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药物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7 11:09:30

化学与药物论文

化学与药物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R913 G642.0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c)-137-03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teaching method reform in physical chemistry for the speciality of pharmacy

XUE Yunsheng, YANG Yihua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 Xuzhou Medical College, Xuzhou 221004,China)

[Abstract] Physical chemistry as a pharmacy-based subject, is closely related to specialized courses of pharmacy and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presented the viewpoint that 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linkage and integra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especially pharmacy practice, and continuously push forwar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so a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Physical chemistry; Speciality of pharmacy;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quality

物理化学是从研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1]。对于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物理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是继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之后的一门理论化学课程。其内容除了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的知识外,还与物理学、高等数学和生物化学等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又为后继课程如药物化学、药剂学等的学习提供方法和理论指导,它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并且药学研究的整个过程都与物理化学密切相关。由于该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较为突出,同时物理化学理论性强、公式多、逻辑性强,教师感到难教,学生觉得难学。学生觉得难学、枯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缺乏与实际应用特别是药学实际的密切联系,致使学生觉得不能学以致用,导致缺乏学习的兴趣。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物理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特别是药学实践的联系和融合是至关重要的。

1 理论联系实际,强化药学特色

1.1与药学实践相结合

物理化学理论抽象、概念多、公式多,初学者不易掌握。如果在授课时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应用概念、公式去解题,学生往往会感到课程既难学又似乎没有实际应用价值。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结合药学方面的实际问题进行讲授,把抽象的物理化学原理与药学实践相结合,注意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一,物理化学可为药物新剂型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混悬液、乳状液、胶体等剂型的药物配制都需要应用表面化学和胶体的知识点。例如,固体分散体是提高药物吸收效果和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方法,利用物化中的低共熔相图原理,使药物与载体以低共熔比例共存时,制成的药物具有均匀的微细分散结构,可大大改善其溶出速度。如灰黄霉素-酒石酸低共熔混合物的溶出速度比纯灰黄霉素的大2.7倍;48%尿素与52%磺胺噻唑制成的低共熔混合物的溶出速度是纯磺胺噻唑的12倍[2]。微乳作为新的给药系统之一,近年来被用于多种药物制剂的开发,其突出优点有增溶,促进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过敏反应等。如抗肿瘤药喜树碱在微乳中的溶解度提高23倍[1]。在介绍胶体分散体系时,通过给学生引入“微乳”的实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物理化学中枯燥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为药物研究和病变检验提供实验方法。人的体液均为胶体,利用胶体粒子带电的特点,通过电泳方法可分离体液,判断某器官是否病变等。例如在电场作用下,可将唾液中的消化酶分离出来,这对单独研究酶的活性提供了方便。又如当人体的脂质代谢遭到破坏时,血液中红细胞的电泳率就会低于正常值,通过电泳的测定就可判定人体的肝功能是否正常[3]。这些实际应用均与胶体知识相关。

第三,为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化学药物中合成路线选择、工艺条件确定,反应速率及机制的分析,这些都需要化学热力学及化学动力学基础,而产品的分离和纯化又需要相平衡的理论知识;相平衡中结晶、蒸馏和精馏、萃取等方法为天然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基础等。

第四,为专业课程学习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实际上物理化学各章节的内容,都与药学专业主要专业课如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和药剂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药理学中有关药物的稳定性及体内代谢等直接与化学动力学规律相关;药剂学中溶胶的性质需要电化学知识;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首先要确定模型是一室、二室还是三室,应用的则是化学动力学中一级反应和零级反应的知识等。

1.2 与教师科研相结合

高校中的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 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将教师成熟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 编写为教材, 保证实验内容新颖, 既有广度, 又有深度。学生把掌握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实际中, 把枯燥、抽象的知识变成了生动易懂的实验, 激发了学生的求学欲望, 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有关抗氧化剂的构效关系研究与设计方面的科研工作,将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等理论内容与科研实际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外,通过布置课程小论文,以物理化学原理知识在药学方面的应用为题,让学生主动搜寻资料,阅读参考书,促使他们在论文撰写中更进一步地理解理论知识和相关方法,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基本的科研素养。

1.3 与学科发展前沿相结合

物理化学作为基础理论化学,往往给人一种远离科技前沿的错觉。实际上,物理化学原理是许多高新技术的基础,且在高新技术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物理化学领域的最新发展,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学校的科研特色,介绍基础知识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趋势,引导学生思考,要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反观基础、改造基础、重建基础。如在学习拉乌尔定律时,将拉乌尔定律与渗透、反渗透方法结合,讲解其在宇航员制造太空水过程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4];又如在学习表面现象这一章时, 结合举例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埃特尔有关一氧化碳在金属铂表面的氧化过程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从而了解表面化学的研究领域对制药、化工产业影响巨大, 物质接触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对工业生产运作至关重要,加深学生对表面化学在物理化学学习中的相关内容的理解。通过这些前沿概念性的介绍, 使学生在开阔眼界的同时启发了创新性思维。通过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前沿科学知识,不仅使物理化学教育富有生命力、感染力与时代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使他们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教师在介绍前沿科技时表现出的热爱化学、崇尚科学的情感和价值观,也会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5]。

1.4 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比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气泡,液滴,肥皂泡为什么都是球形的?在江河入海处为什么能够形成三角洲等,通过与这些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物理化学的学习中得到解答。

2 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的途径与手段

2.1 加强药学知识学习,提高教师药学知识水平

要实现物化理论知识与药学专业的融合,教师的业务水平至关重要。教师只有具备深厚的药学和生命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理解物化课程在药学中的作用,在教学中将物理化学与药学融为一体。目前从事物理化学教学的教师大多毕业于化学专业,缺少必要的药学知识背景,而药学专业的物理化学教学是要能更好地服务于药学专业课的学习和药学科学研究。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外,还需要对药学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药学知识学习,提高自己的药学知识水平。有的学校要求化学基础课教师必须听完一轮药学专业的相关课程,甚至参与某些专业课程的教学[6],这的确是非常有效的举措。物化教师一旦了解和掌握了药学专业知识,对于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化,实现物理化学与药学专业的融合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药学知识水平外,加强与药学专业课教师的联系和合作也是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的重要途径。笔者在教学中,经常与药剂学等专业课程教师交流,开展集体备课,了解物化基础知识和理论在药剂学中的应用,从而明确了教学中的重点,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突出了物理化学的基础课地位和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设立专题讲座

