用1ml的二级试剂水使其表面湿润,随后加入7ml浓硫酸,在80℃的环境下水浴加热30分钟。然后加入少量的二级试剂,随后将靛蓝二磺酸钠溶液转移到的500ml的容量瓶中,稀释标定[5]。

3 结论

电力产业是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动力,是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无论处于哪种发展阶段,都不能忽视了对于电力产业的发展。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电工厂中的锅炉水质分析,阐述了电厂工业锅炉水质常规化验方法。并结合实际的情况给出了一系列合理化的建议。笔者希望的可以通过这篇文章,从根本上锅炉水的水质问题,最大程度上增加锅炉的稳定性,提高锅炉的安全质量。虽然以上论述只是个人意见,其论述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但希望可以对读者起到借鉴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翠,刘光耀.电厂工业锅炉水质常规化验的方法和意义[J]. 科技与创新,2016(07):105.

[2]孙建国.工业锅炉水质常规化验方法及精确度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2):134.

工业锅炉论文篇(8)

作者简介:曹玉春(1973-),男,江苏盐城人,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副教授;纪国剑(1980-),男,江苏句容人,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常州 21301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常州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GJY201200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110-02

一、新时期“锅炉原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作为重要的能源转换动力设备,锅炉不仅常见于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同时也是火力发电系统三大主机之一,是各行各业动力“源”之所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锅炉原理”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专业课程,也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过程控制及装备等众多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具有较宽广的受益专业面和众多的受益学生人群。

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一次能源中约70%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转换利用,其中大部分在锅炉等燃烧设备中完成,这一趋势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此外,农林生物质、城市生活垃圾、污水污泥等新型资源化利用也大量通过锅炉设备来进行燃烧处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锅炉在高效、环保方面的技术也日新月异,各种特种工业锅炉不断涌现,电站锅炉正朝向大容量、高参数机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能源资源的日趋紧张、全球气候变暖及燃烧污染物排放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能源资源在锅炉中的高效清洁利用已成为能源转换与利用领域的重大课题。显然,这些问题的解决与锅炉技术的不断技术革新密切相关,通过高效低污染锅炉设备及系统不断的优化设计、优化运行与高效管理来系统实现。因此,“锅炉原理”课程的建设及教学对我国能源生产与转化利用领域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常州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锅炉原理”课程,已经开设有近2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重点高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紧跟锅炉技术发展步伐更新教学内容,综合利用多媒体、网站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强化情景教学和实践环节,将素质教育的观念和思想贯穿始终,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促进三者协调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造和创新,为促进“锅炉原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二、科学定位课程和教学目标任务

常州大学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省属地方普通高校,学校的特色就是服务行业和长三角区域经济。近年来热能与动力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面向电厂、能源、动力设备制造及安装、运行等企业,因此我们确定“锅炉原理”专业课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是围绕锅炉设计、制造和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课程以培养学生工程素养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其总体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会运用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分析并解决锅炉运行中的技术问题,通过课堂教学、实际环节和课程设计三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锅炉基础理论知识,初步具备分析锅炉运行、设计、安装、制造等相关技术问题的能力,了解锅炉技术最新发展趋势,培养严谨务实创新的工程理念,以及为日后能胜任锅炉、燃料与热能利用有关的运行、设计、安装与研究工作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三、“锅炉原理”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

1.跟踪锅炉技术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特点与基础课程有所不同,专业课中的知识点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专业课教材的内容不断更新,这就要求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能及时地反映相关技术的发展。随着国内锅炉教材的不断更新,课程组科学选取合适的最新版本的教材。同时,课程组借助教师科研上的优势,及时收集国内外锅炉厂家、设计院、火力发电厂和工程公司锅炉方面的最新文献资料,从中获得大量锅炉设计、制造方面信息,如超超临界电站锅炉、大型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等。另外,由于锅炉燃烧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锅炉控制污染排放方面的最新技术发展迅猛,课程组及时收集燃煤锅炉脱硫、脱硝等方面的最新技术和成果融合到教学内容中。不仅如此,教师利用科研出差深入到工程一线,现场考察并拍摄了大量锅炉及其内件的照片,为授课掌握了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并及时更新到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中,以此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该专业课的兴趣。

