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核心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8:25

美术核心论文

美术核心论文篇(1)

艺术符号化方面,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希尔于1944年在《人伦》中提出:“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美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美学家卢卡契•捷尔吉认为:“艺术是表象性符号系统的最高的、最适当的表现方式。”,“通过艺术实践以及这一实践所培养的感受性,使反射系统不断地普遍化、扩大化、精细化和深化。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民平时不加注意地忽略了的事物才能被感知、被表现。”;安伯托•艾柯等等。“艺术符号作为认识论的隐喻的作品”等等。在这些论证中,他们都将艺术符号与概念性符号做了区分。明确了艺术符号在激发美感的形式媒介中的表现是相对独立的。指出了艺术是用形象说话的,它所涉及的是与心理表象相关联的形式语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国外学术界对其的研究并未像国内一样深入和成系统,其突出特点是:政府主导与民间组织参与相结合;各国政党成为各国倡导和建设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发起者与统领者;宗教、法治、教育、舆论等是建设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强有力手段。艺术是一种独具魅力和影响力的具有广泛传播效应的大众媒介。一种思想观念的传播,如果能够借助艺术的手段与途径,便能获得更为广泛而实在的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如果凝练出融会中外、言简意赅、为人民普遍理解、高度认同的艺术符号,并最终形成国家的艺术形象,就更容易让大众掌握并自觉践行。而这种艺术符号化的过程,必然可以为体现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独特的影响和作用。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符号化践行的研究,目前总体的研究成果中,研究对象或相对零散或关于集中,指向明确、针对性强的研究理论并不多见,在知网以“艺术符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没有相应的研究文章,只有少数的论文中部分章节有所体现,如童福磊硕士论文《多元文化语境下中国当代油画发展现状研究》等。基于对众多文献资料和作品的考量,我们发现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艺术符号化践行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符号化是指:将核心价值观念及其取向用艺术手段在作品中凝练与表现出来,并形成可以被广泛理解和接受的艺术符号。十报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同志2月17日讲话指出,把核心价值建设和制度的现代化、和传统文化的弘扬紧密联系起来,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提了出来。他指出,核心价值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我体会,的讲话,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艺术领域的践行方向,核心价值观在艺术领域的符号化体现与研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形象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的途径之一。强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因而将核心价值观体现在艺术符号中,更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践行研究也就显得格外重要。艺术符号化践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艺术中凝练与体现的基本原则,如果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凝练与体现,首先要对凝练的原则进行揭示,只有如此,凝练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首先在艺术符号的基本内涵上,要反映和表征社会主义的“内在价值”和“精神特质”。其次在表现形态上,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深化,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表现形态上就应该包含理论、思想、道德、行为等在内的一系列既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又表达历史文化传承,还要表征时代精神的价值概括,而这都应该是艺术创作中需要注意的。

综上,本文作者认为(1)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的性质、本质和发展趋向的集中体现。是指能够体现社会主体成员的根本利益、反映社会主体成员的价值诉求,对社会变革与进步起维系和推动作用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2)“艺术符号”是能指与所指的结合物,具有广泛传播的特性。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自然物并不是被看作含有多种认识或价值属性的实际存在物,而只是摄取其感性形式而赋予人的心灵旨趣,这里实际上暗含一个符号化的过程。艺术符号既以自然符号为前提或基础,又是对这类符号形式的提炼和改造,既具有形象性、非指称性和意旨无穷等特点,又具有超越性、中和性等内在的性质。(3)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符号化践行的研究,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艺术的影响。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体现和继承了中华文化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与对和谐理想的追求,从建国初期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艺术发展历程中,社会政治环境以及审美取向的变化始终是艺术客体转变的根本原因。

作者:杨x阳韩禹锋张天单位:绥化学院

美术核心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1)04―0107―04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的决定,并强调要“坚持把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中共十七大也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为此,有学者提出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时代命题,并探讨了实现的途径。但是,多元文化背景下,工具价值方式和传统以灌输为主的形式已不能满足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现实需要,不能满足教育效果和寓教于乐的双重期待。勇于创新,努力开拓新的思路和视角,美学的作用应该受到重视并得到应用。

一、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美学路径的可能性探究

(一)求关向善是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本质旨归

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本质上的一种表现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是“求真”、“向善”和“审美”相统一,追求“真、善、美”理想人格的统一,其根本宗旨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刘云山曾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的本质要求,也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但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一实质。我国意识形态的教育往往采取西方的知性思维模式,借鉴前苏联的传统模式,抽象解释代替了审美欣赏,理论灌输代替了寓教于乐,说服的严肃性代替了自由自觉性。有意无意弱化了受众良好的人格修养、价值理想以及情感态度,未能真正领会作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美的实质和意蕴。按照马克思主的理解,“求真”、“向善”和“审美”活动都是人类基本的活动方式,也就是说,除了求真、从善,审美活动则是人的最具本质性或本真性的生存方式。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美学路径,就是要从审美尺度和审美视野理解、把握人们的思想活动。从核心价值体系――现实的人――审美的内在关系出发,揭示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过程是“求真”、“向善”和“审美”相互作用的辩证性活动,即是追求“真、善、美”的内在统一。推进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使之内化为大众求美向善的价值观念,也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是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终极所在。所以说,求美向善是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本质旨归。

(二)人们对美的追求是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催化剂

新的世纪,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趋向于多元,因此,对我国公民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要求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占领人们的思想阵地。这就有待于思考如何加强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有效性,达到当代主流价值观的进心人脑,克服大众抵制接受的倾向,以养成接受自觉的心理倾向。马克思曾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由此可见,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这种实践活动,也应按照马克思“美的规律”来塑造教育客体。

按照美国当代人本主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观点,人是有着各种需要的,如生存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马克思在探讨人性的时候,也论述过人的需要问题。可以说,“需要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通过社会调查得出的结论显示,人对于美有普遍的追求,人的文化素养越高,对文明的要求程度越高,对审美的要求也越强烈,这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美学路径来进行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用美的标准来开展大众化教育活动,使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更具审美性和艺术品位,让美的因素贯穿于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整个过程,提高理论审美性和受众的审美意识,能够为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提供促进作用,从而不断提高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效度和信度,为培养和谐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公民服务。

