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7 11:08:42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篇(1)

    自博特兰?罗素的权力学启蒙,权力研究已逐步活跃于哲学、政治学、教育学及社会学等领域。就社会科学而言,权力已成为该学科讨论的基本话题。但鉴于权力的特殊性,至今也没有学科或理论能涵盖权力的所有内容,甚而对权力的定义,至今也颇受争议。正如卢克斯所言:“权力本质上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不同价值观及信仰的人们对它持不同意见和态度。”在此背景下,笔者尝试以西方社会学理论范式为基点,通过对以往学者的权力研究的梳理,探索权力的核心特质、内在逻辑及发展路径,为权力的现时代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一、嵌入机制的选择

    基于西方学者观点,权力涉及控制说、能力说、关系说、因果说、集体说、力量说、利益说、决策说、结构说或影响说等。基于学科,权力主要影响于政治学、经济学及社会学,如政治学将权力理解为控制,强调力量和能力,重视权力的强制性;经济学将权力理解为利益,强调资源和禀赋,重视权力的资源占有及利益指向;社会学将权力理解为影响,强调权威和资源,重视权力的交互、对等及细微性。基于权力本身,它即可为实体亦可为抽象之物,它即具创造性亦具破坏性,它即能被研究亦能作为研究的工具。正如福柯之所述:权力具有弥散性,浸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经济、知识、性等各种关系中,并直接对事物发生影响。总之,权力是一种社会现象,权力关系是社会关系中较为重要方面,权力影响侧面反映“社会秩序何为可能”的机制问题,权力研究亦成为社会学理论的重要内容。遥看社会学发展历史,也可发现:从孔德的世俗政权和精神政权,到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中权力的功用,到韦伯提出合法的概念、权力的三重类型及社会权力结构论述,到帕森斯和吉登斯的权力资源论,到福柯的权力网络等,权力被众多社会学家所研究,但也因视角差异,权力被多重理解所包围。姑且搁置权力研究中孰真孰假的问题,整理各家之观点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已有资料,内容如下:第一,概念界定。权力可得到多重理解,如影响力、顺从力、精英资源、利益诉求之工具、结构产物、网络与预期结果的产物、暴力手段等。可见,概念研究众说纷纭,是非难议,对权力全局性理解益处甚微。第二,学者观点。以学者观点整理的权力研究,文献多集中在单独研究韦伯、福柯、米尔斯、布迪厄等人,曾涉及吉登斯、帕森斯、霍曼斯、布劳、托夫勒、马克思等,甚少提及迪尔凯姆、哈贝马斯、科尔曼、卢曼、达尔多夫、拉图尔、鲍曼、布什亚等,当然这种局面也与学者本身对权力研究的深入程度有关,但如此划分有价值涉入之意,难客观判断社会学领域权力的研究现状。第三,逻辑整合。陈氚以部分学者观点为线索,分析社会学理论中权力相关内容,得出权力理论从理性假设到感性回归的微观基础变化。陈成文和汪希梳理了功能论、冲突论、交换论的社会学家对权力的研究。张广济等人分析了社会学权力理论从国家权力到社会权力的转化。罗宗志从意向性视角解读了马克思为代表的结构中心论和韦伯为代表的能力中心论。以上研究者的整理具有一定现实可行之处,但不足之处兼在于缺乏权力研究的穷具性。基于上,笔者比较社会学理论归类法,包括学派归纳、人物归纳、时间归纳、理想类型、理论范式等,最终选择以理论范式的方式来嵌入权力。具体原因如下:首先,选择基础———权力始终是社会学研究的关键议题,几乎所有社会学家都会涉及权力相关内容;其次,作为社会学理论范畴内容,权力研究遵循学科理论研究的基本规律;再次,从学科看,社会学是一门多重范式的科学,以范式分类为逻辑,可涵盖近乎所有社会学理论的内容。因此,从西方社会学理论范式作为嵌入点,能更形象且全面的解构权力,明晰权力在社会学领域的角色和地位,找出特质性因素。

    二、权力的嵌入过程

    关于社会学是一门多重范式的科学,虽最早可追溯到费里德里希,但让多重范式成为显学的还属瑞泽尔。他将社会学理论划分为社会事实范式、社会释义范式和社会行为范式。而笔者在本文中将在此基础上,新增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范式,以此来诠释权力。第一,社会事实范式。该范式处于自然主义和宏观结合的象限中,主以实证的方式研究权力的宏观方面。具体看:古典理论中,孔德、斯宾塞和迪尔凯姆都未直接将“权力”作为独立实体来研究,但他们的研究都为权力在社会学领域扎根奠定了坚实基础。如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观、社会学体系及人道主义宗教,皆启发后来学者去挖掘社会静力学和动力学的因素,权力则是这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斯宾塞继孔德研究,进一步提出超有机体概念,指明家庭、礼仪、政治、教会、职业和工业六大制度,还谈及进化,并指出由于人口集中、文化结构分化,社会整合的难度也随之加大。在社会瓦解与否的选择下,社会或整合或崩溃,若社会是整合的,那么社会间成员相互依赖程度加大,权力将进一步集中。可见,斯宾塞已开始提及权力,并将它理解为政治权力,即政府领域对民众的影响力。随后,迪尔凯姆在积累前学者知识基础上,以研究社会事实的方式,探究社会的两种类型,并对社会进行诊断,提出社会变迁逻辑:基于迁移、物质密度增加、生态集中及机械进步,社会道德密度增加,产生竞争的需要,有能者得到高级地位,无能者则无位,由此产生劳动分工。可见,他未直接提及权力,但从有能或无能者、高级地位等线索,可发现他对权力的理解已从政治权力到产生动因的分析。现论中,结构功能论和冲突论已开始直接涉及“权力”事实的研究。以巨型理论着称的帕森斯,从唯意志论出发,通过行动的五个模式变量,提出了三种行动类型,提炼了四大社会系统,最后产生AGIL模型。模型中,他明确指出符号和信息是社会系统中的一般交换媒介,而作为与政治制度相对应的符号媒介之一,权力G与货币A、影响I和义务L共同作用并服务于系统。不仅如此,帕森斯还将以权力为核心的政治集合体单独研究,涉及调节A、权威G、效率I和领导L。可见,社会学领域的权力已显性化,且被划入政治领域。除帕森斯外,默顿的中层理论及经验功能分析框架,也为权力功能的探索作出贡献。在冲突论中,达伦多夫区分了权力和权威,认为在社会联合体中,作为资源的权力和权威,它们的分配是不可能平等的,由此形成了支配和服从两个阶级。科塞在分析冲突时,也沿达伦多夫路径,强调资源和系统的不平等是导致冲突的主要原因,由此引出权力和资源概念,且柯林斯在互动仪式链中,虽强调冲突发生的另一动因,但也涉及较多的资源、地位及阶层等概念。可见此处,权力虽未完全跳出政治领域,但已开始涉及资源、能力、地位和阶级等因素。当论中,亚历山大从功能主义入手,提出后实证主义方法论或言之为新功能主义,指出行动和秩序的普遍性是一般性话语的核心,主张进行文化分析和市民社会分析。看似未直接分析权力,但他对权力的理解已融合入市民社会运行中,认为文化是符号集合的产物,话语是市民社会的符号规则,而市民社会就是权力运作的结果。致力于研究系统简化机制的卢曼,他对权力的研究直接指向降低系统复杂性的沟通媒介。第二,社会行为范式和社会释义范式。两范式虽分别来自于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但二者皆是从个体行为出发,具有共同的微观基础。因此,结合分析如下:社会行为范式:古典时期,帕累托基于对人类行为的非理性方面,探讨了情感和剩余物,指出剩余物多寡影响经济精英和政治精英的统治地位,认为社会是由情感、经济和政治三个因素相互依赖构成的有机整体。研究中,他的精英循环被置于各大系统中,权力的集中与分散贯穿于循环体制中,并影响政治系统的更替,而权力在此属于政治概念,并体现着其在系统运作中的功用。现代时期,霍曼斯在其行为主义交换中,指出权力产生于社会交换中的不对称,而权力也就被理解为提供有价值报酬的能力,它本身适用于强制权力和非强制权力。较之霍曼斯,布劳更系统的研究着权力,认为权力是个人或群体尽管遇到抵制却能通过威慑把他们的意志强加给他人的能力,它产生于不平等为核心的交换关系,这种交换关系又会进一步导致权力分化,引发新一轮的权力竞争,从而导致社会分化,而在这一轮权力变迁中,权力需在交换中通过价值化、规范化等方式被合法化为权威,且剥削性和压迫性的权力会导致强烈的反抗。可见,布劳将权力系统融入交换关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权力运作机制。当代时期,科尔曼以行动者的理性选择作为权力解释的微观基础,建构了关于权力、权威和支配理论。他认为权力产生于交换,权力关系包括支配与被支配的权威关系,人的作用在于在权力运作中使权力转让成为可能,而权力秩序中的行动者也会通过自身资源评估得到最优的选择。社会释义范式:古典时期,滕尼斯将社会学划分为纯粹社会学、应用社会学和经验社会学,而纯粹社会学将人的社会生活分为社区和社会两种理想类型,其中,社会生活构成包括社会实体、社会价值、社会规范和社会相关物。可见,滕尼斯也未直接提到权力,但他的人造社会使权力运作成为可能,而权力本身也可作为社会相关物的一种而存在。而齐美尔基于社会互动的研究,分析了社会进程、社会类型和发展模式,研究了冲突形式及社会分化过程,提出了货币哲学,并对现代性进行诊断,他认为人是有目的的存在,需进行经济交换,而货币作为社会分化的根本力量,为交换产生便利,个人得到自由,但也增加了疏离感,物化现象产生,人性没落。而货币在整个运作中,表现为一种物化的权力运作过程,但齐美尔并未直接研究该模式。与滕尼斯、齐美尔不同,韦伯直接研究权力(政治权力),并将其与权威区分,认为权力是行动者在一种社会关系中,可以排除抗拒以贯彻其意志的机会,即权力是使他人服从,而权威是人们接受命令的自愿,即合法化的权力。研究中,他还详细区分三种合法化权力———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权威、法理型权威,并指出权力作为资源的一种,其与威望和财富共同构成社会不平等的三个基本要素。现代时期,符号互动、现象社会学和本土方法论较多关注人类微观层面,符号互动重视人际过程的符号功用,现象社会学关注日常生活,常人方法在于提供认识社会的新工具。他们都未直接提及权力,但值得肯定的是人类社会微观领域运作模式的探索,对于权力走出政治领域具有较为显着意义,如权力符号。当代时期,吉登斯将权力、时空、能动和结构联系起来,使权力成为结构二重性的内容之一,认为权力得以实现的媒介是结构,而权力作为一种转化能力,与能动和资源相连,且权力也表现为支配形式,转化和支配共同成为权力的两个方面,而渗透于例行化社会实践中的权力,具有一定的时空延续性,它通过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而被不断的生产出来。可见,吉登斯眼中的权力是个体或组织为实现某利益或目标的一种社会资源,这种资源贯穿于二重结构中,作用于主客体,并产生转换和支配力,最终影响社会变迁。布迪厄的权力是在惯习、场域、资本等概念下形成的,他通过权力场域说明社会位置之间存在的力量关系,而这个位置确保占有者拥有一定资本去进行权力争夺,而对合法定义的争夺是权力场域的普遍共性,而资本是一种积累的劳动,其包含对自己和他人的未来施加控制的能力,即它是一种相互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权力,如符号权力(象征权力)。可见,布迪厄的权力是一种空间关系,资本拥有者在场域中争夺权力资本,其中,资本就成为赋

社会学概论篇(2)

社会工作专业是直接以培养学生的实务能力为内容,以培养职业社工师为目标的实务专业。但《社会学概论》由于知识涵盖面广,基本概念多,基础理论多,对原本就较多强调实务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来说,要求比较高,学生缺乏持续性的兴趣。在具体教学中,纯粹的理论讲解相当枯燥无味,加之理论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学习的积极性。社会工作对社会学基础知识的“依附”要求学生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在实际教学中,重视理论的社会学概论与重视实务的社会工作专业,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隔阂,最终导致社会工作对专业理论的忽视。忽视理论则动摇社会工作实务的根基,根基不稳,则影响专业技能在实务工作的发挥与运用。例如,只有理解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类型和社会运行模式、原则以及社会转型,才能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理论联系实际,从对案主个人问题社会成因的分析到关心更多的社会政治责任。当前社会信任、公民道德危机、同性恋等问题都需要社会学做出解释。目前的专业教材在编写中集中于宽泛的理论解释,而忽略了案例,尤其是贴近中国实际现状的案例。例如:关于社会流动若加入农民工现状分析,理解起来会更加容易。总之,教材的外来性和理论性无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仅仅形成了理论自觉,而无法将之运用到实践。

(二)相关理论和概念的本土化问题

我国目前的社会学大都依托于国外的社会背景,这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实际与理论的冲突或缺乏契合。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一些社会现象在西方社会学中找不到答案。比如,“单位”便是中国存在的特殊形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单位体制保留下来,它仍然承担着一些原来单位组织的功能,在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作用。若要解释单位现象,那就必须采用本土社会理论。另外,“社区”一词由西方传入,而在中国目前依然停留在熟人社会中的现状,也使得这种陌生人式的社区再解释起来显然于中国实际不相符,这在无形中也增加了教学难度。在现实中,这样的现象不胜枚举,如礼尚往来,姻亲制度,酒桌文化、社会制度,运行方式等,这就要求创造本土的社会学理论体系、适应中国国情的理论架构,而目前本土社会学、社会工作的发展还远远不够。

二、《社会学概论》在社会工作本科专业中的课程定位

专业发展需要理论基础。理论的重视与强调对当前本科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上海、深圳等地开始大范围推广专业社工师的职业化教育,但其他城市,尤其是内陆偏远地区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知程度并不高。因此,当前的社会工作专业与实务迫切要求社会学理论的学习与普及。《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工作专业入门的基础理论,其教学效果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来说,具备心理学上的“首印效应”和“刻板效应”。《社会学概论》影响着学生的专业认同、对理论的兴趣与爱好以及社工师实务技能的应用,因而《社会学概论》的定位愈显重要。

(一)《社会学概论》的课程特点

从教学内容来看,学生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社会学理论,把握基本理论视角(优势视角)、层面、本质及认识规律;从专业角度看,强调专业知识和理论教学,强调学生运用社会学基本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生发展看,该课程应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学以认同专业、了解自我和认识社会,帮助学生用社会学知识立足社会,服务社会。

(二)《社会学概论》对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意义

从长远来看,《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根基。由于缺乏本土的社会学理论,现阶段我国沿用的理论大都引进于西方。在《社会学概论》一书中,对于案例的选择也大都不适应中国现实。例如,在社会互动频度的章节讲解中,跟同事的互动内容便有点脱离中国现状。这与中外的文化差异有关,在中国同事之间会更愿意一起喝咖啡、喝酒或用餐。中国的酒文化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类似工作上的讨论以及合约的签订也大都选择在酒桌上,所谓酒品看人品,一杯酒,一个友。在对《社会学概论》的学习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知度,与此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发展。许多社会工作者认为,社会工作不是理论研究问题,而是实务操作问题。就目前来看,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严重脱节。这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对于《社会学概论》的学习至关重要。首先,《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对这一课程的学习可以与《社会工作导论》联系,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在做社会工作实务中以此为方法做好调查工作。社会工作的发展与社会学的发展是相互的,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这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其次,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同时增强专业社会工作意识,内化社会工作价值认同。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面临着专业发展水平低,专业认同不高的现状。目前我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变革,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新生力量,引导学生运用社会学想象力关注新事物,分析新问题,树立改革意识,增强社会工作专业认同,这是《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基本目标之一。最后,以《社会学概论》中的理论知识为指导,做好社会工作服务。目前,我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变迁,从社会学视角出发,研究社会上出现的问题,比如留守儿童问题、空巢老人问题、农民工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等等。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以社会学理论为指导,提出建设性的改革意见。

