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技术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3 11:02:49

低碳技术论文

低碳技术论文篇(1)

转炉低氧位控制技术是指顶底复吹转炉脱碳过程加强动力学条件,实现在1个大气压下碳氧反应平衡均匀进行,降低钢水冶炼终点氧含量,减小炉渣氧化性的一种冶炼技术。该技术采用以下两大控制方法。

1.1.1合理控制炉底涨幅,提高底吹效果

控制炉底涨幅不超过100mm,确保转炉底吹效果。动态掌握底吹供气效果,通过数量判断底吹效果是否满足要求。

1.1.2优化转炉超低碳钢冶炼模式

对转炉冶炼超低碳钢操作过程进行优化:1)转炉造高碱度渣,碱度控制在3.5~4.0;2)采用高硅高温铁水,确保转炉操作热量富裕,过程矿石加入量达到5t以上,确保全程化渣效果;3)终点前加入一批石灰,稠化炉渣;4)终点前,提前测量TSO,根据TSO温度调整供氧量,保证转炉终点温度为1710℃左右,保证进RH炉温度满足生产要求,终点碳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04%~0.05%,保证氧含量满足要求。

1.2优化改质剂配比,实现钢包顶渣改质的最优化

和顶渣低全铁含量控制目标改质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钢包顶渣全铁含量,提高顶渣吸附夹渣的能力,提高钢水的纯净度。因铝镇静钢夹渣主要是Al2O3型,根据Al2O3—CaO—SiO2三元系相图分析,将渣成分控制在CaO饱和区,向低熔点区靠拢,具体做法是将炉渣CaO/Al2O3控制在1.7~1.9。优化前,改质剂中铝的质量分数控制在8%左右,改质后全铁的质量分数较高,达到13%左右,改质效果不明显。为深入研究改质剂配比,对改质剂铝含量进行准确计算:转炉终点炉渣全铁的质量分数按17%计算,改质后炉渣全铁的质量分数按5%计算,钢包顶渣按100mm厚度计算,钢包直径为3.3m,渣密度按3.4g/cm3计算。按照生产DDQ转炉加入改质剂300kg计算,对改质剂中铝配比按87/300=29%进行控制,根据理论计算,对改质剂进行了优化和成分调整,增加铝含量,提高炉渣的碱度。采用铝粒30%、颗粒石灰10%、预熔渣60%的混合配比,提高钢包顶渣改质效果。

1.3优化RH低氧位深脱碳技术,稳定控制钢中碳含量

冶炼SPHE,DDQ级冷轧钢等超低碳钢要求RH进行深脱碳处理,针对低氧位深脱碳技术要求,在保证终点碳含量稳定的前提下,对深脱碳冶炼过程进行低氧位控制,为此建立了RH低氧位深脱碳模型。利用该模型并结合RH气体分析仪,对终点碳含量可以进行准确预判。

1.4实施连铸机全保护浇注,提高铸坯质量

根据莱钢板坯连铸机现场实际情况,采用以下控制技术,对连铸机钢水进行全面保护。

1)设计全新中间包包盖,增加包盖吹氩功能,在浇注料内布有氩气管道。全新包盖设计成弧形,应用后具有防掉料、防变形、使用寿命高、密封效果好的优点。

2)对中间包冲击区进行全面改造,增加活动小包盖,大幅度减小了中间包冲击区与空气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少了钢水二次氧化。

3)在包沿与包盖接触处和块与块对接处垫约40mm厚的硅酸铝耐火纤维毡,并在中间包盖各孔处使用纤维盖板预制密封件,以增强中间包盖的密封隔热功能,达到全保护的目的。

4)中间包冲击区采用环形氩气装置。主要是在冲击区钢液面上形成氩气沉淀,防止因钢水造成二次氧化。

2效果

解决了连铸机浇注过程中二次氧化大的问题,浇注过程增氮量明显减少,通过低倍检测分析,DDQ级冷轧料铸坯中心偏析、中心疏松、中间裂纹达到了“零”级。

3结论

1)采用转炉低氧位碳氧积控制技术、钢包顶渣低全铁含量控制技术,解决了超低碳钢钢水氧化性强、钢包顶渣改质效果不稳定等问题,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2)采用精炼RH炉低氧位深脱碳处理模型预判终点碳技术,应用废气分析仪,准确判断终点碳含量,提高超低碳钢终点碳的命中率,缩短了脱碳时间,为生产超低碳钢提供了技术保障。

低碳技术论文篇(2)

量子计算机是一种运算速度快、存储量大、功耗低的新型计算机,其遵循量子定律,可进行数学运算、逻辑运算,处理量子信息。量子计算机采用可逆逻辑芯片,进行可逆计算机,降低热量的消耗。目前,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发展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技术,而我国在此领域具有较强的领先优势。

(2)DNA计算机

DNA计算机以DNA结构作为编码方式,双螺旋和碱基互补形成分子链,在生物酶的作用下,生成各种类型的数据,再按照规则对数据进行运算,映射出可控的DNA分子链化学反应,最后利用聚合反应、超声波降解、克隆、分子纯化等生物技术实现计算机运算和逻辑分析。目前,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制的DNA计算机已经能够实现DNA计算每秒并行操作1022DNA串。同时,DNA分子数据结构能在较小的空间存在海量信息,DNA分子存储密度可达18Mbits/perinch。而DNA计算机的能耗极低,耗能只相当于目前普通计算机的10亿分之一。

(3)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服务器的密集型数据存储架构,其将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计算机进行组建成群,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快速的、便捷的、安全的云存储。云计算实现了分步式数据计算与存储,将资源整合利用,根据需要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二、信息通讯促进低碳经济

(1)提高信息交流电子化水平

现代化的信息通讯方式融入到了我们日常工作与生活之中,譬如:电话、电子阅读器、互联网等,将实物替换成为虚拟化的形态物质,减少了对木材、石油、煤炭等的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2)提高工业自动化、节能化水平

借助信息通信技术对工业用电机和工业自动化设备进行改造,提高设备对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废气、废物的排放,达到工业自动化、节能化水平。

(3)提高电网信息智能化管理水平

借助信息通信技术对电网进行智能化改造,对电能消耗数据实时采集、传输,科学调度,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4)提高建筑智能化水平

智能建筑是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将建筑中的各项功能进行智能化管理,譬如:智能照明、智能采光、智能通风、智能防灾等,降低建筑对能源的消耗。

(5)提高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信息通讯技术实现了电子商务移动化发展,网络购物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能源的利用率低,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低碳经济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三、我国ICT产业在LCE发展中的问题

1.制造技术落后

虽然我国是全球电子信息产品的第一制造大国,但是大部分电子产品的核心技术还是依赖于进口,而且电子企业仍以代加工为主。由于我国ICT产业起步晚,底子薄、初期投入少且风险大,制约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国ICT产业技术、尤其是低碳技术的进步将会有一个长期曲折、摸索前进的过程。技术水平高低与节能减排能力相对应,若我国缺乏先进的低碳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未来电子信息产业则将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2.研发成本高

风险大发展LCE的核心是新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新技术的开发一般具有一定的风险,对企业而言,要想从新技术中获益是需要时间的;由于新技术在短期内往往未见效益,致使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顾虑重重;同时在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应对LCE的丰富经验,因此难以掌控未来的市场。

四、基于低碳经济的信息通讯技术前景分析

(1)绿色信息通讯的应用与普及

一方面,在信息通讯自身设备上进行研究,发展量子计算机、DNA计算机、神经计算机、演化计算机等,提高通讯数据中心的运算速度和存储能力,降低能耗,同时,提高数据搜索模型和算法的实行速度,降低服务器能耗。另一方面,绿色信息通讯通过通信技术实现对能耗产业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等的节能减排改造,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降低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2)低碳技术将是未来信息通讯发展的方向

目前,各个国家都在努力的进行低碳技术的研发,其中信息通讯就是其主要的研发领域之一,譬如:微软公司已经将其信息通讯数据服务中心移到环境温度较低的德国柏林,利用自然降温,减少利用冷却设备而产生的碳排放量。

(3)废旧信息通讯设备处理分类细化与循环再利用

面对每年产生的庞大废旧电子设备,将其按照元件进行拆卸后进行处理,划分成可循环再利用的元件,和不可循环再利用的元件,再将不可循环再利用的元件划分为具有腐蚀性和放射性的元件和无害元件,通过分类细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降低电子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低碳技术论文篇(3)

