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工作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7 14:55:00

流动党员工作总结

流动党员工作总结篇(1)

二、建网格,强支撑。按照服务流动党员工作全覆盖的要求,我们在全市乡、镇、街办、场、库、开发区划定了26个网格,每个网格指定了1—2名管理员,负责流动党员信息上报、联系临时党支部、党组织关系转接、预备党员转正等工作,做到了服务、责任全覆盖。每年组织2次管理员培训并在年底对其工作进行考核。

三、建台账,强基础。按照“一人一卡”的要求,我们对全市近3000名流动党员全部建立了联系台账,并安排,!专人定期进行复查更新,保证了台账内容的时效性。

流动党员工作总结篇(2)

为帮助返乡农民工流动党员实现在家再就业,积极采取九项得力措施,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深化管理服务内涵,加大技术培训、举办再就业招聘会、出台创业优惠政策等,为返乡农民工流动党员营造了一个“就业有助,创业有路,培养一个,带动一片”的服务新平台。

一是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明确各单位工作任务目标。县委针对2008年下半年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该县造成的影响进行积极准备,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首的新形势下**县经济社会发展研讨办公室,成员包括工业及农业口的单位负责人、客商代表、乡镇企业主代表、返乡农民管理技术人员、乡镇主要负责人、县决策咨询办公室成员,共计60余人,并在省、市聘请了有关专家学者当顾问,下设了工业发展小组、农业结构调整小组、社会稳定小组、创业服务小组、督导落实小组等5个小组,针对金融危机对全县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先后召开各类型座谈会7个,制定了加强返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办法、成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基金、返乡农民工党员再教育培训计划、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等13个文件,使全县在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下,有思想准备、有应对措施。特别是针对**县返乡农民工中多以从事种菜、建筑、服装、运输、物流、手艺工等为主,而这正迎合该县用工人才的需要。为此紧紧围绕“返乡不失业,转岗有技能,就业保收入”原则,出台《**县促进农民工创业就业意见》,确立各部门工作任务及工作目标:通过异地输出一批、农业内部消化一批、创业带动一批、本地企业吸纳一批等多种形式,使97%以上的返乡农民工实现充分就业。

二是开通培训上岗快车道,为返乡党员提供便捷的个体创业机会。**县向省市积极争取到返乡农民工党员群众创业培训实施单位,使返乡农民工党员群众能接受到高层次的知识技能培训,同时,县委组织部、县科协、县就业局联合举办返乡创业培训班,通过组织各乡镇对返乡党员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在力促就业上,**县建立了“培训——技能鉴定——职业介绍——就业”“四位一体”机制,加大对返乡党员的培训力度。由县乡党校和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利用现有的培训资源,有计划地聘请专家、学者、企业家对返乡党员进行免费的针对性培训,使他们学得一技之长。同时,还根椐市场需求,整合培训资源,到农村设点办班,增设农机驾驶、机械维修、沼气短训、家政服务等新的培训项目,为返乡党员提供便捷的个体就业机会。对创办企业遇到技术困难的返乡党员,还及时邀请专家采取函授、面授、送教上门等方式定期对创业党员进行文化、法律、政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不断给他们“充电”,及时帮助企业突破技术瓶颈。

三是增设“流动技术服务车”,对返乡党员开展农技服务。针对返乡党员农技知识缺乏的现状,**县增设“流动技术服务车”教员组成“三农”服务组深入开展农技服务,教员随时待命,返乡党员随叫随到,对返乡党员进行农作物栽培管理、畜禽养殖、果木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本地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技术等农村种植养殖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他们发展生产的本领,增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

四是实施“阳光工程”扶贫项目,对返乡党员在家创业。县委组织部还协同人事劳动部门组织实施“阳光工程”等扶贫项目活动,通过对返乡党员开展汽车驾驶、电子电脑、缝纫等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1—2项实用技术,为返乡创业打下基础。返乡的李样孙是**县相山镇港下村人,他在参加县人事劳动保障局举办的就业培训班学习后,掌握了一定的企业管理和营销知识,顺利进入跃鸣食品有限公司工作,凭着过硬的技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很快当上了公司的业务经理。工作之余,他利用在公司学习到的种植技术,在家里试养山鸡,2008年获利2.3万元,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周边村民也纷纷开始养山鸡。

五是实行“组织牵线、联合担保”,加大对返乡创业党员信贷支持。针对返乡党员创业“资金难筹措”问题,与金融机构等部门协调,实行5户创业返乡党员联合担保小额贷款,加大对返乡创业党员信贷支持,为党员返乡创业融资,对一些一时难于找到合伙担保创业的党员,党组织提供信息服务,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整合,还对符合要求的从贷款额度、还贷时间上放宽限制,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县为返乡农民工党员联合担保贷款103万元,解决了返乡党员创业的资金问题,使108名党员顺利走上了自主创业道路。

六是落实“优秀项目优先上马”原则,对创办的企业和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全县对32个党员创业项目进行调查摸底,对一些技术含量高、发展后劲足、辐射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项目优先帮扶,将用于开发性生产经营项目的资金,向此类返乡创业党员倾斜,同时,对全体创业者,在具体政策上,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凡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注册登记时只收登记费;返乡从事营业税应税劳务的,月营业额5000元以下的免征营业税。

流动党员工作总结篇(3)

