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博览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7 11:08:44

法制博览论文

法制博览论文篇(1)

关键词:陈展;设计;创新;特色;个性

Key words: exhibit;design;innovation;characteristic;personality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0-0181-03

0 引言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应当特性鲜明,而不应当“千馆一面”[1],毫无特点。截至2014年底,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但是有特色的却廖廖无几。值得肯定的是博物馆界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接受国外的新思想和新理念,反思以前传统的训诫式陈展方式,探索和尝试运用新的展示方式、运用的多样化陈展手段来革新自身展陈特色。然而要使博物馆的陈列展览长期吸引观众,陈展理念就要不断创新。在陈列艺术设计上就要断推出好的展览满足观众的需求。在展陈理念上应摒弃传统的训诫式观念,要做以提高观众兴趣为目的展览,反对枯燥的说教展览。在陈列设计上要要科学提炼与展示主题相关、观众感兴趣的内容和方式。在新的环境和挑战面前博物馆展陈设计应在理念创新方面下功夫,制作出精、好的精品陈列,发挥好博物馆的社会职能。

1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理解

博物馆展陈是博物馆面向社会和观众展示藏品、体现自身研究水平的传递信息的途径。把文案变成形象的陈展需要设计人员根据内容方案、展品、环境、设施、材料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考虑,结合陈列主题、设计形式、实用功能等要求来完成的。当今博物馆陈展不光要准确表达主题和内容,还要具有自身的审美性和艺术价值。陈展设计应当服从陈列内容,但现代的陈列设计观念决不能仅仅局限于此,在具备审美价值传播科学和知识的同时,也要使观众能够享受到不同的艺术风格之美。

陈列展览能够全面地反映一座博物馆的文物藏品数量、保存环境质量、展览设计水平、学术研究成果、展厅设施条件、综合管理措施、社会服务意识、文化传播能力等方面。博物馆通过文物藏品的组合陈列展示,传播历史、艺术、科学知识,履行社会教育和服务职能。[2]

博物馆展陈设计没有统一的模式,它是没有统一标准的,既使同一个国家或同一个地区也是不相同。这正是展陈设计自身的特点:风格多元化、专业化、特性化。因为从综合到社会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纪念馆、名人等等,对于这样的复杂对象没有国际统一的设计风格和形式。展陈设计只能因地制宜在需求中发展,并处在为适应日新月异的环境需要而不断改变发展之中。传统的思维方式――建立稳定、标准、以不变应万变的设计是不切实际的。我国现在的博物馆陈展设计面临的是设计形式和风格相似、雷同、缺少个性和特性,这是当下陈展设计需要的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2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理念创新建议

首先要确立以人为本、观众至上的理念,有了这个理念才能真正从观众的需要出发,去追求展览的思想性与观赏性、学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在每个细节上提供人性化服务。[3]在博物馆的发展进程中,展陈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探索出一些方法和规律。这些经验、方法和规律在实际运用屡试不爽,给博物馆工作带来了便利与“标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博物馆展陈工作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由于博物馆的藏品受稀缺性、脆弱性和不可复制性等条件制约,博物馆的陈展往往从降低风险、保证安全的角度出发,有意无意的强化和重视对以往经验、方法和规律的遵循和依赖,慢慢的使博物馆陈展的特色日渐弱化乃至磨灭。

其次博物馆应树立精品意识,推出的展览应当成为精品之作,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才会和博物馆的性质相吻合,才能够体现出博物馆的文化品位。那些缺少思想、设计落后、制作粗糙的展览,是无法吸引观众的兴趣,也不会发挥好博物馆的社会职能。要设计制作出精品陈列展览,就需要有熟悉文物藏品的专业设计师,不断从展品的文化内涵深处中提炼出好的陈展主题,还要不断的提高设计师现有展陈设计水平,和现代陈列设计理论知识水平,以此来加强博物馆建设与陈展设计理念的更新,从中外优秀的陈列精品中吸取营养。使展陈做到既新颖又贴切实际,既时尚又赋有内涵,既特性突出又连接大众。

在博物馆行业内以抗战为主题的许多纪念馆其展陈现状令人堪忧。这些纪念抗战题材的纪念馆大部分存在着“三多三少”的共性。[4]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由于抗战类纪念馆主题重大,但是展馆在展陈方面主观能动性不足,在展览上对展览主题、陈列设计、文物藏品的深挖掘不够,展陈设计的原则基本上都是谨慎有余创新不足,这就使不少展馆的展陈设计风格雷同度并且缺少个性。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认为避免“千馆一面”,关键是要有特色、接地气;要唤醒“沉睡”的纪念馆,不妨在陈列空间设计及内容表达等方面,多借鉴“他山之石”。

再次博物馆应当重视实验性。这种理念下的博物馆,因其展陈策划以服务于实际需要为宗旨,故其可谓展无定法、不落窠臼。[5]一个成功的展览的设计,应该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研究,一个充满神奇期望的实验和能够永记展史的案例。那些有特色的陈展绝不是对历史和传统的简单复制,更不是盗用和循环利用创意理念,而是将传统视为新的创新起点。博物馆的陈展设计不仅仅是展示藏品、解读历史、教育后人和服务社会,还应当在陈展理念和陈展方式上不断的实验,不断地创新。

3 博物馆陈展环境的营造效果

博物馆陈展环境内展品的真正的价值是其本身固有的意义和其传递给观众的信息。就陈展环境本身来说,采用合理的陈展环境设计是构成展览中节奏跳跃、韵律顺畅等效果的关键之一。陈展环境的科学设计能够让参观者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学习和交流。一个成功的展览使参观者能够感受到真实历史,能够使他们能研究和发现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展览环境效果的营造需要在物质和精神上满足人的需求,这是进行陈展环境分析时的基本依据。观众要在舒适和谐的环境中参观展览效果、了解展览的内容,科学安全合理的空间规划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中上对展览设计提出的要求。在陈展环境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者分析研究参观者的活动并在设计中用科学的态度,结合人体工程学使陈展环境各部分的比例尺度科学合理。

博物馆陈展环境就是要从陈列艺术的研究出发,使陈展创造和鉴赏过程中发挥桥梁作用。博物馆陈展一直在追求新的展示方式,但其与观众还是传统的关系。博物馆只是提供一个被参观的场所,在这个指定的空间内观众被动的接受展览的内容。工作人员应正确认识到环境地位,并不断总结陈展的艺术法则,推动陈展设计水平的改进和提高。变化与统一,是陈展环境的基本原则。在西方美学中关于变化与统一流行着通相分化与君主制从属两种学说。这与我国君臣之分宾主分明民族美学观点更为相似。[6]在法门寺博物馆的《大唐茶文化》陈列中,面对如何整体展示法门文化这个主题,并要凸显表达对佛教舍利崇拜的中核心思想,通过对法门寺博物馆陈展环境、内容、展品分析研究后,从其内容中找到了法门文化的精神所在和其相应的定位形式。在环境布局上欲扬先抑,以获得空间节奏感。其中把重点放在舍利阁空间布局上,将其营造成朝圣氛围的环境。陈展方法法借鉴了传统的京剧舞台空间环境表现形式语言,呈中轴线对称布局。使展品与展柜、展柜与展厅环境均体现神圣、可敬、可畏的意境。并通过前面空间氛围渲染,塑造出居高临下的气势。而整体的环境被有序、得体的分割,突出陈展主题的和重点内容。使各展厅在环境营造上有分、有合地有机组合。让整个参观过程循序渐进,重点内容在整个展览中交替出现, 完成了法门寺故事的描述,带人融入大唐文化的氛围之中,再现法门寺的昔日辉煌。

4 博物馆陈展内容和形式的设计效果

周士琦先生在《中国博物馆陈列艺术学的发展历史与展望》一文曾明确表态:博物馆的陈列是需要将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才行,陈列不是写本子上的文章,更不是画在纸上的图画,是需要摆出来让大家观赏的。各不相同的博物馆应该让观众在进入参观陈列时产生一种入境问俗、因地制宜感觉。利用自身的地域环境来映射出本土特性,给观众留下不同的地域、不同环境产生别样感受。

其中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中国煤炭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分煤的生成、煤炭与人类、煤炭艺术、煤矿安全教育、模拟矿井5个专题展览,把“其貌不扬”的煤与人们之间联系分专题陈列阐述表现出来,每个展览从内容上都非常有吸引力,再加富有个性的陈列创意和多种的展示手段,使中国煤炭博物馆基本在陈展内容和形式反应了煤炭行业特性,表达自己鲜明的个性,集知识、观赏、娱教和趣闻于一体,从内容上映了一个行业的形态,其中的年鉴和故事情节,值得大家借鉴学习。陈展设计必须因地制宜,既有地方特色,又要兼顾自身藏品,应策划出最能体现历史人文和最具特点的展陈内容。博物馆展陈中多媒体被广泛使用,将传统和现代科技结合运用,这是很好的展陈手段和方法,既能全面地诠释文物还可以引导观众与展品的互动、激发观众更大的参观兴趣。

博物馆陈展设计效果要能够给观众视觉冲击力,更引发大家的共鸣。在展示空间里运用最合理空间分割使所有展品、图片、文字、场景都散发魅力,使展示秩序有逻辑性有节凑感。每一个陈列展览都应具有独特的品质和个性,展览风格应和展示内容相呼应,绝不许因追求形式美,而伤害陈列展览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展览所体现的视觉感受、所营造的氛围,应当内容和设计互为表里,才能够使展览的主题、内容、知识、内涵与形式、环境、感受、色彩相映成辉,使陈展的思想、学术和知识,伴随观赏、趣味和互动,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5 结论

博物馆展陈设计理念应不断创新注重精品意识和实验性,用科学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科学化。为陈展的艺术表达提供了新素材、新思路和新手法,从而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和美感。形式的设计、环境效果的营造和技术的运用的都是为张扬陈展的文化个性,要杜绝为形式而形式,为技术而技术。应信守博物馆陈列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主题特性,坚持艺术规律,不盲目追求高科技手段,从而使陈列展览的文化与艺术品位的出现瑕疵。博物馆陈展只有紧跟时代和科技发展步伐,不断在理念、形式、技术上创新,办好适满足时代有个性的发展览,才能制作出精品陈列,发挥好博物馆的社会职能,不会被淘汰。

参考文献:

[1]卢林林,高阳.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应用与博物馆展示个性化设计[J].艺术教育,2014,11.

[2]单霁翔,关注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专业性问题[J].浙江文物,2013,3.

[3]乔国良.突出地方文化 打破“千馆一面” ――安徽省博物馆界研讨如何提升展陈水平[N].中国文化报,2013-10-01.

法制博览论文篇(2)

吉见俊哉著,苏硕斌等译,台北群学出版社,2010

这一两年,日本学者吉见俊哉的作品接续被翻译为繁体中文。继《媒介文化论:给媒介学习者的十五讲》之后,今年他的重要作品《博览会的政治学:视线的近代》再度被译为繁体中文。这本1992年出版的著作,被认为是研究博览会历史的必读著作,比起《媒介研究论》也有着更为广泛的影响力。对吉见俊哉作品的翻译,是一个有趣的学术流转过程,特别是台湾的媒介与文化研究深受英语世界研究著作的影响,吉见俊哉作品的翻译,或可视为另一种参照系的找寻过程。

为什么吉见俊哉成为这个找寻过程的对象?今年53岁的吉见俊哉,任教于东京大学,有几部重要作品出版,早已是日本媒介与文化研究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有趣的是,社会学出身的他,不断挑战媒介研究的临界点。在他的著作当中,我们会看到他多重的研究路线:对城市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注,如1987年的《城市的演出:东京娱乐空间的社会史》;从大量的社会史与文化史数据拉开媒介研究的新面向,如1995年的《“声音”的资本主义:电话、收音机、唱机的社会史》;此外,他也从战后日本流行文化的角度讨论日本与美国之间复杂的政治纠葛与依赖关系,如2007年的《亲美与反美:战后日本的政治无意识》。

《博览会的政治学》其实也暗合了这几条线索:城市的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文化政治。在《博览会的政治学》中,他指出了世界博览会这个展示仪式,其实与西方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密不可分。从大航海时代以来,西方国家对“异域”(如“黑暗大陆”非洲等)事物便深感兴趣,在此过程中,每每带回大量动物、植物等“异域”珍奇异物的探险,扮演着关键角色。有趣的是,为了放置这些动植物,动物园与植物园也因此产生。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珍奇异物也成为知识体系的分析对象,当时法国的百科全书学派的知识运作逻辑就是搜集与分类,他们要将这些珍奇异物放置在不同的分类谱系当中。

