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课程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0 14:46:18

公共关系学课程

公共关系学课程篇(1)

一、课题研究

在公共关系课程的小组合作课题中,我们选取了“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与危机公关”作为研究的主题,目的是通过调查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以及政府危机公关的处理方式,当前的突发事件,以及媒体与公众在整个事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从而研究在突发事件中政府的危机公关策略以及从中体现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优缺点,最终从政府应当如何与媒体、公众交流的角度探讨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完善。

首先,我们通过搜集大量的资料,从中抽取了有关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以及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危机公关中的作用,并以温州动车事件作为此次研究的典型突发事件。其次,在了解了相关背景资料之后,我们制作了针对高校应届大学生的一份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是从个人信息、从个人角度看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核心要素,以及从个人的角度看政府如何处理与媒体和大众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提问。最后,通过对温州动车事件中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具体体现,选取了以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为核心的新闻会,和以总理为核心的新闻会,作为体现当前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不足和亮点的具体案例,并对此进行可分析,从而得出我们的结论。

二、分析总结

针对调查结果,我浏览了大量国内国外的资料,试图从繁多的建议和研究中寻找最佳的问题解决途径,以下是我对问题的分析和总结的最佳解决途径。

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搜集以及对温州动车事件这一突发事件的研究,我们目前主要需要解决的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的问题有新闻发言人的选择和发言技巧的培养、新时代下政府公信力的加强、危机公关中的媒体管理策略。旨在通过完善政府公共危机下新闻发言人的制度,协调政府、媒体与公众的关系,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

首先,我认为,新时代下的中国处于经济发展上升的阶段,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投入的不平衡,以及与各个国家的交流加强,文化冲击加大,不但增加了导致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因素增加,更加增添了公共危机事件处理的难度,所以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要与时俱进,然而,在新闻发言人制度中,最为重要的是新闻发言人这一要素,由于新闻发言人制度是通过提供人与人面对面的沟通,来实现官民互动,以达到实现充分交流的目的。

其次,在调查结果中,我们了解到目前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还缺乏公信力。据统计,我国目前有网民近5 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即时化、多样化、便捷化、国际化。在几乎每个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事件当事人、目击者、受害者及其家属、利益冲突方、民间组织等等,都是天然的民间发言人。而民间表达的意愿在网络平台上持续爆发,更是让不少新闻发言人措手不及。由此看来,新闻发言人背后的团队应当给予新闻发言人足够的信息支撑,最终给公众更翔实的信息。此外,新闻发言人不应只讲官话,只是盲目维护政府形象,并不是掩盖政府处理事件的不足,而是要积极的赢取社会公众的信任,以坦诚的态度积极的处理已经发生的事件,尽力挽回损失,取得遇难家属的原谅。

最后,是政府应当如何在危机事件中进行媒体管理。在危机发生之前,政府应当加强对影响危机产生的因素的监控和预警,利用媒体进行日常监督,尽可能地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在温州动车事件的案例中,其实是由于铁道部疏于对动车的日常监护和管理,才间接地导致这种事件的发生;在危机发生中,政府应当争取舆论主动权,及时地通过媒体向公众最新消息,通过媒体权威的信息,同时媒体吸纳公众的意见;在危机发生后,要积极的和媒体配合,公开事件处理的过程,重获公众的信任。

三、学习心得

在公共关系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问题解决能力,我认为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课题研究的学习方式非常适合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而且通过学习书本上的理论,并通过课题研究将理论结合实际,使得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这一课程的精髓。我在其中学习到了团队合作的策略、分析问题的思路、文献收集的方法、课程理论结合实际的应用,以及调查问卷的设计技巧和应用SPSS技术分析的方法等等,同时团队合作中,我和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在课题完成后,我们都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精神给我们带来的愉悦。

【参考文献】

公共关系学课程篇(2)

高校“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紧随时代、注重应用的课程。但是如何向学生讲授,使学生乐于学习、自觉学习,掌握其中的精华,并学以致用,这需要教师花大力气进行探索和尝试。本文在“公共关系学”的教学中,结合课程特点,进行了探索和改革。

一、教学观念的改革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教”的效果主要依赖于学生“学”的程度。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与模式已经不适应科技和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予以打破和抛弃。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高校的《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为了加强学生对公共关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在课程设计与教学组织中,教师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引导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以“扎实理论,兼顾实用,重在意识”为教学理念,配合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针对本课的特点,我在教学工作上做了一些改革的尝试,形成了较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从现有的教学内容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教学内容笼统。由于受课时限制,高校的《公共关系学》只能开设公共关系概论。“概论”是一个学科的导论部分,它对进一步学习起引导作用,在整体上明确学科内容和学习方向与方法,具体内容要在分支学科里体现。因此,以概论课方式开设《公共关系学》,对学生而言,仅仅是了解什么是“公共关系学”而已,真正的公共关系理论和技巧并没有掌握。第二,教学内容混杂。“概论”实际上包括“公关原理”、“公关实务”和“公关礼仪”等几个方面,在有限的课时(一般为32学时)中讲授如此多的内容,教师面临着内容一定讲不完的难堪局面,给授课和学习带来一定困难。第三,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教学环节。“概论”部分的教学,主要局限在学科和分支学科的原理、原则、内容、学科历史、学习方法等理论方面,实践环节严重缺乏,分支学科的实践性无法得以体现,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技巧。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探索。

1、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在教学中把繁杂的内容归纳为四章,使教学内容整齐、清晰,具体为: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论――主要回答什么是公共关系”;第二章“公共关系组织机构和人员――主要回答谁来做公关”;第三章“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主要回答如何做公关”;第四章“公共关系实物操作技能――主要回答公关做什么”。

2、注重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培养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注重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培养实践能力,积极探索符合人才培养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讲授教学理论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技术运用能力。加大各章节的实践力度、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在教学中增加公共关系各类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设计调查问卷,制定公关方案等;组织学生上台讲述最感人的沟通故事,组织学生做沟通游戏;模拟谈判,举行记者招待会,举办展览会,开展演讲或辩论比赛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说服技巧和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更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