2009年1月至3月末,我××乡共有流动党员8名,其中2名党员在外省务工,1名党员长期居住在永胜县,5名党员居无定所地在我县范围内务工经商。流入党员1名。

二、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为加强规范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我们以流动党员去向作为突破口,为流动党员发挥作用提供创业平台,特别是今年春节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众多农民工及农村党员纷纷返乡务农,为使返乡农村党员有个创业平台,我乡党委、村党支部充分利用宁蒗县“阳光工程”,认真组织返乡党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有一技之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同时我们加大基层党组织建设力度,把流动党员的管理放在议事日程,建立外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及登记工作,各支部加强与流动党员的联系,采取党组织生活“补课”制等各项工作及制度,并对长期外出务工的2名党员发放了《流动党员证书》并定期跟踪督查。对返乡农村党员注重培训的同时,让他们把心静下来,开展“我为家乡发展献一技”,“我为家乡添光彩”,“做一名家乡招商引资的联络员”等一系列活动,鼓励他们为家乡多做贡献,为我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作用。

三、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流动党员自身流动特性,在管理工作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掌握去向难。少数党员组织观念淡薄,外出后没有与组织主动联系,也不主动与流入地党员组织联系,不表明自己的身份。他们认为表明了党员省份,在务工等活动中容易束缚手脚。

二是经常性教育难。流动党员到外地后,与普通群众无异,流入地和流出地均无法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党组织生活无法进行。

三是组织活动落实难。一些流动党员离开原党组织,无法回原地参加组织活动。流入地党组织又没有接纳他们参加组织活动,使这些流动党员参加不了党的组织活动,成为不过组织生活的“特殊党员”。

四是权利义务监督难。由于流动党员行踪无常,常年在外,原党组织难以了解和掌握它们的各方面情况,给流动党员正常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利带来许多困难。

四、建议及下一步打算

针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我们认为,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建议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理顺管理关系,建立健全党组织。1、建立机构,统一管理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2、建议进一步做好流动党员的调查,加大建立异地党组织管理工作。

二是规范工作程序,完善管理制度。1、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化管理系统。2、抓好党员管理转接工作。

流动党员工作总结篇(4)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良好势头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为总体要求,努力实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基层组织、促进科学发展”的具体目标,准确把握“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主要原则,以大力开展“科学发展先锋行,为民服务我争先”主题实践活动为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创业他乡,回报家乡”的主题,开展“四个争当”(争当干事创业的先锋、争当遵纪守法的楷模、争当服务当地发展的标兵、争当奉献家乡的模范!)为载体的学习实践活动,努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和流动党员的凝聚力、发展力和服务力,努力构建一支勇于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热心家乡建设、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流动党员队伍。

二、目标要求

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达到提高科学思想理念、统筹科学发展能力、破解科学发展难题、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流动党组织建设得到新加强的目的。

三、基本原则

流动党员的学习实践活动原则上由流入地党组织负责,流出地党组织协助。

四、主要任务和方法步骤

流动党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总体上按上级关于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方法步骤进行,分为学习调研、分析检查和整改落实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调研(2009年10月上旬-10月下旬)。主要是统筹抓好学习讨论和调研走访等工作。

要组织党员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学习党的十七大、学习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一系列主要讲话精神和上级学习实践活动的各种精神。每位流动党员要以自学为主,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定期组织开展学习体会交流。要制定好学习培训计划,可采取个人自学、集体研讨等形式。同时可结合流动党员的工作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地学习,如通过qq群、博客等网络平台进行学习,流动党员在学习中要认真对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开展学习,务求学习的实效性。流动党员要结合实际通过“老乡会”以及“老乡短信联谊”等形式,开展调研活动,通过广泛开展走访活动,掌握群众的意见,找准制约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注重提高服务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能力,流动党员要加强向流动党支部汇报,为本参学党组织写好分析检查材料出谋划策。

要围绕“党组织和党员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如何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这个主题,紧扣**和务工地发展实际,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进行分析检查,每位流动党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分析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查找出自己在生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通过分析检查阶段的学习明确自己在今后的努力方向。流出党员要积极参加工作地组织的党员专题生活会,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工作地的和谐发展。驻**镇流动党总支要并结合各党支部及流动党员调研走访征求到的意见进行认真梳理,撰写简要分析材料,流动党员结合个人实际,撰写“流动党员先锋承诺书”。

第三阶段:整改落实(2012年1月上旬-1月下旬)。主要是制定整改措施、解决突出问题等工作。

驻**镇党总支部要在学习讨论,分析检查的基础上,对排查疏理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制定整改落实一览表。整改落实措施要坚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要督促每位流动党员在真查问题上下工夫、在整改措施上出实招、在狠抓落实上动真格。各流动党员争当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楷模,给党旗添光增彩。

流动党员工作总结篇(5)

截至**年底,**县共有党员16755名,其中农村党员(仅指建制村党员,下同)10494名。截至**年10月,农村外出流动党员为**名,占全县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9.1%。总的来看,近年来农村党员外出流动情况呈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总体数量强劲增长。**至**年外出流动党员数量分别为862人、1086人、1250人、1382人、1764人和**人,五年间增长近2.4倍,呈强劲上升趋势,数量达到全县农村党员总数的五分之一,特别是60岁以下流动党员总数更是达到同年龄段农村党员总数的近四分之一。

二是从事行业比较单一。据调查,**名外出流动党员中,在温州市区、瑞安等地私企务工的775名,占总数的38.7%;在上述两地城郊结合部从事种菜等农业劳动的260人,占总数的13.0%;在杭州、金华(义乌)、温州等地从事布料、皮鞋、箱包、小五金等小成本个体经营的861人,占总数的43.0%。三项合计1896人,占总数的89.5%。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党员流入城市以后,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生活比较艰难。