搜集与分类是西方知识体运作的基础,而世界博览会则是以此为基础延伸出展示这个环节,展示的环节是世界博览会最富魅力之处。为了彰显工业革命之后的国家力量,西方各国纷纷投入资源举办世界博览会,除了英国的水晶宫,巴黎更是19世纪举办世界博览会次数最多的城市,透过博览会的举行,巴黎从一个污秽脏乱的城市演变为一个亮丽吸引大量观光客的璀璨城市。世界博览会所改变的不仅是城市,更包括会场内的展示品。世界博览会被称为科技界的奥林匹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发明家们期待自己的发明不仅能受到重视,更希望能进入大量生产的阶段,世界博览会便是技术发明与资本结合的最重要场合,今天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缝纫机、自行车乃至唱机都曾是世界博览会的展示品。此外,世界博览会既是彰显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力量的仪式,这个仪式也必须有大量的观光客前来才能达效果。在这里,我们会看到博览会与流行文化之间的结合。旅行是伴随工业革命铁路网络密集化的产物,旅行的大众化带来旅行社的成立、供火车乘客在车上打发时间的通俗读物的出版等,而世界博览会更成为当时旅行的最重要地景。不仅如此,世界博览会的运作逻辑与展示仪式也孕育了崭新的消费空间。20世纪30年代流亡巴黎的本雅明所关注的拱廊街曾是上中阶级的消费空间,然而,在1851年首次世博会举行之后,次年法国巴黎出现了全球第一家百货公司并出售便宜百货。这个现今仍经营的百货公司仿效水晶宫亮丽高挑的建筑风格,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对商品的搜集、分类、展示的逻辑。除此之外,19世纪中期是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时期,却也是帝国力量不断扩大的时间点。世界博览会的基本逻辑,搜集、分类、展示也被运用在帝国主义的文化政治当中。1889年在纪念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的世界博览会上,法国建造了“土人村”,供参访者观看殖民地“土人”的生活实况。

到这里为止,是《博览会的政治学》一书前半部分的基本架构。也许有人会问:既然西方国家有着举办世博会的丰富历史,难道没有相关的著作吗?翻译者与出版社为何看中《博览会的政治学》?英语世界的相关作品当然存在,例如文化研究领域的托尼・本尼特(Tony Bennett)的《博物馆的诞生:历史,理论,政治》(The Birth of the Museum: History, theory, politics)。不过,我们会注意到在英语世界的世界博览会历史叙事当中,多存在于正统的世界博览会,对于世界博览会展览、再现形式的流转、移植等鲜有在讨论范围当中。这个流转与仿效的过程便是《博览会的政治学》后半部分的主要内容。日本对世界博览会的认识与仿效,源自明治政权成立之后的特命全权大臣岩仓使节团。在造访西方的过程中,岩仓使节团参访了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在展览会场,使节团意识到这是一个技术发明的竞争,技术发明与国家大小无关,只要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大国不足惧,小国不可欺”。这趟西方参访之旅,岩仓使节团写下五巨册的观察心得,其中也包括世博会。19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开始透过博览会的举行带动技术发明,纺织机尤其是当时最重要的产物。一如西方世博会的发展历程,除了技术发明的竞争与展示之外,博览会也与消费文化乃至帝国主义连结在一起。19世纪80年代,日本人类学研究在东京大学起步,其中,日后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坪井正五郎19世纪80年代末期赴英国深造。其间,1889年坪井正五郎也到巴黎的世博会参访,在那里,他看到“土人村”被殖民者的生活实境。1895年甲午战争的胜利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有着关键性的鼓舞作用,最主要原因在于对日本来说,中国长期以来是以一种巨大他者的形象存在。

日本学者小熊英二曾指出,日本与西方帝国的不同之处在于日本是一个后起的帝国,而在殖民政策方面经常在英国与法国两大帝国当中找寻可供借鉴之处。法国的“土人村”便是一例。1903年的大阪劝业博览会,坪井正五郎策划了展示琉球、台湾原住民、朝鲜与中国人等的“人类馆”,这个展示恰与日后日本帝国的外扩范围一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帝国疆域扩大的风景想象不断被复制,而且博览会的展示场所也不仅限于公家场地甚至也进入百货公司之类的消费空间,这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经常可见。帝国主义的文化政治如何从政治力量、意识形态进入流行文化当中,是从本书延伸出来的另一个有趣议题。

法制博览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 K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9)02-0101-08

发源于西方的博览会传到中国,晚清亦称之为炫奇会、赛奇会、赛珍会、赛公会、聚宝会、劝业会、陈列会、博物会、雅物会、考工会、劝工会、物产会,等等,一般统称为赛会。

从1860年代,晚清就开始有关于博览会这个新鲜事物的言论,既有时人参加、观览、举办博览会时所兴发的感知,也有直接关于“博览会”的论述。这些言论反映了晚清社会对近代博览会的观念认知。就笔者所知,目前对晚清社会关于博览会的认知从观念上进行过探讨的,只有马敏、赵志两先生,前者研究了近代中国对博览会传播功能的认识,认为其经历了一个从“炫奇”、“邦交”‘到“商利”、“文明”的发展过程。后者研究了晚清政府对博览会的态度,认为其经历了由疑惧到接受、由炫奇到商战、由邦谊到商利、由惯例到章程的转变过程。但二者都没有对此问题进行专门研究。本文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梳理晚清时人有关博览会的论述。重点探讨晚清社会认知博览会的角度、演化历程、特点,进而分析其思想和情感动因,以期有所裨益于对晚清社会思想的认识。

一、以“博览会”为本位:炫奇斗异、联交睦谊、增长识见与奖材励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时局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外交上设立了总理衙门,对外比以前有所开放;二是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开始开展洋务运动,大兴机械,引进西方格致之学,“识时务者莫不以采西学、制洋器为自强之道”;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西之间虽然时有战事发生,但总体是和好局面。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时人开始接触到“博览会”,除感受到了博览会所展示的“新奇”之外。还认识到了博览会本身所具有的联交睦谊、增长识见、扩充贸易与奖材励能的作用。

第一。炫奇斗异。这是晚清时人对博览会的第一感观。最早留下有关博览会文字记载的是王韬,他在1867年到法国时正好遇上巴黎世博会,参观此会后,他称之为“聚珍大会”,发出了“珍禽瑰物,奇形异状,皆属未经目睹,始知土地间所产,有不可以寻常意计测者”的感叹。最早系统留下有关博览会记载的是李圭,他在1876年观览美国费城博览会后写就了《美会纪略》,录入其著的《环游地球新录》之中,他称该会为“赛奇公会”,“广集天下宝物、古器、奇技、异材,互相比赛”,感叹参观此会“如人五都之市,万宝杂陈,已觉心目俱骇”,各国所陈之物“种种奇巧,不可思议”、“种种奇异,不可以理测之”。

第二。增长识见,推广贸易。晚清时人对博览会的“新奇”感叹,并没有视之为炫耀的鄙薄之意,更多的是佩服,认为“新奇”之物“藉以增长识见,盖非徒以益夸炫、耀观瞻也”。“(博览会)非以夸奢斗巧,实以博见闻,扩知识,一以觇邦国之藏富,一以勉人力之溥存也。”

1872年。有人认为参加维也纳世博会可以“遍览宇宙中之珍异品物、新奇器具”,可以了解各地物产风俗、人之智巧,从而可藉以“广增贸易”、“加精技艺”。李圭说得更明确,他认为博览会“志在联交谊,奖人材,广物产,并藉以通有无”,“举天下之奇技异能,与夫万物之有益于国计民生者,毕萃一所。由是择其善者而用之,斯罔弗具,亦罔弗当。”“交谊之好尚,人材之众寡优劣,物产之美恶盈绌,了然于前,然后益求其交谊何以敦而固,人材何以用而效,物产何以聚而备,并己国之人材亦因益以淬厉。物产亦因益以富庶。”这些看法已折射出时人认为博览会能传播新知、发达贸易,因此,观览博览会,“胜于终身周历寰区也”。

第三,联交睦谊。晚清朝野都认识到了通过博览会能联交睦谊。1873年,晚清政府参加维也纳世界博览会,是为了“昭示和睦不二之谊”。1897年,驻美公使伍廷芳在参观费城商务博览会之后,认为博览会“以商务相联络,即所以敦睦谊,固邦交”。1905年商部在咨订出洋赛会章程时,认为举办赛会“非但为振兴商务之基,亦藉为联络邦交之助”。

民间亦是如此,有人认为参加世博会“实于中西交际,大有裨益,……而和好于以日敦矣”。年美国费城博览会时,有人劝导中国商人赴赛,说赴赛“诚所谓罄贺忱而敦友谊,实属不可少之举也”,即使留童都认为“能联各国交谊,益处甚大”。但民间所说的“交谊”不仅仅指邦交,更多指民间友谊。1897年,维新人士刘桢麟认为博览会有“联交谊”的好处,“若开此会,使吾华绅商日与彼族相处,狎其人情,知其趋避,公私融浃,嫌怨自释,遇有交涉,因势利导,国家不致因恫吓而受吃亏之害。而商民既通于外情,亦不易寻端弄衅,以贻国家之忧也。”实际上,他认为举办博览会能使中外国民,特别是商民和睦相处,能和平处理纠纷,进而利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和好。

第四,奖材励能。“材”和“能”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很大程度上就是以器械为标志的格致之学,因此,时人对博览会上的新式器械介绍甚详,大多认为通过博览会能激发人之巧思,从而推动格致技艺的提升与发展。

格致之学就是近代西方所言的科学。在晚清开展洋务运动之时,更多强调机械工艺的发明与应用,认为西方器物文明的进步主要源于格致之学的发达,而格致之学的发达又与赛会有莫大关系,“西人工商之进步,出于格致之精益求精,实出于赛会之有加靡已。格致内也,赛会外也。赛会者,所以提全欧之精神,而使之一振,所为登高一呼,众山皆应是也。”

早在1872年,时人观览日本举办的“赛工比物之会”后,认为此会能“广见闻,备器械,精格致,斗智巧”。旧简短数言,言明了赛会通过比较器械来斗智巧、精格致的真义。

1875年,有人十分强调通过博览会发展以机器为外在形态的格致之学的重要性,认为泰西各国通过赛会,进行比较,能兴发竞争,启发“巧思”,使得格致之学“精益求精”,机器制造业也因此日渐兴盛。因此,他极力劝华商赴赛费城博览会,“多使士商百工送物赴赛,广其眼界,开其心思,视机器各件之尤有利益者,无论巨细,宜凑股购回,效而用之。”

1897年,为了让国人明确如何赴赛才能发达制造技艺,有人详细述说了怎样通过博览会进行比较而兴制造,认为西国举办博览会,汇聚各地物产,“欲知其水土之宜否也,则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欲

辨其制造之巧拙也,则各饬其材,各庇其工;欲知其货财消长之数也,则岁有会,月有计,比较而求之;欲知其民俗好尚之不同也,则若输入,若输出,参互而考之。一物之列肆也,表其功用,记其价值,详其所出之地,述其所造之人,而有绘图以显之,说帖以明之,盖其事事征实而不惮烦也。”

二、以“中国的问题”为本位:兴商而战与启智劝业

中国初次接触博览会所认识到的炫奇斗异、联交睦谊、增长识见、奖材励能,贯彻整个晚清,但这样的认识是对博览会的表象认识。只停留在“博览会”层面,虽然受洋务运动购机械、办军工民用产业的影响,涉及到了博览会能传播格致之学的一面,但还是没有更多地结合中国的实际问题体认博览会。约到19世纪八九十年代,时人开始采用更加实用的眼光,从如何解决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角度,倡议中国也举办博览会。

首先是从商利思想出发,认为博览会能互通有无,能调剂盈虚,利于相互比较观摩,进而开通利源,繁荣市面,发达生意,最终促使商业兴盛。

1880年,有人认为博览会能繁荣“地方生意”,“凡物之有大利益而无人知之者,或指而示之,则从此可以获利”。因此建议在上海等地举办博览会,“足以通有无而裕利源也”。

1897年,刘桢麟写专文呼吁中国举办博览会以发达商务,认为赛会有八利:“联交谊”、“扩物产”、“奖人材”、“察商情”、“广贸易”、“增关税”、“兴商地”、“除积习”,而“中国不兴商务则已,中国而兴商务,必自赛会始”。

郑观应更是直言“泰西以商立国,其振兴商务有三要焉:以赛会开其始,以公司持其继,以税则要其终。赛会者,所以利导之也”,“故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陈炽也认为“赛会一事,实扩充商务之本原”。