从公共关系课程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公共关系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特别强的课程。如果按一般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讲授基础知识,学生记住教师讲授的内容,能回答所提问题即是收益者。公共关系则不然,学生即使能百分之百地回答出教师讲授的知识,也算不上受益,还可能是高分低能、纸上谈兵的空架子。只有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分析问题、处理突发事件、及时处理协调上下级、内外部关系,才算是真正的受益。这就要求教学方式必须要进行改革,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方法现已普遍运用到教学当中,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方法:一是在课程内容的讲授中穿插案例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难点和重点的理解;二是在课程内容讲授完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大型的公共关系案例讨论,加深学生对本课程全部知识的认识。案例讨论包括课后小组讨论和课堂上全班讨论两种形式。三是组织学生到周边企业收集公共关系案例,掌握案例分析方法。通过这种案例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理论知识,而且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应用公共关系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形成了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2、模拟教学。模拟教学就是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公共关系事件,让学生在参与中领悟公共关系的真谛。如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新闻会;演讲辩论;商务谈判等。一般采用学生自由混合编组的形式进行对抗竞争,课前准备,课堂演示,任课教师最后进行点评。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挑战意识、协作意识和成就意识。这种方法的不足是,学生课下需要作大量的准备。

3、SKIP教学法。这是江西广播电视大学熊江鹏老师设计的“SKIP教学法”。“SKIP教学法”改变了公共关系课程的传统讲述方式,每次课围绕一个主题,把要讲述的内容分解成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为story(中文意为“故事”)。主要通过几个公关故事案例的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相关问题产生兴趣。第二步为knowledge(中文意为“知识”)。将第一步讲述的故事进行提炼,概括出其中体现出的相关知识点和应当掌握的公关知识。第三步为idea(中文意为“主意、想法”)。由前面两个步骤,总结出一些普遍的、给人以启迪的公关思想和理念。第四步为problem(中文意为“问题”),提出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公关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回答。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根据需要把以上四个次序进行调整、变动。“SKIP教学法”,将相对抽象的概念、原则都揉进生动直观、具体可感的事例中。通过这四个环节的有机组合,使得学生对某一主题有深入、细致的理解,不仅潜移默化地获得一些理论知识,学习到许多间接经验、公关技巧,同时也引发其联想与思考,拓展个人的思维空间。

4、多媒体教学。在《公共关系学》的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全过程使用多媒体教学及视频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一方面提高了教学的生动性,丰富了教学内容,加大了信息量,有效将学生的课堂精力集中于听课和思考上;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学生记录和教师板书的工作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总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学习,在课程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测试教学。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增加了自我测试的环节,如《公关人员素质自我测试》、《沟通能力的测试》、《人际关系的测试》、《处理危机事件能力的测试》等。通过测试使学生清楚自身能力的现状,找出不足,明确改进和努力的方向。测试教学受到学生的好评。

四、考试形式的改革

公共关系学课程篇(3)

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以内容的广泛性、针对性、社会性和应用性受到众多大学生的关注和欢迎。我国的公共关系教育可分为专业的公关职业教育和非专业的公关教育,专业的公关职业教育目前在我国高校还不多见;非专业的公关教育由于学科设置不同,可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校级公选课。

我国高校开设的公共关系课大多属于非专业普及性公关教育下的专业课或公选课。开设公共关系专业课的学校往往有自己的专业教师和相对成熟的教学体系,而公选课教学往往是由相关专业课教师担任。同一个教师在同一学期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按照不同的教学要求和课时设置开展教学工作,这对专业课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因此,对公选课学生进行有效的课程教学设计,开展教学公关活动,改变传统的公选课学生专业化公关教学模式,是公共关系专业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分析教学对象,开展教学公关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通过满足公众需要而使公众满足自身需要的一个信息传播过程。通俗地讲,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公关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自觉的、真实的信息传播过程。开展公共关系活动要首先明确组织的公众对象,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也首先要了解、认知教学对象,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公关。对公选课学生讲授公共关系学更应如此。

在对公选课学生讲授公共关系学时不能像对待公关专业学生那样过多地讲授公共关系的活动模式和工作技能。对于公选课学生来说,公共关系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素质教育。也就是说,这些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来认知并接受一种全新的关系理念,并用这种理念去指导自身的思想和行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

二、传播关系理念,强化公关意识

公共关系的本质是改善关系,具体地讲就是改善社会组织和与其相关的公众之间的关系。不重视改善关系,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公共关系学中的改善关系注重主动、真实、公正、双赢和互动,与传统社会实践中庸俗的人际关系改善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选修公共关系学公选课的学生尤其是个别理科学生社会文化观念薄弱、社会适应能力差,对于社会中出现的正常关系的交往现象不够重视,甚至有的学生还会从低级、庸俗的角度去看待、分析和尝试。因此,在这些学生中进行客观的关系理念引导、教育,帮助他们尽快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关系交往理念,就显得很有必要。

公关意识包括形象意识、公众意识、服务意识、传播意识、协调意识和危机意识等,教师要重视公关意识在公共关系学中的教学地位,因为公关意识是公共关系所特有的理念,是公共关系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是整个公共关系学科理论的精髓和灵魂。没有强烈的公关意识,就没有对公关现象的敏感;没有对公共现象的敏感,即使公关理论掌握再多,遇到实际问题时也很难从公关的角度去认识和处理。因此,在对公共关系学公选课学生开展教学时,应重点强化公关意识,使学生具有一种系统、客观的公关理念,进而去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三、优化教学内容,重视情商教育

公共关系学以塑造组织良好的社会形象贯穿学科始终,在实践上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组织领域。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公关意识的组织不可能成为优秀组织,没有公关能力的组织也不可能赢得公众的认可和信赖。同样,没有公关意识和不重视公关活动的个人也很难在社会组织中脱颖而出。在公关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公关理念的教学,还要针对大学生的需要开展情商教育。