2煤矿绿色开采的技术体系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从广义上讲是在开采时要尽可能降低对环境和其他资源的污染等不良影响,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讲,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是“保水技术”,即对水资源的保护。其次是通过离层注浆、填充和条带开采来保护土地资源和建筑物。第三点是安全合理地从矿井保护层及安全面抽取大量瓦斯,避免施工时发生突发爆炸等危险,同时也达到了煤矿与瓦斯共同开采的目的。第四,为了保护煤层巷道安全的支护技术与减少矸石排放的技术。第五,地下气化技术。这五种技术共同构成了煤矿绿色开采技术整体体系。实际上,由于煤矿开采所导致的环境变化与安全问题都和开采后所造成的地质岩层运动有关,因为岩体岩层被开采所破坏。所以煤矿的绿色开采技术主要要基于以下几点理论来展开,首先就是开采之后岩层内可能存在的“节理裂隙场”分布和离层规律。其次是岩体由于受到应力而被破坏,所以必须通过岩层的控制技术来保证岩体不会被进一步破坏。最后是要研究开采对岩层地表移动所造成的影响规律。

3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实践

3.1关键层理论

岩层在煤矿开采时受到巨大应力,导致被破坏,所以必须采用控制技术来保护岩层。近年来为了突破这一难题,岩层的关键层理论应运而生。关键层理论之所以被提出,就是为了研究覆岩中硬度较高的厚硬岩层可能在开采过程中出现的节理裂隙,这些裂隙的分布对瓦斯抽放、保水工程以及开采沉降控制可能产生影响。所以,关键层理论可以被视为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理论基础。

3.2卸压瓦斯抽放方案的优化

经过不断的实践得出结论,如果煤层开采导致岩层出现移动,即便是渗透率极低的煤层,其渗透率也会骤增数十倍甚至百倍,这就为煤层的气送运移及开采创造了条件,所以煤层的瓦斯抽放应该是我国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主要途径之一。因为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与关键层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将煤层气作为一种资源充分利用于采煤过程中,通过岩层的移动和对瓦斯抽放的卸压作用来优化抽放方案,进而提高瓦斯的抽出率。所以要做到煤炭与煤层气的双向共采,就必须在开采过程中形成采瓦斯和采煤两套系统。借助岩层运动的规律与关键层理论中节理裂隙场的分布规律来抽放瓦斯。

3.3具体实践应用

通过关键层理论中的采动裂隙分布规律,建立了抽放瓦斯的O形圈理论,在我国淮南、阳泉等重要矿区已经投入试验和应用,O形圈理论也是瓦斯抽放钻孔位置选择布置的理论依据。另外,邻层开采煤层的下位关键层会产生破断运动,这种运动有利于控制煤层裂隙的发育。例如阳泉3矿的13煤综放面,初期开采时它的上邻近层在瓦斯卸压及抽放时会遵循抽放孔巷随着开采进程由采空区中部移动到O形圈内的规律。所以阳泉3矿13煤的综放面邻近层的瓦斯卸压就应该采取瓦斯向高抽巷布置的方案进行优化。最后是煤炭的地下气化技术,这是一种整体性很强的绿色开采技术。它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很看重,比如通过对煤炭进行控制性燃烧来控制地下煤炭气化所产生的苯与酚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以及因为煤炭燃烧所形成的二氧化碳的抽放处理等等。

低碳技术论文篇(4)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类社会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但也带来更多的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精神空虚等诸多风险,引发人们对传统技术理性的反思与批判。传统技术作为承载工业文明的实现模式和基本手段,忽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技术范式与技术理性受到了普遍质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现人们物质需求的满足,随之而来的精神需求、心理需求以及对生命健康、生态环境的需求也日益高涨,人类社会进入了林左鸣教授所界定的“广义虚拟经济时代”。“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中的人的心理满足关注的不仅是物质方面,满足人们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效用也是巨大的。如何回应和满足人们更高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特别是对清新空气、清洁水源、清净环境的消费需求,改变传统的高碳排放的技术经济路径,寻求低碳经济的技术理性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发展低碳经济,是广义虚拟经济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本文以广义虚拟经济为视角,考察低碳技术理性及其现实困境,不仅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物质态需求,还应满足包括精神满足、心理渴望、生态享有等的信息态需求,进而提出低碳技术理性的社会建构路径,实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广义虚拟经济新范式。

一、低碳技术理性:广义虚拟经济视域下的技术批判

在工业文明时代,技术进步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但也加快对有限的资源能源的开采和消耗速度,大量使用石化资源能源而产生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暧、能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退化、食品安全等重大社会与环境危机,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后工业或者生态文明时代,要求对传统高碳技术进行理性批判,更加强调面向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生态文明、低碳发展的技术诉求,回归人与自然和谐的低碳技术理性,充分体现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提出的二元价值容介态属性。

(一)工业文明时代的技术理性批判

“理性”(Reasou)一词源自于拉丁文Ration,内涵反复思考、账目算计、理由推演的基本意蕴,彰显依据既定规则进行逻辑推理的思维建构。技术理性即对技术实践所实现目标的逻辑反思和深度考量,是技术主体对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效用的理性判断。即技术本身不存在好坏之分,但一旦被人利用之后,就形成了技术理性的目的性与工具性的二元价值悖论。马克思基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性批判,深刻洞察技术的工具本质及其被资本家利用后形成对工人的剩余价值剥削、社会风险扩大及其对人性的主体地位背离。马尔库塞批判了工业文明时代技术演化的“单向度”人性,即人被技术驾驭后成为工具而非人的目的性存在。技术理性的统治构建了忽视工人主体地位、消除了工人反抗性的异化社会,因而人成为“单向度的人”。当技术成为某些人或者阶层等技术主体用以征服自然或人类社会的工具时,带来技术主体的有用性而形成对技术客体的主宰、剥削、征服。

工业文明时代的技术范式体现为技术主体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目的在于使技术主体获得更多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财富,其技术理性的基本逻辑就是通过人工技术手段将自然界的整体联系“割碎”,从中选择部分有用的材料,再按照人的目的重新组装。而借助传统技术手段的“割碎”和“组装”出的“人工物”,是依据人的意志和文化逻辑的必然产物,而不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逻辑的结果。如人类“高科技”的添加剂、杀虫剂、洗涤剂等“人工物”是从不同物质中选取出来的组装而成之物,技术成为改造自然乃至超越自然平衡的工具,结果Ю醋匀唤绲摹氨ǜ础薄S捎诙哉庑际醯母好嫘в及其产物的自然降解等问题缺乏深刻思考与理性批判,带来对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诸多风险,如自然资源耗竭、生态环境污染、人与自然的非和谐关系等。

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充分显露出技术异化自然属性,即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在造福人类的同时给人类生活及自然生态环境等带来的危害现象。技术特别是高碳技术在“成功”地战胜自然界和改造自然界的同时,不免可能带来自然界的报复,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进而形成潜在的技术风险。何谓高碳技术,就是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主要特征的技术经济模式,这些技术尽管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产物质财富的速度,也加剧了资源能源的耗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人性异化、财富分配不均、社会动荡等风险,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与和谐发展。近些年来,中国屡屡发生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重大事件,如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毒豇豆、瘦肉精、地沟油、镉大米、癌症村、PM2.5爆表等等,这些事件很多均与技术滥用、技术改造以及经济发展忽视生态环保问题等密切相关。传统技术的非人本性逻辑及其负面效应,引起人们高度警惕和理性批判。

(二)生态文明时代的低碳技术理性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形态,反映了长期以来人们社会生活在与自然环境进行联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自然环境和生态领域的深刻认识及其内在规律性的总结,更加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即人在获取自然财富的同时应该加强与自然的联系,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修复和低碳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对全球气候变暧、碳排放强度高居不下、雾霾天气频现等诸多发展难题,需要加强传统高碳的技术批判,呼唤低碳的技术选择和构建以低碳技术为主导的合乎理性选择的低碳经济模式。低碳技术是相对于高碳技术而言的,高碳技术与近代工业革命有很大关系,高碳技术是指近代以来以利用石油为主,大量排放碳及其相关物的技术,低碳技术是指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低碳技术的面很广,涉及等多个领域,包括煤利用技术、油气开发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等。低碳技术理性的提出是人类在自我拯救的理性自觉和技术建构中,体现着生态文明时代的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诉求与理性选择。

(三)低碳技术理性的二元价值容介态

生态文明时代的低碳技术理性契合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人本性思想。技术理性的无限膨胀造成人与自然间的对立,这与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技术价值观相冲突。由于温室气体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无限制使用石化原料和人类乱排放行为所导致的,能量获得和使用是通过技术对其现有状态和结构进行改变的,因而需要改变这种传统高碳技术范式,通过低碳的技术转向与选择实现低碳经济发展,进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切断经济增长和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联系,建立低碳型经济模式。所谓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区别高碳技术理性,需要发展低碳经济,建构人与自然和谐的二元价值容介态的低碳技术理性。技术创新应实现物质态(实物产品开发)与信息态(用户需求分析)相互融合形成的二元价值容介态过程。低碳技术理性体现了这种二元价值容介态属性,如图1所示。

