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爱情诗歌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2 14:58:52

现代爱情诗歌

现代爱情诗歌篇(1)

现代诗歌的形式比较自由、音律较为灵活、情感较为深厚,主要通过感染力较强的文字形式来抒写自己内心的情感,并对读者内心的情感世界及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虽然能体会作者抒写的情感,但是对现代诗歌的知识点却难以了解[1]。本文通过对现代诗歌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文学魅力,提高对现代诗歌的鉴本文由收集整理赏能力。

2.现代诗歌的教学方法

2.1了解背景,拓展阅读面。

在中学现代诗歌教学中,老师不仅需要对诗歌本身进行详细的讲解,还需要结合诗歌的背景(包括作者简介、创作背景、诗歌寓意等)进行讲述,从而不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播放有关诗歌的影片或者歌曲,来深化学生对诗歌创作背景的认识。例如在教学《黄河颂》一文时,通过播放影片《黄河》让学生感受黄河波涛汹涌、万丈狂澜的景象,并通过欣赏赞歌《黄河颂》来体会当时作者创作时慷慨激昂的情感[2]。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对诗歌的创作背景有深入的了解,并深深体会作者歌颂黄河的深意,同时强化爱国精神。

2.2吟诵诗歌,感受情感美。

在初次朗诵现代诗歌时,我们只能简单地掌握其基本音律和表层含义,不懂作者创作的深意和文章的主题思想,这也成了现代诗歌教学难点之一。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反复的吟诵来增进对诗歌的了解,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情感。例如在朗诵我国现代诗歌代表人之一舒婷创作的《致橡树》时,初读时我们只知道这是一首主题为爱情的诗,再次朗读时则可以了解诗歌中“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等具有象征意义诗句的含义,经过反复的朗诵才能了解“橡树“与“木棉”的爱情观念,体会作者人格平等、相互尊重、同甘共苦、情投意合的爱情观念[3]。在朗诵时可配以适合的音乐,以营造出诗歌的意境,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

2.3发挥想象,体会意境美。

现代诗歌文字虽然简洁,但却很抽象,存在很多的象征性词句,让学生觉得很难理解。所以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很重要。教师在现代诗

歌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例如在学习《在山的那边》一文时,对诗歌中的“山”含义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好像自己就是诗歌中爬山的人,吃力地爬过一座又一座的山,让学生感受到“山”所体现出来的沉重感。又如《秋天》一文展现的是乡村秋季的景色,学生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自己有置身其中的感受,好像看到了乡村的农舍,捕鱼渔船,还有幽静的山谷[4]。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想象在课堂上表达出来,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4创新思维,尝试诗歌写作。

现代爱情诗歌篇(2)

现当代诗歌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和人文素质修养的重要内容,历来是教学的重点和热点。由于和人教版的教材内容不尽相同,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学独具特色,对于现当代诗歌的教学也有不同,这一点应该区分清楚。苏教版的高中诗歌教学,要根据教材的编排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有条不紊地进行,既要符合教学大纲的精神,也要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所以,进行诗歌教学的方法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要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现当代诗歌的研读和理解能力

现当代诗歌是相对于古体诗、旧体诗而言的,大致是以五四时期作为分界线,受到国外现代诗歌的影响,结合中国特色,逐渐形成的诗歌形式,可以说,中国的现当代诗歌就是成长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之中。涉及到高中的现当代诗歌教学,务必要让学生明白现当代诗歌的含义和来源,这其中的来龙去脉是现当代诗歌教学的第一步。只有普及了现当代诗歌的内涵,才能进行具体的诗歌教学。在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中,现当代诗歌的分量还是很重的,也是教师教授的难点,更是学生学习和理解的热点。所以,教师对现当代诗歌的教学,要改变过往死气沉沉和长篇大论的教学方法,采用全新的“研读”和“领悟”教学,让学生融入诗歌情境,领会诗歌感情,学习诗歌的语言运用方法。

首先,在现当代诗歌教学中,要让学生“读懂”诗歌,就是要仔细研读诗歌中的“每一句和每个字”,要把诗歌拆卸开来,让学生分解地来看诗歌的语言构成,并逐一解读。其次,要理解诗歌的语言和艺术技巧,把诗歌的神韵深入领悟,要深刻了解诗歌的手法和技法。最后,要感知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体味作者的情趣和志向。这三个阶段,是现当代诗歌教学的基本步骤,也是提高学生诗歌理解能力的必备步骤。

如现代诗人戴望舒的《雨巷》,诗中有这样几句,“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这几句是本诗中极为精彩的语句,教师在进行本诗的教学时,应该注意,在分析这几句之前,要让学生清楚诗歌创作的时间和背景。本诗创作于社会动荡的1927年,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诗歌是借雨巷之名和雨夜之势来暗指黑暗的社会,用一系列的寓意物来代指作者愤懑、不满和无助的心情。上面的几句诗,在教学时应让学生明白诗歌的技巧和手法,分别是代指、排比和顶真,诗歌的总体技法是寓情于物,表达愤慨。

二、诗歌教学中,要加强诗歌的朗读训练,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现当代诗歌大都用词巧妙、文笔细腻、语言华丽,是研究现当代汉语词汇的重要参照,具体到苏教版的现当代诗歌教学,就要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爱好和习惯。诗歌是优美的文字构成的,有着天然的韵律美,适合进行朗读和背诵。尤其在苏教版的现当代诗歌中,大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朗读的价值很高。通过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朗读现当代诗歌,可以让学生明了诗歌的含义,理解诗歌的背景和事件,进而领悟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诉求。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当代诗歌一般而言都比较接近于现代白话文,所以理解起来难度不大,但是通过多次的诵读还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歌的词句深意,进而带动诗歌素养的提升。

另外,在苏教版现当代诗歌教学中,必须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自动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诗歌教学而言,学生大多避而远之,这是因为诗歌基本都是简化和有寓意的语言,学生理解起来不如白话小说、散文等容易,所以造成了学生的轻度厌恶情绪,这些是可以理解的。教师在教授现当代诗歌的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自由徜徉在诗歌的海洋中,仿佛他们才是诗歌的主人和作者,在他们领悟到诗歌的韵律美和意蕴美之后,会自然而然地激起对现当代诗歌的兴趣,从而不由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把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作为现当代诗歌教授的重点,使学生具备自主解读诗歌的能力,这样才是教学的“良性循环”。

三、要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吸取诗歌中“美”和“情”的营养

诗歌是艺术化的文学样式,现当代诗歌是更加自由化的文学体裁,意境悠远,感人至深,往往诗歌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内涵。所以,基于现当代诗歌教学的实际,要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和意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方才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在苏教版语文必修三课本中节选了苏婷的一首诗《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有部分诗句如下: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在这段诗中,作者用写实和言情的结合,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深刻热爱,全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师要传达给学生爱国主义的理念,要让学生深入诗歌的情感深处,仿佛自己置身于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的土地上,仿佛吸取了祖国带给的营养,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祖国的伟大,才能加深自己的爱国情感。

让学生充分放开思想的束缚,体会诗歌意境带来的震撼,尽情地吸取诗歌传递的“大美”和“真情”,完善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人文素养,增强爱国热情,这才应该是高中现当代诗歌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琛.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教学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S1).

[2]黄霞.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之我见[J].魅力中国,2010,(10).

现代爱情诗歌篇(3)

但是,当前中学语文对这些爱情诗文的教学存在两种偏离。

一种偏离是回避爱情教育。如《致橡树》,教师会讲成是一首政治爱国诗。再如《鹊桥仙》,教师在教学时,可能只会注重对诗词方面的解说,而对所体现的诗人爱情婚姻观却不加以比较深入的探讨。

另一种偏离是脱离文本说教,忽视对这些诗文本身的美的感悟和品味,使得上出的课不是语文课,没有语文味了。例如《氓》,教师在教学中把主要精力放在爱情及青春期教育上,来规劝学生不要过早的谈恋爱,否则就有女主人那样的命运,其把爱情完全比作洪水猛兽,夸大负面作用。这种脱离文本的教学,使得教学内容不充实、肤浅。

这两种偏离都有悖于教材选文的目的,忽视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点。因此,对中学语情诗文教学问题应该做更进一步的探讨。

一、中学语情经典诗文的解读目标

中学语情经典诗文教学该以正确感受诗文的表达之美和解读诗人对爱情婚姻的感受与见解为教学目标。

(一)感受诗文的表达之美

诗歌是美的,这种美主要表现在诗文的表达之美上,包括韵律之美、修辞之美、意境之美。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经典爱情诗文的表达之美。

1.韵律之美

诗是音乐性的语言。诗句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回环往复之美通过诗歌的平仄和押韵之间和谐的搭配表现出来,读起来琅琅上口,彰显音乐之美。爱情诗文亦如此。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中“迢迢”、“皎皎”、“纤纤”、“札札”双声叠韵的运用增加了诗的音乐性。《再别康桥》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的反复,加强诗歌的节奏感。叠词“悄悄地”、“轻轻地”以及押韵无不显现诗歌的音律美。《雨巷》中“雨巷”、“姑娘”、“芬芳”、“惆怅”、“丁香”等词在韵脚中多次出现,造成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整首诗分为六节,每节六行,每个字数长短不一,并且重复相同的韵脚,全诗首尾呼应。为了强化全诗的音乐性,诗人还吸取了外国诗中的一些技法,在同一节诗中让同样的字句更迭。这种语言上的重复,复沓,像交织一起的抒情乐句,听起来悦耳、和谐,又加重了诗的抒彩。《蒹葭》中第一章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苍、霜、方、长、央”读来朗朗上口,极具音律美。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更换了个e的字,这样全诗一意三叠,用韵先响后暗,先扬后抑。全诗以四字句为主,只有每章最后一句变化成五字句。另外,“蒹葭”属于双声词,“苍苍”、“萋萋”、“采采”等是叠词,用韵和句式的参差变化以及双声叠词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2.修辞之美

