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数学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3 15:43:47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篇(1)

二、学生学习方法落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调查了解,相当一部分学生现在还在继续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部分学生解题时不遵循解题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过程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对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对方法不会归纳总结、融会贯通。

三、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灵活的教学方法

数学教师常用教具为:教案、课本、三角板、粉笔等。先进设备多媒体和电子白板等的正确灵活使用,依然困扰着每位偏远山区的农村教师,使农村数学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对于这种现象,仍值得我们去深刻思考。

四、家庭教育缺乏良好的引导

调查结果显示,56%的学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考试能拿高分就行,有40%的学生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没有采取任何可以有效提高成绩的措施,这显然是对数学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和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善和提高。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其学习的内在动力

初中数学是较为乏味的一门学科,由于其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又比较严谨的特点,使得数学成为学生学习困难的课程之一,大部分农村初中的学生不爱学习数学,觉得太难,没有学习兴趣。所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注重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利用多种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加以培养。例如教师利用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兴趣;或者利用已有的动机和兴趣形成更好的学习兴趣等等。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为教师应做到:(1)在生活和思想上要关心与爱护学生;在教学上,要严格地要求他们,让其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2)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灵活运用,就像智慧的窗户一样,只有窗户打开了,学生才能看到精彩的数学世界,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受益终身。(3)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和交流,让其树立自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充满关怀及和谐的气氛下茁壮成长。(4)多开展数学课内外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价值观。将数学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效地结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和活动,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价值观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改善教学设备,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由于受到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偏远山区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教学面临很多困难。要改善偏远山区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的现状,希望社会和教育行政部门能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大力支持;渴求学校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物质资源和师资力量的保障,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方法的改变。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篇(2)

二、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

农村学生因为接触新鲜事物较少,再加上年龄较小,故对新鲜事物更加好奇,适当的加以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很容易被激发出来的。因为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些许的新颖教学手段就能引起他们兴趣。如,我们可以用富有趣味性的或游戏式的教学手段来授课。比如我们在讲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用玩扑克的方式来学习。在学生们的心中,他们是非常喜欢玩的,但他们又被告知,上课玩扑克是不可以的。而现在我们上课时,老师却亲自带着我们玩扑克,非常有刺激性,学生们都踊跃参加。我们提前要说明游戏规则,A代表1,J代表11,Q代表12,K代表13,这是觉的24点游戏,我们可以再加一个条件,红色代表正数,黑色代表负数。然后我们选两个同学,随机从扑克牌中抽出四张牌,进行计算,谁先算出谁为胜。为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我们可以让全班的同学都参加进来,或者进行比赛。在游戏中,学生们积极、快乐地参与进来,在快乐中学习,寓学于乐,寓乐于学,活跃的课堂气氛形成了。我们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演示。在讲几何题时,我们用动画来演示图形的变化(如动点问题),让学生们形象地看到点的运动,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前所未闻的,会激发他们巨大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运用要循序渐进,慢慢地让学生们熟悉多媒体,不至因为过于对尊重事物感兴趣而忽略了对知识的学习)。多媒体把抽象的、难于理解的图形变成生动的动画展现出来,即使没有抽象思维和立体思维的学生也能看出来,降低了教学的难度。我们更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教学。我们可以用教材上的知识为引线,把相关的数学故事或数学人物介绍给学生听,如华罗庚的故事,祖冲之的故事、哥德巴赫猜想等,培养学生们刻苦学习的态度、为国争光的意识。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我们在授课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组内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角色,而让小组作为与其他小组进行竞赛的单位,让他们实现分工与合作。在这个过程,学生们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一个人的落后,可能导致整个小组的失败,同时也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有利于他们克服自卑的心理。自卑心理是农村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这种分组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组内的组长要负责整个组的组织与合作、指挥;在比赛中不可避免地要阐述本组的观点,或与其他组进行辩论,这对于不愿在众人面前讲话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篇(3)

二、接近实物

学习数学要灵活多变,不要机械地囿于课本知识的限制,让幼儿接近实物,通过眼睛的直接观察,通过触摸,对物的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把课本上的知识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比如认识物体的学习中,是学习各种图形,对于幼儿们来说,要想加深他们对物体的印象,最直接的方法,是接触实物图形。眼看、手摸、嘴说,他人说出图形,幼儿迅速指出具体物品。通过这样的学习,一般来说,所有的幼儿,基本上都能够准确记住学过的物体形象,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让幼儿增加他们的动手能力,加深他们的记忆,让他们准备一些小刀、一部分纸片,各种各样的盒子和一些农作物,让他们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实物形状,纸片用手叠,苹果土豆用刀切割,允许幼儿有自己的想法,制造教材里没有的实物形状,每次进行这样的学习活动,课堂上的幼儿们都十分踊跃,一片生机勃勃的学习景象让我十分欣慰。

三、带领幼儿走出课堂

大自然绚丽多彩,农村的幼儿们对大自然中充满着无限的向往,每次带领幼儿接近自然,融入生活,幼儿们都欢呼雀跃,手舞足蹈,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带领幼儿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优美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是上乘的教学艺术。比如说认识东、南、西、北,我们完全是在课外的“大自然课堂”完成的。我和幼儿们刚刚说明这个意向,幼儿们已经眉开眼笑了,我们拿着各种工具,走出教室,精神抖擞,通过各种景物来判断东、南、西、北各方位,根据工具来检验方位,幼儿们东跑西颠,忙的满头大汗、不亦乐乎,充分体现了对学习的兴趣,谁有能说学习数学枯燥无味呢?这说明质量很好的学习方法能够促进学习的乐趣,幼儿对东南西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比坐在教室里,去想象,去琢磨东南西北要深刻、正确的多,我接着推进,启发大家建筑物的建设和东南西北的联系,想一想自己的家,门口是朝什么方向?窗户各是朝什么方向?想一想植物的生长受方位的什么影响等等,为什么?幼儿其乐融融,对知识充满了好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启动思维,充分体味到了学习的乐趣。这样的学习,具体形象,加强了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四、让幼儿打好学习的基础

数学知识自有它的特点,和其他的学科有些区别,这就是它的环环相扣,比如说语文知识,上过三年级,也可以不经过四年级直接进入五年级,勉勉强强也是可以的,但是数学就不行,这星期的可没有听讲,下一个星期的课,恐怕无法进行;所以从一开始要让幼儿们在幼儿时代就打好数学的基础,好比建筑高楼大厦,一层一层的都要认认真真。学习数学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懂得数学的基本原理,也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就是幼儿们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本质,知道了数学是什么,知道了数学的研究方向,抓住、认清数字学科的核心内容,增进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技巧。美国的心理学家罗素认为,如果对原理能够掌握,对其认识到位和很好地进行把握,那么就会消除学习的难度,省下百分之四十的研究与分析的时间。懂得了原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学习活动,就会节约大量的时间;在理解的基础上解决学习问题,等于拿到了开启学科大门的钥匙,轻车熟路,省时高效。这样的学习轻松快乐,轻而易举,否则必然是事倍功半,教师、幼儿们都疲劳不堪。教师要让幼儿们掌握这种方法,养成打好基础的习惯,不投机取巧,一步步走向成功。试想,新的知识不能够很好地在头脑中形成轮廓,不能顺利地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又怎么能够新旧结合?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篇(4)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音乐对于开启人生智慧、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塑造人格和道德都有重要的作用。随着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的确立,音乐课程已作为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在学校中得以实施。然而,农村以及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由于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均衡,虽然音乐课已经作为必修课,但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加上音乐教育师资的匮乏,严重影响了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发展。

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文化和基础设施的落后,学生学习音乐,能上音乐课成了一种奢望。由于偏远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几乎没有或者教育质量不高,因此对于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采取生成性的、灵活性的策略。生成性策略主要是指动态生成的、灵活变化的方法。

一、以生成性策略加强音乐师资在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性

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发展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音乐教师的培养。如果音乐教师乐于在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教学或者有一种机制保证音乐教师的稳定性,那么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将大为改观。如何能让优秀的音乐教师资源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使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获得较好的音乐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学者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首先,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师资由于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不同,会影响到音乐教育的质量。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师有可能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较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可能不完善,但我们应该对此采取一种包容的心态,这是以生成性“态度”对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音乐师资的一种关怀和策略。

其次,对于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师资也应采取生成性的策略,应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请进来”就是把当地的民间艺术家和民族音乐的传人请到学校中来给学生授课;“走出去”就是让那些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师能够参加进修班和研修班提高自己的学历和科研水平。这样的策略有利于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师资的稳定性。民间艺人就生活在本地,他们不计名利把自己掌握的音乐文化传授给学生,这就稳定了当地的音乐师资。加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音乐师资的培训工作,也体现了“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政策留人、事业留人”的策略,使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师资愿意留在本地工作。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师队伍应采取“优先发展、政府主导、注重质量、统筹兼顾”的原则,促进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音乐师资的稳定。