从工业文明时代内在的反生态逻辑,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时代内在的生态性、人本性的逻辑,不仅重视物质需求的满足,注重选择低碳技术、资源能源集约、生态环境友好,还强调精神需求满足,注重低碳精神引导、低碳文化浸润、低碳环境与清新空气享有等多维度需求满足,进而实现广义虚拟经济时代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广义虚拟经济强调的低碳技术理性,即改变传统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利益的高碳排放型技术逻辑,转变为通过低碳技术创新、转化和应用,重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新型技术理性,这种技术理性符合既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也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清新空气、自然和谐等领域的强烈需求。

二、扩张与异化::低碳技术理性的现实困境

西方技术批判理论家们对技术手段的片面发展进行批判,对由技术理性扩张造成的技术异化现象进行了审慎的思考,要求人们弘扬技术的合理性。低碳技术已经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低碳技术理性成为对传统技术批判后的共识,但如何实现以低碳为目标的技术理性选择和经济范式转换?在现实中,特别是在技术主体层面,存在许多的认识误区和非理性选择。对于一项技术创新、应用、转化、推广等整个过程而言,涉及到企业、政府、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的利益,如果被某一主体所主宰和工具化运用,导致人本性的目的性价值缺失,必然导致技术的负面效应。如传统高消耗、高污染、高碳排放的技术演化范式中,仅仅考虑的是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缺乏对其他技术参与主体地位的考量,对公众、社会组织、科研机构等的相关利益被忽略,缺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和风险评估等,引发技术非理性扩张和技术异化的现实困境。具体而言,如表1所示,基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与公众等多维主体的考察,低碳技术理性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维度:高碳发展需求与低碳成本投入增加的逻辑困境

政府代表着公共利益,应坚持低碳技术理性,承担避免环境风险、减少能耗、减少污染、减少排放、保护环境保护等公共性职能。但政府因追求GDP增长和政绩考核等目标存在,导致在实际技术运行中难以遵循中立、客观、公共的基本价值理性,引发政府的技术理性扩张与行为异化。如地方政府大量引进高污染产业以便短时间内获得较快的GDP增长和财政收入,获得较好的政绩和升迁机会,不太重视高碳技术特别是高风险技术及其产业化所带来的各种风险问题。而低碳技术发展及其低碳转型面临高成本投入、长周期观望、高风险降临等不确定性问题,导致许多政府面临是保持高碳发展以追求GDP过快增长,还是增加低碳投入、制约高碳行为以改善环境治理,存在两难抉择和实现困境。技术发展缺乏政府足够的理性思考,甚至于许多技术风险存在与政府错误的决策行为分不开,如过于追求GDP增长和政绩考核,导致技术创新的目的在于增加GDP和税收,而缺乏对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治理,过快的矿产资源开发、廉价的资源性产品获得了微薄的财政税收和短期的经济繁荣,却带来了不可修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矿区地质灾害、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诸多风险。而对低碳技术研发、低碳技术应用、低碳产业发展等方面缺乏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和足够的财政投入,导致低碳技术、低碳产业、环境治理总是让位于短期的经济增长和政绩考核需求,难以进行理性、公正的选择。

(二)企业维度:高~的低碳发展风险与廉价的高碳产品的市场环境挤压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低碳发展中,企业是关键性的微观主体,缺乏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及其改造,低碳技术理性的选择以及实现产业低碳转型与优化升级就是一句空话。但企业在进行低碳技术的理性选择中,存在着许多的困境或者博弈行为。一方面,企业选择低碳技术理性面临许多的低碳研发风险。低碳技术选择及其创新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文件中,需要落实在具体的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过程中。更高成本、更长周期、更高风险的低碳技术创新往往制约企业理性选择。选择低碳技术,意味着要放弃现有技术工艺流程或者进行自我革命性的改造,而成功与否的风险存在制约了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行为。未来收益能否弥补成本、潜在收益大小以及创新项目成功的难预测性、知识产权保护的困难等均使企业可能放弃低碳技术创新选择。另一方面,市场较为廉价的高碳技术及其产品存在以及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环境,挤压和打击了企业的低碳创新信心。消费者更加偏向于廉价的高碳商品,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产品盛行,进一步挤压了低碳技术及其产品的市场份额,低碳新产品的市场体系没有培育,也没有站稳脚跟,因而在以价格论英雄、以GDP论升迁、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环境中,低碳技术选择只能处于劣势。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下,权衡利润、税收、研发投入三者的关系中,自然会选择经济与技术之间的低效率均衡。

(三)科研机构维度:低碳技术的难预测性与急功近利的科研体制带来的困境

科研机构包括高校和各种研究院、研究所,这些机构是低碳科技基础研究、低碳知识生产的重要源泉。科研机构直接参与低碳知识生产、低碳技术研发,与企业合作开展重大低碳技术攻关,提高低碳技术创新水平,为企业低碳创新能力提升、低碳产品开发等提供技术指导、技术支持和人才服务。但科研机构缺乏对技术风险的有效规避,难以确定低碳技术研发所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甚至于因利益的追求直接参与高碳技术、高风险技术的生产,不仅没有引导社会走向安定繁荣,相反增加了技术的社会风险。如三聚氰胺、各种食品添加剂、农药化肥等技术或者产品研发,带来了更高的食品安全、生态危机等风险,缺乏对低碳技术、低碳知识的生产与理性选择。许多食品技术、生物技术的研发不无与部分科研工作者谋求私利相关,许多加快资源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的高碳技术研发也离不开部分科研机构的推动。这些风险存在,与科研机构缺乏低碳技术理性、缺乏低碳知识创新、缺乏基本的科研伦理底线相关。

(四)社组织维度:发育不良、力量式微与功能弱化的困境

社会组织在低碳技术理性选择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中介服务角色和知识桥梁作用,为低碳发展提供各种技术、信息、知识的中介服务功能。社会组织以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主体,通过开展与技术创新相关的信息交流、决策咨询、资源配置、技术服务以及技术鉴定等业务,沟通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间的低碳技术及信息流动,实现技术创新各要素间的有效互动的服务体系。现实中,社会组织发育不良,在低碳技术研发、技术引进、技术推广、技术营销、技术投融资等整个技术链中的服务不够完善,导致低碳技术学习、创新、传播及其产业化应用受阻。社会组织发育不良、组织力量式微难以为低碳技术发展提供完善的功能服务,对低碳技术的推广、传播、应用乃至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均难以产生应有的作用。

(五)社会公众维度:对高碳产品偏爱、污染抵制乏力、低碳参与冷漠的困境

社会公众作为消费者实际上发挥着市场的方向标作用,消费者行为选择引导企业投资于生产行为。但不理性的消费行为则传递错误的市场信号,习惯性的高碳排放、奢侈浪费的面子消费、人情消费、形象工程等制约绿色低碳消费的理性选择。一方面,社会公众对高碳污染行为、高碳产品存在无意识状态,或者有意识无抵制行动,缺乏对自身环境改善的努力和抗争,而且因追求廉价产品倾向于高碳产品,因追求面子和排场倾向于奢侈品和高档包装商品,这直接鼓励了高碳产品生产,挤压了低碳产品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对企业高碳排放行为、环境污染行为的熟视无睹、忍受回避实际上纵容了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社会公众对高碳污染行为的集体抵制乏力、参与冷漠以及污染维权受阻等困境存在,也制约了低碳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理性选择。

三、广义虚拟经济视域下低碳技术理性的社会建构

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需要重视技术创新特别是低碳技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中的重要引擎和创新驱动作用,因而需要加强低碳技术理性的社会建构。社会建构论抛弃经验主义所谓的主观客观、映像实体的两分法概念,主张放弃以感觉经验作为试金石的经验方法,提出知识生产主要是在人际互动的社会范畴中形成,是人类社会大背景下的文化历史积淀与知识演化过程。因而社会建构论主张避免经验主义的单一模式缺陷,主张知识放到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中进行考虑,强调知识生产或行为选择的社会政治意义、道德伦理意义、实践演变意义以及相对于特定社会和历史时期的实用特点。对于低碳技术理性选择而言,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利益和价值需求,既要避免传统高碳技术理性所导致的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的非和谐状态,也要避免传统技术理性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高度分割状态,还要避免技术主体被工具化后导致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高度隔离状态,更要避免在技术创新与应用中存在的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科研机构、社会公众等利益主体均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缺乏人际互动和共赢互利发展思维,而导致各自为阵、互相残杀的负外部行为。

从社会建构论进行考察,低碳技术理性选择与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所提出的人本性、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高度统一性等要求相契合。因而,低碳技术理性的实现路径迫切需要以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为指导,加强多元化利益主体的社会建构。所谓社会建构,就是理性审视其他技术主体地位的存在与否,寻求更多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社会公民以及企业和政府等多元利益主体重视低碳技术及其创新,加强对传统高碳技术的理性批判,重构低碳的技术理性,培育低碳技术理性的社会氛围,进而构建低碳技术的物质态与信息态相融合的二元价值容介态结构。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实际上是对传统发展仅仅重视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积累的技术发展观进行批判,更加强调理性地对待经济增长与社会心理、技术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技术关系的社会建构。换言之,低碳技术理性的选择离不开多主体参与,如表2所示,要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公众等多维度建构低碳技术理性,共同致力于技术创新的合理性与风险性审视,加快传统高碳技术经济模式转变,重视低碳技术创新,降低碳排放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建构政府理性: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低碳技术政策供给

