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室工作经验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04 09:48:41

研究室工作经验总结

研究室工作经验总结篇(1)

中图分类号:F091.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政产学研界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十分重视,并进行了许多研究。自2004年以来在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 上共有409篇相关文献,其中科学管理类占156篇,工业经济类占92篇,企业经济占40篇,高等教育占28篇,工业类等也占有小部分篇幅。由此可见,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相关研究涉及的最为广泛、活跃的研究领域是管理,而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管理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绩效创新、技术创新、实证研究等。本文通过分析2004年至今的文献,总结归纳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的内涵,并从管理模式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绩效创新以及实证案例五个方面对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研究目前的进展进行回顾,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难点。

二、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的内涵

自主创新最先是由我国提出的。国外有关创新的理论虽然较为成熟,但是却没有形成自主创新的直接理论基础。我国的自主创新研究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孙爱英等(2006)认为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来提高自身技术能力。总的来说就是通过一定手段,获得自身独特的核心技术,并以此生产新产品,从而实现其价值 。

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内涵直接文献较少。张琦、万君康(2005)等人将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定义为能够科学客观的反映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学研究、创新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技术开发过程等活动中所体现出的涵纳知识创新能力、人才创新能力及创新管理能力等多方位能力的综合创新 。唐东、曲用心(2012)认为应该将自主知识产权与外部资源整合协调,适应国家和市场的需求,提高产品价值 。

三、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基于本文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内涵的定义,以及对近几年文献的总结,发现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创新。李茂萍(2009)将创新管理解析为六要素创新战略、创新文化、创新网络、创新人才、创新风险和知识创新,并提出“数字装备实验室”创新管理的对策 。龙玲(2005)则认为管理的创新归为资源管理、人员管理和管理了制度的创新 。陈柯羽(2009)以国家实验室相关理论为基础,以美英德法日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对我国国家实验室提出发展建议及战略对策 。雷东(2009)借鉴美国国家实验室的实验室管理机构、经费管理体系、人员管理制度和评价考核机制,提出我国国家实验室管理应该从完善主管部门、扩大资金渠道、完善人员管理和建立实验室考核机制这几个方面着手 。杨艳(2006)认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内容包括规章制度、人力资源、科研项目、成果和信息,在汲取美英实验室的管理经验后,提出应从合理定位实验室功能、多渠道筹资、优化管理队伍、完善评估工作、推进网络化来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 。

2、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制创新。杨艳(2006)对比美英实验室管理机制提出应加强资源共享机制、全员聘用机制 、学科互动机制、激励创新机制和评估监督机制 。朱映雪等(2009)认为应加强管理体制创新,完善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保障机制,建立大学生自主创新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 。危怀安(2005)等认为应该加强实验室开放、革新劳动用工、推进学术联合和健全竞争机制 。易高峰(2008)等认为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宏观管理体制由科技部、依托部门、依托单位等组成,内部管理体制由理事会、室主任、管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组成其运行机制主要由经费支持、人才队伍建设、公共研究平台支撑和评估机制组成 。任丹、魏鹏(2008)以微观视角,强调作为实验室创新重要部分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为研究对象,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首次将培养路径、运行机制和具体路径统一考虑 。曾卫明、吴雷(2008)从“两会一主任”管理体制,财务管理和后勤保障机制,资产和信息共享机制,人事管理和人才培养机制,科研组织和成果管理运行机制等提出具体的建议,以使国家实验室真正成为具有独立的人事、财务、资产等权利的研究实体为目标 。

3、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李茂萍(2009)提出“数字装备实验室”应该在知识收集、知识共享、知识应用三个环节进行创新,并且通过提高知识利用率和扩大知识量两种途径创造新知识 。吕萍、刘卸林(2011)则通过并且通过调查结论证明,国际合作与科学论文产出呈现倒U型关系,企业的合作、流动人员比例与科学论文产出均呈现正U型关系。以国际合作和流动人员比例衡量的开放性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国际合作与发明专利产出呈现倒U型关系,而流动人员比例与发明专利产出具有线性的负相关关系 。刘桂云(2008)指出要提升技术创新,必须发展特色优势,跨学科合作,拓宽科技创新范围,组建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团队,整合科技资源提升联合创新 。甄树宁(2009)认为创新研究群体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并且佐以清华的三大梯队为例,即以老一辈学术带头人为第一梯队,以实验室主任和首席研究员为第二梯队,以及青年创新团队为主的第三团队,分层进行技术创新 。

4、国家重点实验室绩效创新。刘大为(2004)利用数据包网络分析方法对山西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的产出效率进行分析,在结构性评价中用到并且利用聚类分析分析法对其结构进行评价,将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引入确定权重和指标体系降维研究 。危怀安、王炎坤指出我国重点实验室取得的成就,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论文,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成果,获得的国外专利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工农业生产、重大工程项目的核心技术突破、重大国防项目上仍有不足 。袁润松(2010)将重点放在除了“投入”因素以外的能够影响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效率的内部因素上,利用Tobit回归模型对其形象进行验证。结论表明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的质量、人员和科研经费结构、管理水平以及开放交流程度等是影响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 。

5、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实证研究。俞前等(2007)总结了浙江大学在实验过程中加强科研自主创新以创建能源清洁的成功经验 。汪艳霞(2008)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剖析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装备与技术实验室”的自主创新战略管理的发展轨迹和运行机制,总结出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管理的一般模式和逻辑 。李华威等(2005)分学科对湖北省内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国内其他实验室进行比较,总结双方的不同,吸收外省的成功经验,发扬本省的自身优势,从而提升省内实验室的知识知识创新能力,为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 。

四、结论与展望

国家实验室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现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体系构建值得探讨。谢桂红(2000)将创新的特征归纳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预期成果的新 。张琪(2005)等认为创新体系包括知识创新、人才创新和管理创新 。但这一系列的文献都只指出了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和创新特征,为构建创新体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并没给出构建的对策或者方法,也就是说现阶段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阶段。因此接下来研究人员需要着重考虑的是怎么样去构建创新体系。

2、 文化环境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不容小亏。实验室的创新文化是在在实验室的久而久之的日常管理建设中积累形成的可通过教学、知识、科研等来激发创新行为的文化氛围。它体现着实验室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果, 为实验室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有助于实验室人员创新思维的形成,增加其创新行为。现阶段直接研究实验室创新文化的文献几乎没有,仅仅只在实验室创新的大范围下有所涉及。在国家重点强调文化的今天,对于重点实验室创新文化的研究还需要很大扩展。

3、 创新绩效是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的动力。现阶段国内关于实验室创新绩效的研究并不具体。大部分都是指出我国现阶段实验室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以及研究方法的分类。对于评估体系也有一定研究。王海燕将运行绩效的评估指标体系分为资源状况、资源配置。李晓轩将我国现阶段的绩效评估方法总结为计量评价方法、专家定性评价方法、基于创新任务书的评价方法。但上面所有的研究都只是将评价方法做了一个概括性的描述,并没有形成实际性的具体指导。而且很多评价方法都很少涉及,例如平衡积分卡衡量指标,以学习与成长、内部经营、顾客和财务为四个指标。

4、构建由政府引领的产学研政创新平台,协同创新。当前许多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的专业面较窄,研究内容单一,资金来源少,经济效益低,难以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因此应该以市场为导向,积极与企业合作,协同创新,提高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与产业园合作,形成规模效应,提高竞争力。虽然创新技术的方向可以由市场指引,但推动创新的动力机制存在市场失灵,仍需要公共政策的调节,就是要将政府和市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因此构建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并不只是实验室的创新,要更加注重于研究产学研政创新平台的协同创新。而这恰恰是现阶段研究缺乏的。

虽然现阶段对我国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的研究仍存在不少问题,但取得的巨大进步也不容忽视。随着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创新能力研究的越来越重视,笔者相信在将来相关研究一定会更加全面细致。

项目资助:“江苏省江苏科技体制改革思想库(苏科政264号”重点项目资助;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L11-06)”;国家统计局软科学课题(2011LY076);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09GLD013,12EYD018);江苏省软科学项目(BR2013074,BR2013027);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SJB790027)。

(作者:吴松强,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企业组织理论与创新管理,科技政策评价与管理;肖潇,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仲盛来,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书记,主要从事重点实验室管理和研究工作;汪敏娟、周一帆,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人员,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L11-06)开放课题课题组成员)

注释:

孙爱英,李垣,任峰.企业文化与组合创新的关系研究[J].科学研究管理2006,2.

张琦,万君康,庄越.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及其运行绩效的内涵研究[J].科技与经济, 2005(1).

唐东,曲用心.广西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研究[D],2012.

李茂萍.“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管理研究[D],2009.

龙玲.面向国家创新体系的高校实验室管理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6):120-122.

陈柯羽.国内外国家实验室管理模式比较研究初探[D],2009.

雷东.美国国家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及其借鉴意义[N].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6(1).

杨艳.我国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D],2006.

朱映雪,董伟武.论建立高校自主创新体制与机制[J].理论观察,2009(4).

危怀安,王炎坤.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问题与对策[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4):104-107.

易高峰,赵文华.国家实验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若干问题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

任丹,魏鹏.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体制机制及路径研究文献综述[J].现代农业科学,2008,15(2):85-87.

曾卫明,吴雷.国家实验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探讨[J].中国科技论坛,2008,3:114-116.

吕萍,柳卸林.开放性对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J].中国管理科学,2011,19(6):185-192.

刘桂云.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J].科技科研管理,2008,9:37-39.

甄树宁.加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创新体系[N].改革开放,1994―2-13:28-29.

刘大为.陕西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绩效综合评价研究[D],2004.

袁润松.基础研究创新平台运行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2010.

俞前,王家平.加强科研自主创新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11).

研究室工作经验总结篇(2)

教科室,作为学校中层设置的一个基本职能部门,承担着管理全校教科研工作的任务。教科室主任就是管理的核心人物,或者说是主要的管理者。因此,教科室主任需要熟知管理内容、方法与要求,需要掌握三个方面的管理内容:

1. 教科室的设施设备建设

如果一所学校有教科室的设置,自然会有一些设施设备的配备。教科室主任需要在一些基本配备的基础上,从工作有效性的角度,逐步完善教科室的设施设备,以满足工作的需要。如,要有一个足够大的办公空间,而不是与其他部门“同室”办公,办公室需要挂牌——教科室;又如,要有足够多的橱柜,用来摆放教科研的资料与档案;再如,要有足够多的专兼职工作助手,以分担教科室主任的一些事务工作,等等。这些要求,有时学校并不会一步到位,需要教科室主任不断要求,最终达到规范管理的办公要求。

2. 课题研究的全过程管理

课题研究的全过程管理,包括课题的申报、开题、中期论证、结题、鉴定、成果评审与过程记录等项目。如何做好其中的每一项管理内容,是需要教科室主任进一步学习与掌握的。比如,组织课题的开题论证会,需要掌握三个要素:第一,论证会之前的材料准备,包括课题负责人需要准备的开题报告、操作方案以及课题方案、专家签到表,还要落实参加人员与专家的邀请;第二,了解会议议程与主持会议,一般论证会包括介绍专家、课题负责人作开题报告、课题组成员补充、专家质询与提出建议、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致谢等环节;第三,论证会结束后,需要督促课题负责人结合专家建议,调整研究方案,完善操作方案等。

3. 教科研管理资料的积累

教科研管理资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教科研管理的制度类资料,包括教科研的工作职责、奖励制度、课题管理制度、学术指导小组工作制度等。另一方面是教科研管理之后产生的资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以课题研究为核心的课题管理资料,包括课题方案、立项通知、研究记载手册、结题报告、鉴定书、获奖证书、以及其他材料。

二、 第二种角色:指导者

教师做课题、写论文需要指导,首先会想到学校教科室主任。教科室主任要充分发挥指导功能,要从教科研整体工作的角度出发,做好四件事:

1. 成立指导小组

教科室主任要善于利用学校教科研骨干,成立教科研指导小组,有的学校也称为“学术委员会”。而后,充分利用这一指导小组,对教师的课题研究与成果撰写等给予指导。

2. 掌握区域教科研管理的节奏

对教师的指导不是盲目的,除了老师个别请求指导之外,教科室主任应该合理安排好指导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工作。为此,教科室主任需要根据工作内容,掌握教科研的工作节奏。这种工作节奏应该建立在区域范围教科研工作的节奏之内,比如,学校所在的区、县(市)教科室的工作节奏。这样,学校内部的教科研工作管理与外部的教科研工作管理就可以结合成一个整体。课题全过程管理的节奏是教科室主任重点掌握的工作节奏之一。具体地说,就是教科室主任应该准确掌握区域课题立项、结题、研究成果评审等工作时间,并以此来确定学校的工作节奏。

