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减少的原因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10 16:21:35

流动人口减少的原因

流动人口减少的原因篇(1)

新型单管130毫米舰炮服役以来,人们每当看见它,目光总会聚集在其炮口前端所采用的炮口制退器上,这在中国海军以往装备大中口径舰炮中确实比较罕见。诚然,新型单管130毫米舰炮虽然是我国海军自行研制大中口径舰炮中第一种采用炮口制退器的舰炮,然而在国际上,炮口制退器却是各国海军采取减少舰炮后坐力的通行措施之一,并在各国海军的各种口径舰炮上得到广泛应用。比较常见如:俄罗斯在研的A192M型单管130毫米舰炮、意大利奥托127毫米单管舰炮、英国MK8型114毫米舰炮、意大利奥托・梅莱拉紧凑型76毫米/62单管舰炮、瑞典博福斯海特里尼蒂40毫米舰炮、瑞士厄利空GBM-B1Z型25毫米舰炮、西班牙梅罗卡20毫米多管舰炮、意大利OE/OTO35毫米毫米舰炮等等,连美国也有一款意大利授权生产的Mk75型76毫米舰炮。

众所周知,炮口制退器是火炮上的一种反后坐力的膛口装置,它主要是通过控制后效期的火药气体的流量、方向及速度,将火药燃气的部分动能通过制退器传递给火炮的后坐部分,从而对炮身提供一个制推力,减少炮膛合力的总冲量,继而减少火炮的动能和火炮架体的射击载荷,缩短后坐行程。通过有无炮口制退器的舰炮射击时的对比,很明显就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射击时的炮流明显不同。没有炮口制退器的舰炮射击时,炮流可被近似地看成是一个球心运动的球形冲击波,并具有明显的方向性。而有炮口制退器的舰炮射击时,炮流明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火药气流通过炮口制退器分流并改变方向,舰炮膛口向前喷出的火药气流明显减少,也就减少了其对舰炮本身的反作用力。另外,炮口制退器的侧孔向后喷出的火药气流又给了舰炮一个与后坐力方向相反的力,从而达到制退效果。

使用炮口制退器的主要作用有两点:第一、减小后坐动能。在后坐部分质量及后坐长度不变时,减小后坐动能可以减小射击时的后坐力,从而减小炮架尺寸,减小火炮质量;在后坐质量和后坐力一定时,则缩短后坐长度,这样能使火炮设计得更加紧凑。第二,便于将不同威力炮身安装到相同炮架上。从力学角度讲,要在同一炮架上安装不同威力的炮身,只需保证不同炮身的后坐动能相等就可以了。而这两点恰恰就是新型单管130毫米舰炮采用炮口制退器的原因。

首先,新型单管130毫米舰炮是在机械上部分借鉴了俄制AK-130型舰炮的原理设计,加长了炮管。换句话说,它的反后坐力装置基本沿用俄制AK-130型舰炮的设计。加长了炮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初速,从而增加射程。通常来说,提高射程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提高火炮初速,二减小弹丸阻力。但是为了战备和简化后勤的需要,一般很少改动弹丸。因此在弹丸阻力一定的情况下,提高射程就只能通过增加火炮初速来实现。

从内弹道学原理我们得知,火炮射程和初速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手段得到提高:一是增大发射药装药量,也就是增加弹丸发射时火药能量;二是延长身管长度,增加弹丸被火药燃气加速的时间。但是,火炮药室容积(影响装药量的主要参数)并不是可以随意选择的。通常情况下,军工科研人员在设计一种火炮时,会首先根据预先制定的火炮性能指标所给出的口径、弹重、初速等初始条件,选取适当的最大膛压、药室扩大系数和火药品种,以此为起点计算出火炮所需要的装药量。一旦设计人员确定了合理的药室容积,除非出现特殊情况,否则这个参数在火炮的整个发展和改进周期中都将固定不变。因为一旦药室容积发生变化,就意味着整个弹药系统结构都要重新设计,这是火炮设计人员所不能接受的。与之相对应的是,火炮身管长度发生改变对弹药的影响很小。由于新型单管130毫米舰炮是在俄制AK-130型双管130毫米舰炮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所以我们可以近似的认为其装药量和弹丸基本保持不变。那么为了提高射程,加长炮管就成了唯一选择。为此,新型单管130毫米舰炮采用了加长的70倍口径身管,这几乎达到了该口径身管的极限。有资料称,新型单管130毫米舰炮采用了70倍口径身管后,发射新型精确制导弹药时,炮口动能是原有该口径舰炮的150%,而后坐力则相应比原来增加了40%。因此,要在同一炮架上安装不同威力的炮身,保证不同炮身的后坐动能相等,采用炮口制退器也就顺理成章了。

其次是减重和火炮设计紧凑化的需要。俄制AK-130型双管130毫米舰炮系统全重94吨,座圈开口直径比较大,适装性比较差,只能装备7000~8000吨级以上军舰。而新型单管130毫米舰炮为了实现减重的目的,提高适装性,把全重降到50吨左右,以实现在5000吨级以上水面舰艇装备的目标,不但大量采用铝合金,炮塔外壳材料改为玻璃钢,还取消一路供弹链,减少弹仓容量。这样就带来的一个矛盾:70倍口径的身管带来了后坐力则相应增加了,舰炮全重却比原来减少了将近一半。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保证舰炮炮架和甲板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去承受后坐力呢?要知道,舰炮的后坐动能主要是由舰炮的反后坐力装置和自身的质量所缓冲的,而不是直接传递到甲板上,否则陆地发射试验时,强大的后坐动能就能直接让舰炮发生解体。因此,在舰炮的反后坐力装置不发生大的改变的情况下,要达到减重要求,并且保证驻退机、耳轴、上架、座圈、甲板等有足够强度,减小后坐动能就成了唯一出路。只有减小射击时的后坐力,才能减小炮架尺寸,减小火炮质量的同时保证有足够的结构强度,炮口制退器的采用也就成了必然。同理,要使火炮设计得更加紧凑,缩短后坐行程也是紧凑化设计的关键之一。

舰炮加装炮口制退器对保持船舶的稳性及提高射击精度也有积极意义。我们知道,052D级驱逐舰是从052C级驱逐舰升级发展起来的,基本上继承了后者的船体结构,排水量增加不大。换句话说,就是其船舶稳性基本变化不大。所谓的船舶稳性指的是受外力作用发生倾斜,当外力消失后能够自行回复到原来平衡位置的能力。当舰炮射击时,必然对会对船舶施加一个倾斜的力矩,破坏船舶的平衡状态。而使船舶回复到原来平衡位置的是复原力矩,它与舰船的排水量、重心和浮心有密切联系。因此,舰炮重量的大小和射击时后坐力的大小对于船舶的稳性有重要影响。通俗来说,舰炮重量过大,会引起舰船的排水量、重心的变化,影响船舶稳性。舰炮射击时产生的后坐力则会造成舰船的摇摆。当后坐力过大造成船体摇摆过大时,不但严重影响射击精度,甚至会造成船体的倾覆。加装炮口制退器后,舰炮射击时产生的后坐力减少,舰船的摇摆幅度随之减少,射击精度也随之提高。

另外,加装炮口制退器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去掉炮管外冷却水套筒,达到力矩的平衡的效果。炮管外冷却水系统一般的作用是降低身管外壁的温度,由于热传导速度的影响,它对于身管内膛的温度降低和身管寿命影响有限。加装炮口制退器后,由于有一个后向的冲击波,带走身管周围的热空气,同时周围冷空气补充过来,如此形成一个空气循环,降低身管周围温度。这样虽然比使用炮管外冷却水系统效果要差很多,但是加装炮口制退器却可以起到节省身管重量作用,平衡了起落部分的重量力矩,减少了身管的弯曲变形和射击时的炮口振动,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

最后是加装炮口制退器对射速的影响。舰炮加装炮口制退器后,其后坐行程相应缩短,后坐时间也会相应的减少,这对于减少火炮的复位时间有显著效果,因此也就能够提高舰炮的射速。

按作用原理,我们一般可以把炮口制退器分为:冲击式炮口制退器、反作用式炮口制退器和冲击-反作用式炮口制退器。

冲击式炮口制退器:该类型炮口制退器的结构特点是腔室直径较大,两侧具有大面积侧孔,前方带有一定角度的反射挡板。

反作用式炮口制退器:该类型炮口制退器的结构特点是腔室直径很小,没有或只有很小的前反射挡板,侧孔多排布置,为保证较好地膨胀,有时将侧孔加工成扩张喷管状。

冲击一反作用式炮口制退器:这类型炮口制退器的结构特点是具有较大直径的腔室和分散的圆形或条形侧孔。

那么,新型单管130毫米舰炮采用的是哪一种炮口制退器呢?通过仔细观察新型单管130毫米舰炮的炮口制退器外形,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它采用的是4室制的冲击式炮口制退器。这是因为新型单管130毫米舰炮本质上是属于加农炮,其弹道比较平伸,采用冲击式炮口制退器的制退效果比较好。再加上我国在加农炮上使用冲击式炮口制退器的经验比较丰富,所以采用这种形式的炮口制退器是明智的选择。

冲击式炮口制退器的工作原理是:弹丸发射出炮口后,高压的火药燃气进入炮口制退器并沿炮膛轴线膨胀加速形成高速气流,气流的大部分冲击制退器的前壁的挡气板,气流方向改变后从侧孔向后方排出。这种冲击力赋予后坐部分向前的冲量,从而产生制退力来减少后坐力。

虽然使用炮口制退器有诸多优点,但是仍然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负面效应。首先,增加了炮口冲击波的强度,发射炮弹时炮口焰和噪音,这是使用炮口制退器的最主要缺点;其次,增加了身管的额外重量,增加平衡机的负担;再者,增加了身管的弯曲变形,使炮口发射容易发生振动,影响射击精度;另外,减少后坐力发生的时间比较晚,在弹丸发射出炮口才起作用。

这里不得不着重提一下的是炮口冲击波的危害。冲击波的杀伤作用主要是由冲击波超压和冲击波作用时间来决定的。冲击波超压就是冲击波压强与空气静止时的气压(l个大气压)的压强差;冲击波作用时间就是冲击波超压所维持的时间。当冲击波超压为0.1大气压时,就会引致门窗损坏、玻璃破碎;超压为0.5大气压时,能使屋顶掀盖;超压为1大气压时,会造成房屋倒塌。0.1大气压的超压相当于每平方厘米受0.1千克的力,当它作用在长、宽各1米的面积上时,受力竟达1000千克。虽然这个力的作用时间很短,但这么大的冲击力仍能产生相当可观的破坏作用。尤其对于人体而言,冲击波超压为0.5大气压时,人的耳膜破裂,内脏受伤;超压为1大气压时,作用于人体整个躯干的力可达4~5千千克。在这么大的冲击力挤压下,人体内脏器官会严重损伤,可造成肺、肝、脾、肾等内脏器官破裂,甚至导致人员直接死亡。

由此可见,炮口冲击波不但可以造成舰载设备的损坏,还可以造成炮口附近的人员的伤害,尤其是对密封和半密封条件下的人员的伤害更大。因此,这就决定了炮口制退器的制退效率不能无限提高,必须在提高制退效率和减轻炮口冲击波的强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流动人口减少的原因篇(2)

引 言

河口是流域和海洋的枢纽,既是流域物质的归宿,又是海洋的开始;海岸是陆地和海洋的过渡带。河口海岸是陆海相互作用的集中地带,各种过程(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地质的)耦合多变,演变机制复杂,生态环境敏感脆弱。河口海岸地带又是经济发达、人口 集居之地,世界 60%的人口和2/3的大中城市集中在沿海地区,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增加了河口海岸地区的压力。同时,流域的高强度开发,如森林的破坏、高坝的建设、跨流域的调水、化肥的大量使用等直接影响到河口及其邻近海域,加上全球变化、全球变暖问题,如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岸侵蚀,从而导致严重的环境恶化、资源破坏和灾害频发,对人类生存环境安全和生存质量构成严峻的威胁。因此,河口海岸的研究、开发和保护是当前世界沿海国家和科学家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纷纷提出了研究目标、计划和治理对策[1—3]。

