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政治课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4:24

形式政治课论文

形式政治课论文篇(1)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大众文化逐渐成为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崛起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文化环境更加复杂,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众文化以商业性、媒介性、娱乐性、世俗性、流行性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话语体系产生了消解作用,从而威胁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主导权。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特征,决定了文化可以以资本的形式赎取和转化为经济价值,语言符号也成为可供消费的文化商品。文化的资本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于价值理性的道德话语体系带来挑战,淡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色彩,资本本位取代价值本位冲击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主导逻辑。

大众文化的媒介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诉求的是感官经验的视觉形象,而非书面性概念意义的文本修辞效果。由于大众文化的影像、模拟和仿真在高校思想政治思想理论课中过度再生产,消解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对现实的批判性和反思精神。

大众文化的娱乐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将感性层面的本能欲望满足所获得的消遣愉悦作为卖点,而不是深层精神的充实和心灵的震撼,就此造成大众文化的世俗化、庸俗化和低俗化。大众文化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持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以游戏的形式消解了教学话语体系的意识形态宜教色彩。

大众文化的世俗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反映的是大众日常生活的平凡叙事,而不是基于抽象的价值理性的宏大叙事,也就造就了大众文化的日常化、琐碎化甚至是庸俗化。大众文化以现实的关怀和当下的感受为切入点,弥散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在某种程度上使教学话语体系的深度结构转为丧失深度的平面结构。

大众文化的流行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立足于感性层面形象的审美化,而不是精神层面信仰的审美化。大众文化的流行性所导致的话语体系的通俗化、形象化和生动化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使教学话语体系丧失对思想内容的形式分类、抽象概括和逻辑论证能力,最终导致语言世界的空洞化、思想世界的虚无化、情感世界的零度化。

大众文化的消费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是以纯粹欲望的满足构建自我价值体系的快餐文化,而不是以心灵的震撼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经典文化。大众文化的消费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教学话语体系的语言符号不再反映现实,而是遮蔽现实。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技术化的批量生产,显然是对教学话语体系表意方式的必然性消解。

二、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具有创造性作用

诚然,大众文化本身蕴涵着能动的解码力量。大众不是单质的一元化群体,而是复杂的多元化组合;大众文化的受众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有着生命活力的自由创造者。大众文化的兴起,改变了文化的内涵,并对既有的文化格局带来严峻的挑战,但是文化走向大众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众文化的发展将为人类文化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路径。同时,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天然的平等品格和民主精神,在文化形式上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平民化的转变、等级化向民主化的转变、神圣化向世俗化的转变。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促使教学话语体系从控制支配转化为对话交流。正是在这种主体间性的语言交往中达到相互理解,进而生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系统。

大众文化的媒介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的广泛性、普及性和开放性,从根本上消解了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中的差异性、等级性和垄断性,这对于文化资源的共享、共同意识的建构、价值信念的传承等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大众文化的媒介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扩展了教学话语体系的文化视野和文化空间,进而促进教学话语体系形成有效的理论自觉。

大众文化的娱乐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以其温馨、轻松、休闲、欢乐、回忆等手法,使在紧张疲惫、超荷压力生活下的大众放松心理状态,弥补生活的单调性、片面性和孤独性。大众文化的娱乐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以风趣幽默的话语风格表达严肃庄重的思想内涵,使大学生对抽象思辨的文本更易理解;以民主平等的语言对话传递高尚深刻的核心价值理念,使大学生与教师达到价值的视域融合。也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通过交互式体系的转变,达成对核心价值理念的普遍认同。

大众文化的世俗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文化走向民主化、平民化和生活化。大众文化的世俗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能够在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之内建立公共文化交流空间,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政治上的公民权,也会塑造大学生文化上的公民权。

大众文化的流行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的新颖性、动态性和独特性。大众文化的流行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并不是基于控制性思维的意识形态话语霸权的重建,而是要将触角伸向身体领域、消费领域和符号领域,在无意识世界中探寻大学生自我平衡和信仰皈依的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的消费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的效率性、活跃性和创新性,大众文化从其审美趣味的普泛化出发,紧紧把握时代流行的脉动,吸纳广泛的接受者,力求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大众文化的消费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话语体系中,教师不再是纯粹的灌输者,学生不再是纯粹的接受者,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现实需求。商品的交换价值原则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语言符号的消费,维持与现实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三、大众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的实现路径

大众文化由于对感性层面物质欲望的执着,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功利化、标准化、庸俗化和空洞化,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大众文化对教学话语体系的创造性作用。大众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要实现从教学理念、教学机制、教学内容到教学模式的全方位创新,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基于实践的语言交往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转变的实现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语言交往不仅涉及互为主体的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而且语言交往作为内在的环节实现了价值和意义的生成。这种语言交往实践规避了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可能导致的灌输化、控制化和同质化等消极影响,倡扬了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产生的平等化、现实化和效率化等积极意义。

(一)语言形式的通俗化、形象化和生活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的发展趋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返回生活世界,建构起基于生活世界的语言交往,开辟充满意义的语言交往的公共空间,意味着扬弃教师抽象的独语,在师生之间的语言交往中达到普遍性共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的生活话语转化消解了大众文化对思政教学所可能造成的功利化、平庸化和浪漫化等消极影响,强化了大众文化对思政教学所生发的亲民化、平实化和风趣化等积极意义。

(二)语言形式的抽象化、形式化和思辨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发展的另一方向。在大众文化视域下,语言形式还有朝着抽象化、形式化和思辨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使之更加深刻地把握人们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性质、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决定了其语言交往形式不应停留在生活世界的具体化层面,而应该上升到精神世界的抽象化层面,通过精神层面的语言交往观念地建构起意义世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神世界的语言交往对于大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避免痴迷低俗的物质欲望,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应尽可能地创造精神世界的语言交往,构建起抽象化的普遍性价值共识,进而将价值共识引向实践过程本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的学术话语性质定位避免了大众文化对思政教学所可能引起的肤浅化、平面化和粗疏化等消极影响,提升了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引动的开放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等积极意义。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发展的方向要求语言交往具备精确化、科学化和模型化等特点。在大众文化视域下,科学技术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语言交往精确化、科学化和模型化发展的助推器。现代科学科技使语言交往超越了自然语言的局限性,构建出纯粹形式的科学语言,通过语言的逻辑化实现对人们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精确把握。在大众视域下,科学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语言交往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创造了语言符号的新形式,创新了交往主体的新观念,创制了交往方式的新样式,最终将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语言活动的交际能力获得空前的提高。在某种意义上讲,科学技术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的必要前提和理论方法的创新动力。

在大众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要实现创新,就必须回到交往实践中去。在交往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语言交往的通俗化、形象化和生活化的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更加亲近生活世界;通过语言交往的抽象化、形式化、和思辨化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更加富有意义;通过交往语言的精确化、科学化和模型化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更加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潘晴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系统的生成—以科学发展观为视域[J].东南大学学报,2010(4):117

形式政治课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53-02

话语,是思想观念的言说和表达。“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①对于一门学科而言,独立而完善的话语体系,是其成熟的显著标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资政育人的历史使命,深刻把握其话语体系至关重要。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内涵解读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基本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学科理论话语体系、教材文本话语体系和课堂教学话语体系。教学话语体系与学科理论话语体系、教材文本话语体系有着内在的紧密关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必须以其学科理论为思想指导;以其教材文本为解读对象。因此,教学话语体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对理论的宣传和对实践的阐释,关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实现。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内在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话语体系要紧紧把握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与时俱进,创新话语方式来阐述新理论、新思想、新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应体现以下要求。

