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意识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6:12

体育意识论文

体育意识论文篇(1)

生长发育比较迅速,提早进入青春期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从而使得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提高,这样一来,造成青少年儿童生长处于日益增长阶段,进而导致青少年提早进入青春期。调查以17岁城市男生身体发育情况为例,在1979年,此阶段男生的平均身高为168.6cm、体重为54.8kg、胸围为82.3cm。然而,到了2000年此阶段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72.8cm,比以前增长了4.2cm;体重是62.6kg,而胸围也增加了3.5cm,变为85.8cm。身体素质大幅度下降通过调查发现,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大幅度下降,其身高、体重以及胸围等的生长状况都和以前发生了很大反差。各项体育锻炼的指标都所有下降,例如: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除此之外,青少年肺活量下降也是造成身体素质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近视的概率大大提高。有专家证实,上述这些问题都表明青少年身体发育远远落后于身体形态的生长。肥胖的几率逐渐增加我国体质监测中心的研究教授指出,过于溺爱孩子成为增加青少年肥胖的数量的原因。通过一组调查数据显示,2003年和1995年比较来说,我国城市男生肥胖概率从6.7%增加到10.7%。青少年过于肥胖会造成心脏与肾脏等身体问题的出现。因此,导致青少年的毅力、耐力等大大下降,使学生的整体状况出现大幅下降。

培养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意义

不断激发高中生终身锻炼的动机巨大的动机成为引导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动因,而目标则是借助各种活动而获得的结果。而事实上,动机与目标都是人们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内在动力。因此,体育教师要在体育实践过程中,下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体育动机。只有有了体育动机,才可以对体育锻炼产生极强的兴趣爱好。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各种体育活动中,适当调整其自身的运动行为。培养学生对体育技能的学习兴趣体育兴趣分为两大类,即直接体育兴趣与间接体育兴趣。其中,第一类兴趣指的是学生被某个体育项目吸引,在激发出这种兴趣爱好后,便产生很强烈的热情。第二类体育兴趣指的是使学生认识到体育练习的重要意义,进而使人们对体育产生较强兴趣,但这是和自身意识努力紧密相连的。使高中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意识,养成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运动技能,又要学生利用正确运动方法进行锻炼的过程。养成一个良好的锻炼习惯,能够减少锻炼过程中出现损伤,使学生身体状况保持健康的状态。当学生参加工作后,只有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才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为社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体育意识论文篇(2)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根据课题研究需要,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查阅有关老年人体育意识,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图书馆查阅有关老年人体育意识、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及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相关书籍,并对所查资料、书籍等进行了归纳整理,为本文研究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2.2问卷调查法对郑州市、洛阳、新乡、商丘、周口、信阳等6地区老年人进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问卷1168份,有效问卷1161份,有效率为99.4%。

1.2.3访谈法为进一步了解老年人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走访并访谈体育界的相关专家学者及部分老年人,以便更深入了解他们关于老年人的体育意识及体育行为的建议,为本论文的写作提供了有利依据。

1.2.4数理统计法对所得调查数据根据体育统计学和社会统计方法的原理及要求,运用SPSS17.0在计算机上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老年人对体育意识的认识分析从表1的统计分析可知,所调查的老年人对体育锻炼意识的认知还是比较好的,有34.6%的老年人意识到参与体育锻炼是很有必要的,有44.7%的老年人意识到参与体育锻炼是有必要的,还有18.6%的老年人对是否参与体育锻炼意识持“一般”态度,由此可见,老年人对参与体育锻炼意识还是比较积极的,在对部分老年人的访谈中发现,老年人对参与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认知也相对明确,这充分说明老年人对体育锻炼有益身心健康、愉悦身心等体育认知及体育意识相对较好。

2.2老年人对体育价值认知的分析体育的价值在于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多种需要,不仅能满足老年人身体健身的需要,还有满足其精神上的需要。由图1老年人对体育价值的认知分析中可以得知,有86.7%的老年人认知到体育的健身价值,有78.2%的老年人认知到体育的娱乐价值,还有67.5%的老年人认知到体育的教育价值,有46.7%的老年人认知到体育的政治价值等。对体育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认知相对较低,由此可知,老年人对体育的价值取向偏重于健身价值和体育的娱乐价值,各社区或体育主管部门也可从这两个方面着重促进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多做工作。