3. 制订指导计划

如果区域课题立项的时间为3月1日,可以采用“倒推法”来制订学校的指导计划。首先确定指导步骤,一般来说学校推荐区级课题分三个步骤:课题申报、学校推荐、课题修改。其次,确定指导需要的时间,如果每个步骤的指导需要1个月时间,那么,学校启动课题申报的时间就应该是上一年的12月1日。最后确定每一阶段的指导方式,如课题申报阶段,可以采用会议指导的形式;课题修改阶段可以采用个别反复指导的形式。不同的教师,可以制订不同的指导计划。

4. 点面结合,突出重点

对教师的指导,还需要考虑针对性,注重点面结合,突出指导的重点。在接受教师个别指导需求的同时,需要关注对全体教师的普及指导;在有计划地对全体教师指导的同时,还需要确立重点指导的对象。这样的做法,既保证了全体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也确保了学校在每一个时期均有示范研究、精品成果引领全体教师的研究方向。

三、 第三种角色:参谋者

教科室主任既要当好校长的参谋,也要成为教师教育科研的参谋。这种“参谋者”的角色,充分体现了教育科研为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功能。教科室主任要做到有效参谋,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 上情下达,下情上传

教科室主任介于校长与教师之间,校长的理念需要通过教科室主任的理解传达给教师,教师中先进的教学经验同样需要教科室主任的总结归纳让校长知晓。这种“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参谋,能够使教师的实践与校长的理念保持一致,而这种理念与实践的一致性,是教育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的首要条件。

2. 以课题研究的形式践行办学理念

作为参谋者,教科室主任需要主动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尤其是校长的办学思想,并努力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在教育教学中践行这些理念。这就是常说的“校长负责,由教科室主任实施”的学校层面的课题。教科室主任是辛苦的幕后操作者,又是成就的编外无名者。教科室主任需要有这样的胸怀与全局观念。不能因为是主要的实施者,就试图在其中占有相应的名分,始终要清楚“这是学校的课题”,它不属于某一个人,校长就是学校的代表。教科室主任应该知道:你的努力使课题研究获得成功的过程,同时成就了你的成长。因此,课题的研究过程,就是教科室主任的追求目的。

3. 管理好上级

作为独立的个体,教科室主任在担任“参谋”角色时,还需要管理好上级。这里所说的“上级”包括校长、教科研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专家。上文已提到,仅凭教科室主任一人之力,是难以完成“指导”和完成“参谋”的。因此,教科室主任要管理好校长,赢得校长对教科研的支持与投入,赢得校长对其他部门的协调。教科室主任要管理好教科研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与专家,赢得他们对学校教师的指导,使他们能够走进校园,与教师讨论,为教师“出谋”、“点睛”。为此,教科室主任需要做的就是“多联系”,保持联系顺畅。

四、 第四种角色:传播者

教科室主任还是优秀教科研成果与经验的传播者,不仅要将前人研究成果与积累的经验引进学校来,供教师学习与借鉴,还要将学校教师的研究成果与总结的经验传播开去,让他人知晓。作为传播者,教科室主任需要着力三件事:

1. 汇编教师论文集

每一年,教科室主任都要有意识地收集教师撰写的论文,如发表的论文、获奖的论文,或者是一些经验总结,将这些论文按内容进行分类,并汇集成册。这一方面可以作为永久的档案,另一方面也可以供学习交流之用,还可以用作原始的研究资料。

2. 推荐论文给期刊社

教科室主任还需要将教师的经验总结,及时推荐给各类教育期刊,争取发表。教师短小精悍的小论文,作为研究成果可能深度与广度还不够,因此,发表是一个最为有效的途径。一般的教师很少有这样的意识,这主要来自于教师对自己总结的经验不够自信。教科室主任需要主动为教师创造机会,推荐这些教师的优秀经验,使之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教科室主任还需要与教育期刊社建立联系。

3. 推荐优秀成果给教师

教科室主任需要在校内建立信息的载体,如“科研信息报”“视点”,或者是学校的校刊等。用来介绍优秀的教科研成果与最新的教育动态,供教师参考与学习。教科室主任还需要注意传播本校教师的优秀经验给本校教师,内部的交流有利于教师彼此之间的认同与激励,形成良好的教科研氛围,使教科研成为教师自觉的工作行为。

五、 第五种角色:研究者

许多教科室主任都容易做到前四种角色,而研究者,却是许多教科室主任不敢奢望的。一般来说,要求别人做什么较为容易做到,而要做到“要求别人做什么,自己先做什么”就比较困难。有些教科室主任在要求别人做课题的同时,自己却从不做课题,始终以管理者自居。长此以往,教科室主任成就了别人,却忽视了自己,慢慢地就会落后于教师的理念与研究能力,自然也会影响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与管理。为此,教科室主任应当始终成为教育科研的先行者,首先成为一个研究者。

1. 培养学术敏感

教科室主任与其他教师相比,会有更多的时间接触课题研究、对教育现象进行反思。教科室主任要善于学习,每一次课题讨论的时候,都是教科室主任学习的机会。教科室主任应该关注专家的点评,关注专家对某教育现象的分析与看法,尝试着分析教育现象,比较自己的看法、分析与专家的差距,学着专家分析问题的方法点评课题。教科室主任要善于观察,走进课堂,观察学生,观察教师,收集教育事件。教科室主任还需要善于反思,对每一种异常的教育现象均要问个“为什么”,让反思成为自己的工作习惯。教科室主任只有不断学习、观察与反思,才能培养起良好的学术敏感。

2. 规划研究专长

教科室主任要成为研究者,必须要有自己的研究领域。确立自己的研究领域或者是研究方向,就像是完成了“原始积累”,有了启动的原始动力。学习、观察与反思就有了方向,就可以在众多的信息面前进行选择,选择与自己研究领域一致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进,信息就会不断地增加,研究也就有了基础。其次,要将这一研究领域分成若干个“子领域”,为自己设定一个五年计划。每一年做一项小研究或者是小课题,小课题之间要做“加法”。如此一来,五年计划之后,就会小有成就,专业领域也会变得更为清晰。第三,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建立省市级的规划课题,引领自己的专业发展,给教师以示范。

3. 夯实学术基础

研究室工作经验总结篇(3)

一、坚持“三个致力于”的学会工作总体思路,创造性的开展学会工作,认真抓好目标教学、新一轮高中课改试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初高中毕业班教学指导、第四届中青年教师“双优课”和第八届教研教改“双成果”论文评选等项工作。

二、总体工作目标:各学段各学科教研工作都要立足于出成绩、出成果、出队伍、出名师、创一流,为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研究的长远发展而有序的开展工作。

三、工作方法:抓住两头、当好中介、深入实践、调研分析、把握整体、突出重点、网络联系、集思广益。

四、具体措施和要求:

(一)积极围绕素质教育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

本学期,教研室要多次召开工委、乡镇(校)业务校长会,各学段各学科要多次召开中心教研组长和兼职教研员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传达上级精神、布置工作任务、传递教改信息,并通过不同形式组织好全体教师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举行教材教法辅导和专题讲座。(1)小学学段进行新教材辅导。(2)初中学段除暑期对六年级教师进行培训外,还要分阶段对六年级语、数、外新教材进行辅导和初三年级教学辅导。(3)各学科教研员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写出本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意见。部分学科举行“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题讲座。(4)如何撰写教改试验方案和加改实验报告。

积极探索“轻负高质”的途径和措施。教师要按照《天津市九年义务教育学科素质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认真钻研大纲,吃透教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突破备课和讲课两个环节,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学期初,教研室将制定《蓟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以此作为我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狠抓课程计划的落实。各校要切实上好考查科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准随意增、减课时,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课外作业总量。教研员下乡检查指导教学,要把检查课程计划的执行情况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并将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向主管领导汇报。小学学段结合上学期县教研室对全县小学考查学科质量考查的检查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向全县通报。

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开设好活动课,加强中小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教研室要加强对活动课的研究与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指导学校把活动课程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上。要认真开展“创新周”活动。各校要根据县教委要求,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做到“活动时间、内容、指导教师、学生”四落实。创新成果包括: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发明、研究性论文、科技方案设计、科幻作品等。要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9月上旬,乡镇中小学以工委为单位(国办校以校为单位),将创新成果集中展示与交流。9月中旬,将优秀创新成果报教研室参加县级评选。

根据县教委关于开展第四届中青年教师“双优课”评选活动的通知精神,认真开展好“双优课”评选活动。各工委、乡镇教委和国办校要制定好实施计划,成立评审小组,广泛发动。做到人人展示,层层评选,发现典型,推出优秀。本学期完成工委和国办校级的评选工作,并将参加县级评选的“双优课”人选报县教研室。要结合评选市、县级教改积极分子活动,深入开展“名师创名法”活动。要结合评选市、县级教改积极分子活动,深入开展“名师创名法”活动。要结合评选市、县级教改积极分子活动,深入开展“名师创名法”活动。

根据市局精神,继续举办中小学学科竞赛活动。今年的竞赛范围为小学五年级语文、数学,初三年级语文、外语四科。各校要认真组织,做好辅导工作,加强对特长生的培养,力争取得好成绩。加强对山区、库区和边远地区学校的教学指导,教研员要多听推门课,从中发现问题给以及时反馈和指导。把教研工作重点放在教学基础薄弱校的指导上,各学段要在较短时间内有计划有重点的改变1——2所教学基础薄弱校的面貌,以提高我县整体教学水平。

(二)以教研工作的创新,促进教学工作的创新

各乡镇、校向教研室申报立项的教研课题要认真研究运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已取得那些经验和成果,还存在什么问题数据资料是否归档?下一步怎样做?在基层自查的基础上,县教研室要进行抽查。进一步加强考试评价的研究。在试行县教委下发的《蓟县小学考查学科教学质量考查指导意见》的同时,本学期制定《蓟县小学考试学科分项检测、等级评价的指导意见》。各工委、乡镇、校除组织好在小学就读的六年级教师参加县级教研活动外,还要协本学片六年级教师的二级教研活动。乡镇、校认真组织所属六年级教师的教研活动,(1)组织六年级教师到初中听课观摩。(2)本片初中教师送课到六年级。(3)提倡学片集体备课,共同开展教材分析、教法研究等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讨活动。进而避免六年级教师教学的小学化弊端,大幅度提高初中整体教学质量。

认真搞好第八届教研教改“双成果”论文评选活动。各乡镇、国办校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进行层层评选,以此调动广大教师撰写教研教改论文的积极性。各工委、国办校按要求于11月20日前将评选的优秀论文统一报县教研室办公室。充分发挥各级教研组织的作用,开展教学研究。各级领导要切实抓好各学段各学科的教研活动,工委、国办校的中心教研组要定期开展活动,学校学科教研组利用教学研究时间,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理论,积极开展创新教育的研究,提倡集体备课、听课、说课和评课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确定重点研究课题进行研究。教师依据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改革教学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课题,选定其中一项进行研究与实验,也可联系教学实际,围绕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来选题,题目宜小不宜大。

(三)深化素质教育目标教学与推广工作

继续抓好中小学目标教学试验校的教学指导工作。中小学分别对5所不同层次的目标教学试验校的目标教学盯住不放,进行经常性指导,同试验校领导和教师一起进行成果总结,并在面上推广,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课题研究需进一步深化。在学生的情感、动作技能的评价上还需认真研究与实验,完善实践操作技能与学习情感的测评要求,逐步完善各学科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各学科都要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意见。继续加强教学检测与评价的研究,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过程。有关学科教研员要按照大纲和教材要求,拟好单元(章)形成性检测题和终结性检测题,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

引导教师充分认识目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准确恰当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成为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加强学科德育和美育。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科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要面向全体。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注重学生“五种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加强目标教学管理。教研室要加强对目标教学的过程管理,要经常深入学校检查指导,发现典型,总结经验,适时举行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进行推广。县教研室及各学科教研员要全面掌握全县中小学目标教学情况。

(四)认真搞好新一轮高中课改试验

全面做好首轮课改总结。各学科要对高质量的课改成果和典型经验进行推广,适时举办课改成果展示活动,为新教师传经引路。开好新一轮高中课改试验推动会,认真学习上级精神和课改文件,进一步明确新一轮的课改任务和工作思路。搞好新大纲新教材的培训工作。高一各学科教师要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暑期新大纲新教材的培训活动。县教研室高中组教研员有计划的进行学科培训,或进行教学研讨活动。高一教师要认真学习新大纲,研究新教材,对新、旧大纲和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进而把握新大纲、新教材的内容要求,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加强专题研究。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以专题研究为切入点,加强优化教学过程、研究性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的研究,采取滚动发展式的研究模式推进研究工作,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新一轮高中课改试验的质量。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分类辅导、分层讲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发展。对于分层讲评,各校要认真研究试验,争取早出成果。教研室对高一教学加大宏观调控和指导。每月召开一次学科会,通报教学情况,解决前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讨下段的教学进度。在学进度的基础上,加大教学调控力度,组织期中、期末两次统一练习、统一评估,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五)加强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研究与推广