其一,科学性。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其教学话语内容势必要体现和表达出真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构建,要秉持实事求是的客观精神,教学话语表达要基于历史和现实发展实际,要做到既不能脱离实际,也不违反实际。再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建立,要深入领会高校思政课课程建设的精神实质,尊重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律,教学话语内容、教学话语结构,以及教学话语形式,要符合思维推演和语言表达的规律,使教学推演和表达层层相扣,展现出强有力的科学方式。

其二,实效性。“话语体系是功能性的,它主要解决社会引领和影响力问题”,“没有较高水平的话语体系,就不可能赢得一定的话语权,也无法充分呈现学科体系的存在价值与学术体系的创新成果。”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理论话语,注重内容叙述的科学性、逻辑性、完整性,很难被当今大学生所接受和喜爱。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创新,要致力于发挥其功能价值,实现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对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重任,进而增强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力、理解力和判断力,为切实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而发挥其体系功能。

其三,时代性。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时代的发展而孤立存在。伴随全球化时代的推进,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出现了多元化多样化的变化趋势,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缺陷在教学实践中日渐显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必须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教学话语置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不断整合社会前进中的最新资源,不断吸取变化着的现实生活中的营养,不断充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新内容、新形式,解答时展中的新问题,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保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与时俱进。

其四,民族性。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资源,合理有效地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其融通于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展现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的话语权地位和价值魅力,体现良好的继承性和民族特色。

其五,原创性。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发展的动力源泉。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在哲学社会科学也要有充分体现。指出:“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③“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http://.cn,2016.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话语的构建要具有自身特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阐释和解答我国发展中的具体实际问题为起点和归宿,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话语优势。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话语体系的困境分析

1.话语模式的政治化倾向

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被定位为意识形态类的政治课程,受传统思维与行为习惯势力的影响,在其教学话语体系中,政治话语、权力话语和文件话语长居于主体地位。即便在当前思想观念多元化、多样化的时代,“话语的政治化倾向并未完全退场,甚至成为话语民主化的障碍。”倪瑞华.由独话到对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重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0:47-50.

在这种话语模式的主导下,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带有一种高压强制的态势、政治训导式的语气和意识形态性的语言向学生宣讲、陈述思想政治理论,满堂灌输教学内容,“在课堂的教学场域中,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力服人’”曹锋.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下的大学生政治认同[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03:41-47.

,这种授课方式也很容易给学生一种政治传达的生硬、枯燥感觉。在教学过程中,既不能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深入理解和掌握,也没有合理地解读和释疑社会发展中一些现象和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在心理上对思政课课堂自然会产生隔离和疏远,甚至抵触。这种政治化倾向严重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因为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和吸引力,渐渐制约了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式地相互交流,切断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堂的积极参与,最终造成了倾向于政治化的教学话语体系,恰恰无法激发起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2.话语内容的理论抽象化

众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是和其他学科相比,还是和中学阶段的政治课相比,教学内容的理论性更强。传统的教学话语体系过分关注理论本身,教师讲解的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从理论到理论的过程,或者照本宣科从书本到书本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话语体系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大量抽象的语言和理论来讲授,缺乏足够的案例分析和事实举证,授课所传递的信息量过少,理论联系实际明显不足。这种高度抽象的教学话语内容,由于脱离了社会发展的现实环境和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教学思维和语境仅局限于教材文本和讲台之上,教学话语缺乏鲜明的时代性和形象性、生动性、个性化、趣味性,致使理论教学抽象难懂,难于为学生消化理解,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低下,也极大地影响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认同。

3.话语交流的单向性

在反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的利弊中,多数人提出其教学话语的“独白”性特征,这是不容否定的缺陷,也是高校思政课改革中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多数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在形式上以控制式和宣讲式为主导,忽视对话式的话语,看似课堂满满,可在思政课教学中,难以出现师生共鸣、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远远没有得到贯彻和落实,成了被搁置一旁的口号,学生终究还是没有被真正意义的纳入到教学体系之中。由于缺乏基本的课堂教学沟通与交流,再加上其学科专业的自身特点,比如课堂练习、课堂作业较少,思政课课堂就形成了老师和学生各自为政的松散状态。传统教学话语交流的单向性,致使高校思政课的课堂氛围因缺乏内在的张力而毫无声气,教学实效性更是无从谈起。

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路径探讨

综上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创新路径从以下方面进行:

1.话语模式的创新:由政治化到民主化的转换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首先要从意识形态宣传的政治话语中独立出来,转变话语模式的政治化倾向,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人类政治文明有一定的共性,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面对许多共同问题。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同时肯定和借鉴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有益经验,抛开意识形态的束缚,客观合理对待我国与其他各国发展中的异同。比如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国际社会发展的经验,来论证分析当前我国发展变革的一些举措;也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法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从价值原则的角度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优越性,而不是光凭一些空话、套话和大话来标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总之,要改变教学话语模式的政治化倾向,转向民主化模式,坚持为我所用,摒弃不科学、不适用的话语,这样才能使教学话语体系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2.话语内容的创新:由抽象化到形象化的转换

形式政治课论文篇(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促进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思路与目标,应该以树立和培养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紧密结合艺术专业特点和艺术院校大学生的行为特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改革与创新,构建具有艺术院校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

1 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特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新挑战

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经济关系和利益分配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生活方式已呈现了多样化。社会正在经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激烈的社会转型带来了传统的“解构”,道德的冲撞,心理的震荡,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的巨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面临着新与旧、继承与发展、批判与借鉴等复杂而深刻的矛盾。

加之互联网在高校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不同文化的激荡,不同意识形态的碰撞,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以及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使高校思想文化领域的形势复杂和激烈,变化的形势、变动的环境、变更的观点、变样的舆论这些都给新时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自主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容易诱发自由主义、分散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国外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文化也会乘机而入。如何正确认识、对待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重要。

学生的思想和活动的自主性、差异性以及选择性明显增强,突出的新情况的出现,已经并将继续提出一系列新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推动社会和人类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的面貌和人们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大量的思想认识问题,使一些人在价值取向和思想上产生困惑。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它是一个充满矛盾、极其复杂的渐进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既有可能控制的,又有难以预测的。学校教育、社会生活、国内经济政治、国际风云都将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

1.2 艺术院校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及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难题

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如果缺乏人文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热情,那他手中的画笔、乐器仅仅是演奏的工具,不是用心灵去创作作品,不能激发人们的激情,启迪人们的智慧,不可能成为不朽的作品。高等艺术教育的本质是精神性和智慧性,因为艺术人才的人文素质直接影响到艺术作品的魅力。林语堂对此讲得十分生动:“人格伟大的艺术家产生伟大的艺术,人格渺小的艺术家产生渺小的艺术,感伤的艺术家产生感伤的艺术,多情的艺术家产生多情的艺术,色情的艺术家产生色情的艺术,巧妙的艺术家产生巧妙的艺术。一言以蔽之,艺术与道德的关系便是如此。”①可见优秀的艺术人才必须具备高尚的品行与卓越的人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艺术学院的大学生在文化基础理论、思维方式、思想政治状况、学习生活轨迹等方面与其他高校的大学生有很大的差别。这使艺术类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趋向于复杂化,任务更艰巨。

艺术院校的大学生注重形象思维,缺乏抽象思维。艺术院校的学生由于艺术专业的特殊性,普遍存在着重专业轻文化、重技巧轻理论的倾向,学习纯理论内容兴趣不高,向往艺术专业的学习,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太强,条条框框太多,枯燥乏味,与专业教学中形象生动的琴、棋、书、画格格不入,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艺术专业课的内容反差太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缺乏学习积极性,认为枯燥难学,加之文化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较差,有的同学更本就听不懂,对抽象理论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艺术院校的艺术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进程、教学组织、教学规律的差异较大。由于专业教学的特殊性,专业课一般都是小班教学,有些专业甚至是一对一的教学,教学时间,教学形式随意性较大,学生的纪律性较差。艺术类学生往往用专业课的评价标准来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但“两课”作为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内容、要求、形式与专业课不同,但他们对政治课的期望依然停留在专业课的层次,应该是诗情画意的。