二、以生成性策略促进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音乐课程内容的丰富性

音乐课程作为文化存在,而不是工具性的存在。学校音乐教育是以传播主流文化为己任。这造成我国音乐教育一直以来以欧洲音乐理论为中心,替代了中国音乐理论。而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遗产,怎样使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保护,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我们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就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以自发的状态传承和繁衍着。

进入21世纪,音乐教育提倡的是多元文化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课程内容多元化。随着音乐社会学、音乐民族学、音乐人类学、音乐治疗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走出了原来欧洲音乐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各地区的音乐课程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来编写材的。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开发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校本教材。如果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校本教材也很难编写,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选择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的民族民间音乐作为课程内容。通过以上的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课程内容会丰富多彩。以此为依据加强乡土音乐教材的开发是符合时代和音乐教育发展方向的。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取决于我们对这些优秀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我们不要强求课程内容的程序性,而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待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课程开发与利用,对课程设置采取灵活多变、动态生成的态度,最终目的是这种丰富性是对学生主体文化精神的回归教育。

三、以生成性策略提高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学评价的适切性

评价机制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长期以来一直重视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严重制约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对于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孩子的素质教育更应该加强艺术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评价应该采取动态生成性的策略。音乐教育的评价要从学生、教师和课程管理三个层面抓起。动态生成性评价是根据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现实情况,不用固定僵化的一种评价机制对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进行评价。评价的适切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对于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评价宜采取动态生成性评价。我们对于学生的最终学习成绩和习得能力给予灵活评价。不要以一个标准的评价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和能力提高的大小。不要让评价把孩子学习音乐的热情抹杀掉。只要学生接受了音乐文化的教育,音乐对他已经起到了素质教育的作用。

21世纪必将是一个“知识化时代”和“学习化时代”。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交给学习者固定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自由人格。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亦有权利享受音乐教育的机会。

(注:本文为教育部《农村与少数民族音乐教师培养人才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论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黑龙江流域传统艺术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项目编号:11BG077;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民族视角下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探析》,项目编号:11522057)

参考文献:

[1]李雁冰.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篇(5)

1 课题研究的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国面向新世纪的重大战略。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积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积聚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奠基工程,而其中西部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范为本。建设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是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保证。在新世纪初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支持西部地区师范院校的建设。“制定适应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培训规格与课程计划,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增强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与终生发展能力。”我国西部的高师院校,这里主要是指西部12个省(市、区)的地方师范学院(包括师范类为主的学院)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分,2003年我国西部的地方高师院校有53所,占西部高师院校数的81.53%,全国高师院校数的27.46%;2003年广西的地方高师院校有8所,占广西高师院校数的80%①。列举这些数字,说明西部的地方高师教育的重要地位。但西部高师教育更重要地是体现在新世纪它对西部大开发的作用上,即主要为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教育学、心理学等主干教育课程是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直接影响着数十万师范生的职前培养和数十万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②,对实现高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教师教育的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立足于广西山区农村特别是河池贫困山区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期望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所突破和建树。

2 课题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从中国农村教育研究的历史看,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提出过多种农村教育的理论和模式,如陶行知的“乡村教育”理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雷沛鸿的“民众教育”理论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如在我国一些地区开始探索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路子,现在已构建起农村“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农村教育新模式。一些专家、学者在农村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如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教育系编的《农村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郭道明教授主编的《农村教育经济学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余永德主编的《农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李少元研究员的《新世纪农村教育走向何处》(《人民教育》2002年第5期);谈松华研究员的《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教育学》中国人大复刊2003年第5期)等。在国外,当代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重视农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如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并实施“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农村服务计划”等。

然而,从总体上看,当前在我国对农村教育的研究,还未引起真正的重视。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深刻地指出:“要重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我有一种感觉,今天谈教育改革,讲教育现代化,总是着眼于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需要什么,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似乎还很少有人研究。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③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地方高师的教育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严重脱离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问题。例如,教材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学家睢文龙指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大头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师专培养的学生,今后主要去发展农村初中教育。可师专教育学教材对适应农村教育需要的问题,反映也很不够。”④这一突出的问题,至今在地方高师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如何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构建高师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改革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尤为匮乏。

3 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围绕师专的培养目标,注重联系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讲授教育学科理论;探索教育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在经常性教育见习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试图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如组织师范生去乡村初中开展教育见习和教育调查活动,以培养学生热爱和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教师职业感情及品质。这方面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中,我们做了相关的探讨,黄白等的“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摸拟教学研究”⑤、“经常性教育见习研究”⑥,罗之勇的“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研究”、“西部大开发与西部高师教育研究”⑦,唐毓首的“心理学教学改革研究”⑧,谢春艳的“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⑨等。在这些研究中,我们注重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总结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经验。在教育学教材改革方面,黄白等主编的《新编教育学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在教材中增编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容,反映了山区农村教育的实际。关注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如黄白的“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教育社会学研究”⑩。

本课题在2002年立项之后,为了使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更具针对性,首先,我们对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及教育课程教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主要是河池地区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及乡镇初中和小学校长、教师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二是当前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三是应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四是师范院校如何加强和改进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师教育,培养适应山区农村基础教育需要的教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并实施了面向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改革方案。

其次,参编出版课题教学改革所需的教材:一是《现代教育学》(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该书由宋书文教授主编,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编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编。该书凸现了现代的“大教育”观,其内容从宏观教育到微观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教育管理等),探索和构建面向21世纪教育学教材体系。它既体现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阐明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又凝聚了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如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等,反映了教育改革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并突出教育实践训练的内容。二是《现代心理学》(专著性教材,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宋书文教授为主任委员,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任委员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著。该书在整体结构上打破了以往单纯以普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为主线编写教材的惯例,整合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学等有关理论和内容,力求反映现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彭聃龄为该书作了序言,他评价说:“本书是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教材建设的一项创新的研究成果。”这两部教材已在我校2001级师范生中使用,增强了教育课程教学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师教育和培养师资的适应性。

4 课题研究的期望目标

本课题围绕新世纪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目标,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提高教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师范生的教育素质。教学改革的目标是:(1)适应培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初中和小学教师,构建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系;(2)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改革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3)探索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使其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同类师范院校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借鉴作用和推广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解决地方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理论教学脱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突出问题,打破封闭式的教育学科课堂教学,从而构建高师院校教育学科课堂理论教学与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整合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本课题完成的关键是处理好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在师范生学好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师范生适应基础教育特别是山区农村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师教育素质。加强常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优化教育课程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素质,适应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注释:

①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03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做的统计,《中国教育报》2003年5月8日.

②国家教委师范司教材处编:《教育学改革论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页.

③顾明远:《世纪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的发展前景和任务》,《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1期,第2页.

④睢文龙:《师专教育学教材编写的反思》,《教育学改革论文集》(国家教委师范司教材处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42页.

⑤黄白:《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课程·教材·教法》(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1999年第9期,第55-57页;2001年11月在南京·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办的“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作交流并在圆桌会议上作主题发言,收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等主编的《新世纪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走向》一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4-258页.

⑥黄白等:《经常性教育见习的尝试》,《高等教育》(中国人大复刊),1987年第10期,第47-50页;《谈师专经常性教育见习》,《河池师专学报》,1990年第4期,第93-96页.