各级政府应树立低碳技术价值观,提高低碳技术认知和低碳知识素养,并研究制定低碳技术规划和低碳产业规划,重视低碳技术创新,重塑低碳技术理性,加快对传统粗放高碳模式的转变,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低碳发展理念,加大对低碳技术创新与发展的投入和政策引导。从宏观的视野进行战略决策和创新规划,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均能彰显低碳技术理性,重视低碳技术创新与低碳社会发展,在产业规划、政策选择、制度安排等多个方面注重低碳、注重节能、注重减排。第一,转变发展理念,改变GDP为主导的政绩考核体制机制,加强对高碳污染产业的淘汰和改造,重塑政府的公共理性和低碳技术理性。第二,各级政府应该加大低碳创新与发展的资金投入,建立低碳发展基金,用于支撑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业项目、低碳环保项目的推进。加强低碳技术、低碳产业领域的政策供给,制定和完善低碳发展政策,引导资金向低碳技术、低碳产业领域投资。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与扶持战略,加强低碳技术平台建设,尽快组织制定标准和建立促进技术成果转让推广的机制,有针对性地组织低碳经济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不断提高国家在低碳技术创新、低碳发展中的国际话语权和经济主导权。第三,政府应该加强对高碳产业的整顿、改造和淘汰,对高碳领域的技术开发及其可能带来的风险的技术创新加强监控,避免技术负面效应的产生,降低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风险,进而避免传统高碳技术理性扩张带来的技术异化和社会异化现象。

(二)建构企业理性:加快低碳技术创新,承担低碳社会责任

低碳技术理性具有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所提出的物质态和信息态二元价值容介态属性,低碳技术、低碳产品、低碳发展是世界潮流,也是企业发展的方向和重大机遇。尽管目前还存在高碳产品的挤压和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风险,但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是国家战略,也是全球企业部门生产的趋势,因此,企业部门必须紧抓低碳发展的市场机遇,加强低碳技术创新,抢占低碳发展的市场先机。企业在低碳技术理性建构中,要改变传统粗放型、高碳型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加强对传统粗放型工艺流程、生产模式的改造升级,紧抓低碳发展机遇,加快低碳技术及其工艺流程创新与改进,进行清洁生产,构建低碳型产品结构,重塑企业低碳形象和低碳竞争力,主动承担低碳发展的社会责任。大力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鼓励、支持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校联合开展绿色技术项目研发,建立低碳合作创新的长效机制。企业作为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的重要微观主体,要坚持低碳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高度结合,主动改造传统高能耗项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技术含量,以低碳技术理性改变企业发展方式和产品形象,以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品牌赢得市场发展机遇和经济主导权。

(三)建科研机构理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低碳技术价值观,增加低碳知识供给

科研机构要秉承社会正义、追求真理、实现人类和谐发展的技术理性,为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奋斗目标从事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知识生产。第一,科研机构包括大学和各类研究院所应该重视低碳领域的重大科技突破和低碳科学知识创新与生产,重视低碳领域的基础研究,为解决人类社会的重大环保问题提供理论基础,为低碳技术创新、转化、应用提供科技支撑。第二,要发挥科研机构的智力服务和科技咨询的社会功能,主动参与政府决策、企业研发与生产、社会建设与发展等各个领域中,以低碳的科学知识普及、低碳科技知识传播、低碳技术转化、低碳人才培养为抓手,引导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公众重塑低碳技术理性,重视低碳、参与低碳、发展低碳,进而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低碳型技术社会献计献策。第三,重塑科研机构及其科研工作者的低碳技术理性,永葆追求真理、维护和平、保障安全的学术理性和道德底线,坚决杜绝危害人类安全的各类实验和研发,坚决反对和打击各类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食品添加剂、转基因等高风险的技术活动,维护科研理性的良好环境。

(四)建构社会组织理性:培育低碳技术服务组织,提高低碳技术服务质量和效益

低碳技术论文篇(5)

②环保资讯网.“最环保华能IGCC火电站”成本高居不下.[EB/OL].’2010-11-8.

③王国栋,杨志.低碳经济[M].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1.

参考文献:

[1]王国栋,杨志.低碳经济[M].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1.

[2]黄栋.低碳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J].中国科技论坛.2010,(2).

[3]孙滔.低碳技术――低碳经济的核心竞争力[J].河南科技,2010,(8下).

[4]王文军.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范式与路径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09,(4).

低碳技术论文篇(6)

(一)协同效应动机西方主流理论认为追求协同效应是并购的最主要动机,包括经营协同、管理协同及财务协同效应。具体表现为实现规模经济的横向并购、降低交易成本的纵向并购及实现多元化经营的混合并购。协同效应主要为企业间的横向并购提供了理论基础。

1.经营协同效应来源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并购可以快速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降低成本,整合现有资源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解决规模不经济或范围不经济的问题,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其前提条件是行业或产业中存在规模经济但现实状况没有达到应有的经营规模,或行业中还可能通过并购现有生产销售渠道实现低成本生产同类或相关产品以实现范围经济。

2.财务协同效应来源于资本效率的提高及融资成本的降低并购会给双方带来财务上的种种效益,通过资本效率和税法、会计处理及证券交易规律实现财务协同效应。并购双方共同的保险效应、内部资金及外部资金的差别、证券发行与交易成本的规模经济引起并购资本成本的下降与融资效率的提高。而合理避税也是实现财务协同效应的重要因素。利用不同国家或企业在资产、股息与利息方面的资本税率差异,通过并购可以实现亏损递延纳税条款以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Linner,1971,Asquith,1982,Hayn,1989)。

3.管理协同效应来源于并购后管理效率的改善并购能整合双方的管理资源并提高管理效率。管理能力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软实力与核心价值,通过并购可以使高效的管理资源向低效的企业输送,并整合双方的管理资源,使低效的企业获得现代的管理技术与能力,实现价值增值与管理效率改善。

(二)追求市场势力动机并购扩大企业规模,使得企业在产品产量、销售渠道、原材料供应方面增加对市场的控制力,提高行业集中度,改善行业结构。通过并购公司可以拓展品牌领域,影响消费者的行为与偏好,提高企业的市场知名度与影响力,因而增强企业对市场的支配能力,导致企业市场势力增强并可能产生共谋与市场垄断,以达到垄断企业获取垄断利润的目的。

(三)降低风险动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多数企业都将选择多元化战略来控制风险。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领域通过并购扩大市场规模与市场份额,充分利用开发公司的现有资源,增加相关产品的生产以实现范围经济,实现多元化投资的综合效益,以寻求企业长期稳定的成长空间与经营环境。这种动机主要解释了以多样化经营为显著特征的混合并购。

(四)获取优势资产动机通过并购获取目标公司的优质资产是企业短时期内提高竞争力的重要策略。在市场竞争中有些公司拥有先进的专利技术与管理水平、庞大的销售网络、卓越的品牌及独特的资源优势,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不可少的要素。通过并购方式可以快速进入这些行业并获得企业最重要的优势资产,不愧是企业实现扩张战略的最优策略。

(五)产业组织动机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企业进入新的生产领域常常面临诸多壁垒,如达到有效经营规模需要大量的资金,必须拥有专利技术和专有信息,开发足够的市场销售网络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国际上还面临东道国的高关税与新型贸易壁垒,因此直接投资进入新产业面临种种壁垒限制,而并购却能有效突破壁垒限制,顺利低成本进入新兴行业,同时减少新建投资所产生的价格战与相互报复的恶性竞争现象,维护产业运行秩序。

(六)潜在价值低估资产出现托宾理论认为,在不考虑资本利得税的情况下,如果公司股票价值低于重置成本时(即托宾Q比率小于1),并购收益将大于0,此时并购可能发生。公司价值被低估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的经营管理未达到潜在水平、主并公司拥有市场未披露的目标公司真实价值的内部信息、因通货膨胀引致资产的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差异而导致公司价值低估等。因此当目标公司的市场价值偏离其真实价值或潜在价值时,二级市场的并购活动将不可避免。

(七)技术与经济利好形势出现生产技术是核心竞争力,基于技术整合的并购在知识经济时代盛行起来。推动并购的最重要变革力量乃是技术变革,包括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及互联网信息技术、通信及运输技术等。其次经营效率、产业组织变革及繁荣的经济金融形势是并购发生的催化剂。外界有利的技术及经济状况为企业并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助推并购行为的发生。

