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与生活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8 15:28:07

经济学与生活论文

经济学与生活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017-03

经济活动中是否包含有美的因素?经济学的发展是否受美学的指导?罗宾斯就有“经济学与美学不能相提并论”的论断。人们普遍认为,功利的经济学与超功利的美学之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是,人们在反思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的同时,认为经济学应该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都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即为经济学在功利的层面上添加了超功利的内涵。而近些年出现的诸如“审美经济”、“体验经济”、“娱乐经济”、“情感消费”、“文化产业”、“休闲产业”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等词汇,强调了经济活动中的人们对于美的向往与追求。这些都为经济美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与现实的背景。而意大利的哲学家克罗齐终其毕生的研究,提出了美学与经济学是现代“两门卓越的世俗科学”的论断,认为经济学与美学是实现现代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协调发展的重要学科。

一、经济美学何以可能

伴随着“艺术终结”的呼声,美学的重构也是美学的重大课题。实践美学、实用主义美学与生活美学的盛行,打破了美学主客二分的传统,使得美学从遥不可及的精神世界转向了熙熙攘攘的平常生活,这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出现。而“日常生活审美化”使得经济出现了重大的转变,这一转变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表现为商品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逐渐超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成为主导价值。人们的消费不全是购买生活必需品,而是更多地购买文化艺术,购买精神享受,购买审美体验。“日常生活审美化本质上乃是通过商品消费来产生感性体验的愉悦。”“审美体验本身的精神性在这个过程中似乎正在转化为感官的快适和满足,它进一步体现为感官对物品和环境的挑剔,从味觉对饮料、菜肴的要求,到眼光对形象、服饰、环境和高清电视画面的要求,到听觉对立体声、环绕声等视听器材的要求,到触觉对种种日常器具材质和质感的苛刻要求等等,不一而足。体验贯穿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它构成了审美化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的重要指标。”这种幸福感和满足感是感官的感受,同时它又包含着精神的、文化的内涵,它是生理、美感以及某种精神的复合体。“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意义在于把实用的东西升华为审美的东西,或者说,是物质的东西中增添一个精神的层面,在实用功利的东西中增添一个超功利的层面。

对于“研究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经济学家都在不断地反思。罗宾斯批判了“美学是一经济因素”的观点,认为这个观点在用意良好,但是在逻辑上很难站得住脚,因为“为了美学上或道德上的价值而牺牲物质享受,不一定会得到物质上的补偿。”“经济学并不假设各种目的和谐一致,而是正视各种选择之间的冲突。”所以说,“经济学与美学不能相提并论。”罗宾斯认为“美就是一种目的,它与其他目的相竞争供人选择。经济学则根本不关心目的本身。”“经济学对于各种目的而言完全是中立的;只要达到某一目的需要借助于稀缺手段,这种行为便是经济学家关注的对象。”可以看出,罗宾斯认为经济学应该是不关心目的,即经济学是价值无涉的。罗宾逊夫人认为,“经济学绝不可能是一门完全‘纯粹’的科学,而不掺杂人的价值标准,对经济问题进行观察的道德和政治观点,往往同提出的问题,甚至所使用的分析方法不可分割地纠缠在一起。”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是一门可以把科学的精确性和人文方面的诗意集一身的科学。”盛洪在《经济学精神》别强调:“在最高境界中,经济学不是一堆结论,不是一组数学公式,也不是一种逻辑,甚至不是一种分析方法,而是一种信仰、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所以,经济学应该是科学特质与人文特质的统一。科学与人文都是对人生最高境界“真善美”的追求,科学偏重的是“真”,而人文偏重的是“善”和“美”。所以,经济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的统一。

关于经济学与美学的关系,克罗齐认为,两门学科所需求的是“感觉”,就是人们在现实生活里正当具有的“”和“功利欲”。美学与经济学的共同使命是使现代人的“感觉的心灵化”和“心灵的感觉化”,即实现感觉和心灵的“完整与和谐”的统一。“感觉的心灵化”,是指物质的生活上升到一种高水准的精神境界;所谓“心灵的感觉化”,就是要使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获得高水平的现代经济的支持与保障。从而共同实现现代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上的协调发展。两门学科的共同使命使得经济学与美学并非风马牛不相及,而应该是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经济美学是完成两门学科融合、贯通、促进的最好的途径。

二、关于经济美学的探讨

1.经济美学的发展阶段。在谷鹏飞的《西方经济美学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一文中指出,经济美学是一门研究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结合的学科,而西方经济美学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古代经济美学思想的德性之美、近代经济美学思想的德性之美与功利之美、现代经济美学思想的丰裕与幸福之美、当代经济美学思想的和谐与快乐之美。这里,对经济学的美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加以论述与整理,而经济学中的美的标准则是从实用与审美以及精神与物质的结合的角度来阐述的,这样使得经济学的分析超越了纯粹的功利层面,加入了审美体验等内容。

2.经济学理论的美。萨缪尔森曾经说过:“我们过去常常认为物理学和纯数学中存在着数学美,而经济学中的数学美是居于次要地位的。我想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简单的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是美的,而没有任何一个数学家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Shackle曾经这样评论一般均衡理论中的美,“如果我们问:什么时代经济理论达到其最大的美,可以毫无疑问地回答:它的伯利克里辉煌时代是在19世纪最后十年和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在这一时代的最后,通过瓦尔拉斯种植,帕累托的工作使得这颗树达到了完全的、最后的繁荣……该理论具有一个完整性,是一个兼容性的整体,以及其逻辑的严格性和简单性,在科学上,可以与古典天文学和化学的原子量表相媲美。”而哈恩关于经济学中美的资源的阐述是比较清晰的。他认为:“在读到阿罗——德布鲁的核心理论而不是阿罗——德布鲁均衡的明显角色时,没有人不会为其中的美而感到震惊和喜悦的。”

3.美在经济学研究中的指导作用。关于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美的指导作用,德布鲁与阿罗都有明确的认识。德布鲁认为,“数学的简洁美——一个充满魅力的主题,在我进行的研究中,对我的科学研究生涯进行了无意识的批评。”在《美与经济学家——经济理论中美学的作用》一文中,Cassey Lee and Peter L. Lloyd认为,美在自然科学与数学中的作用是已经被证实了的,同样,在促进理论的构成或者是成为理论的证据方面,美学在经济学中发挥着一样的作用。关于美的作用,Cassey Lee and Peter L. Lloyd认为,美的第一个作用是提供动力,第二个作用是帮助发现。“在评论工作时,克鲁格曼强调经济动力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对美的追求过程中。因此对美的追求和经济上的成功是可以并存的。如果有较少的例子作为代表,经济理论中的美主要是在模型、原理也可能在理论里,但是不在证据、定义和方程式中。”尽管经济学在真实世界的现象和检验假设理论的方法上与自然科学有关系,在某些方面,经济学是与自然科学存在着不同。在这里认为经济学中存在着美,与自然科学的美不同的是,经济学的美没有人去探究,同时,虽然肯定了经济学的工具美以及美学在经济活动中的指导作用。但是对于经济学中的价值美以及价值美所体现的人文关怀涉猎较少。

4.经济活动中的审美追求。(1)消费活动中的审美追求。阿尔文·托夫勒曾指出:现代经济继服务业繁荣之后,正在向体验经济迈进。另外,在派恩二世和吉尔摩合著的《体验经济》一书中,在对人类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区分时,认为当代经济由于体验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发生了转型。这里,托夫勒、派恩二世和吉尔摩等都意识到了人们消费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物质需求,而需要更高层次的需求,即精神需求与审美需求。这里关于经济美学的意识具有偶然性和不系统性。2002年,深入研究经济审美化的内在动因的卡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认为快乐正是经济审美化的逻辑起点,是经济活动与审美活动的纽带,所以要把快乐作为经济研究的源头。这里把满足人的需求而达到的快乐作为经济美学的起点,对人的心理需求倾注了更多的关注。但是,这里的快乐并没有区分感官的快乐与精神快乐的界限,而这种快乐更多地停留在物质享受的层面。大卫·罗勃兹的《只有幻想是神圣的:从文化工业到审美经济》与戈洛特·保波米发表的《审美经济批判》把经济美学从人的意识、需求上升到了文化的高度。(2)生产活动中的审美追求。范正美在他的《经济美学》一书中,对经济美学进行了分析,对于经济美学的概念,他认为,“经济美学是研究经济生活(生产、流通和消费以及由此生成的生活环境)中关于美和审美的发生、发展的理论。它以经济生活中实用审美客体与实用审美主体的矛盾运动及其变化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这里的经济美学更多地着眼于经济活动,更多的是研究经济活动中的美。范正美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阐明了经济美学研究的目的,美学在经济中的指导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对生产活动规律的解释,所以他的经济美学理论仍然是经济活动中的美学。

同时研究经济活动中的技术美学,金易等的《实用美学——技术美学》是把技术美学应用于生产活动之中,而范玉刚在《技术美学的哲学阐释》则是更加关注技术美学对于人性的关怀,并上升到了人类生存状态的审美化。

5.经济学中的审美关怀。首先是通过美学对经济学的范式进行反思。在江虹、卓俏青的《均衡、演化与度——经济学研究范式演变的美学解读》一文中,通过对“均衡”与“演化”两种不同的经济范式的演进进行美学剖析,来分析古典美学和现代美学思想对经济学的指引,以及演化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分析模式的超越,尝试以“中和美”中的“度”的思想来弥补西方“和谐美”二元对立指导的经济研究的不足。而程恩富所阐述的经济美学更多地体现了经济学的人文关怀,也就是经济学的审美关怀,关于这一点,可以体现在“经济美学建立的客观基础”和“经济美及其在财富分配中的表现”的论述中。

(1)经济美学建立的客观基础。在这一部分,他分别从古代“美”字的含义、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实践来分析美的产生,然后讨论了美学对经济活动的指导作用。我国的汉字“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蓄主给膳。美在善同意。”羊成为美的对象和社会生活中畜牧业的出现是分不开的。从“美”字可以看出,美是与经济实践密不可分的。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自在之物”,它们作为物质虽然亘古存在,但由于构成审美关系主体一方尚未产生,所以这时的自然是无所谓美丑的,马克思曾经说,人类社会生活是一天也离不开物质财富的创造的。其次,由于实践中的创造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没有创造就没有人类历史的发展。再次,在创造中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勇敢、灵巧、力量等品质。在艰苦的劳动中孕育着成功时的巨大喜悦。所以在实践是连接主客观的重要渠道,而在实践中的人的自由创造是属人的特性,是人与动物区别的重要标志,而人在实践中的自由创造,因其充斥着人的感情与创造力,所以,这里的自由是美的。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这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异化”劳动中的一句话,总结了美的产生。美是在劳动中,在实践中自由创造的结果。

