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29 08:45:42

媒介文化论文

媒介文化论文篇(1)

二、电视文化当代认知中的几个维度

目前,电视仍然是人们了解大事件的主要渠道,是影响力最大的“第一媒体”。但是,电视媒介如何从媒介融合的趋势中,克服同质化的危险,弥补形态分化的不足,进而通过自身的有效传播,凸现自身的文化身份,从而在文化自觉的实践中还原并重构甚至超越自身在大众中的印象,需要从电视文化的角度确立如下几个维度。

1.大众文化的代表者

在当代媒体融合的语境下,电视以直观的影像画面和电子媒介的制作、传播方式给观众构筑了一个日常生活环境中的“第二重生活空间”。这个生活空间已经完全突破了电视的原有局限而进入千万普通家庭生活的概念,变成了以人的活动时空为转移的完整意义上的第二空间。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无不如影随形地与现代人的工作、生活的点滴密切相关。它以影视画面语言为艺术载体,借助现代电子技术在广义的电视屏幕上幻化为逼真的视觉和空间的真实,呈现为影像“场”的多维的立体空间,这一时空通过电子光波直接送进了无所不在的人类活动,送进了观众日常生活的中心。观众在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中参与观赏,参与审美,甚至参与了制作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全媒体时代,作为一种审美文化形态,电视的独特之处首先来自于它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直接联系,从根本上说,电视已经日益成为现代高科技催生的一种将艺术融于日常生活习惯与生活感知的文化行为。因此,电视文化成为了全媒体时代的一支突出的文化力量,在精英文化、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交互作用的整体文化环境中,确认电视文化的身份,首要的就是要认定电视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代表者。

2.精神文化的倡导者

当然,大众文化本质身份的确认,并不能排斥电视文化本身的审美创造。当代中国特定的审美文化语境、特定的国情和体制又决定了中国电视文化,并非单纯的大众文化文本,而是现代大众文化与国家主导文化以及社会精英文化三者交互作用的结果,被赋予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他者文化的中国特色的电视审美文化面貌。此外,按照文化三分法的论述,从内在来看,任何一种文化都可以分为精神、物质、制度三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位于文化的内核,起着关键的作用。电视文化也不例外。因此,无论是宏观的环境还是内在的分析,电视媒介的第二个文化身份,应该是精神文化的倡导者。尤其是在全媒体时代,媒介技术日益发达,受众的市场日益细分,更需要强调精神性对物质性的警惕与超越,对制度性的选择与突破。

3.地域文化的守望者

在媒体融合的当代背景下,人们了解外在世界的方式日益多样,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对于扎根于日常生活实践的人们来说,全球拼贴式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舶来品和娱乐品被消费的,倘若要使全球文化真正在道德和价值意义上被本土人士接受和参与,它必须与本土的价值观结合并对其进行叙述,才能使相对遥远的事件和问题找到本土的意义关注点。因此,从国家文化战略的角度出发,电视文化还应扮演地域文化的守望者这一身份。当然,地域文化在这里有两重含义:在国际、国内比较中,地域文化强调的是国内传统文化;国内地域比较中,凸现的是多样的、丰富的特定区域的文化。电视媒介通过对独特的民族风景、传说与环境、历史与现实的表现和重新创作,传达出独特的民族历史感和命运感,促成了人民对地域文化的认同。

三、电视文化的当代教育传达

当前,经济全球化、传播网络化、媒介数字化等趋势不断加强,带来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电视文化的身份承受着多样的冲击,需要重建新的文化架构。如何有选择地吸收外在媒介文化的精华,如何有效地把握内部裂变所带来的文化撕裂,需要我们从电视文化的当代传达中所确立的精神立场,采用的表达方式和叙述模式入手,予以一一理清,从而有效发挥其基本的教育功能。

1.平民化的精神立场

在全媒体时代,电视经由多种传播方式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深入社会各个角落,面向最广泛的大众,因而,其“民间艺术”的特征日益明显。当前,尽管受到了新媒介的冲击,但相比较而言,电视因其最接近、最方便,以及影像语言的直观、易读和类似于“说书”方式的娱乐世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成为了最广泛的世俗民众文化娱乐的首选。从电视媒介“深度介入生活”的审美特质来看,电视具有十分明显的私人化空间色彩,这种色彩推及开来就是个人的—家庭的—民族的,它最喜欢也最善于通过一个个“个人”来体现其内涵。当前,电视成为了一种日常化、家庭化、真正深入“民间”、走进大众的审美文化新样式,并被赋予了电视将艺术行为融于日常生活习惯和生活感知的极具渗透力和普泛性的文化品格。

2.多元化的表达方式

媒介融合意味着对同一事实的多种不同观点的多样集中传达,电视文化的传播需要适应多样的表达,并从中确立起自身的主体价值。在全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新媒体不仅分流了传统电视最具购买力和成长性的受众,而且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的民意空间。从长远来看,伴随着全媒体成长的一代,将对传统电视的单一产品形态、单向传播方式、大众化的传播内容无法接受,多媒体形态、互动传播、个性化服务将成为新一代受众心目中的媒体标准。因此,电视文化只有针对特定的受众,开展传播对象的细分,采取多元化的表达方式,构建起具有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传播格局。

媒介文化论文篇(2)

媒介生态学研究源起于北美。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以邵培仁、童兵、崔保国、陈力丹、何道宽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学者开始了对媒介生态学的探索和研究,在短短不到十年时间里。他们“采用学科建构的原理与方法、学科演变的 历史 与现状、媒介生态的核心概念、传播过程的重要因素、媒介生态的种群结构等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充分地分析研究,逐步提炼出一整套完全不同于西方研究传统和研究范畴的、具有

二、绿色媒介生态文化

媒介生态概念缘于生态学。生态文化要求我们以 自然 价值论为指导,建立起符合生态学原理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 经济 法则、生活方式和管理体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及协同 发展 。媒介生态与自然生态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提出一个“媒介生态文化”理念。媒介生态文化将媒介与人、媒介与社会、媒介与媒介之间的和谐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致力于建立一种和谐、平衡、良好的“绿色”媒介生态。媒介生态文化要求各质媒介以真实为生命,以正义为精魂。以诚信为本色。以和谐为要义,在和谐、平衡、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功能和舆论监督功能,弘扬真本善良、鞭挞丑陋邪恶,弘扬正直诚信、鄙弃奸佞虚伪,弘扬孝慈仁义。WWw.133229.CoM抨击忤逆不道,让受众对优秀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进而促进社会大众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以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具体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媒介与人携手传通,共建新闻求真理念。媒介生态文化要求媒介与每一个“自然人”携手传通,把追求“真本”作为自己毕生的使命。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每一个传媒人从入行那天起就懂得这是对新闻本质的要求。媒介与新闻主体、受众都能坦诚直面所发生的新闻事实,媒介能真实全面地传播新闻事实,不造谣,不传谣,不谎报,不虚报。同时,媒介也能坦然真诚地面对受众的质疑和诘难,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媒介与传媒人要将其作为媒介生态文化因子融入血液中,在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媒介生态环境中,视真实为新闻之生命,以传播虚假新闻为耻辱。对于媒体上的“虚”与“假”,传媒人和受众同愤之,共讨之。

媒介文化论文篇(3)

媒介生态学研究源起于北美。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以邵培仁、童兵、崔保国、陈力丹、何道宽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学者开始了对媒介生态学的探索和研究,在短短不到十年时间里。他们“采用学科建构的原理与方法、学科演变的历史与现状、媒介生态的核心概念、传播过程的重要因素、媒介生态的种群结构等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充分地分析研究,逐步提炼出一整套完全不同于西方研究传统和研究范畴的、具有中国特色和自身特点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这些成果中,我国著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崔保国先生的《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一文是重要的媒介生态学经典文献之一。在这篇文章中崔保国教授把媒介比作一条有生命的鱼,把信息资源比作水。尽管有人对此存有异议,认为应该把人比作鱼,媒介比作水。尽管笔者比较赞同崔保国教授的观点。但是,从宏观上思考和理解,笔者认为如果把整个媒介生态环境比作“水”可能更贴切。因为虽然信息资源是构成媒介生态环境的核心要素,但它毕竟只是诸多元素之一。任何一种元素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媒介生态环境的恶化。而“媒介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导致媒介的大量死亡,就像漂在水面的死鱼”。从生态学角度看,我们只有建构一汪没有污染的、清纯洁净的“生态水”,即“绿色媒介生态”,才能为“媒介鱼”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永恒的绿色空问。那么,“绿色媒介生态”的具体内涵究竟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笔者以为,这是我们在建立绿色媒介生态时首先要弄明白的问题。其次。在建立绿色媒介生态进程中。我们还要建构和弘扬一种文化理念,一种“媒介生态文化”。笔者在此就绿色媒介生态与媒介生态文化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绿色媒介生态

我们知道,媒介生态是指在特定的媒介时代,媒介系统内部结构之间、同质异质媒介之间、媒介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要素、结构、功能的相互影响与调控机制。‘

“绿色”一词是近年来用得颇为广泛的时尚词,凡形容“自然的”、“安全的”、“不受污染的”、“和谐的”,统统以“绿色”二字冠之。从这个意义上讲,“绿色媒介生态”应该是指媒介系统内部结构之间、同质异质媒介之间、媒介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要素、结构、功能的相互影响与调控机制在和谐、平衡、良好的媒介环境中运行。绿色媒介生态应该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政策环境宽松利好、资源环境丰富畅通、技术环境高新先进、竞争环境公平有序。

