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与消费者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7 14:55:00

广告与消费者论文

广告与消费者论文篇(1)

消费者的学习过程并非都是重复试误的过程,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学习活动要借助于消费者的问题解决、思维顿悟等心理活动。这种以消费者心理活动为基础的学习活动理论被称为认知学习理论。与市场营销有关的认知学习理论包括信息加工理论和消费者卷入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消费者的学习过程不仅与其认知能力有关,而且也与所要加工的信息复杂程度有关。消费者的信息加工能力越强,所获得的产品信息就越多。消费者卷入理论是从大脑半球单侧化理论发展而来的,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对媒体、消费者及产品的卷入理论。国外最早对卷入进行研究的是Krugman的媒体卷入研究,发现杂志广告的卷入程度高于电视广告的卷入程度,但是对于低卷入产品,两者卷入程度差异不大。本文基于认知学习理论对目前企业广告眼动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以准确地了解消费者心理,将广告心理学成功的运用到市场营销之中,发现消费者心理黑箱,促成购买行为,并形成品牌忠诚。

二、国外企业广告眼动研究现状

有研究表明,在同一类型的广告中,消费者最终选择购买的产品的广告与没有购买的产品的广告注视时间差异显著,即注视时间越长,购买的可能性就越大。

1.信息加工方面的研究

PRS的研究显示,有将近13%的杂志广告因为凌乱而被忽视,并且广告的名称有43%的情况下被忽略。但该情况在公共候车亭广告中没有出现过,YoungandElliottC.(1999)运用眼动跟踪的方法对公共候车亭中的广告进行研究,发现这些广告能够被候车者阅读,并对品牌进行有效记忆。而且在晚上有灯光的情况下也能接收到广告信息。[1]这一结果与品牌的知名度也有很大关联。实验研究发现,消费者对成熟品牌的回忆率较高,与新品牌比较这种优势便不复存在,甚至有更低的回忆率,此时新品牌的再认成绩较好(GeweiYeandW.FredvanRaaij,1997)。[2]注意分配的变化也会影响广告回忆率,同时广告可以沿路径影响受众的记忆,受众对网页中间的广告注意力不大,前端和后端的广告则引起较多的注意(Jyun-ChengWangandRong-FuhDay,2007)。[3]因此,网页广告的定价,应两端位置价格高于中间位置。图案、文字和广告页的大小对消费者视觉的吸引程度是不同的。有研究表明注视图案所用的时间比观看文字所用的时间长。但在同一广告中,很多受众没有注视到广告中的文字和较远位置的图片,位置影响着广告注视与广告品牌记忆效果。Wedelandpieters研究发现,对杂志来说,如果左侧页面是文字,则消费者对置于右侧页面的广告记忆效果更好一些;相反,如果左侧是同类产品的广告,右侧广告的效果却很差。对插页式广告来说,广告页大小对消费者的影响小于广告位置,小的广告放置于关键位置比大的广告置于次要位置的效果要好(KlaassenandAbbey,2007)。[4]因此广告设计应该注意文字的醒目度以及图片的位置,这样才能达到好的记忆效果,将广告置于观测者可视范围对广告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广告代言人对消费者具有一定影响,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提高其对产品的识别和记忆。代言人将广告要表达的诉求和意义赋予了产品,而且男性对女性演员所代言的产品并不感兴趣,女性对男性代言的产品的兴趣也比较低(KolbeandMueling,1995)。[5]因此,企业在选择代言人之前要明确产品的受众,选择与受众同性别的代言人才能够增强广告效果并提高受众对广告的记忆。由以上研究可以推断,在广告设计时,加入图片对广告的宣传效果会有积极的影响。而且适当的重复会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目前还没有对具体应该重复多少次,什么时间重复进行深入研究。

2.卷入度方面的研究

国外最早的关于卷入度的研究是Krugman的媒体卷入度研究,后来又出现了产品卷入、个人卷入等研究方向。Krugman研究了杂志和电视两种媒体的卷入度,发现高卷入度的产品对杂志广告的效果更好,而低卷入度的产品在这两种媒体的卷入度方面差异较小。这样的结果,可能是由于杂志对阅读的要求较高,消费者的注意力相对集中,卷入程度受有意识阅读的影响。个人卷入度和产品卷入度的相应提高都会影响消费者对于广告信息的加工的深度(MerikleandJoordens,1997)。[6]由此可以推断,个人卷入和产品卷入共同影响消费者对理性诉求的信息加工效果。Vaughn(1980,1986)构建了FCB网格模型,指出消费者能够从高产品卷入的商品中觉察到更高的风险,收集更多的信息,以减少感知到的风险。而对低卷入的商品则不敏感,只需了解少量信息便可做出购买决策。[7]因此,对于高卷入的商品,企业应该多采取理性诉求的方式,而对于低卷入的商品,则多采用感性诉求。PettyandCacioppo提出了ELM模型,该模型指出了消费者处理信息的两种路径:中枢路径和周边路径。消费者对信息的处理动机大采用中枢路径进行处理;动机小采用周边路径处理。该模型没有确切的实例,过于抽象,不易理解,因此实用性不高。

3.小结

国外对信息加工方面的研究不仅集中在对位置和大小方面还涉及了图片的内容,尤其是人物的性别等方面,比国内的研究更深入,更具体。卷入方面的研究比较系统,提出了对应的理论模型,但是这些模型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方面忽视了受众的自身的状态对行为的影响,另一方面过于抽象,没有实证研究,只靠经验研究得出结论。

三、国内企业广告眼动研究现状

利用眼动仪对广告效果进行测评,可以观测到广告的关键信息和消费者的注视重心是否一致,让企业了解广告的成败,及时对广告进行调整,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广告效果。我国的第一台眼动测量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末,由中科院上海研究所的张名魁和孙复川研制的,随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制了头盔式眼动仪。尽管我国在研制眼动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目前国内高校更多的是购置国外的眼动仪进行科学研究。

1.信息加工方面的研究

消费者的信息加工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记忆过程。信息要经过感觉记忆,感觉记忆中的信息若被消费者意识到,就会进入短时记忆,然后经过编码就转为长时记忆。[8]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回视等能够反映记忆效果。消费者在注视不同类型广告时会有眼动差异,更容易接受图片信息而不是文字信息,注视时间和浏览顺序也影响消费者对广告内容的记忆强度,而且注视时间对记忆强度的影响最大。丁锦红等采用眼动实验研究了消费者对平面广告中图形与文本加工的差异,发现消费者对图形的注视时间大于文本,而且文本的位置及评价水平会改变瞳孔大小。严艳梅等将广告分为四个象限,发现对第二象限的注视时间最多,对第四象限的注视时间最少,因此把广告的重要信息放在第二象限时的广告效果应该是最佳的。广告中适当的文字有助于广告内容的记忆,受众对英文的注视时间要长一些。这说明,消费者对文字的识别有一个编码的过程,对自己不熟悉的内容,编码的时间要长,注视时间就会加长。人们浏览不同形式、不同位置的网页广告时的主观记忆成绩与眼动指标具有一致性。消费者更多注意网页的上部和中部,对这两个区域的记忆效果要好;彩色的广告比黑白的广告记忆效果好。然而,姚海娟等以大学生为被试考察平面手机广告中品牌位置和背景类型对广告效果的影响发现:受众将更多的注意放在广告页面的左半部分,且对这部分的记忆效果较好;对人物背景的喜好更强烈,其次是风景、广告词;当背景为人物和风景时,对手机背景的注意比品牌多,但对左边品牌的注意依旧比右边多。对广告信息的加工存在性别和品牌的差异。代言人和受众同性别的情况下,对品牌的自动化加工水平更高一些,异性的情况下,加工水平则较低(林树,2005)。[9]陈宁从另外一个角度研究品牌加工,发现成熟品牌和新品牌在控制型加工效果上的差异不明显。

2.卷入度方面的研究

国内在卷入度方面的研究较少。陈宁(2002)在对广告信息加工模式的影响研究中发现在低卷入学习状态下,重复可以提高广告的自发性加工和控制性加工。所以,重复对广告的有效性有积极影响,但是目前没有学者对重复的力度进行研究。他还指出高卷入引起的是控制性加工,高认知不仅有控制性加工,也有自发性加工;低认知状态下,控制性加工较少,自发性加工做主导;卷入水平高对品牌评价有积极的影响。[10]周象贤实验发现,对于高潜在价值的商品,理性诉求方式比较适宜,并且当受众处于集中注意状态时才更为有效。不管是高卷入还是低卷入状态下,情感诉求中采用名人都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周象贤,金志成(2009)考察了卷入对广告理性诉求信息加工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广告理性诉求方式可能主要适宜于宣传产品卷入度高的商品,且只有个人卷入度高时才更为有效。[11]3.小结国内对商业广告的眼动研究主要集中在广告的图片、文字的大小位置等方面,探寻最佳的广告大小和布局,使广告更具说服力,改变消费者的思想观念,并形成品牌意识。在卷入方面,国内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信息加工的卷入研究深度不够,也没有对卷入的综合性的研究,因此,这一领域还有更多的探索空间。

广告与消费者论文篇(2)

电视广告是企业宣传产品、服务、文化以及概念的主要途径,是广告的主要形式之一。其运用语言、声音、动画等综合的手段向观众传递相关信息,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媒体特点

声音语言和图像语言是电视广告的主要传播通道,其主要的特点是声像并茂,这也使得电视广告成为大众媒体中独具优势的媒体,电视广告最大的优点在于直接信息与间接信息的双重输出。

2.传播特点

电视是我国最庞大的大众媒体,是一种线性结构,按照时间顺序播出。观众在收看电视广告时,中途中断就不能够接受到全部的信息。这与传统纸质媒体以及互联网媒体有很大的不同和差距,这种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视的收看效果。

3.内容制作特点

电视广告具有视觉冲击和反复播放的特征,这也决定了电视广告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视广告的发展。电视广告播放的时间限制使得在制作中,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电视广告的商业目的。

对消费文化的影响

以电视广告为代表的大众媒体是消费文化影响因素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在信息化的时代,大众媒体已经成为引领社会消费的主要力量。一方面,电视广告对于丰富消费文化的内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电视广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正确消费价值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电视广告的商业特性使得电视广告的内容可能出现虚假信息,对消费者的正确选择产生负面的影响。

1.对物质层面的影响

电视广告能够影响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选择。电视广告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众多的消费信息,通过精心的制作为消费者传递商品信息、企业文化以及品牌等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消费者选择商品的时间。

从积极的意义来讲,电视广告促进了市场信息的快速传播和信息交流,推动了潜在消费市场的开发和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另外,电视广告可能会给消费者传递误导信息,为消费文化注入各种不健康以及不理性的信息,这就会对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和消费行为的养成产生负面的影响。

电视广告在为消费者提供商品信息、企业文化和品牌信息的同时,也传递了科技、就业等关系到民生发展的各种信息。消费者通过各种电视广告信息选择对个人最为合适的商品和品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电视广告对消费文化中物质层面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是正效的,能够提高消费者选择商品的理性认知,养成正确的消费价值观,提高消费者的文化品位。