2.3老年人参与锻炼行为的分析由表2老年人参与体育行为的分析可知,有38.7%的老年人参与每周体育锻炼三次或三次以上,有34.6%的老年人每周锻炼2次,每周参与锻炼次数为1次的占26.7%;每次参与锻炼时间60分钟以上的达到了44.1%的老年人,位居第一;每次参与时间在30-60分钟的老年人占36.8%;每次参与锻炼在20-30分钟的老年人占10.%,参与时间在20分钟以下的老年人仅占8.9%;在每次参与锻炼强度来看,中等强度锻炼的老年人比例最大,占据77.9%;其次是小强度锻炼的老年人为12.4%,参与大强度或非常大强度的老年人共占9.7%。以上数据说明,高校老年人参与体育行为的现状还是很可观的,根据我国现行体育人口的定义“每周参与体育锻炼3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且为三次以上即为体育人口”,其河南省老年人的体育行为还是不错的。

3结论与建议

1.河南省老年人对体育锻炼意识的认知还是比较好的,有34.6%的老年人意识到参与体育锻炼是很有必要的,有44.7%的老年人意识到参与体育锻炼是有必要的。建议政府或有关体育主管部门对老年人体育多做宣传,或体育健身方法的指导工作,使更多的老年人意识体育健身的重要性。

体育意识论文篇(3)

本文作者:高晓红杜养军工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体育部

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基本情况

1.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分析。调研结果显示:有1/3的学生除了每周90分钟体育课学习外,几乎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自身对体质健康概念不明确。有80%的学生有锻炼的愿望,但因为运动技术差、没有锻炼习惯、不知道锻炼什么,加上运动场地和器械不足等导致不喜欢体育锻炼;而且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往往喜欢运动量小、强度低和锻炼环境舒适的室内运动项目。学生无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很难达到锻炼的目的,造成体质和健康水平下降。2.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情况分析。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学校体育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通过对我省六所高校进行调查发现:首先,因为扩大招生以后,高校体育锻炼的场地、器材、设施和以前相比呈相对减少的趋势,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操场却找不到适合自己锻炼的项目,加上可以锻炼的器材、设施少之又少,严重影响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导致学生身体机能逐步下降。其次,是大学四年的课程被压缩到两年半完成,大一、大二学生学业负担重,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空间越来越少,加上运动场档次较低,体育设施质量差,器材配备不齐全,导致学生不喜欢体育锻炼,没有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质下降。3.大学生体育理念、意识分析。大学生健康理念缺乏,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意识淡薄。调查发现,有26.6%的学生,有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有63.5%的学生,是被动参加体育锻炼;还有9.9%的学生,不喜欢体育锻炼。数据反映出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意识淡薄。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意识、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方针,正确开展实施必须首先强化舆论引导作用,使学生清楚阳光体育运动要求的健康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三个方面,从而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学生走向操场,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形成锻炼习惯。

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策略

1.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领导和宣传。阳光体育以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第一”为出发点,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通过体育文化氛围、体育文化环境、体育文化活动、学校体育制度等各方面建设,为学校体育教育搭建广阔的实施平台,丰富学校体育教育内涵。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号召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应采取多种形式传播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理念,利用各自学校好的资源,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组织大学生主动参加全民健身。2.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基础。体育经费、场馆设施、教师编制是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硬件保障。普通高校运动场地、健身器材、体育环境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与中小学相比,有很大改善。大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可以自主选择体育活动的项目及内容,但多样化的健身要求仍无法满足。对此,首先,高校应加大经费投入,多安装一些实效的锻炼器材,多修建和开辟一些体育场地,吸引学生主动接近健身场所,增强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愿望。其次,要充分利用高校各自资源优势和资源共享,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科学、巧妙地设计、布置好各种体育器材设施,利用共享资源及现有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好阳光体育运动。3.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体育教学课、课外活动、训练与竞赛是实施阳光体育的组织形式。体育教学课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不可缺少的组织形式。阳光体育要求在体育教学课上要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掌握运动技能及运动知识,增强学生体质。教师应加强对阳光体育运动的科学研究,明确阳光体育运动的基本思想,即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体育意识的培养、终身体育思想。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应言传身教,围绕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来进行和实践。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和素养,加强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研究,更新体育知识、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真正使学生掌握健身知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运动技能,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逐步形成终生体育意识。课外活动是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形式之一,是体育教学课的延续和补充。要完成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仅靠每周90分钟的体育课是不够的,需要课外体育活动来实现。为了实现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顺利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有力措施和保障。课外活动要从大学生实际出发,区别对待,组织方法要灵活多样,如通过举办体育节、体育日、体育俱乐部、体育兴趣组等,鼓励学生利用清晨,课间操,上、下午的课后活动以及晚上自习后等自由时间进行课外体育锻炼。训练与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组建各个项目的学生代表队,利用早操、课外活动、节假日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代表队学生是体育活动的示范,有力推动了学校的群体比赛。因此,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应与群体竞赛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不同规模、不同级别、不同项目的学生体育竞赛活动。活动内容应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安排娱乐性强的项目,使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多元化。五、结论与建议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和开展,不仅仅贯穿体育教学课、课外体育活动、群体训练与竞赛,而且通过高校体育文化氛围、体育文化环境、体育文化活动、学校体育制度等各方面的建设来完成,体育经费、场馆设施、教师素质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硬件保障。阳光体育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增强体质,鼓励学生走出教室,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在身心放松状态下,养成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体育意识论文篇(4)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所以,学校体育和教师必然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这种要求。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如何在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笔者进行过许多有益的尝试,提供给大家共同探讨。