诗歌修辞之美首先体现在注重炼字上。诗歌因篇幅短小,在字词方面的选择很有讲究。“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课本的注解是“远远的牵牛星,灿烂的织女星”,牵牛星和织女星离我们都很远,为什么只能是牵牛星很远织女星灿烂呢?细想下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原来是“远远的牵牛星和织女星一样的灿烂”。“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中的“弄”字把善于织布却无心织布、心不在焉的相思女子刻画得淋漓尽致。诗人不是直接表现女子“行也思君,坐也思君”的缠绵相思,而是从织布这平常的小事着手,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诗歌修辞美还体现在各种修辞格的运用上。不同的修辞格在表达效果上各有其妙:引用、借代、比喻、比拟使语言形象生动,反复、排比、对偶、夸张、顶真增强语言的气势,设问、反问设置跌宕起伏的语感,双关、用典则尽显委婉含蓄的情意。

《再别康桥》中“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把镀满夕阳余晖的柳比作迷人的新娘,更添显了柳的婀娜多姿,同时也提供了开阔的遐想空间。“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增添了生动的情趣,使得青荇的俏皮可爱跃然纸上。《声声慢》中言:“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诗人赋予雁人的愁情,把凋零的黄花比作是为伊消得憔悴的思妇,使得这种看不见的愁思具体化,同时也增加了诗的灵动性。《陌上桑》中对偶句“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从服饰正面突出了罗敷的美貌,而排比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则从侧面夸张烘托,为后来突显罗敷的心灵美打下基础。《锦瑟》中庄生梦蝶、望帝托鹃、沧海月明、南海鲛人等典故的运用则增加了诗歌的朦胧之美。

3.意境之美

意境包括“意”美和“境”美。“意”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境”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意与境的结合就形成意境。美好的意境总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并且做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

《雨霖铃》中“寒蝉”是凄凉的化生,“长亭”乃痛苦之处,“船”是漂泊惆怅之绪的幻化,“杨柳”是依依惜别之情,“雾霭”凄美了离别的愁绪,渲染了无奈之感,“月”自古更是多情物。大量的意象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人的离愁别绪,从而达到意与境的完美结合。《蒹葭》中“水”是柔美的女性,“露、芦苇、霜”则营造了一种朦胧淡雅的意境,以秋景起兴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同时也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雨巷》中复古、怀旧的“油纸伞”和“狭窄、悠长”的巷子,再加上给人迷茫、凄冷感觉的“雨”,这些意象的结合渲染了“我”的惆怅、迷茫,给人一种凄迷的意境。

(二)解读诗人对爱情婚姻的感受与见解

解读爱情诗文中先哲们对爱情婚姻的感受与见解,从而建立正确的爱情婚姻观。

1.感受爱情诗歌中的悲欢离合之情

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就没有诗。爱情诗文往往饱含着悲欢离合之情,它把悲欢离合中的缱绻情思,悼亡中的款款深情,对爱情的礼赞,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无奈等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孔雀东南飞》讴歌忠贞爱情,抒写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无奈。“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痴情男子苏轼对亡妻的深切思念。《雨巷》抒写对心中爱人的渴望而又不得的失望痛苦情感。《雨霖铃》抒写“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依依不舍和“今宵酒醒何处”的孤独痛苦以及“此去经年”的相思之苦。《蒹葭》抒写对伊人的思念向往和执着追求。《致橡树》是舒婷对爱情的独到领悟,是女性对独立平等、既尊重对方又珍惜自身价值的爱情的呼唤。

总之,爱情诗歌中的这些悲欢离合之情,不仅能够使学生从文本上感受爱情婚姻中的酸甜苦辣,而且能够满足中学生对爱情的好奇心理。

2.理解诗人对爱情婚姻的见解

爱情诗文不仅借形象抒发悲欢离合之情,也借形象抒发诗人对爱情婚姻的见解。

《孔雀东南飞》女主人公不为封建礼教压迫和金钱诱惑而改变自己的意愿,最后以生命为代价捍卫爱情誓言。刘兰芝的“君当做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忠贞誓言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震撼了千万人的心灵。《陌上桑》机智、聪慧的罗敷巧对权势捍卫爱情。《再别康桥》中采用含蓄的隐喻意象表达心中悱恻难解的痴恋。诗中刻画“我”的形象是“悄悄地来,悄悄地走,轻轻地挥手且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不打扰对方甘愿默默退出的精神,诠释了有“一种爱叫放手”。诗人的“我爱你,但我更想你幸福”的婚姻观,更能体现爱的伟大。《卫风・氓》中诗人从反面鞭笞了那种朝三暮四、喜新厌旧、以貌取人的人性之恶,而《鹊桥仙》借牛郎织女的故事,表现悲欢离合之情,道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真谛。《致橡树》中“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是诗人对爱情平等的宣言,而《神女峰》中当理想与爱情冲突时,诗人选择“与其在悬岩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旁痛哭一场”,表现了诗人对爱情婚姻中传统妇道妇德的反思与批判。

理解诗人对爱情婚姻的见解,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领悟爱情诗文的思想,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中学语情经典诗文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并且是达成教学目标的种种前提条件。为有效达成中学语文经典爱情诗文的教学目标,必须选择恰当并充分的教学内容。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取向一致,爱情诗歌教学内容的取向也涉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一)知识与能力维度

为增进学生对爱情诗文的理解与感受,在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上,教师要教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关于诗歌这种文学体式的知识,二是教其他各类为解读所需要的知识。

1.教诗歌文W体式的知识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式有自己特有的“诗家语”,它集强烈的抒情性、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节奏性、形式的章法性于一体,而且诗歌具有鲜明的风格性。因此教师在教诗歌时首先就要指导学生了解诗歌这种体式的独特之处,更要了解各家风格,如苏轼诗体的豪放大气、李白诗体的任意驰骋、杜氏诗的通俗易懂、易安体的委婉含蓄、柳七郎的寸骨柔情等。如《锦瑟》是古代朦胧派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而舒婷的《致橡树》、《神女峰》则是现代朦胧派的典型。教师在教这些诗的时候,首先得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朦胧派,它有哪些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其次还得把这类诗的解读知识教给学生,学生才可能解读出这些诗作所传达出的情感。

2.教其他为解读所需要的知识

⑴写作背景知识

写作背景知识,包括写作的时代背景知识和诗人的情感、个性、经历与其诗文创作主张等背景知识。

知人论世是适用于中国传统诗歌的解读策略。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告诫弟子,“颂其诗”必须“知其人”;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由此可见,必要的写作背景知识是学生准确解读传统爱情经典诗文的必要的前提条件。

譬如,《再别康桥》,如果具有徐志摩写作此诗时的思想情感状态尤其是其与林徽因之间的关系等知识,那么,将增进对这首诗的理解与感受。再如,了解戴望舒在45岁的生命历程中的三段情感经历,尤其是诗人对施绛年苦恋未果,能够更好地了解《雨巷》中的爱情主题。

不光是诗人背景知识影响对作品的把握,时代背景知识也是影响对作品理解与把握程度的重要因素。例如《孔雀东南飞》,焦仲卿既然深爱着刘兰芝,为什么不去阻止、不能阻止焦母休弃刘兰芝?刘兰芝既然深爱着焦仲卿,为什么还要屈从母命与兄长的意志呢?若要解决这些问题,若要深入理解这一起爱情悲剧的根源,就得对故事发生的那个时代的知识有所了解。

由此可得,知人论世对了解作者的情感和诗歌的主题有很好的帮助。

(2)字词音义上的知识

“披文才能入情”,所以认识生字、了解新词的意义是解读诗歌并获得感受的重要前提。文言爱情诗中的生字新词更多。譬如,《卫风・氓》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只有理解“于”(吁,感叹词)、“说”(脱,摆脱)这两个新词的意义,才可能对女主人发出的爱情感慨以及规劝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呼唤,产生感受与共鸣。可见对陌生字词的解释是必要的,然而很多老师忽视这一点。

(3)有关爱情婚姻的民风民俗及制度的知识

了解有关爱情婚姻的民风民俗及制度的知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爱情诗歌中的悲欢离合之情和诗人对爱情婚姻的见解。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反映到爱情诗文中就有了民族特有的求爱方式以及民间习俗等。鲁迅说:“西班牙人讲爱情就天天跑到女人的窗下唱歌”。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表爱方式则不尽相同。《邶风・静女》中“彤管”(红色的管乐器),“荑”(茅草芽)是古代信物的赠送,相反,现代人就不会选择茅草芽作为爱情信物了。当然,现代的定情戒指也不会出现在古代。《氓》中“子无良媒”表现古代的说媒习俗,而《孔雀东南飞》兰芝再嫁前男方翻黄历择节日、下聘礼以及兰芝自制嫁衣表现古代的婚聘制度和习俗。

传统中国文化因受“儒礼”的影响,较之现代而言,在爱情的抒发上比较的含蓄、忠贞、不开放,但却隽永。爱情婚姻不仅要有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而且受到古代阶级门第限制,因此常出现像《氓》、《孔雀东南飞》因爱情开始却以悲剧结尾的婚姻。再加上古代五伦中孝的影响,使得那些渴望自由恋爱的心迹也屈从在盲婚哑嫁之下,因此才子佳人式的爱情便只能寄情于诗文中。《鹊桥仙》中“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似是聚少离多的怨恨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前消失殆尽。到了宋代随着理学的深入,爱情的禁忌就更多,诸如“男女授受不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等。

(二)过程与方法维度

“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的确立强调结论与过程的统一,改变了过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倾向。这一维度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受爱情诗歌,形成自己对爱情诗歌的感受与见解。在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花少量的时间教学生如何去阅读,即教给他们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花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朗读与感受。