马克思在说明动物的生产与人类的生产根本不同时还指出:动物也生产,但动物只是片面的生产,是为了直接的肉体的需要才进行生产。这种动物的生产是为了自身的物质需求,或者是种的繁衍,这种生产只停留在物质层面,而人的生产不同,人可以通过自身的思想意识,为生产赋予了精神层面的东西,即在合规律的同时,做到合目的,从而达到美的标准与要求。

(2)经济美及其在财富分配中的表现。首先,程恩富分析了经济美与经济丑的概念,接下来特别说明了“和谐为美”的内容和层次。认为“和谐为美并不是一个仅偏于形式的范畴,和谐当然包括形式的因素,但绝不止于形式,它比形式要深刻丰富得多。和谐为美,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是真与善的和谐,是主体实践自由地符合着客观规律。”和谐包括以下的层次:形式和谐、内容和谐、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之间的和谐,上述所说的和谐又被决定于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和谐自由的关系,这种和谐自由的关系又集中体现在完美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身上。只有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能创造和谐的对象,也才能创造和谐的美。美的规律即是客观的必要性和主体的社会性和谐统一的规律,这种统一的结果规定着美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分配制度进行了经济美与经济丑的分析,认为资本主义分配制度是丑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是较低层次的美,共产主义分配制度是美的。

这里肯定了经济学中的价值美问题,如美的生产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美对经济活动的指导作用等,另外,着重谈到了分配等领域涉及到伦理道德与制度所表现出的关于“善”的问题所涉及到的美,这些对经济美学理论的探讨都具有创新的意义。

关于经济美学的范畴,程恩富在马克思实践美学的基础上,专门论述了“和谐为美”在经济中的表现,认为“和谐为美”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表现,还需要内在的和谐,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而这种和谐又体现在自由发展的人的身上。这些都为经济美学的研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但是,程恩富的经济美学在为我们研究经济美学提供思路的同时,由于是从经济学方法论的角度来谈,因此并没有大量的篇幅进行系统的论述。所以,在他的论文中,没有从经济学学科性质的角度入手,来区分经济活动中的美与经济学思想中的美,而经济活动与经济学思想中的美息息相关,联系密切,但两者是不同的。经济活动中的美主要是从经济活动(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等)的角度来说明,而经济学思想中的美主要体现着经济学理论本身所具有的美,我们知道,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是科学特质与人文特质的统一,所以经济学理论中的美又分为工具美与价值美。经济学中的工具美更多地局限于经济学理论本身的美,表现在表述形式上的结构美、表述过程中的语言美(包括实证经济学的数学语言以及规范经济学的日常生活用语)、表述中体现的理性思维智慧的方法美;而经济学的价值美则更多地探讨经济学对人的终极关怀,确定经济学发展的终极目标,亦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中就曾经论述过。马克思在《手稿》、《资本论》等著作中赋予经济学以美学的内涵,并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学理想作为经济学与哲学的终极目的。此外,王柯平的《旅游美学纲要》中,认为,存在着一些“直接关乎现实生活的”美学,如服装美学、烹饪美学、旅游美学以及一些“直接涉及物质生产的各种专门性技术美学”。卢世林的《人口经济美学浅论》一文中,认为,美学在人口经济学中的作用表现为:利用美的规律来调节人口经济运动;利用人口美学形成人口经济价值系统,即研究与人口相关的价值观念,促进正确的人口价值观念的形成;而人口经济美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评判人口工程的合理性,并提出有建设性的人口规划和建议。祁聿民的《商品美学》,只是从商品的角度来探究经济美学的;章斌的《劳动美学》,陈明的《公关美学》,庄志民与乔修业分别著述的《旅游美学》等,都是从经济活动的某一角度来阐述的。因此,从目前经济美学的研究来看,大多停留在经济美学的某一个方面,特别是经济活动中的美学多一些,虽然存在着对经济学思想中的美学思想的探讨,但是缺乏系统性研究。经济美学试图弥补这种缺憾,在肯定经济美学包括着经济活动中的美学和经济学思想中的美学的同时,梳理了经济活动中的美的外延,同时研究了经济学思想的美学,本文力图从整体性、系统性方面,对经济美学的研究有所创新与突破。

三、经济美学的含义

杜威认为,对于一种真正的审美文化来说,实践科学和审美欣赏都是不可缺少的要素,没有实践科学,人将是自然力的和牺牲者;没有审美欣赏,人类将变成奇怪的经济怪物,永无止歇地陷入与自然和其他人类的讨价还价之中。我们可以把经济学理解为实践科学,在经济学中,美学因素是必不可少的。萨缪尔森曾经肯定过经济学中美学因素的存在,“过去我常常认为,纯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数学本质上是美的,而经济学中的数学的美是次要的,但是,我想这种观点是错的。简单的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是美的,而数学家是无法让你信服这一点的。”我们试图建立这样的学科,即把经济学与美学结合起来,就是本文所说的经济美学,通过这一学科的建立,来弥补主流经济学的工具主义贫困,对于主流经济学无法解决的生态恶化、社会不平等、金融危机、道德的缺失等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

本文认为,经济美学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讲,经济美学是指研究经济活动(生产、消费、交换、流通)与经济学思想中的美的学科。活动是以思想为指导的,思想又是来源于活动的。经济活动的美与经济学思想中的美是息息相关、一脉相承的,经济活动中对美的理想追求正是需要经济学中的美的思想予以指导的,而经济学中的美的思想也正是经济活动中的美在经济学理论中的体现。例如,可持续生产与消费就是源于“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的指导。

狭义上讲,经济美学仅指研究经济学思想中的美的学科,主要是研究经济学理论的形式、结构、语言、方法中的美,特别是经济学学科性质所体现的对人的生存状况的终极关怀,所以经济学思想的美包括经济学的工具美和价值美。经济学的工具美主要体现手段的美,是形式美;经济学的价值美主要是探讨体现深厚的人文关怀的经济学发展的终极目标,亦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学理想作为经济学与哲学的终极目的。

经济学的工具美与价值美的划分是以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为依据的。经济学不仅仅具有科学特质,同时,作为一种人学,经济学的人文特质不容忽视。经济学是科学特质与人文特质的统一。而经济学的科学特质呈现出来的美是一种科学美,是经济学的工具美;而经济学的人文特质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人文美,是经济学的价值美。经济学中的工具美属于科学美范畴,表现为对称美、简洁美、和谐美等,这些美的范畴主要表现了经济学理论本身的美,即结构美、语言美和方法美。这些美更多地体现在实证研究的方法中。经济学的价值美则通过探讨经济学发展的终极目标,体现了经济学浓厚的人文关怀气息,主要范畴有:自由美与和谐美等,这里的自由是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谐则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作为经济学发展的终极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通过“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实现的。如果说经济学的工具美体现着经济学的科学特质,那么经济学的价值美则体现着经济学的人文特质。经济学的价值美更多地体现在规范分析方法之中。

参考文献:

1.莱昂内尔·罗宾斯.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许慎.说文解字(卷四上).北京:中华书局,196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李泽厚.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编.论康德黑格尔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5.谷鹏飞.《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和谐美学思想.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6.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

7.P·A·萨缪尔森,W·D·诺德豪斯.经济学(上)(第12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8.盛洪.经济学精神.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9.阿尔文·托夫勒.蔡伸章译.未来的冲击.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10.王建民.审美文化与我国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集团经济研究,2005(4)

11.张品.论审美的经济效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12.黄建君.论经济活动中的审美性.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

13.滕守尧.公司化社会与审美文化.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14.程恩富,胡乐明主编.经济学方法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15.范正美.经济美学.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

16.彭加勒.科学的价值.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

17.许纪敏.科学美学思想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18.季德,利斯特.经济学说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6

19.阿马蒂亚·森(印度).经济学与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0

20.J.M.布坎南.经济学家应该做什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

21.冯契.人的自由和真善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2.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张瑞玉译.资本主义与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3.Samuelson,P.R.Some Psychological Aspect of Mathematics and Eco

nomics.Review of Economic Statistics,1954

经济学与生活论文篇(2)

1 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这一定义明确了当今国内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为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两大模块,与过去的相关教材相比具有鲜明地理学特色并体现地理学科研究优势。教材中明显将经济活动空间问题研究和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并重为经济地理学两大研究对象。作者认为经济地理学擅长研究的领域自然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和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人地关系)。由于地理学向来擅长研究的领域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因此对于后者大家普遍认可并容易接受。其原因为地理学的根基是区域性与综合性,对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来说,综合性不必费笔墨,人地关系系统包括诸多要素的综合,自然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地理学的区域性主要体现在区域内部的一致性及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而区域差异性主要由地球的圆形形态与太阳的位置关系及地球自身的地质演化历史所决定。其中,地球圆形形态与太阳的位置关系这一基础物理条件使得地球表面的热量分布产生区域差异,即维度地带性规律。热量分布差异带来诸多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植被、土壤)的空间差异,而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差异是地理学区域性特点的根基。地球自身的地质演化带来当今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以及海陆分异状态,而上述差异又进一步影响水热分布状态,进而影响“区域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础是“地”,即人地关系协调的关键是地理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从此种意义上讲,人文地理学科的基础亦是自然地理学科,这是由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所决定的。

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研究这一领域若将其独立与人地关系之外进行研究,就不是地理学所擅长的,而传统经济学比较擅长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其原因有:(1)经典区位理论,如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以及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均为经济学家或受到经济学思维的地理学家所创。(2)上述有关区位经典理论虽关注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但关注的核心问题为经济活动的空间成本或空间支出问题,而成本与收益问题显然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3)目前区域经济学诸多著作中介绍经典区位理论的情形常见,由此看来区位论对经济学和地理学都非常重要,两种学科均将其视为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或基础理论之一。若地理学将经济的空间问题与本学科擅长的基础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相融合可能有助于本学科更好地发展。

本文认为,经济地理学应将研究对象中的人地关系概念进一步强化,而空间问题的研究需要以人地关系研究为前提即在经济地理学的空间(或区位)问题研究中,首先以人地关系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研究为基础,便能更好地发挥地理学在空间问题研究上的特色与优势。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此处简单举一例:如以某区域城镇体系空间优化为例,从单一的经济学视角分析,城镇体系的空间规划,无一例外都是按照严格的假设条件,遵循中心地体系(或其他经济学理论模式)即可。因为在仅考虑少数经济学因素(成本―效益等)的情况下,地理环境因素(综合性和区域性)的作用或影响不能够充分体现,而现实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应首先考虑地理环境,考虑人地关系的协调性。原因是,地理环境为人类生存基础,而成本―效益等诸多经济因素是人类在保证生存基础之后的发展方面的问题。基于上述认识,本文认为在地理学教材中应将学科研究对象描述为人地关系(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及人地关系协调基础上的区位、空间组织等问题更为合理。

