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专业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2 14:58:15

工程管理专业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9-0074-02工程管理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设置的一个新专业,是属于管理学门类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的二级学科。经过十几年的办学探索和实践,工程管理专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全国设置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达300多所,分布在各综合性大学、建工类院校、矿业类院校、电力类院校、财经类院校等,为国家、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工程建设事业和房地产事业建设与发展所需的高级专业管理人才。工程管理专业在国家教育部和建设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基本统一了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但各院校在办学的实践中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建设行业发展的实际,结合本校、本院的办学条件及学科优势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理念、风格和特色。[1]这使得各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有较大的差别,尤其是管理类课程的设置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而管理类课程在整个工程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是构成学生完整知识结构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管理类课程体系尚处在完善和探索之中,本文对管理类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整合进行了探讨。

一、工程管理专业管理类课程存在的问题

我院从1999年开始招收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学生,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办学历史。这期间,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等进行了多次的调整和完善,但相对于21世纪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还存在着差距。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管理类课程的建设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课程体系不稳定性

我院工程管理专业根据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要求,以基础课程+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建立课程体系。在专业方向上,共设工程项目管理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二个方向。平台课程包括技术平台课程、经济平台课程、管理平台课程、法律平台课程。平台课程要求工程管理专业所有学生都要掌握。专业方向课程仅为主修该方向的学生掌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平台课程的设置不稳定。如前一次教学计划中管理平台课程包括管理学、运筹学、会计学原理3门专业基础课和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房地产开发、工程财务管理、建筑企业经营管理5门专业课。在其后的教学计划调整中管理平台课程又由管理学、运筹学、会计学原理3门专业基础课和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房地产开发、工程财务管理、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工程合同管理6门专业课组成。在最近的教学计划调整中管理平台课程又由管理学、运筹学、会计学原理、组织行为学4门专业基础课程和工程财务管理、工程估价、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监理6门专业课程组成。另外,对同一门课程是选修还是必修定位不准。如前一次教学计划中工程合同管理课程纳入工程项目管理专业方向的专业选修课;工程建设监理课程和城市土地管理课程归入任意选修课。而其后的教学计划调整中工程合同管理和工程建设监理课程放入必修课中;城市土地管理放入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方向必修课中。

2.课程设置逻辑关系不明确

课程体系是一个系统,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每一个要素都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各个课程不是单一的个体,它们之间有着逻辑关系。[2]课程的逻辑关系,在时间安排上有两种关系:一是顺序关系和平行关系。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先后顺序关系,同一类课程中各课程间的平行或顺序关系视课程内容而定。二是有些课程间无相关性或相关性很少,但又是构成工程管理专业复合性知识结构所必需的,这类课程开课的时间则应根据整个课程体系的实施统筹考虑。[3]我院工程管理专业管理类部分课程之间曾出现逻辑关系混乱,衔接顺序不合理的情况。如工程财务管理课程需要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知识做基础,但工程财务管理课程放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之前开设;建筑企业经营管理课程和物业管理课程需要工程财务管理课程的知识,但工程财务管理课程在建筑企业经营管理课程和物业管理课程后开设等。运筹学为管理决策提供决策方法和量化工具,应先于管理学原理课程开设,但管理学原理在运筹学课程之前开设。组织行为学课程帮助管理者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心理和行为,以达到提高组织绩效和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因此组织行为学课程应放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前开设,但工程项目管理却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之前开设等。

3.课程之间内容重复

篇(2)

特色专业建设是教育部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门,其主要是根据国家科技、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引导各个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发挥现有的优势,办出具有特色的专业。特色专业主要由新兴交叉专业和专门人才培养专业组成,其中工程管理专业则属于新兴交叉专业。

一、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中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不符

从目前来看,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两者不相符,这导致了工程管理就业方向不明,容易被相关专业代替。在当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许多用人单位急切希望高校能够培养出专业化、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以此可以有效解决企业在实践中所遇到的专业问题。但是由于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基本教育思路的影响即“宽口径、厚基础”,同时再加上基本技能的培养得不到的重视,导致工程管理专业缺乏特色,市场竞争力偏弱。

(二)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性较强,因此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例如建筑工程计价课的教师需要掌握关于房屋构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将建筑工程计价知识了解透彻,从而传授给学生。另外,工程管理专业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教师而言,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传授相关的实践经验。

(三)学生对专业前景认知模糊

由于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对于该专业缺乏正确认识,对专业前景认知模糊,因此缺乏自信心。通过相关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的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尤其是刚进大学校门的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对其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根本不明确,认为工程管理专业性不强。例如,工程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方向的学生,大部分都觉得还不如学习土木专业,学习造价还不如学习造价专业,大学毕业也难以进入管理层。正是由于这个认知,导致许多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专业的自信心偏弱。

(四)过分注重理论知识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建筑业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想要在市场中求得生存,实现发展目标,就需要一大批优秀的外语能力强,懂得国际惯例,综合素质较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但是许多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取法国家工程管理的能力和知识。除此之外,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着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现象,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同时实践环节设施不合理,导致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无法快速的适应工作。