就如美国学者三将好夫所说:“课堂就如一出谈话节目,是为了娱乐而非讨论,实际上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对课堂的典型期待。”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来看,有一定的严肃性,理论课的阐释形式不可能做到向专业课那样具有娱乐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学生对“两课”的学习兴趣不浓,厌学情绪的存在,反过来又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往往陷入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恶性循环之中。艺术学院原有的教学设备陈旧,师资力量不足。由于长期以来,学校对“两课”教学设备的投入十分有限,相关的教学图书资料匮乏,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重视不够,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于适应与艺术类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形象生动要求。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有难度,因此改革实践要走我们艺术院校自己特色的道路。

2 增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措施

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形式创新,主动探索和采用新的手段与方法,扩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活动空间,更广泛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主动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充分发挥“两课”教学在培养艺术人才中的作用。要改变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被动局面,必须针对艺术院校专业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内容、方法上大胆创新。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放在教学的首位。利用互联网来调试“两课”与艺术类大学生对课堂需求的反差,使“两课”加入现代化的科技元素和艺术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实现“两课”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展示形式的生动化和形象化。近年来,结合云南艺术学院自身的教学条件,不断推进教学改革,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

(1)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大力推进社会正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三进”工作,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素质课相结合,有秩序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根据教育部统一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设置和安排的,教材也是统编的,这对于保证教学的规范性是十分必要的,但并不限制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活化。教学体系的重建,必须针对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艺术院校进行思想政治课改革,首先要更好地平衡好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共性要求和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在遵循高校思想中理论课教学的一般规律时,不可忽略艺术类大学生文化基础差的客观现实,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其他普通高校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内容应降低难度,消除学生对政治课太难怕学的畏惧心理。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是大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切、深刻了解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满意、喜爱以及肯定的态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宣讲式的教学方式,采取互动式的、情感教学的方式促进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普遍关注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讲。课程本身怎样扎实上好,如何使课程更生动,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关键,在教学中把文艺潮流、文艺现象、社会热点问题、受争议的主旋律作品等内容如何融入课程,改变过去思想政治理论课“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方式。

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各种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只是“我讲你听、我说你记”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应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大胆发言和讨论。在讨论中,教师要运用课本理论知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结合讨论情况进行引导、总结、归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多方面的、深层次的理解。

积极探索授课形式的改革,构建以课堂为中心的全方位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的启发性。通过这些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提高教学实效性出发,我们构建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课程学习体系,这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自主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环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完成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自主性学习环节:拓展、深化课程内容;即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结合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课堂讨论;参观、社会调查、看电视录像资料、读原著及其他参考材料。实践性学习环节:要求学生结合课程内容,进行社会调查、写出有质量的调查报告,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进行教学机制创新,探索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实践教学新方法。

探讨适合艺术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探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来阐释理论,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声、色、光、画等多种现代化手段把教学内容呈现出来,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制作图文并茂,声影交汇的电子课件,充分利用学生的艺术特长,让学生参与电子课件的制作,使学生的专业特长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有机结合起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学生的艺术技能在电子课件的制作中得到完美的展示,既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得到传播,又使学生的专业特长得到发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寓教于乐,改变思想政治课与艺术专业课格格不如,被学生视为艺术院校课程中“异类”的局面。可以用他们平时喜爱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而美术、设计、动画、雕塑专业的学生,则可以选用他们制作的美术、动画作品作为装点背景的材料,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动画形式来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从而达到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教育、激励、引导和调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率、利用率。并且利用网络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的优点,使受教育者达到的学习效果远优于普通课堂教学,从而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

(3)资源整合、载体多元,开创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以学生的社会调查为主线,强化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实践性教学在成绩评定中的比重。

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实践教学在该门课中占有一定学分,并且是课程成绩考核诸因素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基本形成了一个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在长期的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探索中,我们都重视实践环节,在总结通过看录象、外出参观、社会调查等多层次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统一加强和规范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

将课堂教学与写调查报告、写小论文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取得很好的成效。有效引导同学们围绕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和理性思考,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课程教学及课程建设不仅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同时注重将理论教学向课堂外延伸、向第二课堂拓展,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大学生素质教育密切联系,形成与本课程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机制,从而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学生进行社会调研,调研题目由教师拟定范围,学生按时按质完成调研报告,然后由教师批阅,最后纳入考核成绩。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事社会调查、实践,学生上交的社会实践作业质量整体提高,许多学生在调查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能联系实际有较高的认识。做调查报告,开阔了视野,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了解国情民情,从感性体验中得到启迪,学到了许多在学校课堂里和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和我们的教学经验。做调查报告,开阔了视野,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了解国情民情,从感性体验中得到启迪,学到了许多在学校课堂里和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是一个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历史课题,需要得到学院党委领导的关心到各部门的相互配合,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才能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07.

形式政治课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2-0072-03

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独有的文化积淀下形成的一种亚文化,是地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是依靠地方财政供养、主要面向所属地域招生的高校,生源地方化是其重要特征。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形成了丰富多彩而又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地域文化资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尽的宝藏和财富,为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宝库、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能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置身于其中、身临其境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域氛围’和近距离的‘亲和力’以及教育上的方便,成为一种富有潜力和特色的优势教育资源”。因此,充分挖掘和利用地域文化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将其转化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资源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促进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

作为教育的核心或心脏,课程是实现诸多教育理念的基本途径。“无论是哪一层次的课程建设,都应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按照‘五个一流’的要求,即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机制建设六个方面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一门需要借助教材之外资源才能完美实施的课程,又是一门需要教师创造性地组织实施教学的课程,更是一门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的课程。地域文化资源蕴涵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地方高校通过挖掘其中蕴涵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将其转化为课程资源,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针对性和感染力,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

(一)能够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核心所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由和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其内容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体现了大学生成长的规律和时代精神,与教学需求基本趋于一致。但由于是全国统编教材,存在着如下不足:一是教材内容主要着眼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共性发展,地方性特征发展不足;二是教材内容中理论性内容偏多,感性素材不足;三是教材内容存在着与社会生活脱节现象,生活性和现实感不强。地域文化资源具有地方性特征突出、感性素材丰富、生活性和现实性强烈等特点,正好可以弥补统编教材内容方面存在的不足。“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作用,地域文化都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而客观存在的,它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创造性使用统编教材时,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当地社会实际,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提炼和梳理,形成教学读本和案例,使地域文化资源中的精华上升到理论教学的高度,使地域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相衔接,实现教学内容和素材的进一步充实、丰富和优化。地域文化所具有的生活性、开放性和分散性特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多样化途径,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所具有的理论性、封闭性和集中性,又为区域文化提供了历史的、辩证的理性思维和系统融会的现实机制。所以说,思想政治理论与区域文化虽同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但二者功能释放的方式与特征存在着很大差异,而这种差异互动又客观地形成了二者之间的功能互补。

(二)能够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方法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表现为理论性的、抽象化的和宏大叙事式的,又是远景性的概念描述和逻辑阐释,普遍存在“一本讲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简单单一教学方式,而大学生更需要的是具体和感性的知识,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是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满的―个重要原因。地域文化资源是特定区域内存在的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它们具有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得到的特征。因此,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把地域文化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改变长期以来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增加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和感染力,使理论知识和学生实际、社会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此,既要立足主渠道又要实施多渠道,既要立足校内课堂又要走向社会课堂。主渠道就是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主渠道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采取诸如讲授式、展示式、研讨式、音像式、参与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还可借助电影、电视、多媒体、课件等现代科技手段,把地域文化资源展示出来,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冲击。多渠道就是课堂教学之外的其他渠道,是主渠道的深化和延伸,可选择走出校门,组织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参观工厂农村、采访先进人物等方式开展教学。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方法,可以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空间,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更好满足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求。