结合药学特点,开设与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生物电化学、药剂学等药学专业密切相关的系列知识讲座,也是加强物理化学与药学融合的一个重要途径。

2.3 开设综合性、开放性实验

理论知识与药学专业的融合也体现在融合药学特色的物理化学实验的设计上。通过改进实验内容,开设综合性、开放性实验,体现面向药学专业的特色。例如,根据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可增加研究药物有效期的实验;将凝固点降低法测萘的分子量改为测葡萄糖的分子量,同时利用该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测定中药注射液的渗透压等[7]。在学习化学动力学章节时,教师结合药学专业特色,参考药物稳定性和代谢动力学知识,给出学生明确的提纲,让学生查阅文献,师生共同设计实验方案,开设开放性实验,让学生在开放性实验的设计、完成过程中,将物理化学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药学研究中,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思维。

2.4 吸纳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科学研究,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将物化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条有效途径。科研实践是在实验过程中学习,是应用科学理论的具体行动,有利于开发和锻炼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我们的科研课题,吸纳学生参与进来,由老师提出研究项目,学生和老师双向选择,课题确定后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按方案完成实验、发表科研论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提前进行科研实践活动,在科研实践中体会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与融合,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物理化学已经渗透到药学的各个领域,未来的药学工作者应具备扎实的物理化学基础。因此,在物理化学教学中应通过提高教师药学知识水平,设立专题讲座,开设综合性、开放性实验,吸纳学生参与科研等途径和手段,加强物理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特别是与药学实践的联系和融合,不断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培养适应21世纪药学科学发展与医药经济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发挥其重要的基础作用。

[参考文献]

[1]侯新朴.物理化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鲁纯素.物理化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3]田青平,丁红, 邢桂琴.物理化学在药学中的作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3, 5 (4):360-361.

[4]李琳.由适应性学习向生成性学习转变的思考――药学专业基础课物理化学现代教学的几点做法[J].西北医学教育, 2005,13(5):553-554.

[5]刘慧瑾, 刘侠. 提高物理化学教学质量的实践与体会[J].新课程研究, 2009,(159):44.

化学与药物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6-0106-03

1 前言

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深化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2014年3月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紧跟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药物化学是制药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及核心课程,其内容主要涉及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构效关系、制备方法及作用和用途[1],在制药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整个药学领域的“带头学科”,课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素质[2]。要在有限学时内更有效地深化理论知识学习和提高实践综合能力,就更多地需要考虑到专业基础课程――药物化学与专业课程在实验和理论教学过程中的衔接、优化和提高等问题,因此,打破以单一理论课程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三维并重的课程体系,紧紧围绕“药物研发与生产”这一主线开展药物化学课程群建设。

药物化学课程群包括传统理论课程,如有机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化学制药工艺学等[3],注重各门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相互渗透与深化,更突出理论结合实践,将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合成反应实验、制药工艺专业实验及制药工艺综合实验等相应的实践课程也纳入其中,旨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 改革药物化学课程群体系内容,通过重构专业知识结构,实现知识体系的完备互融

药物化学课程涉及面较广,本身具有一定难度。而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不可能详细讲解基础化学知识,这样往往会出现教师难讲、学生难学的尴尬局面[4]。因此,整合课程群教学内容,注重药物化学教学内容与其他上下游课程交叉融合[5],帮助学生理清学科交叉脉络是十分必要的。

夯实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 有机化学是本课程群的专业基础课程,重点讲解酸、醇、醛、酯、杂环等物质结构和化学性质,同时适当举例讲解常见药物,在增加课堂趣味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药物化学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脱离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学生仅依赖于死记硬背,学习效果必然欠佳[3]。因此,在药物化学教学中注意联系相关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以药物结构为核心,联系基本官能团推导药物的理化性质;通过药物分子结构逆合成分析,获得合成方法,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易记忆,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3-6]。

强化药物合成反应的基本原理 药物合成反应课程是有机化学课程的深化和延续,是完成药物化学合成理论和技能训练的主要课程。它在说明有机药物骨架的构建和基团相互转换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有关药物合成单元反应的机理、反应条件、影响因素及其应用[7]。改革注重教材内容的更新,选取最新的教材――闻韧主编的《药物合成反应》(第三版),同时简化叙述性内容,强化官能团转化规律,结合单元反应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实例进行讲解,紧密结合有机合成的知识点来加深学生对药物合成方法的认识和理解。

注重化学制药工艺学的实际应用 化学制药工艺学是药物化学在实际药物生产中的深化和延续。改革后的新课程着重介绍典型化学药物的工业化生产制备方法,在教学中补充现代制药技术中最新理论及最新技术,如手性制药技术、半合成抗生素制备技术、心血管疾病治疗药制备技术等,强化药物工艺路线设计评价、工业生产中的可行性分析,培养学生的生产观点,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8]。

3 强化药物化学课程群实验环节,通过优化各类实验方式,实现实践与创新同生共进

优选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 对药物合成部分实验进行调整,选取环境友好、多步药物合成实验代替环境污染大、反应类型单一的实验[3],增加手性药物中间体的不对称合成等,既包含之前有机合成基础操作,又加强薄层层析、红外光谱分析、柱层析等实验操作技能训练,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各项能力[9]。

开设新型的综合性实验 比如将药物合成、药物制剂和药物分析等实验有机整合在一起,开设综合性实验“盐酸普萘洛尔片剂的处方设计及质量检查的制备”。该实验要求学生首先合成盐酸普萘洛尔原料药,之后对原料药进行质量检验,包括鉴别、纯度检查、含量测定等,最后通过处方筛选、制剂工艺选择,确定最佳处方,工艺制备出盐酸普萘洛尔口服片。实验体现了药物化学与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分析、药剂学的交叉融合[5],通过此类综合性实验,既让学生熟悉药物从原料药合成、制剂生产到药物质量控制的整个过程,又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专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对于学生就业后从事制药生产或研发工作都大有益处。从近三届实验开展情况来看,实验教学效果与反映很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注重实验教学与药学文献与专业外语课程的结合 如药物合成反应实验重新编写全英文讲义,教师进行双语实验教学,学生提交英文实验报告。化学制药工艺实验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设计方案,改进传统药物落后合成工艺,能培养学生从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到实验结果分析等各方面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目的。

