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7:03

家庭教育对策论文

家庭教育对策论文篇(1)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

现状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颇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

其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

其二、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二)"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具体表现为:

其一、"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其二、"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领导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家,不能说服家里的一个"宝贝"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对待孩子"严"而出"格"。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所谓的"不一致性",是指家长教育孩子"严"不入"格"。在情感上,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忽视教育的点点滴滴。如"顶嘴"、"自私"、"不招呼客人"、"不孝敬老人"等等行为,有的家长往往放松对孩子的严格要求。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家长一旦醒悟,招数使尽亦束手无策。于是出现了学校里的"乖乖娃"成了家里的"小霸王"的异常现象。

现状之二:孩子的表现差强人意现实生活中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了种种令人担忧的"怪圈"。

"怪圈"之一、崇拜金钱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对金钱已越来越渴望。在学生的口袋里,或多或少装有零花钱。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拥有个人存款,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学生手中有了钱,请吃零食、赠送礼物、请打台球、玩游戏机的现象随之出现;用钱请人做作业、做清洁的现象也不是什么新闻;特别是"下暴"现象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与"崇拜金钱"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

"怪圈"之二:浪费钱物我们通过调查后发现,学生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渠道有:

(1)测验考试成绩"达标"后的"奖金";

(2)替家长买东西时剩余的"零钞碎票";

(3)家长每天给孩子的早餐费和车费;

(4)个体经营者的孩子还有"帮工钱";

(5)亲戚朋友赠送的钱物……在学生眼里,这一切全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因而浪费钱物的现象十分严重。他们可以随意浪费食物,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文具,衣服鞋帽不时髦新潮就打入"冷宫"。学校门口的地摊,其热闹程度并不亚于集贸市场。学校拾到的各种衣物,极少有学生前去认领。

"怪圈"之三:流行享乐有的学生对生活十分挑剔:吃的要精细营养,穿的要新潮高档,用的要新奇漂亮。男孩玩的是四驱车、电子游戏机、变形金刚……女孩拎的是精致的小包,戴的是精巧的发卡,看的是精美的卡通书……有的学生上学、放学还要请人接送;有的学生干脆用钱雇佣"棒棒"背书包;有的学生懒得走路,打的回家让父母下楼给钱。在家里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怪圈"之四:唯我独尊有的学生在家里对父母的称谓已用"喂"来代替。不能不说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不能不说他不尊敬自己的长辈,也许,在他(她)的心目中,或许他(她)更爱的是自己,更看重的是自己。现在的独生子女,只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缺少互爱精神,对别人、集体的事漠不关心;缺乏平等、公正的意识,对损害别人的利益的事无动于衷,他们心中只有"我"的利益。

在学生中出现的种种"怪圈",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消除"怪圈",亟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

二、家庭教育的对策

对策之一: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开放日,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

1、指导家长"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

2、指导家长"赏识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从小就处在选择之中,几乎天天都有己的选择。

孩子的兴趣就是探索世界,越是不会干的,他就越想干,会了就不干了。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同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实践,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对策之二:重视家庭活动的开展。

家庭教育对策论文篇(2)

二、中国当代家庭教育之弊端

说到中国当代家庭教育的弊端,主要是指许多家庭中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的不科学,本人从当代我国家庭教育现状中存在的主要弊端,选取了以下的典型加以论述。

(一)过度溺爱,过度保护,抑制了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

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中国家长溺爱程度之深,很在一部分原因还是由于我国的隔代教育造成的。

(二)管得太多,干涉太多,惩罚太多,孩子累父母也累

在中国特有的传统观念之中,父母和孩子的地位是不存在。所以父母对孩子有一切的干涉或者惩罚,认为这都是理所应当的。中国的孩子一出生,以后的道路就已经被父母安排好了,孩子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教育是一个过程,让孩子逐步的成长,,给孩子太多的干扰,限制孩子天性的增长。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优秀能干的父母经常试图用自己的光环套给未来的孩子,他们用自己的能力来取代孩子的一面。

(三)性教教育近乎空白,以至于成为孩子顺利成长的绊脚石

在中国,虽然有很多的父母认为青少年的性教育死有利于促进他们本身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可是大多数孩子在家庭的性教育形势却很严峻。因为中国父母本身就几乎没有正式的、系统的接受过性教育,性知识,性教育的旧思想状态很差。传统观点使他们羞于谈论这方面的问题,也有家长认为性是可以自学的。在“性”这个问题面前,大多数父母都选择逃避或沉默来面对这个问题。事实上,中国青少年的性教育缺乏不是一天二天养成的,父母让它自学,学校教师、教科书的观点,这些教学方法让青少年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而不是通过正常途径获取知识,大大提高不健康的性心理,性犯罪、青少年可能是未成年少女怀孕和其他社会问题的主要人群。

三、家庭教育的一些建议

(一)注重家庭教育的本质

家庭教育其本质是一个家庭一起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没有在一起的时间的家庭是一个虚拟的家庭。作为父母更多的是关注是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并不断对孩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目标。事实上,孩子在成长的关键在于自己父母,必须不断地建立成长的目标,不断的学习,自我完善。这是一个在学习实践的反应,促进智慧的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二)提高家庭教育的文化内容

在提升的“文化内容”,第一点是要促进“观念能力”的概念,家庭教育的内容。家庭教育不是目前最主要的模式,首先是需要建立一个新的概念。随着现代科学思维发展,肯定是可以找到良好的教育模式的,甚至可以创造出新的教育模式。盲目地使用传统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手段是不能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简单地增加投资经费或许不会带来家庭教育的成功。核心是充分发挥智力的优势,文化融入到他的智慧来指导家庭教育的艺术。

(三)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家庭

家庭教育对策论文篇(3)

1、独生子女家庭迅速增多,家庭原有教育功能淡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以及计划生育的实行,家庭的规模越来越小了,独生子女家庭逐渐成为中国家庭的主流。在过去的大家庭中,子女有各种各样的参照群体,在跟他们的接触中,在对他们的观察里,孩子们可以了解不同的行为规范,发展待人接物的能力。

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对淡漠了,家庭原有的教育功能淡化了,尤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被家长所忽视,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受到了大量的以至于过度的呵护和钟爱,以致谁“孝敬”谁,在当今已成了大问题。生活在这种教育环境中的孩子很容易出现“只知受爱,不知爱人”,“生理发展超前,心理成熟滞后”,“依赖性太强,能力太弱”等人格发展的严重缺陷。

2、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教育缺乏科学依据。

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但他们中的大多人还没有确立正确的人才观,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盲目性与随意性过大,让本应是理智的教育行为,染上了太多的情感因素。有的家长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教育孩子,总是一厢情愿的给孩子设计未来,片面的追求高分,根本不考虑他们的实际。还有的家长,教育是被孩子的“问题”牵着走,孩子出了问题,一阵“急风暴雨”,没有问题就相安无事,教育完全没有计划性。这些都说明许多家长没有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发展。

3、特殊家庭现象增加,教育出现新的难点。

近些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了城市,人口流动性大,许多家长无暇照顾孩子,孩子们寄宿在亲友家、老师家、学校里,根本就无家庭教育可谈。同时离婚率大幅度上升,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数量增多。这些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生活的温馨,普遍缺乏归属感,心理脆弱,容易受到伤害,对他们的教育以往的经验已不能胜任,稍有差错就可能把孩子推向某个极端,要求家长们提高教育意识,使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得以全面发挥。

4、现代媒体深入家庭,家长信息接受滞后。

在现代社会是信息的时代,各种形式的现代媒体带来了巨大的信息洪流,给孩子们掌握知识,了解世界,提供了快速、便捷、形象的手段。信息渠道的广泛性,使孩子和家长之间出现了很大的信息差,孩子们看到、听到、经历到的,家长可能全然不知或知之甚少,造成了沟通与施教上的困难。

以上几点就是当代中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特点及容易出现的误区,然而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种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繁纷复杂的过程,在一个家庭中往往是几个误区并存,而且有些家庭肯定还会形成别的特点,出现其它误区,为了启发家长们联系实际,认识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问题,综合地去解决,特提出以下几点关于家庭教育的建议,供家长们参考。

1、知识准备

养育子女是一门学问,家长必须了解孩子各个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教育方法,根据年龄特点和个体特征进行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不具备儿童心理发展的知识,不了解青少年的特点,不掌握科学的教育知识,面处于个体成长中关键而又困难的发展阶段的孩子,家长们将难以承担教育他们健康成长的使命。

2、学会沟通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在家长的面前要封闭得多,家长们只有了解他们才能教育好他们,因此要努力学习与孩子沟通的技巧。要很好地与孩子沟通,首先要营造平等自由的交流氛围;还要对彼此的分歧持宽容的态度;并能做到认真倾听孩子的意见,注意观察他们的反应,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体察和重视他们的情感的需要。概括起来就是在沟通时要注意:选择时机,有问有答;平等对话,互相尊重;平心静气,细心聆听;分析后果,表达关心;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主动分享,鼓励求助。

3、做孩子的朋友,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由于家长们忙于工作,孩子们又忙于学习,双方共处的时间非常有限。但无论如何忙碌,家长也应抽出时间来和孩子交流,尝试着做孩子的朋友,了解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和他们一起活动,密切双方的了解。只有成为了朋友,家长才能对孩子的内心活动保持关注和敏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们还应注意到,想要成为孩子们的朋友,一定要认识到孩子是独立的人,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将要成为社会的一个公民,必须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没有尊重,就难以沟通,难以了解,更谈不上敞开心扉来做朋友。也只有在尊重的前提下进行的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实效性。

4、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

孩子们学习和适应新生事物的能力是他们长于家长的地方,家长应该多向孩子学习,接受新的观念和事物,努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勇敢的接受新时代的挑战。这样,不仅自己能够跟上发展,还容易找到孩子能接受的共同语言,有利于与孩子的沟通和相互的理解。

与孩子一起成长,惟有这样,才能理解和欣赏孩子的成长,才不会片面的把是“文凭”当作成才的衡量标准,才能在平等、双向的关系中,真正担负起培养未来主人的重任,与孩子一起成功地跨入合作制的新阶段。

5、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使他们为自己负责。

作为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对事物进行独立的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强化他们的责任感,要告诉孩子,自尊是通过努力提高能力和履行责任来实现的。在孩子面临学业或生活等方面问题时,应该鼓励他们朝着独立的方向努力,以使他们做出自己的决定。当然,家长可以在合适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影响,但即便认为某种做法是正确的,也应该有所保留。必须告诉孩子,决定最终是由他自己做出的,是由他自己负责的。

6、鼓励孩子接触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能够在家庭和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并被人重视是孩子获得自尊并走向成功的关键,孩子们正处于自我统一性整合的阶段,正逐渐形成其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时一份社会工作是他们学会独立生活、形成自尊、自信的极好途径。

