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年终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6 15:56:58

图书馆年终总结

图书馆年终总结篇(1)

一、日常工作完全按照ISO9001的质量管理标准进行运作。

我们图书馆积极配合教育教学工作,按期购买新书,本学期购买新书共计14多万元,7714多册,并将新购图书及时分类、编目、登记、上架、出借,尽快发挥其作用。并做好图书的介绍、宣传工作。随着新书的分类,及时将新书目录打印展出,并在校园内设立了新书介绍栏,向广大师生推荐介绍好书、新书。本学期着重推荐介绍了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的图书目录、内容梗概、精彩片段、人物介绍等。另外在语文教师的推荐下,展出了部分学生的并有代表性的读后感,从而激发了广大师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

本学期为节省师生的时间,我们在提高工作效率上作文章、下功夫。实行了边工作、边学习、加强练兵的“三步曲”。一是勤整理,对师生归还的图书每天及时归类上架;二是勤检查,对师生在借阅时抽乱、插错的书籍勤查找;三是勤过目,到书架旁勤看一看,对图书的位置了如指掌。为师生查找资料时节省了时间,提高效率,获得了师生们的好评和赞誉。

二、对全校师生全方位开放阅读,切实发挥图书馆教育教学第二课堂的作用。

热心为师生服务,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全心全意,全方位为师生服务,充分做好了他们教学中的助手和顾问。在师生借阅时,我们做到了“百拿不厌,百问不烦。”对全校学生每周一至六,每天安排8节阅读课,从上午7:30到下午5:00,从初一到高三每天有1000多人到图书馆的阅览中心阅读。我们每周接待全校师生5000余名,尽管工作量大,任务重,由于我们充分做好了准备,管理到位并切责任心强,全体来图书馆阅读的学生都高兴地来,满足地走。真正做到了“你轻轻地来,带来宁静。你轻轻地走,带走知识,”切实发挥了图书馆是教育教学第二课堂的作用。

同时,对新到的报刊及时展出,决不过夜,让广大师生及时看到最新的报刊内容,并对过期的报刊及时装订入库,让每一种图书报刊都真正地发挥出效益。

三、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不断进行思想教育,端正服务态度。

我们全馆工作人员边工作,边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我们在图书馆管理中既注重“管”,又不忘“理”,认真探讨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我们积极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做起来比较麻烦,但我们从没有怨言,正因为我们不懈的努力,赢得了领导和师生的一直好评。图书馆真正成为广大师生最愿意来的地方。

四、 认真出色地完成了阅览中心图书的剔旧换新的任务。

我们在不误学生阅读、教师借阅的情况下,加班加点,不怕苦,不怕累,发挥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昼夜奋战对新购进的图书进行分类、著录、登记造册。对阅览中心的图书进行了剔旧换新,这是一项比较大的工作,工作比较苦累,但是全馆人员都带着伤痛,工作起来没有一句怨言,真正做到了想为图书馆的工作所想,急为图书馆的工作所急。

五、及时高效地完成了报刊的征订工作。

在做好报刊征订的同时,注重搞好服务,每天收发的报刊上百种,不管时间再晚,工作再累,只要报刊到校,不分你我全员动手,每次都准确无误地于当天分发到师生手中,并在放假前开始回笼已借出的图书,安排停当假期前的师生借阅工作。本学期图书馆充分体现了分工不分家,整体观念强的工作作风。

图书馆年终总结篇(2)

1、加强了馆员的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大力倡导和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结合学习和实践,树立图书馆员的新形象,努力培养职工的爱岗敬业的精神。

2、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培养职工的学习习惯。图书馆定每周五是职工业务学习时间,我们组织职工按要求完成了学习笔记和作业。

3、加强对管内人员的考勤管理。杜绝迟到、早退及上班时间聊天、上网等恶习。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我县领导十分重视图书馆的文化设施配套。为了给广大读者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争取地方财政投入资金11万元,对图书馆进行了装修,购置了价值164855元的图书资源,共4455册。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198个村配备了投影仪和幕布;8个乡镇全部建起了综合文化站并配置了器材设备;农村书屋建设已为了96个村配备了图书,今年新申报了88个村,明年全县230个农村书屋全部建成。

三、积极参加全县的大型活动

为了满足广大书画爱好者的需求,我馆会同文联组织了多次书画展,受到广大书画爱好者的支持和喜爱。在博览会期间,我馆组织举办的“天下网都,红色”摄影展,吸引了大批老年摄影爱好者从各地赶来,参展,观展。李馆长还多次在我县组织的大型活动上进行拍摄,为领导和与会人员留下影像记录。

存在的问题:

一是存在馆舍面积太小,馆藏书库紧缺,不能开展全面服务工作,严重制约事业发展。

二是存在文献总藏量太低和藏书结构有待优化,导致借阅读者人数下降。

三是存在人才队伍建设面临考验,职工平均年龄45岁的结构偏大,工作积极性,技术岗位胜任率不高,人才队伍建设后续乏力,特别是计算机信息管理等重要部门人才奇缺,无法开展高质量图书馆服务工作。

明年工作重点

1、继续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实事求是谋发展。

2、创新办馆理念,加强乡镇文化中心、农村书屋业务指导工作,拓展图书馆服务领域。

图书馆年终总结篇(3)

(1)本学期,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将各级段学生微机操作要点跟踪记录。确保明确每个级段学生计算机操作的知识点要点。

(2)导读服务:网络的开放性与无约束性给读者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本部工作人员必须在开放过程中每隔一小时巡视,加强读者上网道德和法规宣传教育,本学期完全杜绝在阅览室中有登陆非法网站的阅览。

(3)在馆长的直接领导下,本部参与新制定技术部规章制度及业务流程六条。包括:图书馆系统维护制度,图书馆计算机系统安全条例,图书馆主页维护管理规定,网页管理员岗位职责,网页系统管理员岗位职责,图书馆网站内容维护和更新的规定。

(4)系统及软件维护:本部门工作人员除了日常工作量之外,还要承担有关设备管理、保养和维护工作。对阅览室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机器硬件故障,在半小时内通知方正公司维修方,系统故障在1个小时内力所能及的给予修复,确保阅览室正常开放。

(5)网站制作/维护:在馆长的直接制作与领导下,开发制作了图书馆的主页,大致框架已经完成。于今年11月10日公开了。根据馆长的要求,在11月中旬又增加静态页面和多媒体新闻系统、增加网站栏目、网页内容、论坛等。