河口海岸带汇聚各种陆地(流域)物质:淡水径流、泥沙和化学物质,在海洋动力波、流、潮及其巨大能量的作用下,改变其例边界和底边界以及区域生态环境[4]。入海泥沙及化学物质的75~90%归宿于海岸带。因此,以流域为纽带的人类高强度经济活动赋予流域环境的压力最终向河口转移、汇聚,通过物质和能量通量的变化对河口三角洲及其邻近海域的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中国海岸线长18000km,拥有37万km2的领海和约300万km2的海洋专属经济区。据 20世纪80年代统计,我国入海河流总经流量,占世界人海径流总量的3.9%;总输沙量占世界总量高达10%以上。其中,长江、黄河和珠江三大江河的径流和输沙总量分别占全国的73%、 82%左右。中国沿海地区城市化程度高、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占陆域国土13%的沿海经济带,承载着全国40%左右的人口,创造全国60%左右的国民经济产值,它的发展对海岸带资源环境有极大的依赖性,也使海岸承受沉重的环境压力。与此同时,面积约300万km2(占国土的31.4%)的长江、黄河、珠江三大流域聚居7一8亿人口,人类生存发展对流域资源的需求之切和赋予环境的压力之大不言而喻,它是人类活动最频繁而强烈的区域,植被破坏、建坝筑库、截流引水、工业和民用污水排放、农药化肥面源污染等产生的环境后果势必向河口及其邻近海域传递转移。近年来,大河口及其邻近海域已出现许多引人关注的问题。正在建设的三峡工程、小浪底水库和择日而举的南水北调工程还会进一步改变长江、黄河中下游的水沙过程及通量,所有这些会对东部沿海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冲击,也是当前我国河口海岸面临的严重挑战。

1 挑战之一:河流入海沙量急剧减少

河口是流域物质入海的必经之地,是陆海相互作用的通道,陆地的物质流一水、沙、化学物质,通过这个通道输送海洋[5]。在河口和邻近海岸陆海相互作用中,河流入海物质是海岸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据估算,每年由陆地进入海洋的物质约有85%是经河口搬运入海的,可见,河口在陆地物质入海中起着重要作用。陆海物质交汇、咸淡水混合、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河口地区,产生各种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沉积过程。其中,入海泥沙的变化是一个重要方面。河流入海物质在口外的扩散,形成的冲淡水飘浮在盐水层上面,形成河口锋,泥沙在河口沉积,形成三角洲。

我国主要河口与世界上其它许多河口一样都面临着入海泥沙显著减少的现象。全球入海的泥沙总量为180一240亿t/a[6],在50~80年代,我国河流每年挟带20亿 t的泥沙入海,占全世界人海泥沙的10%,其中主要是黄河和长江,两大河流占80%左右。黄河过去年输沙12亿t,素以多沙称著于世。黄河在1960年由于三门峡水库截流出现第一次断流,之后,自1972年起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黄河下游断流日趋严重(图1),1997年利津水文站就断流13次,累计226天,河口330天无水沙入海。黄河的断流导致入海泥沙锐减,近几年的黄河来沙仅相当于50年代的l/60,2000年黄河入海泥沙不到2000万t。

长江年入海泥沙在70年代以前近5亿t,近30年来入海泥沙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图2),90年代比60年代减少了l/3,比 80年代减少21%,到2000年入海泥沙为3.4亿 t。而长江的入海径流50年代以来呈波动变化,并没有减少的趋势。

珠江三角洲河道大量采沙,使得入海推移质泥沙大量减少。中小河流存在同样的问题,渤海湾沿岸许多入海河流成了有河无尾的现象,如滦河入海泥沙在引滦工程后减少了95%[7];胶州湾80年代的入湾河流泥沙量仅相当于50年代的2~3%。浙江一些山区河流因上游大量用水,河口航道由河控型转变为潮控型,引起了航道的淤积。可见,目前主要因黄河、长江入海泥沙通量变异,近年我国河流入海沙量比过去减少了一半以上。

河流入海物质流是一个变数,变数的原因有自然的,有人为的,其中流域人类活动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泥沙的变化有人为因素造成的植被破坏和恢复。中国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严重,水土大量流失。而近50年来,我国的森林覆盖率由1949年8.7%增加到2000年的16.55%,这有利于水土保持。我国海岸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河口众多,淤泥质海岸分布广泛。近年来流域开发日益加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不断增加,高坝占世界的一半,加上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实施,对河流入海沙产生明显的改变。河流入海泥沙的改变,直接引起河口三角洲及其邻近海岸的冲淤演变。水库的建设对水起到调控作用,而对沙则起了拦截作用。目前我国大中小水库有84944座,主要集中在三大流域长江、黄河和珠江,共计占75%以上,其中长江流域就有43948座,占一半左右,黄河及华北平原9842座,占11.6%,珠江主要部分10845座,占12.8%。当务之急要考虑的问题是,即将竣工的长江三峡工程对径流的调节和泥沙的拦截;即将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线分别调水130一170、130~140和120一170亿方,对长江口水沙条件的改变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我国的入海泥沙从80年代以前入海泥沙的总量近20亿t,至20世纪末降至不足10亿t,甚至可能只有 5一 7亿t。入海泥沙锐减带来一个新的挑战就是,河口三角洲海岸岸滩在新的动力泥沙环境条件下发生新的冲淤演变调整,过去淤涨型河口海岸,淤涨速度减缓、转化成平衡型蚀型。黄河三角洲从过去年均造陆23km2,演变为大面积的侵蚀后退,使胜利油田受到潮淹堤坍的威胁;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滨海湿地大面积丧失和滩涂资源减少。尽管近年来长江口期间带滩地保持着较高的淤涨趋势,但水下三角洲堆积速率已明显趋缓,初步研究表明,近20年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已出现大范围的侵蚀,这一问题不容忽初。

2 挑战之二:入海污染物质显著增加

河流入海物质流除了淡水径流及其挟带的固体径流一泥沙外,还包括化学径流(污染物和营养盐)。入海化学径流因为人类活动而呈现恶化现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农田大量施肥和城市工业化发展排出的大量污水。我国的农田面源污染严重,化肥施用量与年俱增,从 1978年的884万t增加到1999年的4124.3万t, 20年时间增加了4倍多(图3)。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十分快速,50年代我国城市化程度仅为10~12%左右。90年代中期近 30%,而目前城市化程度已达36%。城市化导致城镇人口急剧增加,从而用水量也大量增加,1985年全国生活用水量仅51.9亿t,而1999年全国供水总量达467.5亿t,其中生活用水189.6亿t,生产用水236.5亿 t。城市化导致了污染化,就陆地水而言,我国的水质污染非常严重。目前,我国七大水系和内陆河流约50%以上河段水质为IV类、V类或劣V类水[8]。全国1997年废污水总排放量584亿t,城镇污水排放量达584亿m3/a[9]。全国河流长度有70.6%受污染,根据10万km的评价河段,IV类以上47%,而1984年IV类以上21.8%。1999年长江总评价河段31106km,其中I类水质仅6.6%,Ⅱ、Ⅲ类水质39.5%和33.1%,IV类以上达20.8%。长江三角洲地区IV类及以上占82.5%,所以,长江口及杭州湾排海污水所引起的海水污染范围较严重。另外,人类快速增长的海洋开发利用,导致残水区域正经历废物排放、热与辐射污染、疏浚、海岸建筑、采矿和掠夺性开发的巨大影响。

由于大量污水排放入海,使得近海海域水质恶化。沿海不少河口、海湾以及大中城市邻近海域环境质量逐年下降,近海污染范围不断扩大,海域污染事件频繁发生。根据1999年全国近岸368个监测站位数据表明:我国近岸海域水质以劣IV类和Ⅱ类为主;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总体上东海污染最重;其次是渤海、南海、黄海。报道称“沿大部分滨海地区,水质劣手I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区域扩展至距岸10—30km,而江苏、上海、浙江以及辽东湾沿岸,已扩展至距岸120——200km处”。长江口营养盐入海通量和污染物排海量大幅增加,以致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成为我国沿海劣质水分布面积最大、富营养化多发的区域;长江口水质标准不到IV级。由于水质恶化,沿海赤潮频发。近年来,我国急速成为一个赤潮灾害多发的国家,自1972年起发生频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每年损失以10亿元计。其中东海发生频率最高,其次为黄海和渤海、南海、长江、珠江口外海域都发现了底层缺氧区。富营养化是我国近岸海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以无机氮、无机磷为代表性营养盐在我国四个海区均严重超标,特别是在城市集中和工业化发展迅速的近岸海域。所有这些都表明,由河流入海物质通量变异引起的河口海岸带的生态安全和人类生存环境正面临严重的威胁。

3 挑战之三:河口与滨海湿地丧失与修复

湿地是生命之水,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它具有多种功能,有降减污染、改善环境的作用。它是多种野生动植物,特别是许多濒危水禽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场所。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湿地面积(包括滨海、河口、河流、湖泊和沼泽)大约 2500万ha,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6%,其中河口和滨海湿地约为500万ha,是极为重要的两大生态系统。

然而,由于对湿地保护认识不够,不当的人为活动使近年来我国湿地面积迅速减少,致使湿地的生产和生态功能迅速降低,湿地生态系统正面临衰退的严重威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中反映出:芦苇、沼泽、泻湖等滨海湿地丧失约50%,我国红树林从50年代的5万ha降为目前的1.5万ha,丧失70%以上,珊瑚礁由于人为开采、电厂温排水、海上倾废、透明度下降等,近十年来,近岸珊瑚礁80%遭不同程度破坏。海岸侵蚀、滩涂围里等使得滨海湿地面积减少。如黄河三角洲原生湿地总面积约4500km2,其中潮上带湿地2000 km2,潮间带1000 km2,潮下带1500 km2。80年代以来,随着黄河断流的不断加剧,下泄泥沙的锐减,黄河三角洲原生湿地不仅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正面临新的挑战和严重威胁,而且受海水侵蚀,大面积后退,期间带湿地范围减少。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使人类认识到,破坏湿地就是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湿地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专门签署了湿地保护公约。1992年我国加入了国际湿地缔约国,一方面在原有基础上加强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湿地的研究。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建立了各类自然保护区73个,其中部级的18个,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湿地保护方面有下列问题需要注意:其一,我国海岸地带变化情况差异甚大,有的是淤进海岸,有的是依退海岸,有的相对平衡,而淤进海岸有快有慢。对于不同的海岸动态,湿地保护应有所差别,因此湿地需要采取动态保护;其二,目前国际上十分重视海岸湿地的修复工作,改善海岸生态系具有的特殊功能和恢复生物的多样性。这种恢复工作也是因地而异,如美国河口修复组织制定2010年100万英亩修复目标[10],其中也包括种草和群众教育等工作。我国沿海省市实际上已在做了一些湿地修复工作,如长江口九段沙生态工程,大米草种植以及多种形态的生态工程。今后在修复工作方面需要加强深化研究,有效地组织实施。

4 挑战之四:海平面上升及其影响

目前,全球性增温和海平面上升及其影响已引起了世界沿海国家的高度重视。据IPCC (1995)对过去100年的海平面评估认为上升了18cm,对全球海平面变化的预测认为2050年时将上升20cm,2100年时上升49cm[11]。根据近40多年的验潮资料分析,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1.4~2.0mm/a,与全球上升速率一致[12]。对于局部地区来讲,海平面变化更重要的是其相对变化。相对海平面上升由三个因素叠加而成:全球性(绝对)海平面上升、区域地壳下沉和抽取地下水或沉积物密实等引起的地面沉降。我国沿海,尤其是几大三角洲地区,因人为原因地面沉降严重,区域性的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远大于全球海平面的上升速率。

流动人口减少的原因篇(3)