结合毕业论文、大学生创新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从2010年开始,每年大批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积极参加省级、院级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学生进入到医药研发、生产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实现学生直接参与到科研和创新环节。通过这些实践环节的强化,学生的制药专业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多位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发表科研论文,在毕设工作期间申报专利。

4 提升药物化学课程群教学模式,通过采用多元教学元素,实现知识形态的重生再现

激发学生求学兴趣,全程引入教学“系统案例” 为使枯燥的理论教学更加生动,顾军[10]等人提出“系统案例教学法”,包括药物化学发展史案例、明星药物案例、全新药物设计案例、焦点事件案例、生活中合理用药案例等。在上述已有传统案例的基础上,每个基础单元都会列举专业实习基地生产上或学校科研、毕设中的多个实例,通过使用实例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灵活应用所学内容的能力。

发挥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实现信息化互动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化解传统教学的不足,将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处理功能[11],以用形象、动态的方式表达药物的复杂结构、抽象概念、枯燥内容,让教学变得直观、形象,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和学习效果显著增强。师生共建药物化学网络教学平台,拓展教学时空,动态交互。利用网络平台将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参考书籍、制药前沿等学习资源在网上免费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不受时间限制自主安排学习,同时有效克服个体差异带来的学习困难。网站建设过程中,学生参与资料收集、资料分类、探索新知识、学习重构,激发自信心和荣誉感及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热情。同时拓宽网络师生交流渠道,方便沟通,及时答疑解惑,教学也得到更好的反馈。

此外,积极开发新型微课程,拓展新型教学资源,以多样化互动提升学习兴趣,取得较好成果。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展项目教学模式 选取十多个市场前景较好的药物为项目,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综述报告。几年来,项目教学的实施情况表明,学生通过完成项目课题,不仅增加了对药物化学相关课程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制药技术发展现状的了解,而且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5 完善药物化学课程群考核方式,通过实行立体考核手段,实现教学质量的可控提升

建立合理的、全面的考核方法,药物化学、化学制药工艺学等理论课程成绩均由平时考核、期中检查及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以上课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项目综述报告等综合情况为考核依据。

实验课不再将结果作为评定成绩的唯一标准,同时全面考查平时整个实验操作熟练程度、实验态度、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加入期末实验考查作为综合评定标准[9]。期末考查实验要求完成指定实验后当场交实验报告,有完整的实验记录,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参考省级实验竞赛标准制定实验操作评分表,实行现场给分,取得很好效果。

6 结语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药物化学课程群的建设改革时间虽不长,但成效显著。例如:药物化学微课作品获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江苏省赛区二等奖;2名学生参与红斑狼疮新药研发,获国家专利1项;1名学生在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中获一等奖。毕业生以良好的专业基础和职业素养、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赢得社会良好的反响。今后建设的重点是在教学中充分展现制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注重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加强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同时建立一种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能力的指标体系,培养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制药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凤志,朱小东,张海娟,等.我院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药房,2014,25(12):1146-1147.

[2]徐进宜,尤启冬,姚其正.药物化学课程群的改革与建设[J].药学教育,2005,21(2):23-26.

[3]张玲,刘毅.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的构建与改革[J].科技视界,2013(30):43-44.

[4]昌盛.提高药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4):103-104.

[5]陈未,邢晓玲,冯艺.多课程交叉融合法在高校《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新课程学习,2013(12):10-11.

[6]曹洪玉,冯宝民,牟红梅.以药物结构为核心的药物化学教学设计[J].广州化工,2014(17):204-206.

[7]孙然锋.基于问题式学习(PBL)在“药物合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3,41(1):186-187.

[8]王亚楼.化学制药工艺学的教学改革[J].药学教育,2003,19(4):23-25.

化学与药物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4-0129-02

《中药学》是中医药院校各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实用性,是中医辨证施治、理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也是中药与临床应用联系的桥梁课程。但中药学因涉及的药物数量多、药物间的联系不明确、功效范围广,给中医药专业学生学习增加了较大难度,学生普遍反映中药学难学、难记、难应用,传统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讲为主、学为辅的现状。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率,是广大教学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本文结合自身教学模式与经历,谈谈个人对中药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

1 结合课程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中药学是中医药学科各专业的基础课,以介绍中药的基本理论及各药物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为核心内容。课程与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联系紧密,并涉及传统文化,且理论复杂,药味众多,每一味中药其性能功效各不相同或同中有异。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联系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采用案例教学法增强学生对中药学知识的领悟,采用“精讲-自学-讨论”模式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另外,每味中药在一定程度上其药性、功效与应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教学中要合理利用这种关系,在推理中学习中药,让学生从死记硬背转为活学活用。针对中药数量多、容易混淆的特点,授课时要应用一些容易使同学们记忆的方法,比如采用对比教学法,将中药知识总结成顺口溜或歌诀,帮助记忆提高教学效果[1]。

2 结合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中药学课程是中医药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而专业特点的不同也导致该课程在授课中也应有所差异。

2.1 医学类专业 医学类专业的学生,相对来说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较为扎实,在授课中可适当利用中医理论知识对中药的药性、功效与临床应用进行推理,适当兼顾临床案例分析,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到学习中药是在遣方用药、救治患者,让学生切实加强学以致用。目前,医学类学生的培养偏重于临床技能的培养,忽视了中药植物与中药饮片识别以及药学技能训练,造成了医学类学生不认识中药、不懂药物的性能,出现“用药不识药”的尴尬现状。针对这一类学生,在讲授药物功效、主治及临床应用的同时,还要适当介绍药物的来源、鉴别特征、炮制方法及其炮制对性能的影响等内容。

2.2 药学类专业 药学类专业的学生,对中医理论的基础了解不深,在讲授时尽量结合临床常见病例进行介绍,讲授中医辨证施治的思路、中药材的选择依据和选择方法,增强学生对“医药不分家”认识与体会,进而培养学生整体分析、解决问题的中医思维模式。另外,药学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多从事药物检验、生产、研发、销售等相关工作。授课时除了重点讲解功用之外,还可以穿插药物检验、生产、研发、销售等相关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医理通,药性熟”的中医药复合型人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专业信心与学业规划。