二、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路径

(一)明确培养目标

工程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核心技能上必须过硬。工程管理专业将目标放在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方面上,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根据当前社会对于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还需要培养学生国际工程管理能力,邀请工作经历丰富,具有国外生活经验的教师讲授国际工程口语与交际课,聘请专业丰富的外籍教师讲授项目管理课程与国际工程,以此强化学生国际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二)设置能力为导向的课程

工程管理专业不仅需要技术类的课程,而且还需要管理类的课程。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应该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针对于就业岗位,以能力为导向,设置课程,主次分明、思路清晰,保证课程设置的有效性。在设置课程群的时候,需要根据不同岗位技能之间重叠部分的讲解和训练,必须给予充分的保障。工程管理是以技术为基础,应该贯穿于各个方面,尽量以考试课和必修课的形式设置。

(三)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有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应该由知识―技能―综合能力的顺序进行,通过分层的训练,可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将毕业设计设置不同的方向为学生提供多选,并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进行专业综合能力的训练。想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还需要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制定相关的政策。

(四)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对于学生而言,提高了实践效率,而且还强化办学特色。在于企业互动过程中,学校需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引导学生进行就业。同时,校企合作,还可以培养双师型教师,帮助教师掌握理论和实践。例如,长春工程学院,与中交二航合作,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对于人才的需求。在合作过程中,根据中交二航的要求,学校确定了理论课程和实践内容,对于已经签订协议的学生,在毕业前需要进行分段强化。

三、结束语

工程管理专业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体系,需要考虑到学校的生源质量、发展方向、资源优势、市场需求、专业定位等。各个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科研能力、专业背景等,凝练特色,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

参考文献

[1]曾文杰,宋学臣.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训中心建设的研究[J].科教导刊,2012,(34):151-151,185.

篇(3)

1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

1.1培养目标缺乏专业特色生产实践环节的教学应承担以下3个方面的人才培养任务:1)巩固和深化土木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2)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由多个实践训练单元串联起来,构成专业工作能力的训练体系;3)综合性训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能从事项目全过程管理。由于多数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是在原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所以目前工程管理专业的生产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大都参照土木工程进行实践大纲的制定偏向专业技术训练,实践的安排缺少工程管理专业应有的特色,如计价管理、成本管理、招投标与合同谈判、采购管理等。另外,工程项目时间跨度通常在1年以上,而学生生产实践安排仅几周,只能了解工程施工现场的部分专业技术内容,缺乏对工程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的认识[2]。

1.2评价体系缺乏灵活性各个实践环节的评价体系是对实践参与者(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直接激励。如何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实践的意义,以正确的态度开展实践,这是评价体系不能回避的问题。但传统的实践评价体系多以学生答辩环节的表现作为主要评价标准,而缺乏对学生平时表现,实践单位评价的柔性指标。这种评价体系无疑向外向型的学生倾斜,不容易体现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收获。

1.3实践环节弄虚作假、抄袭的现象严重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本应该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现实世界接触、碰撞,并在其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而这些能力又是学生今后工作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实践环节缺乏全过程的实时监督,而评价体系又过于宽松,让不少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有机可乘、蒙混过关。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风气又延续到下一届。

2实行实践教育多样化

2.1实践理念的多样化

2.1.1培养导向的多样化在实践环节中,究竟以什么作为导向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实践环节培养的是面向就业市场的岗位能力还是面向更高层次教育的学习研究能力。显然,不同的学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而不论哪种答案都是不容忽视的。这就要求实现实践环节教育的培养导向多样化:既要为毕业后步入工作岗位学生的职场能力打基础,又要为走向更高层次教育学生的研究能力作铺垫。

2.1.2培养重点的多样化工程管理专业的知识内容十分丰富,涵盖技术、管理、经济、法律4个知识平台。各个学生在兴趣、能力方面存在差异,怎样设置实践环节的重点,以使学生的知识构建在实践中发挥特长,而不是千人一面。学校只有向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另外,由于工程管理专业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到投资决策、项目设计、项目施工、后期运作各个方面[3]。学校怎么在实践中对这4个方面权衡取舍。答案也只有多样化地开展实践。

2.2实践形式的多样化

2.2.1校内校外均应重视学生在校内实践更容易组织和交流,而在校外实践能更多地接触书本以外的东西:两者各有所长。许多高校有自己的校办企业,也有校外自己的实践基地,这两种方式结合可以让学生有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2.2.2加强多媒体及其他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多媒体给了课堂更加丰富的内涵,这种声光色一体的现代技术能够对现实世界尽可能地仿真。照片、录像等在课堂的应用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果能把多媒体应用到某些实践项目,可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节约经费,比如远程教育的开展。不仅如此,在一些实践项目中,开发出一套像网游一类的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的世界里进行实践,也可能成为实践的一种方式,甚至会更受学生的欢迎。

2.3开展方式的多样化

2.3.1团体实践和个人实践并重团体实践锻炼学生的交流与协作能力,个人实践更注重自主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注意这两种形式的搭配也是很重要的。

2.3.2必修与选修的形式均可利用现有的实践环节多为必修课,学生被动地接受课程安排。而学校也似乎忽视了选修这种形式的存在。如果在实践环节设置一些选修课,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锻炼,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2.3.3学校实践基地与学生选择实践地点结合学校的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保障,但有时也成为局限。比如大多数学校在大四时会有一个为期不短的实习。部分学校的做法是直接将学生送到实习基地,一个月后一起回校。但是实践基地的内容单一而且重复,不可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超级秘书网