(三)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美学路径是思想教育方法历史发展的传承

春秋时期,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在道德和思想教育中提出了“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的思想,主张“六艺”,加强美育。孔子曾将审美与政治教化紧密结合。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是“仁”,“仁”的思想在中国的诗歌、文章、音乐等载体上多有体现,把道德教化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尺度,从而产生了“诗言志”,“文以载道”,“乐以教化”等一系列艺术命题。由此可见,中国公民以善为美的传统积淀。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表明人的任何一种行为动机,无不始于人的内心律令。美的作用在于使人从内心情感上去接受。美是道德教育的情感基础,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一种自我完善的重要教育手段。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主张诗化的教育思想,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主张美育思想,目的都是用美学路径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达到道德教化。、邓小平等伟人在战争时期和社会主建设过程中非常注重马克思主大众化的文艺及美学艺术形式。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可见,理解的“大众化”就是主客体的情感共鸣,主张文艺工作者把马克思主理论创造成喜闻乐见的美学形式,易于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就已经探讨思想教育的美学问题了。他提出用诗和音乐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用诗和音乐等艺术美去熏陶、滋润人们的心灵。他深深地热爱希腊荷马史诗,认为荷马史诗含有文学之美、艺术之美、教育之美,读后能够使人达到“高尚优美”,达到思想教育的目标和终极目的。其弟子亚里士多德,把诗和音乐的审美功能全面概括为“教育”、“净化”和“精神享受”三个方面,可以说,认同美学之于思想教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以史为鉴,开拓创新才能很好地响应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教育诉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作为对全体公民进行主流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继承和借鉴思想政治教育的寓教于乐方法,可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民族性,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实效性。

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美学路径

(一)培养受众的审美追求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一种思想体系的心理接受活动。大众化的预期过程应该是教育对象,即大众,出于自身的内在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种积极能动的心理意向,也就是应该使整体的政治思想成为公众个人的意志,以通过个体的本性去实现整体的意志。“力量的国度只能通过自然驯服自然的方式使社会成为可能。伦理的国度只能通过使个人意志服从公共意志的方式使社会(在道德上)成为必要。只有审美的国度才能使社会成为现实,因为它通过个体的本性去实现整体的意志”。懂美、求美,欣赏美、创造美,是人的本质精神、内在气质和人生实践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国度对大众整体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所以,尊重大众的爱美之心,注重对大众的美感教育和培育显得非常重要。美感教育,也就是美育。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这里所谓“美学之理论”,实以康德哲学为基础的,故美育即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蔡元培说:“世界观教育,非可以旦旦而聆之也。且其与现象世界之关系,又非可以枯槁单简之言说袭而取之也。然而何道之由?日美感之教育。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作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就要培育美感。有了这种美感,才能给理论灌输增添辅助作用,提高效度。实则是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梁漱溟先生也指出:“人类远高于动物者,不徒在其长于理智,更在其富有情,情感动于衷而形著于外,斯则礼乐仪文之所以出,而为其内容之本质者。儒家极重礼乐仪文,盖谓其能从外而内,以诱发涵养乎情感电。心情感敦厚深醇,有发抒,有节蓄,喜怒哀乐不失中和,而后人生意绵永,乃自然稳定。”梁漱溟先生主张的也就是以美传情。“美――情――意――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艺术及美学方法的过程运行机制,培养受众的美感是最基础的要素。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说过:“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一种事物本身的美,需要我们作为主体的人去发现、去感知、去体会。但没有审美素养的人,即使是美的事物也是徒劳的,人情的问题就无从谈起了。具有感知美和审美素养的人才能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美的意蕴,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目标。

(二)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之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过程也就是受众的接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众,即接受主体选择、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进而内化为个体的行为实践。接受主体的选择范围和内容是有指向性的,大多倾向于“益”、“美”、“值”。人总是倾向美的或认为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而排斥丑的或无价值的东西,同时对它们产生肯定性或否定性情感。如果把一些抽象的理论理解、转换成审美意识,就比较形象生动,易为人们所接受。因为审美意识的生成,是通过自身的感受和体验所获得的,具有稳定的、非概念的、非理性的特征。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的丰富的内涵之美,使之成为受众的接受指向对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一个有效途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时代的创新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理论之美。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真理性的理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内涵具有较高的理论魅力。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在各个历史时期都闪耀着真理的光芒。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正在创造着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奋力前行的向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聚力量、鼓舞斗志的强大精神支柱;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区分荣辱、明辨美丑的现时代道德实践的指路明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是当代社会价值理念之集大成,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真理性的特征。美与真是两个相异的概念,但美与真有密切联系。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常常是以真作为前提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性理论,也具有美的性质,成为大众学习和践行的指南。最近一些地方通过“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等方式,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真理性的基本内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崇高的理论

复旦大学谢遐龄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性包括五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具有崇高性,即核心价值必须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高于一切的地位。康德说“我们称呼这些对象为崇高,因它们提高了我们的精神力量越过平常的尺度,而让我们在内心里发现另一种类抵抗的能力,这赋予我们以勇气来和自然界的全能威力的假象较量一下”。“另一种类抵抗的能力”,在这里我们应该恰当地去理解它的深刻涵义,也就是指一种超越的精神和个人及社会的一种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党在思想文化上的一次重大创新,也是当前思想领域需要贯彻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按照康德的说法,这就属于现当代的理论崇高。崇高是审美的形态,更是一种审美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休现的就是让人们具有这种审美理论的追求。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崇高理论之美,更易进入我们的期待视野。

另外,借助内涵之美,运用语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常用的形式,但假如在语言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也不能在人的心灵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因而,要善于运用语言的幽默、风趣、夸张、形象的表达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成通俗易懂、简练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强说服力,让人获得心灵的愉悦和启迪,从而,被人们所掌握,使之化为价值信仰和行动指南。

(三)创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的形式之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一个教育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美学路径就是要把教育化作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充分采用社会大众乐于接受的途径和方式,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和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让人们在娱乐中感受,在参与中收获,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首先,创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

的静态美。在手段的运用上,充分发挥传统的静态、垂直等艺术手段,如板报、报纸、杂志等,使美的内容在图文并茂的欣赏中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良好效果。虽然板报、报纸、杂志等内容来自于普通的社会生活,但更具教育意义。说:“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静态美的过程和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集中起来,使之典型化,变成美的作品,使人民群众警醒、注意和兴奋起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在静态美的运用中,内容也要充分考虑“情”的问题。英国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密尔说,“当社会不利于人常常运用高尚的情感时,这种情感就会由于缺乏培养而枯死”。以美移情、以情感人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不可缺少的环节。