(八)法律管制放松并购涉及多方利益关系,因此公司并购常常受到本国诸多法律法规的约束,尤其在跨国并购中并购申报制度与反垄断制度较为严格,因此并购时收购方不得不考虑目标公司所在国的法律与管制状况。一旦法律与管制放松,进入障碍得到消除,新技术和市场竞争将会加剧,促使企业通过并购进入新的领域寻找发展机会,迅速获得竞争优势。

(九)资本市场驱动由于股票市场的非有效,股票市场会错误的估计收购方、目标公司及整合后的企业价值。股票市场对公司价值的错误估计是企业并购的主要驱动力,实证研究发现,在影响并购决策的诸多因素中,并购发生的可能性与股票估值的高低显著相关,股票被高估的企业更可能发起并购并运用股票支付的方式。因此市场驱动是并购的重要动因。

二、传统经济理论下的并购理论研究

局限学术界对并购的动因研究已经形成较完善的理论框架,但这种研究框架的建立几乎都局限于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传统经济理论。因此并购的动因研究大都考虑并购双方企业的价值增值,突出自身经济效益考量,而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并购产生的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使得有限的资源低效配置与严重浪费,微观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发展日益陷入资源瓶颈,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发展已经不可持续。因此在国际社会大力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形势下,中国政府也正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行绿色低碳经济模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所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以及国外环境的剧烈变化,国内企业的生存环境与竞争压力将日益激烈,内生的约束力也将不断加大,迫使企业逐步转变原有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增强社会责任感,以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为导向,改变原有仅重视自身经济效益的价值观念。在国家严厉的碳排放约束下,努力寻求碳汇资源已经成为许多高碳企业得以维持持续经营的稀缺资源,因此在企业并购过程中自觉考虑低碳策略也许是一种占优策略。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过程中,立足于低碳技术整合、谋求生态协同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低碳并购将是崭新的并购模式,尤其对于钢铁、煤炭及造纸等具有典型三高特征的高碳企业采取低碳并购模式也许是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三方协同的最优战略。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低碳并购的概念界定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能自觉遵循自然界、经济、社会及人自身的客观规律,不断改善和优化人类、自然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建立科学的生产与消费模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包括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生态消费、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生态科技与生态制度等七个相互影响及相互作用的基本要素。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尽快形成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消费模式,着力推进低碳发展、绿色发展与循环发展,大力开发新型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全面树立,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与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通过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并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建立由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与低碳产业体系组成的低能耗与低污染的经济发展系统,从而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并大力推行的经济增长模式,2010年8月中国已在5省8市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低碳经济模式,低碳技术、低碳生活、低碳城市等新概念正日益深入人心。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企业并购的内涵将发生重大变化,企业面对日益严重的碳排放及能源约束,基于低碳技术整合、追求生态协同效应、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低碳并购将成为并购市场的新模式并将逐步成为主流。低碳并购是低碳经济转型中出现的新型并购模式,其核心思想与价值标准体现在顺应生态文明与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低碳绿色发展,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以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最大效率地使用生产要素为特征的绿色技术进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线,通过企业之间的低碳并购整合有效降低能源投入及碳排放,或者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并购日益集中于更加节约能源、更少二氧化碳排放和更快技术进步的行业与企业,并不断增加并购双方的价值与生态效益,以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和帕雷托最优,因此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低碳并购赋予了并购概念新的内涵,并购的动因与模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极大地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四、生态文明视角下低碳并购的动因

低碳并购的动因与主流的并购动因迥然不同。主流的并购动因理论包括新古典综合派理论、协同效应理论、委托—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并购理论四种。新古典综合派理论阐述了经典的并购动因,主要包括规模经济效益理论、市场势力假说与税赋效应理论,而协同效应理论则是最重要的并购动因,分为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与技术协同效应等类型。委托—理论基于成本视角研究并购动因,提出了成本理论、经理主义假说及自大假说。新制度经济学并购理论则以Coase(1937)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认为并购主要动因在于并购所导致的交易费用的节约以及由此产生的并购后公司潜在效率的提高。而低碳并购的动因则明显有别于主流并购动因。从低碳并购的概念界定中可以看出,低碳并购是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新型并购模式,因此低碳并购动因除具有主流的动因理论外,其主要动因在于寻求低碳能源资源、获取低碳技术、培育低碳产业及开发森林碳汇渠道等。从碳排放量的多少考量又可以分为高碳改造、低碳升级和无碳替代等多方面的动因。

低碳经济赋予企业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严重挑战,在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努力培育和创新更多的新经济增长点,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通过低碳并购的方式并购新型能源企业,共同开发新型低碳能源渠道,大力研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培育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并购国内外拥有高新低碳技术的企业以获取最新的低碳技术,如清洁煤技术(IGCC)、二氧化碳捕捉技术与储存技术(CCS)等,大大减少了研发的时间与成本。中国的低碳产业培育机制基本形成,通过并购低碳产业可以顺利进入该行业,抢占市场发展机会,培育低碳产业。在碳汇成为大多数企业赖以持续经营的稀缺资源时,对许多高碳企业通过碳汇交易市场并购相关碳汇企业(如林业企业)是明智的选择。对于钢铁、煤炭、造纸等高碳企业,碳汇是其耐以持续经营的稀缺资源,因此寻求森林碳汇资源是这些高碳企业最主要的并购动因,可以大大减缓国家强制的碳排放权约束对企业发展的制约,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创造发展空间。

低碳技术论文篇(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业也在不断发展并且取得了极大的成果。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加速,机械制造业也开始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在传统的机械制造产业中,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也较为高昂,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同时对于环境也产生了较大的破坏。众所周知,在当前无论是资源的节约还是环境的保护都已经成为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点关注问题。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促进机械制造业的绿色和环保就成了机械制造行业中每一个人都在关心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低碳制造理论开始被应用到机械制造业当中,并且已经在实际的制造生产中发挥着作用。低碳制作理论与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节约资源,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构建提供帮助,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为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生存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

1低碳制造理论的含义与技术内涵

1.1低碳制造理论的含义

所谓的低碳制造理论指的就是将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同时还需要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损耗的一种现代制造模式。低碳制造理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实现低碳化生产,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要想进一步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那么就需要注意在生产过程当中,一定要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在物流、制造以及生产等各个阶段都需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保障资源的利用率,以此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当然,可以说低碳制造理论是在传统的机械制造理论中所衍生发展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加入节能减排以及环保等观念,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同时对于保护我国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的共同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低碳制造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也已经被广泛的应用。

1.2低碳制造理论的技术内涵

1.2.1清洁能源技术的应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清洁能源技术的应用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已经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而清洁能源技术包括太阳能技术、风能技术、水能技术以及生物质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生产,同时也可以减少如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消耗,为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帮助,对于自然生态环境也起到保护的作用。

1.2.2低碳制造设计技术。低碳制造设计技术被广泛应用在不同的行业当中,而低碳制造设计技术主要包括生产流程、模型设计以及生产方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1.2.3低碳制造技术。在低碳制造理论的应用过程当中,低碳制造技术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低碳制造技术是应用在实际的生产过程当中。从当前我国低碳制造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的低碳制造工艺包括制造工艺、制造过程以及车间低碳技术优化等多个方面。通过低碳制造技术能够对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同时也可以使得部分废弃物进行再生利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损耗,同时也可以减少废弃物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保护生态环境。

1.2.4碳汇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如今碳汇技术在机械生产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谓的碳汇技术就是通过新型碳捕捉技术,将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分离,然后再将分离出来的二氧化碳通过碳储存技术将其与大气层进行隔离。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碳捕捉技术较为成熟,但是在碳的储存上依然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陷,因此还需要加快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

2低碳机械加工制造体系

从当前我国机械加工的实际情况来看,低碳机械加工制造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机械加工的各个环节当中,包括生产制造、物流运输、产品使用以及资源利用等各个不同的领域。而低碳机械加工制造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机械生产过程的控制,以此有效地提高产品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在其他环境中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从而实现低碳目的。而要评判一种加工技术是否属于低碳制造就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量,分别是资源的利用率、资源的消耗以及碳排放量。在低碳机械加工制造体系当中,也是由三个方面的内容来构成,分别是产品的低碳设计、低碳化的生产过程以及低碳化的资源利用与开发。而在这其中,产品的低碳设计也是分为三个板块的内容,分别是轻量化、模块化以及生态化设计。加工设备、加工工艺以及生产管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则是属于低碳化的生产过程,而资源利用与开发的低碳化则包含能源与原材料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3低碳制造理论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实际应用