摘要河口海岸是地球四大圈层交汇、能量流和物质流的重要聚散地带。该区域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开发程度高,导致严重的环境变异、资源破坏,对区域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特别是我国流域高强度开发对河口和邻近海岸带有直接和深远的影响。新世纪我国的河口海岸面临着四个方面的挑战:入海泥沙量急剧减少;入海污染物质显著增加;滨海湿地丧失;全球海平面上升对中国低海岸的严重威胁。为此,开展河口海岸环境变异的研究,为解决国家目标和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利用,无疑是非常重要而迫切的问题。关键词河口海岸人类活动环境变异资源利用巨大挑战引言河口是流域和海洋的枢纽,既是流域物质的归宿,又是海洋的开始;海岸是陆地和海洋的过渡带。河口海岸是陆海相互作用的集中地带,各种过程(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地质的)耦合多变,演变机制复杂,生态环境敏感脆弱。河口海岸地带又是经济发达、人口集居之地,世界60%的人口和2/3的大中城市集中在沿海地区,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增加了河口海岸地区的压力。同时,流域的高强度开发,如森林的破坏、高坝的建设、跨流域的调水、化肥的大量使用等直接影响到河口及其邻近海域,加上全球变化、全球变暖问题,如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岸侵蚀,从而导致严重的环境恶化、资源破坏和灾害频发,对人类生存环境安全和生存质量构成严峻的威胁。因此,河口海岸的研究、开发和保护是当前世界沿海国家和科学家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纷纷提出了研究目标、计划和治理对策「1—3。河口海岸带汇聚各种陆地(流域)物质:淡水径流、泥沙和化学物质,在海洋动力波、流、潮及其巨大能量的作用下,改变其例边界和底边界以及区域生态环境「4。入海泥沙及化学物质的75~90%归宿于海岸带。因此,以流域为纽带的人类高强度经济活动赋予流域环境的压力最终向河口转移、汇聚,通过物质和能量通量的变化对河口三角洲及其邻近海域的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海岸线长18000km,拥有37万km2的领海和约300万km2的海洋专属经济区。据20世纪80年代统计,我国入海河流总经流量,占世界人海径流总量的3.9%;总输沙量占世界总量高达10%以上。其中,长江、黄河和珠江三大江河的径流和输沙总量分别占全国的73%、82%左右。中国沿海地区城市化程度高、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占陆域国土13%的沿海经济带,承载着全国40%左右的人口,创造全国60%左右的国民经济产值,它的发展对海岸带资源环境有极大的依赖性,也使海岸承受沉重的环境压力。与此同时,面积约300万km2(占国土的31.4%)的长江、黄河、珠江三大流域聚居7一8亿人口,人类生存发展对流域资源的需求之切和赋予环境的压力之大不言而喻,它是人类活动最频繁而强烈的区域,植被破坏、建坝筑库、截流引水、工业和民用污水排放、农药化肥面源污染等产生的环境后果势必向河口及其邻近海域传递转移。近年来,大河口及其邻近海域已出现许多引人关注的问题。正在建设的三峡工程、小浪底水库和择日而举的南水北调工程还会进一步改变长江、黄河中下游的水沙过程及通量,所有这些会对东部沿海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冲击,也是当前我国河口海岸面临的严重挑战。1挑战之一:河流入海沙量急剧减少河口是流域物质入海的必经之地,是陆海相互作用的通道,陆地的物质流一水、沙、化学物质,通过这个通道输送海洋「5。在河口和邻近海岸陆海相互作用中,河流入海物质是海岸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据估算,每年由陆地进入海洋的物质约有85%是经河口搬运入海的,可见,河口在陆地物质入海中起着重要作用。陆海物质交汇、咸淡水混合、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河口地区,产生各种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沉积过程。其中,入海泥沙的变化是一个重要方面。河流入海物质在口外的扩散,形成的冲淡水飘浮在盐水层上面,形成河口锋,泥沙在河口沉积,形成三角洲。我国主要河口与世界上其它许多河口一样都面临着入海泥沙显著减少的现象。全球入海的泥沙总量为180一240亿t/a「6,在50~80年代,我国河流每年挟带20亿t的泥沙入海,占全世界人海泥沙的10%,其中主要是黄河和长江,两大河流占80%左右。黄河过去年输沙12亿t,素以多沙称著于世。黄河在1960年由于三门峡水库截流出现第一次断流,之后,自1972年起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黄河下游断流日趋严重(图1),1997年利津水文站就断流13次,累计226天,河口330天无水沙入海。黄河的断流导致入海泥沙锐减,近几年的黄河来沙仅相当于50年代的l/60,2000年黄河入海泥沙不到2000万t。长江年入海泥沙在70年代以前近5亿t,近30年来入海泥沙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图2),90年代比60年代减少了l/3,比80年代减少21%,到2000年入海泥沙为3.4亿t。而长江的入海径流50年代以来呈波动变化,并没有减少的趋势。 珠江三角洲河道大量采沙,使得入海推移质泥沙大量减少。中小河流存在同样的问题,渤海湾沿岸许多入海河流成了有河无尾的现象,如滦河入海泥沙在引滦工程后减少了95%「7;胶州湾80年代的入湾河流泥沙量仅相当于50年代的2~3%。浙江一些山区河流因上游大量用水,河口航道由河控型转变为潮控型,引起了航道的淤积。可见,目前主要因黄河、长江入海泥沙通量变异,近年我国河流入海沙量比过去减少了一半以上。河流入海物质流是一个变数,变数的原因有自然的,有人为的,其中流域人类活动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泥沙的变化有人为因素造成的植被破坏和恢复。中国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严重,水土大量流失。而近50年来,我国的森林覆盖率由1949年8.7%增加到2000年的16.55%,这有利于水土保持。我国海岸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河口众多,淤泥质海岸分布广泛。近年来流域开发日益加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不断增加,高坝占世界的一半,加上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实施,对河流入海沙产生明显的改变。河流入海泥沙的改变,直接引起河口三角洲及其邻近海岸的冲淤演变。水库的建设对水起到调控作用,而对沙则起了拦截作用。目前我国大中小水库有84944座,主要集中在三大流域长江、黄河和珠江,共计占75%以上,其中长江流域就有43948座,占一半左右,黄河及华北平原9842座,占11.6%,珠江主要部分10845座,占12.8%。当务之急要考虑的问题是,即将竣工的长江三峡工程对径流的调节和泥沙的拦截;即将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线分别调水130一170、130~140和120一170亿方,对长江口水沙条件的改变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我国的入海泥沙从80年代以前入海泥沙的总量近20亿t,至20世纪末降至不足10亿t,甚至可能只有5一7亿t。入海泥沙锐减带来一个新的挑战就是,河口三角洲海岸岸滩在新的动力泥沙环境条件下发生新的冲淤演变调整,过去淤涨型河口海岸,淤涨速度减缓、转化成平衡型蚀型。黄河三角洲从过去年均造陆23km2,演变为大面积的侵蚀后退,使胜利油田受到潮淹堤坍的威胁;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滨海湿地大面积丧失和滩涂资源减少。尽管近年来长江口期间带滩地保持着较高的淤涨趋势,但水下三角洲堆积速率已明显趋缓,初步研究表明,近20年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已出现大范围的侵蚀,这一问题不容忽初。2挑战之二:入海污染物质显著增加河流入海物质流除了淡水径流及其挟带的固体径流一泥沙外,还包括化学径流(污染物和营养盐)。入海化学径流因为人类活动而呈现恶化现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农田大量施肥和城市工业化发展排出的大量污水。我国的农田面源污染严重,化肥施用量与年俱增,从1978年的884万t增加到1999年的4124.3万t,20年时间增加了4倍多(图3)。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十分快速,50年代我国城市化程度仅为10~12%左右。90年代中期近30%,而目前城市化程度已达36%。城市化导致城镇人口急剧增加,从而用水量也大量增加,1985年全国生活用水量仅51.9亿t,而1999年全国供水总量达467.5亿t,其中生活用水189.6亿t,生产用水236.5亿t。城市化导致了污染化,就陆地水而言,我国的水质污染非常严重。目前,我国七大水系和内陆河流约50%以上河段水质为IV类、V类或劣V类水「8。全国1997年废污水总排放量584亿t,城镇污水排放量达584亿m3/a「9。全国河流长度有70.6%受污染,根据10万km的评价河段,IV类以上47%,而1984年IV类以上21.8%。1999年长江总评价河段31106km,其中I类水质仅6.6%,Ⅱ、Ⅲ类水质39.5%和33.1%,IV类以上达20.8%。长江三角洲地区IV类及以上占82.5%,所以,长江口及杭州湾排海污水所引起的海水污染范围较严重。另外,人类快速增长的海洋开发利用,导致残水区域正经历废物排放、热与辐射污染、疏浚、海岸建筑、采矿和掠夺性开发的巨大影响。 由于大量污水排放入海,使得近海海域水质恶化。沿海不少河口、海湾以及大中城市邻近海域环境质量逐年下降,近海污染范围不断扩大,海域污染事件频繁发生。根据1999年全国近岸368个监测站位数据表明:我国近岸海域水质以劣IV类和Ⅱ类为主;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总体上东海污染最重;其次是渤海、南海、黄海。报道称“沿大部分滨海地区,水质劣手I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区域扩展至距岸10—30km,而江苏、上海、浙江以及辽东湾沿岸,已扩展至距岸120——200km处”。长江口营养盐入海通量和污染物排海量大幅增加,以致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成为我国沿海劣质水分布面积最大、富营养化多发的区域;长江口水质标准不到IV级。由于水质恶化,沿海赤潮频发。近年来,我国急速成为一个赤潮灾害多发的国家,自1972年起发生频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每年损失以10亿元计。其中东海发生频率最高,其次为黄海和渤海、南海、长江、珠江口外海域都发现了底层缺氧区。富营养化是我国近岸海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以无机氮、无机磷为代表性营养盐在我国四个海区均严重超标,特别是在城市集中和工业化发展迅速的近岸海域。所有这些都表明,由河流入海物质通量变异引起的河口海岸带的生态安全和人类生存环境正面临严重的威胁。3挑战之三:河口与滨海湿地丧失与修复湿地是生命之水,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它具有多种功能,有降减污染、改善环境的作用。它是多种野生动植物,特别是许多濒危水禽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场所。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湿地面积(包括滨海、河口、河流、湖泊和沼泽)大约2500万ha,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6%,其中河口和滨海湿地约为500万ha,是极为重要的两大生态系统。然而,由于对湿地保护认识不够,不当的人为活动使近年来我国湿地面积迅速减少,致使湿地的生产和生态功能迅速降低,湿地生态系统正面临衰退的严重威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中反映出:芦苇、沼泽、泻湖等滨海湿地丧失约50%,我国红树林从50年代的5万ha降为目前的1.5万ha,丧失70%以上,珊瑚礁由于人为开采、电厂温排水、海上倾废、透明度下降等,近十年来,近岸珊瑚礁80%遭不同程度破坏。海岸侵蚀、滩涂围里等使得滨海湿地面积减少。如黄河三角洲原生湿地总面积约4500km2,其中潮上带湿地2000km2,潮间带1000km2,潮下带1500km2。80年代以来,随着黄河断流的不断加剧,下泄泥沙的锐减,黄河三角洲原生湿地不仅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正面临新的挑战和严重威胁,而且受海水侵蚀,大面积后退,期间带湿地范围减少。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使人类认识到,破坏湿地就是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湿地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专门签署了湿地保护公约。1992年我国加入了国际湿地缔约国,一方面在原有基础上加强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湿地的研究。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建立了各类自然保护区73个,其中部级的18个,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湿地保护方面有下列问题需要注意:其一,我国海岸地带变化情况差异甚大,有的是淤进海岸,有的是依退海岸,有的相对平衡,而淤进海岸有快有慢。对于不同的海岸动态,湿地保护应有所差别,因此湿地需要采取动态保护;其二,目前国际上十分重视海岸湿地的修复工作,改善海岸生态系具有的特殊功能和恢复生物的多样性。这种恢复工作也是因地而异,如美国河口修复组织制定2010年100万英亩修复目标「10,其中也包括种草和群众教育等工作。我国沿海省市实际上已在做了一些湿地修复工作,如长江口九段沙生态工程,大米草种植以及多种形态的生态工程。今后在修复工作方面需要加强深化研究,有效地组织实施。4挑战之四:海平面上升及其影响目前,全球性增温和海平面上升及其影响已引起了世界沿海国家的高度重视。据IPCC(1995)对过去100年的海平面评估认为上升了18cm,对全球海平面变化的预测认为2050年时将上升20cm,2100年时上升49cm「11。根据近40多年的验潮资料分析,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1.4~2.0mm/a,与全球上升速率一致「12。对于局部地区来讲,海平面变化更重要的是其相对变化。相对海平面上升由三个因素叠加而成:全球性(绝对)海平面上升、区域地壳下沉和抽取地下水或沉积物密实等引起的地面沉降。我国沿海,尤其是几大三角洲地区,因人为原因地面沉降严重,区域性的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远大于全球海平面的上升速率。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海岸侵蚀后退、沿海平原低地的淹没和沼泽化、河口和地下盐水入侵、海洋动力增强,特别是风暴潮灾加剧、海堤失效等,这将严重制约沿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对我国沿海平原海岸城市群密集的地带,威胁很大。世界半数以上海岸受到侵蚀,这其中不同程度地包含有海平面上升因素的影响。从Bruun定律可知,微小的海平面上升可引起较大的岸线后退「13。海平面上升又为海水入侵提供了动力条件,海洋动力增强引起海岸侵蚀加剧「14。海平面上升,滩涂地带首当其冲,据估计「15,海平面上升0.5m,滩涂将损失24%~34%,如上升1m损失44%~56%,使低潮滩转化成潮下带。虽然我国重要的平原海岸地区有海堤的保护「16,海岸线受人工约束,海平面上升无法保持原状向陆位移,但会引起海滩的下蚀,危及海堤和海港等工程设施。同时,海平面上升不仅使沿海湿地面积减少,而且湿地受海水地下入侵而加剧盐碱化。目前海岸侵蚀的各种因素中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比重较小,但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具有长期性、潜在性和累积性。5结语中国的河口海岸是对外开放的前沿,也是开发海洋的重要基地。新世纪中国的河口海岸面临着巨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挑战:入海泥沙的锐减、污染物增加、湿地丧失、海平面上升等。针对这样的挑战,首先需要加强基础研究,通过基础研究为我国海岸带和流域开发重大工程决策、海岸带环境保护与管理乃至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其次,进一步通过对策研究,决定实施办法,以法律形式决定下来作为国策,有力促进新世纪沿海经济带和流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