其次,创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的动态美。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大众传播媒介高度发达,传播工具不断改进的条件下,传统的静态的方法已远远不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中必须适应新情况,充分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加大科技含量,创新教育手段和方法,使之向动态、形象化和更加审美艺术性方向发展。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手段,以图、文、声、像等信息表达思想内容,大众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将大大增强。王国维认为,人的思想和道德不同于知识,是不可教的,必须具有直观性。他说:“真正之德性,不能由道德之理论,即抽象之知识出,而唯出于人己一体之直观的知识,故德性之为物,不能以言语传者也……抽象的教训,对吾人之德性,即品性之善,无甚势力”。计算机模拟现实,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受众得到切身体验。新技术手段以其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美学形式,给教育对象造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实验表明,在同样的时间内,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如果把视听结合起来,记忆的内容可达65%。现代技术条件下的电化传播,正是以视听为主体,在短时间内呈现大量集声、像、图、文于一体的信息,给理论教育注入的是逼真、形象、生动,可以达到传统教育方法所无法取得的效果,大大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质量与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3]刘云山,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J],党建,2008,(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华琪,思想工作创新谈[M],北京:出版社,2002

[6]梁一儒,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7][15]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9]高叔平,蔡元培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0]高叔平,蔡元培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1]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第1辑[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

[12]钱宇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讨会综述[J],探索与争鸣,2010,(9)

[13]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4][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公民的诞生[M],黄之瑞,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美术核心论文篇(3)

时至今日,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十多个年头,在此期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从最初的实验稿变成了正式审定发行稿,这预示着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工作已进入稳步发展阶段,而当我们反观与之衔接的普通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问题时,就会发现在新一轮普通高校教学改革中,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发生了质的变化,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具体如何培养,每所高校所采取的措施与方案不尽相同。本文试图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出发,谈谈培养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质的具体方法。

1普通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质的基本内容

就普通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这一就业倾向来看,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素质应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美术专业素质,包括扎实的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美术创意、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传承与研究地方文化的基本素质等。相较于以往对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如今除了拥有扎实的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之外,创意能力、跨学科进行美术研究的能力及传承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是综合素质,具体而言包括教育教学基本能力,合作与沟通、探究与反思的基本能力等。就师范教育教书育人的特点来说,以往普通高校都很重视对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以保证其毕业后能胜任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而新时代的毕业生要面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要面对接收过众多外部信息、思维活跃的学生,拥有过硬的教学技能仍可能无法成功驾驭课堂,课余时间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然后思考出一套适合所教班级学生的教学设计才能行之有效,这考验的就是教师的综合素质。

2培养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质的有效策略

如今很多普通高校都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求学生毕业后能很快融入社会,胜任与所学专业对口的相关工作。就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而言,毕业后能快速融入社会并胜任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是大部分毕业生的理想状态。要让学生达到这种“理想状态”,就需要学生在毕业时就具备相应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如何培养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质的问题。

2.1课内、课外为学生提供用专业术语清晰表述自己观点的机会,培养学生擅长且乐于与人沟通、交流的基本素质

在平时与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闲聊时能说会道,但一聊到专业问题就表达不清,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性格等方面的原因不喜欢与人交流,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我们在课内、课外都要为学生提供表达与交流的机会。在课堂教学(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可提供讨论环节让学生自由发言,使其学会使用专业语言来评价作品或者描述创作过程,也可让学生课前预习新课内容,若有学生对新课内容中的某个知识点了解得比较多,课堂中可鼓励这些学生来讲解这个知识点,比如,讲解山石的基本画法这一技法理论时,若有学生课前通过观看网络视频或阅读相关书籍已自学了这方面的知识,上课时就可鼓励这类学生大胆站上讲台讲解,讲完之后教师再根据情况补充。课外可让学生组织、参与社团活动,从而锻炼自己的表达、沟通能力。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可根据自身优势组织书画社团,招收本专业和别的专业的成员,组织书画创作、书画义卖、书画进校园、书画进社区等活动,这样的活动既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又能培养自身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

2.2将美术历史与理论教学落到实处,培养学生扎实的史论功底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弘扬民族传统艺术与文化的意识

高校美术类各专业都开设了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等美术历史与理论课程,但真正能将这类理论课程用心学好的学生为数不多。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基础美术教育的主力军,需担负起弘扬民族传统艺术与文化的任务,因此,不改变以往这种对理论课程的学习态度是行不通的。比如,带领八年级学生学习《寄情山水》这一课时,教师不仅需要教授山水画的创作方法,还需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概况,懂得欣赏山水画作品,并能领略传统艺术作品的魅力,这就要求中学美术教师既要熟悉山水画史,又要对山水画作品有深入的理解。高校开设的美术历史与理论的相关课程就能使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即未来的美术教师获得这些知识与能力。除此之外,在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多开展传承与保护民族传统艺术与文化的专题讨论。比如,学习石窟艺术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敦煌文物流失海外的相关视频,然后让学生讨论流失的原因及如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用一个个实例激发学生传承与保护民族传统艺术的热情,培养他们弘扬民族传统艺术与文化的意识。

2.3专业技能训练课注重过程,让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具体步骤有清晰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

以往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中,我们没有特别将普通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与美院美术学专业的学生区别开来,在教学模式上过多仿效美院,注重的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美术作品最终的效果。如今,我们要打破这种教学模式,在动手实践之前教师要多讲解专业理论知识,也可鼓励部分优秀学生参与讲解。比如,在学习中国山水画这门课程时,教师首先要讲山水画的发展史及基本技法理论,而学生从前期的美术鉴赏与批评、中外美术史等课程中已了解过相关的知识,这时就可让部分学生谈谈他们对山水画的已有认识,学生在“谈”的过程中既可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检测自己对已修课程的掌握程度。另外,教师动手示范时应该是每完成一个步骤都有清晰的讲解,让学生弄懂这个步骤的理论来源,不能只要求学生跟着模仿。学生只有在完全掌握每个步骤的理论依据后,才有可能在他们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既长于示范,又能将理论讲清楚。

2.4注重各学科知识的联系,真正将专业课与文化素质课有机融合在一起,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术核心论文篇(4)

二、用艺术教育创新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

综上所述,艺术的德育功能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艺术“以美导真、以美引善”“润物无声”的独特价值,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艺术教育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着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实现课程艺术化,构建艺术育人新课程