3 加强中药学课程的实践教学

要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提高中药学教学质量,就必须加强中药学实验课程。将理论与实验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促进教与学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同时提高学生学以致用和中医药思维的能力。在实验内容的设计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2]:①带学生上山采药或到药草园实习,并制作标本,让其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形态、生长习性及药用部位,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药的认识,加深对药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②强化中药材的感性认识,通过手摸、鼻闻、口尝等方式获知药物的真实性味,再与教材记载的性味进行比较,从而分析药物的性能、功效,进而分析临床主治病症;③开展模拟中药房的实训,培训学生的调剂技能,培养学生“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的理念,同时强调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医药工作关系到大家的生命安全;④ 针对医学类的学生,开展中药炮制实验,让其体会到不同制药辅料、不用加工工艺对药物性能的影响。

4 引入中医药文化,丰富教学内涵

中药学不仅是一门学术技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且理论知识与中医学相辅相成,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对于药物的性能、功效与运用都有自己的称谓。如 “相反”、“凉血”、“温中散寒”等,可以通过生活常识理解其意义,而如“开窍”、“息风止痉”、“养心安神”等中药术语则与现代医学的称谓相差加大。学生对祖国丰富的文化内涵知之甚少,对中药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不深,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甚至存在误解。因此,中药学课程教学中需要渗透传统文化,承担起弘扬中药传统文化的重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拓展传统文化知识,强化传统文化意识。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中药故事、引入诗文、鼓励学生创作中药故事等,增加教学互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从而丰富教学内涵,提高中药学课程教学质量。

5 适当介绍现代研究

随着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药学与许多自然科学分支形成了紧密相连的知识网络,新的成果、新的应用不断涌现,及时吸收交叉学科内容和中药学最新研究成果,将传统认识与现代认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中药现代化趋势,有助于学生对中药学知识的运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科研意识颇有裨益。如从黄连、三颗针等中药中提取的黄连素,作为抗病原微生物,对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常用于治疗腹泻。药理研究证实黄连素还具有显著的降糖调脂、抗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降低胆固醇、抗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胰岛素抵抗、抗血小板、抗炎等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药教育教学在不断进步,为适应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需要,教学改进亦应与时俱进。在教学中,要针对课程特点及学生专业,在中医药的文化背景下,将中医药发展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集成、整合、深化已有教学改革成果,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样既保证了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又能使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培养了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和中医药辨治能力。

参考文献

化学与药物论文篇(4)

    药学专升本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学生基础存在着较明显差异,对药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针对这一特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偏重补充、巩固药学专业基础知识,并增加综合性课程的比例,即以药学专业知识为主干,以化学和基础医学为基础,以外语、数学、计算机为基本手段,重点讲授药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成就和前沿性内容。全日制专升本的学制为2年,其中还有一个学期为毕业实习,真正只有3个学期的课程学习时间,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安排十分重要。根据药学专业方向的需要,可将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合成、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天然药物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天然药物化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等设为专业必修课;并增设生理学、临床医学概论等基础性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化学学科,在专科期间已学过,也是入学考试的考察科目,不必重复开设,可适当增加化工原理、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制剂工艺设计学等学科课时;同时,为提高学生外语水平、文献检索能力和综合技能,开设英语、文献检索、计算机、医药数理统计等应用型和综合性课程。另外,浙江中医药大学属于以中医学和中药学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可将中医药学相关知识如中药学、中医学概论、中药炮制学、中药商品学等课程设为公选课,让学生根据兴趣选修,利于他们结合药学与中药学知识,形成自身的特色和所长。教学模式由于专升本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应改变以往单纯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可借助录像、多媒体、幻灯片等多种教学技术,开展问题式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增加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讲授的基础上,应结合学科的当前现状及发展动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重点培养学生对药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例如,药剂学课程中讲授靶向制剂章节时,课堂讨论后老师要求学生选择一种靶向制剂,围绕其辅料、制备、优点和不足等,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论文,并以PPT的形式进行课堂汇报,通过小组答辩、教师点评的形式予以评价。此种方式不仅极大地巩固了相应的知识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组织能力。实验课的教学则可融合药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把药学各专业课程的独立实验相结合,设计成综合性实验。例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制备,通过分组,分别完成药物化学部分合成阿司匹林原料药、药物制剂部分制备阿司匹林片剂;药物分析部分检测阿司匹林原料及片剂的质量、药理学部分进行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生物药剂学部分开展药代动力学和稳定性研究等。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衔接,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教师的教学内容得以丰富,学生也对每一门课程的研究方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也为他们步入社会、更好地开展岗位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药学专升本毕业论文导师制的开展

    由于目前大多数药学高等院校往往提前一年甚至一年半进行毕业论文的导师选报工作,而此时专升本学生刚刚入校,在校时间较短,不知道导师的专业方向,导师也不清楚学生各方面的情况,相互间缺乏了解,造成了专升本学生难以找到适宜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因此,学校在专升本学生进校后应给予学生与导师充分交流的机会,通过在网站上导师的相关信息、与导师的见面会等方式,使学生与导师间相互熟悉,在双方相互了解的基础上,首先由学生自愿选择导师,导师再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考核,合格后开展论文指导。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选课题或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进行文献查阅、方案设计、实验开展、论文撰写等一系列工作。由于此时专升本学生也正在药学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可结合毕业论文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理论课堂上寻求解决的方法,从而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而导师也应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依据毕业论文计划表,要求学生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等任务后进入实验室;同时指导学生在毕业环节合理安排好毕业课题、实习、考研等的时间,协助解决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地完成学业和就业。

化学与药物论文篇(5)

中医是我国特有的医疗技术,其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当前社会,中医技术沿用至今,具有较强的治疗效果,中医具有治本的功效,在医药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有时会结合中医药物,有效提高了治疗的效果。为了促进中药的现代化发展,需要结合中药的药性理论,加强药性研究,应结合现代化的药性理论,这可以保证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结合现代化的研究技术以及设备,能更清楚的了解中药的有效成分,了解药物的药性,从而保证我国中药产品能尽快进入国际市场。