2.综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设置这门课程之初,教学内容以传统的理论为主,开设相应的实验和课程设计。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本课程除了加强理论教学外,还借助实物模型、设备的三维动画及录像带等音像资料、仿真实验及研究型实验,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也从单一的黑板板书教学转向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多种教学形式。

在学生学习“锅炉原理”这门专业课之前,组织学生参观30万千瓦电站机组模型,通过这种直观演示让学生对电站锅炉有一个初步认识,在电厂认识实习期间组织学生跟班运行,使学生对实际运行中的锅炉有更进一步的感性认识,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奠定了基础。在课堂教学方面,以前主要以黑板板书教学为主。由于教学手段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课题学习积极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学改革的发展,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被逐步引入到本课程的教学中。课程组教师收集了大量锅炉设备三维动画、锅炉设备现场录像和多媒体教学课件,建立了共享多媒体资源,借助这些多媒体资料形象地讲解各种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将过去因没有实物对象或由于实物过于复杂而难学的抽象的工作原理、复杂的结构具体化、形象化,对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直观的概念,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提高了教学效果。另外,在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部分保留了黑板板书教学形式。这样做的优点是既能发挥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等优势,又能保留黑板板书的亲和力强、逻辑严密、交互性好等优点。

3.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感性认识

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建设了煤质分析、锅炉综合仿真实验平台、锅炉模型室等实验室,另外通过与校外企业合作,开辟了包括火力发电厂、能源设备厂和锅炉设备制造等在内的多处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实践教学环境为“锅炉原理”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硬件条件。

结合“锅炉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课程组将过去四周的生产实习分成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两个阶段,两周校内实习结合本课程安排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目的在于使学生对锅炉的基本知识、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有初步的认识,校外实习则主要使学生对运行中的锅炉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这样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激发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另外,考虑到部分学生学有余力,开展了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将科研资源引入本科教学,为部分本科生配备了从事课题的老师作为导师,引导学生适当参加科研活动,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将教师的科研试验平台与学科建设资源转化为实验教学资源 ,以提升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

4.推进课程设计环节的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实效

传统的“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提供给学生锅炉设计参数资料,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按照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具体要求,通过查阅资料、确定方案、设计计算、绘制图纸、编制计算说明书等一系列工作来完成。从教学效果来看,一是课程设计往往是“孤立”地进行,即在专业课讲授完后进行,与专业课的衔接性较差,造成设计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脱节;二是课程设计题目过于单调,考虑到学生今后工作的团队合作性,往往做同一种炉型的设计,尽管给定的燃料特性等设计数据有一定的差异,但大家做出的设计还是差别不大,不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不能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甚至还可能诱发抄袭等弊端;三是对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也比较单一,教师往往在课程设计环节的成绩评判上显得为难和被动。

经过综合考虑,课程组对“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时间安排进行了调整,在“锅炉原理”课程讲解到一半左右时提前将课程设计的题目布置给学生。课程设计内容不再限于高压煤粉炉,而是包括链条炉、电站锅炉、流化床锅炉和余热锅炉在内的多种炉型。这些题目的涵盖面广,复杂程度和难度差异较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将来的就业意愿等选择不同类型和不同参数的锅炉进行设计。提前公布课程设计的题目之后,一方面由于时间充足,就只给出设计要求,由学生根据设计要求自定设计方案,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学习的目标也更加明确,学习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5.创新课程考核手段,科学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考试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在“锅炉原理“的教学中强调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切勿死记硬背,主要是要求学生理解锅炉燃烧的基本过程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在最终成绩评定上,充分考虑平时学习的状况和表现,采取期末考试成绩占50~60%,平时成绩(含平时作业、课程设计、实践环节表现等)占40~50%的方式,破除单一理论考试确定成绩的做法,也激励了学生平时学习热情。在期末考试的命题环节,充分考虑“锅炉原理”的课程特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一是保证基本的理论教学要求,二是将实践内容纳入考试命题范围,三是保证一定量的灵活试题。实践证明,这些措施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保证了对课程必须掌握的知识的考核,对于一部分优秀的学生而言,可以得到发挥才能的机会,获得好的成绩,还能够体现各类学生的学习状况。

四、结束语

通过课程组教师多年的努力和积累,“锅炉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推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和创新。通过这些改革和创新,提升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作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金华.我国煤炭高效洁净利用新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12,40(1):1-4,22.