⑦罗之勇:《对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的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专辑,第128-129页;《西部大开发与高师教育》,《河池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第68-70页.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

农村教育;乡土意识;教育功能;地方人才;社区文化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小康社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教育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2014年底,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为6186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5.23%[1],农村人口基数依然庞大,迫切需要农村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如今,农村义务教育基本上实现了免费模式,越来越多的农民孩子上得起学,而随着职业教育在农村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农民的生活与生产技能。但是在当前的中国农村,很多观念还是比较落后,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困境依然存在,探讨我国农村教育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农村教育的意义

我国的农村教育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有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剖析了教育在农村地区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农村教育的理论与价值。例如,陶行知把农村教育看作是立国之本,他认为中国的农村非常落后,农民的人口又多,只有抓好农村教育,中国才会进一步强大[2]。晏阳初则认为农村要发展,教育需先行,农村教育是帮助农民脱离“贫穷、愚昧”的主要途径,是中国富强的基本要素[3]。如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党和国家一直以来的重要任务,而在这其中,农村教育凸显出重大的作用。

(一)农业发展离不开农村教育

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农业大国,中国一直重视农业的发展,可以说,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所在,是养活十三亿人口的第一产业,农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我国社会安定团结的重大工程,所以农业的稳定发展是我国现代化愿景实现的基本条件。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跟西方发达国家比较,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有必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采取一定的手段措施对我国的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教育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根本手段,为了突破农业发展的瓶颈,需要不断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然而一直以来,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在观念上也难以改进,很多农民的孩子仅仅把读书当作通往城市的桥梁,而忽视了教育的本质,使得农业人才日益缺乏,农村生产力增长缓慢,技术措施止步不前,造成大量的土地荒芜、土质退化,加上森林的滥伐,使得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农业生产环境不断恶化,极大地影响到农业的稳定发展。面对这一现状,若对农村教育加以重视,在教育的过程中传播现代化的农业科技知识,使更多的农村科技人才脱颖而出,逐渐转变农民的观念,提倡环境保护,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农业发展,进一步展现农村教育的意义,我国的农业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局面。因此,农业发展是离不开农村教育的,两者相辅相成,农业发展离不开农村教育,而农村教育也是以农业发展为前提的,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加强农村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决策。

(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前提是发展农村教育

无论在教育学领域还是经济性领域,都认为经济和教育是分不开的,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规模是由经济所决定的,而经济的发展需要教育推动,教育水平跟不上,经济的快速发展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同样,农村经济和农村教育也是密不可分,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与其收入是成正比的,从中可以看出农村教育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出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农民都住上了新房、开上了小车,缩短了与城市的差距,而这些成绩的获取,与党和国家重视农村教育息息相关,包括农村教育政策的推出及教育基础措施的落实。当然,这只是一个宏观上的现状,具体来看,我国贫困县、贫困村的数量依然不少,文盲与半文盲的人口比例较高,许多农民的教育文化程度只有小学水平,落后的农村教育对农村生产力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发展农村教育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前提,只有不断加强农村教育的质量,完善农村教育的基本设施,改变农村教育的传统观念,以此来调整农村社会的文化结构,才能从整体上真正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三)农村教育是提升农民素质的主要途径

受封建社会影响,当前依然有不少农民含有封建思想,例如重男轻女思想、迷信思想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民的整体素质。而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民素质的内涵也发生了改变,除了传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之外,还增加了农业技能素质、农业理论素养等。可以说,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而我国的不少农村地区,存在封建意识浓厚及小农经济思想等,且缺乏环境保护观念,法制意识薄弱,农业技能低下,农民接受新科技、新事物的能力较差,造成了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为落后[4]。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农村教育跟不上,教育体制落实不到位,从而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脱节。因此,要重视农村教育,并将其作为提升农民素质的主要途径,促进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使农民真正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力量,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困境

虽然我国的农村教育理论起源较早,但真正实现质的飞跃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随着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新一代农民的文化程度得到了普遍提高。如今,我国的农村教育实现了多元化发展,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农村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地加强,农村教育体制正在成功转型。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清当前农村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是:乡土意识薄弱,农村教育只是“跳板”;农村教学缺乏实践,“死读书”现象严重;农村教师待遇较低,师资流失量大;农村教育功能较为单一,社区文化落后。

(一)乡土意识薄弱,农村教育只是“跳板”

在我国的社会发展历程中,城乡二元结构永远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虽然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户籍改革也在进行中,但城市与农村之间所存在的“鸿沟”,短时间内是难以抹平的。相对于农村来说,城市所具备的优势巨大,无论是交通基础设施、区域地理位置、居民保障制度、人均收入水平等,农村都远远比不上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农村甚至是“落后、封闭、保守、贫穷”的代名词,加上城乡户籍改革尚没有完全到位,农民若要落户城市,除了在城市购买商品房之外,另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送孩子上大学,利用教育打开通往城市的“门”[5]。鉴于经济水平,很少有农民能够在城市买得起商品房,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农村教育几乎是通往城市的唯一途径。城乡二元结构不打破,这一现象将一直存在,同时也是农村传统教育体系的一大特色。“考上大学,当上城市人”是当前大多数农村子女教育的头号信条,但也造成了农村子女乡土意识薄弱,农村教育仅仅是一块“跳板”,而很多农村学校只强调升学率,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都以升学为目的,很少有涉及乡土本身的,这也是农村学生乡土意识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可能了解全国各地的人情风貌,对一些著名城市、山川风景了如指掌,但不一定了解本土的情形,缺乏本土文化的传承,甚至有一些农村大学生落户城市之后,很少再回农村,甚至看不起农村。

(二)农村教学缺乏实践,“死读书”现象严重

在教育领域,理论结合实践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理论需要实践来验证,实践需要理论来指导,两者是统一的[6]。但农村教学通常偏重升学率,“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普遍存在,加上农村子女的重要目的就是通往城市,对于必考的教材,他们通常能够倒背如流,为了应试而读书,实践操作极度缺乏,“死读书”现象严重。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方面,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以及中小学生的接受能力,重理论的做法还不至于让学生偏离人生成长轨道,但高中教育甚至职业教育还采取这种做法,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使得他们实际动手能力低下,社会立足本领不足。而当前我国城市的就业形势严峻,并非每一位农村大学生都能够在城市里找到工作,如果无法在城市立足,很可能要重回农村。由于这些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只会理论知识,与现实脱节严重,就算回到农村也不一定能快速掌握劳动技能,这就给农村社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反过来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三)农村教师待遇较低,师资流失量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决定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基本因素。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师的待遇有了明显的改善,地位也有了较大的提升,“尊师重教”成为社会上的一种良好风气[7]。但是农村教师跟城市教师相比,待遇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甚至有扣发工资、延期发放工资、发放不足额等现象发生,加上农村教育的行政干预较多、教师缺乏培训和交流、居住条件得不到改善、教师的娱乐设施匮乏、升职涨薪机会较少等因素,使得一些农村教师难以安心工作,如果有转行或工作调动的机会,他们往往更倾向于外面的世界,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师资的流失量大,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招不进人、留不住人”的问题较为突出。如何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困境。据相关数据统计,2010-2013年间,全国乡村教师数量由472.95万降为330.45万,短短三年时间,乡村教师流失率达30%[8]。农村教育要发展,保持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所以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农村教育功能较为单一,社区文化落后

农村教育不止为城市输送人才,还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农村教育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许多农村地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功能较为单一,教育定位和教学模式很少涉及培养农业人才方面,这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相脱节。基础教育实行的基本上是单一型的理论教育,完全脱离了劳动生产,素质教育不多,创业教育几乎没有,而职业教育也大多以理论为主,缺少培训基地与实践课程,大部分学生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拿到文凭证书。农村教育功能的单一化,跟农村社区文化落后也有很大关系,这是因为农村劳力基本都进城打工,仅仅依靠留守的老人孩子,是难以繁荣农村社区文化的,这间接造成了农村文化培育的滞后,如何脱离农村成为大多数孩子的向往,他们能做的是勤奋读书、考高分、上大学,这与一些农村学校应试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甚至有些学校相互间还会攀比,送出去的学生越多,越以此为荣,使得农村教育功能难以朝多元化发展。

三、当前农村教育困境的解决措施

针对当前农村教育所存在的诸多困境,迫切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否则这些问题的持续存在,将阻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今,农村教育日益凸显出其作用和价值,如何对农村教育体系进行创新,使农村教育的发展走出困境,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加强乡土意识培育,发扬农村传统美德

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无论在文化还是经济上都较为落后,虽然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也再三强调要尽快解决“三农”问题,并于2015年2月1日正式《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9],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第十二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展现了党和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决心,但是城乡之间所存在的差距短时间内依然是难以拉近的。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农村在落后城市的同时,也有着一定的长处,例如空气更加新鲜、环境更加优美、民风更加朴实、邻里更加和睦,这些都是城市难以比拟的。农村有很多传统的美德,例如诚恳、守信、勤俭、尊亲、敬长等,并得到很多城市人的认可。这些农村的道德体系和伦理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有必要加强农村孩子的乡土意识培育,增强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人生道路有很多,走进城市并非是唯一的一条,为家乡的建设作出贡献、跟家乡人民共同富裕,也是非常崇高的信条。随着乡村旅游热、“农家乐”、“乡村养老”等热潮的兴起,很多农村地区也迎来了致富的机会,农村教育应改变观念,多创新教育理念,充分发扬农村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