(6)文献咨询收款结算:根据馆里规定,收取的读者上网咨询费必须日清月结交付出纳。经馆领导及馆审计人员审核,电子阅览室20*年度上缴读者上网咨询费金额准确无误。

(7)加班加点不计报酬:学院因为经费紧,20*年11月底停止了阅览室晚班车接送,本部工作人员为顾全大局,在20*年12月及20*年4月中旬最寒冷的几个月,电子阅览室由部门主任上晚班,下晚班后住宿在电子阅览室,正常白班由工作人员上,确保电子阅览室正常开放,满足了读者查询电子文献的需求。即便这样辛苦,没有任何报酬。本部门内部气氛融洽,工作协调度高,从未有任何原因耽误正常开放或者借口躲避双休日的轮班。

二、紧抓思想政治学习,营造和谐工作环境

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学院及图书馆组织的政治学习,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在坚决反对民族分裂非法宗教活动重大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每人按学院要求撰写三篇学习心得和1万字的学习笔记。并结合本部的具体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营造一个高效创新,团结和谐的工作环境。

三、深入挖潜,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日常咨询

(1)在日常工作中,帮助新生或者初学者者更快捷的使用网络文献资源。全年指导人数:2822人次。

(2)阅览室上半年继续保持全馆最长周开放时间46小时。下半年因为工作人员调整,工作时间调整为正常每周40小时。截止20*年11月15日止:接待读者人数:共计15932人次。

(3)阅览室系统实行自动还原保护,如果装入相关专业学习软件,会使网络速度运行缓慢,所以,本部工作人员会一次次安装读者所需求的学习软件。共计2850人次。

(4)文献收集服务:当班工作人员为课程多,没有足够时间查找资料的读者,查询、收集并下载维普数据库相关专业的信息文献。文献内容涉及专业有:外语专业、汉语语言专业、计算机、数学、经济管理等。共计285人次,文献累计:1962篇。其中含教师:25人次。

(5)收录、登记采编部、随书光碟168盘。期刊部上缴各类磁带、随书光盘169张。

(6)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处处为读者着想,及时解决读者在利用图书馆资源时月到的问题,以求力所能及地使读者更快更好的使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电子邮件咨询解答:58封;QQ实时咨询解答230人次。

(7)网页内容更新日常维护:若干次;网站可疑代码清理5次。

四、不足: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图书馆年终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103-01

一、利用年终总结安排新一年的工作计划

通化市图书馆通过多年农村科技服务工作的经验,从最初的每年年终总结的单一性,逐步完善到从中可以分析出下年度工作以及制定计划的可据性。人所共知,每年的年终总结目的是总结一年来制定计划,到工作的实施,以及到效果的合计,进而总结出一年来的工作成绩。通化市图书馆的农村科技服务工作总结的两用性其一也不外乎于此,但另外的一用性则可作为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制定的科学依据,其意义更在于从中发现和找出全市农村科技服务工作的特点、优点、缺点及疏漏和不足的地方,从而更好地完善下一年度的农村科技服务工作。例如:通化市图书馆科技部每年跟踪农村科研课题十多项,在分析总结中,不难发现课题的实用性、市场的针对性、社会效益等问题,甚至从中可以发现某一课题的跟踪服务,从计划到实施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但在成果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却发现该课题的研究与市场经济相悖或实用性、科学性等缺乏一定的市场生命力,如果存在这类问题,不仅给图书馆自身造成人财物的浪费,就连该课题的研究者也是个不小的损失。所以注意分析和研究一年一度的农村科技服务的工作总结,不仅对一年来的工作成绩是一个充分肯定,另外还可以找出工作的不足,进而为下一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二、年初制定适合于本市农村科技服务工作的科学计划

通化市的下辖区域多以农业为主,同时也是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基地。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在年初的农村科技服务工作计划的制定,就要把这些问题考虑进去,同时也要考虑农民的农业产出品种的科学性、时效性和经济性等问题,不能让农业的产出与自身的有利条件相脱离。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计划的制定,必须建立在与图书馆自身条件相适应的基础上,确保计划与效果相统一,发挥图书馆在农村科技服务工作中的作用。由于近年来图书馆事业经费的严重短缺,要想在农村科技服务工作中发挥出图书馆的作用,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仅从农村科技服务的旅差费问题,就限制住了各方面工作的实施。但这并没有难住通化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想尽各种办法开展工作,并在制定计划时无论是课题的跟踪,还是送书上门以及走访调查,凡是农村科技服务工作系列中的,不能存在多余性重复。例如在各项课题的跟踪服务中,每一个课题最多不能超过两个,并在课题的选择中要注意其科学性、实用性、效益性以及相关的传播性等,同时要具有促进全市农村同行业发展的排头兵的带头作用,因此为指导思想制定工作计划。不仅为图书馆本身节省了开支,同时也为全市农村此类项目的科技服务工作增加了含金量。再有送书上门服务,其过程是调查走访在后,其工作效益更大,从图书馆的经济角度看也是最科学的。

三、送书上门服务工作

图书馆年终总结篇(5)

1当前数字化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问题

1.1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总体态势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到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提升至85.8%。2014年3月21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在京“中国互联网站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报告(2014年)”中指出,中国网站安全问题形势严峻,受境外攻击、控制明显增多,是网络安全问题的受害者。在篡改问题上,2013年被篡改的中国网站数量为24034个,增长了46.7%;其中被篡改的政府网站数量为2430个,大幅增长了34.9%。在植入后门问题上,2013年76160个中国网站被植入网站后门,其中政府网站有2425个。“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2014年,总体网民中有46.3%的网民遭遇过网络安全问题。本次调查显示,49.0%的网民表示互联网不太安全或非常不安全。我国互联网使用的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今天,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在不断引进数字资源,丰富图书馆的馆藏数字资源的同时,数字化、网络化的图书馆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受到的各种安全威胁越来越多。

1.2数字化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的涵义

网络信息安全是指防止信息网络本身的安全,包括采集、加工、存储、传输的信息数据被故意或偶然的非授权泄露、更改、破坏或使信息被非法辨认、控制,即保障信息的可用性、机密性、完整性、可控性、不可抵赖性。具体到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是指数字化图书馆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和恶意因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正常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1.3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