流动人口减少的原因篇(4)

1挑战之一:河流入海沙量急剧减少

河口是流域物质入海的必经之地,是陆海相互作用的通道,陆地的物质流一水、沙、化学物质,通过这个通道输送海洋[5]。在河口和邻近海岸陆海相互作用中,河流入海物质是海岸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据估算,每年由陆地进入海洋的物质约有85%是经河口搬运入海的,可见,河口在陆地物质入海中起着重要作用。陆海物质交汇、咸淡水混合、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河口地区,产生各种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沉积过程。其中,入海泥沙的变化是一个重要方面。河流入海物质在口外的扩散,形成的冲淡水飘浮在盐水层上面,形成河口锋,泥沙在河口沉积,形成三角洲。

我国主要河口与世界上其它许多河口一样都面临着入海泥沙显著减少的现象。全球入海的泥沙总量为180一240亿t/a[6],在50~80年代,我国河流每年挟带20亿t的泥沙入海,占全世界人海泥沙的10%,其中主要是黄河和长江,两大河流占80%左右。黄河过去年输沙12亿t,素以多沙称著于世。黄河在1960年由于三门峡水库截流出现第一次断流,之后,自1972年起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黄河下游断流日趋严重(图1),1997年利津水文站就断流13次,累计226天,河口330天无水沙入海。黄河的断流导致入海泥沙锐减,近几年的黄河来沙仅相当于50年代的l/60,2000年黄河入海泥沙不到2000万t。

长江年入海泥沙在70年代以前近5亿t,近30年来入海泥沙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图2),90年代比60年代减少了l/3,比80年代减少21%,到2000年入海泥沙为3.4亿t。而长江的入海径流50年代以来呈波动变化,并没有减少的趋势。

珠江三角洲河道大量采沙,使得入海推移质泥沙大量减少。中小河流存在同样的问题,渤海湾沿岸许多入海河流成了有河无尾的现象,如滦河入海泥沙在引滦工程后减少了95%[7];胶州湾80年代的入湾河流泥沙量仅相当于50年代的2~3%。浙江一些山区河流因上游大量用水,河口航道由河控型转变为潮控型,引起了航道的淤积。可见,目前主要因黄河、长江入海泥沙通量变异,近年我国河流入海沙量比过去减少了一半以上。

河流入海物质流是一个变数,变数的原因有自然的,有人为的,其中流域人类活动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泥沙的变化有人为因素造成的植被破坏和恢复。中国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严重,水土大量流失。而近50年来,我国的森林覆盖率由1949年8.7%增加到2000年的16.55%,这有利于水土保持。我国海岸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河口众多,淤泥质海岸分布广泛。近年来流域开发日益加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不断增加,高坝占世界的一半,加上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实施,对河流入海沙产生明显的改变。河流入海泥沙的改变,直接引起河口三角洲及其邻近海岸的冲淤演变。水库的建设对水起到调控作用,而对沙则起了拦截作用。目前我国大中小水库有84944座,主要集中在三大流域长江、黄河和珠江,共计占75%以上,其中长江流域就有43948座,占一半左右,黄河及华北平原9842座,占11.6%,珠江主要部分10845座,占12.8%。当务之急要考虑的问题是,即将竣工的长江三峡工程对径流的调节和泥沙的拦截;即将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线分别调水130一170、130~140和120一170亿方,对长江口水沙条件的改变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我国的入海泥沙从80年代以前入海泥沙的总量近20亿t,至20世纪末降至不足10亿t,甚至可能只有5一7亿t。入海泥沙锐减带来一个新的挑战就是,河口三角洲海岸岸滩在新的动力泥沙环境条件下发生新的冲淤演变调整,过去淤涨型河口海岸,淤涨速度减缓、转化成平衡型蚀型。黄河三角洲从过去年均造陆23km2,演变为大面积的侵蚀后退,使胜利油田受到潮淹堤坍的威胁;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滨海湿地大面积丧失和滩涂资源减少。尽管近年来长江口期间带滩地保持着较高的淤涨趋势,但水下三角洲堆积速率已明显趋缓,初步研究表明,近20年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已出现大范围的侵蚀,这一问题不容忽初。

2挑战之二:入海污染物质显著增加

河流入海物质流除了淡水径流及其挟带的固体径流一泥沙外,还包括化学径流(污染物和营养盐)。入海化学径流因为人类活动而呈现恶化现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农田大量施肥和城市工业化发展排出的大量污水。我国的农田面源污染严重,化肥施用量与年俱增,从1978年的884万t增加到1999年的4124.3万t,20年时间增加了4倍多(图3)。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十分快速,50年代我国城市化程度仅为10~12%左右。90年代中期近30%,而目前城市化程度已达36%。城市化导致城镇人口急剧增加,从而用水量也大量增加,1985年全国生活用水量仅51.9亿t,而1999年全国供水总量达467.5亿t,其中生活用水189.6亿t,生产用水236.5亿t。城市化导致了污染化,就陆地水而言,我国的水质污染非常严重。目前,我国七大水系和内陆河流约50%以上河段水质为IV类、V类或劣V类水[8]。全国1997年废污水总排放量584亿t,城镇污水排放量达584亿m3/a[9]。全国河流长度有70.6%受污染,根据10万km的评价河段,IV类以上47%,而1984年IV类以上21.8%。1999年长江总评价河段31106km,其中I类水质仅6.6%,Ⅱ、Ⅲ类水质39.5%和33.1%,IV类以上达20.8%。长江三角洲地区IV类及以上占82.5%,所以,长江口及杭州湾排海污水所引起的海水污染范围较严重。另外,人类快速增长的海洋开发利用,导致残水区域正经历废物排放、热与辐射污染、疏浚、海岸建筑、采矿和掠夺性开发的巨大影响。

由于大量污水排放入海,使得近海海域水质恶化。沿海不少河口、海湾以及大中城市邻近海域环境质量逐年下降,近海污染范围不断扩大,海域污染事件频繁发生。根据1999年全国近岸368个监测站位数据表明:我国近岸海域水质以劣IV类和Ⅱ类为主;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总体上东海污染最重;其次是渤海、南海、黄海。报道称“沿大部分滨海地区,水质劣手I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区域扩展至距岸10—30km,而江苏、上海、浙江以及辽东湾沿岸,已扩展至距岸120——200km处”。长江口营养盐入海通量和污染物排海量大幅增加,以致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成为我国沿海劣质水分布面积最大、富营养化多发的区域;长江口水质标准不到IV级。由于水质恶化,沿海赤潮频发。近年来,我国急速成为一个赤潮灾害多发的国家,自1972年起发生频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每年损失以10亿元计。其中东海发生频率最高,其次为黄海和渤海、南海、长江、珠江口外海域都发现了底层缺氧区。富营养化是我国近岸海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以无机氮、无机磷为代表性营养盐在我国四个海区均严重超标,特别是在城市集中和工业化发展迅速的近岸海域。所有这些都表明,由河流入海物质通量变异引起的河口海岸带的生态安全和人类生存环境正面临严重的威胁。

3挑战之三:河口与滨海湿地丧失与修复

湿地是生命之水,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它具有多种功能,有降减污染、改善环境的作用。它是多种野生动植物,特别是许多濒危水禽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场所。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湿地面积(包括滨海、河口、河流、湖泊和沼泽)大约2500万ha,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6%,其中河口和滨海湿地约为500万ha,是极为重要的两大生态系统。

然而,由于对湿地保护认识不够,不当的人为活动使近年来我国湿地面积迅速减少,致使湿地的生产和生态功能迅速降低,湿地生态系统正面临衰退的严重威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中反映出:芦苇、沼泽、泻湖等滨海湿地丧失约50%,我国红树林从50年代的5万ha降为目前的1.5万ha,丧失70%以上,珊瑚礁由于人为开采、电厂温排水、海上倾废、透明度下降等,近十年来,近岸珊瑚礁80%遭不同程度破坏。海岸侵蚀、滩涂围里等使得滨海湿地面积减少。如黄河三角洲原生湿地总面积约4500km2,其中潮上带湿地2000km2,潮间带1000km2,潮下带1500km2。80年代以来,随着黄河断流的不断加剧,下泄泥沙的锐减,黄河三角洲原生湿地不仅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正面临新的挑战和严重威胁,而且受海水侵蚀,大面积后退,期间带湿地范围减少。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使人类认识到,破坏湿地就是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湿地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专门签署了湿地保护公约。1992年我国加入了国际湿地缔约国,一方面在原有基础上加强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湿地的研究。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建立了各类自然保护区73个,其中部级的18个,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湿地保护方面有下列问题需要注意:其一,我国海岸地带变化情况差异甚大,有的是淤进海岸,有的是依退海岸,有的相对平衡,而淤进海岸有快有慢。对于不同的海岸动态,湿地保护应有所差别,因此湿地需要采取动态保护;其二,目前国际上十分重视海岸湿地的修复工作,改善海岸生态系具有的特殊功能和恢复生物的多样性。这种恢复工作也是因地而异,如美国河口修复组织制定2010年100万英亩修复目标[10],其中也包括种草和群众教育等工作。我国沿海省市实际上已在做了一些湿地修复工作,如长江口九段沙生态工程,大米草种植以及多种形态的生态工程。今后在修复工作方面需要加强深化研究,有效地组织实施。