2.对观念层面的影响

从本质来讲,电视广告传递的商品信息和品牌信息不仅是电视广告信息的表面现象,更多的是一种潜在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社会准则等观念层面的信息。电视广告通过各种消费信息的传递和价值观念的传播,来引导和改变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同时也能够促进消费者文明的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的养成,影响整个消费群体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首先,对消费价值观的影响。电视广告的外在刺激因素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影响消费者的价值观念。一般来讲,电视广告制作方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迎合广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偏好,但这并不会掩盖电视广告的引导作用。电视广告通过激发潜在消费对象的消费行为,将潜在消费转变为实际消费,满足消费者的诉求和消费欲望,影响消费群体的消费价值观念。

其次,对消费心理的影响。在消费文化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其很容易受到电视广告的影响。电视广告通过“鲜活”的形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广大消费者的心理戒备,通过宣传企业所倡导的消费观念来影响消费者的心理。电视广告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消费者心理的麻痹和虚幻,进而实现深度刺激消费者心理的目的,进一步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

第三,对消费方式的影响。电视广告制作者根据一定的消费知识制作具有指导性的电视广告,向消费者传递科学、合理的消费信息,引导消费者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消费与积累的比例,逐步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消费者通过合理的消费选择,避免“高消费”导致的资源浪费。因此,电视广告可以对消费方式产生正面的影响。

当然,电视广告也可能通过宣传,诱导人们无休止地追求电视广告所传播的消费,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和强化消费者的虚荣心,产生奢侈消费行为,导致在消费方面盲目跟风。

总之,电视广告对消费文化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前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大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后者会导致虚幻消费和盲目消费,对消费文化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在电视广告中,要积极发挥电视广告对消费文化的正效影响,避免电视广告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电视广告制作者在电视广告的制作过程中,实事求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以及产品的真实特点,传播有利于健康消费文化发展的信息,营造良好的文化空间。

参考文献:

①杨靖靖:《对事件媒体“借势”:中国体育用品电视广告创意内容策划的分类与效果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②廖云:《试论广告的品牌策略――耐克广告给我们的启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广告与消费者论文篇(3)

写作要领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

0055-03

20世纪90年代,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兴起于商品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并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得到了企业界和营销理论界的广泛认同。近年来,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也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本文尝试以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为指导,围绕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两大特性即“战术连续性”和“战略导向性”,从传播内容及传播手段两方面探讨整合营销传播中广告策划书写作要领。

一、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及特性

(一)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简介

1992年,被称为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之父的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唐・舒尔茨在《整合营销传播》中给整合营销传播下了一个定义: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业务战略过程,是指制定、优化、执行并评价品牌传播的一个计划,品牌传播的受众包括消费者、顾客、潜在顾客、组织(企业)内部和外部受众及其他目标。他认为整合营销传播的整合分为内容整合和资源整合两部分,并认为内容整合包括:精确区隔消费者――根据消费者的行为及对产品的需求来区分;提供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利益点――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诱因;确认目前消费者如何在心中进行品牌定位;建立一个突出的、整体的品牌个性,以便消费者能够区别本品牌与竞争品牌之不同,关键是“用一个声音来说话”。而资源整合应该发掘关键“接触点”,即通过什么样的传播手段更有效地接触消费者,从而把企业和品牌的统一声音和性格传达给消费者,并在他们心中形成系统的、良好的企业和品牌的整体形象。这些传播手段包括广告、直销、公关、包装、商品展示、店面促销等。无论是内容整合还是资源整合,两者都统一到建立良好的“品牌―顾客”关系上来。因而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核心就是将与企业市场营销有关的一切传播活动一元化。一方面把广告、促销、公关、直销、CI、包装、新闻媒体等一切传播活动都涵盖到营销活动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则使企业能够将统一的传播信息有效地传达给消费者。所以,整合营销传播也被称为“用一个声音说话”也即营销传播的一元化策略。

(二)整合营销传播的特性

1.战术的连续性。战术的连续性是指在所有营销传播中的创意要素要有一贯性,不同的营销传播形式、不同的传播媒体的信息都应彼此关联呼应。让包括广告在内的所有形式的营销传播传达一贯的主题、企业和品牌形象甚至是语调等,形成统一的“声音”,以使消费者对企业和品牌形成统一的“性格”知觉和一贯的态度。

2.战略的导向性。战略的导向性指的是进行整合营销传播策划时,要以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要求为依据。为达到公司的战略以及具体经济目标,对营销传播的整合要达到如下几个原则性要求:一要提炼特定的有传播价值的信息,主要包括企业特有的形象、产品品牌的独特性,以及满足消费者特定需求的诉求等;二要对信息进行整合和创意表现;三要根据媒体特点和传播方式对信息进行符合媒体特点要求的再创意,同时对媒体的选择和运用进行精心策划,以利于公司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广告策划在整合营销传播中的作用

广告策划指的是从广告的角度,根据企业战略目标以及整合营销系统实际情况,在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掌握的广告策划技能、新颖超前的创意和跨越式思维,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并进行全面、细致的构思谋划,从而制定详细、可操作性强的并在执行中可以进行完善的广告方案过程。广告策划的产品是广告方案,是广告策略的集合,是一系列可执行和操作的广告策略,对企业市场营销传播活动具有指向性和指导性。一般以广告策划书的形式来表达。广告策划不仅要对广告计划、广告执行具有统领和指导作用,还要全面考虑整合营销传播各环节的诸多因素的复杂关系,要有全局性,又要有前瞻性。

广告策划在整合营销传播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传播角度看,广告策划是整合营销传播中最重要的传播计划,也是整合营销传播成功的关键。广告策划的主要内容和流程是:从市场分析、消费者分析、商品分析入手,在前三个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市场定位、商品定位、消费者定位、广告定位,最后确定广告主题,谋划广告表现和传播策略。广告策划中进行的市场、消费者和商品分析,还有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定位、商品定位、消费者定位、广告定位,以及科学确定广告主题,这一过程正是整合营销传播中的“内容整合”的过程和核心内容,也是整合营销传播不可逾越和关键环节。整合营销传播,极力塑造一个突出的、整体的品牌个性,以便区别于竞争品牌,并在消费者心中确立有利位置,离不开广告策划中进行的市场、商品和消费者定位,离不开始终要求“用一个声音来说话”的广告定位和广告主题。

第二,广告策划的目的和重要作用是促进整合营销传播中资源的高效整合。整合营销传播中的“资源整合”,实际上就是“在什么时候使用什么传播手段”,而传播手段主要包括广告、直销、公关、包装、商品展示、店面促销等。在诸多传播手段中,广告无疑位居榜首。而广告策划谋划的重点正是“在什么时候使用什么传播手段”以及通过什么媒介和渠道来促使这些手段的高效实现。

第三,广告策划的目标和作用,是设法在不同传播形式中宣传相对固定的广告主题,促使整合营销传播为企业和品牌创造“一种形象和一个声音”。这正是整合营销传播的根本要求:所有广告和其他形式的营销传播都要贯穿一贯主题、形象或语调等,从而使消费者对企业及其品牌的“声音”、“性格”形成统一的知觉和一贯态度。

三、广告策划书写作要领

在论述写作要领之前,首先简介广告策划书的内容和结构。广告策划的内容结构多种多样,个人倾向于如下分法,即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市场分析。包括本企业产品在内的主要品牌及其占有率分析、本企业产品与竞争品牌之间的优劣分析、未来市场构成的变化趋势分析。第二部分:消费者分析。包括消费者经济状况、消费观念、购买习惯和心理等分析;消费者群体的构成分析;地域、文化、宗教等自然与社会因素对消费者的影响分析等。第三部分:商品分析。包括与同类商品相比较的情况、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程度、企业对商品定位以及消费者对这个定位的认同程度。第四部分:广告策略。包括根据企业目标确定广告目标;进行市场、商品和消费者定位;进行广告定位,确立广告主题;制订广告策略,包括广告表现策略(创意和表达)、广告诉求策略、广告媒介策略(版面、时段、栏目、地点等的选择或组合)。

不难看出,广告策划书的撰写,关键不在结构和格式规范上,而在于与策略谋划有关的必不可少的几个环节上,即市场、商品和消费者的分析与定位、科学准确的广告定位和主题确立、广告表现策略和传播策略。这些就是广告策划书写作的要点。

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指导下的广告策划书写作,应该根据该理论的两大特性并围绕两大问题,抓住上述要点进行创作。两大特性分别是整合营销传播的“战术连续性”和“战略导向性”,两大问题分别是传播什么内容和如何高效传播的问题。

(一)确立广告主题

根据整合营销传播的战术连续性,广告策划务使不同的营销传播形式、不同的传播媒体的信息都应彼此关联呼应,共同传达一贯的主题、形象或语调等,以使品牌形成统一的“声音”和“性格”知觉。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进行科学准确的广告定位并据此确立广告主题。

1.以科学准确的广告定位与广告主题,确保品牌形成统一的“声音”和“性格”知觉。广告定位之父艾・里斯创立的定位理论认为,定位就是让品牌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占据最有利的位置。广告定位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消费者的“心智”是什么;二是品牌怎么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最有利位置。“心智”其实就是消费者的需求及其相关心理;品牌怎么才能占据最有利位置的问题,其实就是以商品或品牌的某种独特性或利益承诺满足消费者特定的迫切的需求的问题。广告定位的过程实际就是在市场、商品、消费者调研分析及定位的基础上,使广告从内容到形式达到以商品独特性、独到的利益承诺满足消费者特定的迫切的需求的策略制订的过程。广告主题是广告的中心思想,是广告内容和目的的集中体现,在广告的整个运作过程中处于统帅和主导地位。广告主题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由几个方面决定:一是本企业商品或品牌在市场上的具体情况;二是本企业商品区别于市场上同类商品的独特性;三是消费者对该类商品的特定需求以及企业能提供的利益承诺。这三个方面构成广告的核心内容,也就是广告主题,它也是在科学严谨的市场、商品、消费者分析及定位的基础上得来的。因此,广告主题的确立实际就是广告定位的结果。有了科学准确的广告定位,才能确立正确的广告主题,而这两者的确立必须以科学准确的市场、商品和消费者分析与定位结果为依据。

2.广告定位与广告主题的科学确立对市场、商品和消费者分析与定位的要求。

(1)做好市场分析与定位,以塑造出本企业或商品与众不同的个性或形象。市场定位,就是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消费者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个性或形象,并把这种独特个性和形象传递给消费者,从而使本企业商品在市场上确定最有利的位置。所以市场分析是广告策划工作的重要前提之一。市场定位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是:首先掌握同类产品市场情况,尤其是竞争对手的情况,包括企业实力、产品或品牌特点、产品策略、市场策略、营销策略、广告策略,等等;其次就是自身的广告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目标消费者及其心理等;最后运用市场营销理论研究和分析调查得来的资料,从比较分析中寻找自身优势,探求市场空白,挖掘本企业产品的独特之处,以填补市场空白和满足消费的特定需求,从而完成市场定位。

(2)做好消费者分析与定位,准确把握消费者的特定需求,以便不断给予满足。消费者定位是指依据消费者的心理与购买动机,寻求其不同的消费者迫切的特定的需求并不断给予满足,从而使企业及其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确立一个有利的位置的定位方法。影响消费者定位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等,消费者分析可以上述因素为切入点,并围绕如下内容进行:一是在某市场大背景下的消费观念、消费需求,特别是要重视研究和发现潜在需求;二是作为目标消费者的迫切需求、潜在需求、消费习惯等。目的是使消费者的特定而迫切的需求和商品特性统一起来,让商品以最大限度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要――这一过程实际就是消费者定位。