(二)增加实践教育,培育地方人才

在传统的农村教育中,奉行的是理论教育,很少与生活、生产相连,很多农村子女的目标是通过读书走向城市,这种价值观念也造就了他们“死读书”的背景,其产生的结果是忽视了农业技术与生活技能,并成为农村生产力低下的主要因素,这显然不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因此,农村教育应增加实践教育内容,促进农村子女的农业技术掌握,提高生活技能的培训,这有两个方面的好处。第一,农业技术的掌握可以帮助农村子女获得更多的生存技能,为将来返乡创业做好准备,同时还可以推动农村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从理论传授型向职业教育型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服务面,培养出更多的一专多能型人才。第二,生活技能的提高使得农村子女更加了解生活的真谛,学习到更多的人生知识,包括精神面貌、人际交往、生活常识等,具备更好的心理素质和更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且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实践教育还可以培育出更多的地方人才,由于农村社会比较分散,很多人守着三分地就满足了,如果没有人组织与号召,就不会有积极性,而地方人才正是带动农村社会改进与发展的“领头羊”,代表着创新与改革。地方人才应该熟悉本土的地理地形、人情风貌,在家乡建设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利用本身掌握的农业技术创业致富,在当地树立起标杆,充分发挥出榜样的力量,并且能够通过技能“传帮带”、帮助农民推广优良农产品,带领家乡人民共同致富[10]。

(三)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在待遇上差别较大,相关部门应重视该问题,通过各种融资途径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以留住更多的教师人才。例如可以向上级部门申请教育资金辅助,或者跟相关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合作,以定向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式,争取到这些机构和单位的资金支持,以此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师待遇,激发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11]。此外,在农村教师住房、评职称等方面,也尽量能给予优惠、开“绿灯”等,使农村教师能够教得“称心”、住得“安心”。农村教育还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可持续发展机制,全面提升教师整体上的素质。例如可以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不断对教师编制进行完善,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到队伍中来;也可以构建教师培训制度,培养当地的青年骨干教师,建立起教师流失的补偿机制,以此来提升农村教师的素质,并起到稳定教师队伍的作用。农村学校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培育教师的使命感,自愿投身于农村教育的事业中。相关部门还可以帮助农村学校与城市中的师范院校对接,定点培养师范生,为农村学校招募更多的一线教师。

(四)加快建设社区文化,丰富农村教育功能

为了改善生活,很多农村青壮年劳力纷纷进城打工,留守老人与孩子日益增多,农村社区文化较为缺乏,农村教育功能单一化现象严重。在此背景下,农村教育应肩负起社区文化建设的重任,不断加强乡土文化的培育,让更多的学生热爱家乡。从教育功能上看,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是有所区别的,创新农村教育应紧密联系当地实际,不能单纯地学习城市教育,否则可能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12]。首先,丰富农村教育功能应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不断拓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功能,学校既是乡村的信息资料中心,同时还是娱乐活动中心、社区文化传播中心,实现农村学校的多元化发展,全面为农民朋友服务,充分发挥出农村文化的社区效应,使当地农民的文化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其次,要充分整合当地农村教育资源和城市教育理念,做到取长补短,以提高农村学校在文化方面的品味,延伸农村教育内涵,发挥自有的教育特色,并加入更多的实践教育内容,走现代化的教育发展道路,提高农村教育的适应力和内在价值。第三,以自然村和行政村为基本单位,以乡镇为引领点,在市县的指导下,做到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统筹安排,在师资队伍、教育经费、基础设施等方面统一规划,在节省资源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地方办学的整体水平,以显著的办学效益实现农村学校的平稳发展,不断改革教学理念,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出更多的当地人才。

综上所述,当前中国的农村教育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包括农村子女的乡土意识薄弱,只想通过教育走进城市,做一个城市人;农村教学缺乏实践,农村孩子的“死读书”现象较为严重,生存技能不高,影响到成才率;农村教师待遇较低,难以安心工作,农村师资的流失量大;农村教育功能较为单一,且农村社区文化落后,使得农村教育功能难以朝多元化发展。针对这些困境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不断创新农村教育体系,真正凸显出农村教育的作用和价值,这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非常有利的。

作者;徐海生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4年末城镇常住人口7.5亿乡村常住人口减少1095万[EB/OL].

[2]吴擎华.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中华文化论坛,2014(11):51-55.

[3]刘河燕.晏阳初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农村教育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9(10):159-160.

[4]田夏彪.多元一体: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价值的定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6(4):68-72.

[5]李学容.警惕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倾向———对农村教育城市化的审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6):1-3.

[6]官爱兰,周丽萍.新型城镇化下的农村教育:“干涸”、“贫血”及“缺土”[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4):5-8.

[7]田夏彪.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文化认同功能失衡及其对策[J].教育探索,2014(5):9-11.

[8]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全国乡村教师3年流失30%地位低待遇差是主因[EB/OL].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篇(7)

Abstract: future of rural education is the solution to the "three rural" issue and the basis of the key, and the education of rural women’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rural areas is also related to the fair sex education ﹑ harmony and the building of new countryside. First, a brief review of articles related to women’s education abroad, an academic point of view of ideas and theories, followed by China on the education of rural women in the physical sense ﹑ policy ﹑ three levels of the status quo missing the final analysis of public policy choice of the plight of four, revealed the problem, And to seek a common solution to the path of change.

Key words: rural areas; women’s education; education system; system deficiencies; policy dilemma

前言

在西方女性运动的第二次高潮中,教育成为女性主义者特别关注的领域。她们认为,传统教育无处不表现出性别化的明显特征,因此,在理论上必须突破以“以男性为标准”的传统性别角色理论和社会分工理论,在实践上建设性别公平化学校,进行社会公平化教育 [1]。改革开以后,中国农村女性的受教育范围扩大,文化水平普遍有所提高,然而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如李凤彩、赵秀权就主张农村妇女受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应当从树立农村妇女自然意识、抓继续教育和更新思想观念三方面入手,改变目前这种状况 [2]。何丽君认为基础教育中存在着起点、过程和结果的不公平,这是由政策、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内部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提出政府保障、社会支持基础教育中的性别公平和基础教育内部注重性别公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2]。方敏强调了目前教材中存在着普遍的性别差异,提出通过两性角色的重新定位,消除性别差异现象以及在教材中加入性别角色讨论的内容来提高性别视角[2]。在我国,较之农村男性教育与城市教育,农村女性教育无疑是国民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因而认真梳理其现状和成因,有助于分析政府面临的复杂困境,确立正确的政策导向,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促进教育和谐。

一、农村女性教育体系在实体层面的缺失

(一)中小学阶段女性失学人数依然庞大

教育部于2006年5月的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至2005年年底,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5%,其中男、女童入学率分别为99.16%和99.14%,男、女入学率性别差为0.02%。小学辍学率为0.45%,其中女童0.47%。初中阶段辍学率为2.62%,其中女生2.31%[3]。上述数据的确让人欢欣鼓舞,然而也不能不让人思考数字背后的隐忧:其一,由于我国农村女性的基数庞大,学龄女童小学未入学、辍学的0.86%、0.47%及女生初中辍学的2.31%推算起来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其二,上述数据没有将城乡区别进行统计。事实上,女性小学和初中辍学率中农村女性的比例占到绝大部分,这些适龄女性多数处于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以下一组数字能让我们清楚的了解农村女童失学的严重程度:农村1987年失学儿童中女童占到83%,1995年这一比例是66.4%,而到了2000年,中小学辍学女童还占58.52%,其中小学失学女生占失学儿童总数的59.01%。初中失学女童占到总数的58.37%[4]。

(二)流动女童接受教育异常艰难

随着我国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大批学龄儿童随父母进城,成为背井离乡的“流动儿童”。环境的改变,往往导致农民工家庭面对贫困,身份歧视和城乡户籍限制的时候陷入不知所措,孤立无援的境地。徘徊于城市的边缘,这些儿童在寻求接受教育的道路上行走得非常艰难,而其中又以女童的处境最让人担忧,较之男童,她们的失学风险要高的多。2003年9月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的“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状况调查研究报告”表明:流动女童在学比例96.01%,低于男童97.4%;女孩失学比例为3.9%,明显高于男童2.6% [4]。在流动儿童的受教育中,依然存在对女童性别的歧视和受教育权利的侵害。她们的教育权利要么被忽视,要么被剥夺。可以预见,这一部分学龄女性如果以后不能接受继续教育将会成为新一代的文盲和未来文盲的主体。

(三)残缺不全的农村妇女再教育

我国的文盲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贫困山区,而其中女性文盲占据了一大半的比例。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10%抽样的资料分析,全国女性文盲占文盲总数的70.1%。在我国1.8亿文盲中,女性有1.26亿,而这1.26亿多数是农村妇女[5]。究其原因在于:

1. 公共教育条件的缺失。大多数农村都比较贫困,只好把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到中小学教育,对于妇女的再教育一方面是重视不足,另一方面也是有心无力。因为无法拨付相应的经费,很多地方办不起成人学校和职业教育,甚至连夜校也开办不了。对于一些有能力负担的家庭来说,想学习却往往因为没有教学条件和资源而不得不放弃求学的愿望。