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或情绪商数,是指一种情绪的智慧,是一系列与人的素质有关的情感心理素质和处理情绪的能力。情商的提出既是对传统智商理论的挑战,也是对“聪明”和“人才”全新的诠释。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业领域不同,对世界、社会、人生等相关问题的思维方式也就会有所不同。同样,不同的情商也能造就不同的人生,甚至“情商决定命运”。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除了讲授公关理念,还应重点强化学生个人的情商教育,以提高学生在自我认知、情绪管理、自我激励、认知他人、人际沟通等方面的能力。

教师要重视情商教育,就应重点从以人为本、交往技能和交往礼仪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内容设计。

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对国学思想进行总结,以自己的感悟影响学生,同时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知识渊博的良好形象,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

在进行交往技巧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正确、有效的处世方法,运用情境教学法,在课前根据不同的专题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深入开展讨论,然后教师再对这些讨论进行总结和引导。

教师在讲授礼仪知识时要有针对性,对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礼仪知识,要做好总结性互动教学。

一般来说,公选课的学时设置都比较少,因此教师在开展情商教育时针对性要强,教学内容设计要合理,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要引导学生重视自身修养和交往技巧。

四、丰富教学方式,追求互动教学

公共关系是一个信息传播过程,也是一个双向循环的持续传播过程。因此,公共关系课的教学也应重视互动教学。目前,高校的师生关系并不是十分融洽,课后任课教师与学生互不相识的现象非常普遍,其根本原因在于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与学生没有进行有效的互动,缺乏关系的改善。

公共关系课的教学过程也是一个教学公关过程,如果教师不主动创造条件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积极、团结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就很难使学生主动接受,教师也就是一个不称职的公关工作者。因此,丰富这门课的教学方式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1.案例教学法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要注重案例的选择和更新,还要明白案例分析不是案例故事介绍,而是要通过介绍案例让学生分析相关问题,提高学生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对公关理论的理解和接受。具体实践中,教师可按照“阐述理论――导入案例――激发思考――讨论分析――提出结论――总结归纳”的步骤开展教学。

2.分组PK法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的团队向心力和凝聚力。例如:教师可策划一次模拟公关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自己选出组长、设计团队名称和标志、安排工作、进行公关策划。

3.角色扮演法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认知自己的情感,了解自己的情绪。

4.情境教学法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情境,组织学生模拟公关角色解决“实际问题”,并针对具体的社会问题和交往问题展开专题讨论。

参考文献:

[1]周安华,苗晋平.公共关系理论、实务与技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余明阳.公共关系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公共关系学课程篇(4)

随着整个社会、企业对人才需求观念的转变,即从掌握理论知识的人才到掌握技术、技能的人才。这就要求培养人才基地的大学与时俱进的培养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此,必须在课程教学方面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公共关系》课程作为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是立足于传播学、行为科学和管理学基础上的新兴交叉科学,其核心理论就是树立形象、协调关系,内求团结、外求发展。可见,《公共关系》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性。因此,对学生来讲,学好公共关系不仅可以增强“公关”意识,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因为素质和能力的基本展现就是待人接物、为人处世和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的公关基本技能。这也是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展现,是学校软实力的重要表现。

所以,为此目标,教师授课就不能纯粹采用、运用传统的讲述法进行教学,而必须尽可能的运用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掌握“公关”技能。

一、目前我校《公共关系》课程教学现状

1、以理论教学为主,基本无实践,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

目前,我校各专业的《公共关系》课程的教学形式依然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形式,基本没有实践教学。而且我校基本上都是合班上课,实践教学的操作难度比较大,再加上课程的课时量较少,这就使得教师授课基本上无实践或少实践。那么学生也就缺乏实际操作锻炼的机会,实际操作能力差。

2、课程实训教材滞后

由于公共关系学研究的范围广,适应各种类型的组织,因此相关的理论著作和各种版本、类型的教材种类繁多。但基本上多偏重于理论教学,以提高学生动手和操作能力为主的实训类教材则很少,使得学生学习和教师实践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

3、实践教学的制度、政策滞后,缺乏合理性

虽然,学校大力提倡、鼓励教师探索研究实践教学,但与此向配套的相关制度、政策却滞后,而且有些政策还缺乏合理性。例如,事先没有明确说明实践教学对教师的考核依据和课时计算标准,等到课程结束才告知相关程序和标准。而且对于实践教学的地点要事先层层申请,课后还要上交各类材料和总结等等这些都严重挫伤了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因为实践教学所花费的心血和努力远远大于纯理论授课,但却无法得到公平合理的认可和回报。

二、《公共关系》课程实践教学的建议

1、掌握实践教学中学生的特点

学生在“教学”中,不仅是教学对象,更重要的则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就必须立足于学生,考虑到现在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尤其是我校学生自身和学习特点,按照学习规律,针对性的进行多元化、创新性教学。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应试教育体制下时代宠儿,一方面,从小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压迫式的接受了很多理论知识,因此到了大学多少对理论教学从心理上有些逆反。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大学生比较自我,更加注重自我需求和兴趣。

我校作为三本院校,其学生的总体特点有其时代大学生特点的共性,也有其个性特点。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我校学生非常清楚目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形势,也意识到自己动手能力差,与社会、企业要求差距大,在学习、生活中发现自己的沟通、协调、应变、交际、礼仪等知识严重匮乏。但另一方面学生又对理论教学缺乏兴趣和热情,从心理逆反。所以针对我校学生的这些学习特点,再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为确保《公共关系》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和突出该课程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在课程教学过程应充分体现出以社会、企业为导向,以素质和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教学思想。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切实提高《公共关系》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

2、合理安排实践教学计划,锻炼学生的公关技能

为突出学习《公共关系》课程的直观性、针对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计划中应根据专业特点和学校实际状况,合理安排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计划。