常见的消费者定位有:从经济状况角度进行定位,即区分不同经济层次的消费者在购买力、购买心理上是不同的,作不同定位,比如,同一种商品,富豪阶层品牌第一,不问价格,而温饱阶层讲究物美价廉,通过差异化定位,企业结合自身商品特性选择其中一个或若干个消费群体作为目标市场。还有从文化背景方面定位,抓住亚文化对消费者的有利影响,利用地理、性别、年龄亚文化等特点,准确掌握不同亚文化中的消费者的精神需求特点,并据此进行受人青睐的消费者定位。此外,从心理特点进行定位也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消费者定位方法,如求名心理,可以刺激消费者满足于高人一等、超值享受的需求;求新心理,可以激发年轻消费者满足唯美、新潮、标新立异的需求,等等。

(3)做好商品分析与定位,以差异化品质个性满足消费者特定需求。商品定位,通俗地说就是以产品某种独特性或利益承诺满足消费者特定的迫切的需求。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广告大师罗瑟・瑞夫斯提出USP理论,要求向消费者说一个“独特的销售主张”。根据USP理论的实质要求,商品分析与定位的主要方法和要求为:在差异化商品分析基础上的商品定位。和同类商品特别是竞争对手商品进行比较分析,寻求差异性,这是商品定位的基本方法。商品定位的概念明确表明了它的任务:分析出商品的独特性或利益承诺,以及目标消费者特定而又迫切的需求。因此,商品分析必须与消费者分析密切联系。消费者分析要解决的是消费者需求什么?商品分析要解决的则是拿什么特点或卖点满足消费者需求?两者实际上是同步进行。

商品分析和定位要与市场细分工作相结合。所谓市场细分,就是根据消费者明显不同的需求特性,把一种商品整体市场分割为两个或更多个分市场,每个分市场都由需求与欲望相同或相似的消费者群体组成,从而确定目标市场的过程。商品分析及定位,其目标是以合适的定位强力吸引市场细分得出的消费者群体。因此,商品定位必须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根据同质需求细分所得的分市场是否足够大,能否成为目标市场;二是细分所得的分市场,消费者购买能力如何。这些问题涉及营销成本和市场前景问题。处理好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才能保证商品定位具有针对性、正确性和有效性。

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形势下的商品分析和定位方法。在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形势下,寻找商品独特性越来越困难。现代市场,除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对商品特性进行分析外,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以及市场营销学为指导,运用市场营销发展规律,结合人们文化品位不断提高、消费观不断转变的现实,善于抓住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精神消费的特点,运用由实变虚,虚实结合,挖掘商品概念等方法进行商品分析与定位。

科学严谨的市场、商品和消费者分析,为商品归纳独特的个性,抢占有利的市场位置,也为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性格知觉,而这些要素正是广告定位的根本任务,也是广告主题核心内容。一旦形成,不会随便改变,即使有变式,也要保持统一的“声音”和“性格”知觉,保持统一的形象。

(二)整合营销传播的广告策划

广告策划要根据整合营销传播的战略导向性要求,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要求,进行有利于整合营销传播的广告策划,包括对传播媒介的选择和组合、对传播内容进行适应传媒特点的调整等。

1.围绕企业的战略性目标调整广告传播内容和形式。整合营销传播的心理连续性特点要求,所有广告和其他形式的营销传播传达一贯的主题、形象或语调等以使消费者对公司和品牌形成统一的“声音”、“性格”知觉和一贯的态度。但这不等于广告主题要一成不变。市场变,企业战略、广告目标、广告主题及内容、广告传播形式都要随之变化。根据众多著名品牌营销和广告策略调整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调整广告传播内容和形式,一是要根据市场、商品或品牌、消费者调查分析及定位进行;二是要接受传播效果检验,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调整;三是要在主题相对集中的前提下,结合不同传播形式预备相应的广告内容,甚至做到同一种传播形式有不同预案;四是这些调整要体现在广告策划书中,以备遵照执行。

2.围绕企业战略目标,进行企业广告与企业传播相结合的整合营销传播运作。企业战略目标是指企业在实现其使命过程中所追求的长远结果,如竞争地位、业绩水平、发展速度,等等。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围绕企业战略目标从企业及其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等方面创新传播活动。

整合营销传播中的广告策划,由统一“声音”的广告内容和永不间断的广告投放两个要素构成。然而广告实践又无情地证明,单调重复的广告内容令人生厌,永不间断的广告成本巨大,不是任何企业都承受得了的。要杀出这双重围困,一是必须改革广告观念,把企业广告转化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企业传播活动,跳出广告做广告;二是站在企业战略高度上,在保持广告目标和广告主题不变的情况下,按企业传播的策略对广告内容进行多样化和系统化改造,并通过隐去功利性等方法增加传播的广泛适应性,把企业广告的内容融合到擅长与各方面沟通和交流的企业传播活动之中。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汤姆・邓肯把关系利益人概念引入整合营销传播中,认为通过各种媒介或其他接触方式(如公关活动等)与员工、顾客、投资人、普通公众等关系利益人接触,可以建立互利关系。整合营销传播,除促进商品销售外,应该以企业及其品牌塑造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根本目标,多采用公关传播手段。一是以人际媒介传播方式达到广告的目的,具体方式有如对话、论坛、会议交流、参观访问等。二是通过组织或组织活动传播企业信息也不失为好方式,这种方式在企业内部,可以分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纵向传播,如文件、指令和会议的传播;对外可以通过公务往来、业务联系、公关活动、企业联谊、联盟合作等进行横向传播。三是通过参与公益、慈善、文体活动或参与危机事件处理等方式,和各地级政府间进行合作与交流,这种合作与交流的结果,往往容易产生新闻效应,依靠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企业信息的传播效果更佳,隐含其中的广告,效果更好,影响更大。

总之,广告整合营销传播中广告策划书关键不在于写,更重要的在于怎么做策略谋划。广告策划书写作要领归结起来就是:以市场、商品和消费者分析与定位为基础,进行科学准确的广告定位和广告主题的确立,然后围绕广告定位及主题,从市场、商品和消费者分析入手,研究广告创意,结合传播理论探索传播策略,按逻辑顺序处理各要点间关系,按一定的格式要求编排各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陈培爱.广告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邬晓光,张晓.广告文案写作[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韩平.广告策划与创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广告与消费者论文篇(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交往与全球贸易变得越来越频繁。为了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各个企业便纷纷选择广告来为它们做代言,宣传其产品及服务。广告提供给消费者信息,使消费者对其产品或服务有进一步的了解,甚至产生购买行为。也就是说,一则广告只有被消费者理解,被消费者接受,才会实现其真正价值。由此看来,广告翻译质量对其产品能否成功销售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广告的最终目的是诱导和劝服消费者采取行动,购买其所宣传的产品或服务。而要想达到广告的这一最终目的,最首要的条件就是使交际的双方具有某种相关性,最大程度上与之产生关联。斯波泊(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1986)提出的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探讨语言形式与语用理解之间的关系,而话语的理解过程,也就是寻找关联的过程。[1]关联理论虽不是翻译理论,但却对翻译有着极强的解释力。关联理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能够产生足够的语用效果,更好地完成广告翻译的任务,进而达到广告的最终目的和功能。

一、关于广告

现代社会,广告已无处不在,以至于我们不可能对它视而不见。广告(advertisement)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文advertere,有“引起注意”的意思,即唤起目标受众对某种事物的注意,并诱导其产生某种行为的手段。所谓广告,从汉语的字面意义理解,就是“广而告之”,即向公众通知某一件事,或劝告大众遵守某一规定。但这并不是广告的定义,关于广告的广义定义,有各种说法。例如,美国广告主协会对广告下的定义是:“广告是付费的大众传播,其最终目的为传递情报,变化人们对广告商品之态度,诱发行动而使广告主得到利益。”美国小百科全书的解释是:“广告是一种销售形式,它推动人们去购买商品、劳务或接受某种观点。”由此可见,广告是面向大众的一种促销商品的传播手段和技巧,也是一种传播信息的说服性武器。一则成功的广告是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的,所以广告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广告的成功与否。

二、关联理论概述

关联理论是斯波泊(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1986)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共同提出的。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Ostensive-Inferential Progress),主要研究信息交际的推理过程,它的目标是“确认根植于人类心理中的、能够解释人们彼此如何交际的一种内在机制”。[2]人类认知事物时总是遵循着关联的原则(Principle of Relevance)――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都设想自身具有最佳关联性。[3]某一话语有了关联就等于说它获得了某种语境效果。关联理论把交际活动(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归属为认知活动,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说话人的目的或意图能被听话人识别,是由于他们对认知环境(cognitive environment)具有共识;也就是说,交际是否成功,就看交际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环境是否能相互显映(mutual manifest),即成功的交际是以相互显映为基础的。[4]此外,关联理论还提出了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的概念。认为“在正常的交际中,听话人总是追求着最佳相关的目标,即在认知过程中力图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要达到此目标,就要选择最佳相关的语境,以期对信息进行最优化的处理”。[5]

对于广告这一特殊的言语交际行为,消费者一般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读一则与自己毫不相关的广告,因此广告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住消费者,它必须最大可能地与消费者产生某种关联,能够引起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达到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相吻合。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广告翻译时,不能局限于原广告语的语言形式,而应从原交际者所明示的语言信息中寻求最佳关联,然后再在译者与译语读者所共知的认知环境下将信息传递给译语读者,实现原交际者的交际意图,最终劝服消费者接受其产品或服务,促成购买行为。对于广告这一特殊的言语交际行为来说,从它的推理过程到它的最佳关联无不体现着关联理论。例如:

碧生源,让你轻松享瘦生活,不要太瘦哦!

