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6:38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篇(1)

 

 一月在职联考: 一月联考是在职研究生考试形式中考试难度最大的,并且它是先考试后入校学习的,通过两轮考试被录取的人才有可能到校上课。一般课程是周末上课,课程结束后修满学分的人可以写毕业论文参加论文答辩,通过论文答辩的人可以拿到在职研究生学历与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篇(2)

导师:

专业: 经济管理

年级:

中共中央党校

20xx年 09月 01日

一、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学术价值、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人学术准备情况)

(一)选题目的

1、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和探讨,深化对公共管理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努力探求公共管理理论对加强政府职能转变的作用和意义。

2、通过对中国政府政府职能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并提出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和建议。

3、系统检验自己参加经济管理在职研究生学习以后,在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方面的学习收获,特别是对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方向的研究能力。

(二)选题意义

1、对该课题的研究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2、研究该课题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解决当前最突出的经济和社会矛盾的迫切需要。

3、对该课题的研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学术价值

1、研究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建设行为规范、运作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体系,实现政府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标准化和法制化具有重要意义。

2、丰富和完善我国在政府职能转变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加快推进我国政府职能转变。

(四)研究现状

1、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一步步完善,要求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外压力越来越大,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和报告也进入一个繁荣期。

2、“中国政府应尽快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以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现的一系列国际国内新情况。”这是目前国内外一直公认的观点。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不仅是对我国加入WTO的承诺的兑现,也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任务显得尤其艰巨,当前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比较多,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政府是由“效率型”向“效能型”政府转变还是由“全能型”向“有限型”政府转变或者是指令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3、目前学术界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职能是由上而下还是由下而上进行合理转变以及转变后的政府主要实现什么功能。

(五)个人准备

1、材料准备情况:搜集并阅读的论著主要有:金太军:《政府职能梳理与重构——当代中国政府管理与社区治理丛书》、《转变政府职能与建设服务型政府》;叶劲松:《转型期的地方政府职能与管理方式》;朱光磊《现代政府理论》;李文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邹伟《政府职能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张E,杨芸:《现阶段我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探讨》;顾艳君《和谐社会语境下的政府职能定位》。

2、研究的主要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与政府职能转变相关的文献来获得资料,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理论依据,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正确的对策、观点。

二、论文结构框架(主要观点)

前言(内容提要)

一、我国政府职能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我国政府职能的现状特点

1.以经济职能为重心

2.以经济和法律手段间接管理经济

3.政企分开

4.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作用

5.政府和社会相互协调

(二)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缺乏有效率的市场环境

2.依法行政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不高

3.政府职能履行效率低下

4.对市场秩序的监管不到位

5.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弱化、异化现象严重

(三)我国政府职能改革的必要性

1.政府职能改革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2.政府职能改革是我国有效防止和纠正“政府失灵”的需要

3.对国际风险承担能力较弱

二、现阶段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观点及启示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国际先进经验

1.政府支持本国经济的方式发生变化

2.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变化

3.政策针对的范围发生变化

4.政府职能更多地转向社会政策

5.各国政府可以利用国际资源解决国内问题

6.日益重视开放带来的经济安全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

7.在政策执行方面国际合作日益重要

三、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和思考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政府职能

1.转变观念

2.建立健全正确的政绩观评价标准

3.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4.建立健全完备的法制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改进政府调节经济活动的方式

1.精干、高效有机结合,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公务人员效率。

2.清理并大幅度减少政府行政性审批

(三)强化市场监督职能

1.加快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步伐

2.抓紧对具有自然垄断和公用事业特点的行业的改革、重组和规划。

3.按照速立统一、开放、公平竟争的国内市场的要求,大力整顿市场秩序

(四)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实现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的转变

主要观点: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政府职能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在眉睫;政府是营造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我们必须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以政府职能的转变来带动和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三、论文写作安排(进程安排、待解决问题)

(一) 进程安排

1.第一阶段

时间: 2019年 8月 1 日 — 9月 12日

内容:文献资料收集、分析和完成开题报告

2. 第二阶段

时间: 2019年 11月 15日 — 2019年1月 31 日

内容:完成论文初稿

3. 第三阶段

时间: 2019年 2月 1 日 — 4月 15 日

内容:论文修改定稿

4. 第四阶段

时间: 2019 年 4 月 16 日 — 4月 30 日

内容:打印上缴论文

5、第五阶段

时间:2019 年 5 月 1日-----5月31日

内容:参加答辩

(二) 待解决问题

1、该课题最新研究成果的搜集;