针对学生喜欢追求新奇性的心理特点,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新闻热点事件引入或切入,组织学生对这些热点问题、热点事件从公共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点评,已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分析、点评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公共关系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公共关系的基本技能。并且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在校园内进行各种公关活动,例如运动会期间为自己所在院系进行公关宣传活动、为自己竞选社团等进行公关活动。都可与课程的实践教学计划相对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公关、体会公关、学会公关。

3、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重组教学内容

作为三本院校,我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而现代社会、企业需要的是具备一定动手能力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因此对于公共关系课程的实践教学要在培养学生基本专业理论知识之外,更加注重学生的公关能力和人文素质及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所以应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重新调整公共关系的授课内容,突出我校学生公关能力的某一方面,把“点”做强。那么对应的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在确保课程体系的完整和系统性的前提下,然后按照专业特征并兼顾学生兴趣,有重点的加强培养、锻炼学生某个方面的公关技能,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自身技能,也为其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提供独特的竞争优势。

4、多渠道拓展课程的实践教学基地

要充分利用各类实训设备、环境,强化实践教学,本着有条件要上好课,没有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的也要上好课。公共关系课程的实践教学无需特殊的环境,只要能够明确主题,依据环境设计,就能装饰出所需要的实训环境。例如,在教室就可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进行单项的公关技能训练。而在会议室就可进行会议、谈判等方面的训练。在社团活动中心、展览室等则可进行商品的陈列、展示活动的训练。此外,还应积极地拓展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够直接观摩、参与社会上大大小小各类企业的各种公关活动,这些真实的场景、事件,带给学生的触动是校内实践无法比拟的,能够让学生在实际中快速成长,提高综合技能。

总之,无论是从我校的长远发展,提升其竞争力,还是从提升我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等方面,都应明确《公共关系》课程实践教学重要作用,并切实的加以合理运用,使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社会。从而让学生乐于学和学以致用,提高其公关意识和能力,进而增强社会、企业对我校学生的认可度。最终提升我校在同类院校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谭昆智.公共关系策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

公共关系学课程篇(5)

公共关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与应用性都比较强的新兴学科,它与其他学科例如营销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都有着密切关系。通过该课的学习,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从公共关系课程的学科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1]

一、改革教学观念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向活动,需要双方互相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已经不适应当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要不断从实践中获得新的教学经验,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改革教学观念。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的培养,在课堂中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发展个性的同时提高对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由于公共关系学的应用性特点,教师应加强课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能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做到学有所用。教师在设计课程与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不单单负责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组织并指导学生,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作为教学主导,应结合课程特点,改革教学观念,以“丰富理论,加强实践,重在意识”作为公共关系学的教学理念,为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改革教学内容

当前公共关系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材内容比较笼统。高校的课程时间比较有限,教师完全不能在课堂上讲完所有的教学内容,只能针对性地对公共关系学的概论部分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程设置的目的与课程学习对学生的影响与作用,在整体上分析教学内容与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只能对教学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不能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与技巧。二是教学内容混乱。教师通过概论部分的讲解,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然而实际教材中的概论部分包括了“原理”、“实务”和“礼仪”等方面,有限的教学时间加重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三是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应用。概论部分的知识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这一环节,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导致实际工作能力无法得到锻炼与提升。针对上述若干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改革教学内容:

1.整合教学内容

将原先公共关系学笼统而又混乱的内容进行系统地归纳,使每章的教学内容都比较简洁清晰、有条理。比如可以设置公共关系的“概论”、“组织机构与人员设置”、“工作程序”、“实物操作技能”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对“何为公共关系”、“由谁来公关”、“如何做公关”、“公关做什么”进行系统地讲解。

2.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在公共关系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锻炼技能与技巧。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增强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力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例如,在理论教学时增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并组织学生制定公关方案、设计问卷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参与课堂,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一味地通过课堂讲解,对知识进行传授,学生不能真正地掌握公关技能,尽管学生能够用理论知识回答教师的问题,也只是纸上谈兵,缺乏实践应用能力。由于公共关系学实践操作性、应用性强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不适用于该课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不只是担任知识的传授者,更应通过正确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操作,能够正确处理日常交际关系与突发事件,让学生真正受益于所学知识。

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时间比较长,已经普遍应用于教学中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通过在教学中穿插案例分析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教师还能在课程结束后组织一个大型的讨论会,就所学的公共关系内容展开深刻讨论,让学生对课程的所有知识有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案例教学法在公共关系课的实践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还能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2]

2.模拟教学

所谓的模拟教学,是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拟方式参与公共关系的具体事件中,让学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处理公共关系,并从中得到体验与收获。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商务谈判或者辩论赛等教学活动,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辩论,活动大致可以分为材料准备、课堂实践与教师点评三个步骤。模拟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真正参与实践,通过组内合作与小组竞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多媒体教学

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越来越呈现信息化趋势,在公共关系课程中应用现代化技术,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大量减轻教师上课时的任务,减少教师板书的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还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共关系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需要培养应用性人才。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公共关系教学,根据学科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改革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实现学为所用的教学目的。

公共关系学课程篇(6)

一、高职院校公共关系课程介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上的主体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各个主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在各个组织与企业之间基础与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肯定会由于利益的原因出现过各种错综纷杂的矛盾与冲突。一种良好的沟通语言,一个有效的沟通技巧对于市场上的各行各业的主题来说越来越重要。

公共关系学是随着社会中各个企业的发展需要而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公共关系学是社会组织为了树立良好的形象,运用传播、沟通媒介和手段,与其公众结成的利益一致的社会关系。公共关系学课程是一门强调实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而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就是培养专业人才。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都是走上社会后直接能够为社会创造出价值的。所以,高职院校中的公共关系学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就能够及时的帮助企业走出公关危机,创造公关奇迹。

《公共关系学》的课程设置目的主要是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公共关系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公关实务技能。让学生在充分掌握公共关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初步处理企业公共关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公关意识,提高学生的公关素养,为市场上各个企业主体的健康发展提供人才。