2 关于经济活动区位概念的探讨

地理学众多教材将经济活动区位定义为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这一定义范围较广,年轻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其内涵。本文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有两大核心内涵,一是相对位置的内涵,即“此经济活动”与“彼经济活动”之间的相对位置决定“此经济活动”的区位的“好坏”或“优劣”,而教材所定义的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一词,不能很好地体现经济活动本身的相对位置的内涵。二是须从某一视角去看待区位这一概念。例如在比较两种地理事物的区位中“谁优谁劣”,须从同一视角进行比较才具有可比性。如,北京和二连浩特的区位“谁更优”的问题,中国和蒙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这一视角看问题,那必然是后者的区位优势显著。但从国家层面去比较区位优势,显然前者具有绝对优势。我们经常看到或者听到“什么与什么比较起来,哪一个更具区位优势”等表述,这样的表述显然忽略了两种事物的比较必须在某一个统一视角下进行才有意义这一基本常识。本文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更为容易掌握的概念表述应为,“某统一视角下,经济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

3 关于区域概念的探讨

经济学与生活论文篇(3)

作者:曾祥云 单位: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

这是一个带根本性的经济哲学问题,对于它的不同回答,将决定和影响经济学的面貌以及对其它经济哲学问题的回答。这一论题又具体涉及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经济问题与非经济问题的划界标准是什么、经济学内部分类的原则和依据是什么、经济学究竟是一元的、多元的还是工具论的等一系列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经济哲学可以在经济学提供的解答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哲学分析与评价。例如,关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经济学说发展史上有“物质财富”说、“资源配置”说、“交换关系”说、“人类行为”说、“制度环境”说等不同认识与主张。但是,如果我们认识到,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离开人及其活动就无所谓经济学,因此,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研究的初始点和终结点都无法脱离人这一主线索,无法回避人在人类经济活动的主导作用。换言之,如果一种经济理论无视人的存在,忽视了人的因素,那么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以及它的现实指导意义,就是非常值得质疑的。而由此又必然引发对经济理论合理性的哲学思考。又如经济问题与非经济问题的划界问题。经济学无疑是研究经济问题的,但究竟什么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与非经济问题究竟如何区分?怎样看待经济问题与政治、军事、文化、法律等之间的关系?对这些问题的考察分析,对于深化经济理论研究,也无疑有其指导意义。二是关于经济学预设前提的哲学质疑。科学理论研究都有其最基本的前提预设和初始概念。不言而喻,前提预设的不同必然影响到一种科学理论的建构,必然影响到一种科学理论的逻辑推导结果,也必然影响一种科学理论对于现象层面的解释力。卡尔•波普尔指出:“如果不对假定的前提进行检验,将它们束之高阁,社会就会陷入僵化,信仰就会变成教条,想像就会变得呆滞,智慧就会陷入贫乏。社会如果躺在无人质疑的教条的温床上睡大觉,就有可能渐渐烂掉。要激励想像,运用智慧,防止精神生活陷入贫瘠,要使对真理的追求(或者对正义的追求,对自我实现的追求)持之以恒,就必须对假设质疑,向前提挑战,至少应做到足以推动社会前进的水平。”[2]P4“经济人”假设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和初始概念,被视为西方经济学建立的理论基础和开展经济分析的基本出发点。综观现代西方经济学,无论是均衡价格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还是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综合学派等,大多都是以“经济人”假设为研究出发点和基本分析工具,都不由自觉地沿承和遵循着“经济人”这一前提预设。然而,“经济人”这一预设前提也始终遭到了来自经济学领域内外的非议与抨击。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人”假设片面强调追求财富的自利动机,没有看到人类经济行为动机的多样性,没有反映人的全貌,因此,“经济人”是唯利是图的“抽象的人”、“虚假的人”。“经济人”假设是经济理论中又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并且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经济人”假设对于现实的市场经济社会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许多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都能给出较深刻的、独到的诊断。面对理论界对于“经济人”假设的褒贬不一,经济哲学有必要作出如下追问:“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究竟何在?它是否属于“不证自明”?“经济人”的存在性质和存在方式是什么?“经济人”与“社会人”、“道德人”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能否将“经济人”等同于现实的人?“经济人”究竟是前提假设还是科学抽象?应当怎样看待“经济人”的地位与作用?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追问与哲学解读,对于澄清理论界在“经济人”假设问题上的认知偏差,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三是关于经济理论合理性的哲学拷问。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及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过渡的一段时期,西方经济理论曾在我国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现象。而近几年随着西方一些国家出现金融危机,许多研究者又开始对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产生怀疑。由此,人们不能不对经济理论的合理性问题展开一系列的追问:究竟什么是经济理论的合理性?经济理论成立的条件和依据是什么?如何看待经济理论中的预设前提?怎样理解经济理论与现实经济活动的关系?这些问题无疑要涉及到哲学的认识论和真理观,对它们的分析解答不仅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现实经济现象,而且将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有益启迪。四是关于经济个人主义、经济自由主义、经济理性主义的哲学查审。这是经济学理论中对人们现实经济活动有着深刻影响的、同时又与哲学理论有着密切关联的经济观念或者说经济思潮。“个人”、“自由”、“理性”既是现代经济学理论中的基础性概念,也与西方哲学理论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借助哲学思维方式,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作分析工具,不仅可以对这类经济思潮给出深度分析与合理评判,而且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经济理念提供方法论指导。

二经济哲学研究的第二条路径或者说第二个维度,是对人类经济活动或者说经济行为的批判反思。哲学反思思想本身,并不意味着哲学可以放弃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哲学反思的虽是思想,但思想只能是关于思想对象的思想、关于人类现实生活世界的思想。因此,哲学在反思思想的同时,必然要触及到对于思想所反映的对象即现实生活世界的反思。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即是人们的现实经济活动。因此,经济哲学对经济思想或者说经济学理论的批判反思,必然要涉及到人类经济实践活动。换言之,人类经济实践活动必然成为经济哲学反思的重要视域和开展经济哲学研究的又一重要路径。经济哲学对于人类经济活动或者说经济行为的反思,并不是对现实经济生活中各种具体经济现象的简单描述。现实经济世界中各种具体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属于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它们有经济学这门具体科学去研究。经济哲学对于人类经济活动的把握也是一种整体性和根本性的,它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人类经济行为的总整性把握。它包括对以下问题的追问:究竟什么是经济行为?区分经济行为与非经济行为的依据是什么?人类经济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影响人类经济行为的主要因素究竟有哪些?等等。经济学家大多以“自利性”或“利己性”来概括人类经济行为的特征。问题在于:“自利性”或“利己性”究竟是不是人类经济行为独有的特性?“自利性”或“利己性”又究竟是不是人的本性?它是先天生成的,还是后天才有的?在人类经济领域,是否存在纯粹的完全的“自利性”或“利己性”?又是否存在“利他性”?人类经济活动中的“自利性”或“利己性”与“利他性”,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需要经济哲学作出思考与回答的。二是关于非理性因素对于人们现实经济活动的影响。经济实践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性的主体性社会活动,它总是在某种特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特定经济理论的指导与牵引下进行的。因此,经济活动在本质上并不是盲目的、非理性的活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就是“完全理性”的,并不意味着非理性因素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没有任何影响。这是因为,现实世界的人既是一个理性的人,同时又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人的实践活动实际上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同样,人类经济活动也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相互交织的过程。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人的欲望、直觉、无意识、情绪、情感、意志、习俗等非理性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经济行为。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经济学应当是研究人的欲望及其满足的科学。在他看来,一切生产要素都是作为实现和满足欲望的手段的要素,而对人的欲望及其满足的研究,即是对需要和消费的研究。那么,人的欲望等非理性因素究竟是如何作用和影响人的经济行为的?我们又应当怎样看待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经济行为的作用、影响?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经济行为的作用、影响,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比如说习俗,我们知道,人是通过文化而实现自己的社会化的,而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特定群体的文化,任何特定的文化形态、文化群体都具有其特定的价值观、行为方式、传统和风俗、习惯等。因此,“市场交换行为已不是单纯的经济关系的交换,同时也包含着文化关系的交换,习俗本身也是人们长期沿袭积久而成的社会文化的持有,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支流,不同社会文化和亚文化构造着不同的市场习俗和行为者的文化心理模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市场行为者的动机”。[3]P127-128由于非理性因素必然存在于人们的经济活动之中,也必然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产生影响和作用,因此,经济哲学对于人类经济行为中非理性因素的批判反思,不仅对于深化经济理论研究,而且对于调整和规范人们的市场经济行为,都是很有意义的。三是对经济自由与经济正义的哲学省察。虽然社会科学各个具体研究领域都有对自由的特定视角的关注,但从践行对人的终极关怀的角度来解读和演绎“自由”,则属哲学的题中之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经济,因此,经济自由即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前提和根本原则。如何从哲学的高度来认识和评判经济自由及其与经济正义的关系?如何在经济正义的框架下来实现人的经济自由?经济自由与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由观究竟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经济自由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自由观生成的意义何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应当怎样作出对于经济自由的现实选择?等等,这些都是经济哲学对于经济自由应该给予解答的问题。四是关于经济符号的哲学解读。哲学以其对于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理性思辨而深刻启迪着人类智慧,人类也正是在对这种最普遍关系的批判反思中,不断提升对于整个人类世界的把握能力。而作为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关系基本表现形式的人类认识、实践活动,都与符号现象有着密切的关联。经济活动作为人们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一种基本活动,无疑也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符号活动。从产品包装到CI设计,从货币、支票到存折、信用卡,从商标、品牌到价格、广告等等,这一切都是人类现实经济生活中所特有的符号形式,即便是人们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经常使用的语言文字符号、数字符号,也因其承载着某种特定的经济信息而显其特性。可以说,现实经济世界即是一个符号世界。符号都是有意义、有所指的。但经济哲学对于经济符号的分析考察,重要的不在于符号的所指及它的意义层面,而在于符号的价值功能。人是现实经济活动的主体,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人又是特定文化群体的人,并具有其特定的文化观念和文化习俗,因此,任何人类经济活动的背后,都必然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刻有特定文化传统的印记。这表明,经济符号无疑具有其独特的文化象征的价值,而这种文化象征价值所潜蕴的变值功能,又无疑可以成为提升商品价值、影响商品价格的重要因子。因此,经济哲学对于经济符号的哲学解读、对于经济符号内在价值的发掘和揭示,也应是经济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视域。