2、该课题研究对象最新转变进程;

3、研究手段的实际运用。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1

高职的毕业设计与普通本、专科相比较,有着自身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二是突出培养学生具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1]。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完成了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次锻炼。然而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毕业论文质量不断下滑,学生完成论文时东拼西凑、网上下载、请人的问题日益严重。

为此,本课题在借鉴国内外对高职毕业设计的经验基础上,以我院建筑工程系学生毕业设计为研究对象,对高职的毕业设计进行初步的探索,建立起能够促进毕业生实用性的方法和措施。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收集大量资料,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采用了下列的实施步骤:高职毕业设计实践需求,进行学校和企业的调研与走访对高职毕业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与总结利用国内、省内、校际之间的交流并借鉴国际的先进模式进行运行机制研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进行指导与参与机制的建立教学实施形成高等职业院校毕业设计机制。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对改善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通过教育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毕业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更重要的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培养手段。它是进行设计、论文写作的基本功训练,提高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培养方法。

(2)毕业设计方式的改变,毕业设计课题提前发放、时间安排应具有灵活性现在的毕业设计往往安排在第六学期初进行,而这个时期高职毕业生往往开始忙于找工作,根本安不下心去做毕业设计(论文),所以就造成了一种“时间紧、任务重”的局面,使毕业设计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为解决好这个矛盾,毕业设计主要是培养能力,因此没有必要一定要在全部课程结束后再进行安排。在学习专业技术上,可以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毕业设计的时间可以调整。

(3)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难易程度要适宜,针对性要强。与本科生相比,由于高职学生原来的学习基础较薄弱,在校学习的时间短,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相对有限,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也显著不同,所以对于高职生毕业设计的要求应不同于本科生。应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来确定具体要求,具体表现在论文理论深度、专业知识的广度要求降低,更注重其技能性和实用性的考查。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将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课题。

建立适合于各自学校的毕业设计模式,必须以提高毕业生质量为核心,那么这些核心品质主要包括的内容,要求实施的具体措施和原则,各个学校要各自研究把握。

参考文献:

[1]胡鸿志,郭庆,徐翠锋.毕业设计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J].职业时空:76-77.

[2]王豫峰,徐春雨,杨萍.毕业设计跟踪管理系统的研究[J].系统管理:28-29.

[3]张西芝,甄姬娜,刘敏娟.关于提高高校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信息与电脑:182.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篇(4)

为此,本课题在借鉴国内外对高职毕业设计的经验基础上,以我院建筑工程系学生毕业设计为研究对象,对高职的毕业设计进行初步的探索,建立起能够促进毕业生实用性的方法和措施。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收集大量资料,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采用了下列的实施步骤:高职毕业设计实践需求,进行学校和企业的调研与走访对高职毕业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与总结利用国内、省内、校际之间的交流并借鉴国际的先进模式进行运行机制研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进行指导与参与机制的建立教学实施形成高等职业院校毕业设计机制。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对改善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通过教育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毕业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更重要的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培养手段。它是进行设计、论文写作的基本功训练,提高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培养方法。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C-0178-02

就业是国家政治与经济景气的重要指标。高校毕业生是否能够顺利就业、是否能够“体面劳动”,是我国各大高校,包括职业院校,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方面,关于就业质量的研究相对较早且比较系统化。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提出了包括员工就业后对福利、社保和健康等方面的满意度的“工作生活质量”这一概念。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体面劳动”的概念,认为想要活得有尊严,仅有完善的福利保险、合理的报酬等是不够的,还需具备一定的话语权,以真正参与到企业的管理经营中。随着研究深入和时间发展,就业质量的概念深化,已经发展到目前的“高质量就业”。