数字化图书馆系统受到安全威胁,总的来看,主要来自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1.3.1外部安全威胁(1)病毒破坏。病毒威胁同样也是数字化图书馆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数字图书馆大多由内、外网构成,一旦内网中的服务器感染病毒就有可能危及整个图书馆信息的安全。(2)后门木马。它的危害大多是隐形的,由于后门木马是以窃取信息同时还能对服务器时行操控,可在管理者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信息,对数字化图书馆有较大的威胁。(3)黑客攻击和信息间谍。这是人为的一种形式,对系统进行入侵、网络窃听、密文破译、流量分析、密钥破解等活动,因为数字化图书馆有大量的资源,其又以破坏或盗窃资源为目的,因此具有很大的威胁性。(4)信息恐怖活动和信息战争。主要是国与国层面的信息战争,这种威胁虽然不是经常出现,但它的危害不容小视。(5)自然灾害。因温度、湿度、灰尘、雷击、静电、地震等因素引起的设备损坏,这种危害发生的几率较小,但一旦发生,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1.3.2图书馆数字化的内部安全威胁(1)安全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系统管理员和大多数的内部使用者身上,导致信息保护弱化。(2)恶意破坏。主要是内部安全管理人员对内部服务器和网络设备进行的破坏,甚至人为设置故障活动等。(3)内外勾结。主要是内部人员为了金钱等个人利益,给外部人员出卖信息情报资源、透露口令、入侵系统、破坏数据、盗窃资源、破坏系统等。(4)。非职责者,非职权者使用系统等。(5)管理疏漏和操作不当。体现在管理上制度不完善、人员组织不合理、缺乏监控措施及权责不清等。

2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安全的保障策略

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安全需要进行全面详细的考虑。对于常规如有线网络,主要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平台安全和应用安全几个方面相融合考虑安全策略。首先,建立一个全面立体的安全防护墙,以保证图书馆数字化系统其它层的安全。其次,防范病毒也是图书馆数字化系统需要考虑的问题,通过对图书馆数字化网络中服务器和客户端的防护以及在网关处对病毒进行拦截,可以有效预防病毒侵入。针对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安全要解决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各种非法入侵和攻击、非授权的访问、信息泄露和被窃取等行为,在建立有线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安全体系时,要根据图书馆数字化所提供服务路径特征,结合各种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技术,进行综合保护。如图1所示,给出根据开放式系统互联OSI(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模型的常规网络安全结构防护方式。(1)应用层。主要研究事故原因,评估事故的破坏程度。涉及到网络管理,网络监控和系统管理。(2)网络层。一旦发现在任何时间发生意外事故及危险,立即终止该进程,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行时间的事故,将事故损害降到最低。技术手段的使用包括应用访问控制,安全过滤,入侵检测,病毒防护。(3)物理层。使网络系统从通信开始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包括网络分析和规划设计,同时使用网络安全漏洞扫描技术,及时发现事故征兆,并加以控制。可进行预防性安全检查,找到网络安全系统中存在的最大的风险,进行有效纠正。对于一个可提供完整数字化服务的数字图书馆网络系统来说,一般由单位内网、外部网络和门户网站构成。可在内部网络和外网间设置物理隔离;由于还需要进行数据交换,在外网与门户网站间可采用网闸定时交换所需数据信息,实现逻辑隔离,强化保护。结构如图2所示。

3基于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移动网络安全保护

3.1图书馆数字化移动服务概述

图书馆数字化移动服务实际上是依托国际互联网、无线移动通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通过使用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移动设备,自由访问数字图书馆系统,方便灵活地进行图书馆文献信息咨询、浏览、检索及获取的一种新型文献信息服务方式。数字化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移动、交互、便捷、自由服务。但同时数字化移动图书馆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只有建立一个综合、安全、可靠的移动图书馆信息平台,才能为用户提供长久安全的服务。

3.2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移动安全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上面主要分析了基于有线网络路径提供数字化服务网络信息安全的保护方式。在以数字化图书馆以移动路径方式提供数字化服务时,由于其服务更加灵活和开发,其安全保障体系更显得十分重要。其移动安全系统应进一步完善,应当由安全信息服务平台和移动终端设备组成,总体架构如图3所示。数字化图书馆安全信息服务平台应具有身份认证、密钥管理、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加解密、信息查询、数据存储管理、网络状态监视和日志管理等功能融为一体;安全信息服务平台能对移动设备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加解密与移动设备用之同传输的信息,要根据移动设备用户提供的关键字,从后台数据库中查询相应的数据,并返回给用户,对移动设备用户上传的文件进行统一存储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的日志管理模块实时记录不同用户所执行的操作,包括所进行的查询、上传的文件和系统异常,日志中所记录的字段可由系统管理员自由设定。

3.3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移动安全技术保障

就目前来看,图书馆数字化环境常用的移动网络安全架构还不够完善,对其进行改进完善是数字化图书馆移动服务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可考虑采用如下两个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移动网络体系安全:(1)在移动终端增加安全措施。这样不至于因使用者出现安全问题而祸及图书馆数字化环境。因此,可在移动终端增加具有移动可信计算功能的独立模块。该模块使其具有安全计算和识别能力,能计算出移动终端中所有软件的完整性,检查所安装和所执行软件的合法性,如果没有授权,就不能安装和执行,但它可与安全服务提供者实现安全通信,并把计算发现的情况随时报告给安全服务提供者。(2)在移动网络中再添加安全服务提供者角色。在互联网中,软件提供商向移动用户提供的软件让其必须持有安全服务提供者签发的数字证书,只有这样该软件才能被安装和运行使用。因此增加安全服务提供者角色后,可通过其为移动终端提供软件合法性证明,从而避免对图书馆数字化安全体系所造成的威胁和破坏。如图4所示,给出了加上可信服务的移动网络安全结构。在如图4的安全结构中,安全服务提供者的服务器是直接接入网络服务器的,因此对已经有的移动网络安全系统结构不会造成大的改动。如果安全服务提供者检查发现软件完整性遭到破坏,则说明终端可能已经染毒了,为了避免终端将病毒扩散到数字化图书馆环境中,就主动不允许其进一步接入图书馆网络系统,以保障数字化图书馆移动服务功能的安全。