三经济哲学研究的第三条路径或者说第三个维度,是对经济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的批判反思。与其它科学一样,经济学也有它自身的独特的相对稳定的研究方法。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就曾存在抽象演绎法与历史归纳法、证实法与证伪法之争。由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选择,关系到一种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指向,关系到对于人类经济实践活动本质的认知,关系到一种经济理论体系的构建,因而,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哲学查审,既是经济哲学研究的题中之义,也是哲学为经济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牵引、有力推进经济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西方经济思想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学研究方法虽因经济学家个人的经济观、价值观和研究视角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但是,任何一种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背后,实际上都无不刻上了哲学世界观的烙印,哲学无疑是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学理支撑和初始地平。那么,梳理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哲学背景,对经济学研究方法合理性的恰当评估,就成为经济哲学应有的话题,并可由这一话题进而引发对如下一些问题的思考:如何看待经济学与哲学的关系?经济学研究方法对于哲学理论自身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哲学对经济学研究的意义何在?哲学应当怎样发挥自己对于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功能优势?等等。我们知道,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采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是抽象演绎法,而抽象演绎法的哲学背景即是西方理性主义传统。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以批判抽象演绎法而登上经济学论坛的历史学派,其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历史归纳法则无疑又是以经验论哲学为背景的。众所周知,在西方哲学史上,唯理论哲学遇到的最大挑战,即是来自经验论哲学对它的批判。因此,西方经济学史上关于抽象演绎法与历史归纳法的研究方法之争,实质是西方哲学史上理性主义哲学与经验主义哲学之争的翻版。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还存在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之争,而这无疑又是与西方哲学史上实证主义和规范主义的影响密切相关的。主张实证分析的穆勒本人,即是实证主义哲学的一个代表人物。而随着波普尔证伪主义哲学登上哲学舞台,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证实法与证伪法之争亦随之而兴。实际上,无论是作为实证分析学理背景的实证主义哲学,还是作为倡导证伪法哲学根据的证伪主义哲学,又无论是作为抽象演绎法哲学基础的唯理论哲学,拟或是作为历史归纳法哲学背景的经验论哲学,等等,都只是被一些经济学家简单地“借用”于经济理论研究的。由于这些西方哲学理论或哲学流派因其观点本身就存在着某些片面、偏颇等不合理因素,因此,以这些哲学理论或哲学流派为背景的各种西方经济理论或经济学流派之间的相互论争与攻诘,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经济哲学对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根本性把握及其所形成的哲学理念,对于促进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并进而推动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无疑有其独特的方法论指导意义。经济哲学还应当关注经济学范式的批判反思。自库恩提出“范式”这一概念以来,有关具体科学门类的研究范式问题,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特别关注与重视,不仅有牛顿力学研究范式、哲学研究范式之说,而且也出现了对于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分析考察。对经济学范式的研究,无疑属于经济哲学的研究论域。库恩的“范式”作为一种整体框架,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开展科学活动的基础,确立科学认识主体的整合机制,而且是科学理论自我完善的手段和工具,是实现科学革命的内在动力。因此,加强经济学范式研究,对经济学研究及其发展也无疑有其重要作用。但是,我们看到,有的研究者由于对“范式”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误将经济学流派当成了“经济学范式”,结果变成了经济学范式“满天飞”。由于库恩的“范式”概念是针对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提出来的,因此,开展经济学范式研究,应当首先明确什么是经济学范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在经济学发展史上究竟产生和形成了哪些经济学范式?它们各自的特点又是什么?进而分析什么是经济学的“范式转换”?经济学范式转换的条件、方式又是什么?在库恩那里,所谓范式转换,是指新范式对旧范式的取代,且这种转换是整体转换,而转换的方式即是“科学革命”。作为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经济科学,其范式转换的方式又究竟是什么?如此等等,它们都是需要经济哲学来解答的。需要指出的是,从传统的对于哲学的理解及其相应的哲学话语体系来说,经济伦理也无疑是经济哲学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论域。但考虑到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人们通常是把经济伦理当作与经济哲学并列的两门哲学分支学科来看待的,同时,经济伦理研究远较经济哲学研究要深入、成熟得多,且已形成相对独立的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因此,在这里,我们并未将经济伦理归入经济哲学研究的论域之列。经济哲学或许还有其它的研究路径和论题。国内外的经济哲学研究仍处于探索之中,迄今为止,也远未形成某种获得大家一致认可的统一的经济哲学话语体系。但基于对于哲学和经济哲学的理解,我们认为,上述经济哲学研究的三条基本技术路径及其相关论题,在经济哲学研究中应该说是相当重要的,自然也是主要的。

经济学与生活论文篇(4)

笔者认为,经济哲学的研究应从体系结构出发,通过建立经济哲学的体系结构,并按 这种体系结构去展开经济哲学全部的研究内容,达到对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经济 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的关系的全面理解。体系结构不是单纯为了好看,而是 因为体系本身担负着整合经济哲学思想的任务,从体系出发去研究经济哲学能更完整地 把握经济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这种研究方法不是单纯对经济现象做哲学思考,而是从哲 学理论出发去系统研究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文化,经济与人的关系,并在研究中解 释和把握各种经济现象。

国内学者目前在研究中所应用的哲学方法都比较传统、陈旧,缺乏时代性、先进性和 创新性,表现在:所用的哲学方法基本上是传统哲学教科书上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这必然影响经济哲学研究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创新性。

笔者认为,面对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发展,应力求在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运用 现代关系哲学方法对经济哲学进行研究,是一种较好的研究方法。现代关系哲学是关于 事物关系(特别是系统关系)的哲学,它研究事物关系的最一般的形式、结构、状态、演 变规律,及其关系间量的规定性。我们已经进入关系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一切事物 都必须从系统关系中才能得到完整的理解,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关系经济,因此,关于市 场经济的哲学自然应该用关系哲学的方法去加以研究,这样才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和创 新性,才能达到对现代经济关系完整准确的理解。

运用关系哲学的方法对经济哲学进行研究,从哲学的高度,文化的广度,对马克思之 后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规律和新特点进行价值论、本体论、本质 论、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探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我国经济实践也有一 定的指导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说,马克思之后,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越 来越占主导地位,“情报机构”、“咨询机构”、“智囊机构”“专利机构”大量出现 ,信息产品、知识产品大量充斥市场,“物质生产”已不再是社会生产唯一的生产部门 ,代之而起的是“物质生产”和“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的同时并 存。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物质生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所以,他建立起来的经济理论主 要以物质生产和它的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 物,马克思以后的100多年里,世界发生了第四次产业革命,进入了物质生产、信息生 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并立的时代。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与物质生产在许 多方面是不同的,因此,从物质经济向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人才经济的转型不仅改变 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经济观,并对传统经济理论的许多规律 和原则提出了挑战。

例如,社会再生产理论,在物质经济的时代,马克思把整个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 第一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第二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今天,从大经济观 的角度去划分社会生产部门,就应该把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三大生产部类,第一部类是 人才生产部类,第二部类是信息生产和知识生产部类,第三部类是物质生产部类。

再如,帝国主义基本特征理论,在物质经济的时代,列宁只讲了5个,今天,就该有第 6个——信息垄断,第7个——知识垄断,第8个——人才垄断了。除此之外,劳动价值 论、社会平均利润下降趋势理论等也面临着与上述相似的挑战,这些挑战迫切需要经济 学加以全面的回答,这是从微观上说的。

从宏观上说,以往的经济发展中,由于过分强调物质经济的高速增长,即所谓“高投 入、高增长”,“高生产、高消费”,造成资源的短缺,能源的危机,环境的污染,生 态的失调,反过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文明和人类的繁衍,人类经济活动的目的 和手段、途径发生了尖锐的对立,也要求经济学提出新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新的经济发展 模式,去解决人类经济活动中目的与手段、途径的对立。

今天,由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人才经济等新的经济形式的出现,使人们的经济观 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更加宽泛的经济概念,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把整个文化都理解为经济 ,例如,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制度等文化学、社会学的概念,今天似乎都变成了 经济学的概念。与此同时,经济也在文化化,“经济中文化的、知识的、信息的、科技 的乃至心理的因素将越来越具有重要的、主导的甚至某种决定性的作用,而文化作为日 益强大的产业结构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的甚至是支柱性的产业”。[1]总之,今 天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这样地密切,以致于完全可以说,经济的危机实际上是文 化危机的具体表现,而经济的创新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的创新。

面对当今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种种矛盾、问题和疑问,面对现代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 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经济学落伍了,尽管当代西方兴起了形形色色的经济理论,但是, 西方经济理论过分注重经济生活现象层面的数量分析,强调经济研究的数学模型化和实 证分析,而没有从文化的广度和哲学的高度去总结这个经济时代的经济价值、经济本质 、经济规律、经济方法,这样,人类经济活动就不可能在全面、系统、正确的经济哲学 理论和经济观的指导下来进行,于是,就必然要出现经济越是发展,经济领域的异化现 象就越是严重,社会生活的矛盾和危机越是尖锐,人类的文明越是走向陷阱。

从现实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没有前人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可借鉴,一开始完全靠 摸索和试验。后来,西方经济理论、经济方法被大量引用到我国经济建设之中,但并没 能完全解决经济改革遇到的现实问题,因为西方的经济理论是产生于西方经济发展的现 实的,而中国的经济毕竟有其特殊性,中国复杂的社会问题是西方经济理论所不理解的 。因此,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性上说,建立一门从文化的广度和哲学的高度 去思考重大经济问题的学说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说,经济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 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经济学的这些发展,一方面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另 一方面却又引发了许多关系到地球和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于是,经济学不得不要反身 自问:到底经济是什么,经济进步的最终标准是什么,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怎么样,以 及21世纪的经济学应该研究些什么等等,这就必然要导致一门新的学科——“经济学学 ”的产生。当今理论界兴起的“经济哲学”其实就是“经济学学”的代名词。

从学科性质看,经济哲学与其说是经济学与哲学的联盟,不如说经济学本身就是哲学 的经济学,哲学本身就是经济学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就把社会最基本的 关系看作是经济关系,它主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主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成为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人类几千年 文明史表明了,人类是通过经济活动而走向社会的,而社会经济运动反过来又促进人类 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缩影。正是在 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哲学本身就是经济学的哲学。

同样,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存在纯粹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因为经济活动 的主体是人,而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人的行为与人的心理过程密切相联系,是受人 的思想意识控制和支配的。于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就不能不研究人的世界观、价值观 、思维方式和人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及其消费习惯,而这些都是哲学 研究的内容。更主要的是,哲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括,研究的是自然、社会 、人、思维发生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它必然要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 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况且经济学的研究也无法脱离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所以 ,我们说经济学本身又是哲学的经济学。

经济哲学是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因此,笔者认为,其内容至少应该包括 以下六个部分。

首先,经济哲学必须回答经济活动的最终价值是什么。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 学手稿》中曾提出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一致的思想。自然主义把自然界看作 是世界的唯一真正本体和基础,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本主义强调人是世界的真正 主人,人本身具有最高的价值,同时人还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一切创造物的主体本质和 基础。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这种表述实际上就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观。