具体到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国外的研究包括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个体层面从心理学变量(自尊、自我效能感等)和人口统计学变量(家庭背景、性别、政治面貌等)进行分析;组织层面则从毕业学校和就业单位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真正细化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可以说始于职业辅导之父弗兰克・帕森斯,其于20世纪初创立的特质因素论被公认为最早的职业指导理论,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弗兰克・帕森斯认为,选择职业要从三个方面考察:第一,客观地了解自己,如自身的综合能力、性格特征、兴趣以及自己的缺点等;第二,了解成功获取该工作岗位的条件,包括发展情景、利与弊、机遇等;第三,尽最大能力达成前述两个要素,迅速找到平衡点。“帕森斯的职业选择理论立足个人自身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被称为职业规划与指导的经典理论,对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国内研究状况

相关数据显示,在国内,关于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大多在2010年以后,这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有一定关系。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该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不俗的成绩。

(一)项目研究成果丰硕

作为2012―2014年度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的课题成果,《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一文从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涵入手,难生、高职院校、企业三个视角出发,以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为导向,认为要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可从人才培养、职业指导、就业服务以及就业质量评估等四个方面努力,从而构建以“人才培养体系”“职业指导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质量评估体系”四大框架为主的就业质量保障体系。

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中,肖贻杰在其阶段性成果《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构成因子及现状分析》里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说明社会保障、就业机会、满意度和薪酬与发展构成了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维度,当前更要注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政府层面应尽快建立“高水平、广覆盖、一体化、公平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创造相对平等的就业环境;学校方面,应与时俱进,注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用人单位层面,则要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和用工制度,为员工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提高岗位质量和就业满意度;学生层面,则要增强专业技能,增强综合素质,做好职业规划,提高就业竞争力。

除此,还有2015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研合作课题“河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中国矿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初次就业过程中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匹配问题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党的十精神”专项研究项目“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策略研究”、安徽省教育厅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2010年教育科研规划项目、2013 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浙江省科技厅课题“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教育对接研究”、温州市科技局课题“温州高职教育发展及其与产业转型升级对接研究”等地方课题多项。这些项目的研究者们从各个角度,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论证。

(二)研究的多视角化

1.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理论

冉云芳就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特征变量对毕业生就业时间、起薪、毕业一年后月收入、就业稳定性、就业部门和就业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2.就业满意度

蒋玉芳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着重分析了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就业的现状,影响高职院校就业满意度的因素,同时给出相应的对策,即通过毕业生、学校和社会多方努力,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

3.提升就业质量的措施

赵杰民提出,要从整体上把握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四要素进行优化升级,以增强职业生涯教育实效性,提升学校的就业质量。在邵建东看来,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偏低是因为:第一,社会认知存在偏差,整个就业环境对高职生不利;第二,各学院的专业设置也没能做到因地制宜,与区域经济的对接不够紧密,人才培养也显不出优势,而就业指导工作又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据此,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有:改善技能型人才的就业环境;注重专业布局的优化和升级;改革高职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最后还需要强化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

4.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在张桂宁看来,就业质量包括的因素很多,如福利、尊严、相关培训等。翁仁木全面收集整理了全球主要的13个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特点、具体指标选择、构建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周睿祺则认为,可以从就业率、就业稳定性、薪酬待遇、主观满意度、专业相关度、工作创新率、自主创业率这七个方面构建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王晓华认为,只有综合了解毕业生具备的素质、技能以及用人单位和社会对毕业生的客观评价等,才能比较全面地反映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所以,毕业生就业质量应体现在收入平均值、专业对口率、工作稳定性、用人单位满意度、就业结构等这几个方面。

三、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一是没有区分专业做针对研究。现有的研究没有细化到分专业讨论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毕竟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方式和就业方向存在着差异,不能够一概而论。

二是研究视角的不足。现有研究特别是国内研究,在高职生就业质量研究的理论视角及方法视角上不够开阔。

三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现有研究主要分为文献综述和定性研究,但是对于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还需要大量与学校、学生及企业方面的走访调查,因此可以考虑在之后的研究当中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使研究各方面更完善。

四、展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4年公布的课题报告《关于就业结构性问题的研究》指出,教育体制改革滞后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适应,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企业用人需求下降;另一方面,当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占了整个劳动力市场新生劳动力的47%,而市场实际能提供的适合岗位却显得不足。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不得不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重新思考,而我们针对毕业生就业的研究也应与时俱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又要注意多视角、细致化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高校毕业生提供更有价值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曹兆文.国际劳工组织体面劳动衡量指标探要[J].人口与经济,2011(6)

