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科研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7:45

化学科研论文

化学科研论文篇(1)

从这样的研究基点出发,文化就不仅仅是人工制品的静态呈现,更是人们活生生的实践与行为。从直观的层面理解,与活生生的实践相对应的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客体,就表现为文化产品。换言之,那些来源于人们最简单和最普遍日常生活实践中的产物和结晶,往往通过各类文化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普遍的事实存在以至于使得我们忘掉了在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然而却早已内化于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基础:我们总是通过自己建构起来的文化对物进行选择和使用的。正是在这种选择和使用过程中,物品和商品的意义由人来决定,它们与人的关系也因人而展现。由此,人的特定社会关系常常并不是直接性表达,而是由某种物质承担者来体现的。因此,即便是相同的物质产品,不同的民族群体和个人对其的使用也必然会表达出不同的文化意义;而不同的民族群体依据其不同的文化结构,也在生产着不同的物质产品。人类社会中的物质产品,无论是其生产还是使用,都紧密地与其特定的深层文化结构相关联,都表达着不同的文化意义。也就是说,所有的物质产品都具有文化的要素。立于这种新的视角基点,“整个生产系统就是一个充满了文化意图的领域。”①也就是说,世界上并不存在完全独立于人的自然客体,社会现实也因人对其意义的赋予和精神的想象而存在。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就是这一现实的理论表达。人类的物质生产和使用的活动,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既是实在的,又是意象的。如果说:“还没有一个化学家在珍珠或金刚石(的物质结构)中发现交换价值”,②那么,正是社会的价值体系赋予了人们对物的自然属性的使用。客观存在的物质要素被赋予某种文化象征价值的同时,文化范畴和关系的象征性,同时也就具有了物质性。不同文化类型中存在不同的“人为”文化逻辑,由此建构起人们眼中截然不同的客观实体。当现代社会所谓的纯经济、可测度的、明确化的和宗教淡化、神圣性消失的特点,使得所有东西都被转化为商品形式时,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就成了最好的注解:商品自身呈现着某种物神的因素。这一分析揭示出了商品的使用总是和某种精神状态关联。当人们购买某种商品的时候,他们买的不仅仅是“物”本身,更是在购买某种意义和。人们从自然中获得的物质力量及一切需求、满足等,都是由文化经过建构并通过符号象征系统而建立起来的。例如,19世纪英国,正是在亿万华人翘首以待英国的毛料、棉纺织品、钢制刀叉等商品的臆想推动下,对华发动了鸦片战争,而20世纪80年代中国国门再度打开后,依然一度产生了对这个消费市场无限大的美好憧憬,经济理论中对这一问题长期忽视而生成的内在缺陷在当时展露无遗。可以说,人们建立起来的对异文化市场的种种憧憬和期望,虽屡试屡败而依然流行不衰。历来被视为文化象征的长城,从未有效地把所谓“蛮夷”的外来之物拒之门外,却成功地把国人囿于其中,这种把一切外来之物收编进自己逻辑严密的关系中的文化整合,使得进入中国的外来物进入了“中国特色”的再生产过程。

可见,商品的使用价值作为某种特定的经济关系借以表现的物质基础,影响着生产关系并使之发生形态变化。在此意义上,使用价值“就属于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了”。①关注于使用价值的社会属性,就是关注经济所蕴含着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内容,经济的研究以此整合成为一个整体。这一分析的启发意义在于可以突破经济学家眼中“价值”通常只表示“价格”的局限,从而迈向总体性的分析基点上,也就是说,“价值”认识必须依凭于对物质要素进行社会性使用的基本事实和深层文化背景。在文化的赋予下,使用价值的自然属性也获得了“社会属性”的存在,这便是“文化产品”普遍存在的根本性基础。文化作为融凝聚力和张力于一体的共享系统,既可以提供给人们能够相互认可的规约,又能够让不同文化规则之下的人们顺利协商,最终达成共同目的。而无论是对明确可见的外显事物,还是深层和内在的精神诉求,文化凭借其对“意义”的寻求和展现等核心议题,成为社会生活实践层面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都必然要面对的共同问题,同时,也为文化产业奠定了最为深厚的社会基础。

文化产品的社会性转换问题

首先使用“文化产业”一词的霍克海默与阿多诺认为:“利益群体总喜欢从技术的角度来解释文化产业。”②这就无助于我们来深刻理解“整个世界都要通过文化产业的过滤”这一文化产业的“总体性”事实。③文化产业的实体内容,让我们注意到,产业形式必须依据资本原则组织文化产品的生产、分配、消费。因此,文化产品的社会性转换问题,成为我们把握文化产业总体性存在的枢纽。然而,长期以来,文化产品的分析主要以两种流行的模式为主导:一是从美学规范的起点出发,将其做艺术准则的阐发;二是以经济学所假设的解释为基点,关注商品可交换性中的效率和预期收益问题。无论何种解释,似乎并未触及到文化产品的根本,因此,关键的问题是要回答文化产品如何产生、何时产生、在什么条件下以何种形式产生。

从民族学的视野出发可以看到,文化产品既展现着文化要素向一般经济物品渗透,又体现着文化要素凭借产品形式而获得表达。因此,文化产品社会性转换的基础就深植于共同体身份认同的基本需要中,文化产品的社会性转换由此在两个层面上展开:在共同体内部,文化产品的社会性转换取决于共同体集体记忆的确认。也就是说,只要该产品的使用仅仅只囿于某个个体的使用,它就无法获得文化产品的存在资格。换言之,只有当这项产品获得了特定社会的普遍认同,并成为特定共同体保存的集体记忆和内在文化要素时,该产品才能转化为文化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不同社会机制和民族特有的生活和传统,没有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象征体系,文化产品的社会性转换则成了无根之源。因而,文化产品彰显出极为鲜明而强烈的社会公共性质。在共同体外部,文化产品的社会性转换则基于他者的文化认可或认同。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体系之间,许多物品是在外部的文化共同体中获得文化产品的存在资格的,而这些物品又并非必然或随时都可以获得文化产品的存在资格。我们不妨面对一个基本事实:19世纪以来的中国,因整体经济的沦落成为和“先进”、“强大”等观念话语相对立的另一种文化存在,凡被冠以“中国制造”和“中国产品”标识的商品势必被看作是“土”、“贫穷”和“落后”的。在不同文化系统的排斥和对立之下,中国众多极富文化意蕴和特点的文化产品,如少数民族手工纺织和蓝靛蜡染等往往代表的是“落后”的象征。以至于“洋纱取代土纱,洋布排挤土布”的过程,一直延续至20世纪70年代。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以“现代化”的崭新姿态重新进入世界经济体系之后,蓝靛土布依凭的正是其“土得掉渣”的意味而获得了文化产品的资格,并在价格上远远超越了一般机制布的价格。当然,并非每一种文化实践活动的结晶都可获得文化产品的存在形式,能否超越个人使用的局限,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并成为特定共同体存在的结构性要素等条件,直接决定了文化实践的产物能否转换成为文化产品。而这些日常生活用品之所以变身为艺术品或文化产品,并非基于它们的特殊性,而恰恰在于它们内在的、更为广泛的普遍性的彰显,并且这种“普遍性”被纳入到了当下主导的文化价值体系之中,从而获得了文化产品形式的存在。由此,文化产品转换的重要动力来源,就在于一个共同体中人们对共同体制度的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往往又是隐含着的。在此基础上,文化产品的转换表现出三种功能:在最深的层面上,无论真实还是虚假的共同体都凭借文化产品来确立起它的社会凝聚力,共同体成员的资格也以此获得象征化的表达;在制度运行的层面,文化产品运作的实质,是在确立着一些特大的身份和权利关系并使之合法化;在社会日常生活的层面,则是在灌输该社会的主流信仰和核心价值体系,并把个体的行为准则纳入社会化的规训过程。可见,对文化产品的转换进行分析不能仅仅止于单纯的经济考量,更要挖掘其内蕴的深刻的社会意义。