2.4实践评价体系的多样化

2.4.1允许多种实践成果形式评价体系应该对不同的实践结果有宽容精神。实践日记、实践答辩等均应作为且只应作为实践评价的一部分。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小发明、论文等均应进入评委视线。

2.4.2评委来源多样化评委在评定学生成绩时难免会受自身立场的影响,如果在评定过程中邀请不同身份的评委诸如其他学校老师、在职人员,甚至学生来参与不同权重的评审,会更好地体现学生实践的收获。

3多样化实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多样化实践的重点。实践的多样化不应该是盲目的、无序的,而应该是有前有后重点突出的。如前面提到的工程管理专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运用,侧重点应该是项目设计和项目施工。学校实践应该加大这两个阶段所需知识的权重,如建设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施工技术等。另外,各个高校的重点也应不尽相同,应尽量发挥其特长。

2)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传统的实践,学生只需完成给定的题目,递交相应的材料完成答辩即可。而多样化实践过程中很多时候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实践形式、题目。这对于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能有效地避免作假舞弊,而且我们相信,这种自主学习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

3)经费问题。多样化的实践教育实际上是一种面对学生个体更为细化的教育。这种教育无疑对经费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当前我国的高校对实践环节的投入整体不高的情况下,怎么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学校加大投入的基础上,争取更广阔的资金来源可能是一条出路。

4结语

国外的教育在实践所占的比重为40%~50%,而我国仅仅为30%。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和研究机构对本科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从建筑业对招聘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来看,有89%的用人单位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工作经验。工程管理专业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实践环节开展较为困难,于是笔者提出了多样化的举措。但我们也应该很清楚地看到,多样化也会有一些问题,甚至问题也可能是“多样化”的。但是我们坚信,那不会挡住我们探索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成微,翟林炜.我国工程管理学科及工程管理师认证体系的发展[C].见:何继善.中国工程管理环顾与展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4382441.

篇(4)

二. 实习内容

1. 认识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机械。

2. 了解某些结构的施工工艺。

3. 观看建筑施工视频。

4. 辅导老师讲解理论知识。

5. 了解施工图的表达内容,初步掌握阅读施工图的方法。

三. 实习时间

2011年7月2日——2011年7月11日

四. 实习地点

********************************

认识实习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联系实际、增长实践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认识实习主要对工地进行参观,了解工程施工和管理的主要流程。为了让我们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的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院的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为期2个礼拜的认识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以老师帮我们找的建筑工地及讲座为主,我们对工地进行了参观,了解了工程施工和管理的主要流程,认识建筑材料,建筑机械,施工技术并且熟悉工程管理制度,为将来从事工程施工和管理打下实践基础。现将实习成果汇报如下:

实习第一天老师为我们播放了安全施工的视频,为同学们讲解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并要求同学们在进入施工现场后要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提到安全文明施工,我在学校的工地看到了很多的不足之处。

整个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标语少得可怜;大门上虽写着“施工重地,闲人免进”,但字迹早已不清晰,一般很难看到;施工现场内各工作区分隔不明确;施工材料似乎是随意堆放,拆卸掉的脚手架杂乱的堆在场内,未能及时清理出场;有很大一部分施工人员未戴安全帽,有些施工人员工作时很随意,工作态度不严谨。有一次进工地时我居然还在正在施工的楼层看到了无人看管,到处乱跑的四五岁大的孩子。以上所列各项足以说明该工地的安全员相当失职。一项工程本应是服务于人,惠及于人的,如果由于有关人员及部分监管人员的监管不力使一项工程

成为索取人们姓名的黑手,那么我们宁愿舍弃这项工程而保留宝贵的生命。企业的安全工作来不得半点侥幸心理,安全生产是企业最大的效益,是企业生存的保障。加大对安全的投入,也许有人会认为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减少了收入和利润。这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观点,安全投入不应是企业的负担,它所产生的也绝不是一种负效益。我承认,安全生产的投入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成本的增加。但是,究其本质,安全投入应算是一种特殊的投资,对安全生产的投入所产生的效益并不像其它投入那样直接反映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改进上,而是体现在生产过程中,保证生产的正常和持续地进行。这种投入的直接结果是企业不发生或减少发生事故和职业病,而这个结果是企业持续生产、保证正常效益的必要条件。简言之,安全效益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我认为工地上的每一位负责人都应该在其位,司其职,真正将自己肩上的责任担起来,绝不应该。当然,我知道,课本与现实是有差距的,课本中所写的各种规范,规则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都被埋没了,可是我总觉得我们不仅要对一项工程负责,更要对正在施工的人员和将来使用的业主的生命财产负责。这应该是我们建筑业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暂且不说我们的前辈们是如何工作的,至少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应该努力缩小这个差距,秉承严谨的工作作风,做出优良的工程。我,就是这么想的。

在未来的几天我们观看了一次视频,进了三次工地。

还记得第一次进工地时我就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第一次进工地老师就带我们区别了男女厕所。说来似乎有点可笑,但就是可以通过地上洞口的个数,大小来区别出男女厕所。这让我想起徐工