在培养孩子们独立性的同时,还要逐渐地把社会责任灌输到他们的心中,可以使他们远离懒散、无聊的空虚生活,形成守时、勤劳的良好习惯。

当然,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帮助孩子们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一分子,就是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家庭内的家务劳动中,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任务,或者参加义务的社区服务活动。当孩子们不再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和需要,而愿意为家庭和社会提供忠实的服务时,他们就逐渐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了。

家庭教育对策论文篇(4)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在读研期间,一直在一个服务流动人口群体的公益机构做一名志愿者,这使笔者接触到了来昆的大量流动人口及其家庭,尤其作为一名专业社工,主要开展儿童服务工作,从而了解到流动儿童家庭的就学情况。另跟随导师开展该机构的“小升初”调查,在调查中了解到流动儿童家庭在考虑子女小学升初中过程中会有一些困惑或疑问,与其深入交流了解到现今昆明市小学升初中的外来人员子女需要办理相关证件提交教育局等待分配名额才有机会申请到公办学校读书,不然则只能就读民办学校,且表明了在未来的高考时还是需回户籍参加考试,这些父母开始考虑子女是否留昆,整个家庭都在思考。留昆明,则意味着开办各种相关的证件并等待教育局的分配结果是否可能前往公办学校读书,另需在一两年后将子女转学回老家的环境再适应及其教育持续性;回家,则意味着子女的回家适应环境,学校的寻找及其在老家的家庭照顾考虑情况。父母与子女对升学选择的互动性等方面最终促成了流动儿童小学升初中的教育选择。因此,流动儿童家庭小升初教育选择问题突显了家庭中父母和子女的考虑因素会最终决定教育选择,因此本文就从家庭策略理论视角出发对小升初的过程事件开展深入分析。

二、家庭策略理论和过程—事件分析

家庭策略(family strategy)这个概念来自于西方家庭史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工业化过程中家庭的作用,研究家庭面临新的外部环境时的决策过程①。笔者认为,所谓“家庭策略”并不局限于危机事件的应对,家庭策略是一个前后相继、绵延不断的过程,生活中每一个小的决定都反映并构成了总体的家庭策略。换言之,“家庭策略”理论对“结构与行动”的超越是嫁接在布迪厄实践社会学上的国内的家庭策略研究,理论研究主要有张永健的《家庭与社会变迁》、樊欢欢博士的《家庭策略研究的方法论》两篇文献,而真正意义上的经验研究则只有谭深研究员的《家庭策略,还是个人自主-农村劳动力外出决策模式的性别分析》、约翰·罗根和边馥芹的《城市老年人口与己婚子女同住的观念与现实》以及陈杰博士的《两头家-华南侨乡的一种家庭策略》②。家庭决策绝不仅仅是一种相互商量和民主的过程,其中充满了支配与被支配、充满着夫妻争执和父母与子女的争论。对家庭策略的研究加深了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变迁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家庭不是被动地受社会变迁的影响,而是以自己原有的特点对社会做出反应,这种反应的结果是家庭各成员之间的合力,合力的方向或家庭策略的取向取决于各成员在家庭中的地位,因此,家庭的性质又必然影响社会的变迁③。

过程——事件分析(Process——Event Analysis)(场域),孙立平教授提出以“过程——事件分析”的研究策略来分析中国农村社会生活。农民有他们独特的思维,关系的亲疏远近从称谓上是反映不出来的,只有当“有事情的时候”才能看出谁远谁近,这种“有事情的时候”就是一种可以展示事物逻辑的事件性过程。关注、描述、分析这样的事件与过程,对其中的逻辑进行动态的解释,就是“过程一事件分析”的研究策略和叙事方式。其基本点是力图将所要研究的对象由静态的结构转向由若干事件所构成的动态过程。它强调一种动态的描述风格,将研究对象当作一个事件性过程来描述和理解,以揭示其中更为微妙的逻辑和机制④。

笔者认为,从具体情景出发,整个家庭在小学升初中的最后做出去留决策需要考虑几个因素:(1)决策主体。家庭策略是一个集体概念,但是在分析的时候具体决策者重点在父母、子女的身上。(2)决策过程。本文重心主要放在父母、子女在决策的因素分析,剖析隐藏在决策后的因素。(3)影响因素。本文需要弄清楚哪些因素影响个体的决策,又有哪些因素超越了个体层面促成家庭决策。

从以上三个因素出发,笔者以W社区的三所民办学校的小升初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人数以省内、省外按1:1的进行抽样调查后确定了20个深度访谈家庭和一些零散的走访家庭,并进入不同的家庭与家长、孩子分开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对子女升学的意愿及其打算,是否存在于子女进行协商,并从客观的家庭环境深入了解家庭的流动历史,家庭关系等等从而更加明晰到子女升学背后可能隐含的因素,从中看小学升初中的决策是哪些因素更为重要。

三、流动儿童家庭的教育策略分析

(一)父母的教育考虑

1.流动儿童家庭的流动与教育的关联性

从流动的因素来看,流动儿童家庭选择流动是多种多样。笔者访谈的家庭大部分来自于四川、贵州、云南,还有小部分来自湖南,家庭构成基本是为多子女家庭。他们都谈到流动儿童家庭流动的原因选择,如教育环境、躲避计划生育、生计等方面的因素促动他们的流动。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案例:小鹏来自云南地州的山区,上学的路比较远,而且要走山路,父母说出了让他留在昆明读书的理由之一:“因为这里上学可以不走山路,我们老家那里都是坡坡,要走山路,担心孩子无人照顾和安全问题所以就想留在身边照顾。”流动儿童家庭表明了家庭的选择因素,看起来很简单,只是因为孩子读书不走山路。从侧面更多分析则知道这是一种家庭教育环境的选择,子女的教育安全,教育质量作为考虑而选择进入城市生活。流动人口将子女带到城市主要是基于两方面:一方面为了孩子更好的读书,方便照顾孩子,因留在老家无人照顾或无人管理而荒废学业;另一方面在城市里自己一边上班同时给予孩子读书更好的条件,教学质量有保障,带孩子进入城市同样也是让孩子见识多一些,开阔眼界。

2.教育资源及其师资力量富足促使流动

有些流动儿童家庭的父母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为了子女的教育,给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师资力量,于是父母举家迁徙到城市为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家庭教育。如访谈中遇到好几个家庭都谈到了为了子女的教育而流动到城市,如小强,一家五口人,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和小强。父亲为小强教育放弃在老家的民办教书但远离家人的稳定工作,全家迁移到昆明,全心全意为子女的教育寻找出路。现租住在杂货店的楼上,在交流过程中小强爸爸给我们谈到:小强出生在昆明,在王家桥FZ小学读书现即将毕业,小强一家有意愿将小强留在昆明继续就读,同时也按照FZ学校的要求办理升学的条件等待教育局的分配,期望能分配到昆明的公办学校就读。但现在有些担心,因FZ学校的升学一般都分到民办初中,现在父母比较担心小强今年的分配情况,也打电话咨询学校老师,老师给出需要等待到八月中旬的教育局分配,整个家庭一直关注在小强升学的整个过程。

3.家庭照顾缺失,流动子女随迁就读

家庭照顾是对子女最好的教育,同时流动儿童家庭父母在城市不仅要生计工作,同时需要兼顾整个家庭的家庭照顾,但家里的爷爷奶奶或老家无人照顾对流动儿童的照顾会存在缺失,因此大部分家庭会将子女留在身边进行照顾。如个案小婷,一家全是四川人,家里共四人,父母、自己、妹妹,居住在一间出租房,两张床,一台电视,一张小桌即吃饭又是小婷的功课桌。小婷父母一直在外地打工,先在西安又转到昆明,回四川老家的时间比较少,小婷对老家也是比较模糊。本有打算将小婷送回老家读书,但考虑孩子太小且老家无人看管而有些担心,并打算在自己身边有一个照顾,希望小婷能初中毕业。如果成绩还上不去,长远打算就想小婷去读技校,学一门技术。父母表达了希望小婷能认真读书,如果成绩不好,考虑小婷读技校学一技之长,为未来生活做考虑。

4.教育制度限制,回家就学能持续保障

部分流动儿童家庭的经济状况不是那么理想,远离家乡外出务工为临时性且挣钱不多,家庭不是那么宽裕,子女的升学必然会花费比较多,另外家庭的子女多负担重,更多的从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子女的长远打算,考虑子女的就学以适应家庭的状况,即减轻了家庭负担,同时保证了子女的升学需要。如小娟一家,贵州人,就读民办小学,家里5口人,还有一个哥哥在老家读初二,妹妹在昆明读小学。父母是流动商贩,售卖手机零配件,每天奔波在昆明市周边的乡镇赶集。和父母访谈中父母说出原因:要进昆明公办学校太难进,去私立学校读书又贵,家庭承担不起。同时现在异地高考的制度也还没出台,子女就读到初二或初三又要被迫转学回老家,即不利于子女的学习适应性,同时也耗费家庭经济。现在老家实行的免费义务就读,话费不会太多且可以长久持续就读,不会影响子女的学习。整个家庭考虑决定让子女回家就读即有制度的限制也是整个家庭的经济考虑。

(二)流动儿童的自身升学考虑

流动儿童家庭流动到城市后,受到城市生活的影响,流动儿童希望父母可以听听自己的心声,能了解自己的想法,但父母忙于生计和家庭操劳,很少去了解子女的内心想法。就升学过程中,流动儿童对自身的升学,在交谈中了解到更多的谈论与谁去读属、自己想去的学校或者沉默不语,不清楚自己的升学,父母会给自己寻找,无明确的方向,同时表达了就读选择更多是父母决定。从交流中得知流动儿童对升学的信息来源显得被动,更多来源学校教师的传达及其家庭需要准备及打算。从老师那里得知,在昆明就读初中必须交付相关的准备材料,同时读到初二后转学回户籍所在地就读,不然就无法参加中考、高考信息传达给父母,而后父母就开始考虑如何为子女就读谋出路。

整个流动儿童的升学过程中,我们更多的看到民办学校老师的力量,流动儿童家庭则是被动的接受学校的安排,并必须立即考虑决定子女的升学问题。与流动儿童的访谈中,我们看不到流动儿童的心声,问及升学相关的信息,他们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对升学的一种期待,没考虑到现实的情况。从流动儿童的处境,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是曲折的。流动儿童的就学问题比较多,如户籍制度的限制、家庭的流动性、家庭的经济支持力度、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等等方面。我们看到整个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家庭所能给予支持的力量是比较少的。在整个升学过程中,是被动的接受到学校的通知,面对的是继续留在昆明就读后的转学或回家升学的选择,给流动儿童家庭带来的突然的撞击等等情况,这使得流动儿童升学的处境比较动荡,并且可能毫无准备的面临转学。

四、结论

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我们看到流动儿童家庭在面临子女升学的选择是艰难的。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在义务教育阶段,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条件和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但是在实践中,这个巨大的群体是存在巨大差异的。流动儿童家庭在面临子女升学过程时,从民办学校被动得知就学程序及其后续必然选择。入读城市公办学校,不仅存在地方教育政策的制约同时可见城市的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很多家庭都不愿子女就读民办学校,源于学校的教育环境,师资力量及其经济的负担且子女的教育不稳定。另源于公办学校对流动儿童家庭的门槛过高,限制性强,即为保护本地子女的就读同时也是教育资源的紧缺无法保障巨大的教育需求。

笔者认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别。改革户籍制度并不是要完全取消户籍管理制度,其核心在于逐步消除导致城乡隔离的各种户籍相关制度,以保障城流动儿童能享受与城市人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教育资源。同时昆明市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以来,在对流动儿童的入学机会的平等上在不断的完善。日前首要应该实现的是教学质量上的平等,公办初中和民办初中的均等,如充实一些薄弱的私立民办初中的教学、师资、资源等方面,收费均等化,这样流动儿童就有很多的选择机会,有自身的选择权。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在继续推进教育机会公平的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教育质量公平,积极地提高教育质量,使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真正每个受教育者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应有的基础,无论是流动儿童还是本地儿童,同样都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教育质量。而要做到这一点,政府教育观念上应为“公平优先、不分公办与民办、兼顾效率”。

【注 释】

①樊欢欢.家庭策略研究的方法论——中国城乡家庭的一个分析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0,(5).