[2]张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研究――以河南H职业学院为例[D].河南范大学,2015

[3]李彬.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4]肖贻杰,刘范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构成因子及现状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29)

[5]冉云芳,陈静.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J].教育与经济,2014(2)

[6]蒋玉芳.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满意度研究――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7]赵杰民.试论高职院校就业质量提高途径――以优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结构为视角[J].广西教育,2013(7)

[8]翁仁木.国外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J].中国劳动,2016(10)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篇(6)

作者简介:刘任熊(1978-),男,湖南隆回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改革;杨财根(1972-),男,江西南丰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研究方向为旅游企业管理与旅游教育。

基金项目: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重大课题“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编号:JSJM15001),主持人:刘任熊;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重大项目“旅游企业发展态势及对高职旅游人才培养影响分析”(编号:JSJM1405),主持人:杨财根;2012年度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资助项目(编号:苏教师〔2012〕39号),主持人:杨财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资助课题“基于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报告研究”(编号:B-a/2013/03/013),主持人:李畅、刘任熊。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32-0091-06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高职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现实背景下,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我国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甚至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一个由多个环节构成的系统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诸多原因,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低下,相关现实与理论争议似乎越发激烈,如徐苏凌等认为高职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需要重新审视[1],王海岳认为高职毕业论文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当务之急[2]。目前,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最大支撑行业之一,就业前景看好,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选择该专业,高职院校旅游教育当前规模庞大,“高技能”旅游人才培养对高职教育与旅游产业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现实价值,本文以此为基点探讨相关毕业设计(论文)问题。

一、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

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的重要体现,是衡量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综合质量的重要载体,也是衡量高职院校能否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标志。《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高教厅[2004]14号)(以下简称“高教厅[2004]14号”)指出,毕业论文在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衡量院校教师教学水平,决定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各类普通高等学校都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决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

高职院校各大专业的人才培养都离不开毕业设计(论文)的支持。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培养高技能的旅游行业与企业专业人才,学生的技能提高主要通过校内学习、企业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等三个主要环节相互影响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与校内学习相互影响,同时毕业设计(论文)也与企业实践相互影响,没有校内课堂等学习环节,学生的理论知识与理论分析综合的能力会非常欠缺,而没有企业实践环节,学生对旅游市场与旅游企业的感知体验就是空白,相关职业技能就不可能得到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既是对校内学习理论知识与能力的运用及深化,也是对企业实践技能的梳理与提高。因而毕业设计(论文)需要在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的基础上完成,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师与旅游企业的指导教师共同来指导,唯有学校与企业的合力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相应行业企业工作技能。科学合理的毕业设计(论文)格局如图1。

图1 以提高技能为核心的高职毕业设计(论文)格局图

二、当前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问题

(一)各环节缺乏“第三方”参与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篇(7)

高职院校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学校和社会的诟病,究其原因有多种多样,其中之一是与毕业论文的选题关系极大。笔者多年从事高职院校毕业论文的教学与指导实践,从中尝试了不同的选题方法,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本文就高职院校部分文科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容易出现的问题,试作分析探讨,从而说明正确选题对撰写毕业论文并提高其质量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毕业论文选题应该避免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一、过于肤浅

在高职院校,部分学生由于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对所学专业领域有些什么问题值得研究不甚了然,在毕业论文选题时感觉非常茫然。因此,其毕业论文选题往往会出现一些比较肤浅的、带有常识性的问题。例如:《门票的作用》(选题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与同事沟通》(选题2,涉外商务秘书专业)。选题1,学生只是就门票的一般作用进行研究,阐述其调控游客数量、保护景点环境、增加经济效益等。首先,应该是对旅游景点的门票问题的研究,排除其他门票(例如电影门票)问题的研究。其次,如果只是停留在一般性的研究旅游景点门票的作用,其研究就没有什么意义,而应当围绕调控游客数量、保护景点环境来研究如何发挥旅游景点门票的功能和作用,这对旅游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参考。选题2,学生运用教材《沟通技巧》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就与同事沟通的重要性以及与同事进行沟通有哪些方面的技巧进行研究,内容比较一般。首先,应当考虑到进入职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同事,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不同、经验不同等等都会影响到同事之间的相处关系。其次,学生自己在以往的社会实践和企业实习中已经积累了一些与同事沟通的经验教训。因此可以将所学的理论与自己的实践以及别人的经验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探讨怎样与不同类型的同事打交道。这样的研究比较实际,可以为进入职场的毕业生提供经验借鉴。经过指导老师与学生对其选题进行的共同分析探讨,最终确定为选题1《如何发挥景点门票的作用》;选题2《怎样与不同类型的同事进行有效沟通》。