1、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的范围及意义

为了促进中药的现代化发展,必须对中药的药性进行细致的研究,了解中药的功能以及有效成分,在对中药进行研究时,主要是对其药性进行分析,这可以了解到药物发挥出的疗效,与作用。中药药性理论是指药性形成的机制以及运行的规律。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的范围包括药物的性质、应用的规律,药性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的性质,也是指其四气、五味、归经、毒性等,本文主要是对中药药性的四气与五味进行研究,药性理论是中医通过长期的实践得出的,在用药治疗的过程中,分析了药物本身具有的性质以及达到的治疗效果。中药的药性是中医治疗的主要依据,在对中药的药性理论进行现代化的研究时,需要结合中医临床用药的治疗经验,还要结合现代化的技术,这可以保证中药的现代化发展。

2、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的依据

中药药性理论与中医理论都是我国中医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中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中医也总结出了较多的经验,对中药的药性以及用药效果进行了总结,中医治疗需要有坚实的理论为基础,是建立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之上。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不同的病人对药物的反应有着差异性,在用药时,中医需要观察疗效,这有利于了解到中药的性质,可以总结出中医的药性理论,这对今后的治疗与用药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中药药性包括四气、五味等,在临床应用中,能了解到药物是否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可以实现对症下药。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理论的形成,也均来自于临床实践的总结。因此,中药药性理论的形成是以其临床实践为基础的。

中药药性理论的不断补充与完善,也有赖于中药的临床实践。因其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才使之逐步臻于完善。如“四气”理论,在《本经》中只有寒、热、温、凉四气,后又加上平性而称为五气,而后又在五气的基础上添加了“微”与“大”,使之进一步有了微温、大热、微寒、大寒等程度上的差异。五味也是如此,《本经》只有五味,后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又总结出了淡味、涩味等。可见,药性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也是由抽象到具体、由简单到复杂、由片面到全面而逐步认识与深入发展的。

3、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的实质及应用性

3.1临床研究的应用性

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指导性,在临床实践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在辨证选药时,大多根据药性理论来指导临床用药。说明药性理论研究,也要以指导临床用药为目的。如药性寒凉的药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药性温热的药可温里散寒,助阳回阳。辛味药能发散;甘味药能补益;咸味药能软坚等。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医家用药多以个人经验为主,定性强于定量,定性与定量均以个人经验为据,量效关系较为模糊,且笼统而随意性大。因此,我们可借鉴中药化学的研究,来认识中药的有效成分,并为其精确定性提供依据。

3.2炮制学研究的指导性

为了提供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等,也需在中药药性理论的指导下,按要求进行炮制,否则将会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如同为治疗脾气虚弱,中气下陷之补中益气汤,有的医生开方使用后有效,有的则疗效欠佳,有的甚至无效。究其原因,与未按药性理论要求对方中某些药物进行规范化炮制有直接关系。按照方中药物组成的药性,黄芪当用蜜炙,白术当用麸炒。因为生黄芪功在走表,透达肌肤,走而不守,具有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之功,为外科疮疡溃后托疮排脓生机之要药。而炙黄芪则重在走里,具有补益脾肺,益气生血之功,为常用的补虚益气之品。白术生用,功效重在燥湿利水,益气健脾,内含较多的挥发油,苍术醇、苍术酮,燥性较大,若经麸炒后,由于麸多孔,质松而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可以吸附部分挥发油,其燥性相对较低,所以临床多用炒白术。

3.3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方向性

在中药现代化研究过程中,当首先以药性理论的研究为基础与方向。如“四气”的实质就是需要认真考虑的药性理论研究方向,因为四气的研究也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许多学者从中药有效成分和中药药理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许多经验和资料,在某些方面也体现了“四气”的实质。有的学者在研究中发现,温热类药物所含生物活性成分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呼吸、循环、代谢系统的活动及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并能为其提供营养物质或供给能量,从而显示出这类温热药物所具有的温热作用。如据药理研究证实,温热类药物的附子所含乌头原碱具有强心镇痛作用,中医所说的“亡阳虚脱证”,其表现形式主要为呼吸、循环衰竭,热量供应不足,故用具有强心镇痛作用的附子来回阳救逆。又如干姜含挥发油及姜辣素等成分,能兴奋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升高血压,促进消化液分泌,旺盛消化吸收功能,所以干姜能回阳救逆,温中散寒,温肺化饮,鉴于上述药性理论的指导,证实了附子、干姜这类温热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4、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医技术越来越高,对中药的应用越来越灵活,为了促进中医药事业更好的发展,并保证我国中药产品可以进入国际市场,相关研究人员需要对重要的药性理论进行现代化的研究,需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还要结合以往的临床应用经验。在了解药物的药性后,可以做到对症下药,可以为用药提供理论指导,保证治疗的效果。做好对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化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的中医治疗水平,帮助患者更快的解除病痛。■

参考文献

[1]却翎,王Z,祁燕,宋娜丽,唐志国,包・照日格图.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概况[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06)

化学与药物论文篇(6)

药物分析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1],药物分析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相关药物分析学基础理论知识,也需要具备药物在生产、检验、流通、使用中的鉴定分析、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相关的药物分析应用实践能力,同时还应擅长药物质量控制及质量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为了提高药物分析课程教学质量,培养药物分析专业复合型人才,有必要探讨药物分析课程与创新实践综合一体化的必要性和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

1 药物分析课程与创新实践综合一体化的必要性

药物分析类专业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应树立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管理的观念,具备药品开发、生产、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中必要的分析检验、创新能力和和解决药物分析实际问题的相应的能力[2]。针对这一要求,药物分析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彰显专业特色, 通过以现行课程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从药物分析学科领域或现实中与之相关的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和创新实验实践能力,在教学方式上切实的紧抓 "分析应用型"这个涵义[3]。其核心也体现了在药物分析教学中对药物分析课程与创新实践进行综合一体化的必要性和意义。

2 药物分析课程与创新实践综合一体化的方法途径

(一)药物分析创新课程群的设置

在分析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学科间互补性、依赖性日渐增强,药物分析学科已经不完全仅仅是个方法学科。因此,理顺药物分析专业课程,对相关和同类专业、学科、课程进行有机融合,通过精选、优化、整合的药学和化学专业通识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将医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和学术动态引入到整合的相关课程中,从而设置药物分析基础通识创新课程群[6~8]。