②韩晓燕.隐性抗争还是隐性合谋——上海市流动人口家庭初中后教育选择的家庭策略互动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③张永健.家庭与社会变迁——当代西方家庭史研究的新动向[J].社会学研究,1993,(2).

④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对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洞察[J].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1999.

【参考文献】

[1]韩晓燕.隐性抗争与隐性合谋:城市新移民家庭策略的互动模式[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

[2]刘芳,王宁.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J].黑河学刊,2011,(07).

[3]刘爱香.小学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家庭教育对策论文篇(5)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的定量分析

本研究主要是从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文献来源分类及篇数;已有的研究涉及的学科;已有研究年度发展态势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1.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文献来源分类及篇数

从总体对这205篇文献进行内容分析。首先从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文献来源分类及篇数的角度进行分析(见表1)。由表1可知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文献来源期刊占77%,而硕士与博士论文较少,占17.5%。

2.已有的研究涉及的学科

某问题研究所涉及的学科,既能说明该问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又能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该问题受关注的程度。因此,我们选取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所涉及的学科作为分析的指标之一。参考“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的学科分类,检索到的205篇关于儿童家庭教育的文章,共涉及13个学科(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就已有研究所涉及的学科而言,有关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大部分研究集中于教育学学科领域,其研究篇目占已有研究总数的90%多。同时,该问题正日益引起诸多社会学科的广泛关注,在检索到的205篇文章中,还涉及社会学、管理学、人口学、经济学、医学、心理学、法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并且不同的学科对“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的视点和关注点并不完全一样。如,在教育学学科领域,“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的学科视点综合而全面,既有对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也有对管理问题的探讨;既有现状的描述,也有问题解决的对策;既涉及宏观政策理论,又有政策执行分析;还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等。在家庭学学科领域,家庭结构、家庭教育观念研究视角,主要关注儿童学习、身体与心理的问题。在心理学学科领域,研究主要集中于特殊儿童心理问题、人格健康及学习情况研究等方面。

3.已有研究年度发展态势分析

某领域研究文献数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趋势,既能反映出该领域的受关注程度,又能反映出自身的发展水平。检索到的205篇有关研究文献,每年度涉及的研究文献篇数及发展态势如下(见表3及图1)可见,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关心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从1980年到1995年关于儿童家庭教育的文献比较少,90年代中期以后,学者对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逐步增多。随着农民工的出现,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成为研究的热点。关于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多而全,研究文献基本涉及前面所提及的诸多问题,多角度,研究较全面。

(二)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的定性分析

教育问题研究涉及的内容全面、综合而丰富,我们尝试从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内容三个维度对已有研究做定性分析。

1.研究的理论基础

研究的理论基础关涉研究的立足点,是研究者基于何种理论来看待、阐释和解决所研究的问题。分析已有研究文献可以发现,不同学科立场的研究者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尽相同,不同学科研究理论基础呈现多元化样态。一般而言,教育学科立场的研究者往往依据人本的教育理念、融合教育理念、教育公平理论与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来探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现状、原因、对策及建议等,其中涉及教育公平理论的研究最多,研究者或通过对“公平”的分析,或将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相联系,来探讨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公平(特殊儿童包括残疾儿童、超常儿童、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的应然与实然问题。家庭教育学的相关理论。社会学学科立场的研究者往往依据社会化理论来探讨儿童家庭教育中儿童社会化的问题。有的学者利用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操作理论来研究儿童兴趣与家庭教育方式关系[1],有的学者从生物生态学理论、自我概念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研究儿童家庭教育的环境问题[2],有的学者从社会学理论中的结构功能理论、角色扮演理论、符号互动理论角度研究儿童家庭教育的理念问题[3]、有的学者运用埃里克森的认同危机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研究特殊儿童家庭教育中的缺失问题与对策[4]。

2.研究的方法

研究者在研究某个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直接影响其对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甚至影响研究者对所研究问题的结论和观点,而且研究方法还在某种程度上内蕴着研究展开的逻辑结构。因此,研究方法的“工具性”价值对于一项研究来说至关重要。分析已有关于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大部分文献都同时采用了多种方法。使用了历史研究、案例分析、抽样访谈、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和手段。大量研究以“质的研究”为主,即以调查研究为主,辅以文献研究,具体调查方法采用问卷、口述史访谈、深度访谈法、焦点团体访谈、个案研究法和实地观察等[5][6][7]。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用实证研究方法,教育学多用描述、评价和文献等方法。梳理和分析已有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发现存在以下两个问题:首先,对研究方法的界定不清晰,存在模糊现象。如调查问卷的运用,有很大一部分的研究者运用的是自己编制的问卷,但是并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信效度分析。诸多的研究者对方法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对质性研究方法和量化研究方法的界定存在差异。其次,多种研究方法之间缺乏实质性的融合。分析诸多研究发现,虽然研究者表明自己在研究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但仔细审视方法的具体运用,发现大多数研究仍停留于浅层次的操作层面,方法重复模仿,缺乏不同方法之间实质性的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许多研究停留于浅层次的模仿水平,缺乏一种用方法的创新带动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创新的精神。

3.研究的内容

某问题研究内容的聚焦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于该问题关注的焦点,而人们关注的焦点又直接反映着该问题在社会公众视域内的重要程度。分析已有研究文献发现,关于儿童家庭教育教育问题研究的内容呈现多元化样态,其中主要涉及现状描述(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三方面的内容。

四、关于“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的几点建议

(一)在注重宏观背景研究的同时,应更侧重问题研究的情境性和动态性

问题产生于一定的宏观背景之下,如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产生于社会转型期,产生于城乡二元政治、二元经济和二元教育模式之下,因此,对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对问题产生的宏观背景的研究。但同时,问题更具情境性和动态性,问题总是源于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境,是特定的现实情境的产物,而且随着情境的不断变化,问题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如需要解决的问题侧重点、难点会发生变化,因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途径、方法和措施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动态性。只有关注外在条件的情境性和动态性变化,才能从根源上明晰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和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与措施等,也才能在情境不断发展变化的前提下,提高该问题研究的实效性。

(二)在研究数量提高的前提下,应逐步提高研究质量

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的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但仔细审视诸多研究成果,笔者发现,研究的质量在某种意义上并没有得到极大提高。很多研究出现低水平重复现象,不管是理论观点的雷同,还是实证研究方法的重复模仿,都存在值得研究者反思的地方。就研究的理论基础来看,虽然不同学科立场的研究者大都基于本学科的基本理论来研究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但总体而言,研究的理论基础还较为局限和单薄,且缺乏不同学科理论的相融,因此加强多学科理论间的相互融合和沟通已成为必需。另外,就研究方法来说,科学、规范地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并促成多种研究方法间的实质性融合,也成为当前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研究质量的提高,需要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以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带动研究的新视界、新领域,虽然在已有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中,也有一些研究者努力尝试在理论和方法上创新,但还远未形成研究的主流。因为当前的研究亟须改变的就是,克服低层次、低质量的重复研究,努力拓展家庭教育问题研究的新视界,拓展研究的理论基础,创新研究的方法,以提高该问题研究成果的质量。

(三)克服研究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多学科研究的融合

家庭教育对策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F328;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10)04-0062-06

一、引言

微观经济理论认为,由于存在外部性,公共品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存在着偏差,所以竞争性瓦尔拉斯市场对公共品的供给总是不足的。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是公共品中较重要的一种。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农民家庭。从经济理论的角度,政府在教育公共品供给中的缺位可能会导致教育供给不足,一旦政府开始使用财政资金对农村义务教育费用进行减免,应当会增加农村教育的发展资金来源,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有关农民家庭承担教育资源供给主要责任会导致教育供给不足的问题,在现有另一个系列研究中也得到了较多的讨论,这就是“信贷约束”研究。信贷约束研究认为,教育作为一种投资,付出成本在现在,而收益在未来,如果农民家庭没有足够的收入或者没有完善的资本市场,就可能会遇到资源约束而导致教育供给不足现象。Loury(1981)证明,资本市场不完善情况下,教育投资规模取决于父母的收入分布,因而要实现教育规模的优化,再分配政策是重要的。以上分析表明,政府减免义务教育费用,可以缓解农民家庭的信贷约束问题,同时改变了农民教育投入的边际选择,应该会有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但现实状况如何,我们将用数据来证实。

因为难以得到政府教育政策对农民家庭影响的具体数据,我们对苏北家庭微观调研数据进行研究以寻求替代方法。资料调查时间是2006年暑假,而政府减免义务教育费用政策开始实施时间是2006年秋季。调查中,近七成(69.5%)的家庭表示知道即将实行的农村义务教育费用减免政策,而另外三成多(30.5%)家庭并不知道。我们认为,如果农民家庭预期到即将实行的义务教育费用减免政策,意味着他们知道未来可支配收入会增加,而未来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意味着家庭长期收入的增长,会使得他们加大各个支出项目以使各个支出项目实现或接近最优,如果某个支出项目已经实现最优,那么就会向支出优先顺序靠后的支出项目顺延。而没有预期到义务教育费用减免政策的农民家庭的行为没有发生变化,将其作为对比组,这样我们就可以分析农民家庭教育支出是否会在可支配收入增加时有所增加,这可以间接地检验我们前文的设想。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处理