时人还认识到了博览会发达商利的具体方式,即通过活跃市场,给商家店肆带来实利。博览会期间,“国中舟车之公司,歇宿之逆旅,饮食之馆,担负之夫,无不同沾余利,利市三倍。”“远近来观,几成人海,因而茶楼酒肆客店佣居异常隆盛,且朝夕游人沽票登场,所人之资,亦以千万计,由此观之。则赛会之设。实兴利之一端也。”

以上主要是针对博览会具有兴商的作用而言的。那么兴商是为了什么呢?约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晚清士商更多地认识到,通过博览会能振兴工商、收回利权,能更有利于开展“商战”。这使得晚清社会对博览会的认知深深打上了“利权”思想和“商战”思想的时代烙印。

1893年,有人认为举办博览会能把全国物产“陈诸会内,使人一望则知,若者可广为行销,若者可精其制造,细加评品,务造精微,他日转运出洋,利权独擅,则从前银钱之漏出者,此后可逐渐收回。”

1903年日本大阪博览会时,政务处外务部官员认为赴赛“意在鼓舞商业,挽回利权”。四川主事卞鼐把通过赴赛来发达商务、挽回利权的主张表达得更为透彻,他认为,“川产繁富,不能制造,坐听外洋之货充塞,利权旁落,漏卮无穷,若不设法振兴,将来工商必有失业之时,……考察造纸、炼糖、制造纸卷烟、毛革,……易讲求兴办,挽回利权,而塞漏卮之大端,并考察外人嗜好,察其应用物器,可以川中材产照式创造者,将其器物或影照或图绘,归而提倡。考察之道,不外仿造,以抵制外来之货,创造以求合外人之用,使川中物产不致仍前废弃,利源外溢,斯赴会宗旨也。”

在晚清,“利权”思想与“商战”思想是联在一起的,要挽回利权,必须进行商战,而开展商战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挽回利权。因而,时人认识到博览会具有兴商功能,进而主张通过博览会来挽回利权时,也就必然表现出了“商战”观念。在晚清有关博览会的言论中,有不少直言“商战”主张的。

一些亲身观览了1903年大阪博览会的中国官绅认为,“博览会之关系甚大,以商战胜他国,全在此举”。留学生观览了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后,认为该会最要之点在于“鼓励国民之精神,融洽万国之交际,比较全球之实业,以作二十世纪后商战之竞争也。”

1910年南洋劝业会举办之前,更有人直言劝业会与商战直接相关,认为中国处于“列强经济战争之漩涡”,要维护商权,必须采取劝业会等“良善政策”,因为“劝业会诚商战上摩厉以须之第一武器”,能“充实国民经济之能力,使之人自为战,制胜于无形之竞争,以收回已失之利权”,从而使国家“雄飞”。

时人通过博览会在表达兴商而战以挽回利权的外向性诉求的同时,也从如何收回利权、如何开展商战、怎样使中国富强的角度来体认博览会的意义与功能,认为通过博览会能启发民智,劝兴实业,从而增强国力,夯实开展商战的实力基础。

一是开启民智。认为博览会广集各地物产,能扩充新知识,更主要是通过比较品评,能启发心智,兴发竞争精神。1896年有人发表了《赛会以开民智论》一文,认为赛会可“驱人之心思才力而趋于好胜者也”,而使“一人之学问必进”;可“驱数十国之心思才力而无不趋于好胜者也”,而使“一国之人才必盛”。因此,“中国诚欲鼓励四民,开其智巧,此会不可不举”,,“凡百工技艺,皆可分别设会,以资考核,集思广益,心思智巧必能日辟”,举办劝业会,并列他国新奇工艺,“上者既神其鼓舞振作之方,在下者自易生其感奋发愤之心”,“既(即)以开其风气,即以奋其心志,工艺渐精,即商务日有起色,口兴赛会以益神智又安可少乎?”

博览会能启发民智,是与会场上展品的比较分不开的,通过比较能生发人的竞奋之心。出使英国大臣汪大燮认为:“推究赛会之本意,实系商学上事,并非商业上事。在开设会场之国,罗致各国物产制造以供研究,使其工商人等,通知各该国之学识理想好尚及其历年程度之比较,以开发其进步思想。……一言以蔽之,则凡有国家者,无非欲以激发其民进取之心而已。”

民智与国民素质紧密联系。有人认为南洋劝业会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功用。南洋劝业会外事科科长陶逊认为:“欲发生农工商民之世界思想、国家主义,尤非借赛会之力不可。”更有人把劝业会与立治联系起来,认为劝业会能使国民更关心政治,能培育国民的国家观念,增强国民意识,能使国民更具有世界思想,从而能养成高素质的国民,这对晚清改革大有裨益,有利于中国实行以国民政治为基础的立治。

二是劝兴实业。认为博览会能通过观摩、比较、竞争来振兴实业。劝兴实业与开启民智不是分离的,且与兴商、收回利权、展开商战紧密相联。20世纪初,随着实业救国思想的勃兴,特别是1908年开始倡办南洋劝业会的前后,时人的博览会认知中有不少劝业兴工的主张。南洋劝业会帮办、后任民国工商部次长的向瑞琨认为:“赛会者,实验产业进步之最要机关也”,通过赛会,进行观摩比较,相互竞争,“一方面可改良其制作品,他方面则以奖励产业之发达而立国家富强之基矣”,更重要的是,能在精神上给予参观者“实物的教育,而养成其兴业殖产之观念,此赛会最多之效力也”。

到了筹办南洋劝业会时,时人对博览会的认识更加具体,更加全面,基本囊括了1860年代以来对博览会的所有认识层面。最具代表性的是南洋劝业会坐办、候补道陈琪的观点,他认为,欧美农工商业

发达,“无不由赛会而起”,举办赛会,可“萃本邦之物品,列异域之珍奇,精较其良巧拙,以劝商励工兴教”,还可“激励其国人竞胜之思想,使优者愈进于精美,劣者尽化其窳栝,文化之进程,有非可以道里计者”。他还认为,赛会是“研究商战之术”的首要之策,因为赛会不仅可以发达“铁路、轮船、银行等事”,而且“对于学界,成绩烂然,则有教育普及之功;对于农业,研究垦牧,则有大兴地利之效;对于工业,则搜取原料,可以改良制造;对于商业,陈列物品,一若广登告白”,因此,“欲求农工商业之勃兴,非速开博览会不可。”

三、晚清社会博览会认知的变化历程及其特点

从1851年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到1911年清朝灭亡,在这60年时间里,晚清社会对博览会的体认有个变化历程。

有人据档案资料进行研究后,认为晚清政府对博览会的观念演进有三个层次:一是由疑惧到接受,19世纪是疑惧,进入20世纪改为接受;二是由炫奇到商战,在1890年代中期以前重“奇”,以后重“竞争”;三是由邦谊到商利,早期以联络“邦谊”为主,晚期转变为“商利”与“邦谊”并列。但也有人利用相同的资料,从外交的角度,认为晚清政府对博览会的认知以1905年列日赛会为界,由“炫奇”、“赛珍”转到了“交流”、“商战”。也有人利用档案和报刊资料,从科技传播的角度。认为近代中国朝野对博览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炫奇”、“邦交”到“商利”、“文明”的过程。

本文认为整个晚清社会对博览会的认知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1880年代及以前。主要侧重于“博览会”,认识到了博览会上的“炫奇”、“斗异”、“赛珍”和“荡心骇目”,及其所具有的联交睦谊、增长识见和奖材励能的作用;大约从1890年代开始,时人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认识到了博览会具有“兴商”的作用,能通过博览会来繁荣市面,扩大出口,进而抵制洋货,堵塞漏卮,挽回利权;到了20世纪初,更多地以内省性的“中国问题意识”认识到了博览会所具有的“劝业”功能,能通过博览会的比较来发达工艺,提高民智,进而振兴实业,并可改良中国政治。这三个阶段没有明确的界限,有的认识贯彻始终,比如联交睦谊,是整个近代中国对博览会的共同体认,即使是“炫奇”、“赛珍”之论,在20世纪之初也不少,只是在不同的阶段增添了新的取向。

晚清社会对博览会的认知除了大致有如上的时态分布外,还有如下立体的递进层次:最表象的层次是感观层次,人们观览博览会后,首先感叹的是会场上的新奇之物,无所不有,奇异互现;其次开始思考博览会的作用,认为在博览会场上,展陈的物品可相互比较,从而达到奖材励能,而参展之国汇聚一堂,也能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再次就是结合中国遭受“洋货”欺凌而积弱积贫的事实,认为博览会具有振兴商业,开展商战,挽回利权的作用;最后,也是最理性的层次,在对内思考中国为什么落后的基础上,认为中国民智,特别是商智不开,工艺落后,才导致中国实业落后,因此认为通过开办博览会事业,能启发民智,劝兴实业。

总体而言,晚清社会对博览会的认知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第一,从认知的内容看,具有叠加性,从“炫奇”、“赛珍”、“邦谊”到“商利”、“商战”,再到“启智”、“劝业”,是层层叠加,使得认识不断深入、全面。到1910年南洋劝业会前后,基本认识到了博览会既是赛奇之举,也是劝商励工兴教之举,既能进行“商战”,又能进行“工战”,既能富民教民,又能富国强国。

第二,从认知的历程看,具有由外而内的取向,从会场展品的奇异到展品所代表的科技文明,从会场的荡心骇目到博览会所具有的功能,从对外能兴商而战到对内能劝业启智,总体而言,大致可离析为从“博览会”本身到对外“商战”、挽回利权,再到对内劝业以求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折射出了晚清的博览会认知是立足国内的,具有内向性的价值取向。

第三,从认知的目的看,具有很强的实用主义目的,十分强调博览会的功用,从扩充识见、联交睦谊,到繁荣商业、发展贸易、挽回利权,再到开发民智、振兴实业,从观摩比较到改良竞进,从取长补短到改良工艺,不仅利于商人推广销售,而且利于观者增长识见,不仅利民,更可利国。这种认识的目的性是与内向性的价值取向相关联的,认知博览会的最终目的不是要宣传“博览会”,而是要明了其对中国有何价值,以便通过开办博览会事业,促使民富国强。这与近代的经世思潮不无关系。

第四,从认知的背景看,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与整个中国的时代演化密切相联。在1860年代。中国开始开展洋务运动,强调“自强”,创办以机器为动力的工业,因而对博览会场上西方所展陈的机器和格致技艺十分感兴趣,介绍颇多。后来随着中国民用工业的发展,“商利”、“商战”思想日渐兴盛,因此开始强调博览会兴商而战的作用。到了“维新变法”、“晚清新政”时期,出现了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思想,因而又开始着重于博览会启发民智的教育功能和振兴实业的重要性。

第五,具有“自省”倾向。观览博览会时,国人不可避免地要把中国展品与西方国家的展品进行比较,基本都能承认“国货”不如洋货,并能分析中国展品窳败的原因。比如郭凤鸣参观1906年意大利万国博览会后,以边介绍博览会内容,边进行批注的形式写就了《意大利万国博览会记略・调查欧西实业纪要》一书,对会场中外展品进行了详细比较,分析了中国产品落后的原因。

晚清社会对源于西方的新名词、新事物“博览会”的认识有个由表及里的过程,从“博览会”的表象到结合中国的实际问题,认识不断深入。先是接受新名词、新事物,再是立足中国的实际,根据自身的需要,加深对新事物功能的理解,可以说,在观念上,对新名词、新事物的认识有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夹杂着近代民族主义情感,这似乎是近代中国社会思想的一个普遍倾向。

四、观念认知背后的民族主义情愫

晚清接触到博览会时,中国的情势已经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可谓是“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晚清所面对的对手不是一个王朝,也不是一个民族,更不是“夷”,而是一个崭新的不断上升发展的与中国完全异质的世界。当这两个异质世界直接相碰时,晚清中国没有像以前的“王朝中国”那样,达到“夷服于夏”的目的,而是在枪炮之下一败涂地,这迫使一些先进的晚清士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在枪炮之后,随之而来的以机器为动力的工业文明开始不断侵蚀冲击以手工为动力的传统农业文明,使得中国的“国计民生”问题日渐突出,这又迫使一些先进士商一改“天朝上国”、“以夏服夷”的高傲态度,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寻求自强求富之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晚清社会开始认知近代博览会。

晚清对博览会感知的第一表象是“炫奇斗异”。西方举办博览会的浅层目的是博览新奇,展现各地的人情风俗,这些带有“民族特性”的东西,不仅对初次迈出国门的晚清士商,即使对所有观览者都是新奇的。博览会不仅仅只是“炫奇”,更多的是要展示一种文明的进步,因而展品不仅仅只是“奇异之