4图字化图书馆基于IPSecVPN访问方式实现移动服务的安全保障

使用移动通讯终端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可随时随地接人因特网,但接入Internet不等于不受限制地访问获取图书馆所有资源。比如高校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对象主要是本校教职工,是有身份限制的,为了识别访问者身份和信息的安全传输,大多采用了VPN技术。4.1IPSecVPN分析虚拟专用网VPN(VirtualPrivateNetwork)实现不同网络组件和资源之问的相互连接,同时对用户提供透明的服务,利用Internet或其他公共互联网络设施为用户创建一个传输的逻辑隧道,在一个公共网上传输信息时,其它用户不能进入此隧道,这样就为使用者提供一个专用网络信息通道,起到了对资源提供者和访问者的安全保障。IPSecVPN即指采用IPSec(InternetProtocolSecurity)协议来实现远程接入的一种VPN技术。在VPN技术中可提供公用和专用网络的端对端加密和验证服务。IPsec提供IP层上的安全服务,这样系统就可以选择所要求的安全协议,以决定服务所使用的算法、配置所需要的密钥,实现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4.2完善IPSecVPN接入安全布置为通过IPSecVPN实现移动用户和数字图书馆的端到端的加密传输。在移动终端可安装安全卡和安全软件;在移动公网部署二层隧道协议访问集中器LAC(1ayer2tunnelprotocolaccessconcentrator)、二层隧道协议访问服务器LNS(1ayer2tunnelprotocolnetworkserver)和验证授权以及帐户AAA(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提供虚拟专用拨号网服务;对移动安全接入部署防火墙、VPN网关、身份认证鉴别管理、安全策略和评估、监控审计和应用隔离系统进行完善,具体如图5所示。(1)为了使移动终端系统对移动用户的身份识别更加准确,可采用开机密码或硬件双要素的认证方式;(2)针对无线虚拟专用拨号网,在拨号过程中加强网络运营商对拨号终端身份认证采用“用户名@域名/口令”的方式;(3)在移动终端接入IPSecVPN网关时,要对移动终端接入采用数字签名认证。采用通过三次握手周期性对端的身份进行校验,同时在初始链路建立完成时,以及在链路建立之后重复进行。改善审计记录的关联性,以增强安全强度。

5系统认证方式

在数字化图书馆基于局域网、有线网络以及无线网络针对特定对象提供多路径数字化服务这一特点,如何识别服务对象、发现非服务对象甚至恶意侵入者,对保护图书馆数字化环境体系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字化图书馆虽然大多都有认证功能,但总的来说认证方式比较单一,不能完全适应多路径数字化服务的发展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各种认证方式相融合、互为补充的身份认证系统迫在眉睫,可考虑将以下认证方式进行融合使用。5.1系统接入虚拟专用网的认证现在数字化图书馆大多采用以VPN的方式进行访问接入,IPSec基于证书认证的方式非常适合大型VPN,这也符合数字化图书馆用户不断增加的趋势。它所采用的PKI(PublicKeyInfrastructure)安全体系架构,保证了VPN的安全性,并可在必要时,重新颁发证书来增加用户数量。5.2SD扩展卡与终端之间的认证增加安全数码SD(SecureDigita)扩展卡与终端之间的认证,分别针对扩展卡和读写设备的合法性认证。一是可验证终端卡的合法性,杜绝伪造卡使用的可能;二是可用卡来验证终端的合法性,以判定此终端是否具有读写卡的权限。5.3对持卡人的身份认证SD扩展卡需要持有人使用PIN(PersonalIdentificationNumber)码,即SIM卡的个人识别密码,证明它的身份。当用户将SD扩展卡插入移动终端,在使用之前,系统要求用户要输入只有其本人知道的PIN码,若输入正确,则表明用户为该SD扩展卡的合法拥有者,系统也才能进行SD读写操作,反之就拒绝。

6用好其它常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

(1)其它常规安全技术保护措施。比如设置防火墙,安装使用网络管理软件,本地与在线杀毒等,这里不作过多叙述。(2)加强管理体系的建设①坚持功能规划、建设与网络信息安全建设同步的思想,确保安全的基础条件达标。②加快建立图书馆数字化安全机制。完善组织机构,加快建立完善图书馆数字化各项安全制度。加大使用安全宣传,共建数字化图书馆网络安全环境。③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网络信息安全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基于数字化服务的安全能力。

图书馆年终总结篇(6)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5-0076-03

积分制就是运用量化的方法给予行为对象适度奖惩的一种管理机制,在许多领域已经得到普遍推广并起到了积极作用,如银行信用积分、百度积分、商业消费积分等,但在图书馆界仍然算是一个新生事物。[1,2]温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在第十九个世界读书日之时推出了“读者成长计划”,开始运行“读者成长积分系统”,实现流通业务和阅读活动的整合统一和自动化管理,对未来图书馆建设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积分机制的基本要求和技术特点

1.1基本要求

积分机制在图书馆的应用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其一,绑定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以业务数据为基础,实现积分管理系统与图书业务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其二,贴近图书馆现实情景的管理。需要从图书馆的实际流通业务和读者活动的管理实际出发,分析总结图书馆的阅读活动组织规律,科学分析与设计开发通用功能,才有应用推广的价值。其三,从当前移动终端快速发展的实际出发,积分平台开发需要对接微信、移动图书馆APP和短信等功能。其四,自定义积分API接口,能够与第三方平台实现对接。其五,积分系统需要科学详细的统计分析和打印报表功能,为馆领导未来开展流通业务和阅读活动决策分析提供数据参考。最后,可结合图书业务管理系统,实现积分数据总分馆集群管理。

1.2积分机制的技术特点

第一,系统采用B/S结构,管理员无须在应用终端安装任何软件,通过浏览器即可访问。第二,应用JAVA语言开发,符合J2EE标准体系,与Internet紧密结合,可在任何操作系统搭建系统平台。第三,采用Struts 框架,MVC三层结构设计,数据层和业务层分离,易维护管理,满足应用的安全和可伸缩发展需求。第四,JSP\XML数据描述层,动态数据处理,面向服务架构。

2主要创新和做法

2.1突破“过期罚款”的历史难题

众所周知,近百年来图书馆界都在利用“过期罚款”的管理手段来督促读者按期归还书刊文献,加强书刊文献有序流通,保护每位读者合法权益,保障图书馆正常运行。[3]但是“过期罚款”的实质是以经济手段作为唯一处罚标准对读者违规后的一种事后惩罚措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也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相关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而图书馆并不属于行政机关,更不具备行政处罚权,因此,图书馆无权制定罚款措施。[4]2011年财政部、文化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后,“过期罚款”管理手段更显尴尬。

通过 建立积分奖惩机制,利用积分制的量化办法取代“过期罚款”“污损罚款”等经济惩罚性管理手段,真正突破图书馆界“过期罚款”的历史难题,避免了免费开放后读者逾期还书仍要缴纳相应费用的问题。

2.2有效整合流通业务和阅读活动

在图书馆界,个别图书馆虽然已在尝试运用读者积分制,但仅限于单一地应用于图书流通或者读者活动,无法实现数据整合利用。温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推出的“读者成长积分系统”是在广东图创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Interlib图书馆集群自动化业务管理系统基础上,根据图书馆所有读者阅读活动实际需求,由广东图创进行定制开发,有效整合了面向读者的所有业务,实现了对读者队伍、图书流通业务和馆内20余项读者阅读活动的系统管理,达到图书流通业务和阅读活动机制联动和数据的无缝对接,解决以往各自为政的弊端。