本文使用的微观数据是南京大学“天健社”在唐仲英基金会资助下于2006年6月25日-7月9日在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来龙镇的调查。宿迁市是江苏省最为贫穷的地区,人均收入以及经济总量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市。来龙镇是宿迁市宿豫区的一个小镇,在2005年宿豫区乡镇经济排名中位列最后一名。来龙镇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当地农民主要种植一年一季的水稻和小麦。由于人多地少,很多农家子弟选择外出务工。这一数据采集采取随机抽样方法。

根据随机抽样原则调查得到了418户91个项目的具体资料,主要包括收入、支出、教育和医疗情况。本文利用的主要是收入、支出和教育资料。样本家庭的平均家庭总收入为12109.46元,家庭人均收入为2568.40元,每个家庭平均有4.68口人。作为文章研究的因变量的是农民家庭支出结构。调研资料中,家庭支出包括八个部分:教育支出、生产性支出、社会人情支出、医疗支出、生活基本支出、食品支出、房屋支出和家具支出。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家庭支出存在着很多角点选择,而并非如理论预测的大都为偏好多样化的内点解。418个家庭中,只有2个家庭八种支出都不为0。支出不为0且没有缺失的最多的支出项目是生产性支出、社会人情支出、医疗支出,分别有387、388和387个家庭。有307个家庭有非0教育支出且没有缺失,家庭生活基本支出有175个家庭没有缺失且不为0,食品支出为106个家庭,房屋支出和家具支出各有58个家庭。

如前述,很多支出项目存在着缺失项或为0,我们对数据进行检验,发现缺失项较多的支出数据大都不符合正态性要求,这将使得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设检验变得无效。取对数可以使数据趋向正态分布,但会损失大量为0的观测数据。出于以上考虑,同时为了消除角点选择的处理困难,我们将支出分为三类:教育支出、生产支出和消费支出。生产支出为生产性支出和社会人情支出之和。人情支出可以作为社会资本的变量,具有非常显著的生产效应(时磊,2009)。消费支出是其余五种支出之和。这种分类方法的依据是:其一,教育支出是我们关注的变量;其二,生产性支出、社会人情支出与收入之间存在着高度显著的相关关系,或者说内生性,而其余五种支出没有这种关系。按照这种方法进行分解合并以后,包括收入变量取对数以后,数据都通过了正态性检验,然后我们根据一般规则处理了异常值和杠杆效应明显的观测值。

本文要考察的是,预期到义务教育费用减免政策的家庭会不会增加教育支出、生产支出或消费支出。为此,设置教育政策虚拟变量,调查问卷中“您是否知道减免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的政策”是一个直接询问农民家庭的问题,如果农民回答“是”,则该项虚拟变量取值为1,否则即为0。可能存在的问题是,有家庭可能不知道教育政策变迁是由于家庭没有教育支出,统计发现样本中只有13个家庭属于此类,在不知晓教育政策家庭中占较小的比例(13.1%),变量取对数后就会消除教育支出为0样本。

然后就是控制变量的设置。教育支出估计主要的控制变量有:学校质量虚拟变量、辍学虚拟变量、影响家庭支出偏好的变量和其他控制变量。根据数据可得性,学校质量虚拟变量是用农民家庭对子女就读学校的满意度来测量,如果农民家庭对子女就读学校质量表示满意,则该项虚拟变量取值为1,否则即为0。家庭是否有辍学人口也是调查问卷中一个直接询问农民家庭的问题,如果农民家庭回答“是”,则该项虚拟变量取值为1,否则即为0。理论研究一般假设家庭偏好类似,但偏好的非同质性会导致家庭支出结构的预测偏误。根据资料可得性,同时结合文献,我们主要考虑两个控制家庭偏好结构的因素:户主年龄虚拟变量和家庭负债消费虚拟变量。我们认为,样本家庭户主年龄较大与户主年龄较小,可能存在不同的支出模式,我们取45岁为虚拟变量设置分界点,若样本家庭户主年龄大于45岁,则该项虚拟变量取值为1,否则即为0。家庭负债消费偏好虚拟变量的构造是,比较家庭总收入和家庭总

支出,如果家庭总支出高于家庭总收入,则该项虚拟变量取值为1,否则即为0。其他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家庭总收入、户主受教育年限、户主配偶受教育年限、家中是否有小孩读小学虚拟变量、家中是否有小孩读初中虚拟变量、家庭子女数目。

生产支出估计的控制变量主要有:辍学虚拟变量、家庭总收入、户主受教育年限、户主年龄虚拟变量和家庭负债消费虚拟变量。消费支出估计的控制变量主要有:辍学虚拟变量、家庭总收入、家庭人口数目、户主年龄虚拟变量和家庭负债消费虚拟变量。这里使用的计量经济方法主要是最小二乘估计,但是有两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一个是估计的内生性问题,由于农民家庭生产与消费合一,家庭某些支出可能会影响家庭总收入,所以用家庭总收入作为控制变量需要审慎;另外一个就是异方差问题。在检验没有内生性的前提下,处理了异方差、多重共线、模型设定等可能违反最小二乘估计经典假设的问题后,就可以使用最小二乘方法进行估计。检验发现,只有生产支出与家庭总收入之间存在内生性关系,我们将使用工具变量法来进行处理,选取的工具变量是:家庭拥有的土地数量和家庭劳动力数量。检验也表明消费支出估计存在严重的异方差问题,我们可应用异方差稳健最小二乘估计(RLS)、加权最小二乘估计(WLS)和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估计(FGLS)等方法进行处理。

三、实证结果

表1、表2、表3回归结果表明:预期到的义务教育费用减免政策对农民家庭教育支出没有统计上显著的影响,在不考虑显著性的情况下,符号是负的;生产支出的OLS估计结果显示预期到的减免义务教育费用政策会增加生产支出,且结果是稳健显著的,但处理了内生性问题后结果就不显著了,符号是负的;消费支出估计结果显示,预期到的减免义务教育费用政策会导致家庭较为显著地增加消费支出,且这一结果是稳健的。毫无疑问,这一结果是令人失望的,在预期到家庭可支配收入将增加以后,农民家庭将长期收入的增加主要用在家庭消费支出,而并没有显著地增加家庭的教育支出和生产支出。由农民家庭支出优先顺序的研究可知,如果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应当先使得生产支出和教育支出实现最优规模,然后才会顺延至消费支出,现有的回归结果表明,农民家庭生产支出和教育支出可能已经达到了“贫困的最优”,可支配收入增加并不会显著影响这两种支出的增加。控制变量的解释简单总结如下:

教育支出估计控制变量的解释是:农民家庭对子女就读学校质量满意度增加会减少家庭教育支出,且结果是显著的。这可能意味着,由于对学校满意,家庭减少购买辅导材料及其他支出。存在辍学人口家庭教育支出竟然是增加的,虽然显著性不稳健,这可能意味农民家庭子女正规教育辍学后,进入了职业教育领域,从而教育支出增加。家庭总收入、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子女数目显著地增加教育支出,符合理论预期。家庭有子女就读于小学,教育支出显著低于对比组,而家庭有子女就读于初中则显著高于对比组。这可能说明从小学到中学,教育支出有一个极大的增加。超过45岁的户主显然更会增加教育支出,且是显著的。负债消费的家庭教育支出比不负债消费的家庭要少得多,且结果是十分显著的。

生产支出估计控制变量的解释是:家庭有辍学人口在处理内生性问题后,对生产支出没有显著的影响,辍学后的家庭子女一般都外出务工,而不参与家庭生产。家庭总收入无论OLS还是2SLS都显著地增加家庭生产支出。户主教育水平对于生产支出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可能说明教育回报率不高,户主教育没有用武之地,也可能是教育水平高的户主选择了外出务工。年老的户主与年轻的户主生产支出的差别是不显著的。负债消费的家庭生产支出比之于不负债消费的家庭是更少的,且结果是十分显著的。

消费支出控制变量的解释是:家庭有辍学人口会显著地增加消费支出,因为摆脱了教育支出。家庭总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是稳健显著的。但家庭人口数量对消费支出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因为样本地区较贫穷,经济尚处于自给自足,通过消费支出反映出的消费还比较少。家庭很多消费采取自给形式,导致家庭人口数量与家庭消费支出关系不大。户主年龄虚拟变量对消费支出影响不显著。负债消费的家庭消费支出比不负债消费的家庭要少得多,结果也十分显著。

四、实证结果的讨论

某种程度上讲,本文的实证结果是令人失望的,没有证实本文前面的理论推测。公共品供给不足存在一个表现形式,增加公共品的供给会导致社会边际福利效应的增加为正,这已为许多实证研究所证实(Dong,2000)。但本文实证结果表明,当农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时,他们并不愿意增加教育支出,这可能是教育公共品供给增加没有得到超越消费支出增加的福利增进。对于农民家庭而言,这可能意味着将获得的新增收入投资于生产支出和教育支出的回报率太低。我们发现农民家庭支出似乎存在着一个优先顺序,在这个优先顺序中生产支出和教育支出的排位要高于消费支出。这一优先顺序的存在可能意味着,对农民家庭而言,生产支出和教育支出在最初意义上获得的边际福利要大于消费支出,而当生产支出和教育支出得到相当程度满足后,家庭收入才会被用于边际福利意义较小的消费支出。

本文实证结果似乎表明,生产支出和教育支出已经在农民家庭得到相当程度的满足,但是我们却仍然观察到农民家庭的贫困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困境。我们认为这并不矛盾,借用舒尔茨(1989)对传统农业社会的研究来形容这种农业社会发展状态,我们称之为“贫困的最优”。并非教育公共品在社会角度上已经不存在不足或者短缺,而是相对于农民家庭的需求而言,并不存在短缺,农村教育发展的困境根源并不在于农民的贫穷,不是农民想获得教育而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学费,而在于农民家庭对教育需求不足,或者说教育对农民没有太大的用处。所以,我们减免农村义务教育费用并没有获得理论预测的效果,因为农民没有教育投资的激励,即使我们支付更多的资金,只是置换出了农民家庭的教育投入,并没有实质性地增加农村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机制。

这种可悲的困境非常类似于舒尔茨(1989)所论述的传统农业社会,“促使这些人去做更多的工作的刺激是微弱的,因为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非常低;促使这些人进行更多储蓄的刺激同样也是微弱的,因为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也是非常低的。”在样本地区,促使学生更多地读书的激励是微弱的,促使家长更多地督促学生学习,更多地为学生学习付出时间和金钱努力的激励也是微弱的。不幸的是,如果没有教育投资激励,即使政府大规模推动,教育发展也会更多地流于形式,教育质量低下。伊斯特利(2005)发现,“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普及基础教育并不能产生投资激励从而影响经济增长,教育的质量因投资激励的不同而异。”“在有投资激励的国家,孩子们将会努力地学习,家长的督导更严格,教师的压力也更大。而在一个经济停滞、没有投资激励的国家,孩子们就不会认真学习甚至有时逃课,家长会让孩子们不上课而去地里帮忙干活,老师的工作会接近一个保育员。”如果教育质量低下,就很难推动经济增长,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教育规模的迅速膨胀并没有带来经济增长和发展。