1.教爱情诗歌的阅读方法

爱情诗歌的阅读方法,简单地说,就是爱情诗歌作品,应该看什么地方(注视点),从这些地方看出什么来(解码和解释)。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说的是由于逻辑思想的局限性,诗人就借助意象表达思想。因此,教学生感受意象能更好地感受诗歌。首先,意象是解读和理解感受诗歌的关键。《再别康桥》中的“新娘”、“艳影”、“柔波”等意象让人联想到诗人深鄣呐子;“辉”、“荫”谐音“徽因”。《声声慢》中的“淡酒”、“晚风”、“雁”、“满地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意象的组合营造了“凄凄惨惨戚戚”、“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氛围。

古人云“不读诗无以言”。面对一首诗,只有在读的基础上才可能理解它。读诗唱词的至高境界不是欣赏,更不是分析,而是互动,是融合了读者的经历和人生故事之后的感动。所以,不读诗的人最大的遗憾不是没学问,而是其生命比别人缺少一种感受。读诗关键在于吟诵。爱情诗歌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教给学生吟诵的策略。诗歌具有极强的音乐性,因此,可以以诗歌的节奏、章法、句式与口吻、音律,甚至用字为抓手,引导学生对诗歌加以感受。

2.教爱情诗歌的阅读策略

具备解读诗歌的策略性知识,也是高效解读爱情诗歌的前提条件之一,教师应根据需要讲讲这些知识。

譬如按诗歌体式解读诗歌的知识。爱情诗歌也有古体、绝句、近体之分。如《诗经》中的爱情诗都属于古体诗。《诗经》中的《氓》大都是四字句,二二节奏,还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兮”字用得特别的多。篇幅短小、用字精炼、意境深远的爱情诗《锦瑟》是一首绝句;《再别康桥》、《雨巷》则是现代诗,它们句子长短不一却错落有致。从诗歌的体式来读诗能感受到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

再如按意象渊源解读诗歌的知识。诗歌中的意象大都是有渊源关系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杜康”就是酒的代名词,酒却与忧愁连在了一块。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中的“柳”却有惜别眷恋的意思。《再别康桥》中“那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同《关雎》里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中的“荇菜”意蕴相同,等同于窈窕淑女,诗人为了“招摇的荇菜”而心头荡漾,就表达了诗人对“青荇”的渴慕之情。再如《雨巷》中反复出现的“丁香”这一意象,是受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象征人们的愁心。因此,了解诗歌意象的渊源就能更深刻地了解诗歌的意境,体味诗歌的意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中,一是培养学生对爱情诗歌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二是培植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1.培养对爱情诗文的正确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由于处在特殊的心理和生理时期,对爱情充满好奇和向往,使得他们对爱情诗歌尤为喜爱。教师在面对学生这种兴趣时不能随意抹杀,而是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平衡“好之”与“乐之”。“好之乐之”过度,学生会分散注意力。爱情诗歌进入中学语文教材,为教师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好这个度提供了条件,再加上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来学习爱情诗歌,这对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有很大的帮助。

2.培植正确的爱情观

现代爱情诗歌篇(4)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的教学可谓是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教材选编的课文少、教师不够重视、学生接触不够多等方面。而实际上现代诗歌以其思想深刻、意境优美、节奏明朗的特点深受高中生的喜爱;这又为现代诗歌的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本文结合中学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进行探讨,希望能举一反三,有所启悟。

一、灵活设计导语,为教学做好引人入胜的开场白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多样不拘形式地设计情境,带领学生进入特定的意境中,引起心灵上的震撼和共鸣,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渴望。如学习徐志摩的新诗《再别康桥》,为了启发学生对诗歌主题的把握,首先从学生的情感积累中谈古今中外人生中的各种离别开始,有宋代柳永与恋人酒洒长亭的《雨霖铃》、有电影中为保卫家国而舍儿女情长的《魂断蓝桥》。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时,我们从对自己母亲的热爱开始设计导语,把对国家的热爱与对母亲的情感紧紧联系在一起。诗人艾青面对日本鬼子对中国人民的烧杀抢掠、对我国领土的肆意践踏,眼含热泪、怀着诚挚的感情,对祖国母亲唱出了一曲爱国主义恋歌――《我爱这土地》!

二、热情朗读文本,为正确把握情感态度做好准备

1. 朗读: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字词的读音问题、诗歌简单词句的理解。教师在教学前应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做好字词句简单障碍的清扫工作。

2. 诵读: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诗歌写作背景、创作时的特殊情境,以及完成诗歌内容的理解、特殊意象和意境的分析、情感的把握。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读出诗歌魅力,读出作者感彩,读出自己的体会,达到作者和读者在情感上的共鸣和交流。

3. 颂读: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按照颂读的规律,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把握诗歌中的节奏和语调,纠正重读和轻读,气韵的紧张与舒缓,还要注意诗歌中重章复沓的手法、叠字叠句的运用都与作者特殊的情感宣泄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一过程应该从课前开始,一直贯穿到课堂教学结束,并延续到课后,好的诗歌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一辈子。

三、感时生情,知人论世,领略风景

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要真正读懂一首诗,还要探秘它的现在和过去。借用诗歌里的说法,叫做感时生情,知人论世。一首现代诗歌无论是关注社会还是抒发个人的情感,它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现实的一种曲折的反映,诗歌产生的背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作者的思想情感,这种影响会在作品中以隐讳的意象来间接地透露给读者。所以解读现代诗歌,了解写作背景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具体以《我爱这土地》为例。艾青是我们所熟悉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出生地主家庭却在生下后不久就被寄养在保姆家,这使得他从小就和底层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感染了农民的淳朴和忧郁。1932年从法国留学回国,不久因为“颠覆政府”的罪名被投入监狱。这些经历都使得他对社会的理解更加深刻,看清了黑暗势力的本质,让他毅然坚定地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为他们高唱。抗战爆发,当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中国的土地,民族遭受践踏,人民在战火和蹂躏中挣扎,这样的时代背景造就了艾青诗歌最核心的主题,那就是热爱祖国、关注民族、同情人民。《我爱这土地》就写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四、分析基本意象,逐步把握诗歌的主旨

诗歌是一种借助意象委婉曲折表达作者情感态度的文学体裁。“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思想的客观事物。意象是构建诗歌的基本元素,又是区别诗与非诗的基本特征。解读诗歌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意象的解读。我们要在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和了解诗人的性格经历以及诗歌整体情感特征的前提下,仔细分析意象的具体含义、意象的情感特点、意象和诗歌主题之间的关系,由整体到局部,再由细节到整体来回反复地揣摩理解,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达到对诗歌的把握。

例如《我爱这土地》作者用了大量的意象组合全诗,“鸟”“河流”“暴风雨”“土地”“黎明”“激怒的风”等等。首先得从文中将这些一语双关的意象一一找出,并且要注意它所在的句子和加在它前面的修饰语。将意象和修饰语放在一起理解,找出共同点,再放回句子中再次回味,我们不难看出这些意象分别有什么深层内涵。比如以“鸟”这个意象为例,和它关系最密切的修饰语是“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千难万险,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这是一个身体遭受摧残却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高大形象;是在国难当头,为民族的振兴积极奔走呼喊,为国家的救亡图存奋斗不止的爱国者的身影。还有一个与鸟相关的地方就是“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是一只为了自己的所爱宁愿抛弃生命的痴情鸟。联系前面的背景,就不难理解这种爱国者的形象不仅仅表现在为国家奔走效劳,更有为国捐躯的执着信念。

现代爱情诗歌篇(5)

正因此,南枫受到当代文坛褒奖。

2005年11月5日,第世界诗人大会暨第一届中国诗人大会,在北京举办分会。在会上颁发了一项特殊荣誉:向青年诗人南枫授予了“桂冠文学家”称号,轰动了中国诗坛。这是世界诗人桂冠联盟首次向中国大陆诗人颁发的此项奖励。也是该组织对有文学贡献的作家、诗人的最高奖励,该组织很少颁发这样的奖励。

来自世界各地的12个诗人大会组织和40余位著名诗人、引领中国诗坛潮流的30余位国内著名诗人,以及中央和地方各有关媒体记者、诗歌爱好者200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南枫继2002年出版中国首部爱情摄影诗集《爱・COM》。2003年出版歌颂抗击非典英雄的爱情摄影诗集《爱・Angel》之后,2005出版的《爱・NET》是他的第三部爱情摄影诗集。至此,南枫仅用三、四年时间,就完成了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诗歌3部曲。以诗歌形式歌颂永恒爱情,用诗歌呼唤着人们对爱情的良知,表现了诗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南枫的爱情摄影诗集,因为撕心裂肺般地表达了爱情的悲欢离合,被喻为中国诗坛的“廊桥遗梦”,引起了诗坛的极大关注。

《爱・NET》是一部描写和抒发爱情感悟的作品,这部诗集没有出版时。就已经被拍摄制作成诗歌电视艺术片,进行了探索性的电视与诗歌艺术结合尝试,2004年10月2日在中央电视台第三套“岁月如歌”栏目播出。国内著名朗诵艺术家乔榛、丁建华的真情朗诵,使得这部诗歌电视艺术片播出时在诗歌爱好者中产生极大影响。

2004年1月2日。中国作家协会和《诗刊》社,为南枫召开了作品研讨会。对南枫作品和南枫的创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南枫诗歌运用的影像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时尚化特点,具有全新的视觉,南枫为中国当代时尚化诗人。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炯在南枫诗歌研讨会上赞誉到:“诗人将自己的体验和人类爱情和普遍感受都融进了自己的诗篇,有些诗更能够抒情与写景结合起来,让读者从衷心的爱情诉说中也感受到画意,从画意中领略到更深、更丰富的爱的情韵。”