(三)能够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由于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教师必须将抽象的理论与鲜活的社会现实和学生有限的社会体验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解决现实中的困惑和思想上的疑虑,而这一过程必须以增强学生实践体验为基本途径,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也就是说,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全国统编教材提供的只是理论骨架,其血肉需要用丰富的实践资源去构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实现实践教学的创新。首先,地域文化资源的丰富内容和思想价值,是地方高校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的先决条件。地域文化资源可开发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程资源,为实践教学提供广阔的体验阵地,为深化、细化和拓展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提供依托。其次,地方高校利用这些实践资源具有地域优势。地方高校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具有人、财、物等方面的便利,可本着“就近取材”的原则进行教育化的开发,缩短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最后,地域文化资源能够促进知识向行动的转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构建,更要把理论知识上升为学生的价值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要实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是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知识,进行验证理论和形成新的理论观点。

地方高校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学校和地方的合作,创建与课程教学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将丰富的实物史料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坚实广阔的平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由课堂内向课堂外的拓展,由小课堂向大课堂的转变。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熏陶,感受地域文化的氛围和底蕴,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沉思,从中得到做人成才的启迪,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既可吸引学生的眼球,又可叫醒他们的耳朵,还可震撼他们的心灵,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入耳入脑,改变长期以来“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扔笔记”的现状,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特殊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典型性、直观性和生动性等优势,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发掘利用这些地域文化资源,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三观”和国家意识的形成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地域文化资源运用到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可以引导学生把握其审美意义和道德价值,促使学生了解和喜爱地域文化的优秀成分,培养他们热爱乡土和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操,激发他们为建设家乡和建设祖国做贡献的志向,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家意识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对国家的态度、情感、认知,也是人们的信念、习俗、价值认同的复合存在形式。国家文化包含着不同地域的文化,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有助于他们对国家的态度、情感和认知的形成。国家意识的形成和地域文化传承是一致的,这与中国传统“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理念相符合。“家国同构”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古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的层层递进,就反映了“家”、“宗族”与“国”之间的这种同质联系。因此,对于中国国民而言,爱家乡,进而爱国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有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人文素质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是多方面的,而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教育功能,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天然教材,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担当着不可低估的角色,对于塑造大学生的人文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引入地域文化的优秀内容,不仅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生动性、实践性,还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换言之,优秀的地域文化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平台,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素材和切入点,发挥其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使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得到文化的熏陶,增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三)有助于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教学方式和方法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主体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仅仅局限于教师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方法、重组教学环节等方面是远远不够的。研究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实施研究性教学,还包含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向研究性学习转变。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将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平台,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知识和能力有机融合。地域文化资源或来源于学生身边的事情,或来自于自己的家乡,或来自于自己学习的周边环境,大多具体、直观、形象生动,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具有亲近感,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探究兴趣与欲望。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搜集地域文化资源,将学习过程处于可依托性和具体感知性中,促进学生探究问题并形成学习能力,运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实现由接受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转变。

三、有利于推动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汇共进

地域文化与地方高校办学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地域文化孕育和滋养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对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指导和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之一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便是其地方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之间搭建了桥梁,对推进地域文化校园文化的融汇共进发挥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形式政治课论文篇(5)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外部推动力

1.社会环境不断变化促进课程考试方式不断改进

国家、社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需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改革的外部动力。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时代环境,不仅对传统社会生活得改变巨大,而且对传统观念的冲击也是深刻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迎接全球化、网络化浪潮下,既吸收外国优秀文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又防止和消除西方精神文化垃圾腐蚀,抵御“西化”“分化”的图谋,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来说,随着时代背景的不断变化,这就需要我们适应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改革,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持续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方式改革奠定科学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关于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文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如学科由分散到整合、由弱小到盛大,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对象和领域、相对明确的研究方法、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比较合理的学科结构;完成了覆盖面广的学科点布局,建构起了完整的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一支比较稳定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具有较高素质的专兼职的学术队伍;同时,学科建设成果又有力地支持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注意不断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经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与理论,公开发表或出版了一批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专著,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教材体系。思想政理论课的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改革,奠定了一定的学科基础并促使课程考试不变改革,以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改革发生的内在动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动力源不仅来自于外在动力,更是内在动力作用的结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内部矛盾运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是在解决各种矛盾中不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从而推动考试其自身的发展与进步。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过程中各要素的内在矛盾主要有:

1.学习主体与管理主体对考试不同需求之间的矛盾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中,如何满足管理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的特殊要求的同时,又与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就是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基本动力。

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暂时还无法充分满足大学生多样化思想政治发展需求,还需要不断进行完善。一般而言,大学生都有思想政治理论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但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其要求也具有多样性。正事由于这种多样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性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需求的关系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管理主体希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考试过程中更为关注大学生的政治倾向性,而就大学生从个体而言,则更多关心自己的能力发展,他们虽然也关心政治,但更多是具体的政治现象和事件。由此可见,管理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的要求在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政治发展需求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改革,以不断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需求,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管理主体与教育主体之间对考试不同需求的矛盾

虽然教育者在考试这一实践活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教育者要通过课程考试这一手段去考察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具体学习情况,但是其自身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需求的领悟,也有一个不断学习、理解的过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中,教育主体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专业知识是否能以承担整个考试活动会使考试效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教育者是否充分把握管理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的要求,并在考试过程中严格执行。现阶段“在考核的具体组织和设计过程中偏重于对知识点的强记和对理论体系的掌握,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政治思想实际状况和品行的考察。”只有当教育者以一种积极地态度不断对考试具体效果进行反思改良与管理主体对课程考试要求达到一致时,才能进一步推动考试方式改革的发展。

3.教育主体与学习主体之间对考试不同需求的矛盾

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学习主体对教学主体在满足管理主体的要求,所实行的具体考试方式的是否接受。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是通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高低和行为选择来评价的,但根本的检验离不开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主体接受考试的愿望和要求的程度直接影响着考试产的效果,如果对考试产生反感情绪,则使考试本身相应的激励作用在他们那里难以生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中,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的矛盾性质和发展程度,决定和制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的基本效果。一般来说,两者同一程度愈高,效果就愈好,考试目标的实现就愈顺利;当两者处于尖锐对立状态时,就必然影响考试效果。但是差异和对立只能在过程中才能逐步淡化或消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试改革的过程,正是要在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通过双向矛盾运动来逐步消除矛盾,以达到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推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不断地向前发展,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内部的矛盾斗争,外在的推动力就不可能发生作用,当内在矛盾促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不断改革的时候,外部推动力又可以加快或者延缓这个过程。而这些最终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的不断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立英,曾盛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

形式政治课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89-02

主流意识形态是一定时期内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叫做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包括占统治地位的艺术思想、道德观念、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观点和哲学观点。其具有高度的融合力、较强大传播力和广泛的认同。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当代的主流意识形态。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元文化的入侵,经济基础的变化提高,主流意识形态会发生相应的变动甚至质变。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课堂主渠道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有及其重要的影响。

一、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影响的现状分析

在大学,对青年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过程是个既教书又育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必修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因此,我们需要认清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影响的现状。

1.思政课没有充分发挥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课堂主渠道作用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才不断深入,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开始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企图变动和颠覆我国当代的主流意识形态。而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变化的新情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我国目前高校的思政课课堂在面对多元文化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仍然还存在着教学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另一方面,高校作为各种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在小范围存在政治虚无情绪和“非意识形态化”观点,也是不争的事实。[2]