1 宽松利好的政策环境。政策环境对绿色媒介生态的形成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绿色媒介生态的特征之一就是政策环境宽松利好。所谓政策环境,是指围绕公共政策运作的外部情况。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于政策活动的各种客观因素的总和。凡是影响政策的存在、发展及变化的因素皆构成政策环境。政策环境对政策制定会产生深刻影响。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2002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深刻地影响到了国家对相关政策的制订。例如在2003—2004年度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不仅为我国报刊、图书出版、发行的投融资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利好条件,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放宽了国内外各类资本对我国广播影视产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和投融资渠道,极大地延长和拓宽了我国广播影视业的资本运营的产业链条。

2 丰富畅通的资源环境。资源环境是媒介生态环境的核心要素。在绿色生态媒介环境中,其资源环境必须丰富通畅。资源环境包括信息资源环境和市场资源环境,信息资源环境是指信息资源产生的现实社会环境,市场资源环境则是指受受众、客户、销售渠道和公众影响力制约的市场经济环境。在丰富畅通的资源环境中,信息的产生,传通以及信息产品的销售都能遵循媒介职业规范、道德操守和市场规律,并能充分利用正当的传通手段和渠道进行运营;媒介亦能通过自身良好的服务、高度的社会责任心以及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在公众中树立良好形象。扩大其在公众中的影响力,以此加强信息传播的宽度、增加信息的容量、强化信息品牌效应、提高受众忠诚度等。

3 高新先进的技术环境。技术环境主要是指信息的传通手段、传通方式和传播范围。这几个方面实际上是三个贯穿始终的环节。三者之间相辅相承,信息传通的手段决定信息传通的方式,信息传通的方式又决定着信息传播的范围。绿色媒介生态环境要求技术环境高新先进。在高新先进的技术环境中,各质媒介利用一切高新科技手段,用最先进的传通方式,最大限度地拓宽信息传播的范围。

4 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竞争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而力图胜过其他市场主体的过程中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竞争环境公平有序。是绿色媒介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媒体的竞争环境是否公平有序,不仅对于媒体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于社会环境亦会造成重要影响。如果竞争环境无序,那么各媒介之间的竞争必然是恶性的,惨烈的,这不仅会使参与竞争的媒体或寿终正寝。或畸型发展。而且会引发不少社会弊端。反之,如果竞争环境有序,各质媒介在一种公平、良好的氛围中进行良性竞争,这种竞争不仅会使媒体健康成长。而且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产生重要的维衡作用。

二、绿色媒介生态文化

媒介生态概念缘于生态学。生态文化要求我们以自然价值论为指导,建立起符合生态学原理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经济法则、生活方式和管理体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及协同发展。媒介生态与自然生态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提出一个“媒介生态文化”理念。媒介生态文化将媒介与人、媒介与社会、媒介与媒介之间的和谐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致力于建立一种和谐、平衡、良好的“绿色”媒介生态。媒介生态文化要求各质媒介以真实为生命,以正义为精魂。以诚信为本色。以和谐为要义,在和谐、平衡、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功能和舆论监督功能,弘扬真本善良、鞭挞丑陋邪恶,弘扬正直诚信、鄙弃奸佞虚伪,弘扬孝慈仁义。抨击忤逆不道,让受众对优秀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进而促进社会大众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以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具体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媒介与人携手传通,共建新闻求真理念。媒介生态文化要求媒介与每一个“自然人”携手传通,把追求“真本”作为自己毕生的使命。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每一个传媒人从入行那天起就懂得这是对新闻本质的要求。媒介与新闻主体、受众都能坦诚直面所发生的新闻事实,媒介能真实全面地传播新闻事实,不造谣,不传谣,不谎报,不虚报。同时,媒介也能坦然真诚地面对受众的质疑和诘难,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媒介与传媒人要将其作为媒介生态文化因子融入血液中,在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媒介生态环境中,视真实为新闻之生命,以传播虚假新闻为耻辱。对于媒体上的“虚”与“假”,传媒人和受众同愤之,共讨之。

媒介文化论文篇(4)

一、21世纪,我们生活在一个媒介全球化的时代,一方面,大众媒介飞速发展,从信息交流到文化沟通,都对大众媒介产生了高度依赖;另一方面,大众媒介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日益渗透到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可以说当今世界,社会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都无法摆脱全球化进程的影响。当代传媒模式的变化包括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显著、最重要的变革之一。这些进程体现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的社会领域。全球化最好被理解为一个多面的分化的社会现象。不能把它看作一个单一的状态,相反它指的是在社会活动的所有关键领域中不断全球化的相互联系模式。而大众媒介正是通过源源不断的图像与信息,向大众展示一个流光溢彩的图像世界。媒介已经成为人类真正的宝库,它再现整个人类的真实生活。在新世纪里,正在形成的社会秩序建立于知识之上,一切都开始悄悄变化。经济、政治和文化变革的价值取向和动力虽然在各国不一样,但全球化的思想在媒体上的共鸣使知识不仅是现代经济的基本特征,而且已经成为社会的组织原则。这意味着,我们完全基于知识来适应现实生活,人的思考和行为须臾都和媒体提供的知识及一切信息融在一起,正在使人类社会清澈见底。

二、在媒介全球化中,人们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全球化背景要求民族国家在国际社会结构中“占据一个位置,并且以符合行为规范的方式与具有反向身份的人互动,才能具有这种身份”。

自从大众媒介发展以来,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认识世界的渠道,一个是我们实实在在地所生活的那个空问或社区,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真实生活世界;另一个是无限扩张的媒介化的社区,它可以被称为虚拟媒介世界。李普曼说他说的“虚拟”并不是指撒谎。“眼见为实”,亲身直观外部世界应该是可靠的,但是它只局限于感觉所及的范围,何况还不能排除感觉不能识别的假象;而媒介世界则力图向人们展示整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上发生事件的来龙去脉。这样,人们既可以从真实生活世界中获得认知,也从媒介上获得认知,并通过媒介与另外一些遥远的人建立联系与交往。这在网络上表现得尤为典型。网络社区存在于无形的信息空间中,它和真实生活世界一样存在着声援游行活动、联谊活动、交易行为等。真实生活世界与虚拟媒介世界彼此相那样丰富,全面和真实。因此,虚拟媒介世界对人们的影响,在某些方面甚至有互影响。人们会依据从媒介上获得的信息指导现实生活,也会以移植真实生活世界中的一些方法来处理虚拟媒介世界中的事务,更进一步的是,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庞大和复杂,人们从真实生活世界获得的信息可能远远比不上从虚拟媒介世界获得的信息了超越真实生活世界的趋势。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媒介化了的人。于是全球性媒介作为理性媒体的外向扩展,走向全球的每个角落,指引人类的思考和美好的追求。互联网及一切印刷媒体一旦回归人类的本性和善良愿望,都可以传播到地球的每个地方。互联网是新世纪的真理高速列车,涉及经济、政治和所有社会领域,在它的冲击下,空间遥远和意识控制已经不起作用。越是控制媒体的信息,越是暴露丢失真理的灰心丧气,因为真理从不惧怕人人皆知。每个人只要有一台接通网络的电脑,只要愿意的话,就可把看到。听到的事实和意见告诉全世界,真理再无法被锁定在密室里。面对信息大潮的喷涌,层层把关人的操劳大都徒劳无益,真理源源不断从中倾泻出来。

只有世界性的媒介才有世界性的报道,把单一的事实置放在人类完整的实践中才有真理传播的科学性。封建社会的愚昧、专制状态不仅在于自然经济的内向性,而且在于媒介的稀少并且信息的封闭。

媒介文化论文篇(5)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文化传播的时代,文化传播作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表征和特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和工具。文化传播既改变了人类也改变了世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文化传播。文化传播的关键是媒介文化,它决定着文化传播的速度、内容和范围。所谓煤介文化是指传播者借用传播媒介在实施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总和。它包括“具有多重功能的整个体系、媒介运作方式及其中的符号、意义和价值观,还包括媒介生存于其中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多种变数”。它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它构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塑造了人们关于自己和他者的观念;它制约着人们的价值观、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它不断地利用高新技术,诉求于市场原则和普遍的非个人化的受众……总而言之,媒介文化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一个人裹挟其中。于是,媒介文化变成当代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长期以来,由于体制和观念上的原因,人们淡薄了文化传播,更没有媒介文化意识。2003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以后,人们的文化传播、媒介文化意识不断加强,不仅重视了文化传播的研究,而且也有一些学者对媒介文化的功能、作用、特性进行探讨。但研究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几乎是空白,本文就此进行探讨,旨在更好地促进当今媒介文化产业化的发展。

要弄清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的关系,可从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的关系、当代文化的媒介化及媒介文化化等三方面人手。

    一、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

    文化传播是指“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传播者的编码和读者的解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一个时代的文化传播的性质和水平,不在乎传播什么,而在于怎样传播,用什么媒介手段进行传播。文化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受到特定媒介的支配,每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和技术的兴起都会引起文化的变革。

    每一种媒介的出现都会给社会和文化造成很大冲击,终于延续成为文化的一种积累。媒介经历了各种形式的变化、演进与共存,在传播文化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传播因媒介的发展而得到同步的发展。媒介经历了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文化传播也就经历了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依次递进和叠加的过程。例如人是文化传播最基本、最原始的媒介,语言传播成为文化传播最初的形态,人的流动则成为文化传播重要媒介。后来人类的祖先开始用图画来表达思想;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人创造了雕刻文字,公元前3000年,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文字传播开始成为文化传播的形态。人类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的普及,使文字媒介得以大量印刷并大量传播,其社会影响更为深广。它使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从而大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印刷机的发明的确是一次划时代的科技革命,今天的报刊、杂志、书籍无一能离开印刷术,它们在传递、交流着各种不同的文化。接踵而来的是影视形象传播的诞生与通讯技术的巨大突破: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到彩色、宽银幕到立体声电影;从电报到有线电话、无线电话、再到太空传播的卫星通信,这些成就造成了电子传播时代的到来。电子媒介的出现,是人类文化传播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的革命,它极大地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改变了文化自身的形态,甚至改变了生存于其中的人类生活。