按照这种理想的价值观,共产主义经济也应该是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统一。在这里 ,自然主义是指对财富的索取,这不仅包括对自然界财富的索取,而且包括在经济行为 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人本主义则是指经济行为的合乎人性,在对自然的索取中要考虑 到自然与人的关系,考虑到子孙后代,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社会经济行为中追求 利益的最大化,要防止经济统治一切,经济压迫人、控制人,对人的生理、心理造成伤 害等等。因此,这种合乎人性实际上又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经济学家马歇尔在表述经济学的时候也指出:经济学不仅是一门关于财富的学问,更 是一门关于人的学说。按照这种理解,经济哲学必须从经济活动出发,站在哲学的高度 ,文化的广度,首先研究经济的价值,经济对人类的意义。这样,经济哲学体系中必须 有经济价值论,它是经济哲学的核心和灵魂,规定着经济哲学的全部内容。在研究经济 价值中,经济哲学不仅要研究人类未来理想的经济价值思想,而且要研究过去和现在经 济价值的异化和复归。

其次,经济必须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经济活动应该以什么为本,这不仅是个经济学 问题,而且是个哲学问题。经济行为的主体是人,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也是人,但是, 在经济发展史上,人并没有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仿佛财和物才是经济发展的主体 和真正动力,人反而从属于物,这似乎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决定的。但是,生产力 要发展到什么时候才能使经济从以物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又从以人为本转化为以能力 人(人的智能)为本呢?这是经济哲学必须研究的,我们称之为经济本体论。21世纪的经 济发展应该以什么为本,这是每个国家,乃至全人类必须认真加以回答的。

第三,大经济观下经济的发展规律是什么,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 制度等的关系是什么?这是新世纪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把现代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 到经济规律的研究之中,是经济哲学的主要任务,因此,经济哲学体系中必须有经济规 律论。

经济学与生活论文篇(5)

笔者认为,经济哲学的研究应从体系结构出发,通过建立经济哲学的体系结构,并按这种体系结构去展开经济哲学全部的研究内容,达到对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的关系的全面理解。体系结构不是单纯为了好看,而是因为体系本身担负着整合经济哲学思想的任务,从体系出发去研究经济哲学能更完整地把握经济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这种研究方法不是单纯对经济现象做哲学思考,而是从哲学理论出发去系统研究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文化,经济与人的关系,并在研究中解释和把握各种经济现象。

国内学者目前在研究中所应用的哲学方法都比较传统、陈旧,缺乏时代性、先进性和创新性,表现在:所用的哲学方法基本上是传统哲学教科书上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这必然影响经济哲学研究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创新性。

笔者认为,面对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发展,应力求在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运用现代关系哲学方法对经济哲学进行研究,是一种较好的研究方法。现代关系哲学是关于事物关系(特别是系统关系)的哲学,它研究事物关系的最一般的形式、结构、状态、演变规律,及其关系间量的规定性。我们已经进入关系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一切事物都必须从系统关系中才能得到完整的理解,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关系经济,因此,关于市场经济的哲学自然应该用关系哲学的方法去加以研究,这样才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和创新性,才能达到对现代经济关系完整准确的理解。

运用关系哲学的方法对经济哲学进行研究,从哲学的高度,文化的广度,对马克思之后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规律和新特点进行价值论、本体论、本质论、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探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我国经济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说,马克思之后,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情报机构”、“咨询机构”、“智囊机构”“专利机构”大量出现,信息产品、知识产品大量充斥市场,“物质生产”已不再是社会生产唯一的生产部门,代之而起的是“物质生产”和“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的同时并存。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物质生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所以,他建立起来的经济理论主要以物质生产和它的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马克思以后的100多年里,世界发生了第四次产业革命,进入了物质生产、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并立的时代。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与物质生产在许多方面是不同的,因此,从物质经济向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人才经济的转型不仅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经济观,并对传统经济理论的许多规律和原则提出了挑战。

例如,社会再生产理论,在物质经济的时代,马克思把整个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第二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今天,从大经济观的角度去划分社会生产部门,就应该把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三大生产部类,第一部类是人才生产部类,第二部类是信息生产和知识生产部类,第三部类是物质生产部类。

再如,帝国主义基本特征理论,在物质经济的时代,列宁只讲了5个,今天,就该有第6个——信息垄断,第7个——知识垄断,第8个——人才垄断了。除此之外,劳动价值论、社会平均利润下降趋势理论等也面临着与上述相似的挑战,这些挑战迫切需要经济学加以全面的回答,这是从微观上说的。

从宏观上说,以往的经济发展中,由于过分强调物质经济的高速增长,即所谓“高投入、高增长”,“高生产、高消费”,造成资源的短缺,能源的危机,环境的污染,生态的失调,反过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文明和人类的繁衍,人类经济活动的目的和手段、途径发生了尖锐的对立,也要求经济学提出新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去解决人类经济活动中目的与手段、途径的对立。

今天,由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人才经济等新的经济形式的出现,使人们的经济观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更加宽泛的经济概念,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把整个文化都理解为经济,例如,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制度等文化学、社会学的概念,今天似乎都变成了经济学的概念。与此同时,经济也在文化化,“经济中文化的、知识的、信息的、科技的乃至心理的因素将越来越具有重要的、主导的甚至某种决定性的作用,而文化作为日益强大的产业结构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的甚至是支柱性的产业”。[1]总之,今天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这样地密切,以致于完全可以说,经济的危机实际上是文化危机的具体表现,而经济的创新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的创新。

面对当今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种种矛盾、问题和疑问,面对现代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经济学落伍了,尽管当代西方兴起了形形的经济理论,但是,西方经济理论过分注重经济生活现象层面的数量分析,强调经济研究的数学模型化和实证分析,而没有从文化的广度和哲学的高度去总结这个经济时代的经济价值、经济本质、经济规律、经济方法,这样,人类经济活动就不可能在全面、系统、正确的经济哲学理论和经济观的指导下来进行,于是,就必然要出现经济越是发展,经济领域的异化现象就越是严重,社会生活的矛盾和危机越是尖锐,人类的文明越是走向陷阱。

从现实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没有前人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可借鉴,一开始完全靠摸索和试验。后来,西方经济理论、经济方法被大量引用到我国经济建设之中,但并没能完全解决经济改革遇到的现实问题,因为西方的经济理论是产生于西方经济发展的现实的,而中国的经济毕竟有其特殊性,中国复杂的社会问题是西方经济理论所不理解的。因此,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性上说,建立一门从文化的广度和哲学的高度去思考重大经济问题的学说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说,经济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经济学的这些发展,一方面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却又引发了许多关系到地球和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于是,经济学不得不要反身自问:到底经济是什么,经济进步的最终标准是什么,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怎么样,以及21世纪的经济学应该研究些什么等等,这就必然要导致一门新的学科——“经济学学”的产生。当今理论界兴起的“经济哲学”其实就是“经济学学”的代名词。

从学科性质看,经济哲学与其说是经济学与哲学的联盟,不如说经济学本身就是哲学的经济学,哲学本身就是经济学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就把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看作是经济关系,它主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主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成为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人类几千年文明史表明了,人类是通过经济活动而走向社会的,而社会经济运动反过来又促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缩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哲学本身就是经济学的哲学。

同样,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存在纯粹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因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而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人的行为与人的心理过程密切相联系,是受人的思想意识控制和支配的。于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就不能不研究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人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及其消费习惯,而这些都是哲学研究的内容。更主要的是,哲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括,研究的是自然、社会、人、思维发生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它必然要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况且经济学的研究也无法脱离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所以,我们说经济学本身又是哲学的经济学。

经济哲学是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因此,笔者认为,其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首先,经济哲学必须回答经济活动的最终价值是什么。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提出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一致的思想。自然主义把自然界看作是世界的唯一真正本体和基础,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本主义强调人是世界的真正主人,人本身具有最高的价值,同时人还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一切创造物的主体本质和基础。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这种表述实际上就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观。

按照这种理想的价值观,共产主义经济也应该是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统一。在这里,自然主义是指对财富的索取,这不仅包括对自然界财富的索取,而且包括在经济行为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人本主义则是指经济行为的合乎人性,在对自然的索取中要考虑到自然与人的关系,考虑到子孙后代,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社会经济行为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要防止经济统治一切,经济压迫人、控制人,对人的生理、心理造成伤害等等。因此,这种合乎人性实际上又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经济学家马歇尔在表述经济学的时候也指出:经济学不仅是一门关于财富的学问,更是一门关于人的学说。按照这种理解,经济哲学必须从经济活动出发,站在哲学的高度,文化的广度,首先研究经济的价值,经济对人类的意义。这样,经济哲学体系中必须有经济价值论,它是经济哲学的核心和灵魂,规定着经济哲学的全部内容。在研究经济价值中,经济哲学不仅要研究人类未来理想的经济价值思想,而且要研究过去和现在经济价值的异化和复归。

其次,经济必须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经济活动应该以什么为本,这不仅是个经济学问题,而且是个哲学问题。经济行为的主体是人,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也是人,但是,在经济发展史上,人并没有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仿佛财和物才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和真正动力,人反而从属于物,这似乎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决定的。但是,生产力要发展到什么时候才能使经济从以物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又从以人为本转化为以能力人(人的智能)为本呢?这是经济哲学必须研究的,我们称之为经济本体论。21世纪的经济发展应该以什么为本,这是每个国家,乃至全人类必须认真加以回答的。

第三,大经济观下经济的发展规律是什么,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制度等的关系是什么?这是新世纪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把现代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到经济规律的研究之中,是经济哲学的主要任务,因此,经济哲学体系中必须有经济规律论。

经济学与生活论文篇(6)

一、“相互联系的生活”观

作为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路,“替代路向”的研究理路有志于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整合为一体,并使文化由边缘进入核心,成为经济行为的内在含义。在关于“市场如何运行”的追问中,传统经济学在“经济领域”与“情感领域”的二元分割中发展出了一套“敌对世界”观。针对“分离领域观”和“敌对世界观”在对亲密交易的分析中导致的混乱,泽利泽提出了“相互联系的生活”观,这种观点是泽利泽进行“替代路向”分析的延续。当市场机制日益向人类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渗透扩张的时候,无边无界的市场对现实社会中的伦理原则和道德团结是否会构成潜在威胁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在《亲密交易》一文中,泽利泽从法庭对两起案件做出不同裁决结果的讨论中引出了二元论视阈中“敌对世界”的观点。在泽利泽引述的两起案件中,不具有婚姻关系的两个人都维持了一种长时间的亲密关系,并且男方都给了女方钱财。然而法庭认为,在第一个案件中,金钱转让是一种礼物馈赠,而在第二个案件中则是对的补偿。泽利泽认为,因为长期存在一种深层的、经常是隐含的假定,即金钱与亲密关系属于不同的相互分离的层面,因此在亲密情感与金钱转让相结合的情况下,法律往往陷入难以裁决的境地。法庭借用二分法对这类关系进行划分,这种划分取决于在这两个不同层面之间存在的十分明显的边界。