搞好《信息技术》新教材的培训,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学纲、掌握教材内容体系,研究相关理论与技术,为开好信息技术课打好基础。教研室和各高中校要为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创造学习机会,并搞好《信息技术》新教材的使用指导工作。本学期还要组织教学实况的摄录像技术培训,以提高学校摄像人员的技术水平。各学科组在教学研究与指导中,要积极倡导把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教学,把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结合起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指导帮助中青年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注意引导示范,有层次地逐步推进。要把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技能和使用效果列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以激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

继续抓好中学有关学科参加市级“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秀课”评选人选的跟踪指导,迎接市级验收。为发挥其示范作用,举行初中数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展示课2—3节。认真做好部级、市级和县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的日常指导工作。部级、市级实验校要做好试验结题的准备工作,学期末完成学校和实验教师的课题实验报告,总结出本学科和学校的整体实验成果(包括优秀课、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软件。优秀论文等)。县级实验校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实验计划,加强实验课题的过程管理,力争做出成果。乡镇、校也要抓好自己的典型。加快我县教研网建设,构建学科教育信息资源库。各校要尽快完善学科组计算机的配备,逐步建立学科网页,加大学科教研创新力度。各校装备信息技术室要执行县教委的统一标准。初中校要做好信息技术室的装备工作,为20*年秋季开设信息技术课做好准备。

深入基层校检查指导。通过查看教学设备、听课、与教师和学生座谈等形式了解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情况,指导教师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搞好课堂教学。努力促进教育技术现代化进程,力争使中小学常规电教媒体普及率达到90%,高中信息技术普及率达100%,初中信息技术配备率达30%。并发挥其实效性。

(六)搞好初、高中毕业班工作及高中会考研究

认真做好中考试卷及考试情况的分析,从中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初中各学科将举行九年级教学讲座和教学研讨课,以引导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教研的进一步深化。高中校要认真分析今年高考情况,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研究解决的方法。各校要结合教学实际,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毕业班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夯实基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适时召开20*年毕业班经验交流会。

根据20*年我市高考将实行“3+X”科目设置的要求,认真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发挥高考改革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为学习研究“3+X”高考方案,教研室将组织高中校领导到外地考察学习。地理、生物已为高考学科,两科教师要认真研究高考动向,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高三各科分别搞1—2节研讨课,以达统一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高二年级面临六科会考,这些学科要狠抓学生“五大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六科会考全部过关,优秀率上新台阶。

教研室将经常深入高中校听课调研,了解掌握各校的教学情况;经常召开研讨会,交流经验,传达上级有关高考和会考的精神和信息。教研室对高二和高三个课教学工作进行宏观调控,学期末进行一次统一练习,统一评估,了解各校的教学情况。10月份高三语文学科举行话题竞赛;12月政治学科开展一次对社会和现实生活中的焦点、热点问题的演讲比赛;根据“3+X”高考模式,将组织一次学科与学科间的小综合竞赛活动。

(六)进一步加强教研室内部建设

研究室工作经验总结篇(4)

[方法]对87组实验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采用三种方法检测浑浊度和总氯的结果之间的差异,计算相应的直线相关系数,并建立直线回归方程。

[结果]现场快速检测、在线监测的浑浊度和总氯检测结果与实验室检测结果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个指标的现场快速检测与实验室检测结果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均高于在线监测与实验室检测结果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

[结论]现场快速检测、在线监测都可作为卫生监督工作中可靠的水质检测方法,应结合工作需要和三种检测方法的特点,采用其中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联合使用,以实现工作效果和效率的最大化。

关键词: 现场快速检测;在线监测;实验室检测;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 123.1,TU 991.21文献标志码:

A

生活饮用水现场快速检测、在线监测和实验室检测共同构成了三位一体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保障防范体系[1]。目前,现场快速检测在饮水卫生监督现场执法中占据重要地位[2-3],在线监测在大型活动卫生监督保障和日常监管中首次应用,实验室检测作为监督执法技术依据在卫生监督工作中长期发挥重要作用,但3种方法对同一指标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未得到深入研究。为客观评价现场快速检测、在线监测与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探讨3种检测方法在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中的应用价值,我们开展了本次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检测样品来源

选取本市某市级供水单位管网水为检测样品,在该单位供水区域内共设13台在线监测设备,采样点设置于在线监测设备安装处,每个采样点共采样6-7次,每次同时采集2个样品,分别供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同时读取在线监测设备的实时读数。水样的采集与保存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

1.2检测指标

考虑到3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指标都必须具备成熟、客观、稳定的检测方法,并能快速准确地指示水质基本情况和卫生问题,本研究选择浑浊度和消毒剂余量作为检测指标。由于选择的管网水供水单位采用氯胺消毒法进行消毒,因此消毒剂余量指标确定为总氯(一氯胺)。

1.3检测方法

1.3.1现场快速检测使用美国HACH公司生产的水质现场快速检测仪器,其中浑浊度检测采用2100P浊度仪,检测方法为福尔马肼散射法,总氯检测采用PC-II型余氯比色计,检测方法为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检测方法均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现场快速检测仪器都经过计量专业机构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强制检定、校准。仪器使用前都经过校准,且均按照操作技术规程进行操作。

1.3.2在线监测通过北京深蓝迅捷科技有限公司的前端在线监测仪器获得实时检测数据,数据经处理转换后由GPRS数据采集传输终端传输到在线监测数据平台。检测数据既可在现场由仪器屏幕读取,也可从在线监测数据平台获得。在线监测设备的浑浊度与总氯检测方法与现场快速检测一致。在线监测设备正式使用前,对仪器本身和数据传输组件进行校准,确保检测结果准确且能够正常传输。

1.3.3实验室检测浑浊度与总氯检测方法与现场快速检测一致。

1.4评价依据

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

1.5统计学方法

实验室检测是公认的最准确的检测方法,因此,采用Stata 7.0统计软件分别对现场快速检测、在线监测与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

并分别计算现场快速检测、在线监测与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直线相关系数,建立直线回归方程[4-5]。

2结果

共采集管网水样品87件,分别获得87组浑浊度检测结果和87组总氯检测结果(表1),每组检测结果包含1个现场快速检测结果、1个在线监测结果和1个实验室检测结果。对于浑浊度和总氯的检测,现场快速检测与实验室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线监测与实验室检测结果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表2)。

浑浊度和总氯的现场快速检测与实验室检测结果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均高于在线监测与实验室检测结果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表3)。浑浊度和总氯的现场快速检测与实验室检测、在线监测与实验室检测的直线回归方程如表3所示,直线回归系数经假设检验P均

3讨论

本文结果表明,对于浑浊度和总氯2个管网水水质指标,以实验室检测为标准,现场快速检测、在线监测都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因此,除传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外,现场快速检测、在线监测都可作为卫生监督工作中可靠的水质检测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工作需要和3种方法的特点,采用其中1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联合使用,以实现工作效果和效率的最大化。

对于浑浊度和总氯指标,现场快速检测与实验室检测结果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均高于在线监测与实验室检测结果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说明尽管在准确性方面,现场快速检测和在线监测都获得认可,但两者相比较可以发现,现场快速检测与实验室检测结果之间的关联程度更为密切,现场快速检测的价值更高,这可能与在线监测设备受外界工作温度、相对湿度等因素影响较大,导致监测结果不稳定有关。

直线回归方程建立后,通过现场快速检测或在线监测结果就能够直接推算出实验室检测结果。直线回归方程的建立对确定实验室检测结果随现场快速检测或在线监测结果的线性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3.13种检测方法的应用

由于3种检测方法对不同指标的关联程度存在差异,且现场快速检测、在线监测和实验室检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局限性,实际应用中就必须扬长避短,确保3种检测方法的优势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现场快速检测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技术支持,是日常卫生监督执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工作中及时查处潜在的公共卫生危害因素或因子的重要方法[6]。其主要作用表现在:① 通过初筛可以及时发现可疑对象,对进一步检验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② 可以以现场快速检测为依据,及时采取临时控制措施[7]。然而,受制于现场快速检测仪器检测速度快和便捷程度高等特点[8],检测指标仍然较为局限。

相比传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在线监测能够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控[9],确保卫生监督机构实时掌握水质情况;可掌握水质变化趋势,为应急处置提供早期预警;隐蔽的位置也可避免传统的监督检查和样品采集可能引起的不必要的紧张甚至恐慌。然而,在线监测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包括无法对水中微生物、大部分化学指标进行监测;断水、断电、设备故障、试剂耗尽而产生无效数据;工作温度、相对湿度等环境因素的极端变化对设备造成不良影响;设备运行成本较高等。

实验室检测则是一种能够最为准确和全面地反映水质情况的检测方法。其稳定的实验室环境和设备,人员配备及技术资质确保了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多种精密的仪器设备则确保能够检测多种水质指标。然而,由于实验室检测需要经过样品采集、保存、运输、检测等多个环节,其时效性较差,特别是对于突发性水质事件,实验室检测结果出具的速度制约了对整个事件的调查和处理进程。

在日常卫生监督工作中,应大力推广现场快速检测,并结合经费情况,适当应用在线监测。现场快速检测和在线监测的水质指标应当具备成熟、客观、稳定的检测方法,并能快速准确地指示水质基本情况和卫生问题,使得较少的投入可以产生较大的效益。日常监督工作中,也应根据水质特点定期开展实验室检测,从而全面掌握水质状况。

在突发性水质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中,水质在线监测方法能够帮助监督员实时掌握水质变化趋势,为应急处置提供早期预警,现场快速检测可以帮助监督员快速推算出比在线监测更为准确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对水质异常初步判断具有重要作用,而实验室检测结果则能最终判定水质事件性质,进而影响控制措施,是水质事件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在大型活动卫生监督保障中,应将3种检测方法组成饮水监控体系,使三者各取所长,互补所短。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上海市卫生监督机构就采用了现场快速检测、在线监测与实验室检测“三位一体”的饮用水监控体系,这是全国卫生监督系统的首创。“三位一体”监控体系既确保了卫生监督机构快速实时了解园区的水质状况,又能全面掌握园区水质整体情况,为水质数据分析积累了大量且全面的数据,能够加强信息的收集和整合处理,有利于快速分析与运用所得到的信息,快速反应,及时应对公共卫生突况[10]。

3.2建议

现场快速检测、在线监测与实验室检测对同一水质指标检测的相关性研究对确定3种检测方法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本研究获得的统计数据,笔者提出了3种检测方法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原则,以求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并根据研究发现,提出以下建议:

① 本次研究采用的管网水检测样品水质较好,浑浊度实验室检测值在0.16-0.40 NTU,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的浑浊度限值,总氯检测值在0.27-1.78 mg/L,均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的总氯最低值。建议研究浑浊度在0.16 NTU以下或0.40 NTU以上,特别是1.00 NTU以上,总氯在0.27 mg/L以下或1.78 mg/L以上的水样,以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论对不同浓度浑浊度和总氯的管网水的适用性。

② 本次研究发现,现场快速检测与实验室检测结果之间的关联程度比在线监测更为密切,建议开展多次重复试验,验证上述结论的正确性,并验证直线回归方程的准确性。同时,建议将研究拓展到浑浊度和总氯指标外的其他水质指标,获得更多指标的试验结论,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

4参考文献

[1]周艳琴,毛洁, 应亮,等.“三位一体”监控体系在2010上海世博会饮水卫生监督保障中的应用[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1,28(6):351-353.

[2]应亮,王懿霖.北京奥运会上海赛区生活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实践[J].上海预防医学,2009,21(2):53-55.

[3]李凌雁,周艳琴,王绍鑫.上海市卫生监督机构现场快速检测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J]. 上海预防医学,2010,22(2):105-107.

[4]赵耐青,陈峰,夏结来,等.医学统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陈峰.现代医学统计方法与Stata应用[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6]杨明亮.当前食品卫生监督执法的难点问题及探讨[J].中国卫生监督,2006,13(4):255-258.

[7]刘卫忠,吴群红.卫生监督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快速检测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经济,2008,27(3):37-39.

[8]李凌雁,王绍鑫,周艳琴.论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中国卫生监督,2010,17(2):133-136.

研究室工作经验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4.016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level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the actual effect of the effect will affect the level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o a certain ext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to evaluate 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design a set of reasonable index system for tracking and monitoring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this can work in laboratory supervision more effective,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 data will also provide a powerful reference for the school laboratory management decision, so a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level of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laboratory.