自19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不仅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在传统的机械制造行业当中,无论是产品的设计还是生产都更为看重产品功能、质量以及产品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环境问题的加剧也让所有人认识到在工业生产当中,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节约利用。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低碳制造理论被提出。低碳制造理论的提出与应用对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建立都有着巨大的作用。而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充分发挥低碳制造的作用,那么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环境以及资源因素的影响,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低碳制造的设计,这样才能将低碳制造理论真正应用到实际的生产过程当中。而要想进一步完善低碳制造理论,那么就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应用,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同时也能够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在前文笔者就提到过,在低碳设计当中主要分为三个板块的内容,分别就是轻量化、模块化以及生态化的设计。下面笔者就将针对这三个方面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3.1轻量化设计

所谓轻量化的设计,从字面上来看就是要将产品尽可能轻量化,以此来提高产品的品质。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从产品的重量、成本以及配套设施等多个方面去进行综合性的考虑,从而不断进行轻量化的优化设计,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还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轻量化的设计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船舶、机械、汽车等多个领域,轻量化设计在目前的机械产品设计中也是被应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之所以轻量化设计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三个方面的优势:首先,轻量化设计能够有效减少原材料以及能源的损耗,从而有效的节约资源,同时还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其次,轻量化设计能够有效减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以及使用过程中产生废弃物,特别是碳的排放量,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最后,轻量化设计还有减少噪音的作用,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噪音污染,从而为国民创造一个更为良好的居住环境。当然,轻量化设计有着各式各样的好处,但是在设计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在保障机械产品性能以及安全性的基础之上进行轻量化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产品的品质与安全,使得产品产生更加巨大的经济效益。

3.2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是当前一种较为新型的机械产品设计方法。而所谓的模块化设计就是根据不同的功能,将整个产品的制造分成不同的模块,然后根据产品的实际需要以及设计需求,将不同的模块进行排列组合,从而生产出不同品种或者是规格的产品。从当前我国的机械生产情况来看,模块化设计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机械、电子、航天航空等领域。而模块化设计的好处就在于,在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机械产品功能性的不同以及大量的非功能性单元的生产制造会产生大量的原材料以及能源的浪费,同时也使得产品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并不方便。这样一来,不仅会提高机械运行以及养护的成本,同时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建立。与此同时,在机械产品的生产当中,很难采用同一个标准对机械产品的非功能性单位进行评判。而模块化设计就可以通过将不同功能进行模块的划分,通过模块评判的方式对机械产品进行更为精准的评判同时也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不仅能够保障机械产品的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减少能源的损耗以及废弃物的排放,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做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3.3生态化设计

生态化设计指的就是在保障机械产品的功能性以及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损耗和浪费,同时还要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从而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就目前情况来看,生态化设计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能源、电子、化工以及建筑行业当中。而生态化设计除了要保障产品的品质以及安全性以外,还需要注重两个方面:首先就是资源的可再生性;其次是减少有害材料的使用。只有做好这两个方面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创建。

参考文献

[1]梁婷.机械制造中的低碳制造理论与技术[J].科研,2015,(10).

[2]王鹤.机械制造中的低碳制造理论与技术[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20).

[3]张建东.机械制造中的低碳制造理论与技术[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3.

[4]王黎明.浅析低碳经济环境下的新能源技术发展[J].企业导报,2016,(13).

[5]范静娟.浅析低碳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6).

低碳技术论文篇(8)

关键词: 低碳经济;低碳大学校园;全方位监管体系

Key words: low-carbon economy;low-carbon university campus;comprehensive regulatory system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240-02

0 引言

低碳大学校园概念是对绿色经济或低碳经济的回应,它指的是低二氧化碳碳排放量的校园。低碳大学校园建设指的是在大学校园的建设过程中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为实质,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为核心的规划和活动[1]。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总量的15%[2]。我国自从2007年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15次领导人会议上,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到2010年在“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于2020 年我国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 2005 年下降 40% ~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 15%左右,大力增加森林碳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3],表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或绿色经济的决心和目标。但是在目前人们普遍对低碳经济的认识不够,能否有力践行,能否使低碳概念真正融入每个大学人的思想里、行动中,科学合理的全方位监管体系构建显得非常重要。

1 低碳大学校园建设:全方位监管体系构建的含义与意义

1.1 构建全方位监管体系的含义 全方位的监管体系构建指的是在大学校园建设中,对每一个大学人,从教学到科研,从日常学习、生活到组织决策,从基础设施到校园文化,都按照低碳的标准和理念,运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对大学校园建设中的制度和行为实行从社会舆论、社会结构督察到内部监控、个人问责的监督管理,以保证校园建设的低碳运作。

1.2 构建全方位的监管体系的意义

1.2.1 有利于人们低碳理念的贯彻与执行 低碳经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特定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消费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凝练。但我国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和发展较晚,而且是起源于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张,成为科研时髦词的“低碳”与“低碳经济”一时难以自觉的成为管理意识和百姓意识的主流。现阶段,由于长期路径依赖,已经成为习惯的思维与行为模式一时难以彻底的改变,为了使人们行为符合低碳理念,用规章制度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是必要的。可见,通过有效的全方位的监管保证行为的正确性,以促进低碳意识的形成与巩固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

1.2.2 有利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创新与实施 任何有效监管都是建立在一定法律、法规基础上的有理有据的监管,监管是行为规范的保证。失去约束力而没有监管的法律、法规是空洞无力的。有效地监督与管理能赋予集体或个人的决策与行为以责任感,给个人、群体和组织以约束力,进而能保证人们的行为符合规章制度。同时,在监督与管理中,容易发现新的问题,对某些规章制度的可行性与合适性有个清晰的了解,从而可以促进某些相关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的调适与创新。

1.2.3 有助于提升监管的效力 建设低碳大学校园,是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内部方方面面的统筹,并与外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可细小到一个水龙头的购买,也可大到所有的建筑体系;它可深奥到许多低碳的技术原理,也可浅显到一草一木的种植;它需要节能、环保的技术支持,也需要相关部门的宣传。全方位的监管是点面结合的、纵横交错的、内外并行的监管,是环环相套的监管体系。只有这样的监管体系才能对个人行为和集体决策都具有约束力,从而促进监管的高效力。

2 低碳大学校园建设:监管存在的问题

2.1 内部监管不力 主要表现为内部监管机构与责任人不明确、监管依据不充分、宣传不力等。目前大学内部机构设置中没有独立的低碳校园建设监管机构与考核机制。虽然国家有发展低碳经济的主张,大学有建设低碳校园的理念,但没有具体的机构与制度监督与保证实行,低碳校园建设仍然是说归说,做归做。而且,低碳建设的技术含量相当的高,每个大学在低碳建设初期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如经济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以及发展规模等,其运作与考核的标准可能会不同,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为监管依据非常重要。

2.2 外部监管缺位 主要表现为社会舆论监督不畅、社会中介监察机构缺失、技术支持不力等。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低碳理念在科研阵地很时髦,但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得到社会的共识,由于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不够和初期投入的约束等原因,低碳大学校园建设理念没有得到大众媒体以及社会的太多关注与应有的监督。中介监督结构缺失,低碳技术支持不力,没有社会上的专业中介结构负责对大学校园的建设进行低碳的督察与审核,没有建立科学的校园节能系统的技术,全靠教育与建设等相关行政部门的意见与模糊的制度进行约束与监督,导致低碳大学校园的建设执行不力,节能减排设备改造滞后,节能减排行为约束不强。

3 低碳大学校园建设:全方位监管体系的构建

3.1 全方位监管体系构建的原则

①行政监管与技术监管结合。低碳大学校园建设涉及的技术含量高,方面广,教育行政部门单方的监管即使能到位,其力度也是非常小;只有与社会的相关低碳技术研究结构联合,并在内部设立相应的低碳研究与监管机构,才能体现监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实现有效的监督。

②指导与监管同步。如果监管仅仅是指出错误的行为并进行必要的惩戒,让人们明白什么不能做,那只是行为规范的一部。为了实现目标和规范行为,还要明确告诉人们怎么做是对的,这就是指导的作用。真正有效的监管是结合指导的监管,是边监督边指正边完善的监管。

③校内与校外监管并重。校内的监管主要体现为对老师与学生的行为的监管,是微观层面的监管,而校外的监管主要体现为宏观的政策与制度层面以及技术方面的监管。两者结合才能进行全面的从制度和技术到具体操作行为的监督与管理。

④个人行为与组织行为兼顾。全方位的监管包括对个人行为与组织行为的多层次的监管。为了真正落实低碳建设理念,保证低碳建设行为,组织决策行为和个人行为的监管都要兼顾。

3.2 全方位监管体系构建的措施

①提升大学领导者的监管力,明确责任人。低碳大学校园建设,起决定作用的是学校领导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监管。作为低碳校园建设的决策者、指挥者和监管者,大学领导的自身低碳素养影响到其决策偏好和监管效力。由于大学校园低碳建设涉及的面广,且技术含量高,光靠一些零碎的低碳知识和低碳理念是无否实现对低碳建设的系统领导,因此需要对大学领导者进行低碳理论与低碳经济行为的系统的综合的培训,以提高领导者在低碳大学校园建设中的领导力和监管力。把大学校园低碳建设目标的实现作为对大学领导团队的综合考核指标之一。从大学校级到部门领导,逐级都要有明确的责任人监管校园低碳建设,以保证各部门各环节相关低碳制度的正确执行与低碳目标的实现,并且将监管效果纳入个人绩效考核中,进行问责。