二、高职院校公共关系学教学现状

(一)高职院校的课程学时安排的比较紧张,学生短时期内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公共关系理论知识,高职院校的课时安排比较紧张,而且在课堂上老师教授的内容比较多,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课时安排的比较紧张,外加上教师在课堂上授课内容繁多,使得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消化所学知识,更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实践所学内容。最终导致他们对所学知识没有深刻理解。

(二)学生的课后复习意识比较薄弱。由于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比较多,很多学生知识机械记忆了某些知识点,并没有真正去理解它。所以要想把公共关系学学到最好,还要求学生在课后的时间里花时间去理解,去揣摩。在高职院校中,学习氛围相对于其他高等院校来说比较薄弱,所以很多学生的自制力很差,没有安排自习,这样就会使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在大脑中丢失三分之二。在考试前期只是机械的背诵来应付过关。对学习过的理论知识缺少反思,缺少理解,就无法在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

(三)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及时的提供给学生实习锻炼的机会。由于实习和实践的成本教高,消耗的时间也比较久,所以很多学校就省去了实践环节,单纯的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导致很多学生的实践能力偏低。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虽然很优异,但是走上社会后,在企业实践中都会显得很茫然,不知所措。这些学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高分低能儿”。这种现象在很多学校都有或多或少的体现。这种锻炼机会的缺失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下降,进而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就业率。

(四)高职院校中的教学设施落后,使得学生课堂缺乏生动形象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高职院校没有教育部的经费支持,所以很多学校都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教学经费不足就使得学校的教学设备比较落后,软件也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使得学生课堂没有生机和活力,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无法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五)公共关系学涉及的学科范围比较广,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学习的教材比较有限,教课老师的整体素质也受限。公共关系学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在这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要同时学习到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广告学、礼仪学、经济学等各个学科。但是学校的教材却是有限的,各专业、各学科的授课教师也是受限的,所以学生在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上比较薄弱。此外,在学科交叉学习的过程中,各科教师的教课内容出现“撞车”的现象。

三、加强高职院校中公共关系学教学方法探讨

(一)科学安排公共关系课时,让学生有充足的空闲时间去消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课时与课时之间的时间要科学,不要把课时安排的太紧张了。课时的设置原则是要让学生对课程的内容保持新鲜感和好奇感,有充足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课时的科学安排也可以让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备课,让课堂上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有效。高职教师在科学安排的课堂上也可以根据时间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来适时的安排课堂的各项内容的先后顺序。总之,在科学安排课时的背景下,教师可以有效的对课堂内容进行把控,学生也会有充足的反思和总结、理解时间,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要增强学生课后复习和总结的学习意识,高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总结和反思课堂所学知识的习惯。学生通过课后的反思和深层次的理解,就可以将所学知识完全消化掉,印象也会更加深刻。这样就避免了学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在学生进行课后总结和反思的过程中就会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重新复习一遍,然后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那些知识。只有通过这种课后反思的方式才能够让学生深层次理解和记忆公共关系专业知识。但是这种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督促,教师应该适当的给学生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开动脑筋去完成作业。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就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培养这种课后反思和总结的意识,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

(三)高职院校的校领导也应该配合学生和教师的授课过程,重视学生的实践机会。学校要通过与企业签约合作等各种方式,为学生寻找更多的实践机会。只有让学生参加到真正的社会实践中去,才能充分感受企业工作氛围,参与企业公共关系处理全过程,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参与到公关实践中,学生才能对所学课程产生更大的兴趣,也可以从实践中找到与理论知识的现实差距。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真理来源于实践。所以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公关模拟训练活动,让学生踊跃的参与进来,参与整个公关过程,让学生一起商讨公共关系课程中学习的技巧和技能的应用方法。

(四)倡导教育部门加大对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更新高职院校的教学设备,及时更新学校教学过程中用到的教学软件。这些新设备包括电脑幻灯软件、教学录影带、VCD、投影胶片、实务演示材料等等。在教学课堂上应用了这些先进的软件,演示和播放已经发生过的各种公关现场和公关过程。也可以用视频录像等现代化的各种教学手段,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学生在课堂上的记录和教师板书的工作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设备和新技术能够为提高学校的教学效率提供物质基础。所以,学校一定要加大对教学设施和新技术方面的投入,提高学校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五)引进与公共关系学相关学科的系列教科书,同时加强对各相关学科的高职教师的培训。引进先进的教材,无论是发放到学生手中去让他们学习,还是放到图书馆里面去,都会达到对学生增加知识的目的。这些教材的引进可以补充学生各方面的常识和相关理论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也要招聘一些对公共关系学相关专业有所研究的高素质教师。并且通过不断的培训和锻炼,提高他们的整体教学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就会在课堂内容的设置上加入一些社会新鲜的事物,吸引学生的眼球。也会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些意境,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多学科教科书和教材书可以使很多学生在浏览的过程中喜欢上公共关系学科,也可以帮助他们养成遇到问题通过自己查阅资料的途径来解决的良好学习习惯。

公共关系学课程篇(7)

《公共关系》是高校公共管理科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有关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公共关系与公众的基本概念,企业所面对的主要公众及如何处理与这些公众的关系,公共关系实务等内容。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共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能从总体上把握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体系,并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公共关系实践,分析实际案例,培养现代公共关系意识,完善自身公共关系素质,提高实际公共关系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一)公共关系概念的理解

公共关系课程中有很多理论点都可以通过案例来教学,案例教学可以贯穿整个公关课程当中来。如在讲授“公共关系概念”时,要求学生理解组织与公众的关系,就可以把组织和公众都通过例子来讲解,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关系的程度实现组织与公众关系的运行。如销售企业与其顾客之间的关系,物业公司于小区居民之间的关系,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等。这些丰富生动的例子可以让学生迅速明确公共关系所要研究的内容和理解公关的本质特征。