    媒介在促进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和运用使人类文化传播呈现网络传播的态势:“上网”和“在线”使人类真正感受到了信息化和全球化带来的新景观、新档次以及势不可挡的新趋势,网络媒介的虚拟化使当代文化传播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文化传播形式经网络传遍,其性质由点对面的传播变成了点对点的传播。网络媒介加速了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进程。通过时空分离或时空凝缩,“地球村”应运而生。一方面是本地生活越来越受到远处事件的“远距作用’;另一方面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意识异常凸显。我们—他者、本土—异邦、民族性—世界性等范畴,不再是抽象的范畴,而是渗透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当代文化传播媒介的出现和发展正在改变着人类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其整个生活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

    二、当代文化的媒介化

    在现代社会,媒介文化最重要的表现形态是文化的媒介化。媒介的渗透是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现象,技术不断优化、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负载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信息,为当代人们构建了媒介信息世界。各种各样的文化样式,无不纷纷利用大众传播文化作为传播的渠道。

    事实表明,技术对文化起着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文化工业中的技术因素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的传播形态和传播效果,媒介化的文化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而得到更迅速、更广泛的传播,使远距离的文化传播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文化工业中的复制技术实现了对文化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推动了文化的民主化进程。此外,文化工业也带来了需要引起人们关注的事项:一是技术选择的内容由于远离了其原初形态而使文化信息未经解释的本原性丧失。生产技术越是完整的重负、负经验对象,人们就越容易产生错觉,必然构成强制性的意识形态功能。二是文化的媒介化使传播的互动模式变成了线性单向的过程,这在电子媒介中显得尤为突出。有千百万人参与的文化工业再生产过程,总是在无数的地方为满足相同的需要提供标准化的产品。这不仅是文化生产越来越垄断化,而且在技术的支配下,每一个自发的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公众,都会收到来自机器设备的控制,工具理性又一次战胜了价值理性。三是大众传媒推动了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它不但在规模上超过了其他文化形态,而且还以各种“文化暴力”的方式掠夺着其他文化资源。这就造成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甚至主导文化的“殖民化”。

    技术化生存着的人类在功能上越来越趋于平均化,这种平均化由于削弱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而使其个性变的荡然无存。现代技术对文化主体的侵人,已使文化消费者的想像力渐趋萎缩。文化产品本身,臂如较有代表性的电影、电视,就抑制了观众的主观创造力。当代电影、电视越来越片面强调技术的万能作用,为技术而技术,留给观众的除了视觉的冲击外,脑子里一片空白;影视本身缺乏人文内涵,故事情节苍白,情感空洞,把观众带人了技术主义的泥淖。媒介完全控制了人们的想像力,以至人们不再借助图像进行创造活动。另外,随着技术化在文化工业中的蔓延,各种新的娱乐方式,如歌舞厅、电子游戏厅随处可见。表面上看,似乎是市民大众在塑造大众文化,而实际上是大众文化在不断地生产着市民大众,而人们只能努力使自己适应这些新的消费方式和娱乐方式。于是,文化工业不仅决定着文化商品的生产,而且控制和规范着文化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技术对文化的渗透越是隐蔽,它的作用反而会越强烈。这在文化观念上表现得最为明显。由于科技的发展.知识与产品迅速更新,这就要求人们的思维及观念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也要求人们对世界的基本规定性,对人生的态度及自我认知的方式进行重构。技术对文化的影响和渗透,使价值理性的主体和对象成为虚元。鲍德里亚把当代通过媒介使社会事件无限接近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这种呈现方式,看作是作为人性表现的身体的丧失。由于媒介对每个事件和政治活动的无限接近,政治和权力的秘密性和神秘性完全暴露在大庭广众下,杜会人物不再神秘和深不可测。在他看来,如果身体失去了表现力,失去了空间性力量,也就失去了它与其他身体相区别的东西,那么这个身体就是多余的,最终成为信息传播的障碍。技术对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渗透,特别是计算机电子技术的发明与使用,使技术概念侵人人的意识和感觉中,造成了工具理性对主体的价值理性的挑战。

网络化的思想及信息操作的清晰度会对社会干扰产生令人忧虑的负面作用,这种对主体价值理性的削弱甚至抛弃所造成的文化生活对网络的服从,势必演绎成一种文化的病态。总之,现代技术对文化的渗透作用不仅不·会停止,反而会愈演愈烈。对此采取视而不见或坚决抵制的做法,对文化的生产、消费和传播均有害。人们当然应该头脑清醒,趋利避害,在文化传播活动中保持二者必要的张力和动态平衡。

    文化传播的前期大多是群体对群体的传播,因为个人对个人的文化传播处于较低层面,缺少现代的信息工具和传播方式,而网络传播作为信息高速公路正好填补了人类的这个空缺。从整个社会角度看,网络传播就如同社会运行的神经一样,对人类的交流、交往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网络在技术上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文化交往和沟通的平台,它像一个巨大的信息超市,成为人类大众聚会的广场,使人类的精神家园有了一个新的栖息之地。但与此同时,网络也使人们对传播的内容失去了必要的控制。网络是工具理性的胜利,是技术的胜利。它强调的是形式,忽略的是内容,它用形式颠覆了内容。对此,人们必须引起高度瞥惕。

    总之.当代传播媒介是一种社会辐射力很强的文化装置,不仅影响到文化传播的范围、内容及速度,成为文化传播的强大动力,而且当代传播媒介的诸多特点已进入当代文化的深层结构,使当代文化呈现出媒介化的特征。文化的媒介化是“文化与传播同质同构”在当代的突出表现。

    三、媒介文化化

    传播媒介文化就其实质而言,是媒介的文化价值。媒介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它在文化社会系统中形成了一个亚文化系统,即媒介文化。研究媒介文化,实际上就是研究传播媒介与文化及其变迁之间的关系。媒介文化离不开媒介的存在与发展。威尔泊。施拉姆认为:“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递的工具。”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传播媒介文化经历了口语文化、书面文化和印刷文化及电子媒介文化几个阶段。

口语文化是一种民主性的文化,这种文化的传播基于人先天具备的能力,从而使每个人都可享用信息传播所带来的利益。但口语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易受时间的侵蚀而湮灭,而且它的影响往往局限于某一地域。书面文化使传播成为一种破解和使用符号的技术,这种变化的意义是深远的。“书面语出现是语言脱离了口语传统向世俗权利转变,结果对空间关系的强调超过了时间关系”。书面文化摆脱了方言所造成的文化隔离,扩大了文化交往的范围。电子媒介是书面文化发展的高峰,也是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在电子传播方式中的融合。电子媒介使文化重新通过声音和图像的形式得以传播,从而清除了书面文化的文字符号对大众的限制。不论教育程度的高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电子媒介的声音与图像和文化接触。如同口语文化一样,电子媒介从传播方式来看,对使用者没有任何非自然的要求,因而具有真正的平等性和民主性。

    传播媒介文化的发展固然与某种特殊的传播技术有关,但归根结底是由社会文化的发展所推动的。文化与媒介文化的关系表现为

    1.人类创造了文化,同时也就学会了进行丈化传播

    烽火、击鼓是文化传播;驻寄梅花、鱼传尺素,也是文化传播。人类文化并非得自遗传,而是后天学习所得。人类文化的这种后天获得性,乃是文化变迁与发展的基础。文化变迁与发展受到传播的巨大影响。而传播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变迁是文化的纵向发展,传播是文化的横向发展,两者相结合则是世界传播文化的进步。

    2.文化较多依技于传播,没有传播,它将随文化持有者的死亡而消失

    没有传播,便没有文化的增值、同化和重构。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戈登限泽认为,在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中,都有很大的成份是由传播而来的,而这一比例可高达90%。这就是说,对于大多数民族或国家的文化而言,独立创造的文化只有10%。人类正是通过使用、控制传播媒介,才使得文化得以传承、共享、发展、延续下去,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3.传播嫌介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播是文化跨时空,冲垮各式各样的社会篱笆,不仅影响着文化的形成,而且影响着文化的变化和发展,从而形成了文化的融合、增值和变迁。

    文化融合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文化经过接触交往后,彼此借鉴、吸收、交融而形成一种新文化的过程。文化融合是传播的结果。这种结果可能是各种文化体系中原有文化要素有的被保存下来,有的被抛弃,有的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一种不同于原有文化体系的新文化体系。传播不但是文化融合的前提,也是促进文化融合的重要机制。文化同化是文化融合的主要表现。文化的融合于同化为原有的文化圈补充了新鲜的养分,形成了文化的更新,使得新文化的适应、整合功能进一步增强。

媒介文化论文篇(6)