这则广告语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明示给消费者购买了这种产品之后,自己会得到什么好处;与其他的减肥产品相比,它的功效似乎更值得信赖,真实地反映了碧生源牌减肥茶给人们带来的好处,让你在不知不觉中体会轻松享瘦所带来的快乐。在当今这个追求骨感美的时代里,这样的产品几乎是所有爱美女性所期待的目标,它考虑到了广大女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需求,让人不得不为之怦然心动。因而,相比较其他的减肥产品,碧生源牌减肥茶的广告语更具有关联性。

三、广告翻译的最佳关联性

成功的广告语应尽可能地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住消费者,进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无论是中文广告还是英文广告都应尽可能地满足AIDMA(爱德玛法则),即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Desire(欲望),Memory(记忆),Action(行动)。[6]只有这样,才能在译语文化里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最终完成广告翻译的任务。关联原则是关联理论的核心原则。由关联原则可知,广告语获得最佳关联的两个必需条件:

一是广告语的语境效果与消费者(受众者)的心理需求相吻合。能否满足消费者的心理期待关系到广告语境效果的实现。

二是消费者愿意为获得语境效果而付出相应的努力;因为消费者通常不会愿意把时间花费在那些会给自己带来认知负荷的信息上。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因为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和认知环境各不相同,而即使是在同一语境下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推理结果。所以,作为对原语信息的传递者的译者而言,找到交际双方所共知的认知语境是交际成功的关键所在。

例如:开袋即食,使用方便。

这是一则汉语的小食品广告语,意在说明该食品食用上的便利性。在翻译这则广告语时,如果不考虑译语读者与原文作者的认知差异,只按照字面意思直接译成英语即为:“Opening and eating immediately.”而用“immediately”来译原广告语中的“即”显然不妥。如果英语国家的消费者看到该广告会直接理解为:“如果开袋后不吃掉,那么食品马上就会坏?”不仅给消费者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也损害了该产品的形象。因为这样的译文并没有成功地传递出原广告语的信息意图,没有使原文的交际意图得以实现。因而,对译语读者来说,这样的广告译文是失败的。若译为:“Always ready to serve.”译语读者则只需花费很小的努力便可获得其语境效果,保持了原文与译文语境的最佳关联。所以,第二个译文更容易被国外消费者所理解地接受。由此可见,只有对译语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准确地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

四、结语

商品经济的今天,国内外的商品流通速度愈发加快。广告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帮助我们了解到一些商品的信息,但其最终的目的是说服消费者,使其购买。因此,在国际市场中广告对商品的销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广告翻译亦如此。关联理论是对言语交际行为研究的一种新的尝试,但关联理论却对话语的理解和认知具有极强的解释力,已被运用到许多不同的领域,广告翻译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广告翻译应使译语读者用最小的努力,去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所以,关联理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更具有说服力。广告作为一种说服性的艺术,其最终目的是劝服消费者采取购买行为。因此,广告翻译既要考虑到原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又要考虑到译语读者的期待视野。因为,成功的广告翻译是以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为准则的,在具体的广告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尽可能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变化,做到诱之以利,而动之以情;同时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把商品的特点与消费者的喜好结合起来,使其在最大限度上与消费者保持关联,激发其购买欲望,最终促成购买行为。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 张亚飞.关联理论评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3).

[3] Sperber,Dan&Deirdre,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

[4]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广告与消费者论文篇(5)

关键词:广告 销售 消费者需求 品牌文化塑造

[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08-0119-01

穿越时空,探索广告的变迁。早在人类祖先时代,就开始利用姿态(如舞蹈)、声音(如叫卖)、火光(如烽火)进行信息传播,后来又发明和运用语言与文字,扩大了广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广播与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使人类广告传播再次发生质的变化。在广告传播媒介不断发展的同时,19世纪以来专业广告公司的形成、普及与发展,加速了广告研究的进程。1812年,世界第一家广告专业公司在伦敦开业。而今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告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形式,琳琅满目的广告信息铺天盖地,据有关数据统计,现在人类每天接触的信息多达数千条,其中大部分信息是广告信息。

拨开现象看本质,追本溯源,广告为什么而产生,广告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1904年,20世纪前期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广告人、世界第一个广告理论家约翰・肯尼迪第一个给出了广告的科学定义:“纸上推销术”。1925年,现代广告奠基人克劳德・霍普金斯在经典营销著作《科学的广告》中再次重申:“广告只是推销术”。“现代广告之王”大卫・奥格威在其经典著作《奥格威谈广告》中说:“我不想听到你说我创作的某广告“很有创意”,我希望广告能吸引你购买产品。”历经半个多世纪,名家们的话语仍然闪烁着格言式的光辉,他们的所有的词汇浓缩为一句话,就是“广告的目的是销售”。

名家的理论自有其正确的道理,也是数十年职业经验的总结,而且,这个观念在今天已经深入人心。曾经有客户以质问似的语气跟我沟通,你能不能做到投放广告后,我们的产品能够畅销市场。既然销售是广告的目的,那么作为广告人就应该为客户,为商品实现这个目的。但是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当前大量的广告被投放,而产品销售依然停滞不前,甚至因为巨额广告费的投入而造成资金紧张,后期营销无力。这种现状驱使着我深入研究广告与销售的关系。

一 广告与销售的关系。

什么是广告?从传播学角度讲,广告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手段。什么是销售?销售就是介绍商品提供的利益,以满足客户特定需求的过程。那么广告与销售的关系是不是可以这样描述:通过广告这种信息传播手段,将某种商品的利益,传递给消费者或客户,以满足消费者或客户的某种需要,进而促进商品的销售。这样看,广告与销售并不是直接关系,而是通过广告传递某种信息,促进消费者去购买某件商品,实现销售。

但是当前市场,广告形式缤纷多样,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只凭一个广告就能实现商品销售的那个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消费者被每天过量的广告培养的越来越精明,他们对于某个商品的选择,存在着多种因素。产品的质量、特色、性能、文化,等等,任何方面都有可能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决定因素。而广告只是将某个商品的最大的利益传递消费者,至于这个最大利益点的吸引力如何,那么只能看消费者的选择。这也是大量广告被投放,而消费者并不买账的原因。

二 广告怎样实现销售目的。

研究广告怎样实现商品销售,就需要研究消费者的需求。“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每个人身上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因此,广告在传播某种商品信息时,一定针对消费者最迫切的需要,才能打动消费者,促进他购买某种商品。

但是,早已形成的买方市场,以及大量商品的同质化,使得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可选性越来越多。消费者不会因为简单的一条广告,就会购买某种商品。除非是独特的产品,否则消费者总有比较的机会。消费者最迫切的需求,可能也早已被某几种商品满足。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广告人展开市场分析、消费者分析、竞争产品分析,用独特的广告诉求,去改变消费者的选择,建立一种新的需求。

三 现代广告的最终目的。

在当前科技日益进步的社会生产中,消费者需求被满足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而一个商品从生产到实现销售却需要一定的营销周期,两个时间矛盾的加深,就造成了两个问题:一是怎样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商品销售;二是怎样维护消费者对某个商品的长期选择。这就是现代广告研究的课题,也是现代广告的目的――培养消费者的品牌文化。

品牌是一个商品持久生命力的表现,品牌是一个商品区别于同类产品的显著特征,品牌是促进消费者选择某个商品的最大动力。现代广告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消费者形成一种品牌文化,让消费者接受一个品牌或者是一个产品,一种观念。这也是衡量现代广告成功与否的标准。比如,提起饮料产品,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可口可乐;提起快餐产品,首先想到的就是肯德基;提起方便面,那就是康师傅;提到即时通讯,那就是QQ。因为他们在消费者心理成为了行业的标准,是消费者值得信赖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何猛修编,《现代广告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赵育冀编,《现代广告学》,中国商业出版社1987年版

[3][美]威廉阿伦斯,《当代广告学》,华夏出版社,1999年

[4][美]大卫奥格威,《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国友谊出版社

[5]《定位》,[美]里斯特劳特,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6]《策划与广告技巧及误区》,吴灿,四川人民出版社

[7]《如何做大广告》,梁庭嘉,汕头大学出版社

广告与消费者论文篇(6)

一、引言

移动手机过去被认为是奢侈品现在已经变成了日常消费品或必需品(Kumar & Zahn, 2003)。智能手机或者其它移动终端设备,如网络便签和个人数字助手(PDAs)等,都已成为新一代消费者的必需品,而且移动设备为这一代的消费者的交流、沟通提供了日益完善的平台(刘红艳,傅胜蓝,2014)。移动设备用户的飞速增长为企业和营销者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和研究机会。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移动广告从最初的短信信息(SMS)和语音电话发展为移动应用广告(APPs Ad)以及广告游戏(Adbergaming)等形式。移动设备将会成为未来广告营销中至关重要的媒介和工具(秦琛,2011)。

目前看来,移动广告仍然是一个处于快速发展的新兴领域,相对于传统广告媒体研究而言这一领域的研究相对匮乏。尽管国内外已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并探讨移动广告中所涉及的问题,但在该领域中仍然存在很多尚待探索的理论命题和实践争论。本文接下来将尝试整理描述移动广告领域研究的发展和演进,回顾该领域下一些关键性研究主题,最后讨论并提出未来移动广告可能的研究问题。

二、移动广告研究现状

一些研究者将移动营销和移动广告两个概念交换、混淆使用,但一些研究指出,移动广告仅仅只能作为移动营销活动的一个子领域。学术研究者、管理实践人员以及行业协会对移动广告有着不同的概念界定。绝大多数的定义都认为,移动广告是运用整合了网络和设备的移动平台的具有沟通性和传播性的广告。秦琛(2011)回顾了以往研究对于移动广告的不同定义,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更加全面的营销视角的定义。他们的所提出的定义强调了信息的定制化以及对受众的定位。Mohamed Yunos等(2003)在他们的定义中引入了品牌意识。Scharl等(2005)的定义则考虑了广告营销进程中的所涉及的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此外,一些研究对此概念的定义是以技术为界定框架的,而其他的则以消费者为中心特征;还有一些以消费者行为为界定特征的强调消费者的隐私和价值传递。

通过对过往有关移动广告研究的文献进行回顾,本文认为现阶段移动广告的相关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重要的主题,即技术、许可、消费者态度以及接受和成功要素。

(一)技术

早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与技术相关的问题,例如,哪些技术可以以及如何运用于移动或无线广告中。与其他移动服务类似,移动广告受到诸如无线网络能力等技术相关问题的影响。Barnes(2002)指出了实施移动商业行为所需的技术性基础设施。他举例并说明了运用移动设备进行商业活动所需的网络要求、服务、支持以及互动界面。对于SMS广告而言,发送和接受SMS信息过程中所产生的“并发症”成为了SMS广告接受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Radder等(2010)研究指出,营销人员使用软件运用来向多样的信息接受者发送SMS广告。该技术限制了以受众个人信息为基础的信息定制化范围,从而对受众对SMS广告信息的一般态度产生消极影响。

Ye(2007)基于技术通道形成指出了两种移动广告模型:混合通道模型及单一通道模型。单一通道模型仅包含一种移动技术网络,而混合通道模型包含了移动和互联网通道。如今的智能手机使用的就是混合通道模型。Barnes(2002)将无线营销概括为两种模型:推式和拉式。推式和拉式是两种不同的消费者信息传播方式。在推式模型中,营销者将广告推送给消费者,而在拉式模型中,消费者主动浏览并使用与内容或服务并置的广告。其他学者将拉式广告定义为向消费者提供他们所要求或许可的相关内容,而在推式广告中,广告者将信息内容发送给消费者而不考虑寻求他们的许可。所以,与消费者拥有良好关系及已经获得了消费者许可的企业通常更倾向于使用推式广告。然而,很多企业使用推式和拉式两种战略的结合。

(二)许可

随着能够进入消费者个体私人空间的新媒体营销工具的出现,基于许可的广告这一概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基于许可的广告中,有关具体产品、服务或内容的信息被发送给那些已经明确地表达了接受信息意愿的个体(Tsang等,2004)。通常,监管机构制定具体的规则和制度来明确服务提供者、执行者或营销者的权限范围。尽管关于许可广告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于电子邮件广告,但随着新的移动营销媒体的出现,这一主题引起了更多学者的注意。移动技术能够收集、存储、使用和揭露个人信息,这就导致了一系列与消费者隐私和数据保护相关的问题和争论。

移动手机通常被认为是个人的排他的并时刻伴随着其所有者,所以被认为可以运用于个人化或定制化营销。但同时,如果所传递的相关信息既不被许可也不相关,这些营销活动可能会导致信息接受者的反感和消极评价。许可营销这一概念是相对传统的入侵性营销而言的。许可营销被定义为组织与消费者构建持续的良好关系以获得其接受组织信息的同意的过程(Carroll等,2007)。当消费者被一个广告所打扰时,他们通常会没有耐心地忽视广告信息。个人隐私问题是互联网传播背景中的关键隐私感知以及媒体内容会影响消费者对广告的评价。所以,要使移动广告能够被接受并不容易,营销人员需要向消费者提供一些刺激以获得消费者的许可。这些刺激包括支付、信息、优惠券或者移动运用的使用权等等。消费者刺激,给予了消费者一定的回报而作为消费者被打扰或隐私被侵犯的一种补偿,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移动营销策略。