最近,南枫又创作完成了第4部爱情诗集。不久前,笔者见到南枫时,他说从三亚回来,专门为诗歌摄取南国风光配诗。

著名诗人、翻译家屠岸评论和赞扬说:“南枫写的是当代年轻人的一种爱情观。我觉得他的可贵之处,就是在相信爱情,并在情感上表达出对爱情的强烈渴望。从南枫的诗里能够看出,他始终相信爱情是非常美好的东西,这很重要。现在有很多年轻人的爱情观跟我们这一代人不一样,受到西方浪潮的影响,不太严肃。比较随便。这样的东西不应该歌颂。我们还是要歌颂美好的东西,比如对爱情的忠贞。”

中国煤矿文联主席李士翘评论:“作者以曲折百转的爱情波澜,激昂悲壮的炽热情怀,执著地宣传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社会观。作者道出了什么是爱,什么是爱的真谛、爱的忌讳、爱的企盼、爱的誓言、爱的基础、爱的责任……作者以激情和感悟,揭示了爱的规律,说出了爱的本质和爱的归宿。我坚信,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一个把爱奉献给人民的作者,必然会受到读者的喜欢,社会的尊重。而南枫先生正是这样的人。”

南枫的《爱・COM》、《爱・Angel》作品相继出版后,《北京晚报》、《战友报》、《燕赵晚报》、《环球纪事》、《中国发展周刊》、《赤子》、《今日中华》等上百家媒体对南枫和其作品进行了报道。

付出了就会有收获。迄今。南枫作品已先后获中华“八喜杯”诗歌大赛奖、首届中国长城文学奖一等奖、第世界诗人大会(首届中国诗人大会)铜奖、桂冠文学家称号。2007年12月24日,《时代人物》为南枫颁发了“2007年度时代人物奖”。

极为可贵的是。南枫并不是职业诗人,他是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的。他在大型企业作宣传管理工作。工作量很大。诗歌爱情三部曲的诞生完全靠牺牲了大量工作之外的休息时间完成的。南枫已不知放弃了多少节假日、周末时间,也数不清用了多少星夜良辰。南枫不仅用诗歌内涵感染读者,还用新的形式改变诗歌市场。给每一首诗配上一幅图片。3本诗集,近300首诗,每一幅图片都要一个场景、一个人物、一段故事。请了100多位模特,选择了100多个场景,拍摄一本书就要用一年时间。摄影师实在请不起,南枫就亲自拿起照相机,自己完成了第3本诗集《爱・NET》的拍摄。南枫还和中央电视台合作把诗歌拍摄成MTV,拍摄成诗歌电视艺术片播出。在读者中产生强烈震撼和共鸣。这一切投入与实践,不是靠说。要靠做;不是靠一朝一夕的努力,而是连续几年的奋斗拼搏。对于南枫个人来说要付出巨大的经济投入、精神压力。但南枫始终没有被困难压倒,没有被坎坷挡住,没有被周围异样的目光和冷嘲热讽所左右。南枫用无限的激情与满腔热血。用永不言败的勇气与志气,成就了诗歌理想,收获了诗歌业绩,叙写了一段中国诗坛的神奇故事。

链接・南枫诗歌欣赏

爱情链

不知你到没到过山海关

那里有长城的起点

也有一个闻名的爱情链

很久以来让高山与海水相连

不知有多少朋友在此加了爱锁

把钥匙扔得好远好远

不知有多少朋友许下心愿

祝福自己的爱情海枯石烂不变

如果你相信这些灵验

就一定去一趟长城的起点

带上一把最好的爱锁

咔嚓一声把爱锁上百年

我怕我会喜欢你

其实你不必生气

不是我置之不理

只是不敢有更多的关怀

因为怕喜欢你

不是你没有魅力

更不是缺少甜美

也不是我心如死灰

只是想保持距离

要知道一旦友情逾越界限

就会改变交往的主题

承诺眼神和举止

都会赋予特别的含义

如果你真的渴望

内心为我留出天地

那就耐心地等候

因为我并没有说要放弃

绝版的今天

当翻开发黄的相片

才知道过去一年又一年

过去的时光已经无法回转

无法回转的每个日子都成了绝版

当再看自己的容颜

才知道岁月无情的摧残

逝去的永远无法找回

无法找回自己的青春浪漫

当数着年龄的改变

才发现一天天走向中年老年

想起无法挽留的是时光

年轻的时光越来越远

当明白今天已经绝版

现代爱情诗歌篇(6)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铁依甫江1930年4月4日出生于新疆伊犁地区霍城县。

铁依甫江在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先后出版了《东方之歌》《和平之歌》《唱不完的歌》《祖国颂》《迎来了最美好的春天》《铁依甫江诗选》《无惑集》《铁依甫江诗集》等十部维,汉文诗集,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诗人还有一类诗,把爱情当作一种生命现象和心理现象,探索其本身的奥秘。如他早期的代表作《唱不完的歌》。

一、诗歌《唱不完的歌》的社会背景

上世纪50-60年代,在各少数民族中培养和涌现出了一批新诗人。这批诗人是当代少数民族诗歌创作队伍的中坚力量,其中一位是铁依甫江。诗人当时写过数量可观的明朗、欢快而甜蜜的爱情诗。这些诗的共同特点是将爱情和劳动融而为一,劳动成为爱情的基础,更是择偶的标准,写出了那个时代普遍的婚姻恋爱观。这些诗大都用民歌体写成,能诵能唱,有一种率真纯朴之美。如他早期的代表作《唱不完的歌》,巧妙地借助老者和青年的对话,写出这位热恋中青年内心感情的煎熬,让人思索这首世世代代唱不完的歌在人生中的地位和分量。

二、对《唱不完的歌》的分析

《唱不完的歌》虽然是简单的四首诗,但能深层的表达了爱情的伟大。又能反映出爱情是无界限的永恒的,并且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

当我们读到这首简单明了而且有深刻意义的爱情诗的时候,就能感觉到爱情的魅力。下面请看一下第一首诗:

每晚,我都唱着同一首歌

总徘徊在那条土岗

总向一个高原的目标

只是至今还未到达前方

众所周知,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身处中对心爱的人的爱慕之心是维吾尔族世代相传的传统艺术手段。诗人铁依甫江在这首诗中表述一个年轻人爱上一个女孩儿并想跟她表白,于是每天晚上唱着这首歌在女孩儿家周围徘徊,希望女孩儿能听到他的心声。爱情的魅力使他在宁静的夜晚情不自禁地唱歌。

从这首诗里能看出,他爱上的女孩儿就住在这条小巷子里,年轻人确定女孩儿能听到他的歌声,所以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打动她。从这个表述中不仅能表达甜美的爱情,又能表达出年轻人充满活力,具有坚强的意志。

下面再看一下这首诗的第三,第四句。

总向一个高原的目标

只是至今还未到达前方

从这些诗句中能看出年轻人为了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勇往直前。他每天晚上都在这条小巷子里唱歌,终有一天一位老年人忍不住他的这种行为,也许他的歌声打扰老人家休息,也许老人并不喜欢他的歌。某一天晚上,他又来唱歌,这时老人悄悄地从家里出来向他喊道:

每晚都听你吼个没完

莫非你是疯子不见你好转

直搅得人无法入眠

什么歌让你总唱不完

诗人用这些诗句来,创造一个语言环境。老人向年轻人提出“什么歌让你总唱不完?”这个问题并等待他会有如何反应。年轻人出乎预料的答案使老人无法再次开口。

莫怪我啊,老人家

您不也曾年轻

不也曾长夜难眠

您不也没能唱完

就是这么一首歌,唱也唱不完!

这首是整个诗最核心的部分,而且使这首诗提高到最高潮。年轻人的答案是整首诗的结论。

三、审美特点

《唱不完的歌》这首诗对老人家与年轻人之间的对话来结尾。虽然老人家没有回答年轻人的问题,使这首诗没有了结论,但是能够使整首诗提升到最高的境界。

老人家是否对年轻人的问题做出回答,又有何感想,又让读者充满了悬念。这样,当我们读到这首诗时虽然没有得到明显的解答,但我们会得到更广泛的艺术价值。也可以通过我们的想象力从而提高整首诗的哲学理念。

想象诗的结尾,有很多不同的想法略过我们的脑海。诗的情景让我们想象不同的结论,是诗人独特的写作方式。

四、结构特点

诗人选择两种不同的人物角色使这首诗有了丰富的含义。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生活经历具有共同之处。老年人也有过年轻的时代,也会唱着歌,然而他现在已经老了。不再有年轻时的活力,他现在没有能力唱歌,但他唱过的歌并没有老。年轻人走了老年人走过的路,并延续着他的歌。年轻人也不会拥抱青春,总有一天也会变老。这是生命永恒的主题。年轻人唱不完的歌会由下一代进行传唱。

诗人通过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生活经历中的紧密联系,得到“年轻”是人生中的黄金阶段。然而它并不是永恒的,它体现了爱情是让人无法忘记的回忆。

参考文献

[1] 张越.《民族文学漫评》.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7年版.

[2] 李鸿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稿》.长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3] 王蒙.不成样子的怀念[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 米丽班・买买提明.哈族学者笔下的维族诗人铁依甫江[N].新疆经济报,2005-11-05.

[5] 托乎提,尔,铁来克.难忘的岁月,回忆著名诗人铁依甫江・艾力耶夫[J].西部,2010(8).