中国农村的教育回报率之所以如此低下,现有的研究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教育制度,我们的教育内容大都是以升学为导向的,学校学习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尤其是与农村生产生活没有太大的关系,这可能就会导致教育回报率十分低下。其次,前些年较为普遍的拖欠农村教师工资,导致农村学校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现有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年龄偏大,这些加剧了知识质量的恶化。再次,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严重,农村技术推广体制崩溃,没有建立必要的农民合作组织,导致农民抵御风险能力很差,这些大大限制了在农业生产生活、非农生产活动,甚至外出务工活动中知识可以增加收入作用的发挥,这也限制了教育回报率的提升。而教育回报率的低下,势必会使得农民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低下,这也是本文实证部分得出的结果与一般理论研究不符的根源所在。

在此意义上,本文认为,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困境,绝非仅仅依靠减免农村义务教育费用一项政策而可以改变,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村教育回报率,提高农民和农村社会教育投资的积极性。而这又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教育内容的改革,对农村教师队伍选拔机制、农村教师待遇、农村教师流动和考核进行改革,以及进行劳动力市场制度的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农村技术推广系统,只有各方面工作相互配合,才能够系统地解决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农民和农村社会有了教育投资激励,孩子们会努力学习,家长努力督促,教师勤勉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社会造就新的合格的劳动力。

家庭教育对策论文篇(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尤其是教育问题。一方面教育对贫困家庭意义重大,是他们未来改变贫困状况的有利机会;另一方面贫困家庭难以承担高费用的的教育负担,这个矛盾在政策支持与社会救助的情况下将会持续并激化,不仅不利于贫困群体的发展,甚至有可能威胁到国家的安定团结。普及义务教育不仅是提高全体国民人力资源能力的基础,也是彻底改变贫困群体弱势地位的基础,而城市贫困的具体问题最终能解决到何种程度,又直接取决于政府是否实施了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①因此,十分有必要对现有相关政策进行评估与改进。

本研究在已有的城市贫困研究成果和社会救助理论基础上,借助对北京市朝阳区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通过揭示城市贫困家庭的教育负担状况,分析现有社会救助政策和教育政策的不足,发现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需求,从而得出需要对贫困家庭实施全方位、系统性、制度性救助的结论,目的是为政府部门提供改善和利用现有政策的依据,进而不断完善我国社会救助体系。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研究内容

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义务教育阶段城市低保家庭子女的教育情况、享受教育救助情况和救助政策认知等方面的调查,了解其需求状况、政策受惠程度以及享受救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其他问题,了解政策实施满意度,分析制度实施的制度与非制度影响因素,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让好的政策能真正发挥应有之义,提高救助效率。本研究从社会政策评估理论出发,主要采用侧面影响模型进行分析,见图1。

1.2.2样本选取

调查总体为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学区、八里庄学区和酒仙桥学区子女正接受义务教育的城市“低保”家庭。本次调查对“贫困家庭子女”的操作性定义是当时当地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市居民家庭,其子女正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做出这样选择原因是:首先,这些家庭已经从政府的行政程序上和其他相关方面都被社会以及他们自己确认为是“贫困的”,即他们已被贴上了“贫困”的标签。其次,由于我国在居民收入、财产和纳税等方面,政府和社会都还没有积累起可供实际研究操作使用的资料,目前没法根据其他方面来做出更合适的定义。当然,我们不能说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家庭就等于全部的城市贫困家庭,边缘困难家庭、临时困难家庭都应符合“贫困”。但是,这些受助对象无疑是贫困家庭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分。选取朝阳区的原因在于它作为实现和拓展首都城市性质功能的重要区域,综合实力雄厚,在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上也走在前列,因此,研究朝阳区的城市贫困问题可以为北京市整体性救助事业提供前瞻性借鉴作用。

1.2.3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采用调查问卷形式。根据朝阳区教委所提供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贫困生名单,对朝阳区垂杨柳学区、八里庄学区和酒仙桥学区小学部的“低保”家庭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223份问卷,回收220份,回收率为98.7%,其中有效问卷197份,有效率为89.5%。调查问卷主要按照贫困家庭基本情况,享受教育救助实际情况和政策执行对贫困家庭的影响三大类收集资料。同时本文也将结合官方数据来说明一些问题。全部问卷资料由笔者核查后进行编码录入,利用SPSS17.0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2.教育救助理论与城市方面的义务教育救助政策

2.1教育救助理论

社会救助体系是通过一定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实施,为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以及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特殊困难而建立的各项救助制度的总和。②教育救助是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主要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同时兼顾高中和大中专教育阶段的弱势群体家庭成员而设立的一项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对于保障弱势群体家庭成员的受教育权和发展权,特别是对弱势群体家庭的脱贫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从一般意义来讲,教育救助的对象主要是贫困家庭子女,在他们不同的学习阶段给予一定的经济资助。

2.2城市方面的义务教育政策

2.2.1全国义务教育政策

20世纪80年代,我国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开始进行教育改革,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与此同时开始了义务教育阶段救助政策的探索。1986年7月1日起执行的旧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1992年的《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中,作出了“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以收取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当酌情减免杂费”的规定。1995年,国家教委和财政部颁发《关于健全中小学学生助学金制度的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初级中等学校(含职业初中)和部分小学(主要是有困难的少数民族地区、其他贫困地区和需要寄宿就读的地区)实行助学金制度”。③1997年,国家教委、财政部了关于印发《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助学金实施办法》的通知。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做出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改革逐渐从农村扩展到城市。2008年,国务院了《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至此,我国全免费的义务教育以及惠及全国范围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救助政策初步形成。

2.2.2北京市义务教育政策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关于“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的规定。北京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在全市普及免费的义务教育”,《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提出“逐步在全市城乡统一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京教财[2007]33号文规定了从2007年秋季开学起进一步完善“两免一补”政策的范围:在城八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有本市户籍的学生免收杂费,其中本市农村户籍学生免交教科书费,并规定了资金来源及分担机制。为进一步加大对城乡低收入家庭的救助力度,明确城乡低收入家庭的临时救助范围,2008年,京民救发[2008]546号文件明确了教育救助临时救助范围:城乡临时救助家庭中,在校就读学生符合条件的,可按照教委、民政、残联等部门的有关政策规定申请享受教育救助。

3.北京市城市贫困家庭子女教育现状分析

3.1贫困家庭的基本情况

在本次调查有效问卷中,共197户家庭,其中独生子女家庭为141户,占总家庭数的71.6%;非独生子女家庭为36户,所占比例为18.2%;单亲家庭为20户,所占比例为10.2%。根据2006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分类救助指标体系,城市单亲或多胞胎“低保”家庭至少可以获得本市“低保金”标准额度10%的额外补助,主要用于孩子的教育和生活开支。

从年龄上看,全部贫困家庭中父亲的平均年龄为44岁,母亲的平均年龄为38岁。父母平均年龄为41岁,对父母平均年龄进行分组可知父母年龄主要集中在36岁到45岁之间,占全部家庭的60.4%。父母文化结构来看,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中专)到高中水平。家庭收入状况来看,按照2009年5000户城镇居民家庭每人每年现金收入数据,低收入家庭总收入平均为14111元,由于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低保”家庭,2010年北京市城市“低保”标准为430元/月。工作状况上,父母处于失业和无业状态的居多,其中父亲无业人数占全部贫困家庭父亲人口的51.3%,其次是失业,所占比例为21.3%。母亲无业人数占全部贫困家庭母亲人口的58.9%。另外,在全部家庭中,父母全部在职的比例仅为4.6%,父母有一个在职的占13.7%,父母均非在职的占67.0%。子女性别结构来看,本次调查显示所有贫困家庭中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男孩有104位,占52.8%;女孩93位,占47.2%,男女性别比为1.12。从年龄上看,全部受访子女的平均年龄为9.33岁,人数主要集中在小学中年级,8~10岁组共102位,占51.8%;其次是11~13岁组共56位,占28.4%;7岁及以下组38位,占19.3%,14岁以上1位。综合看来,所调查的贫困家庭子女多为独生子女,年龄范围集中在8~10周岁。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城市“低保”,父母多处于无业或失业状态,年龄范围集中在36~45周岁,受教育水平中等偏下。

3.2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现状分析

3.2.1教育支出

所调查贫困家庭享受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的教育救助政策,使其实际教育支出主要集中在购买课外书籍、报刊和杂志,以及辅导班、兴趣班和家教等方面。调查显示,每年用于子女购买课外书籍、报刊和杂志的花费平均为237.3元,每年参加辅导班、兴趣班和请家教的花费平均为1092.5元,每年其他方面的花费为577.3元。平均每年实际支出总计1907.1元。本次调查的全部贫困子女均为走读,因此不涉及住宿费。

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2009年5000户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城镇全市平均每人年可支配收入26738元,平均每人年消费性支出17893元,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为2655元;低收入户平均每人年可支配收入11729元,平均每人年消费性支出10009元,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方面低收入户为1299元,“低保”家庭在其他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微乎其微,主要仍集中在子女的教育费用上。因此,本次调查中的贫困家庭教育支出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并且无论是低收入户全市平均教育费用约1299元/年,还是本次调查教育实际费用1907.1元/年,均超过了家庭年收入14111元/年的平均水平,子女教育支出对北京市居民家庭来说仍然是比较沉重的负担,需要教育救助资金更大程度的支持。同时反映出的问题是政府在提供政策支持时重点是把救助资金放在了学校经费层面的“学杂费”方面,近几年对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不断增长,但对一般家庭来说,孩子受教育不单是学费的问题,学费只占开销的一部分,生活费、补课费、兴趣特长等等其他费用占的比例会更大一些,贫困家庭在支付子女的基本教育费用方面都存在困难,根本无法为其子女提供较为良好的学习条件或环境,更何况营养补助和其他方面的福利.例如日本用了6%的财政保障义务教育在实施质量上的均等,花了大力气扶持薄弱、边远地区,贫困家庭孩子受教育还能享受牛奶、午餐及校车等的补助。④

另外,从增速上来看,低收入户教育文化娱乐费用近年有所下降,但2009年再次呈现高速增长趋势,比2008年增加了19.61%⑤,而从经费投入上看,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2009年为4310300万元,比2008年增长了13.65%⑥,城市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费用增速超过相应教育经费投入增速。