工业锅炉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TK22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3-004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3.025

随着社会的发展,锅炉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锅炉属于一种高危特种设备,它在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埋下严重安全隐患,而锅炉检验是确保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相关检验人员在检验锅炉时必须严格把控各环节质量,做好锅炉检验工作。

1 锅炉检验的重要性

由于锅炉设备型号较多,使用范围广,用量大,并且锅炉检验工作,大多为检验人员独立远距离操作,加之锅炉本身具有一定特殊性,一旦发生事故,必然严重危害周围人群,因此必须有严格的检验质量控制体系来确保检验质量与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为更好地保障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国家也明确规定了锅炉的生产、使用必须进行质量检验,具体检验内容大致包括定期检验锅炉设备的内部与外部、进行无损检验、修理检验等。虽然我国近年来也在积极制定各种措施来强制检验锅炉设备,但纵观锅炉事故发生情况,我国的锅炉事故仍时有发生,锅炉事故发生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给企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有效控制锅炉检验中各环节质量,提高锅炉检验水平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2 锅炉检验中各环节的质量控制

2.1 控制定期检验质量

内部检验、外部检验以及水压试验是开展锅炉定期检验主要包括的三个方面。其中内部检验主要指在锅炉停炉状态下进行的各种检验,其检验内容主要有:看锅炉是否存在泄漏、裂纹、变形、水垢、起槽、过热等问题,确定出锅炉质量状态,如可以继续运行、暂停运行等,并对检验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制定出有效的处理对策。在进行锅炉内部检验前,应事先确定好检验方案,明确检验重点,准备好检验工具,以确保科学、严谨地进行检验。

外部检验主要指在锅炉运行状态下进行的检验,其检验内容大致包括:管理锅炉水质,检验锅炉运行状态是否平稳,安全附件、保护设备是否健全,自控调节是否顺畅等,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并制定出相应解决对策,依据锅炉检验规则,得出检验结论。

水压试验主要是借助水压试验锅炉受压部件,对其强度、周密性进行检测,其检验质量控制内容大致包括:科学制定试验周期,严格控制环境因子如水温、气温等,执行标准的升降压步骤,合理确定压降允许值、试压压力值,得出最终结论,并给出相应处理建议。

2.2 锅炉无损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表面渗透探伤、X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是无损检验三个主要方面。

2.2.1 表面渗透探伤。渗透探伤主要借助的是毛细管作用原理,进行锅炉表面无损检验。表面渗透探伤检验法具有很多优点如易操作、检验成本低、高灵敏度并且可直观显示检验结果,因此其在锅炉缺陷检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裂纹、折叠、气孔、疏松以及冷隔等缺陷它都可以检查,并且渗透检验受锅炉材质影响较小,其能有效检验各种锅炉设备及其附件,但值得注意的是,待检验锅炉表面,不能过于粗糙,若太粗糙,可能导致检验假象出现,对最终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在进行渗透探伤前,应认真阅读操作规程,综合分析锅炉的具体用途、表面粗糙情况、渗透探伤剂的特性,把最佳方案确定出来。在进行渗透探伤作业时,应先认真处理待检测物,处理完毕后再进行渗透探伤,并及时记录好相关检验结果。可借助严格按照探伤步骤、操作工序、工艺要求控制渗透探伤质量,做好缺陷记录,并总结探伤结果,出具实际探伤报告等进行质量控制。