(三)《社会学概论》的授课计划及要求

在某高校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社会学概论》这一课程在社会工作专业中共占4个学分,设置64个学时,包括课堂和平常测试,并采用课堂、平时作业、期中成绩、期末成绩的比例值进行考核。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大纲,把教材容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组织课堂讨论。尽量使用电教手段如多媒体、电教片等辅助教学,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使学生易于接受。同时,围绕教学目标,把最新的学术成果整理归纳,补充进课程。例如,在讲解社会组织这一章节时,可将中国的特殊组织———“单位”进行探讨。收集关于“单位”的资料,如李路路的《论单位研究》。再如,又深入了解霍桑实验对现代组织管理的启示。为了加深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理解,加之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讲课64课时同时,安排学生课外阅读14课时左右,共阅读社会学经典著作3-5本。与此同时,专业开展成长小组,以旧带新,加深课程理解,增强专业认同。这样从纵向、横向全面了解,更有利于对概论内容的把握。

社会学概论篇(3)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社会学 19 世纪末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社会学的发展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但随着邓小平同志发表的关于社会学等若干学科“需要赶快补课”的讲话,社会学在我国逐渐迎来了学科发展的春天。我国的许多高校不仅先后开展了社会学学科建设、设立了社会学学院和社会学专业,社会学以外的其他专业也陆续开设了《社会学概论》这门社会学的基础课和入门课。可见,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对于社会学专业或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都是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社会价值的。高等教育应当注重因材施教,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对学生发展的助益性。那么,针对非社会学专业学习《社会学概论》的本科生,如何有区别地进行社会学基本知识的教学?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1《社会学概论》课在高校非社会学专业中的开设情况及意义

《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一些相关、相近专业的选修课程。随着社会学的恢复和发展,《社会学概论》课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校多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许多非社会学专业也开设了社会学类课程,其中以《社会学概论》居多。这些专业诸如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新闻学、法学、哲学、社会保障学、人口学、教育学、政治学等。非社会学专业开设《社会学概论》课,体现了我国当代高等教育“广博性学习与专深性学习的有机统一”。

《社会学概论》课在非社会学专业中广泛开设,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

(1)社会学本身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社会学既具有认识功能,也具有实践功能。从认识的角度来讲,社会学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述,能够重现社会现象的真实图景,并通过其特有的理论和方法寻找现象发生的原因,且能够预测未来的发展情况。就实践的角度来讲,社会学从宏观上能给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一定的思路,有助于社会的管理;从微观上还可以帮助个体了解社会常识,以增进其行动的合理性,从而有助于个体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2)社会学给学生提供思考社会生活的独特视角。人文社会科学包含着诸多学科,这些学科基本上可划归三个层次:即处于“一般”层次的哲学科学、处于“特殊”层次的综合性科学、处于“个别”层次的单科性科学。哲学的概括性极高,给人们的思维以指导,给其他的学科提供了普遍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单科性科学如法学、教育学等,往往以研究社会大系统中的某个部分、某个子系统为主,力求搞清这个系统内部存在的规律。而社会学则站在社会整体的角度,不仅关注社会的子系统,更加关注若干子系统及其与社会整体之间的关系。尽管社会学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它面向现在,面向未来,以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帮助大众了解社会,认识自我。

2社会学专业与非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的异同

由于《社会学概论》课在高校不同专业中广泛开设,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就要注意到授课对象是否社会学专业,以便实施有区别的教学。早在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教育思想。他主张从学生的特征、水平和个性差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从而实现共同发展的教育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对于《社会学概论》的教学活动而言,秉着因材施教的理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预先了解教学对象是否社会学专业学生,及由此带来的差别。

不可否认,社会学专业与部分非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相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相似”一方面体现在理论基础上,另一方面体现在这些专业所关注的社会现象上。观察高校开设概论课的各个专业,可以发现它们大部分都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类,而社会学也同属于此类学科。因而,无论是否社会学专业的本科生,他们在所学习的社会理论方面往往具有交叉点。在他们各自专业领域中的大家学者,往往也同样是社会学界的巨擘。这些学者对于社会的学术分析也被不同专业广泛接受且奉为经典。所以,学习《社会学概论》课的各相近专业学生在理论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共性。此外,同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专业,无论是综合性的还是单科性的,它们关注的对象都不外乎社会现象、社会组织、社会发展等话题,研究的兴趣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所以,在引用某些社会问题和现象作为案例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同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能有所共识。

3针对教学对象的“非社会学专业”特点施教

3.1在注重知识性的前提下凸显常识性

用社会学的专业术语来说,学校是为个体社会化而设立的专门机构。学校教育通常会强调知识性。课本和教材是知识的总结与凝聚,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和实践者,教师则是知识的传播者与普及者。因而在《社会学概论》的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就是传播社会学的基础知识。作为社会学的学习者,应当做到至少了解社会学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等,因为这些都是该科学的基础知识。讲授《社会学概论》的教师就应当将这些前人所积累下来的知识正确的、客观的、严谨的传授给学生。知识的积累并不是本门课程的全部目标。因为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它作为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憧憬和探索,同时更具有其社会常识的属性。然而,人们创立社会学这门学科,并不单是为了填补学科空白。在孔德时代,社会学产生于社会转型,来源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蜕变,是为了认知当时随之出现的新的社会现象、新的社会生活方式,解决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并树立一套新的思想认识体系。从这个意义上,与其说社会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社会知识理论体系,毋宁说社会学给普通大众提供了认识社会的基本常识。比如《社会学概论》中讲到的“社会化”,指的是人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习得社会文化知识和价值标准,并学会扮演社会角色,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每个社会人都要经历的,是贯穿人生命始终的。这个社会学理论有的概念既体现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规律性的总结,又告诉了人们自己怎样才能从白纸般的婴儿转变为一个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正常个体,还能解释曾经出现过的“狼孩”与普通人类的区别。一个人要想良好地适应社会,就必须通过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组织和单位来进行个体的“社会化”。这何尝不是一种生活的常识呢? 在知识的传授中,让非社会学专业学生掌握一系列这样的常识,有助于学生“社会化”的自觉性。

3.2在注重系统性的前提下凸显趣味性

如果说系统性的学习《社会学概论》非常重要,那么能否有效地激发学生系统学习的兴趣则更为关键。当科学的知识被作为规律总结升华后,总会显得略带晦涩和刻板。《概论》作为社会学基础课程之一,高度凝聚了社会学的全部研究范畴,集中总结了社会学所关注的社会运行规律,因此对于学生,尤其是刚刚学习社会学的学生而言,更会呈现出呆板、枯燥、抽象等特征。社会学专业的本科生感觉尚且如此,更何况是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所以,能否完成向毫不了解社会学的他专业学生全面的且带有兴趣的学习《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的任务,是对任课教师一个重大的考验。笔者认为,应将课程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社会话题相结合,通过举例等方法更加有效的传递知识。可以将一些晦难懂的概念,运用学生所熟悉的电影电视节目、文学作品,或者联系学生感兴趣的诸如大学生恋爱、住宿最佳人数等话题加以说明。例如从泰坦尼克号生还者的舱位和所对应人数这个新的维度阐释社会不平等并引入“社会分层”的概念,就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既要讲授得全面,又要让学生乐意学、觉得学习有意思、有动力。由于学时的制约,有时甚至可以重点选择那些既体现社会学研究范围和研究特色的领域,又能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点的内容来讲解。

社会学概论篇(4)

一、教学内容

社会学概论是这门课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很难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进行详细的讲解,特别是在总的学时减少的前提下,例如,出于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考虑,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社会学概论》由原来的72学时减为54学时,这需要我们对整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编排和取舍。

1、明确课程性质

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的西方世界,我国社会学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恢复重建,它是一门利用经验考察与批判分析来研究人类活动与社会结构的学科。其研究对象范围广泛,小到几个人面对面的日常互动,大到全球化的社会趋势及潮流。其研究重心很大一部份放在现代社会中的各种生活实态,不但注重描述现况,也不忽略社会变迁。现在社会学概论不仅是社会保障、社会学、社会工作的必修课,也本文由收集整理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对于大学生来说,通过学习社会学课程,不仅可以对自己生活的环境又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更好的理解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结构,同时也能帮助其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

对于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来讲,还需要面对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社会学与常识的的关系。因为社会学所涉及的内容大多都来自于日常生活,为人们熟悉。所以在一开始会有部分学生认为社会讲授的是众所周知的事物、是一些常识的集合。但实际上社会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并得出了系统的、科学的社会学理论。关于理论与常识的区别吉登斯曾说,社会学的理论比之一般人由日常生活提出的看法更有组织也更自觉,社会学者的研究依赖相当的资料,社会学针对广泛的社会议题作总括性的思考。

2、合理布局课程内容

课程在简要介绍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通过对个人社会化、社会现象、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分析来认识和学习社会学。关于社会学概论性质的教材比较丰富,以彭华民、杨心恒主编的《社会学概论》为例,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绪论,主要讲解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地位及其应用;(2)个人与社会互动,主要包括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互动等;(3)社会结构,主要包括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区、社会不平等、社会分层与流动等;(4)社会制度,主要包括家庭制度、经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宗教制度等;(5)社会变迁与发展,主要包括社会变迁、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等。这本教材的设置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逻辑思维编排从个人的社会角色、社会化入手,逐步过渡到社会互动、社会组织、社会分层、社会变迁等。笔者认为,这种内容安排既保证了学生对学科有一定的整体认识,又能由浅入深增加学习兴趣。

3、注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

社会学的理论流派较多,每个理论流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这对于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的理论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在讲授时就要做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例如,在讲授理论与学者时,可以从学者的生活背景、生平和学术生涯入手,这种方法十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在这方面《发现社会之旅》是一本十分不错的参考书籍。再者,在讲授理论可以结合最新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介绍,我在讲解迪尔凯姆的“自杀论”时,吴飞的《浮生取义》作为对中国自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这种内容安排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学校和学生对于满堂灌式的教学都已经持否定的态度,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我在教学中主要使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思维启迪法

改变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首先就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让学生的思维跟随老师一起运转起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个人社会化”这一节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发现媒体对于个人行为的影响,笔者展示了四张不同影星抽样的剧照:一位中国男性、一名中国女性,一名外国男性、一名外国女性。让他们观察这四张照片的共同之处,共同之处一:抽烟,这一点很快被他们发现,当然这不是重点。共同之处二在我的提示下大家发现:四张照片都很酷、很有吸引力。继而提出问题:影视作品中的这些镜头为什么这样设置?这样设置对于青少年吸烟有什么样的影响?最后我又展示了一张现实生活中几个中学生抽烟的照片,这引来了一阵笑声,因为两者的反差实在太大。打开他们的思路,让他们思考。这样一方面增加了课堂的兴趣,另一方面提

高了观察探究思考的积极性。

赖特·米尔斯提出了“社会学的想象力”的概念,“社会学概论”课程的目的也就在于此,对于以后可能从事社会管理的公共管理类学生来说,主动思考,看到现象背后的实质是十分重要的心智品质。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实践性教学常用的方法,社会学研究的内容和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为案例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引出社会学理论,既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度,又是一次利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尝试。社会学的理论比较抽象,仅靠概念的诠释是不够的。如在讲授“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一概念时,仅仅指出这是“一种认识到个人经历与广阔的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心智素质”。很难让学生理解,我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喝咖啡”、“离婚”、“失业”等案例让学生思考这些事件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这些事件与世界经济、文化的关系。这样学生才能明白社会学想象力的意义,即“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中,才能够理解他们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己的命运,他只能变得知晓他所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理机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机遇。”

3、体验教学法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与人类行为的学科,所以,仅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真实的体验理解、掌握社会学知识。为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获得体验,如在讲授社会化这一章节时,我首先跳出自身回顾了自己二三十年来的经历,在我的带领下,学生们也回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通过回忆,发现在各人的成长中家长与社会通过服装、玩具在塑造着自己的性别角色,通过不断的奖励与惩罚塑造着自己的个性。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社会调查增加学生对社会的理解。社会调查是社会学获得研究资料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增加社会观察的一条重要途径。实地调查的感性体验使学生走出了象牙塔接触了社会,这有助于克服知识理想化、真空化的缺陷。

三、考核方法

成绩考核是整个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措施,对教师来说是总结教学效果、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

社会学概论篇(5)

社会学概论课程反身性教学法的实施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我校“OBE”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是构建我校“113”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在教学方法方面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所谓反身性教学法就是借用英国南安普敦(Southampton)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丽娜多米内利(Dominelli,2002c)提出的社会工作“反身性—治疗性”观点[1]所实施的一系列相关教育教学活动,从而完成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一、反身性教学法的基本观点与教学实践

OBE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善用示范、诊断、评价、反馈以及建设性介入等策略,来引导、协助学生达成预期成果。“反身性—治疗性”观点十分符合OBE理念,它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持续不断的互动螺旋改变学生的观念,并让教师得以影响学生;同样地,在教师体验学生世界时,学生也影响着教师对学生世界的理解。这个互相影响的过程,使教育教学活动得以具有反身性,这样,在教师从事教学时能够捕捉到社会关注,并获得理解,如此,教育教学活动便对这些社会关注做出反应。[2]反身性教学法的实施目的在于改变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什么、怎么教都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安排来完成学习。通过反身性教学法的实施,使学生获得素质和能力来掌控他们自己的感觉和生活方式。借着这种个人力量,他们能够克服学习与生活的痛苦和困境,从中自信起来、站立起来、富有起来、强大起来,完成社会所需要的学习成果(毕业要求)。这种方法:一是体现了教育教学活动中关于个人发展和实现方面的特点,强调的是情绪和人际关系的反应,关心的是人的改变(协同化育人、家庭化培养、个性化指导)。二是体现了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反身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改变了教师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特性,还因此改变了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论”(教学相长、教学方法改革等)。因此,在“协同化育人、家庭化培养、个性化指导”中深入贯彻落实这一教学方法意义重大,本学期我们在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尝试践行了反身性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例如,本课程拟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4)规定“培养学生能以社会学的观点分析一个具体的社会现象或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通过对“第四章社会和社会运行第三节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的理论学习,开展了社会学概论课程反身法教育教学活动———课堂辩论赛:老人跌倒扶不扶(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再例如,本课程拟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5)规定“对学生进行社会角色扮演和社会互动能力的训练,掌握常见的社会角色扮演和社会互动的技巧,初步具备对常见的社会角色扮演进行设计与分析的能力,为将来深入研究和解决社会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通过对“第三章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第二节社会运行的机制”和“第七章社会角色、第九章社会群体”的理论学习之后,开展了《社会学概论课程反身法教育教学活动———课堂讲课比赛》(角色扮演)。通过对“第八章社会互动第三节社会互动的类型”的理论学习之后,开展了《社会学概论课程反身法教育教学活动———小游戏1:心有灵犀》(暗示)和《社会学概论课程反身法教育教学活动———小游戏2:看动作猜词语》(模仿)。这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一方面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专业沟通、互动和社会角色扮演能力,应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社会焦点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对教师也给予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使教师进一步走进了学生的世界,了解学生的需求、兴趣爱好,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协同化育人、家庭化培养、个性化指导”,也进一步改变了教师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特性。

