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保动态工作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7 14:58:17

农村低保动态工作总结

农村低保动态工作总结篇(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了扎实抓好全镇的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工作,我镇成立了领导小组,负责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工作,并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农村低保规范化管理工作。按照城乡低保实地管理的要求,将城乡低保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范围,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和干部绩效考核之中,镇党委、镇政府主要领导为城乡低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城乡低保工作负总责;包村领导为城乡低保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具体抓好所包村的低保政策落实和规范化管理工作;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各村城乡低保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所在村的城乡低保工作负总责,具体抓好城乡低保政策落实和规范化管理工作。

边查边改,完善机制

针对我镇存在的低保对象不准,村干部享受低保、拆户、拼户施保的违规现象,全镇各村、组全面进行了农村低保动态调整工作,严格按照“村民个人申请、村民民主评议、评议小组评议,村委会初审、镇人民政府审核,上报民政局审批,三榜公示的程序”确定农村低保对象,各村组先后召开群众会议96场次,充分发扬民主,把农村低保评审工作“阳光操作”,向广大农户印发了《镇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指南》读本3000多份,向各村、组印发了《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县关于贯彻落实城乡低保“调、减、免”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和《镇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乡低保规范宣传年”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125份,使广大农牧民群众明白农村低保申请审批程序,有效化解了农村低保申请、评议、审批工作中诸多矛盾、纠纷,杜绝了村干部享受低保、低保对象分类施保不准确、拆户、拼户施保现象。经这些动态调查,全镇农村低保户由原来的1518户4198人减少到1211户4198人(其中整户停保1891人,户内减人105人,整户新增1465人,户内增人531人)。初步确定一类对象271户714人,二类对象514户1805人,三类对象426户1679人。

规范程序、健全资料

农村低保动态工作总结篇(2)

××乡位于××县南部,距县城17公里。北靠上帕镇,东临兰坪县,南接子里甲乡,西与缅甸毗邻。境内山高坡陡,平均坡度为30度以上。国土面积为274.3平方公里,边境线长8.25公里。共有6个村委会、48个自然村、86个村民小组。境内居住着傈僳族、怒族、白族等少数民族。20xx年全乡年末总户数为3221户,总人口为12607人(其中农业户2842户、农业人口11941人);共有耕地面积12246.6亩(其中水田2135亩),人均耕地面积1.03亩;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1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8元,粮食总产量达418.91万公斤,人均有粮350.82公斤;年内牲畜出栏2232头(只)。由于受地理环境、自然历史和群众思想文化素质总体较低等诸多因素制约,我乡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是典型的集边疆、贫困、山区、民族、宗教为一体的特困乡。

近年来,在州、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农村低保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动态管理和提高标准为中心,不断加强调研,完善制度,规范操作,确保了全乡农村低保整体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下面,我就全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贯彻落实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实施农村低保工作的情况

(一)加强领导,统一部署

自开展农村低保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县人大的监督及县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我乡多次召开专题会,对农村低保工作进行研究。为加强对农村低保工作的领导,乡人民政府成立了由乡长为组长,民政助理为副组长,民政办、扶贫办和社会保障所等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在乡民政办设立了低保办公室,专人负责低保工作,同时,各村委会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由民政办负责具体业务指导及核实上报等工作,村委会负责低保户的申请、核实,初步形成了三级联动、上下贯通、层层落实的农村低保工作组织网络,保证了农村低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有序运行。

(二)结合实际,制定相应政策

为了规范农村低保工作的操作和管理,加大农村社会救助力度,我乡制定了《××乡人民政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方案》,建立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体系,为农村低保工作的有序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开展农村低保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严把农村低保对象的申报、审核、审批程序关,分类施保、动态管理

随着全乡农村低保工作的不断推进,各项制度进一步健全,农村低保管理逐步规范,工作中,我们严格执行申报、审核、审批和发放程序。一是摸清底数,落实责任。对提出申请农村低保户的家庭情况、人口、人均收入、家庭主要劳动能力的身体状况等,进行入户调查,填写《农村低保入户调查表》,明确责任并坚持“谁入户,谁签字,谁负责”的调查责任制度,做到不重、不漏;二是坚持三榜公布制度。即村委会受理农村低保申请后,在7天内对申请人家庭成员的户籍、收入状况进行调查取证,集体讨论认为符合保障条件的,在村委会进行张榜公布,群众无异议后,将申请表签署意见等相关材料,按属地管理的原则,上报乡镇人民政府。乡人民政府对接到的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进行审核无误后,将符合保障条件的申请表连同相关材料报送县民政局。县民政局对上报的申请表和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保障条件的给予审批,并经乡镇人民政府通知村委会将发放金额张榜公布。张榜公布的内容包括户主姓名、共同生活家庭人口、补助金额。公布时间不得少于3天,让群众知情放心。对有异议的,重新审核,对不符合保障条件的,通知申请人,并做好解释工作。三是建档立卡,严格审批。建立了农村低保家庭备案制度,对农村低保户的家庭情况、收入状况、年龄等都做了详细登记,同时实行农村低保对象动态管理,按季走访,按季审批。四是农村低保金实行按季发放。每季上旬,民政办将全乡各村已保的对象分别统计报送县民政局,民政局将资金划拨到农村信用社,再由乡民政办领取负责发放。在开展农村低保工作中,始终遵循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的原则,坚持国家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鼓励劳动自救的方针,进一步健全了制度,强化了管理,完善了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切实将符合农村低保对象纳入保障范围。

(二)分类施保,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

20xx年全乡农村低保受益2862人, 1—6月共发放农村低保金68.688万元(每 人每月40元);7月起又提升到每人每月50元并新增农村低保对象指标1998人,7—12月农村低保受益达2862人,共发放农村低保金145.8万元。20xx年全乡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1520户4860人,已发放1至3月份低保资金72.9万元。保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因残、因病丧失主要劳动能力和因各种原因形成的群众公认的生活常年贫困家庭及人均年收入在693元以下的特殊困难家庭成员。

三、存在的问题

农村低保工作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保证。通过不断努力探索,我乡的农村低保工作已步入正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让部分低收入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全乡农村低保工作还存在一些难点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低保动态工作总结篇(3)

乡位于县南部,距县城17公里。北靠上帕镇,东临兰坪县,南接子里甲乡,西与缅甸毗邻。境内山高坡陡,平均坡度为30度以上。国土面积为274.3平方公里,边境线长8.25公里。共有6个村委会、48个自然村、86个村民小组。境内居住着傈僳族、怒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年全乡年末总户数为3221户,总人口为12607人(其中农业户2842户、农业人口11941人);共有耕地面积12246.6亩(其中水田2135亩),人均耕地面积1.03亩;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1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8元,粮食总产量达418.91万公斤,人均有粮350.82公斤;年内牲畜出栏2232头(只)。由于受地理环境、自然历史和群众思想文化素质总体较低等诸多因素制约,我乡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是典型的集边疆、贫困、山区、民族、宗教为一体的特困乡。

近年来,在州、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农村低保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动态管理和提高标准为中心,不断加强调研,完善制度,规范操作,确保了全乡农村低保整体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下面,我就全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贯彻落实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实施农村低保工作的情况

(一)加强领导,统一部署

自开展农村低保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县人大的监督及县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我乡多次召开专题会,对农村低保工作进行研究。为加强对农村低保工作的领导,乡人民政府成立了由乡长为组长,民政助理为副组长,民政办、扶贫办和社会保障所等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在乡民政办设立了低保办公室,专人负责低保工作,同时,各村委会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由民政办负责具体业务指导及核实上报等工作,村委会负责低保户的申请、核实,初步形成了三级联动、上下贯通、层层落实的农村低保工作组织网络,保证了农村低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有序运行。

(二)结合实际,制定相应政策

为了规范农村低保工作的操作和管理,加大农村社会救助力度,我乡制定了《乡人民政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方案》,建立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体系,为农村低保工作的有序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开展农村低保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严把农村低保对象的申报、审核、审批程序关,分类施保、动态管理