2.思政课专业教师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素质仍存在不足

当今的大学生对思政课学习兴趣缺乏,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思政课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素质存在不足。思政课专业教师的理论深度以及个人的教学素质都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课堂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接收、认同和内化的重要因素。

3.教学手段和方法陈旧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增加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信息源和信息量,但也使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诸多问题,同时对思政课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师们不断更新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目前,高校思政课专业教师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多数采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而较少的利用微博、微信、MSN等新媒体载体进行双向式互动教学来增强认同效果。

二、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实效性不强的原因分析

从上述的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影响的现状分析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实效性仍存在不足。下面将从思政课教学的外部环境因素、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对象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影响思政课教学的外部环境因素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实行对外开放的同时,也受到多元文化的入侵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主流意识形态会发生相应的变动甚至质变。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现代大学的主题,在文化传承、创造思想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力量。这种文化层面的传承使大学生群体既吸收了社会主流文化的精髓,又直接为社会创造和更新了文化的内容,成为推动社会文化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内核”和杠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社会文化发展的水平。[1]

2.思政课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绝大多数为枯燥的政治理论,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也不能及时反映社会生活发生的新的变化,对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缺少新的有说服力的解释和说明,依然存在着语言生硬呆板,缺乏亲和力的情况。[6]

3.思政课教学主体

思政课专业教师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中承载着重要使命,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将关系着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认同效果。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认同要求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政治方向,始终与党中央的高度保持一致,要对青年大学生负责,用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有效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教育。[3]

4.思政课教学方法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陈旧,只采取单项的灌输式授课方式。思政课教师在实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教育过程中,只注重照本宣科,缺乏理论联系实际,不太注重对学生个人价值发展的引导,难以满足大学生认知规律的新变化,缺乏互动式灌输授课方式。

5.思政课教学对象特点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重在对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的尊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体现在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的本质是解决学生的知与不知的矛盾。在思政课教学教师中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尊重,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从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以前的学生认知模式是教师讲授什么教学内容,学生就接受相应的知识,然后产生认同,从而升华内化,即是所谓的“灌输―接受―认同―内化”规律。现在学生的认真模式发生了变化,他们独立、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不再只是单纯地满足于被动地做信息和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教师传授教学内容,学生有意识地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知识基础、兴趣和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判断,然后再选择自己所能接受的来消化吸收,最后在达到认同,从而升华内化,即是所谓的“判断―选择―接受―认同―内化”。

三、思政课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实效性的路径

如何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的重大课题,更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和思政课专业教师光荣且崇高的历史使命。

1.思政课堂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通过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科学理论同实践教学相结合,将理论转化为大学生个人的观念结构和行为准则,从而增强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效性。即在教学过程中,大学生作为实践主体只有通过科学的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仍然比较薄弱,枯燥的政治理论课堂仍占绝大部分比重。因此,将思政课堂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用大学生的亲身体验来达到对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的意志、情感、认知的统一。

2.思政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主流意识形态同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校园文化是意识形态的载体,校园文化是透视和整合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平台。[4] 21世纪也意味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文化建设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通过将思政课的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以浓厚的文化氛围与文化感染为依托来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充分运用校园网络文化以及手机文化来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产影响,进而增强了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效性。

3.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通过将思政课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加深当代当学生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和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有效途径。即在提高实效性的过程当中,应注重大学生社会实践方式的灵活性,应将思政课教学内容贯穿在社会实践当中,以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力和实践感受力为目的,建立形式多样、方式灵活的社会实践方式,强化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主体参与的角色意识,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自主性。[5]

4、思政课与红色文化相结合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革命传统。通过在思政课课堂上充分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这不仅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而且还有利于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从而提高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认同的实效性。即在互联网对大学生有极强吸引力和极大影响力的现状下,将思政课认同教育采取校园红色文化传播途径,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传播渠道,以崭新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不断满足大学生多样化、多层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继而增强实效性。高校要大力建设思政课与校园红色文化相结合体系,帮助青年学生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中的认识价值和精神价值,教育大学生从思想上、行为上去理解和吸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

5.思政课与潮流话语相结合

通过创新思政课教育载体,提高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将课堂用语与网络化语言和符合大学生时代特点的潮流话语相结合,进而增强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效性。即是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的形象性来丰富思政课教育内容,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教育信息的主要方式,使大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缩短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堂的心理距离,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效果,从而增强实效性。思政课与潮流话语相结合,可以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信息传递,激发学生的思考,达到双向的灌输式教学。

参考文献:

[1]路海华,余华.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文化传承作用探析[J],社科纵横,2003,(1).

形式政治课论文篇(7)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学生必修课之一。它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实践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目标定位于价值导向问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既可衡量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又可检验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社会改革开放的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具和手段向现代媒体的演变,它使人们对教学媒体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在给我们带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挑战。我们要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教学,认真总结经验,以便进一步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大学生网络教学的内涵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形式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在新的形势下开展起来。大学生网络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阵地和一种新形式。什么是网络教学呢?它是依托计算机网络且在网络空间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地说,网络教学是指教师利用网络平台等现代网络技术,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或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学习的知识,包括教学资源的调度、教学信息的掌握、学生成绩管理等。网络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现代性、交互性、共享性等特点和优点,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丰富的媒体呈现,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很快得到普及,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同,网络教学克服了高校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创造性不强,教学形式单一等缺点,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许多高校建立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形式有三种。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网站。从1999年清华大学建立第一个“红色网站”开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网络由固定互联网络向无线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现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都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网络的发展和运用,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现代化手段,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变革。

二是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它是基于多媒体教室,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事先制作的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的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依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在软件平台上开发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件,辅助课堂教学。课堂内容包括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难点、授课内容、历史文献、课后思考等环节。由于课件中采用图片、声音、文字、视频等多媒体的介入,教学内容更加生动、鲜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虚拟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这是基于网络条件下的虚拟课堂式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完善的校园网络环境下,师生利用网络建立起虚拟课堂,教师可进行授课、讲解、辅导与答疑,学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影响他人。师生建立起一种新型授课关系,教师主要起引导、协助作用,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学习者,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充满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2]“虚拟性”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特点,但是这种虚拟并没有完全彻底地超越、脱离现实,它只是对现实生活本身进行加工、处理,甚至重新结构或建构后,形成的对现实生活本身直接、间接折射或变相的反映。所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只是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上的延伸与发展。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网络教学形式。

二、网络化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的突破口

网络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以其功能的多样性、内容的广泛性、速度的快捷性、环境的开放性、使用的普及性和作用的双重性等特点,强烈地冲击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网络作为最具威力和活力的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自由表达思想和进行感情交流的主要场所,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个性心理都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来说,网络的发展和运用,在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提供现代化手段、扩展空间和渠道的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网络化教学正逐步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首先,网络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素材。

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而推动其理论不断发展的是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上都是“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笔、一张嘴”的单调呆板的教学载体,无法激发大学生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教学效果。而网络信息的广泛性及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立体性的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挑战。过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往往偏重理论推演、知识概括,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理解掌握。而现在多媒体网络技术使这些发生了改变。网络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全面和快速的信息,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课堂容量,又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从而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这对培养大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起到积极作用。

其次,网络的发展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阵地,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是教师通过口授、板书、演示,学生通过耳听、眼看、手记来完成知识的接受,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以教为主”的“灌输”式,教师具有高度的权威,处于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网络信息的广泛性,以及信息传播的立体性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网络使这些发生了改变,网络中的信息量大大超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传播的信息量,如多媒体课件由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组成,它信息量大,更新快,冲击力和感染力极强,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受到了挑战;网络又为学生提供了极为自由的信息空间,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同时,还接受了其他不同的信息,有些可能与教学内容相悖,我们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变被动为主动。