二、反身性教育教学活动建构的场域

反身性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社会建构是一个由社会(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意识形态等)、学校、个人[教师(包括其他教工)、学生]参与相互影响而成的复杂体。社会建构的三个场域对反身性教育教学活动很重要,每一个场域都会影响其他两个场域。一个是政治—社会—意识形态场域。在这个场域中,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改革形成了指引学校的政策,并形成了学校为自己而建立发展的目标。教师通过职业协会和其他组织,通过参与到社会议题中,作为行动分子、投票人或者著者,还通过学校的影响力,在其中起作用,从而提升教师本人和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另一个是学校—职业场域。在这个场域中,学校是教师(包括其他教工)和学生的集体组织,学校的上级机关和行业协会,就教学活动将如何运作这些更具体的要素上相互影响(如“OBE”理念和CDIO培养模式的提出和应用)。第三个场域是学生—教师—学校场域。本文主要是关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因此它是本文所涉及的最重要场域,我会随后进行更全面的探讨。这其中的每一个场域都会影响其他两个场域。每一个场域中包含的各个要素也会相互影响。例如,学生能够通过投票、集合行为及其他很多方式(如教学状况、教育教学质量、就业率、就业质量等),影响政治—社会—意识形态场域。他们通过大规模聚集行为或其他形式(如校长信箱、举报、教学反馈等)要求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能够影响学校—职业场域,这将引发政策和教学活动的实质变革。在本文中,我们的焦点聚集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影响力螺旋的一个方面,引导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论:学生—教师—学校场域。教育教学活动总是从三个要素构建而来:学生、教师和学校。因此,关于教育教学活动一般性陈述及其理论,必须能够表达一个理解———一个关于建构如何发生的理解。在社会背景脉络里和现实的互动之中,社会建构得以发生。在教育教学活动的互动中,我们创造了教育理论,反过来,教育理论又和社会进行更广的接触。构建教育教学活动的力量有三种:一种力量能够创建并控制教育教学活动,使之作为一种职业活动(主要是第二种场域);一种力量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生,主动寻求教育教学活动的帮助,或被派送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主要是第三种场域);第三种力量编织了社会背景脉络,让教育教学活动在此之内进行运作(主要是第一种场域)。

三、教师、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社会学概论篇(6)

社会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社会进步培养合格人才,是我们从事社会学课程教学一直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学科专业基础课――社会学概论为例,谈谈专业基础课的定位与改革。

一、突出学科特点,确定课程定位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一门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的学科。在专业领域内,“社会学概论”是其中的基础课,根据多年开设社会学课程的实践,笔者认为对该课程在整个专业体系中的定位应有明确的把握。

1.“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定位

社会学专业开设30多门课程,包括专业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其中“社会学概论”属于专业基础课,是社会学系学生第一学期开设的一门课程。教师如何在“社会学概论”教学中,提供给学生一些常见的基础性知识,说明该课程的专业基础课性质很有必要。也就是说,学生通过“社会学概论”的理论学习,对以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教师讲授“社会学概论”基础课,需要给学生讲清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知识点。如有些概念有几种界定,每一种解释都内涵了其认识视角、认识层面的本质及规定,对已达成共识的界定教师需要给学生说明,对有待于讨论的概念界定提供给学生自习时参考。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讲解的是哪些概念和理论,需要留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是哪些问题,要做到胸中有数。因为,对于大学生的培养,教师要着眼于启发他们善于思考、钻研和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初学社会学专业课程时,树立社会学专业意识,形成社会学专业思维,掌握社会学专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专业基础课的位置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专业特点,社会学课程的学习不是纯书本的知识所能奏效的,它需要社会调查,包括方方面面的、各表层的;然后将调查结果归类、归纳、分析、综合。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分析、研究,在分类、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调查,做到调查、分析、研究,循环往复,一致无穷。社会学就是一部调查、分析、研究的社会学说,是历史与现实统一、结合的学说。它需要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和认识社会,有学者称其为“社会学的思维方式”。作为一门专业,培养的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当然需要诸多课程的学习,但对于社会学专业的一年级学生来说,“社会学概论”可以说是专业学习的重要开端,突出专业基础课的特点则成为教师讲授该课程的必要任务。对此,笔者在教学过程别强调以下四点:

一是强调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的教学,引导学生使用专业语言、专业理论思考分析问题。二是培养专业兴趣,通过展示国内外社会学丰硕的研究成果与宽广的应用领域,帮助学生认识、了解、热爱专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三是强化和训练学生主动观察社会的能力,树立社会学专业意识,尽快适应这一目标要求,引导和做出努力是最重要的。四是处理好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专业基础课不能用专业课内容取而代之,它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把握好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尽量衔接好内容而不撞车。如讲授“社会学概论”,主要提供给学生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该专业的基本概况、课程性质和作用,学会用社会学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如重于对整体与个体、静态与动态、宏观与微观、结构与过程等关系概念的学习和掌握,要为专业课理论的学习打好基础。

3.专业基础素质课的定位

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它需要贯穿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社会学概论”课程涉及的内容从人才培养的密切关系角度看,它不仅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素质教育课。

在传统社会里,人们适应社会的方式很简单,生活经验的积累足以帮助人们适应他所存在的社会。当代社会结构复杂、规范繁多,变化迅速,单纯依靠个人的直接经验去适应社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系统的社会知识的学习。许多发达国家,为培养现代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设了社会学有关课程。有国家规定,将“社会学概论”纳入大学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甚至一些国家的中学也开设了该课程,他们将人文素质的教育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从基础教育抓起。在我国,“社会学概论”课程还只在大学文科学生中开设,个别高校只有少量的理科学生才能接触,显然我们与之相比是有差距的。

在我国,凡接受过社会学知识训练的高校学生普遍认为,社会学的学习能帮助自己尽快成人――理性地认识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尽职责和义务。

二、完善教学内容,实施“三个结合”

在“社会学概论”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我们按照“三个结合”的原则实施教学:一是结合最新学术成果;二是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三是结合学生实际状况进行教学。这些做法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结合最新学术成果教学

在众多学科中,社会学属于一门新兴学科,面对变化迅速、纷呈多样的人类社会,社会学者通过科学的方法与手段不断进行描述、提炼、总结、概括,上升为各种社会学的理论。“社会学概论”作为社会学专业的基础课,教师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的方式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到课程中去。这给授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一要完成教学大纲,把教材容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二是围绕教学目标,把最新的学术成果整理归纳,补充进课程。

结合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开展教学活动,它要求授课教师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比如,在“社会学概论”教学中,有许多最新出版的社会蓝皮书、社会学年鉴、人口学年鉴、社会保障年鉴、出版新著和发表的文章,有相当大的社会学方面的信息量、数据、研究动态。对上述内容的收集、整理、归纳、综合需要教师完成;这些内容一旦与使用的教材内容相冲突或新容纳的量和度超过原教材内容,给教师带来的压力很大。如何处理好教材内容与新增信息之间的关系是个棘手的问题,教师若脱离使用的教材,专讲最新学术研究动态肯定不妥当,因为常规课堂教学毕竟不同于学术讲座,而不涉及最新研究成果同样不可能。在实践中,我们采用了专业基础课教学以教材内容为主,在完成教学大纲提出的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穿插有关新的研究成果,将教师浏览、查阅到的大量资料、目录和相关内容交给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信息,促进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传授和学习达到了得以相长的良好效果。

2.结合社会发展实际教学

社会学以不断反映社会发展进程,解决新出现的社会问题,被社会所承认和接纳,由此成为社会科学领域中富有生命力的分支学科。它与社会生活之间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离开了社会的实际,社会学理论也就成了

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题:学习、掌握社会学理论不能脱离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

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有三个问题需要处理好:一是选择教学内容。现实社会生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现象往往是繁杂的,弄清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是联系实际教学的主要内容。联系实际传授知识不只是举几个案例的问题,而是通过一些案例说明理论是如何来自实践又怎样去指导实践的。如20世纪80年代后期乃至目前各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90年代国有企业深入改革引发的大量工人下岗、体制转换过程中凸现的社会保障等问题都可以作为课堂联系实际的材料,也是学生渴望了解的社会现实问题。对此,教师需要组织、遴选上述材料,供学生参考。二是开展教学活动联系的方式。来自现实社会的材料多种多样,教师提供的信息和学生自己掌握的信息是否一致、可靠,对这些信息如何评判,也需要教师在备课中加以考虑。三是开展教学活动达到的目的。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开展教学,是社会学理论发展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的必然要求。社会学理论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丰富、充实和完善,它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理论就能保持其永恒的科学性、真理性并长青不衰,反之,就是僵化、滞后、教条、一潭死水。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的意识,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理论寓于实际生活之中,能说明或解释实际生活。人类的文明历史,是在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提炼提升、丰富发展的。只要用心打造,教师把培养学生作为己任,就有可能为社会学理论做出贡献,为人类的文明历史增添砖瓦。

3.结合学生实际状况教学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活动,没有受教者的积极参与,施教者的一切努力都将受到限制。

联系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教学。需要教师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以便在授课中有的放矢。我们曾经对新生做过调查,问学生“到大学后最担心什么?”担心学所无成的占50%,担心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的占14.1%,担心将来找不到好工作的占14.1%。这表明新生把学业和人际关系摆在重要位置。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这些担忧讲述专业学科的社会价值与功能,运用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论讲述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与原则,收到十分好的效果。

教学是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实际状况是确定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模式的客观依据。作为任课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还要根据这些情况及课程特点制定讲课内容:包括讲解的起点内容、授课方式与方法,激发各层面学生的求知欲,达到师生合作互动的效果。

三、注重教学方法,加强案例评析

完成教学目标,还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此,我们在以往教学改革基础上不断改革与完善:在内容上探讨如何从理论性向应用性延伸,加强理论与实际的密切结合;在方法上,尝试运用引导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及实际调查相结合,根据现实社会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设案例分析课程。

1.精选经典案例进行课堂分析

在以往的教学中,为了解释理论,适当举例说明,这样常常是理论与实际脱节,有些例子又比较牵强,学生对案例的怀疑必然带来对理论的误解。我们认为,有必要改革过去举例解释理论的简单授课方式,要依据现实精选案例,做到精选典型案例进课堂。教师通过精选的典型案例,交给学生去分析、与理论挂钩,通过分析和挂钩让学生感受到理论的源泉所在,并举一反三。学生掌握了经典案例,再进行社会问题的调查、分析时,就避免了盲目性。不仅如此,学生在参照经典案例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问题的进一步调查、分析,从中归纳、总结、概括出值得后人借鉴、推广的新案例,为后人教学选用的案例做贡献。教师为学生提供典型性的案例,学生通过典型性的案例分析收得了理论与实际、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学习效果。

2.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思维视角、应变能力、思考程度的检验,也是对教师应急讨论问题的发挥水平检验,师生在讨论中互动,在检验中提高。我们选择讨论题目的原则:第一,在理论上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参与讨论者有选择和辩论的空间;第二,参与广泛,讨论热烈、有效。发言不局限,发言题目确定后,写出发言提纲,讨论有重点发言人,其他同学可以随时补充并参与辨析。例如,在“社会学概论”案例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大家感兴趣的“人的社会化问题”作为讨论题目,有的着重于社会化的意义作了准备,有的侧重于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对社会化的影响做了准备,有的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社会化问题作了准备。学生准备后的发言讨论,获得了很好的讨论效果。

社会学概论篇(7)

l 个案工作:社会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和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轻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

问题

1. 心理社会治疗法的基本价值理念是什么?

l 个别化、接纳、案主自决、保密、非批判的态度

2. 心理社会治疗法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l 减低当事人的焦虑和不安

l 减低“人——情境”系统的功能失调

l 增强当事人的自我适应技巧和“人——情境”系统的功能

l 增强当事人的自我实现和满足感

l 改善环境解决问题

3. 人本治疗模式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假设是什么?

l 人的概念

i. 人基本上是自由的,而非被控制的。人有某种程度的自由选择和具有某些自我指导的能力。重要的价值观和决策在人的控制范围之内。

ii. 人类的本质是积极向上的,有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倾向和能力。只要条件适宜,人们将向着自我实现发展。

iii. 尽管人的许多行为是由遗传和环境决定的,但是他们具有选择和自我指导的能力。

iv. 心理成长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在一种没有威胁的气氛中,人们能够自由地成为他们可能成为的人。

l 自我概念

v. 自我的形成:是通过我们与环境,尤其是我们与生命中重要的他人如父母交往形成的。

vi. 被认为有价值的条件:要得到家人的关怀是有条件的,即必须满足家人的期望或要求,这就是被认为有价值的条件。

vii. 被认为有价值的条件对自我概念的影响

1. 它直接影响我们对自我概念的接受程度。

2. 这些被认为有价值的条件往往使当事人忽略或牺牲内在的真正需求。

3. 被认为有价值的条件与内心真正的需求的不一致会使当事人苦闷和压抑。

viii. 自我概念对行为的影响

1. 自我概念与经验的一致是一种完美的境遇。

2. 自我概念与经验不一致,人们常常会歪曲或否认经验,采取自我防御的办法。

3. 瓦解:防御失败,就会产生瓦解。

l 能充分发挥自己功能的人的特征

ix. 是理性的人,能准确领悟周围的事物,开放地接受新的生活体验。

x. 珍惜和享受人生。

xi. 忠于和尊重自己。

xii. 心理上有极大地自由和释放的感觉。

xiii. 能有建设性地生活。

4. 你如何理解人本治疗模式中的自我概念

l 是个体意识中知觉到的所有关于他的存在和他的经验方面的东西。简单地说,自我概念是人在内心深处关于自己的形象,是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l 内容上包括:身体、情感、喜好、职业、价值观、人生哲理等。

l 我们每天的行为、与人的关系和对环境的适应,都受自我概念的影响。

l 自我概念与自我不同。自我指当事人真正的、本身的自己。自我概念是指当事人如何看自己

5. 人本治疗模式对社会工作者基本素质的要求是什么?

l 真诚一致

l 无条件积极关注

l 设身处地的理解(同感)

6.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l 行为的改变之所以发生,乃是因为行为的后面伴随着某种特别的结果,它是被它产生的结果(可获得某些事物)所控制的。从而有些行为的结果(正结果),会增加行为再发生次数,或维持行为的持续;而有些行为的结果(负结果),会削弱行为,甚至使行为完全消失。因此,只要改变行为的结果,就可以改变行为。

7.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l 交互决定论

l 自我效验

l 自我调节

l 社会学习

8. 理性情绪行为治疗法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l A、B、C互动关系。A代表事件、B代表信念、C代表情绪后果。

9.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主张应该去除的非理性信念有哪些?你如何理解?