当然,文化产品得以转换的条件,根本上源于隐含在共同体内部的主导价值观念和人们共同认可的社会标准。但在具体的时空当中,必定会有不同的主导价值体系和文化标准,而这种文化价值体系,与其对从属群体精英的自我改进与成就等价值观的影响等多种要素密不可分。正是这种变换性提供了这样的可能:弱势或从属的社会共同体可以获得改变自身地位的机会。尤其要注意的是,这种参与不仅仅局限在工艺品、服饰、饮食等一般性的文化产品中,而应扩展到社会总体性的变化,继而逐渐覆盖所有的经济产品。物品从来不是自然的存在或被生产的物品,而是被深深打上了某种文化烙印的东西。正是在人们的文化选择和对物品内涵、价值的建构过程中,物品具有了“文化产品”的存在意义。现代社会依凭资本的原则和要求,迅速将人们的文化实践活动商品化,而这种生活实践现实条件的主要特征就是“经济支配了社会”。而资本又恰恰是这一经济主导性的“一种社会力量”,从而,资本的生存条件被“当作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①将资本原则作为社会的一个规范和标准,并依据资本的原则行事,也开启了其他各种社会存在转化为商品化存在并获得资本化运用的可能性。这也就意味着,在当代社会,很多时候符号象征意义的获得,似乎比商品交换本身变得更有意义。对于任何个人和群体来说,要获得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得到物质和精神利益的保障,都要凭借对符号的结构性控制来实现;文化产品的商品化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正是奠基于符号的结构性控制基础上的。对文化产品社会性转换问题的民族学分析,反过来使我们再次面对民族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文化究竟是一个固定的模式,还是一个流变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深切理解文化边界的模糊与重叠、文化内容与模式的互渗与交融、尤其是在当今多元文化在全球化差序系统共存中的中心与边缘、主流与附属的地位转换问题时,才能看到,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国力和国家地位、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等多要素和多维度的交织,产生了所谓的“文化影响力”;也才能对文化安全等迫切的现实政治经济诸问题做出深刻的理解。

文化产业理论中的二元对应与总体性分析

化学科研论文篇(2)

在青少年的德育教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的德育教育,因为青少年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接受教育。但是,当前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化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误区,值得我们从事德育教育的工作者深思,对于新时期的学生的德育教育规律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认识。学校在对学生的整体系统化教育过程中,要把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上进行超前定位,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品德素质的培养放在学校工作首位。德育科学化建设,是要把整个德育(德育过程与德育各个方面)建立在德育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德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体系,从根本上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一)当前德育科学化进程中的三个误区

1.把德育目标当做德育起点。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常把学生德育培养所要达到的目标错误地当作德育要求的起点,把学生要经过长期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才逐渐形成的德育目标当做起始阶段的衡量标准。这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觉:觉得做一个教育者所要求的人太难和太遥远了,从而失去信心。这种教育方法或过程也易于导致学生对德育工作者的教条说教和行为规范要求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异动。我们在现实中对学生的德育要求与学生当时相应的思想、心理和认知发生错位,忽视了“因时”、“因地”、“因人”、“因事”的教育规律。理想教育的起点要求太高,大部分学生会认为这是在说教,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支柱。产生这种失误原因在于:一方面教育者受到习惯于按固定定型目标要求来“塑造”、“转变”青少年品德的定势思维的影响;另一方面对新形势下学生品德形成有什么新变化、新表现,哪些是积极因素、中性因素、消极因素,如何引导、疏导等方面缺少深层的分析研究。

2.德育过程中重外炼轻内化。在对青年学生的德育过程中,我们常看到教育者想尽各种办法给学生定德育量化指标或约束条款,然后根据这些衡量标准来处理学生的日常行为,并且给予评价。这一德育教育操作过程虽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其整个过程明显体现出只是表面重视了学生的德育内化过程中的外炼性,而且这一过程明显的或隐性的都是以建立在一定的强制和惩罚基础上来实现的。学生缺乏把德育认知和规范要求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内化机制,只在日常生活中惯常性的遵守和维护,容易让学生按时空和对象的需要而产生“作秀”应付举动或场面,这就是我们常讲的“表里不一”:在学校表现“优秀”而在家表现“糟透”。导致把学生的德育看成单纯的外炼,忽视内化过程,把两者相分离的原因是:我们未能清楚地认识品德内化过程的各种机制、各个环节及其规律,过于重视德育教育的眼前效果,忽视了长期教育的必要性。因此,德育过程的科学化建设应把品德内化规律的探索、内化机制的建立作为突破口。

3.把整体化、序列化等同于科学化,使德育科学化外部建设与内部建设,理论体系的建立与操作体系的建立脱节。在对青年学生的德育实践中存在把整体化、序列化建设等同于德育科学化的认识和做法。具体表现为把大量时间、主要精力投放到如何使德育外部规范形成体系、形成序列上,而对构成体系、序列要素的合理组合、整体优化以及如何建立与之相应的品德心理结构,形成相应的可操作系统等深层建设问题,缺乏深入的探讨和认识。系统建设的目的不是整体化,而是整体优化,不只是有序,还要合理。

以上三点是当前我们在德育科学化工作中存在的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深刻认识和总结有利于我们的德育科学化,有利于加强青年学生德育化的效果。