随着全乡农村低保工作的不断推进,各项制度进一步健全,农村低保管理逐步规范,工作中,我们严格执行申报、审核、审批和发放程序。一是摸清底数,落实责任。对提出申请农村低保户的家庭情况、人口、人均收入、家庭主要劳动能力的身体状况等,进行入户调查,填写《农村低保入户调查表》,明确责任并坚持“谁入户,谁签字,谁负责”的调查责任制度,做到不重、不漏;二是坚持三榜公布制度。即村委会受理农村低保申请后,在7天内对申请人家庭成员的户籍、收入状况进行调查取证,集体讨论认为符合保障条件的,在村委会进行张榜公布,群众无异议后,将申请表签署意见等相关材料,按属地管理的原则,上报乡镇人民政府。乡人民政府对接到的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进行审核无误后,将符合保障条件的申请表连同相关材料报送县民政局。县民政局对上报的申请表和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保障条件的给予审批,并经乡镇人民政府通知村委会将发放金额张榜公布。张榜公布的内容包括户主姓名、共同生活家庭人口、补助金额。公布时间不得少于3天,让群众知情放心。对有异议的,重新审核,对不符合保障条件的,通知申请人,并做好解释工作。三是建档立卡,严格审批。建立了农村低保家庭备案制度,对农村低保户的家庭情况、收入状况、年龄等都做了详细登记,同时实行农村低保对象动态管理,按季走访,按季审批。四是农村低保金实行按季发放。每季上旬,民政办将全乡各村已保的对象分别统计报送县民政局,民政局将资金划拨到农村信用社,再由乡民政办领取负责发放。在开展农村低保工作中,始终遵循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的原则,坚持国家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鼓励劳动自救的方针,进一步健全了制度,强化了管理,完善了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切实将符合农村低保对象纳入保障范围。

(二)分类施保,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

年全乡农村低保受益2862人,1—6月共发放农村低保金68.688万元(每人每月40元);7月起又提升到每人每月50元并新增农村低保对象指标1998人,7—12月农村低保受益达2862人,共发放农村低保金145.8万元。年全乡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1520户4860人,已发放1至3月份低保资金72.9万元。保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因残、因病丧失主要劳动能力和因各种原因形成的群众公认的生活常年贫困家庭及人均年收入在693元以下的特殊困难家庭成员。

三、存在的问题

农村低保工作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保证。通过不断努力探索,我乡的农村低保工作已步入正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让部分低收入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全乡农村低保工作还存在一些难点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低保动态工作总结篇(4)

目前我国大城市郊区都存在着一定比例的低收入村,这些低收入村的发展是大城市实现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面临的最大障碍。探讨利用大城市的资源优势促进低收入村的发展,将为我国扶贫工作提供典型经验。本文将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探讨大城市郊区低收入村的发展对策。

一、门头沟区低收入村的基本情况

门头沟区地处北京西部,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4万人,农业人口6.5万人。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282元。门头沟区属太行山系,全区98.5%的用地为山林地,是北京市唯一的纯山区。虽然农民人均收入比较高,但是在山区仍分布着大量的低收入农户和低收入村。按照北京市农委确定的标准,低收入农户是指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4500元(含)以下的农户,低收入村是指低收入农户达到100户或者占全村总户数40%(含)以上的村。截至2009年4月底,全区共有低收入农户7698户,占全区农户总数29658户的26%;有低收入村63个,占全区177个行政村总数的35.6%,其中低收入农户在100户以上的村有23个。低收入村分布从浅山区到深山区呈逐步增多趋势,主要集中在深山区。深山区的三个镇雁翅镇、斋堂镇和清水镇共有54个村,占低收入村总数的85.7%。从低收入农户数量看,64.8%的低收入农户分布在深山区。

二、制约门头沟区低收入村发展的因素

门头沟区农村低收入村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于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等方面的制约,也有来自于人力资源条件、集体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的劣势

门头沟区85.7%的低收入村、64.8%的低收入农户分布在深山区。深山区地理位置偏僻,距城区较远,交通极其不便,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在部分地区还存在生活用能、饮水、居住等困难问题。土地资源中优质耕地面积少,土地质级差,产出量低。城市周边的山区是河流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区,是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汇集区,是城市的重要生态屏障。受环保条件制约,第二、三产业发展空间小。

(二)农户人力资源存在严重不足

门头沟区低收入农户的家庭类型,可分为五类:低保户,指在民政局备案,家庭成员中有享受农村低保政策的人员;伤残户,指家庭成员中有政府发放的残疾证的人员;老年户,指家庭成员中有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的人员;大病户,指家庭成员中有由于疾病长期休息1年以上(含1年)、无法正常生产生活的人员;普通户,指前四种情况以外的农户。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低收入农户类型看,老年户比例比较大,而普通户的劳动力中有很多都是在40岁-50岁之间的人员,且基本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绝大部分没有劳动技能证书。因此存在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习惯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对农业结构调整动力不足;等政府的资助,创业动力不足;对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动力不足。

(三)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低收入村集体经济总量小,基础薄弱。2008年,门头沟区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81.1亿元,经济总量可观,但是区域间发展极不平衡。新城区农村经济总收入占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7.5%,集体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经济实力相对较强;浅山区农村经济总收入占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6.7%,集体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深山区农村经济总收入占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5.8%,集体经济发展相对较差,绝大多数村,特别是地处边远山区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几乎没有自己的经济收入来源,村级公共事务正常运转仅靠市、区财政的转移支付勉强维持。

(四)政府扶持不够,政策环境有待优化

低收入村的经济发展缺乏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特别是在财政投入体制机制和农村集体土地开发利用、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缺少配套政策,制约了农村集体资源、集体资产等生产要素资本化。引进社会资本少,除了财政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外,低收入村经济发展基本上靠各村自有资金。有关职能部门对镇村发展的总体规划、生产布局、资源优势、发展思路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低收入村发展经济缺乏必要的引导,缺乏强有力的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由于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造成支农政策不配套、支农资金分散使用,一般性项目多、“造血”性项目少等问题,大大降低了政策和资金使用的组合效应,影响了低收入村的进一步发展。

三、大城市郊区促进低收入村发展的对策

大城市经济发达,有资金有实力的社会机构众多,也具有雄厚的财政资金。大城市郊区要发展低收入村,尽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必须明确产业重点,“创新制度,完善政策,机构进山”。“创新制度”就是对低收入村的集体土地使用制度进行创新。“完善政策”就是完善低收入村的政策扶持机制,政府全面支持发展低收入村。“机构进山”就是引进有资金、有技术的社会组织进山投资经营项目,帮扶低收入村。同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低收入农户的保障水平。

(一)明确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重点

新城区范围内的农村,依托区位优势,结合新城建设,推进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现有镇村办企业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以社区股份制经济组织为主体,重点发展社区服务业、商贸服务业和都市工业、生产业等新型产业。浅山区范围内的农村,结合浅山区规划建设、重点镇和小城镇建设,推进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盘活土地资源存量,拓展发展空间,重点发展旅游休闲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适度发展房地产业,着力打造高端旅游休闲度假基地。深山区的农村,依托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特色农业资源,加快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引进社会资本,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都市型现代农业,着力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

(二)创新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

鼓励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闲置集体建设用地,采取转让、入股、租赁、置换等多种方式,引进社会资本联合开发建设,发展新型生态产业。出台山区农村闲置住宅及宅基地处置办法,促进闲置住宅及宅基地合理处置和流转,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对山区经济开发所涉及土地发放土地使用产权证明,支持土地向社会机构流转。建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留用地制度,既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征用农村土地时,留出一定比例的建设用地指标,由集体经济组织自行开发取得收益,保证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空间和稳定收入来源。推进林权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

(三)完善低收入村的政策扶持机制

设立财政低收入村专项扶持资金。扶持低收入村发展产业项目,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对于低收入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发展项目,采取以奖代补、以奖、先干后补、财政扶持资金作为集体股份参与集体经济经营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激活农村集体和农民自有资金,为社会资本进入奠定基础。