三是流向地点比较集中。由于市场经济逐渐成熟,农村外出党员就业方向逐步稳定,党员流向也相对固定,主要流向邻近的省内第三产业发达城市,以毗邻的温州、瑞安两市为主。**名外出流动党员中,省内跨市的425名,主要集中在杭州、金华(义乌)两地。市内跨县的(主要流向温州市区和瑞安市)的1214名,主要是在温州市区和瑞安市。跨省流动的365名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两地。与前些年相比,党员盲目流动现象逐步减少。

四是外出时间较长。结合调查数字和实际情况看,**名农村外出党员中,外出时间在半年以上一年以内的1170人,占总数的58.4%,他们一般一年回家一次,在家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外出时间在一年以上的322人,占16.1%,他们举家外迁并在外就业居住,逐渐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外出时间在半年以内的512人,占总数的25.5%,他们大部在**周边县市工作,因主客观原因较经常回家。

五是综合素质较好。与农村党员整体状况相比,外出流动党员队伍综合素质相对较好。从年龄看,**名流动党员中60岁以下的1759名,占总数的87.8%,比同年龄段农村党员占总数比例的61.1%高出近27个百分点,并主要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从学历看,流动党员中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402人(其中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的12人),占总数20.1%,比全县高中以上文化农村党员所占比例的13.2%高出7个百分点。与在家的农村党员相比,这些党员长年在外生活工作,受到较直接的市场经济熏陶,学到了一定的经营管理技术,视野更开阔,致富能力更强。

二、近年来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措施和问题分析

近年来,**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主要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落实《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要求党员外出前必须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凭证参加流动地党组织生活。二是坚持党员外出行前报告和登记制度。规定农村党员外出前必须向所在的党支部报告并登记,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党员外出原因、外出地点、外出时间以及外出后与党组织联系的方式等方面内容。三是坚持流动党员节日联系制度。确定“元旦”、“五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为“流动党员联系日”,要求各基层党委通过寄一封信、打一个电话等多种方式,了解掌握流动党员的思想、工作、学习及生活情况。四是设置流动党员党支部。几年来先后在瑞安等地设立了几个流动党员党支部。五是设置流动党员服务站。**年9月份,**县在巨屿镇进行流动党员服务站试点。服务站设党总支,总支下设4个流动党员党支部,其中包括1个外出流动党员党支部,将全镇136名外出流动党员、32名外来流动党员纳入服务站管理。服务站和服务站党支部公开挂牌开展活动,并组建专门机构和落实专人,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发挥服务站教育管理和服务流动党员的功能,较好地解决了外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为流动党员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舞台。

但从实际情况看,我县农村外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仍比较薄弱,外出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管理难落实、党费难收缴、权利难保障”等“五难”问题仍十分突出。据今年8月份调查显示,**名外出流动党员中,未办理任何组织关系凭证的1192名(占59.4%),失去联系的342名(17.0%),就突出显示了这一问题。这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存在一些客观因素:

一是党组织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一些基层党组织认为流动党员情况复杂,教育管理工作难度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些基层党组织存在畏难情绪,认为流动党员流动性大,对管好管活信心不足,无所作为,放任自流;一些基层党组织认为流动党员只占党员总数中的一小部分,抓不抓无碍大局;一些基层党组织工作浮在面上,发号施令多,实际行动少,如少数基层党组织连最基本的调查摸底工作没有做好。

二是党员党性观念有所弱化。部分农村外出流动党员组织纪律性不强,外出时不愿向党组织报告,不愿暴露党员身份,怕受约束,把自己置于党组织之外,平时既不参加所在地的党组织生活,也不向原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情况。部分党员组织观念淡薄,嫌接转组织关系“麻烦”,外出时不辞而别,一干就是几年,杳无音信,成为“挂名党员”、“口袋党员”。部分党员重经济创收轻思想建设,宗旨意识淡薄,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另外,也有一部分党员虽外出多年,但由于受文化素质、技能结构、经营水平、资本基础等因素限制,整体经营收入和薪酬收入水平不高。在沉重的生活、工作压力下埋首经营,没有时间和精力兼顾支部工作和家乡建设。

三是现有管理机制不适应形势需要。目前党员接转组织关系,至少要到转出方和接收方的支部、基层党委和县(市、区)组织部门等六个单位办理相关手续,接转组织关系费时费力。在市场经济条件日渐成熟,党员跨地区和跨行业流动人员增多、流动频率提高、流向分布趋广的情况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理念和制度建设方面明显滞后。同时,对于农村党员长期、大量外出的情况,现行的流动党员服务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作用发挥机制等明显不适应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需要。

四是当前社会现实造成的负面影响。当前社会客观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和阶层差别,农村党员流入城市以后,受地域文化、资金实力、综合素质等种种因素限制,大部处于社会弱势地位,不能真正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在此背景下,农村党员普遍处于较封闭的城市边缘人状态,缺少与当地城市居民沟通交流的意愿和机会,不愿意亮出党员身份,不方便和不能参加城镇社区党组织生活。而现行的《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三、农村党员外出流动对基层党建工作造成的影响

从远期来看,农村党员外出流动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有利于提高农村党员总体素质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但从近期来看,农村党员大量外出流动,对农村基层组织客观造成了“掏空”效应,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一,农村党员大量外出流动,直接影响了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党员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时不办理党组织关系接转手续,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的问题严重;党员外出后,既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也没有参加流动地党组织生活,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成为“挂名党员”,相当一部分党员不能正常交纳党费,有的党员甚至没有参加一年一度的民主评议工作;党员组织关系凭证制度落实不到位,组织关系管理混乱;有的党员还处于预备考察期,预备到期不能按时提出转正申请,党组织对党员预备考察期间的表现也很难掌握,培养考察难落实,转正手续难办理;党员权利落实无保障,义务履行无监督。