在读者成为“读者成长计划”成员之后,通过借阅文献、参加阅读活动、捐献图书、参与志愿服务等形式获得“成长点”(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礼品和部分活动门票。但如果出现图书过期不按时归还、预约图书过期不取、图书丢失或严重污损及其他一些不文明阅读等行为,则将扣除相应的积分作为处罚手段。若积分被全部扣除时,读者证将被冻结,冻结周期为7天。期间,读者将无法借阅图书,但仍可参加阅读活动获得积分,积分大于0分时读者证将立刻解除冻结,实现流通业务和阅读活动的相互促进,最终达到活动积分与流通业务积分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完整的读者积分制体系(见表1)。

“读者成长积分系统”总结和分析了图书馆所有阅读活动的规律,并进行了活动类型分类。A类。逐期递增不以一年为周期的,每期中读者活动时间为1次的活动。B类。 逐期递增以一年为周期并每年结算统计总成绩,每期中读者活动时间为1次的活动。C类。逐期递增以一年为周期,读者可分时段多次参加的活动。通过程序巧妙设计和定制开发,整合了馆内以上3类多达20余项的阅读活动,实现了统一平台自动化管理。主要功能包括读者在线报名、积分明细查询、历史记录查询、读者积分管理、读者报名管理、读者冻结管理、活动管理、活动积分管理、活动时间表管理、活动评论管理、礼品兑换管理、活动信息统计和用户权限管理等。

系统平台按活动类别以清单的方式展示各项阅读活动的详细信息,平台取名为“活动广场”,读者可以使用读者证、市民卡或临时注册账号登录“活动广场”了解各项阅读活动开展情况,按自己的实际需求报名参加阅读活动。成功参与活动之后,系统将根据后台设置的规则自动完成积分的运算加减或由工作人员计算积分后统一录入,已报名却迟到、请假、未到、早退者,也将扣除相应的积分,以此规范读者参与阅读活动的行为习惯,改变以往参加活动的随意性,提高读者诚信度。

读者参加阅读活动最终得分公式:最终积分=基本积分值+考勤状态积分值,如读者小明报名参加梦想舞台活动,活动时他却迟到了,那么小明的最终积分=20+(-10),最终积分为10分,其他考勤状态依次类推(见表2)。

2.4记录读者成长足迹,生成阅读成长档案

“读者成长积分系统”运用数据库管理,将长期保留读者在温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的所有流通业务、参加各项阅读活动的记录和积分等信息,随着小读者年龄的增长,成长系统可记录读者在图书馆的阅读成长足迹,生成一份宝贵的阅读成长档案。读者还可随时登录个人空间查询和打印成长档案。

随着读者成长点(积分)的累积,读者个人称号也将随之晋升,从小读者、小书友、小书迷到小书虫、小书痴,最后成为小书圣,进一步激励读者的爱书、读书热情。

3主要成效

3.1流通业务大幅增长

自开始运行“读者成长积分系统”以来,温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总馆流通业务大幅增长。从2014年5月1日至2014年10月10日,总馆读者人数增长6,372人,总馆文献借阅册次362,520册。自积分机制代替“过期罚款”管理手段以来,服务台取消了“收取过期罚款”业务,减轻服务台工作人员对账、保管现金的压力,服务台咨询业务明显改善,极地提升了服务台工作的整体形象。

3.2阅读活动广受欢迎

与以往开展的阅读活动相比,运用积分的奖惩机制,更能激励读者阅读兴趣,大大提高了读者参加阅读活动的积极性,“活动广场”热闹非凡,阅读活动广受读者欢迎。从2014年5月1日至2014年10月10日,“活动广场”读者访问人次10,377人,组织阅读活动191次,活动报名人次4,830人。

3.3活动组织效率提升

“读者成长积分系统”实现了图书馆阅读活动的自动化管理,在“活动广场”,读者可以对图书馆开展的所有阅读活动一目了然,利用读者证、市民卡或者注册账号进行网上报名,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受理并确认报名,生成详细的报名清单,通过短信群发功能与读者进行实时沟通,便于读者及时了解活动信息。活动统计功能可直接统计和分析全馆活动场次、参与人数、出勤率、活动热门情况等信息,统计效率高,解决人工登记造成信息缺漏的问题,分析数据更能为未来活动的安排提供决策依据,从而提升了活动组织效率。

3.4读者诚信不断提高

诚信制度是对图书馆书刊借阅的一种辅助管理措施,其总体思路就是对读者的借阅行为进行全程跟踪记录。并设计相应的分值,对读者遵章守纪行为进行加分,而对违规行为如超期等进行减分。[4]在少年儿童图书馆采用积分制分值量化管理取代经济手段管理,更能与小读者形成共鸣。小读者为了保持自己积分的增长,捍卫自己的阅读成果,从而不断加强按期归还图书、爱护图书的意识,读者的整体诚信度大大提高,阅读行为更加文明,阅读环境更加和谐。

4经验启示和未来发展

积分机制对图书馆界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一方面要突破旧的管理体制的束缚;另一方面仍需不断调整、修改和完善,要大胆突破,不断尝试,待积分机制在图书馆运用成熟时,以图书馆积分平台为突破点,联动更多的公共服务部门。“读者成长计划”完全可以纳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积分则作为衡量读者诚信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量化反映读者是否按期归还图书、爱护图书的诚信度和文明程度,并作为中、高等院校招生和单位招聘的参考条件。城市居民信用体系的良性运作,定会提高城市居民和读者的整体诚信度和社会文明程度。

5结语

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势是逐步取消滞纳金和各类罚款,取而代之的方式是通过读者积分的信用体系机制来管理读者的信用行为,激励读者更多地利用图书馆各类资源,积极参与阅读活动,通过积分系统能实现流通业务和读者阅读活动的有机结合,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构建一个和谐、文明、诚信的阅读环境。

参考文献:

[1][ZK(#]裴玉香.积分制在图书馆读者管理中的应用探讨――以深圳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论坛,2009(2):104-105.

[2]裴玉香.读者积分制构建探讨――兼论余和剑《积分制――读者管理新探索》[J].情报探索,2009(8):37-38.