品”,更多的是有关“国计民生”的“人生日用之品”。但对长期萦绕在封闭思维圈里的晚清士人而言,由于受自身识见的限制,这些随着“六合之外”的西方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而产生的新生事物,即使是日常所需,也是奇异的。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晚清士商对近代博览会的认识,“从前吾国风气未开,闻各国博览会之设,每误为争研斗巧,必出其珍贵之品,或供玩具之用者,名日赛会,虽经各国之赞赏,然与国民生活之机关,科学发明之资料,国家典礼之敬崇,外交亲睦之旨趣,固未尝得其要领也。”

但时人对博览会“炫奇斗异”的第一感观背后,并没有多少“奇技淫巧”的鄙薄之意,主要是一种羡慕之情。惊奇和羡慕的背后也反映了先进士人承认西方器用文明先进和中国传统文明落后的潜意识,因而晚清中国人,无论官员还是士商,并没有排拒博览会,而主要是从两方面接收了博览会:一是政治和社会层面的联交睦谊;二是经济与社会层面的扩大贸易、奖材励能与兴发格致之学。可以说,对博览会,晚清社会所思考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和平与发展。

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早期世界博览会存在着西方大国以开放心态展现的无形的霸权主义。当把中国与西方放在会场上进行比较时,就会直观展现二者之间巨大的互异性和落差,加之中国处处受西方欺压的现实,使得博览会在显现“炫奇斗异”的表象时,又必然激发起中国人奋发图强,积极向西方学习,兴办赛会,发展工商业以图国家富强的愿望,这又必然使得晚清社会的博览会认知带有浓厚的民族情感。

首先是看到博览会场上中国展品与西国展品的差距后,对中国利权丧失表示了深深忧虑。李圭在1876年费城博览会上比较中国丝和意大利丝时,认为中国丝做法不善,粗细相杂,而意大利蚕丝“做法匀净,非若华丝间有掺杂也”,“用以夺中国之利,可不虑哉?”陈琪1904年游览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时,长叹中国展品:“几与印度波兰犹太等置之可有可亡之列,能无付诸长叹乎?”也有人把中外展品进行对比后,在忧虑中感叹:“与会各国,若法若德,穷精极巧,各有其强大不可摧毁之慨。后进如日本、澳大利亚、比利时等,皆各有驳日上之势。……我中国国虽弱,犹国也,而独为世界上所不齿,夫果安在哉?”

其次是在如上忧虑的基础上,寻求自救之法:一是思考如何与“经济帝国主义”开展“商战”以维护利权;二是理性承认中国落后的现实,并正确分析中国落后的自身原因;三是思考如何仿效发达的西方,使中国发展起来,也成为世界上一大强国。比如,1875年,有人以实用主义劝导华商踊跃赴赛1876年费城博览会,主张通过博览会认识、采购代表先进技艺的机器,然后予以仿造,别出心裁,促使中国工艺日渐发达,“推广其法,妙出新裁,则我华人材技自能蒸蒸日上,不使堂堂数千年大国而贻讥于远人,岂不盛哉!”

法制博览论文篇(4)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信息传播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新媒体也随之应用于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中,在不同程度上为观众制造了更为丰富的参观体验。新媒体为我们吸收知识,获得信息提供了绝佳途径,信息的传递成为了博物馆陈列展览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博物馆展陈空间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把幻影实时合成、激光、虚拟自动控制技术结合进陈列展览中去,并产生了较好的展示效果。

一、新媒体技术的概述及应用意义

1、新媒体的定义

维基百科对于新媒体细分为: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虚拟社区,RSS,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对话链,博客/播客,维客,网络文学,网络动画,网络游戏,电子书,网络杂志/电子杂志,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短信/彩信,手机报纸/出版,手机电视/广播,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新媒体技术所产生的传播手段,不仅仅是加快了信息的传递,同时也扩展了信息的传播范围,源源不断的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意识品味,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便利和挑战。而对于博物馆行业来说,新媒体应用于博物馆陈列设计展览中,目前的技术手段具体表现为采用CAD技术、人机互换技术、数码新媒体技术、计算机程控技术、激光全息成像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多媒体技术和自动控制手段,使文物展品更具感染力,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最终实现展览的宣传目的。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当今的“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以电视、计算机和手机等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一种新型传播形式。

2、新媒体技术应用的意义

博物馆是宣传教育机构,也是科学研究的机构,又是自然标本和文物的收藏机构。以文物和标本为基础,组成形象化的科学的陈列体系,对观众进行直观的宣传教育,就是博物馆的特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博物馆为公众提供传播、教育的功能。

只有藏品才是博物馆的核心,新媒体技术的引进,不仅有助于藏品能够更加全方位的展示,而且有助于参观者对其精髓的把握,并通过更加直观的视觉、听觉及感观,帮助参观者还原历史、重构历史。随着不同层次的参观者大量涌进博物馆参观,人们不仅仅单一停留在对藏品走马观花的浏览,而是更加关注藏品的内涵以及藏品背后的故事。展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播文物藏品作为文化遗产所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单一的文物藏品陈列,往往是死板的,隐藏在其身后的历史事件很容易被忽略或是不易表达,而新媒体技术的引用,帮助展览策划者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将文物背后隐藏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逐一串联起来,讲述其背后蕴藏的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激发了观众的兴趣,同时也满足了观众参观的心理需要。

二、新媒体应用于博物馆中的现状

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陈旧的展览形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参观者对博物馆教育、服务功能的需求。为了展现博物馆的新形象,为参观者带来更好的参观体验,近年来,博物馆不断突破传统的静态陈列,将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作为博物馆开展藏品收藏、陈列展览、科学研究等各项具体工作的重要手段,为公众带来博物馆文化的全新体验。其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息化建设的开展

随着新媒体技术被普遍应用于媒体宣传、教育教学、工业制造等领域,博物馆也开始逐步将其引用到文物保护及文物管理收藏等方面。通过数字建模、三维扫描等高新技术手段,将文物表面最精确、最完整的信息资料通过采集、处理,建立相关文物信息数据库,为今后文物信息的共享、传播和研究提供了便利。例如天津历史博物馆参与研制开发的《金博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系统》和2007年天津博物馆引进的《博物馆藏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在藏品信息化建设的开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妥善解决了新旧藏品信息管理的转换和衔接问题。

对于藏品信息的采集,很多珍贵的资料和信息在没有新媒体技术引进之前是无法采集到的。而现在通过高清晰数字处理,可以为专家提供以前无法得到的参考信息,甚至用这样的信息解决长期解决不了的真伪、时代和其他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以前人工无法完成的。

2、数字化展示与查询

新媒体在博物馆中的应用最早体现在数据库的建设上,流行称法有“博物馆数字化”、“数字博物馆”、“数位典藏”等,主要涉及展品信息管理、展示和查询以及网络虚拟展示。

展品信息整合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法国等欧洲国家。一些大型的国家博物馆、美术馆率先开始藏品数字化建设,光盘、服务器等电子媒介被用来保存这些“国家珍贵历史文化见证物”。如今,大多数馆藏品的数据库基本完成,各国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重点也从藏品档案的数字化,转移到如何实现这些数字化文化资源的展示教育。在藏品数字化基础上,出现了面向观众的展品展示与查询装置、数字化便携导览系统(如PDA等)。这一集合管理、展示和查询于一体的展品数字化,实现了博物馆为大众提供学习、研究的机会。

由于藏品的不可复制性和不可再生性,能够展出陈列的只占馆藏文物的一部分。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博物馆单一的传播渠道,通过网络或形象化的新媒体展示,为那些不能展出的珍贵文物提供了绝佳的传播途径,满足了被地域、时间、文化知识水平等因素所制约的人们对博物馆的渴望和需求。

3、体验型互动展示

新媒体构建出一种参与、操作方式,让观众主动参与到博物馆的信息解读中。体验型之所以在此类博物馆中扎根,在于其传播内容多数属于概念类主题,比如光的反射、力学原理等,需要通过一定的道具组合操作才能实现自我解释。因此,常见的新媒体类型都以互动装置的形态出现。近年来,历史类博物馆也引入了不少新媒体,如影像、视听装置等。这些新媒体类型在解释考古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流程、历史时刻的记录等方面效果不凡,并且在吸引观众参与学习中显露出难以取代的魅力。比较常见的是故事性、纪录片式视频,幻影成像、幻影成景,表现过去历史时期的风貌。

4、远程媒体传播

近年来,随着宽带互联网、社交网站、数字电视、博客播客等新媒体的日渐发展与普及,已经无时无刻的出现在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博物馆行业也将这些新媒体应用到博物馆展示中来。例如:大型纪录片《故宫》,就是采用专题数字作品的创作方式,通过数字电视资源向全世界讲述着故宫的历史,进而达到传播知识,宣传自我形象的目的。目前,一些大型的博物馆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新媒体技术将陈列博览、学术研究、在线咨询、参观指南、地理位置导航等多项功能集中到网站之中,通过互联网达到宣传教育的传播目的,打破了实体博物馆所受的时间和地域限制,使网民随意浏览和欣赏。

三、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管理中的运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其一,谨防新媒体技术的粗制滥用现象。新媒体技术的引用,既要恰当,也要适当。合理巧妙的引用新媒体技术,往往能为展览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忽略了藏品本身的核心内容,缺乏客观真实的学术研究和形象资料,新媒体技术运用的对象和场合不当,必然会影响其作用的发挥,甚至不符合陈列展览的规划要求。在展览内容的策划和设计过程中,通过研究展览选题、藏品资料、学术资料,确立展览的传播目的,最终确定展览的内容。而新媒体技术的引用应与展览内容的契合度相匹配,不可生搬硬套技术,同时也要避免重技术、轻内容,甚至胡乱演绎、窜改历史等现象的出现。

其二,谨防宣兵夺主,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展览主题和内容传播服务。新媒体技术的引用固然重要,但仍应以突出展览为重点。比如有的历史博物馆的展览,制作出过于炫目的模拟情景展示区,将参观者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变幻多姿的特效上,而观众未能被历史所吸引,而是被新媒体技术所吸引,那么这样的展览,没有能够触动人们对历史的感悟,也就失去了其教育的意义。因此,新媒体技术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为展览主题和展览内容服务,并根据文物藏品的需要提供恰当的技术手段,不能因为过分追求技术而脱离展览的核心内容。

其三,新媒体技术的引用,应考虑相关人力资源的配备。博物馆的每一场展览,都代表了博物馆的形象,展览从策划、设计到布展,都离不开文博工作者的努力和付出。为了把展览做好做精,就必须引用新媒体技术。与此同时,高新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及时补位,也是现代科技与人文历史相融合的关键。只有这两个专业领域的专业人员的协调配合、发挥各自所长,才能为展览增色。而目前绝大多数博物馆缺少足够的技术人员,从而使资源开发更新和技术维护受到严重制约。文博工作者的大量创意和设计因技术人员的匮乏而无法变成现实的文化产品,进而在以后得资源再开发上难以连续下去。

其四,新媒体技术的引用,应考虑长期的运营和维护成本。新媒体技术的引进,则需要较高的庞大的资金投入,制作成本也较高。博物馆自免费开放以来,虽然政府对博物馆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但各地博物馆仍处在经费紧张不足的阶段。而高额盲目的将经费投入到新媒体技术的引用中,而没有考虑自身需求与长远发展,往往也不会取得预想的效果。只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兼顾博物馆的长远发展,适时适当地引进适合自身博物馆所能利用的新媒体技术,才能将展览与新媒体技术完美融合,在资源整合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新媒体应用于博物馆展示中的发展趋势

1、人机对话――缩短与观众的距离

新媒体对观众的影响与其说是炫目的技术体验,不如说是博物馆消除自身与观众间鸿沟的一种尝试。这种试图拉近博物馆观众距离的做法,在新媒体出现后产生出两条不同的方向。其中之一是破除博物馆公共展示和研究收集间的不对等。这在展品数字化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类似网页上的超文本格式,参观展览的观众们可以借助那些摆放在文物周边的新媒体装置(如触摸屏式样的文物电子展册等),查询到那些被收纳在文物室没有展出的,却与此文物类似或有关联的文物们。这样的自助服务,让藏品数据库与展品建立关联。新媒体让展览成为与观众的人机对话,观众根据偏好从中挑选不同的物件,然后在兴趣支配下观察对比得到自己的结论。