2. 经济拮据和缺乏受教育意识。很多农民家庭只能勉强维持温饱,根本没有多余的经济能力来负担妇女的再教育费用。对于有学习欲望的妇女来说,教育成了奢侈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痛苦。受封建传统的影响,农村女性往往与男性相比较成就欲望低,学习动机弱,其角色局限于操持家庭和教育子女。

现代和成熟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开放教育,是一种追求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的惠及全民的国民教育。建立现代女性终身教育体系是我国当前及今后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孜孜以求的目标,是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困难显而易见,因而任重道远。

二、农村女性教育在意识层面的缺失

1. 家庭和社会“女不如男” 的性别偏见。在一些农村地区,女孩子被认为是没有必要接受教育的,她们一生的归属就是家庭,依靠是丈夫,使命就是相夫教子,做一个贤妻良母。女性的角色被定格为丈夫的附属。到了现代,我国农村家庭还是对男性的期望普遍高于女性

,家里如果有多个子女,则优先考虑的是送儿子入学。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从小辍学,未成年就外出打工,成年后嫁人,生儿育女,是大多数贫困农村女孩的共同的生命轨迹。

2. 教材内容设置中的“男性价值偏向”。根据史静寰学者的研究,现行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女性形象仅仅占19%;男性形象则占81%。在职业分工和角色定型上,幼儿读物中表现出来的性别刻板印象也十分明显:儿童读物插图中,100%的科学家是男性、100%的工农兵是男性;100%的教师是女性、97%的服务员是女性[6]。甚至在中学阶段的课本里,男性还是多以领袖﹑科学家﹑企业家的面目出现,象征男性的主宰地位;而女性则多以教师﹑护士﹑服务员等面目出现,暗示着女性的柔弱,低能和对男性的从属。“教材内容的性别偏见必将影响女性对所属性别角色的认同和归属,并使社会的性别偏见合情合理化”[7]。

3. 学校教学过程中的“男优女次”倾向。中小学的教师中也有一些受到“男优女次”思想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认为男生更聪明,思维更活跃,发展前途比女生要好,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关注男生而忽视女生。这往往导致女生难以得到展现和锻炼自己才能的机会,变得腼腆﹑沉默﹑自卑﹑拒绝与人沟通,甚至逐渐地失去自我认同。

三、农村女性教育在公共政策层面的缺失

宪法和法律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最大最根本的公共政策,但是其对于女性享有与男性同等受教育权利之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从现实的角度来考量,我国的公共政策在指导和促进女性教育的发展方面有着明显的缺失。其一,缺乏支持女性教育的专门具体政策和制度,涉及到具体的女性教育规划和实施,支撑女性教育发展的财政政策。其二,政府部门同样忽视教育领域中的性别意识,人为忽视男女教育发展的不平等,导致宪法和法律的原则精神无法落实,长年累月,致使我国农村女性教育困难重重,积重难返。“其实,目前义务教育中的众多不公平问题最终都可以还原为政府政策和制度问题。其本身就是政府层层卸责或所制定的政策、制度缺失或不健全所造成的”[8]。 因此,还必须从政府的政策角度出发,从公共治理的层面分析女性教育缺失。

转贴于

四、公共政策选择的困境

女性教育体系发展的不足和缺失是农村教育中所暴露出来的重大问题之一,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深刻性。残缺的农村女性教育是封建意识﹑经济贫困﹑国家政策的不当等诸多原因造成的多因一果的产物,要彻底的予以解决,就需要从政策选择的角度来分析。

(一)如何统筹城乡女性教育发展,缩小差距,确保公平

一直以来,政府教育投入城乡不均衡,严重向城市倾斜,全社会的教育支出,城市使用77%,农村仅仅用了23%。城乡教育差距十分巨大,城乡女性教育水平的差距尤其明显[9]。2003年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城市15及15岁以上女性文盲半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8.07%,而同期农村却为21.72%,为城市的近三倍(见下表)。

2003年全国分城乡15及15岁以上女性文盲半文盲人口

单位:人

数据来源:2003年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4[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统筹考虑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在农村地区实施公平的制度,促使国家财政承担起在农村应该执行的职责,向农村、农民以及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有益需要和公共品,是国家财政义不容辞的责任[10]。因此,如何平衡城乡之间女性教育的差距,确保公平是公共教育政策不容回避的又一大困境。

(二)如何将女性教育意识纳入公共政策范畴,彰显性别公正

我国教育中的性别不公正,女性教育意识的缺失由来已久,在农村地区更加明显。作为一种思想意识,性别公正意识在全社会的树立和深入人心仅仅依靠社会自身运行的惯性来得以进步显然是不够的,这有待国家和政府在政策层面的介入,因为“政府管理的基本哲学是实现社会正义,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实现和保障社会公正”[11]。政府要扮演好性别平衡的角色,关键在于思考如何在教育立法和制度层面将女性教育意识纳入,从法律的高度突出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目前我国有关保障基础教育性别平等的法律条文对女性的权利规定过于笼统,没有突出女性的权利,面对坚固如堡垒的传统意识,这样的文字未免显得有些无力。笔者认为,农村女性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极端落后,政府对农村女性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女性教育的功课不及格,因此,予以“补课”理所当然。关键在于怎样把握立法过程中的尺度,在强化国民女性教育意识的同时又不至于顾此失彼,损害男性的权利,引起性别冲突。

(三)如何兼顾农村女性入学率和受教育的过程与结果

虽然至2005年年底,农村学龄女性的入学率得到很大提高,但是,也正是由于政府长期关注农村女童的毛入学率,女性的受教育过程被忽视,成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盲点。在一些特别贫困的农村,校舍要么破烂不堪,风雨飘摇,要么就设在破庙和山洞里。把石头架起充当凳子和桌子,用木板当黑板,捡来的石灰块做粉笔,条件极端艰苦。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fw789.com。其次是教师学历偏低,教学质量低下。虽然2000年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68. 43%,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87%,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6.19%,但是在农村,中、小学教师合格率远远低于这个比率[12]。在少数民族地区,老师常常是民办或是代课老师,任务重,待遇差,教师队伍十分不稳定。而且教师队伍当中男女教师性别结构不平衡,女性教师太少。这些无疑都会对女性教育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农村女性的教育状况令人担忧,因而如何在提高农村女性入学率的同时关注其受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是一大难题。

(四)如何规划建立未来农村女性终身教育体系

现代女性教育是开放的教育,本质上应当使女性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能力得到充分施展,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新时期女性终身教育体系的内容涉及婴幼儿时期平等的关爱和性别意识启蒙,青少年时期的社会性别知识教育与平等意识培养,中青年女性的教育和培训,老年女性的教育和培训[13]。目前国家的努力还集中于基础教育的普及,缺乏专门的女性教育(下转第12页)(上接第7页)法规和政策和完善的女性再教育体系,也欠缺成功的经验,甚至大多数国人缺乏最起码的女性教育意识,一部分农村女性正在为获得最基本的教育机会而苦苦挣

扎。在这样的前提和环境下,探索、规划和建立未来农村女性终身教育体系无异于白手起家。因此,如何借鉴国外的有益的经验,探索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女性终身教育体系并使之加速发展,尽快融入世界妇女进步的现代潮流也是未来政府和社会面临的一大困境。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倡导的核心理念,教育体系中的性别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社会的进步不仅是以时间为单一主轴的纵向进化,它还体现为男女共同的进步。农村女性教育在未来需要投放更多的关注和努力,因为这是新农村建设走向实践和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一环。面对农业女性化﹑老龄化对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巨大挑战,提高女性的文化素质迫在眉睫。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当前我国农村女性教育体系的落后和缺失,分析其原因及困境所在。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是政府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史静寰.现代西方女性主义的教育理论与实践[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2]庄渝霞.中国性别理论研究综述[J].学术交流, 2005,(6).

[3]教育部.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教育部网站.fw789.com

[4]宋月萍,谭琳.论我国基础教育的性别公平[J].妇女研究论丛,2004,(2).

[5]咸迪勇.中国农村妇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1994,(2).

[6]史静寰.教材与教学:影响学生性别观念及行为的重要媒介[J].妇女研究论丛,2002,(2).

[7]潘云军.学校教育中“女性教育意识”的缺失、错位与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6,(1).

[8]韩传龙.从公共产品供给看农村义务教育的困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5).

[9]曹晔.政府履行农村职业教育职责的理论依据与实现形式[J].职业技术教育, 2004,(22).