第二,农村党员大量外出流动,客观削弱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据统计,全县有近四分之一劳动力党员外出流动,一些农村基层组织外出流动党员达到了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如峃口乡203名农村党员外出93名,黄寮乡103名农村党员外出32名,百丈际富洋村60名党员外出21名,二源乡呈岭村16名党员外出10名,等等。党员大量外出,极大影响了这些党组织的正常活动,削弱了这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产生了极大影响。一些村里重大事项、重点决策、重要建设都缺少了这部分党员的参与。同时,由于青壮年党员大量外出,村级干部队伍面临无人可选的尴尬局面。在**年村级组织换届中,尽管县委反复强调提拔中青年干部,但选后全县仍有60岁以上党支部委员162名(占13.7%),其中党支部书记32名(占8.4%)。

第三,农村党员大量外出流动,较大程度地影响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一方面,党员大量外出,极大改变了**县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结构。据统计,全县剔除**名外出流动党员后,农村党员8490名,其中60岁以上的3838名,占45.2%,党员队伍年龄结构明显偏老。**年的一项调查结果,**县生活比较困难的农村党员有1068名,占全县农村党员总数的10.2%。他们大部为农村老党员,由于年老体弱无收入和灾、病等原因,生活陷于贫困,先进性不突出。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载体和平台,农村外出流动党员发挥作用不明显。**年8月先进性教育活动准备阶段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有14.3%的党员和群众认为,现在农村党员的日常表现“与普通群众差不多”,有28.6%的认为“不如普通群众”。

四、加强农村外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党的**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机制,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促进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因此,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手段和机制,提高农村外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水平。同时,树立农村外出流动党员“为我所用”的观念。充分发挥农村外出流动党员年富力强、掌握一定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文化素质较高、视野比较开阔的优势,能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组织建设注入强大的活力。

(一)创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网络,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领导。全面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服务网络,县委设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各乡镇党委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赋予流动党员服务站以下几项职能:一是管理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的职能。帮助流动党员转移和接转组织关系,出具和审验组织关系凭证。二是定期联系和教育管理流动党员的职能。定期与流动党员保持联系,为流动党员提供学习资料,了解和掌握流动党员在外工作、生活和思想情况。三是组建和管理流动党员党组织的职能。在条件成熟的地方组建流动党员党组织,并从必要经费、业务指导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四是服务流动党员的职能。接受流动党员的咨询和求助,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和思想方面的问题,增强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政治归属感。五是支持和鼓励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职能。建立适当的机制,支持和鼓励流动党员为家乡建设发挥作用。六是发展党员的职能。在农村外出流动人员的优秀分子中发展党员。

流动党员工作总结篇(6)

*年6月,“灌南县李集乡驻杭州市流动党员党支部”在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成立。5年来,在两地党组织的共同指导、帮助和支持下,党支部较好地发挥了流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组织劳务输出,维护民工权益,教育务工人员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融入杭州市三个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有32名务工党员被用工单位表彰为先进个人,流动党支部年年被所在街道、社区评为先进党支部。2005年7月,流动党支部被杭州市下城区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10000多名在杭务工人员,在流动党支部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诚实劳动和优秀表现,为杭州的建设作出了贡献,更为灌南人民树立了良好形象,赢得了杭州人民和家乡人民的一致赞誉。今年6月,在李集乡流动党员党支部的基础上,成立“中共灌南县驻杭州市流动党员总支部委员会”,把灌南所有在杭州务工党员全部纳入管理。为了进一步强化管理,两地党组织认真总结了5年来对流动党组织的管理经验,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形成了共识,建立了双方党组织对流动党组织“共建共管”的新机制,并签订了“灌南县在杭流动党员党总支共建共管协议”。两地媒体对灌南驻杭流动党组织的事迹进行过多次宣传报道。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对灌南驻杭流动党组织非常关注,指示县委给予充分支持。浙江省委副书记乔传秀同志亲临流动党支部调研,指示要加大支持力度,要总结推广灌南县和下城区在流动党员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江浙两地的主要领导都对流动党组织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共建共管的成功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二、流动党组织发挥的重要作用

灌南县驻杭流动党组织之所以能引起两地领导的重视、杭州人民的赞誉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关键是流动党组织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一是流动党员之家。外出务工党员远离家乡,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难以正常进行组织生活。流动党组织的建立,为务工党员建了一个在外的“家”。几年来,流动党支部不断发展壮大,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发展了7名新党员,党员人数从13人增加到90多人,还有28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杭州,灌南的务工党员,虽身在异地,但都有在“家”的感觉。流动党总支的成立,使这个务工党员在外的“家”更大,更温暖。

二是职业介绍的桥梁。流动党组织不仅是务工党员的家,也是万名务工人员的家。支部一班人主动和用工单位联系,广泛收集用工信息,努力为家乡来杭务工人员介绍适合个人技能的用工单位,并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当地的新环境。同时,教育引导广大务工人员诚实诚信做人,守纪守法务工。由于党支部介绍的务工人员工作努力,又遵纪守法,许多用工单位都愿意接收流动党支部介绍来的务工人员,一些用工单位还主动要求党支部为其招工。杭州市江干区一家保安公司经理,前不久找到党支部书记邵中国,向他“预订”4000名保安。流动党支部成立5年来,已为2000多名灌南人在杭州找到了工作。目前,杭州市的各个街道、各个行业都有灌南人的身影,下城、拱墅、江干等三个城区是灌南人的相对集中地,尤其在保洁、保安、汽车驾驶和物流配送等4个行业。