l 我们绝对需要一位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喜爱。

l 人应该在各个方面,最低限度在某一方面,有成就、有才干、能胜任,才会被视为有价值。

l 人绝对不能犯错,如果他们犯错,它们的价值须与他们所犯的错误相等。

l 自己遇到的事,不符合自己所想的则很糟糕。

l 人的不快是由外在原因引起的,人没有能力去控制自己的悲伤与情绪困扰。

l 危险和灾难的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应常挂在心上。

l 逃避苦难与责任比面对他们容易得多。

l 人应该依赖别人,而且找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来依赖。

社会学概论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1-0018-0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些高校逐步探索出一些初见成效的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1-4]。通过对这些教学模式及其学理基础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基于课程理论教学的、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直接组织指导的、学生以课题组形式全员参与的、不主要依托于社会实践基地的低成本分散社会调查模式,是符合目前多数高校实际教学条件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也是需要进一步创新完善的社会实践教学主方向。这一模式能否取得实效性的关键是教师的组织指导,以及社会调查质量的有效监控与考核评价。特别是后一个方面,目前探索出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及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仍存在论述简略语焉不详,不具有可操作性,尚难以有效解决社会实践的实效性等问题,这是目前有效构建高校思政课全员性社会实践教学模式亟须解决的一个关键性课题。

笔者在承担“概论”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基于从理论上厘清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应注意的基本问题,在研究型教学理念指导下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创新完善西安外国语大学近年来的社会实践教学机制,初步建立了具有良好运行机制与实效的全员性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模式。

一、社会实践教学制度化、规范化

社会实践教学制度化、规范化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基本制度保障。我们认真贯彻“05方案”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意见,将社会实践教学规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必修环节,探索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时开展分别考核的教学制度和培养方案,社会实践教学单独设立2个学分,学生成绩不及格,需按统一补考安排重新进行社会调查并提交调查报告方可获得学分,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规范开展和师生的重视。

这一教学制度的优越性在于:第一,在社会实践教学的课程基础和组织指导主体两个方面都将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避免了一些高校实行的校外社会实践主要由学生会、团委负责,思政课一线教师脱离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弊端,强化了社会实践教学的课程性特征;第二,师生在一学期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已充分熟悉,便于更有效地组织与全程指导学生开展实践;第三,实践教学的开展时间长,更能保证教学质量。因此,虽然我们设立学分而无实际学时,学生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寒假完成教学任务,但一学期理论教学期间的社会调查开题论证,寒假开展社会调查,开学两个月写作实践调查报告,足以保证学生能合理安排时间接受较高质量的社会实践培养。

二、确立分散调查与分组研究结合的组织模式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线教师与本科生的比例一般在1:400至1:600之间。如果每个学生独立开展调查,任课教师势必负担沉重,难以对每个学生的调研进行有效指导,这是多数学生分散社会调查实践模式质量不高,容易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我们探索的优化策略是分散调查与分组研究相结合,适当集中调研选题,求真务实,质量优先,兼顾数量,优化指导,质量和数量获得最佳平衡,保证学生全员高质量地开展社会调查实践。

这一组织模式的具体运行机制是,教师在每年秋季课程理论教学开始起,用一个月左右时间,让学生在自然班范围内3至5人自愿结合成调研课题组。组合的原则是,按寒假期间的长居地或计划调研地分为城市和农村(包括城乡结合部村庄)两种类型调研环境组合,分别适合选择不同性质的调研课题。教师统一发放课题组申报表组织登记。课题组申报时,学生要亲笔签名,并登记寒假期间的长居地或计划调研地(城市具体到区县,农村具体到村庄)。申报后经教师审核确认,不得随意变更。课题组成员寒假在调研开题报告指导下,严格到登记的调研地独立开展调研。寒假结束后,课题组综合组员调研资料,共同撰写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这是我们强化对社会调查全程质量监控严格把关的第一步。具体调研地的事先选定,能够较有效地解决以往分散调查模式中部分学生弄虚作假,从网上或其他途径抄袭自己根本不可能去的调查地的调查报告蒙混获取学分的现象。诚信认真和实事求是是做好社会调查的思想基础,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应培养的基本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成立课题组并预先登记调研地,我们向学生强调申报时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考虑,申报后严格执行。如果社会实践教学结束后个人提交的调查资料获取地与课题组申报表中不一致,将视为弄虚作假,成绩按不合格处理。

三、注重从选题到调研报告撰写的全程指导

课题组成立后,教师在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利用2课时,专门就社会调查的内容范围和选题、调查方法、收集调查资料的规范、开题报告和调查报告撰写等一系列基本理论方法对学生进行深入指导。指导以社会调查指南的形式同时供学生参考学习。

(一)集中选题方向与自主选题结合的选题指导模式

以往在指导社会调查实践的过程中,一些不合格参加补考的学生就问我们:老师,我们写这么多调查报告有什么用呢,老师会认真看吗?学生的反馈让社会调查指导教师深思。如果学生觉得调查报告没什么用,教师至多就是评个分数,不会认真看,就不大可能认真去做,也谈不上高质量,至多为了获得学分。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社会调研在实践育人、课程建设、师生科研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综合价值,并有效加强对调研的指导,我们探索在研究型教学理念指导下开展社会调查教学改革。每学期教师指定八个以内选题方向和范围(应适合两种类型的调研地和课题组),学生在此范围内自主凝练更具体明确的调研选题。在不断征集调研选题和检验调研成果的过程中,教师逐年发掘其中一些做得优秀的调研选题展开长期追踪调研,可以积累一批认识省情、国情的有价值的第一手调研资料,并从中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认识国情,分析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的能力,真正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和工作能力。

这一选题指导模式是一种集中选题方向与自主选题相结合的模式。如果完全让学生自主选题,有两个弊端会严重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性:第一,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大二学生,没有经过基本的科研训练,他们通常只能提出一些比较宏大的研究领域,而不是一个有明确研究对象和问题意识的调研课题。选题不科学,下面的一切调研工作高质量完成的前提就不存在了。教学中,一个教师每届要指导400至600名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单是对每一个学生的选题都严格把关和指导,至少需要一两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和学生沟通交流并最终确立科学选题的工作。以往分散社会调查模式之所以会流于形式,质量和实效性谈不上,选题这个关键性指导工作就是一个很容易出问题的环节。这一教学现状促使我们积极探索集中选题方向这一改进和解决策略。第二,学生自主选题,关注和研究的问题通常会十分分散,即使部分优秀学生能提出一些很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选题,以单个学生的调查能力和条件,其调查样本的范围、数量和深度都非常有限,很难对课题作深入调研。这样的课题即使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了,至多在实践育人和课程建设两方面发挥价值,科研和社会价值则很难凸显。教学中面对学生较为单薄的调研成果,我们常对好的选题颇感惋惜。因此,为了更充分地发挥社会调查实践教学上述四个方面的综合价值,我们探索在研究型教学理念指导下,集中选题方向,引入集体调研制开展调研。遍布各省城乡各地的数百名学生共同做几个方向的调研课题,汇小流而成江海,这个价值潜力是不可小视的。只有学生觉得调研很有价值,教师确实很重视,才会认真去调研;只有教师觉得调研有价值,而不只是在完成一项教学任务,才会发自内心下功夫去指导。师生缺乏内在驱动力,单靠硬性的实践教学制度去约束,是一种最基本的消极约束,难以解决社会实践教学提高质量和实效性的根本问题。只有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内在积极性有效提高和良性互动,才能真正给社会实践教学注入生机、活力和价值。

(二)严把课题调研开题报告质量关

科学的调研选题确立后,课题组根据指导要求,共同撰写课题调研开题报告,其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课题研究对象内涵外延的科学界定,调查方法的选择及与其相适应的调查具体内容的设计,这两个方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根据教学经验,学生对课题研究对象的理解往往是模糊的,凭主观想象的,通常不会从学理上给予科学的界定,这会直接造成调查具体内容设计偏题甚至离题,严重的会造成整个课题调研的失败。我们要求学生在寒假前一个月完成开题报告并上交,教师批阅后利用课程理论教学时间对一些比较严重的共性问题专门指导,并将批阅后的开题报告下发,让学生进一步完善后,指导寒假实施调研。科学而规范的开题报告是我们全程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又一个关键性环节。这个环节的教学工作做好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指导工作就基本结束了,寒假只需按照开题报告的调查设计,实事求是地认真实施就可以了。

(三)加强调研报告撰写阶段的指导

寒假结束后,课题组综合组员独立调查获取的调查资料,用两个月时间,在五一假前共同完成调研报告并统一上交。在此期间,我们设立社会实践指导咨询办公室,每周一任课教师轮流值班,接待学生咨询撰写调研报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是全程指导学生社会调查实践的最后一个辅环节。我们在课题组成立之后已经对如何撰写调查报告作了专门指导,这一环节学生面临的问题基本就较少了。学生上交调研报告后至6月中旬,教师完成社会调查报告的评阅和成绩登录公布工作,历时九个多月的“概论”课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工作就基本结束了。

四、创新社会调查实践教学的全程质量监控机制

大学生社会调查实践教学的高质有效开展,受三大关键性环节的影响和制约,即开题报告的科学论证,在开题报告指导下诚信认真开展实地调查收集资料,以及社会调研报告的撰写。首尾两个环节都在校内进行,教师都能在教学进程中给予有效指导,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假期校外社会调查实地实施过程这一关键性中间环节如何确保质量就成为一个关键课题。

(一)调查过程质量监控的困境

在教师带队组织的学生专项集体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有效对其进行直接指导和质量监控,但受师资力量、实践经费、实践基地和学生安全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这一实践形式通常是经过选拔的优秀学生的专利,广大学生无缘参与,难以成为一种全员性实践模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寒暑假自主开展社会调查的实践模式,有利于实现全员参与式社会实践教学,但由于教师在学生实地调查过程中的“不在场”,其质量监控与实效性始终是一个很难有效解决的关键性课题。

一些高校在加强社会调查过程管理的实践教学改革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常的方案是,要求学生填写统一发放的“实践材料内容表”,内容包括照片、视频、问卷、访谈记录[5];或者规定社会调查实践报告中必须有一部分内容是调查过程描述,包括调查时间地点、调查对象、调查照片等[6]。这是目前笔者所见最具可操作性的代表性解决方案。这类方案仍然无法摆脱的缺陷是,其本质上仍主要停留在记录与考评经过学生加工的“调查过程记录或描述”这一实地调查质量间接证据的阶段,仍无法更直接更真实更有效地监控学生的实际调查深度与质量。因为,让学生描述调查过程,或在统一发放的表格中汇报登记调查相关资料,学生足不出户也可以描述得绘声绘色,弄虚作假无法杜绝。我们在以往指导和评阅社会调查报告的教学实践中看到,不少学生在“调查过程描述”部分动辄言自己调查了多少个省,获得了成百上千份问卷,显然不很真实;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按照开题报告论证寒假认真实施调研,截止提交调查实践报告的前三四天才着急想起给教师打电话发邮件,咨询原开题课题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能不能另换课题;更有的学生根本没想过咨询教师就擅自变换调研课题应付交差了事。后两类学生交上来的社会调查报告,都有详细的调查过程描述,报告正文部分都有翔实的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绘制有形象直观的数据分析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等,教师单凭报告本身评价,看起来都是扎实认真充实的社会调研。大学生就业现状调研、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研等类大学生最熟悉、网络唾手可得的课题是弄虚作假的重灾区。教学实践证明,“调查过程记录或描述”的解决方案很大程度地上已流于形式,并不能有效监控学生实地调查过程这一关键性环节,基本上起不到保证与提高实践质量和实效的作用,效果并不理想。

(二)实施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

这一关键性问题的解决其实并不复杂。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地开展社会调查认识中国国情的先驱与代表,他对社会调查过程及其成果的关系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7]。学生在开题报告指导下深入实地调查并收集调查原始资料,这就是“十月怀胎”的过程。笔者认为,这一过程及其收获的调查资料成果,比学生利用调查资料写成的最终社会调查报告还重要。我们并不应该将教学的焦点放在绝大多数是第一次受到系统而严格的社会调查训练的大二学生,能在基于有限调查样本的社会调查报告中深刻分析什么社会现状,提出什么好的对策建议,解决什么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眼光向下看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用科学规范的社会调查方法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去认识社会,获取“社会事实”。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态度怎么样,是不是诚信认真扎实地去做了,最直接最重要的反映不是经过他们加工汇报的“调查过程记录或描述”,或调查单位签字盖章的证明材料,而是他们获取的调查原始资料成果,这正是解决学生自主分散调查过程监督和质量管理难题的关键点所在。学生调查的态度、深度和质量怎么样,比较每个人的调查原始资料,优劣就判然分明了。

在近年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中,我们在一开始的社会调查制度与理论方法的系统指导中就明确要求学生,整个社会调查实践教学要完成并提交三个作业,即开题报告、调查原始资料成果和社会调查报告,并高度重视,将社会调查原始资料成果作为学生社会实践教学成绩评定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关于社会调查原始资料的数量要求,我们具体到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两种主要调查研究方法,规定了每个学生调查完成后要上交的最低标准;至于调查资料成果的质量管理,开题报告已完成了调查问卷设计和访谈提纲制定这些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调研过程只是实施过程。通过数量和质量相结合的调查原始资料成果,对学生假期自主分散社会调查过程实施严格管理和质量监控,是我们近年探索的改进与提高社会调查实践教学质量和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创新举措,也是充分挖掘发挥社会实践教学四个方面综合价值的重要载体。原生态的调查原始资料的提交要求,不仅有效“逼着”学生深入实地调研并原汁原味地做好资料记录,有效提高了实践育人的效果,同时,其中涌现出的一些优秀调查原始资料成果,指导教师可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进一步规划跟踪调查,积累资料长期存档。教师教学中可作为榜样与标杆展示调查成果,引导大家向这些优秀学生看齐;科研中可充分发掘利用,发挥其学科建设和科研价值。限于篇幅,此处仅举一例学生认真实践后的感悟:日本文化经济学院2012级杨阳(化名)课题组在做陕西农村老人养老现状的调研后写道:做问卷调查时,我们亲自去调查对象家,亲眼看到了每一位老人的生活状况,我们收获颇多……对我们自己,这次实践活动是个锻炼,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学到的都是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们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真的增强了!

五、完善社会调查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完善社会调查实践的考核评价体系是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我们总结教学经验认为,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调查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更加注重过程考核;对个人的考评与对课题组的考评相结合;评价体系指标完善同时不失简洁高效,客观公正,具有量化可比性和可行性特征。

目前多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成绩考评实行等级制,即将成绩计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5个等级,成绩合格者计2个学分。等级制成绩考核最大的缺陷是,没有将社会实践过程的三大关键性环节作为量化指标纳入考核体系,教师评阅实践报告具有很大的印象性和主观性,也无法充分发挥考评体系的“指挥棒”作用,有效引导学生确立努力目标,有的放矢,认真高质完成社会实践。为了更好地贯彻上述考核评价体系原则,我们应积极探索实施指标完善同时不失简洁高效,更具量化性和客观性的百分制成绩考评。具体实施方案是:过程考核占60%,由社会调查实践开题报告(占20%)和社会调查原始资料成果(占40%)两大指标构成;结果考核即社会调查报告占40%,严格按三大量化指标合成总成绩。这三大指标涵盖了社会调查全过程的三大关键性环节,与我们对社会实践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的机制是密切配合的。如此,教师评分更客观,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也很明确,如果自己想做得更优秀,该朝哪个方向努力。为了加强对学生假期自主分散社会调查实施过程这一目前全员分散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模式最薄弱环节的质量管理与考评,贯彻对个人的考评与对课题组的考评相结合的原则,防止少数学生在个人分散调查与分组研究相结合的组织模式下的“搭便车”行为,成绩考评中我们不仅将每个学生获取的社会调查原始资料成果的重要性与最终社会调查报告同等看待,并且强调在这一指标的考评上实行“一票否决制”,即每个学生如果没有提交调查原始资料成果,或提交的调查资料纯属应付,质量过差,该项指标考评成绩低于24%,不论三项指标合成的总成绩如何,该学生社会实践最终成绩评定为不及格,需重新调查参加补考。

无论对理论教学还是对社会实践教学而言,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始终是评价课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解决的教学难题。本文系统总结的“概论”课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模式,对解决目前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中存在的一些关键性问题有所创新完善,以期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河北科技大学课题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研究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

[2]韦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模式分析――以《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5).