图书馆年终总结篇(7)

【【关  键  词】图书馆属性/依附性/辅助性/公……

【  正  文】

最近拜读了徐荣生“图书馆依辅性的历史性终结”一文[1](以下简称《徐文》),很受启发,但仔细研读发现其结论并不科学,现提出商榷,诚望斧正。

1 “知识的主导性”不会“使图书馆依辅性终结”

《徐文》说,由于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资源已成为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的主导。这就意味着物质和能量将依附于信息而发展”。还说,由于“信息和知识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成为主导成分的作用”,作为管理和组织知识的图书馆将因其变为“知识实体”而使“经济实体”依附其而存在。认为这将使图书馆的依附性淡化而终结,从而使图书馆具有“独立性、先导性、主导性属性”。《徐文》还从教育有“先导和主导产业的功能”,而“图书馆是一种社会教育机构”,推断:图书馆“与教育处于同等地位”,因而也具有先导性、主导性。

笔者认为,上述提法看似合理、科学,其实并不合理,也不科学。理由如下。

第一,“知识”具有“主导性”并不等于图书馆也具有“主导性”。尽管图书馆是“管理和组织知识”的“知识实体”,尽管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主导性,但图书馆毕竟是知识与知识利用者之间的桥梁,图书馆是人类知识传播的中介性机构,这是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的结论,毋庸置议。知识本身的重要作用(如主导作用)并不等同于管理和组织知识的机构(如图书馆)的重要作用。说“图书馆具有主导性”是过分夸大了图书馆的功能。“中介性”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即使在未来“图书馆的中介性还会存在并得到加强,只是图书馆的形态有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2]

第二,教育具有“先导和主导产业的功能”并不等于图书馆也具有先导性和主导性。理由很简单,“图书馆”这种“社会教育机构”与“教育”并不“处于同等地位”。《徐文》在引用朱丽兰的话时,可能忘了文中题目的关键词:“大教育”。图书馆尽管是一种教育机构,但它不是“大教育”。说“大教育”具有“先导性、主导性”可以,而说图书馆也具有“先导性、主导性”则不可以。根本原因就在于:图书馆与“大教育”不“处于同等地位”。违犯了演绎推理的规则,因而结论也就不正确。

第三,说“经济实体”依附于“知识实体”的图书馆,是颠倒了二者的地位。作为“知识实体”的图书馆必须依附于“经济实体”,才能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附于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而存在和发展。因为图书馆不是“经济实体”,不可能独立存在(下面还要详述);图书馆是知识交流之中介性机构,若没有文献和读者(用户)需求,它将不会存在。所以,说图书馆具有“独立性”是不正确的。

总之,“知识的主导性”不会改变图书馆的中介性;图书馆是一种社会教育机构,但它与“大教育”不是等同概念;图书馆无论成为何种“知识实体”,但它仍不是“经济实体”。因此,图书馆不具有独立性、先导性、主导性,其依辅性仍存而不会终结。

2 “知识整序”不能“成为人类主体性的劳动”

《徐文》指出,“知识整序将成为人类主体性的劳动”,因为“一切部门的劳动,都要建立在对已有知识的科学整序的劳动成果之上”。

笔者则认为,“知识整序”只是人类劳动的一种活动,并非人类劳动的主要部分,即不能成为人类主体性的劳动。众所周知,当代人类的劳动分工较为具体,一般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知识整序”只是第三产业中信息服务业之一种劳动,它由专门机构或部门来进行,不可能所有从事生产的人都搞“知识整序”。说“一切部门的劳动,都要建立在对已有知识的科学整序的劳动成果之上”,只能说明“知识整序”是一项很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而不能说明“知识整序”是人类劳动的主要部分。应用知识进行生产活动,创造各种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才是人类主体性劳动。“知识整序”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确很重要,但如说它是“人类主体性的劳动”,则夸大了它的作用,过分提高了它的地位,这在理论上并不合理,而且也不符合现实。

3 图书馆是公共物品,是公益性机构,而非“经济实体”,它不可能“独立生存与发展”

《徐文》说,“图书馆依辅性的最终终结的标志,将是图书馆再也不依靠经济实体以税收的形式对图书馆进行资金扶持,而将是以自己的劳动与社会各部门进行交换的方式自我生存和发展”。《徐文》还进一步解释说,“图书馆将依托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知识产品和劳务输出而使自己独立生存与发展”。

我们认为,《徐文》的上述观点和推断出的结论,不是科学的推断,图书馆在未来也不可能“自己独立生存与发展”。

第一,图书馆在未来无论如何变化,它永远是公益性机构,不可能“独立生存与发展”。

(1)从理论上讲,由于图书馆是通过全民税收由国家投资兴建并每年给予拨款的文化教育机构,它应免费为全民服务,图书馆事业是一项重要的提高全民素质,消灭知识贫困的公益性事业。

(2)从事实上讲,仅就目前来说,无论哪一个国家的图书馆法都把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性质的文化教育机构而免费为所有社会成员服务。“更没有哪一个国际组织提倡将图书馆作为经济实体”。[3]

(3)关于未来的图书馆是否仍具有公益性的问题。笔者认为,历史和现实已充分证明图书馆是公益性机构,这从图书馆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其使命足以说明。有人认为,市场经济社会不存在公益性事业,我却认为,市场经济社会不仅仍存在公益性事业,而且应更发达。这正如刘兹恒等人所说:“无论经济如何发达,社会如何进步,也无论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如何先进,图书馆的使命(笔者注:此处“使命”系指“图书馆应该让每个人都能够得到自由地利用,为任何人的服务都不可以直接收费”)都不会改变,“社会发展的经验已经证明:社会越进步,社会公益事业就越发达。显然,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图书馆事业在未来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图书馆的公益性也将表现得更加突出”。[4]

第二,图书馆是公共物品而不是私人物品(如“经济实体”),它不可能“自己独立生存与发展”。

(1)就整体而言,图书馆具备了“公共物品”的两个基本标准: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现实中的图书馆基本符合社会公共需要5个特征的公共物品。”[5]“非排他性”,在此是指社会成员人人享有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非竞争性”,在此是指图书馆利用者的增减不会引起图书馆增加或降低成本。在网络环境下,在高度资源共享的条件下,上述特征将更加明显。而私人物品则相反,它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即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这种物品,排斥了其他社会成员享用,它还具有竞争性,即消费者的增加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用于交换的商品都是私人物品。

(2)图书馆不是“经济实体”。由前述可知,图书馆是公益性机构,它对所有社会成员进行平等的、免费的服务。它“由政府提供、由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调控,政府采用财政手段保证它正常运作,整体上不进入市场,其服务活动基本上不受商品价值规律支配”。[6]而“经济实体”是“实行独立核算的经济单位。各种经济实体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自负盈亏”。[7]显然,目前中外的图书馆都不是“经济实体”,它们都不能“自负盈亏”。至于未来的图书馆,由于其公益性不会终结(反而增强),其依辅性永存,当然,也不会演变为“经济实体”。