2.2.2 X射线无损探伤检验。X射线无损探伤是用X射线照射检验物,根据射线的衰减特性,来检测检验物中的缺陷。X射线探伤既可用于检验金属物体内部缺陷,还可用于检验非金属物体内部缺陷,在实施检验操作前,应先充分考虑待检验物的特性,让检验的设备、方法、技术实现最优化,射线透照待检验物,并处理其潜影,以便得到的射线底片能尽可能地真实反映锅炉内部缺陷,然后依据底片评定锅炉内部缺陷。在进行检验前,应事先把检验厚度范围确定好,检验程序梳理顺,并应选用有相关检验资质的人进行检验操作,按要求处理底片,认真观察底片,并记录好检验结果。

2.2.3 超声波探伤质量检验。超声波探伤主要是借助超声穿透力强等特点,向金属材料内部透射,在超声波在金属材料内部一截面穿向另一截面时,会有反射现象出现在界面边缘,利用反射的特点来对物体缺陷进行检验。在利用超声波进行探伤作业前,探伤时间、设备、技术措施、晶片直径、折射角等问题必须事先确定好,在进行探伤作业时,应及时修整那些不符合要求的措施,选择的耦合剂应最佳,应对检测物实施粗、细两种探伤,并客观分析评定两种探伤结果,综合分析后得出检验报告。

2.3 锅炉检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检修锅炉主要是修复和改造锅炉之前存在的缺陷,在检修过程中,需涉及很多内容,很多检修工艺具有一定复杂性。在实施检修作业时,必须以锅炉实际情况为基础,应依据相关检修要求严格作业,选用的检验方法应尽可能标准、规范,通常随着锅炉炉型、材料以及修理方式的不同,需检验的工序与实际控制项目也会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把重点控制环节确定出来。可通过参考的标准与规范、做好检验前的准备工作、及时申报施工手续、对改造图纸与技术条件进行修理。受压元件用料及复验报告、审核焊接人员资质、无损检测人员资质、审查施工方案、审查热处理工艺、审查开孔尺寸、位置与质量,检查实际组装质量、做好总体验收等措施来控制锅炉修理检验质量。

3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工业科技的飞速发展,锅炉设备也在不断进行着改进与更新,未来在锅炉检验作业中遇到的新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要想更好地适应我国锅炉市场的发展需求,全面提高锅炉检验质量,必须明确锅炉检验的意义,掌握锅炉检验中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锅炉检验的新方法、新理论,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全面提高锅炉检验质量,更好地保障锅炉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 赵兴壮.刍议锅炉检验中各环节过程的质量控制对策 [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

[2] 谭爱民.浅谈检验锅炉控制程序作用分析[J].大科 技,2011,29(5).

[3] 王春.锅炉检验中各环节过程中质量控制研究[J].商 品与质量,2012,28(11).

工业锅炉论文篇(10)

锅炉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动力,其安全稳定的运行是确保工业稳定发展以及能源节约利用的基础保证。由于这种动力系统主要以加热作为动力来源,所以容易产生爆炸等危险,所以安全性是锅炉运行的基础。给水控制系统是锅炉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做好给水系统的控制研究是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

一、工业锅炉以及汽包控制

1.工业锅炉简介

这是一种在工业生产中比较重要的能量准换装置,其能够将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能转换为工业热能,随后利用一定的设备将这些热能转换为工业生产所需要的能量运行方式。随着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工业锅炉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容量逐渐增大、锅炉运行参数以及锅炉的运行效率不断提高。整个锅炉系统主要有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燃烧系统、汽水系统、辅助系统以及送风引风系统。锅炉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

2.系统控制与汽包控制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锅炉要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为整个系统输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蒸汽有效满足汽轮机的主要需求。在工业锅炉运行系统中,给水系统是影响锅炉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了保证锅炉运行的安全性,这里重点分析锅炉的汽包系统以及相关控制理论。锅炉属于一种动态特性比较复杂同时对控制要求又比较高的控制对象,所以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先进与稳定性,明确锅炉生产过程的实际以及被控制对象的主要动态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并将其构成合理的控制系统,这样才可以达到相关的控制目的。

影响汽包水位变化的是给水流量以及蒸汽流量的变化情况。如果单纯地考虑单一影响因素,依据汽包的物质平衡抓状况。

二、维持工业锅炉汽包稳定运行的措施

1.水位科学稳定

在锅炉系统中,汽包水位所具有的高度与汽水的分离速度以及蒸汽的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关系,这是影响锅炉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为了保证蒸汽的质量能够满足负荷装置的需求,锅炉汽包的水位要具备较快的变化速度,一不留神就会出现汽包满水或出现干锅状态。汽包水位过高过低都会对锅炉的安全运行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在锅炉稳定运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汽包的水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现场控制中,其范围浮动差为5cm.