成立山区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采取贴息、贷款担保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山区。加大对低收入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政策性保险补贴力度,将保险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到乡村旅游、民俗旅游接待、农产品加工等新产业。

深化区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转移支付制度,增强镇政府自主财权,积极探索将农业项目资金划转镇级财政的可行性,逐步将农村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事项划转镇级财政,增强镇级政府在辖区内统筹配置产业、促进各村之间平衡发展的能力,减轻村集体用于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的支出压力。

(四)建立社会力量帮扶低收入村发展的工作机制

首先,搭建帮扶组织平台。建立城乡手拉手、军民手拉手、村企手拉手等多种形式的“一助一”帮扶对子,完善长效机制,鼓励城市机关单位、驻地部队、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力量,从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大力支持低收入村经济发展。其次,搭建帮扶市场平台。建立低收入村产业发展合作项目信息平台,定期项目招商需求信息,组织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农副产品和乡村旅游项目推介会等活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再次,加大产业援助力度,针对低收入村不同的特点,配置相应产业项目,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标准,发展精品精致、生态高效的特色产品,增强低收入村的“造血”机能。

(五)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加大对低收入农户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政策性农业保险个人交费部分政策性补贴力度,扩大合作医疗治疗项目、药品费用报销范围,制定递进式报销比例。二是优先改善低收入农户的生活条件,在民居建筑保温节能改造等新能源推广利用项目安排上,优先向低收入农户倾斜,并降低低收入农户个人承担的费用比例。三是完善农村低保标准调标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农村低保调标速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乡同比例增长机制,力争达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低保对象中的无劳动能力的低保农民,全部享受城市低保标准。四是将农村低保边缘户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对遭受重大疾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的低收入农户,给予专项救助,提高低收入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五是发挥各级慈善组织救急解困作用,妥善解决因身体残疾和自然灾害、重大疾病导致生活困难的低收入农户的基本生活。

参考文献:

1、杨军.“整村推进”扶贫模式探析[J].农村经济,2007(4).

2、胡立新.百万低收入农户奔小康――浙江省启动新一轮帮扶工程[J].农村工作通讯,2008(14).

3、徐志明.我国贫困农户产生的原因与产业化扶贫机制的建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11).

4、洪名勇.开发扶贫瞄准机制的调整与完善[J].农业经济问题,2009(5).

5、焦守田.构建京郊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J].前线,2005(1).

农村低保动态工作总结篇(5)

1、强化内聚外迁,稳步推进下山移民工程。坚持把内聚外迁作为老区全面奔小康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实施自然村拆并、集中安置点建设和山区内聚点建设,加快促进山区群众移民下山、异地致富。一是深入开展调研摸底。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对下山移民工作的要求,我办四位主任分成4组,带队深入老区30户以下自然村,与镇村干部一起进行实地调研排摸,通过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与农户面对面交流,宣传市委市政府老区农房两改移民政策,引导调动老区偏远零星自然村群众移民的积极性。二是自然村拆并顺利推进。通过深入细致的引导和工作,今年第七批下山移民计划整体拆迁自然村7个,转移山区群众312户956人,超过了宁波市政府下达的下山移民200户的目标任务,目前各项工作已经完成,将在12月底前通过宁波扶贫办的验收。三是加快实施下山移民集中安置。通过农户申报、村、乡镇审核、市老区办再次审核确认,今年共有104户下山移民户到兰江街道西南公寓集中安置,目前正在镇村公示、市级审核及余姚日报公示等环节,计划于年内完成抽签到户工作。四是加快山区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到目前止已举办各类培训班29期,培训人员2375余人,帮助1400余人实现了转移就业或再就业。目前,山区常年和季节性外出务工经商劳动力的比例达到70%以上,外出务工经商收入占到山区农民人均收入的60%以上。

2、强化项目建设,加快老区全面小康建设步伐。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明确建设重点和目标任务,扎实推进老区全面小康建设。一是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实施重点村和经济薄弱村扶持发展工程,通过鼓励山区村集体参与小水电股份及开发、特色农业基地和休闲旅游项目等多种渠道,不断开辟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的新途径。共投入资金940万元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17个,其中宁波重点村项目12个,补助资金720万元;余姚经济薄弱村项目5个,补助资金220万元。上述项目的实施将增加老区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0余万元。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资源型机耕路和村内道路建设,改善老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今年老区共修建资源型机耕路11条总长度23.34公里,落实补助资金165万元,使1万余亩竹山、花木、茶园等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降低老区群众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同时,实施村内道路修建项目8个村总计5.5万平方米,落实补助资金45万元。三是抓好市级结对帮扶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老区的开发建设中来,千方百计助推老区实现快速发展。目前共有24个宁波市级部门挂钩结对我市老区24个行政村,有54个余姚市级机关部门联系结对老区38个欠发达村,年分别到位结对帮扶资金332.1万元、336.5万元(年部门结对帮扶资金在春节前都能到位)。

3、强化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增收致富。一是大力扶持生态休闲旅游业。充分利用和挖掘老区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目前老区已有各类农家乐129家,床位1200个,餐位9000个。拥有宁波级以上的农家乐特色示范村、示范点6个,年接待农家乐游客45万余人次,实现直接经济收入2183万元,同比增长28.87%。二是提升发展新兴产业。围绕山农增收目标,提升发展花木产业。目前老区乡镇累计种植花木4万余亩,花木成为老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如四明山镇种植花木面积2.73万亩,今年全镇花木销售收入达到1.12万元,同比增长28.7%,人均花木销售收入达9814元。大力发展高山家禽养殖。老区土鸡、番鸭等绿色农产品年出栏量近30余万羽,年产值2500余万元。三是传统主导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老区已建立各类特色农产品基地达21万亩,组建茶叶、竹笋、花卉等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9家,拥有“瀑布仙茗”等中国驰名商标,年老区茶叶总产值7297万元,同比增长8.4%,其中名优茶产值达5287万元,同比增长15.3%。春笋产值5674万元。

4、强化政策落实,积极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一是大力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今年以来,相继举行三次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业务工作会议,年初布置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年中交流工作情况和查漏补缺;年底抓考核和核减工作,确保“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顺利推进。通过实施生产扶助、就业援助等实实在在的帮扶举措,各地各部门合力推进,年实现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19%,全市家庭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上4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不含低保、五保户)由1333户降到828户,减少了505户,减少率达到38%。二是实施生产型低收入农户扶持计划。按照余党发〔2008〕79号文件精神,对于有劳动能力但又缺少致富门路的生产发展型低收入农户,实施生产扶助、风险救助,增强其生产经营能力。今年通过扶持发展种养殖业和土地流转集中经营等方式,全市共落实扶持生产发展型低收入农户370户,补助资金17.455万元。三是实施低收入农户住房救助工程。通过新建或维修住房、调剂旧房等多种形式,解决老区低收入农户中的无房户、危房户、受灾户的住房困难问题,年老区片共实施低收入农户住房救助300户,补助资金300万元。四是继续抓好低收入农户结对帮扶工作。根据余党办〔〕3号文件精神,以“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活动为载体,各地各部门公务员通过提供致富信息、教会实用技术、联系就业岗位、落实脱贫项目等多种途径实施帮扶等多种途径,帮扶联系的低收入农户提高收入水平。同时,做好全市各地各部门的协调、联系和联络工作,扎扎实实推动低收入农户致富奔小康。