(二)德育科学化深层次建设的几点思考

1.探索当代青少年品德发展规律,完善德育的内化机制。研究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寻找德育要求与思想取向之间的交汇点,要以时间、空间为坐标进行纵向和横向调查,了解不同时期青少年思想、心理变化轨迹,引导学生个人理想发展向社会理想发展趋向一致性,从交往中指导学生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走向独立。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严格遵守青年学生德育内化科学规律基础上的。探索品德内化过程、完善品德内化机制是德育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学生外在的德育要求的内化机制就是其心理认同机制,它担负着社会道德向个体品德转化的任务。品德形成的心理认同机制由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态度认同、行为认同组成。价值认同是把思想道德知识转变为观念、信念,情感认同是把道德升华为道德情操,态度认同是把德育要求转化为心理状态和人格素质,行为认同是把日常行为规范迁移为道德行为方式和习惯。品德认同机制的动力来源于主体的道德心理需要,反映了当代青少年品德认同机制形成具有很大的自发性和不完善性。所以,德育工作者要把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态度认同、行为认同组成的德育内化机制有机地统一到实践中去,使它们的作用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2.实现德育的整体优化,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在德育工作中,我们要看到德育的对象是一个完整、复杂、有思维、多方面统一的人,人有其自然属性的同时,也有社会属性;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优点,也存在着缺点;有良好个性,也存在个性缺陷;有上进心,也存在着惰性心,等等。因此,我们在对其德育化过程中就要注意把德育的整体优化和实效性放在首选考虑,不要出现因某些局部、暂时的负面现象而忽视对象的整体潜力,也不能出现对德育对象“一俊遮百丑”的错误定势思维。对于青年学生的德育实效问题,不能简单理解为增加德育时间才是德育实效的首先考虑因素,应当想办法提高德育效果。其次,要把德育各种因素和环节进行优化组合。再次,增加德育有效投入,减少无效投入或负效投入。把校园文化、校园精神、教师风范的影响变成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控制的教育影响因素,充分发挥出其对学生的思想、品格、文化、心理、行为的积极的影响,最终产生出整体德育结果的优化效应和实效作用。

3.整合德育资源,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在青年学生的受教育成长过程中,有很多环节都是贯穿着德育教育的,在受教育的渠道上,除上述的传统渠道外,现在又多了一个网络教育或载体教育新渠道等等。特别是后者,它既能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德育影响,也能带来负面的德育影响。在面临众多德育教育的环节和渠道、众多从不同角度从事对学生德育教育的群体时,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完善的德育工作机制,保证各种德育资源能有效整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德育内化过程,而不能出现相互之间脱节、互相矛盾,甚至反面引导和错误教育,避免导致学生思想价值观念错位或无所适从。

总之,在新的时期,随着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和变化,面对青年学生思想认识的不断变化,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科学化,做到与时俱进,抛弃认识上的误区,探索新的德育工作规律,思考新时代的德育方法和渠道,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促使德育工作向深层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管理科学化刍议[J].辽宁教育研究,2002,(4).

化学科研论文篇(3)

1.1课前预习与小组讨论:

布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预习时以教材为主,以网络资料和图书馆课外书为补充。撰写实验预习报告,报告内容分实验原理、步骤、注意事项、问题、可改进操作,引导学生尤其注意实验注意事项和实验问题的收集。在课前两天,自由组合的几个小组一起进行探讨,尤其是实验注意事项、实验问题和可改进操作的讨论。对照组学生只需参考实验教材写出普通实验预习报告。

1.2课堂学生讲解和教师补充相结合,教师演示和学生体验相结合:

为了督促学生养成主动预习习惯,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每次课堂开始时叫1名学生上台讲解实验,讲解完后,先由学生自愿主动补充。然后再由教师补充讲解学生未讲到位的部分。同时教师进行关键操作的演示,可以叫学生上台配合体验实验操作过程。特别强调让学生提出对实验部分操作过程的改进,对可行的部分将允许学生按照新操作过程进行实验。对照组学生不需上台进行实验讲解。

1.3学生实验:

生按照讲解和演示的过程完成实验内容。对于部分小组提出设计的可行的部分操作的改进方案,鼓励引导学生按照新方案进行实验。如果实验课堂不能够满足新方案的要求,将给学生提供教师药物化学科研实验室和相应实验条件,在课后时间完成。对照组完全按照教材内容方案进行实验。第四,讨论总结分析、撰写实验报告和实验改进方案:实验完成后,在课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后撰写实验报告,对于部分实验,鼓励引导学生提出并上交实验改进方案。在下次实验课堂前,教师将针对实验报告和实验改进方案进行评述。对照组学生只需递交普通实验报告,而实验组的实验报告形式和内容形式自由。上教学方法的实施,与未参与改革组相比,实验改革组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要好,学习积极性也要高,实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明显要强,同时也让部分学生体验到了自行设计实验的成就感,激发了其对科研的兴趣爱好。

2以有机化学实验为起点培养本科生科研素质

从以上参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学生中,组建本科学生课外科研兴趣小组,长期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科研实验、资料查阅、实验设计、学生课题申请、论文撰写、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和考研辅导等一系列的提高学生科研素质为目的的活动。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在笔者所进行教改的2个实验班中,实验组有多达18名同学主动强烈要求进入教师的科研实验室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由于学生的课余科研活性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因此笔者随后挑选了14名成绩中等及以上的同学,分成了2组,在一年二期的时候分别进入了两个不同实验室。与笔者以往通过其它途径所带的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相比,这些学生思想动机总体相对较端正,除了5个学生由于急功近利、功利思想较强等原因而中途流失外,其它学生一直踏踏实实,完成了多个环节的课外科研活性内容,坚持到大四完成毕业论文。在进入实验室初期,这些学生跟着老师或不同研究生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实验技能,同时也参与研究生的文献检索、实验设计、汇报等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后,尽管有专业知识的限制,但是由于学生的主动积极进取学习,大部分同学已经掌握了所在实验室的基本实验技能,熟悉了所在实验室专业中文期刊的检索,也初步懂得了简单实验的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的设计。经过一年的培养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设计并进行了独立的科研实验。在二年二期的时候,利用前期实验结果,指导学生撰写并积极申报省、校级大学生创新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完成时指导学生撰写科研学术论文,利用取得的科研成果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等竞赛。以上完成的学生科研课题同时可以作为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由于科研课题在大三基本完成,因此,在大四时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考研或者其它与就业相关的个性化活动中。通过三年多的课外科研活动及组队参与挑战杯作品竞赛,学生的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仅培养增强了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动手操作和论文撰写等方面的科研能力,也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自制力、毅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整体综合素质较高。例如,首先组队的两组学生中先后申请并完成了三项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2010R413019,2011R413025,12R413020)和多项校学生科研项目;同时也发表了学生第一作者的论文或会议论文3篇;其中一组学生的作品获得了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由于毕业论文是几年积累的结晶,这些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整体水平较高,避免了目前普遍存在的本科毕业论文来自于教师科研成果的“拿来主义”。其次由于小团队有自己的目标和信念,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至始至终坚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充电,其中有3个同学从大学一年二期到三年二期暑假,每个寒暑假都能留在实验室做实验,每个寒暑假只休息两周时间。再次,在所带教的学生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总体不是特别好,只有一人次拿过一等奖学金,但由于综合素质强,在研究生考试中脱颖而出,有5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其中有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各一名(整个学院当年考取985学校研究生仅仅3名)。

化学科研论文篇(4)