附录

唱不完的歌

铁依甫江.艾利耶夫(维吾尔族) 狄力木拉提.泰来提 译

每晚,我都唱着同一首歌

总徘徊在那条土岗

总向一个高原的目标

只是至今还未到达前方

今夜我再度小港里徘徊

用歌声叩响你的闺窗

不知谁家院门打开

一位老人出来厉声抱怨

每晚都听你吼个没完

莫非你是疯子不见你好转

直搅得人无法入眠

什么歌让你总唱不完

莫怪我啊,老人家

您不也曾年轻

现代爱情诗歌篇(7)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241-02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编入很多的古代爱情诗歌,比如《诗经》中的《关雎》、《蒹葭》,汉魏晋五言诗《迢迢牵牛星》,李商隐的《无题》等,这些描写爱情的诗歌给初中语文教材增添应有的青春活力,给师生吹来一股温馨的春风,深受师生的喜爱。但也有人担心:目前初中生早恋情况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教师如果再在课堂上讲授爱情诗歌,会不会对早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实并非这样,由于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初中生开始对两性关系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当这种求知欲望不能通过正常途径获得时,他们就会把寻找的目光投向社会,而现代社会成人恋爱的开放化、影视作品的大尺度化,都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和价值观,很容易造成心理扭曲,滋生一些不良行为。而课本中的爱情作品和其他优秀文学一样,是“人的生活教科书”,正确学习这些诗歌对净化人的心灵,塑造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格具有重大作用。

当今学生现代的爱情道德观已与古代传统的爱情观有着明显差异,那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古代爱情诗歌,并接受和理解中国传统的爱情道德观呢?

一、激情导入,将学生带入中国古典爱情诗歌崇高的艺术境界中去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的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教师的饱含感情、富有激情的导入,会激活整个课堂,激发出课文较深层次的生命活力,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热情,从而使晦涩的诗歌被学生所喜欢,使诗歌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所接受、所延续。

英国哲学家赫士列特曾经说过:“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教师激情的导入不仅是教师激情的语言,更可以激发学生情感,调动生的学习热情。中国古代爱情诗歌是充满浪漫主义的,学习新课时,教师要用声情并茂的导入,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去。通过富有激情的语言渲染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不知不觉中感受诗人的心境。

如在学习《诗经》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语:春华秋实,是自然规律;少女怀春,是人之常情。中国人谁不喜欢读爱情诗歌、传爱情佳话。一个《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一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越剧,传唱至今。这不,走进《诗经》,我们会发现这里也有这么多的爱情诗!读了它,我们会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会知道什么才是中国传统的爱情观,同时也会明白:人生之路不总是一帆风顺的,爱情也不都是甜如蜂蜜的,欢乐是美,忧愁是美,悲戚是美,分分合合都是美。这样充满激情的导入,让学生对爱情诗歌充满向往,在憧憬中全身心投入,既感受到诗歌中关于爱情的真挚情感,又树立起正确的爱情观。

二、用实实在在的课文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中华爱情的忠贞感人

鉴赏古典诗歌,必须读懂字面意思,了解诗在写些什么,才谈得上欣赏、分析、评价。我们在理解字面意思的时候,需要借助于文言的基础来读,如实词的意思、词类活用、文学常识等。尤其是对其中的关键词,既要立足词语本意,又要结合具体语境,挖掘其内在的含义。抓住本意,由浅入深,自然就能理解作者精选这个词语的“良苦用心”。此外,抓住诗歌中的意象。爱情诗歌中,诗人内心的情感往往融入意象之中而不是直接表白,这就产生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读者品味咂摸,含英咀华,自然也会受到艺术上的熏陶感染,获得精神上的审美价值。此时,意象不仅仅是客观的景物,而且是饱含着诗人的快乐忧伤。诗歌虽不言情,却句句是情,字字含意,字里行间流淌着诗人汩汩的情感之流。

例如,《迢迢牵牛星》这首爱情诗为什么如此感人至深呢?我们抓住文本来分析,其原因之一是牛郎织女的勤劳与刚强的感人。在一起生活时,他们男耕女织,相敬如宾;在被银河隔离后,他们还是继续辛勤劳动,刚强地活着,为的是不放弃对劳动的热爱和爱情的追求。我们看织女被银河所隔后虽然悲痛欲绝“泣涕零如雨”,但她从来没有放弃对劳动的热爱。在中国人眼里,“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的织女形象和她那勤劳与刚强的品质是最令人感动和敬佩的。原因之二是,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感人。世界上有哪一对夫妻被活活拆散几千年,还想着有团聚的一天?“七夕”喜鹊们到银河上搭起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这哪里是喜鹊,分明是中华民族对“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牛郎织女的同情,分明是对世上所有爱情忠贞不渝者的赞美。秦观那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说出所有中国人对纯真爱情的理解!在诗歌中理解诗歌的意思并借助意象,让学生领悟爱情诗歌中美好、真挚的感情,读懂中华古老爱情的忠贞,提高对爱情诗歌的审美感受力。

三、抓住诗歌中最突出的艺术手法,引导学生学习古典爱情诗歌的表达技巧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蒹葭》之所以能感动人,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能融情入景,借景抒情,采用比兴的手法,因此,在阅读这首爱情诗歌时,我们应将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当作重点来学习。借蒹葭、白露、河流等景物的变化:苍苍、凄凄、采采,为霜、未已、未等,写出一个人在深秋的早晨来到河边,周围芦苇苍苍,脚下霜露重重,勾勒出冷寂又略带感伤的气氛,通过伊人行踪的飘忽不定,让整首诗歌意境朦胧,幻想迷离,引人遐想,反复咏叹,以重章叠句的形式,写出追寻者的执着精神。

《诗经》中的爱情诗歌要抒思,驰骋想象,感染读者,耐人寻味,最常见的就是用赋比兴的手法。诗中所运用的赋比兴手法和诗歌情境交融的意境相结合的方式,启示后继的中国诗人,对形成中国诗歌意蕴深远的特点起了重大的作用。爱情诗歌别注意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和人物(尤其是女性)体态服饰的刻画,使用谐音、双关、暗示、象征等手法。修辞手法和情感往往密不可分,修辞是外壳,情感是内核。“修,洒刷之也,藻绘之也。”善于抒情的作者往往会通过修辞手法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常见的用来表达作者感情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比、借代、对偶等。不同的修辞,表达情感的效果也有不同。在爱情诗歌中,朦胧唯美、缠绵悱恻的爱情更需要通过这些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来给它增色。

四、抓住最凄凉的悼亡词,引导学生理解古典爱情诗歌的感人至深

在流传至今的古代爱情诗歌中,就其内容而言,有男女热恋,有夫妇相思,有妇女被弃,其中独树一帜的当属悼亡词。悼亡词是对亡人的深挚情感、痛切怀思,而绝非一般酬唱应和、无病、虚伪矫情之作。这就使悼亡诗以其特有的真实性、真情实感吸引世人的目光,并为之倾倒。诗中的情感是发自内心的呐喊和呼唤,是发自内心的真情。苏轼的《江城子・记梦》这首悼亡词里字字句句都渗透了词人对亡妻刻骨铭心的思念,让学生借悼亡词来感受古人爱情的真挚,让人读了之后情到深处泪沾巾。

发自内心的情感从何体现?古人的爱情观远胜今人,他们不会有那些轰轰烈烈的爱的誓言,因为他们的爱情比今天要纯洁得多,他们将爱情融化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所以,这份感情是通过生活的细微体现出来的。在词中,我们能看到:妻子对镜梳妆,夫妻对望,这无不充满作者对妻子深深的爱意、浓浓的情意。正是这份情感,让我们带着和词人一样的心境来读这首词,“忆君情悲满,肝肠尺寸断”。它留给读者的不是爱情的欢乐之美,而是爱情的凄凉之美。读了它,我们一定会真正感受那生死不渝的纯洁爱情之美。

五、抓住最悲凉的爱情故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爱情悲剧的真正意义

什么叫悲剧?鲁迅说,悲剧就是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人的情感是丰富的,或喜或悲,悲剧往往更加扣人心弦。悲剧给人的是一种别样的美,这种美是幽暗的、不快的,甚至是阴冷凄婉的。悲剧,作为美的一种形态,它有着极大的审美教育意义。我们要通过古代爱情诗歌让学生理解悲剧美的认识价值和赏析悲剧美的丰富内涵。在赏析悲剧美时,要紧紧抓住悲剧人物形象的赏析。即从悲剧人物的性格特点、悲剧冲突的性质以及所产生的审美特点等方面去赏析。

现代爱情诗歌篇(8)

关键词:萨福 浪漫主义 情感诗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家们认为,不同形式的神话故事都源于一种排斥女性的父权文化传统,它们往往弥漫着性别歧视和不平等……女性主义评论家把女性主义神话批评作为一种主要的批评方法,对西方传统神话进行解构,女性作家也在。而在英国浪漫主义女性诗歌中,被反复书写的是萨福神话。萨福是公元前7-6世纪的古希腊女诗人,她通过对传统神话的重读或建构一种新的、以女性为中心的神话来书写自己的文学作品。由于大部分萨福诗歌作品的散佚,后人对她的关注反而是其颇具神话色彩的传奇人生。在后代学者的眼中,她是一个奇异的女子,是“第10位缪斯”,但是对于萨福的性取向、萨福与法翁的爱情故事、萨福的为情自杀,甚至法翁的性别等问题,后代的学者们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历史的久远和地域的距离使得萨福披上了神话的光环,被后来的文人墨客们反复书写与重构,但是“关于萨福及其所生活的时代的一切,后人的理解大多掺杂了想象的成分。人们乐于想象一个他们所需要的萨福,而他们的需要却联系着他们最切身和最当时的愿望――一种个人的和时代的限定性。”