[10]尚长风.公共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篇(8)

1.信息意识方面

信息意识是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功能、价值重要性等的认识。我们以农村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对信息以及信息技术的态度为基点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⑴信息需求强烈,但满足需求的行为在总体上没有达到高度自觉水平

教师信息需求的强烈程度反映的是教师搜索、吸收信息的动机水平。调查发现,农村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的信息需求强烈,有的教师认为需要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希望能及时了解教学发展的动态信息。他们对现有信息条件,获得信息的手段途径等方面的满意度只有10%,这反映出教师信息需求的强烈程度。但较强烈的信息需求与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客观信息环境之间存在矛盾,使农村少数民族教师满足需求的行为在总体上没有达到高度自觉水平。表现在: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够采取积极措施满足自身的信息需求。当问及教学过程中出现信息、知识匮乏时的举措,仅有少数的农村少数民族教师表示会积极采取各种方法加以解决。大部分教师表示在学校条件许可范围内能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则听之任之。

⑵对信息技术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在教师角色期待和现实之间难于找到平衡点

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获取、利用和开发信息。调查发现,80%的农村少数民族教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会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65.3%的教师认为中小学教师应该掌握教学软件的设计和制作技巧。数据表明,随着教育发展和政策导向,教师信息认识有一定提高。但调查也同时发现,由于农村地区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教育教学条件上的匮乏,使大部分教师在认识到信息对教育教学重要性的同时,感到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以及农村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在现实条件下可成就的角色之间有强烈的冲突,在二者之间很难找到平衡点。调查显示,80%以上的农村少数民族教师认为如果有学习信息技术的机会,表示会参加。即使培训需要教师自费参与时,仍有20%的教师表示愿意考虑参加,这在教师工资水平还不高的农村少数民族地区是难能可贵的。

2.信息知识方面

信息知识包括信息理论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是信息素养的基础。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地区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知识水平不容乐观。表现在:

⑴信息理论知识匮乏,缺失状态严重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往往需要在实践中体会,农村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技术实践的不足直接导致对信息理论知识的忽视。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农村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更突出地表现出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部分教师把信息技术简单理解为电教,有的教师把信息技术等同于计算机技术,还有的教师表示信息理论知识没用,不如直接学点技术实在。教师们很难意识到任何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都要以一定知识为基础,教师信息知识的欠缺必然伴随着信息能力的低下。

⑵受信息环境影响,有限的信息技术知识无法内化

农村少数民族地区总体经济水平仍不高,教育投入还比较少。虽然教育扶贫项目帮助部分地区学校初步改善了硬件设施和信息条件,但总体而言,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信息环境还很差。受此影响,即使教师们通过各种培训或进修途径获得一些信息技术知识,但回本地区、本校后却无法延续信息活动。 因此使有限的信息技术知识浮于表面,无法内化,而且极易遗忘。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最基本的常识性信息知识,仅有35%农村少数民族教师知道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幻灯片。

3.信息能力方面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没有信息能力,信息素养就成为一句空话。信息化教育中,教师信息能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能力的主要特点有:

⑴教师信息能力在信息源和信息渠道的约束下,只能作基础层面的低效体现

由于农村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投入的不足和偏远的地域特点,使很多学校的计算机特别是网络资源几近空白,绝大多数学校只有数量有限的常规媒体。虽然多数教师具有使用常规电教媒体的能力, 但适配软件的不足,又使这类媒体无法成为主要信息源。广大农村少数民族教师首选信息源依然是传统图书资料,这使教师信息能力只能在传统信息源和信息渠道的约束下作基础层面的低效体现。调查结果证实了这一点,在四个可复选信息源中,个人购置和学校图书资料的选择频率分别为40%和58%,网上信息源的选择频率仅有6%,对常规媒体使用情况调查表明,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表示会使用简单电教媒体,投影仪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设备之一 ,20%的农村少数民族教师制作过幻灯片或投影,但教师普遍认为在教学中对电教媒体的利用不够充分,缺乏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

⑵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信息能力亟待提高,许多教师尚无危机意识

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信息能力是教师信息能力中最具时代特色的部分,如果这方面的能力缺失,信息素养只能停留在低水平层面上。而调查表明,这恰恰是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教师信息素养中最薄弱的部分。访谈发现许多教师对此尚无危机意识,没有认识到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新技术将促使教学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仍在沿袭传统的思维方式思考这种新生事物。

4.信息道德方面

信息道德认识模糊,信息道德体系不健全。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在任何形式的教育中教师自身的道德水平能够影响其劳动产品。在信息化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具备传统教育范畴的品德修养,更要具备一种新型的品德─信息道德。在信息空间中,教师要懂得与信息技术使用有关的经济、法律等知识;要懂得并遵循网络空间的游戏规则。调查教师对于在科研教学文章中直接使用网上下载资料的态度反应各异,有36%的教师表示无所谓。这表明广大教师没有较明确的信息道德标准,信息道德认识模糊。

二、农村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氛围的差异性,影响新疆农村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因素也不同。除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教育观念陈旧、教学资源缺乏等基本影响因素之外,我认为农村少数民族中小学学校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文化氛围也应是影响农村少数民族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下面我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信息基础设施落后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农村少数民族中小学在计算机设备数上很缺乏,教师用机每校平均2台,有些学校没有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和校园网的拥有量远远低于县级的学校,小学的拥有量几乎为零。在信息基础设施落后的条件下,教师缺乏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物质环境支持,影响了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积极性。

2.信息化教学资源匮乏

农村少数民族教师能够接触到的一些软件多是面对城市的内容和硬件配置,更偏远的乡村由于不具备卫星传播和网络系统等先进的信息传播设备,教师不能及时得到新的教学信息,课堂内容大多局限于传统的教材。在我们对农村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查时发现,多数少数民族教师能够理解和接受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式,但由于缺乏适合于农村学生学习的信息化学习资源,新课程改革在具体实施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3.教育观念落后,缺乏对信息素养深刻的认识

由于我国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农村少数民族教育仍以 “升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目标。通过升学跳出农门,变成城里人,是农村少数民族孩子追求的最大人生价值目标。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肩负着比城市教师更重的教学压力,很多教师认为只要把学生的成绩提上去了,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学校领导在评价教师教学成绩时,也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标准。大多数农村少数民族教师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提高信息素养的意识。

4.农村少数民族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文化氛围淡薄

在农村少数民族学校信息设施建设、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农村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较差是必然的。我认为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环境并不仅仅是物质支持条件的满足,如果农村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能利用有限的信息设备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自觉提高自身的素质,学校领导和教师形成使用信息技术的自觉意识和行

为,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在实践中就会得到不断的提升。

5.缺乏与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相适应的培训

农村教师参加信息素养教育的机会很少,当地相应的培训机构也很缺乏。培训内容局限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多媒体、网络等计算机技能方面的知识,缺乏相应的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知识。培训方式一般是“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教师不能结合自己的学科进行有效的学习。培训的结果是教师在实践中不会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能与学科课程很好地整合起来。

三、农村少数民族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1.政府部门加大对农村少数民族地区信息设施投资的力度

为尽快实现教育信息化,国家、地方有关政策应向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加大对偏远、贫困乡村地区的投资力度。继续抓好农村少数民族“校校通”工程建设,使农村少数民族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优秀的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少数民族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对偏远、贫困地区的信息设施投入,以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少数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2.建立适应农村少数民族教育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长期以来,多媒体学习光盘、网络课程学习资源城市化趋向特别严重,农村少数民族学生缺乏适应其生活、学习特点的信息化学习资源,这样给农村少数民族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信息资源开发者在开发数字化资源时,应关注一下农村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使他们在了解城市文化的同时,也能继承农村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条件好的农村学校,也可以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校本信息化资源。

3.转变传统的农村少数民族教育观念,提高少数民族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我认为,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在继承农村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应该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信息化社会带来的现代化信息资源。信息化社会除了需要人们具备传统的“读、写、算”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信息素养。农村少数民族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改变传统的“精英教育”观,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农村少数民族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能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4.加强农村少数民族教师的培训,开展农村少数民族教师信息素养教育

教师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加强对教师信息素养的教育,是信息化社会对教师职业提出的新要求。农村少数民族教师信息素养教育除了和城市教师一样,培养其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之外,还要培养他们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在培训时,我们要针对农村少数民族教育、学校信息设施和少数民族教师的特征,选择适合于农村少数民族教师需要的培训内容。在培训方式上,学校根据少数民族教师信息素养的实际水平和当地的资源条件,选择适合的培训方式,也可以采取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

⑴远程教育培训方式

现在很多地区的农村学校都拥有了卫星转播设备,我们可以利用卫星传播系统对教师进行信息素养的培训,具备网络设备的学校可以让教师通过网络资源的学习来提高信息素养。除此之外,还可以把一些优秀的教育资源做成光盘,让少数民族教师通过观摩学习提高信息素养。