在当代社会,由于20世纪大众传媒业的迅速普及和发展,大约从20世纪中期起,传媒业就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同社会文化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这种文化现实使传播学界提出了“媒介文化”的概念。因特网诞生后,伴随着其在全世界范围的蓬勃发展和影响力的显现,这一新兴的、复合型的传媒,也正日益深入地渗透到当今社会文化之中,从而引起了学术界对“赛博文化”/“网络文化”的关注。从媒介文化到“赛博文化”,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清楚地展示了传媒作为社会文化的主导性载体的特征,同当代社会文化特征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契合。“赛博文化”/网络网文化诞生后,其同传统的媒介文化的关系中既有对后者特征、表述手法等的传承,又有对后者的突破。 I.“赛博文化”的兴起及其同原有媒介文化的联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特网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发展使网络空间逐渐成为人类文化生活展开的崭新场所。“赛博文化”/“网络文化”的概念因而开始出现。有关资料表明,“赛博文化”的概念同“赛博空间”的概念分不开,并且是在“赛博空间”的概念出现后出现的。最早使用“赛博空间”(cyberspace)一词的,是加拿大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1984年他在科幻小说Neuromancer中首次使用了“赛博空间”一词,塑造了一个将电脑直接联入大脑的主人公,描绘了一种电脑联网把人、机器和信息源都联接起来的景象,昭示了一种社会生活和交往的崭新空间。此后,以cyber为前缀的词汇迅速流行。与此同时,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使网络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图景不再仅出现在科幻想象中,而是也开始出现在现实中。20世纪90年中、后期,伴随着因特网在全世界的扩张,一些网上的文化娱乐形式纷纷出现,吸引了爱好新潮的上网者。这一现象,引起了传播学研究界和教育界对“赛博文化”/网络文化(cyberculture)的关注。 到今天,“赛博文化”/网络文化对于经常上网的网民来说,已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对他们来说,网站上的娱乐频道/板块、随意轻松的网络文学、色彩缤纷且闪动不停的Flash动漫、生动诱人的网上电子游戏、别具一格的网络广播和网络电视、互动式的视频点播等,已非陌生的事物。电脑网络显然已成为全新的文化载体。对于条件具备而已上网的网民来说,网络正在渗透进其文化经历,融入其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不仅可以通过在网上冲浪享受多样化的文化作品、游戏娱乐,而且可以通过上网同世界各地的亲朋好友进行可视电话交谈、发送贺卡完成节日礼仪,通过鼠标一点完成商务通信,通过访问政府网站了解政务信息、享受电子政府提供的便利,通过到BBS上贴帖子表达自己的意见…… 虽然,由于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因特网普及率较低的国家和地区,网络尚未真正渗透到大多数人的生活中,因此,这些网络上的文化形式(传媒网站和参与网络新闻传播的商业网站是提供这些形式的文化内容的重要生力军)还没有能像传统的媒介文化形式那样广泛融入社会公众的文化生活。但是,它们在网民一族,尤其是在天然地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偏好的青少年网民中的流行,毕竟标志着因特网和网络新闻业介入社会文化的态势,已经出现。在那些因特网的普及率已超过25%和普及率甚至已接近或超过50%的国家和地区来说,因特网和网络新闻业介入社会文化更是已成现实。 试以因特网的发源地美国为例。根据以研究因特网著称的美国Pew研究中心(pewinterrnet.org) 2002年12月29日的题为《依靠因特网》(Counting on the Internet)的研究报告,美国网民已占全国人口的60%,40%的美国人上网已满3年(以上),因特网在美国已成为一种主流的信息工具。21%的美国人透露他们在从事各种任务时在很大程度上仰仗因特网。① 可见因特网已渗透到美国公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我国,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提供的调查数据,2002年12月底我国大陆网络用户数已达5910万,虽然在我国13亿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仍然甚小,但鉴于按年龄分布,30岁以下(包括30岁)的用户占71.9%(18岁以下,17.6%;18-24岁,37.3%;25-30岁,17.0%),网络在热爱新潮的我国青少年中的影响不容低估。一些研究者在大中学生中进行的有关网络文化与青少年的调查显示,网络正在融入他们的生活。例如,根据2001年5月杭州市学生联合会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杭州市区中学生接触和利用网络的调查,42.2%的杭州市中学生几乎每天上网;51.2%的杭州市中学生网民承认因特网已经多少改变其以往的生活方式。就他们对各种网络功能的使用而言,使用率超过50%的功能有网络游戏(62%)和聊天室(54.4%),电子邮件的使用率则达到48.6%。 ② 又如,一家网站于2002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进行的有关校园网络文化的调研发现,59%的调查对象认为网络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还有的调查对象甚至认为网络几乎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可见在交大,上网正在变成大多数青年学子生活方式的一个部分。他们一般如何度过在网络上的时光呢?调查对象中选择“与朋友聊天,互相沟通联络”的达55.5%;选择“时事新闻”和“娱乐”的双双达52.5%。③ 网络对校园文化生活的渗透,由此可见一斑。 网络的崛起,给文化的传播增添了一种全新的载体,但是载体的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其承载的信息及其表达形式,这些绝不会在一夜之间凭空冒出,而是不可避免地会以过去的文化积累为基础。美国著名新媒介研究专家罗杰·菲德勒(Roger Fidler)在《媒介形态变化》中把“连接过去”视为新媒介成功进入社会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把跨跃“熟悉”的桥梁,看作新媒介发展的必经过程。他指出:“在人类传播系统历史中,新的形式如果缺少同先前或现存的形式的密切联系,就很少能得到采用。…… 传播媒介的现代形式也表现出类似的模式。”④ 在他看来,“新媒介的成功形式就像新物种那样,并不是无中生有地突然冒出来的。它们与过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世界传播发展史上的许多事实都可印证其观点,印刷同书写的联系,早期印刷报纸的样式同手抄新闻信和新闻书式样的联系,影视同摄影、录音、文字语音的联系等,都展示了传播系统、传播形式沿革过程中的新旧联系。网络和由网络承载的“赛博文化”的发展也不例外。从因特网在本质上而言依然是符号世界依托的载体的角度来说,“赛博文化/网络文化”可说也是“媒介文化”的一种。它与原有的传统“媒介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特网的诞生所催生的一系列崭新的文化形式,如上述提到的网络文学、Flash动漫、视频点播、网上电子游戏等,都并非全然从虚无中突然冒出,而是包容了过去的传统的文学、动漫、电视节目、游戏等文化形式的某些方面,大众传媒(尤其是广播电视)的许多提供文化娱乐的做法,都为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从更大的方面来说,以多媒体电脑为信息传输的出入口的因特网本身,融合汇聚了(电子)通讯、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的特点。当然,在网络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不同形式相比,后出现形式倾向于凸显网络特点的程度较大些。例如,将较早出现的网络文学与较晚出现的Flash动漫相比,后者不同于传统形式的成分显然较前者多。 “赛博文化”同原有的传统“媒介文化”的联系还表现在前者对后者一些特征的传承上。从阶段“赛博文化”的发展状况来看,我们认为,它已经显示出继承了乃至强化了既往的“媒介文化”的轻松娱乐化与多样化特征。而就大众化/平民化来说,网络作为创新事物在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普及率,使之尚没有像传统的大众传媒那样在全世界深入到社会下层中,而真正走向大众/广大平民是文化的大众化/平民化特征的应有之意。但是,目前影响网络文化在世界各地广泛走进社会下层的原因(撇开经济实力等因素不谈),就网络本身来说,并非由于网络承载的文化从内容上来说主要是精英化的或者说阳春白雪式的(事实上在所有用户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的因特网上,精英化不可能成为其文化内容的主流特征),而是由于网络在使用技巧/技能上“准入门槛”尚较高:既不像电视那样简单到人人一学就会,也不象印刷传媒那样已经通过文字知识在历史进程中的普及而不成问题;网络的操作技巧要在世界各地为广大公众尤其是下层社会成员掌握,尚须经历一个普及的过程。但是,网络文化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孕育着走向大众化/平民化的趋势:(1)鉴于内容的通俗化,享受“赛博文化”并非在内容上高不可攀;(2)网上海量的文化信息和网络传播的全球化、互动化、个性化特征使参与网络文化交流魅力很大;(3)因特网用户规模的迅速扩大使网络文化的潜在受众规模日益扩大;(4)电脑软件技术的发展已经一次又一次使操作简单化。从发展趋势来看,电脑和网络使用技能有望不断简化,而且电脑和网络应用技术课程的普及正在使这些使用技能走向普及,从而使网络的技术“准入门槛”降低。 II.“赛博文化”/网络文化的显著特征 网络网文化诞生后,其同传统的媒介文化的关系中既有对后者特征、表述手法等的传承,又有对后者的突破。由全新的电脑网络载体承载的“赛博文化/网络文化”已开始形成既往的文化形态不具备或不明显具备的一些特征。 首先,开放性是“赛博文化”的标志性特征之一。“赛博文化”具有向全球用户开放、向各种文化形式开放、向各种文化间的交流开放、随时开放的特性。作为全球性的传播载体,网络使人类精神交往活动——信息传播活动以及由此相伴随的物质交往活动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国际化。在因特网出现之前,传统的大众传媒虽然从内容上来说当然参与了世界信息沟通,但是从信息范围的角度来说基本上都是地域性的或全国性的传播系统:印刷传媒一般是地方性的或全国性发行的,广电信息的大都也没有超越国界。虽然卫星电视直播的兴起意味着超越国界的电视节目播送,但是毕竟卫星直播电视只是电视中的部分,而且卫星电视的“落地”需要“准入”,对此进行控制相对容易。所以传统的大众传媒称不上是全球性开放的传播系统。而因特网则是连接世界各地用户使之共享网上信息资源的传播系统,是面向全球的开放性交互式电脑网络。在因特网上,信息交流的时空限制在最大程度上趋于消失,因而,因特网就同全球化的交往活动的普遍化相伴随。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赛博文化”/网络文化也就具有全球共享的特点。各民族国家的文化都有可能在网上得到展现和交流,这使网络文化具有融合不同的民族国家的文化特征的潜能。当然,在各国发展和力量不平衡的现实条件下,这也为强势文化的“入侵”弱势文化,提供了方便,对此发展中国家理当引起警惕。