一、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满足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如:高部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设计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使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学生就将在文化课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这环节更有必要加强的一方面,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又如:每次观看体育比赛时能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结合,呈现出多样性。又如: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搬上讲台。如申奥、奥运知识、我国足球出线等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技术教学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体育意识论文篇(5)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教师如何设计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使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学生就将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这环节更有必要加强的一方面,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比如:每次观看体育比赛时能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从中得到乐趣,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可以利用制作好的课件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有条件的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结合,呈现出多样性。又如: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搬上讲台。如申奥、奥运、亚运知识、北京奥运村进展情况等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技术教学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体育意识论文篇(6)

体育意识是相对稳定的,它主要由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构成。态度状态包括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状态、情感状态和意志状态。其中,认知状态是体育意识的源泉和基础,没有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就谈不上有体育意识;情感状态和意志状态对体育意识的发生和发展,有支配和调节作用。它们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认识到体育和体育活动的功能和效用的基础上,形成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积极体验,产生体育需要和体育行为倾向,从而构成统一的完整的态度状态。体育素质,既包括人们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知及其水平(即了解和熟悉程度),也包括人们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方法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接受和吸收能力。体育素质不同,人们反映体育和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就会不同。体育素质高的人,其体育意识就可能较强;体育素质低的人,其体育意识就可能较弱。

体育意识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内在性。尽管体育意识可以导致一系列的体育行为,但它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体育意识不等于体育行为,体育意识是内隐的,是一种内在的结构。要想了解人们的体育意识,只有通过人们的言语、表情和外显的体育行为进行分析和推断。第二,客观性。这是因为体育意识一方面是人脑这个自然物质的机能和属性,另一方面体育意识的来源是客观存在的。第三,社会性。任何人的体育意识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相互作用,通过社会环境持续不断的影响,通过大量的体育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的。体育意识一经形成,就会作用于人们的体育活动,并在体育活动中不断增强。第四,能动性。体育意识能够支配和调节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意志和情感体验,以及其它体育心理过程;能够限制或推动人们的体育活动;能在体育活动中对自己和活动提出要求。第五,稳定性。体育意识形成后,将持续较长时间而不轻易改变。在体育意识中,有的部分已融为人格的一部分。但应该指出,在体育意识发展的初期,其态度系统还没固定(即认知、情感和意志三种状态未形成稳固的融合形式)时,它容易因新经验、新知识、新情况而改变。第六,对象性。任何体育意识都是针对体育和体育活动中的某一对象,因而它具有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例如,主体是个人或群体时,就是个体体育意识,或群体体育意识;客体是体育所属学科或体育活动的不同方式时,就可能是科技体育意识、竞技体育意识、群众体育意识等。第七,系统性。体育意识是一种态度控制系统,各态度之间彼此相连,紧密相关,形成有机联系,我们可以从其中的一种态度推知另外一种态度。。第八,历史制约性。这是由于体育意识的反映对象(体育和体育活动)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一定的社会体育需求和社会体育能力下产生和进行的。既然体育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么,怎样判别人们有无体育意识呢?由于体育意识的构成主要是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因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别人们是否具有体育意识。(1)是否具有一定的体育科学知识、体育活动方法和技能;(2)是否认识到体育和体育活动的功效和作用,特别是评价性认知;(3)是否具有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正向积极的情感体验,如依赖感、必要感、赞同感和支持感等;(4)是否具有体育需要和体育行为倾向。在判别时,首先要看是否具备一定的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的知识、方法、技能和评论,因为这是基础。如果已经具备,还要看是否具有正向体验和积极的意向,因为如果仅仅是对体育和体育活动有一定的认识,包括评价性认识(如体育十分重要),而没有思想和情感上接近它、接受它,在意向上为之付出努力,那么这种认识也是孤立的,还形不成体育意识。因此,只有同时具有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情感体验和体育需要,才能说有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论文篇(7)