二、过于宽泛

由于撰写毕业论文的经验不足,高职院校学生在选题时往往会出现“过于宽泛”的现象。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例如:有学生从社会上对女秘书的一些偏见,联想到中国最早的秘书是所谓的“皇帝身边的太监”,由此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中国秘书发展史》(选题3,涉外商务秘书专业);有学生对文化产业与城市化发展比较关心,认为文化产业对城市化发展意义重大,所以就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为《文化产业与城市化发展》(选题4,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上述选题3,凭高职院校学生的理论功底和对秘书这一职业的认识,在短时期内要完成《中国秘书发展史》这样的鸿篇巨制,显然是不现实的,从学生自己所阐述的内容来看,似乎要探讨在当今社会上,人们对秘书这一职业偏见,要为秘书尤其是女秘书这一职业洗清不白之冤。在现实社会中,的确存在被“潜规则”的女秘书,但应该看到更多的女秘书,都是在脚踏实地工作、知书达理诚实做人,所以不能以偏概全地对女秘书职业产生种种误解和偏见乃至于职业歧视。所以,作为毕业论文选题,可以探究一下人们对女秘书职业误解和偏见的社会原因,就如何正确看待女秘书职业提出自己的一些可行性建议。选题3确定为《如何正确看待女秘书职业》。选题4,加快城市化发展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亦是文化界和经济界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但是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既要研究文化产业,又要探讨城市化发展,更要说明文化产业与城市化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短期内完成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与市场经济接轨条件下我国理论界所面临的研究难题,显然是内容宏大,难度更大。据此,指导老师建议学生放弃选题4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多多关注学术界的研究动态,为以后自己能够作此研究准备和创造条件。

由此可见,在毕业论文选题时,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克服好高骛远、好大喜功的心理,尽管所选课题很有理论价值,但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量力而为,选题范围“宜小不宜大”。如果能够选择学科领域的某一问题或者问题的某一侧面进行研究,用翔实的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充分地说理,远远胜过一个大的选题。选题过于宽泛,内容空洞,说理不够,就会让人难以把握。

三、过于繁杂

所谓选题过于繁杂,是指学生由于经验不足,在毕业论文选题时,表现出的一种贪多心理,把许多问题杂糅在一起进行研究。由此就会分散研究主题,使研究难以深入,毕业论文的写作就会陷入困境。例如:《外语、秘书学、心理学等在商务秘书工作中的运用及有用程度》(选题5,涉外商务秘书专业);《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行政管理》(选题6,行政管理专业)。从选题说明会上,指导老师发现,选题5的学生是想通过调查的方式,去搜集涉外商务秘书专业所学的相关课程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情况,然后写出报告型的毕业论文。选题6的学生是要研究计算机技术对于行政助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采集往届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做行政助理的工作实践中,计算机技术运用情况的几个相关案例来加以说明。由此,选题5的学生,应该集中某一学科应用于商务秘书工作中的实践效果进行研究,改变原来那种分散凌乱的研究,有利于研究的主题集中、开掘深入。例如将选题确定为《浅谈心理学应用于商务秘书工作的几个实践问题》;选题6的学生,应当明确在行政助理这一职务中,计算机技术的某一方面对其工作的成功与否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由此确定研究课题为《熟练掌握办公软件对行政助理工作的意义》。

四、过于陈旧

毕业论文的选题,贵在创新,创新是衡量论文研究价值的重要标准。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尽管要求其毕业论文选题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和开拓性不太符合实际,但选题过于陈旧的现象应当力求避免。例如《秘书保密工作的重要性》(选题7,法律文秘专业);《秘书的工作内容》(选题8,涉外商务秘书专业),这样的选题就显得过于陈旧,缺少新颖性。对秘书保密工作进行研究,应当揭示当下秘书保密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从而提出在现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名企业秘书应该怎样做好保密工作,以利于企业的和谐发展;对于秘书的工作内容,已经没有必要去进行重复研究,而应该从秘书工作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探讨秘书工作内容出现的新变化,对秘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这样的研究,才有利于人们尤其是从事秘书职业的毕业生,对秘书工作内容有新的认识,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履行秘书职责。