⑵教师“参与式”培训方式

就是让教师带着“学科教学任务”参加培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的优势;教师接受的培训内容和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便于教师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就少数民族农村教师的整体情况来说,采取“参与式”培训方式会困难一些,但确实是有效的方式,让教师带着自己的教学任务进行案例学习,容易使他们形成内驱力,获得成功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迅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⑶校本培训模式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篇(9)

 

校长作为一所学校发展的统帅和灵魂,其地位举足轻重,他的思想素养、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等各种素质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的发展质量和前进速度。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学校的比重远远大于城市,因此,农村学校的发展水平反映和制约着我国教育的总体水平。但作为学校的领头雁,农村学校校长的整体素质如何呢?这个特殊又至关重要的群体的现状怎么样?如何提高农村学校校长的整体办学水平?这些都是教育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笔者参与了省级重点课题《贵州农村中学校长现状调查研究》的研究,通过对遵义市十四个县市区部分农村中学校长进行抽样调查,认真分析和研究农村中学校长的发展现状,以期加深对农村中学校长的认识和了解,积极探求一条加快其专业化成长的思路和途径。

一、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1、研究对象:对遵义市十四个县市区62位在职校长、副校长进行抽样调查。其中正校长21人,副校长41人。

2、研究内容:农村校长的年龄、族别、学历、政治面貌、工资、工作时间、家庭等情况;参加专业培训、课题研究、和业余生活等情况;并重点就校长的才华、业绩、困惑、烦恼等重点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重点采用了抽样法、访谈法、问卷法和统计法。

二、调查结果及情况分析

(一)、队伍基本情况

1、年龄结构

30岁以下的8人,占调查总人数13%;30―40岁35人,占调查总人数56%;40―50岁17人,占调查总人数28%;50岁2人,占调查总人数3%。总的来说,农村中学校长的年龄结构年青化,中青年校长占了大多数,学习和提高的空间还比较大,当然更需要不断成长和不断成熟。

2、学历结构

调查表明,本科学历25人,约占总人数的40%;大专学历35人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约占总人数的57%;中师学历2人,约占总人数的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村中学校长的学历层次基本达到,但仍显底蕴不足,第一学历为本科和专科的比例较少,如按初中教师提高标准来说,有大部分校长的学历还需要提升,专业知识素养还有待更进一步提高。

3、职称结构

调查表明,中高职称4人,约占总人数的6%;中一职称38人,约占总人数的62%;中二职称10人,约占总人数的16%;小高职称6人,约占总人数的10%;小一职称4人,约占总人数的6%怎么写论文免费论文。从职称来看,中高职称占了78%,说明农村中学校长的职称水平较高,但初级职称的比重触仍然不小。

4、民族结构

汉族51人,约占总人数的82%;少数民族11人,约占总人数的18%,涉及仡佬、苗、彝、土等民族。遵义市有几个民族自治县,汉族校长占了主流,少数民族校长的比例也较大。

5、政治面貌

共产党员51人,约占总人数的82%;非党人士11人,约占总人数的18%。校长重视政治修养的培养。

(二)、校长素养及待遇情况

1、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参加过科研课题人数为24人,约占总人数的39%;没有参加过科研成果课题人数为38人,约占总人数的61%。大多数校长没有参加过科研课题研究,更不用说老师了,说明农村科研和教研工作存在较大问题,必须加强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的培养。

2、情况:

平均一年/篇为10人,约占总人数的16%;二年/篇为28人,约占总人数的45%;三年/篇为10人,约占总人数的16%;未明确为14人,约占总人数的23%。从情况看,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农村校长规划思考、总结反思、感悟创新、经验推广等的主动性不够,意识和能力不强。

3、工资待遇:

调查表明:月薪1500―2000元为16人,约占总人数的25%;月薪2000―2500元35人,约占总人数的57%;月薪2500―3000元9人,约占总人数的15%;月薪3000以上为2人,仅占总人数的3%。从整体工资待遇来看,农村校长工资水平偏低,这也较大地影响了校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调研中,我还深入对抽样校长的工作时间、身体状况、业余时间以及家庭情况进行了了解,并重点就校长最能展示才华工作、最得意的业绩和最困惑、最烦恼的事等内容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表明,农村校长普遍存在工作时间长、业余活动单调等现象,困惑和烦恼集中表现在工作和心理压力大、待遇低、资金不足、教师不配套、办学条件差等方面。

三、农村中学校长队伍的现状分析和思考

通过抽样调查研究表明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我市农村中学校长整体年青化,有较强的精力和干劲,发展的后劲和空间大;工作务实,大部分精力放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上,工作强度大;敬业精神强,在较为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但无庸讳言,就农村教育和农村中学校长整体队伍现状而言,其发展和成长的任务还很艰巨。

1、作为欠发达地区,我市农村学校的条件普遍艰苦,除地域环境恶劣、工资待遇不高外,还伴随着教育体制不健全、资金投入缺口大、设施设备严重不足、师资数量和质量差缺等诸多人为因素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致使办学效益不高,社会影响不大,校长们的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感不足,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整体素质有待更进一步提高。在重视教师继续教育的同时,对校长继续教育的培训不够,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校长,参加理论研讨和管理实践提高培训的机会不多,有的参加过岗位培训后,就没有参加过其它提高培训,校长的办学思想和管理水平得不到更好的提升。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水平不高,办学思想陈旧,这是制约学校发展和校长成长的又一个“瓶颈”,办学要有思想,教育要有创新,这些都与科研分不开,不潜心研究教育,只会吃老本,只会苦干蛮干是不行的。要重视学历水平和专业知识的提升,进一步增强校长的办学底蕴。

3、职业倦怠倾向较为严重。辛苦勤奋,得不到对等的理解;努力付出,得不到对等的认可;高风险高压力得不到对等的待遇;发展前景茫然;成就感不足等等,这些都是导致农村校长职业困惑和倦怠的诱因。同时,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导致校长事业激情不高;由于缺乏流动机制,在同一单位工作时间过长,校长的工作热情不足;由于缺乏监督检查机制,校长工作责任感不够等等,凡其种种,农村校长的职业倦怠问题必须得到关注和重视。

4、管理和办学环境亟待改善。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对校长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但在实现中,校长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和影响,使其不能更好地兑现教育思想和管理意愿。学校和校长的行政化倾向越来越大,行政、社会事务过多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影响了校长对教育发展的专注性;教育体制、机制的不科学、不合理,严重地束缚了校长工作的积极性,人事、工资改革,职称评聘等教师核心利益致使管理矛盾凸显,工作难度大,校长被推到风口浪尖;农村地区对教育认识不够,对教育重视不够,家长松懈,学生厌学,辍学率居高不下;学校周边环境复杂,社会矛盾较大,校长的办学精力受较大制约等等,办学环境给农村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和困难。

5、学校的办学条件严重不足。因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资金缺口大,教育投入不够;设施设备差缺严重,有的维持常规的教学秩序都困难;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低,学科不配套,流动频繁,队伍不稳定,工作不安心怎么写论文免费论文。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影响了办学水平,校长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四、加快农村中学校长专业化成长的策略和途径

农村学校和农村校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加快农村校长专业化成长的步伐,是农村教育能否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

1、建立校长培养机制。作为“一校之魂”,校长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直接影响学校发展。要建立较为完备的校长培养制度,将校长继续教育纳入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管理体系。校长培训不但要提升理论,更要实践指导,要把理论研讨与挂职学习结合起来,彰显办学思想,提高办学效率;校长培训还要在事业心、责任感上下功夫,培养校长的职业精神,能把教育当作事业的人,一定会充满工作热情的。

2、建立校长激励评价机制。实施“名校长”工程,大力推行校长职级制,弱化校长的行政级别,彰显其职业化功能;逐步提高农村校长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不断增强校长的职业成就感,坚定其努力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建立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进一步规范对校长的督导、监管,提高校长过程管理的水平。

3、建立校长合理流动机制。实现镇乡流动,甚至可以尝试县际交流,引入更多办学活力,优化办学资源,实现资源整合和互补;进一步健全完善用人制度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减少行政干扰,真正落实“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思想,让有真才实学的校长有目标、有盼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环境。引导校长学会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诊断,深化和规范细节管理,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

4、努力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切实加大农村学校的资金投入,努力实现城乡均衡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科学合理地给校长放权,给予更多的办学自主,充分发挥其管理智慧和工作积极性;形成校园周边环境联合整治的长效机制,不能雷声大雨点小,尽可能帮助校长清除外界影响;突显学校的育人功能,减少学校行政性和社会性事务,让学校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关注稳定的同时重视发展,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农村教师队伍。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篇(10)

一、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不断减少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的道路