Key words open laboratory;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evaluation system

1 绩效考评体系建立的原则

绩效评价,是对一项工作各个环节,不同的指标进行的对照评价。一般参照基础标准,通过设计合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统计量化方法,对选取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工作项目各个环节做出符合实际的,能够进行对比衡量的客观评价。通过合适的绩效考评体系,对实验室建设管理运行过程中,各种环节的工作进行量化的评比,能够有效提升实验室建设管理运营水平。建立考评体系需要遵循如下几项原则:

1.1 简明科学性

选取或者设定的指标必须要遵循科学性原则,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各项内容。并且指标可以度量和参照,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既要充分反映实际,又不能太过细小,不能实际测定。

1.2 系统性

所谓系统性就是指的不同指标之间要具湟欢ǖ穆呒性,能够相互印证和相互补充。不同的指标反映实验室建设不同方面的功能特征。众多不同维度的指标,才能形成全面的衡量和考核标准。

1.3 可比性

遵循可比性,是为了实验室的各项评价指标能够进行统计,在不同的学校实验室之间进行横向对比参照。绩效考评体系的对比,能够反映出不同地区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水平。相关指标在比较时,要能够运用定量比较的方法,提高比较的准确性。

2 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实验室建设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因为实验室建设内容庞大,涉及到的人员、事务以及仪器设备较多,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要注意突出重点。本文研究中对实验室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梳理,认为一套合理的,能够基本反映实验室建设水平和管理质量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应该包含如下几个部分:例如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实验室教学质量、实验室科研水平和对外合作与交流、科技创新能力等。实验室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务和支持,不断提升学校的科研产出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实验室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应该设定的标准高一些,包含的考核评价维度要更集中一些。具体来说,本文提出了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实验教学能力、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5个结构指标变量,以此作为实验室建设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主干内容。

2.1 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

实验室建设主要目的就是服务于高校科研,因此,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是实验室绩效考评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科技创新是衡量实验室研究能力是否可持续的重要因素。在实际考评过程中,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细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二级考核指标。如实验室的创新成果、研究的高水成果、实验成果产品转化率等。

2.2 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由于现代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越来越高,对人才的能力和专业知识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实验室专业管理人才,是非常缺乏的。国内不少高校实验室的一些特殊工作岗位,由于国内专业人才不足,而是聘请了国外科研人员。因此,在对实验室建设进行绩效考评工作时,要将人才队伍的建设纳入到考评指标体系中去。这方面的人才包括:高级科研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特长顾问,青年科技创业人才等。

2.3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实验室建设内容就包括了管理,建设与管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很多学校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单独地将建设任务和管理任务分开。但是,从实际经验来看,一般实验室的承建单位在实验室管理方面,也具备一定的经验和管理优势。因此,实验室建设要与管理进行深入融合,不断提升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整体水平。高校在建设实验室时,尽量寻找那些建设管理资质全,经验丰富的单位。在后期管理过程中,利用建设单位丰富的管理经验,加大对实验室的管理力度,提高实验室日常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保障实验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具体来说,相关的二级考评指标可以从仪器设备、实验设施及环境、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完好率、制度管理及安全卫生等几个方面设计。

2.4 实验室教学

实验室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支持和服务高校的教学实践。我们知道,高校很多专业都有实验实践课程,这些课程对于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绩效考评体系中,要将实验室教学进行考核。实验室教学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的结合方式,通过实验室的教学任务,将科技创新成果和科研过程融入到学生的理论课程教学环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并且在实验室进行锻炼实践,还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和科研精神。

2.5 实验室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高校实验室建设应当立足高校自身发展,服务当地科学研究,在实验室资源方面,要做到开放和共享。一所高校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可以通过人才交流、技术咨询、对外开放参观、实验室仪器对外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衡量。现代国家提倡高校实验室建设要不断提高开放水平,加大同当地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同时,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尤其是在科研领域,要发挥高校实验室科研的技术、人才优势,更好的服务社会。

3 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3.1 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绩效考评指标设计好之后,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上述指标设定合理的考核权重。即每一项以及指标所占的比重。指标权重的设置,需要根据不同实验室的基本情况,结合专家咨询意见,以及各专业教师、学生们的反馈,进行合理设置。需要注意权重系数不宜特别复杂,因为一级指标维度相对较少,要考虑绩效考核的简洁性。

3.2 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本文采用指标值与标准值(或理想值)进行对比的监测方法。相当于树立一个标杆,所有指标跟标杆对比,达到或超越了就算100分。上述指标体系的标准值主要参考世界发达国家实验室建设标准以及经验数据确定,总的思路是按照较高、较先进的标准确定。

3.3 综合评估定量化

通过对指标体系各个指标进行加权求和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公式为 = (=1,2,3……),其中为第个指标的无量纲转换值,为每一个指标的权重。具体计算时,先用实现程度和权重计算每一个指标的得分,然后加总可以得出每一类指标分值,最后加总得出总体的分值。分析时既可以进行总体情况的分析,也可以按系统结构进行分析。根据上述分析,本文设计的指标体系有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室教学、实验室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5个一级指标。为了对一级指标的权重进行细化,在实际考评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一级指标设置5个左右的二级指标,这样能够提高以及指标的丰富性,也使得考核指标的代表性更广泛。

3.4 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修正不合理的权重指标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虽然能够在整体上反映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基本情况。但是,随着实验课题、实验理论以及实验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一些指标和权重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正,以保持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相应的权重分配,不是固定不变,需要结合实验室整体发展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更加真实的反映实验室的功能和作用。

3.5 对评价指标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分析

对高校实验室建设进行绩效考评的目的在于找到实验室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优化和改正。通过上面的指标评价能够看到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但是,就某一所高校来说,其实验室在同类高校中处于什么层次,还需要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通过横向的对比分析,才能发现高校实验室建设同比较对象之间的优势、差距和不足等问题。而高校实验室每年的绩效考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能够从直观层面分析实验室建设管理情况的年度变化。通过横向、纵向的指标对比分析,高校实验室建设情况能够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反映,从而为高校实验室管理决策,提供合理的建议。

4 结束语

高校实验室建设绩效考评体系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设计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并且结合专家咨询意见,为考评指标设置合理的权重,并且在运用绩效考评体系时,还要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变化,这样才能更加符合不同的考评需求。

1 绩效考评体系建立的原则

绩效评价,是对一项工作各个环节,不同的指标进行的对照评价。一般参照基础标准,通过设计合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统计量化方法,对选取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工作项目各个环节做出符合实际的,能够进行对比衡量的客观评价。通过合适的绩效考评体系,对实验室建设管理运行过程中,各种环节的工作进行量化的评比,能够有效提升实验室建设管理运营水平。建立考评体系需要遵循如下几项原则:

1.1 简明科学性

选取或者设定的指标必须要遵循科学性原则,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各项内容。并且指标可以度量和参照,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既要充分反映实际,又不能太过细小,不能实际测定。

1.2 系统性

所谓系统性就是指的不同指标之间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性,能够相互印证和相互补充。不同的指朔从呈笛槭医ㄉ璨煌方面的功能特征。众多不同维度的指标,才能形成全面的衡量和考核标准。

1.3 可比性

遵循可比性,是为了实验室的各项评价指标能够进行统计,在不同的学校实验室之间进行横向对比参照。绩效考评体系的对比,能够反映出不同地区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水平。相关指标在比较时,要能够运用定量比较的方法,提高比较的准确性。

2 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实验室建设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因为实验室建设内容庞大,涉及到的人员、事务以及仪器设备较多,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要注意突出重点。本文研究中对实验室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梳理,认为一套合理的,能够基本反映实验室建设水平和管理质量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应该包含如下几个部分:例如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实验室教学质量、实验室科研水平和对外合作与交流、科技创新能力等。实验室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务和支持,不断提升学校的科研产出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实验室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应该设定的标准高一些,包含的考核评价维度要更集中一些。具体来说,本文提出了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实验教学能力、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5个结构指标变量,以此作为实验室建设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主干内容。

2.1 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

实验室建设主要目的就是服务于高校科研,因此,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是实验室绩效考评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科技创新是衡量实验室研究能力是否可持续的重要因素。在实际考评过程中,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细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二级考核指标。如实验室的创新成果、研究的高水成果、实验成果产品转化率等。

2.2 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由于现代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越来越高,对人才的能力和专业知识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实验室专业管理人才,是非常缺乏的。国内不少高校实验室的一些特殊工作岗位,由于国内专业人才不足,而是聘请了国外科研人员。因此,在对实验室建设进行绩效考评工作时,要将人才队伍的建设纳入到考评指标体系中去。这方面的人才包括:高级科研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特长顾问,青年科技创业人才等。

2.3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实验室建设内容就包括了管理,建设与管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很多学校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单独地将建设任务和管理任务分开。但是,从实际经验来看,一般实验室的承建单位在实验室管理方面,也具备一定的经验和管理优势。因此,实验室建设要与管理进行深入融合,不断提升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整体水平。高校在建设实验室时,尽量寻找那些建设管理资质全,经验丰富的单位。在后期管理过程中,利用建设单位丰富的管理经验,加大对实验室的管理力度,提高实验室日常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保障实验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具体来说,相关的二级考评指标可以从仪器设备、实验设施及环境、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完好率、制度管理及安全卫生等几个方面设计。

2.4 实验室教学

实验室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支持和服务高校的教学实践。我们知道,高校很多专业都有实验实践课程,这些课程对于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绩效考评体系中,要将实验室教学进行考核。实验室教学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的结合方式,通过实验室的教学任务,将科技创新成果和科研过程融入到学生的理论课程教学环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并且在实验室进行锻炼实践,还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和科研精神。

2.5 实验室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高校实验室建设应当立足高校自身发展,服务当地科学研究,在实验室资源方面,要做到开放和共享。一所高校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可以通过人才交流、技术咨询、对外开放参观、实验室仪器对外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衡量。现代国家提倡高校实验室建设要不断提高开放水平,加大同当地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同时,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尤其是在科研领域,要发挥高校实验室科研的技术、人才优势,更好的服务社会。

3 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3.1 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绩效考评指标设计好之后,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上述指标设定合理的考核权重。即每一项以及指标所占的比重。指标权重的设置,需要根据不同实验室的基本情况,结合专家咨询意见,以及各专业教师、学生们的反馈,进行合理设置。需要注意权重系数不宜特别复杂,因为一级指标维度相对较少,要考虑绩效考核的简洁性。

3.2 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本文采用指标值与标准值(或理想值)进行对比的监测方法。相当于树立一个标杆,所有指标跟标杆对比,达到或超越了就算100分。上述指标体系的标准值主要参考世界发达国家实验室建设标准以及经验数据确定,总的思路是按照较高、较先进的标准确定。

3.3 综合评估定量化

通过对指标体系各个指标进行加权求和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公式 = (=1,2,3……),其中为第个指标的无量纲转换值,为每一个指标的权重。具体计算时,先用实现程度和权重计算每一个指标的得分,然后加总可以得出每一类指标分值,最后加总得出总体的分值。分析时既可以进行总体情况的分析,也可以按系统结构进行分析。根据上述分析,本文设计的指标体系有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室教学、实验室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5个一级指标。为了对一级指标的权重进行细化,在实际考评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一级指标设置5个左右的二级指标,这样能够提高以及指标的丰富性,也使得考核指标的代表性更广泛。

3.4 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修正不合理的权重指标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虽然能够在整体上反映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基本情况。但是,随着实验课题、实验理论以及实验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一些指标和权重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正,以保持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相应的权重分配,不是固定不变,需要结合实验室整体发展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更加真实的反映实验室的功能和作用。

3.5 对评价指标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分析

对高校实验室建设进行绩效考评的目的在于找到实验室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优化和改正。通过上面的指标评价能够看到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但是,就某一所高校来说,其实验室在同类高校中处于什么层次,还需要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通过横向的对比分析,才能发现高校实验室建设同比较对象之间的优势、差距和不足等问题。而高校实验室每年的绩效考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能够从直观层面分析实验室建设管理情况的年度变化。通过横向、纵向的指标对比分析,高校实验室建设情况能够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反映,从而为高校实验室管理决策,提供合理的建议。

4 结束语

高校实验室建设绩效考评体系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设计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并且结合专家咨询意见,为考评指标设置合理的权重,并且在运用绩效考评体系时,还要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变化,这样才能更加符合不同的考评需求。

1 绩效考评体系建立的原则

绩效评价,是对一项工作各个环节,不同的指标进行的对照评价。一般参照基础标准,通过设计合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统计量化方法,对选取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工作项目各个环节做出符合实际的,能够进行对比衡量的客观评价。通过合适的绩效考评体系,对实验室建设管理运行过程中,各种环节的工作进行量化的评比,能够有效提升实验室建设管理运营水平。建立考评体系需要遵循如下几项原则:

1.1 简明科学性

选取或者设定的指标必须要遵循科学性原则,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各项内容。并且指标可以度量和参照,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既要充分反映实际,又不能太过细小,不能实际测定。

1.2 系统性

所谓系统性就是指的不同指标之间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性,能够相互印证和相互补充。不同的指标反映实验室建设不同方面的功能特征。众多不同维度的指标,才能形成全面的衡量和考核标准。

1.3 可比性

遵循可比性,是为了实验室的各项评价指标能够进行统计,在不同的学校实验室之间进行横向对比参照。绩效考评体系的对比,能够反映出不同地区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水平。相关指标在比较时,要能够运用定量比较的方法,提高比较的准确性。