5、强化对口帮扶,推动结对地区发展。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结合自身职能,做好对口帮扶贵州省望谟县及丽水市松阳县工作。一是做好省内结对帮扶工作。6月中旬,市委副书记带领有关部门赴松阳县调研结对帮扶工作,并落实帮扶结对的象溪镇低收入农户集中村项目资金68万元,落实新农村建设项目、农民饮用水、农业产业基地、进村道路硬化等扶持项目9个,推动加快当地新农村建设步伐。同时积极协调5个乡镇(街道)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切实支援对口帮扶乡镇的发展。今年泗门、朗霞等5个乡镇(街道)共落实帮扶资金206万元。二是做好对口帮扶贵州望谟工作。我市与宁波市财政局共同帮扶贵州望谟县,今年落实公路、学校建设等对口帮扶项目4个,帮扶资金180万元。同时针对望谟县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追加旱灾补助40万元,帮助望谟县人民群众战胜旱灾,恢复生产。全年共落实帮扶资金220万元。三是加强交流合作。今年我市组织党政代表团赴贵州望谟和丽水松阳考察学习,进一步加强双方的交流,增进感情。同时积极鼓励结对帮扶地区镇村干部及种养殖大户多次到我市参观考察,学习经验,开阔视野,增强对口帮扶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今年对口帮扶地区累计到我市学习考察及培训354人次。

在老区开发建设取得成效的同时,老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老区农房两改移民整村推进难度增大。自从年实施下山移民工程以来,我市是宁波各县市中实施力度最大的,截止去年底累计已实施整拆自然村106个,转移山区群众4143户、12850人,拆除旧屋面积32.7万平方米,退宅还耕面积1045.6亩。目前存在的困难主要是下步拆迁自然村规模相对较大,基础设施和村民旧宅相对较好;再加上移民户拆迁安置要求越来越高,导致自然村整体拆迁工作难度增加。

二是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近几年来,我市老区乡镇虽然培育了一批花卉、茶叶、毛竹、畜禽等特色产业,但这些山区传统主导产业缺少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足,山区农民致富增收缓慢。

三是村级医疗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对老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作了一定的扶持,硬件水平得到了较好的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站对老区行政村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是,医务人员力量相对较弱,业务能力还有欠缺,难以满足农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这些问题和困难需在下步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二、明年老区开发建设总体目标及工作措施

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根据老区全面小康建设要求和发展实际,我市年老区开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老区全面小康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围绕把四明山老区打造成为宁波及全省领先的生态保护示范区、休闲旅游集聚区、绿色经济先行区、美丽乡村展示区,在革命老区中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主题,以绿色发展、集聚发展、特色发展为主线,切实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大力实施全面小康建设工程,不断提升老区发展的能力和速度。力争老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0%以上,村级集体经济增长6%以上。同时,实施下山移民移民300户1000人,低收入农户危房改造工程300户,力争到年底基本完成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各项目标任务。

按照上述总体目标和任务,年我市老区开发建设工作重点在以下四方面求突破:

(一)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在推进民生实事工程求突破。以下山移民和低收入农户住房救助两项宁波市政府实事工程为重点,扎实推进实施民生实事工程,切实为老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是稳步推进下山移民工程。按照“移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要求,多途径抓好老区人口的内聚外迁,重点推进30户以下自然村、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小流域洪灾易发地区农户向中心村或较大规模村转移,向市级下山移民安置小区集聚,把扶贫开发和移民稳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创业就业扶持力度,促进异地致富。年力争完成下山移民300户1000人以上,撤并自然村10个,新建1个市级集中移民安置点,安置移民1000户。二是大力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努力改善低收入农户居住条件,计划完成300户的低收入农户危房改造,让农村困难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进一步加大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力度,继续加强“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工作,大力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力争到年底,提前一年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

农村低保动态工作总结篇(6)

07年以来,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60.4亿元,同比增长27.5%。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凸现。全区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9.87亿元,增长4.6%,增幅居全市第二;实现总产值13.9896亿元,增长14.9%;其中农业总产值11.2亿元,增长3.8%;林业总产值2447万元,增长23%;畜牧业总产值2.07亿元,同比增长6%;渔业总产值2642万元,同比增长31.6%。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78万亩,亩产389公斤,总产6.14万吨,同比上年分别增长0.53万亩、30公斤、6612吨,增幅分别为2.5%、8.4%、12.4%,超额完成14.9万亩的确保指标;全区水果种植面积16万亩,总产值4.3亿元,同比增长12.9%;蔬菜种植面积14.5万亩,总产值4.58亿元,同比增长21.3%。以“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为主要形式的特色产业强区强镇强村建设初显成效,建成市级农业特色产业强村8个;院桥、新前、江口被省政府评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镇;我区被省政府命名为水果产业强区。全区九大农业主导产品共实现产值7.24亿元,进一步形成了柑橘、杨梅、茭白、红茄、高山蔬菜、紫莳药、芋艿、笋竹两用林、高山放养鸡等特色农业产业带。农业示范区建设逐步推进,西部15万亩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项目通过规划评审。

2、农村经济发展平台不断创新,农民增收渠道逐步拓宽。去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25元,同比增长15.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8%,居全市第三。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3743元,同比增长16.1%;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637元,同比增长13.8%;二三产业人均纯收入2399元,同比增长10%;财产性人均纯收入1069元,同比增长32%;转移性人均纯收入478元,同比增长52.6%。农民增收渠道逐步拓宽,台州市西部农副产品配送中心和*区农产品配送中心去年共配送农产品1万多吨,配送额达6500多万元,为农民增收4000万元。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成为农民增收新渠道,全区各种不同类型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发展到12个,经营户98户,实现经营收入1247万元。富山半山、上郑圣堂、上洋董岙、北洋长潭、澄江柑橘博览园区等休闲观光农业点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农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计划深入实施,07年,全区完成各类农村劳动力培训11264人,转移就业3039人。

3、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全区共有农业龙头企业31家,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91家,实现销售额6000余万元。“走出去”农业异军突起,外出农民种植西瓜总面积达17万亩,年创产值12亿元,开拓了我区农业新的增长点。农业市场化步伐加快,区政府与杭州联华集团进行了产销签约,实现区内农产品直接进超市。在浙江农博会期间举办的*西部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招商暨特色农产品推介会活动成效显著,4个签约项目,3个已启动建设。

4、农业科技和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得到加强。农业科技工作继续深化,引进新品种15个,推广新品种7700亩,推广应用水稻新型栽培和稻鸭共育等高产高效新技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全面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建立产地编码查询系统,认真做好绿色认证工作,通过绿色食品认证5个、有机食品认证2个、有机转换食品认证1个;获省农博会金奖农产品13个;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共26个,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55万亩。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继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深入推进,农民信箱在信息、产销对接和全方位服务农民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5、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全面完成。在总结近五年西部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基础上,积极筹划实施扶贫开发战略重点的转移,形成产业开发、生态保护、低收入农户扶持和村庄整合改造四位一体的扶贫开发机制,实现扶贫开发战略的新突破。大力开发西部山区的丰富资源,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清洁工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业,使西部山区在产业升级中实现与东部地区互补联动。实施低收入农户生产生活扶持,在全区机关干部中广泛开展“一户一策一干部”活动,近6000名机关干部与帮扶村的6277名重点贫困户进行“一帮一”结对帮扶,使西部山区低收入农户都纳入帮扶的对象。

(二)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农业发展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土地整理逐步实施,完成7个项目的土地整理,新增耕地1773亩,新建标准农田7625亩。投入6000多万元,开展了永宁江二期治理工程、水毁工程修复、小农水工程建设、水库除险加固、小流域治理等。投资2300万元,完成河道疏浚治理189公里、河道保洁423公里。投资94万元,完成19个乡镇、街道的气象预警系统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实现投资500万元,实施了1万亩的头陀西北片中低产田改造。

2、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全区共完成造林更新任务1792亩,封山育林1.72万亩,义务植树15多万株,创建市级绿化示范村4个,创建省级绿化示范村1个。全区生态公益林建设面积达46.5万亩,我区获全省首批生态公益林建设示范区称号。建成生物防火林带工程71.2公里、面积2136亩。山林延包工作全面完成,我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山林延包工作先进集体。

3、防台防火工作卓有成效。全面开展汛前安全大检查,进一步完善防汛预案,落实抢险队伍和物资。抗台期间,水利、气象、防汛部门密切关注台风动向,加强监测预报,认真分析会商,科学有序调度,成功防御了0713号“韦帕”和0716“罗莎”等强台风对我区的严重影响,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森林消防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切实加强了森林火灾的防范工作,森林火灾得到有效遏制。