“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是艺术。”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情的感染和美的教育,是艺术教育课程的目标所在。课程的关键在设置,各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从思想上统一艺术类课程的设置理念,充分认识艺术教育的内涵和价值及其在激发学生潜能、修养德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构建艺术教育特色课程。首先,整合校内艺术教育资源,发掘地区文化艺术特色和人才资源,开设具有本土特色的综合性艺术课程。其次,教学内容要广泛,让学生了解、感受多种艺术形式,用健康的、大众化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确立积极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最后,加强艺术教育课程的实践环节,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内化为艺术素养。可以结合组建艺术社团、送艺术下乡、艺术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等开辟第二课堂,通过艺术课程、艺术活动,使学生了解优秀的文化艺术成果,培养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进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融入校园文化,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艺术育人环境

校园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校园文化是高校群体心理和行为方式的独特反映,它属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构成中的“软环境”,具有浓厚的学术性、哲理性、人文性等色彩。丰富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人,教育人,是一种隐性的价值观培育方式。正如陶行知所言:“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而加强“软环境”建设,通过艺术的形式,将核心价值观精髓融入校园文化,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艺术育人环境,以某些优秀的大众化艺术成果作为当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载体,熏陶、滋养大学生,使其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引导学生把价值观的精髓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形象、生动的艺术育人环境,寓教于乐,具有较强的感召力,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性”弊端,从而提升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三)以学生社团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

大学生社团组织活动是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首先,大学生可以通过艺术实践将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融入社团活动。通过艺术实践活动、作品展示等,将符合核心价值观标准和规范的行为习惯进行更大范围的宣传和弘扬。社团活动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术讲座、影视鉴赏、音乐赏析、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赏析等各种社团活动,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注重发挥学生社团活动的辐射作用。社团活动可以把课堂内外有效联系起来,加上活动内容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因而使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能浸润学生心灵。最后,加强学生社团的服务育人功能。社团活动可以成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大学生进社区、下基层开展送文化下乡、考察民间艺术文化,用艺术的展示宣扬核心价值观中的真善美。

美术核心论文篇(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世界日益成为一体,我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为了保护传统文化的继续发展,学校应大力开展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教育活动,从而使广大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不断强化保护与继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与此同时,我国的传统美术教育缺乏创意教育,逐渐难以适应社会对创意性人才的需求,将中国元素与美术教育相结合,打造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创意美术教育,从而满足保护传统文化和发展创意美术教育的共同需求。

一、相关研究的现状

关于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创意美术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中国元素”的研究、以中国传统美术为切入点的学校美术教育、学校美术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新的研究三个方面,学者对“为什么要传承中国传统美术”和“如何利用学校美术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研究成果甚多,但对中国元素的概念却较少论及,对如何使中国元素与美术教育相结合也少有论述。由于美术教师通常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研究不够深入,缺乏有效地创意美术教育教学方法,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元素”的概念和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创意美术教育方法进行相关论述。

二、“中国元素”的概述

“中国元素”主要是指具有中华民族特色,能够反映中华民族本质并世代相传的文化元素。与美术教育相结合的“中国元素”可以是美术作品中的经典图形,如象征吉祥的祥云,象征富贵的牡丹等,也可以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如表示吉祥如意的中国结,镂空艺术的代表作剪纸等,还可以是戏剧人物的脸谱,如表示忠义耿直的红脸,表示奸诈多疑的白脸等。在传统中国元素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分析与综合,达到思维的创新,形成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创意美术教育。

三、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创意美术教育方法

1.利用有趣的内容进行引导

教师在展开创意美术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中小学生的兴趣点,选择较为容易、能够符合中小学生兴趣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教学,从而能够使学生被教学内容深深吸引。如在开展中国古代经典作品鉴赏的教学时,可利用动画片《秦时明月》、《大闹天宫》等进行引导,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对原作进行鉴赏,提取作品中所包含的中国元素,从而做到灵活利用,进行再创作,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习的效率。

2.实现对原型的启发

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中,可组织学生选取部分中国元素展开联想,可通过对相关词汇或图形等多角度展开联想,从而通过某个元素的原型,得出较多的原型启发。如通过牡丹联想到牡丹纹样、洛阳、牡丹亭等,通过牡丹亭联想到昆曲、戏剧、音乐、电影等,通过洛阳联想到白马寺、洛神赋、龙门石窟等,通过牡丹纹样联想到各种纹饰等。在不断联想的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较好的培养,对该元素的特征也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在了解该元素的基础上发现更多的中国元素,开启艺术创造的源泉。

3.探索元素背后的原理

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对传统元素背后的原理进行探索,了解其中的内涵,从而学会如何对中国元素进行重组再创造。如学生在鉴赏中国传统美术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时,教师可让学生根据作品内容,发现当时的人情风貌特征,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学生在了解诸多元素背后的原理之后,便可以对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创作出现代版的《韩熙载夜宴图》。学生在掌握中国元素背后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将中国元素运用到现代作品的创作中,做到古为今用,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如中国的传统工艺剪纸,利用镂空技术实现艺术价值,学生在进行服饰设计时也可以利用镂空技术,设计出各种女式镂空衫,通透性感且不失美观[3]。

四、结语

在现代美术教育中,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创意美术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性思维,成为创意型人才。学校在进行创意美术教育过程中,可通过利用有趣的内容进行引导,实现对原型的启发,探索元素背后的原理等方法,使学生在深入了解中国元素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元素进行创意性的美术创作,实现美术教育的创意性目标。

参考文献:

美术核心论文篇(6)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0593

国内刊号:11-2200/O4

邮发代号:82-6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SA 科学文摘(英)(2009)

SCI 科学引文索引(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EI 工程索引(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美术核心论文篇(7)

现代美术教师的素养包括先进的教育观,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开放的审美情怀,多元美术知识结构,明澈的美术发展视野等。如此,给21世纪的美术教育者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除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科学基础知识;除了具备完成美术教学的综合能力外,还应具备合理、全面的美术学科素质结构。

现代美术教育课程理念是多元的和具有通过性的,这里有两个核心的概念:一是“通道”,二是“经验”。所谓“通道”是指它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贡献体现在它具有一种非达标性的目的设定,“过程及目的”。所谓“经验”是指它通过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学生人生体验的丰富。美国教育家艾斯纳所倡导的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学科基础教育)。他尊重美术教育的学科独立性,强调美术教育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些理念对世界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动和影响。美术批评、美术史、美学以及美术实践,在专业化的美术教师素养中都具有核心的价值。而具体到现代美术教师所应该具有的能力结构包括:⑴人文素养。⑵教育理论及实践能力。⑶美术文化拓展及研究能力。除此之外,现代美术教师还应不同程度的具备丰富的姊妹艺术知识、前瞻的文化发展观。

现代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与设计

现代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应以现代中小学美术教师综合素养的建设为基础,以推动中小学美术文化的普及,推动中小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完满为核心价值目标。