2 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实验室建设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因为实验室建设内容庞大,涉及到的人员、事务以及仪器设备较多,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要注意突出重点。本文研究中对实验室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梳理,认为一套合理的,能够基本反映实验室建设水平和管理质量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应该包含如下几个部分:例如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实验室教学质量、实验室科研水平和对外合作与交流、科技创新能力等。实验室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务和支持,不断提升学校的科研产出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实验室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应该设定的标准高一些,包含的考核评价维度要更集中一些。具体来说,本文提出了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实验教学能力、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5个结构指标变量,以此作为实验室建设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主干内容。

2.1 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

实验室建设主要目的就是服务于高校科研,因此,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是实验室绩效考评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科技创新是衡量实验室研究能力是否可持续的重要因素。在实际考评过程中,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细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二级考核指标。如实验室的创新成果、研究的高水成果、实验成果产品转化率等。

2.2 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由于现代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越来越高,对人才的能力和专业知识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实验室专业管理人才,是非常缺乏的。国内不少高校实验室的一些特殊工作岗位,由于国内专业人才不足,而是聘请了国外科研人员。因此,在对实验室建设进行绩效考评工作时,要将人才队伍的建设纳入到考评指标体系中去。这方面的人才包括:高级科研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特长顾问,青年科技创业人才等。

2.3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实验室建设内容就包括了管理,建设与管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很多学校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单独地将建设任务和管理任务分开。但是,从实际经验来看,一般实验室的承建单位在实验室管理方面,也具备一定的经验和管理优势。因此,实验室建设要与管理进行深入融合,不断提升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整体水平。高校在建设实验室时,尽量寻找那些建设管理资质全,经验丰富的单位。在后期管理过程中,利用建设单位丰富的管理经验,加大对实验室的管理力度,提高实验室日常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保障实验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具体来说,相关的二级考评指标可以从仪器设备、实验设施及环境、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完好率、制度管理及安全卫生等几方面设计。

2.4 实验室教学

实验室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支持和服务高校的教学实践。我们知道,高校很多专业都有实验实践课程,这些课程对于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绩效考评体系中,要将实验室教学进行考核。实验室教学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的结合方式,通过实验室的教学任务,将科技创新成果和科研过程融入到学生的理论课程教学环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并且在实验室进行锻炼实践,还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和科研精神。

2.5 实验室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高校实验室建设应当立足高校自身发展,服务当地科学研究,在实验室资源方面,要做到开放和共享。一所高校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可以通过人才交流、技术咨询、对外开放参观、实验室仪器对外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衡量。现代国家提倡高校实验室建设要不断提高开放水平,加大同当地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同时,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尤其是在科研领域,要发挥高校实验室科研的技术、人才优势,更好的服务社会。

2.3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实验室建设内容就包括了管理,建设与管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很多学校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单独地将建设任务和管理任务分开。但是,从实际经验来看,一般实验室的承建单位在实验室管理方面,也具备一定的经验和管理优势。因此,实验室建设要与管理进行深入融合,不断提升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整体水平。高校在建设实验室时,尽量寻找那些建设管理资质全,经验丰富的单位。在后期管理过程中,利用建设单位丰富的管理经验,加大对实验室的管理力度,提高实验室日常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保障实验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具体来说,相关的二级考评指标可以从仪器设备、实验设施及环境、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完好率、制度管理及安全卫生等几个方面设计。

2.4 实验室教学

实验室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支持和服务高校的教学实践。我们知道,高校很多专业都有实验实践课程,这些课程对于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绩效考评体系中,要将实验室教学进行考核。实验室教学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的结合方式,通过实验室的教学任务,将科技创新成果和科研过程融入到学生的理论课程教学环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并且在实验室进行锻炼实践,还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和科研精神。

2.5 实验室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高校实验室建设应当立足高校自身发展,服务当地科学研究,在实验室资源方面,要做到开放和共享。一所高校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可以通过人才交流、技术咨询、对外开放参观、实验室仪器对外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衡量。现代国家提倡高校实验室建设要不断提高开放水平,加大同当地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同时,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尤其是在科研领域,要发挥高校实验室科研的技术、人才优势,更好的服务社会。

3 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3.1 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绩效考评指标设计好之后,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上述指标设定合理的考核权重。即每一项以及指标所占的比重。指标嘀氐纳柚茫需要根据不同实验室的基本情况,结合专家咨询意见,以及各专业教师、学生们的反馈,进行合理设置。需要注意权重系数不宜特别复杂,因为一级指标维度相对较少,要考虑绩效考核的简洁性。

3.2 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本文采用指标值与标准值(或理想值)进行对比的监测方法。相当于树立一个标杆,所有指标跟标杆对比,达到或超越了就算100分。上述指标体系的标准值主要参考世界发达国家实验室建设标准以及经验数据确定,总的思路是按照较高、较先进的标准确定。

3.3 综合评估定量化

通过对指标体系各个指标进行加权求和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公式为 = (=1,2,3……),其中为第个指标的无量纲转换值,为每一个指标的权重。具体计算时,先用实现程度和权重计算每一个指标的得分,然后加总可以得出每一类指标分值,最后加总得出总体的分值。分析时既可以进行总体情况的分析,也可以按系统结构进行分析。根据上述分析,本文设计的指标体系有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室教学、实验室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5个一级指标。为了对一级指标的权重进行细化,在实际考评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一级指标设置5个左右的二级指标,这样能够提高以及指标的丰富性,也使得考核指标的代表性更广泛。

3.4 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修正不合理的权重指标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虽然能够在整体上反映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基本情况。但是,随着实验课题、实验理论以及实验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一些指标和权重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正,以保持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相应的权重分配,不是固定不变,需要结合实验室整体发展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更加真实的反映实验室的功能和作用。

3.5 对评价指标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分析

对高校实验室建设进行绩效考评的目的在于找到实验室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优化和改正。通过上面的指标评价能够看到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但是,就某一所高校来说,其实验室在同类高校中处于什么层次,还需要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通过横向的对比分析,才能发现高校实验室建设同比较对象之间的优势、差距和不足等问题。而高校实验室每年的绩效考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能够从直观层面分析实验室建设管理情况的年度变化。通过横向、纵向的指标对比分析,高校实验室建设情况能够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反映,从而为高校实验室管理决策,提供合理的建议。

4 结束语

高校实验室建设绩效考评体系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设计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并且结合专家咨询意见,为考评指标设置合理的权重,并且在运用绩效考评体系时,还要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变化,这样才能更加符合不同的考评需求。参考文献

[1] 陈烨,周莉萍,姜文彪,徐弼军,王登科.建立实验室绩效考评与保障体系提高实验室建设成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08-15.

[2] 周恒瑞,金德飞,马从国.浅析高校自动化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视界,2014(31).

研究室工作经验总结篇(6)

    中医外科学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自西医外科学进入中国以来,中医外科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目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5年以来培养了约100名中医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我们调査发现,在理论学习中,部分研究生对中医外科学的投入学习时间不够,将过多时间投入西医外科学的学习中,普遍存在中医外科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兴趣不足问题。在临床轮转实习方面,多数研究生存在中医理论知识与中医思维能力不足、实践能力差、独立解决与处理问题能力不足、不能够独立值班、缺乏主动学习及临床经验总结的习惯、科研能力薄弱等诸多问。

造成以上现象的出现,除了与学生自身问题相关以外,更重要的还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问题。第一,对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课程设置课时过少,尤其是中医外科学基础知识课程设置过少,造成很多研究生的中医外科基础理论知识不足。第二,对研究生的临床实习重视程度不够。医院科室对研究生临床轮转实习的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第三,对研究生的日常与出科考核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第四,对研究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培养不够重视。第五,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训过少。第六,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不足。

2对策与建议

2.1加强中医外科理论知识水平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中医外科理论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临床实训的效果。当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临床实习前,中医外科教研室可以安排相关科室有经验的高年资中医师讲解中医外科学的相关课程,如周围血管疾病、皮肤疾病与性病、男性疾病、乳腺疾病、肛管直肠疾病。另外,当研究生临床实习时,各临床科室可以每周安排时间作科室讲课,由科室高年资医师讲解中外基础知识及相关疾病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当科室进行临床疑难病例讨论、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以及临床专题讲座等业务学习与讨论时,要求研究生参加,并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科室每1-2周必须组织研究生进行病例讨论,提前给学生要讨论的病历内容,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然后进行讨论,最后带教老师进行总结。

2.2加强对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医院可以安排实习前岗前培训,经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后方可安排进入医院实习。培训内容包括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常见临床操作技能(内科四大穿刺、外科无菌操作)、全身体格检査、医德医风和医患沟通及医疗卫生法规等。通过实习前岗前培训,有利于加强专业型研究生临床能力意识的培养,使其逐渐适应临床实习工作。当研究生开始实习时,建立导师与实习科室带教老师联合培养的方式,按照一对一原则,即一位高年资医师负责一位研究生的方式,提高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实习开始时,每科室要求轮转至少3个月以上,刚开始要求研究生适应1-2周时间,按照住院医师的要求,每位研究生主管3-5名病人,髙年资医师可指定低年资医师负责该研究生的日常培训工作。根据研究生的实际能力,安排研究生参与临床值班交班工作、单独接诊病人与处理病人工作、医嘱处理、病历书写与整理工作等,锻炼研究生的临床处理常见病与危急重症的能力。

安排研究生跟师出诊,尤其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名老中医、广西名中医以及有多年临床经验的高年资中医医师,并要求研究生积极总结带教老师的中医临床经验,发表相关临床文章,同时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工作登记表。在病房实习时,要求研究生能够完成收集病史资料及病历书写,带教老师及高年资医师认真把关、认真指导研究生完成病历,并对病历进行修改。按照三级医师制度,每天査房时要求研究生汇报病人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病人最新病情改变、下一步的初步诊疗方案以及新接诊病人的病史等。带教老师可以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对研究生进行临床技能的培训与指导工作,例如外科的无菌操作,带教老师可以亲自为学生做示范,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各种院内组织的相关技能培训及中医学术讲座,以提高临床技能,培养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2.3重视考核工作  合理的考核机制有利于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建立统一的考核工作,即科室的日常培训考核及出科考核工作、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毕业技能考核工作,建立医院、科室、导师共同参与的机制,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管理部门的研究生培训工作,也可使研究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加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亦可使导师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进而提高临床能力培训的效果。考核内容包括中医外科学基础理论,病历书写,临床实际能力考核,临床思维能力考核等主要内容。带教老师现场要求学生对病人进行病史收集,详细的体格检査,包括病人舌苔脉象等资料。完成病史资料收集以后,要求学生按照我院中医住院病历书写要求完成病历书写,带教老师可根据书写病历实际情况进行评分。门诊科室要求学生书写中医门诊病历,包括中医诊断、治法、具体方药等。对于临床实际能力的考核,各科室根据实际情况,要求研究生完成科室常见临床技能的操作。另外,所有科室均应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考试,目前,我院每个科室均有自己的题库,出科考试试题应包括一定分值的主观题。同时,医院教学部定期进行教学査房,各临床相关教研室协助并参加考核工作。考核人员由主管教学的医院领导、具有高年资职称、有丰富临床带教经验的中医医师担任,教学部主要对研究生日常培训工作进行考核,包括教学査房、病史汇报、临床病历资料的讨论、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教研室做好记录,作为学生日常考核的一部分。日常教学查房时,各科室选取典型病例资料。另外,在教学査房之前,学生要提前熟悉病例,教学査房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碰到疑难问题时,可以当场提出,也可以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带教老师现场解答,以培养学生应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能力。

目前,我院已经对专业型研究生实行中期考核,即研二第二学期进行中期考核。我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大致参照医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内容大致包括外科技能操作(无菌操作,缝合打结,换药,穿脱隔离衣,急救处理等),心电图与X片的判读,科室的临床技能考核,中医外科学理论知识的考核,同时要求技能考核不合格者再次进行培训。对于科室技能考核,教研室安排专人对研究生进行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典型病例分析与答辩,侧重考核研究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2.4加强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训和导师的指导工作  我院专业型研究生多在临近毕业时候才发表相应科研文章,而且发表的杂志多为国内省级普通杂志。经调查发现,多数研究生反映自己的科研能力较差,部分导师无科研课题,学生无法参与科研研究,还有一部分研究生存在抄袭的现象。在我们的临床实际工作中,进行临床试验观察、临床药物研究、临床经验总结等工作时,均要求临床医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以胜任科研任务。因此,加强对专业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研究生进行理论课程学习的同时,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的基础课程,同时教研室及导师也应重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在研究生进行开题报告会时候,教研室及导师应严格要求研究生。研究生选题应有一定的深度,尤其是中医外科领域的疑难疾病、热点问题、经验总结推广的临床研究,同时选题要新颖,具有实用性。当研究生进行临床试验时,导师应指导与关注研究生的科研工作。通过毕业论文的书写,要求研究生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为以后的临床科研打下基础。另外,医院与教研室应提高对导师的要求,积极鼓励导师申请科研课题,并积极开展科研试验,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研究室工作经验总结篇(7)