2.稳定蒸汽温度

蒸汽温度是锅炉运行的重要参数,为了保证锅炉运行的稳定性,一定要严格按照锅炉运行的要求设置合理的锅炉运行温度,其最主要的评价标准就是锅炉过热器蒸汽的主要温度。过热器将汽包内产生的饱和蒸汽加热成为过热蒸汽,这样以来过热器就会长时间承受高温以及高压的影响,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过热蒸汽的主要温度。过低和过高的温度都会造成设备运行不安全,最终导致汽轮效率的降低。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锅炉运行的稳定性,一定要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确保蒸汽温度的稳定性。

3.蒸汽压力科学合理

在锅炉系统中,蒸汽压力是否稳定对锅炉稳定运行具有非常大的影响,这也是锅炉蒸汽的相关工艺参数。蒸汽压力不合理,对锅炉的金属导管以及相关相关负荷设备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锅炉的蒸汽压力对工业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是有效维持整个设备稳定运行的关键措施,同时也是确保锅炉燃烧达到节能目标的重要需求。在现场控制中,要把它控制在3.9±0.1MPa。

4.炉膛负压稳定

锅炉炉膛内负压的变化说明引风量和送风量之间不相适应,为了保证锅炉运行的稳定性,需要将锅炉负压有效控制在稳定的变化范围内。现场控制过程中,要将其控制在0.1±0.05Pa.

5.烟气含氧量

为了保证锅炉运行的稳定性,并有效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和运行经济性,要确保进炉空气与锅炉燃烧所用燃料的安全稳定性,减少一氧化碳以及冒黑烟的情况出现,要对锅炉燃烧过程实行有效的自动控制柜,确保空气以及燃料的配比值达到最佳。

在工业锅炉运行系统中,给水系统是影响锅炉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了保证锅炉运行的安全性,这里重点分析锅炉的汽包系统以及相关控制理论。锅炉属于一种动态特性比较复杂同时对控制要求又比较高的控制对象,所以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先进与稳定性,明确锅炉生产过程的实际以及被控制对象的主要动态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并将其构成合理的控制系统,这样才可以达到相关的控制目的。

影响汽包水位变化的是给水流量以及蒸汽流量的变化情况。如果单纯地考虑单一影响因素,依据汽包的物质平衡抓状况,可以用一下共识将汽包水位的动态性质表现出来:

三、工业锅炉给水系统控制方法

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模糊推理,这种推理方法采用模糊逻辑,详细分析输入量直到输出量的主要映射过程,这主要包括五个步骤:

(1)输入量的模糊化,依据相关隶属函数,明确输入量的主要隶属程度。其中输入量属于论域内的有效数值,而输出量主要是对应叙词的隶属度。而模糊化完全可以通过查表或者是函数计算的方法实现;

(2)逻辑运算,如果模糊推理的前件中存在比较小的部分时,要对输入量实行模糊式逻辑运算,这可以有效获取模糊逻辑推理需要的单一前件;

(3)模糊蕴含,依据总结所归纳出的模糊规则,从前件中蕴含出后件。这个时候,每一个规则的权重可以摄取不同的数值。其结果要有前件以及输出量的主要隶属函数取得;

(4)模糊合成,即将每条规则中所蕴含的隶属函数有效合成为输出量的相关隶属函数;

(5)输出的逆模糊化,也就是将模糊合成的相关隶属函数进行数值化处理,最终得出模糊系统的准确合理的输出量。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工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锅炉在工业经济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比重,为了保持工业发展的稳定性,我们要做好锅炉给水系统的控制,保证锅炉运行的安全有效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医护职称论文 下一篇: 英语毕业论文文化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