一、如何理解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把学生的自主发展看作是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终端,在对课题的研究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它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教学思想,与传统接受式的教学有本质的区别。但就教育发展、人的发展而言,传授性教学与指导性教学、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都是必要的,在教育、学习活动中,二者相辅相成。1、师生角色不同: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中心,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服务。教师由“演员”变成“导演”、“顾问”,学生由“观众”变成“演员”、“导演”。2、教育资源不同:研究性学习充分利用好传统教育资源外,更重要的是把学生这一储量最丰富、活性最大的教育资源开发出来。3、教学方法不同: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启发引导,恰当运用点拨式、谈话式、探索式等教法,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为原则,发挥学生主体作用。4、教学效果不同:研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了思考、设计、实践的时空条件,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发展了学生创造力。5、教学评价不同: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注重过程、注重运用、注重体验、注重全员参与。

二、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

化学科与研究性学习联系紧密,化学科知识可在研究性学习中延伸综合、重组和提升;在研究性学习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又能在化学科教学中拓展和加深。下面从高三化学选考科的角度谈谈如何进行研究性复习,培养创新型人才。1、关注高考信息,把握教育创新方向2001年10月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指明了高考考试内容的改革的核心是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指明了高考“指挥棒”已转向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向来。高三授课老师要以高考政策、方案及形势作为备考复习的指南,指导学生认真研读《考纲》和《考试说明》,把握教育创新的方向。2、研究跨科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化学科是最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之一,它与其它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关系密切。如NaCl晶体中Na+和Cl-排列方式渗透了立体几何知识,“焰色反应”与物理科中的光本性有关,植物光合作用发生了化学反应,元素周期律论证了哲学观点的量变引起质变、对立统一规律,等等。在复习教学中,老师要适当引导学生研究化学科知识与其它学科间的相互联系的问题,导找跨学科间交叉、渗透的命题契点,进行专题训练。3、求实求活求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求实”是吃透一本,过滤知识点,扎实掌握“双基”;“求活”是进行专题复习,通过典型题、多变题,培养“基础创新思维”;“求异”则是引导学生总结特殊规律、方法,提高学生学科能力,这些规律方法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是十分方便的思维捷径。4、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化学是现代科技的重要支柱,它与工农业生产、生活实际、前沿科学关系密切,如身边的化学:饮料、洗涤剂、化纤、造纸、医药等;现代科技:新型燃料、炼钢、高分子新型材料等等;前沿化学:纳米材料、飞秒化学、导电聚合物等。复习时,老师应引导学生研究这些熟悉而又似懂非懂的东西,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无穷的源动力,也通过理论和实际结合,改装出具时代、生活气息的新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5、加强实验教学,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科的基本特征,加强实验教学,特别是做好“设计型”、“探究型”实验的专项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这些实验是今后高考命题的方向。复习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多种途径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探究,发展学生创造力。总之,研究性学习解放了学生的眼、手、口、脑及时间和空间,坚持开展研究性学习,定能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人才。

化学科研论文篇(5)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美国1996年初了第一个国家科学课程标准,其核心是科学探究。英国、日本、新西兰等国,科学探究也都成为科学课程的核心。我国教育部制定的《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目标”中,提出了“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分目标”中更是将“科学探究”列在首位。科学探究作为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初中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我认为,初中阶段可以从学科内较为简单的探究式学习入门,以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有知道的探究式学习为主,为后续学科或高中高层次的探究式学习做好准备和衔接。教师应筛选出那些适宜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内容。

初中刚开始学习物理,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思维能力还较浅薄时就接触到“物态变化”这一章,他们概念多,过程复杂,特别是吸热、放热过程难以区分,用于解决生活实际时较困难。如果这一章学不好,也许学生就对物理失去兴趣和信心。因此教师不能只应用常规方式教学,这样学生多是课上明白,课下死记硬背,又回到“雾里”,不能达到从“雾里----悟理----物理”的学习真谛。因而我教学中,在常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又应用了探究式教学,下面是探究的过程:

一、准备工作:

教师教学知识上的准备: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探究物态变化的吸热、放热过程,教师应把什么是物态、什么是物态变化、物体存在都有什么状态等基本概念介绍给学生。

知识准备:学生预习什么是溶解、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六个基本概念。

实验仪器准备:每两个学生为一组自备材料和工具,准备演示其中的一种物态变化,必要时学生可向教师借实验室的工具和仪器装置。此项工作教师必须进行统筹规划,以免实验的内容雷同太多。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在活动中设立“最新奇、最能说明道理、最佳协作奖”等奖项。因为此项工作关系到整个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做好到位的指导。如做好安全教育,做好协作教育等。教育学生“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幺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大文豪肖伯纳的这些话道出了协作的真谛.不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协作学习都优于个别学习。协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学习业绩等的提高,还有利于学生以乐观态度对待学习内容,在与他人交往中相互尊重。

二、课上探究:

每两组之间相互演示,并分析是什么物态变化过程及是吸热、放热。我深刻的体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思考能力,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感到疲倦、厌倦。正如牛顿善于继承前人的成果,这是和他的奋发好学、勤于思考分不开的。有人问牛顿是怎样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他回答说:“靠不停的思考”(3)(Bythinkingonitcontinually)。问题的解决,特别是有创意的问题要“靠不停地思考”不是单单靠课堂上45分钟就能完成的,“素质教育”并不排除勤奋刻苦,刻苦学习也不等同于大量做题,关键是要乐于思考,肯钻研、有创新。最后,评出较好、并可重复做的一组,给全班演示并讲解。

从实践的角度看,协作学习不仅指不同学生研究问题,还包括不同科目之间的互相支持和启发,特别是“3+x”的高考模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那么在教学中除了夯实本学科的基础,还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能力。包括思考创新、动手操作、论述总结等。

三、评奖:

为了这一节课,有很多学生都动了脑筋。为了使学生的付出得以承认,老师的许诺得以实现,全班进行了严肃的评奖。

本次课上学生共准备了各种实验二十个,其中有3组是重复的,有8个是书上的事例,如冰融化为水的溶解过程、把水加热汽化为水蒸汽的过程、水蒸气遇到较凉的玻璃片液化为水的过程、把水涂在身上水汽化为气体的过程、灯泡内钨丝的升华和凝华过程等,在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分析出物态变化到底是吸热还是放热。

有个学生的实验很有创意。他要探究凝固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看到书上水凝固成冰的实验,他认为虽然把一杯水放到冰箱内就可以了,但在课堂上不好实施。于是他就点燃蜡烛,然后让蜡油滴到放在手上的薄纸上,由于手感觉到有些热,所以他得出结论:手吸热所以觉得热,即在此同时,油滴在放热。结论就是:液体凝固成固体,需要放出热量。

有个学生的设想非常的合理,推理非常正确。不但用实验讲解了液体汽化要吸热,还想说明为什么100℃的水蒸汽比100的水对人的伤害性更强。他在化学老师那里借来沸点很低只有20几℃的化学药品,用酒精灯对其加热,我们能观察出汽化需要吸热。然后他让同学去试是同温度的液体和气体那个对人的伤害更大。然后他还进行了推理,得出100℃的水蒸汽比100℃的水对人的伤害性更强。(当然,在每个学生实验之前,教师都要进行审查,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四、成果的展示:

在我的指导下,学生对自己的实验进行了小小的改进,进而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动手动脑”大赛,并获得了很好的成绩。虽然只是校级的比赛,但学生获了奖也非常高兴。更令人兴奋的是由于这次课的成功,很多学生从此喜欢上了物理,而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五、教学感想:

物理学习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动手(实验)动脑(解决问题),探究式学习就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在实施“探究式学习”时,必须把握好以下三个原则:

以学科知识为主导、逐步推进的原则。探究式学习分为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探究式学习”教改实践还刚刚开始,所以要先从学科内的课堂知识为突破口,逐步向课外知识延伸、拓宽。

以学生为主题、师生互动的原则。教师还缺乏“探究式学习”的案例积累,学生也缺乏“探究式学习”的经验,教师必须以积极的姿态介入,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提供探究途径,引导学生思维,但不要代替学生的自主探究。

全面关注的原则。教师既要关心学生学会了哪些课本知识,也要关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到哪些课外知识和收获,既注意学生智力因素的提高,也注意其意志品质、社会责任、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既重视知识达成的显形成果,也重视科学态度、问题意识、探究能力等隐性成果。

感受与问题: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中,还有一些其它问题和观点现陈述如下:

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学生的想法即使与标准答案不一致也应得到理解和尊重。没有一个有利于教学创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环境,在那种刻板僵化、追求形式、面面俱到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的压力下,很难想象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会真正聚焦于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教室里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质与量。

我们要提倡“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学术观念,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产生内动力,推动学生进步,体验成功。所以,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就要随时把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作为构建创新教学模式来探索、研究,并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并始终为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提供宽松的多元化的自主发展机会,在课堂上不能有“你的回答不对”、“你的答案是错误的”之的语言。取而代之的是“你能不能再补充一下”、“你能再换个角度分析一下?”等等。因为表扬是人的高级需要,学生需要表扬,要根据他的分析找出那些是正确的,先给予肯定,以鼓励他积极参与和敢于回答问题的精神,再请同学们帮助他补充和完善。这一点对于那些学习差的学生更为重要,使他们也能感受到“胜利的快乐”,从而树立起了自信心。给学生创造出一个人人都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独立创新的优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建。科学史上的探究对科学教育的启示。《物理教师》2002年9月。

2、夏彤。在探索中学会学习。《物理教师》2002年11月。

化学科研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0086-01

精神文明建设是党的全面建设得到完善的基础,所以必须抓好党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促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发展。

一、坚持党的领导,保障精神文明建设顺利进行

(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融合

精神文明建设以物质文明建设为基础,物质文明建设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在党的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建立完善的考核、监督制度。一方面,党的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另一方面,通过物质文明建设考察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率。从而,推动人民道德素质提高,丰富人民日常生活,促进经济、文化、教育、政治的发展。

(二)领导方式的多样化

党的部门过去属于专职管理形式,即各个部门分别管理不同的事务,不能做到齐抓共管,难以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中去,使得党的精神文明建设难以到达目的。党应在原有基础上,改变领导方式,改变单一领导负责,实现各部门齐抓共管,合力促发展。以局部与整体,中央与地方的原则,达到携手发展,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道德教育基础上,结合法律,保障合法行为,发扬正气,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三)借舆论,促发展

党的精神文明建设走向科学化,不仅需要党的自身建设,同时需要社会舆论。党在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同时借助舆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党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党员建设

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力。党的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党员的努力,党员的优劣直接影响党的精神文明建设,所以必须落实党员建设工作。

(一)标榜作用

履行道德规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党员无一例外。要加强党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党的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化,必须要求党员干部以身作则。那就需要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党员干部在不断学习过程中,深化自己对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的认识,永葆先进性,才能够作为标榜,供党员学习。因此,规范了廉政的执政党政策,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二)端正思想

作为党员,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坚持集体主义,坚持与社会主义相一致。党员必须认识到国家利益高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以一切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懂得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同时,开设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知识,提升党务人员的素质,鼓励党务人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转化为技能。培养党务人员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精神。激励党务人员面对困难困难永不言败,即使遍体鳞伤,也要笑颜相对,以最旺盛的精力攻克难关。

三、加强党风建设

党风建设是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党风建设不仅影响着党的精神文明建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样重要。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清廉执政,拥有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加强党风建设,进一步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一)开设党风教育课程

党在党员内部开展积极有效的党风教育课程,让党员、干部能严于律己,积极配合党的工作。将党的政治原则落实到自己的理念中,自觉抵制贪污受贿、等不良作风,对党内不良行为秉公办理。

(二)严格考核、监督制度

党内存在、、贪污受贿的案件,此类案件不仅影响国家社会发展,而且有损部门、个人形象,所以加大对党内人员的监督、考核十分重要。党内必须严格考核制度,高效能的选拔人才。同时做好宣传和舆论工作,切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监督工作落到实处,对违反乱纪的党员给以相应的处分,以监督促进发展,打造一支廉洁、勤奋、优秀的团队。

(三)深化党风廉政教育

党风是党建的重要部分,在党的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深入开展廉政教育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进行国法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学习,培养党员廉洁从政的思想。同时开展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不断增强崇尚廉洁的意识。把党风廉洁教育作为党员必修之课,让每位党员争做廉洁之事。完善反腐倡廉教育的同时,为人民做实事,为人民服务。

四、加大领导力度,实现党的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化

党干部加大领导力度,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不偏移,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

(一)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服务于社会。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民族凝聚力,巩固民族团结一致。另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丰富人民生活,推动社会主义发展。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精神文明建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路线方针,结合社会实际认真处理精神文明建设与政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关系,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保障。

(三)建立完善的问责制

党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明确有效的责任问责制度,将责任监督、分工、考核纳入其中,规范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做到工作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同时,加大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做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使精神文明建设健康、稳定的发展。

党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筹,推动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促进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化学科研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215-02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来分析,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普遍存在着严重缺陷,单一的专业教育、薄弱的文化情怀、过强的功利主义倾向,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了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现在的教育方式已经完全偏离了党的教育方针。

一、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目前处于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所面临的是人才的竞争,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高等教育培养出人文素质和科学技术相平衡的人才。周远清同志在“中国高等教育创办一百周年纪念会”上说过这样一段话:“高等教育的基础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对于高等教育来说,针对当前的薄弱环节,则要加强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在这段话语中强调的是人文素质和文化艺术素质,其中的内容就包括了音乐知识和鉴赏。在教育问题上,我国的相关研究人员曾经指出“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就证明音乐文化始终是我国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文明社会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音乐文化教育重点在学生,其次才是社会。

二、音乐文化教育的好处

(一)音乐教育培养素质

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出“完整”的学生,现代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具有高等素质,要求教育者教育出来的学生都是“精品”,不但要完整而且还要完美。音乐文化教育能提高受教育者的直觉能力、判断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能有效丰富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情感,让学生拥有文化修养。