2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科研水平概况

按照中国现行管理方式,实验室主任是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他们的科研水平是团队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所以仍然选取1999~2009年间涉及到14位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作为我们调查研究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科研水平的参考对象。

2.1生命科学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基本科研状况

表2以Webofscience的数据库为例,以作者为第一检索词,以作者所属机构作为第二步的筛选检索词,查找了1999~2009年间他们的论文产出情况。14人十年间总共发表604篇论文,人均论文43篇,年均4.3篇,其中8人高于平均水平,604篇文章的总被引频次是6223次,每篇文章的平均被引频次是10.3次,其中六人的文章平均被引频次超过平均数。尤其张启发2002年的某篇文章被引频次高达361次,陈赛娟有四篇论文的被引频次超过100次,而且如果考虑2009年近期论文的引用高峰尚未来临,文章的平均被引频次和总被引频次可能都比现在的计算结果更高。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主要反映基础研究状况的科学引文索引(SCI)2008年共收录中国论文11.67万篇,占世界总量的9.8%。论文共被引用340万次,居世界第九。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5.2次,较2008年底的统计数据4.6次又有提升。而国际科技论文的世界平均每篇被引用10.06次。有8个国家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大于10次。2008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引进“表现不俗论文”概念,即其后的影响超过其所在学科的一般水平。以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统计,2008年我国内地机构作者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共9.23万篇,其中表现不俗的论文数为1.06万篇,占论文总数的11.5%,80%由高校贡献,近19%产自研究院所。化学、物理、数学、电子通讯与自动化、生物等五个学科表现不俗的论文最多,生物学科首次进入这个表现不俗行列。这也许验证了李克特(HeinrichRickert)和马克思·韦伯(MaxWebers)所极力说明的科学活动的价值关联现象,即科学家们通常总是选择哪些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和兴趣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的。生命学科科研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功不可没,实验室主任所在团队科研水平和科研效率远远高于中国平均水平,接近或略超世界平均水平,代表中国最高水平,虽然与世界知名国家实验室相比较,差距尚远,但发展态势和赶超速度令人振奋。

2.2我国生命科学科研水平的国际比较

与世界一流的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相比,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始创新能力有限,原创性研究不够,获得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不多,在持续不断培养科研人才,引领科研创新方面还有很多差距。例如英国卡文迪什实验室(CL),先后有25人荣获诺贝尔奖,平均每年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级刊物上30篇左右。又如,英国国家分子生物学实验室(LMB)的Crick和Watson等人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Perutz和Kendrew等人发现了血红蛋白结构,并分别获得1962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和化学奖,目前,该实验室已有十多人相继荣获了诺贝尔奖的殊荣。表3可以帮助我们具体感知这种差距。我们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最小的学科门类,都是我们原先就有基础,后来一直奋力追赶的,比如植物与动物学。其中分子生物学与分子遗传学是发展历史最短的,但也是目前国际研究的前沿和热门领域,与国际的差距也最大。这说明科学的发展也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并不能一蹴而就。二十多年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研人员,造就了一批科学前沿的领军人物,为科研人员特别是年轻科研帅才的培养提供了条件保障,成为孕育本土科研领军人物的摇篮。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命科学部的高校创新型科研团体科研水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毕竟我们在投入、规模和发展历程上无法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提并论,放眼未来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仍然很大,距离世界顶尖水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3从《S》《N》看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的竞争力

由表四可知:1988~2004年间在《Science》或《Nature》上发表过学术论文的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只有15个,仅占当时正在运行的15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6个国家实验室(筹)总数的9.5%;在《Science》和《Nature》两种刊物上都发表过学术论文的只有3家,占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的1.9%。从学科分布来看,生命科学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居相对优势(7个),占总数(12个)的58.3%这些成果值得肯定,但同时也暴露一些问题。我国SCI论文数量已居世界前列,但论文质量还未跻身于一流,具有重要原始创新意义的高质量论文较少。虽然不能简单以能否在《Science》或《Nature》上作为标准,两大期刊的特点决定了有些专业的成果更适合发表,而有些专业成果或许并非因为水准不够,而是学科特性决定的。但是纵观生命学科领域影响因子排名前十的著名专业期刊和杂志如:Cell、AnnualReviewofCellBiology、NatureGenetics、ImmunologyToday、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都极少见到中国科学家发表文章。这些基础数据表明,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不平衡,基础研究水平参差不齐,即使是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其科研水平仍不能令人满意,尚未取得令科技界震动、使我国民族精神振奋或产生重大经济效益的重大科研成果。

3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人才培养现状

一流创新型科研团体的形成需要人、财、物各种条件的积累,但在任何时空条件下,人的要素都是最具竞争力的一个环节。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科学研究中领军人物的水平对研究队伍的整体实力具有决定性影响,在诺贝尔奖得主中就不乏师生几代人纷纷获奖的例子。反观中国高校创新型科研团体的现状就是:普遍存在缺少年轻的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和知名度的大师级科技帅才。我们可以通过考察生命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这个群体的有关状况就可以窥见高校创新型科研团体的人才现状和培养特点。

3.1生命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学习背景

表5表明: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领军人物的学习背景基本国际化。通过赴西方科技和教育发达国家学习、交流以及合作研究,不仅实现知识技能的原始积累,同时接受先进科研管理经验和最新研究动态的渲染和陶冶,学习交流建立的学术交流网络成为日后开展团队跨国科研合作的基础。由此可见:新一代科研团体领军人物在发展初期寻求以国际的视野和眼界来夯实专业基础技能、形成追踪学术研究前沿以及对外学术交流的能力,以谦逊、开放的姿态来充实自己、努力创新,这是中国科技人才培养令人乐观的态势。但与国外一流科研团队领军人物的选聘和培养相比,“含金量”还有待提高。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于国家实验室主任的学术背景要求十分苛刻。例如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劳伦斯利弗莫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阿贡实验室、斯坦福直线粒子加速器中心历任和现任共计20位实验室主任都具有一流大学的博士学位同时学术水平高、社会影响大,这些实验室主任大多是荣誉等身,其中有“原子弹之父”,有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大多有着多年的游学经历,取得了该领域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学术界有相当的影响,并有多年该领域不同单位的领导工作经历[9]81~91。

3.2生命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年龄结构

已有的研究表明,科研创造的最佳年龄集中在25~45岁之间的区域内,其峰值约为37岁[13]。例如,28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从事获奖成果研究的平均年龄为38.7岁,其中,35岁以下的占44%,45岁以下的占77%[14]。这说明,处于最佳年龄区域的科学家做出重大科研贡献的可能性最大,拥有一流的人才是创造一流成果的必要条件。但就目前情况来讲,14人中仅有1位领军人物的年龄处于最佳区间,大多数人处于45~60岁这个区间,60岁以上有3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虽然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科研领军人物年龄结构的年轻化,但是在中国,不管是科研还是行政管理,论资排辈的习惯力量一直比较顽固,很多正当年轻,创造力鼎盛的年轻科研人才囿于社会惯性力量往往错失良机。虽然现状不容乐观,但是通过对比研究我国两院院士的平均年龄及结构分布发现:科研领军人物队伍的年龄构成还是比以前有很大进步。因为这些领军人物未来的发展目标可能就是当选两院院士,他们中张启发、陈赛娟、杨胜利已经当选两院院士,其他人也是两院院士潜在的有力竞争者。目前中国科学院院士707人,平均年龄为72.37岁;中国工程院院士701人,平均年龄为70.89岁[9,51]。从纵向发展趋势看,科研人才的年龄结构完善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3.3生命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任命和考核状况

国家重点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但在任用上行政命令的比重较大。在管理和人员编制方面也缺乏足够的自主性。而美国国家实验室实行真正的主任负责制。在主任的聘用由主管部门和托管机构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选聘,任期则由法律和业绩决定。从美国能源部下属的17个国家实验室主任历任和现任的经历来看,他们普遍是学术水平高、社会影响大的科技界名流,在学术领域有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具有科研工作领导经历。在研究经费使用和资助项目上,国家实验室主任拥有相当大的自,有权用总经费的5%~10%的机动经费以支持独立研究和合作研究。除从主管部门获取运行经费和科研经费外,实验时还可承接其他政府机构的任务,接受项目经费,也可与企业合作研究[12,42~48]。但我国对于实验室主任的培养、任命、考核,还处在学习和摸索阶段,对于如何遴选和培养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科研人才以及领军人物,有许多体制问题需要健全、完善。

研究室工作经验总结篇(8)

北京市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分小学第1工作室、小学第2工作室,中学工作室,首批研修成员是14位获得过“北京市十佳班主任”荣誉称号或“全国优秀班主任”称号的班主任。工作室的基本功能是:

(一)加速班主任专业发展带头人的形成

专业化的班主任需要培养、需要培训,更需要班主任群体中优秀分子的示范和引领。在一个群体中能够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的人就是带头人,能够在班主任专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人是班主任专业发展带头人。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带头人应该是班主任工作的专家,即对班主任工作精通并有独到见解的人。他们既够按着育人规律高效工作,又能够揭示育人的规律;既能够把班主任工作做得非常漂亮,又能够说出为什么这样工作以及是怎样工作。其典型的标志是已经形成了育人思想,并通过著作或文章表达出来。

北京市有一批影响全国的老一辈优秀班主任,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发挥了较好的带头作用。如,丁榕老师等老一辈优秀班主任,不仅有着感人的事迹,也有着丰富的智慧,还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思想。他们以其事迹感染着年轻人,以其智慧迪启着年轻人,以其思想引领着年轻人。北京市有一批正在成长着的优秀班主任,在4万余名中小学班主任中,已经有8800名班主任获得了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有20名获得了北京市十佳班主任荣誉称号(2006年和2008年两届),有数十位获得了全国优秀班主任(教师)和模范教师的荣誉称号。他们做出了一定的业绩,在北京市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但是,从北京市班主任群体的现状来看,优秀班主任的数量不少,但特别有影响力的不多;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特色初步形成,但教育思想还很少形成;优秀班主任自身工作得特别好,但发挥引领作用还不够。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的作用之一,就是使优秀班主任尽快成长为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带头人。

(二)促进优秀班主任的可持续发展

从前期的资料分析和访谈调研,我们发现,工作室成员都是模范教师:他们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他们爱岗敬业、激情投入,持续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班级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奇迹,表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也是智慧教师:他们智慧育人、科学工作,无论什么样的班、什么样的学生到他们手里,他们都会化腐朽为神奇,表现出高超的教育智慧。他们也是个性教师:他们每个人都有“独门绝技”,他们用不同的教育风格成全着他们的学生,也成就着自己;他们的个性体还表现在他们以超人的毅力和卓越的智慧把工作做到极致。

但是,他们要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专家,要成为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带头人,还需要将经验进行梳理、提炼,升华为思想;需要将实践智慧显性化,升华为理论。这是优秀班主任的智慧实践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是优秀班主任的实践智慧从隐性走向显性的过程,是优秀班主任的实践智慧结构化为操作思路的过程,也是一个探寻班主任专业成长规律的过程。要实现这种转化和飞跃,一方面需要班主任的自主反思、自觉提升,另一方面需要专家的点化和引领。前者需要班主任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后者需要专家的理论水平和指导能力。优秀班主任工作室致力于通过提升班主任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实现班主任的可持续发展。

二、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的运转

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的项目目标是:“建立优秀班主任工作室旨在总结优秀班主任成功经验,提炼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思想,促进其专业能力不断提高。发挥优秀班主任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打造一批在北京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知名班主任群体。探索中小学班主任成长的规律,研究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08年班主任队伍建设专项工作的通知(京教德〔2008〕2号)》)

围绕上述目标,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确定的基本工作思路是:以教育科学研究为主线,以优秀班主任为主体,以指导老师为主导,以形成班主任教育思想、打造优秀班主任群体、探索优秀班主任成长规律为目的,按照统分工作原则,采用理论学习、专题研讨、交流展示、案例教学和课题研究等形式加速优秀班主任带头人的成长。