3.2.2教育支出来源

调查显示,贫困家庭用于购买课外书籍、报刊和杂志,参加辅导班、兴趣班和请家教等费用的主要来源于“低保金”,比例高达80.7%,依靠亲戚朋友借助的占24.5%,依靠工作收入的占15.2%,依靠做小生意、打零工收入的占10.2%,依靠教育救助以外的政府补贴或政策优惠的占13.7%,依靠其他来源的占4.1%。这些数字也反映出贫困家庭在支付子女教育经费上比较困难,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才能承担小孩的教育开支。

3.2.3教育求助渠道选择

从渠道选择上来看,贫困家庭在子女教育费用上遇到困难时主要会选择找亲戚朋友借,选择这一渠道的比例高达62.9%,其次是向居委会或政府部门求助,该比例达到53.3%,另外,选择向子女就读学校求助的占36.5%,选择向社会慈善组织求助,向工作单位或原工作单位求助和向银行贷款的比例相对较低,百分比依次为9.1%、6.2%和1.5%,选择其他渠道的占6.1%。在教育费用的求助方式上,值得注意的是很少有家庭想过向社会慈善组织机构求助。在问卷或访谈中,很多家庭都反映不知道这些机构在什么地方,有的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存在这些机构。这说明在我国,亲戚朋友间的互助在人们的求助方式中最为普遍,绝大多数人都十分信赖和依靠亲戚朋友的支持和帮助,政府在贫困家庭中逐渐建立起较高的威信,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慈善机构则没有起到足够的作用,教育救助的社会层面需要进一步发展。

3.2.4父母对教育负担的态度

父母对未来子女教育的态度是,如果负担过重,会让子女辍学或说不清的比例为23.8%,表示不会让子女辍学的比例为76.1%。假设家里没有孩子上学,父母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态度是,认为能稍微改善一点的比例最高,占59.4%,认为能脱离困境的占8.1%,认为没什么大变化的占12.7%,表示不清楚的占19.8%。可以看出,子女教育是贫困家庭的主要负担,并且压力很大,对于未来子女教育的态度大部分家庭仍然是支持的,已意识到教育对于子女和家庭的重要性。综合看来,所调查的贫困家庭实际教育支出主要集中在购买课外书籍、报刊和杂志,以及辅导班、兴趣班和家教等费用,支出来源依靠“低保金”的比例最高。大多数家长未来不会因教育负担过重而使子女辍学。相当规模的家庭认为子女上学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假设没有孩子上学,经济状况将会稍微得到改善。

4.北京市城市贫困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救助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4.1政策效果评价模型选择

一项社会政策实施后将会在目标领域之内、目标领域之外出现许多预料不到的或不希望出现的结果。政策评估者如果要客观、全面地评估一项政策,就必须将这些结果都纳入考察范围⑦(参见图1)。根据“路径相关”的说法,一项新政策出台,经常是为了解决原有政策所引起的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往往是由“侧面影响”造成的)。故而,评估者所得侧面影响的信息对于决策者制定新的政策或计划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关注的教育救助政策将就侧面影响信息对特定对象展开调查,并进行分析。

4.2北京市城市贫困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救助效果

4.2.1教育救助政策的目标

对持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证家庭的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实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

4.2.2政策评价

所调查的对象中,有95.9%的家庭希望子女申请并享受教育救助,而另外4.1%的家庭则持否定态度。调查显示,65.4%的家庭对现有教育救助政策满意,不满意的家庭只占34.6%。对救助政策不满意的地方集中体现在政府财政支撑能力不高,比例为74.3%,对于其他方面诸如政府理念、社会排斥和政策执行管理等方面不满意的相对较低。在享受教育救助政策的134户家庭中,认为救助资金水平达到预期水平的有41户,所占比例为30.6%,认为未达到预期水平的有93户,占69.4%。绝大多数贫困家庭都希望能够在子女教育上获得帮助,数据充分表现出贫困家庭特别希望获取教育救助的心情,也间接地表明了贫困家庭在子女的教育上负担仍然偏重。在教育救助政策和形式方面,很多贫困家庭都表现出相同的愿望。他们对政策本身如何制定和实施没有提出什么期望,但是都希望国家能够真正地把这个政策思想延续下去,从贫困群体的角度来为他们考虑,让子女都能够享受良好的教育资源。有的家庭还提出从改善教育本身的角度来完善教育救助,整治教育不公平现象,增加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机会,让子女有更多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机会。

4.2.3教育救助政策的侧面影响

通过调查贫困家庭假设申请和享受教育救助可能带来的侧面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在可能得到的好处方面,认为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占62.4%;认为能使子女享有更好教育资源的占62.4%;另外有3.6%的家庭认为能带来其他好处。在可能带来的坏处方面,41.1%的家庭认为可能伤害孩子自尊,感觉自己被排斥;26.9%的家庭认为家长自尊会受到伤害,并被困境所困扰;19.8%的家庭认为会带来其他坏处。整体来看,现有教育政策带给人们的影响是好处大于坏处,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小。另外,通过对“享受教育救助会使家长自尊受到伤害”和“是否享受过教育救助”两个变量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得出,二者不存在相关关系(sig值为0.745,相关系数为0.023),说明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家长几乎不会因为自身心理因素影响子女教育救助的申请。通过调查贫困家庭假设不申请享受教育救助可能带来的侧面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在可能得到的好处方面,认为维护了尊严和面子的占51.3%;认为带来其他好处的占21.3%。在可能带来的坏处方面,79.2%的家庭认为经济压力不能得到缓解,教育负担过重;12.7%的家庭认为会带来其他坏处。整体来看,如果不享受教育救助将会带来的坏处大大高于其带来的好处,并且不享受的直接损害是影响家庭经济压力,所带来的好处甚微。

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救助政策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使贫困家庭子女基本实现了“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免于因负担不起学校费用而辍学。预期良好的效果是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贫困家庭子女能享受的教育资源相对有所增加。预期的不良效果是,家庭经济压力依然偏紧张。非预期的良好效果是,政府在贫困家庭中逐渐建立起较高的威信,从教育救助渠道选择上来看,贫困家庭会主动向相关部门申请,而救助政策的出台也得到了贫困家庭的正面评价。非预期的不良效果是教育费用主要补贴在学校教育层面,对于全方位素质发展的小学生来说,各种兴趣培养费用、营养福利等方面的费用需要进一步建立独立的支持经费和项目进行管理。

4.3北京市城市贫困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救助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城市贫困家庭教育救助制度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将选择几个最主要的因素加以分析,以期有助于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救助政策的执行与发展。

4.3.1社会救助体系因素

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是城市贫困化发展背景下的产物,对困难群体的救助,一般从人类的基本需求着眼,即衣、食、住、学、医几个方面,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需求依次可分成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一个文明社会,人类的需求层次和水平随着社会环境的进步而逐步提高,社会救助体系也要在社会经济条件逐渐成熟的前提下不断充实和更新,使困难群体在基本生活救助基础上,保障其就业、住房、养老、教育、医疗和司法等方面的救助。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救助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尤其是1993年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上海市正式实施,到1999年底,县级市和县政府所在地的镇基本上都建立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的社会救助体系也渐渐得到政府、社会以及个人的重视,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两免一补”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一项政策。但是,由于国家和地方财政能力有限,所以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仍然局限在基本生活方面,其他方面的救助只是进行相关的配套措施和优惠政策。

4.3.2教育费用增加因素

经济状况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从宏观上讲,薄弱的经济基础以及严峻的经济发展环境是教育发展不足的重要原因;从微观上讲,贫困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极为有限,教育体制的不合理、国家教育投入有限以及教育产业化导向等等导致教育费用逐年上涨,形成贫困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一大主要原因。本研究调查显示,74.3%的家庭认为资金不足,国家财政支撑能力有限是影响教育救助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中的调查显示,子女教育费用在居民总消费中被排在第一位,超过养老和住房;而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第四季度关于“储蓄目的”的调查也显示,“攒教育费”是居民储蓄的首要目的,依次是“养老”、“买房装修”和“预防意外”,比例分别为18.9%、14.1%、11.8%和10.7%。由此可见,教育费用已成为家庭的主要负担。与其他地区相对比,北京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与此同时教育经费处于增长减缓的趋势。2007年,北京市预算内经费执行数为2933000万元,比2006年增长27.45%,2008年381280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9.87%,2009年431030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3.65%。另外,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导向滋生了许多校外培训项目,为提高子女的学习成绩和维护孩子自尊心,许多贫困家庭包括一些工薪家庭都无法承受日益上涨的多元化的教育费用,教育救助问题也逐渐变得严重。

4.3.3社会慈善事业因素

从理论上来说,实施教育救助的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既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民间非营利部门或是个人。在目前城市贫困现象日趋严重而政府的财政能力难以全面承担起反贫困责任的现实情况下,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力量很难实现对于贫困人群的社会救助,特别是其子女的教育救助,这关系到贫困家庭将来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贫困家庭是否能真正脱离贫困。因此,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基本国情来讲,社会组织以及相关机构也应被定位为救助贫困群体的主要力量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加大社会力量在反贫困中的作用有着极大的功能需求。从调查结果中得知: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能够得到社会组织或个人捐助的情况几乎没有,了解社会捐助及慈善的家庭很少。当前,社会力量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救助方面所起的作用确实十分微小,我国目前的社会捐赠很多都局限在高等教育阶段,而且社会各界对高校进行捐资也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如扩大捐资者的影响、从学校挑选优秀人才、奖励优秀学生和帮助困难学生、巩固与学校各种合作关系以及校友回报学校培养等。⑧

5.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救助政策相关建议

5.1建立全方位的社会救助体系

社会救助制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面临着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的转型,在救助内容更新上提出拓宽开发性扶贫的思路,将教育救助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全方位、系统性、制度性,强调整体性与动态管理的社会救助体系尤为必要。北京市现有政策的实施所取得的效果应该给予肯定,特别是向城市投入的教育救助资金已经能更加集中地发挥作用。但是现有法规政策,或是只涉及到对贫困学生救助的某些层面,或是针对某项具体救助措施做出相应的规定,总的说来还很不完善。“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出台实施低收入家庭收入和财产认定、核查办法,建立低收入家庭救助标准调整机制。与此同时,我们可以进行专项审查,实行分类救助。因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存在强调生存、忽视发展的问题,分类实施发展性救助十分必要。而制度优化是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效果的途径。例如通过设立针对某些贫困家庭特殊需要的附加保障如教育救助额外专项经费支持,要使社会救助更有针对性,即适当区分基本生活救助和其他专项救助,需要基本生活救助的人群不一定全部需要专项救助,应当将教育特别是实际生活中贫困家庭面临的专项救助的范围扩大。另外,促进贫困家庭就业扶持与救助,展开定期家长培训等内容也应放到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来。