其次,多层次、多层面的聚合和复合,是“赛博文化”的又一不同于既往的文化形式的特征。在因特网上,呈现文化内容的符号形式是复合的、聚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而且人类不同层次的精神交往活动都可在因特网上聚合,人们并可仰仗因特网这一复合型传媒进一步从事以各种交往实践活动为核心的行为(如网络游戏、网上投票选举等)。在电视大发展的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曾经提出“地球村”的概念,认为伴随着电子传播媒介尤其是电视的发展及其应用的日益广泛,人们通过电子传媒“重新体验部落化社会中村庄式的接触交流”,世界范围的信息传播日趋方便迅捷,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地球仿佛紧缩成了“地球村”。在因特网迅速崛起的今天,当我们将因特网同电视进行比较时,我们发现,最能验证“地球村”概念的,是因特网而不是电视。电视虽然能够图声并茂、生动逼真地将世界各地的动态等呈现给广大公众,但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却无法用于“地球村”的“村民”们相互之间的人际传播。而因特网则兼收并蓄了人际通讯手段如电话、电传、书信等等和大众传媒的某些成份,可以同时做到上述两点。网民们,就其日常的精神交往活动(不论是何种层次的)都能在世界范围展开这一点来说,是最典型的“地球村”村民。 交互主体性的地位在各个层面的凸显,是“赛博文化”的又一显著特征。因特网技术的交互性/互动性为网上交往活动中主体间的交互/互动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基础。在因特网上,多元的、多层次的主体――不论是个体的网络用户还是作为机构/组织的网络用户还是网络媒体机构,都是处于不断互动的网上交往过程中的。“赛博文化”/网络文化是由这些主体在体现交互主体性的各个层次的传播互动中共同创造和分享的。当然,互动/交互性本是交往活动中的应有之意。但是,在以大众传媒为中介的精神交往活动中,反馈较弱以及传受角色分工明确、固定等局限性使职业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在传播决策中的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交互主体性难以得到很好体现。而在因特网上,不仅是电子邮件往来等人际传播层次的交往活动中交互主体性处处凸显,而且即使在面向所有网民公开的传播活动中,传受之间的互动、多元的受众主体间的互动也是重要的特征之一,交互主体性的地位在这一层面也凸显了出来。当然,应当承认,参与网络传播的所有主体也都是处于现实社会中的,在现实社会尚未进入真正人人平等的理想的社会形态之前,交互主体性地位的跃升并不意味着各类主体的力量的完全对等。在网站与网民的关系中,网站仍然是主导的方面,在决定其文化内涵方面显然具有主导作用。虽然网民也可以在某些网站上建立网页,在电子论坛上贴帖子,但网站对其依然可以进行管理。而在正常情况下,网民则显然无法擦掉网站各内容频道/板块中的内容。可是,如果将网民同传统传媒的受众相比,其主体性地位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其同网站、上网的各种机构以及相互之间的经常互动,也是确实存在的。 另外,当然还有人们讨论得较多的网络空间的虚拟性,这也是网络文化的明显特征。在网上虚拟空间中人们可以仰仗数字化技术和网络的复合型特征,把各种交往行为和一些原本由实体/物质世界的人际传播相伴随的、但却无法通过传统的大众传媒进行的行为搬上网,这同以往传统传媒中的“媒介世界”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对虚拟性应有一个适度的认识。“虚拟世界”毕竟不等于实体/物质世界,毕竟还是有许多物质行动是不能虚拟地完成的。例如,在虚拟的商场购物,还是要等商品真正送到用户手中方能真正完成购物行为(而这一物流环节一般还是要在物质空间展开),否则虚拟购物就会形同虚设,像小孩子玩过家家时扮演吃饭到底填不饱肚子一样不解决问题。说到底,虽然网络带来了符号行为的拓展和创新,虽然在信息化时代符号行为的确日益重要,但符号行为毕竟不能构成人类行为的全部,不能取代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物质生产活动。 由于网络传播尚不是一种发展成熟的传播形态,由于“赛博文化”尚是正在形成过程之中的文化,其特征的显现自然而然地也处于“进行”状态之中。传播学界应不断追踪这一“进行”状态,不断加深对网络文化的了解。 注释: ① Pew Internet Research Center (2002). Counting on the Internet. 获自网上, URL地址:

[pewinternet.org/reports/pdfs/PIP_expectations.pdf]. ② [ccyl.org.cn/zuzhi/dcyjwz/files/ydcyj020617.htm]. ③ [pchome.net/news/2002/6/1/4985.htm]. ④ 【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中译本,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4页。 参考文献 1.陈学明编著《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论评述》,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393页。 2.电脑之家译网工作室《校园网络文化行调研报告》,2002年,获自网上,URL地址: [pchome.net/news/2002/6/1/4985.htm]. 3.【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中译本,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4.孟建等《网络文化论纲》,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5.张咏华《大众传播社会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7-213页。 6.Pew Internet Research Center (2002). Counting on the Internet. 获自网上, URL地址:[pewinternet.org/reports/pdfs/PIP_expectations.pdf].

转贴于

媒介文化论文篇(7)

二、社会化媒体传播中的信息风险

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和劳动分工的时代背景下,人际交往的方式逐渐虚拟化,面对面的亲密交往行为被社会化媒体中的即时互动取代,人们对社会化媒体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传统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和报纸作为受众了解风险信息的主要媒介,具有“喉舌”和“过滤”功能,它们通过过滤风险信息的方式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而在社会化媒体时代,媒体的把关功能逐渐弱化,社会化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释放了更多的话语空间,受众开始成为自己的信息把关人。Lindsay认为,各类风险事件验证了社会化媒体在风险传播中的作用,如发出预警、接收与求助救援、恢复工作以及监测事态发展和实时信息。社会化媒体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蕴含着各种信息风险,笔者认为“信息风险”是指在信息流动过程中,由于信息内容的失真、损耗或迟滞等原因从而导致谣言的生成和扩散,最终影响受众的信息决策,引起社会恐慌情绪的蔓延。社会化媒体中的信息风险大体可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是西方媒体传播的信息风险。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世界风险社会》中曾指出:风险社会制度是一种新秩序的功能,它不是一国的,而是全球性的。社会化媒体信息流动的特点模糊了国际风险和国内风险之间的界限。一些国际风险信息在社会化媒体的助力下得以在中国境内传播,如“美国校园枪击案”“波士顿爆炸事件”“马航MH370失联”等都曾在我国的社会化媒体中引起热议。此外,信息传播空间的改变使信息传播的过程和结果更难控制。西方媒体能跨过政府的信息宏观调控,通过社会化媒体平台直接向中国受众传播信息,既可以传播西方社会的思想文化又可以表达其对中国社会的态度和看法。我国传统媒体的“喉舌”功能使受众对境外媒体的报道更加好奇,因此受众并不排斥外媒的社会化媒体信息。如新浪微博中的“@美联社”有13万粉丝,尽管粉丝数量远远低于我国传统媒体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但从评论和分享的情况来看,其信息具有广泛市场。基于西方国家和我国在社会体制和价值观上的固有差异,外媒的社会化媒体信息中不可避免地夹杂着西方意识形态,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削弱我国受众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认同,进而危害国家安全。第二类是盲目相信社会化媒体中的熟人信息所带来的信息风险。社会化媒体使朋友之间的现实人际关系开始向网络空间转移,通过微信、微博、人人网和QQ空间的高互动性不断加强虚拟和真实空间中的社会联系。信源的确定性使受众盲目地相信信息内容,在不确定信息真假的情况下将信息传播至下一个圈层,不确定性消息在熟人社会的快速传播容易演变成谣言且不容易被控制。谣言的传播容易引起社会的恐慌情绪,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第三类是社会化媒体新闻客户端报道议程设置中的信息风险。目前,我国的社会化媒体新闻客户端多以新闻整合的姿态出现,信息更新速度虽然远远高于传统媒体,但准确度不高。在传播社会风险事件的过程中常因追求速度使失真信息广泛传播。如在“MH370失联事件”中,腾讯新闻客户端通过整合各种来源的新闻信息直播事件的最新进展。未经证实的信息导致了网络谣言的发酵,之后腾讯新闻客户端开设“辟谣专版”专门为已的消息纠错。同时,社会化媒体新闻客户端的议程设置方式中也隐藏着信息风险。议题的设置与组合安排方式建构了社会风险,社会化媒体的议程、政府议程、传统媒体议程与受众议程之间相互影响,新闻客户端在整合新闻资源时建构了信息风险,影响了受众对生活事件的态度和行为。如近来腾讯新闻客户端连续报道的“女生返校途中失联”引发了社会对女性安全的讨论。在社会化媒体场域内,与受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风险信息更容易被受众关注和感知,也更易引发社会风险和道德讨论。当下社会化媒体成为建构风险信息的平台,其信息流动的特点和多元化的传播功能既能够传播积极信息,也能使风险信息更具传播力。社会化媒体受众以草根阶层为主,其媒介素养能力的提升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也有助于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研究社会化媒体语境下的受众媒介素养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应对社会化媒体的受众媒介素养教育新路径

(一)传统媒体语境中的受众媒介素养教育

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提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英国学者凯丽•巴查尔格特(GaryBazalgette)认为,获得进入多种媒介和接触各种媒介传播内容的路径,并能对此作出明智的选择;了解各媒介使用的独特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懂得媒介的产品制作过程、制作目的,以及媒介如何应对其受众的反应;利用媒介表达思想和传播信息。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传媒大学的张开教授在《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中将媒体素养定义为:媒体素养是传统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笔者认为,媒介素养教育注重受众使用媒体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侧重于培养受众面对信息时的批判性思维,并掌握甄别信息真假的能力,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媒体传播环境。