(二)一体化综合实验课开设和实践训练

在药物分析创新课程群设置的同时,应重视开设一体化开放实验和实践训练的教学活动,通过将一体化综合实验和实践教学协调渗透, 开设从药物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到药物的制剂分析,鉴别和测定方法,以及体内药物分析等基础实验和科研问题实验,此外也到工厂企业进一步调研和实践应用作为特色的分析应用型实综合大实验体系, 以次一体化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 更深入的理解药物分析在医药行业及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在科研实验和实践训练中强化基础理论知识,从而真正提高专业技能和分析应用能力。

(三)"主动型"创新教学方法的采用

在药物分析课程教学过程还应注重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课堂教学与科研实验和实践训练教学环节紧密结合,力求做到针对药物分析领域中各种环节的实际问题,不断更新问题体系、夯实理论基础、拓宽知识面、创新分析手段、注重科研实验、结合实践训练、促进独立自学能力,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逐步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型"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药物分析基础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的主动性和能动创新性。以此思路构建药物分析专业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符合社会发展的药物分析专业的培养要求及目标。

3 总结

本文提出了构建药物分析课程与创新实践综合一体化的必要性和途径。药物分析专业教学方式应该结合学科发展趋势,不断地对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革,药物分析理论课程与创新实验实践综合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有望实现培养药物分析专业复合型人才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市场和行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甄汉深,贡济宇.药物分析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2]刘文英.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药学育,2005, 21(1):39-41.

[3]苏梦翔,狄斌,李博等.药物分析探究式教学法探索[J].药学教育, 2014, 30(3): 35-38.

[4]柳文媛,狄斌,杭太俊,张尊建.药物分析课程研究性教学探索[J].药学教育,2009,25( 5) :26-28

[5] 付春梅,钱广生,晁若冰.探究式教学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12,28( 4) :35-37.

[6]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化学与药物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c)-0127-01

《物理化学》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药学类专业的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我校开设物理化学的专业很多,例如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制剂专业、药学专业实验班等,物理化学课程已经成为各药学专业的基础平台课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物理化学公式多、理论性强、逻辑推理严密、课时虽多但过于抽象(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20学时),教学内容难以掌握;学生感到难学,教师感到难教。特别是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结合药学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从前我只承担物理化学的教学任务,考虑到该专业基础课和很多药学课程衔接紧密,特别是药物制剂学,如何能把物理化学的理论知识融入到药物制剂学中是我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物理化学教师从化学教研室分离出来,加入到药剂教研室这个团队中,因此笔者也逐步承担了一些药物制剂学的课程,在给几个年级、专业授课的过程中,分别采用了传统教学内容(纯物理化学)和课程整合后内容(物理化学与药剂学融合)并跟踪了解了教学效果。

1 授课对象的选择

为了比较课程整合后与整合前的学生知识掌握程度,选择授课对象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选择了11级制药工程专业和11级药物制剂专业作为传统教学授课,这两个专业物理化学课程的开设学期为大二下学期;选择10级药学实验班进行物理化学与药剂学课程整合后的试点,课程开设学期为大三下学期。这三个专业的授课教师相同,同一学期授课。(为方便起见,以下称11级制药工程专业与药物制剂专业为A组、药学实验班为B组)两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 课堂教学的设计

2.1 传统教学(A组)的课堂教学设计

授课所选的实验为单纯的物理化学实验与药剂学实验,实验内容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实验:热力学原理、相平衡原理、动力学原理、表面现象、溶胶性质等,药剂学实验:鉴定新型制剂中间体的形成、制备稳定的乳剂的重要理论基础、药物制剂有效期、表面活性剂是药物制剂中常用的辅料1、电位是判断微粒制剂(如微乳)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参数[1]。课上教师利用20 min的时间通过提问、引导的方式对理论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以便学生能加深记忆。能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物理化学实验中,独立的完成物理化学实验。

2.2 物理化学与药物制剂学整合(B组) 的课堂教学设计

(1)精心设计实验

为了把物理化学的理论知识与药物制剂学理论进行完美的融合,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后的实际工作中,在韩翠艳主任的带领下,全体教师对实验内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整合后的实验主要有五个:差热分析固体分散体或包合物、乳剂配方的筛选、Vc和青霉素或硫酸链霉素有效期的测定[2]、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微乳制备及电位测定[3]。

3 教学效果的分析

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与期末考试成绩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好手段。

3.1 考核内容及考试成绩统计

3.2 成绩分析比较

(1)从实验课成绩来看,A组平均分为38.8,得分率为77.6%;而B组平均分为45,得分率为90%,可见采用整合后的综合实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明显高于整合前的传统授课。

(2)从期末考试成绩来看,A组平均分为32,得分率为64%;而B组平均分为37分,得分率为74%,可见采用整合式教学专业学生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授课专业,但考虑实验班学生入学时成绩较高,学习努力,因此,期末考试成绩仅做参考。

(3)平均成绩来看,A组的平均成绩为70.8分,B班的平均成绩为82分,可见两组成绩有明显差异。

4 结语

采用物理化学与药物制剂学课程相互融合进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对实验进行分析,这样可使学生更深切地理解理论的真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查阅文献的实际能力,另外通过学生的听课效果反馈,实验班学生普遍认为整合后的实验内容实践性更强,对其提高综合能力帮助很大,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面向药学专业,体现药学专业特色,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探索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合格的药学专业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化学与药物论文篇(8)

蒙药复方为蒙医治疗疾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它的组方较中药复方固定,且同样按照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它是蒙医辨证论治理论的具体体现。近年来,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蒙药复方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分离、成分的质控、工艺、药效及机制、临床观察研究等方面,而有关蒙药复方有效物质基础研究则较少。毋庸置疑,蒙药复方中,起到药效作用的有效物质无非是诸多化学成分。通过研究,探求蒙药复方中有效物质(有效组分、有效成分),可揭示蒙药复方配伍规律及作用机制,优化制剂工艺,制定复方质量控制标准,进而研发物质、药效及毒理、机制明确的创新药物。因此,本文简要回顾了蒙药复方有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意义及概况,论述了蒙药复方有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思路。为蒙药现代化与国际化趋势,本文提出蒙药复方有效物质基础研究与创新药物研究相结合的观点。