第三,图书馆靠自己的知识产品和劳务输出也不能实现“自负盈亏”,因而自己不能“独立生存与发展”。

《徐文》推断,将来图书馆靠两种知识劳动输出(“知识产品的输出”和“对知识进行科学整序的劳务输出”)“与社会各个部门进行等价的商品交换而维护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依托”自己独立的知识产品和劳务输出“而使自己独立生存与发展”。

笔者认为,此推断不能成立。一是因为图书馆实行全部有偿服务(即商品化)与图书馆的公益性相悖;二是因图书馆靠进行商品交换而进行有偿服务,会使社会成员中的穷人因付不起费用而越来越穷(知识贫困必然导致经济贫困),违背了图书馆办馆宗旨;三是由于图书馆“不可能独立承担起保证自身良好运营的费用”。[8]图书馆实行商品性经营(或称“产业化”)后,“政府就会给图书馆‘断奶’,图书馆靠自己挣钱是难以维系的,最终将使图书馆失去生存的能力而导致消亡”;[9]四是目前发达国家也还是由政府拨款支持其发展,并没有全部实行有偿服务和商业性运营。

总之,图书馆是公益性机构;它不可能变成“经济实体”与外界进行商品交换;它不可能进行独立核算;它不能独立承担起保证自身良好运营的费用;即使发达国家也由政府支付图书馆主要经费。离开了政府支持,它不可能“自我生存与发展”。

4 “图书馆依辅性终结论”的危害及其影响

笔者认为,“依辅性终结论”的推断,其作用之用意是好的,但其效果却并不好,甚至对图书馆事业发展非常有害,理由如下。

(1)“依辅性终结论”导致图书馆产业化、市场化,必然要改变图书馆的公益性质,图书馆也不再有承担为所有社会成员免费服务的义务。这是所有社会成员所无法接受的。这必然会引起社会成员的不满,从而失去社会的支持,进而影响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

(2)“依辅性终结论”导致图书馆全面实行有偿服务,使社会成员中一些人因付不起费用而远离图书馆,导致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穷富差距拉大,一方面会引起社会不安定;另一方面国民素质会因得不到图书馆服务而降低,进而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依辅性终结论”导致图书馆商业化运营,政府必然给图书馆“断奶”,终使图书馆难以维系而失去生存能力而导致消亡。

(4)“依辅性终结论”会导致把图书馆提高到不应有的地位,从而失去广大社会成员的信赖,严重影响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

(5)“依辅性终结论”会导致图书馆的中介性的终结,因而其学术性、社会性、服务性也将不存在。图书馆是中介性机构,这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它不因时代变化、社会变迁而改变。而其附辅性、社会性、学术性、服务性等则由中介性派生出来。如果其“依辅性”不存在,或者说其依附性和辅助性都不存在,则前者会使图书馆失去存在的基础,后者则使图书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其“基础”和“价值”都失去了,哪还有图书馆呢?

总之,“依辅性终结论”实际上是“图书馆消亡论”的翻版,它不仅不能使图书馆让社会所有成员无偿受益,以提高社会成员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而且还会使图书馆失去存在的基础和存在的价值,从而促使图书馆消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图书馆作为一种公益性机构(或公共物品)是不能演变为“经济实体”的,因而它不可能“自负盈亏”,也就不可能“自我生存与发展”。

引用文献

1 徐荣生.图书馆依辅性的历史性终结,图书馆杂志,2002(10):15~17

2 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修订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78

3 黄俊贵,林汉城.公共图书馆转型与定位的探索.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8(5):5~9

4 刘兹恒,张久珍.信息技术与未来图书馆发展展望.见:王鹤鸣,马远良主编.《图书馆杂志》理论学术年刊,1998:221

5 沈小玲.论图书馆的经济学属性——公共物品.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27(1):80~82

6 同上

7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409

8 李静.市场经济下的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反观图书馆产业化.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2002(3):133~137

9 卢子博.对改革20年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见:卢子博主编.跨世纪的思考——中国图书馆事业高层论坛.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36~37

【参考文献】

1 何善祥.应警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对图书馆的误导.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23(6):82~86

2 何善祥.产业化、市场化不是图书馆改革的必由之路.图书与情报,1997(4):1~7,15

3 刘雄武.论图书馆的公共物品属性.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6(1):38~40

4 易平.公共物品理论与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建设.2000(1):4~7

8 李立新.从公共物品理论看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6):28~30

9 范并思.从数字图书馆热看图书馆的核心能力.见:王鹤鸣,马远良主编.《图书馆杂志》理论学术年刊,2001:211~218

10 吴慰慈,张久珍.当代图书馆学情报学前沿探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98~99

11 邱五芳.论图书馆的公众性.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27(6):9~13

12 桑良至.数字图书馆与读者服务.图书馆杂志,2002(9):14~15,73

13 范并思.维护公共图书馆的基础体制与核心能力:纪念曼彻斯特公共图书馆创建150周年.图书馆杂志,2002(11):3~8

14 袁咏秋,李家乔.外国图书馆学名著选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1~360

15 王玮.从公共物品的角度看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3):55~57

16 马恒通.图书馆:能产业化吗?图书馆情报工作,2001(1):87~88,11

17 吴小红,吴晓芳.对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公益性的思考.图书馆学刊,2002(1):13~15

18 李玉安.数字图书馆的十大难题.图书馆学刊,2002(3):20~21,26

19 彭斐章.数字时代我国图书馆发展值得思考的问题.图书馆论坛,2002(5):3~5

20 黄宗忠.论复合图书馆与图书馆发展方向.图书馆论坛,2002(5):6~11,21

图书馆年终总结篇(8)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事业;文化工程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4-0009-04

1 前 言

城市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伴随着城市的发展,承载着城市的记忆与文明。[1]图书馆不但具有保存文化遗产的功能,而且承担着开展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提供文化娱乐的职责。它收纳丰富的文献资源,满足公众基本文化信息需求;它是一个公共的文化空间,给市民提供信息交流场所。[2]对于一座城市,合理规划图书馆建设事业,构建图书馆服务覆盖体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国际图联20 世纪70 年代颁布了公共图书馆的两个布局标准:1)每5万人应有一座公共图书馆, 人均藏书最少3册;2)一座图书馆服务的辐射半径应为4千米。按此标准,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就城市图书馆服务覆盖的提升途径做尝试性研究。

2 公共图书馆建设模式分析

2.1 嘉兴模式——三级总分馆模式

(1)总分馆模式。总分馆模式,可分为“以当地政府为主导”和“基层政府与充当总馆的市图书馆之间通过委托合作”两种情况。前者指在一些国家,由地方政府总揽当地所有分馆建设的总分馆模式;后者,被国内一些学者认作我国总分馆模式的代表形式,即嘉兴模式、苏州模式采取的形式。