4挑战之四:海平面上升及其影响

目前,全球性增温和海平面上升及其影响已引起了世界沿海国家的高度重视。据IPCC(1995)对过去100年的海平面评估认为上升了18cm,对全球海平面变化的预测认为2050年时将上升20cm,2100年时上升49cm[11]。根据近40多年的验潮资料分析,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1.4~2.0mm/a,与全球上升速率一致[12]。对于局部地区来讲,海平面变化更重要的是其相对变化。相对海平面上升由三个因素叠加而成:全球性(绝对)海平面上升、区域地壳下沉和抽取地下水或沉积物密实等引起的地面沉降。我国沿海,尤其是几大三角洲地区,因人为原因地面沉降严重,区域性的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远大于全球海平面的上升速率。

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海岸侵蚀后退、沿海平原低地的淹没和沼泽化、河口和地下盐水入侵、海洋动力增强,特别是风暴潮灾加剧、海堤失效等,这将严重制约沿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对我国沿海平原海岸城市群密集的地带,威胁很大。世界半数以上海岸受到侵蚀,这其中不同程度地包含有海平面上升因素的影响。从Bruun定律可知,微小的海平面上升可引起较大的岸线后退[13]。海平面上升又为海水入侵提供了动力条件,海洋动力增强引起海岸侵蚀加剧[14]。海平面上升,滩涂地带首当其冲,据估计[15],海平面上升0.5m,滩涂将损失24%~34%,如上升1m损失44%~56%,使低潮滩转化成潮下带。虽然我国重要的平原海岸地区有海堤的保护[16],海岸线受人工约束,海平面上升无法保持原状向陆位移,但会引起海滩的下蚀,危及海堤和海港等工程设施。同时,海平面上升不仅使沿海湿地面积减少,而且湿地受海水地下入侵而加剧盐碱化。目前海岸侵蚀的各种因素中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比重较小,但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具有长期性、潜在性和累积性。

5结语

流动人口减少的原因篇(5)

1.闸下淤积的原因

1.1自然原因

潮流的涨落运动给予输沙有利条件,大量泥沙被带入闸下河道。落潮作为一个沿程冲刷的过程,但对于粒径较小的泥沙而言,落潮流速小于起动流速,涨潮含沙量明显大于落潮含沙量,泥沙逐渐堆积。

1.1.1风暴和盛行风对于闸下壅水有促进作用,含沙量迅速增加,有助于泥沙落淤。若盛行风方向和入海水道方向一致则导致海风顶托潮水使得落潮流速减慢而涨潮流速加大,加速闸下淤积。

1.1.2闸下河段曲流的发育导致径流及落潮水流行水不畅,狭长而蜿蜒的河道,感潮迟缓,水面坡降在泄流时较小,流速低,启动和挟沙能力差,易淤积港道。

1.2工程原因

挡潮闸兴建在沿海河口后,闸下引河的淤积加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2.1建闸后径流分配过程改变及河流径流量减小

由于建闸前上游有水必排,冲淤及时,建闸后上游水源被控制,排水量减少,汛期将多余的壅水排放,非汛期则蓄水灌溉,这样难以有足够的水量保证“冲淤量年平衡”。

1.2.2围垦的负面效应

在沿海滩面不断淤积推进的前提下人工围垦扩大土地面积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求是合理的,但是随着围垦面积的急剧增加闸下淤积情况也随之恶化。

1.2.3潮流量减少

由于上溯到潮区界的潮流量被闸身截断,潮棱柱体相应减少,相对来说纳潮容量变小,平均落潮流量(包括上游下泄径流量)也随之相应减少。

1.2.4上游河道断面小于闸孔净宽,减弱了下泄速度,加重了闸下淤积。上游河道过水断面的大小、行水障碍、淤积程度都会直接影响排泄速度,同时影响闸下水道的稳定。来水量的快慢、多少与下游水道的淤积有着紧密的联系。

2.减淤措施

2.1水力冲淤

2.1.1进行水源调度,增加港道泄水量,集中水量进行冲淤。

2.1.2根据规律调整闸门运行,选择正确时段,用高速水流冲淤

可以利用洪水连续冲淤;也可以使用风速风向,潮汐规律等集中水头差冲淤;开孔流、去除上游淤积,近闸位置局部清淤等。

2.1.3纳潮冲淤

纳潮冲淤对于解决河口水力冲淤水源不足的情况十分有效。试验结果表明,纳潮冲淤成本低廉,水源充足,不与工农业生产用水冲突,但无法避免上游淤积的问题。纳潮冲淤必须具备一些条件:一是在农业不用水的时候;二是纳潮闸需配备有反冲设施,上游须建控制潮水上溯的工程;三是在咸水可能回溯的河段,各引水口建封闭闸,阻止咸水进入农田。

2.2机械冲淤

2.2.1高压水泵疏浚高压水泵冲淤施工原理简单,即用高压水冲刷淤泥成泥浆,且和水充分混合,带动水流紊动,加大水流的挟沙能力,从而达到清淤的成效。主要用于切除边滩、河道、河心岛水上部分淤泥。这种方法费用低,设备简单,冲淤效果好,但是无法进行水下清淤作业。

2.2.2挖泥船疏浚

下泄径流减少是挡潮闸下港口发生淤积主要原因之一,也就是缺少足够的冲淤水源。作为港口清淤方法之一,挖泥船疏浚必不可少。不受水源限制是其最大的优点,还可以使用排泥管和泥浆泵输送泥浆至预定的填土地点,进行综合利用,吹填造地。挖泥船疏浚清淤内河效率较高,成本低廉;在潮汐河口由于受潮汐涨落的影响较大,需候潮施工,清淤效率相对较低、成本较高,可作为缺水年份或少数情况下,港道清淤补充措施。

2.2.3裁弯取直

闸下河道发生严重弯曲是淤滩持续发展可能的结果,严重影径流或响落潮流的冲刷能力,从而影响排涝。裁弯就是借助水流的冲刷力,根据港口弯道发展规律,将极端弯曲的河道裁直的举措,降低弯道上游的洪水位是它的主要作用。裁弯取直相当于缩短闸下引河长度,裁弯后河流的流速、比降和水流的夹沙能力加大,有助于闸下清淤,提高排涝能力。裁弯取直虽然对于提高河道排水能力比较管用,但花费较高。

3.防淤措施

3.1工程防淤

修筑导堤

依据河口特性,因地制宜地拟定合理的工程措施,才能取得完好的结果。在河口一侧或两侧修筑导堤,一是稳定和约束下泄径流,束水攻沙,稳定并改善出口水深,从而达到减少引河淤积的效果;二是改变水流条件,切断由风浪掀起的海滩泥沙补给源,减少涨潮流挟带进入引河的沙量。

3.2植物防淤

在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在浅海滩涂大量种植固滩促淤植物,对于减少水中含沙率非常有效。 [科]

【参考文献】

[1]中国水利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0.

[2]刘兴年,曹叔尤等.粗细化过程中的非均匀沙起动流速[J].泥沙研究,2000,(4):10-13.

流动人口减少的原因篇(6)

一、跨境资金流动与周边国家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伊犁地处边境地区,货物贸易发展迅速,出口收汇额占跨境资金流入的95%之多,因此出口对辖区跨境资金流入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1998年至2007年,二者相关程度非常高。2008年以来,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周边国家货币纷纷贬值,境外客商支付能力大幅下降,导致出口与跨境资金流入的相关程度降低。同时,由于辖区旅购贸易发展迅速,现钞结算占比过大,周边国家经济形势、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跨境资金流入的影响开始显现并快速放大。本文现根据跨境资金流入的变化态势,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8年至2002年,周边国家经济发展不平稳,辖区出口额在低位徘徊,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小幅浮动,跨境资金流入额增幅有限。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风暴影响,周边国际经济形势出现短期震荡,GDP增长率下滑至-1.9%,辖区出口业务随即在1999年、2000年受到冲击,出现了负增长。跨境资金流入在周边国家经济不景气、辖区出口额较低的情况下一直在2亿美元以下波动。同时我国实行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维持在8.27左右,边贸企业收取及持有的外币现钞结汇意愿不强,跨境资金流入增速低于出口额增速。

第二阶段:2003年至2007年,周边国家经济稳步复苏、辖区出口持续增长、人民币汇率连续升值导致跨境资金流入额维持增长态势。2003年至2007年,周边国家经济一直维持在9%左右的速度增长,经济的强劲发展为辖区的出口增长以及境外客商支付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基础。同时,我国出口收汇核销政策执行比较严格,要求出口货物后必须及时、足额收汇。此阶段辖区跨境资金流入额的变化情况与出口额变化情况保持高度一致,均呈稳步增长态势:出口68.23亿美元,年平均增幅50%;跨境资金流入60.49亿美元,年平均增幅65%。

跨境资金流入额的年平均增幅之所以略高于出口额,其原因如下。一是2005年央行宣布人民币汇率制度不再盯住美元,而是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改后,人民币升值步伐进入快车道,其中2006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为3.86%,2007年则高达6.59%,为历年之最。在人民币大幅升值的背景下,为避免汇兑损失,出口企业收汇(钞)后结汇意愿强烈。二是辖区出口企业多为边贸企业,出口方式有出口和旅游购物出口,独特的出口方式使货物流和资金流相分离,由于真正的交易双方在货物出口之前已经钱货两清,企业将货物出口后便无汇可收。而我国执行谁出口、谁收汇的政策,企业将货物出口后需自行到市场上购买美元现钞完成出口收汇核销手续。人民币在2006年、2007年的大幅持续升值导致边贸市场上的美元现钞价格远低于银行现钞买入价,企业在办理现钞结汇业务时也可以赚取点差,这也是助推跨境资金流入额增幅较大的重要原因。

第三阶段:2008年,周边国家陷入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幅度减弱,受时滞性影响,跨境资金流入仍实现了小幅增长。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周边国家经济开始大幅下滑,GDP增长率从2007年的8.9%下降至2008年的3.3%。但是,周边国家经济状况的突然恶化对辖区出口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时滞,在我国调高出口退税率、实行出口补贴等一些列鼓励性政策的支持下,辖区出口逆势增长148.83%,金额为61.3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理论上讲,出口额的大幅增长必定会助推辖区跨境资金流入额大幅增长,但是由于辖区部分旅购企业为获得政府出口奖励补贴,存在出口高报的现象,导致出口仍然呈现增长态势。如人造革仿皮鞋,其同类产品在2007年5月的合同履约报关价为3美元/双,而2008年5月的合同履约报关价是6.2美元,到6月份甚至达到了8美元/双。不合常理的出口“虚增长”缺乏相应的货款回流作支撑,从而导致出口额与跨境资金流入额差大幅增加,年内跨境资金流入额仅实现了21.09%的增长,比出口增幅少127.74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2009年至2010年,周边国家GDP继续回落、出口大幅下降、人民币升值幅度锐减,跨境资金流入探底。2009年周边国家仍陷金融危机泥潭,所采取的反危机措施短期内未见成效,经济出现疲软,GDP增长率下降至1.2%,市场需求萎缩,居民购买力下降,导致辖区出口增长拉动力不足。此外,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周边国家在出台一系列刺激性经济政策的同时,对国内进口政策进行了诸多调整,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辖区出口阻力重重。同时,7.5事件给原本低迷的出口业务带来沉重打击,国外客商流入量大幅减少,客户违约率较高,辖区出口企业的合作伙伴出现不同程度的撤资、停业或合同缓期执行等现象,对出口影响较大。2009年至2010年辖区出口额仅为6037亿美元,平均降幅为53.48%,为历年最低。

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以哈萨克斯坦为首的中亚国家外汇储备短缺,银行流动资金不足。2009年2月4日,哈萨克斯坦中央银行宣布该国货币贬值25%,之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等周边国家先后对本国汇率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货币不同程度贬值,进口商经营环境恶化,资金紧张,边贸合同不能履约,以价格变动、产品质量等为由少付、延付、甚至拒付货款的情况频繁出现,从而导致跨境资金流入额大幅减少44.5%。