1.蒙古族复方有效物质基础理论的发展

传统蒙药复方是由多种单味药组成的药物组合体。蒙药复方的药效作用是通过该特定的组合体里化学成分群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即这些化学成分群是复方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明确复方中有效物质基础,就可解释蒙药复方中到底哪个成分在起到药效作用,化学成分间是怎么相互协同而作用于人体的。探求蒙药复方中有效物质(有效组分、有效成分),才能对蒙药进行有效的提取、纯化、优化制剂工艺、制定复方质量控制标准,可揭示蒙药复方配伍规律及作用机制,进而研发物质、药效及毒理、机制明确的创新药物。因此蒙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是蒙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蒙古族复方有效物质基础研究建立

目前蒙药复方有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多集中在以复方中某个成分或某些单味药的有效成分为指标性成分,于体外水平上,对其进行提取分离、定性及定量分析,或将对其进行药效跟踪,证明其蒙药复方有效。而将其蒙药复方作为一个整体,以药效/药动为指标,于体内,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及药效的追踪,从而确定复方有效物质的研究还未曾报道。以蒙药复方中有效成分为指标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该研究是以蒙药复方中某一成分为指标性成分,其中该指标性成分均是在组方单味药成分的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确定分析的指标性成分,采用多种分离及分析技术对其进行研究工作。在病理模型下,以药效为指标,追踪蒙药复方有效物质基础,本研究即根据临床疗效,建立合理的病理模型,确定一种或多种药效作用的观测与评判指标,然后对复方及各有效组分(有效成分)进行活性追踪。

3关于蒙古族复方制剂与创新药物的研究新思路[3]

蒙药复方制剂与创新药物的研究新思路,以下几种:建立蒙药复方血中各移行成分血清指纹图谱,分析其“类药成分”,依据“血清药物化学”的理念,我们可以建立蒙药复方血中各移行成分血清指纹图谱,在全面分析蒙复方入血成分、分析其“类药成分”(类药成分即有效物质的前体,疑似有效物质)。应用血清药物化学进行研究时,现在多是对复方整体和各个单味药的体内外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找出了移行成分、来源生药及其代谢产物,这能为复方有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奠定基础。基于特定病理模型,分析蒙药复方各成分体内药动学过程(PK),考察复方中各成分间的协同作用及机制,在中药复方化学研究中,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国内外学者,都有很多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笔者在已中也已强调:在研究复方有效物质基础时,病理模型的重要性。因此,蒙药复方有效物质基础研究也同样在合理的病理模型下进行各项研究。基于特定病理模型,根据药动学时间点进行药效学追踪(PD),考察复方中各成分间的协同作用及机制,采用特定的病理模型,根据药代曲线结果,选择不同药效时间点,分别应用药效学实验,对其复方进行药效学追踪,为PK/PD关联性分析提供PD数据。

参考文献

化学与药物论文篇(9)

本节教材介绍了几种化学成分明确、疗效显著、应用广泛且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常见药物: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抗生素――青霉素和抗酸药,以及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的麻黄碱。教材介绍药物的结构、制备、临床使用及不良反应――这是卫校或医学院的课程,而师范学校的学生储备的知识有限,仅凭一节课的有限量学习,不可能达到掌握药物使用的方法技能这种效果,但我们学校的学生热爱学习,乐于开展调查、走访等实践活动,所以根据我校学生特点,本节教学的重点不是药物成分、疗效的介绍,重点是:正确使用药物的意义和方法、危害的宣传。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课前走进所在社区附近的药店,了解常用药的种类、名称、疗效,并与营业员进行交流,了解各种药品的销售情况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阅读家中各种常用药的说明书,了解其成分、疗效、使用方法及毒副作用;网上查找药物错用、滥用造成危害的案例,树立正确使用药物的安全认识。

一、《正确使用药物》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教材内容分析

案例章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选修①《化学与生活》第三章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本节教材介绍了几种化学成分明确、疗效显著、应用广泛且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常见药物: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抗生素――青霉素和抗酸药,以及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的麻黄碱。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在介绍这几种药物的同时,强调它们都具有毒副作用,重点介绍滥用药物的危害及的危害。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药物的科学认识:正确使用药物能促进身心健康,滥用药物危害极大。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了解某些常见药物和副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观药店,阅读药品说明书,学会安全用药;通过网上调查药物错用、滥用及造成危害的案例,树立正确使用药物、拒绝的安全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药物的科学认识,树立科学用药、拒绝的正确价值观。

(三)重难点及学情分析

课文介绍药物的结构、制备、临床使用及不良反应――这是卫校或医学院的课程,我们学校的学生储备的知识有限,仅凭一节课的有限量学习,不可能达到掌握药物使用的方法技能这种效果,但我们学校的学生热爱学习,乐于调查、走访等实践活动,所以根据我校学生特点,本节教学的重点不是药物成分、疗效的介绍,重点是:正确使用药物的意义和方法、危害的宣传。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以小组为单位,走进所在社区附近的药店,了解常用药的种类、名称、疗效,并与营业员进行交流,了解各种药品的销售情况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阅读家中各种常用药的说明书,了解其成分、疗效、使用方法及毒副作用;网上查找药物错用、滥用造成危害的案例,树立正确使用药物的安全认识。

2.教学实施过程

二、对“正确使用药物”教学设计的思考与说明

1.根据课程标准进行设计

新课程改革的三大课程理念,一个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强调整合性,树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三是完善评价机制,特别是要求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评价机制。本节课教学设计首先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正确使用药物”的要求,依据有意义学习理论,教学中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架设新旧知识的桥梁,充实完善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例如胃酸中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学生有能力从和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发现适合做抗酸药的成分。此外依据互联网等课程资源,如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吸毒成瘾的机理等与课文知识紧密联系,使课文的化学知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得到应用和升华。

2.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设计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科书介绍了几种化学成分明确、疗效显著、应用广泛,而且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常见药物: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抗生素──青霉素和抗酸药(人工合成药物),以及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的麻黄碱(天然药物)。教科书在介绍这几种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的同时,强调它们都具有毒副作用,如服用阿司匹林、青霉素和麻黄碱的不良反应,同时介绍了的危害等。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药物的科学认识:正确使用药物能促进身心健康,滥用药物危害极大。

根据我校学生特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不是具体药物的相关知识,而是这些知识背后含有的化学思想和方法对日常生活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通过本节的教学,在情境交流中学生了解家庭小药箱中常用药物的种类,在对具体药物的介绍中逐步建立起应用自身的化学知识,选择药物、使用药物的思路和方法。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学习知识、提高认识,把学生从普通人的选择和使用药物意识和方法提升到具有化学素质的人的意识和方法,认识到自身化学知识对生活的重大作用,最终完成正确使用药物观念和方法的转变,提高科学素养。