[3]王克.以社会调查为依托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以北京城市学院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1,(3).

[4]孔祥云.“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教学探索――以清华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

研究,2012,(4).

[5]朱敏.“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校外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创新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

社会学概论篇(9)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A Case Study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General Education at F University

YANG Zhanyi

(Foshan University, Foshan, Guangdong 528000)

Abstract With increasing promotion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within Chinese colleges, the course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is offered to many college students whose majors are not related to sociology. While the value and benefit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sociology courses are noticeable,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cours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s. Therefore, the delivery of such courses is in need of reform through three aspects: 1. Teaching materials and contents need to be more inclusive for students whose majors are not sociology related.  2.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involve more interaction. 3. Assessment methods need to be more practical.

Key words general education; non-sociology majors;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educational reform

“通识教育”是一种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通识教育渐渐进入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中。新世纪以来,随着“通识教育”理念的深入,以及社会对综合性复合人才的需求剧增,国内一些高校开始实施通识教育,并逐步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一些人文、艺术、社会学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许多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中。

社会学是一门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的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的一个特点是它研究别的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问题”,①它与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都有交叉之处。因此,近年来,在通识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不少高校在一些非社会学专业设置了社会学概论课程。

1 社会学概论在通识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

社会学概论在通识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引起对社会民生的关注。通过学习社会学概论,能引起大学生对社会民生的关注。社会学是一门始终关注社会运行、社会现象、社会人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社会学的学习,学生能更系统地了解我们的社会,分析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从而激发大学生探索社会的热情,培养公民责任意识。(2)形成社会调研思维与技能。无论是经济、管理、教育、文化等领域,都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社会调研思维,掌握基本的调研技能。这样才可以深入把握现象背后的规律与特点,才可以进一步地指引我们的行为与决策。社会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社会调研。通过对社会调研方法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社会调研思维,掌握问卷调查、田野调查的开展方式、运用数据分析工具,从而触类旁通指引各学科的学习与研究。(3)开辟本专业学科创新的新路径。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视角与方法。社会学对宏观的社会运行、社会结构以及对微观的社会角色、社会互动、社会分层等的研究方向,都可以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新的视角、新的素材、新的方法。当与本专业学科交叉结合时,就能为本学科的研究创新开辟新的路径。

2 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中的问题

(1)教学内容过于全面专业。以F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社会学概论在大一新生中开设,共40课时,选用郑杭生的《社会学概论新修》教材。从课时上来说,似乎相对充足,但相对教材十六个专题的内容,课时就十分紧张。虽说教材本身已经考虑到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情况,但这十六个专题仍然几乎涵盖了所有社会学的基本知识,语言使用仍然相对专业,趣味性与实用性相对欠缺,对非社会学专业学生来说,存在着知识理解与掌握的难度。

(2)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当前,非社会学专业的社会学概论教学方法一般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单一乏味。部分社会学教师,对非社会学专业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对其他专业、其他专业学生的特点把握不准,没有找到讲授此门课程的方法与技巧,简单套用社会学专业的教学方式。本来非社会学专业学生对非专业课的热情已经相对较低,加上社会学的一些理论知识也艰涩难懂,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让课堂气氛更显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难以提振。

(3)考核方式重知识轻应用。在对非社会学专业学生考核方式上,较多采用课程论文和试卷考试的形式。课程论文的考核形式着重于“学术研究”;试卷考试的考核形式着重于“知识掌握”。两者都有可取之处。但对于非社会学专业学生来说,只需要对社会学知识有基本的掌握,对社会学的相关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即可。如果为了通过考试,花过多的时间在知识点的背诵上,或者为了通过论文考核,囫囵吞枣抄袭文章,那都不可能达到真正的考核目的。

3 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

“通识教育”的“通”,包含融会贯通的意思。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社会学概论,应当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方式上体现融合性、互动性、实践性。

3.1 教学内容体现融合性

(1)融汇原专业知识。在依据原教材的知识框架展开的基础上,应当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性格特征进行教学内容的改编。首先是选取重点章节重点讲授,不求全,不求深入。第二是结合专业知识与社会学知识进行讲授。例如,给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授课时,可用商务沟通、商界合作与竞争等的例子来阐释“社会互动”的相关理论;可用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等知识来帮助理解“社会组织”的相关概念。这样能引起经管专业学生的兴趣,并快速地借助经济管理知识进行学习。(2)融合新近案例。在讲授中应更多地使用贴近现实的案例,丰富教学内容。生活在网络发达、信息爆炸时代的90后大学生,每天都在获取最新的社会信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用新近发生的关注点高的社会事件作为教学案例,有助于学生使用社会学思维分析社会现象。再者,可以用同学们身边发生的常见的事件作为教学案例,不仅亲切易懂,还能让学生学习使用社会学理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

3.2 教学过程增强互动性

针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的不足,对非社会学专业的社会学概论课堂教学过程应更丰富活泼,增强互动。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表演法。运用情境表演法,能让学生在角色模拟中,对社会学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讲到“社会角色”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分角色演绎熟悉的生活场景,理解不同角色的特点、责任以及他人对自己扮演角色的期望,从而明白角色协调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2)讨论分析法。运用讨论分析法,能让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观点或案例。例如,在讲授“初级群体”的正负功能时,可让学生开展讨论,各抒己见,然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有助于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也能在观点碰撞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视频教学法。运用视频教学法,能更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一些新闻专题、纪录片、采访等的视频素材,由于其选题合适、制作精良、人物事件真实呈现,能达到口头讲授所不能比拟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时,让学生看一部跨越48年的真人纪录片《人生七年》,比生硬的数据和理论更具说服力,也更有趣味性。

(4)实地观摩法。运用实地观摩法,能让学生在实地观察、实际参与中获得真实的感受。例如,在讲授“社会工作”内容后,可让社会工作者带领学生观摩或参与一次社会服务或社区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能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工作的内容、社会服务的现状、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等。

3.3 考核方式注重实践性

在考核方式上,应当以社会调研实践为主要形式。这是因为,着重于“学术研究”的课程论文考核形式,过专过深;着重于“知识掌握”的试卷考试形式,容易考完就忘,而社会调研实践是最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的最佳方式。并且,社会调研技能的锻炼同样适用于各专业的学习与研究。

社会学概论篇(10)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对某一角色的期望和要求,这是(

)

A.角色领悟

B.角色实践

C.角色期待

D.角色表现

2.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下列属于学龄初期社会化过程的特点是(

)

A.与同性朋友建立浓厚的友谊

B.获得亲密感

C.避免孤独

D.口头语言学习向书面语言学习的过渡

3.不属于库利的“镜中之我”理论中自我认识的三个主要成分的是(

)

A.对别人眼里我们的形象的想象

B.一般化他人

C.对别人对这一形象的判断的想象

D.某种自我感觉,如骄傲或耻辱等

4.不属于角色冲突的是(

)

A.角色内冲突

B.角色紧张

C.角色间冲突

D.角色外冲突

5.根据群体的组织化程度可将群体划分为(

)

A.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B.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C.内群体和外群体

D.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6.由共同的兴趣、爱好的人们组成的群体指的是(

)

A.血缘群体

B.业缘群体

C.趣缘群体

D.地缘群体

7.风格化与(

)是青少年同辈群体的重要特征。

A.参与性

B.反哺性

C.冲动性

D.不稳定性

8.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的人们组成的群体是(

)

A.趣缘群体

B.地缘群体

C.业缘群体

D.血缘群体

9.不属于改革开放后我国组织结构的特点的是(

)

A.组织的自主性增强

B.组织的开放度增加

C.功能的全面性

D.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

10.依照流动方向,社会流动可分为(

)

A.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B.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

C.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

D.群体性流动和非群体性流动

11.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活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其本性要求整个社会更加严密地(

)

A.系统化

B.经济化

C.人性化

D.组织化

12.现代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是(

)

A.价值冲突现象

B.社会解组现象

C.文化严重失调现象

D.社会病态现象

13.个人社会化的第一要素是(

)

A.学校

B.伙伴群体

C.家庭

D.阶级

14.标志着犯罪社会学的形成是意大利犯罪学家菲利出版的(

)一书。

A.《犯罪心理学》

B.《犯罪社会学》

C.《社会心理学》

D.《社会学》

15.所谓小家庭是指人口数量在(

)人及以下的家庭。

A.3

B.5

C.4

D.6

16.

因社会结构的变迁而造成的人们地位的变化,这是指(

A.结构性流动

B.非结构性流动

C.代际流动

D.代内流动

17.

属于变迁性社会问题的是(

A.失业下岗问题

B.社会公平问题

C.农民流动问题

D.青少年犯罪

18、对角色领悟的进一步发展,也即人们实际的角色行为,这是(

)

A.角色领悟

B.角色实践

C.角色期待

D.角色期望

19.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下列属于婴儿期社会化的特点的是(

)

A.与同性朋友建立浓厚的友谊

B.获得亲密感

C.避免孤独

D.属于感知运动阶段

20.不属于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的中心概念“单位行动”的要素的是(

)

A.行动者

B.法律法规

C.目标

D.情境

21.个人在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中所引起的在时间和精力上的紧张,我们称之为(

)

A.角色冲突

B.角色紧张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22.依照人们对群体的归属感将社会群体划分为(

)

A.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B.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C.内群体和外群体

D.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23.不属于青少年同辈群体的特点的是(

)

A.交往对象是家庭以外的伙伴

B.成员国间交往的情感因素弱化

C.群体成员交往方式转向多样化

D.内聚力不强

24.有两对或两对以上都是异代的夫妇而没有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

A.核心家庭

B.联合家庭

C.大家庭

D.主干家庭

25.从社会变迁的规模来看,社会变迁可以分为(

)

A.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B.渐进变迁与突发变迁

C.进步变迁与倒退变迁

D.自发变迁与自觉变迁

26.社会变迁是社会关系基本形态的(

)

A.变化

B.革命

C.变异

D.延续

27.依照流动方向,社会流动可分为(

)

A.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B.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

C.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

D.群体性流动和非群体性流动

28.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活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其本性要求整个社会更加严密地(

)

A.系统化

B.经济化

C.人性化

D.组织化

29.现代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是(

)

A.价值冲突现象

B.社会解组现象

C.文化严重失调现象

D.社会病态现象

30.个人社会化的第一要素是(

)

A.学校

B.伙伴群体

C.家庭

D.阶级

31.标志着犯罪社会学的形成是意大利犯罪学家菲利出版的(

)一书。

A.《犯罪心理学》

B.《犯罪社会学》

C.《社会心理学》

D.《社会学》

32.所谓小家庭是指人口数量在(

)人及以下的家庭。

A.3

B.5

C.4

D.6

33.按照社会流动是否受到限制,我们可以将社会分成两种理想类型(

A.流动社会和非流动社会

B.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

C.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

D.自由社会和封闭社会

34.属于结构性社会问题的是(

A.社会公平问题

B.环境污染问题

C.拐卖人口问题

D.青少年犯罪

35.一个核心家庭加入非直系未婚家庭成员而组成的家庭被称为(

)

A.联合家庭

B.扩大家庭

C.核心家庭

D.特殊家庭

36.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译作(

)

A.《原强》

B.《群学肄言》

C.《社会学原理》

D.《人学研究》

37.继续社会化最突出的方面是婚姻生活的社会化和(

)

A.职业社会化

B.专业知识社会化

C.技能社会化

D.教育社会化

38.被称为社会生活形态的表达,是某一社会时期普遍流行的确定状态的是(

)

A.文化

B.社会化

C.文明

D.时尚

39.有两对或两对以上都是异代的夫妇而没有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

A.核心家庭

B.联合家庭

C.大家庭

D.主干家庭

40.从社会变迁的规模来看,社会变迁可以分为(

)

A.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B.渐进变迁与突发变迁

C.进步变迁与倒退变迁

D.自发变迁与自觉变迁

41.社会变迁是社会关系基本形态的(

)

A.变化

B.革命

C.变异

D.延续

42.改革前中国社会结构的特征有总体性和(

)

A.二元性

B.普遍性

C.二重性

D.层次性

43.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活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其本性要求整个社会更加严密地(

)

A.系统化

B.经济化

C.人性化

D.组织化

44.个人社会化的第一要素是(

)

A.学校

B.伙伴群体

C.家庭

D.阶级

45.标志着社区研究开始的著作是(

)

A.《一个农业社区的社会解剖》

B.《社区与社会》

C.《社区权力结构》

D.《中等市镇》

46.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的是(

)

A.孔德

B.斯宾塞

C.涂尔干

D.韦伯

47.(

)是社会变迁的基本前提

A.自然环境

B.人口状况

C.经济发展

D.科学技术

48.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布劳创立的社会学理论是(

)

A.冲突理论

B.结构理论

C.交换理论

D.后现论

49.在自然资源的分类中,空气属于(

)

A.生物资源

B.环境资源

C.矿产资源

D.替代资源

50.属于中国结构性社会问题的是(

)

A.农民流动

B.贫富分化

C.环境污染

D.青少年犯罪

51.按社会流动是否受到限制,我们可以把社会分成两种理想类型(

)

A.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

B.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

C.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

D.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

52.下列不属于社会控制手段的是(

)

A.宗教

B.习俗

C.隔离

D.政权

53.被严复翻译成中文《群学肄言》的社会学著作是斯宾塞的(

)

A.《社会静力学》

B.《社会学原理》

C.《社会学研究》

D.《伦理学原理》

54.在特定的时空情境中,一切偏离或违反了特定规范的行动属于(

)

A.违法行为

B.越轨行为

C.违警行为

D.违规行为

55.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被称为(

)

A.继续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次级社会化

D.再社会化

56.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被称为(

)

A.反社会化

B.文化社会化

C.价值社会化

D.反向社会化

57.符号互动论的主要倡导者是(

)

A.米德

B.布鲁默

C.库利

D.戈夫曼

58.霍尔提出,相距45厘米到约122厘米的距离是(

)

A.亲密距离

B.公众距离

C.个人距离

D.社会距离

59.一般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被称为(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完全家庭

60.我国社会学界大都将家庭生命周期分为六个阶段,其中从最后一个孩子出生之日起到第一个孩子离家之前,被称为(

)

阅卷人

A.家庭建立阶段

B.继续抚育阶段

C.家庭扩展阶段

D.家庭收缩阶段

61.利益群体可以分为机构性利益群体、社团性利益群体和自组性利益群体三类,这种分类是根据(

)

A.群体目标特点

B.群体组成形式

C.群体结构

D.群体功能

62.在组织控制中,对正在实际进行操作的组织成员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监控,使组织成员的行为始终指向组织的目标,这一过程被称为(

)

A.沟通控制

B.预先控制

C.反馈控制

D.现场控制

63.在组织管理的研究中,组织行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巴纳德

B.摩尔斯

C.洛斯奇

D.法约尔

64.在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中,社会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是(

)

A.价值要素

B.规范要素

C.组织要素

D.设备要素

65.中国学者自己的社区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

)

A.社会调查运动期间

B.城市社区运动期间

C.乡村建设运动期间

D.社会建设运动期间

66.介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之间的中间形态是(

)

A.城镇社区

B.集镇社区

C.乡镇社区

D.村落社区

67.促进社区居民的社会参与,培养社区居民的互助合作精神,提高社区居民自力更生和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属于社区发展的(

)

A.过程目标

B.根本目标

C.任务目标

D.基本目标

68.伦斯基的社会分层理论,被称为(

)

A.进化论

B.符号论

C.冲突论

D.功能论

69.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体制方面的变革而引起的规模较大的社会流动,被称为(

)

A.自由流动

B.垂直流动

C.结构流动

D.竞争流动

70.以与社会主流或主导文化所不同的文化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被称为(

)

A.偏差行动

B.偏差习惯

C.偏差文化

D.偏差心理

71.在关于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中,重视个人的精神、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的观点属于(

)

A.生物学解释

B.心理学解释

C.社会学解释

D.文化学解释

72.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这种控制形式是(

)

A.内在控制

B.内部控制

C.内化控制

D.内心控制

73.常见的恐怖活动形式之一是(

)

A.民族主义

B.极左翼

C.黑社会

D.劫持飞机

74.要把社会问题的防治放在全球环境中进行考察,这是社会问题防治的(

)

A.长期性思想

B.整体性思想

C.全球性思想

D.全局性思想

75.人们有意识地规划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的社会局部调整或全面改良的过程,被称为(

)

A.社会改良

B.社会革命

C.社会进步

D.社会改革

76.(

)也叫成就角色,指依赖社会成员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A.先赋角色

B.自致角色

C.规定性角色

D.开放性角色

77.