(二)音乐教育改变思维方式

在传统的学习中,早期的教育大多数集中在语言和数学方面,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长时间成长起来的孩子就会潜意识得学会了从始至终的线性和序列思维,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生活完全被分开。但是,音乐文化教育就有着不同的效果,音乐教育培养学生感觉上的经验,经过音乐上的文化教育,就不会像传统教育那样出现经验与实际的脱离,反而能有效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把生活中出现的词语和非词语通过逻辑紧密地联系起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全面地理解现在的社会。所以,要让现代的学生都能掌握多种思维方式,这样即便是没有很好地改变每一位学生,但是至少能改变他们的无能。

三、音乐文化利于社会

(一)理解认识人类社会

通过音乐文化教育能更好地认识、更透彻地理解人类社会,音乐通过具体、生动的音符来打造人们现实中的思想,能揭示人类历史时期的善恶和民族之间的斗争。学生能通过音乐了解人们以往的生活,音乐能给学生带来真实的情感,让学生提高对历史的认识,了解音乐中所要传达的思绪[1]。

(二)促进交流提高内涵

在学习音乐文化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首先都要学会借鉴,借鉴起源于尊重,尊重他人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和表达方式,在交往过程中都要结合自己的体验得出他人的真实情感,最后通过音乐进行一种非词语的语言交流,学生之间相互体会彼此的奥秘。在进行历史文化方面的交流时,主要是对文化的产物和所发现的问题进行相关判断。在学习音乐文化的同时,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工作中遇到困境都能使用音乐文化来进行抉择,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内涵,提升了表达能力。

(三)延伸音乐艺术的影响力

音乐是属于听觉的艺术,音乐不但能激励人,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含有丰富情怀的信息。优美的音乐能在任何地方显示出它的和谐美、自然美、生活美,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音乐还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音乐能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享受美感,延伸出人们对艺术的影响力。学会用艺术来解决问题也是对音乐艺术的一种延伸,音乐能给人们所处的各种环境提出表达式,从而进行分析和发展,表现出教学的艺术和政治艺术[2]。

(四)音乐教育对于艺术的最终结果

音乐艺术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艺术展示方式,所以学生在学习音乐文化的过程中也是不知不觉地比较轻松地就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改变,通过学习音乐文化从中感受音乐的美的体现。法国哲学家狄德罗做过一个实验,证明音乐文化“能在所有生命的心灵中颤动”,能让“好人和坏人的眼泪交融在一起”,一段触目惊心的音乐比任何一种生硬的说教都更有效。所以音乐的感染力是不可小觑的。

四、音乐文化在高校的教育方式

从目前高校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都经历了从幼儿园基础教育到大学高等教育的过程,但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经历中,只有少数人得到了音乐上的文化教育,大多数人都是把教学课程放在了首要位置,忽略了音乐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有必要添加音乐文化教育的内容。这里的音乐文化教育并不是指让学校开设高校音乐系。高校在教育过程中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对高校学生实施音乐文化教育,把音乐文化教育和专业音乐院校的性质区分开,结合高校学生的特点来有针对性地进行音乐文化教育。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这句话让我们了解享受艺术的前提,那就是必须要有艺术的修养。根据现实情况来看,高校学生对音乐文化的修养主要是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对音乐的实际鉴赏能力,主要表现在这两个初级阶段。人们所说的艺术细胞并不是人一生下来就拥有的,高校的学生也要走进音乐文化的天地。

(一)学习音乐文化的方式

要想学习好音乐文化,得先学会欣赏,让学生知道什么叫音乐美,让学生能感受到美、理解美,具有欣赏美的能力。音乐的欣赏主要是通过聆听的方式来进行的,以音乐作品为对象,让学生在精神上获得愉悦。

在高校中给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要把中国的佳作和国外的作品相结合来进行欣赏。同学们在对音乐进行欣赏的时候就会发现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音乐作品,都和民族文化发展有着不可分离的特点。所以,在给学生欣赏音乐时,最好能结合当地的文化历史来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要简练生动,介绍每种文化的发展历程,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给学生听,结合作者的历史背景、作者所写作品的含义,教学生怎样欣赏音乐中的文化气息。

从历史上来看,我国有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国民族文化中的音乐作品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心中。中国的大多数民歌,比如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都是伴随着我国文化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音乐文化使劳动人民更加热爱生活。从20世纪开始时,特别是在“”后,出现了大量的作曲家、演奏家,他们为我国的音乐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

音乐界的杰出人物如华彦钧、刘天华、查阜西、肖友梅、黎锦晖、青主、任光、贺绿汀、黄自、刘雪庵、冼星海、吕骥、聂耳、王洛宾、麦新、马可、郑律成、李焕之,以及现在仍活跃在乐坛上的陈钢、何占豪、秦咏诚等,都写下了不朽的音乐篇章[3]。这些伟大的音乐家为我国音乐文化都作出了不同的奉献,有的是对民族乐器的演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有的则是打破了常规的音乐表达形式,有的作品是反帝国反封建的强有力“武器”,音乐通过艺术的表达形式团结了人们的心,与时代相呼应,反映了人们群众的呼声,刻画出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所以,在高校中学生欣赏音乐文化的前提是要对中国的音乐文化历史有所了解。教师应当介绍我国历史上杰出的音乐人物和代表作品,以及这些作品在当时的社会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等。除了以上的内容,高校也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间音乐戏曲。如,京剧是我国“国粹”,应当在高校中得到弘扬发展,其他地方的戏曲也有很多,希望能让学生都对戏曲中所讲的故事有所了解。

给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同时,可以使用我国乐器作为教学线索来展开教学的范围,讲述这些乐曲的由来,因为每一种乐器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具有中国文化意义,也能体现出我国音乐发展的历程。如介绍古筝、琵琶、二胡等乐器的材质、来源,以及演奏特点等[4]。

(二)注重音乐基础的理论

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时,为了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音乐、欣赏音乐,就必须让每一位学生掌握音乐的一些基本知识,比如音阶、音符、小节、时值、拍子、常用记号、和弦等,以及一些简单的识谱方法。老师在进行讲述的同时可以进行一些声乐的演唱和听音节奏练习,这样能很好地带动课堂气氛。可以把音乐文化作为大学中的一门选修课,加上一些学分,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鉴赏乐曲,还是欣赏音乐,老师只要在课堂中进行介绍的同时播放作者音乐,就能使学生很快地记住音乐中的旋律、了解音乐中的文化情怀。在课余时间,老师要给每一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提升个人能力。学校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喜好来组织多种丰富活动,比如校园歌手大赛、卡拉OK比赛、歌舞比赛等等,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在音乐上的创造力、想象力,提高人与人之间的协作能力。

五、结束语

缺乏音乐文化教育的高等教育不能称之为完美的高等教育。所谓的高等教育,就是要包含完整的教育方式,不是单方面的技术教育。在教育之中加上音乐文化就会发现教育因为有了音乐而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必须通过音乐文化来教育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了解音乐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建议我国高校开设音乐文化类的课程,让校园里充满文化气息,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音乐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王明飞.当代音乐学科的发展与高校音乐教学改革[J].黄河之声,2011,12(35):119-120.