(二)社会化媒体语境中受众媒介素养的延伸

1.受众进入社会化媒体信息场域的技术素养

随着移动互联网、社交软件以及各类智能终端的开发利用,使用新媒体的能力已成为现代人的必备素质之一。基于web2.0技术之上的社会化媒体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加强社会联系、文化娱乐、了解信息和学习技能的主要途径之一。技术素养是受众在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认知体系,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科学技术及其产品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是具有运用科学技术和使用信息产品的能力。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终端和各类APP构成了受众进入社会化信息场域的物质基础,了解社会化媒体是有效利用社会化媒体的前提条件。首先,受众应获得硬件设备、掌握接入互联网的资源并对各类智能设备有一定的认知,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使用现有的各类设备之外,也应关注科技变革背景下所产生的各类新产品的技术特点。其次,应掌握下载和安装各类社会化媒体软件,包括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和其他社交软件。受众对社会化媒体的消费诉求不同,在了解各类App的布局特点和使用方式之后,大多数受众会在众多App中选择适合自己使用习惯的产品,如今各类App纷纷推出个性化服务,明确的消费目的有利于更加有效地使用信息。再次,受众应掌握社会化媒体应用的各种基本功能,培养自身独立获取信息、生产信息、传播信息和表达自我的能力,即发送信息、接收推送信息、分享已接收到的信息、向他人转发信息和通过评论表达自我。社会化媒体中用户会收到自己所关注的其他账户的推送信息,推送服务节省了用户搜索新闻信息的时间,各类公共服务号、新闻客户端以及关注的人所生产的信息随时会被推送到每个节点,收到信息的个人通过分析解构信息之后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将信息分享到自己的社交圈或是将信息转发给其他目标对象。社会化媒体的评论则是表达自我和参与舆论建构的重要功能,评论功能的有效使用可以使受众与他人沟通思想,行使自己的公民权。现如今,各类第三方应用之间的连接极大地丰富了受众体验,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技术素养已成为社会化媒体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向度。

2.受众批判性思考社会化媒体信源的能力

受众在信息消费过程中的满意度取决于其获取信息的难易程度,即选择或然率越高的信息越能吸引受众,因此,社会化媒体的技术特点使其成为人们生产和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社会化媒体的信息生产者以普通人为主,信息通常在经权威部门验证前就已被广泛传播,一些失真的原始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极具社会风险。由于社会化媒体信息把关的缺位、信息生产者身份的匿名性、受众信息消费高度自由以及平台的开放性等多种原因,信息常处于先被传播后被验证的尴尬状态。在2013年3月发生的“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中,各类伪造国际级权威媒体信源的信息在各大社会化媒体中大肆传播,真假难辨。国内外各大社交媒体中涌现了标示为“马来西亚官方”“美联社最新消息”或“CIA调查结论”的信源不时地披露客机行踪。例如,《羊城晚报》等多家媒体的微博了内容为“据CNN报道,马航MH370航班已确定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北100公里境内坠落”的微博,而事实上CNN的官方网站从未出现过相同或相类似的报道。社会化媒体的技术特点使信源真假更难辨识,媒体和受众都存在信错信源的风险,盲目地成为风险信息传播中的节点。信源的可信度、时效性、接近性、轰动性、娱乐性和公信力等均是影响受众信息判断的有力因素。受众在感知风险时的第一反应是向自己的熟人社会传播风险信息,以维护其群体利益。盲目传播的行为导致失真信息的多次传播,易引发社会的不安情绪。甄别信源真假的能力有利于遏制谣言的传播。笔者认为,受众可分别从信源的独立性、信源的多样性和信源的社会公信力这三个维度出发去辨识信源。受众作为其自身的信息把关人,应明晰自己的信息消费诉求,即哪些信息是其作为社会公民有权力且必须知晓的。首先,受众应思考接触到的信息是否为独立信源。信源在信息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来自经济、情感、政治以及宗教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影响信源的独立性。信源与受众之间的相似性会引起二者之间的情感共鸣,易于影响信息传播的效果。其次,受众不应满足单一信源的信息供给,应比较不同信源以获得准确而全面的信息。国内更大媒体、政府和社会权威的微博实名账户或微信公共服务号相对于个人信源更具公信力,在风险事件发生时,受众可考虑从权威信源获取信息。再次,应批判性地思考熟人信源的可信度。以微信为例,朋友圈中的成员多为亲密的群体成员,彼此信任度高,加之微信私密的传播情境极易成为谣言传播的利器。受众可以在众多信源中尽量选择公信力高的权威信源来接受信息以减轻假消息的侵害。

3.受众阅读社会化媒体信息文本的能力

网络中的信息鱼目混珠,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导致人们的信息消费时间十分有限,而社会化媒体中的碎片化信息与事实真相往往相去甚远。网络热门话题在提高受众参与度的同时也加速了各种不确定性的传播。此外,新信息不断覆盖未经证实的旧信息,受众在新旧更替的信息之间更加难以辨别孰真孰假,错误信息或谣言容易转移受众对真相的关注和探索,而受众的记忆也被不断碎片化。虚假或错误的信息在社会化媒体中的发酵、传播都是诱发社会风险的不安因素。传统媒体“把关人”的角色在社会化媒体语境下日趋多元化,政府部门、利益集团、民间组织、权威媒体和社会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面对海量信息,我们该选择什么信息并且相信它成为考量受众媒介素养能力的标准之一?比尔•科瓦奇和汤姆•罗森斯蒂尔在《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一书中认为,在新证据面前,真相会逐步发展,公共生活领域的真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清晰。并提出了“怀疑性认知方法”,即(1)我碰到的是什么内容?(2)信息完整吗?(3)信源是谁/什么?(4)提供了什么证据?(5)其他可能性解释或理解是什么?(6)我有必要知道这些信息吗?这六个步骤从媒体内容出发,清晰地阐释了受众在信息认知过程中甄别信息的可行性方式。社会化媒体中的信息种类繁多,其中既包括来自事件当事人的原始信息,也包括官方和媒体对事件最新进展的权威,还可以是来自社会组织和利益体团体的广告宣传。信息的类别和形式影响着受众对信息的判断,不同的信息表达方式中隐藏着不同媒介或个人的价值观。社会化媒体受众首先应辨别接触信息的种类,探究信息编码的目的,而不应在未辨别信息种类的前提下盲目地解构文本。其次,受众应观察信息已有或缺失的内容。社会化媒体中一类信息会直接陈述事实,常见于各门户网站所提供的滚动消息或通讯社的通稿;另一类信息是将经过选择的不同事例整合为同一个事件,通过议程设置的方式引导受众的思考。真实是信息可信性的首要条件,受众在阅读信息文本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信息在叙述过程中是否再现了事件发生时的语境,涉事人物的言论是否客观公正,其对事件细节的描述是否出现前后矛盾,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否有明显的错误。同时,受众可比较来自其他信源的消息与已阅读过的信息之间是否有较多出入,最终对涉事的信息的准确性和社会价值作出综合的评判。再次,信息内容的叙述过程中是否提供了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信息是真的且值得相信。各类信息陈述的事实可以让我们明确一部分已经发生的事,但仍有部分事实是未知的。在信息接触与阅读行为发生之后,我们应该思考信息在叙述过程中是如何整合不同视角的证据,以此来完成中心议题的阐释工作。本着批判性思考的原则,树立不偏听偏信的信息观念,克服先入为主的自然心理,根据个人已形成的知识体系思考信息内容,还可以通过搜索关键词的方式去检索同一议题的历史背景和其他报道,尽可能多地了解确切的信息,随时关注事态的后续报道以获得更加完整的信息图景。最后,受众可以从语言的微观层面来解读信息,剔除附加在各类细节性描写之上的修饰语。文字是社会化媒体信息的呈现方式,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信息损耗。尽管真实的信息要求信息生产者对事件应持有客观公正的态度,但个人社会背景的差异性导致信息生产者在编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通过修辞、隐喻、片段化和模糊信息源等方式融入自己的倾向性和意识形态,建构文本框架。

媒介文化论文篇(8)

一、新媒体与广告媒介

1.新媒体

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主要是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具有新特征的媒体形态,比如说网络媒体、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等等,另外还有论者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到新媒体的范围之内。据研究表明,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还有学者把新媒体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

(1)新媒体的内容

新媒体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类:

①文本类:例如文字短信,网络BBS、MSN、QQ、电子书等应属于新媒体的文本类。

②音频/音乐类:例如是手机中的彩铃与音乐业务,以及网络上可收听下载的音乐等。

③视图/短片类:包括一些图片、Flash、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网络视频等。

④游戏类:指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等。

2.新媒体的特点

消解性、交互性、跨时空性和大众性是新媒体的四个主要特征。

首先是消解性,一是新媒体消解了传统媒介之间的界限,例如网络可以包含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视频数据等多种信息形式,因此,网络媒体实际上也就是包含了多种媒体形式的综合型媒体;另外,新媒体也消解了国家间、地域间的边界,消解了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

其次,新媒体具有交互性。网络诞生以来,媒体传播的互动性大大加强了,传者与受者之间可实现即时互动和角色转换。

第三,新媒体的跨时空性,例如通过网络我们可以超越现实时空限制认识不同地域的人们,也可以知道更多的讯息。

第四,新媒体的大众性,例如互联网就是一个向公众开放的平台,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