本科四年的美术教育专业,美术师范生所要学习的课程应包括基础文化知识类课程,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类课程,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等五个部分。

1.基础文化类课程应涵盖基础人文学科和部分自然科学学科的文化常识。它是作为教师素养的基本保障和学习钻研更深层的艺术教育以及美术文化的基础。一般大学都会开设诸如大学语文、大学外语、哲学基础、现代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文化课程。这些课程一般不作为学生专业技能的主体学科而开设,应该在具体内容和程度上合理配置。

2.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是教育类专业的通修课程,包括教育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心理学、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是所有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与素养的保障,也是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必修课。

3.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第一大核心专业课程。它具体包括: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等。往往在美术学院的教育专业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把这些课程当作专业核心课程来看待,更多的是把它们笼统的归类为文化或理论课程,这是本质性的错误。造成这样的认识究其原因根本来自于学科教育中对这些课程的性质、作用以及价值的忽视。加上美术学院大的教学环境中对美术实践类课程的推崇与侧重,也是使其形成的重要因素。加强对这些课程的核心地位的引导也是专业课程建构中的重要环节。

4.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师美术专业素养的基础。它的地位仅次于美术教育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中的第二大核心。对于它的构成应具有现展的课程观念,应具有包容意识和综合意识。其中美术文化理论课程应包括:美术史、美术概论、美学(或艺术哲学)、美术批评、现代美术研究、艺术比较学等。其次,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可以因不同的校本资源来合理配设。建议开设课程包括:造型基础(以现代开放的素描实验为基础)、色彩基础(色彩知识与主观色彩表现实践)、自由绘画(自觉的、自主的、非特定媒介的绘画实践)、现代媒体艺术、综合艺术实践(以社会生活与现实为背景,开展总体的、综合的、多元的视觉表述、艺术策划)等。另外,传统的书法、国画、油画、工艺设计、版画、雕塑(或陶艺)、水彩、水粉、摄影等可以以选修的形式开设,具体的内容则以鉴赏和基础技法训练为主,点到为止。

5.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滋养与丰满的途径。各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基础开设相关的拓展课程以供学生选学。在这个板块中综合类大学相较于美术学院更显得得天独厚。建议所开设课程应尽可能的宽泛和丰富。可开设的课程如:艺术人类学、艺术市场学、音乐鉴赏、现代艺术传播与媒体研究等等。

对综上这些课程的课时配比需依据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各学校资源的整合、综合利用的整体考量之后来设计。建议在第一部分基础文化类课程中做到文理兼容,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在第二部分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中,尽可能做到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经典的教育理论综合阐释,兼容并蓄使其具有包容性。在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展示国内外最优秀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研究与调研、总结相结合。在第四部分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中,应以前瞻的眼光来看待发展中的美术文化,以作为素质教育要求下的中小学生的美术需求为出发点,以美术教师综合的现代美术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来设计。在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的设计中,应充分的考虑到现代美术教师应具有的艺术文化素养的广博性和可延展性。

具体到每个课程板块的比重,因第一、第二部分为国家调控课程,已基本固定。第三、四、五部分的课程内容应至少是等分的比例。其中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第四部分则较为复杂,建议美术理论课程与美术实践课程的比例为2:1;美术理论课中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创造性、实验性美术实践课程与传统技法实践课程内容的比例至少保持1:1的比例,甚至2:1。在美术实践课程中民间 美术的研究与实践内容应占到其总内容的1/4左右。现代美术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创造与管理也应该在所有课程中有所涉及。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应兼顾到传统与当代、理论与生活实践相互补的原则。

如此设计与配比是基于对现代美术师范生的自身素质的需求而考虑。总体设计理念是立足当代美术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以美术的发展为前瞻,以美术文化的传统为滋养。也只有具备了当代意识的美术教师,才能在美术传播中紧密的联系生活,发觉现实世界的审美本质。

现代高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研究

明确了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组织的方法与原理,还应该对不同的美术课程实践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课程的实施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研究、课程实践、课程总结与评价四个部分。

1.课程定位是课程实践的基础。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设计目的。特定的课程针对受教者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促使受教者在某一方面得到完善与发展。每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都具有关联性,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为基础。认识每一门课程的目的、意义与价值是进行课程实践的开始。

在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中所罗列的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就具有关联性。其中美术教学方法论是美术教学实践的前提和指导。美术教学实践是美术教学方法论的具体应用与检验。美术教育史是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补充,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则是所有这些课程的总结与深化。这几门课程的安排也应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总结。

2.课程研究是针对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秩序、组织、知识点、难点、重点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对课程的深入研究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和保障。

比如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美术史的内容就应该有所侧重。因为课程时间的限定,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对于非艺术史论专业32课时的西方美术简史授课内容里,西方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内容合理的比例应该是40%比60%。而在中国美术简史的教学中,32课时的教学时间里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与现当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则应该是70%比30%左右才更合理。

在美术实践课程里,自由绘画的提出和设立则意在模糊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等狭隘的画种界限。鼓励学生自主的选择工具媒介,自觉的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造型语言。从而自由的吸纳更多元的美术技巧,创造更为原创的、丰富的视觉信息。

3.课程实践是对课程的具体实施和体验。不同的美术课程实施的方法存在极大的差异,没有绝对的正确与标准。教师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应保持主导的地位,参与与旁观相结合。

理论性课程建议以学生课外的资料收集、整理,加课堂讨论为主。教与学双方提出问题以学生自主研究并解决问题为目的。美术史类的课程则建议以比较美术的方法来展开。

实践类的课程也由学生自己提出方案,学生个体独立实践与集体小组实践相结合。教师适时地旁观与指导整个过程,但不能生硬地左右学生的实践成果。

美术核心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153—02

哈佛大学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专业课程、自由选修课程三大部分组成,被看作是世界上最为精致的通识课程体系。其中的核心课程(core Curiculum)更是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一大特色,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极具典型意义。为适应新的国际形势、满足21世纪哈佛大学人才培养需求,2002年10月哈佛大学启动了新一轮以核心课程改革为中心任务的本科生课程改革,新《核心方案》(CoreProgram)于2007年5月顺利通过教师团立法。哈佛大学新核心方案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教学要求上都体现了其最新教学理念,对其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必能对我国高等学校通识课程设置提供借鉴。