[2]史丽欣.论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与音乐学科发展[J].青春岁月,2014,12(9):50-51.

[3]王海玲.论当代国外音乐教学模式及对我们的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9(15):66-67.

化学科研论文篇(8)

对信息化绩效的怀疑,近20年来一直没有停止。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罗说:“除生产率统计之外,你到处可以看到计算机。”这就是著名的“IT生产率悖论”,他认为信息化革命似乎只是在投入上轰轰烈烈,在产出绩效上并不显著;2001年10月,麦肯锡公司的《美国生产率增长报告》更进一步调查证实了美国大多数行业的IT投资是无效的。

尽管质疑的言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理论上的争议却没有阻碍实际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在国际税务管理领域迅猛发展。如美国联邦税务局1998年开始了跨世纪的现代化改造,核心就是全面改造和强化其始建于1960年代的庞大的计算机系统,已经投资近100亿美元;英国税务局则把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为公民服务的电子政务作为”政府创新”和“达成善治”的根本,成为各国竞相仿效的样板;我国的“金税三期”中央财政投资80亿元,加上滚动配套资金,也势必掀起税务信息化建设的新一轮高潮。理论和实践的强烈反差使我们不禁要问:信息化建设究竟绩效如何?该如何科学地进行税务信息化绩效的评估?本文将几点问题进行论讨。

一、信息化绩效是组织绩效而不是部门的或者岗位的绩效。评价信息化的贡献必须和组织使命、组织战略联系起来。

绩效(Performance)概念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企业管理实践,用来替代泰罗制时代的机械效率概念,以综合地表征复杂的财务指标、市场占用率、激励结构、企业文化等各种指标,反映企业的状况和成就。在国内外的研究中,绩效常常和效率、质量、效益甚至水平、能力、责任等概念联系起来,使用者似乎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兴趣对“绩效”进行定义。绩效评估是一个创新发展中的概念,内涵本身就是兼容并蓄的,外延也极其广阔,只有结合特定语境,才能准确定义。结合本文研究意图,所谓“绩效”是指表现、状态、成绩、效果之意,含有过程和结果两个层面。就税务信息化而言,过程是指如何通过配置信息资源来改善管理,结果则是信息化成果对实现组织目标的贡献程度。因此,从过程看,税务信息化的绩效不单纯是一个信息化子系统的事后结果反映,而是和整个税务管理的功能和成效相关;从结果看,不仅包含信息化子系统运营的效能和贡献,还包括提升组织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一点非常重要,蒸汽机在刚开始时确实比马跑得慢,可它最终带来了工业革命,这种系统能力的贡献,马是做不到的。

因此,我们定义税务信息化绩效评估的概念是:从组织使命和战略的高度,对信息化建设在提升税务管理的竞争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其作用和贡献的综合评判,是对税务信息化建设的价值的综合体现。

这个概念的提出,和当前税务机关流行的普遍意义上的“绩效评估”是由重要差别的。目前的”绩效评估”实际上是基于目标管理(MBO)的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其评估对象最后细化到部门和岗位(人),目标是评价个人和层层分解的组织目标的符合程度。这种做法具有巨大的优越性,非常符合政府部门金字塔型组织结构和责任树型传导的特点,操作性很强。

但是信息化绩效评估是组织绩效的概念,简单说是“对事不对人”,目的是评价信息化对整个组织目标实现的贡献程度,如果还是传统地把任务、目标按照行政序列进行树形结构分解,在层层分解的过程中则不可避免地会损失系统性,因为信息化的作用带有间接性、长期性的特点,如果就事论事,信息化的贡献就会被等同于信息化工作部门的贡献,其战略影响力将被低估。而事实上战略影响才是信息化的最大贡献。

此外差别还体现在,和岗位目标管理刚性很强的“一票否决、末位淘汰”相比,绩效管理更强调温和的“持续改进”,因此绩效管理强调正激励,主要是“自己跟自己比”,基于基线的提升将使评估对象获得成就感,横向比较发现的差距也不是对自身工作的否定评价,而是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岗位责任制更注重横向比较和排序,更多采用负激励。

二、税务信息化绩效评估具有价值判断上的复杂性,不能只理解为指标设计的公平全面和数据处理的科学。

从信息化绩效评估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信息化的绩效评估活动呈现复杂多样的局面:

一是主体和角度的复杂性。信息化绩效评估的主体,既有企业,也有政府,还有学术机构和中介组织。企业大多数是从改善自身经营管理的微观视角出发,政府组织和公共事业部门则既有从改善内部控制的角度,也有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如信息产业、社会信息鸿沟等视角出发;而学术机构和咨询公司、行会等则兴趣更加广泛,不仅面向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组织,甚至触角延伸到整个人类和自然个人。既有自己对自己的内部评估,也有独立第三方客观视角评估,还有内外部结合的混合角度。

二是目的和标准复杂。大多数企业和公共组织的目标都是改善管理,但是针对的环节和用途不同,既有在规划和计划环节辅助决策的,也有在控制和报告等环节使用绩效评估数据修正执行的,还有在预算分配和薪酬设计环节作为激励手段的;除此之外,公共组织的外部绩效评估还是一种展示手段,具有接受顾客评判的民主政治意义。在判断的价值标准上,既有强调结果性的财务贡献的,也有强调过程性能力贡献的;既有强调微观的效率导向,又有强调宏观的公平导向。

三是手段和方法复杂。即使是同样的评估主体基于同样的评估目标和价值标准,在具体方法和手段上也会千差万别。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带来了琳琅满目的管理学、经济学甚至社会学的工具箱;产出测量、效率测量、满意度测量、标杆测量等各种方法应有尽有;即使是同样的测量项目,在数据处理方法上,既有强调有主观赋权的德尔斐法、层次分析法(AHP),也有强调客观的因子分析、主成分法等。

概念上的模糊以及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当前公共部门信息化绩效研究的百花齐放,尚未形成权威的体系。而且,目前国内的研究,似乎更加注重手段和方法层面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但是往往忽略了判断价值元素的理论推导的过程,存在”重术轻学”的情况。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做好信息化绩效评估是一个复杂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定式,但必不可少的应当具备以下三个基本元素:

一是明确目标定位,指绩效评估主体、对象和评估目的的定义,以及由此决定的立场、角度、层次。就税务信息化绩效评估而言,主体和目的是比较容易确定的,本文的定义是税务机关决策层对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过程和效果进行的内部评估,主要目的是改进管理决策,兼有向上级机关报告和外部进行绩效展示的用途。

化学科研论文篇(9)