一、现代篮球文化传播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作为风靡全球的篮球运动在各个民族和地区都蕴涵有各自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篮球独具一格的技术风格与特征,具体表现有亚洲风格、欧美风格等。亚洲篮球具有球技灵活、轻快,投篮准确的篮球技术特征;欧洲篮球重视球员团队协作、稳抓技巧、注重基本功的训练以及球技细腻的特征;美洲篮球以美国队最具代表性,强调个性特征的展示、球员单打技术能力强以及身体素质较高的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人类对篮球文化的了解从以前的阅读报纸逐渐过渡到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来查看现代篮球文化相关信息。与利用传统的报纸、广播等方式了解和熟悉篮球文化相比较,现代篮球文化通过巧妙利用互联网的相关平台,不仅可以像电视那样以现场直播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实现声画结合来优化观众的观赏效果,体现体育赛事的实效性,而且也可以随时进行重播、录播等,传播速度更为快捷方便。

二、现代篮球文化对青少年健身意识的积极影响

现代篮球文化作为一种团结意识较强、适用人群较广的具体化的文化个体,对青少年的行为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现代篮球文化形态与其各国的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发展进程、教育背景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现代篮球文化运动有利于调动青少年体育健身兴致和热情。通过体育项目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受国家支持和保护的现代篮球运动项目通过强大的媒体传播,已经获得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的青睐和热爱。广大的青少年篮球爱好者大多喜欢从体育新闻报道媒体等平台获取现代篮球的最新资讯,增加对现代篮球及球星的了解热情。

比如受广大青少年所喜爱的姚明、易建联因为在NBA比赛中取得胜利,从而大力推进了我国篮球事业的快速发展。这是首次从2004年开始至今由全国三个青少年进行的篮球竞赛,从最初的初赛到最后决赛,其规模在不断扩大,影响力也随之加大。因此现如今大多青少年喜欢篮球运动很大程度上与喜欢姚明和易建联有关,因此也能从根本上促进青少年利用篮球运动加强健身锻炼的兴致。

(二)现代篮球明星成长经历有利于增强青少年心理激励作用。到目前为止,现代篮球运动已成就了一批批神话人物,比如众所周知的乔丹、科比、保罗、詹姆斯等佳话球星。体育媒体频道通过报纸、电视和网络等介质大力渲染这些巨星的成长经历、获奖情况以及他们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另外,优秀球员历年来所创造的辉煌数据记录也会被永留史册,为现代篮球事业创造佳绩提供了证据。

比如球场上存在一些来自贫民窟的黑人篮球队员,他们喜欢依靠自身的勤奋努力以及在球场上永不言败、积极进取的精神去战胜各种障碍,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为篮球事业创造辉煌。这些优秀球员的成长经历很容易让青少年联系到自己的切身实际,对青少年的心理起到了一定的激励和鼓动效果,也进一步促进青少年对篮球文化运动的热爱。

(三)现代篮球运动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健康自己提升其篮球技术水准。现阶段,现代篮球运动已经成为最受青少年欢迎的体育活动项目,该项运动可以引诱青少年自觉进行体育健身训练,增强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素质。随着我国中学生学习压力的加大,致使其身体健康指数逐渐下降。通过对某一中学进行实践调查发现,95%的以上的青少年在进行一段时间的篮球运动后感觉自身的身体更加轻松而强壮了。因此积极参与篮球运动不仅能推进青少年身体综合素质的整体发展,改善其机体抵抗能力,增加肺活量,增进人体心肺、肌肉和骨骼的健康发育等,降低或阻止发生各种生理、心理疾病。除此之外,我国青少年因此热爱篮球运动而经常观看篮球竞赛能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篮球文化意识,学习和反复模仿竞赛视频中优秀球星的篮球技术动作和水准通过看视频,能反复学习模仿球星的技术动作。青少年通过长期观看现代篮球竞赛,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青少年在黄金阶段该有的拼搏斗志和学习我国球星较为缺乏的在球场上体现出来的侵略性战略方法。青少年只有把握好现代篮球文化意识,才能从实质上提高其体育健身意识和热情。

三、现代篮球文化对青少年健身意识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国青少年大多正处于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和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判断标准还不够准确、确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够完善、好奇心和好胜心都比较强、模仿能力也比较强等。受这些因素的影响,青少年也开始了盲目崇拜明星偶像的潮流,再加上现如今好多体育新闻媒体报道除了硬性报道一些篮球赛事后而更多的报道球星的私生活等。比如最近呼声较大的科比案、奥本山宫斗殴事故、兰多夫涉毒事件等等,这些事件的发生使得青少年受现代篮球商业化的推动更多地把关注重心放在篮球明星家庭什么背景,球星身价多高等问题上。诸如此类报道更容易造成青少年产生拜金主义的人生观,严重阻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青少年加强体育健身意识的热情和兴致。