三是权益维护的后盾。外出打工者向来是弱势群体,来杭州务工的灌南人也不例外。有时,工资报酬、劳保福利等权益纠纷也会发生,靠务工人员自身散兵游勇式的维权显然势单力薄。流动党组织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千方百计为打工者争取合法权益。2004年,一名在杭务工的灌南县人下班途中遭遇车祸,肇事车逃逸,用人单位也不愿管。了解情况后,党支部出面拿起法律武器,最终为这位打工者讨回了公道。5年来,流动党支部协调解决民工维权纠纷100多起。2005年4月25日,一位浙江钱塘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读到《杭州日报》关于流动党支部的事迹报道后,给党支部书记邵中国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律师表达了对他们的钦佩之情,表示愿意为灌南民工维权提供法律支持。此后,已有数起民工维权纠纷在这位律师的帮助下得到圆满解决。

四是宣传灌南的窗口。流动党组织在介绍工作和开展维权活动的同时,注重加强对务工人员的教育管理,教育他们要“遵纪守法做事,诚实守信做人”,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杭州市的各项规定,模范执行用工单位的纪律制度,处处树立灌南人的良好形象。在杭州,灌南的流动党支部是一座坚强的战斗堡垒,广大务工党员是一面面流动的旗帜,10000多位灌南人就是灌南县的一个个典型。通过驻杭流动党支部这一窗口,广大务工者宣传了灌南,树立了灌南人诚实诚信、纯朴善良的良好形象;通过这一窗口,杭州人,浙江人认识了灌南,了解了灌南。一些浙江客商出于对灌南的信任,纷纷来灌南投资兴业。现在在灌南投资创业的浙江客商有800多人,其中企业业主200多人,企业管理和营销人员300多人。

三、两地共建共管的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两地共建共管机制。为实施对在杭务工党员的有效管理,保证流动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我们立足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流动党组织共建共管的新途径。通过5年来的工作实践,两地在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方面达成了共识,建立了流动党组织共建共管的工作机制。1.交流沟通机制。两地组织部门保持经常性联系,重大事项随时沟通联络。2.阵地共建机制。两地党组织共同为驻杭流动党组织提供物质支持和经费保障,确保流动党总支和所辖党支部有办公设施设备、有组织活动场所、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有必要的活动经费。3.双向共管机制。

二是科学设置组织。灌南县驻杭州市流动党员党总支,按照地域相邻、行业归口、便于活动和管理的原则,把在杭务工的灌南籍务工党员编入4个党支部。同时成立党总支领导下的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流动党总支及其下设的4个党支部均已民主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也正常开展工作。

三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根据规定,明确驻杭流动党总支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员教育管理、维护在杭务工者合法权益、培养发展党员等方面的职责,并帮助制定规章制度。其中,《接访救助制度》要求流动党组织树立为务工人员服务的宗旨意识,积极为务工者解决工作中、生活上遇到的实际困难,切实维护在杭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及时掌握劳务市场行情,随时为务工人员提供合适的招工信息,积极向用工单位推荐务工人员,并为务工人员争取在工资福利、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合理待遇。通过不断修订,各项规章制度日臻完善。

四是指导开展工作。卓有成效的工作是流动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体现,是增强党支部号召力和凝聚力的必然要求。几年来,江浙两地组织部门都非常重视对流动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指导和帮助。流动党支部成立后,灌南县委两届主要领导都曾多次赴杭州看望,实地指导他们开展工作。团县委、总工会、县妇联等部门也通过各种方式指导驻杭党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五是提供物质支持与经费保障。必要的物质支持与经费保障是党组织开展活动的前提。自流动党支部成立以来,灌南县委组织部和李集乡党委每年都拨给一定的活动经费,为其订阅党建杂志,保证必要的学习资料供给。2005年7月,灌南县与下城区签订了流动党总支共建共管协议,灌南县委组织部每年拨给流动党总支的活动经费不低于5000元。流动党组织所在地的杭州市下城区委组织部和朝晖街道、黎园社区也在活动场所和活动经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黎园社区党委为流动党总支装备了专门办公室,配备了电话、电脑、空调等办公设施设备,其会议室、资料室和电教设备随时供流动党总支使用,区委组织部拨给党总支每年3000元的活动经费,还为党总支书记、总支委员以及下属党支部书记每人配备一部小灵通,每月补助100元通讯费。

四、共建共管工作的主要体会

1、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进城务工人员无论对于流出地还是流入地,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外出务工人员是农村人口中思想活跃、能力相对较强的群体,他们大多数年富力强,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和创业能力,综合素质较高。加强外出劳务人员的管理对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大中城市来说,外来的务工农民在城市三个文明建设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抓好农民工这一群体的教育管理,对城市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外出务工农民中的党员是这个群体中的特殊分子,务工党员的教育管理抓好了,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2、共建共管是实施流动党员有效管理的必由之路。

流动党员是党员教育管理中的特殊类型。目前各地对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都有着很高的认识,但往往是强调单向式的管理,忽视两地的共建共管。实践证明,仅仅是流出地或流入地的“一头热”,不可能实施对流动党员的有效管理,党组织和党员的“两个作用”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只有流出地和流入地共同协作,实施共同管理,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3、制度化和以人为本相结合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可行之道。