一 女性诗人笔下的萨福

在浪漫主义女作家的眼中,她们更愿意相信萨福是一个殉情的异性恋女人,她的故事被演绎为异性恋的爱情悲剧,情感炽烈的女子的爱情悲歌。法国浪漫主义女作家斯达尔夫人的《柯丽娜》(1807)就诠释了一个现代版的女萨福,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柯丽娜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但却正是由于其出色的才情导致了她爱情的不幸,爱情的不幸又最终使她走向灭亡,柯丽娜的爱情悲剧并非是微观的个人情感问题,而是影射了整个父权文化所带来的性别偏见和情感冲突,女性的智慧和才华在男性的眼中成为威胁他们地位的武器。从某种角度看,柯丽娜那保守刻板的、带有典型的男权思想的恋人也是社会的牺牲品,凸显出带有性别偏见的社会“……如何残酷无情地摧毁了个人幸福”。柯丽娜的命运与萨福如出一辙,而由这部小说所带来的“萨福―柯丽娜神话”也成为英国浪漫主义女性诗人笔下的经典主题,对于她们来说,“以萨福―柯丽娜神话为典范的爱之挽歌是一种主要的方式”。

以罗宾森(Mary Robinson)、兰登(L.E.Landon)及海曼斯(Felicia Hemans)等为代表的英国浪漫主义女性诗人们高扬萨福作为女性诗人的地位,认为萨福是其时代无与伦比的女性诗人。萨福的悲剧命运也让她们联想到自己,颇有同病相怜之感。她们在萨福与柯丽娜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萨福炽烈的情感与被恋人抛弃的命运也深深打动了浪漫主义女性诗人,她们竭力要避免这样的悲剧,并通过萨福来传达她们的呼声。她们在作品中或直接或间接地提及萨福,甚至有的诗歌直接以萨福命名。联想到自己的情感际遇,她们无疑有着强烈的使命感,难免会在萨福身上找到力量与安慰。可以说,大多数浪漫主义女性诗人的婚姻爱情都是不幸的,都有着曲折的情感经历和不幸的婚姻经历,而这种不幸的主要根源就来自于父权社会的性别偏见。

浪漫主义女性诗人“避开了男性诗人以华兹华斯式的或者是自我本位的崇高为代表的对超验主体性的建构,而是采用了一种以萨福―柯丽娜神话为典范的自我牺牲的、去中心化的主体性。”“兰登是常常在诗歌中表达萨福―柯丽娜神话中所描绘的毁灭性激情之主题的英国女性诗人,她的诗歌中至少有33首的题目中带有‘爱’这个词。”萨福是“爱”的殉道者。而浪漫主义时代的女性是男性的附庸,她们在情感与经济上都依附于男性,怎样才能冲破这种樊篱呢?女性渴望得到真挚浓烈的爱情,但同时又不甘心去求得男性施舍的爱情,那么毁灭的爱正好可以表达出她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萨福的纵身跳崖、为爱而亡是一种勇气,而浪漫主义女性诗人们与现实抗争、与命运抗争亦是一种勇气。这些诗人通过萨福来表达的是“希望借公众承认这个平台来获得对她们自身伦理道德的认同”。“兰登和创作后期的海曼斯都集中创作挽歌式的诗歌,或是简短的抒情诗,常用的主题是爱、失去及死亡。……女性诗人的伤感挽歌比起男性诗人的挽歌来,更为温柔、更为自我意识、最后也是更为自我毁灭,把每一首诗都变为最后的歌;挽歌中非常重要的那种突现或自我发现,通常是以萨福式求死愿望的形式来表达的。”因此,萨福在英国浪漫主义女性诗人的作品中,呈现出爱、失去及死亡的主题――爱是炽烈的爱,是燃烧的激情;失去是爱的失去,由爱的失去而带来生命的失去,也即死亡。通过在作品中表达那悲伤的失去,女性诗人建构了一种同时具有自我否定和自我肯定意味的主体身份。

二 萨福与情感诗学

萨福的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炽烈,是“以一种直接、朴素、简洁而又高贵的形式所传达的激情”。这样的创作风格正好应合了浪漫主义的诗风和时代精神,尤其在浪漫主义女性诗人的笔下。由于浪漫主义想象力的自由驰骋,萨福不仅仅是女性诗人的鼻祖,是她们的缪斯女神,是她们的梦想与寄托,同时更以女性的身份承载着更多的意蕴与寓指。

兰登用诗歌的形式改写了斯达尔夫人笔下的柯丽娜之死部分,称为《柯丽娜的最后一歌》(《The Last Song of Corinne》),其中“斯达尔夫人小说结尾处设计精巧而又充满不祥意味的女主人公那自杀身亡的那一幕,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位浪漫主义女性诗人的政治观,而且也有助于理解她的诗学观。”这就说明:萨福也好,柯丽娜也好,她们在浪漫主义女性诗歌中所承载的还涉及到她们的创作论。

玛丽・罗宾森早在18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在《清晨邮报》等一些报刊上发表诗歌作品了。1800年,罗宾森继罗伯特・骚塞任《清晨邮报》的诗歌编辑一职时,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都是其下属。罗宾森是诗歌艺术的大师,其在文体、属类以及韵律方面是同时代如柯勒律治和华兹华斯这样的崇敬者所无法匹敌的,柯勒律治还将其称作“无可争议的女性天才”。罗宾森的诗歌创作生涯持续了大概30年左右,她的诗歌创作多为情感诗与激情诗,在创作之中还不断阐发诗学思想。“作为诗人,罗宾森为我们称之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主要贡献,影响了诸如柯勒律治和华兹华斯这样的经典诗人。”

罗宾森创作的彼德拉克体十四行诗《萨福与法昂》(Sappho and Phaon,1796)是“充满色欲的、女性主义的、激进的”作品。“标志着罗宾森诗歌创作的顶峰。……罗宾森勇敢地将自己确立为萨福抒情诗传统和‘合法的’彼德拉克式十四行诗的现代继承者,她与当代同辈史密斯一起努力重建十四行诗在浪漫主义时代的赞誉与流行。……正如Jerome McGann所说,罗宾森将18世纪早期的女性化情感的传统转变成了可辨识的女性天才的浪漫主义想象。”在这首十四行诗里,罗宾森使萨福代替荷马成为古希腊的纯真诗人,同时“将自己看作是萨福的化身”。

罗宾森在1799年出版的女性主义著作《就智力劣等问题的不公平性致英格兰女性书》(A Letter to the Women of England on the Injustice of Mental Subordination),表达了她的女性观,勇敢而又直接地对男权社会的传统发出挑战和抗议。罗宾森坚持认为,除了扩大女性的公民权和经济权外,英国社会还应该尊重女性的柔弱和情感。“罗宾森努力在其作品中将政治激进性、理性、情感和戏剧风格融合在一起,这对我们理解浪漫主义文学和政治传统以及理解早期的女性主义都有着独特的价值。”

浪漫主义的情感诗学在18世纪是能够找到渊源的,杨格的“抒情诗论文”(1728)就体现出这种对抒情的强调。这种情感诗学在本质上是女性特质的,它伴有感觉、情感、想象等因素。“《萨福与法昂》沿袭了18世纪的理论,也即将‘情感’与“感觉”作为诗歌创作的区别性标志。”这说明罗宾森的情感诗学论是早于华兹华斯的,罗宾森在诗歌创作中也有理论的建构,这对于浪漫主义时期的诗歌创作与理论建构颇有积极意义。“她作为理论与实践的论证,明确带有女性特质,这不仅仅因为她的女性身份,更关键的是因为其论证的实质需要这种女性特质。……但是罗宾森也意识到,情感的哲学话语是男性主导的。”虽然华兹华斯等男性诗人受到了女性诗人的影响,但他们依然更强调情感的男性哲学话语。“罗宾森的萨福首先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天真’诗人,她的诗歌是‘极其开明的灵魂的真正喷发’,……罗宾森一次次将萨福与文化启蒙联系在一起。……意识到希腊文明的黄金时代,萨福和她的作品体现了文明文化的最高价值。”“通过将文化启蒙与诗歌联系在一起,以及倡议将情感诗歌作为诗歌作品的标准,罗宾森同时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首先,她通过将萨福代替荷马作为古希腊天真作家的范例,是席勒的辩证女性化。……罗宾森的萨福也同时是尚未成熟的历史演变的倡导者。”萨福在罗宾森的作品中具有象征的意味,她代表了希腊文明的灿烂、启蒙时代的憧憬,也代表了罗宾森对女性性别身份的追索与思考,是罗宾森女性意识的写照。

“琼・德吉恩(Joan DeJean)将萨福称为‘表达女性欲望的最初诗人’,将萨福转变为‘现代想象的虚构人物’,她宣称,这种欲望为男性文人所过分书写、过分圈霸。”对女性欲望的直接表达是女性意识的体现,萨福身边的众多少女以及萨福诗歌中若隐若现的性爱描绘,暗示出一种女性欲望的自足,这是女性独立于男性、解放于男性的体现。玛格丽特・林利(Margaret Linley)令人信服地阐明,海曼斯、兰登、若赛蒂(Christina Rossetti)的萨福诗歌有意识地重构了一个“自身情欲地自我满足的”萨福,而她那一跳表达了一种支持“女性的……野心与欲望”的过激行为。

1979年,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尔在《阁楼上的疯女人》中将里奇的修订思想发展为一种重要的批评方法,用于研究19世纪英美女作家及其创作实践,……她们需要积极寻找女性先辈作为文学典范,以反抗文学领域的父权统治。“在《萨福与法昂》前言的结尾处,罗宾森作为‘讲给女性听的女性’说出了诗歌力量的女性化的源泉。有萨福作为她们的前辈,罗宾森‘杰出的女性同胞’完全重构了感情与激情方面的文学体系。这里,情感作为一种杰出的知识力量被提出,也是那个时代所宣称的任何社会的及哲学的进步的象征。”

英国浪漫主义女性诗人们在作品中或直接或间接地提及萨福,而有的诗歌更直接以萨福命名。萨福在她们的作品中承载着多重的意蕴,既体现了女性诗人那早期的女性主义意识,又宣扬了强烈的情感主义风格。

参考文献:

[1] 柏棣主编:《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周瓒:《“萨福”:传统中的传统》,《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4月2日。

[3] 勃兰克斯,张道真译:《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4] Vincent,Patrick H.The Romantic Poetess:European Culture,Politics,and Gender, 1820-1840.Hanover and London: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2004.