工。徐工将我带到六楼时就给我指着地面,告诉我这一块是卧室,这一块是卫生间,这一块是厨房,我当时特别佩服徐工,同时也特别纳闷,为什么他看着地面就能把各个房间区别出来,而我怎么看都只看到地面。后来徐工才告诉我通过地面上预留的管线和洞口就可以区别了,现在想想,其实和我们区别男女厕所用的是同一种方法。一幢幢的房屋似乎也没那么神秘,只要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可以知道每一个构造为什么会出现在那个位置。在出厕所门口时,来时又让我们观察了一下门口的处理。在砖缝中我们看到有几个很小的木楔,老实说这是在安装木门框时固定门框用的。因为木头的拔钉性比水泥和砖石的好,有利于门框的稳定。外墙面镶贴瓷砖时,外墙上有许多用细线布设的网格,这样就可以保证瓷砖能被整齐的镶贴。后来老师又简单的向我们介绍了一下梁的分类。梁按其在结构中的位置可分为主梁、次梁、连梁、圈梁、过梁等。门窗洞口上的横梁,支撑洞口上部砌体传来的荷载;传递荷载的窗间墙。常用形式:砖砌过梁,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圈梁:砌体结构房屋中,在砌体内沿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的钢筋砼梁. 在砌体结构房屋中设置圈梁可以增强房屋的整体和空间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示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在地震区,圈梁的主要作用有:增强纵、横墙的连结,提高房屋整体性;作为楼盖的边缘构件,提高楼盖的水平刚度;减小墙的自由长度,提高墙体的稳定性;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影响。实习中我们看到的墙体大部分都是用空心砌块砌成的,推行使用空心砖是国家的方针政策,也是工程中的需要,空心砖有隔热、隔声、质量轻、可以节省材料等优点。

第二次上工地时,我们主要学习了防水的做法。在楼顶我们看到了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冷底子油。这些材料的气味很难闻,我们一上楼顶就感觉不舒服。刚上去时看见工人师傅正在铺贴防水卷材,他们一边铺贴一边烘烤。我们之前曾看过有关做防水的视频,老师也讲过用火烘烤卷材可以使卷材与楼面紧密结合,防止卷材鼓胀影响防水效果。在铺贴防水卷材时还需上翻250mm或300mm,这样可以使雨水顺着天狗拍到排水管道中,防止雨水顺着接缝回流到卷材下面。这也就是我们在《房屋建筑学》中学的泛水。在讲解屋面防水的过程中老师还提到了后浇带的概念。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篇(5)

居住地:深圳

电 话:167********(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 1年8个月]

公 司:XX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行 业:电子制品

职 位:外贸专员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学 校:燕山大学

自我评价

自信、进取、脚踏实地;考虑事情仔细周到,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适应能力强,在工作中具有良好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多年的电子类产品项目管理及与客户端的销售管理经验。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电子制品

目标地点:深圳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外贸专员

工作经验

2012 /7—至今:XX电子制品有限公司[1年8个月]

所属行业: 电子制品

外贸部外贸专员

1.负责从国外客户端接洽产品项目,将项目整理并分发出询价,收集汇总报价并确定出产品价格后提交给客户审核。

2.价格获得确认后,接收客户订单,安排代工厂打样,密切跟进样板进度,与代工厂相关产品工程师密切联系。

3.及时了解样板制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工程问题,技术问题,设计问题,物料问题,交期问题等,听取工厂端对产品设计和生产的改进意见。适时与客户反馈以寻求最优解决途径。

4.样板完成后寄送样板给客户端确认,听取客户端对产品的评价和反馈意见,与客户端交换工厂对产品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

5.综合客户端的要求与工厂的现实生产能力,寻求协调的解决方案从而推动产品项目的运行,实现公司利益。

2011 /6—2012 /6:XX有限公司[1年]

所属行业: 项目

项目部项目管理工程师

1.工作中,需主导和接待客户来访,协同客户定期稽核生产厂商,制定项目运行schedule。

2.并需密切按照schedule推进项目各期的相关事 务运行,主导项目从导入,样板制做。

3.设计更改,工程技术问题解决,送样给客确认,到放行批量生产订料,物料情况反馈,物料代用申请。

4.再到批量生产情况反馈,产品货期跟催等相关事务。

5.按客户要求整理并提交相关产品品质的文件和报告,追踪稽核中发现的问题点。

6.督促工厂相关部门提出改善措施并协助其执行改善等。

7.客诉反馈与处理

教育经历

2007/9—2011 /6 燕山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本科

证 书

2009/6 大学英语四级

篇(6)

在大多数高校工程类专业的培养中,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课时一般为32学时。然而,课程内容涉及土木工程材料、地基与基础、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桥梁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给排水工程和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等多个章节,显然课时严重不够。因此在上课的时候,教师一般只能注重内容的广度,无法兼顾内容的深度,比如在介绍建筑工程这一章的时候只能提纲式地介绍其结构类型。

2.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是理论教学。

目前,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加板书教学,主要讲授各工程的理论知识。多媒体教学可以展示平面或立体效果,可以图文并茂,可在多媒体课件中穿插大量的工程实例、施工现场的照片,甚至可以加入动画效果,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但是从上课效果来看,如果只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理论讲解,即使有大量的工程实例,学生也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上课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比如,在讲构件中的梁和拱的时候,这两者的受力有何不同只能纸上谈兵,学生没办法通过实践来验证。这使得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相应的知识,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产生了厌倦的心理。