城市化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及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0.1%,但乡村人口(不含农民工的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47.4%,超过6.4亿,其中26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3000多万得不到基本合格饮用水或用水极端短缺农村人口都在边远山区。刘易斯模式、拉尼斯―费模式、托达罗模式等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模式难以指导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强制转移的英国模式、自由转移的美国模式、政府主导型的日本模式等发达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并不适宜我国的国情,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中国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个案模式只适应于特定的少数发达地区而不具备广泛的可复制性。英国从1760年产业革命算起,到1851年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的50%,用了90年时间。美国城市化过程中,1790年的城镇人口为5.1%,1840年为10.8%,1860年为19.8%,1910年为45.7%。数量庞大的中国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的城市化同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林毅夫教授指出,农村发展必须放弃过去以增加农产品产量为核心的旧战略,实行新的以减少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为核心的战略。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就是不断减少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的道路。

二、高等教育具有农村人口城市化功能

社会本身就存在文化屏障,不同文化身份、地位的群体,有着不同的文化资本、文化品位、文化消费和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生活习惯及价值观念。如果人们缺乏一种能赋予城市化后以真实生命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社会经济制度确保对人力进行有效配置的前提是确保人力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城市化战略中最大的政策难题之一就是如何改变城市化农民的生计方式。在决定一个人的现代性水平方面,教育是一个首要的因素。从日本和英国的现代化过程来看,平民教育的传播是推动现代化的重要因素。在我国,高等教育在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的同时,也使上千万农村考生通过高考之路进入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后而成为城市市民。位于我国地理分界线雪峰山主脉、平均海拔约1400米的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富寨村,“近10年,这个1000余人的小村庄共出了4位博士、23位硕士研究生、42位大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瑶山读书村”(湖南日报:2007.8.20)。人口出生具有先赋性和代际传递性,通过发展高等教育釜底抽薪式的迁移农村人口是中国农村人口城市化最有成效的路径之一。高等教育具有农村人口城市化功能。

三、影响高等教育农村人口城市化功能的主要因素

1、缺少理论与实证研究

关于教育与人口的问题,业界主要是关注人口对教育的影响和教育对人口质量的提高、结构的优化和数量的控制、收入的增加等方面。例如,东北师范大学07届硕士李红珠在其毕业论文《我国高等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研究》中曾提出“高等教育可以直接促成农村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但论文重点却是从高等教育哲学、人力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角度去论述高等教育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规模上的互动关系;非常关注三农问题的林毅夫教授没有从这方面进行过实证探究;陆益龙教授入选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制度、市场与中国农村发展》一书中也未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因缺乏权威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现实中缩减、遮蔽甚至遗漏了高等教育的农村人口城市化功能。

2、高等教育的分层

教育公平和教育平等是社会公平和社会平等的核心,然而大城市像抽水机般将各种最优质的资源、机会、人才与财富从四面八方抽离、集中,基础教育资源分布日益不均衡,农村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相比城市学生少得多。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北京市人口2019万,教育法人单位数8207个,湖南省人口6596万,教育法人单位数14847个,人均单位数相差近1倍。教育资源、高考分数和招生比例,大城市生源都占绝对优势。据教育部相关数据,2001―2011年,高校中的农村籍学生比例由48%升至61%。从中国名校生源来看,考上名学的农村孩子比例微不足道。2010年,北大清华在陕西省自主招生名额的98.9%、保送名额的97.3%被西安市五大名校垄断。据来自北大招生办的信息,最近五年北大招收的体育特长生只有6%来自农村;艺术特长生迄今没有一位来自农村。“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蚁族》作者廉思调查发现,出身越底层就读学校越差。教育学者杨东平的研究显示,2002―2007年,湖北省考取专科的农村生源比例从39%提高到62%。高等教育学生层次结构上我国高职生比例超过45%,世界高职生在校人数中国占33%。从高职的招生统计资料看,农村生源都已超过70%。2010年普通高校经费为5497.86亿元,高职院校经费为1051.49亿元。2010年普通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为9590元,高职院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为5829元,高职院校经费投入、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都远远低于普通本科。以农村生源群体为主体的高职教育目前还只是专科层次“终结教育”。中国高校扩招后,并没有增加寒门子弟向上流动的机会,相反,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难度越来越大。普通高校文凭的市场竞争力在扩招后越来越弱,教育资源大城市化,相比城市学生,农村学生特别是边远山区农村学生的高等教育呈现低层化,不利于我国农村人口的城市化。

3、相关政策的缺陷

从高等教育的农村人口城市化职能看,国家的劳动预备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劳动力市场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人口管理制度、住房制度等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政策,都程度不一的存在着缺陷。以户籍制度为例,户口迁移政策是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包分配时期制定实施的,在当时这个政策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农村人口城市化功能,是农村学生转变农民身份和生活方式向城市社会流动的一条光明大道。根据现在的规定,每个考上大学的学生都可以在入学之初自愿的选择是否将自己的户口由家庭所在地迁移到学校所在地。当学业期满之后,户口迁移在学校的学生,要么根据学校的“派遣”,落户到就业单位所在地;要么处于待业状态,户口打回原籍。对于考上大学的农业户籍学生来说,户口由家庭所在地迁移到学校所在地之后就变成非农户口。然而毕业之后处于待业状态则户口就要迁回原籍村委会,成为挂靠于村集体的失去承包土地的权利、失去继承宅基地以及自留地的非农业户口。如果不能在城市安家落户,这种非农户口农村籍大学生无法享受城市人口的福利待遇,成为“进不了城市、回不去乡村”的群体。缺乏协调有序的相关政策联动的户籍制度改革,户口迁移已成为剥夺农村大学生土地权利的陷阱与阻碍高等教育农村人口城市化功能的畸形政策。又如住房政策,我国现在的城市化是人口大规模地从乡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居者有其房就成了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房地产是城市化的载体,在目前的住房政策中,采取货币资本优先导向,以货币资金为标准设置商品房购置门槛。城市化过程中人力资本因素的忽略不计,某种程度上是以实际行动宣传读书无用论。

4、社会经济的非均衡结构

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决定着劳动力市场的有效需求量,经济社会需求是人才就业的基础和前提;在市场效应下,具有流动性的人力资本总是从收益相对低的地方往收益相对高的地方流动。非均衡的改革开放经济政策,不仅使我国经济在区域上大致按东、中、西部呈梯度发展的态势,还使得我国两元社会结构呈现出区域与区域、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农村与农村四大差别,导致人才市场需求量的空间格局不平衡与人才流向量呈现出的多维梯度结构特征,不仅使高等教育产品(人才)在整体数量上的教育不足与过度教育、结构上的某一层次或某一专业人才过量与人才短缺、区域上的人才密集与人才匮乏的失衡现象同时并存而出现知识失业现象,同时还挫伤农村学子的求学意愿而削弱高等教育的农村人口城市化功能。

四、基于农村人口城市化功能的高等教育激励措施

1、增加教育财政投入,探索普惠农村学生的扶持制度

教育属于模式维持系统,教育政策要适应和满足国家发展战略。低层次高等教育以弱势的农村生源群体为主体,而其教育经费投入、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标准低于本地区普通高等教育标准,影响低层次高等教育质量的同时,也直接影响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速度和质量。政府在加大教育财政投入的同时应探索普惠农村学生的扶持制度。

2、解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相互沟通问题,以提升农村大学生的城市生存能力

以农村学生为主、占高中阶段教育半壁江山的中职教育学生基本上成为新生代农民工或农民;以农村生源群体为主体的高职教育目前还只是缺乏与普通高等教育沟通和衔接路径、无法满学生继续学习需要的专科层次“终结教育”。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层次的上移与社会发展程度相关,与高等性无关,在知识经济时代,简单阻碍或终结低层次高等教育对象学历上升愿景与上升通道的制度安排,对基础教育资源严重不均现状下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比城市学生少得多的农村学生来说不合理、不公平,也不利于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高等教育体制机制上需要解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如何相互沟通的问题。如果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衔接难度太大,可以思考向上延伸职业教育层次,探索五年制高职本科教育。

3、服务农村生源,低层次高等教育办学功能需多样化

城市化功能下的低层次高等教育,不仅承担着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提高城市低层人们的就业技能和城市生活能力的任务,还承担着提高农村转移人口的重任。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有至少超过4000万拆迁失地农民,还有2亿多农民工。按照罗尔斯的差异原则,多种教育培养模式需得到鼓励,从而寻求差异化和个性化教育设置,以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美国社区学院包涵职业技能教育、转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多职能。目前实践中,我国低层次高等教育办学功能定位单一,不能满足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需要。

(基金项目:青海省“123”科技支撑工程项目2012-G-157A。)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编:2013中国统计摘要[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 林毅夫著:中国经济问题(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 药品经营就业工作计划 下一篇: 学生会竞选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