2、人的媒体化―让观众参与思考

博物馆长久以来都是以“物”为中心的,直到19世纪后半期才将注意力转移到使用的“人”身上。21世纪初“观众导向”的思维将会一步步确立。在这一演进中,新媒体通过“让观众参与思考”与观众搭介联系,借助智能平台,打造属于博物馆的多功能导览系统。我们知道,新媒体最被称道的是它的“连结性”和“互动性”。体现在展览设计的实际中就是,利用内部各媒体之间融合协作构成的展示装置吸引观众并与之产生互动。这样的非线性传播方式,打破传统信息接收的单向性,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感官,让观众经历观察一体验/感受一思考的认知过程,实现信息的接受和消化。

3、交互式动画导视系统设计

交互动画是指一种在动画作品播放时能够支持交互功能的动画,它包含于新媒体范畴中,是新媒体融入导视系统设计的一种形式表现。探其动画,它的本质即模拟人的感知,而非现实本身。动画依靠人类的智慧与想象力创造出来,表现的形式是以自然界为基础而高于自然界,它们的形象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运动也可以是自由多变的,因此动画中“动”和“画”的元素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交互动画体现了动画的特性,其优势在于通过人的主动控制,使图像运动和数字信息呈现互动,使观众的产生参与行为,这一特性充分体现了人本位的设计理念。依据博物馆的个性气质和空间特点,在导视设计的内容中,交互动画体现了博物馆所具有的精神意蕴,符合博物馆陈列品传统意味的要求,亦能使参观者融入馆内氛围,使之产生共鸣。

结论

科技与人文是人类发展的两个重要主题,两者迸发的创造力总是令人惊异。博物馆中的新媒体,更是社会技术不断进步、大众思想不断变化的见证者,过去了的,成为藏品展品保存陈列;进行中的,成为内容媒介展出传播。而在数字化网站的建设、体验型互动展示以及沉浸式虚拟展示方面表现的不俗,也让博物馆对其的使用倍增不少信任。新媒体,顺应技术发展而发展着,今日对新媒体的认定也许不久就会被新的新媒体所取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新媒体时刻反思,结合社会变化和博物馆变迁,寻找“新媒体”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定位和方向。可以预见的是,当我们关注的程度越深,新媒体“为我所用”,服务博物馆的价值会实现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

[2]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上海交大出版社,2011年;

法制博览论文篇(5)

一、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竞争力的构成

从多维度来分析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竞争力构成,属于会展产业的博览会竞争力由生产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技术竞争力、资本竞争力以及社会竞争力等构成,不仅具有经济、科技、市场等“硬实力”,还具有政治推动、制度建设、文化辐射等“软实力”,涉及到发展战略、需求状况、生产技术、相关辅助产业、政府行为、发展机遇等一系列因素所创造出来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博览会体现了以经济搭建政治外交平台的国家战略意义,政治外交的价值与经济文化的利益相辅相成,博览会竞争力构成涉及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要素,要素之间是可以交叉的。

(一)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具有战略意义的制度竞争力

在制度安排上,博览会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一般商业会展所不具有的发展优势。从国际背景来看,博览会出于推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需要而产生,以中国一东盟11国共同举办、11国领导人共同推动为制度基础,以《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法律依据,获得了国际性多边合作的发展优势;从国内发展来看,博览会具有国家战略意义,是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的具体化,是中国与东盟发展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平台。博览会得到政府高度重视,并给予政策资金的强力支持,这是国内其他展会所没有的发展优势。中国与东盟11国政府的支持,成为博览会生产力培育的规则性平台。体制机制的优势框架,是博览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源泉。“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运作模式,获得了政府倾斜性、扶持式的政策机制、创业投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发展要素,对博览会竞争力的产生具有根本影响。

制度性优势,使博览会获得成长性的推动因素,也使它产生了相应的贡献力。直接的贡献力是达到了配合中国落实周边外交方针,推进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的预期效果。间接贡献力是提高了中国与东盟各方的科技创新能力、产品研发能力、资源汇聚能力,拉动了各方相关产业的发展。制度的优势处于中国一东盟区域经济市场的中心位置,推动着博览会通过独到的“产品”和“服务”,发挥中国与东盟在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利合作的平台作用。

(二)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具有多方面的经济竞争力

博览会的制度性发展优势,只是一个外在条件,只有通过有效的经济运作才能变为现实的能力。博览会毕竟是一个以经贸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平台,追求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的最大化是其经济活动的主要目标,也是能否长期发展的重要依据。博览会只有以实际性的市场拓展能力、现实的经贸成效、相当的经济总量指标,才能完成以经济促外交的使命,产生市场竞争实力。

首先,博览会核心竞争力必须以明显的经贸成效,通过经济增加值的增长率、万元资产利税率、进出口总量等经济指标的稳定和持续攀升来实现。同时,博览会必须通过选择最佳的投入产出比以及动态指标来提升经济竞争力。博览会及其参展商的投入产出比越高,产业效益越高,产业规模越大,会展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就越强。所以,博览会必须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资产利税率以及展会经贸产品在中国与东盟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等指标,来追求最佳产业效益。

产业结构是博览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前提,应顺应市场需求,进行合理定位,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博览会以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为主要内容。第三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设置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农业先进适用技术、“魅力之城”及旅游四大专题,集中优选中国和东盟之间最有市场潜力、最具互补性的商品种类为参展商品,针对中国与东盟发展程度不同的特点,进口与出口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专业展支撑综合展,符合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此外,博览会的政治、外交和经济的聚焦效应,也有助于扩大关注度和关联度,通过上下游联动的产业链条,产生较大的产业关联竞争力,带动物流、交通、商业、宾馆、餐饮等行业的发展,其对中国与东盟参展国家利用博览会平台的资源投入,对参展内容进行深入开发而达到多方面产出,提供经贸合作、形象传播和品牌市场的附加值,有利于提高各方及广西的旅游业、交通业、广告业等相关产业的带动率。

(三)中国东盟博览会具有丰富的产业资源竞争力

1.博览会具有举办国际会展的条件资源。除了制度性资源外,还从多渠道获得举办国际会展所需的设施、资本、人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也得到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专业人才、会展服务等方面的支持。资源竞争力,是博览会整体创新能力的基础。 3.博览会具有区域贸易投资机制自由便利的资源。在《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基础上,2004年底,双方签署《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从2005年7月1日起,大约7000种产品降税进程全面启动,投资和服务贸易领域的便利化措施已进入谈判议程。

(四)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具有潜力巨大的文化竞争力

博览会经济为博览会文化力提供发挥效能的物质平台,文化也有助于提升博览会的竞争力。博览会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以双向互利为原则,以“交流、合作、发展、繁荣”为主题,显示了以人为本、平等互利、尊商重信的“合作共

赢”的文化价值,有助于增进中国一东盟各国的相互认同,促进各国政府和主体之问的相互沟通和有效协调,增强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群体凝聚力,推进区域的健康、有序、和谐、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丰富会展内容,提高会展品位,优化经贸环境。

博览会的交流平台,在加速区域经济要素流动的同时,也促进文化要素的双向互动。中国与东盟地缘相邻、文化相通,有助于双边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合作。博览会定位也强调文化参与,注重经贸活动与文化交流相结合,推介洽谈与研讨咨询相结合,举办论坛,使文化交流、文化产业合作成为博览会的正常职能。作为会展经济,博览会为中国-东盟文化发展搭建了平台,同期举办的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安排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增进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友谊。

此外,中国与东盟在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的占有和特色方面互补性强。围绕博览会,凭借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有利于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在旅游产业、影视产业、演出娱乐业、音像出版业、文学艺术产业等领域,将有巨大的合作空间和发展潜力。2006年9月首届中国一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在南宁举办,认证了这种发展趋势,中国一东盟文化交流合作将对提升博览会的国际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

二、中国-东盟博览会竞争力的功能构成

作为国际经贸会展,中国-东盟博览会竞争力各要素的具体功能是不一样的。从功能发挥的作用层次上看,可分为核心竞争力系统、基础竞争力系统和环境竞争力系统三大层次。

(一)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核心竞争力

从发展的独到潜能、关键价值贡献力以及竞争对于难以模仿的角度看,博览会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博览会作为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的平台的发展战略以及建立在中国与东盟发展密切的经济合作、谋求互利发展的强烈需求状况方面。

1.博览会面向中国-东盟的发展战略,决定了它在经营理念、治理结构、营销方式和竞争状况等方面的倾向性。反映11国需求、体现11国利益、实现11国互利共赢,就是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为核心,政治、外交与经济利益的密切配合,由11国共办、11国领导人推动,博览会与商务与投资峰会相结合,建立由各国经贸部长担任组委会共同主任、司局长担任副秘书长、处长为联络官的二级共办工作构架,形成了博览会高官会议、联络官会议等磋商机制,邀请东盟国家商协会为协办单位等,建立平等尊重、共同主办、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这种制度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是其他展会所无法企及的。

2.建立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平台的需求是博览会发展的原动力。举办博览会以满足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发展的需求,反映了中国与东盟客商对提供经贸投资的交流合作平台的实际需要,具有国际和国内两个层次。有效需求能够不断刺激博览会对展会产品、服务的有效供给,进而促进博览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博览会根据实际需求,定位为综合性展会和专业化的结合,确定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等符合自贸区需要的合作领域,优选、集中中国与东盟各国互补性明显的参展商品,扩大双边贸易额较大的食品包装、加工机械、电力设备、汽车及配件等行业的参展规模,这样定位针对性强的展览产品和服务,在现有阶段满足了各方的实际需求,直接提升了博览会竞争力状况。

(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基础竞争力

博览会利用各种政策、资本、基础设施、人力、接待安保以及辅助产业系统等丰富的资源,形成自身在招商招展、展览服务、经营开发、影响力传播以及接待安保等方面的生产能力。 博览会由一系列产业价值链组成,起着带动城市建设、环境改善、区域形象塑造的多方面影响,具有商品展示交易、经济技术交流合作以及信息咨询、投资融资和商务服务等配套功能,产业关联度比较大。博览会竞争力优势的形成,离不开布展、广告、文娱演出、宾馆餐饮等会展辅助产业群的强大支撑;具备强大的辅助产业群有助于博览会产业集群的形成,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也能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由于政府推进和市场运作,博览会的接待保障能力得到增强,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商业旅游业发展很快。

(三)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环境竞争力

在博览会的成长过程中,发展的环境竞争力至关重要。博览会落户南宁并成功举办,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与东盟之间经贸合作的需求,但也得力于政府行为系统的强力支持和国际、国内发展的机遇因素的垂青。

培育博览会,政府政策的环境因素发挥着关键作用。博览会的举办属于中国与东盟国家顺应双边政治、外交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而采取的一项具体行为,是国际合作的需要。为此,政策制定的适时性得到体现。为支持博览会,11同政府及时采取扶持力度,推动市场的规范发展。表现在: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共同主办,11国领导人、主办单位部长、主要商协会负责人率团出席;为推动博览会的发展,同期举办商务与投资峰会,邀请国家领导人、政府高官、工商界领袖和专家学者登台演讲;设置国家专题“魅力之城”,政府直接参与。中国政府对博览会的扶持更为鲜明,为各国参展客商提供便利通关、开设绿色通道服务,专门开通南宁与东盟国家主要城市之间的直航包机,增开香港-南宁的航线,方便客商中转,还在会期举办各种相关论坛,促进多领域交流,举行民歌艺术节、高尔夫精英邀请赛、名人邀请赛等活动,愉悦参会客商精神。中央给予举办地资金支持,加强城市建设及会展基础性建设,改善文化软环境,调动社会公众的主动性参与,也对此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

三、中国-东盟博览会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东盟博览会竞争力是在博览会举办的动态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从产业竞争力米源的系统分析出发,可以考察博览会竞争力形成的内在关联:博览会竞争力=博览会竞争力资产×博览会竞争力环境×博览会竞争力过程。

法制博览论文篇(6)

摘 要:如何才能吸引社会公众前往博物馆观赏各种展览,以实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使得作为知识传播者的博物馆展览与观众作为受教育者的个体性和多样性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是博物馆的核心议题。本文尝试从“受众中心论”这一全新的视角,了解观众的学习行为机制,以便有针对性地设计展览模式和参观情境,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功能。

关键词 :受众;博物馆;展览

中图分类号:G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112-02

如何更加深入地开发教育功能、拓展博物馆教育的领域,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效益,是摆在每一个博物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博物馆的社会价值的一个主要方面,需在为观众服务的效果中体现。陈列展览是博物馆进行社会宣传、教育、服务观众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本文立足国内,尝试从“受众中心论”这一全新的视角,考察观众的知识学习行为机制,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设计展览模式和参观情境,以便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功能。