总而言之,我国青少年加强体育健身锻炼意识应该被作为一种乐观积极的自觉行为而被发扬光大,缺乏体育健身意识的体育健身或因青少年不主动进行健身的行为,不能从根本上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发展。现代篮球文化运动作为一项集体性质较强、文化底蕴雄厚的团队协作项目,能够充分发挥我国青少年的体育健身意识,加快促进我国青少年进行终身体育健身的新思维。

体育意识论文篇(8)

何谓“知识”。这或许是历来最难解的哲学问题之一。难处不仅在于解答本身有多种角度,欲得公允的观点殊为不易;更难者恐还在“知识”概念的弥散性,指称内容充溢于各理智领域,难以划出确切的认知界限。本文对知识的界定采用传统“三要素”理论,即仅当(1)命题P是真的,(2)S相信P,(3)S的信念P恰当地得到辩护(justification),三个条件都得到满足时才能说“S具有关于P的知识”[1]。为更加明确“知识”的涵义,特将其与“理论”概念相比较。广义上“知识”包括“理论”,但知识论视野中的“知识”有别于“理论”。一方面,知识含有“信念”成分,某命题若不为人相信则绝无可能成为知识,知识具有“亲主体”(pro-subject)的性质;理论一旦产生则竭力凸显其“中立性”,含有“去主体”(de-subject)意蕴,成立与否皆力避主体信念的影响。另一方面,“辩护”是知识的构成要素之一,没有获得辩护的命题不能称为“知识”;与知识的辩护相对的是理论的证明,但证明并非理论本身的构成要素,如常有所谓“有待证明的理论”。由此,知识和理论不容混淆,否则将失去其独有的学术视角。

知识的辩护类型。根据“三要素”理论,“辩护”是知识生成的关键,辩护类型可作为划分知识类型之依据。已有研究主要从形式(即辩护方式)上将辩护类型分为“内在主义”、“外在主义”与“语境主义”等。本文重在从实质(即辩护证据)上分析辩护类型。知识的辩护证据大致有“事实”、“价值”以及“意念”三类,相应的辩护类型即为“事实辩护”、“价值辩护”与“意念辩护”。“事实”与“价值”解读者甚众,其涵义明晰易晓,“意念”则须稍作说明。所谓“意念”,简而言之,是一种心理力量,含有认识和逻辑成分[2],是研究主体对人类主体的自觉归附,以类主体的精神力量专注于求解某一知识难题的特殊意识。我国古人很早就开始关注“意念”,例如,“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3],论者已认识到,意念的对象并非简单的事物形象,而是更高级的某种存在;又如,王弼的“言意论”认识到,意念是“圣人”制定的,可根据意念所表现的内容探寻圣人的本意[4]。此处若把“圣人”理解为人的“类主体”而非“个体”主体,则无疑是十分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知识类型与辩护类型密切相关。依据上述划分,可将知识分为“事实知识”、“价值知识”与“意念知识”。“事实知识”指,知识辩护的最终证据是“事实”,命题的指称对象与“事实”一致;“价值知识”指,知识辩护的最终证据“价值”,命题涵义以一般价值取向为支撑;“意念知识”指,知识辩护的最终证据是知识主体的意念,这种意念不是个人的意念,而是知识主体向类主体的自觉归附而感悟出的坚定意念。综观三类知识可得,其一,知识的辩护证据皆非“个体”的主观臆想。“事实”证据的非主观性自是无庸赘言,“价值”与“意念”作为辩护证据,是知识主体以人类主体的精神力量对知识的深度确证,并非个体的价值偏好与意想信念。其二,比较“事实”、“价值”与“意念”三个范畴,事实属于客体范畴,“价值”属于主客结合范畴,意念属于主体范畴,三者包含了所有辩护的证据类型。从逻辑上看,上述知识类型的划分是周延的。其三,知识类型的判断依据是“知识辩护的最终证据”。“最终证据”对应的知识体系中的命题可称为“基本命题”,基本命题是知识体系中的“阿基米德点”,其辩护证据的类型是决定知识归属的重要参照。

二、教育知识的划归依据

据上述,分析某种知识的辩护与类型,须找出支撑其体系的基本命题,基本命题的辩护证据是判断知识归属的重要依据。那么,教育知识体系中是否存在“基本命题”呢?本文认为,教育知识体系中有两类基本命题,一是本体性命题,二是目的性命题。本体性命题,即关于“教育是什么”的命题。各种教育知识体系都预设了对“教育是什么”的回答与辩护;回答与辩护既标明知识主体的教育本体立场,又确保和支撑整个知识体系的一致性与稳定性。作为其他命题的辩护基础,本体性命题常以隐性的方式渗透于整个教育知识体系。分析隐性的本体性命题,需要对教育知识体系作整体考察,才能归纳和概括出表达“教育本体”思想的命题。目的性命题,即关于“教育为了什么”的命题,引导教育知识体系的发展方向,是显在而“活跃”的要素,在教育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历史上各种教育学说都是从教育目的的假设中推衍出来的建议体系;目的性命题是教育知识的一大逻辑前提,其不同用法和含义决定着教育知识的不同性质[5]。