泽利泽指出,自19世纪以来,社会分析家们习惯使用这样的假定:社会各个领域是按照彼此对立的和不可比较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依附与成就、情感与理性、团结与自利等。如果这两个领域发生混淆,则彼此都会受到玷污。如果工具理入感性的情感世界,情感之源就会枯竭。如果把感情引入理易之中,就会导致效率低下、偏见和裙带主义盛行以及其他形式的腐败。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敌对世界”的观点:各个层面要健康发展,就必须适当分离,彼此之间必须维持适当的边界。而在反对上述“敌对世界”观点的阵营中,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还原论,他们试图找到一种单一原则来对社会生活进行统一的解释,认为亲密关系世界只是某些一般原则的一个特例而已。最典型的三种情况是经济还原论、文化还原论和政治还原论。简而言之,“经济还原论者认为,看护、友谊、性和亲子关系只不过是在有所限制的条件下个人选择理性化的特例。文化还原论者则认为,这些现象不过是独特信仰的外在表现。政治还原论者则强调相同现象的政治、暴力与剥夺基础。”④泽利泽认为,社会学家对于经济过程的解释长期以来都在敌对世界观和各种还原论之间来回摇摆。敌对世界观主张经济与社会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认为一个体现的是个人理性,一个体现的是隐秘的情感。经济社会学在成长为一种具有自我身份认同的学科领域的过程中,接受了这种在市场层面与非经济层面之间所作出的划分。但是,经济社会学家认为经济层面只是半自治的,并开始考虑支撑经济层面的社会结构基础,并由此进入了各种还原论的解释之中。如在消费研究和家庭经济研究中,文化还原论和政治还原论的解释盛行,而在所谓主流经济社会学中,经济还原主义则相当普遍。⑤据此,泽利泽认为,上述两种分析理路在对亲密交易的分析中导致了极大的混乱,这些被人为区分开来的关系,实际上在所有的社会生活舞台包括学校、军队、教堂、公司法人中都存在。泽利泽集中分析了由看护、友谊、性、亲子关系所引出的论题,并对亲密交易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一般性的主张。泽利泽指出,超越敌对世界观的分裂和还原论困境的出路在于:视所有的经济交易都是在亲密程度与种类上有所不同的关系。⑥随后,在《亲密关系的购买》一书中,泽利泽进一步概括明晰了这两种观点:人类社会是由两个独特的领域构成的:一个以理性效率为导向,另一个以情感与团结为导向,两个领域各自独立存在,并或多或少和谐地独自运行———泽利泽将这种观点称为“分离领域”观。如果上述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发生密切的交叉或接触,就会相互侵蚀、玷污;如果理性计算渗透到情感领域,就会腐蚀和消解团结,而如果情感渗透到理性领域,就会损害和降低效率———泽利泽将这种观点称为“敌对世界”观。在关于经济过程如何运行的讨论与研究中,泽利泽对上述看待经济过程的两种常见观点进行了深入质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理论观点,即,“相互联系的生活”观。泽利泽认为,“世界并不会分为亲密与经济相互隔离的两个领域或层面。我们所有的人习惯上都会把我们最亲密的关系与经济活动混合在一起。实际上,我们都会向我们的小孩、配偶与父母,常常还有朋友,履行经济义务或提供经济支持,并获得情感的满足。即使充满爱的家庭,如果无经济努力地有规律地投入,也不会维持多长时间。”在泽利泽看来,人类生活两个领域的分离,只不过是一种人为的虚构或神话,是一种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会真实存在的理想类型。

“相互联系的生活”观打破了在现实中存在的工具理性世界与文化表意世界之间应该分离的世俗看法,消除了对这两个世界如果完全联系在一起将会彼此侵蚀和损害的担忧。文化因素存在于所有的经济行为中,经济分析与文化分析的整合成为可能。在二元分割的敌对世界观中,“亲密关系是一种脆弱的花朵,会因为接触货币和经济上的自利而逐渐枯萎”⑦,而在泽利泽“相互联系的生活”观里,亲密关系的花朵在理性的经济世界里一样可以绚烂的绽放。泽利泽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透过这种崭新的研究视角,公共政策设计者不应再担忧和害怕亲密关系与经济活动之间会相互掣肘,而是应考虑如何才能更好地把二者混合起来。与哈耶克将人为的制度安排批评为“致命的自负”不同,泽利泽对人为的制度设计秉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她说:“可以肯定的是,正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所充分显示的,腐蚀与非正义的确实实在在地发生着,但我们应该记住,市场的实际运行,比起市场神话所暗示的要更多地服从于人类的控制。”⑧泽利泽相信,通过更好的制度安排,经济领域与情感领域之间可以实现公正的、令人愉悦的和增进生活质量的结合。

二、经济行为的非经济维度考察

近一个世纪以来,主流经济学已经演变成一个逻辑相对严密的体系,在主流经济学的理论预设中,经济行为主体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非经济因素都被暂时悬置起来,只剩下逐利的原子化个体及其置身其中的经济系统。许多人已经习惯于在这个严密的经济体系中进行思考,对某些基本假设习以为常,而疏于对在假设中被排除的非经济因素进行深入的思考,而这些非经济因素,正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上文所述,泽利泽对经济活动的非经济维度考察始于《道德与市场:美国人寿保险的发展》一书。在该著作中,泽利泽考察了非经济因素在美国主要经济制度发展中的作用———考察了影响美国人寿保险市场发展的文化因素,考察了货币利润与事关人类生死的神圣关怀是如何建立起货币等式从而交汇在一起的。《道德与市场》一书开启了泽利泽对经济活动进行文化分析的路径。随后,在《给无价的孩子定价》一书中,作者更直接地考察了经济与非经济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除了坚持文化视角的审视,作者还考察了阶级和改变中的家庭经济与儿童的价值与价格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多个层面上探讨了社会关系和文化对经济活动和制度秩序的形塑作用。例如,泽利泽分析了儿童经济价值和情感价值关系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对儿童保险政策、赔偿金确定、儿童的收养与买卖产生的影响。伴随着儿童价值的文化转型而来的儿童道义上的无价性在与市场机制的交织博弈中,形成了种种非常规的独特市场,换句话说,围绕儿童形成的独特市场,是经济与非经济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泽利泽对这种交互作用的重视与分析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假定。在传统经济学的假定中,情感之域是不可计量的,然而,在有关孩子的独特市场中,我们却看到,美元的价值在与诸如喜爱与痛苦之类的人类情感价值之间进行了量的换算,情感的货币化、商业化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这无疑将市场推进到了假定是不可能的情感之域。泽利泽的研究再次印证了经济社会学的假定:市场必然受到人类意义系统和多样的社会关系的影响,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市场即是人们所创造的一系列有意义的社会关系本身。

经济学与生活论文篇(7)

    近年来,中国林业得到快速发展。林业经济活动空前活跃,林业经济问题比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都更为政府和公众所关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以林业经济活动作为学科的落脚点,理应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然而,林业经济管理学专业毕业生难以觅得与专业一致的工作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2006年获得林业经济管理学硕士学位毕业之际,本专业15名毕业生,除去3名转为攻读博士学位外,另12名硕士毕业生无一人就业于林业经济管理领域。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学科发展的一个缩影,但学科发展问题并没有得到国内林业经济管理学术界足够重视,仅有张建国先生等少数学者就学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为了引起国内学术界对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关注,分析了该学科的性质、功能、理论构架、研究现状等内容,并较为系统地揭示该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科性质分析

    中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探索与发展,始于学习苏联,受着计划经济和木材利用思想的影响。经历了逾50年的发展历程,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学科阵容逐步形成,大量专着和学术论文得以发表,然而该学科并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1.1 林业经济管理学作为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职能缺位

    林业经济管理学具有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科属性,其研究对象特定,即林业范畴内的经济和管理问题。鉴此,林业生产活动应是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其中森林经营活动显得更为基础。自德国学者福斯特曼(FauBtmarm)于1849年提出的森林最适轮伐期公式以来,国外林业经济学家以此作为研究基础,将森林经营所具有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税费制度、国际贸易等影响因子纳入其中,关注于森林经营活动最优化问题。自建国初至20世纪末,中国长期奉行木头林业,即一味追求林业的木材产出功能,导致了东北国有林区的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若以被主流林业经济学家抛弃的木材永续利用理论(TSM。Timber Sustainable Management)而言,中国森林资源不应演变为当前的资源极度匮乏地步。事实表明,中国林业发展与理论支撑脱节,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林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的角色缺位,并未成为名符其实的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林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难以在林业中觅得一职。

    1.2 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作为交叉学科缺乏学科基础

    林业经济问题研究一定要贴近林业技术,才能解决林业发展的经济问题,林业经济管理学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性质。随着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SFM,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成为林业经济学界的主流思想,林业经济问题拓展为涵盖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生态子系统的复杂经济问题,着眼于寻求林业产业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3者的共同实现。鉴于交叉学科性质,在分析林业经济问题时,应对影响林业经济活动的经济、社会、生态因素有相应理解。在与国外林业经济学家交流中,得知国外林业经济学家均具有良好的林学或生态学背景,而国内林业经济学家的知识结构与其相比存在较大迥异,这决定了国内外林业经济研究水平的差异,也制约了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发展。专业知识背景的欠缺,尤其是林学等相关自然科学知识的不足,使得国内林业经济学者难以关注森林经营活动效益最大化这一林业经济最根本问题。

    2 学科功能分析

    设置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目的在于培育林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推动林业经济学科理论创新,为林业经济活动效益最大化、管理政策优化提供决策服务。因此.该学科的功能体现在2个方面:其一,培养专业人才,即教学功能;其二,提供科学决策支持。即科研功能。

    2.1 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教学功能不健全

    培养林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基本功能。当前,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福建农林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农林高等院校均设立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开展了本科、硕士生教学工作,部分学校还获准设立了农林经济管理博士一级学科点,每年获取林业经济管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毕业生数百人。以毕业生数量而言,该学科无疑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然而,如本文引言部分所阐述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而言。该学科并没实现培养专业人才的功能。学无以致用,专业人才难以从事所对应行业的专项工作,使得学科建设耗费的人力和财力化之东流,也使得学科的长期发展后继无人。以中国林权改革中涉及大量的林地流转问题为例,国内几乎没有能对林地和活力木价值进行评估和核算的专业人才,这无疑是教学的失败,也是基本功能不健全的体现。为实现学科的基本功能,即实现培养专业人才的教学功能,学科建设应与林业经济活动进行紧密结合。