(2)总分馆的特点。总分馆制的主要特征是:统一布局、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通过共享资源、共享管理系统、共享服务制度、统一人员培训,形成营运成本较低的优势。[3,4,5,7,8,9,11]总分馆模式使图书馆建设主体上移,有利于解决资金投入问题,有利于统一规范管理。

嘉兴总分馆模式,资金采用多级投入方式,即市、区、乡镇按比例提供资金(1∶[KG-1.5mm]1∶[KG-1.5mm]1)。这种形式避免了资金一级投入、辖区一级政府负担过重的弊端,能一定程度地增强辖区政府办馆的意愿。[3]图书馆服务网络采用分级建设方式:分为总馆、区乡镇分馆、社区街道服务点共三级。总馆为分馆的依托,分馆辐射辖区社区街道服务点。资源和服务通过三级网络层层传递,解决末端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和规范管理问题。

2.2 深圳模式——图书馆之城模式

深圳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的目标为:确保全市每15万人拥有一个社区图书馆(室), 努力实现公共图书馆的全覆盖率, 力求形成全市星罗棋布的图书馆服务网络。[6,10]在资金来源上, 深圳市图书馆的资金来源于市财政, 区、街道图书馆的资金来源于区财政, 社区图书馆绝大部分的资金来源于区财政, 部分社区图书馆经费来源于物业公司、居委会等。 

图书馆之城的特点:

(1)四级服务体系。深圳推行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图书馆服务体系。考虑到行政“分级管理”和财政“分灶吃饭”的体制影响, 深圳市的总分馆制在区、街道图书馆两级实行总分馆模式, 市、区两级图书馆实行联盟图书馆形式。联盟图书馆重在资源采购协作、资源建设统一, 服务协调整合。通过市区各馆的功能定位和任务协调, 在构建形式上“一紧一松”, 形成了深圳特色的总分馆建设及运作机制。

(2)24小时自助服务系统。为了解决人口分布疏密不均及公共图书馆按行政层级设置所带来的服务区域重叠交叉、文献资源重复购置、服务效率低的问题,深圳图书馆自主研发了“城市街区24 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依托自助图书馆中心系统、物流服务车、自助服务机服务平台, 向城市街区输送图书馆服务。

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自助图书馆全方位有机结合,让深圳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得以充分流通, 构筑了一座虚、实服务相结合的“图书馆之城”。

2.3 上海模式——网络技术模式 

上海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基础是所设置的市、区(县)、社区三级公共图书馆系统。上海近年来致力于发展基于网络技术的图书馆的服务。图书馆网络服务不仅能推送到社区,而且直接推送到用户的桌面,力求实现依托网络技术的服务全覆盖。

当下,上海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还处于发展过程中,其显著特点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使服务深入社区基层。在城区,通过在商务中心等人流相对密集的场所建设图书馆服务终端,使终端成为图书馆服务延伸的触角。人们可以在办公室、上下班路上、地铁站、公交站,用电脑、手机等现代通讯设备享用到图书馆的服务。

上海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也是建立在城市发达的物流和通讯系统基础上的。特别对于印本文献,良好的现代物流系统至关重要。建设这种服务模式,涉及通讯基站建设、终端设备购置、终端场所选择、设备的运行维护、物流投入等许多方面。 

图书馆年终总结篇(9)

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又为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也为当代高校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便利。

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议面向高校图书馆需求的移动信息服务发展与建设,以期能够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再建设。

一、智能移动图书馆建设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变。当代大学生已经逐步开始习惯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设备阅读新闻、浏览信息以及阅读小说。

由此可以看出,时代的发展已经在逐渐改变当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将传统书本的阅读习惯转变为移动终端的阅读习惯。基于此,这种时代的发展潮流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

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当代大学生阅读习惯的改变建设智能移动图书馆。这种移动信息服务的提供能够改变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场所,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阅读方式。

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建设智能移动图书馆,以GPRS、3G、4G等移动为基础,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转投到移动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中。随着智能移动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当代大学生就可以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更加快捷、便利地查询想要的图书,并且在空间与时间中有了更加广阔的选择。

二、更加智能方便的图书综合管理系统

从高校图书馆的需求角度来看,大学生除了对图书馆的馆藏数量和质量有极大的要求之外,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也是大学生关注的重点。

高校图书馆为了提高大学生的阅读体验,积极利用现代化的管理设备和系统,针对图书馆的管理进行了极大优化。通过现代化的系统,高校图书馆能够更加快捷方便快捷地为大学生提供文献搜索、查询甚至预定的服务。

由此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图书馆提供的搜索、查询等服务的需求也非常明显。因此,在以高校图书馆的需求为移动信息服务建设的角度来看,其应该为大学生提供移动智能终端上的图书综合管理系统。

具体地说,移动信息服务应该为大学生提供数字图书馆上拥有的服务。例如,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大学生应该可以轻松地查询图书馆内的图书,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快速查询图书的信息,甚至大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点击对某些图书进行预约订阅。

大学生以上的所有操作都应该与高校图书馆直接连线,通过移动信息服务实现高校图书馆、高校数字图书馆与移动终端的实时连线。这就能够极大的方便大学生的阅读,能够真正实现移动改变生活的口号。

三、实现娱乐与学习相互结合的目的

此外,通过移动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就应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更加人性化和贴心的服务。

大学生作为年轻的群体,这就决定了大学生内心的活力。从某种意义而言,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对于部分大学生而言相对压抑,其内部安静的气氛让部分大学生感到并不自在。

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大学生不愿意到图书馆看书与学习,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在图书馆的气氛下这部分大学生的个性受到极大压抑。同时,在图书馆中,大学生只能一味的学习,很难通过适当的娱乐方式来缓解情绪和调节自己的学习状态。

因此,通过移动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就可以逐步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即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娱乐方式。

一方面,移动智能图书馆中高校图书馆可以做好图书的分类工作,将学习和娱乐分为两个大的板块。通过这项工作,大学生就能够快速找到学习类的书籍和娱乐性的书籍。当大学生需要缓解情绪时,就可以轻松找到娱乐类的书籍进行阅读,从而舒缓心情,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图书馆年终总结篇(10)

三、具体工作:

四、实施措施:

1,做到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各项工作按上级要求和学生需要去做。使“市一级图书馆”再创佳绩。

2,图书馆阅览室的各项工作与活动情况定期向校领导汇报,并向全体师生敞开,接受教师几学生的监督,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上一篇: 安装实训报告 下一篇: 村委会扶贫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