5.2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救助经费增长动态调整机制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是教育经费投入的均衡配置。日本政府投入学校教育的经费在总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而义务教育的经费在学校教育费中占的比例也较高。也就是说,日本政府对于义务教育的投资比其他教育领域要多,由此可见,其对于义务教育的重视程度。⑨建议我国建立社会救助系统中独立的教育经费投入监管体系,包括教育经费筹资与投入情况的外部审计监管、教育经费使用情况的内部稽核监管与教育经费向社会公开的社会监管三部分。采用动态管理来规范和调整相应的教育救助职责,实时把握贫困家庭对贫困资金的使用情况,同时在制度上控制教育救助经费的筹资与投资,促进教育经费资金保值基础上,不断扩大救助比例。

5.3鼓励社会慈善事业发展

家庭教育对策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2-161-01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广义讲是家庭中每个成员对其他成员所施加的影响,狭义来讲是家庭成员对孩子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构成教育的系统工程,儿童家庭教育作为其中的基础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全世界所重视。

一、当前我国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在当今“四二一”为主的家庭结构中,中国的儿童家庭教育有以下特点:首先,在生活上的过度溺爱。家庭中儿童的父母家人都会视其为掌上明珠,儿童的衣食起居都被照顾地十分周到,不需要白己去争取物质上的满足,缺少艰苦朴素的美德教育。第二,在社交上的过度保护。中国的父母大多限制儿童单独外出,这使儿童从小就缺失与同龄人和长辈之间交流的体验。第二,在学习上的过度期望。尤其在当今中国少孩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成绩优异是家庭教育的最重要的目的,这给儿童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严重影响中国家庭的幸福指数。

二、导致中国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家庭是实现个体社会化这一社会再生产功能的主要场所,儿童家庭教育的主旨也在于此。影响中国儿童家庭教育的因素包括家庭结构、理论指导和儿童家庭教育角色扮演等三个方而。

(一)“四二一'’的家庭结构

“四二一”的家庭结构是指由四位老人、父母二人和一个孩子组成的独生子女家庭,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产物,是我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情。独生子女会得到来白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更多的时间、精力、物质上的投入,这一方而会给儿童更多的营养,但另一方而易产生溺爱的现象,使得孩子缺乏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缺失在将来社会生活中互帮互助、谦恭有礼的基本素养,此外,受“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传统思想影响,家庭所有投入的焦点在一个孩子身上,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这将有碍儿童健康成长。

(二)儿重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中国拥有灿烂悠久的文化,通过祖祖辈辈的传承至今。中国的儿童家庭教育理念多来白于老辈人的言传身教和口口相传,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理论。缺乏科学的儿童家庭教育理论知识易造成家庭教育的不当,难以满足儿童在成长的需求,它的直接后果是儿童不愿与父母家人进行沟通,最终会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

(三)儿童家庭教育和教育主体的角色不清

家庭教育是系统教育的基础,它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不同层次共同发生作用。同时,在儿童家庭教育中,父母作为主体,扮演的角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不仅仅是孩子衣食起居的管理者。首先,儿童在家庭教育中要收获的是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独立性、坚强乐观的性格和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和规范,而知识的学习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家庭可以对儿童的科学知识兴趣方而进行培养,辅助学校教育,但家庭不是儿童学习技能的第二课堂,儿童性格脾性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家庭教育的任务,并不完全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第二,在中国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生活的照顾事无巨细,对白己的“老师”身份却了解不多,这不利于儿童在家庭中的发育和成长。

三、形成儿童良好家庭教育的策略

家庭教育的地位是基础性的,形成良好的而家庭教育同样有其基础性和重要性。结合我国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从以下几个方而谈谈形成良好儿童家庭教育的策略。

(一)在现有的家庭结构下合理安排儿童家庭教育

“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在短时间内仍会是我国家庭的主要组合方式,对儿童家庭教育做出合理安排,可以避免这种结构的不足。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以身作则,让儿童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一味以孩子为中心。此外,在保证儿童人身安全的基础上,父母家人要给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在实践让孩子体会与别人交往、处理问题并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养成独立的人格,完成基本社会化的过程。

(二)完善科学的儿童家庭教育理论,建设家庭教育服务机构

完善科学的家庭教育理论,一方而要向在这方而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备的西方国家学习,将其中有利于良好家庭教育形成的部分加以引用,一方而又要吸收我国在儿童家庭教育方而的优良传统,结合我国家庭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对我国家庭具有普适性的儿童家庭教育理论。此外,在完善科学的家庭理论的基础上,也要加强家庭教育服务机构的建设,这种服务机构不仅对那些家庭教育出现严重偏差的家庭进行治疗和补救工作,更重要的是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理论。

(三)明确儿童家庭教育和主体的角色身份

首先要明确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家庭教育是基础,和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有所联系又有所区别。儿童家庭教育以家庭为主要场所,主要任务是帮助儿童进行基本社会化过程。而作为儿童家庭教育的主力,父母在家庭当中要理清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要着重营造有利于儿童独立人格、智力、情感等方而发展的家庭环境,在家庭生活中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责任和义务,增强儿童对家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儿童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对策论文篇(9)

当今社会,教育作为世界各国公认的公共物品或准公务用品,关系到各国人口素质的整体提高及国家发展,应由国家承担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责任。政府作为公共教育服务的最佳提供者,提供优质的公共教育服务就成为其基本职能之一。家庭教育指导作为公共教育服务的一部分,也已被纳入我国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因此,政府应为家庭教育指导在完善规章制度、健全组织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整合全社会力量等方面提供必要支持。

2.家庭教育指导具有重要性

优良的家庭教育能够使人拥有健康的心理,从而使人具有获得幸福的能力,从这个意义而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只有充分发挥家庭与家庭教育的核心作用,才能真正实现个体、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科学文化水平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之一,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在教育孩子之前需先接受教育,接受专门的家庭教育指导已成为他们的迫切需求。此外,由于家长的文化层次不同,其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及育人观念、教育方法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家庭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家庭教育指导的介入。由于对个人、家庭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家庭教育指导逐渐成为新趋势,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3.目前我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家庭教育指导作为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在我国的发展正处于初期阶段。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就指导的实施者而言,由于我国鲜少有高校专门设置家庭教育指导相关专业、国家未针对家庭教育指导师出台资格认定制度、其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不多等原因,以致家庭教育指导人员不足以及专业水准偏低,并由此带来了指导的内容及形式相对单一的问题,如未能就家长日益增多的“个别特殊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而就解决“相应年龄段家庭教育的易发问题”的指导较多等问题;“家庭访问”和“个别咨询”等个性化指导方式欠缺;就指导的渠道而言,各级学校组织形成了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垄断格局,社区、政府等指导渠道不够畅通。作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最佳提供者和职能承担者,政府能够也有责任在机构设置、专职人员配备、专业人员培养、保障工作经费、法律法规制订等方面解决以上问题,从而推动其走上法制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二、政府支持家庭教育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1.保障性政策有待出台

自2007年起,我国针对促进家庭教育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相继出台了《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等,在最新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儿童与社会环境”部分提出家庭教育的工作目标是:“适应城乡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儿童家长素质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提高”,并指出策略措施是“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普遍建立各级家庭教育指导机构,90%的城市社区和80%的行政村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国家七部委颁布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年)》更将目标具体化,在高度、广度、深度上较以往的规划都有了实质性的进步。尽管如此,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所能参照的以上政策中,更多的是对指导服务的对象、目标、内容等指导服务标准、指导服务的实施主体和职责和指导服务组织管理协调机构及其职能的规定;而对指导人员队伍的资质与培养,监督制度,经费、设施、场所保障制度,指导服务机构的准入制度等方面的规定则较少。在当前的家庭教育指导政策中,主管部门的缺失和缺乏必要的保障性政策是较为突出的问题。

2.行政监管有待加强

完善而高效的执行机构是家庭教育指导相关政策落实的有力保障,家庭教育指导需要完备的负责统筹监管的领导机构,并由幼儿园、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实体为公众提供具体的服务。其中,统筹全局的领导机构是重中之重。《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基于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应由政府完成,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也同样是政府职能,应由政府进行规划和投入,购买相应服务等。在2012年《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年)》保障措施中则提出:“健全家庭教育工作领导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建立由各级党政领导牵头负责,妇联、教育、文明办、卫生、民政、人口计生、关工委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领导体制”。但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各省虽都建有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等协调机构,但真正负责该事务的基本为妇联领导,日常工作机构设在妇联,业务工作也主要由妇联负责,政府部门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而妇联作为社会群众团体,由于人力、财力、协调能力等方面的先天缺陷,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如所设专门负责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人员较少;下拨经费有限进而导致组织活动受限;在对家庭指导工作进行全面监管和系统规划方面,难以协调其他行政部门通力协作,导致有些人群重复接受教育而有些人群却被忽视的情况。

3.政府投入经费不足

总体而言,家庭教育工作经费逐步落实,绝大多数省妇联家庭教育工作经费已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为之设立了专项经费。但据相关调查,尽管如此,除上海外其他省人均家庭教育经费投入仍不足一元;从基层经费来源看,需要自筹的经费接近所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经费的六成;从经费的涨幅来看,很多地区的机构经费没有增长。这严重阻碍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此外,政府在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机构所投入的经费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理论人才不足、研究力量薄弱、实证研究困乏、科学化水平不高、研究成果不多、学科建设和理论建构亟待完善、从业人员匮乏及素质偏低等制约家庭教育指导事业快速、良性发展的问题。

4.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政府参与从业人员的培训不足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在我国尚属初级阶段,所以存在管理机构中专业、专职人员配备不足,且以从事该专业时间不长的新人居多的问题,这是制约家庭教育指导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此外,专业化的家庭教育人才培养离不开政府支持。参与家庭教育指导管理及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是政府支持家庭教育指导事业的表现之一。然而目前从管理及从业人员构成来看,虽然基本形成了一支以机构内兼职为主、有较好学历背景的年轻队伍,但从人才培养途径来看,从业者多以自学及参加科研机构、民办教育机构举办的短期培训班为主,而由政府投入经费及组织的培训较少,即政府参与度不足。

三、家庭教育指导政府支持的策略

1.政策支持

科学化、法制化是家庭教育指导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必然趋势。政府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进行法制调研,促进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相关政策法规逐渐完善,使各个层面职责的划分、工作的开展都有法可依。首先,强化政府在整个家庭教育工作中的职责,对相关部门的责任、权力和利益要作出明确规定。其次,使家长切实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并提高其教育能力和法律意识。再次,给予一定政策倾斜,调动更多社会组织及资源积极投入家庭教育指导领域。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以形成完整的法规体系作为保障,尤其是应尽快出台对人员资质及培训、指导服务标准及考核、机构准入、经费投入及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在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内容、方法和途径等得到广泛社会认同的基础上,确保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贯彻实施和良性发展。其中,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证制度应尽快建立。规范的家庭教育指导与咨询必须经过长期系统培训,通过职业等级资格认证认定其为专业性强、社会地位高的职业可从根本上保障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对该行业健康、高水平发展的制度保障,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义。