    2.2 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科研功能虚化

    为林业经济活动效益最大、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科研功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科研功能与其教学功能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与产、学、研3者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一致。长期以来,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科学决策支撑功能缺乏实现的空间。在森林采伐限额的制约下,采伐指标的获得对林业生产者而言,较森林的最优化经营更为关键。在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主导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林业生态工程得以实施,使得林业生产者更为关注自有森林如何尽可能多的被划定为生态公益林,以及如何尽可能多的获取政府补助。迄今,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科研功能与林业生产活动实践脱节,难以指导林业生产实践活动,这也是该学科教学毕业生难以在林业行业中觅得职位的原由之一。加强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科研功能的实现。既有待于科研环境的优化,更取决于学科基于自身性质,逐步实现自我完善。

    3 学科理论构架分析

    多年来,发达国家林业经济或发展理论不断发展与变化,既服务于当时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与不同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相应的人们对森林的认识水平面发展变化的。林业经济或发展理论与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理论构架存在根本差异。后者为前者的基础,前者为后者的具体运用。作为应用经济学,林业经济管理学立足于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林业经济活动。林业经济学科理论构架于高等数学、经济学和林学等学科理论,并基于此。形成林业发展理论,诸如森林永续利用理论、森林多功能理论、协同论、船迹论、林业分工论、森林培育轮、生态系统经营理论、近自然林业理论、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基础理论的创新是林业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根本。以林业发展模型而言,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理论远比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效率理论更为复杂,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上的林业经济模型存在严重缺陷,而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经济学理论将消除传统林业经济模型的缺陷。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学生应掌握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林学等学科基础理论,诸如高等数学的微积分、经济学的边际理论以及林学的森林生长理论等,方可系统地理解和认识林业经济活动及其本质问题。如本章第2段阐述的,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作为交叉学科,当前存在学科基础薄弱等闯题。就该学科学生而言,大多不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必备的数学和林学理论基础。

    4 学科领域研究现状分析

    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领域中开展科研活动,既是为具体的决策活动提供理论支撑,也是将学科理论接受实践检验,寻求学科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在中国林业发展过程中。学术研究、方针政策与林业经济实际严重脱节,3者间关系扭曲。学术研究地位不高,影响不大.缺乏前瞻性、系统性、针对性,常常只扮演了解释和附和国家政策的角色。与中国林业实际脱离。

    4.1 研究对象未定位于林业经济活动根本问题

经济学与生活论文篇(8)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

辽宁省抚顺市第十中学

党利

1、说教材

(一)在教材中地位:《文化与经济、政治》一课是《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题

本框题的价值如同增加必修三文化生活的必要性。

本书在思想政治课中地位:《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增设的必修模块,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共同构成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必修内容。《文化生活》内容的设置既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人类.是一个有机整体,经济、政治、文化是这个有机整体的三个组成部分,共同推动着.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一定的文化生活之中,时时刻刻感受着文化的熏陶理应了解文化生活现象,分析文化本质与特点,了解文化发展的规律,形成对文化的正确判断和参与文化生活的选择能力。时代的变迁凸显了文化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本框的地位:

增加必修三必须明确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本单元包括两课:第一课“文化与.”用“体会文化”和“文化与经济、政治”两个框题介绍文化的内涵。通过对于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说明文化在.发展中的作用,加深学生对文化概念的理解。为全本教材提供基础性的认识。为本书以后学习奠定了基础与方向。

(2)

说教学目标

依据《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目标:1.了解当地文化产业。

2.理解现代.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

融的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辩证分析能力,分析不同文化所起的作用不同;。

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

题的能力,运用文化对经济的作用深刻理解国家提出

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口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观念的形成,培养

学生努力学习知识,增强文化竞争力的意识。

2

.培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

虽然教学大纲安排“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重要作

用’。但我认为把这一知识与单元探究放到一起讲更合理,因此

这一只简单提出知识,没有重点讲解。

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

1.

用教材,而不唯教材,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

是基本遵循了教材的编排顺序,二是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取

舍、科学补充,构建了一套更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知识体系。。

2.飞速变化的时代对中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身心迅速发展,自我意

识和独立性较强,.公共生活空间范围越来越大,并且开始理

性地思考.和人生的重大问题。高中生可塑性强,但情绪仍然

不稳定,有多变性,容易冲动或偏激,迫切需要提升思想意识,

加强方法论的指导,使其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生活中能够进行正确

的判断与选择。

3.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抽象的理论只有

与形象生动的实践相结合才能凸现出它的伟大。教学中把理论知

识的学习与.实践、.现象的分析、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

系,力求贴近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文化与经济、政治三者的关系

2、文化生产力在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教学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文化性质不同作用不同。

教学重、难点确立的依据:

文化的内容是多层次的,有的受经济的制约大、有的受经济的制约小。文化对经济具有拉动作用,可以优化产业结

构,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任何国家的综合国力都离不开文化发展的底蕴和烘托。在当今世界多级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综合国力的竞争尤其

如此。世界的文化在冲突碰撞中相互交往在当今世界越来越频繁,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彰显在各个领域。

2、说学生:

《文化生活》模块的学习对象是高二年级。

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看,他们风华正茂,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接受能力比较强。但兴奋点仍主要集中在直观感觉上。

从思维特征看,仍未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辩证思维有待培养。

从认知结构看,通过前两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现实生活中感悟了文化的魅力。但又是刚刚接触《文化生活模块》,对一些具体问题未免有些粗浅、偏颇和模糊。从学习动力看,高中学生视野宽阔,有敏锐的洞察问题能力。对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比较关注,本课涉及的时事较多,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热情。

3、说教法

新课改要改变漫画中学生的负担。在教学上我认同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但学生为主体是新课改的主流思想,因此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讨论、交流等活动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为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质量为目标的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前提,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学生已经系统学习完了经济、政治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学科思维能力,但平时在积累素材和主动联系实际方面还存在不足。所以我采用小组合作、情境创设、对比和讨论等方法教学。案例材料的筛选坚持三贴近原则,既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4、教学过程

【教学主要思路】

对每一节课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也就是教学的方法和步骤——教学的基本流程。情境导入——探究活动——形成理念——学

生践行

导入新课:(2—3分钟)

设置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导入新课.

提问:什么是文化?

学生答: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问:那么文化与经济政治什么关系?由此引出本课《文化与经济政治》

新课导入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政治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讲授新课:本次说课只针对重难点

解析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难点之一: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文化性质不同作用不同的。

(一)我是这样来设计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的

?

情境导入——出示图片,今年的高考最年长者你了解吗?

?

设计问题有的同学能回答出,说明学生非常关心高考。

设计意图

?

情景创设遵循了多样化和综合性原则,一是注重利用图片、纪录片介绍、音像资料等多种方式创设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文化生活按教学进度在高考后结束进行,抓住学生关注的

身边的事,生活中的事入手,很快能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从而

攻克难点。

探究活动——

1、2021年以前汪侠老人为什么没能参加高考,继续进行文化学习。

2、1977年前汪侠老人多大,为什么没能参加高考实现大学梦。

3、中国的高考都有什么样制度上的变化?从古至今的科举有什么样的变化?他们对.有什么样的影响?具体对我们自己有什么样的影响?

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

形成理念——

通过讨论辨明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学生践行

在这里要抓住思想政治教学的思想教育的实质,不失时机的明确,我们能有今天这么好的环境进行学习,实现人生理想,离不开党的领导,国家的政策,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拥护党的领导。

设计意图

?

《文化生活》所承担的任务与《历史》《语文》等课程有明显区别。《文化生活》课程不是一门文化知识课程,而是一门思

想政治教育课程。所以在教学中要正确把握课程的性质,牢牢

把握课程的思想性,紧紧围绕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和道德品质

的养成,展开知识的传授

和能力训练。

?

《文化生活》课程不应把教学的重点简单地放在文化知识和历史知识的讲授上,要帮助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

的政治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自己的终生发展奠定思

想政治素质基础。在这里要抓住思想政治教学的思想教育的实

质,不失时机的明确,我们能有今天这么好的环境进行学习,实现人生理想,离不开党的领导,国家的政策,要爱自己的祖国,拥护党的领导。

(二)我是这样来设计文化性质不同作用不同的

情境导入:

出示图片“史上最严的高考”

探究活动——

1、,为什么2021年高考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高考”。

2、诚信对我们.的有利影响

3、诚信对我们.的不利影响

形成理念——文化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

?

设计意图

?

从认知结构看,通过前两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依据诚信对经济的影响明确文化生活道理。

(三)我是这样来设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

情境导入:

古代的科举有弊端,但古代有优秀的文化,欣赏视频《都江堰》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探究活动——

1、从《都江堰》讨论,经济决定文化,是不是经济进步文化就能

发展,经济落后文化就落后。举例说明

2、依上述观点由学生提出政治与文化的关系是不是也有这样结

论。

形成理念——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设计意图:

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创新。要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结合学习的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使其能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切出发,主动观察文化现象,讨论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中的难点是过分专注于对概念定义的要求,在教学中就不能“抠概念”“背概念,注重辨析,是体现教材形式创新的重要标

志。解决难点。

学生践行:练习巩固。

(四)我是这样来设计文化生产力在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的情境导入:

上一个环节欣赏视频《都江堰》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这里播放图片《三峡工程》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总结出现代.经济决定文化,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

探究活动——

探讨:

——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三峡上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

形成理念——

文化产业的发展——科技在国家中的重要性,引出文化生产力重要性。为下节课文化与综合国力奠定基础

学生践行:我们家乡的文化产业

设计意图: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进行思维碰撞,激发学生潜力,集思广

益,多角度思考文化的

重要性

2.视频播放让学生轻松学习,享受学习,并在音乐中产生共鸣

文化在综合国力的关系在这节课虽是重点。但因时间原因,会在单元的探究活动中侧重讲解。

5、说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之间的知识内在联系。

设计意图

归总知识,清晰思路,便于理解把握。课堂有放有收,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统一,才不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

经济学与生活论文篇(9)

一、引言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的一门学科,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目前微观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之一,也是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微观经济学主要在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中开设,学生普遍觉得难度大。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1)作为大一、大二学生只是初步接触专业知识,对经济的认识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学生在开始学习中会感到经济学过于抽象;(2)有些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当利用数学方法解答经济问题时,就比较难理解;(3)缺少对社会现实经济生活的关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身边的经济社会关注较少。总之,普通高等院校无论在生源质量和教学条件上都先天不足,如何提高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是需要专业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互动不足

中国传统教育,永远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方法在现在大学大班教学中也是主要形式,而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比较被动,教学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很少有同学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学习和研究同课堂教学有关的经济学知识。

(二)教材的理论性太强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其概念、原理都比较抽象和难懂。刚上大学的学生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加上数学知识有限,对于理论和模型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并且现在理论教学课时量的缩减,内容都讲理论很难讲透,删减部分内容理论体系就不完整。数学又是学习微观经济学基础,微观经济学普遍运用微积分, 图形, 图表等来推导、论证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经济模型,使得数学基础薄弱的、特别是文科学生感到力不从心。