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在实施制度化管理的同时,还应强调人性化管理,要广泛开展党员找组织和党组织找党员的“双找”活动,党组织要主动找党员,要通过发挥流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来增强凝聚力和影响力,让广大务工党员主动向组织靠拢,亮出党员身份。在杭州,灌南县的务工党员以党员身份为荣,处处注意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践证明,制度化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相结合才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可行之道。

流动党员工作总结篇(7)

一、开展“两会”精神专题学习活动

组织全体党员线上线下深入学习了全国、全省、成都市、简阳市“两会”精神,重点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中央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新发展格局的明确定位,胸怀大局、服务人民、担当担责、忘我工作,努力在全国全省成都市及全市发展大局中作出更大贡献。

二、多形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6月20日以“结对帮扶,永续‘鱼水情’;合作探索,激发‘创业情’”为主题,组织40余名“蓉漂”流动人才党员前往三星镇秀阳村安居工程聚居点、羊羊小镇流动党员创业点及市创业园区开展“七一”流动人才党员主题党日活动。

一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活动围绕 “四帮”“一美”两项内容开展,邀请成都市“医护跑团”医护人员带来先进设备为村民义诊,开展防疫讲座,发放防暑药品;党员们为村民义剪,宣传人社政策,帮留守老人打扫卫生、换灯泡等,与贫困户交心谈心并送去慰问品,在村社周边栽种观赏花美化环境。

二是开展创业探索活动。全体党员参观了流动人才党员的创业示范点;邀请专家讲解了创业扶持政策;流动人才党员代表分享个人创业经验;并挂牌成立了简阳市“蓉漂”流动党员创业基地。

三是召开了支部党员大会,宣布成立中共简阳市人才交流中心总支部委员会,并按程序进行了总支委成员选举;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为主题召开了党员座谈会,回顾党的光辉历程,颂扬党的丰功伟绩,并对2019年优秀流动人才党员进行了“七一”表扬,并颁发证书。通过活动不仅加强了“蓉漂”流动人才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党员意识,也激发了流动人才党员返乡创业的热情,为吸引更多优秀的流动人才党员返乡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助力乡村振兴,助推精准扶贫,建设美丽三新简阳贡献一份力量。

三、开展线上专题党课录播课堂

围绕贯彻落实就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组织全体党员线上观看由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杨海洋院长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2020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式分析与应对措施》党课录播视频。通过对经济模型的解读和以往大流行传染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等多方位的比较与解读,来分析本次疫情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式的影响,详细讲解了中国政府可能会采取的措施对策,以及中国正在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发展理念 。

四、积极申报“蓉城先锋·示范基层党组织”

围绕成都市委“创新提能年”主题,以政治建设为统揽,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深化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为主线,市人才交流中心党总支部积极申报 “示范基层党组织”,在服务中心大局中争当先进。

五、积极申报“2020年度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

流动党员工作总结篇(8)

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党总支大胆改革传统的党员管理手段,探索建立了全省人事系统第一家“网上支部”,通过“网上支部”对流动党员进行日常管理。一是把搭建网络管理平台作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的总抓手。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聘请专业网站制作公司,根据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的特点,精心开发了流动党员“网上支部”。为每位流动党员建立了专用邮箱,并建立了公用“留言版”。二是把完善流动党员信息库作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的突破口。运用数据库管理技术,设计开发了流动党员动态信息库。构建“网上支部”与流动党员信息库互动机制,及时将“网上支部”运行情况通知到每位党员,同时通过“网上支部”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及时补充、更新流动党员信息库。

转变教育模式,突出加强流动党员的素质教育

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党总支在流动党员日常教育工作中,注重开展了各种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全面提高流动党员的综合素质。一是搞结合,不断提高流动党员理论素养。针对流动党员的特点,党总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在“网上党校”了系列学习材料,推出了“六个一活动”(即读一本书,开一次民主生活会,提一条建议,交流一次经验,办一件实事,写一份总结汇报),组织全体流动党员从实践的角度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二是抓典型,帮助流动党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了在基层、个体企业、艰苦地区工作的,自强自立、自主创业的流动党员典型材料,在“网上支部”经验交流栏目,用鲜活的事例引导流动党员正确分析就业形势,明确自身发展方向。:

强化服务理念,全面做好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

流动党员工作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327-01

一、开展党支部“结对共建”工作的背景

安塞油田王窑作业区党总支下属9个党支部,虽然在为员工排忧解难、保障服务上产中起到了战斗堡垒作用,但因范围仅局限于本单位,党务工作的内容、方式滞后于形势发展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党总支认真领会“党建工作关键在支部”的精神实质,着眼于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探索创新了基层党支部“结对共建”方法,使支部本着结对共建、兄弟联手、求同存异、资源共享、和谐共建的原则,深入开展“联建牵手行动”,打通相互联系渠道,在横向上和纵向上全面建设,形成完善的长效党建机制,为原油生产建设提供驱动力。

二、党支部“结对共建”工作的具体实践

党支部“结对共建”,是指一个党支部与另一个工作联系紧密的党支部,双方建立共建关系,组织党员、群众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制订共建计划,组织活动,协同合作,交流经验,促进问题解决,提升党建水平。

1.以强带弱,自愿牵手结对帮扶

9个基层党支部按照“强强联手”、“以强带弱、互利互愿”的原则,选好牵手对象,签订共建协议,明确共建内容、职责及共建举措,涵盖组织建设、制度规范、党员走访、技术帮扶和平台搭建等多项内容。上级党总支根据结对支部情况,制定《结对共建实施方案》,要求结对支部每月开展一次活动,做到党建共商、事务共管、资源共享、文明共创、难题共解、活动共办,重点突出思想政治工作联做、组织生活联过、班子建设联建、主题活动联办、对标管理联抓、家园文化联兴,促进共建工作顺利开展。