第五阶段:2011年,周边国家经济开始复苏,辖区出口逐步企稳,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跨境资金流入小幅回升。2011年,在周边国家特别是哈萨克斯坦经济逐步复苏及我国经济总体运行良好的背景下,伊犁辖区的边贸出口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出口额为28.29亿美元,基本与2010年持平。而本年跨境资金流入15.76亿美元,同比增长18%,出口额与跨境资金流入额的差额收窄,具体原因如下:

一是人民币重启大幅升值步伐,边贸企业结汇意愿强烈。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高达4.86%,在大规模外币现钞结算的情况下,辖区边贸企业为减少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汇率风险,在急于抛售手持外币现钞的同时大量办理远期现钞结汇业务,即企业与外汇指定银行先行锁定现钞价格,在规定的时间内以企业的意愿随时进行交割。2011年辖区远期结汇额达5250万美元。

二是辖区钞源相对充足。为规范新疆外币现钞市场秩序,相关部门对外币现钞结汇业务的政策进行了调整,新疆银行业协会对外币现钞结汇业务最低收益点达成了协议。但是,外汇指定银行之间、各地区之间对相关协议执行程度不一,霍尔果斯口岸四家外汇指定银行为占领市场份额,在其上级行的支持下纷纷降低收益点数,最终导致大量外币现钞流入霍尔果斯口岸,推动现钞结汇额的大幅攀升。

二、原油进口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催化效应持续显现

(一)原油进口付汇在跨境资金流出中起决定性因素。伊犁毗邻哈萨克斯坦,多年以来,原油进口一直是伊犁辖区进口付汇的主体部分,成为辖区跨境资金流出的主要形式。得益于中央给予了新疆较多优惠政策及新疆出台的鼓励生产型企业扩大进口的一系列措施,尤其是对原油进口配额方面提供大力支持促使辖区跨境资金流出额持续快速增长。1998年至2008年期间,由于进口业务量较小,进口与跨境资金流出的相关度非常高,11年间进口总计18.38亿美元,跨境资金流出18.4亿美元。2009年至2011年,由于霍尔果斯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及新疆农资集团北疆农佳乐有限责任公司部分进口货款在异地对外支出,导致辖区进口额远高于跨境资金流出额,二者相关度降低。

(二)汇率变化对跨境贸易人民币影响显著,原油进口采取人民币对外支付顺应形势要求。金融危机过后,人民币再次跨入升值快车道,2010年累计升值3%,2011年累计升值4.86%。2010年6月,新疆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区域,辖区进口付汇大户霍尔果斯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为规避汇率风险、节约汇兑成本积极采用人民币对外支付原油货款,2010年实现人民币结算44亿元,2011年结算104亿元。2012年以来,由于欧元连续下跌,全球避险资金因此纷纷流向美国,导致美元指数不断走强,人民币升值幅度减弱,特别是5月份,人民币几乎呈现连续贬值态势,与月初的6.267相比,5月份人民币对美元已经贬值了1.09%。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汇率弹性增强,霍尔果斯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缩减以人民币对外支付原油款的比例,2012年1至5月份,霍尔果斯中石油公司仅对外支付人民币等值0.8亿元,同比减少98.32%。

三、辖区跨境资金流动形势展望

新疆边境地区跨境资金流动与当地进出口情况、周边国家经济形势、人民币汇率密切相关,尤其是周边国家的经济金融形势对辖区跨境资金流动影响较大。

因此,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下,外汇管理部门需要密切关注中亚国家的政治、经济、金融形势,结合辖区涉外经济发展情况,增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分析能力。同时,积极引导边贸企业改进以美元现钞为主的结算方式,一方面主动尝试中哈本币结算,规避汇率风险、节省汇兑成本;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银行的贸易融资配合远期结售汇等组合业务,提前锁定成本,尽可能减少汇率波动的影响,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由于我国贸易顺差大幅缩减,欧洲债务危机没有完全消除,美元继续走强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扩大等因素影响,人民币单边升值的空间大幅收窄,美元现钞价格将会出现双向波动,美元现钞流入额有大幅下滑的可能,由此导致辖区跨境资金流动情况将会出现阶段性波动。外汇管理部门要对人民币汇率变化情况、边贸货币流通情况、中哈本币结算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及时发现苗头性、趋势性问题,提高外汇收支风险预警能力。同时,做好相关应急预案,避免由于中亚国家的不稳定、汇率大幅变化以及进出口形势的突变给辖区跨境资金流动带来的风险性冲击。

参考文献

[1]韩玉婷.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抑制外汇资金大规模流入[J].中国外汇,2011,(7):5-8。

[2]李彩虹.对跨境资金流动监管的几点思考[J].河北金融,2011,(11):42-43。

流动人口减少的原因篇(7)

关键词

交通管理;限行政策;影响评价;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尾号限行;单双号限行

引言

19世纪70年代,限行政策起源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加尔加斯在19世纪80年代引入了相似的限行政策,1985~1991年雅典实施限行政策,墨西哥城在1989年开始实施限行政策,圣保罗、麦德林、圣地亚哥为减少机动车使用也引入限行政策。近几年,我国的一些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长春、兰州、杭州、贵阳、成都开始利用限行政策来缓解交通拥堵[1]。由于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不同,限行政策实施的效果也不尽相同。限行政策作为缓解交通拥堵,减轻空气污染的交通管理措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限行政策的执行成本较低,并且缓解交通拥挤的效果明显。北京市开始实施“每周少开一天车”“一日高峰限行”等政策,在缓解交通拥堵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2]。高浩然等[3]通过层次分析法研究发现,小汽车尾号限行的最终结果是减少了机动车的使用,加大了对公共交通的需求。DuHa-ohua[4]通过建立交通流特性模型后发现,限行政策实施后,高峰小时机动车速度提高了,道路通畅的可靠性提高了,并且交通拥堵的还原时间缩短了。WangLanlan等[5]用嵌套逻辑回归模型识别限行政策是否或者在什么程度上影响了出行方式选择。与限行政策对公交使用的影响相比,北京的居民在限行政策实施时会减少开车。Sun等[6]以车牌数字偏好为切入点,研究了机动车限行政策对北京交通流量的影响,测算结果表明限行政策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ZhangWei等[7]指出在工作日的高峰时段有效的限行政策有可能导致居民由私家车向公交车的转换,私家车车流量减少,公交使用率提高。毛保华等[8]指出限行政策对于缓解高峰时段的交通拥堵起到一定的作用,交通流密度越大,限行政策的影响越大。朱建安等[9]指出限行政策削减机动车出行总量,改善机动车出行环境。尾号限行措施通过总量控制,对削减城市机动车的出行效果显著。自北京市“每周停驶一天”的分号限行措施实施以来,道路行驶车辆大幅度减少,拥堵路段也随之减少,机动车出行环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在“每周一日高峰停驶”限行期间,早晚高峰路网速度均提高15%,快速路达到20%,拥堵时间缩短1h。为了研究限行政策的有效性,苏岳龙等[10]对限行期间交通流变化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限行前后交通流参数统计规律的变化特点得到如下结论:作为一种强有力的交通需求管理手段,限行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但是采取严格的限行措施,在数据采集点某些特殊时段的交通压力依然接近或超过阻塞密度,因此其他交通需求管理策略需同步配合实施。邵丹娜等[11]指出限行措施对于交通拥堵成本的降低已经产生了一定的作用,杭州市城区的交通拥堵成本已有所下降。从北京、杭州和成都的实践案例来看,3座城市在开始采取限行管理措施的短时间内,由于机动车使用总量的控制性削减,城市交通的拥堵状况很快能得到较大缓解,拥堵总量、拥堵道路数量、路网平均运行速度均有所改善,可以说这种策略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12]。但是,限行政策在解决交通拥挤的有效性上存在质疑。谢旭轩[13]提出车主为了适应限行政策,会购置第2辆车、选择在非限行时间出行等行为来规避限行政策,并且这些适应行为对限行政策的抵消作用更多地体现在长期效果上。作者还指出以往研究中每周限行1d导致上路的机动车减少1/5车流量的假设不正确,限行政策只限制了机动车保有量的1/5,但是对实际上路的车辆限制远小于这个比例。FranciscoGallego等[14]发现墨西哥城的限行政策对于减少交通拥堵和减轻环境污染仅仅是在短期内有效的。Eskeland等[15]研究发现限行政策增加了墨西哥城总的出行量;二手车使用的增加以及周末出行率提高都造成了限行政策不好的效果。WangRui等[16]指出墨西哥限行政策没有起到很好的缓解交通拥挤和减轻空气污染的原因可能有:人们购买第2辆车;周末私家车驾驶增加。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限行政策的实施效果,其中一些研究证明了限行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缓解交通拥堵,减少车流量的作用,但是对于限行尾号数字的个数与缓解交通拥挤的影响程度关系少有研究,以及限行政策对不同路段的影响是否相同也少有提及。笔者研究了天津市不同路段在限行政策实施前后,机动车在不同时段的流量变化。通过选定不同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作回归分析,分别研究了限制不同尾号个数的限行政策对工作日车流量的影响,限行政策对不同路通流量影响程度的不同以及限行政策对限行前后周末车流量的影响。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据统计,2006~2012年,天津市机动车保有量由120万辆增加到236万辆,每年增量由7万辆增加到30万辆。天津市于2013年12月16日开始实施限购政策,成为我国第3个直辖市机动车限购城市。天津市交管局指挥中心的统计显示,2000年道路交通早晚高峰平均只有1h,而到2013年平日的早晚高峰时间已扩大为1.5~2h,交通高峰时段全路网平均行驶车速约20km/h,主要路口平均饱和度为0.8左右,常见交通拥堵点127处,主要分布于中环线以内区域和对接滨海新区的放射性出入口道路。为缓解天津市交通拥挤状况,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2014年3月起,天津市实施了2种限行政策:一是自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1月10日,实施尾号限行措施,即在外环线(不含)以内道路每个工作日的7时至19时对特定尾号的市内机动车进行限行,机动车车牌尾号分为5组,分别为:1和6,2和7,3和8,4和9,5和0,每13周轮换1次限行尾号的组合。对于外埠机动车,工作日(法定节假日除外)每日7时至9时和16时至19时,禁止外埠牌照机动车在外环线(不含)以内道路通行;二是在APEC会议期间,为了保证APEC期间的空气质量,天津市在2014年11月6日0时至2014年11月11日24时,实施了最高级别的应急减排措施:全市行政区域内道路每日凌晨3时至24时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为了分析这2种限行措施对路网上交通流量的影响,搜集天津市10个重要路口的小时交通流数据,包括尾号限行前后以及APEC期间单双号限行的工作日和周末数据。SCATS系统采集的原始数据是5min车流量。利用编写的程序,结合实际路口大概的通行情况,将合理有效的数据筛选出来。然后将5min车流量数据进行合并,获得每小时车流量,取自然对数后作为回归模型的因变量。由于交通检测器故障的原因,存在某些路口某些时段数据的缺失现象,通过负值和错误数据的筛选,得到符合要求的数据样本量为79163个,根据不同的时段选取不同的数据进行分析,具体的数据描述见表1。

1.2数据分析方法

基于搜集的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普通限行措施和APEC限行对交通流量的影响。为了研究2种限行措施对工作日交通流的影响,需要分析不同路口限行前后和APEC期间限行时段(07:00~19:00时)、早高峰(07:00~08:00时)和早高峰前(06:00~07:00时)交通流量的变化情况。回归模型见式(1)。Yit=β0+β1×Limitationt+β2×APECt+εit(1)式中:Yit为考察时段车流量的自然对数;Limitationt是二分类变量,取值为1表示实施尾号限行,取值为0表示不实施尾号限行;APECt也是一个二分类变量,取值为1表示实施单双号限行,取值为0表示不实施单双号限行;εit为回归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β1和β2为尾号限行和APEC单双号限行对私家车流量变化的影响程度。由于Yit是车流量的自然对数,严格来讲,exp(β1)和exp(β2)才是精确表示由于尾号限行和单双号限行引起的车流量的变化比例。除了APEC期间,公休日和节假日是不实施尾号限行的,那么限行措施实施是否也会对周末私家车的出行产生影响?通过以下模型来验证限行措施对周末交通量的影响。Yit=β0+β1×PostPeriodt+εit(2)式中:PostPeriodt是二分类变量,取值为1表示限行实施后的周末,取值为0表示限行实施前的周末。同样,exp(β1)表示由于限行措施的实施引起的周末车流量的变化比例。