3.缺乏正确的认识。

大多数工程管理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工程管理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区别不是很大,认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要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的所有专业课程,只是要比他们多学一些管理学、经济学等课程。在这样的错误认识下,简单地认为土木工程概论就是土木工程,导致对专业课的期望很大。由于受课时的限制,对相应章节的讲解深度不够,只能提纲挈领的做介绍,这和大多数学生的预期产生偏差,使他们对课程的兴趣降低。他们把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概率两个字直接忽略了,认为土木工程概论就应该像土木工程一样,不只是简答介绍理论知识,应该深入介绍相关工程的施工技术。

4.教师经验不足。

一方面,高校教师队伍逐渐年轻化,很多教师都是一毕业就进入高校任教,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驾驭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土木工程概论涉及内容多,知识面广,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但是大多数教师只对某一专业领域比较熟悉,比如只对建筑工程较熟悉,但对桥梁工程就没那么了解,这样在授课上就显得力不从心。再者,大多数教师一直处在学习教学环境中,缺乏相应的实际工程经验,因此想要更好地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难。

二、《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效率提高的措施

1.教材选择。

目前关于土木工程概论的教材颇多,每本教材在结构体系上大致相同,但是在具体内容上各有侧重点。教材的选择应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选择适合的教材。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开设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这也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此时学生没有任何专业基础。因此,选择的教材既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宽度和深度,也要容易理解。教材应具有应有的理论深度外,还应理论联系实际,密切结合实际工程,全面展示土工工程的技术内涵,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建筑工程章节,针对超高层建筑应有当前世界经典的建筑介绍。在众多的教材版本中,大多数结构安排合理、内容详略得当,并且图文并茂,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除此之外,选择的教材内容应该新。我曾先后选择过多种教材,如叶志明主编的《土木工程概论》,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段树金等主编的《土木工程概论》,这些教材都是比较适合本校学生的。从授课情况及学生反映来看,这几本教材都是适合的。

2.丰富教学手段。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很多内容都和实际联系紧密,比如地基处理方法,学生以后在工程处理的时候就能实际应用所学的方法。在讲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找些具体工程处理地基的视频,让学生直击现场。在讲授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施工方法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动画形象地展示施工工艺流程。通过动画、视频的运用,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课堂更有活力,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更高。除此之外,课堂中可以引入模型教学。在讲钢材的时候,“H型钢”是一种经济型断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用三片字块模拟,将其组合成不同的形状受力,最终得出H型是最佳的一种断面。在桥梁工程章节,让学生自行组队,完成一座纸桥建设。

篇(7)

现代项目日趋大型化、复杂化,项目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也需要不断丰富和创新,加之在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工程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等院校在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中,应重视实验教学环节,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目前,实验教学环节通常包括四种形式:①课程实验,如项目管理课程实验等;②课程设计,如项目管理规划大作业等;③现场实习,如工程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④校内仿真实验,如沙盘推演等。

一、工程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河北省内外42所学校工程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情况的调研、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课程设计实训效果不理想

一是专业工具软件和机房等教学资源相对紧张,导致设计难以使用软件处理数据,指导教师只能缩减课程设计内容,设计规模与实际工程有差距;二是成绩考核主要依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或报告,缺少对学生兴趣和参与性的培养及设计过程的动态监控,这就容易造成部分学生“先拖后抄”,投入精力不够,减弱了课程设计的实训效果。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不足

调研表明,70%左右的学校校外固定实习基地建设数量偏少,每年组织实习时,都要由指导老师靠个人社会关系联系实习单位,导致现场实习组织难度大、实习效果受不确定因素影响大。校外实习实施的困难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交通、食宿费用上涨很快,实习经费不足;②施工生产现场条件复杂,学生安全难保证;③工程建设周期很长,而教学计划内的实习时间有限,一般学生在现场实习过程中,通常只能接触工程建设的某一阶段,或是项目管理某一方面的工作,不能将各种专业课程知识系统化并有效地应用。

3.专业软件建设资金不足

调研显示,有60%以上的学校存在软件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某些学校重视硬件建设,轻视软件建设;另一方面,某些课程相关软件市场价格较高、升级周期短,费用高,造成软件建设资金相对不足。另外,有些专业软件的利用率不高,也使得软件购买的性价比较低。目前,市场竞争激烈的一些专业软件,如房屋建筑工程计价软件,绝大多数软件公司很重视从学校入手进行潜在市场的开拓,一般能够给出一个低于商用价格的优惠价,但是这一价格还是高于一般高校的承受能力。

二、工程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优化对策

1.开展与专业软件公司的全方位合作

高校可尝试与专业课程软件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具体操作要点有:①软件公司以优惠价格或免费提供给学校,学校通过安排实验教学,让学生了解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②学校老师结合教学与科研成果,对行业需求热点或某些软件功能需求进行分析,有效指引软件公司研发或与软件公司合作进行二次开发;③软件公司可通过举办软件应用比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如算量大赛、项目管理沙盘对抗大赛等。