一、新“核心课程方案”的课程设置及教学目标

鉴于原“核心课程”覆盖领域过于宽泛,核心课程之间难易程度差别扩大,各核心课程领域缺乏明确的筛选标准、学生不能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高效筛选等一系列问题,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在延续哈佛传统的通识教育修习规则的基础上,设计了更加灵活的学分计算标准,调整了知识领域的范围,而且针对每一个领域都给出了更为具体的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为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选课提供了更加明确而有意义的参考。与原核心课程体系要求学生了解多方面知识不同,新的核心方案试图“将学生的自由教育与大学以外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同时新课程体系试图通过模糊传统系别之间的界限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机会,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尝试。新的核心方案将原核心课程体系的7个知识领域调整为8个。

1 审美与诠释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懂得自己及他人既是文化和信仰的产物也是其参与者。本领域课程的教学目标便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反应力及解读各种文化表现形式的能力,即对美的诠释能力。本领域开设34门学期课程,符合原核心课程体系文学与艺术A(文学)类课程要求的15门、文学与艺术B(美术和音乐)类10门、文学与艺术C(文化背景)类6门、外国文学类3门,其中“俄罗斯及东欧艺术和政治”课程同时符合外国文学及文学与艺术c类课程要求,本文将其计入外国文学类。

2 文化与信仰

本领域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在作品形成及产生影响的社会、政治、宗教、经济、历史、文化大背景下理解和欣赏作品的能力,同时探讨文化和信仰是如何影响个人及社会的身份认同的。本领域开设学期课程38门,符合原核心课程历史研究A类课程要求的4门、历史研究B类2门、文学与艺术A类7门、文学与艺术B类3门、文学与艺术C类11门、外国文学类10门、道德推理类1门,其中“印度教世界的文化与艺术”等6门课程同时符合两个知识领域的课程要求。

3 实证与数学推理

本领域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教给学生用于推理和解决问题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工具,例如统计学、概率论、数学、逻辑、决策理论;培养学生利用抽象理论和原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相关数据和证据得出推论并做出决策的能力;修习本领域课程的学生还将了解到人们推理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并学会避免犯类似的错误。本领域开设学期课程8门,符合原核心课程定量推理类课程要求的7门,社会分析类1门。

4 伦理推理

本领域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理性地思考伦理方面、政治方面的观点及行为,并通过接触不同的道德体系,唤起学生对个人道德假设的关注。本领域开设学期课程20门,全部符合原核心课程道德推理类课程要求,其中“公平世界”和“哲学家与暴君”两门课程同时符合伦理推理领域课程要求。

5 生命系统科学

本领域课程通过向学生介绍生命科学与工程的重要概念、理论和客观事实,教会学生通过实验室、野外或其他实际经历理解生命系统实验的本质。本领域开设学期课程12门,均符合原核心课程科学B(定性说明)类课程要求。

6 物理宇宙科学

本领域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向学生介绍物理世界的重要概念、客观事实及相关理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和宇宙;将研究物理学领域的新发现、新发明等与世界各国息息相关的问题。本领域开设18门学期课程,符合原核心课程科学A(定量研究)类课程要求16门,科学B(定性研究)类2门,其中“生命是什么:从夸克到意识”、“原始导航”及“科学的统一性:从大爆炸到雷龙之后”三门课程均同时满足两个领域的学科要求,本文将此三门课程一同归人科学A类。

7 人类多元社会

本领域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教会学生以国际化视野看待不同的价值观、制度体系及风俗习惯,理解不同的信仰、行为及社会组织形式是如何产生的,同时培养学生理解人类社会存在多样性的意识。本领域开设35门学期课程,符合原核心课程历史A类课程要求的12门、历史研究8类5门、外国文学类10门、社会分析类8门,其中5门课程均满足两个知识领域的课程要求。本文将“中国:传统与变革”、“现代印度与南非”、“日本在亚洲与在世界”、“非洲及非洲人民”4门归为外国文学类,“全球健康挑战:基于证据的政策复杂性”计入社会分析类。

8 世界中的美国

本领域课程以当代的、历史的和分析的视角,研究美国社会、政治、法律、文化、经济制度、风俗习惯及行为方式,以期帮助学生了解美国这样一个异质性、多元化的国家。课程还将通过在国际框架内讨论美国价值观的多样性、美国国内群体间的关系及美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等提升学生的国际公民意识。本领域开设21门学期课程,满足原核心课程体系社会分析类课程要求的8门、文学与艺术B类2门、文学与艺术C类2门、历史研究A类6门、历史研究B类2门、道德推理类1门,其中“美国遭遇:艺术、交往与冲突1560—1860”课程同时满足文学与艺术B类及历史研究B类课程要求,本文将其计入文学与艺术B类。

二、哈佛新“核心课程”方案课程设置的特点

1 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的界限模糊

鉴于原核心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核心课程的数量并对学生自由选课造成了不良影响,哈佛新核心课程方案中明确提出打破原有系科界限,整合知识,在为学生提供广博的知识基础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更自主的选择机会。新核心方案的课程设置中体现该特点的两方面:一是很大一部分课程的修习既可以作为通识课程的学分,也可以作为专业课程的学分,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决定学分所向;二是有一定数量的课程可以同时满足两个领域的课程要求,现有类似的课程共18门,且在不断更新中。

2 人文学科所占比重有所增加

哈佛大学向来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虽然其核心课程覆盖领域不断调整,但始终坚持一个核心——即深入研读西方人文经典。哈佛坚持人文学科是提高学生精神修养、道德品格,培养学生批判精神、价值观念,养成健全人格的高效手段。

由表1可见,虽然文化艺术类同科学推理类课程在核心方案中各覆盖4个领域,但各领域课程开设数量差别较大。审美与诠释、文化与信仰、人类多元社会、世界中的美国四个领域的开课数量在总课程量中所占比例均超过10%,均值为17.2%;而实证与数学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科学及物理宇宙科学四个领域,只有伦理推理领域开课数量所占比例超过10%,均值为7.8%;表2中,文学、艺术及历史类课程加和在总课程量中所占比例为59.1%,明显高于科学推理类的40.9%,由此可见哈佛大学对人文学科的重视。

三、哈佛大学新课改对我国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的启示

1 整合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

美术核心论文篇(9)

主管单位:新乡医学院

主办单位:新乡医学院

出版周期:半月

出版地址:河南省新乡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3-515X

国内刊号:41-1106/R

邮发代号:36-102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6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美术核心论文篇(10)

关键词: 阿恩海姆;格式塔;心理学美学;视觉动力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被认为是现代两个影响最大的心理学美学流派之一。虽然在阿恩海姆以前,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一些代表人物已经开始把格式塔心理学的许多基本原理运用于艺术研究,但使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大放异彩的却是阿恩海姆,他被公认为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无论从中国,还是国外来看,可以说阿恩海姆对视知觉形式的研究,已经成了美学和艺术理论的重要资源。