(一)“三主”工作指导思想

1.以教育科学研究为主线。教育科学研究是揭示教育本质及其客观规律的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的研修班成员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形成了高超的实践智慧。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可以提炼工作经验,揭示经验中所蕴含的原理和理念,使具有特殊性的工作经验升华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工作室采取叙事研究、行动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基于优秀班主任实践经验的研究。开班之前,要求研修成员撰写成长报告;开班第一天,要求每个人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指导教师给予点评,并提出修改成长报告的建议与要求。开学后,要求研修成员撰写工作案例、工作思考(或工作经验),并进行了案例指导和课题研究指导;第一学期末,研修成员初步确定自己的研究主题;第二学期开学初,经过双方选择,工作室为每一位研修成员配备了研究指导教师;第二学期末确定研究课,第三学期初进行了开题答辩。第二年进入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2.以优秀班主任为主体。入室研修成员都是在北京市乃至在全国已经产生一定影响的优秀班主任,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每个研修成员都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和成长环境,进而形成了不同的经验和工作特色。因此,工作室以优秀班主任为研修主体,促进研修成员的自主研修。研修成员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制定研究计划并开展个性化研究,目的是促进优秀主任的思想形成。14位班主任都确定了源于自己的特长、反映自身特色的又能促进自己工作的研究课题。如甄珍确立了《现代小学生班级阅读生活体系的设计》的研究课题,郑丹娜确立了《“全接纳,慢引导”理念指导下的师生沟通方式研究》的课题,孙凤香确立了《运用成长树进行目标管理的研究》的课题,王保东确立了《关于农村地区示范高中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研究》课题,何艳梅确立了《通过真实记录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研究》课题。各个工作室根据研修成员的兴趣和积累确定研修主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专题研究,目的是形成关于班主任工作的研究成果。如,小学1室确定了“家校合作,携手共育”的研究课题;小学2室确定了“营造班级文化,滋养学生心灵”的研究课题;中学室确定了“强化自主管理,实现自我教育”的研究课题。

3.以指导教师为主导。优秀班主任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具有着高超的实践智慧,但理论基础尚待夯实,理性思维能力尚待提高,科研能力尚待加强。因此,优秀班主任的研究需要专家的理论指导与适时点拨。为此,优秀班主任工作室成立了由高校知名学者、培训机构优秀教师和一线实践专家组织的专家团队。在组建团队时,充分考虑了专家的影响力、理论水平和学科结构。从影响力来看,我们聘请了理论界中有较大影响的檀传宝教授、在实践领域有较大影响的丁榕先生和王宝祥老师、在班主任培训领域有较大影响的陈爱老师;从理论水平来看,无论是高校学者还是实践专家,都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并对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从学科结构来看,教育基本理论老师、心理学老师、德育理论(含班主任理论)老师各占三分之一。

一方面,导师帮助学员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如张红老师在与郑丹娜老师的交流与对话中,帮助郑老师理清了其教育思想,将之确定为“全接纳,慢引导”。另一方面,对研修成员的研究给予理论上的支持,如何艳梅老师为“真实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促进良好学习意识与行为的形成”经验找到了“评价―激励―强化”的管理心理学基础;孙凤香的“发挥成长树的激励作用,引导孩子自主发展”,原来蕴含了目标管理的原理。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之下,研修成员找到了自己的理论基础,使自己的工作特色逐渐明晰,研究方向逐渐明朗。

(二)“三项”工作策略

1.精耕细作。本项目的培训对象一共14人,分3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同时还配备由一线专家、高校学者、培训机构教师组成的导师团,在设立导师团时还考虑了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教师的搭配。在课题研究阶段,根据班主任的研究方向和选择意愿,为每一位班主任配备一名课题研究指导教师。工作室活动有设计有方案,活动过程有记录有反思有总结。工作室为10天的异地研修制定了异地研修方案,印制了异地研修手册和研修专家资料;异地研修结束后,形成了《记录集》、《体会集》和《总结集》,制作了宣传片,召开了总结会。

2.高端引领。参与工作室活动的专家,都是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校学者或一线班主任。如教育基本理论专家杨启亮、张华、李政涛等教授,教育实践专家杨瑞清、李希贵、李烈等中国当代第一批教育家丛书作者;德育理论专家朱小蔓、檀传宝、齐学红等教授;全国知名优秀班主任丁榕、黄静华、王立华等。优秀班主任在与知名学术专家面对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教育的内涵和功能,体味学者的理性之魅;在与著名实践专家面对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作用,体味专家的人格之魅;在与优秀班主任面对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班主任工作的责任和价值,体味着同伴的智慧之魅。

3.行动提升。“且行且思”和“且思且行”反映了这一策略。“且行且思”,是指工作室成员要边学习边思考、边探索边思考。每一次专家报告都留三分之一的时间让研修成员与专家对话;每一次工作和思考交流,都要进行同伴间的互助和指导教师的指导;每一次活动后,研修成员都要写出活动心得。研修成员在积极参与中得以提升。“且思且行”是指研修成员将所思所感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和育人行为,或指导影响他人的行为。

(三)“四五”工作模型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更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在此前提下,工作室确立了四大加速优秀班主任成长的途径:专家引领、自主研修、同伴互助、榜样示范,四种途径贯穿于整个研修活动之中,并相互作用;设计了基础性工作和个性化研究两大类研修工作和四小项工作;安排了理论学习、专题研讨、交流展示、案例教学和课题研究等五种基本研修方式;形成了如下研修工作模型(见表1)。

第一年主要开展基础性工作,如通过自学读书、专家报告等形式开展理论学习,以开阔学术视野;通过撰写成长报告、工作反思、工作案例等方式,梳理工作经验,以聚焦工作特色;通过讲述自己的成长轨迹和工作经验,通过点评他人经验并提出发展建议,开展汇报交流活动,以实现共生共荣;通过现场展示和现场点评活动,可以尽显展示者的特色和思想,提升展示者的水平,也可以提升同伴的认识水平、鉴别能力和指导能力。

第二年主要进行个性化研究,如通过名家对话和高端引领,实现工作经验到教育思想的理性升华;通过课题研究和系统思考,形成论文、专著(或研究框架),初显思想观点;通过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探讨或聚焦某位成员特色的专题研讨,形成工作室的研修成果;通过报告和论坛展示等形式,汇报研修成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优秀班主任

工作室的活动成效

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在研修成员的努力下,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优秀班主任的带头人正在形成,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了优秀班主任思想的提升和班主任工作特色的提炼

通过研修成员对自身成长和工作的回顾与反思、研修成员之间的分享与交流以及专家学者的指导与引导,工作室成员的工作经验得以提炼,工作特色更加明晰,教育思想逐步形成。甄珍老师引领学生享受现代阅读生活,进一步实践“真知真爱,育真人”的思想;万平老师提出“教育是温暖的”,并以此作为专著题目;全斌提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适宜发展”的教育理念。何艳梅老师聚焦于“用评价促进学生成长”的研究;袁凤芹致力于“家校合作,共奏教育和谐音符”的研究;孙凤香的班主任工作特色是“发挥成长树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自觉成长”;王保东的班主任工作特色是“强化学生自我教育,促进学生自主管理”;李志伟的班主任工作特色是“创造属于教室的力量”。

(二)加速了优秀班主任的成长

研修成员在工作室有着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的收获。甄珍、万平、郑丹娜在入室前已经是全国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甄珍老师出版了《真知、真爱,育真人》、《班主任应该做好的七件事》等两部专著;万平老师出版了《马方日记》,郑丹娜老师360万字的“悄悄话”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入室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甄珍、万平、郑丹娜老师分别获得了“德育特级”、“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甄珍将自己的研究进一步聚焦到带领孩子享受现代阅读生活,并正式发表了文章,万平的专著《教育是温暖的》即将作为北京教育丛书付梓,郑丹娜的专著《走进心灵》(暂定名)已经入选2010年北京教育丛书。冯勉在2009年获得了“全国模范教师”的荣誉称号;何艳梅于2009年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拟撰写的专著入选2010年北京教育丛书编写计划;袁凤芹的专著框架已经形成。工作室最年轻的李志伟(32岁)老师也评上了高级职称。所有的工作室成员都入选了2009《北京市师德楷模》丛书写作计划。

(三)发挥了榜样示范作用

研修成员在学校内部、区域内、全市乃至全国发挥作用。隗金枝老师的工作室先于北京市优秀工作室成立,在市工作室的影响下加速发展;郑丹娜老师的学校工作室和区工作室、甄珍老师的区级工作室、何艳梅老师的学区工作室、袁凤芹在学校范围内的合作研究小组,都是在进入市级工作室之后成立的。工作室成员经常把参加工作室的体会与自己的工作室成员分享,同时也带自己的工作室成员参加市工作室举办的现场展示活动和与名家对话的活动。班主任们还通过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各类培训班主任做报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优秀班主任

工作室的工作经验

(一)政策导向,行政推动

北京市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以项目形式开展活动。在北京市教委正确策划下,北京教育学院成功地申报了由市财政支持的2008年和2009年教师培训项目,并得到了资金支持。市教委和教育学院分别进行项目的申报与论证、评估与总结环节,使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断提高;项目的过程性管理,使项目实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加强。市教委和北京教育学院等各级领导都高度关注并悉心指导本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工作室的工作,有效地激励了优秀班主任的研修。

(二)组织合理,职责明确

本项目成立了由市教委副主任罗杰和北京教育学院书记马宪平为组长,市教委德育处、人事处、北京教育学院、市德育中心、班主任杂志社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工作团队。

设立1名项目组负责人,负责全面工作,主要包括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安排各工作室的集体活动,协调各工作室的活动,对研修工作进度和质量进行总体把握。设1名项目秘书,负责三个工作室活动的教学、教务和日常行政管理。每个工作室设1名指导教师,共同研究、协调各室的研究工作;协助成员制定研究计划,为成员提供理念、方法和资源支持;了解成员需求和教学的全过程,对成员反映的问题及时与导师或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负责联系各工作室的导师和临时指导专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解决;负责组织、落实各工作室的教学实践活动;记录活动全过程,撰写活动新闻、工作纪要和工作简报;为成员提供相应的理论、方法和资源支持;共同研究协调各室的研究支持工作;活动记录和活动资料收集。及时向项目组提交活动情况,并将重大活动报学院宣传部。

工作室还建立了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导专家组成员及部分高校科研人员、中小学优秀校长和在全国有影响的优秀班主任组成的指导团队,其基本职责是:审定培训实施方案;指导工作室成员的学习和研究;对班主任在工作室的研究情况做出评价。

(三)诚心服务,启发自觉

工作室成员是北京市班主任中的佼佼者,也是工作最繁忙的人。让他们来到工作室感到学有所获、学有所乐,是我们思考和追求的管理目标。我们的做法是,确立研修成员的研修主体地位,明确研修成果的发展方向,激发他们的内在发展动力;杨秀治、张红、迟希新三位指导老师努力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竭诚为他们的发展着想和服务,使他们能够在工作室里感到发展有奔头,成长有方向,增强了他们自动自发的力量。

五、优秀班主任

工作室的行动特色

(一)团队影响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纵观全国的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北京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建立了稳定的专家团队,以集体的力量影响优秀班主任,产生群体共振效应;同时,为每一位研修成员配一名课题研究指导老师,进行个别指导,提高指导的针对性。

(二)整体推进与个性研究相结合

工作室整体设计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各学期工作任务、工作时间和活动进程。与此同时,所有工作又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形式。工作室的整体研究,定位于研究优秀班主任成长的规律与机制,由项目负责人统一设计并组织实施;各工作室的研究定位于工作室研修成员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由各工作室指导教师组织实施;每一个研修成员的研究都是基于自己的兴趣和特色,着眼于自己的教育思想的形成,由各位成员自主设计自主开展。

(三)学习榜样与示范引领相结合

工作室一方面组织研修成员学习学术大师和实践大家的思想和品格,为他们树立追赶的目标;另一方面也通过研修成员的现场展示、做专题报告、当专家评委、带本校或本区徒弟等形式,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工作室还通过研修成员在各区、各校成立班主任工作室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四)心灵激荡与情境对话相结合

研究室工作经验总结篇(9)

随着教育教学方式的深度发展和改革,教学档案在临床教研室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我们不能不正视教学档案在临床教研室管理中的巨大价值。只有正确认识到教学档案在教研室管理中的巨大作用,临床教研室的管理工作者必须正确的认识教学档案本身的巨大价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对教学档案负责,才会真正的对这项繁杂枯燥的工作认真负责,才能在工作中找到真正的乐趣。本文将从教学档案自身的一些特点及教研室管理工作着手,简要的论述教学档案在临床教研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1 临床教研室教学档案的主要内容

临床教研室教学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①教研室的概况和工作。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了教研室的历史沿革和现状、教研室现有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教研室工作计划和总结(如教学经验总结、教师教学总结、实验或是实习报告、教学检查、教书育人总结等)、课程设置情况、教研室的活动记录(如文字、图片、资料、摄像录音等)、教学研究改革、教师敢为责任制和内部规章制度以及集体或个人的获奖材料等。②教学的基本文件和教学任务。各专业、各层次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试验大纲及实纲、各专业的授课计划设置;教学任务书和教学任务统计表、教学计划进度表、教学实施方案、课堂教学的经验总结和实习报告总结。③教材的选取和利用情况。教学档案要详细的记录历年使用的教材目录及样本分别适用于哪个年级和专业,并要记录与之相配套的其他教学参考资料。④实验、实习情况。教学档案要认真详实的记录实验室的基本情况,例如实验室概况、实验室有关规定和条例、实验室管理及实验室中固定资产和仪器设备的使用磨损情况、优秀典型的实验报告、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等。教学档案除了包含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之外,还囊括了教师基本情况和信息、教研科研及学术水平、教研室的制度(如会议和学习制度、听课制度、教研室手册制度等)、各种往来的文档、学生历届的考试试题及成绩报告单和其他需要归档的教学文件和材料