一、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目前处于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所面临的是人才的竞争,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高等教育培养出人文素质和科学技术相平衡的人才。周远清同志在“中国高等教育创办一百周年纪念会”上说过这样一段话:“高等教育的基础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对于高等教育来说,针对当前的薄弱环节,则要加强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在这段话语中强调的是人文素质和文化艺术素质,其中的内容就包括了音乐知识和鉴赏。在教育问题上,我国的相关研究人员曾经指出“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就证明音乐文化始终是我国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文明社会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音乐文化教育重点在学生,其次才是社会。

二、音乐文化教育的好处

(一)音乐教育培养素质

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出“完整”的学生,现代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具有高等素质,要求教育者教育出来的学生都是“精品”,不但要完整而且还要完美。音乐文化教育能提高受教育者的直觉能力、判断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能有效丰富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情感,让学生拥有文化修养。

(二)音乐教育改变思维方式

在传统的学习中,早期的教育大多数集中在语言和数学方面,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长时间成长起来的孩子就会潜意识得学会了从始至终的线性和序列思维,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生活完全被分开。但是,音乐文化教育就有着不同的效果,音乐教育培养学生感觉上的经验,经过音乐上的文化教育,就不会像传统教育那样出现经验与实际的脱离,反而能有效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把生活中出现的词语和非词语通过逻辑紧密地联系起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全面地理解现在的社会。所以,要让现代的学生都能掌握多种思维方式,这样即便是没有很好地改变每一位学生,但是至少能改变他们的无能。

三、音乐文化利于社会

(一)理解认识人类社会

通过音乐文化教育能更好地认识、更透彻地理解人类社会,音乐通过具体、生动的音符来打造人们现实中的思想,能揭示人类历史时期的善恶和民族之间的斗争。学生能通过音乐了解人们以往的生活,音乐能给学生带来真实的情感,让学生提高对历史的认识,了解音乐中所要传达的思绪[1]。

(二)促进交流提高内涵

在学习音乐文化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首先都要学会借鉴,借鉴起源于尊重,尊重他人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和表达方式,在交往过程中都要结合自己的体验得出他人的真实情感,最后通过音乐进行一种非词语的语言交流,学生之间相互体会彼此的奥秘。在进行历史文化方面的交流时,主要是对文化的产物和所发现的问题进行相关判断。在学习音乐文化的同时,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工作中遇到困境都能使用音乐文化来进行抉择,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内涵,提升了表达能力。

(三)延伸音乐艺术的影响力

音乐是属于听觉的艺术,音乐不但能激励人,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含有丰富情怀的信息。优美的音乐能在任何地方显示出它的和谐美、自然美、生活美,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音乐还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音乐能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享受美感,延伸出人们对艺术的影响力。学会用艺术来解决问题也是对音乐艺术的一种延伸,音乐能给人们所处的各种环境提出表达式,从而进行分析和发展,表现出教学的艺术和政治艺术[2]。

(四)音乐教育对于艺术的最终结果

音乐艺术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艺术展示方式,所以学生在学习音乐文化的过程中也是不知不觉地比较轻松地就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改变,通过学习音乐文化从中感受音乐的美的体现。法国哲学家狄德罗做过一个实验,证明音乐文化“能在所有生命的心灵中颤动”,能让“好人和坏人的眼泪交融在一起”,一段触目惊心的音乐比任何一种生硬的说教都更有效。所以音乐的感染力是不可小觑的。

四、音乐文化在高校的教育方式

从目前高校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都经历了从幼儿园基础教育到大学高等教育的过程,但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经历中,只有少数人得到了音乐上的文化教育,大多数人都是把教学课程放在了首要位置,忽略了音乐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有必要添加音乐文化教育的内容。这里的音乐文化教育并不是指让学校开设高校音乐系。高校在教育过程中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对高校学生实施音乐文化教育,把音乐文化教育和专业音乐院校的性质区分开,结合高校学生的特点来有针对性地进行音乐文化教育。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这句话让我们了解享受艺术的前提,那就是必须要有艺术的修养。根据现实情况来看,高校学生对音乐文化的修养主要是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对音乐的实际鉴赏能力,主要表现在这两个初级阶段。人们所说的艺术细胞并不是人一生下来就拥有的,高校的学生也要走进音乐文化的天地。

(一)学习音乐文化的方式

要想学习好音乐文化,得先学会欣赏,让学生知道什么叫音乐美,让学生能感受到美、理解美,具有欣赏美的能力。音乐的欣赏主要是通过聆听的方式来进行的,以音乐作品为对象,让学生在精神上获得愉悦。

在高校中给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要把中国的佳作和国外的作品相结合来进行欣赏。同学们在对音乐进行欣赏的时候就会发现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音乐作品,都和民族文化发展有着不可分离的特点。所以,在给学生欣赏音乐时,最好能结合当地的文化历史来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要简练生动,介绍每种文化的发展历程,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给学生听,结合作者的历史背景、作者所写作品的含义,教学生怎样欣赏音乐中的文化气息。

从历史上来看,我国有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国民族文化中的音乐作品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心中。中国的大多数民歌,比如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都是伴随着我国文化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音乐文化使劳动人民更加热爱生活。从20世纪开始时,特别是在“五四运动”后,出现了大量的作曲家、演奏家,他们为我国的音乐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

音乐界的杰出人物如华彦钧、刘天华、查阜西、肖友梅、黎锦晖、青主、任光、贺绿汀、黄自、刘雪庵、冼星海、吕骥、聂耳、王洛宾、麦新、马可、郑律成、李焕之,以及现在仍活跃在乐坛上的陈钢、何占豪、秦咏诚等,都写下了不朽的音乐篇章[3]。这些伟大的音乐家为我国音乐文化都作出了不同的奉献,有的是对民族乐器的演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有的则是打破了常规的音乐表达形式,有的作品是反帝国反封建的强有力“武器”,音乐通过艺术的表达形式团结了人们的心,与时代相呼应,反映了人们群众的呼声,刻画出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所以,在高校中学生欣赏音乐文化的前提是要对中国的音乐文化历史有所了解。教师应当介绍我国历史上杰出的音乐人物和代表作品,以及这些作品在当时的社会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等。除了以上的内容,高校也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间音乐戏曲。如,京剧是我国“国粹”,应当在高校中得到弘扬发展,其他地方的戏曲也有很多,希望能让学生都对戏曲中所讲的故事有所了解。

给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同时,可以使用我国乐器作为教学线索来展开教学的范围,讲述这些乐曲的由来,因为每一种乐器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具有中国文化意义,也能体现出我国音乐发展的历程。如介绍古筝、琵琶、二胡等乐器的材质、来源,以及演奏特点等[4]。

(二)注重音乐基础的理论

化学科研论文篇(10)

从学生的课堂发言主动性及课前阅读时间及参考资料的数量分析来看,案例导学式教学法改变了学生在传统教学法中的地位,不仅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而且在典型案例及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广泛查阅资料逐渐学会自学,即会学,并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逐步对基础理论与临床疾病的联系产生感性认识,逐渐发展为乐学,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

注重专业应用,提高教学效果

上一篇: 存款保险制度论文 下一篇: 项目合同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