②大学内成立独立的低碳校园建设指导与监管结构。 大学内独立的低碳校园建设指导中心,既是大学领导决策和制定各种校园规章制度的低碳技术指导中心,也是管理、教学、科研等行为是否符合低碳标准的监管中心。主要为领导决策、制定低碳目标、规范低碳行为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与有力监管。低碳校园建设指导中心由低碳理论与技术方面的专家和相关领导者组成,对大学的低碳建设有深入的研究,能在不同阶段结合大学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低碳实现目标,并负责对大学领导和低碳建设负责人进行低碳理念贯彻与低碳建设领导力与监管力的考核,保证大学低碳校园建设目标的逐步实现。而机构本身将接受社会低碳经济发展指导中心的领导和监管,并获得相关的技术提升。

③加大校园内的低碳理念宣传,发挥校园舆论监督作用。低碳大学校园建设关系到的是每一个大学人的具体行为,单靠几个负责人,几份文件是无法做到的。作为知识整合的阵地,大学在倡导和宣传低碳理念与低碳行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并能起到组织辐射的作用。年轻人追求知识的热情与对未来美好的期望,将是校园低碳理念与低碳行为快速贯彻、践行和有效监督的基础。无论是老师引导的还是学生自发的低碳理念与低碳校园建设的大力宣传,将为个人低碳行为的自觉性和行为自律奠定意识根基。校园低碳理念与行为的舆论监督对于提升大学人时代素养和生活品味,改变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④畅通社会舆论渠道,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管力。低碳大学校园建设是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在大学减排节能实施的初期阶段,社会的效益较明显;但对于学校而言,可能由于设备的更新和改造,短期内的投资较大,内部不经济较明显,所以有些大学低碳校园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社会舆论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宣传与监督作用,对大学低碳校园建设行为进行正面的引导,对不符低碳理念的决策与浪费行为进行曝光,使低碳建设与大学形象联系在一起,让节能减排的投资付出通过增强大学声誉等的无形价值而得到补偿。畅通关于低碳大学校园建设宣传的渠道,保持大众传媒的公正性,增强信息的信度,赢得社会的真正关注,体现一定的发展低碳经济的科学理论水平,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

⑤加强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发挥社会的技术指导与监管力。政府应组织成立低碳经济研究与指导中心,加强社会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对社会各组织的低碳建设进行技术指导与专门监管。低碳大学校园建设需要整合社会的各种资源与经验,尤其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突破和一些组织成功的经验。北京大学与施耐德电气共同发起的中国高校能源系统设计与管理研究中心,将不仅为推动北京大学的节能减排行动和节能校园建设做出贡献,将为我国的低碳大学校园建设甚至其他组织的低碳建设做出贡献。在低碳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技术指导和监理能力。

参考文献:

低碳技术论文篇(9)

1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

1998年,AnnP.Kinzig等首次提出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ics)的概念[2]。“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3]。该白皮书宣布,英国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50年从根本上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英国能源政策的目标之一是,到2050年将英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削减60%,并于2020年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迄今为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成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表了4次关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评估报告。基于1995年的第2次评估报告,欧盟环境部长呼吁气候变暖要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气温高2℃的范围内。2007年,IPCC总结130多个国家2500名科学家的发现后,发表了第4次评估报告,指出多种因素的叠加将使全球变暖很快突破2℃的安全阀[1]。2006年10月,由英国政府推出、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回顾:从经济角度看全球变化》(SternReview)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4]。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引发了各国以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和兴趣。例如,日本要彻底转变产业革命以来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模式和经济架构,在世界上率先构建最先进的“低碳社会”[5]。美国奥巴马政府推行“绿色新政”,包括加大对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制定严格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出台《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等[6]。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向低碳经济转型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代表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显著下降,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5%左右[1]。与此同时,各国各级政府提出了无数的低碳举措,企业领导人也在积极行动。可见,低碳经济成为当前世界各国转变发展方式的最优路径。

2低碳经济的内涵

虽然低碳经济已成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经济前沿理念,但至今还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2009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研究》,将低碳经济概括为:“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势头”[7]。在对低碳经济本质认识的问题上,国内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尚未形成明确的共识,可以分为经济形态论、发展模式论,或兼而有之。经济形态论认为,低碳经济是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共同愿景。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其转型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8]。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低碳经济与目前国内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是一致的[9]。发展模式论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在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组织经济活动,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低碳型的新经济模式。具体来说,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10]。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低碳经济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11]。张坤民教授认为,低碳经济的本质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通过制度与政策的制定和创新,形成长期稳定的引导与激励机制,促进提高能效的技术,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创新,以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构建新的、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经济[12]。因此,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

3低碳经济的研究内容

3.1低碳经济的指标评价体系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低碳经济始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于低碳经济的衡量和评价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评价理论,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任福兵等从发展低碳社会的内涵和特点出发,按照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采用一定的方法,建立了3层次多指标的低碳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Delphi法确定各层次相关指标的权重,综合评价低碳社会的发展水平,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障碍[13]。付加锋等构建了以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低碳政策和低碳环境为维度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评价方法,以期为定量评估低碳经济发展潜力提供参考依据[14]。该研究在指标选取、权重确定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因此建立的综合评价体系也只是对低碳经济发展潜力的一种相对评估。付允等认为,低碳城市具有经济性、安全性、系统性、动态性、区域性,总结了评估城市低碳水平的2种方法: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并从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方面构建了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低碳城市的5大支撑体系,即产业结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消费支撑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15]。#p#分页标题#e#

3.2低碳经济与经济发展

国内有关低碳经济与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探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阶段、速度与碳排放的关系。例如,冯相昭等利用修改后的Kaya恒等式对1971~2005年我国的CO2排放进行了无残差分解,并结合宏观经济背景的变迁,对详细分析从“四五”到“十五”计划期间的排放变化,结果表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是CO2排放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强调指出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能效技术以及清洁燃料技术等措施能有效减少我国CO2的排放量,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贡献[16]。徐国泉等采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定量分析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经济发展对我国人均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对拉动我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呈指数增长,而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对抑制我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均呈倒“U”[17]。陈劭锋等认为,环境影响随着经济发展或时间的演变依次遵循3个“倒U型”曲线规律,目前我国环境与发展关系基本上处于经济增长主要驱动的环境影响强度高峰向人均环境影响高峰过渡阶段,这同时意味着我国要在短期内实现人均环境影响和环境影响总量高峰的跨越是异常困难的[18]。邹秀萍等借助EKC(经验曲线,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研究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并进行预测分析[19-22]。刘传江等依据生态足迹理论,从人口规模、物质生活水平、技术条件和生态生产力来论证低碳经济发展的合理性;运用脱钩发展理论来分析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并论证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能性;依据“过山车”理论(EKC假说),通过对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分析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来论证低碳经济的发展态势[23]。

3.3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

3.3.1低碳经济的技术支撑。发展低碳经济,最主要的是使得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消费模式向低碳方向转变,并发展低碳技术。未来,低碳技术将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标志,即谁掌握了先进的低碳技术,谁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24]。低碳经济技术的特征是污染排放量少,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更多地回收废物和产品,并以环境可接受的方式处置残余的废弃物。主要包括替代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能源利用技术、水资源利用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节能建筑技术、生物炼制技术、绿色化学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绿色消费技术、生态恢复技术、信息技术、评价技术、管理技术[25]。这些技术可以划分为3个类型,即节能技术、无碳和低碳能源技术、二氧化碳捕捉与埋存技术(把煤炭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封存在地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研究指出,应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提出我国低碳发展的技术路线图,促进高能效、低碳排放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逐步建立节能和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自然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加快对燃煤高效发电技术、COZ捕获与封存,高性能电力存储,超高效热力泵,氢的生成、运输和存储等技术研发,形成技术储备,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6]。付允等指出,碳中和技术主要包括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与埋存技术、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10]。姬振海指出,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主要包括电力、交通、建筑、冶金等部门的节能技术及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等领域的温室气体减排技术[27]。