2.提高软件采购资金利用率

当前,各种专业软件更新非常快,学校往往在批准初次购买资金后,很难再给予定期的软件升级费用。因此,在引进专业软件时必须和软件公司谈判,尽量争取最长的免费升级时间,以保证软件的及时更新、持续可用。

教师在课程设置时应考虑提高软件利用率,如工程量清单计价软件,可列为《建筑工程估价》课程的实验项目,又可作为建筑工程估价大作业和毕业设计的工具软件,还可以作为造价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软件。另外,不同专业、不同二级单位之间可以共享软件,比如工程管理、土木工程专业可以共享工程造价计价软件和实验室。

3.动态控制课程设计全过程

课程设计的组织实施应强化从指导书编制、设计指导到成绩评定的全过程控制。如石家庄铁道学院建筑工程估价大作业、专业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采用过程控制方法,虽然增加了指导老师工作量,但体现了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校生普遍觉得把课程中的基本原理学通了、会用了。对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85%以上的学生反映大作业实习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能够直接指导实践工作。

4.建立协议实习基地

现场实习基地可通过和学校的主要用人单位联系,建立固定实习基地,每年实习前选择距离学校较近的有代表性的项目,尽量节约使用经费。如石家庄铁道学院积极加强和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等用人单位合作,建立了多个协议实习基地。学生参加施工现场实习前,应事先进行安全教育,进入现场前还应接受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另外,学校也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的形式来转移安全风险。

5.加快校内仿真实验室建设

建立校内仿真实验室可以将一部分现场实习转变为在校内实验室实现,如可以将瓷砖墙面、玻璃幕墙等外墙装修施工工艺和工程构造制作成实验室展板,既节约实习经费,又丰富实验内容。仿真模拟训练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实现短时间内对项目管理全过程或是工程造价管理系统过程的体验,克服现场实习的不均衡性。如石家庄铁道学院2008年引入了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课程,教师只作为仿真施工项目管理的引导者和讲评者,由学生组建的团队独立借助沙盘进行施工项目管理模拟推演。该课程的教学实践表明,仿真推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现场气氛热烈、开放,并且能够把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合同管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等专业课程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

6.引导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

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课外实践学习或社会服务,如辅导学生参加算量软件比赛、参加实际工程的投标文件编制等。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增加其社会实践经验,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三、结语

工程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优化应基于资源的高效使用,强化实验教学全过程对工程管理人才基础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反复训练,以推动新形势下应用复合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为其他相关专业的工程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的实验教学实施方案。

篇(8)

我国独立学院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为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国家鼓励公办本科院校结合社会资金,举办独立的学院,独立学院对于缓解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不足提供了积极作用。

1独立学院特点

1.1学院特性。独立学院是由普通全日制本科高等学校按新机制、新模式成立或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1.2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独立学院作为一种独立组织管理教育学生的学校,培养的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也具有自身的特点。第一,独立学院的学生大部分家庭条件较好,从小也受过相对较好的教育,课余生活比较丰富,兴趣爱好广泛,个体差异性大;第二,学生基础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且缺乏学习的毅力。第三,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四,学生自尊心较强,但做事缺乏自信心;第五,部分学生家庭条件较差,自卑心较强,对事物比较敏感,容易受到影响。

2、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授课特点

2.1授课存在问题:

(1)授课速度较慢,效果较差。由于学生的基础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知识的学习全靠课堂的学习与记忆,对课堂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在后续的课堂中对老师的讲解反映较慢,甚至难以跟上老师的思路,造成问题的积累,而学生又缺乏学习的毅力,最终导致学生很容易放弃对课程的学习。

(2)理论课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对于理论课学生们大多没有兴趣,不会积极的回应老师的提问,尤其对于工程管理专业这种实际操作比较强的专业,学生更多的关注一些实践操作问题,更愿听一下工程中实际的应用案例,而忽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3)课堂练习及作业敷衍情况严重。很多学生对学习自律性不高,不善于对问题的思考学生之间存在着抄袭现象,对课堂的练习和作业存在敷衍情形,敷衍老师的要求。

(4)部分教师授课方式沿袭了普通高校的传统模式。我院部分教师是外聘制,多数来自普通高校的兼职老师,他们的上课模式学生沿袭了普通高校的授课模式,传统的讲授模式容易导致独立学院学生失去课程兴趣,抑制了他们的创造力。

2.2授课改革:

(1)选择激励为主,批评为辅的授课模式。独立学院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缺乏自信心。如果采用激励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和鼓励,学生们则会因为感受到老师们对他们真诚的关注,而备受鼓舞,增强了对学习的信心,而后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并能够对课程知识形成加深记忆。相反,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的同学则须提出批评,规范他们的不正确行为,引领他们融入课堂氛围。同时给学生一种奖罚分明的印象,在今后学习中主动规范自身行为,遵守课堂纪律。