(二)公共关系所涉及内容类别的理解

根据内容所涉及的具体分类,可以通过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如在讲到塑造组织形象的问题上,主要包括建设型公共关系、维系型公共关系、防御性公共关系、交际型公共关系、宣传型公共关系等十种类型。对于这些不同组织形象的塑造,我们也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加以阐述,如建设型公共关系,一般来讲都是适用于组织的开创阶段或某项事业、某个产品的问世阶段,所以像类似于开业广告、开业庆典、免费招待等活动都是很好的案例资料。在讲到公众的分类问题上,仍然有大量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来理解问题,公众按不同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分类,顺意公众,指的是那些对组织的政策和行为赞成和支持的公众,如针对某个产品的忠诚消费者就成为组织的顺意公众,如中国移动的广大客户就是这个产品的顺意公众。

(三)对公共关系中实务问题的理解

根据具体的公关实务,把案例贯穿于课堂当中,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知识,同时可以增加课堂的效果。如讲到公关广告,公关广告和商业广告有一些差别,如何更好地理解公关广告的涵义呢,可以播放一些企业的MV,如“康美药业”等,加深学生对公关广告的理解。类似于企业的赞助广告、创意广告、致歉广告、服务广告、宣传广告等都有非常多的例子来解释其现象和本质。在讲到公关职能时,就可以通过案例“日本人巧探大庆石油”来解释公共关系采集信息的功能。

三、案例教学的积极意义

《公共关系》这门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提供生动、真实的案例,并且在实际的讲解过程中,确实有生活中直接可以拿来的案例,这些例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同时更能在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案例的智慧和乐趣。

(一)理论与联系相结合,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高校现在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理论要联系实际。案例教学最突出的优势之一,便是将日常生活中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事例作为教学内容,以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真实的数据为依据,通过对各种类型案例的剖析,运用创造性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协作能力。

(二)案例与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接受事物,这在公共关系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堂上很不实用,久而久之,学生会觉得乏味,产生厌学心理。但在课堂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来体验角色,如我们可以通过参加者的角色来举行庆典活动、新闻会、公关策划活动等,让学生以真实的身份来体会公关活动中的具体操作和实践。

公共关系学课程篇(8)

1.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为教学提供了广阔平台

新媒体依托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形成了巨大的网络体系,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源丰富、传输快捷和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等优势,较之以往任何一种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都有根本性的跨越。公关课程的教学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挖掘出大量新鲜的、丰富的、典型的、正反面的企业案例资源;可以通过新媒体大规模地、主动地、快速地传播正确的思想、理论与价值观;其跨时空的特点为师生、生生的课后互动交流提供了崭新的、空前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平台。

2.新媒体的介入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手段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教学的方式和手段都获得了突破性的改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掌握和了解第一手信息和资料。学生可以通过“百度知道”、“新浪爱问”、“soso问问”等工具查询需要解决的难题;可以通过“问卷星”、“调查派”调查搜集相关信息;可以通过“谷歌地图”了解全球各地方吃喝玩乐的最佳去处和感受全球各地360度街景视图;可以通过“谷歌学术”搜索来自不同来源的文章、论文、图书、摘要和文章,从而找到整个学术领域中相关性最强的研究;可以通过“优酷”观看企业的形象宣传视频了解企业文化内涵;可以通过“网络公开课”聆听大师的课堂;还可以通过“微博”和“贴吧”个人掌握的最新信息。这些网络科技手段的使用,使得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更神速、更快捷、更便利,也无疑促进了教学手段的创新和升级。

3.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互动性加强了教学的自主性

新媒体时代下,教师不再是主导者,更多的是方向的指引者:需要引导学生鉴别海量网络信息的真假虚实和价值观念的是非曲直;引导学生多方面、多维度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从而形成特定的适合的思维范式;把相对固定的、按部就班的课堂搬到活动的、充满个性的网络中。同时,新媒体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不再是传统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可以接收来自全球各地的不同声音,可以和全球各地的网友、博友进行学习、互动和交流,用自己在新媒体上的所见所闻去思考、鉴别和选择有利的信息,补充课堂外新的知识和内容,从而找到符合自己个性发展的更好的方式。这样减少了学生对教师、对课堂、对教材的依赖,教学的自主性明显增强。

二、新媒体时代公关课程教学的挑战

随着新媒体的影响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信息失控、人际关系脆弱、西方文化强化、网络信任危机给教学带来新的问题与挑战。

1.海量信息的真假虚实难辨

新媒体传播技术打破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交往中个人的性别、年龄、身份、职业等一些重要的社会特征被掩盖,双方可以通过QQ、微博、贴吧、论坛等形式“毫无顾忌”地发表言论。在这种虚拟和匿名的环境下,有的只是符号的交往,其信息真假难以鉴别。因此,需要教师和学生冷静、理智地看待各种报道,尽量选择权威性、知名度大的官方网站获取相关信息。

2.新媒体负面信息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

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是媒体”,每个个体既是信息的转播者,又是接收者。信息传播自由,传播者大众化、平民化,传媒机构企业化,信息虚拟化,不良信息泛滥等扰乱了信息的传播环境,造成新媒体的失范。个人隐私泄露、社会道德伦理滑坡、信息管理失真失控、西方非主流文化的影响、舆论导向偏颇、企业负面报道等问题大量存在,这无疑冲击和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需要新媒体传播更多正面的、积极的能量。

3.给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带来了挑战

目前我国高校的公关教育过于强调专业理论知识,忽视了其他学科知识的涉猎,有的缺少公关技术与实践能力的锻炼,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究其原因,一是教师本身的阅历和经验不丰富;二是教材、教法的陈旧;三是教学条件的限制。新媒体的出现有助于改善现状,但同时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教师和学生需要转换角色,学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变革教学模式以适应新媒体时代信息的膨胀式发展。

4.倒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人们的阅读方式、交流方式和表达方式都开始发生变化,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博客、论坛、虚拟社区、贴吧、网络公开课成为学生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与传统授课相比,网络社会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不受时空限制,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得以转变:可以和全球各个地方的人们交流;可以浏览知名学者和教授的博客,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和前沿;可以聆听国内外名校的网络公开课,学生的学习更具主动性和互动性,也大大延伸了第一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倒逼了网络第二课堂的发展。