一、受众中心论理论综述

(一)受众中心论的概念

1981年,英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Denis MoQuail)和瑞典学者斯文·温德尔(Sven Windahl)合著的《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中提出了“受众中心模式”。在当时,受众中心模式没有引起国内学者的足够重视,近些年随着传播事业的发展,它才得到较多的关注和认同。然而在我国博物馆研究领域,人们对受众中心模式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尚缺乏深入的理论专著,专门的理论探讨很少。受众中心论是指在传播系统的诸要素(包括传者、传播内容、受众、反馈、效果、环境)中,媒介的一切传播活动均以受众为中心,受众是传播系统的主体,传播系统的其它要素均围绕受众展开。国内有些学者提出,受众中心论的实质就是传播活动要以满足受众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播受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信息,反映他们的呼声、愿望和要求。从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变是当前传媒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受众中心论产生的理论基础

受众中心论最主要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瑞士的皮亚杰及其日内瓦学派最早提出建构主义理论。皮亚杰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提出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并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建构主义认为世界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自己决定的。它更加关注如何以人们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强调学习的主观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当我们从博物馆教育的视角看建构主义时,其中的许多内容值得我们借鉴。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并非知识的“填充器”,而是积极主动地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头脑中建构“知识”。参观者进入博物馆参观,并不指望习得陈列展览试图介绍给人们的所有东西,也不一定会严格按照陈列展览的主题结构所确定的顺序或者设计人员安排组织内容的方式来进行学习,重要的是他们要面对新的经验,根据新经验与头脑中原有知识相互联系来进行“知识建构”。因此,博物馆展览要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参观者身上,运用多种供参观者自主选择的学习方式,而不预先设定各种固定的参观访问的程序,使参观者能够将展览展品与原有知识传统和知识结构进行比较、联系,产生新的知识概念。

二、受众中心论对建构博物馆展览模式的现实意义

(一)受众中心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本位者,应是人类思维和行为最本源的起始点、出发点和着眼点。对博物馆展览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以博物馆观众为本,就是指博物馆教育活动中,应以最大限度地维护观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观众获取多方面信息需要为己任,以提高观众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坚持以观众为本,是博物馆教育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博物馆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必然要求,是博物馆教育实现自身发展的根本途径。

(二)受众中心论是顺应世界博物馆展览发展趋势的

作为“人类终身受教课堂”的博物馆,博物馆展览活动应秉持“以观众为本”的理念。事实上,衡量一个博物馆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首先应该是它陈列展览的水平和对公众开放的情况。为了让更多的人走进这扇文化之门,达到传承文明、弘扬先进文化的目的,它的展览内容、形式、服务等都应是精心设计的。在一些发达国家,参观博物馆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人对此乐此不疲。如何迎合大众需求是博物馆服务的方向。《当代西方博物馆发展态势研究》提出,如何建成为公众和社会服务的开发型现代化博物馆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地博物馆建设的共识。正是基于这一理念,一些以观众为中心的博物馆也开始产生。

(三)受众中心论是科技信息时代对博物馆的必然要求

随着现代科技媒体发展,现代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要充分运用数码视频技术、计算机程控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VR)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传达展览的主题与内容。展示最新科技形象,能加强受众的参与性,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融入其中的深刻体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正从信息时代走向后信息时代,后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是“个人化”,信息将为个人而制作,为个人而传输。传统媒体与信息技术结合而催生的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全社会在观看”的状态。因此,倡导受众中心论是科技信息时代博物馆展览技术发展的一种必然逻辑和要求。

三、受众中心论与博物馆展览模式建构

(一)转变陈列观念,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

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认知水平在逐步提高,对博物馆的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这对博物馆陈列艺术提出新要求。因此,博物馆要打破传统的陈设理念,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在展览的定位上,摆脱博物馆“曲高和寡”的所谓高雅殿堂思想,以适应广大普通观众的知识水平和欣赏水平的变化,把博物馆建成一个休闲文化场所,让广大观众从听觉到视觉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式的接触和体验。现博物馆陈列展览要以人为本,秉持为社会公众的服务精神。如,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内,不仅在各个楼层均设有洗手间、饮水处、商店,而且还在展厅中也设置了舒适的座椅,专供观众休息,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首先,在设计展览之前,对观众和展览主题进行准确定位。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要求对社会有所了解,对观众的观赏行为、观赏心理进行深入细致研究,把握好观众的观赏需求,这对展览的定位很重要,是展览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陈列设计中,主题的确定,选择什么样的展品,运用哪些材料,采取怎样的展示方式等等,也同样需要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主题的确定,既与我们对博物馆性质、任务、认识有关,也与我们对社会、对观众的服务态度相关。当然,对展览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内容,在选择内容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主题思想和范围。鲜明的主题能准确地引导观众,它既能反映本馆藏品的真实信息,又具有时代特征,做到陈列与环境、内容与形式、设计与制作的和谐统一。

其次,通过科学的主题内容、生动的陈列形式向观众传达文物所藴含的信息,使人们在参观的过程中有如身临其境,对文物和历史有直接感受。使观众在参观的同时,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诱发观众对历史文物的兴趣,拉近观众与文物的距离,加深他们对博物馆的印象,使博物馆真正达到宣传教育和传播知识的目的。

再次,陈列的文字说明要简明扼要。观众在博物馆参观的时间是很短的,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使观众快速掌握博物馆的展览信息,是陈列展览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说明牌在展览中有着重要作用,据调查,观众最喜欢的展览说明牌以形式色彩对比强烈、语言通俗易懂、内容简洁明瞭为主。因此,文字说明不要太专业化,尽可能通俗易懂;同时,提高文字的表达能力,用准确、适宜的文字说明,增加陈列展览的效果。

(二)陈列展览内容要考虑不同观众的需求

在展览活动中,要重视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新颖性和情趣性,根据不同观众的需求及时更新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表现形式,使之保持新鲜感和感染力,以吸引观众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注意。当今的观众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文化需求已经不仅仅是希望获得知识和信息,还有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陈列的内容、形式上要不断创新,尽量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观众容易接受的信息,使展览做到形象生动、简洁明瞭,具有娱乐性和艺术性,既能反映时代精神,又有趣味性,以适应观众追求新、奇、乐的审美心理。

(三)讲解员要当好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桥梁

讲解是博物馆辅助观众参观的重要手段。文物本身不会讲话,无法表达其所包含的文化信息,讲解员就是文物的代言人,即使有文字说明、语音导览也代替不了讲解员有针对性的解说。讲解工作还具有桥梁的作用,观众到博物馆的目的、兴趣、要求并不完全一样。对观众的不同需求,须及时调查了解,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改进博物馆的展览和服务,提高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因此,博物馆要重视讲解工作,重视讲解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讲解员的素质。

参考文献:

〔1〕Communication models : for the study of mass communications / Denis McQuail and Sven Windahl. McQuail, Denis. London : Longman, 1981.

〔2〕马池珠,徐福荫,魏拥军.基于受众中心论的电视传播[J].中国电化教育,2007,(3).

〔3〕吴廷俊,章晓芳.传者本位与受众本位[J].新闻爱好者,2002,(9).

法制博览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TP391;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6)12-00-04

0 引 言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互联网的社交活动中,微博作为典型的互联网社交活动,得到了迅速发展。新浪微博是国内出现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微博社区,新浪微博数据中心的“2015微博用户发展报告”指出:“截止2015年9月,微博月活跃人数已达到2.22亿,较2014年同期相比增长33%;日活跃用户达到1亿,较去年同期增长30%。随着微博平台功能的不断完善,微博用户群逐渐稳定并保持持续增长。”[1]

微博用户群的增长使得基于微博数据的社交网络分析[2]、用户行为分析[3, 4]和网络数据挖掘[5]等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如何从微博爬取感兴趣的数据则成为研究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分析微博数据的爬取方式,提出一种基于Python模拟浏览器登录的微博数据爬取方案,并讨论针对微博反爬机制的相关处理。

1 微博数据的爬取方式

微博数据的爬取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调用新浪微博开放平台提供的微博开放接口,另一种是开发爬虫程序,模拟微博登录,分析获得的HTML页面,提取所需信息。

1.1 调用微博开放接口

新浪微博开放平台[6]提供了二十余类接口,覆盖了微博内容、评论、用户及关系的各种操作,理论上该方法是最直接、方便的方式。但新版的微博开放接口存在一些限制,对于小型研究团队或个人而言不是很方便,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微博开放接口使用Oauth2.0认证授权,如果希望得到另外一个用户的个人信息和微博内容,则必须由该用户授权;

(2)微博开放接口存在访问频次限制,对于测试用户的每个应用,每小时最多只能访问150次;

(3)很多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只能通过高级接口才能访问,需要专门申请和付费。

正是因为这些限制的存在,自己设计开发网络爬虫程序获取微博数据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备选或替代方案。

1.2 开发微博爬虫程序

设计开发微博爬虫程序需要分析新浪微博的特点、明确爬取数据的目的及用途,选择合理的开发语言,保证高效、稳定地获取微博数据。

1.2.1 新浪微博的特点

与一般网站相比,新浪微博具有以下特点:

(1)新浪微博面向登录用户,在访问微博数据前,用户必须先登录;

(2)微博博文的显示采用了延迟加载机制,一次只显示一个微博页面的部分博文,当用户浏览博文滚动到底部时,才继续加载当页的其他博文;

(3)新浪微博有较完备的反爬虫机制,一旦微博服务器认定爬虫程序,就会拒绝访问。

基于新浪微博的上述特点,在设计微博爬虫时,需要对以上特点进行针对性处理。

1.2.2 开发语言选择

从快速获取微博数据的角度看,Python是开发微博爬虫的首选语言,其具有如下特点:

(1)Python是一种解释型高级语言,具有文字简约、容易学习、开发速度快等特点;

(2)Python具有较丰富的库及第三方库,在开发爬虫方面比其他语言方便。考虑新浪微博在一段时间后就会微调其数据格式,因此使用Python开发微博爬虫程序具有较高的易维护性。

2 微博爬虫的实现

2.1 微博爬虫的框架结构

本文讨论的微博爬虫程序包括爬虫调度器、URL管理器、页面加载器、HTML解析器和数据输出器五个功能模块,其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微博爬虫的框架结构

2.1.1 爬虫调度器

爬虫调度器是爬虫的控制程序,主要负责协调和调度微博爬虫的各个模块,其核心功能包括以下几项:

(1)实现爬取微博数据的流程;

(2)控制其他模块的执行;

(3)模拟浏览器登录,为页面请求添加Headers信息;

(4)控制微博访问频率,避免反爬虫机制拒绝访问。

2.1.2 URL管理器

微博爬虫采用广度优先遍历策略提取需要的数据,URL管理器需维护已经爬取的URL列表和等待爬取的URL列表。在得到新URL之后,首先检查已经爬取的URL列表,如果该URL不在列表中,则将其添加到等待爬取的URL列表。

2.1.3 页面加载器

页面加载器根据爬虫调度器提供的Headers信息以及URL管理器提供的URL,向微博服务器发出请求,获得所请求的HTML页面。为了避免爬取过于频繁,导致微博服务器无法及时响应,或被服务器反爬虫机制拒绝访问,页面加载器采用定时机制限制加载页面的频率。

2.1.4 HTML解析器

HTML解析器对页面加载器提供的HTML页面进行解析,获取需要的数据。如某位微博用户发表的博文内容、转发数、点赞数、评论数等。同时HTML解析器会根据需要将新得到的URL反馈给爬虫调度器。

2.1.5 数据输出器

数据输出器输出HTML解析器解析后的数据。输出的数据采用JSON格式,其格式与使用新浪微博开放平台API获取的数据格式基本一致,保证不同爬取方式得到的数据能够被统一分析和处理。

2.2 模拟浏览器登录

要访问微博数据,必须要先登录。可以用爬虫程序模拟微博用户登录[7, 8]。爬虫程序首先向微博用户服务器发送登录请求,然后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密钥,再结合用户名、密码、服务器返回的密钥生成验证信息,登录服务器。只要保持与服务器的Session会话,就可以从服务器获取微博数据,从而进一步分析。

这种做法实现比较复杂,并且需要了解服务器验证信息的细节。因此采用另一种相对简单的做法,即本文微博爬虫的做法。首先在浏览器中登录微博,然后使用浏览器提供的开发者工具查看请求页面的请求头信息。例如使用Firefox登录微博后,利用Firefox提供的开发者工具可以看到如图2所示的请求头信息。