(三)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努力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人居环境、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1、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深入实施“十百工程”,村庄整治由单个村庄向整片整镇集中整治转变。开展“新农村村庄建设试点村”工程,进一步夯实村庄整治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去年全区建成省级示范村5个,市级示范村9个,区级整治村58个。五年累计建成省级示范村11个、市级20个、区级整治村180个,超额完成第一轮村庄整治五年阶段性目标。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整体推进畜禽粪便污染整治、生活污水污染整治、垃圾固废污染整治、化肥农药污染整治、河沟池塘污染整治,提高村庄农村绿化工程),加大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力度。全区有17个乡镇建有垃圾中转站,480个村实行了垃圾统一处理。长潭水库沿岸25个村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计划对34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进行整治。青山白化治理工作成绩斐然,治理率达95%,生态墓地覆盖率达96%。

2、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改善。乡村康庄工程、农民饮用水、连锁超市放心店等工程稳步实施。完成通乡通村公路路基路面9.3公里,等级公路通村率提高到98.5%;新增农村供水规模0.79万吨/日,受益行政村22个,受益人口2万多人。19个乡镇均开设了连锁超市,乡镇连锁超市覆盖率达到100%。

3、农村公共服务和民生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教育“四项工程”深入实施,15年基础教育普及率创新高。农民健康工程继续推进,全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40.8万人,参保率达87.76%;设立农民健康体检站15个,至今共有29.7万名参保农民进行了体检,体检率达73.8%。“文化三下乡”活动卓有成效,组织了2700场次电影、37次演出、700册图书到农村(社区)。农村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14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60元,5111户6705名农民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2006年的直补资金及*年上半年直补资金共3454万元已平稳发放到全区移民户手中。

4、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农村党组织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积极推广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级民主恳谈会等有效的民主形式,深入推行村务公开内容、形式和程序“三到位”。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减轻农民负担管理走向规范化。积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新路子,全面落实经济薄弱村组织运转和村干部报酬专项补助制度。充分发挥了第四批农村工作指导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5、全社会共建新农村氛围日趋浓厚。工商企业、各类学校、文明单位等结对建设新农村活动的机制不断完善,全区工商企业及社会各界资助新农村建设资金超过1084万元,结对村160多个,结对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拓展。同时,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转变作风,创新服务“三农”的方法和途径,促进部门服务向农村延伸,全社会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氛围进一步浓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三农”工作还面临着不少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土地难流转,经营规模难扩大。下山脱贫、农产品加工项目和休闲观光农业用地紧缺。农民贷款难以满足生产发展需要,新农村建设资金十分短缺。农业面临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生物风险加大,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是农民稳定转移就业和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一方面,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不能适应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要求,加上外来农民工的有力竞争,使农民转移就业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受农产品和农村劳动力双过剩的影响,农产品和劳动力价格提升困难,给农民持续增收带来一定难度。

农村低保动态工作总结篇(7)

一、推进“三个集中”:探索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新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发展,发展的根本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创新工作思路,推进“三个集中”,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布局合理化、要素配置最佳化、实现效益最大化,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引导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区集中,推动农村土地集约开发,促进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我们以农业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为主线,凸显外向、高效、生态、观光等现代农业的特色,规划建设现代都市农业园区达21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92%。全市已形成森林生态体系和生态景观型农业片区、高科技设施型农业片区等“一个体系、片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38%。在推进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三个突出”,着力提升农业效益。一是突出科技兴农,按照生态、高效、集约、精确的要求,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份额已提高到58.5%,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88.5%。二是突出多元投入,积极吸引各类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今年推出的30个农业园区项目吸引投资21亿元,其中外资13亿元。三是培植龙头企业,重点在农产品加工、流通等高收益领域发展龙头企业,培育了朝阳集团等一批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全市农业集中效果明显,2004年江阴华西、宜兴西太湖、阳山万亩水蜜桃、唯琼生态农庄等17个现代都市农业重点园区新增农业收益5077万元,园区内农民人均增收650元。

推进乡镇工业向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集中,推动农村产业集聚,促进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在推进工业集中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三个结合”,着力提升发展水平。一是与培植特色产业集群相结合,全市已形成江阴新材料、宜兴环保、新区电子信息、惠山汽车零部件、锡山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集群。二是与转变增长方式相结合,引导农村企业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对进入集中区的企业设置技术含量、投资强度等“门槛”,低于规定标准的项目不直接供地,一律进标准厂房。三是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严格防止污染生态环境的项目进入园区。全市乡镇工业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农村工业集中区的投资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4亿元,单体项目平均投资规模1650万元,集中区的工业产出已占全市乡镇工业的67%。

引领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推动农村人口集中,促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整合小城镇和自然村,重点抓好户数较少特别是20户以下的自然村落、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自然村落等五类村落的撤并。全市乡镇总数已从83个减少到59个,撤并自然村196个。在村镇撤并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让利于农民,先安置后拆迁;科学规划建设,集中成片开发了公共设施齐全、社会事业配套、环境绿化美化的农民新社区,入住农民普遍比较满意,每个农民占用的宅基地也从100平方米降为30平方米,既节约了土地,又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江阴新桥镇已有50%的农民集中居住,节约土地2925亩。在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加强教育培训,引导他们摒弃旧观念、旧习俗,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江阴华西村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带领其合并的13个村组建精神文明建设开发公司,共同建设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推进“三大组织”建设:拓展农村生产关系的新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先进生产力,迫切需要发展与经济市场化、利益多元化相适应的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在实践中,我们推进“三大组织”建设,建立了以党组织为核心、以村委会和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为两翼的组织体系,形成了新型的农村生产关系。

随着村委改居委、农民变市民步伐的日益加快,农村集体资产如何做到产权明晰、有效运行、监管到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创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组织。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组织履行生产服务、资产积累、资源开发等职能,通过建立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落实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明晰了农村集体资产,有效维护了村民的权益,调动了村民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全国较早组建的黄巷镇陈巷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004年可支配收入达到650万元,每个股民平均分红2001元。目前,全市已组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174个,净资产26亿元,持股人数24.8万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已成为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新载体,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随着“三个集中”步伐的加快,如何实现土地有序流转、收益稳定增长?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组织。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组建浮动分配型、固定分配型、混合分配型三种类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使土地既成为农民生存的“护身符”、致富的“摇钱树”,又成为构建和谐农村的牢固纽带。目前,全市已组建各类土地股份合作社92家,参与土地流转收益分配的农民达78.6万人,占全市农民总数的36.5%。

随着农村市场化、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如何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正确处理低效益与高风险的矛盾,成为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我们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围绕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按照让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利润的指导思想,坚持用工业化的方法、市场化的机制,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他们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组建标准上,坚持“四有”,即有健全的合作制度,规范化运作;有合作的手段,具备资金、技术等经营要素;有较大的合作规模,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有明显的合作效益,能促进农民增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既有松散型的,也有紧密型的;既有生产服务型的,也有产、加、销一体型的。目前,全市已建成112个“四有”示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三、推进“三大保障”建设:形成富民安民的新支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先进生产力,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富民安民。为此,我们着力完善富民安民的支撑体系,努力构建和谐宜人的新农村。

大力完善创业保障体系。一是完善支持农民创业的政策制度,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税收制度,落实了自主创业奖励、异地务农补贴、公益岗位补贴、小额创业贷款、职业介绍补贴、搬迁企业补贴等政策。二是拓宽农民转移就业的门路,重点抓好“六个一批”:新老企业吸纳一批、发展三产容纳一批、自主创业鼓励一批、异地务工转移一批、搬迁企业带走一批、购买岗位安置一批。三是提高农民创业就业的技能,建设培训基地,完善培训机制,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今年全市已培训农村劳动力5万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4万人,青壮年农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达到65%。