2.瞄准瓶颈,共商结对共建举措

2.1围绕主题,找准结合点。共建双方聚焦重点、难点问题,以交流党建经验、解决组织建设创新、党员作用发挥和保障生产等业务问题为共建主题,做到共建内容与单位效益相结合,提高结对共建内动力。

2.2平等自愿,找准平衡点。共建双方结合实际,自主选择,平等协商,共定目标,共商计划,共同推进。以“目标明确、载体丰富、流程通畅”为原则,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共建实效,确保项目化结对落到实处。

2.3注重方法,找准共赢点。共建双方探索相互适宜的方式,本着适度且不增加对方负担的原则,积极开展为党员所欢迎、为员工群众所接受的共建活动,尊重对方的选择,照顾彼此利益,“走动式”分享式交流经验,弥补短板,以共建促共赢。

3.灵活载体,相互联动共创佳绩

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后,双方支部共同努力,“六联动”增强组织合力,服务保障原油生产。

3.1组织联动,凝聚党建合力。围绕目标规划,开展班子联建,共强堡垒基础。建立考核制度,将结对支部的党建考核纳入党总支党建量化指标中,推动结对支部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评选与奖励制度建设。结对支部围绕制度建设、“”、思想政治工作、资料规范、党员管理、党务公开落实、宣传教育、党员模范作用发挥等,经常探讨,相互对标找差,不断总结提升。

3.2党员联培,争做先锋模范。相互邀请对方党支部书记为自家党员上党课,拓宽教育内容与视野;共同实施党员发展、新党员培训、党员关怀激励等举措,推进党内关爱;建立支部党员一对一制度,党员间主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将结对共建中党员的表现情况,作为党员量化考核内容,开展“党员共建之星”评比,使党员作用凸显,以模范行动影响带动员工群众真抓实干。

3.3阵地联享,整合共享资源。党总支充分把精神教育基地、标杆党支部、精细化管理示范点等文化、生产阵地作为结对党支部相互学习的共享资源,以企业精神育人锻造干部员“攻坚啃硬 拼搏进取”的优良作风,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知感和归属感,提升党支部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3.4活动联办,共促管理提升。共建支部结合生产实际,组织党员同上党课、同开组织生活会、同办“身边亮点讲述”、开展安全生产大家谈、对标管理现场观摩等主题实践活动,激发党员工作活力,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3.5制度联建,完善共建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规范性制度,保证结对共建常态化、时效化。一是建立了会议制度。结对双方每两月开展一次联席会,分析研究共建阶段性工作经验和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见和活动方式。二是建立了定期交流制度。结对支部每月互相通报党建情况、交流联做情况,在互通交流中共建共创提升。三是建立台账和月报制度。详细记录共建会议、活动开展情况、做法及取得的经验成效,及时掌握活动信息,培养先进典型、总结宣传亮点,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3.6发展联促,共建联创佳绩。充分发挥优势互补作用,在“建班子、带队伍、建阵地、建机制、解难题”上下功夫,构建联动共建、互助共赢的工作新格局。共建中,班子建设相互推进、队伍建设相互帮带、阵地建设相互帮助、机制建设相互促进,难题共解相互提升,促进结对双方实现共赢。

三、党支部“结对共建”工作取得成效

结对共建有效解决了党建资源不平衡、技术资源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单一等问题,整合资源、拓展视野、调动积极性,将实际问题亮出来,将党员身份摆在前,让组织活动相对滞后的基层党支部通过先进党支部的帮、带、促,逐渐走上组织建设规范化道路,进一步拓宽和丰富了党建工作新格局。

流动党员工作总结篇(10)

读过党史的或者看过《延安颂》电影的都知道,延安时期,黄炎培先生与彻夜长谈,议题共产党如何跳出历史的周期率,长期执政的问题。主席当时的回答是两个字——民主。解决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问题,一直是主席考虑的问题。期间,主席把《甲申三百年祭》整风文件;全国解放了,主席把进北京说成是“赶考”;足见对此事的忧虑。建国以后的“三反、五反”,“反右”,后来的“”,从主席的主观愿望来看,想解决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问题。离开了民主,离开了,问题解决好。邓小平以后,“摸着石头过河”,也思考问题,他要用实践来说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思考问题,理论要“与时俱进”,了“”的思想。锦涛主持工作以后,继承和发展了理论,了“科学发展观”和“社会”的思想。中共政治局1月24日下午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主持。他强调,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要到好、好、发展好最的利益。这是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衡量先进性的标准。

中办印发的“四个文件”,是全党以实践“”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经验的系统总结,是健全新下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工作机制的举措,和先进性教育活动,地党要管党、从严治方针,不懈地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地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小康社会、社会坚强的政治和组织,的意义,是锦涛科学发展观在党建领域的反映。

理由有五:

1、新,解决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课题。党员教育问题(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的党员累计不少于12天,党员累计不少于6天),流动党员管理问题,基层党组织如何管理的问题。

2、党要管党,从严治新思路。、责任、内容、检查,当事人、管理人、监督人清清楚楚,运作程序严密。

3、爱民、亲民,以民为本的思想。《关于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户、党员承诺、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和志愿者服务多种,为党员服务、党性锻炼搭建平台。有计划地组织年轻党员到基层锻炼,到艰苦地区、艰苦岗位锻炼。对因年老体弱特殊情况难以参加集体教育活动的党员,应区别对待,可送学上门教育要求。