一、 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研究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国内学者对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介绍、评述,主要是把他当作格式塔心理学的形式理论在艺术领域的阐释者来对待的,而没有注意到其美学思想已经将视觉完形形式理论“动力化”了,因此,对其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主要原因是国内的一般学者对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研究大都建立在《艺术与视知觉》(1954)和《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1969)这两部著作上。在对《艺术与视知觉》(1954)的理解上,大多数学者主要关注视知觉的“完形”倾向,而没有对视知觉形式动力进行深入的研究。一般对《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这部著作也只是关注视觉与思维的问题,而没有从视知觉形式动力之于视觉思维的重要意义这个角度来审视。尽管国内有的学者对阿恩海姆“张力”理论给予了充分关注,但没有发现他在1974年再版的《艺术与视知觉》中已用“动力”代替了“张力”的核心概念的情况。因此,国内学者一般在论述阿恩海姆美学思想时,大都谈的是他的“张力论”,而不是“动力论”。

美国天普大学教授ian verstegen在“arnheim, gestalt and art”一书中,对知觉动力理论在绘画、哑剧、音乐以及诗歌等艺术门类中的具体体现进行了探讨,但没有从视知觉形式的形成和建构的动力机制这个角度对阿恩海姆艺术理论进行研究。

二、 阿恩海姆美学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阿恩海姆在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几乎一直在从事把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系统应用于艺术领域这项工作。他使格式塔学派这门新兴的心理学在艺术领域的阐释变得完善和丰富起来。

在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他的研究重心也发生过改变,主要呈现为三个阶段。简单地说,第一阶段是从柏林大学到《艺术与视知觉》(1954)的出版,他的研究重心侧重于探讨艺术形式与视知觉之间的关系,通过揭示视知觉的简化倾向和组织本能来揭示“完形”性质。此间,“力”已经作为核心概念进入其中,他已经清楚地认为每一个视知觉形式都是一个“力”的式样,但他更多地是在分析式样中的“力”。这些思想集中反映在《艺术与视知觉》(1954)一书中。第二阶段是在《艺术与视知觉》(1954)出版后大约10年左右的时间段,他把研究重心放在揭示视知觉的思维本质上,着重探讨了视知觉具有思维的性质,试图弥合感性与理性、感知与思维、艺术与科学之间的裂缝。1969年出版的《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一书就是这种思想的集中反映。在这本书中,他用大量事实阐明了“动力”之于视觉思维的重要作用,“力”或“动力”在视觉思维中的创造性功能和内在机制。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时他已不再更多地考虑知觉与艺术问题,而是对知觉动力在具体艺术中的表现做了更多地思考。这种思想反映在他的一系列重要论文和著作中,主要有《形状的动力》(论文,1966)、《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1977)、修订版的《艺术与视知觉》(1974)以及《中心的力量——视觉艺术构图研究》(1982/1988)等。

三、“力”的理论在阿恩海姆美学思想中的核心地位

尽管阿恩海姆美学理论研究重心有上述的转变,但这三个主要阶段都是以“力”为核心展开的,即他的视知觉“完形倾向”理论、“视觉思维”理论以及艺术表现理论等主要理论都是建构在“力”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力”这一理论核心思想贯穿于他美学思想的始终。因为在阿恩海姆看来,艺术是建立在知觉基础之上的,而知觉又存在着“知觉力”和对于“力”的结构的组织、构建,因此,力的式样和结构对于艺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力”的概念构成了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基石。

阿恩海姆在著作中主要使用过四种“力”的概念,即“forces”、“tensions”、“dynamics”和“power”。“forces”是“力”,指的是由视觉对象的形状和构型所生成的力[1]。“tensions”是“张力”,是指物体间或物体各部分之间的聚合力,有强度但没有方向。“dynamics”是“动力”,是指在视觉对象中知觉到的有方向性的张力(directed tension),它的载体是矢量(vectors)[2]。“有方向性的张力就是我们讨论视觉动力时所要讨论的东西,它是形状、颜色和运动中的固有属性,不是通过观赏者凭借自己记忆中的想象加给知觉对象的东西。”[3]而“power” 的意思是“力量”,主要是指视觉式样本身及其组合所形成的视觉冲击力。他在《中心的力量——视觉艺术构图研究》这部著作题目中的“力量”用的就是“power”。虽然“力”这个核心概念贯穿于他美学思想的始终,但在其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力”的概念却有了微妙而重要的变化。

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第一阶段侧重于探讨艺术形式与视知觉的关系,通过揭示视知觉的简化倾向和组织本能来揭示“完形”性质。阿恩海姆在他的成名作——《艺术与视知觉》(1954)中有这样一段富有深意的表述:“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要求人们首先要记住:每一个视觉式样都是一个力的式样。正如一个活的有机体不可以用描述一个死的解剖体的方法去描述一样,视觉经验的本质也不能仅仅通过距离、大小、角度、尺寸、色彩的波长等去描述。这样一些静止的尺度,只能对外部‘刺激物’(即外部物理世界送到眼睛中的信息)加以界定,至于知觉对象的生命——它的情感表现和意义——却完全是通过我们所描述过的这种力的活动来确定的。”[4]由此看来,“力”具有重要意义。这种重要意义从此段文本中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每一个视觉式样都是一个力的式样”,这意味着“力的式样”是视觉形式的基本性质;

第二,只有在是“力的式样”的情况下,形式才是“活”的式样,此意味着“力”的概念与“活的”有关,与“死的”、“静止的”对立;

第三,更为重要的是,“力”的概念与“知觉对象的生命”与“情感表现和意义”有关,因为“知觉对象的生命”即“情感表现和意义”是“力”的活动所确定的。阿恩海姆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开始构建他的艺术理论大厦的。阿恩海姆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在《艺术与视知觉》(1954)中,主要把视知觉形式揭示为“力”的式样。同时,它们又都具有“完形”性质。从而为他的美学思想大厦奠定了基础。

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第二阶段侧重于揭示视知觉的思维性质,也即着重探讨是否存在知觉层面上的思维问题。因此,视知觉中的“力”的作用和功能,也就更多地与视知觉层面的思维关联在了一起。在阿恩海姆看来,视觉思维其实是一种直觉认识。在这部著作中,他用大量事实阐明了视知觉形式动力就是一种思维活动,从而论述了视觉具有思维功能并描述了视觉思维机制。同时,《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的视知觉形式建构的完形倾向,在《视觉思维》一书中越来越多地被凝缩为一种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成了全书探索的理论核心。