(三)消费者态度

消费以及他们的态度是移动广告研究中关注的重点主题之一。大多数的研究探讨了消费者对于移动广告的态度或者不同消费群体之间的态度差异,而另有部分研究聚焦于探索影响消费者对移动广告态度的因素。关注于消费者态度的研究以解释行为理论(TRA)(Ajzen & Fishbein,1977)和计划行为理论(Ajken,1991)作为其解释理论基础:他们探究消费对移动广告的行为和反应的原因。研究发现,消费者以他们的态度和信念为基础来选择新的广告媒体。Yang(2007)运用“延伸技术接受模型”(TAM2)来检测社会因素以及过去采取的行为如何影响台湾消费者使用移动广告的意愿。这里的使用意愿是指对移动广告的采纳和积极态度。研究者还指出,在启动任何移动传播之前,广告提供者需要充分地了解消费者对于移动广告的态度和相容性。

(四)接受和成功要素

广告提供者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让让其所提供的移动广告为目标消费者所接受。消费者对移动广告的接受程度的决定因素包括积极的品牌态度、广告本身、消费者购买意向等等。学者们已经探究了移动广告为消费者所接受的不同情景和条件,哪些因素会导致消费者对移动广告的接受和拒绝。有学者指出,移动广告如果在缺乏背景信息的情境中呈现,可能会导致消费者的厌恶;在使用移动手机时,对移动广告的评价对于手机使用者而言是次要的,消费者不大可能使用其认知资源来加工一个次要任务(Wang & Lin, 2011)。所以,在移动广告中,影响移动广告可接受程度的关键因素包括价值、娱乐性、信息量、可信度以及互动性等。

有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广告的偏好与国家文化的一些维度有关,如权力距离、男性主义和风险规避。消费者对移动设备的情感依恋也会影响他们对移动广告的反应。另外,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价格细分等因素也会影响消费者对移动广告的态度。移动广告的可接受程度和积极评价还受到信息发送频率、时机、信息内容、信息使用难易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影响移动广告可接受程度的因素可以归纳为基于消费者的影响因素和基于技术的影响因素基于以上的回顾和讨论,本文提出如下的框架模型。(图1)

三、讨论及未来研究问题

通过以上的研究回顾我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有关移动广告的定义将其描述为移动设备中的广告,从而将移动广告定义的范围拓展到包含所有的网络移动设备。学者们提出的概念界定既包含了信息的个性化又涵盖了向各利益相关者提供的价值、利益。营销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广告过程所涉及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另一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出了一系列影响移动广告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些重要的因素包括:隐私侵犯及因此而形成的品牌态度;广告模型(推式和拉式);目标消费者的特征类型及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文中提出的概念模型提出了许可和内容可能是影响移动广告可接受程度的两个关键因素。移动广告的内容应该如其他广告类型一样需要具备趣味性,能够吸引受众。多数的研究者都认为价值产生能够导致广告的可接受性提高。营销学科可以充分地利用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来向目标消费者传播有价值的信息。因此,也需要探讨不同形式的移动广告效果差异,如SMS,语音信息、MMS、游戏广告、赞助Apps等。

此外,本文所提出的移动广告概念框架仅仅只比较了广告的内容和消费者的许可,未来可以扩展到其它构面上来探讨移动广告的可接受性。而且内容和许可的前置因素多是基于文献回顾所归纳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受到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未来的研究可以更多地关注跨文化的差异,如那些文化因素差异会影响移动广告的可接受程度,移动广告对于消费者的重要性在不同文化下的差异。另外,对于不同移动广告效果和影响的测量工具还比较少。现有的大多数量表要么是对过去态度测量工具的修正,要么是对过去行为测量工具的简单调整。所以,未来需要重新提炼和制定针对不同移动广告影响因素的测量工具。

参考文献:

[1]Kumar, S., & Zahn, C. Mobile communications: evolution and impact on business operations[J]. Technovation, 2003.

[2]刘红艳,傅胜蓝. 移动广告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大学生移动广告体验的视角[J].软科学,2014.

[3]秦琛. 移动广告促进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J].通信企业管理,2011,(3).

[4]Mohamed Yunos, H., Gao, J.Z., & Shim, S. Wireless advertising’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 Computer, 2003.

[5]Scharl, A., Dickinger, A., Murphy, J. Diffusion and success factors of mobile marketing[J].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005.

广告与消费者论文篇(7)

近来广告豪奢之风成为众矢之的,相关政府机构对炫富广告也出台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中国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传统深受儒家的熏陶,和谐相处是沟通的终极目标。奢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贬义概念,认为与挥霍享乐相连,有损于道德层面的理想,黜奢崇俭和奢侈无用论是中国消费思想史中的主流。随着消费主义思潮的发展,奢侈概念也从一个绝对的贬义概念逐步转变为一个偏中性化的概念。社会学家克里斯托佛・贝里总结出奢侈概念研究的现代范式:(1)奢侈的去道德化,揭示了时尚和奢侈消费的合理性在于具有促进贸易的功能;(2)奢侈的欲望观,指出追求个人利益是自然天性;(3)必需和奢侈的动态论,在不同的社会及文化价值观背景下,奢侈和必需的分野随着社会需要而变化。认为正是“非道德化”的界定,最终把奢侈推上了发展到当今广告业中对这一概念广泛且堂而皇之地运用的道路。

奢侈之所以在西方现代社会被正名,一方面来自经济发展对奢侈的支持和消费者对奢侈的追求,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对奢侈采取了宽容甚至是鼓励的态度和制度安排。新奢侈主义、趋优消费和非显形奢华成为促进消费的新圣经,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运行机制和观念导向及其生产消费方式联系在了一起。不同于过去仅仅以稀缺和昂贵为特征,这些新理念运作的目的,是指向物质或符号利益的最大化,试图从奢侈消费的“凡勃伦效应”(由于价格提高而不是价格降低而导致需求增加)转向“潮流效应”(由于他人消费某些产品而导致需求增加)。消费主义正在渗透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领域,客观购买力基础上的奢侈消费逐渐被人们所认同,变成经常性、普遍性的行为,与流行文化互相渗透的广告业也呈现出了泛奢侈化的倾向。

一、泛奢侈化:广告运作的权力冲突

对广告泛奢侈化的批判,是中国广告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消费主义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博弈冲突的表现。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A・科塞认为冲突具有一定的“正”功能,频繁且低烈度的冲突,使人们反思和重新组织他们的行为,变革产生“紧张”的规则手段,缓解冲突关系的规范调节程度,通过合理的渠道释放紧张甚至敌对的情绪,使之不至于达到极端化。冲突集中在广告领域也是频繁而低烈度的,来自社会不同层面非均衡的权力关系是影响广告运作的根本力量,广告从中进行策略选择,涉及消费群体、市场、政府以及社会监督等多重力量的作用。

1、市场驱动下资本的集中

消费是资本运行的一个关键环节,从古往今来的过度消费,到现代社会的新奢侈主义,虽然我们不能把其完全归咎于资本的出现,但是不论市场营销理论如何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在泛奢侈化广告的现实操作中,真正掌握传播权力的是资本的所有者。广告之所以向奢侈化诉求集中,与资本向奢侈商品市场集中是紧密相关。

(1)高额利润的现实驱动。目前,中国是全球奢侈品市场的第三大消费国,年销售额为20多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有2.5亿消费者能够购买奢侈商品,具备发展奢侈消费的市场基础。尽管奢侈商品有较高的市场进入壁垒,在市场规模和利润回报的激励下国内外企业纷纷抢滩奢侈品领域。如刷新上海豪宅价格的“汤臣一品”,房价是此前楼盘地价的26倍,总成本每平米3万元左右,与每平方米高达14.2万元/平方米的售价相比,暴利率之高也是资本趋之若鹜的原因。

(2)广告决策的路径依赖。奢侈诉求是一种假设――基于那些本质上是最好的东西,在经济学上来讲,奢侈商品指的是“价值/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这种比值关系会使一个默默无闻的产品身价倍增,也使得广告商、公司和广告制作团队在商品信息生成的决策过程中存在有路径依赖惯性:即帕累托20/80效率法则。20%的人拥有社会80%的财富,那么抓住这20%的人就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赋予购买者小众的专属权力,让人们进入一个人人向往的小众群体,因为这个群体具备经济实力,也愿意为商品的高贵品质和符号价值支付昂贵的价格。

(3)大众传媒的经济趋附。大众传媒市场靠的是低消费和规模经济,而能够使广告收入达到顶峰的规模经济依赖于消费品大众化的消费市场的发展新阶段。广告需求水平与消费者对由它供给经费的传媒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水平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却与企业收益率密切相关。在现代传媒体系中,广告所代表的资本力量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媒介组织决策,并影响着文化和资讯的生产、分配与消费。传媒在市场的推动下趋附于奢侈消费的发展,大量植入奢侈消费生活型态的媒介产品出现放大了社会现实与需求。

2、广告信息市场的政府规范

政府规制既有历史的继承性,也有对现实需要的应对。随着境外资本进入中国广告市场的管制逐渐放开,传播的日益国际化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广告运行机制的发展,对于广告活动和内容的法规与限制也呈现出越来越严格的趋势。在广告业开放融资的合理性前提下,政府充分发挥公共权力的调控职能,以保证社会各阶层的群体能够在变革中各得其所。

在西方经典管制理论中,政府规制的起因是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政府运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对社会施加广泛影响的行为。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广告信息市场还存在着大量秩序混乱的问题,一方面表现在消费者和广告主之间信息市场的不对称。在纷繁泛滥的奢侈化广告中,信息告知功能逐渐让位于符号区隔功能,消费者搜寻信息的成本没有降低反而越来越高,容易导致逆向选择现象的发生(即交易一方持有相关的信息,而不知晓的一方对他方的信息由于验证信息成本的昂贵而在经济上不现实导致市场运作无效),削弱了广告的本质功能。另一方面,虽然广告商处于信息优势的一端,可以主动选择性地进行商品信息的传播,但信息以及传播信息的策略都有被模仿的可能,从而导致弥补信息不对称的一些市场手段失灵,出现背离事实、夸大宣传和虚假承诺等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加深了处于信息劣势的消费者一方进行信息甄别的难度。良莠不齐的商品采取奢侈品诉求充斥在高档消费品中,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要解决这些弊端,需要一种市场以外的力量来进行限制。

3、冲突中的社会安全阀

除市场本身和政府的管理以外,各种非营利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团体、伦理道德和传统习俗以及公共舆论在内的社会力量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社会性团体与消费者联合已成为广告管理重要的社会反馈机制。社会制约力量通常将奢侈与两种社会现象相联系,一是贫富差距的扩大而导致的社会阶层区隔,二是穷奢极欲而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腐败。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以及对财富、资源和利益分配格局的根本重构,人们传统的勤俭节约美德面对市场的无形之手,逐渐从追求稳定的安贫乐道转变为不断地追求和积累财富。社会新富群体正在形成,消费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泛奢侈化也多是由这个阶层来向往和实践的。这些敏感的社会级差问题,也是广告所不能回避的,正如传播学家费斯克所说,“广告业总是兢兢业业地使社会的差异符合于文化的差异与产品的差异。”社会阶层认知的巨大差异容易引发观念及行为冲突。对炫富广告的反对之声和限制举措是社会紧张情绪释放的替代性目标,广告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社会冲突安全阀的功能。如同过量的蒸汽必须通过安全阀适当排出才能保证力的平衡一样,有利于缓和消费价值的失衡,调和社会矛盾。