本体性命题的辩护证据。对“教育是什么”的辩护,从根本上说不能以“事实”为证据。现实的教育错综复杂,“教育是什么”基本上是个无法求解的知识难题[6],更是难以用确定的事实或价值证据对其辩护。本体性命题的辩护是形而上的论证过程,辩护证据是人的类主体“意念”。本体性命题的辩护需要知识主体自觉感悟、移入人的类主体意念,借助类主体意念深刻反省辩护命题,最终形成坚定的个体意念。不同知识主体对同一本体性命题的辩护程度不同,这缘于个体对类主体意念的感悟能力不同,个体的“感悟能力”集中反映了其自身的人文素养,决定其对人类主体的归附程度。一般而言,人文素养越高对类主体意念的反省和认识越深刻,然而深刻的感悟极有可能一时间得不到其他知识主体的认同,如赫尔巴特曾为此悲叹道:“我那可怜的教育学没能喊出它的声音来。”[7]但随着人类素养的普遍提升,最终必然获得更多认同,也正如随后赫尔巴特思想影响的迅速扩大。

本体性命题辩护的历史考察。拉开历史的帷幕不难发现,一部教育知识史就是一部知识主体感悟类主体意念,并以此辩护教育基本命题的历史。大体说来,人们对本体性命题的回答和辩护形成有“工具论”—“适应论”—“生活论”—“教化论”等知识体系。“工具论”贯穿古代教育思想。以柏拉图教育思想为例,柏氏以教育可将各类素质的人“筛选”出来过正义生活为意念,以此辩护教育是建构“理想国”不可缺少的工具,提出“工具论”的教育知识体系。此后,卢梭以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崇拜”思想反对“工具论”,他以“出自造物者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8]为意念,以此辩护教育就是适应人发展,提出“适应论”的教育知识体系。杜威从另一角度批判了“工具论”,他以“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教育即生长”为意念,辩护教育本身就是生活而非生活的预备,提出了“生活论”教育知识体系。近来我国论者提出,教育是一种促进人精神发展的而避免规训的教化[9],论者以人的“自由”本质为意念,辩护教育是一种自由的实践(即教化)而不是束缚自由的实践(即规训),提出“教化论”的教育知识体系。综上,知识主体感悟类主体所获的意念,既为本体性命题提供坚定信念,又作为主体性证据助其辩护,不断催生新的知识体系,是教育知识演进的内在动力。

目的性命题的辩护证据。目的性命题的辩护以社会一般价值为证据,体现了知识主体对社会一般价值的认同。在辩护中,知识主体须自觉感受社会价值取向,深沉追问“教育何为”?并将所得化为教育自身的追求。本体性命题是知识主体内向反思教育本体而获得辩护,目的性命题则是知识主体外向导入社会价值而获得辩护。教育活动总是以具体的人为对象,社会价值通常在教育活动中凝结为人的理想模型,因此关于人的理想模型自然成为目的性命题的核心要素。据有论者研究,教育思想史上有关人的理想模型大致有,“宗教人”—“自然人”—“理性人”—“社会人”等[10]。各自的辩护逻辑大致如下,“宗教人”(Homo Riligiosus),以热爱、赞美、信仰和服从上帝的价值取向为证据,辩护教育就是为完善人的神性;“自然人”(Homo Naturalis),以遵循和尊重自然的价值取向为证据,辩护教育应帮助人发展自身固有的内在倾向;“理性人”(Homo Sapiens),以崇尚理性生活的价值取向为证据,辩护教育应该培养有理性的人;“社会人”(Homo Sociologicus),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取向为证据,辩护教育应促使人的社会化。

三、教育知识的归属及启示

教育知识的类型。知识类型的划归须依循其基本命题的辩护证据,此论若属不谬则可得出下述结论:教育知识体系包含“本体性命题”与“目的性命题”两类基本命题,其辩护证据分属“意念”与“价值”,由此,教育知识当横跨价值知识与意念知识两大类型,具有“两栖性”特点。此特点表明,不能将教育知识仅作为价值知识而忽视了沉思与追寻类主体的意念,也不能将教育知识只作为意念知识而忽视了感悟与遵循社会一般价值取向。由于意念知识与价值知识的辩护遵从不同的理路,各自拥有不同类型的辩护证据,故教育知识既相当丰富和复杂,又充斥着各种争论和“迷惘”。不少争论甚至伴随着教育知识的始终,例如,教育知识的科学化问题,教育知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教育的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问题等等。不清楚教育知识的归属特点或许正是许多争论“山重水复疑无路”之症结,利用教育知识归属理论或能为解决理论纷争提供新的思路。限于篇幅,现以“教育知识的科学化问题”与“教育知识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问题”为例粗作分析。