社会学家根据社会对角色有无明确的期望以及角色对期望的执行情况将角色划分为(

)。

A.

正式角色和非正式角色

B.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C.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D.工具性角色和表意性角色

78.以追求经济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角色被称为(

)。

A.表意性角色

B.开放性角色

C.工具性角色

D.规定性角色

79.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回答了“人为什么表演”和“人怎样表演”两个问题,围绕这两个问题,他发展了角色扮演的概念。他的理论被称为(

)。

A.符号互动理论

B.社会交换理论

C.想象性预演

D.拟剧理论

80.继续社会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突出的方面是(

)。

A.婚姻生活的社会化

B.职业社会化

C.A和C

D.以上均不对

81.有意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和接受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过程叫(

)。

A.再社会化

B.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逆向社会化

82.传统的受化者向施化者传授社会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被称为(

)。

A.再社会化

B.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逆向社会化

83.下列不属于社会化理论的选项是(

)。

A.库利的“镜中之我”

B.米德的“一般化他人”

C.社会交换理论

D.埃里克森的“八阶段论”

84.埃里克森“八阶段论”中,中年期是(

)的时期。

A.形成创造感避免停滞感

B.获得完美感,避免绝望感

C.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D.避免角色同一性的缺失

85.弗洛伊德认为,(

)的形成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D.潜意识

86.

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

A.

家庭

B.学校

C.同辈群体

D.大众媒体

87.

媒介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集中体现在(

)上。

A.

网络

B.电视

C.报纸

D.书籍

88.

中国社会化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方面。

A.

道德社会化的诸多困境

B.成人继续社会化面临的困难

C.A和B

D.以上均不对

89.

因某种宗教信仰而进行祷告、禁欲生活,因慈善事业而捐款、义务服务,这些都是(

)的行动范畴。

A.

目的理性

B.价值理性

C.情感行动

D.传统行动

90.

关于社会互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社会互动发生在至少两人之间

B.社会互动发生在面对面的场合

C.社会互动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中

D.“英雄联盟”游戏不是社会互动

91.

社会互动至少是发生在两个社会成员之间,因此,(

)就成为了社会互动的关键环节。

A.

意义理解

B.情境

C.外表

D.语言

92.

下列不属于竞争的特点是(

)。

A.

竞争是针对稀缺资源采取的社会行动

B.竞争目标在于获取稀缺资源

C.竞争者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D.竞争的目标在于打败竞争对手

93.

行动者对于同一稀缺资源而采取的斗争性的社会行动,指的是(

)。

A.

冲突

B.竞争

C.合作

D.调适

94.

不属于社会群体的特性是(

)。

A.

成员之间具有相对持久的社会关系

B.群体内部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C.多数群体具有共同的群体意识

D.多数群体没有共同的群体意识

95.

下列不属于次级群体的是(

)。

A.

军队

B.企业

C.学校

D.家庭

96.社会互动至少是发生在两个社会成员之间,因此,(

)就成为了社会互动的关键环节。

B.

意义理解

B.情境

C.外表

D.语言

97.下列不属于竞争的特点是(

)。

B.

竞争是针对稀缺资源采取的社会行动

B.竞争目标在于获取稀缺资源

C.竞争者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D.竞争的目标在于打败竞争对手

98.行动者对于同一稀缺资源而采取的斗争性的社会行动,指的是(

)。

B.

冲突

B.竞争

C.合作

D.调适

99.不属于社会群体的特性是(

)。

B.

成员之间具有相对持久的社会关系

B.群体内部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C.多数群体具有共同的群体意识

D.多数群体没有共同的群体意识

100.下列不属于次级群体的是(

)。

B.

军队

B.企业

C.学校

D.家庭

101.

)具有对照比较功能和价值规范功能,因此它是个人社会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A.

所属群体

B.正式群体

C.参照群体

D.内群体

102.

从群体规模上来说,(

)人群体是最稳定的群体。

A.3-5

B.4-6

C.5-7

D.6-8

103.

从群体规模上来说,(

)人群体可能给成员提供最好的机会和最少的紧张感。

A.5

B.6

C.7

D.8

104.

下列不属于影响群体凝聚力强弱的主要因素的是(

)。

A.

群体与成员的利益关系

B.群体内人际关系状况

C.工作任务的目标结构

D.他群体内部冲突

105.

社会系统提供排泄敌对和进攻情绪的制度,被科塞形象地称为(

)。

A.

安全阀制度

B.水笼头制度

C.自我修复制度

D.自我保护制度

“亲密与孤独”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主要是指(

)时期的特征。

婴儿

B.学龄

C.青年

D.中年

107.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

A. 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 联合家庭

D. 其他家庭

108.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

A. 朋友谈心

B. 观众看电影

C. 顾客的摩肩接踵

D. 乘客之间前拥后挤

109.社会保险是(

)。

A. 社会救助

B. 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C. 社会福利

D. 人身、人寿保险

110.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

A. 人际关系密切

B. 规模较小

C. 存在长久

D. 综合性功能

111.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哪种类型。

消极的控制

B. 外在的控制

C. 积极的控制

D. 非正式的控制

112.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

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

社会进化论

B.历史循环论

C.社会均衡论

D.历史三阶段说

113.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教师,这种流动称作(

A.个人流动

B.代内流动

C.向上流动

D.水平流动

114.(

)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

A.人口问题

B.失业问题

C.环境问题

D.贫穷问题

115.对贫穷问题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

经济学定义

B.政治学定义

C.社会文化的定义

D.环境学定义

116.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这是哪种越轨行为理

论(

A.社会失范论

B.标签论

C.亚文化群体论

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117.手段-目的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

“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

此是(

A逃避行为

B.形式主义

C.创新

D.反叛

118.“不同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A.冲突

B.竞争

C.合作

D.顺应

119.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A.复式角色

B.角色丛(角色集)

C.实际角色

D.自致角色

120.

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A.

交换关系

B.索取关系

C.对立关系

D.奉献关系

121.

在许多发达国家,

出现了的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

这种现象被称为

A.过度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郊区化

D.城乡融合

122.

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

A.城乡对立

B.缩小城乡差别

C.农村发展为城市

D.城乡协调发展

123.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

A.帕森斯

B.斯宾塞

C.库利

D.丁伯根

124.孔德在(

)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A.《社会学研究》

B. 《社会学原理》

C. 《实践哲学教程》

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125.“镜中我”是(

)提出的

A.米德

B.库利

C.布鲁默

D.托马斯

126.“工作安定”属于(

)需要

A.生理的

B.安全的

C.归属的

D.自尊的

127.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A.弗洛伊德

B、莱格

C、米德

D、马斯洛

128.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一个社会学家(

A.迪尔凯姆

B、帕森斯

C、韦伯

D、吴文藻

12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A.再社会化

B、特殊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130.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

131.首先提出“社会学”一词的是(

)

A.孔德

B、斯宾塞

C.韦伯

D、马克思

132.只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异代夫妇而没有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类型是(

)

A.联合家庭

B、主干家庭

C.核心家庭

D、残缺家庭

133.从众行为是一种(

)

A.消极行为

B、积极行为

C、既有消极的,又有积极的

D、价值中立的

134.

再社会化主要是指对(

)

A.成年人

B、成年人

C、离轨和犯罪者

D、老年人

135.

具有规模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等特征的群体是(

)

A.内群体

B、成员群体

C、首属群体

D、大群体

136.一般认为,社区概念由(

)提出。

A.德国藤尼斯

B、美国帕克

C、美国林德

D、法国迪尔凯姆

137.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

)

A.偶婚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

D、专偶制家庭

138.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的控制,称(

)

A、制度化控制

B、非制度化控制

C、外在控制

D、内在控制

13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

)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性。

A.大众传媒

B、家庭

C、阶级

D、同辈群体

140.按照流动的参照物划分,社会流动可分为(

)

A.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

B、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C、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

D、向下流动和向上流动

141.要求公民遵守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社会规范应属于(

)的内容。

A.政治社会化

B、性别角色社会化

C、技能社会化

D、行为社会化

142.以下不属于社会变迁的内容的是(

)

A.自然环境

B、组织结构

C、生活方式

D、社会基本结构

143.科塞认为,社会系统往往为人们提供排泄敌对情绪和进攻性情绪的制度,即(

)。

A、社会保障制度

B、安全阀制度

C、社会安全制度

D、社会政治制度

144.属于人群类别的是(

A.游伴群

B、消费者协

C、候车群

D、工会

145.(

)统计是根据抽样资料推断总体参数的方法。

A.定性

B、定量

C、描述

D、推沦

146.由个人努力、偶然的机遇等而导致的社会流动是(

)。

A.自由流动

B.结构性流动

C.垂直流动

D.水平流动

147.与一般的社会群体相比,社区首要的特点是(

)。

A.成员彼此交往

B.以一定的地域为基础

C.成员有共同目标

D.有共同价值观念

148.我国现在和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的核心社会问题是(

)。

A.人口与就业

B.资源与环境

C. 改革与开放

D.民族与统一

149.社会变迁的具体道路是(

)

A.直线式的前进

B.循环式的前进

C.波浪式的前进

D.曲折的倒退

150.城市有别于乡村的根本特征是(

A.人口多

B.交通发达

C.生活水平高

D.集中度高

151、社会学家(

)最先将社会角色一词运用到社会心理学领域。

A.芝加哥学派

B.斯宾塞

C.米德

D.林顿

152、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是:(

A.社会角色的确定

B.社会角色的表现

C.社会角色的扮演

D.社会角色的失调

153、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或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这是:

A.角色冲突

B.角色不清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154、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稳定的社会形式是(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扩大家庭

155、有上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称这为(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丁克家庭

156、霍桑实验提出了(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动人”假设

D.“自我实现人”假设

157、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被称为(

)

A.继续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次级社会化

D.再社会化

158.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被称为(

)

A.反社会化

B.文化社会化

C.价值社会化

D.反向社会化

159.符号互动论的提出者是(

)

A.米德

B.布鲁默

C.库利

D.戈夫曼

160.霍尔提出,相距45厘米到约122厘米的距离是(

)

A.亲密距离

B.公众距离

C.个人距离

D.社会距离

161.一般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被称为(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完全家庭

162.我国社会学界大都将家庭生命周期分为六个阶段,其中从最后一个孩子出生之日起到第一个孩子离家之前,被称为(

)

A.家庭建立阶段

B.继续抚育阶段

C.家庭扩展阶段

D.家庭收缩阶段

163.利益群体可以分为机构性利益群体、社团性利益群体和自组性利益群体三类,这种分类是根据(

)

A.群体目标特点

B.群体组成形式

C.群体结构

D.群体功能

164.在组织控制中,对正在实际进行操作的组织成员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监控,使组织成员的行为始终指向组织的目标,这一过程被称为(

)

A.沟通控制

B.预先控制

C.反馈控制

D.现场控制

165.在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中,社会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是(

)

A.价值要素

B.规范要素

C.组织要素

D.设备要素

166.中国学者自己的社区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

)

A.社会调查运动期间

B.城市社区运动期间

C.乡村建设运动期间

D.社会建设运动期间

167.介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之间的中间形态是(

)

A.城镇社区

B.集镇社区

C.乡镇社区

D.村落社区

168.促进社区居民的社会参与,培养社区居民的互助合作精神,提高社区居民自力更生和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属于社区发展的(

)

A.过程目标

B.根本目标

C.任务目标

D.基本目标

169.伦斯基的社会分层理论,被称为(

)

A.进化论

B.符号论

C.冲突论

D.功能论

170.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体制方面的变革而引起的规模较大的社会流动,被称为(

)

A.自由流动

B.垂直流动

C.结构流动

D.竞争流动

171.以与社会主流或主导文化所不同的文化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被称为(

)

A.偏差行动

B.偏差习惯

C.偏差文化

D.偏差心理

172.在关于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中,重视个人的精神、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的观点属于(

)

A.生物学解释

B.心理学解释

C.社会学解释

D.文化学解释

173.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这种控制形式是(

)

A.内在控制

B.内部控制

C.内化控制

D.内心控制

174.常见的恐怖活动形式之一是(

)

A.民族主义

B.极左翼

C.黑社会

D.劫持飞机

175.要把社会问题的防治放在全球环境中进行考察,这是社会问题防治的(

)

A.长期性思想

B.整体性思想

C.全球性思想

D.全局性思想

176.人们有意识地规划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的社会局部调整或全面改良的过程,被称为(

)

A.社会改良

B.社会革命

C.社会进步

D.社会改革

177、城市社区的社会关系以(C

)为主。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混合关系

178、社会制度最核心的构成系统是(

A.理念系统

B.规范系统

C.设备系统

D.制度系统

179、对社会制度提出中观层面功能分析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马克思

B.尼采

C.韦伯

D.默顿

180、社会制度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

A.理念系统

B.规范系统

C.设备系统

D.制度系统

181.

一般地说,家庭建立的基础是

A.

生产关系

B.婚姻关系

C.亲子关系

D.抚养与赡养关系

182.

居民的组织程度高,组织结构复杂的是(

)。

A、

城市社区

B、农村社区

C、郊区

D、城乡融合区

183.

在西方社会学中,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

)

A.

马克思

B.韦伯

C.涂尔干

D.戴维斯与摩

184、

阶级的产生需要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出现了

剩余产品;二是出现了

(

)

A.

奴隶主

B.暴力

C.私有制

D.奴隶

185、

阶级产生的根源是(

A.

社会经济

B.剥削压迫

C.私有制

D.社会不平等

186、

从社会流动的动因来看,我国目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属于(

)

A.

结构性流动

B.自由流动

C.垂直流动

D.水平流动

187、

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

)

A.

水平流动

B.向下流动

C.向上流动

D.其它

188、1887

年德国社会学家

F·滕尼斯发表的(

)被认为是社会学研究社区的标志。

A.