3.根据学生的发展进行设计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中首要的就是关注学生发展。体现学生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本节课中让学生做小主人,分享他们了解的药物疗效和注意事项。了解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熟悉的药物。共同学习构建家庭小药箱,紧密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重视以学定教。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教”的“以学定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定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价。

化学与药物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9-0016-02

中药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是长期中医临床实践的产物,其医用价值是不言而喻和毋庸质疑的。但使用现代方法阐释中药药效的机理一直是困扰世界医学界的重大课题。张贵君教授在从事中药科学研究30余年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中药药效组分理论”,对中药的概念提出了新的认识,首次阐述了中药药效组分是中药标准物质的基本概念,创建了中药药效组分的研究模式和技术路线,为解决中药发展的核心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中药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和实用技术的支持,为揭开中药疗效的奥秘和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1-3]。

1 中药药效组分理论起源与内涵

中药药效组分理论[1]是在现代中医药科学研究实践中创立的新理论,这个理论与传统中药理论相吻合,对于指导中医药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将有助于实现对中药博大精深内涵的科学提升,有助于实现中药从传统到现代、从继承到发扬质的飞跃。

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指出:临床使用的中药是复方及其制剂,饮片是中药的起点和原料;中药是由药效组分和天然辅料组成的,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中药的药效组分是由配伍组分饮片构成,这个配伍组分实际上是由化学组分和信息物质组分构成的;化学组分由化合物类别组分构成,化合物类别组分由多种化合物组成;信息物质组分由蛋白质类组分、核酸类组分和多糖类组分构成;各类组分不是简单的成分的堆积,而是各类成分按照自然形成的比例组合(药效组分)。这一理论科学地阐明了中药研究的基本技术路线,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将一直认为复杂的中药问题简单化了;同时解决了已经走入误区的中药标准物质的问题,为中药的科学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

按照该理论,中药标准物质是在药效组分理论指导下产生的“中药药效组分”(也就是“组分中药”)。药效组分概念的提出,则预示着使用化学单体标化中药或作为中药标准物质的时代即将过去,标志着中药的传承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是中药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按照该理论,传统中药的提升产品是组分中药。

2 药效组分是中药的标准物质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中药的标准物质以便能够准确地评价中药和控制中药的质量,并认定中药所含有的某单一或某几个化合物为其对照品(实际上的标准品),并载入国家的中药标准。用单一或某几个化合物为某中药的化学对照品,似乎有些不妥。这是因为中药所含的化学单体或某几个化合物不能标示中药的质量,确切地说不是标准物质,并与临床疗效相脱离。中药的标准物质应该是、也必须是中药的本身,中药既是药物,又是由配伍组分组成,那么中药的本身则是组分中药。

组分中药就是传统中药(复方)的药效组分,之所以称之为组分,是因为中药所含的配伍组分是相对稳定、有相对固定组成和含量比例关系的。药效组分基于传统有效的经方,与经方在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一致。组分中药的确证应以传统中药的功能与主治作为基础性验证指标。组分中药在配伍组分固定的情况下,化学组分和信息物质组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楚、与经方的临床疗效一致。组分中药即是中药的标准物质。

3 组分中药研究模式[2]

组分中药研究模式可归纳为七个主要步骤,分别为:

3.1 传统标准中药的确定

传统标准中药是指按照中医药理论在临床使用的药物,符合传统用药的要求,属于经方。

3.2 药效组分分析

即对传统标准中药的药效组分进行分析,分析的供试品制备符合传统中药加工和制剂要求,在此基础上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对药效组分的含量进行测定或鉴定,明确初步药效组分。

3.3 药效组分组合药理辅助验证实验

按照中药的功能和主治,首先设计初步药效组分的体外药效学辅助实验,并设空白对照组和传统标准中药对照组,初步验证药效组分与标准中药在药效上是否具有一致性或极相似性。如果没有一致性,再继续对药效组分进行分析,直至确定初步的药效组分。

3.4 药效组分体内代谢实验

在药效组分组合药理辅助验证实验基础上,设计药效组分动物体内及人体内的代谢实验,对初步确定的药效组分进行筛选和确证;并针对临床治疗的疾病进行相关的作用机理研究,对药效组分进行筛选。

3.5 药效组分与标准中药的等效性实验

取在体内代谢或作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筛选的药效组分,与标准中药在同条件下进行临床等效性和安全性实验,在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大于或等于标准中药的基础上,确定组分中药的药效组分。

3.6 原料药药效组分的确定

选取10个含有该原料药的经方,考察原料药药效组分的变化范围,并结合传统中药的使用剂量等基本要素,参照功能和主治确定药效组分的药效范围。

3.7 组分中药质量标准的建立

在明确药效组分的基础上,明确主辅药效组分或天然辅料,建立质量控制的3项指标,即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和稳定性指标。有效性指标包括对药效组分或辅料组分的鉴别特征、含量测定、效价的测定及其测定方法,用药效组分的标示量,或生物效应鉴定指标等表示;安全性指标要明确药效组分的安全剂量范围,有害物质的限量等;稳定性指标包括药效组分的稳定性和贮藏期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两个标准:饮片标准和复方标准;为药材标准的建立和药用资源的确定提供依据。(图1)

4 中药发展与组分中药

中药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继承、发展、创新、国际化”。即继承传统中药理论,以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系统研究,发展中药事业,开发机理明确的创新药物,建立国际通用的质量标准。

组分中药是建立在中药药效组分的起点上提升的现代中药,是中药新药的研发方向。组分中药的研究模式从临床用药开始,又归结为让临床使用的药物符合中药继承和发展的科学规律,并将传统的中药配伍理论提升为药效组分理论,是一种继承并发扬中医药理论的创新中药研究模式。

组分中药的基本特征是药效物质组成及比例准确,标准物质明确,质量可控,与标准中药具有等效性。组分中药的诞生,预示着全面提高中药的质量科学发展观的雏形初现,必将促进中药研究的良性循环和中药产业的科学发展,中药国际化的日程为期不远。

参考文献:

上一篇: 经济统计学专业论文 下一篇: 我心中的那片绿地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