“教育知识科学化”既应放在整个知识史中反思,又应结合知识的辩护理论分析。据福科(MichelFoucault)研究,“所有门类的知识的发展都与权力的实施密不可分”[11],知识演变是各种权力争斗的痕迹。在知识史上,意念知识,如远古神话知识与古代宗教知识,因其是统治阶级解释君权的理论根据,最先被认可为人类知识。随着市民社会发展成熟,社会本身需要以正义、公平等一般社会价值来维护,市民阶级也需要以世俗价值体系反抗神权。以社会一般价值为辩护证据的价值知识开始获得统治阶级承认。工业革命后,追求物质利益的资产阶级居统治地位,自然科学因能助其攫取物质利益而被宣称为“知识”,不符自然科学辩护特征者被贬为“非知识”。在事实知识主导知识界的背景下,教育知识为辩护自己的“知识身份”便努力改变辩护方式,取向事实知识的辩护路径。然而,吊诡的是,当知识主体改以“事实”作为教育知识的辩护证据,教育知识却失去了“知识”的身份。甚至有人称道,“理论(知识)”对于教育来说只是一个“尊称”[12]。可见,“教育知识科学化”并不是出于深刻认识教育知识的辩护性质与类型归属的结果,实乃教育知识在知识“场域”中的迷梦。若以上述归属理论观之,教育知识属于意念知识和价值知识,“事实”并不能为其提供最终辩护,其基本命题的辩护证据属于“价值”与“意念”。因此,只有“价值”与“意念”才能为教育知识筑就坚实的基础,建成辉煌的知识体系的大厦。

教育知识与实践的关系通常有两种表述,一种常见表述为:“教育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结合”以一定程度的“符合”为前提,教育知识与实践相“符合”意味着,实践活动直接为教育知识提供辩护,教育知识自动发挥对教育实践的影响。然而据前文所述,能为教育知识提供最终辩护的不是客体性证据,而是非客体性证据的“价值”与“意念”,而且知识具有“亲主体”特性,教育知识只有以主体信念(包括知识和实践主体)为“中介”才能影响实践活动。因此,上述表述显然是“去主体”的“理论”思维的认识结果,而非从“知识”角度出发得出的研究结论,其中“教育知识”只是“教育理论”的“替身”,整个表述不过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翻版而已。另一常见表述为:“教育知识指导实践。”判断这一常识性表述宜先明确,上述三类知识与实践的关系各不相同,处理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时,需要区别对待而不能相互僭越对知识的期望。事实知识以客观事实为辩护证据,客观事实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由它辩护而成的事实知识可以“指导”实践主体对其余同类事实的认识和改造。价值知识以社会价值为辩护证据,社会价值的可变性使此类知识不具有确定性,它只能通过“引导”教育实践主体的价值追求来影响实践。意念知识以知识主体感悟的类主体意念为辩护依据,它可“启发”实践主体感悟类主体意念,助其祛除实践主体的“洞穴假相”,使其以类主体的气度从事教育实践。教育知识属于价值知识与意念知识,它只能“引导”教育实践主体的价值追求、“启发”实践主体积极感悟类主体意念,“间接”地影响教育实践。由是观之,“教育知识指导实践”以事实知识作用实践的方式类推价值知识和意念知识,是对教育知识与实践关系的又一误解。

参考文献

[1] 徐向东.怀疑论、知识与辩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金丹元.传统艺术思维与意念.文艺理论研究,1999(6).

[3] 庄子·秋水.王岩峻,吉云,译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4]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 瞿葆奎,等.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1978~1995).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6] 顾明远.对教育定义的思考.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7] [美] S·E·佛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吴元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

[8] [法]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9] 金生鈜.规训与教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体育意识论文篇(9)