积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推行“五保一奖”制度。积极推进“社保”,加快扩大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新办企业一律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全市农民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人数已达到33.2万人。全面实施“地保”,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纳入保障体系的农民已达36万人。加快建立“农保”,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的办法,解决单纯务农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老年农民参保后个人不再缴费,直接按月领取养老金,全市已有40万老年农民享受这一福祉。继续完善“医保”,加快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两级财政资助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标准已达到每人每年30元以上。不断提高“低保”,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已提高到每月150元,覆盖率达到100%。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对只生育一个孩子、年满50周岁的农村居民,每人每月奖励50元。同时,大力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建立农村救助基金,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与农村贫困户结对,帮助因病因灾致贫农户脱贫致富。

着力加强农村生态体系建设。实施“绿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绿化造林力度,突出经济林、生态林、景观林建设,农村森林覆盖率提高为21%。实施村镇净化工程,突出农村水、大气环境整治,建设“地绿、天蓝、水清、居佳”的新江南人家。滨湖区将生态环境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工作,大力推进太湖生态防护林、都市特色林、休闲观光林等六个农村造林绿化建设重点,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2%。

回顾近年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我们体会到

农村低保动态工作总结篇(8)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北工中城南闲”的区域发展战略,围绕“生态立镇、绿色富镇、文化名镇”的总体思路,全镇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快发展。20__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农业6564万元,增长10.26,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194元。

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我镇的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效仿和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

(二)农村投入严重不足

免征农业税后,我镇农村的基础财力巨减,财政“缺口”大,加之各村历史上形成的债务都很大。省、市下拨的转移支付无法维持镇、村组织机构运转所需财力。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在产业化经营中常有违约等不守诚信行为出现。

(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我镇农村总体上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

(五)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一些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四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部分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正常的办公费用都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

三、几点建议

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针对我镇的实际,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面对当前城乡发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要抓好统筹规划、城乡市场的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

(二)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 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积极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同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四)抓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新村镇建设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各级要有总体的规划,根据其现有特点,对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建设,条件好的要高起点规划建设,其它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规划设计以现代建筑方式,力求形式多样,既可生态庄园式,也可农村社区式,既可分散村落式,也可城郊集中式,严格规划管理,建新拆旧,逐步推进,实现村屯城镇化建设目标。

(五)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农村低保动态工作总结篇(9)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的农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过渡的步伐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也拉开了大幕。种植业的发展可以说又快又好。农区畜牧业的增长速度惊人,草原(牧区)畜牧业保持优质稳定,林草业、渔业也有所拓展:农业部门结构、种养业等的内部结构趋向合理。农牧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农牧业增加值增长较快。内蒙古2005年、2006年农牧业增加值分别为589.6亿元、641.72亿元,2006年比2005年增长6%;全区农牧业增加值“十五”年平均增长6.6%,比“九五”快了0.2个百分点。

农牧业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内蒙古农业部门结构向合理化的方向演进,从2000年到2005年。种植业的比重由56.8%下降到48.3%,畜牧业的比重由37.8%上升到45.4%,林业和渔业的比重也有所增加。种植业内部粮、经、草结构协调。集约化、优质化水平有所提高;草原畜牧业特色化、绿色化的优势明显,农区畜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有所拓展,农区畜牧业在畜牧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了70%左右。

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农畜产品的数量大幅度增长,品质也有所改善。2006年,全区粮食产量达到1704.94万吨,人均粮食产量达到713公斤,比全国平均的379公斤高出334公斤;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10282.22万头(只),比重为93.04%,比上年同期提高2.36个百分点;全年肉类总产量257万吨、比上年增长11.8%,牛奶产量880.45万吨、增长27.4%,山羊绒产量6792吨、增长2.2%;牛奶、羊肉、羊绒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新的提升。目前,全区无公害农畜水产品达到900个。产品生产总量达到460万吨,产值达到65亿元;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达到424个,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912万亩;有机食品产品达到145个。全区动物防疫监测预警和应急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重大动物疫病始终处于稳定控制状态。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农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有所提高。2006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820家,销售收入达到1159.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2.6%,位居全国前列。一批龙头企业相继涌现并迅速壮大,如以伊利和蒙牛为代表的乳品加工业,以小肥羊为代表的肉类产品加工企业和餐饮连锁企业。以鄂尔多斯、鹿王为代表的绒纺制品加工业等。这些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建立了“公司+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全自治区约有42%以上的农牧户参与到产业化经营当中,农牧民人均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的纯收入比上一年增长16.5%。

农村牧区综合改革成就显著,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逐步推开。税费改革成果得到巩固,乡镇机构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乡财县管”和“村财民理乡代管”的财政财务管理体制已经确立并逐步推进,对乡村债务成因分析解剖、有条件的地区已开始着手债务化解工作;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开始形成并逐渐完善,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试点逐步扩大,全区试点旗县扩大到39个,覆盖了47%的农村牧区人口;农村牧区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7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6.5%。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产业特征和农牧民收入水平,内蒙古共选定了100个新牧区新农村建设试点,其中示范点12个、联系点88个,特别是锡林郭勒盟东乌旗巴音图嘎嘎查被列为全国唯一的一个新牧区建设试点。

由于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牧区的全面进步。农牧民的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990年为647元、2000年为2038元、2006年是3342元。2006比2005年实际增长10%;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比重下降,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的比重有所上升。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6年为2772元,比上年增长13.3%。农民恩格尔系数,1995年为59.7%、2005年为45.1%、2006年为41.0%,2006比2005年下降4.1个百分点;牧民恩格尔系数,1995年为48.1%、2005年为34.3%、2006年为30.8%,2006比2005年下降3.5个百分点。

二、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牧业(第一产业)投资增长相对缓慢,农牧业及农村牧区的资金投入仍非常短缺

2006年,内蒙古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8.5%、23.5%、32.1%,第一产业增长幅度最小。我国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1980年为12.20%、1990年为9.98%、2004年为9.67%、2006年为7.85%,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内蒙古地方财政支出中农牧业支出所占的比重,1980年为21.56%、1990年为13.16%、2000年为8.25%、2003年为7.55%,2005年为9.80%、2006年为9.58%,2003年以前逐年下降。2005、2006年比2000、2003年有所提高。但还没有达到1990年的水平。总的来看。财政对农牧业支持的力度还是较小的。

金融体系对农牧业与农村牧区的信贷支持力度有待加强。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调整。除农业银行外,其它几家国有大商业银行基本不向农村发放贷款;农业银行的市场定位也逐渐从农村转向城市、由农业转向工商业,除发放部分农业开发与扶贫贷款,对农村的资金投入有所下降;作为政策性的农业发展银行职能比较单一,主要在支持粮棉油等农产品的流通部门。农业信用社就成为向农村及农业贷款的主要、垄断性的机构,全国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余额占全部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比重。由2001年的不足77%增加到2003年的84%左右。然而,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有限,对农牧业与农村牧区的资金支持能力不强。尽管政府鼓励在农村牧区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但想见到实效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据统计。2004年,我国农业贷款需求总量为17048亿元,农业贷款余额9843.1亿元,农村金融供需缺口为7204.9亿元;2005年,我国农业贷款需求总量

为19216.5亿元,农业贷款余额为11529.9亿元。农村金融供需缺口为7686.6亿元。近10年来,我国农村金融缺口每年都在5000亿元以上,有四成贷款需求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得到供给。

(二)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没能有效地推进农村牧区劳动力的转移

乡村就业、农牧业就业比重上升,城镇就业、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下降,农牧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步履艰难。人口对草原、耕地的压力在增加,农村牧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农牧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内蒙古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率2006年达到48.6%,比2000年高出6.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城镇就业、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下降,从2000年到2005年,城镇就业比重由40.5%下降到33.6%,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由47.8%下降到46.2%;同时,从2000年到2005年,乡村就业比重由59.5%提高到66.4%,提高了6.9百分点,农牧业就业比重由52.2%提高到53.8%、提高了1.6百分点。