(三)教学方式单一

鉴于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本身的严谨性,大多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放在把理论和模型讲透,所以在教学的方式上,主要以讲为主。学生理解理论和模型,并不意味着学生能把这个理论和模型应用与分析现实经济生活,导致学生认为课程枯燥,实用性不大,不愿意学。

三、提高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重视交互式教学方法

交互式教学法最早由Pal-incsar于1982年提出的。他强调教学的实质是沟通,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交流。师生是教学中的对等的双方,是平等、合作、协商的关系,教学的重点在于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活动,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直接与客体发生作用,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交互式教学法的优点就是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使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频繁的信息交流、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选择适合的理论教材

目前国内编的《微观经济学》的教材大多偏重于理论,内容不够深入浅出;教材内容以公式和图表为主。而国外的英文原版教材大多有经济学大家编写,无论是总体把握、还是编写方式都能做到深入浅出,只是教材案例取材于国外的经济现实,理解起来缺乏生活实际。所以在教材选取上,只要学生经济条件允许,最好把原版英文教材和中文教材配套使用。

(三)丰富教学方法

《微观经济学》课程在讲述过程中,在重视理论讲述前提下,我们可以引入情景式案例教学。我们在讲授理论前,引入一个适当的案例,激起学生的好奇,思考甚至讨论,最后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讲解,推导出理论,再对理论进行强调。《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采用情景式案例导入式教学是非常适合的,教师引入案例。例如在讲“机会成本”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大学四年时间的机会成本。

四、结论

普通高等院校无论生源和教学条件方面都有明显不足,而教师可以明确教学目标,变化教学思路,采用好的教学方法,提高《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也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经济学理论,拓展他们思考问题角度。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经济学与生活论文篇(10)

经济学的内涵由单纯的经济增长、效率提高转变为经济生活中人的生活质量的考量,由机械化、工业化的指标转变为人在其中的身体感受和价值追求的衡量,这既可以看作是经济学对哲学的回归,也可以看作是经济学批判视野的再现。本文从经帮济世—内在与哲学中的经济观念、群己博弈—哲学方法论意义上的经济哲学、义利之争—经济增长的效率追求背离哲学的人文关怀、安身立命—经济哲学发展与回归的逻辑起点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与其说现代经济哲学的主要目标是对经济的实际效用进行分析和总结,毋宁说后现代经济哲学将经济对人生的关照作为其关注的对象,将生活的幸福指数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正是经济哲学这一关照对象的生活转向凸显了经济学的人文气息,更彰显了经济学的人文关怀。在走过了数字化、精确化、逻辑化之后,又重新回归到了经济学的内生化,即回到对人本身关照的前经济学时期,经济成为生活的内容而不是专门的工作。

经邦济世—内在于哲学中的经济观念

我国古代将经济思想蕴含在经邦济世的理念之中,从人性的善恶分析中解读经济发展的动机及目标。古代最早用“经济”之词的是隋代王通的《文中子•礼乐篇》“经济之道”,意为“经国济世”、“经邦济民”,主要是指治理国家、拯救贫民。管子隐藏于人性之恶引起的功利主义是趋利避害,把经济利益的现实追求作为政治活动的终极目标,只因“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既然社会的安定、道德的进步都是以物质的丰富为前提的,经济的发展就成为管子的理想追求。孔孟从人性本善中推出增加财富是施仁政的结果,并非政治行为的目标,追求重义轻利,经济与修齐治平的政治理想是不可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一方面经济哲学是经济学的哲学论证,另一方面经济是哲学理想的实现途径。

西方哲学在古代是包罗万象的,所有思想都囊括在哲学之中,这种意义上的哲学与经济学没有分开,西方最早使用“经济”一词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在《经济论》一书中,本义为家庭管理术,他认为唯一有用之物即财富,人人都应将获得更多财富为目标,于是将组织和管理奴隶生产财富过程称之为经济。

亚里士多德将哲学中的辩证逻辑运用到现实的经济分析中,赋予经济以谋生手段的含义,他提倡公平、调和及中庸,经济既包括协调夫与妻、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又包括致富之术,并将经济行为与道德行为结合起来,他用挥霍、慷慨、吝啬分析人对待财物的态度,体现了伦理学中“执两用中”的思想,“在财富的接受和支付上,中间性是慷慨,过度了就成为挥霍,不及了变成吝啬”。“慷慨是在财物方面的中庸之道”。

“一个人能对财富最好地使用,也就具有了在财物方面的德性,这样的人也就是个慷慨的人”。用有德性来衡量经济与用财富来衡量德性是亚里士多德内在于哲学中的经济观念。其它如斯多葛派、诡辩学派和伊壁鸠鲁派等都从伦理观点出发观察经济现象,其经济观点又从属于各学派的哲学思想体系,并为政治主张佐证。

总之,在古代没有刻意而为之的经济学的哲学分析,只有蕴含于哲学中的经济观念,此时的经济分析就是一种经济哲学,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就是经济哲学的视域。

我国近代“经济”更是体现了谋生、生计之意。近代日本借用古汉语中原有词汇,取“经世济民”之意,将西文economy翻译作“经济”,当时我国严复等人则译为“生计”,后由孙中山等人采纳日文译法并介绍到国内。总之,经济更多是蕴含在人生哲学中的安邦定国理想的实现路径。

群己博弈—哲学方法论意义上的经济哲学

在经济学独立于哲学之前,也就是在国民经济学主导人们经济思想之前,经济学试图独立的路径其实是以哲学为其方法的过程,也是哲学思想在经济学研究视野中的展开之途,更是哲学方法论意义上的经济哲学。

务实的晚期斯多亚学派重视个体感受和个人利益的追求,不仅影响了古希腊晚期的政治哲学思想,更波及到了经济领域,出现了个体利益至上的个人主义倾向。与中世纪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相对应的则是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分野,也成为重农学派的重要理论来源;经院哲学在论述拯救个人灵魂的同时,经济社会也是以个人兴趣和行为作为出发点。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原则的功利主义,在自然法思想的影响下强调个人地位和利益的合法性,将追求个人幸福和利益正当化,在伦理上个人的幸福和快乐上升为最高的善,而在经济理论中成为方法论原则。随着中世纪后期亚里士多德主义哲学的兴起,西方经济学的思想也从被动的自然主义进入理性抉择,从天然为自己转变为理性为自己,对自己的经济行为有了理性的把握;当然这是与启蒙运动所带来的重回理性的目标相一致的,虽然经济学还没有完全从哲学中独立出来,还没有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但已经看到了经济学思想中的哲学方法论痕迹。

义利之争—经济增长的效率追求背离哲学的人文关怀

从亚当•斯密、马歇尔到凯恩斯的理论革命都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实际面临的经济问题而产生的,其思路是把社会本质问题、基本矛盾转化为技术问题和具体方法问题,哲学的思辨在经济学说中逐渐淡化,尽管将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方法和政策,使理论具备了可操作的优点,但同时他们撇开对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的研究,使经济学和哲学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分化。

在亚当•斯密看来,人在追逐利益时都会试图达到最大化,在自然规律的约束下,看似冲突中其实可以达到对社会利益的最大贡献,由承认利己行为的合理性而构建的社会是符合人性的,就是其在《国富论》中论述的由价格为信号、通过影响供求关系,达到最佳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秩序。所谓“斯密问题”在这里就会凸显出来:经济秩序中的利己主义和道德情操中的利他主义的矛盾。虽然斯密在一致性方面作了努力,一方面认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调整着每个利己和利他者,每个利己主义者都是互相需要的,在利己的同时为社会创造共同利益,达到共富,也就是试图从市场机制上保证利己和利他的一致性。另一方面通过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立法实现一致。

无论是以英国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的大卫李嘉图理论,还是建立在实证科学哲学意义上的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都试图要实现在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人性的复归与内心的宁静。现代经济哲学体系要求,从总体上阐明社会意识形态、法律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生产力等多种因素对经济关系之间互相交叉的作用和影响,考察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从根本上考察人类经济生活及其决定力量。可是适得其反,经济学的理论分析越来越深刻、越来越精确化,却更加远离了人的日常生活,人失去了位置,人的快乐与幸福在经济逐步繁荣中却逐渐减少;此时,人类不得不反思在市场及规律面前人性消失的原因。经济学在实现独立的同时逐渐远离哲学,只有利益的争夺,而消失了人的情感。

在理性哲学观融入经济思想中从而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已经孕育着它一定会走向其极端,理性逐渐主宰人的生活,理性力量的整体化带来的是人性压制,随着现代经济学的日臻完善,尤其在与现实生活的反复较量中出现了波及范围更广的危机,同黑格尔哲学一样当它成为一个完整体系的同时而走向了终结。

安身立命—经济哲学发展与回归的逻辑起点

经济学跟随资本主义问题而展开的理论企图映射出了其远离人性的社会本质,追名逐利跃升为社会的主题,人退居在经济机器之外变为欲望生产的守夜人,道德的宁静与得失的平衡反倒成为现代人的现实志愿,在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等虚拟形式下的后现代经济的排挤下,安身立命与个体操持在社会转型中成为财富与贫穷中两极动荡的艰难抉择。

自工业革命到二十世纪中叶,把人类追求物质财富界定为对经济增长的片面价值取向的话,那么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们已经明显由对自然的疯狂征服与掘取趋向于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寻求人的幸福与享受;由原来简单的经济增长的线性取向转向一种深思熟虑后的、更加渗透了人对自身关怀的、推己及人的、悲天悯人的情感化生存追求。不为眼前利益所动、考虑可持续发展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动向,由理性追求达到的财富极致与道德需求的矛盾,呼吁非理性因素进入经济发展的领地,将后现代哲学和谐、差异、共在的要求在经济发展中凸显出来,社会进步与个体发展同时成为时代的主题。

第一,经济哲学由精英的经邦济世回溯为平民的安身立命。经济的地位从决定国家命脉过渡到成为普通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从而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和群众基础。由经邦济世下降为安身立命其实是人性惰怠的表现,也是对人类有限性的确认,更是生活意义追问的直接表达,虽有道德安抚的功用但沦落为平庸却是不争的事实。

第二,经济哲学由社会掌控的宏大叙事变为个体操持的微型叙事。在计划经济全面溃散、市场经济兴起后,宏大的政治与经济理想逐渐隐退到社会的低层,经济的无所不能独占鳌头,个体独立成为经济哲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个体成为莱布尼茨眼中“没有可供出入的窗户”之封闭单子,个体操持成为社会叙事的主流话语,人在自由中徜徉的同时感受到了孤独,经济受益的喜悦被内心的彷徨所驱赶,人游离在经济之外成为“经济人”的镐头和无机界的有机体。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于俊文主编.西方经济思想辞典[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3.吴德勤.经济哲学-历史与现实[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 消防车通道堵塞 下一篇: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