总之,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毕业论文必须强调内容的应用性,重在考查毕业生是否具备专业资料的查询能力,运用计算机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在生产实践中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高职院校的教学而言,往往偏重应用性,而理论性是其薄弱点,所以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也应该偏重实用性,尽量避免研究那些高深而苍白的理论。因此,指导老师应当根据高职院校毕业论文的目标定位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指导学生克服在毕业论文选题上的盲目性,选择既有研究价值,又符合自己实际研究水平的课题,以利于毕业论文的顺利写作,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篇(8)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从2003年开始招收专升本会计专业学生。每年来自北京多所高职院校的高职会计等相关专业优秀毕业生进入北京联合大学开始为期两年的专升本阶段学习。以2013年入校的高职会计专升本学生为例,其在高职阶段毕业的学校和专业如表1所示。

专升本阶段教育是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高的综合职业素养,能在相关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齐再前,2011)。专升本学生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是服务于专升本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检验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综合性环节。北京联合大学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高度重视,已经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毕业论文质量控制体系:在毕业论文教学初期,学校组织专家对毕业论文选题进行把关;在毕业论文教学中期,学校组织专家进行毕业论文的中期检查,督促学生和指导教师加快写作速度和提高论文质量;在毕业论文教学末期,对所有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进行大学生防抄袭软件检测;学校组织专家对最终形成的毕业论文质量进行抽查;每年从参加答辩的毕业论文中择优分别进行二次和三次答辩评选院级和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并对获得优秀论文奖的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奖励。但是目前,在专升本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择、毕业论文内容和论文指导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善。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

1.选题研究范围过大。有些毕业论文题目研究范围过大,如:“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行为研究”“我国企业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机制研究”。这类题目超出了专升本学生专业研究的能力范围。由于专升本阶段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有限,无法对存在的宏观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把握,结果只能是整合他人的研究成果,很难提出自己的想法,创新不足。

2.选题专业相关性不足。专升本会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应该是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纳税筹划、审计等方面的理论专业知识应用于企事业单位的具体实践进行相关研究。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提升了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也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撰写与专业相关的总结、汇报等工作论文打下基础。而有些毕业论文题目如:“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3号――人力资源》的思考”“××企业的营销策略研究”等与学生所学专业没有相关性,学生为了写毕业论文,需要从零起点开始学习,花费几乎半年时间所写的毕业论文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和未来工作几乎没有任何裨益。

3.选题过于老旧。有些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为近些年没有新的研究成果、比较老旧的偏理论性题目,如:“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这样的题目由于没有新的研究进展,也很少有公开的新的典型案例,教师也写不出有新意的内容,学生只能是把相关资料和别人写的论文进行整合。

4.选题难度过大。有些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选题时会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感兴趣的内容,要求学生选择一些比较前沿或者比较边缘的题目,如人力资源会计、绿色会计、法务会计等相关内容。这类题目理论界正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本科生进行这类题目的研究难度太大。而且这类题目偏重理论研究,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通常不会遇到这些问题,实用性不强。

(二)部分毕业论文内容存在的问题。

1.理论部分比重过大,实证研究不足。有些学生的毕业论文几乎都是理论性的内容,由于专升本层次的学生的知识积累还无法进行专业相关理论问题的创新研究,只能从网上或是其他资料上整合别人的理论研究结果,这样论文就几乎没有新意和实用价值。这类论文也偏离了专升本会计专业培养财务会计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偏重数据计算,缺乏自身的分析和思考。这类论文比较典型地存在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类论文中,如“工商银行财务报表分析”“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质量分析”等,这类题目的论文专业实用性比较强,比较适合专升本的学生,可以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具体企事业单位的实践。但有些学生只是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把进行相关财务分析的一些财务指标计算出来,并罗列在一起,缺乏自身的分析和思考总结。