从图2可以看出,“Referer”的内容是访问微博的URL,其中“”是当前用户在微博的唯一标识id;“Connection”的值为“keep-alive”,标识Cookie永不过期;“Cookie”的内容是成功连接微博服务器后保存在本地的Cookie,利用它可以简单、快速地访问新浪微博。首先需复制“”的内容,然后在Python中定义headers对象,设置Cookie和Connection,最后在每次访问微博页面时,都将headers作为参数添加到Request对象中,得到微博页面。这样在Cookie的有效期内就可以直接访问微博,并提取自己需要的数据。采用这种做法,只需以下代码就可以实现微博的登录并简单获取页面数据:

headers = {'Cookie': ‘’,’Connnection’:’keep-alive’}

url = u'http:///u//home?wvr=5&lf=reg'

request = urllib.request.Request(url, headers=headers)

rsponse = urllib.request.urlopen(request)

page = response.read()

2.3 微博页面解析

爬虫程序成功登录到微博,获取微博页面后,就可以对得到的HTML脚本进行解析,提取需要的数据。一条博文的数据主要包括发表博文的用户昵称、用户Uid、主页链接、博文内容、发表时间、转发数、评论数、点赞数等。除此以外,转发其他用户的微博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因此在提取博文数据时,也需要考虑被转发的微博用户的相关数据信息。

进一步分析微博页面可以发现,每一条博文均是以开始,内部以标签形成树结构,其主结构如表1所列。

一条博文

博文的具体内容

发博文用户的昵称、Uid、主页链接

博文的发表时间

博文内容

被转发的博文信息

博文的转发数、评论数、点赞数

但博文的数据表示并不统一。发博文用户的昵称、Uid、主页链接以属性形式存放于标签中,博文的发表时间以属性形式存放于标签中;博文内容直接以HTML文本形式存在

一种处理办法是多次发送模拟HTTP请求的GET方法,构建响应的URL,完成整页加载[8];另一种处理办法是使用selenium模拟浏览器滚动条操作,在Ajax加载后再获取页面数据,这种方法的参考代码如下:

from selenium import webdriver

from mon.exceptions import TimeoutException

from mon.action_chains import ActionChains

driver = webdriver.Firefox()

driver.set_page_load_timeout(30)

def scroll(driver):

driver.execute_script("""

( function () {

var y = document.body.scrollTop;

var step = 100;

window.scroll(0, y);

function f() {

if (y < document.body.scrollHeight) {

y += step;

window.scroll(0, y);

setTimeout(f, 50);

} else {

window.scroll(0, y);

document.title += "scroll-done";

}

}

setTimeout(f, 1000);

""")

3 反爬虫机制及对策

如果爬虫爬取过“猛”,就会为微博服务器带来不小的压力。新浪微博有比较完备的反爬虫机制,用以识别和拒绝爬虫访问。虽然新浪官方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反爬虫机制说明,但是通过分析常用的反爬虫策略[9],可以发现主要的爬虫识别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通过识别爬虫的User-Agent信息来拒绝爬虫;

(2)通过网站流量统计系统和日志分析来识别爬虫;

(3)通过实时反爬虫防火墙过滤爬虫。

为了避免微博反爬虫机制拒绝访问,本文的微博爬虫采取了伪装User-Agent与降低请求访问频率来反爬虫对策。

3.1 伪装User-Agent

User-Agent用于描述发出HTTP请求的终端信息。浏览器及经过企业授权的知名爬虫如百度爬虫等都有固定的User-Agent信息,本文讨论的微博爬虫伪装浏览器通过微博登录来爬取特定数据。在请求头headers中,采用交替伪装User-Agent的方法来避免爬虫User-Agent的识别和访问流量统计异常。

例如以下四个User-Agent信息,分别从使用Windows Edge、Firefox、Chrome和360浏览器访问微博时的请求头中提取。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46.0.2486.0 Safari/537.36 Edge/13.10586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rv:47.0) Gecko/20100101 Firefox/47.0"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40.0.2214.94 Safari/537.36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45.0.2454.101 Safari/537.36

在Python中定义headers对象时,交替随机选择其中的一条添加到headers对象中,将爬虫的HTTP请求伪装成某个浏览器的访问。

3.2 降低请求访问频率

如果爬虫程序爬取过于频繁,则会降低微博服务器的响应效率,影响一般用户的正常使用。反爬虫防火墙往往会根据请求的访问频率来判断客户端是一般用户的人工操作还是爬虫程序的自动运行。因此适当降低爬虫程序的请求访问频率既可以避免连接超时错误的发生,还可有效应对反爬虫机制。

4 结 语

综上,本文实现的微博爬虫能够有效爬取新浪微博数据,实现简单、性能稳定,并能较好的避免反爬虫机制的检测。其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直接获取已登录用户的Cookie,避免了模拟登录的繁琐;

(2)基于lxml解析微博数据,简化了数据筛选的操作;

(3)使用selenium模拟滚动条滚动,解决了Ajax延迟加载页面的问题;

(4)使用伪装User-Agnet以及延迟访问来避免反爬虫机制的过滤。

但该设计的主要缺陷是没有使用多线程导致爬取效率不高,不适用于海量数据爬取,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改动。

参考文献

[1]新浪微博数据中心.2015微博用户发展报告[R].2015.

[2]曹玖新,吴江林,石伟,等.新浪微博网信息传播分析与预测[J].计算机学报,2014(4):779-790.

[3]叶勇豪,许燕,朱一杰,等.网民对“人祸”事件的道德情绪特点――基于微博大数据研究[J].心理学报,2016,48(3):290-304.

[4]王晰巍,邢云菲,赵丹,等.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研究――以新浪微博“雾霾”话题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7):14-22.

[5]丁兆云,贾焰,周斌.微博数据挖掘研究综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4,51(4):691-706.

[6]微博开放平台API文档[EB/OL].http:///

法制博览论文篇(8)

博物馆作为记忆、传承、创新人类文明的重要文化场所,对人们了解历史文化、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博物馆管理工作作为博物馆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必须得到重视。优化藏品的管理工作,一方面,博物馆可以充分发挥藏品的价值作用,实现文化资源共享,为社会进步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促进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扩大了藏品收藏的范围,增加了收藏品的种类,为博物馆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促进博物馆走向繁荣。

二、博物馆管理工作的不足

1、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较差目前,我国的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文化素养和知识有限,从事的都是保管、看护藏品这类较为简单的工作,不能对藏品进行专业的讲解介绍,更不能研究藏品的历史,发挥藏品的价值,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博物馆管理工作的发展,而且对博物馆的公众形象产生了影响。1974年6月,广西博物馆文物仓库和书画库出现大面积虫害,由于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一心只想赶快消灭虫害,在没有专家论证、没有做实验的前提下,“请市粮库有关技术人员喷射消毒除虫药物”,使大批书画文物遭受药物熏染,造成严重的损失。现实的教训告诉我们,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正确处理好博物馆职业道德和提高专业技能的关系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现意义的。

2、藏品展览手段单一多年来,博物馆的藏品展览一直都是延续传统的方式,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更加不能满足时代进步对藏品的需求。传统的展览方式与人们数字化的生活渐行渐远,无法吸引人们前来参观。博物馆应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传统的展览手段进行突破创新,以推动博物馆的发展壮大。

3、制度及具体措施不健全博物馆的免费开放为人们了解历史文化、扩展视野提供了条件和机会,但由于藏品的管理工作不到位,这一好事变成坏事。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制度的推行,响应的参观者的人数也会增加,会出现各种突发事故,许多博物馆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人员无法对突发事故进行及时的处理,后果不堪设想。文物藏品如果管理不善,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还会造成被盗、损毁等情况。新疆博物馆的珍贵文物由于管理不善,两次被盗,其文物库房的大量少数民族民俗文物还因长期堆积于潮湿的环境而发霉虫蛀。管理藏品作为博物馆的重要工作之一,对博物馆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发展不全面根据国家的规定,博物馆的大部分场馆是免费开放的,国家为此投入了许多资金,但是往往入不敷出,资金的缺乏使得博物馆的管理机制和设备无法及时的更新和完善,制约了博物馆的进一步发展。对此,应针对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分析,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根据社会的需求,创新展览方式,扩宽资金来源,使博物馆公益性事业得到快速的发展。

三、藏品管理工作策划

1、打造专业管理团队打造具有专业素养的管理团队,方法很多。例如,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专业素养,领会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精神,不断地经过学习和经验积累来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满足大众化的需求。定期请专家来博物馆,对管理人员进行文物鉴赏、鉴定,及专业知识的培训。面对市场的需求,要求博物馆的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对现有的不对应的政策进行调整,实行奖励优秀员工政策,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满足市场需求随着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高了,审美标准、欣赏水平日益提高,若博物馆不适应市场需求,及时创新,就会使参观者产生审美疲劳。因此,博物馆的管理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在藏品陈列展览方面着重考虑,充实其内容,将知识交流、审美情趣有机结合,打造适应社会的精品展览。例如,将地方文化特色与展品结合起来,以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来,吸引参观者的参观欲望,增进地方文化的交流。广西博物馆建馆以来,在展览方面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建有铜鼓群雕,有壮、瑶、苗、侗等民族的民居和代表性建筑,辅以生产、生活用品原状陈列和民族风味小吃,节假日还组织传统工艺和民族民间文艺表演。除了在本馆举办陈列展览外,还多次赴国外以及国内的一些城市举办专题展览,或引进国外及国内的展览到本馆展出,以此促进文化交流。随着文物院文化主体概念的创新、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博物馆馆藏品资源的有效利用,扩展了博物馆的发展空间,推进了博物馆的的可持续发展。

3、健全制度与措施对于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政策,要求其管理工作更加到位,对于突发事故能及时反应并制定解决措施,合理的控制参观人流量,一定程度上确保参观者及藏品的安全性。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藏品的特性,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分工,加强管理观念和残品保护意识,是管理人员及参观者能充分认识到藏品的价值及历史意义。

4、坚持“本性”走向产业化贯彻博物馆公益性事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强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最大资源利用化。对于经费不足等情况,应找准根源,制定相应的策略,推动现有的文化发展,引进市场机制,形成多元投入机制。青海位于中国西部,是中国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简称青,省会为西宁。青海省博物馆,是青海省文化厅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建于1986年9月26日,是青海省最具有价值的博物馆之一。青海省博物馆收藏的藏品有1万多件,而且充满青海民族文化特色。由收藏品的种类和价值就可以看出,青海省博物馆的实力还是相当雄厚的,能够很多文化遗产,文物完美的保留下来,收藏更多有价值的东西。2015年4月27日,青海省少数民族知名书画家向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捐赠了4幅书画作品,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长代表博物馆接收了这些作品,并颁发了收藏证书。这些作品入藏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不仅丰富了馆藏资源,今后也将在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展览中发挥更大的文化传播和宣传教育作用。

四、藏品展览策划对博物馆的意义

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以收藏、保管、科研、展示文物及服务功能为主的博物馆,想要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必须不断坚强文化竞争力。而提升文化竞争力可以通过文物展览实现,展览藏品可以使参观者充分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并产生情感共鸣,成为保证博物馆文化竞争力的关键。通过藏品展览策划,可以将藏品的历史性内涵直观的展现在参观者眼前,充分的挖掘文化的共性,使其产生共鸣,更能推动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历史文化的进步。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对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为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这对博物馆藏品的展览陈列提出来更高的要求,既要全面展示藏品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要将科学思想和欣赏水平融合一致。因此,陈列展览策划成为博物馆发展的必然选择。

五、藏品展览策划

1、空间布局博物馆的陈列艺术与空间展示密不可分,陈列艺术就是对充分利用空间的艺术,设计人员巧妙的对空间进行个性化创造,将展示空间与藏品进行艺术的结合,提升参观者的审美情趣,吸引其前来参观。

2、明确定位博物馆的定位决定着博物馆展览体系的走向,而科学、严谨的体系构造,必须经过全面的分析思考,针对博物馆各方面的条件,从而得出定位方向。例如上海博物馆是艺术型的展览体系,各展馆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并且从历史的角度展现了我国古代历史的辉煌,给世界各国展现了中国文化,发挥了展览特色,促进了文化交流。

3、营造氛围一座博物馆的成功与否,不仅体现在统计数据上,更重要的是将历史文化传递给社会,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营造展览氛围至关重要。在藏品展览过程中,营造历史文化氛围,使参观者感觉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进而产生情感共鸣。某

城市属于红色旅游区,该市博物馆利用这一特点,将旅游与藏品展览结合起来,分区域设计展馆,让参观者既能了解到该藏品的历史价值,又进行了文化交流与传播。4、创意展览博物馆在产列展览的创意、设计、制作等方面,应不断的引进新理念,走环保低碳路线。例如位于慕尼黑的布兰德霍斯特博物馆,其馆内所有展示材料都采用白墙和橡木地板,为藏品的展览提供了最纯粹的背景,让参观者获得视觉享受的同时,也最大程度的感受到藏品的价值。

法制博览论文篇(9)