最后,网络的发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突破时空限制,增强影响力。

网络技术的发展,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时间和重点向课外进行了延伸和转移,更方便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的内容广泛,具有理论性、政治性、实践性的特点,网络资源库的建立,为教师及时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提供了支持。对教师来讲,信息高速公路带来的迅速而广泛的信息传播,使教师的教学与研究更便捷、更丰富。教师可以及时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获取最新、最具典型性和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对学生来讲,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网络资源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和约束,获取信息的数量和方式更多、更现代。[3]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措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増强实效性。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不断适应高科技的发展变化,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要善于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的新成果,推动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创新。

第一,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优势,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实践证明,过去传统的“一支笔、一块黑板、一份教案讲一年”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它形式呆板、手段单一、互动性差,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信息网络技术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更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为增进教学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过去,教师备课,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是教材、报纸和文件,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效率低、速度慢,从而使教学内容滞后。现在教师只需借助网络,就可以获取有针对性的、最新的时事材料、理论成果、典型事例;还可以通过网上数据库,快速查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和政府历年来的文件政策。

第二,积极构建校园网络文化体系平台,建立大学生红色网站。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青年学生,如何吸引青年学生接受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现实而又实际的问题。总体上看,大学生知识层次高,理解能力强,思想进步,积极进取,但也有少数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信息网络已成为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重要阵地。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防范意识,对有害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消除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通过技术手段,如防火墙技术、安全认证技术、密码技术等来提高网络监控和管理水平,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

第三,要按照完善知识结构和提高网络素养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具备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良好的道德修养、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还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素养,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技能,以及与计算机相关的法律知识,而且要具有能够应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软件制作能力和网络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网络时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杜亮.3G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0,(1).

形式政治课论文篇(8)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以人为本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experiential teaching;people-oriented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4-0276-03

0 引言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它以学生为中心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把体验式教育理念引入了体验式实践教学过程并作系统分析,对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与尝试,它主要是基于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规律与学生思想发展规律基础上。

1 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内涵解析

体验式教学法是对案例教学、专题讨论、情景教学、学生小组学习等教学方法的扬弃,它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自己的情感、观察、感觉等直接的感受和领悟,来认知、认识、再现及发现的教学过程。它是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线的教学方式。本项目主要通过课程实践,探究体验式教学实施过程的模式结构,即“创设情境——尝试体验——交流指导——入心入脑”,分析体验式教学的主要方式以及实施的前提条件,以增强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的“独白”式,即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唯一的能动者,教师通过讲解、讲演、讲述等方式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以求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发生改变。这种教学模式被称为“灌输式教学”、“注入式教学”、“填鸭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强调教科书内容在学生知识经验中占据强势地位和权威性,不重视学生自身的自主体验;强调全体受教育者的统一性,忽视每一个学生作为不同的个体所具有的差异性”[1]。

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即在主体哲学、现象学、心理情感、生活情境等体验式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规划、实施和管理过程中,深刻理解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通过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体验式发展为中心,指导他们结合教学内容自我创新出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使他们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创造、自我管控和自我完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政治理论课教学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最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为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更侧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均具有体验式,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各自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1.1 变革实践教学理念,突出教师的服务管理 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教育部多次出台政策鼓励它的探索与研究工作,目前学术界分歧较大的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主要包括三种:①教学内容标准说,把握和判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标准,认为实践教学就是富含“社会实践性内涵”的教学,即是否富含“实践性内涵”,主要是教学内容是否“在社会”,而不是教学场所是否“在社会”[2]。②教学方法标准说,认为实践教学是相对于讲授而言的,凡是一切学生可以广泛参与的教学形式,如实验教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辩论、角色扮演形式等,除了包括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这一基本环节之外,都应当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也包括在课堂上开展的教学形式等等。③教学场所标准说,凡是组织和带领学生离开课堂,走出校门,认为实践教学是相对于课堂理论教学而言的,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包括开展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见习或实习活动等等。

这些传统实践教学理念虽然对实践教学的内涵特质理解不同,各从教学场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角度对实践教学作了理解和诠释,但存在共同点:教师在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实践教学是教师主导下的实践教学过程,始终处于方案设计、组织辅导、参与评估唯一或主要角色;被动地接受教师组织实施的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处于受动的客置。而体验式实践教学的理念则是: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理念的创新实践,教师通过服务学生、指导学生和调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仅起主题设定、方向指导、管理服务等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参与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体验式和能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定、学科背景、性格特征等,把学生作为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体,自主创设教学情景与形式。

1.2 形式与方法的灵活多样,彰显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目标和效果实现的,是途径、形式与方法的选择、组织与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途径大致分为:思政教研部门组织实施与其他部门组织实施相结合、全体实践与重点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政治理论课相结合、平时实践与假期实践相结合、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相结合等。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形式与方法,学术界尚存若干分歧,美国学者理查得·阿兰兹认为课堂教学有两大模式:一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包括讲授模式、直接教学模式和概念教学模式;二是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3]。有学者认为,一切学生可以广泛参与的教学形式,都应该纳入其中,不只包括社会实践,更应当包括课堂实践、科研实践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应该是更多方面的。有学者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组织中,诸如案例教学、专题讨论、演讲、读书活动等,不应归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范畴”,而应属于理论教学的方式方法,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都是指参观考察、社区服务、公益劳动、社会调查、观看法庭公审、模拟法庭等内容[4]。笔者认为,从实践教学场地划分,可将之分为课堂教学实践和校外实践教学。在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过程时,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设定实践教学主题,并详细介绍实践教学的形式和途径,指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科背景等灵活选择和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实践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教师指导、学生组织”的实践模式将激发学生的首造性,创设出形式多样的实践方法。除了选择传统的实践方式,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创新出社区服务、情景剧幕、DV摄制等新颖有效的实践途径和方法,彰显学生的创新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

1.3 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规律,深入探索实践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效的取得建立在对其规律的深刻把握上,“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5]体验式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是在深刻把握两个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规律,二是学生的思想心理道德发展规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规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内在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产生的必然趋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本质是为了充分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更好地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教材知识,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体验式实践教学还遵循了学生思想心理道德发展规律。新时期条件下的学生具有多样化心理思想特征,其中表现为体验式增强。体验式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过程的主体转向学生,改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被动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使教学与社会生活相联,通过实践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体验式,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和发展。实践得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教学效果得到体现。

2 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建构

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统筹规划、确立目标、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主题、为学生提供方法指导,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建构中,教师应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规律和本校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状况,完善机构设置、合理组织实施、科学考核评估。

2.1 成立研究小组,加强体验式实践教学规律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成立体验式实践教学研究小组,对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及学生思想状况进行实证调研。体验式实践教学研究小组的职能主要由三部分构成:①方案制定,设置实践教学大纲,有计划地指导体验式实践教学,它主要是基于对本校实践教学状况及学生体验式参与的调查研究。②实证调研,对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状况进行调研。包括学生实践教学过程的参与性与创造性,学生体验式课程参与状况,组织机构、实践形式、学分标准、配套经费、专业差异等情况,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主要调研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状况,以及课程差异下的实践教学方法效果等等。③理论研究,分析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为具体实践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其主要研究内容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形式与种类,主要种类有单一课程实践教学与综合课程实践教学、平时实践教学与假期实践教学、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等;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实践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等;概念、内涵、外延、范畴、结构、过程、规律、原则、相关概念比较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基本理论等。

2.2 形成体验式实践教学联动机制,综合完成政治理论课教学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为核心,整合学校各部门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教务处、团委、宣传部门及学校各院系应达成共识、资源共享、联合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以发挥学生体验式为宗旨,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共同帮助、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展开,实践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加深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做到知行统一;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增长知识、了解社会、面对现实、锻炼毅力,增强集体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学生在体验式实践教学过程中,将占用学校硬件资源、聘请有关部门领导专家,根据教学内容与主题设计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对学校行政、后勤服务等部门应当依据有关政策给予支持。对体验式实践教学方式进行讲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教学章节设定教学主题,在体验式实践教学联动机制运行中,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自主设定实践形式和内容。密切关注学生活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设计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加强服务指导和过程调控,适当指导培训。