广告选择奢侈商品的传播策略一方面是消费文化的强力推动,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另一方面也出于市场逻辑下资本追逐利润的要求,但是其泛化生存容易滋生市场竞争不和谐的现象。面对主流意识形态下政府规制以及社会监督的压力,广告必须找到多重利益的制衡点,既能帮助广告主和媒介实现其利益需求,又能有利于和谐社会文化氛围的构建。

二、合作博弈构建和谐性广告

广告的主要特点便是产生于商业,服务于商业,是一种经济范畴中的竞争性武器。虽然承载着社会责任,但本身对社会文化的作用更多的是镜像反映而非建设,因而广告一直在经济与伦理的冲突中发展。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由于广告无法忽视参与对局中任何一方的利益而进行策略选择,所以局中各方利益是根本对立和冲突的非合作博弈(零和博弈),故不可能实现。广告必须采取一种能游刃于各局中人的生存策略,这就涉及到合作博弈(非零和博弈)的问题。合作博弈理论区别于非合作博弈理论的关键假设,在于联盟成员的策略中存在一个可行的变化能使他们全部受益。这样的博弈结局,就会出现各方都有利的对策和状况。如广告过分依赖企业资本的竞争性需要,而没有顾及博弈局中消费者、政府和社会制约力量的利益,广告中奢侈的泛化便会导致功利性的上升和社会价值尺度的模糊,从而削弱了广告本质的信息服务功能,加剧消费者与广告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甚至偏离广告诚信的轨道,破坏了大众传媒的公信力,造成社会更大范围内的冲突。“和谐性广告”的提出就是力图将冲突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促进卷入冲突的各方利益均衡,使得广告运作与管理系统结构内的弹性增强,实现冲突带来的正功能。可以说,广告只有在合作博弈的过程中才能为其诉求取得合理价值和地位。

正如法国学者热拉尔・拉尼奥在《广告社会学》一书中所说:“从古至今,冲突都是真正的原动力。”他首次将广告划分为冲突性广告和和谐性广告两种类别。认为“冲突性广告给工业社会提供了加速器,而所缺的制动器则有待于和谐性广告来提供。”冲突性广告和和谐性广告的区分,并非对产品广告和公益及企业形象广告的简单定义,而是与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紧密融合的广告观念。对于广告业来说,除了广告内容符合道德伦理和文化和谐以外,和谐性广告也是广告利益的相关主体之间博弈和谐的结果。

三、结语

社会学者孙立平曾说,和谐社会决不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相反,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由此而言,和谐性广告也不是杜绝一切冲突的广告安全传播系统,广告活动中涉及到的利益主体都既是科斯世界中的理性经济人,也是康德世界中的理性道德人,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博弈状态反映了市场竞争、广告生存和政府规制的和谐度。

【参考文献】

[1] 【美】克里斯托佛・贝里,著,江红(译):奢侈的概念――概念及历史的探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6。

[2] 王荣启:科赛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N],学习时报,2007年1月06版。

[3] 尼古拉斯・加汉姆,著,李岚(译):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与社会理论的讨论[M].新华出版,2005,80页。

广告与消费者论文篇(8)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一个充满了创造与革新、经典广告盛出、各种广告观念和广告传播理论层出不穷的世纪。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不断发展,纵观20世纪美国的广告传播史,广告传播也实现了从“以制造商为中心”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转变。站在新世纪的起点,展望未来全球广告业的发展趋势和走向,清晰可见广告传播理论的人本主义发展走向。

20世纪是广告业飞速发展的世纪。美国是广告大国。所以,当今社会,只要人们一谈起广告就会想到20世纪,想到20世纪的美国。可以说,广告传播理论的起步,发展及走向成熟都集中于20世纪的美国。19世纪末,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美国成为世界一流工业强国,其社会经济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化,与此相对应,美国广告业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批量生产的包装上有品牌名称的商品开始出现在全国性的广告上。此前,人们忽视商品包装和品牌名称。随着批量生产的增加和商业竞争的加剧,商家逐步认识到,采用一个便于记忆的商标名称和令人注意的包装,不仅有利于商品的销售,而且还能让消费者记住这个产品,这种有意识地关注、塑造商品的做法,一改先前广告仅仅只是单纯地叫卖、吃喝,告知有关商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出售的“惯例”,慢慢地将广告引向如何使一种商品与其他商品区别开来、使消费者对一种商品过目不忘、点名购买的理性之路。虽然严格地说来,这还谈不上是完整、规范的理论,但它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在某种程度上,它为20世纪初期广告人的理论探索提供了基点,指明了方向。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人,20世纪初期,美国工业逐渐从生产资料的生产转向消费商品的生产,一个消费型的社会逐渐形成。许多成功的市场销售商都认识到市场推销的重要性,制造商们也大张旗鼓地用广告来宣传其商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广告的普遍认识是将之看作是纸上推销术,其代表人物有约翰·肯尼迪、克劳德·霍普金斯。从推销的立场出发,他们认为:“(广告)应该提供一种合情合理的原因,说明这种产品值得购买的具体原因”。销售理由从何而来?当然是从产品中来,从产品的独特品质和个性中来。广告关注的是产品,广告的诉求也围绕着产品展开。如霍普金斯为喜力滋啤酒创作的著名广告—喜力滋啤酒瓶是经过蒸汽清洗消毒的—就是独具匠心地为喜力滋力啤酒找到了一个其他同类产品没有意识到的、独特的产品特征,将之作为说服消费者购买喜力滋啤酒的主要原因,进而取得极大成功。鉴于他们往往以产品为出发点,寻求说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并以之作为广告诉求的主要内容,人们便将他们归之于原因追究法派,将他们的广告表现手法称之为硬推销。如果说,19世纪末期注重商品包装和商标名称的广告还只是将目光停留在商品的外表,使商品不至于彼此混同,那么,原因追究法派的广告则将探究的触角深人到商品之中,从逻辑上寻求说服消费者购买的原因。这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20世纪20年代,美国西北大学教授乔治·盖洛普开始向读者做问卷调查,以测验民意。盖洛普的工作极大地影响了广告行业,广告制作人也开始为自己的工作寻求科学的依据与基础。为使广告更好地吸引公众注意,针对消费者的动机调查逐渐普及。由此,美国广告业走上了崇尚科学之路.40年代,达彼斯广告公司在其广告运作中提出了独特的销售主张理论,即著名的USP理论。UPS理论的中心仍然归结于产品。在他看来,广告成功与否,最关键的问题是能否找到产品的独特的销售主张。那么,什么是产品的独特的销售主张呢?USP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三点:第一,你需要明确的主张;买这件产品,你就可以得到特定的益处;第二,它必须是一个独特的主张,其他竞争者无法提供或不提供的主张;第三,这个主张必须能销售。即UPS理论与先前的原因追究法派的观念一脉相承,其精髓都是突出产品,突出产品所蕴含的值得人们购买的原因、理由。但UPS理论也有超出前者之处,那就是更强调科学与调查,更具有理论的完整性。

这种以产品为主导的广告观念在20世纪前50年一直居于统治地位,较少受到其他思想和观念的挑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当时社会发展程度及经济环境的影响。50年代以前,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整个社会均处于商品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即使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产品积压,也并非真正的产品过剩,而是社会购买力的严重下降所致。因此,产品的潜在市场是巨大的,只要是有特点、适销对路的好产品,再佐以一定的广告宜传,就根本不愁销路,在这种条件下,广告人无需煞费苦心,只要将有关商品的信息明白、准确地传达出来即可,产品本位的广告自然大行其道。当时的美国的传播学界正盛行所谓的“魔弹论”,人们坚信大众传播具有无穷的威力,在大众传媒如“魔弹”般的信息攻击之下,受众毫无抵御能力,就像一个个应声倒下的“靶子”。面对这些一中即倒的受众,传播者自然很少怀疑信息传播的效果,因而也就很少有意识地去研究受众的接受心理和接受方式,去探寻更加有效的传播方式和技巧,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支持、强化了产品本位的广告传播观念。这种局面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得以打破。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被称为变革的时代,当时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促成了广告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其变革也引发了美国广告业上的创新革命。一些新型的广告公司为满足客房的要求,更多地把工作重点放到创新意识上,由此戏剧性地带动了广告传播业的重大变化:广告的侧重点逐渐从产品性能转人产品形象与个性,广告人的目光逐渐从专注于产品转向分析、研究消费者心理,广告诉求的中心从突出产品特征转变为注重受众的心理期待和接受效果。其杰出代表和先驱是大卫·奥格威、李奥·贝纳、威廉·伯恩巴克等。

大卫·奥格威秉承了克劳德,霍普金斯科学的广告观,同时又在某些方面超越了霍普金斯的广告观。奥格威认为,人们不是因为产品本身的原因才去购买某种商品,而是因为他们把这一商品与某种特殊的形象联系起来了,由此他主张要给每个广告一种与之相称的风格,创造出其正常的个性特色。而产品的风格与个性综合在一起,便形成其独有的品牌形象。如大卫·奥格威广告中那个穿着海赛威衬衫、戴着一只眼罩的男人,赋予海赛威衬衫难以抵御的“新的吸引力”,使默默无闻一百多年的海赛威衬衫知名度大大提高,迅速成为风靡全国的畅销货;李奥·贝纳塑造的万宝路广告,一改以往女性香烟柔媚、亮丽的传统,描绘了一个充满男性的强壮、粗犷、豪放的文化偶像,这个最具男人气、最具美国风格的万宝路牛仔一下子征服了无数美国人的心,他们竞相购买原来根本不屑一顾的万宝路香烟。抽一支万宝路香烟,则似乎是在一定程度上体验美国的生活方式,于是,一个世界级的著名品牌由此诞生。以上两个成功的范例充分显示了品牌形象的威力,在广告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再是产品特征,而是通过品牌独有的个性和意蕴打动、征服消费者的心灵。

自此,广告人的工作的重心发生了转移,他们把广告诉求的重点放到了注重消费者接受心理与消费心理上,力图在广告中树立产品独特的品牌形象以吸引无数受众,或通过广告激发受众强烈的好奇心、同情心以及购买、使用的欲望。这与前半个世纪长盛不衰的产品本位的广告风格已有较大差别,受众的接受和反应开始成为广告人关注的重点,广告人纷纷为创作新颖、独特、具有非凡吸引力的广告探索各种创意方法和表现技巧。于是传统的产品至上的广告观逐渐转向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广告,运作广告。

事实上,这种转变的发生也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传播学的研究开始摆脱以往视受众为被动、脆弱、中弹即倒的“靶子”的陈旧观念,从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转移。这些理论强调了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决定性,认为受众并非如魔弹论所言,被动地接受信息的影响,而是依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去寻找、选择信息。同时,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营销领域,传统的产品推销观念已让位于市场营销观念,企业的一切活动不再是紧密围绕着产品进行,而是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作为自身经营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的变化与需求决定着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研究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可以说,20世纪60年代注重广告的创意和表现的广告传播理论的出现,正是顺应传播理论、营销理论重心的转变,接受传播理论、营销理论的指导而做出的及时的理论回应。