浙江省副省长梁黎明在致辞中指出,2015年浙江展览业提供就业岗位127万人次,实现直接经济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13.2%,展览业已经成为浙江优化经济结构,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产业。在论坛上,浙江省商务厅与励展博览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浙江将通过励展博览集团的全球网络资源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交流合作为目标,在宣传推广浙江制造,品质浙货等方面开展长期和全面的合作,大力推动浙江企业、浙江产品走出去,助推浙货走向世界。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商务部展览专家委员会主任任兴洲以及励展博览集团全球销售总监TimRamage分别在大会上做了主旨演讲。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在会上作了“十三五”期间我国会展业发展的趋势与方向的主旨演讲。周汉民在演讲中提到,2015年中国会展业的增长率达到8.3%,远高于全国经济6.9%的增长率,说明会展业异军突起,但是与此同时,2015年会展业在中国经济总量中占比0.66%,在第三产业中占比1.36%,说明尽管会展业蓬勃发展,但远不是支柱产业。周汉民对会展业发展提出五点感悟:会展业的发展应当以人为本;会展业的发展要有科技创新;会展业的发展必须强调文化多元;会展业的发展要强调合作共赢;会展业应当引领前瞻。周汉民认为,与会展业关联性最强的行业是制造业,会展业和制造业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制造业是会展业的基础。中国的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未来的30年将走一条从大到强的道路,会展业的同仁应高度关注中国制造2025战略,让会展业仅仅跟着制造业的步伐,让中国会展业随着制造业的复兴迎来光明灿烂的未来。

商务部展览专家委员会主任任兴洲作了“一带一路”的会展业发展机遇的主旨演讲。任兴洲说,“一带一路”大大提升了西部的区位优势,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进而带动了西部会展业的发展。陕西西安着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会展中心,四川完善西部博览会机制,宁夏借力“中阿经贸论坛”和中阿博览会打造向西开放新门户,云南通过会展经济发力致力于建设南亚开放的桥头堡,新疆作为“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域,通过会展经济,打造新疆重要窗口。此外,东北全力打造东北亚会展经济中心、广西面向东南亚,完善会展带动开放新机制,形成多点多面,异彩纷呈的局面。东部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和经济发达地区,“一带一路”赋予新契机。长三角、珠三角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会展中心,吸引更大规模的国际客商参展。整个开放格局的变化带动区域经济的变化。

法制博览论文篇(10)

1985年至1999年间,先后进入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学习,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从1991年起,先后在《消费经济》《国际金融研究》《社会科学》《人民日报》《文汇报》等一些报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主持或参与完成多项国家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曾出版《经济开放与中国产业发展》《贫困化增长-贸易条件变动中的疑问》等个人专著,主编有《创意产业-城市发展的新引擎》(与厉无畏合作,2005年11月出版),曾荣获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1996年和2003年作者分别由福特基金会和英国学术院王宽诚基金的资助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系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经济系从事学术访问和交流。

今年,中国世博会即将在上海举办,这将对未来几年上海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同时它也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迎来的一次历史性盛会。世博会展示了世界各国和地区最新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成果,这些成果无不凝结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克劳德・塞尔旺和竹田平一在《国际级博览会影响研究》中认为:“无论以何种形式,知识传播概念似乎成为衡量博览会价值和举办成功与否的核心。”知识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内在动力,而概念则是创意经济的传播代名词,对文化、象征符号、创新的概念进行经济化、产业化以创造经济效应,进而达到对创新理念的社会化,并由此来推动社会进步,这就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价值所在。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世博会这个展示平台一直在推动人类的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发展。同时,历届世博会申请、筹备、建设、管理、运营及后续利用,都离不开文化创意产业,这其中包括会展业、设计业、出版传媒行业、建筑业、演艺娱乐、广告等各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世博会又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展示舞台。更重要的是,文化创意产业处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链发展高端,因此,由世博会带动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将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国际竞争软实力的提高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从世博会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看,它就是人类创意和智慧的产物,其内容、形式和主题等都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创新。

“世界博览会”最早源于1851年英国伦敦所举办的“The Great Exhibition of the Works of Industry of All Nations”,国内一般翻译为“万国工业品大博览会”,当时的举办目的主要是为了展示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与英国的强盛国力。当时展会的一条明确原则是“博览会必须是国际性的,展品要有外国展品参加”,因而博览会由当时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亲自主持,通过外交途径邀请其他国家参展,这对首届伦敦博览会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一条例在此后20年里的四届伦敦与巴黎轮流举行的世博会里得以保持。正是这些具有突破性和包容性的想法打破了地域与国别的限制,推动了这一世界性的展示制度的形成。

早期的世博会虽然在形式上是国际性的,但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主办国在决定参展国家和展会制度等方面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直到1928年各国在法国巴黎签定《国际展览会巴黎公约》,并在遵守公约的基础上建立国际展览局(BIE),使世博会的举办具体规定独立于国家政治主体之外,开始将世博会真正推向国际化,直到现在,由国际展览局主导的世界博览会成为全球三大最具规模与影响力的国际性活动之一。

从简单的世博会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世博会之所以具有今天的世界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人们对已有观念的突破以及人类集体智慧的聚合,这里面蕴含着无穷无限的创意,创意的不断闪现成为了推动世博会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另一方面看,历届的世博主题演绎、展品和参展模式也都随着近代产业革命的不断突破和时代观念的转变而不断创新。1851年第一届伦敦博览会意在展示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技术福利,精密严谨的“水晶宫”钢结构展览厅将这一初衷展露无遗;随后的巴黎、维也纳等举办城市虽然在其举办的博览会中融入了文化与艺术的展品,但这一阶段始终是工业革命所获得的成就的最好展台;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中,首次提出了整个博览会的主题“进步的世纪”,随后的1937年巴黎世博会以现代世界的艺术与技术为主题,开始让世博会从以传统的代表当时最高工业技术展品为主的局面逐渐过渡到展示文化艺术作品与工业技术展品并重的阶段;再到二战以后的首届博览会――1958年的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确立了以科学、文明与人性为世博主题,从而让世博会从世界性展会本身扩大到成为人们自我反思与对未来发展思考的世界性活动。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首次以关注环境为主题,开启了人们对全球生态的关注,以后的历届世博会都渗透着对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深刻认识,逐渐形成了环境、自然与人类为主体的全球性主题。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则是通过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年,反思人类不断创新探索所带来的文明进步背后被忽视的弊端;2010年上海世博会继2005年爱知世博会对大自然智慧的再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当前人类生存环境――城市生活的深层思考――“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实际上,每一届世博会都在包容了历届所诠释理念的基础之上,升华出本届世博会的展示主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历届世博会都是凝聚了那个时代最为先进的科技与最高端的人类创意,同时也包含了作为社会人的主体对当前发展与未来前途的思考。

2、从世博会内容看,世博会主要展示世界各国和地区最新的科技和文化发展成果,实现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它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繁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世博会的历史来看,每一届世博会的参展展品都体现了当时世界最新的科学文化发展成果。最早的1851年英国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中的伦敦水晶宫,成为第一座由金属与玻璃预制件构成的大型建筑;1889年巴黎博览会上建成的埃菲尔铁塔,向世人展现了人类的无限创意与想象能力;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首次公开展示福特汽车的生产流水线;1964年纽约世博会则让世人认识了计算机技术;1985年日本筑波世博会展示了机器人的发展技术,同时也让筑波这个城市以高科技创新闻名于世界。与此同时,在参展期间各式各样的文化艺术与娱乐活动逐渐成为世博会的亮点,大量艺术表演为身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1986年温哥华世博会组织的国际舞台艺术节上演了250场节目,演员总数达8万人,仅街头演出就有4.3万人参加;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世博会,由音乐会、传统舞蹈、实验艺术等文化活动构成的文艺演出超过3万场。而这种文化艺术的交融往往能够带来无限的商机,且这类商机比传统的商业贸易活动更多了一份理解与信任。

文化的交融与科技创新的展示,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支柱,因此世博会的举行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表二:部分世博会的文化特色与创新之处

1851年英国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

(1)设计师以美洲植物王莲为创意灵感,设计出博览会标志性建筑――水晶宫

(2)展示了英国作为世界工业强国的实力

(3)世博会的盈余资金被用来建设博物馆和设立科学艺术奖励基金

1855年和1867年法国巴黎万国博览会

具有人文特色的世博会,设立了艺术宫,并对工业展品融入艺术化的创意,推动巴黎成为世界文化之都。

1873年奥地利维也纳万国博览会

(1)科学论坛、露天音乐会,侧重文化艺术展览

(2)设立帝王展馆,向普通民众展示皇帝的高贵生活

(3)直接推动了第一届世界专利大会的召开

(4)世博会第一次成为科学论坛圣地

1889年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

(1)美术馆、文科馆、社会问题讨论会

(2)世博会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成为巴黎的地标性建筑

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

(1)首次提出了世博会统一的主题“进步的一个世纪”,将娱乐、表演寓于科学与文明之中

(2)首次开设企业展馆

(3)有效地转播了美国文化中的价值观与文化英雄

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

首次设立“世界节”,介绍一流的歌剧、芭蕾、音乐歌手,突出各国文化相互交融的特色。

1970年大阪世博会

(1)企业主题馆成为整个世博会的亮点,期间共签订约20亿美元的合同

(2)各个国家馆“馆日”与庆典活动,使得日本相当于完成与其他国家的“十年外交努力”

1974年斯波坎世博会与1982年诺克斯维尔世博会

(1)斯波坎博览会首次明确提出环境问题作为世博会主题

(2)诺克斯维尔博览会首次提出能源问题作为主题,开始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1992年西班牙塞尔维亚世界博览会

(1)建立中央剧院、世博影院、露天剧场、观光塔和主题花园等完善的文化娱乐设施

(2)期间共有3万多场文化演出,举行了以歌舞欣赏为主的“夜间博览会”

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

(1)创立了一个新的参与方,非政府组织(SU),反映各类社会文化团体的文化创新成果

(2)“世界项目”和“全球论坛”使得汉诺威世博会从技术与文化展示走向思想和观念的“论坛”

2005年日本爱知世界博览会

(1)构建全球社会模型,设有主体干线和文化多元观光线

(2)专设日本交流广场、陶艺馆,展现日本独特文化魅力

(3)九大企业馆构成了该届世博会的主体,极大地推动了日本企业与国际的交流

(4)以创意活动为中心设计展会,改变了以往以展馆、展台为中心的办展思路

资料来源:万君宝.上海世博会文化营销与软实力构建模型.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第3期.

3、从已经举办过世博会的国家或城市的实践来看,世博会确实对举办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并提升了该城市的国际竞争的软实力。

第一,世博会带动了举办国或举办地区总体经济增长,从而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般而言,世博会的举办对举办地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世博会前期筹备,其中包括对场馆的招商和设计、展品的设计以及场馆周边的基础设施的投资;第二个阶段是世博会举办期间大量参观者和展会人员在此期间的消费,主要体现在门票收入、个性化展品订购以及参展期间人们的生活社交消费与文化艺术层面的消费;第三个阶段则是世博会结束后的场馆再利用,根据世博会整体规划对场馆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从而产生的经济效应。日本三菱研究所在对1985年筑波世博会的经济效应分析中发现,世博会举办当年给日本全国GDP的贡献达到0.75%,是该届世博会直接成本的1.9倍;1986年温哥华世博会对加拿大经济带来的额外产出据估计达37亿加元,包括63100人的就业岗位和13.4亿加元的薪资;而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参观人数的相关支出对总体经济产生了14.3亿德国马克的需求推动,其中对下萨克森州的原发推动为13.1亿德国马克,扣除参观者的支出,下萨克森州获得的与世博会相关的附加需求为8.83亿德国马克。

第二,世博会的举办显著促进举办国与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为新的思想与创意的产生提供了知识与资源基础,进而带动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学者调查,在综合类博览会的举办中,各国对文化获得类型的选择中,音乐会与传统舞蹈成为主要选择,70%以上的国家都将其作为展现本国文化的重要项目。其中,对于传统舞蹈的选择主要是基于本国文化特色展示的,而传统文化活动中既可以包容一流的演奏家和歌唱家的演出,同样也体现街头文化艺术和本国前卫艺术的发展状况,能够全方位地体现一个国家的艺术发展状况。同时,世博会还成为各个国家展示自我的大舞台,在展示的过程中期望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历届世博会的举办方都非常重视文化娱乐活动上的安排,比如1992年西班牙塞尔维亚世博会独创性的开办“夜间博览会”,将世博会白天的文化活动展示延续至夜晚,使整个展区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上一篇: 传统文化保护论文 下一篇: 大学实习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