[5] Craciun,Adriana.“Mary Robinson”.In David Scott Kastan. ed.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British Literature.Volume 4.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9.

[6] Collings,David.Review of The Poetics of Sensibility:a Revolution in Poetic Style (New York:OUP,1996.)by McGann,Jerome.MLQ,1998.6.

[7] McGann,Jerome.Mary Robinson and the Myth of Sappho.Modem Language Quarterly 56:1, March 1995.

现代爱情诗歌篇(9)

中图分类号 I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316-(2014)06-0009-1

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是十九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作家,诗人,编辑,文学评论家。他的短篇小说可以分为恐怖和推理两类,以荒诞,奇特,古怪甚至病态著称。在文学评论方面,他著有《创作哲学》,《诗歌原理》等论著,他主张艺术的目的是娱乐,而非真理,反对文学以说教为目的。在诗歌方面,他是美国第一位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家,他的诗歌韵律整齐唯美,基调感伤忧郁,情感真挚动人,这些使得爱伦・坡的诗歌美感十足,本文拟从上述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爱伦・坡强调在诗歌创作中要注重韵律的使用,只有节奏和音韵美,读者才能产生兴趣阅读。他的诗歌《乌鸦》便是例子,而事实上,爱伦・坡对于自己的这篇代表作十分满意,在公众场合曾数次诵读,原因之一便是这首诗的节奏齐整。据W. L. Werner 统计,在719完整的音步中,有705个是抑扬格,十个不太工整的扬抑格,四个扬抑抑格,这就充分说明了爱伦・坡对于诗歌节奏工整有规律的强调和重视。在音韵方面,很多地方用到了押头韵,诸如在第一小节的第一行有“weak”和“weary”,第二行出现了“quaint”和“curious”,头韵的应用使得云烟声情交融,音义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外,长元音“?:”在诗歌中出现了70次,与作者试图表现的思念由于的情感相得益彰,加重了这种情绪的表达,读之上口,听之悦耳。再诸如坡的另一首代表诗歌《安娜贝尔・李》,作者在韵律方面亦是多变。作者使用了ababcb, abba和双韵体等多种韵律,多变而又低缓;长元音“i:”在总长41行的诗歌中出现了 21次,基本实现了隔行押韵回应,因此这个闭口韵使得阅读过程凸显了美感。

第二方面,从爱伦・坡的诗歌内容和主题分析,他尤为关注孤独,爱情和死亡。在爱伦・坡看来,产生美的途径之一便是使得读者阅读时产生灵魂的震动,感动读者。在他的《创作哲学》和《诗歌原理》等文章中,他强调一个美丽女子的死亡是最诗意的话题。《乌鸦》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我”对逝去爱人的思念:在一个又黑又冷的夜晚,我独自沉思,这时,响起了敲窗声,“我”与一只乌鸦邂逅并展开了对话,但乌鸦唯一的话语便是“永不复生”,一共重复出现了十一次。一次次敲击着“我”已经破碎的心,“我”对爱人的死亡的伤心,对她的深深的思念,都清晰地变现出来。《安娜贝尔・李》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很多很多年以前,一对恋人住在海边,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天使的嫉妒,狂风吹散了他们,安娜贝尔・李死去了,但是,这丝毫不能阻碍“我”对她的感情,伴着月亮,伴着星光,“我”会永远和“我”的美丽新娘在一起。这首诗歌毫无疑问以永恒的坚贞不渝的爱恋为主题,用美丽的语言叙述了“我”和安娜贝尔・李的炽烈美好的爱情,并以年轻女子的死亡作为关注点,传递出幽怨的感情。通过这两首代表作不难看出,坡擅长以美丽女人的死亡作为诗歌的主题,这是作者诗歌美感产生的主要途径之一。

第三方面,坡主张使用感伤的,忧郁的情感基调进行诗歌创作。诗人在其短暂的一生共创作诗歌71首,几乎所有的作品都离不开孤独,死亡等阴沉伤感的基调。《乌鸦》和《安娜贝尔・李》上文已经有很详细的解读,这里试举《孤独》和《尤娜路姆》进行说明。《孤独》共有22行,最初写于1829年,被认为是带有作者的自传色彩。诗歌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作者从儿童时就和别人不一样,无论是获得激情的方式还是忧伤的原因;第二部分道出了其中原因:“我”获得了一种神秘的东西,它把“我”束缚,它来源于急流飞泉,峭壁之巅,阳光,霹雳等等自然的事物。正是这种不同,使得作者孤独于世间,并饱受内心的折磨,神秘,孤寂的语调贯穿全诗。《尤娜路姆》是诗人悼念亡妻所作。1947年,爱伦・坡的妻子弗吉尼亚因病和穷困去世,爱伦・坡创作此诗。诗人用灰白色的天空,枯干凋萎的树叶,郁湿的湖边等意象开头,为全诗感伤的基调做了铺垫。之后,用一系列的对比形容自己内心极度的悲伤。生命的脆弱,无常,将死亡,忧郁等基调与唯美的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爱伦坡将自己的诗歌理念与生活经历相结合,始终追求着唯美诗歌的创作,他近乎苛刻地使用节奏,音韵等手段达到诗歌形式的完美,把诗意的死亡,悲剧的爱情作为美丽的主题,用悲伤,忧郁,孤独的基调贯穿全诗,这些都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充分体现出来,也可以作为我们解读坡诗歌美感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Edward H. Davidson. Selected Writings of Edgar Allan Poe [M]. Boston: Houton Mifflin Company, 1956.

现代爱情诗歌篇(10)

可还记得,2015年春晚,莫文蔚的一首《当你老了》唤醒多少人心中对时间的感叹和岁月的无奈,其催泪指数赶超红遍当年的《时间都去哪儿了》,然而在感慨万千的同时,从这首歌中我又听到了另一个人的人生感悟,那就是叶芝。爱尔兰诗人叶芝曾写过一首名为《当你年老时》的诗歌,部分诗句也跃然曲中,让我不得不想起这位伟大的诗人。“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诗中句句真言都在向我们传递一个对爱情的讯息:真爱稍纵即逝,莫等老时空抱怨。

20世纪的西方,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1939)是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影响了当代英国和爱尔兰诗歌的创作,并于192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叶芝以“始终富于灵感的诗歌,并以精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叶芝一生创作硕果累累,其诗歌汲取了多方面的精华,主要来自于浪漫主义、神秘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以及现实主义,写作风格独树一帜,在诗歌创作方面被视为贯穿传统到现代的缩影。其作品的独特则在于作为一个诗人,叶芝能够在浪漫主义诗歌和现代主义诗歌,两个相互冲突的文流中取两者之精华而取得的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他深受唯美主义影响,并伴随浪漫主义的熏陶,加之他在象征主义诗歌中所吸取的精华成为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可却始终保持了他唯美浪漫的诗歌特点,以至于在“反抒情,反浪漫”的现代主义浪潮中获得了“现代浪漫主义抒情诗人”的美誉。本文拟从叶芝诗歌中唯美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的特点,来分析其作品是如何在诗歌艺术上取得矛盾的统一性的。另外,从当今社会视角分析叶芝诗歌的唯美主义,探析其现实意义,来加深我们对叶芝诗作的了解以及他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1 叶芝诗歌的唯美主义

唯美主义的地位既重要又特殊,它是介于抒情的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的一场文学上的浪潮。它既延续了浪漫主义的抒情唯美,又为后期的现代主义的兴起做了完美的过渡。它是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其艺术特征在于它是超脱一切利害关系的、纯粹自由的活动,并且提出艺术是心灵的故乡,还主张艺术超然于现实,游离人生。唯美主义观点在于现实的事件都是艺术的敌人,“唯一美的事物,就是与我们无关的事物”,“艺术就是生命本身,它对死亡一无所知,它是绝对真理,对事实漠不关心”。

唯美主义思想,即以艺术的技巧美、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是流行在英国的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潮,它产生于维多利亚时代。唯美主义,顾名思义应该追求单纯的美感,唯美主义者认为美才是艺术的真谛并坚信艺术不应包含任何说教的因素,简而言之便是唯美。为艺术而艺术,是唯美主义思想的核心,强调纯粹的美,超然于生活的美,唯美主义一向追求艺术的技巧和形式美,而反对艺术上的功利主义。叶芝认为文学作品就是作家内在世界的外在表现,文学创作表现的是作家对世界微妙的情感和独特的感悟。他觉得文学作品就好比一面镜子,可以让作家反观自己的内心,审视自己的风格,提升自己的品味。因此,无论如何,文学应具有理性的创作态度,唯美的创作形式。以叶芝早期一首咏叹爱情的诗歌《情歌》为例,其中意境幻化、语言抒情、情感炽热,这是典型的浪漫主义表现形式。其早期作品受雪莱、拜伦等浪漫主义诗人影响,诗歌主题多关于个人情感,或是对爱情的渴望抑或是对现实尘世厌烦的表现。另外,叶芝早期的创作也是唯美主义华丽风格的展现,他善于给诗歌营造梦幻般的氛围。19世纪末,唯美主义盛行于英国,叶芝也很快受到影响,并于1891年和1892年和他的诗友们成立了“诗人俱乐部”和“爱尔兰文艺协会”,一是通过民歌、戏剧、音乐等表现形式创造出一个民族实体的形象,二是带有唯美主义色彩,展现出19世纪末的悲哀和逃避现实的倾向。叶芝的早期创作《被盗的孩子》号召人们逃到仙境和仙人一起,因为世间苦难充满泪水,并非人人皆知,这就证明叶芝早就有意向将古代爱尔兰理想化与脱离现实社会并存。这种风格在1893年出版的散文集《凯尔特的薄暮》中也有所体现。Prettejohn.E曾指出,“叶芝诗歌的唯美主义是他自己的生活和艺术摸索成形时期,求助最多的一种视觉艺术”;伊甸认为“叶芝在看到世界的荒诞和人类精神危机的同时,并不绝望和消极,依然为人类情感中高尚的向往和追求而鼓舞,依然用出自灵魂的抒情来维护内心高贵的热爱和尊严”,并指出叶芝永远引领时代审美潮流;王统照提到“叶芝能于静穆中,显出他热烈的情感,袅远的思想,实是现代作家不易达到的艺术”。