三、新媒体时代公共关系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

1.信息瞬间变幻需科学定位课程目标

大学是什么?大学能学到什么?经常有学生说,我大学什么都没学到,什么都不会。理科生学到了模型和范式,文科生好像什么都学了,又什么都没学到。其实文科不比理科,最重要的是学思维的习惯,思维的方法,学人际交往,学为人处事。大学就是当你忘记所学之后,剩下的东西。具体到公共关系课程目标的定位是:公共关系学的本质是一门素质拓展课,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公关意识与情商,使他们走向社会后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带着公关意识去观察、去思考、去策划、去创造。因为意识当先,没有经验,可以摸索出经验,没有方法,可以创造出方法。其次是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与方法论,提高克服困难,经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再者是侧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公关策划技能的提升。

2.教师借助新媒体加强自身公关素养

打铁还需自身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公关教师要借助新媒体的开放性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参与公关实践,提高自身素养。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公关教育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开展社会调研,加强公关实践;可以通过“公共关系精品课程”学习和借鉴其他高校做法;可以通过“网络公开课”感受名师教学风采和特色。公关教师除了必要的学习培训和交流讨论外,要密切关注市场,留心企业动态,捕捉市场第一信息。每天关注新闻时事,每天浏览中国公关网、中国营销传播网、中国管理传播网、公共关系论坛等网站,反思企业公关实例,走出学校,走进企业,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把鲜活的、真实的、生动的、亲身经历的、具体的案例带进课堂。

3.积极开展公关实践活动,以活动促教学

公共关系课程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因此,理论知识的讲解“必须、够用”即可,重点是如何将理论指导实践,学以致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和研究社会生活中的公关实践活动,诸如企业庆典、公关广告、公关新闻、公关报刊等;带领学生共同参与本地企业案例研究,掌握公关步骤,了解公关禁忌,感受公关魅力;或者通过教师亲自参加的公关策划、市场调查、活动安排等活动,向学生进行经验传授和实例展示;课余举行公关演讲、辩论比赛、模拟晚会、新闻写作等实践活动。此外,学校或者系部可以成立公关协会,帮助协助组织、策划、宣传学校各系部的大大小小活动。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共同参与到这些活动的组织安排策划当中,才能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公关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才能真正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

4.网络社会和课堂学习相结合,改革教学内容

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对于教材的依赖性较大,思维容易受到教材内容的限制,而公关课缺乏系统的、深度的教材,且本土案例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信息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在加快,公关的教学不能无视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变革,不能把自己封闭在高墙大院里,因此,要时刻关注社会动态、市场信息、企业态势,把网上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取精华,用于课堂。中国公关网、中国公关论坛和公关世界都是很好的案例来源地,教师可以选取最新的、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正反案例用于课堂的比较教学。这样学生听的有趣,教师教的有趣,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公共关系教学的与时俱进。

公共关系学课程篇(9)

近年来,国家及省教育部门都十分重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意味着高职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还要强化职业素养的培养,切实提高其通用能力。所谓通用能力,就是普遍适应各种工作的基本能力。时下,高职院校在各种评估机制的左右下,过于注重岗位的技能性训练而忽视对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的高职生通用能力普遍缺失。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现代管理艺术,涉及面很广。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素质、广博的知识修养,进而形成全面的跨专业、可迁移、可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创新和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这些能力是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职业人所必须具备的通用能力。如何在公共关系教学中培养高职生的通用能力?笔者从多年从事高职公共关系课程教学的实践中感悟到,公共关系教学应有公关的味道。具体说,应把握以下三个环节。

一、形象公关,培养兴趣

第一课的先入为主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第一课应针对学生对新课程新老师的好奇,不是先做自我介绍,而是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对老师作出评价。在教者的提示下,短暂的沉默,然后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有的说老师着装规范,有的说老师很温柔,有的说老师的教学不走寻常路。就在这时,我总结了一句:“其实,老师这是在形象公关啊,穿着符合身份、年龄、职业的特点;在你们的好评中进行自我形象的推广。”用这种谈话式的教学方式很自然地引出公关的话题。然后顺势引出第二个话题:公关是什么?引出八种公关形象化的说法:

一是公关就是争取对你有用的朋友;二是公关就是90%靠自己做得对,10%靠宣传;三是公关就是讨公众喜欢;四是广告是要大家来买我,公关是要大家爱我;五是公共关系是人和的学问;六是公共关系是博得好感的艺术;七是公共关系就是內求团结,外求发展;八是公共关系就是良好的行为、公众的欣赏。

这些形象化的说法,都是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公关不是我们所认为的请客送礼的庸俗关系。然后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公关案例,突出“公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特点,强调每个人都离不开公关。这就让同学们对这门课程有种亲切感,激发同学们对这门课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用这种通俗易懂的谈话式教学方式,让学生懂得公共关系这门课程不是那么高深莫测,不是那么枯燥无味,不是不着边际地想,也不是信口开河地说,而是真诚努力地做,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最后用洛克菲勒的一句金玉良言“公共关系是无价之宝,我愿牺牲太阳底下所有财富去获取它”来结束本次课教学内容,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这种谈话式的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第一课的教学,其优势在于它不是居高临下的指导,而是平易近人的交流,师生的互动在同一层面上,学生更容易进入学习和讨论思考状态。

二、精选案例,“请君入瓮”

除了运用谈话式的教学方法外,笔者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就是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介绍,把学生的思路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引入教师设置的“公关实践”中。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启迪思维,充分发挥同学们的创造性能力。在公关课堂教学中,笔者善于从三方面入手精选案例。