但是,这种理论回应是不彻底的。虽然60年代的广告传播理论强调了受众在广告传播活动中的地位,但它仍是站在推销产品的立场上,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旧是产品。可以说,20世纪前60余年广告运作的传统都是“将产品直接推向大众消费者”,到了20世纪70年代,大众的概念开始被“分众”的概念所代替,一些广告创意人员主张所有好的广告,起始于对受众的基本了解,广告应针对特定的消费群体进行有的放矢的信息传播,至此,广告传播领域从产品本位向受众本位的彻底转变才真正得以实现。

完成这种实质性转变的是艾·里斯和杰·特劳特。二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定位理论,并于1981年合作出版著作《广告攻心战略一品牌定位》,此书对广告定位理论进行了深人细致的阐发。认为定位是对未来的潜在顾客心智所下的功夫,也就是把产品定位在未来潜在顾客的心中。在这里,潜在顾客心理需求决定着广告的策略与方向,无论多么优质的产品,只有当它真正契合其目标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和实际需要时,才能成为畅销的好产品。否则,就会沦为仓库里的积压品,无人问津。因此,广告传播首先必须为产品寻求有实际需要的目标消费者,然后再根据目标消费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对应的方式方法。在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普遍、传播日益过剩的社会大背景下,只有采取像定位这样抓住要害、有的放矢的广告策略,方能做到无往不胜。

20世纪80年代,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注意树立自身良好的企业形象,以增加其商品的销售量。他们认为,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唤起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强有力的品牌形象亦能唤起消费者对品牌的喜爱。于是,企业形象设计、品牌个性塑造成为此一时期广告人的工作重心。从19世纪末对商标名称的关注,到20世纪60年代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理论,再到此时的品牌个性理论,品牌的观念逐渐深人人心。如今,“品牌经营”、“品牌领导”更是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品牌不仅仅只是广告运作中关注的问题,它与企业的整个生产、销售活动密切相关。树立品牌不只是单纯地赋予它一个名称和商标,使消费者记住这个商品,而是要塑造品牌独特的形象与个性魅力,并使之与特定的文化氛围、特定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紧密相连。可以说,品牌理论的演进历程与整个广告传播理论的发展方向相呼应。

广告与消费者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 F713.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9-0081-03

[基金项目]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可拓的科技创新综合评价研究”(批准号:2007RKB232)

[作者简介] 陶化冶,山东工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广告策划。(山东 烟台 264005)

一、卷入度的概念

1964年,加拿大的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使用了“卷入”一词。1965年库拉格曼(Herbert,E.Krugman)在广告媒体中提出了卷入度(Involvement)概念。将其定义为:“受测试者把说服刺激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内容在具有相关性的数量或者在意识上明确地将刺激内容与个人生活内容进行对照时,每一分钟说出的字数”。

卷入存在于任何一个关乎个体自我态度和再现价值观的事物中,“卷入度”是根据内在的需要、价值和兴趣而感知到的与客体的关联性。卷入度是一个连接着个体、产品特性和情境的复杂整体。针对广告或消费行为,客体指一个产品或品牌,一则广告或一种购物情境,消费者对这些客体都能发生卷入。消费者与产品和服务形成稳定的关系,相关联的状态大小亦称为“卷入度高低”。卷入影响广告的传播效果,制约着广告自身特点、插播环境、受众主体特征等作用的发挥。在美国的广告学研究中,“消费者的卷入度”被广泛认为是广告主制定广告战略时一个重要因素。

二、高卷入商品的界定

“消费者卷入” 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是指消费者主观上感受客观商品、商品过程以及商品环境等与自我的相关性。卷入度分为商品卷入度、广告卷入度、消费行为卷入度。商品卷入度的定义为“消费者拥有的有关特定产品类别的兴趣、热情和兴奋感觉”。

根据消费者购买决策中消费卷入的程度,商品可分为高度卷入商品和低度卷入商品。商品和消费者的相关性高,能使消费者主观上对该商品达到较高的卷入程度,称为消费者的“高卷入”。消费者需要费时费力才能作出购买决定的产品,该商品则为“高卷入商品”。反之,则称为消费者的“低卷入”,该商品则为“低卷入商品”。

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学原理》一书中指出:“在广泛解决问题行为中,由于消费者要购买不太熟悉且较昂贵的产品,并且购买者不知道或不了解产品的品牌状况以及相关质量、价格因素,势必驱使消费者投入大量时间用于寻找合适的品牌和产品,这类产品通常被称为高度卷入商品”。

三、商品卷入度及广告卷入度

1.商品卷入度。卷入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可用商品卷入度的理论模型来表示。典型的商品卷入度的理论模型是FCB广告公司(Foot,Cone,and Belding)的广告计划模型,即FCB网格模型。该模型由纵轴高卷入和低卷入、横轴思考型和感觉型对商品进行了四象限分类。如图1所示。

图1中,商品被以卷入度为标准进行了相对划分。

象限一:高卷入/感觉型。这类商品与个人自尊有着密切联系,同样得到消费者的重视,但在购买决策时消费者往往注重整体心理感受或自我的表现,而不是细节信息。如珠宝首饰、时尚服饰等。针对这一象限的特点,FCB网格模型建议运用情感策略创意该类商品广告。

象限二:高卷入/思考型。这一象限是指投资较大、风险高的商品(如房产、大型家具等),消费者对此类商品极为重视,并且在购买决策中需要参考诸如价格、属性、功能、实用性等大量信息。FCB网格模型指出,为这类商品所作的广告可遵循信息策略,即广告中尽可能提供详细而精确的信息和示范。

象限三:低卷入/思考型。这类商品包括大多数食物、日用品等,消费者在购买前往往对这类商品的意识水平低微,商品带来的风险小,因而无需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

象限四:低卷入/感觉型。这主要是指那些满足个人嗜好的商品,如香烟、饮料、电影等。这类商品往往不涉及功能、属性等的差异,更多的是一种自我体验、自我满足。

2.广告卷入度。1986年由Petty和Cacioppo提出了关于广告卷入度研究的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这一理论模型把消费者态度改变归纳为中枢路径和边缘路径两个基本路径。中枢路径把态度改变看成是消费者认真考虑和综合信息的结果,即消费者进行精细的信息加工,综合多方面的信息,分析、判断广告商品的性能与证据。边缘路径认为态度的改变不在于考虑商品本身的性能及证据,不进行逻辑推理,而是根据广告中的一些线索。如图2所示。

美国广告学者曼特(Mehta,1994)等人基于ELM模型提出了广告反应模型ARM(Advertising Response Modeling),其主要内容为受众对广告信息的处理是沿中枢路径与边缘路径两条路径进行的。沿中枢路径,受众的关注集中在与广告产品、品牌直接相关的信息之上,如口味、产品测试、功效、成份等。沿边缘路径,注意力则集中于与广告本身密切相关的信息线索上,如音乐、广告模特等形象符号。在ELM框架下,这两条路径是受卷入度水平影响的。不同的广告表现方式也会影响广告受众对广告信息的加工处理路径。一般而言,高信息度的理性诉求广告会导致广告受众以中枢路径的方式处理广告信息,而那些靠情感打动人心的广告则会引导受众沿边缘路径处理相关信息。 其理论框架如图3所示。

ARM模型的理论体系展现了受众对广告信息处理过程,说明一个成功的广告首先是引人注目,但该模型强调的是当一个广告引起人们注意以后,人们并非按照以往所提出的信息处理方式处理信息,直至产生购买行为,而是依照其对品牌的卷入度高低,自动地进行两种路径的信息处理。

四、高卷入商品的广告劝服策略和媒介选择

1.高卷入商品的广告劝服策略。对于高卷入商品来说,消费者的错误决策所带来的风险比较大,所以,消费者对品牌之间的差异很感兴趣,在使用或购买行动之前会仔细评估品牌的差异,进行决策所需的思考时间比较长。因为卷入度越高,消费者对相关信息的搜集就会越积极、越丰富,其中的理性思考成分就越多,因此,适合用理性广告来表现。

(1)提供购买理由、拟定说服的重点。对于高卷入的理性购买者常常要找到一些合理的理由,才作出购买决定,所以,广告必须把符合情理的购买理由提供给消费者。因为文字广告不可能很长,形象广告呈现的时间亦很短。除了费用的因素外,消费者也不可能花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去研究某则广告。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有必要拟定一个十分明确的说服重点。如目标市场消费者的心理特点、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需求状况、所欲宣传产品的优点与特点等。

(2)提供充分论据、运用双向信息交流。在高卷入商品的诉求广告中,提供论据比漂亮的说辞更重要也更省力。当广告集中传达产品特性、性能、购买利益时,阐述最重要的事实并作利益承诺是最常用的手法。阐述的语言要求精炼、准确。经常采用直接陈述、提供数据佐证、列图表、与同类产品类比等方法,提供给诉求对象以信息。在说服过程中,尤其是在带有浓厚商业性色彩的广告宣传中,可信度一直是困扰着说服者的一个问题。而提供双向信息就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即在大力宣传产品优点的同时,也可说出产品的一些小的不足之处。

(3)使用肯定与否定动机。广告创意中有两种思考维度,正向的和反向的,所依据的动机分别是肯定动机和否定动机。肯定动机指消费者为了满足感官上的享乐或为了追求知识,或为了追求社会肯定而去购买商品;否定动机则指促使消费者进行购买行为的动力是为了减轻或避免某些令人不快的体验。

2.高卷入商品广告的媒介选择。媒介是传递创意信息,实现广告劝服目的的工具,是广告媒体战略的一部分。高卷入商品广告媒介是根据其商品特征、广告计划、受众的高卷入特性等来选择的。对于承载高卷入商品广告信息的恰当媒体,应该选择高卷入媒体――印刷媒体和交互作用的媒体,其中除了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介外,还包括直邮信件、产品宣传单、户外广告媒介、海报等。

(1)报纸、杂志等公信力高的媒体。公信力高的媒体是高卷入商品的适宜传播媒介。劝服购买高卷入商品的目标受众主要依靠对高卷入媒体的“信赖”,媒介公信力一定程度上表达着信息的“真实”程度。高卷入商品应该选择适合的媒体组合,每个广告活动都使用一种首选媒体以及一种或多种补充媒体。

(2)网络媒体。当今的互联网时代,网络汇集了各类商品信息和使用者的体验信息。网络的媒介特性和高卷入产品特性决定了二者之间的接合和关联。网络行销平台高度的信息延展性和阅读便捷性,网络媒体包容文字、视频、音频、图像等多种传播介质,可将多种介质整合起来进行传播,形成强势的立体传播效果,使得对于“高卷入”产品的信息传播具有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在进行高卷入商品的购买决策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从互联网上获得商品的相关信息。搜索引擎为消费者从海量信息中获取有效信息提供了可能性,从而为自己的购物决策提供支持。

(3)分众媒体。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同的社会环境因素形成了当代受众的不同特征。因此部分媒介也从满足大众需求转向满足部分人、满足某方面需求转变,即从“广播”向“窄播”,从“大众”向“分众”转变。

高卷入度商品在市场化的要求下应广泛应用定位理论,对消费群体进行细分。大众媒体的广泛性覆盖无法直接面对细分化的消费者,这势必会让广告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更好地针对特定的目标客群,精准深入地进行广告信息传达,提高广告效益,广告主应考虑分众媒体投放。户外广告作为其重要代表已经成为了媒介投放方案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传统媒体也开始走上了分众的道路,另外,直邮信件及新兴的广告媒体(电梯广告、公交广告、手机的互动传播等)也随之出现并同样获得了发展。

(4)行业媒体。行业媒体是指行业共同营造的媒介载体以及各媒体对该行业关注形成的有效载体。这种媒体由于具有明确的行业性,主要面向业内人士,但对于有购买意向的行业以外的消费者,他们往往会高度关注行业信息,因此,这种媒体也具有较高的到达率,但是由于该类媒体限制,消费者不能深入了解项目特点,只能起到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 Harbert E.Krugman.The Measurement of Advertising Involvement,Public Opinion Quarterly,Vol.30,No.4,Winter 1966/67,584.