流动党员——即民工党员。流入地党组织要外来流动党员,为的就业、学习和生活必要帮助。流动党员原则上应当按月交纳党费,因外出地点变动频繁原因按月交纳确有的,可以按季交纳。

地方党委、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责任是:满意。

《关于党员和服务工作的意见》:把帮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党员干部每年点和基层调研,要注意到艰苦地方、地方和问题多的地方,意见,走访慰问,帮助基层和解决问题;推行党务公开;以满意检验党员和服务工作的标准。

4、严明的纪律,的督查。每意见里面,都有纪律要求,督查要求,和结果运用。

5、结构严谨,论述严密,瞻前顾后,长效机制。党员学习,党员干部到基层的调研,学习经费支出都有仔细的的规定。鼓励求新,。党员是细胞。解决了党员学习问题——思想建设,党员的组织生活问题,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和建设问题——组织建设,党员问题——执政基础,解决了党如何长期执政的问题,“四个意见”的意义也在与此。

便于理解,下面,我分别谈谈我的学习体会,与大家一起。

(一)学习《关于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体会

1、结构

《关于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由:总体要求、主要和工作原则;内容和方法途径;保障措施;组织四个组成。

2、党员经常性教育内容

(1)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教育,科学发展观、社会和荣辱观重大战略思想教育;

(2)和知识教育;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任务、国情教育;

(3)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

(4)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思想教育;

(5)优良传统和作风、纪律和反腐倡廉教育;

(6)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教育。

3、需要关注的

(1)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党支部要每年的专题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2)每5年由县级党委安排,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组织党员对照规定、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和所在党组织的要求,从思想、学习、工作、纪律和作风查找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分析原因,整改。

(3)和地方各级党委党员教育会议制度,在党委下,由组织牵头,纪检机关、宣传和党校为。会议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政策措施、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对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督促检查。

(4)对党员参加经常性教育的情况要管理,考核,并把考核结果评优和选拔、使用干部的依据。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党员集体教育活动的,要严肃批评;长期不改的,要和规定组织。

4、几点启示

(1)系统的党员教育的内容和运作体系,建党次。

(2)管党要管党员教育。党员经常性教育是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3)责任。各级组织,每党员,毫无例外,都要和参加党员教育活动。

(4)督查。每年评议督查;5年的党员党性分析评议督查;组织牵头的对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督查。

(5)纪律。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党员集体教育活动的,要严肃批评;长期不改的,要和规定组织。

(二)学习《关于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体会

新的新情况——我国改革开放的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人员在产业之间转移和地区之间流动频繁,有不少是共产党员。

1、结构:总体要求和主要原则;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责任和对流动党员的要求;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方法;组织四个。

2、要关注的:

(1)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管理。

(2)流出地党组织在党员外出前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每年审核。

(3)流入地党组织的主要责任:

a、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外来流动党员身份确认工作。

b、对外来流动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和管理,将外来流动党员编入基层组织,组织参加组织生活。

c、外来流动党员,为的就业、学习和生活必要帮助。

d、在《流动党员活动证》上如实填写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情况,将外来流动党员的情况反馈给流出地党组织。

e、外来流动人员中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3、几点启示

(1)管理。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管理。

(2)流入地党组织职责:教育管理工作。

(3)流出地党组织职责:预备党员外出期间的,按规定预备党员转正工作。

(4)流动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在流入地参加日常组织生活,在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参加选举活动,自觉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先锋模范作用。

(5)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经流出地基层委员会盖章后,由党支部登记发放。

(6)纪律:对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不任、推诿扯皮的,要对责任人教育帮助,情节严重的,要必要的组织。党委组织每年要组织抽查。

(7)本计划外用工中的党员,请组织一下,手续,编入组织,参加组织生活。

(8)本意见尚在过程中:要鼓励创新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途径。

(三)学习《关于健全地方党委、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体会

1、结构:总体要求和主要原则;主要责任和工作;主要工作措施;考核及考核结果的运用四个。

2、需要关注的:组织关系(党组织关系属地)属地管理、工作垂直管理的基层,其党建工作由地方党委,主管党组(党委)。组织关系和工作都垂直管理的基层,其党建工作由主管党委,地方党委。

3、几点启示:

(1)规定了地方党委、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责任;

(2)党组织隶属关系,地方党委本地基层党建工作;

(3)党组本机关及直属党建工作;

(4)党委批准其成立的党组织授权,或本机关和直属党建工作。

(四)学习《关于党员和服务工作的意见》体会

1、结构:总体要求;主要;组织三个。

2、需要关注的:

(1)党员和服务要几点:尊重和的合法权益;和反映的意见;帮助解决;虚心向学习;的思想政治工作。

(2):结对帮扶;参加主题实践活动;参加设岗定责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基层调研;接待工作。

3、几点启示:

(1)帮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团结带领党的任务。

(2)市县两级党员干部每年要有2个月,艰苦的、一线基层调研。

(3)推行党务公开。

(4)党组织要对下级党组织党员和服务工作的督促检查,基层党组织要对党员和服务情况的督促检查。

(5)以满意检验党员和服务工作的标准。

下面,我谈谈学习中办印发的“四个文件”的要求:

(1)、。学习先进性长效机制“四个文件”,自觉“四个文件”的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是当前及今后时期全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各党组织务必、。

(2)多种,真正。要“四个文件”的原文学习,把“四个文件”纳入到党员教育培训计划之中,班子中心组、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夜”、座谈多种,帮助机关党员干部“四个文件”的精神实质,机关党员干部“四个文件”的自觉性、坚定性。

上一篇: 医生进修自我鉴定总结 下一篇: 广告与消费者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