3.3.2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国内学者大多停留在介绍国外低碳经济政策措施的阶段,没有形成有效的针对我国自身状况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特别需要指出,国内学术界尚未系统地以低碳经济的视角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产业区域转移问题。马艳等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低碳经济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发展低碳经济最根本的是要从生产方式的技术变革入手,将技术结构调整与发展低碳经济有机结合[28]。任家华通过分析低碳经济的发展特征,研究产业集群生态创新的方向和动力,分析基于“环境-资源-创新-经济”的生态创新系统,并提出我国产业集群的生态创新路径[29]。齐慧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全球气候安全的必然选择,也是内蒙古自治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与社会和谐友好发展的大势所趋[30]。崔奕等认为,根据我国国情,分类评述重点低碳产业的发展方向,这将有助于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制订合理的产业政策,充分发挥低碳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1]。蹇彪指出,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产业调整和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符合低碳目标的技术创新改造传统行业、发展新兴产业,并通过后者进一步促进技术的调整与升级,从而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2]。产业的低碳转型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33]。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视国情合理选择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34]。国内有关产业结构问题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相对比较丰富,然而涉及低碳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较少。

低碳技术论文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权理论;碳排放权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017-02

1 引言

“低碳经济”最早是由英国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的,是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减缓气候变化。低碳经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国际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当前,学者从产权理论角度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与交易障碍的排除上。国内最早用产权理论分析低碳经济的是天博士(2007),他对碳排放权的特征进行了界定,认为碳排放权具有稀缺性、强制性、排他性和可交易性的特征,提出构建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建议。张国丰(2011)通过对国内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现状进行分析,认为要从初始配额分配制度、市场机制和法律制度方面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张鹏(2011)从知识产权的角度论述了知识产权制度应在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上对低碳技术创新给以回应。然而,还没有学者从产权理论的视角对阻碍低碳经济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因此,本文从产权理论角度分析了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产权方面原因,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

2 相关理论概述

著名的产权经济学家阿尔钦将产权定义为:“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其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他强调的产权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也是一种制度安排,规定了每个人对应于物时的行为规范,要求每个人都必须遵守这一行为准则,若有违反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体现了产权在维护人们对资产的排他性权威。经济学家科斯指出庇古税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弊端,认为通过惩罚的方式并不能实现社会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在产权明晰的,且交易成本很低的情况下,私人之间达成的契约或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照样可以实现外部性内部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通过对大气资源产权的清晰界定以及合理的制度安排,通过产权分配、拍卖等方式为没有市场的大气资源建立起市场,让价格机制来调节大气资源的供需是实现环境污染外部性内在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其中,产权的清晰界定与交易成本的尽量降低成为推进大气资源市场化的关键。

3 低碳经济实施的难点问题

3.1 碳排放权的分配与核算较困难

首先,碳排放量难以测量。由于碳排放的主体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每个个体,每个组织都在进行着碳排放的行为,排放方式各种各样,排放总类纷繁复杂,排放时间和地域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次,不同产业之间碳排放量有很大的差异,如石化和煤炭产业的碳排放量远高于IT产业,如何在不同产业之间分配排放量,使得各产业的发展不受碳排放量的束缚,又能实现碳减排的目的也是个问题。再次,新建企业和已建企业之间在碳排放量要如何进行初始分配?有学者提出借鉴欧盟的“祖父条款”原则,对现有的排放者实行免费分到排放权,而对新进入的企业则采用有偿分配激励政策,这对于新建企业来说十分不公平,无形中就建立了行业壁垒,阻碍了市场的有序竞争。

3.2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善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行以行政指导为主,市场机制为辅的管理机制。在碳排放权定价上,一般只是依据国外的定价机制,而未形成自己的价格机制,价格往往不能反映出真实价值。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内部人控制等情况,导致市场交易价格容易受到人为的扭曲出现较大的波动性。不稳定的市场增加了买卖双方相互寻找、信息搜寻和谈判协调的交易成本。同时,在各个交易市场之间,存在着市场分割、制度不相融的现象,他们制定不同的交易制度,采用不同的碳排放量衡量办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碳交易的费用,阻碍了碳交易的顺利进行。

3.3 公众低碳意识比较淡薄

有一份调查显示,在实际生活中,有77.23%的家庭使用一次性杯子、筷子,仅有13.17%的人对废旧物品再次利用。在对低碳节能产品选择方面,56.81%人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更注重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这说明人们虽然对低碳经济有一定了解,但在实际行动方面并没有做到真正的低碳,小我观念的意识还主导着人们的思想。这主要源于:一方面,社会各界对低碳经济的宣传和教育力度还不够,公众对低碳经济概念认识不清,对低碳生活的具体内容不甚了解,对低碳生活方式的实现途径知之甚少。另一方面,社会上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利益激励机制以引导公众生活消费方式的转变。作为独立经济个体的公众,大多是从个人当前利益以及固有观念出发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对环境保护重视度不高。

3.4 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积极性不高

通过技术创新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率,是实施低碳经济最为重要的路径之一。但企业对国家低碳政策的响应度并不高,有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大多数企业投入的研发资金用于新产品开发的只有24%,用于基础研究的费用不到10%,用于低碳技术创新的费用就少之又少了。很多企业把政府的环境规制当做一种成本,并没有采取主动的绿色环境战略。这主要源于在现有经济体制下,发展低碳经济的收益与成本的不成比例。企业发展低碳需要投入大量的环保设备、采购环保原材料,使用清洁能源,这将极大的提高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在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企业都倾向于保持原有的生产模式。此外,我国法律制度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还不到位,创新技术很容易被他人复制和模仿。因此,很多企业主体并不愿花费高成本对低碳经济技术创新进行投入,更愿意使用已经成熟的传统技术,以避免低碳技术创新带来的风险。

4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

4.1 准确核定碳排放量,完善产权分配规则

在碳排放量的核算上,应对各企业建立碳排放量的测量系统,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定期公告,尤其要加大对高排放量企业的监测力度,对于像电力、石油化工等能源使用大户应单独实行减排指标的制定和考核。在碳排放量的分配上,应对各个行业推行有差异的碳减排额度制度。也就是要在每一个行业之间确定一个基准碳排放额度,基准额度相当于整个行业碳排放的中等水平,其发放方式可以实行无偿分配,但超过基准额度的碳排放量必须通过碳交易市场进行购买。对于像城市交通、建筑业等与政府政策、规划直接相关的产业,则可将减排指标分给地方政府,对于超额部分实行固定价格转让机制。

4.2 完善碳权交易制度,降低碳权交易费用

首先,政府要设立专门的碳权交易管理机构,对碳权交易的主体及其权利进行界定,制定相应的交易程序、交易规则,避免非法交易和幕后操纵行为。其次,建立交易价格监督机制,以约束内部人员采用权利寻租、价格控制等方式来谋求自身利益的行为,避免出现内部人控制的现象。最后,政府应该建立网上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将全国所有碳排放权交易所连在一起,把最新的交易信息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公布,以便于为交易各方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以降低交易费用。

4.3 引导社会低碳发展,激励公众全民参与

政府应当通过建立低碳示范城市,来鼓励城市发展的低碳化,并将城市的低碳化程度作为衡量当地政府绩效的一个指标,从政府绩效角度来强化政府的低碳行为。同样,也可以建立低碳创新示范单位、低碳创新先进个人等方式来增强人们参与低碳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公众参与低碳经济的方式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直接参与主要是指公众通过个人的行为来减少碳排放的一种方式,主要包括购买低碳产品、实行低碳消费,参加低碳活动、宣传低碳知识,积极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等。间接参与主要是指公众通过碳权交易市场对低碳企业、低碳技术进行投资的一种行为。

4.4 加强国际合作力度,促进低碳技术创新

气候变化问题的全球性特征,决定了必须通过各个国家间的国际合作来应对气候变化的难题。一方面,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力度,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共同攻克低碳技术难题,共享科技创新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应进一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技术。国家在继续实行低碳技术创新财政补贴、减免税收、低息贷款等政策外,还要加强对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的技术指导,通过建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创新,加快低碳技术的运用与推广速度。此外,政府要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本开发与管理体制,重视新能源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企业要营造吸引科技人才的良好氛围,为科技人才创建良好的研发环境以实现其自身价值,给以科技人才较高的薪酬福利待遇以吸引和留住创新性人才。

4.5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产权保护制度

健全的法律法规和产权保护制度是低碳经济得以实施的根本保障。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我国低碳经济相关法制制度还不完善,尤其是在碳排放权交易的监督控制上还有较大的空缺。为此,我国应立足本国实际,结合国际要求,逐步完善低碳经济的法律体系,为低碳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其次,要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一方面,企业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申请意识,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防范可能出现的知识产权风险。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的管理部门要加快对低碳技术的审查,建立低碳经济认证体系,推进低碳技术标准化进程,进一步完善资助制度以及风险预警制度。再次,要努力促进低碳技术的转让进程。现有的知识产权更多地注重产权保护,而忽略了对技术转让的促进。国家应从转让资金支持、转让制度保障、转让平台建设等方面为低碳技术的转让扫除障碍,促进低碳技术的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3):79-87.

[2]杨浩.现代企业理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张银太.低碳消费与低碳意识[J].世界环境,2008,(03):7-8.

上一篇: 急诊护士个人工作总结 下一篇: 金融合法化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