(2)一视同仁,因材施教。在课堂上对待每个学生都应遵循平等原则,切实关心到每位同学,尤其很容易被忽略的同学。这种平等的关心能够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满足、自信心得到增强。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尤为重要,切实帮助每位同学的课堂学习,首先能够极大的鼓舞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能够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充分发挥他们活跃的思维,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课堂知识,最后鼓舞学生的勇气,能够大胆的提出课堂中的问题。作为任课老师有责任,准确、耐心地回答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悉心指导,不断鼓励他们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3)调整课程内容,改变传统“灌输式”授课模式。由于学生们习惯了仅仅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学习,因而他们能够掌握的知识非常有限。授课教师往往迫于授课压力,只注重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全面性,而强行增加课堂内容,加大了学生们的负担,最终造成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牢固,学习效果不佳。而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讲,掌握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尤为重要。因此,对于理论课程的讲解,建议授课老师提炼课程核心内容,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详细讲解,并留给学生巩固知识的时间。例如《工程经济学》课程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而课程最基础的内容为现金流量、资金时间价值以及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经济评价方法。如果学生没能够掌握这两部分基础知识,便难以进行更深层的财务评价、设备更新分析等内容的学习。因此,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够在后期根据自身需求而进行更深层次学习。

(4)改变传统“灌输式”授课模式,采用多媒体教学。传统“灌输式”的授课模式对于独立学生来说枯燥无味,难以激发他们对课程的兴趣,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而我院的学生对直观、具体的知识接受较快,对于较抽象的、概况的知识接受较慢,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多引入一些具体的图片和数据,不但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还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创造力。并且在课堂上尽量采用启发式的教育,对学生提出一些引导性、选择性的问题,让学生从众多答案中选择其一,引导学生们对问题的思考。

(5)课堂上切实关心每位同学的表现。课堂上有些同学对课程具有抵触心理,或者疑惑表现,而又不愿向老师表达自己的困惑。此时,授课教师须放慢讲课速度,或进行详细、直观的讲解,解答学生的困惑,否则会形成学生对整门课程的抵触与厌烦,最后放弃对本课程的学习。

对于独立学院学生这类独特的群体,需要在充分了解他们特点的基础上,制定一套适于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的授课方法。在课堂的授课中,充分的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使学生掌握最核心的内容。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176-02

一、引言

“制造工程基础”是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工业工程应用领域众多,包括机械、化工、制造、航空、金融、医疗、服务等诸多行业,其中应用最广的便是制造业。探索本科生“制造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制造过程的了解,加强学生在制造工程方面的学习,是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重要的一环。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管理类本科,如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开设的工业工程专业,另一种是机械类本科,如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开设的工业工程专业[1]。对于管理类工业工程专业而言,很多学生毕业将直接进入制造业相关岗位从事管理工作,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在学期间夯实制造工程基础知识,更广泛地了解制造环境、制造工艺以及制造前沿就变得非常重要。本文将主要从“制造工程基础”课程出发,在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同时,积极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真正地和实际制造过程结合起来,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制造业相关的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分析

“制造工程基础”是一门面向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较多且比较分散,具体包括金属切削加工、机床、刀具、夹具、制造工艺等,而且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本科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年来人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但是由于其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且与生产实际结合非常紧密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会面临以下的问题:

1.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学生自主学习材料缺乏。“制造工程基础”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传统知识的讲授,一些学生认为该课程缺乏先进性,课程内容在现代制造环境中用处不大,进而在学习的时候产生排斥甚至抵触的思想。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制造工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制造系统、集成制造系统、虚拟制造、3D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出现,对课程内容的设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该课程课时有限,内容较多,各章节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而且理论性强,与实际紧密结合,仅仅凭借课堂讲授难以保证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而目前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材料又比较缺乏。因此,如何结合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将该课程内容全面、系统地讲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学生理解,启发学生思维就变得非常关键。

2.该课程理论性强,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制造工程基础”是一门与实践密切相关的专业基础课,诸如材料的性能、机械结构、制造加工过程、制造工艺等理论知识,学生只听讲述很难理解,必须结合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很多内容学生只要到现场一看就很容易明白。但是目前的金工实习等实践内容与课程教学相分离,学生先将理论课程学完才会实践,这种缺少制造工程实际的课堂理论教学,往往会导致学生缺少感性认识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和工程实践相结合就变得很重要。

三、教学实践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探索,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根据过去两年的授课经验,以及管理类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总结得出如下心得:

1.明确课程引导的重要性。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有强大的学习动力。由于学生对于教学计划的设置往往并没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因此在课程初始,应就课程的内容做一个全面的介绍与引导,给学生讲明本课程的作用,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关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金工实习以及工程实践奠定基础[2]。

2.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首先,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制作课件,做到生动易懂[3]。如:将复杂的图形、结构进行分解,在讲授过程中逐层出现,循序渐进,使学生容易理解;制作动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主观理解,例如在讲解刀具角度和坐标系的时候,可以通过三维影像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插入图像和视频资源,反映生产实际,呈现新技术新趋势;穿插实例和习题,以启发式方法带动学生学习等等。其次,在讲授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图像资源与视频资源[2-4]。过去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仅仅通过课堂讲授难以满足与工业实际紧密结合的要求,另外学校实验条件有限,学生少有机会深入接触实际制造过程。而图像、视频资源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增加更多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在实践中,结合视频教学改变了枯燥的课堂讲授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视频更能把学生吸引到生产实践中来,为学生更好地提供虚拟生产的体验。另外,视频教学也很好地解决了实习机会少、学生多、效率也低的问题。