2 叶芝唯美主义的现代主义

叶芝写作风格由浪漫主义偏向现代主义是必然的,否则他怎会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在汹涌澎湃的现代主义诗歌浪潮中,象征主义被认为是最早的一个有巨大成就和深远影响的流派。众所周知,一提到英国象征主义诗歌的主要代表,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叶芝,他正是现代主义的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他对于诗歌创作有着独特的见解和高度。现代主义与传统浪漫主义的抒情写作格格不入,在多数现代主义者眼中,世界是残酷冷漠的、荒诞不羁的、虚无缥缈的。因此,造就的诗歌情调也是冷漠且非理性的。然而,世界的荒诞和人类精神危机在叶芝眼中却并非全部,令人振奋的希望曙光还是有的,他不但不消极不颓废,还用文字编织出人类心中最美好的精神向往,鼓舞人们无论现实多么不堪都要追求内心最高尚的情感,他毕生都不愿放弃自己那抒情的灵魂,并用善于发现美的心灵去拯救去保卫他自己更是世人内心不朽的热爱与尊严。

吴志伟、王欧雯提出,“现实主义的某些美学原则是在唯美主义的中间作用下,被现代主义延伸和发展,并断言唯美主义是象征主义的源头”。也有人认为,“唯美主义者在保持艺术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距离上做得并不彻底,唯美主义是审美消费文化的产物”。叶芝早年诗歌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他的诗歌主题是浪漫主义,主要抒写爱尔兰神话和民间传说,除此之外还附带了一些犹豫而神秘色彩,比如说名作《茵尼斯弗利岛》、《苇间风》以及《雕塑与岛屿》等,诗歌中展现的唯美境界令人心旷神怡,读者无不感叹叶芝的诗作。进入不惑之年,在爱尔兰民族政治运动的影响下,叶芝的写作风格也随之产生了激烈变动,其中夹杂着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字里行间直接或婉转地映射当时的时代变革。另外,受庞德等其他诗人影响,作品中又闪现出象征主义的影子,这也为后期慢慢获得专属于叶芝个人的独特神秘主义风格奠定了基础,比如作品《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驶向拜占庭》和《灵视》等等。在现实的缠绕中,叶芝依旧不懈地追逐着唯美的爱情,1893年,正值民族运动持续过程中,他谱写出感动了一个世纪的著作――《当你老了》,这也证明了叶芝的一生无论身处何地遇到什么样的现状骨子里的浪漫细胞从未离去过。叶芝对爱情和生活的唯美情结为平淡的生活添上一抹彩虹,让人们在颠簸的人生道路上有了高尚而朴实的期许,原来,现实背后还有这样的美好。

3 当今社会生活与唯美主义的关联

叶芝是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之一,在那个繁杂的文学批评时代,虽说他不比艾略特或者史蒂文斯高深到哪里,但能够终其一生保持诗歌活力的人唯叶芝莫属,他拥有一股强大而连续的诗歌力量,这来自他对自我价值的坚决中肯。叶芝的骄傲超越了世人,他好比雪莱诗中的那位王子,远离喧嚣尘世,与智慧相守,与爱结缘,怜悯着世人荒诞人生的动荡与骚乱。他回顾一生时骄傲而又难免苦涩地说道:“我从未因为欢乐而舞蹈”,“我放出,然后亲吻了一块石头,接着把它编进了一曲悲歌”。叶芝对爱情与生活的唯美情怀并非常人所能触及的。人创作了诗歌,人离不开社会,诗歌自然也逃不过社会的影响,故而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也脱离不了社会。叶芝毕生都在追求永恒艺术,但这个探索过程与现实生活完全相容,从不背离,他非常尊重艺术与现实生活的相互关系。在叶芝看来,唯美主义是能够将浪漫主义过渡到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也是将两者自然结合的写作方法,它能将自然与超自然融为一体,解决了两者之间的矛盾。叶芝作品中的语言倾向口语化,题材也大多来自于日常生活,这就赋予了诗歌现实性,加之诗歌中象征形象的丰富令他的诗歌内涵更加深厚,表达的思想含义更加深沉,比起传统诗歌内容更贴近生活更丰富多彩。经过叶芝想象与提炼,现实的生活经验经变得美好而轻巧,把现实、唯美甚至象征、玄思等传统因素完美地结合起来,成就了叶芝创作唯美来自现实,现实提炼唯美的主要特点。

与传统唯美主义不同,当代唯美主义强调“艺术去人性化”反作用于“再人性化”,而非坚持艺术从根本去人性化的困境,另外还提出折中唯美主义来支撑其主张。实际上,艺术与生活两者并不冲突完全,是可以和谐共生的。反之,唯美主义若完全阻碍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可能会导致现实困境。唯美主义承认纯粹美学的重要性,但并不表示认同艺术与社会生活的绝对隔离,倘若抛开社会影响和道德对错,很可能就会产生一些冲破世人道德底线,与社会道德相背离相矛盾的审美漏洞,如暴力美感或艺术等。“为艺术而艺术”的本身在于将人身置何处,艺术与生活如果能够保持各自独立,艺术或文学还能够作用于人?这是唯美主义的关键问题所在。针对这一点衍生出两个观点,即艺术去除人性化和重塑人性化,前者延续了传统唯美主义的观点,主张艺术要隔离社会生活,达到纯粹的美学享受,不关乎创作内容;后者力图将生活与艺术融合,使之达成共存,意在“为唯美主义思想构建一条无须摒弃人性,却能依然保持艺术自律性的全新道路”。因此,从当今社会生活角度重申艺术和其他人类生活形式存在的密切关联是非常有必要的。

4 叶芝诗歌唯美主义的现实意义

诗人叶芝深受唯美主义影响,在他的诗歌中不难发现“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品格。但事实上除此之外还包含“为艺术而生活”的现实元素,甚至有意将艺术引入日常生活,倡导生活的艺术化。因此,探析叶芝诗歌唯美主义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具有必要性。叶芝在诗歌创作中体现出唯美主义目标和艺术手法是无可辩驳的事实,而他对现代城市描写的规避恰恰反映了他对现代社会的失望和逃避。叶芝诗歌唯美主义在当今社会生活的现实意义在于以下两点:

4.1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困境

早年的叶芝深受唯美主义的影响,主张语言含蓄和超俗,梦想寻求一处仙境或小岛远离喧嚣独自过着幽山隐居的田园生活,任何商业文明所带来的利益都被他所摒弃。然而事与愿违,1890年叶芝的生活也陷入困境,不论是叶芝坚持不懈为之奋斗的民族解放事业抑或是倾注自身毕生情愫的恋情都难以如愿,现实生活毕竟不尽人意,各种非自然的因素让他苦恼。叶芝生活上的祸不单行,心理上对远离尘世的渴望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他早期作品《茵尼斯弗利岛》当中,这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唯美主义诗篇。无奈叶芝生活在现实,游走于理想,也正如美国批评家艾德蒙・威尔逊所说,叶芝总是“远离公共生活而只是生活在想象之中”。

4.2 回归现实:唯美创作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由于受社会和感情打击,加之19世纪末唯美主义思潮的影响,叶芝早期的诗歌充满了哀怨与惆怅,创作内容难免脱离现实生活。但进入20世纪后的叶芝重新振作起来,经过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双重磨炼,他逐渐肯定社会现实的意义所在,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两者不冲突也不背离,反而是互为裨益。也就是在创作的最后10年他力求唯美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摒弃了烦冗复杂的象征主义,最终达到回归现实,立足现实而创作,达到返璞归真的创作境界。后期叶芝越是年迈越是热爱生活,他歌颂人情世俗,风格简洁明朗,语言果断流畅,诗歌创作俨然到了得心应手的地步。他的著名作品《天青石雕》中这样展现,认为时间虽会改变甚至破坏万物,但万物周而复始必会被世人重建,这个过程人们乐在其中,可以说悲剧也只是另一部喜剧的开始。

总而言之,有些评论家认为叶芝作品中,因缺乏对当代城市意象以及现代社会生活的叙述与描写而缺少现代气息。从诗歌字面意义上看,他的确逃避现代社会,创作内容也很少涉及这些,但事实恰恰相反,他的种种规避正是映射了他对现代社会的失望和逃避。毕竟我们从他诗歌的创作中可以捕捉到现代主义目标和艺术手法的影子,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叶芝是拥有敏锐辩证思维的诗人,他的创作融合了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非个人”哲理因素,绝对具有独特的现代主义风格,在当今社会生活背景下,叶芝诗歌真正实现了从“为艺术而艺术”向“为艺术而生活”的转变。这种将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是诗歌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陈海峰,吴佳娜.叶芝象征主义的现实性与现代性[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6,27(2):94-95.

[2] 杜吉刚.世俗化与文学乌托邦――西方唯美主义诗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 黄海容.叶芝的象征主义及其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1):107-115.

[4] 何宁.叶芝的现代性[J] .外国文学评论,2000(3):5-10.

[5] 李雷.唯美主义与“日常生活审美化”[J].艺术评论,2010(12):59-62.

[6] 解志熙.英国唯美主义文学在现代中国的传播[J].外国文学评论,1998(1):121.

[7] 叶芝.艺术和思想[A].于威,王家新,译.王家新.随时间而来的智慧[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上一篇: 年度总结 下一篇: 安全专题会议纪要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