《经济与社会》

B.《社区与社会》

C.《社区》

D.《中等市镇》

189、

世界上人口城市化最早的国家是(

)

A.

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190、

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

)。

A.

工业化

B.经济发展

C.农业发展

D.服务性发展

191、

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

A、

过度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郊区化

D、城乡融合

192、

对贫困的定义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

)。

A、

经济学定义

B、政治学定义

C、社会学定义

D、环境学定义

193、

提出社会失范的是(

)。

A、

罗斯

B、默顿

C、迪尔凯姆

D、韦伯

194、

根据离轨行为的“标志论”解释,产生离轨行为的原因是

(

)

A.

离轨者为了缓解下意识的犯罪感

B.

社会的解体

C.

离轨者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

D.违背官方社会控制机构制定的离轨准则

195、

根据社会约束力的弱强,以下排序中正确的是(

)

A.

法律、道德、风俗习惯、宗教

B.法律、宗教、风俗习惯、道德

C.风俗习惯、道德、宗教、法律

D.风俗习惯、宗教、道德、法律

196、

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宏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哪种类型。

A、

消极的控制

B、外在的控制

C、积极的控制

D、非正式控

197、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是哪种社会变迁理论。

(

)

A、

历史循环论

B、社会进化论

C、社会均衡论

D、社会流动论

198、

社会进化论学说,来源于(

)。

A.

社会冲突论

B.结构功能论

C.社会循环论

D.生物进化论

199、

一种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称

(

)

A.

社会进化

B.社会改革

C.社会革命

D.社会倒退

200.

政治现代化的根本标志是

(

)

A.

民主化

B.多党制

C.世俗化

D.议会制

附:单项选择题答案

1-

5

CDBBA

6-10

CAACA

11-15

DCCBC

16—20

ACBDB

21-25

BCDCC

26-30

BADAC

31-35

ABAAB

36—40

BACDA

41-45

CADCB

46-50

ABCBB

51-55

ACCBA

56-60

DACAB

61-65

BDADC

66-70

BAACC

71-75

BAADD

76-80

BACDC

81-85

ADCAC

86-90

ABCBD

91-95

ADADD

96-100

ADADD

101-105

CCADA

106-110

CAABA

111-115

CADCA

116-120

BBBBA

121-125

BDACB

126-130

BDCDB

131-135

ABCCC

136-140

ADDDB

141-145

AABCB

146-150

ABACD

151-155

CCAAA

156-160

BADAC

161-165

ABBDD

166-170

CBAAC

171-175

CBAAC

176-180

DCBDA

181-185

BABCC

186-190

ACBBA

191-195

BACDC

196-200

CADCA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最突出的社会互动理论有(

)

A.符号互动论

B.冲突论

C.拟剧论

D.交换论

E.常人方法学

2.社区的构成要素包括(

)

A.人口

B.区位

C.经济

D.文化

E.组织

3.

属于失业原因的是(

)

A.自愿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教育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E.季节性失业

4.孔德认为,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这些方法包括(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实证法

E.统计法

5.社会福利包括(

)

A.社会救济

B.社会保险

C.社会服务

D.公共福利

E.社会保障

6.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

A.经济现代化

B.政治现代化

C.城市化

D.组织管理现代化

E.人的现代化

7.社会群体的基本特性包括(

)

A.成员之间有相对持久的社会关系

B.存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

C.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D.多数成员具有共同的群体意识

E.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

8.血缘关系中的暴力有哪些形式?(

)

A.兄弟姐妹之间的暴力冲突

B.父母虐待子女的暴力冲突

C.子女虐待父母的暴力冲突

D.父母间的暴力冲突

E.婆媳间的暴力冲突

9.社会化的主要功能包括(

)

A.文化传承

B.结构整合

C.社会冲突

D.社会稳定

E.个人自我完善

10.偏差行为的负功能有(

)

A.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B.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C.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

D.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E.有助于社会预警

11.属于集合行为的常见类型有(

)

A.时尚

B.个人崇拜

C.骚动

D.恐慌

E.时髦

12.当代犯罪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倾向有(

)

A.社会结构理论

B.交换理论

C.社会(化)

过程理论

D.越轨理论

E.社会冲突理论

13.群体的特征表现在(

)

A.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

B.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

C.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

D.有一定的行为准则

E.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14.中国目前的家庭制度兼具传统和现代双重特征,主要表现有(

)

A.家庭结构和功能的过渡性

B.家庭关系和分工的过渡性

C.家庭问题的复杂性

D.家庭规模的小型化

E.家庭成员的个性化

15.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

A.阶级理论的目的在于调和阶级矛盾和冲突

B.社会分工是阶级产生和演变的基础

C.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占有关系是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准

D.共同的生活方式、阶级利益和教育程度是划分阶级的必要条件

E.阶级的划分排除了社会分层的方法

16.偏差行为的负功能有(

)

A.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B.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C.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

D.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E.有助于社会预警

17.社会化的主要功能包括(

)

A.文化传承

B.结构整合

C.社会冲突

D.社会稳定

E.个人自我完善

18.家庭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庭的主要功能有(

)

A.规范性行为功能

B.经济生活功能

C.精神生活功能

D.教育功能

E.抚养、赡养功能

19.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包括(

)

A.社会变革的需要

B.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C.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D.阶级斗争的需要

E.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

20.第三部门与政府部门在组织体制上的最大区别在于(

)

A.依靠成员的志愿参与

B.不采取科层制的组织体制

C.组织机构的自主管理

D.提供公共物品

E.公共物品提供的普遍性

21.根据交往的性质,把社会交往划分为(

A.竞争

B.合作

C.冲突

D.顺应

22.人类生存环境包括(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政治环境

D.经济环境

23.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信号刺激分为(

A.

第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

C.第三信号系统

D.第四信号系统

24.

社会流动按照流动主体划分为(

A.

个人流动

B.家庭流动

C.群体流动

D.集体流动

25.

社会保障的特点有(

A.经济保障

B.社会性

C.合法性

D.人道主义

26.

人文环境失调包括(

A.

社会关系失调

B.人与环境关系失调

C.群体失调

D.地区失调

27.

道德是靠(

)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的

A.

人们的内心信念

B.社会舆论

C.法律

D.规范

28.

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

普遍性

B.变异性

C.相对稳定性

D.阶级性

29.维科认为世界民族都经历了(

)的历史阶段。

A.神的统治

B.贵族统治

C.人民统治

D.氏族统治

30.

社会保障包括(

)几项内容。

A.

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援助

31.

我国人口问题的成因(

A.

政治原因

B.人口惯性

C.文化的影响

D.社会因素的影响

32.

社会工作的方法主要包括(

A.

个案工作

B.团体工作

C.社区工作

D.集体工作

33.

解释贫穷问题的理论有(

A.

贫穷的恶性循环论

B.贫穷文化论

C.社会环境剥夺论

D.人口基础论

34.

社会分层的标准有(ABC

A.财富

B.声望

C.权力

D.职业

35.

初级社会群体一般包括(

)三种形式。

A、

乡村

B、家庭

C、邻里

D、儿童游戏群体

E、社区

36.

根据人口与地域两个特征可以把社区划分为(

A、

大型社区

B、巨型社区

C、中型社区

D、微型社区

E、小型社区

37.

社会舆论的基本特点有(

A、

现实性强

B、集体的产物

C、大众传播

D、宣传重点

E、群体事件发生

38.

社会控制的目的是使人们遵从(

A、

教育制度

B、社区行为规范

C、社会行为规范

D、法律和道德规范

E、宗教信仰

39.

我国农村保障工作的主要范畴有(

A、

农村救灾

B、

“五保”制度

C、合作医疗

D、扶贫

E、文化建设

40.

集体行为的类型有(

A、

骚动

B、传闻

C、社会动荡不安

D、社会运动

E、文化断裂

41.

家庭的发展经历的阶段有(

A、

血缘家庭

B、普那路亚家庭

C、对偶家庭

D、一夫一妻制家庭

E、母系或父系家庭

42.

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A、

传授生活技能

B、教导社会规范

C、指点生活目标

D、提供角色人选

E、接受社会文化

43.

家庭的主要功能有(

A、

愉悦功能

B、生物功能

C、抚养和赡养功能

D、休息和娱乐功能

E、经济功能

44、

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简括为(

)。

A、

文化适应性

B、政治社会化

C、行为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

E、技能社会化

45.

社区的构成要素包括(

)。

A、

人口

B、地理环境

C、经济和社会活动

D、文化

E、群体和组织

46.

在韦伯看来,科层制是根据合理化原则组织的,它的特征包括(

)。

A、

稳定的职务等级

B、严格规定的职务权限

C、固定的薪金报酬

D、有个人自由并仅仅听命于公务上的职责

E、服从严格而统一的工作纪律和监督

47.

对中国社会运行与发展影响较大的人口结构问题有(

)。

A、

人口老龄化

B、出生性别比失调

C、婚龄妇女较多

D、虐待女童

E、城乡人口失衡

48.

用特定形式的社会精神和信仰来制约生活,使得社会按照集体生活的原则展开它的活动,

维护着社会进程的社会规范有(

)。

A、

风俗

B、习惯

C、道德

D、宗教

E、法律

49.

社会制度的特征有(

)。

A、

时空上的普遍性

B、强制性

C、变异性

D、相对稳定性

E、阶级性

50.

集合行为的特点是(

)。

A、

人数众多

B、无组织

C、不稳定

D、非常规

E、自发性

51.

社会文化的传播有两种不同的渠道(

A、

正式的

B、正规的

C、非正规的

D、非正式的

52.

人类社会化的生物基础包括(

A、

人有脑力劳动的条件

B、人有较长依赖生活期

C、人有语言能力

D、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E、人的文化适应性

53.

以组织的功能为标准可以把社会组织划分为(

A、

经济组织

B、政治组织

C、文化教育组织

D、军事组织

E、艺术团体组织

54、文化的功能主要有(

A.文化是社会或者民族分野的标志

B.文化使社会的规范系统化

C.文化是社会整合的基础

D.文化关乎国家的稳定

E.文化塑造社会的人

55、文化的冲突类型主要包括(

A.区域性文化冲突

B.集团性文化冲突

C.阶级性文化冲突

D.民族性文化冲突

E.时代性文化冲突

56、文化融合的方式主要有(

ABCDE

A.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B.文化的适应

C.外来文化的本土化

D.文化的转型

E.文化的更新

57、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大众传媒主要有(

)。

A.报纸

B.杂志

C.广播

D.电视

E.因特网

58、继续社会化通常发生在(

)时期

A.儿童时期

B.青少年时期

C.青年时期

D.中年时期

E.老年时期

59、农民工的再社会化过程主要有(

)。

A.谋生技能的再社会化

B.价值观念的再社会化

C.行为规范的再社会化D.自我意识的再社会化

E.生活方式的再社会化

60、常见的社会角色失调有以下几种情况

(

)

A.角色行为

B.角色冲突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E.角色失败

61、根据维系群体成员关系的性质不同可以将社会群体划分为(

A.血缘群体

B.地缘群体

C.业缘群体

D.志缘群体

E.趣缘群体

62、以下各种称谓在使用中有哪些与“非政府组织”的涵义相近?(

)

A.NGO

B.非营利组织

C.第三部门

D.民间组织

E.社会团体

63、农村社区的特点主要有(

)。

A.居民所从事的职业以农业为主

B.人口密度小,人口素质较高

C.居民生活方式传统色彩较浓

D.社会组织较简单

E.社会问题较单一

64、按照区位体系划分法,可以将社区分为(

)。

A.基本服务社区

B.商业社区

C.居住社区

D.工业城镇

E.缺乏自身明确的经济基础得社区

65、城市社区社会关系的特点主要有(

)。

A.具有异质性

B.具有匿名性

C.具有非个性化

D.具有多元化倾向

E.组织功能专业化

66、社会制度的特征主要有(

A.强制性

B.社会性

C.历史性

D.约定性

E.体系性

67、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

)

A.物质形态要素

B.精神形态要素

C.意识形态要素

D.语言符号要素

E.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

68.

群体的特征表现在(

)

A.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

B.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

C.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

D.有一定的行为准则

E.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69.

社会控制的非强制性手段包括

(

)

A.

说服劝告

B.调解

C.经济处罚

D.道德反省

E.舆论压力

70.

从社会学角度来理解社会控制,其内容是

(

)

A.

对情感的社会控制

B.对社会行为的控制

C.对社会文化的控制

D.

对社会关系的控制

E.

对社会价值的控制

71.

现代社会变迁的特点有

(

)

A.

速度日趋加快

B.受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

C.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D.受人们自觉控制的程度不断提高

E.相关性日趋增强

72.

我国家庭的发展,出现了同西方家庭发展相同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A.

家庭规模小

B.家庭功能有所变化

C.对家庭价值的认识趋向现代化

D.家庭规模扩大

E.对家庭价值的认识出现后现代意识

73.

帕森斯认为群体具有的功能有

A.

适应环境

B.实现目标

C.统一内部

D.维持价值

E.更新价值

74.

宏观社会控制包挂哪些方面的控制

A.

政治

B.经济

C.文化

D.意识形态

E.心理

75、

社会主义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A.

人口基数大.

增长诀

B.过剩人口多

C.人口素质低

D.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E.出生率高

76.

家庭纵向关系是指(

A.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B.夫妻关系

C.婆媳关系

D.姑嫂关系

E.兄妹关系

77.

心理学家马斯洛阐述的人类需要层次包括(

A.

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生产的需要

D.尊敬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78.

韦伯把所有权威分为三种理想的类型,它们分别是(

)

A.

老人型权威

B.

传统型权威

C.

个人魅力型权威

D.组织型权威

E.法理型权威

79.

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包括(

)

A.

导进整合

B.

价值整合

C.

结构整合

D.规范整合

E.

人格整合

80.

人口的自然构成包括(

)

A.

出生地构成

B.性别构成

C.

年龄构成

D.婚姻状况构成

E.残疾人员状况构成

81.

同辈群体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它的构成条件为(

)

A.

年龄

B.文化

C.

性别

D.职业

E.志趣

82.个人社会化的环境要素有(

)

A.

家庭

B.

学校

C.

群体

D.工作单位

D.

社区

83.

下面哪些群体属于首属群体

(

)

A.

家庭

B.

社团

C.

学校

D.邻里

E.

游戏伙伴

84.

偶婚制家庭的特征是(

)

A.同血缘内的同辈和姐妹组成夫妻集体

B.一个男子同时有许多妻子,但其中有一个是主要的,称主妻

C.

一个女子同时有许多丈夫,但其中有一个是主要的,

称主夫

D.同血缘的一群兄弟和另一血缘的一群姐妹结成夫妻集团

E.排除了同一血缘内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关系

85.

从社会学角度来理解社会控制,其内容是

(

)

A.

对情感的社会控制

B.对社会行为的控制

C.对社会文化的控制

D.

对社会关系的控制

E.

对社会价值的控制

86.

社会学研究的领域包括(

)

A.

关于社会问题方面的社会学

B.生活形式方面的社会学

C.关于自然现象与社会关系方面的社会学

D.关于意识形式的社会学

E.边缘学科性质的社会学

87.

下列哪些属于文化传播的媒介(

)

A.

旅游者

B.火车

C.电话、

D.报刊

E.电影

88.

人口的社会构成包括(

)。

A.

民族构成

B.家庭构成

C.宗教信仰构成

D.文化教育程度构成

E.职业和行业构成

89.