[3]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营销学原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4] Vaughn R. How Advertising Works:a Planning Model Journalof Advertising,1980,Vol.20,31.

[5] Petty R E,Cacioppo J T,Schumaun D. Centural and Peripheral Routes to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volvement. Jour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83,10,138-146.

[6] Petty,R.E.and J.T. Caioppo(1986).Com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Central and Peripheral Routes to Attitude Change,Springer.

[7] Mehta A. how ad response modling (ARM) can in-crease ad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Ad Research,34(3),62-74.

[8][美]迈克尔・R・所罗门,卢泰宏.消费者行为学(第6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广告与消费者论文篇(10)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商业的发展,人类就有了广告活动。现如今,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斥着广告,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每个过着正常生活的人从清晨睁眼到晚上休息,都是处在接收广告的状态下。作为消费者,每天要面对许多商业讯息,他们以报纸广告、优惠券、赞助活动、电视广告等等形式出现。

一、广告的概念及其作用、发展概况

“广告(advertising)是由已确定的出资人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的有关产品(商品、服务和观点)的,通常是有偿的、有组织的、综合的、劝服性的非人员的信息传播活动。”这个广告的定义将广告的基本特征准确的表现出来,广告对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一是广告自身的经济功能;其二广告对企业经营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1)沟通产销信息,促进商品销售;(2)激发竞争活力,推动企业发展;(3)广告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商品信息,帮助选择消费,同时刺激和引导消费,影响消费观念的改变;(4)广告影响着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方面促进大众传播媒体发展,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我国现状,广告位大众传媒提供了主要的财源;另一方面通过广告传递信息的种种方式,比如广告牌、灯箱、橱窗等等都为美化城市环境添色许多。任何事物的发展道路都是曲折的,广告当然也不例外。广告从产生到现在期间有过很多次大的变革:广告的“硬推销”与“软推销”,广告的科学和艺术性质的争论,广告理论的产生发展与演进……事实证明,广告是一门科学,是有据可循。对于广告传播的研究,是从20世纪开始,“但严格地说,广告传播是由‘术’走向‘学’的,即广告传播有系统的科学分析与研究,还是20世纪以来的事。我们有理由说,20世纪的广告传播理论几乎就是广告传播理论的全部”。

二、广告理论的发展概述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广告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可以说美国广告理论的发展是现在世界上比较普遍的理论。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以四个著名的广告理论为代表,这四大经典广告理论主要包括罗瑟・瑞夫斯的“独特销售主张”、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论、艾・里斯和杰・屈特的定位论以及舒尔茨的“整合营销传播”。1961年,罗瑟・瑞夫斯在《实效的广告》一书中系统的阐释了USP理论,内涵包括:(1)一则广告必须向消费者明确陈述一个消费主张;(2)这一主张必须是独特,或者是其他同类产品宣传不曾提出或表现过的;(3)这一主张必须对消费者具有强大吸引力和打动力。这个理论堪称是广告理论的经典,为其后的理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后的广告理论都是在此基础上演变。

第二阶段是品牌形象论,有赋予产品情感的特点。1961年,大卫・奥格威正式提出品牌形象概念,他的品牌理论的实质内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品牌、形象与品牌形象的概念;(2)品牌形象的个性特征;(3)品牌形象的市场利销性与竞争力;(4)品牌形象树立的长期性和一致性;(5)品牌形象的成长、改变与提升;(6)影响品牌形象的因素。尽管当时的这个品牌理论在今天看来未免过于简单和粗糙,在当时还是对USP理论的一大进步。

20世纪60年末70年代初,艾・里斯和杰・屈特发表了《定位是人们在今日模仿主义市场所玩的竞赛》一文,首次提出“定位”概念。随后,他们又在美国权威广告杂志《广告时代》发表了一系列论文,艾・里斯和杰・屈特的文章,宣布了创意时代的结束和定位时代的到来。定位理论强调:(1)消费者的心智是营销的终极战场;(2)广告进入消费者的心智的前提是符合消费者的认知结构;(3)广告的功能就是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难以模仿的差异化。这个理论直击消费者的内心。

90年代,同样站在以消费者为视角的一种战略性理论引起轩然大波,它就是由舒尔茨等提出的“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简称IMC)。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严格来说不属于广告理论,它将广告与营销、传播联系起来,表现出一种系统、集中的大广告走向,对广告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IMC理论的精髓可归纳为两点:将与消费者的沟通(Communication)作为一切营销手段的中心;用同一个声音说话”。

这四个广告理论对我国的广告发展影响很大,它们又同时存在于我国广告界,每一种理论都有非常成功的经典案例,也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广告才有了前面所提到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三、我国当今广告的发展问题

广告如今的发展令业内人士、企业人员所担忧,在这个市场竞争发达的现在,广告的作用似乎变小了,不再像以前那般神奇,那般辉煌,有句很为流传的话:“我知道有70%的广告是浪费了,但是我并不知道浪费的是哪一部分。”我国已经由“只要做广告就会有效果”的阶段过渡到“做了广告也不一定有用”的时代,对于广告的内容、形式等甚至到了“说什么都没用”的程度。每个企业明知道如此还是花重金投入到广告上面,对于消费者,信与不信、看与不看广告也是一种两难的矛盾,这就形成了我们对广告有着“爱恨交织”的尴尬境地。我国广告业的现状:首先是广告成本的提高,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很正确的计算广告费用的投入,对企业的发展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前些年的广告标王“秦池”就是一个教训,当然它的消亡并不完全是广告投入的失误,但也算是“秦池大厦”倒塌的因素之一。其次是广告的形象、公信度越来越差,广告从产生到现在一直有道德、责任和经济的争议,广告伦理备受人们关注,尤其是在我国,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广告制度的不完善,使得现在频频有制作粗糙的广告作品,引起人们的极度反感;另一方面由于产品自身的质量问题连累了广告的形象,比如食品监管等问题,人们总是把广告当成了罪魁祸首,这对广告是不公平的,对广告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这些都是广告发展的外部因素,广告的自身方面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广告制作人员水平普遍不高,形成了当今我国的许多广告,普通大众看了并不了解到底说了些什么?想要表达些什么?广告制作的噱头远远大过了产品……这些是广告人和广告主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四、当今广告核心价值的回归及其理论基础

广告的作用不容小觑,其危害也不能忽视。到底广告该向哪里发展?武汉大学广告学教授张金海说过:“现如今,我们的广告迫切的需要本位的回归,也就是说广告信息告知功能的回归。”我们很赞同这样的说法,广告的实质就是信息告知,广告应该名副其实的“广而告之”。任何事物的存在必须有它的价值所在,否则很快就会消亡。现在只有找回广告的核心价值――信息告知功能,广告才不致于衰落下去。其实在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已经开始了这样的回归。基于广告的信息告知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广告传播实质上是消除信息的不对称,同时又是在强化着信息的不对称,必须要平衡这种消除和强化信息二者间的关系。

事物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支撑。我们认为USP理论就是广告的信息告知功能的理论点,USP理论从产品的角度出发,倡导独特消费主张,很多人认为这个理论老去并不适用,也有人只是片面的看到了它的局限性。(1)USP理论的落脚点在产品。(2)消费者的需求是多种多样,既有满足于实际物质利益的需求,也有更高层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时至今日,USP理论仍然被奉为精典,还在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销售奇迹,运用USP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例子是数不胜举,如海飞丝的去头屑,乐百氏的27层过滤,农夫山泉有点甜……另一方面不管怎么强调品牌至上,只要人类还在追求实际物质利益,USP理论就不会过时,特别是在当下中国市场,空洞肤浅的“品牌”、“形象”大行其道,讲实际利益、给消费者明确承诺的广告更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USP理论的确是从产品的特性出发,给消费者承诺。广告信息功能的首要条件就是告知产品的信息,这个看似是USP理论的局限性却恰好是如今广告所缺少的本质,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很多产品并没有太大的特性区分,所谓的独特的销售主张并不是轻易能够找得到,这个问题其实通过两种方式就能够得到解决。一方面重视广告前期的调查,加大在此方面的投入力度,广告是科学也是出于这方面的因素。广告大师霍普金斯很早就提出了市场调查的重要性,也曾有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样也能很好的提高广告专业人员的素质,从严要求,从而提高广告整理水平,使得一些不规范的广告公司无机可乘。另一方面阐述产品的特性信息时,考虑到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也就是产品精神层面的特性,将这一信息附加在产品特性上同时告知消费者又何尝不可?产品的精神的心理特性也是产品的信息之一。从很大程度上来讲,产品所谓的“精神价值”只是其附加价值,附加价值是无论如何不可能成为产品的核心价值的,其实广告的许多不真实的感觉就是这些“精神价值”造成。适度的结合,也能很好的解决USP理论的第二个局限性。

现在人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在选择商品时,需要搜集大量的信息。这些消费信息的收集是需要成本的――时间、金钱等方面的投入,广告就更不能为消费者造成不必要的困扰,这样的话,那些简洁、有力的广告信息必然会受到人们的青睐。

最后,USP理论暗含着传播的策略与技巧:优先占有权。很多专家认为这个理论的此点优势已经不适用于当今这个时代了,产品的同质化使得很难区分产品的特性,即使用独特的销售主张做广告,一旦被竞争对手找到突破口进行“广告诉求的攻击”,后果是很严重。这方面的担心是有道理,事实证明已经有这样的事例。一个产品的特性是多方位,以这样的理由反对这个理论有“因噎废食”之嫌。例如海飞丝的“去屑”和风影的“去屑不伤发”,只能说风影的这个诉求是对海飞丝有些影响,海飞丝后来的一系列广告活动足以挽回这种不好的影响,消费者也了解到海飞丝除了“去屑”的特性还有其他的“特性”。

广告从产生之时就背负着传递信息的使命,曾几何时,这一使命却被广告人们所丢失、遗弃,现在的广告世界看似“五彩缤纷”,但已经面目全非。虽然现在的整合营销等理论深受各界人士的追捧,仿佛是一剂包治百病的良药,但USP理论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它是整合营销理论的基础。广告信息告知功能的回归在USP理论的观照下,也许会走得更加稳妥。

参考文献

[1]威廉・阿伦斯.《当代广告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张金海.《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 流动党员工作总结 下一篇: 经理试用期转正工作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