目前在网络资源中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图像资料与视频资料,如Discovery频道的节目How it's made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制造技术,其中不乏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也包括很多工业产品,如汽车、飞机等,节目对各行各业产品的整个生产工艺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拍摄和解说,会让学生有亲临现场和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课堂中我们可以有选择地穿插讲解,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更好地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

3.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校工程实训中心的教学成果,将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相互联系,前后贯通。金工实习是管理类工业工程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制造工程基础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具有很大的意义。为了使学生能够将课程学习内容与金工实习内容更好地联系起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采用金工实习视频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理解,将工程实践与理论知识更好地融会贯通,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4.融合前沿内容。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对于“制造工程基础”课程的设置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现代制造工业专业人才要求具有很强的先进制造知识,因此,在传统的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应通过研究教学现状与现代制造的发展,融入前沿知识,加入制造前沿的内容,做到课程与时俱进,让学生及时了解到先进的加工方法,了解最新的科技进展,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增加制造工程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对实际制造过程有直观和深入的了解;增加先进制造技术(如3D打印)的介绍,使学生在对制造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了解制造前沿和最新发展方向。

5.实现管工结合。现代制造工业要求管理类工业工程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很强的制造知识,同时也要有丰富的管理知识,因此探索将工程制造与工业管理相结合,才能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及专业教育的要求。学生对于制造与管理的最初印象是分离的,在课堂中,应结合具体的制造过程将管理知识贯穿始终。现代制造过程产品涉及到各行各业,网络可参考资源也十分丰富,如National Geographic:Ultimate Factories视频资料,详细地展现了众多世界级产品包括法拉利、宝马、阿帕奇飞机,超级大卡车、超级房车等制造工厂的流水线,通过这些视频不仅可以详细了解产品的制造过程,充分领略制造业的魅力,而且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同时,现代工厂不仅展示了车间和流水线,其中也包含了诸多工业工程的理念,如5S、标准作业、看板、精益等。通过这些视频资料的辅助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内容,同时可以与管理知识相结合起来,还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安全、质量、环保意识的目的。

6.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方面,改革教学资源获得模式,通过建立网络教学案例库及习题库,解决目前教学内容陈旧、学生自主学习材料缺乏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帮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为学生提供制造工艺、材料、技术方面的最新科技文献,使学生密切关注制造工程发展的前沿动态,拓宽教学内容,增加信息量。另一方面,改革教学模式,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上,打破传统的以课堂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尝试运用分组讨论、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求学生就感兴趣的物品制造过程或行业制造过程开展讨论学习,增加课堂答辩及讨论的环节,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学生阅读文献、收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四、结束语

本文结合“制造工程基础”课程内容较多、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探讨了面向管理类工业工程专业讲授该课程的经验,强调了“制造工程基础”教学中应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图像、视频资源辅助教学,力求实现管工结合,并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孙丽,于晓洋,马自勤.机械类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A]//第十二届工业工程和工程管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5:1594-1597.

篇(10)

二、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结构

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其知识体系的构建既要满足学生专业素养的要求,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围绕培养目标,形成工程管理专业如下五大课程模块[5]。

(一)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它为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奠定基础。总体上可以分为五大模块:(1)政治类基础课,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2)数学类公共基础课,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3)英语类基础课程,如大学英语等课程;(4)计算机类基础课程;(5)实践环节类公共基础课,如军事训练及国防教育等。公共基础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以及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

(二)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是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该课程内容覆盖面较广,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往往是专业课的理论基础。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基础课包括以下四大类:土木工程技术类、管理原理类、经济学基础类、法律基础类。

(三)专业课

专业课是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有关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专业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该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课的设置要坚持总体优化原则,精选课程内容,合并内容相近的课程。工程管理专业是管理学科和工程学科的结合,因此专业课应兼顾管理类课程与工科类课程。根据专业课与基础课相对应的特点,专业课同样应包括四大类:土木工程技术类、管理类、经济学类、法律类。

(四)专业实践类课程

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与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同,实践类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围绕能力培养目标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工程管理专业认知实习、制图实习、测量实习、施工组织设计实习、生产实习、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五)选修课

选修课可以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两类。限定选修课主要体现专业特点,加深理论基础,体现本学科与相邻学科的关系,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自由选修课主要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满足学生个人兴趣和爱好需求,以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为目的。以上五大课程模块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具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三、工程管理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之间的联系

(一)工程及技术知识体系

建筑识图、AutoCAD制图、工程测量是工程类专业课程的共同基础,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是专业理论基础课程,为土木工程施工及施工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它们将土木工程类的专业知识整合起来,为工程造价、土建装饰及安装工程概预算做理论与技术准备。

(二)管理学知识体系

管理学原理、统计学、运筹学等课程是对管理学理论知识的普及,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学习做理论准备,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及建设项目招投标与工程合同管理是普遍管理学在工程管理专业领域的深化与拓展,研究如何运用管理知识和手段使工程建设增值。

(三)经济学知识体系

以财务管理为基础,掌握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建筑领域,对工程成本会计进行研究,支持可行性研究的财务分析。工程经济学是工程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掌握这一知识有利于进行工程投资与融资分析,进而开展可行性研究与建设项目评估的经济评价环节。

上一篇: 对比语言学论文 下一篇: 新疆职称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