2数据分析

2.1限行对工作日车流量的影响

根据限行前后和APEC期间工作日的车流量数据,对式(1)所示模型进行估计。鉴于1d中不同时段的小时车流量数据差异甚大,一般根据车流量的大小可分为早晚高峰、平峰和低峰等时段,而且普通尾号限行措施的实施时段是07:00~19:00时,限行措施对不同时段车流量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因此,笔者分别分析了限行对工作日早高峰时段(07:00~09:00时)和早高峰前(06:00~07:00时)小时车流量的影响,以及限行对工作日的限行期间(07:00~19:00时)车流量加和的影响。尾号限行和单双号限行在不同路口和不同时段对车流量的影响见表2(红旗长江路口在工作日的数据缺失较多,未选入分析)。由表2可见,在早高峰时段,尾号限行对海光寺和南门外福安2个路口的车流量几乎不产生影响,回归估计得到的系数为正数且不太显著,而在其他路口,由于尾号限行使得车流量均减少,减少幅度最小的是南京营口,减少的比例约为1.8%,减少幅度最大的是白堤湖境路口,约减少30%。APEC期间单双号限行使得所有路口的车流量都显著减少(白堤湖镜、海光寺和南门外福安3个路口的数据缺失),南京营口减少的比例最小,约7.2%,而鞍山南丰减少的比例较高,约为37.9%的车流量。全天限行时段的车流量同限行前相同时段的车流量相比,车流量的减少与高峰时段车流量的变化类似,说明限行政策并没有对早高峰产生较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限行措施对早高峰前车流量的影响,尾号限行对早高峰前车流量的影响基本上是增加的,除了长年和鞍山白堤2个路口,其中长年路口流量显著减少了6.7%,鞍山白堤路口系数不显著,可认为无明显变化,其他路口的车流量都显著增加或无明显变化,其中显著增加最多的是白堤湖镜路口,增加比例约为23.7%。这说明,随着限行措施的实施,出行者为了避免由于限行而不能驾驶私家车出行而选择在限行时段开始前就完成必需出行,即提早出行。单双号限行措施对早高峰前车流量的影响均为显著减少,这是因为APEC期间的限行时间从03:00时开始,早高峰前06:00~07:00时属于单双号限行时段内,车辆减少比例较大,如鞍山南丰路口流量减少比例高达64.6%。通过观察工作日的尾号限行和单双号限行在高峰时段和限行时段对交通流的影响系数发现,尾号限行对交通流量的影响程度小于单双号限行。限行政策的影响力度与限制的机动车尾号数字个数有一定的关系。限制尾号数字越多,理论上可以上路的机动车辆数就越少,恰好用数据也论证了这一点。限行政策对不同路口的车流量影响程度不同。不同路口在尾号限行或者是单双号限行2种政策下的系数是不同的。这可能是由于不同路口的交通特性不同,导致政策效果不同。限行政策可以减少道路交通流量。通过观察工作日2种限行政策对路通流量的影响,发现回归系数并没有一致的变化。可以看到复康网球馆、白堤湖镜、鞍山南丰、卫津电台、长年、鞍山白堤、南京营口在尾号限行政策下的回归系数是显著负数,也就是尾号限行使得这7个路口的车流量显著减少。根据分析结果,海光寺、南门外大街与福安大街交口2个路口不同限行措施与交通流量不存在显著相关。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其路口特征有关,上述2个路口为双向主干道,其交通流量大幅超过其他路口。进一步推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限行政策实施后,虽然限行时段可以使总的车流量降低,但由于部分路网的关键节点在出行者出行路线的选择中会被优先考虑,因此其交通流量可能取决于其承载能力而非限行措施。在早高峰前回归方程中,复康网球馆、白堤湖镜、鞍山南丰、卫津电台、南门外福安、南京营口这6个路口的回归系数为显著正数,表明在尾号限行时,早高峰前的车流量是增加的。其他限行城市也出现类似现象,人们为了规避限行政策,选择提前出发满足自己通勤的交通需求。

2.2限行对周末车流量的影响

由于周末全天时段都不限行,基于限行前后的周末全天车流量数据,对式(2)所示模型进行估计,得到周末各路口的回归结果。由表3可见,总体看来,限行措施实施后的周末车流量有增加的趋势,除了鞍山白堤路口的周末车流量显著减少,减少比例约为8.3%,以及南京营口、长年和红旗长江3个路口的车流量变化不显著,其他路口的周末车流量都显著增加,增加比例从8%~22%左右。这说明由于工作日限行措施的实施,人们把积累的出行需求移到了周末,增加了居民周末出行的欲望和必要。对于周末交通车流量在限行政策影响下的变化,复康网球馆、白堤湖镜、鞍山南丰、卫津电台、海光寺、南门外福安这6个路口的回归系数是显著正数,表明限行政策实施以后,周末车流量有增加的趋势。天津市的工作日与周末的出行需求不同,工作日有明显的早晚高峰,周末全天交通量比较平滑。由此可以看出,在工作日实施限行政策以后,人们可能会将一些柔性的出行需求转移到周末,进而实现了缓解工作日高峰时段交通拥堵的政策目标。除此之外,部分路口周末的交通流量变化未体现出增长的趋势,其中长年路口,南京营口和红旗长江无显著变化,鞍山白堤有小幅降低的趋势。在前文的分析中,长年与鞍山白堤2个路口在工作日高峰前也体现出与其他路口不同的趋势。这2个路口的地理位置较为接近、所在路段均为次支路,因此存在一定共性,但与其他路通流量变化呈现不同趋势的具体影响因素尚待进一步研究。

3结论与讨论

笔者对天津市限行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数据的回归分析估计了限行政策对城市道路交通流的影响,以及人们为了规避限行政策采取的措施。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现对城市道路交通流变化的估计,内生变量是不同时段的道路小时交通流量(实际计算时取自然对数),外生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是分类变量,分别评价了限行政策对不同时段,不同路段道路交通流量的影响。笔者研究了2种限行政策对天津市交通流的影响,一种是平时工作日实施的限行政策,每天07:00~19:00时,对2个尾号数字进行限制。另一种限行政策是APEC期间实施的单双号限行政策。LouisdeGrange等[17]研究发现限行政策起到了减少交通流的作用,但是实际减少值低于理论研究值,这可能是由于某些家庭不止拥有一辆私家车,在限行日会使用不同私家车出行;居民会通过早出晚归或者直接违规出行来规避限行政策;并且人们有从私家车转向公共交通的趋势,LouisdeGrange基于当地的公共交通发展状况,通过研究当地地铁和公交客流量变化,发现人们更多地转向地铁而不是公交,这是由于在圣地亚哥地铁的服务水平远高于公交,地铁出行时间短,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研究的结果也验证了限行政策导致车流量减少的实际值少于理论值,同时在限行日早高峰前和晚高峰后的车流量有增加的趋势。另外,通过研究限行前后周末车流量的变化,发现周末车流量有增加的趋势,这虽然对于环境污染没有太大缓解作用,但是减轻了工作日的交通拥挤,这种限行政策对于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有可能会对人们的出行模式选择形成长期的影响;研究发现限行政策对不同路段的交通流量影响不同,路段的交通特性影响限行政策的实施效果,在实施限行政策时应谨慎考虑当地的交通环境。朱建安选择了路段流量、路段车速、拥堵报警次数、公交车速等衡量指标对比分析了北京、杭州和成都的限行政策效果。研究发现限行后路段流量减少,车速提高,拥堵报警次数减少,公交车速也提高了,这4个衡量指标的变化说明了限行政策对交通最直接的影响力,限行政策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笔者除了发现限行政策在限行时段减少了城市道路车流量,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限行的数字越多,缓解的交通拥堵的效果越好;但是如果不采取其他措施,比如大力发展公交来帮助转移限行这部分的交通需求,就会影响到限行政策的接受度。笔者还分析了限行政策对不同时段的车流量影响;限行政策实施以后,早高峰前的道路交通车流量有所增加,人们有通过提早出发规避限行政策的趋势。政策制定者要谨慎制定限行政策的实施细则,限行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笔者研究发现限行政策对于缓解交通拥堵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实际效果低于理论预期值;并且结果显示限行的数字越多,缓解交通拥堵的效果越好;但是不能任意限行,在确定限行数字的个数时,不仅仅要根据具体交通需求,还要根据当地具体的交通环境,限行后人们是否能够通过其他的交通方式实现出行需求。在实施限行政策的同时,若不采取其他措施,比如大力发展公交来帮助缓解限行这部分的交通需求,那就会影响民众对限行政策的接受度。限行政策对不同路段的影响有差异,本文研究结果是限行政策对城市主干路交通流量的影响较小,对次干路交通流量影响较大,可能意味着限行对于缓解主干路的交通拥堵作用有限,因此在主干道还必须辅以其他交通政策,比如公交优先政策,尽量将限行的这部分交通需求引导到公共交通上来。由于限行政策的有效性因具体的交通环境而异,实施时要具体路段具体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工作日的限行,可能会将人们平时的柔性出行需求转移到周末,致使周末的交通流量增加;或者是选择在工作日提早出发来规避限行政策,这种限行政策引起的人们出行行为的变化,可能就会形成长期的影响,必须从行为转化的角度探索人们在政策影响下出行行为的具体变化,具有什么样特质的人群会由私家车出行转向公交;什么样特质的人会坚持私家车出行。这种对于居民出行行为变化的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笔者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①选取的路口数量较少,如果可以采集到更多路段的城市交通流数据,可能会有更深入的结论;②采用的线性模型较简单;③限行政策对交通流量的影响是短期的,其长期性效应还需进一步研究。在后续的研究中将继续收集更大范围、更长时间尺度的数据,对比限行政策对不同城市交通流的影响;关于限行政策时效性的研究,也需要采集限行政策实施后不同时间段的交通流数据,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多元回归模型从客观上评价了限行政策对交通流的影响,继续探求新的方法研究限行政策如何影响人们的出行方式选择。

参考文献

流动人口减少的原因篇(8)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167-01

吸入性肺炎主要由口腔内容物或胃、食管返流物误吸所引起,是一种危重病症,其病死率高达40%~60%。老年病人易患脑卒中、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等疾病,导致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减退和吞咽功能障碍,需卧床和鼻饲饮食,而卧床病人鼻饲饮食易出现食物返流、胃潴留、呛咳等危险因素,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严重危害病人的身体健康。为了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方法 增加胃管插入长度、改变鼻饲、减少鼻饲量、减慢鼻饲速度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2 护理干预措施

2.1 加强心理护理 患者长期卧床,不能进食,再加上插鼻饲管,容易出现焦虑不安,悲观失望情绪,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动作轻柔、热情诚恳地帮助病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及时调整病人的心理状态,消除病人悲观、焦虑不安情绪,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加强规范化肺功能保护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意识清醒患者指导并鼓励有效的咳嗽、咳痰、深吸气后屏住,用力咳出气管深部痰液,并给予促进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排出的药物。对长期卧床或意识障碍患者协助有效排痰,翻身、拍背、按摩背部皮肤,每两小时一次,翻身前后彻底吸出气管、口腔、鼻腔内的痰液。严格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采取超声雾化吸入法和氧气驱动吸入法适度湿化气道,有利于痰液排出。在雾化中或雾化后患者痰液较多,要随时吸出痰液,以防气道堵塞。指导卧床病人床上主动、被动运动,防止分泌物聚集引起感染。