2.广告媒介

广告媒介是指能够借以实现广告主与广告对象之间信息传播的物质工具。

(1)广告媒介的类别

按照媒介的载体与传播途径划分,有以下几种类别:印刷媒介,如报纸、杂志、挂历、书籍、地图、明信片、海报、传单、票证、标签等;电子媒介,如广播、影视、电动广告牌、幻灯、光导纤维等;通讯媒介,如手机、传真、电子邮件等;户外媒介,如路牌、霓虹灯、高层建筑、旗帜等;销售现场媒介,如橱窗、招牌、室内外装潢等;流动媒介,如交通车船、飞机、手提袋、包装纸、广告衫、购物袋、雨伞、书包等。

(2)广告媒介的作用

广告媒介规范了现代广告的主要传播模式。广告的策略、定位分析、创意、文案一起构成了广告活动的主要体系。广告媒介定位广告市场。广告媒介在选择和组合上,如版面大小、时段长短、刊播的次数、媒介传播时机等等,都对广告的运行进行了准确的把握。广告媒介决定广告是否能够达到目的。广告媒介决定广告效果。

第五,广告媒介推动媒体发展

广告媒介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在推动媒体发展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广告促进媒体经营环境的改善,广告是各大媒体区的资金来源的一个很大方面。目前,我国电视频道出现专业化趋势,如专门的影视、音乐、体育、财经、娱乐、生活类频道的出现。而频道专业化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广告主要求广告实现“精确传播”的需要,在广告精播的同时,也使得观众在选择感兴趣的频道节目时,也可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广告,这些广告在该种播出状态下就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从而实现广告、节目的双赢。

随着不断的进化,媒体的广告形式产生了新变化,那就是软广告的出现。软广告作为一种新型的广告形式,因其以新闻或服务类信息的形式出现,不易引起读者的反感和排斥。服务性信息的出现,使媒体内容更加实用,广告使媒体不仅成为重大新闻事件的载体,也成为了大众服务信息的载体。

广告的关键在于创新,为了提高广告效果,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媒介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概念不仅仅局限于由科技发展带来大的媒体形式的创新,更包括媒体使用方式和地点的创新。楼宇广告、公交移动广告、DM杂志(免费杂志)……在现代都市中,这些新媒介不断涌现,其背后一个重要的动因便是广告。可见,广告在推动媒体发展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总之,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广告媒介也在不断的变换,在寻求新媒体下的最优状态,媒体广告的新形式、新内容层出不穷。媒体发展促进广告媒介的变化,而在广告媒介自身发展的同时,在推动媒体发展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广告媒介在新媒体中的新形态

广告应用于新媒体中产生了一些新形态。

1.手机广告:通过文字或彩信的方式发送广告。

2.网络广告:通过文字或音频、视频等进行表现,形式容易,覆盖面广,依据广告在网络上的载体和方式划分,网络广告主要有网页广告、搜索引擎广告、电子邮件广告、在线游戏广告、软件广告等几大类:

(1)网页广告

网页广告指打开网络浏览器时自动显示在屏幕上的广告,一般有按钮广告、弹出式广告、滚动广告、链接广告、插播广告等等。网页广告虽然形态丰富,易于制作,但是具有强制性,时应对其数量、尺寸、显示位置和播放时间加以适度控制,否则会干扰用户的信息浏览活动,引起用户的反感,降低广告的传播效果。

搜索引擎广告

搜索引擎广告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和数据库技术把用户输入的关键词和商家的广告信息进行匹配。搜索引擎广告由于与用户查询的信息具有较高的相关度,因此易于被用户接受,传播效果显著提高,它也逐渐成为了网络广告市场上的主流形式。

(3)电子邮件、MSN及QQ广告

这种广告通过向用户发送带有广告的电子邮件来达到广告的传播效果,发送者既可以是网络服务商,也可以是广告商家。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向广告提供者主动订阅。这类广告针对性强、费用低廉,可以包含丰富的广告内容。

(4)在线游戏广告

在线游戏广告可把广告预先设计在互动游戏中,在游戏开始、中间、结束的时候,广告随时出现,也可以利用游戏中的人物、情节来设计广告内容。

(5)软件广告

软件作者把含有广告代码的插件或者广告链接捆绑在软件中,在用户安装软件的同时,能够将插件同时安装到用户的电脑上,并能够把广告标识显示干软件界面中。软件使用者如果使用该软件或者点击界面上的广告标识,就会弹出广告信息,或者调用浏览器打开广告信息页面。

(6)三维广告

三维广告既可以应用到手机中也可以应用到网络中。

网络中可应用大量动态广告,但如果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视频广告,那就与电视上的广告相差无几,那么我们可以利用电脑的一些特技功能,将一些三维动画应用到广告的创作中,相信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三、网络广告的特点

网络广告作为广告媒介在新媒体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有哪些特点呢?1、广告信息数字化。数字化的广告信息不仅形式丰富,而且容量大、表现力强;另外,它充分吸收了电视、报刊等广告的优势,以多元化的表现进行传播,如电子报刊、电子杂志、网上电视、网上广播等等。2、广告传播网络化。它使得广告面向全世界的网民,传播范围最大化。3、广告传播交互性。这是由网络传播方式的实时交互性所决定的。受众可以在网上自主地选择广告内容,同时还能反馈自己的意见给传播者,传播者可以随时接收反馈的信息并与消费者达成购买意向。4、广告传播的大众性。在网络媒介中,没有地域以及身份的限制,网民们在网络中能够接受的信息是等同的,而关键在于受众的选择。传统媒体大多受到“域”的限制,而对于互联网来说,这种限制被打破了,网站上的广告都能被网民看到。5、网络广告与营销可以一体化操作。运用网络广告的链接功能可以将广告设计成为广告及销售一体化的形式,客户在直接点击感兴趣的广告后,可以进入到购买页面,填写定单、签定合同、最后进行网上支付,完成消费行为。

四、广告媒介的转换与发展

广告媒介的转换从理论上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形式转变,而是要配合受众需求和审美的转变而变化,同时也要符合大的市场规范,考虑当下媒体广告的一个大的方向,不可偏离。

广告也是一门艺术,那么它就必须符合审美要求,当代广告不应该还仅仅局限于产品特征的描述,它应该从表述、色彩、构图、画面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不论平面广告还是动态广告,最主要的是,创作人的创作理念要有新意,这样才不会造成受众的审美疲劳。

而且,广告创意不仅要达到前面讲到审美的层面,还要注意广告的效果,这才是广告本身最主要的功能。

媒介文化论文篇(9)

以消费主义为标志的后现代文化思潮对中国当代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渗透,以情感制作与“快适伦理”为表征的“后情感主义”审美趋向形成,当代社会正在经历“审美泛化”双向运动的质变过程,“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的社会需求,让当代艺术摘掉了头上的光环,逐渐转向日常生活。由于媒介传播技术与功能的融合,拓展了广告信息传达的创意空间,使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标新立异,丰富多样,呈现出多感官刺激和体验的多元景象。当代美学也面临着当代文化与前卫艺术的双重挑战,这场审美泛化的美学变革在保守者看来是一场地道的“美学危机”;而开明者则认为其实质是使高雅的、专门化的艺术美学日常化与普及化,当代的审美现代性打破了以传统精英艺术为核心的经典美学理论的束缚,传统的经典艺术的创造方式和审美批评理念也不再适用于新兴的大众文化或者大众艺术。这种局面本来是自启蒙主义思潮以来历代思想精英们渴望实现的理想,但是,这个理想现在表面上实现了,深层里却存在许多严重问题,尤其是这次变革的内在动力来源于市场资本和技术文明的控制,而非历代启蒙主义者所期待的大众的文化自觉或审美自觉。由于大众文化本能地追踪大众的文化消费心理,迎合大众的消费口味,以浅层次的商品平等原则替代空洞的教条说教,以紧张工作后的轻松原则参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以压抑意识的释放原则缓解社会的紧张,以自然淘汰的选择原则不断推动文化产品的更新,追求当下即得的瞬间或本能满足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因此,媒介融合是一把双刃剑,大众媒介促生了审美现代性以及现代艺术样式的同时,技术和市场在文化领域的强力介入加快了当代文化泛化与审美泛化的进程,高雅文化的至高地位和传统研究的学科视野受到强大的冲击。如何平衡好立场与市场这个天平,在满足大众审美趣味的同时,不丧失大众文化的伦理价值以及媒介的尊严和守望?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二、大众文化审美现代性的当代重构