2 临床教研室教学档案的特点

从临床教研室教学档案所包含的内容就可以简单的总结出教学档案的主要特点。首先,教学档案具有连续性。是教研室对历年教学成果的连续不间断的记录。其次,教学档案具有广泛性,它几乎包含了在临床教研室里发生的所有事情。再次,教学档案具有严格的条理性。不同的情况要进行不同的归类整理。当然,临床教研室的教学档案还有其他特点,这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发现

既然临床教研室教学档案包含了如此繁多的内容,它的存在就必然有与之相应的价值。认真的做好教学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对临床教研室的管理共做有着重要的意义。

2.1 教学档案可以为学校学院的教学档案建设提供详实可靠的图文资料 由上述教学档案的内容可以看出,教研室的教学档案是收集并归纳整理各方面基本资料后形成的,教学档案的条理化、制度化、规范化为临床教研室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条件。详实可靠完整的教学档案可以为教研室的管理部门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制定完善的课程计划、有效地改进管理方法、提出更加合理规范的规章制度等提供有力的证据,同时也可以为临床实验室的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教学档案也是临床的教研室了解教研室师生基本情况的主要途径

2.2 教学档案是临床教研室对外界进行宣传及与外界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桥梁 教研室的管理工作是依靠教学档案进行的,而教研室工作效率的高低及工作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因此,做好教学档案工作,有利于临床教研室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可以为学生后续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3 教学档案可以为临床教研室进行教学安排和设置提供参考 教学档案记录着临床教研室教学管理工作的点点滴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为教研室的教学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由前文可知,教学档案是对教研室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安排、课程设置、教学的过程途径及教学中的有点和不足的真实记录。可以这么说,教学档案既来源于教学活动,同时又可以为教学组织工作提供依据。教研室的管理工作者可以依据前期的教学档案,因时而异的制定新学期的教学方案,使教学工作能够更加趋向完善和成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4 教学档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督促教师的不断发展 教学档案不仅记录着学生的成长历程,也记录着教师的不断发展。临床实验室可以定期的向教师推荐优秀教师的授课记录,教案及课件,让年轻和经验不足的教师从中吸取经验,在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针对性的备课、授课,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另外,教学档案也记录着教师的平时表现和工作态度,在教师评职称时可以提供有利的依据。

综上所述,教学档案是临床教研室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室管理工作者要真切的认识到教学档案的重要作用,并依据教学档案不断调整教研室的工作计划,不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琳.教研室教学档案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3).

[2] 刘涛先.浅谈教学档案在临床学科教学管理中的作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3(12).

研究室工作经验总结篇(10)

课 题:本文系2011年北京市属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与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建设项目(编号PXM2011_014306_113562)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2011年院内科技类重点课题(编号:YZK2011015)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2014年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项目(编号:2014041)研究成果。

高职院校的科研如何发展一直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一方面,高职院校也属于大学范畴,所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这三个大学的功能中,科研是重要一项。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很多是中专院校改制升级的,科研底子薄,氛围差,教师水平低,科研经费有限;再加上教师普遍上课任务量较大,教师在课余无暇静下心来,踏实地搞科研。所以,尽管大家在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如从事应用型研究、结合地方经济协同发展、教学的研究也属于高职院校科研的范畴等观点上达成共识,但实际上根据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和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高职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知网平台(CNKI)对我国200所高职示范校和骨干校在2010―2014年科研成果的量化分析,100分制下只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一所达到及格线60分(得分85.53分),第二梯队是两个50多分的学校,后面是从40分左右开始往下排列。这反映出我国高职院校的科研状况非常不理想。本文通过调研,总结了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科研的四类方式,并描述相应的科研实验室建设的情况。同时作者结合自身建设高职院校科研实验室的经验,分享了如何培养高职大专生从事科研的经历,希望本文能对致力于发展高职院校科研的教育工作者们有所裨益。

一、四类高职院校开展科研的方式

1.利用有利资源开展科研工作

作者调研了一些科研开展成功的案例。以科研实力最强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地处一线城市,GDP总量很高。而深圳本地的大学只有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职院”)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三所。不言而喻,深职院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学校经费不成问题,这也包括科研经费,所以就能购买到很好的仪器。教师的学历层次也很高,许多是博士,而博士与其所毕业的学校的联系就是很好的资源,并且整个学院仅正教授就300多人,这都构成了易出成果的因素。当然能集中如此多的优秀人才也是有缘由的,初级职称的教师入校月工资都在万元以上,这是其他职业院校难以企及的。并且很多老师还有其他院校代培的研究生在手下工作。综合上面所有因素,申请高级别课题不成问题。财力、人力又保证了课题的完成,下一步能申请更好、更高级的课题。如此形成正向循环,学校科研实力不断提升。

与大家对高职科研定位相同,深职院的科研课题也是以实用性为主。与深职院相仿,作者所在的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某学院也有类似的发展路径。学院有科研专用的实验室,内置高级实验仪器。它与本科院校科研实验室区别不大。主要的区别是本科实验室的精密仪器较多,主要从事理论研究;该学院的实验室中试设备较多,主要用于应用研究。许多缺乏此类设备的外单位的研究人员也来该校做实验。因此,与本科实验室又一个不同就是实验室会有经济收入。而这正好可以用来维护设备的日常运行。该学院在人才方面也很有实力,多名博士在此工作。不难看出,此类的科研开展方式形成了正向循环,科研越做越大,越做越强,越做越顺。但是也不难看出,该类科研开展方式并不一定符合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情形。对于普通高职院校,财力、人力等因素限制了科研以这种方式发展。

2.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展科研工作

与企业紧密合作,从生产一线实践中寻找研究课题,与企业研发人员一起解决生产上的问题,这是开展科研工作的一种有效方式。但由于企业的问题有即时性,而教师有教学任务牵扯时间和精力,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且教师往返于学校和工厂之间也有不便。有一种形式可以进行参考,那就是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在下属的材料成型实验室实施的校企合作建设“工程型实验室”。学校提供场地,配备设备;公司购买原材料,生产产品,负责销售,协助学校进行学生的实训实习指导,并承担相应比例的水电费。这样不出校园,教师就可以参与企业的新品研发、试制加工,学生也可以在课余到实验室实践锻炼,实验室一下从封闭的变为开放的。设备利用率显著提高,避免了资源浪费。实验室的平常运行成本每年10万元,通过企业参与,经费投入降低了80%。此类实验室目前的问题主要是在管理方面,如何做好教学、科研与企业生产的平衡,创收与实现教育目的的平衡。毕竟这牵连到另外一个独立的机构――需要营利的公司,所以运作起来复杂一些。

3.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进行科研开发

以笔者学校自动化工程学院与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合作建立的单片机实验室为例,虽然平时主要用于教学,例如通过单片机控制传感器,测量温湿度,进行信号捕捉和电机控制,但在算法和数学建模方面,教师可以进行科学研究,也可以出高水平的论文。这类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与普通教学实验室没有差别,主要是教师主动地充分挖掘现有仪器的高级功能。

4.创立专用的科研实验室,做纯粹的科学研究

由于科研经费紧张,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最先进的仪器设备(这点符合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情况),就购买一些国产的或级别中等的设备开展科研活动,科研活动的内容可以是应用型的或基础型的。本文第一作者杨富民老师就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建设了一间21平方米的科研实验室用于基础性研究。郭彦省等指出:“如果一个人只做技术的转化和应用,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和时间推移,原有的知识结构不能适应其科技进步,必将没有可转化或应用的成果,是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所以他提出:“尽管高职院校科研定位应以应用与技术转化为主,但必须鼓励教师开展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以保持其科研水平,保证学院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王苏琪也指出:“毕竟没有基础理论支撑的应用型研究是难以实现巨大突破的,而且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型研究虽然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并不是泾渭分明。”她还说:“缺乏基础研究支撑的应用研究,实际上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然难以提出具有创造性的应用技术,也无法提出具有领先的应用指导理论。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在应用型研究比较成熟的学科领域,适度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同样很有必要。”

在实验室硬件建设方面,笔者的原则是先选择可以满足基本科研需求的设备,等以后资金充裕了可以再进行设备升级。虽然国内的厂商有时在仪器表现和界面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但在价格、服务和后期维护方面有优势。设备的限制其实也对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有些测试结果(在高级仪器上能获得的)是拿不到的。这要求教师在选题和设计实验方面更加聪明,构建简单的模型,以得出同样重要的结论,做到“窥一斑而知全豹”。如前面所述杨老师的“微型电子器件研发实验室”主要进行微型器件加工,有10.5平方米的千级超净间,内有四寸光刻机、匀胶机、恒温加热台和化学通风橱,外面的10.5平方米摆放了真空镀膜仪。实验室计划利用所有设备和外单位设备,在教学方面让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半导体芯片,使其了解制作流程;在科研方面把实验室建设成为一个小“英特尔”,小“中芯国际”(国内知名半导体芯片加工商)。

二、如何培养大专生开展科研活动

科研活动一个人是很难开展的,一方面事情多而杂,另一方面一个人的经验和能力有限,必须借用更多的智力资源开展科研活动。在组织教师同事开展科研方面,笔者的经验很有限。但是笔者曾经带过两名五年制大专学生进行科研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在此分享给大家。笔者招收的这两名学生是通过上课认识的,经过沟通、作业,在一起讨论问题,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就接收了他们进笔者的科研实验室。其他学生也包括其他老师的推荐,甚至通过笔者学院微信群或QQ群刊登广告进行招募。五年制大专的学生如果入校不久就进实验室,能工作的时间不短。三年制大专生因为通过高考,成熟一些,上手可能快些,但考虑到最后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在顶岗实习,在实验室的实际工作时间没有那么长。

笔者招收的学生虽然只有两名,但很有代表性。第一位学生有点科研天赋,在进行实验过程中经常有创造性的思维,但做事情有时不按章法、不守规矩;第二位学生很听老师的话,态度认真负责,德行很好,但是创造性思维差一些,做事需要老师更多的引导。要培养像这两位同学类型的学生,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如下措施。对于类似第一位同学的学生,要利用其优势,在实验到达一个瓶颈时或遇到问题时,在一起多进行讨论;但同时在平时的言传身教中,对他要严格要求,给他解释擅自行动、不守规矩的危害;特别要强调实验室安全,使用规范等基础知识,防止发生意外。对于类似第二位同学的学生,可以鼓励他在讨论中多动脑筋,做好笔记,多积累,读一些文献,学习别人做科研的一些经验(这点对于第一类学生也很重要);平时鼓励他们做事可以放松一些,把关注点从自己身上移开,关注实验的进度,争取有所突破。

为了培养实验室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和融洽的气氛,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参加一些活动,如郊游、野炊、学术会议、讲座等。这些学术类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眼界,培养他们对从事科研工作的兴趣。总之,对于从事科研工作的大专学生,除了要求他们配合老师完成日常的实验,更要鼓励他们多思考,多总结;他们有进步,老师就多鼓励,培养他们的信心。老师还可以给学生分享自己如何安排时间,如何处理压力等很实用的经验,帮助学生提升自己,达到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小结

科研对于高职院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刘建望说:“只有教师具有丰富的科研实践体验,鲜活的实验经历和丰富的专业前沿话题意识,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游刃有余,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和深刻性。”科研还能提升高职院校的内涵和实力。并且只有科研水平上去了,高职院校才能在与地方经济的合作中拥有与地方经济体平等的地位,并达到促进服务地方经济的目的。这样才能彰显出占中国大学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对社会不可或缺的作用。要搞好科研工作离不开建设运行良好的科研实验室,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固然重要,软实力(人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培养好优秀的大专生从事科研不仅对科研实验有利,对实现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端技能型人才”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松林.高职院校科研的内涵与定位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9).

[2]肖兆飞.高职院校科研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5).

[3]孟学英,黎丽.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7).

[4]宋嵘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与提升的策略探析[J].职教论坛,2009(21).

[5]谢萍.国内高职科研研究述评[J].继续教育研究,2013(6).

[6]刘建望.论高职院校科研定位的困境与出路[J].科技管理研究,2014(12).

[7]张登宏.提升高职院校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8]王苏琪.我国图高职院校科研定位及走向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

[9]石伟平,唐林伟.数据显示:我国高职院校科研总体水平偏低[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5-9-14,http:///jyx/jyx_zdtj/201507/t20150709_207 1694.shtml.

上一篇: 优秀家长经验交流材料 下一篇: 业务员工作经验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