2.行政支持

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在于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事业来开展,并且深刻认同其主体为政府。这需要政府不仅要推进家庭教育立法、完善政策,更要为其提供行政上的支持,积极落实相关规定,为城乡家庭提供普惠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首先,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建立自上而下、覆盖方方面面的、整合社会各种资源的组织管理体系,包括工作运行机制、监督考评机制、受众反馈机制,理顺供给机制,以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的共同力量,以建立起富有成效的符合各地实际的家庭教育服务网络,推进家庭教育事业发展。其次,加强督导及监管。建立完善的评价考核体系,确保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包括政府加强经费管理,建立科学化、精细化的经费管理体制,科学编制预算,提高经费利用效率;加强对家庭教育指导资格及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的有效监管,可定期对家庭教育指导师进行考核、评估,举办继续教育培训班、研讨班、专家讲座等。这些政府工作将会有效促进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专业化发展。

3.经济支持

我国家庭教育工作“五年规划”中明确规定:“将家庭教育工作经费和事业发展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逐年有所提高;每年有家庭教育工作专项经费;多渠道筹集家庭教育资金。”这要求各级政府首先要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的基础上,把家庭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保障,即积极落实经费政策;以此为前提,鼓励和引导企业、民间团体、慈善机构、基金会等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创办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即多渠道筹措经费;允许对一些服务项目适当收费,用以支持公益项目发展,即引入市场参与调节。而对于广大边远贫困地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事业,中央财政应给予重点支持。此外,鉴于学术机构和人才培养机构对于推动家庭教育服务事业的重要性,建议政府重视对其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其相对充足的研究经费,调动其积极参与家庭教育事务的积极性,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丰富资源,加快课程建设,参与家庭教育师资及工作人员的培训,协助政府研究、规划及开展家庭教育,编写家庭教育相关书籍以供社会各界参考等。

4.人员支持

家庭教育指导要实现专业化发展,必须依靠大量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政府层面,要注重管理队伍与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人员专业素质。在管理队伍建设上,适当增加管理人员数量,并逐步做到定编、定岗,保障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顺利开展。在专业队伍建设上,政府牵头搭建专业人才培训正规化平台。包括依托并支持高校建立与家庭教育指导相关的独立院系及课程体系,开展集中教学和科研,培养兼具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的专业人才;吸引并整合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基础的志愿者等民间力量从事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和教学等。形成高效培训体系,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教师专业水准和指导能力。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专业人员,都需要通过学习形成对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现代化家庭教育理念、儿童生理心理发展基本理论、家庭教育基本理论、家庭教育指导与咨询方法等方面的系统认识。

家庭教育对策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9-0000-02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普及以及现代科技不断向家庭教育进行渗透,传统的家庭教育受到猛烈的冲击,一旦改变它的形式,也将改变人们在家庭教育上的观念、态度和行为。目前,家庭教育面临着教育内容片面失衡、教育观念守旧、教育方法方式单一等问题,使得家庭教育功能缺陷。而计算机辅助的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是用于家长教育的,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交叉领域学科,它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研究现状

全国妇联调查组织的调查表明:90%以上的家长反映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不成功;95%以上的家长表示对如何教育孩子苦无良策;近80%的家长在喂养和教育孩子方面没有经过系统的、科学的培训,只是用经验法教育。面对儿女教育知识和技能的缺失,需要迫切地解决面向家长的家庭教育新模式。

伴随着家庭教育法律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全国家教工作“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的不断完善,家庭教育支出的不断增加,家庭教育越发引起广大家长的重视。尽管如此,面向家长的教育培训仍寥寥可数。

另外,调查显示,在中国,教育软件已经占领了整个软件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而现今的教育软件也主要分为家用教育软件、校用教育软件和远程教育软件。但是,大部分软件都是以孩子学习为目标,意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升学率,几乎很少出现面向家长的教育培训软件。尽管存在少数的家长培训机构,但因为大班教学的模式,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且价格高昂,费时长,难以保证效果,也不为多数人所接受,因此覆盖面低,推广性不强。

再而,家长获取教育方法的渠道一般为杂志、教育网站、论坛等,家庭教育知识零碎繁杂,家长难以抛下工作或者无法在如此浩瀚的网络和大量的杂志中获取相关有用的知识。因此,家长的教育方法缺乏针对性和专门性,无法保证其科学性。

所以,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上,人们都很难从家长教育的角度去透视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很少从怎样培训家长及其教养素质的角度去开展家庭教育工作,这是家庭教育领域研究的一种缺陷,也是本培训系统要解决的问题。

二、计算机辅助的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由于目前人工智能水平的局限以及家庭教育方法对策研究的片面性,目前的培训系统仍难以做到针对特殊儿童的家长教育。同样,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适合在6至18岁的儿童的父母,旨在引导家长们发现教育中的存在问题并给予科学的方法对策。

在设计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前,我们根据前期的需求调研,确定了系统的目标与架构。本系统旨在提供一个平台让家长更为客观科学地评价与教育孩子。对于系统的架构:1.我们通过调研提取家长关注的重点内容,即亲子关系沟通与孩子性格培养。2.针对其内容设计一套完整的测试系统用来准确评估目前用户与子女之前的沟通状况和子女性格。3.根据测试系统结果匹配相应的教育方法。4.将教育方法规划到日程安排上,使家长养成科学的教育习惯并跟踪家长对教育方法的实施情况。5.最后家长根据效果调整教育行为。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设计200多条具体可行的教育方法,并以任务的形式将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周期显示在日历中,旨在使家长养成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习惯,能持之以恒地运用。

对于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所需的内容,目前随着家庭教育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网络的日益普及与资讯、论坛,特别是家庭教育网站的大量出现,使得系统所需要的资料来源十分丰富。为此,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设计具有大规模的资料库以满足系统的需要。

对于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的技术支持,采用新的界面框架WP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来实现友好的交互体验,提升培训效果;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10开发工具进行开发,实现了亲子沟通关系评测、子女性格评测、教育方法筛选和教育方法任务规划等基本功能,不存在难以冲破的技术问题。

三、计算机辅助的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的难点分析以及对策

计算机辅助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的基本思想是构建一个具备一定规模的量表测试―教育方法数据库,这个库包含有关亲子关系沟通和子女性格的测试量表,并且根据不同的测试结果匹配相应的教育方法。

(一)难点剖析

利用计算机建立系统的量表测试―教育方法数据库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亲子关系沟通量表。目前对亲子关系沟通的测试量表种类繁多,题目分布散乱且缺乏系统性,不能明确地指出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哪方面的沟通问题。而本培训系统旨在将亲子之间的沟通细分成几个具体的方面,让家长能够对症下药,改善亲子之间的关系。

2.子女性格量表。用于对性格测试的量表诸多,如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等。然而,本培训系统需要一份能够专门针对孩子性格测试的量表,能够权威准确地测试出孩子的性格特征。

3.针对亲子关系沟通和子女性格的不同匹配相应的教育方法。现今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杂志非常多,但是不一定每种方法都适用于每个孩子。本培训系统要求其教育方法不仅要有针对性,更要保证科学合理性,这需要通过查阅、整理一系列资料,最后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二)对策研究

在建设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中,针对上述的问题,可以采取如下的解决方案:

1.对于亲子关系沟通量表的设计,我们首先引用亲子沟通的5个维度:发起交往,提供情感支持,施加影响,自我袒露,冲突处理。其中,“发起交往”指父母与孩子沟通的主动性,用于考察父母是否能够引导孩子进行交流;“提供情感支持”用于测试沟通双方是否愿意沟通、提供帮助、互相倾听以及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测试双方对互相的理解与接纳程度;“施加影响”考察家长能否以身作则,说服子女同意自己的观点或做法,以及父母能否尊重孩子的隐私等;“自我袒露”旨在说明一方能否主动或被动地通过语言或行为向对方传达任何关于自己的信息;“冲突处理”指父母与孩子之间能否用合理的方式处理冲突,包括亲子间能否换位思考等。根据这5个维度,系统能够生成量表同时给出每个方面的沟通等级,让家长能够明确地了解到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处于怎样的阶段,哪个方面还做得不足等信息。

2.对于子女性格量表的设计,我们采用了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它自七十年表以来,研究证实其信度和效度较好,也是在众多的儿童行为量表中用得较多,内容较全面的一种,是目前被公认为评估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并且,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是一款面向家长的教育软件,而CBCL也是让家长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填写的量表,符合系统的需求。CBCL量表中的测试题目分属9个综合征,分别是抑郁、分裂、交往不良、强迫性、体诉、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和违纪行为。家长完成这份量表后,系统会给出孩子性格特点的分析,能够使得家长了解子女在这九个方面的性格表现。

3.针对亲子关系沟通和子女性格的特点匹配教育方法的原则。

关于亲子关系沟通的培训:由于沟通细分成5个不同的维度,每个维度划分不同的等级反映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情况,因此系统会依据不同的情况匹配具体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均遵从以下几个教育原则:定时沟通;尊重子女人格;鼓励表达;耐心倾听;宽容异见;解释规则。

关于孩子性格方面的培训:系统会针对孩子的性格特点匹配具体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也将遵循美国的《父母》杂志和“保持孩子健康”网站相结合的10个训导原则: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和信任的环境;父母要保持一致,态度要持之以恒;孩子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家长立规矩要趁早;家长要少对孩子说“不”; 家长要表扬孩子的好行为;孩子发脾气或者大哭大闹时候要“忽视”他们,千万不能让步;家长不要打孩子,不要体罚;家长要分清奖励和贿赂;父母要讲究说话技巧。

同时,为了能够让家长更加行之有效地使用这些教育方法,系统会以日程安排的形式,使家长按照日程表实施。不仅令家长有“法”可依,还能为家长的实施提供了监督机制。实现了操作简单、科学教育、方便快捷的目标。

四、结语

一个现代家庭,能否充分发挥其特有的教育功能,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创造家庭幸福的重要基础。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利用计算机进行家庭教育也已经变得切实可行。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养系统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使家长学会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教育自己的子女,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并且,系统以日程表的形式安排教育方法,既可以让家长方便快捷地获取教育信息,又可以让家长持之以恒地实施教育,从而养成科学的教育习惯。

参考文献:

[1]宣兆凯.家庭教育研究的理论方法模型―家庭支持系统[J].教育研究,1999,(11):63-66

[2] Buhrmester,D., Furman,W., Wittenberg & Reis. (1988), Five domains of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in peer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5(6), 991-1008

[3]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199~204

[4]雷雳,王争艳,李宏利.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J].教育研究,2001,(06):49-53

[5]张卫民.美国家长训导孩子培养好性格的十原则[EB/OL].

上一篇: 融合技术论文 下一篇: 大学市场营销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