(三)城乡收入差距、消费差距均呈扩大的趋势,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

内蒙古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牧民纯收入的比,2000年为2.52:1,2005年为3.06:1,2006年为3.1:1;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受的一些福利待遇等。实际上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农牧民收入的5倍、甚至5倍以上。 2006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为2771.97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7666.61元,前者比后者少4894.64元。2006年,内蒙古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3%,农民恩格尔系数为41.0%,前者比后者低10.7百分点。说明农牧民消费水平、生活水平与城镇居民的差距还较大。

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1990年我区比全国低39元,2000年我区比全国低215元,2005年我区比全国低266元。2006年我区比全国低245元。

(四)调整农村牧区产业结构与农牧业内部结构对农牧民增收的效果有限

一是,内蒙古农村牧区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滞缓,农牧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依赖于农村牧区总体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还有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家对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生产安全与产品质量缺乏保障等企业的限制。内蒙古刚刚起步的乡镇企业就陷入了衰退的境地。这样,想通过农村牧区第二、第三产业的拓展来大幅度地增加农牧民的收入可谓难上加难。二是。就目前情况看,输出劳务还是我区农牧民增收比较立竿见影的途径,但由于文化程度低、技能训练弱以及思想观念落后等,输出劳务的农牧民工占农村牧区劳动力的比重也较先进地区低得多,这样总体上对农牧民增收的贡献就不会太大。三是,农业结构的调整有所起色,农区畜牧业特别是奶牛业的发展速度加快,种植结构、养殖结构也随农畜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化而波动。然而,农业本身就是弱质产业,就是比较利益较低的产业;加之近年来水、油、电、化肥、农药与雇工等农牧业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导致农牧业生产成本增加;再则由于广大农牧民信息不灵、视野不阔等。种植结构、养殖结构的调整存在盲目性、短期性,往往随波逐流、一哄而起,结果就能步入“种什么、什么降价”、“养什么、什么赔钱”的怪圈,农牧业种养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增收效果也就会令人失望。

(五)农牧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拉动农牧业生产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牧民收入的增加

2007年以来,内蒙古农村牧区价格上涨较快。1-6月,农村牧区价格指数为104.2,城市价格指数为102.3,农村牧区价格指数比城市高出1.91-8月,我区CPI同比上涨3.6%;农村牧区价格上涨明显高于城镇,前5个月至前8个月城镇消费价格分别上涨了1.9%、2.3%、2.7%、3.1%,而农村牧区分别上涨了4.1%、4.2%、4.4%、4.5%。农牧业生产资料价格特别是饲料价格涨幅更大,1-5月我区农牧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0.3%,其中化肥价格上涨16.3%、成品油价格上涨10.8%、种子价格上涨8%;过去三年玉米饲料价格基本翻了一番。2007上半年的销售价格又上涨了19.4%,使养殖业尤其是奶牛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尽管粮食、肉类、禽蛋等价格的上升有利于农牧民现金收入的增长,但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导致的农牧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加之食品、日用品等农村牧区生活消费品价格的上涨等,会使广大农牧民面临收入增长有限而支出增加更多的困扰。

(六)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较低,集约化、技术化水平不高

内蒙古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缓慢爬升,由“八五”期末的34%逐渐增加到“九五”期末的39%、“十五”期末45%左右。然而,我国“十五”期末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8%以上、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38%,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升到了60%-80%的水平。相比之下。内蒙古农业的科技进步水平还比较落后。农业科技研发机制、服务机制、推广机制及创新机制等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要重续农牧民、农牧业与农牧业技术、农牧业科技人员紧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由于内蒙古农牧业的基本建设水平、科技水平等都相对低下,农牧业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所以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不高。2006年,谷物单位面积产量,全国为5322公斤/公顷、内蒙古为4980公斤/公顷,内蒙古比全国低342公斤。内蒙古主要农产品的质量也较低,玉米含油、赖氨酸、蛋白质不高,花色品种欠丰富;小麦出粉率仅为60%上下,而全国平均水平为85%左右。

(七)农牧民文化素质低下,各类人才严重缺乏

农牧民文化素质低,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人才严重短缺,阻碍了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据内蒙古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内蒙古主要从事农业的人口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1407535人、占19%,小学文化程度3078485人、占41.54%。初中文化程度2547881人、占34.37%,其余高文化层次的人也大部分集中在城镇,真正到基层从事农牧业等生产经营的寥寥无几。

(八)农村牧区基层政府财政收支困难,债务负担较重

内蒙古农村牧区是相对落后的地区,农牧业税原本是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取消农牧业税后,其基层政府特别是乡、苏木的“吃饭财政”更

加捉襟见肘。为了加速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新的税源。招商引资成了相当一部分乡、苏木干部的中心工作。这样往往会出现“急功近利”、“揠苗助长”,给农村牧区经济社会生态总体的长远的发展带来损害。

农村牧区基层政府与乡村企业等的债务负担较重。如,内蒙古全自治区县乡两级政府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3.1亿元,村委会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3.4亿元,县乡村企业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2.2亿元等。

(九)不合理的开矿、办厂,高污染高耗能工业的发展,已造成农村牧区一定程度的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

不适当地开矿、建厂、修路以及城镇建设等对农村牧区特别是草原及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污染。如七五期间,陕晋蒙三角区能源基地建设。仅铁路与公路施工、煤矿开发与建设就造成近300平方公里的草原沙漠化。内蒙古的霍林河煤田、神府煤田、准格尔煤田等的开发过程中。也造成了较大面积的绿色植被的破坏。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部分旗近年来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开矿、建厂愈来愈多,但所引起的草原破坏、生态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

在油田建设、煤田开采、电场建设及采金活动中。普遍存在对周围草原植被不同程度的破坏,轻者使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单一化、功能衰退、草原生产力下降,重者草原植被完全消失。如,二连油田开发区,开发前草地生产力为21105公斤/公顷,开发后变为1095公斤/公顷左右,盖度由原来的45-55%降为28-38%,严重地段仅为10%左右。托克托电场和准格尔煤田建设都有草原沙化问题。据有关专家估算。准格尔煤田建设区的沙化面积以每年大约4%的速度增长。

三、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对策

(一)继续增加农牧业的投入,大力发展农村牧区公共事业,确保农牧民纯收入持续稳定的增长

切实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千方百计地增加对农牧业及农村牧区的投入,是实现农牧业与农村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走出农牧民增收难困境的基本保障。各级政府要继续增加对农牧业基本建设、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财政投资,且随着GDP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加,用于农牧业与农村牧区的财政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要以一个科学合理的速度不断增大,而不是减少。加速推进农村牧区信用社的改革完善,增强其生机活力特别是对“三农”“三牧”的信贷支持能力,同时规范特别是增强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农牧业与农村牧区服务的职能,开拓农村牧区、农牧业、农牧民的保险业务,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牧区商业性与政策性相结合的金融体系,从而大幅度增加农牧业与农村牧区金融资金、信贷资金的投入。使农牧业与农村牧区资金短缺、投入不足的不良局面有所改观。吸引社会各界对农村牧区进行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鼓励其到农村牧区发展第二、三产业,发展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第一产业。引导、激励农牧户自身增加生产性的投入。提高其发家致富的积极性。

继续完善现有农牧业补贴政策。保持农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牧业支持保护制度。除了粮食的直接补贴等,还可以尝试根据农户与牧户承包经营的耕地、草场的面积,按亩制定标准定额(如一亩多少元人民币),由政府给予农民家庭与牧民家庭直接的现金补贴。

建立和完善农村牧区各种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农牧民的最低社会保障率。农村牧区居民要普遍享有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与城市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要逐渐缩小。要统筹城乡的发展,加快农村牧区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发展农村牧区科教事业,提高教育质量,重视科技普及。

加强农村牧区卫生医疗基础建设,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强化卫生防疫,控制传染病和人畜共息疾病。改善医疗条件,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兴建村(嘎查)、乡(苏木)、县(旗)三级卫生网络,提高农村牧区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保健水平。

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牧区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牧区的公共服务,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牧区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牧区电网。逐步解决人以及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二)发展生态文明,创建生态技术体系,推进农牧业科技进步,从而有效地提高农牧业的现代化水平