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第三阶段侧重于探讨知觉动力在具体艺术中的体现和表现。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时阿恩海姆已不再更多地考虑知觉与艺术问题,而是对知觉动力在具体艺术中的表现做了更多地思考。在 1974年《艺术与视知觉》修订版中,阿恩海姆作了这样的表述:“非常明显,如果对我们所见的东西仅从尺寸大小、形状、波长以及速度来描述,就不会公正地对待我们的所见。形状、颜色以及事件等的动力属性已经被证明是一切视觉经验不可分离的方面。如果承认这样的动力是直接及普遍地存在,我们不仅可以把自然物体及人工制品描述得更为完善,而且我们也明确地得到了通向探询‘表现’之路。”[5]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三个阶段在揭示视知觉完形形式的建构过程中,都是以“力”为核心展开的,因此可以说,“力”的理论构成了阿恩海姆完形形式理论的基石。而且我们也可以初步看出,在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力”这一理论核心思想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即他越来越强化了“力”在视知觉完形形式建构中的作用,并使视知觉完形过程“动力化”了。也就是说,视觉艺术中的视知觉活动的完形倾向被转换成了一种具有思维性质的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视知觉形式的形成和建构的动力机制。由此看来,阿恩海姆美学思想更多地将格式塔发展为一种动力建构机制。

四、阿恩海姆美学思想核心概念的转变

阿恩海姆在1954年版《艺术与视知觉》中,他主要使用的是“forces”(“力”)和“tension”(“张力”),并给予了“张力”以核心地位。系统地阐述了形状、色彩、位置、空间和光线等知觉范畴中所包含的种种能够创造张力的性质,并以“张力”为主题作为书中重要一章。可见,他把“张力”放在了理论核心位置上。而在1974版《艺术与视知觉》中,却把第9章的标题“张力”换成了“动力”,而且“dynamic (动态的、动力的)”以及“dynamics (动力)”在书中俯拾皆是。“张力”的理论核心位置让给了“动力”。

在1954年版本中,阿恩海姆说:“我个人认为,只有当视觉经验到张力之后,才会有这种动觉感觉。换言之,张力是视知觉首先经验到的。”[6]以及,“如果我们想要通过直觉的观照能力或是通过清晰的分析步骤去理解一件艺术品,就必须首先分析那种将作品的主题建立起来、并指出作品存在的理由的紧张力式样。”[7]

在1974年版本中,他却是这样说的:“视觉经验是动力(dynamic),这个主题将贯穿于整部书中。人和动物所感知的不只是物体的排列、颜色、形状、运动或大小,而首先可能是具有方向性的张力的相互作用。”[8]而且,阿恩海姆明确指出“动力是知觉经验的真正本质”[9]。

从上面两段引文我们可以看出,在1954年版本中,阿恩海姆认为“张力是视知觉首先经验到的”,而在1974年版本中,强调的是视知觉首先经验的是“有方向性的张力的相互作用”。最重要的是,阿恩海姆在1974年版《艺术与视知觉》中明确指出 “动力是知觉经验的真正本质”, 因此可以得出,“动力”已取代“张力”成了他“力”的理论的核心概念。

五、核心概念的转变原因及其深远意义

阿恩海姆后来为什么用“动力”取代了“张力”核心概念呢?为什么阿恩海姆这么强调“动力”呢?因为“动力”具有深刻意义,它关乎视觉艺术生命形式的生成。

关于视觉艺术生命形式的生成条件,苏珊·朗格有过精彩论述:“总之,要想使一种形式成为一种生命的形式,它就必须具备如下条件:第一,它必须是一种动力形式。换言之,它那持续稳定的式样必须是一种变化的式样。第二,它的结构必须是一种有机的结构,它的构成成分并不是互不相干,而是通过一个中心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 [10]

我们可以用苏珊·朗格在这里所陈述的思想,来揭示阿恩海姆之所以强调“动力”的重要意义。在阿恩海姆看来,苏珊·朗格上述四个关于形式成为生命形式的条件都是“有方向性的张力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也就是说,阿恩海姆强调视知觉形式形成中的“动力”,实际上是想确立一种视知觉形式建构的动力机制,以便艺术的“有意味的形式”能够在(视)知觉内部来完成或生成。“至于知觉对象的生命——它的情感表现和意义——却完全是通过知觉力的活动来确定的。”[11]“在一件艺术品中,不仅需要包含着极其丰富多彩的动力关系,而且这样一些关系还能在静止和运动之间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平衡。这种特殊的平衡,早先曾被人们作为一幅画的内容或主题看待,而我却认为,只有意识到这些视觉力的式样是如何反映内容的,才有助于评价一幅绘画的卓越艺术性。”[12]可见,只有“有方向性的张力”的相互作用或活动,即动力,才能使视觉艺术成为生命形式,艺术形式也才能成为有意味的形式。

我们一般都把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把握为一种“视知觉形式完形理论”,把视知觉完形形式的生成归于视知觉的完形倾向之下。但是,我们综观阿恩海姆美学思想发展的整个历程以及对其理论核心概念转变的分析可以看出,视觉艺术中的视知觉活动的完形倾向被转换成了一种具有思维性质的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视知觉形式的形成和建构的动力机制。那么也就意味着“动力”是“完形”的动力机制,视知觉形式动力的本质就是“完形力”或“格式塔力”。

很显然,阿恩海姆并没有因为强调“力”或“动力”而放弃“完形”、“完形倾向”等概念。实际上,在阿恩海姆的文本中,“动力”和“完形”之间存在着一种表里交互阐释的意味。说“动力”,其实是指“完形”的内在生成机制;说“完形”则是在说此“动力”所成就的形式。也就是说,“视知觉形式动力”一方面是视知觉形式生成的动力机制;另一方面又体现其达成的形式,即“力的式样”。 同时,在视知觉形式动力作用下,意义、表现等在形式创造中所必须具备的东西也都得以产生。由此看来,学界通常认为阿恩海姆建构其美学理论的基石是视知觉“完形倾向”的理解,应该作一个偏转,即他的“完形倾向”其实应该是视知觉形式动力,从而使我们对之有了一种全新的理解。

参考文献:

[1][2] rudolf arnheim: the power of the center: a study of composition in the vision arts(the new version), berkeley and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8,229,226.

上一篇: 青少年心理论文 下一篇: 电力行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