(三)论文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毕业论文写作期间也是专升本学生找工作和实习的时间段,很多会计专升本学生在会计师事务所实习,正是事务所年终审计工作最繁忙的期间,有些学生长期在外地出差,实习工作任务繁重。另外,专升本会计专业学生外省生源较多,有些学生回到自己的家乡找工作和实习。很大一部分学生很难做到定期去学校与指导教师沟通,指导教师只能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这比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效果要差很多。

二、对策及建议

专升本会计专业的学生是从高职院校选拔的优秀会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普遍勤奋好学,专业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在写作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指导教师的指导和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合理安排对提升毕业论文质量尤为重要。

(一)组织专家对教师进行面对面指导。组织专家在早期对全部毕业论文选题进行检查,中期对毕业论文进度和内容进行抽查,末期对形成的毕业论文质量进行抽查,这对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其中的不足是早期的毕业论文选题检查和末期的毕业论文质量抽查通常是把专家检查结果的书面意见传达给指导教师,这种书面的交流有时会表达不够清楚。另外,指导教师有时不能认同专家的书面建议,还是坚持原来的论文选题。建议专家对认为不够合理的毕业论文题目和毕业论文内容中存在的不足与相关指导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指导,这样专家也可以回答教师的困惑。另外,建议每年组织专家对毕业论文题目和毕业论文内容进行点评,指导教师可以从中学习经验和不足,从而提高指导教师的论文指导水平。

(二)建立毕业论文选题指南。专升本教育是培养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强调实用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专业基础理论,应该是在基础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专升本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应注重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相对于本科学生更加注重实用性。目前专升本学生的毕业论文通常是指导教师指定题目,或指导教师与学生沟通后确定题目。专升本学生在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通常已经有了自己的专业兴趣点,但不知道与自己专业兴趣有关的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为了规范毕业论文的选题,建议在校内外专家充分探讨的基础上建立《毕业论文选题指南》。《指南》可以方便学生在与指导教师沟通的基础上从相关论文题目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也能够给指导教师选择题目提供借鉴。另外,毕业论文的写作应该是将学生学习的理论性专业知识应用于现实实践,但有些指导教师会根据自己的研究基础和研究兴趣给学生指定一些与专业无关的题目,如果指导教师建议学生写的毕业论文题目不在《指南》中,学生可以与指导教师沟通,要求写《指南》中的相关题目。

(三)在2年级第1学期初确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专升本阶段学制两年,通常在2年级第1学期末放寒假前确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学生主要在2年级第2学期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而这段时间也是学生实习和找工作的期间,由于近年来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很难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而且由于专升本学生来自不同的高职院校,高职阶段的专业也不尽相同,学生之间的知识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指导教师在承担繁重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在短期内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指导学生完成论文选题和论文内容的写作的压力也很大。由于专升本的学生在高职阶段已经进行过会计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高职阶段也进行了毕业论文写作,已经有自己感兴趣的大致研究方向,而且经过一年的专升本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专业课教师(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也有了大致了解。建议在2年级第1学期初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指导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确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这样学生在2年级第1学期初就可以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思考和查找写作毕业论文的相关资料,提前开始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这样不仅学生与论文指导教师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沟通交流,也可以解决第2学期学生忙于找工作和实习,没有足够的精力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和不能定期回学校接受指导教师指导的问题。可见,提前确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对于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和毕业论文质量提升都有帮助。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篇(9)

②薛彩霞.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J]. 高教论坛,2011(11):56-58.

③赵春.化学化工类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70-272.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篇(10)

摘要:分析在顶岗实习下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从选题多维化、建立切实可行的校企“双师”指导制度、制定符合

>> 顶岗实习下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探索 高职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探析 依托顶岗实习的高职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探索 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 改革工科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几点思考 高职毕业设计(论文)流程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的毕业设计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五环节”教学模式探索 以顶岗实习为依托构建高职商务英语学生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 论文)教学改革 引进第三方评价:高职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 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探索 独立学院染织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改革 谈网络环境下高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培养模式的探索 开展探索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与思考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中的信息系统应用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8-09-02.

[5]高素萍.就业导向背景下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新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2,(5):141-143.

[6]肖珊美,刁银军.工业分析专业实习过程中进行毕业设计的尝试[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64-67.

作者简介:周翠英(1969-),女,四川眉山人,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食品类专业的教学与研究。

上一篇: 农业销售论文 下一篇: 大班教师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