关于群体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个人的简单相加

B.社会关系的实体

C.人类生产的基本场所

D.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单位

E.社会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90.

现代形式的组织结构有(

)。

A.

矩阵制

B.直线职能参谋制

C.事业部制

D.职能制

E.直线制

91.

“信息社会论“认为,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是一个重大的转折。信息社会同

工业社会相比,有许多崭新的特征(

)。

A.

信息成为战略资源

B.价值的增长主要依靠资本

C.先进的通讯与信息系统成为社会改革的手段

D.价值的增长主要依靠知识

E.技术成为战略资源

92.

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开放的社会分层结构的特点(

)。

A.

人们的社会地位是根据种族、性别、家庭背景等一些特征决定的

B.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机会是平等的

C.社会流动性大大增强了

D.消除了一切人身依附关系和社会流动中的制度性障碍

E.地位的获得是以个人的才能与成就为条件的

93.

建国初期,我国社会包括哪些基本阶级(

)。

A.

小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知识分子

D.工人阶级

E.农民阶级

94.

个人社会化的结果包括(

)。

A.

获得人格和自我

B.培养社会角色

C.满足情感需求

D.实现文化转移

E.完成世代交替

95.

社会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

A.

和平请愿

B.静坐抗议

C.骚乱

D.集会游行

E.暴力革命

96.

舆论控制属于(

)。

A.

制度化控制

B.非制度化控制

C.外在控制

D.内在控制

E.微观控制

97.

城市化水平在正常情况下,主要取决于(

)。

A.

新建城市的兴起

B.农业发展水平

C.城市工业与服务业的就业增长

D.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程度

E.人口的机械增长

98.

社会控制的工具性手段包括(

)

A.身体惩罚

B.精神惩罚

C.组织处分

D.说服劝告

99.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

凡人类有意无意地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

B.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

C.文化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

D.文化是社会遗产

E.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100.

根据人们扮演的心理准备,社会角色可分为

(

)

A.

先赋角色

B.自致角色

C.自觉的角色

D.不自觉的角色

E.规定性角色

附:多项选择题答案

1.

ACE

2.ABCDE

3.ABCDE

4.ABC

5.ABCD

6.

ABCDE

7.ABD

8.ABC

9.ADE

10.ABCD

11.ABCDE

12.ACE

13.ABCDE

14.ABD

15.BCDE

16.ABCD

17.ADE

18.ABCDE

19.ABC

20.ABCD

21.ABCD

22.AB

23.AB

24.ABC

25.ABCD

26.AB

27.AB

28.ABCD

29.ABC

30.ABC

31.ABCD

32.ABC

33.ABC

34.ABC

35.BCD

36.BCD

37.ABC

38.CD

39.ABCD

40.ABCD

41.ABCD

42.ABDE

43.ABCDE

44.BCDE

45.ABCDE

46.ABCD

47.ABE

48.CD

49.ABCDE

50.ABCD

51.AD

52.ABC

53.ABCDE

54.ABCE

55.ABCDE

56.ABCDE

57.ABCDE

58.DE

59.ABCDE

60.BCDE

61.ABC

62.ABCDE

63.ACDE

64.ABDE

65.BC

66.ABCDE

67.ABDE

68.ABCDE

69.ABDE

70.BDE

71.ABCD

72.ABC

73.ABCD

74.ABCD

75.ABCD

76.AC

77.ABDE

78.BCE

79.BCD

80.BCE

81.ABCDE

82.ABCD

83.ADE

84.BC

85.BDE

86.ABCDE

87.ABCDE

88.ABCDE

89.BCDE

90.AC

91.ACD

92.BCDE

93.ABDE

94.ABDE

95.ABDE

96.BC

97.BD

98.ABCD

99.ABCDE

100.CD

三、简答题

1.简述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相同点。

2.简述文明与文化的区别?

3.如何理解社会互动?

4.社会变迁的类型都有哪些?

5.简述社会角色的概念。

6.简述社会控制的概念。

7.简述社会流动的概念。

8.简述城市化的概念。

9.简述社会行动的概念。

10.简述同辈群体的概念。

11.简述角色冲突的概念。

12.简述社会分层的概念。

13.简述社会化的概念。

14.简述虚拟角色的特点。

15.社会互动中竞争有什么特点?

16.简述社区的构成要素。

17.简述城市化的概念。

18.社会制度的功能有哪些?

19.社会福利的功能有哪些?

20.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附:简答题答案

1、简述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相同点。

答案要点:1.它们均具有多种多样的丰富内涵,二者都是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理论的核心概念2.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既是一种政府行为、一种价值观念、一个核心概念和一个学术领域,又是一种制度安排、一种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3.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概念和制度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二者的互动关系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在不同社会文化处境下有所不同;4.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都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制度性安排;5.从广义角度看,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都是为了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

2、简述文明与文化的区别?

答案要点:文明是一种流行中的生活形态,而文化则是一种已然形成的行业模式;文明不仅包括非物质的内容,更包括十分丰富的物质内容,而文化作为一种行为模式则是非物质形态的,不包含物质对象的内容;从诞生时间来看,文化要早于文明,文明的出现是语言文字诞生后的事情;文明多反映人类积极进步的生活形态,而文化则是包罗万千的,它是一切行为模式的总和,不管是积极进步的,还是消极落后的。

3.如何理解社会互动?

答案要点:社会互动发生在至少两人之间;社会互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社会互动是以信息传递为基础的交互行动,包括思想和情感等方面的内容;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社会互动可以不仅仅发生在面对面的场合,现代科学技术与发明创造将时空分离,实现了“不在场”的互动;社会互动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同一行动在不同的情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4.

社会变迁的类型都有哪些?

答案要点:

1)

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当各个社会要素的变化产生合力,引起社会体系大规模变化时,即发生整体变迁;局部变迁仅发生在社会某些要素自身或它们之间,有时方向和速度上与整体变迁不完全一致。2)

社会进步与社会倒退:凡社会变迁的方向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社会成员全面发展时,是一种社会进步;反之,则是倒退性的变迁。3)

社会进化与社会革命:社会进化是社会有秩序、缓慢的和持续性的变迁,是社会量变和部分质变的过程;社会革命是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和质的飞跃。4)

自发性社会变迁与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自发的社会变迁是指人类在很多方面对于社会变化的方向、目标和后果没有理性的认识,只是盲目地参与和顺从;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指人们对社会变迁的过程、方向、速度、目标和后果实行有计划的指导和控制。

5、答案要点:由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社会期望与个体的行为模式之间的统一。

6、答案要点:一切以维持社会整合为目的的、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及观念加以约束、引导和管理的制度或手段。

7、答案要点:人们在社会结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

8、答案要点:是指一种双向的过程,一方面是指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使城市数量增加和规模增大,城市人口增加;另一方面是指农村中的城市特质的增加。

9.社会行动

答案要点:是指行动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对所采取的手段与客观情境条件加以控制和利用,并遵循一定规范的行动。

10.同辈群体

答案要点: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类非正式初级群体。

11.角色冲突

答案要点:是指人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由于不同角色规范的不同要求,而引起人们某一具体角色扮演的矛盾和冲突。

12.社会分层

答案要点: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13.社会化

答案要点: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正是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14.简述虚拟角色的特点。

角色扮演的随意性;角色规范的缺失;虚拟角色与现实角色的冲突;理想角色与现实角色的冲突。

15.社会互动中竞争有什么特点?

竞争是针对相同目标采取的社会行动,目标不同,不会形成竞争;

竞争是针对稀缺资源采取的社会行动;

竞争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竞争目标在于获取稀缺资源,而不是打败竞争对手。

16.简述社区的构成要素。

一个社区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一定的地域、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特有的文化、社区认同感。

17.

简述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是指一种双向过程。一方面是指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使城市数量增加和规模增大,城市人口增加;另一方面是指农村中的城市特质的增加。

18.

社会制度的功能有哪些?

社会制度有助于各种社会系统适应环境;

社会制度有助于各种社会系统实现自己的目标;

社会制度有助于各种社会系统的整合;

社会制度有助于各种社会系统内部保存和传递社会基本价值规范,使之不受系统内社会成员更替的影响;

社会制度有助于个人的社会行动。

19.社会福利的功能有哪些?

保护功能、调节功能、稳定功能、促进功能

20.

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

以民主和法制为核心的政治现代化;

城市化;

以科层制为核心的组织管理的现代化;

以理性化为核心

的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

四、论述题

1.

请联系中国实际试述全球化与中国的关系。

2.请结合实例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

3.试述科层制的特征并分析其优点和弊端。

附:论述题答案

1.请联系中国实际试述全球化与中国的关系。

答案要点:全球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根本趋势,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历史就是被强制性纳入全

球化进程的历史,

1978

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战略,

主动地、

深入地参与到全球化进程的各个领域之中,

这场席卷全球的大变革,使中国与世界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中国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注入了新的

活力。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改革开放使中国越来越融入到全球化进程当中,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

1、在经济上,我国经济同国际市场逐渐接轨,进出口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外资在投资与经

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扩大。

2、在政治上,中国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加强了与西方各国的接触,融洽了曾经因冷战而冻结的关系,可

以更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成为多极中的一极。

3、在文化上,

“思想解放”运动为全球先进思想文化的引入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全球文化同中国文化交流

与融合的机遇。

二、目前面临的挑战

当然全球化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在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更多的是带来冲击与挑战。目前我国

现代化建设中所遇到的诸多困难与矛盾,都在一定程度上与此有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居支配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和“边缘”的

地位。

2、在政治方面,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动摇了西方霸权的地位,引起它们的恐慌。随

着中国对全球化参与程度的加深,中国的文化建设受到了两方面的挑战。

3、国家安全方面,目前还存在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

并不乐观。

2.请结合实例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

当代中国社会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可以通过六个层面的演化过程来说明:

第一层为结构问题层。这是指由结构性利益失衡造成、弥散在事发地区的“气”

。失衡与弥散是这层“气”的基本特

征。在一个牵连广泛、影响深远、关系复杂的社会大转型中,出现较为普遍的利益失衡问题,这本来不足为奇。但现在问 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社会目前在市场转型中并没有建立起足够充分的利益诉求机制,同时也还缺乏建设“安全阀”制度的敏

感性。

许多基层政府习惯于用高压手段来处理利益纷争。

利益受到损失或威胁的一些底层群体不仅实际问题长期得不到解

决,而且心中的怨气还无从发泄,造成心理严重失衡,官民对立的情绪较为普遍。威权体制这种结构性因素决定了利益冲

突和心理对抗常常难以通过制度化、理性化的式来化解。很多情况下,底层的不满一方面在高压下遭到压抑,另一方面却

又正是在高压下得到积累、强化和扩散,并在寻求着以非制度化、非理性的方式释放的时机。第二层为道德震撼层。这是指某些具有“道德震撼”性质的触发事件将“气”从弥散状态转入凝聚状态。所谓“道

德震撼”指的是在社会运动刚开始时,一个未曾料想的事件发生或一个未曾料想的信息被公布,引起了人们的道德愤怒,

从而使其倾向于参加集体行动,无论是否有人对他们进行动员。‘道德震撼”强调的是一种令人震惊或眩晕的景象使集体

行动的潜在参与者的道德情感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并由此焕发出他们参与集体行动的热情。第三层为概化信念层。这是指由于信息传播的迅速和过滤,已经凝聚起来的“气”被不断加压,使人们产生了所谓

的“概化信念”“概化信念”是人们对某个社会问题的归因的共同认识,它与事情本身的真相无甚关联,而是对既有的结。

构性怨恨和相对剥夺感的凝聚、提升和再造。在当代社会,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传递变得甚为便利和快捷,在既

有的结构性怨恨基础上可以瞬间形成“概化信悉”

。而政府的信息公开不够、公布不快,更形成了一个信息的落差。第四层是次级刺激层。如果说触发事件构成了群体性事件的初级刺激的话,那么,当事者或处置者的失当言行则构

成了次级刺激,并引爆了已处于高压状态的“气”

。有的时候,次级刺激源可能不止一个,多个刺激源可以相互叠加。也

正是在这个层面,原来具有正当性的道德震撼开始转向失去正当性的情绪发泄,群体行动从原来的“事出有因”开始转向

“于法无据”

。第五层是情境动员层。由于此时参与的人群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足以使参与者藏身在集体的匿名性中,并诉诸

于情境动员,来使“气”再次加压。所谓“情境动员”是指在群体性事件中通过场景来完成的行动动员。在事件的整个过

程中,或者致力于理性维权的草根行动者没有在场,或者他们即使在场,也难以发挥主导的作用。

第六层是终级刺激层。在极其紧张的最后关头,政府临场处置稍有失当,或者控制不力,处置不及时;或者控制过

头,滥用警力,都可能引发“气”以大规模骚乱方式的彻底释放。尤其对中国这样的威权国家来说,基层政府更倾向于用

警力来解决群体性事件,动辄把警察推到解决干群矛盾的第一线。结果在很多时候适得其反,彻底激化了矛盾。这六层分布的每一层都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

随着这些分层逐次推进,

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也在逐渐增

加。一旦这六层分布全部完成,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3.

试述科层制的特征并分析其优点和弊端。

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

它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

与家

长制的管理方式完全不同。它是建立在有系统地划分组织权力以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之上

的,具有一套专业化的功能、固定的规程和权威分层。科层制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

面:

第一,

科层制实行权力分层、

职务分等的原则。

组织的一切权力不再集中于一个人身上,

而是分层领导、分科负责,下级工作人员要接受上级的领导和监督,下级的决定也要得到上

级的赞同和批准。

每个管理人员都处于一定层次上。

担任中间职务的管理者既接受上级管理,

又拥有管理下级的权力。各种职位按权力等级组织起来,形成一种固定的指挥系统。

第二,因公设职。科层制内部除明确的分权外,根据因公设职的原则,进行部门科室的

划分和职务的设置,各部门都有专职人员负责特定的工作,各尽其职。

第三,任人唯贤。组织成员要具备必要的工作能力,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一般来说,要

成为一个组织的正式成员,

必须经过组织严格的挑选的专业的培训,

以此保证成员能胜任工

作,并且根据胜任的程度,考核成员的工作绩效,作为提拔和降级的标准。

第四,照章办事。科层制内部科室的管理权限和每一职务的工作范围、职责,都有一套

明确、正式的规章制度来限定。这些规章,不会因人员的不同而随意改变。组织成员在组织

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照章办事,不循私情。

第五,管理者和管理手段分离。在科层制中,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具体个

人,职务是职业,不再是个人的身份。每个成员的首要任务不是向上级领导负责,而是向他

2

的岗位负责。

这样就使得终身制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即使管理人员出现变更,

只要规则不变,

组织仍可以保持协调稳定地运行。

第六,公文往来。在科层组织内部的活动中,包括各项业务的处理、各种信息的传递都

是以规范性的公文为手段进行的。

公文往来减少了口头交往的非精确性,

为组织活动的法规

化提供了可能。

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

科层制的管理方式是由分权制权力体系、

等级制职务体系和规范

制责任体系构成的,它分工清楚、职责分明、任人唯才,工作效率大为提高,是现代社会中

正式组织的一种理想类型。

虽然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的一种较理想的管理方式,

但是,

科层制本身也存在一些弊

端。比如,科层组织中等级森严,权力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上下级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科

室设置过多,容易造成机构的重叠,职权不明,影响工作效率;过分强调公文往来,又会产

上一篇: 职业卫生培训工作总结 下一篇: 水资源保护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