2.3 建立体验式实践教学效果评估指标,形成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中,学生将“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教师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体验式和创造性,[6]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其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刻体会蕴涵在各门课程中揭示事物本质规律、体现科学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反映人类文明成果的内容。

建立合理、客观、系统、多元的评价指标,有助于师生共同评价实践活动成效,实现体验式实践教学目标,完善体验式实践教学评估体系,能规范学生设计教学的方向。评价指标的设立应科学有效,权重设计应合理,要坚持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在落实评价原则基础上,应提倡评价内容、形式的灵活性。根据各门课程的要求,确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包括创新精神、综合能力、团队精神、品德修养等要素,同时,还应调动学生自我评价的积极性,挖掘一些有创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进行交流,对于优秀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允许的范围内加以表扬和宣传,激发学生实践的积极性。把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集体评价、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评价都纳入其中。

3 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督导听课、教师同行评价、学生问卷调查等形式的反馈,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明显。我们将学生社会实践列入成绩考核体系,并占平时成绩的40%。将实践教学分为“整体指导、分组讨论、项目实施、撰写报告、成果体会、考核总结”六个阶段来进行。每位学生都按照要求努力地完成从文献阅读到撰写调查报告各项工作。完成“观后感、读后感、辩论赛体会、热点评说主题演讲稿、社会公益环保行动方案、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等书面文字作业。在社会实践经验交流时,学生感叹道:“上大课、死记硬背少了,研究讨论、联系现实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书上死板的理论知识变成了生动的图像和声音,同时还为我们收集相关的资料,这样就使每一堂课都非常生动,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我非常喜欢上这门课”,“这种教学方法完全颠覆了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在我脑海里的乏味印象,它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提升空间”。

教师通过教育方式上的变革,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联系起来,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体现职业性,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专业教学互通的平台,与学生不同阶段的专业教学、学习环境和实践场所相吻合,使学生真懂、真信,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做到知行统一,克服说一套,做一套,假、大、空的倾向,及单纯传授知识、空洞说教、死记、硬背,把课堂延伸到社会。教师要参与实践指导,要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果进行考核,在辛苦的同时,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师也有教学成就感,要逐一批改调研报告和小论文,工作量加大,非常辛苦,但也对教师个人成长特别是青年教师是很有益的,获得了教学能力上的锻炼和提高。

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教学的主要指导思想,体验式实践教学扩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挥作用的功能空间,增加了师生交往的频度和深度,也拓展了师生交往的空间,思政课教师直接指导、参与学生社团活动,师生感情大大加深。一改以往思政课老师不为学生重视甚至边缘化的境地,课后老师的电话、电子邮件也大都是学生的问题咨询,学生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流,促进了师生和谐,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有一个很明确的观点——教育即生活。经过这几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育不仅是生活,更应该是社会实践生活的升华,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校园生活由于有知识渊博而又富有社会经验的老师指导,除了能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外,还能使课堂生活贴近社会,能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体验到更多的社会实践生活,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在社会上更具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蔡志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J].思想 理论 教育,2004(12):66.

[2]黄振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6):161.

[3]曹凤月.课堂实践教学:高校实践教学的基础环节——高校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新探索[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4):107.

[4]郁大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创新研究[J].探索,2008(2):168.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2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3.

形式政治课论文篇(9)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时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强调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当前,加强实践教学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面临的共同主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路径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实践教学路径选择上,应将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多途径、多方式的实践教学系列模式。

(一)课堂实践教学模式

课堂实践教学就是通过举办适应课程内容要求的课堂讨论、观看录像、即兴演讲、模拟法庭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实践教学的形式有课堂讨论、观看录像、课堂演讲等。

1.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课堂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在讨论课上既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要自始至终启发和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议题积极发言,并对课堂讨论进行画龙点睛、切中要害的总结分析,及时修正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有效的课堂讨论,既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又能起到明辨事理、开拓思路、培养能力、活跃气氛的作用。

2.观看录像。录像是学生理解消化课堂知识的直观素材,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每门课安排2-4学时的录像课并纳入授课计划。观看之前,教师要有意识地就片中内容设计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并要求学生在每次录像课后写出观后感。

3.课堂演讲。教师给出演讲素材,要求学生到讲台前围绕所给素材进行讲演,每次仅限2人,每人不超过3分钟。课堂演讲不但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他们的口才和思维能力,而且便于他们加深对教材有关知识的理解。

(二)校园实践教学模式

校园实践教学是课堂实践教学的延伸,是引导学生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的有效形式。校园实践教学包括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专题讲座等。

1.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展开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部门通过加强与学校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和各院系的通力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常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辩论赛、演讲赛、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文化节、征文比赛、网络主页大赛等,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活动中。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会沟通协作、锻炼能力,加速良好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的形成,而且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距离拉近,在大学生心中鲜活、生动起来,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效果。

2.在学生社团活动中渗透实践教学的内容。学生社团是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主要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提倡并帮助学生办好社团内部刊物,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把社团办得有声有色。社团每次主题活动都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社团负责人结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抓住时政热点精心设计,使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与学生自觉自主的活动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使社团逐渐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家园。

3.举办专家讲座。为扩大学生校园实践的信息量,可以邀请校内外专家来校作理论和形势政策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当地发展规划及当地的现状、发展前景,让学生进一步看到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运用,从而使学生增强对家乡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向学生介绍当前重大理论前沿问题、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等,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的系统掌握并提高运用理论分析深刻复杂的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社会实践教学模式

社会实践教学就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以社会为课堂,安排学生参加社会的各项活动。社会实践既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又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之一。社会实践教学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及志愿服务等。

1.参观访问。组织大学生开展参观访问活动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所谓参观访问,是指大学生在任课教师的直接带领下,去革命老区、工厂、农村、部队、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地方参观学习,以获取知识或信息,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参观访问的过程,就是促使学生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当前参观访问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并进一步升华理论、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

2.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指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利用假期时间,围绕课程实践教学目标,开展调查活动,从社会现实中收集有关信息资料,形成调研成果的一种教学方式。社会调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最基本形式,实践教学要收到预期的效果,必须紧扣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主要内容,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实施社会调查活动。如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环保、企业管理、财政税收、交通、市场、诚信、农村改革、留守儿童、扶贫、农村社会保障等进行社会调查研究。通过社会调查,学生不但全面真切地了解了国情民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而且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浓厚兴趣。

3.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下,在学生自愿选择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开展服务社会和他人的各种公益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可以采取以下形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公益活动、参加志愿者活动或勤工助学等;在学雷锋日等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孤儿院,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精神;在节假日,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进入社区,开展道德宣传、文艺宣传、普法宣传、环保宣传等;开展扶贫助弱、教育服务、科技服务、卫生服务、便民服务及文明共建、文化共建等。大学生志愿服务可以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情操,也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的路径选择。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对策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使实践教学活动能有效开展和顺利推进,必须采取正确的对策。

(一)创建实践教学基地

创建实践教学基地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和战略依托,有了这个依托,才能从机制上保证实践教学的经常性、持久性和规范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要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的选择和建设要坚持教育性、典型性、多样性的原则严把质量关。比如,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所在城市及周边城市的革命胜地、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图书馆、文化公园、歌剧院、美术馆、心理协会、琴棋书画中心等建立人文素质教育基地;与落后地区建立起“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与残疾人联合会、捐赠站、救助站、福利院等建立社会服务基地;同时也可以把学生的实习基地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基地,使学生的专业实习不仅成为他们了解国情和社会的窗口,更成为他们最直接的、感受最深的社会实践。