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有效地节约能源、节约资源,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使得全国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农村牧区生态资源环境得到改善。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加快制定、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就要加快实行生态补偿制度。以及自然资源的有偿开发使用制度与污染物的有偿排放制度;就要加快传统技术向生态技术转变的步伐,逐步建立完备的生态技术体系。以作为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技术基础与支撑。

要研究、建立、完善现代生态技术体系,并要用现代生态技术、现代物质条件改造农牧业、装备农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牧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牧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牧业、用现代科技知识培育的新型农牧民来发展农牧业。从而大大提高农牧业集约化、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和农牧民组织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牧业的素质、效益等。

加快农牧业科技进步。加强农牧业设施建设,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从而大力增强农村牧区的发展创新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优化农牧业生产布局,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牧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牧场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保护恢复与合理利用草原。防治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提高农牧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牧业标准化,建立健全农牧业技术推广、农畜产品市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

(三)保持特色、追求绿色,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有效提高农牧业及农畜产品的竞争力

农村低保动态工作总结篇(10)

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凸现。全区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9.87亿元,增长4.6%,增幅居全市第二;实现总产值13.9896亿元,增长14.9%;其中农业总产值11.2亿元,增长3.8%;林业总产值2447万元,增长23%;畜牧业总产值2.*亿元,同比增长6%;渔业总产值2642万元,同比增长31.6%。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78万亩,亩产389公斤,总产6.14万吨,同比上年分别增长0.53万亩、30公斤、6612吨,增幅分别为2.5%、8.4%、12.4%,超额完成14.9万亩的确保指标;全区水果种植面积16万亩,总产值4.3亿元,同比增长12.9%;蔬菜种植面积14.5万亩,总产值4.58亿元,同比增长21.3%。以“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为主要形式的特色产业强区强镇强村建设初显成效,建成市级农业特色产业强村8个;院桥、新前、江口被省政府评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镇;我区被省政府命名为水果产业强区。全区九大农业主导产品共实现产值7.24亿元,进一步形成了柑橘、杨梅、茭白、红茄、高山蔬菜、紫莳药、芋艿、笋竹两用林、高山放养鸡等特色农业产业带。农业示范区建设逐步推进,西部15万亩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项目通过规划评审。

3、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全区共有农业龙头企业31家,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91家,实现销售额6000余万元。“走出去”农业异军突起,外出农民种植西瓜总面积达17万亩,年创产值12亿元,开拓了我区农业新的增长点。农业市场化步伐加快,区政府与杭州联华集团进行了产销签约,实现区内农产品直接进超市。在*农博会期间举办的*西部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招商暨特色农产品推介会活动成效显著,4个签约项目,3个已启动建设。

4、农业科技和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得到加强。农业科技工作继续深化,引进新品种15个,推广新品种7700亩,推广应用水稻新型栽培和稻鸭共育等高产高效新技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全面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建立产地编码查询系统,认真做好绿色认证工作,通过绿色食品认证5个、有机食品认证2个、有机转换食品认证1个;获省农博会金奖农产品13个;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共26个,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55万亩。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继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深入推进,农民信箱在信息、产销对接和全方位服务农民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5、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全面完成。在总结近五年西部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基础上,积极筹划实施扶贫开发战略重点的转移,形成产业开发、生态保护、低收入农户扶持和村庄整合改造四位一体的扶贫开发机制,实现扶贫开发战略的新突破。大力开发西部山区的丰富资源,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清洁工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业,使西部山区在产业升级中实现与东部地区互补联动。实施低收入农户生产生活扶持,在全区机关干部中广泛开展“一户一策一干部”活动,近6000名机关干部与帮扶村的6277名重点贫困户进行“一帮一”结对帮扶,使西部山区低收入农户都纳入帮扶的对象。

(二)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农业发展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土地整理逐步实施,完成7个项目的土地整理,新增耕地1773亩,新建标准农田7625亩。投入6000多万元,开展了永宁江二期治理工程、水毁工程修复、小农水工程建设、水库除险加固、小流域治理等。投资2300万元,完成河道疏浚治理189公里、河道保洁423公里。投资94万元,完成19个乡镇、街道的气象预警系统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实现投资500万元,实施了1万亩的*西北片中低产田改造。

2、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全区共完成造林更新任务1792亩,封山育林1.72万亩,义务植树15多万株,创建市级绿化示范村4个,创建省级绿化示范村1个。全区生态公益林建设面积达46.5万亩,我区获全省首批生态公益林建设示范区称号。建成生物防火林带工程71.2公里、面积2136亩。山林延包工作全面完成,我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山林延包工作先进集体。

3、防台防火工作卓有成效。全面开展汛前安全大检查,进一步完善防汛预案,落实抢险队伍和物资。抗台期间,水利、气象、防汛部门密切关注台风动向,加强监测预报,认真分析会商,科学有序调度,成功防御了*13号“韦帕”和*16“罗莎”等强台风对我区的严重影响,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森林消防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切实加强了森林火灾的防范工作,森林火灾得到有效遏制。

(三)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努力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人居环境、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1、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深入实施“十百工程”,村庄整治由单个村庄向整片整镇集中整治转变。开展“新农村村庄建设试点村”工程,进一步夯实村庄整治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去年全区建成省级示范村5个,市级示范村9个,区级整治村58个。五年累计建成省级示范村11个、市级20个、区级整治村180个,超额完成第一轮村庄整治五年阶段性目标。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整体推进畜禽粪便污染整治、生活污水污染整治、垃圾固废污染整治、化肥农药污染整治、河沟池塘污染整治,提高村庄农村绿化工程),加大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力度。全区有17个乡镇建有垃圾中转站,480个村实行了垃圾统一处理。长潭水库沿岸25个村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计划对34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进行整治。青山白化治理工作成绩斐然,治理率达95%,生态墓地覆盖率达96%。

2、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改善。乡村康庄工程、农民饮用水、连锁超市放心店等工程稳步实施。完成通乡通村公路路基路面9.3公里,等级公路通村率提高到98.5%;新增农村供水规模0.79万吨/日,受益行政村22个,受益人口2万多人。19个乡镇均开设了连锁超市,乡镇连锁超市覆盖率达到100%。

3、农村公共服务和民生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教育“四项工程”深入实施,15年基础教育普及率创新高。农民健康工程继续推进,全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40.8万人,参保率达87.76%;设立农民健康体检站15个,至今共有29.7万名参保农民进行了体检,体检率达73.8%。“文化三下乡”活动卓有成效,组织了2700场次电影、37次演出、700册图书到农村(社区)。农村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14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60元,5111户6705名农民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2006年的直补资金及20*年上半年直补资金共3454万元已平稳发放到全区移民户手中。

4、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农村党组织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积极推广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级民主恳谈会等有效的民主形式,深入推行村务公开内容、形式和程序“三到位”。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减轻农民负担管理走向规范化。积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新路子,全面落实经济薄弱村组织运转和村干部报酬专项补助制度。充分发挥了第四批农村工作指导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5、全社会共建新农村氛围日趋浓厚。工商企业、各类学校、文明单位等结对建设新农村活动的机制不断完善,全区工商企业及社会各界资助新农村建设资金超过1*4万元,结对村160多个,结对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拓展。同时,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转变作风,创新服务“三农”的方法和途径,促进部门服务向农村延伸,全社会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氛围进一步浓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三农”工作还面临着不少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土地难流转,经营规模难扩大。下山脱贫、农产品加工项目和休闲观光农业用地紧缺。农民贷款难以满足生产发展需要,新农村建设资金十分短缺。农业面临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生物风险加大,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是农民稳定转移就业和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一方面,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不能适应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要求,加上外来农民工的有力竞争,使农民转移就业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受农产品和农村劳动力双过剩的影响,农产品和劳动力价格提升困难,给农民持续增收带来一定难度。

上一篇: 养猪场日常工作计划 下一篇: 教师年度个人述职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