1.选择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这些同学们熟悉但不懂得包含什么公关原理的身边的事情,通过师生共同对案例的分析,总结归纳带有普遍性的公关原理。这种理论是学生“亲身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学生的“直接”经验。这样的案例一经分析,同学们就对这部分公关理论豁然开朗了。例如,在讲解树立全员公关意识时,列举同学们亲身经历的学院教学评估的案例,回忆当时的情景,“人人都是得分手,人人都是失分手”,分别列举同学们得分的细节和失分细节。要想学院在评估中有个好成绩,除了学院各方面努力外,每个同学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会对评估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对同学们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无论正面或是反面的,都给学生以更多的启迪和借鉴,也更有助于同学们把这些公关意识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2.选择教者自己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同学们对老师亲身经历的事情比较感兴趣,从老师在处理公关事务的得失中受到启发。笔者在教学中,经常把自己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人相处中遇到的困惑及处理这些问题中的收获和同学们分享,让学生真正体会知晓公关的真正意思在于运用公关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真正理解公关这门现代管理艺术的真谛。

3.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选择那些报刊、书籍、网络上的典型公关案例。网络上新近发生的事件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在课堂上,我们分析过肯德基的苏丹红危机案例,分析过海尔名牌战略路线,分析过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报道中的问题和教训,分析过康师傅“水源门”事件处理的成功和失误之处,分析过日本的核电站泄漏事件与世界各国新闻媒体对核电站的强烈关注,等等。通过分析报刊、书籍上的典型公关案例,学生们不仅学会关注时政,多渠道掌握信息,而且提高了对各种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

无论是列举哪种类型的公关案例,在分析时教者都要合理地引导,对学生们总结的答案,给出恰当的评判,保证分析沿着预定的目标进行,逐步接近案例中所包含的公关理论,使学生在分析思考中提高公关实践能力。

三、引进“外援”,开阔视野

公共关系是一门应用性极强,实务操作能力要求极高的学科。公关专项训练涉及的内容面很广,公关老师对某些具体问题的研究难免有肤浅和不专之处。教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资源,把金牌名师请进实务课堂,既能让同学们对某一方面公关训练内容有更高层次的理解,又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领同学们不断钻研和拓展相关的专业训练内容。例如讲到公关关系沟通和协调时,笔者分别请余世维博士讲解《沟通的艺术》、翟鸿燊教授讲解《高品质沟通》;在讲解公关礼仪时,分别请金正昆教授讲解《商务礼仪》、台湾礼仪教母周思敏讲解《时尚礼仪》。通过这些碟片精选部分的播放,结合具体的实训内容,笔者进行有效的点拨处理,让出讲台,使教学内容更精彩,学生学得更有激情。学生不仅知道这些名家大师们对这些问题的论述,而且知道如何更好地拓展这些方面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职业形象能力和沟通协调综合能力。

以上具体实践,只是笔者在公共关系课堂教学中就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通用能力方面的一点尝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训练提升同学们的通用能力的方法远远不止这些,例如在公关策划部分,对我们所在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材料写出策划方案;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在公关课堂教学方面培养同学们的通用能力途径也不完全一致。无论采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应把学生的特点考虑进去,把“公关”意识融入公共关系的教学中,真正做到学习公关,知晓公关,应用公关,提升学生的通用能力,培养出顺应时代变化、未雨绸缪的复合型高职人才。

参考文献:

[1]唐菀.论公共关系教学与高职学生通用能力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0,19.

公共关系学课程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170-01

《公共关系学》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专业课,它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作为高等院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创新创业的能力,并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水平。课程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因此,本文就应用型本科所开设的《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对策展开以下讨论。

一、《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单一

对于《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来讲,大多数高校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较少,尽管在上课的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但枯燥的课堂氛围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点的掌握也不是很牢固。此外,一般将该门课程设置为32学时,受学时数和教学任务的限制,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授更多的知识点,这对教师来说,为了讲授更多的知识点,相对就会减少课程互动的次数。

(二) 课程考核方式简单

《公共关系学》课程基本还是沿用传统的考核方式,以我院沈阳科技学院为例,即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其中平时成绩以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定,期末成绩则以闭卷的形式来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期末闭卷考试通常只是考核学生的记忆力,期末突击学习,平时出勤良好,那么期末总成绩就能取得较高的分数。但对公共关系这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来说,期末的高分并不能代表该学生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三)课程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

对于公共关系课程的教学模式依旧采用传统的上课模式即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模式,而这种方式禁锢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思维,对于应用型本科来讲,既要求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另外,在公共关系教材的选用上,大部分的教材更注重理论的研究,对实践部分或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部分研究较少,因此,给课堂教学也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调整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

《公共关系学》课程受学时数的限制,可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删减和调整。如有些简单易懂的章节可以让学生进行自学;而有些知识点要与现实联系可采用案例分析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公共关系的专题活动,如新闻会、庆典活动、展会等活动可采用现场模拟的形式。丰富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授课方式,现场模拟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在课堂上扮演适合自己的角色,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此外,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案例分析、讨论和翻转课堂等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我院对工商管理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改革考核方式

《公共关系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应不局限于平时出勤和期末成绩,而是要综合评定,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实际运用。笔者认为可将考核的内容分为1234,即平时出勤10分、现场模拟20分、方案写作30分和理论知识的考核40分。平时出勤主要包含迟到、早退、旷课、睡觉、玩手机等行为,平时成绩的设定有利于约束学生,帮助教师加强课堂管理;现场模拟是模拟公关专题活动,以小组(13-16人)的形式展开,需每位组员积极参与,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管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让他们体验公关活动的实际操作;方案写作主要包含公关调研报告和公关活动策划书的写作,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及活动策划所包含的内容和程序;理论知识的考核则是以期末考试的形式,主要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最终考核成绩最好以等级制的方式,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三)合理设置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学生一个主要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学院可与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推荐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庆典活动策划及实施过程,如开业庆典、周年庆典、各类文化节和公益活动。一方面,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别一方面,学生也能够更加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在课程的设置上,可适当增加实践学时,调整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比例。

上一篇: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下一篇: 农村小学副校长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