(二)确保经费投入

经费是保障实践教学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参与的学生多,范围广,工作量大,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交通费、通讯费、食宿费、场地费、门票费、资料费和外聘人员讲课费等费用。没有经费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无法顺利开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规定:“学校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实际需要,逐步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费的投入,从而保证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1]各高校应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规划和方案,按照学分和学生人数确定经费投入比例,设立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并随着学校经费的增长逐年增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监督环节,也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有效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可以有效检验实践教学的执行效果,督促实践教学的不断完善。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实践成果、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学习效果这三个因素给出实践环节的成绩。在评判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的成果――研究论文或调研报告成绩时,把学生自评、学生学习小组互评、教师评分结合起来,按学生对该成果贡献的大小进行评定;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指导教师应根据自己的跟踪记录、实践接待单位的证明及反馈评价等进行评定;为了全面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可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如口试面谈、演讲辩论、分组讨论与小论文、调查报告相结合等方式。这种综合考核能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有更全面的了解,使对学生的评价能够更全面、客观、公正,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四)把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之中

教学计划是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体现,具有高度的严肃性,实践教学列入教学计划,可以保证实施过程中的时间确定性、参与全员性和管理规范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高校应严格按照中央文件精神,把实践教学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来,列入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和学分,制订统一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的目的、要求、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等,使其享有和理论课同等的待遇。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时间、场地、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保障,才能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切实把实践教学的任务落到实处。

形式政治课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1-0173-0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是培养高素质研究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因此,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与指导意义。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

1.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专业课教育缺少结合

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对研究生进行专业知识、学术能力以及科研精神的培养,绝大部分研究生对专业课程学习比较重视,而对相对比较枯燥、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缺乏兴趣。并且,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关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缺乏与专业课学习的结合与互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在深入了解各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结合各学科、各专业的特点找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切入点,以案例教学、影片播放等形式,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现象,在专业课及学术研究中体现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原理,并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论有效指导科研精神的培养,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的结合,这样既可以大大提高研究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能动性,也极大丰富了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内涵。同时,在专业课老师进行专业教学、研究生导师进行学术指导中,也可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理念,不仅达到了专业性指导的目的,也巩固和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助于培育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2.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不能适应多元化的生源组成的需求

在年龄结构上,绝大部分研究生是本科毕业直接升学,也有部分同学经过几年的工作再考研,甚至有些在职人员攻读学位,年龄跨度大,一般在22~40岁之间。在生活上,有工作经历的同学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有比较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但对现实生活中较大的社会压力倍感力不从心;而一直处于象牙塔里的研究生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却缺乏对社会的了解与确定清晰的人生目标。在生源组成上,研究生主要分为考研与保研两类,其中保研同学都是来自本校或者是级别相当学校的优秀生源,但考研中有绝大部分同学都是来自比本校级别较低的普通院校,这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很强,但本科阶段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取决于教学的主体和客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客体。主体必须根据客体的变化和特征调整教学计划、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客体对知识的需求。尤其是在研究生生源组成多元化、年龄结构多元化以及生活阅历多元化等特征下,教师绝不能采取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分阶段、分层次进行互动式、启发式教学,以满足研究生多元的知识需求。

3.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层面上,课程安排通常以学科为单位进行大班教学,班级人数众多,任课教师对课堂教学管理性差、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动性差、课堂学习效果难以保证,从而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受到严重影响。在教师层面上,针对文、理、工、医等不同学科学生都采用同一的教学大纲,使用相同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主要通过教师主导的授课方式进行,并且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大部分是本科生理论知识的延续,少有知识的深化与创新,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学习没有实质性的收获。在学生层面上,教学内容的空洞,教学形式的僵化,使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动性很差,从而出现上课看报、玩手机、学英语等现象比比皆是,甚至逃课情况时有发生。

二、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为了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就必须在充分发挥师生互动、增强实践教学、改革考核方式以及增强隐形教育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发挥师生互动是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先决条件

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相互沟通的一种途径。教师的“教”要满足于学生的知识需求,学生的“学”要满足于教师和课堂氛围的营造,满足于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必定会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教学技巧高,热爱学生的教师往往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教师既要凭借个人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更要凭借合理的课堂设置、丰富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手段、最新的学科资讯以及风趣幽默的语言去教化学生。同时,学生也要以积极的心态去认真聆听教师每一堂课精彩的演讲。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形成良好的互动,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以知识的启发、讨论、演讲等促使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确保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因此,发挥师生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先决条件。

2.增强实践教学是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也应该增强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内的实践教学和课堂外的实践教学[1]。课堂内的实践教学一般以教师讲授为主,一方面注重事例分析与基本理论相结合,采取启发式教学。即该课程应该做到从易到难,注重从事例分析再到基本理论的阐述,循序渐进。另一方面在难点与重点的教学中,采取课堂讨论、主题辩论等参与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对该课程的难点、重点问题,设置相关的讨论题目,先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准备,然后选择恰当时间进行课堂讨论,最后教师再总结、点评并进一步讲解。通过课堂讨论、辩论,课后专题小论文等参与式教学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启发学生的研究性思维。

而课堂外的实践教学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以思政课老师或者辅导员带队,定期组织学生参加追忆红色足迹,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参与建党90周年主题展等活动,以更加鲜明、生动的主题教育,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加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并由此形成研究生更为完善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3.改革考核方式是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任何课程学习都会有适当的考核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不例外。但研究生思想政治课不同于专业课,其考核与评价体系应该坚持知识评价与思想评价相结合,现实评价与长远评价相结合,能力评价与素养评价相结合,政治性评价与专业性评价相结合[2],这种评价标准才能充分、全面反映研究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应该具备的思辨能力、良好品质、综合素养以及实践能力,也才能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这也就决定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打破传统的考核方式,建立起更加灵活多样的考评体系。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将学生参与的课堂讨论、主题辩论、演讲等作为平时成绩量化,最终成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第二,考试中应增加开放性问题。多一些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或者用基本原理去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以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思维;第三,将个人思想政治表现与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起来。考核中应将个人思想道德素养、个人品行作为考核依据之一,全面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主观世界的改变。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不是目的,应该通过课程学习、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观,以切实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4.增强隐性教育是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障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仅靠课堂教学来实现,更需要和谐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文环境以及全员育人的育人机制等隐性教育方式来得以实现。良好的人文校园文化氛围是熏陶学生最好的场所[3],学生在一个积极的、向上的、探索的、创新的、充满关爱的文化氛围中,势必也将形成优秀的人文素养。人文校园氛围是校风、学风、教风、文风以及机关作风的综合体,上至领导、教授,下至学生、普通职工,都是营造人文校园文化氛围的一份子。首先教师要作教学、科研与人格魅力的典范。教师的教学不但要饱含激情,把握学科发展前沿,还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探究形式多样的互动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与探索精神,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科研上,教师要“厚德博学、虚心从善、崇尚学术、追求卓越”,营造“实事求是、严谨进取”的科研氛围;在人格修养上,教师也要做出表率,以个人优秀的人文素养、以个人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关爱学生,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学生更要以学校的培养方针为指引,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课堂、考试纪律;诚实守信,遵守学术道德;遵纪守法。并且在交叉学科领域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在全校营造“积极向上、百花争鸣”的良好学风以及诚实守信的文风。学校各行政部门更要以服务育人的理念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的机关作风。同时,学校还要以“学术科技活动节”、“文化艺术节”、“人文大讲坛”、“博士大讲堂”等各种实践活动为载体,丰富研究生的课外文化生活,进一步营造“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当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文风以及机关作风形成一股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势头,这将成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最强的推动力,也必将会通过文化素质隐性教育进一步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小学教育数学论文 下一篇: 消费者法律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