2.3 加强留置胃管鼻饲的护理

2.3.1 增加置管长度 一次性硅胶胃管最末一个侧孔距尖端约8,若按常规置管深度,此孔位于贲门以上食管内,当注入流食时,鼻饲液返流于咽喉部发生食物返流,易引起吸入性肺炎。为了预防食物返流,置管时应增加胃管插入长度(常规长度基础上增加7~10),使最末侧孔进入胃内,即胃管前端在胃体部或幽门处,则注入的食物不易返流。

2.3.2 改变鼻饲时 进食时平卧位胃内容物存在于胃底、胃体、贲门、甚至食管内,患者咽喉、食管、胃处于同一水平,加上老年病人食管下括约肌屏障作用减弱,鼻饲后患者易发生食物返流,引起吸入性肺炎。因此,鼻饲时应根据患者病情摇高床头(≥30°)、取平卧位或坐位借重力作用防止食物返流、误吸。

2.3.3 减少鼻饲量、减慢速度和增加鼻饲次数 老年人胃平滑肌随年龄增长而变薄或萎缩,收缩力降低,加上长期卧床,活动减少,使胃蠕动减弱,胃排空延迟。老年人液体胃半排空时间为123min,青年人为47min,而固体排空时间和青年人相差不大。因此,老年人为了减少胃潴留的发生,鼻饲量由每餐350~400ml减至200~300ml,鼻饲速度由15~20min延长至40~60min,鼻饲营养液温度保持在40℃,少量多餐,餐饮由4~6次/d增至6~8次/d,鼻饲时、餐后保持半卧位时间由30min增至1h。鼻饲前检查胃内残余量,如果超过100~150ml即表示胃排空迟缓,应适当延迟鼻饲时间并通知医生做出处理。餐后30min内避免翻身、吸痰等处理,每次鼻饲后用温水冲干净胃管内残留物,3~4周更换胃管1次。

2.3.4 胃管的检查和固定 鼻饲前应验证胃管的位置,确保胃管在胃内,同时检查胃管的刻度,观察胃管有无脱出、移位。常规胶布固定胃管法常因病人咳嗽、呕吐、呃逆等反应引起胃管卷曲、部分脱出、移位,胃管末端进入食管,鼻饲时易引起误吸。因此,我科摸索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先用胶布将胃管近鼻孔处缠绕1周,以插入鼻胃管刻度线为标准,。用线绳在患者鼻孔处的胶布处的胃管上打2个外科结,形成一个“8”字形,两圈并拢,套在胃管上抽紧,这样可及早发现胃管的移位和滑脱情况,此方法增加了胃管与线绳的磨擦力,使胃管不宜脱出。在经两耳廓上缘的线绳外各穿一小段废弃的输液器管,绕过耳廓后在面颊部打一个活结,松紧度能伸进两手指为宜。此方法增加了线绳与耳廓的受力面积,减少了对耳廓皮肤的损伤。每天更换胶布,若被分泌物弄湿随时更换。

2.4 加强口腔护理 口腔、咽部分泌物中的细菌是老年人感染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必须保持鼻、咽、口腔的清洁卫生,根据病人情况,选择适合的溶液进行口腔护理2~3次/d或漱口水漱口3次/d,清水清洁鼻腔,防止分泌物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食管、贲门在不进食时为关闭状态,不发生食物返流。如果患者出现神经肌肉损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食管下段括约肌、胃平滑肌收缩无力,活动不协调或肌瘫痪,使食管下段括约肌、贲门处于开放状态,增加发生食物返流的机会。鼻饲患者由于鼻咽腔、食管内留有胃管,原有的消化道生理环境改变,异物的刺激使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增加,胃管的留置使食管相对关闭不全,同时胃管的留置更进一步减弱了咽反射,内容物易返流至口咽部经气管误吸入肺。老年人由于食管解剖结构的改变,下食管括约肌松弛,防止胃食管返流的生理屏障作用减弱,更易发生食物返流、胃潴留、呛咳。同时老年病人卧床时间长,活动减少,胃肠蠕动功能下降,胃排空延迟,易发生胃潴留。因此,如果老年鼻饲病人鼻饲时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如取平卧位、胃管最末侧孔在食管、鼻饲量过多、速度过快、间隔时间过短等原因,导致病人出现食物返流、胃潴留、呛咳等危险因素易引起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所以,熟悉和掌握老年卧床病人鼻饲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相关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注意加强心理护理和肺功能的保护,加强留置鼻饲管的护理和口腔护理,既能有效地减少和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又能保证其足够的营养支持,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叶葶葶, 主编.预防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3.

[2] 周小萍.气管切开术后进行有效排痰的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5):635.

[3] 侯学荣. 脑卒中患者误吸的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J].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7):800-801.

流动人口减少的原因篇(9)

要想了解白细胞为什么减少,我们先要了解白细胞有什么用。首先,白细胞是一大类细胞的统称,包括有中性粒、嗜酸粒、嗜碱粒、淋巴、单核等细胞,它们各有复杂的作用。因为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中占绝大多数,所以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意义一般就是指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工作是吞噬和杀灭病原微生物,人体哪里有外敌入侵,哪里有内乱,中性粒细胞都会扑上去。

白细胞减少不一定是免疫力下降

白细胞减少是不是意味着人的免疫功能下降、是不是更容易生病?这还要看白细胞的减少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正常情况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于4.0x109/L就称为白细胞减少,但医生在理解和判断上却不会如此简单。

人体的白细胞主要分布在骨髓、血管和组织三个部分,这其实也是白细胞生命的三个阶段。骨髓是白细胞生成、分化成熟并储存的地方,是大本营;组织是白细胞冲锋陷阵并最后壮烈牺牲的战场;调动和运输则在血管中。血管中白细胞有一半是流动的,一半则附着在血管壁上相对不动,我们化验出数字的是那流动的一半,这占白细胞总数的多少呢?出乎你的想象,只有0.3%。

白胞在血管中只是匆匆过客,正如战士在运输列车中一样。由于这流动的部分变数极多,我们化验出的数字并不总能精确的代表人体白细胞的总数,这好比街上的人流并不代表城市的总人口一样。街上的人少,可能大家都呆在楼房里,这就叫假性白细胞减少。我们可以给予一定的刺激,比如肾上腺素实验。就像在街上放烟花舞狮子,街上的人流立刻就会多起来一样。当然并非都有这样刺激的必要,我们往往凭经验就可以判断,总人口并不少。这种生理性的白细胞减少,并不一定说明免疫功能降低了。

流动人口减少的原因篇(10)

摘要:选取渭河水系中的沣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0年~2009年间土地利用面积(土地覆盖)在数量、结构和类型上的数据对比,分析其变化的内在原因和外界驱动力。

关键词 : 沣河;土地利用;变化

中图分类号:X820.3;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258-02

基金项目:榆林学院高层次人才启动基金项目14GK31。

作者简介:杜娟(通讯作者)(1987-),女,陕西榆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非点源污染与水资源保护。

1 研究区概况

沣河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是渭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西安市长安区秦岭北侧,流经西安市长安区、户县、咸阳市秦都区等十余个乡镇,于咸阳北部渔王村入渭河,流域地处东经108°35~109°09,北纬33°50~34°20,南依秦岭山地,北连渭河平原(如图1所示)。东西宽约49.2km,南北长约59.5km,有各级支流21条,流域总面积1386km2[1]。地势总体为东南高、西北低,南边是呈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北麓与广大平原呈断层接触。

2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

沣河流域内土地利用面积状况如表1所示,数据大多来源于西安市统计年鉴,部分由沣河土地利用图通过GIS的空间统计功能得到。

2.1 2000~2009年沣河土地利用面积变化

2000~2009年各土地类型的转移结果见表2,由表可知:①2009年耕地面积比2000年耕地面积减少了17%,显示了随着人口增加和城镇化的进程,侵占了耕地的面积;②城镇用地面积增加幅度较大,达130.84%,显示出人口膨胀所带来的效应;③林、草地面积略微下降,分别为0.65%,0.57%,是由于坡地开垦的原因。

2.2 2000~2009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比较表1和表2,可以看出:2000~2009年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相对重要的都是耕地,显示出研究区域内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虽然2009年和2000年相比,耕地的面积下降了17%,但其相对重要性并没有改变,所占比重仍然较大,说明研究区域内农业生产地位的重要程度。这十年中所减少的耕地面积主要转化为城镇用地,表明由于人口的膨胀和城镇化的扩张对土地利用结构所产生的影响。

2.3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沣河流域在2000~2009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子表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自然因素驱动力和社会因素驱动力。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人口、技术、价值与观念、经济、贫富状况、自然保护区建设等,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土壤和水文的变化等,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自然和人为因素都是土地利用的驱动因素;但在短时间尺度的城市化过程中,人类活动才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2-4]。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的社会活动必定向经济发展好、条件好的城区或城乡过渡区集中,而山区由于受到区域经济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其人类社会活动强度必定会不断减弱。

海拔是自然因素中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之一:气温、光、土壤等气候和自然条件都会随着海拔的不同而不同,而气候和自然条件的不同会影响到土地利用的类型。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方式和强度也会随着坡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坡度由高到低,水体运动由迅速到缓慢,水土流失由强到弱,土地利用方式必定表现不一[6-9]。

社会驱动力因子中,相关的生态政策是改变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数量、方式和强度的重要因素[7]。《西安市沣河流域综合规划》中提出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换。如:在规划范围内通过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造林种草,沟壑治理工程建设等综合治理措施,使沣河流域林草覆盖率提高到37.65%,营造水土保持林61.35km2,建蓄水池263个,修道路99km等。这些措施对于当地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影响较大,尤其是耕地面积的减少。

人口压力也是沣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发生转变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人口的增加必然会导致社会活动的加剧,对于社会抚养方面的要求也会提高,如:对粮食、住房社会服务的需求等,必然会造成城镇用地的增加,而这部分面积的增加是以减少耕地和未利用地作为代价。

经济的发展也是改变沣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的主要原因。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要想取得高速的经济发展,在发展初期牺牲生态环境是必然的。随着发展规模的扩大(城镇化的加剧),会直接导致耕地尤其是优质耕地的减少,而对荒地、坡地的大力开垦,严重破坏了林地、草地、水域等,影响了生态环境平衡。

3 结论

通过分析2000~2009年间沣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得到如下结论:

①沣河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虽然在2000~2009年间有一定转化,但耕地和林地始终占主导地位,均值分别是流域面积的34%和41%;②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有正有负,其中城镇用地呈增长趋势,耕地和未利用地呈减少趋势,林、草地较稳定,略减少;③耕地面积减少,减幅为17%,是由于人口膨胀,城镇扩张及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措施实施的结果;④林、草地面积略减少,初期是由于乱砍乱伐和开荒毁林、毁草导致林、草地面积急剧减少,后期随着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造林种草,沟壑治理等工程建设逐步完善,林、草地面积有明显增加;⑤城镇用地增幅高达130%,是因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所致;⑥沣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来自人口压 力、经济因素和生态政策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并非相互孤立,而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三者的综合作用影响着沣河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

参考文献:

[1]吴晶晶,蔡永立.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水质的影响——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26).

[2]黄金良,李青生,洪华生,林杰,曲盟超.九龙江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水质的初步关联分析[J].环境科学,2011(01).

[3]常胜.TM遥感影像彩色合成最佳波段组合研究——以恩施市土地利用遥感图制作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4]丁加丽,彭世彰,徐俊增,李道西.控制灌溉条件下水稻蒸发蒸腾量及作物系数试验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3).

[5]张永民,赵士洞,P.H.Verburg.CLUE-S模型及其在奈曼旗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模拟中的应用[J].自然资源学报,2003(3).

[6]李兆富,刘红玉,李恒鹏.天目湖流域湿地对氮磷输出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2012(11).

上一篇: 生育率的意义 下一篇: 城中村改造现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