众所周知,大学层面的艺术教育并非单纯局限于教科书上意义上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换言之,艺术教育并不是那种满足于空谈艺术的本质、历史、特征、风格和表现的书本教育,也不限定于探讨文艺美学的种种概念,以及常识性的艺术知识。高校艺术教育事实上应该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精神工程,应当致力于借助于艺术教育的途径,培养大学生成为一个有完整徤康的人格结构、具有一定审美修养和具有诗意内涵的生命存在个体,培养他们的艺术敏感和兴趣、良好的审美趣味和艺术经验等等文化心理结构。或者说,从诗意生存和审美生存的美学意义上着眼于大学生的艺术教育,这样,使艺术教育获得一个较高的逻辑起点。因此,高校艺术教育的关键不是一般艺术理论和艺术类别的知识传授,不是让大学生从审美境界的启发,让他们建立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尊重,开启心性,激发诗意情怀和审美眼界,结合具体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让大学生能够明“道,’体“道,进而与“道,’一体,进入充满美感的艺术殿堂。

在理论体系和观念体系上,人们习惯于将艺术教育附属于美学理论的范畴,或者将它和艺术理论混为一谈。艺术教育和美学理论、艺术理论之间尽管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然而,它们毕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和区别。在存在形态上,艺术教育是将具体的美学理论、艺术理论应用于教学和教育的实践活动它不仅仅是注重于理论体系和概念内涵的传统也不是单向度地传授具有的艺术知识和审美经验,而是将生命体验和审美感受、诗意直觉等审美感性渗透到理论结构和知识形式之中,另外,它注重艺术的形式感和具有的艺术经验的启发,使观察力和想像力融入记忆力、推理力,让理论结合实践,良知渗透生活。而一般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是以知识论和认识论相结合,是以逻辑和思辨以特性的概念形态。因此,它们不能简单和直接地代替艺术教育。

体育意识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003-01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最大的幸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终身体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高校体育理论教育中,如何通过理论学习来强化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联系高校体育学院的体育理论教育实际,就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进行如下探讨。

1.概述

从传统的观念来看,大多片面地认为体育课就是要注重室外的体育长期以来,而往往忽略了体育理论教育的重要意义。其实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的健康素质。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如果只是盲目地训练,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导致身体受到运动损伤。因此,要强化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就必须高度重视体育理论课程教育,尤其是高校的体育院校,更要在这方面当好模范带头的表率作用。在高校体育学院的体育课程中,必须重视健身理论与方法、体育知识理论等方面的教学,而不能完全用室外体育课而挤占体育理论课[1]。

2.充分发挥体育理论课的重要作用

2.1利用体育理论课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体育理论课的主阵地是室内课堂,因为室内课堂的干扰因素少,比室外课堂使学生更容易集中精力。通过室内体育理论课,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掌握一些体育知识与理论,如从理论的角度明白体育运动在增强人的体质方面的积极影响,可以了解和掌握一些比较科学有效的健体方法,帮助学生更加合理地制定体育锻炼计划,让学生用丰富的体育卫生知识指导和规范自己的日常体育卫生习惯,从而增强体育理论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全面性[2]。

2.2利用体育理论教育强化学生终身体育效应。一是能够增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进行体育理论教育,能够让学生通过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学习,进一步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健体的方法与技巧,从而增强学生进行强身健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样就能够在学生的心里不断强化终身体育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健康生活与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往往只是注重体育达标,而对体育理论知识、健身方法、技能技巧等则重视不够,导致一些体能较差学生无法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也就影响了他们对体育学习的信心和决心。通过体育理论课,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目的,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在丰富体育支持下,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实际体育学习中,更加注重用正确的体育理论知识来指导体育运动实践,切实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素质,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理念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

2.3利用体育理论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体育理论教育,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阅历,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综合素养。如让学生通过学习体育历史知识,可以让学生从体育运动发展历程中,了解到体育运动在整个社会发展和人体发展发展方面存在的重要意义。从学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体育文化中,可以知道体育文化对个人、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并以此促进学生的思想认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的全面发展。因此可以看出,体育文化素养越高,其参与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就越强,终身体育的理念也就更容易形成和固化。在人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后,就会将体育作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且能比较科学合理地参与体育锻炼,比那种被迫式的体育锻炼的效果要好得多,为学生走上社会后一生的健康与发展,奠定不可或缺的健康之基石。

2.4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一是提升理论素养。作为高校体育学院的体育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体育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同时,还要加强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高校体育教育的需要。二是提升不教学能力。要认真研究教材、学生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学会从多种途径开展体育理论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学习体育理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掌握多种教育技术和手段,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理论学习中形成终身体育理念。三是注重教学实效。要对学生的体育理论教育进行严格的学习、复习、检查和考查制度,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所学的体育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学会对自己的体育锻炼进行科学的安排、部署和调整,以确保体育运动锻炼的科学性和实效性[3]。

3.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理论教育是促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课程,是学生增加体育知识,丰富体育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切实将体育理论教育作为首要工作来抓紧抓实抓好,充分发挥体育理论教育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 计算机教育论文 下一篇: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