在中国当下文化语境下,对一个尚未完成的思潮状态进行描述,并把握其本质内涵及其可能的走向,确实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当代社会,市场成为传统意识形态最有力的解构力量,它以世俗化的方式解构经典,经典艺术的创造方式和审美批评理念不再适合大众文化,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代需求必然促使经典美学的文化立场和理论视域做出相应调整,日常生活审美化及大众文化的审美研究便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当代美学既不能抱残守缺地固守已有的传统,又不能毫无原则地一味迎合大众的趣味,它应该体现一种新型的后人文立场,深入到人的各种生存活动中,以期强化美学介入现实的力度,化解人的精神困惑。从当代的社会学美学视角来分析,大众文化及其审美意蕴有其合法性的一面,新技术带来的视觉冲击和想象新时空,为经典美学带来了新活力。确认大众文化“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转型意义与普遍价值,研究资本与媒介融合对大众文化发展的深层影响,剖析大众文化审美心理,重构当代审美理念,重新审视人类媒介融合背景下审美活动的精神特征和文化功能,发掘现代高科技带来的新型审美想象力元素和文化民主化元素,构建一个生态的现代大众文化系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大众进行消费的商业型文化或商品性文化,不是从大众中自发产生和主动接受的文化,大众并不是真正的主体,而是被动的客体。尽管大众文化中的媚俗艺术的“审稚病”不可避免地存在,但是它毕竟为人们提供了另外一种认识的可能、教育的可能、休闲的可能、猎奇的可能及搞笑的可能。大众文化的审美化促成了审美与生活的双向互动和深度沟通,当代美学将关注点聚焦到普通民众的审美需求、心理诉求、趣味喜好、主体角色等问题上来,而不是像传统经典美学那样偏重于考察少数精英的创作心理、灵感想象、才能技艺、审美理想,从而在质的意义上大大拓展美学研究的视域,丰富美学研究的内容。当代美学要深入探讨审美与功利之间的双向性互动关系,探讨本能感性对于审美文化的深度建构功能,探讨如何以审美的形式回归、凸显、敞开功利基础的问题,而不是像传统经典美学那样偏重于考察审美对于功利基础的消解、净化、升华。成熟的大众文化文本应该既注重日常生活的感性体验又不放弃价值理性维度的意义追求和精神提升。现代大众文化是依赖现代传播实现的,互联网时代,一切都被异化着,所有原生态的文化都被新技术方式赋予了新的解释,媒介所拥有的可控制性和交互性对当代社会中的交往产生影响,移动互联网成为未来所有行业、所有企业、所有组织的新运行平台,个人与集体在媒介的影响下,对社会和整个世界进行描述和反思,延伸了文化在空间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出现消解了传统媒介之间的边界,使各类媒介的广告表现手段和形式趋于融合。各类媒介之间失去了因信息符号、感觉通道、技术特质而形成的垄断优势,竞争的焦点不再是媒介固有的技术特性而是在信息策划和信息内容方面的比拼。此时作为媒介的互联网,不仅仅只是一个工具,而是逐渐发展成一种思维方式,互联网思维是相对传统的工业思维而言,具有碎片化思维、粉丝、焦点、快速、第一等特征,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

媒介文化论文篇(10)

随着当代媒体博弈从“竞速”到“竞奇”的发展,媒介呈现方式也由“景观化”向“奇观化”转变。电视文化奇观的崛起虽是电视媒介、受众乃至全社会各种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但电视媒介固有的核心角色定位决定了它在文化的传播与表现中有不可推脱的责任。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电视文化奇观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宏观视野的批判认识,却鲜有以个案形式分析电视媒介对奇观的塑造。鉴于此,本文将选取“平民K歌”节目《我爱记歌词》作为个案进行学理性解读和反思,从而进一步探究当代电视文化奇观背后的媒介立场及其成因。

媒介奇观论的文本视域

媒介文化奇观:媒介文化景观的升华。“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这是情境主义的创始人、法国理论家居伊・德波在20世纪60年代对“景观”概念的陈述。在其《景观社会》一书中我们不难看出,此时“景观”的主要特征即是真实的世界变成简单的图像,以及一种社会整体性的症候、一种既存的社会语境的随之来临。然而伴随着新媒介技术和全球化竞争所带来的激流和震荡,“景观”强烈的干预意识和能力正跨越文化、时间、地域等一切阻隔在社会中加速疾驰与扩张,德波的“景观”概念在此时显然已不能充分反映现实社会文化语境的发展要求。

30多年后,美国媒体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立足于当代社会文化语境,在德波的“景观”宏观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媒体奇观论”――其所呈现的是媒体文化现象与文化形态,而不再只是某些结构社会原则与世界观。凯尔纳聚焦的更多是具体的媒体热点事件,即指“那些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它包括媒体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体育比赛和政治事件”。

电视文化奇观:媒介奇观文化的先锋。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而电视自诞生起,便日渐成为人的听觉、视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作为20世纪最大的科技神话,电视的发明为人类开拓了全新的视听空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卫视上星和直播技术的成熟进一步促进了“电视奇观”的勃兴。鲍列夫曾指出,“电视的一个重要审美特点就是播放‘眼前发生的事情’”。现场直播的同步性、戏剧性和现场性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在现场的审美欲望,转变了观众的一般角色而让他们担任仪式脚本提议的角色”――他们不单是普通的“旁观者”,还是媒介事件的“见证人”与“参与者”。

由上,我们可知电视可谓媒介文化奇观崛起的先天土壤,而凯尔纳在肯定电视文化奇观在整个媒体文化奇观中的“先锋”地位时,也“毫不吝啬”。依他看来,电视媒体自上世纪40年代问世至今,就一直充当推广消费文化奇观的工具。现今电视媒介不仅被用来推销汽车、时装、家用电器等商品,而且还被用来传播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展示政治、体育与娱乐奇观的场所,更甚的它们不局限于夸张化地传播媒介事件,而正“创造”乃至“制造”出各类电视奇观――从“美国偶像”到“超级女声”,从Susan大妈到“犀利哥”,电视奇观的疯狂蔓延早已超过所有人的预料。

后选秀时代的电视“奇观”:《我爱记歌词》

“媒介奇观”论虽源起欧美,但它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视角和理论框架、一种新的媒介视角和思维方式。若立足于本国,正在崛起的现代中国恰是媒体奇观现象的多发地带,几年前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选秀节目以排山倒海之势宣告了电视文化奇观的新巅峰,如今“后选秀时代”崛起的平民K歌节目正在全国各大卫视上演绎得风生水起,其中近年来崛起的《我爱记歌词》作为浙江卫视的综艺旗舰节目,正是用其独特的场景、动作和身体等奇观元素成为当下荧屏前又一大电视奇观。

身体奇观。20世纪以来,欲望、、无意识等作为“身体学”的分支内容,开始与阶级、主体、社会关系等并列而论,共同铺设某种反叛传统的理论框架。同理,通过聚焦明星、进行身体叙事、建构形象认同等,身体亦是构建铺设媒介奇观的重要元素,《我爱记歌词》节目中两位能歌善舞的个性化男女主持:睿智的华少、直率的朱丹,充满个性或者说具备身体奇观特征的选手,其符号表征式的演出与游戏“秀”,更是将身体话语呈现到了极致,与此同时,该节目还邀请当红明星与观众身体互动,进一步加深了让人们对舞台上的明星和参赛选手的“偷窥欲”和新鲜感。

动作奇观。动作是动态流淌、线性时间式的,但经电视媒介播放出来的动作,却又具有鲜明的空间形态性,堪称媒介奇观的重要构成要素。这表现在《我爱记歌词》节目便是明星、领唱、歌迷、观众等共聚一堂展现歌舞、游戏、脱口秀等诸多动作的奇观。华丽舞台上所有参与者或惊世骇俗、夸张或平庸无常的动作、表情、姿势,因为电视屏幕而再现社会比较情境。影像即是社会的一部分,于是影像填补了观众现实的匮乏而释放了欲望冲动。而且电视现场直播这些动作因人而异、不会重复,承载了参与者与观赏者共同的期待和欢乐。

场景奇观。场景奇观是媒介奇观的主要呈现形式,它为奇观生成提供空间背景与前提条件。正基于此,菲斯克、凯尔纳、巴特等人,都曾用大量篇幅来研究街道广场、建筑造型等。我们认为,《我爱记歌词》开放式“广场化”、“去中心式”的观众席场域,即是跃跃欲试的报名者或者K歌爱好者,每场节目中上台挑战的几名参赛者就是从现场观众中随机选出的。所以,观众不仅仅是观众,他们更是参与者,故此已不仅体现为简单的节目互动,而是共同完成节目内容的创造,共同造就一场“泛明星化”的平民狂欢。

电视文化奇观之辩证反思

媒介的本源动力。从表面看,电视媒介似乎无可争议地成为《我爱记歌词》这一电视文化奇观的塑造者和制造者,然而透过过度奇观化的种种纷乱世相,我们可以看到电视媒介所制造的如此多的电视奇观背后深层的场域原因――媒介化社会下经济利益的强烈驱动,即包括媒介技术理性、文化背景的影响、全球化、政府监管不力以及媒体自身规制的下降等宏观与微观背景。事实上,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的“场域”理论即深刻地向世人描绘了一幅经济逻辑如何通过收视率来影响电视、新闻场和整个文化生产场的图景。他认为“新闻界是一个场,但却是一个被经济场通过收视率加以控制的场。这一自身难以自主的、牢牢受制于商业化的场,同时又以其结构,对所有其他场施加控制力”。这一语境对于我国无疑是符合的,在市场经济社会里,经济利益往往会成为电视的首选目标。经济利益是通过广告体现出来的,而电视台吸引广告商的重要依据是收视率。因此其文化传播决策的出发点,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吸引最广大观众的眼球,最大限度地提高收视率,以获得最大的广告效益。

当前,《我爱记歌词》电视文化奇观的创造正是出于商业盈利的驱动,而事实证明这个成功的电视奇观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据目前最新数据显示,浙江卫视以综艺旗舰《我爱记歌词》为首的综艺节目的收视率不断超过1%,目前《我爱记歌词》一个季度的冠名费已达1000万元,而之前该栏目一整年的冠名费也不过800万元左右。与此同时,浙江卫视去年的广告收益也大幅上涨至9亿元,在卫视媒体竞争如此“白热化”的环境下,其收视排名从第九跃升至第二,仅次于湖南卫视。

电视奇观文化的现实观照。通过上述探讨,我们已大致了解到电视文化奇观的正负影响,然则该如何正确地对待现实的电视文化奇观抑或大众媒介文化奇观仍值得诸位思考。当前社会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重新强调奇观的无所不在、无所不及,却不能视其是无所不能和无往不胜的。媒体奇观中的这些冲突既可以是正面意义的,如提升社会正义;也可以是负面意义的,如过度商业化和剥削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笔者绝非是对媒体文化奇观的彻底批判,而是运用批判理论将其作为“时代的符号”来解析,以求更深入地理解当代政治和历史兴衰、揭示人类新的经历和变化、更全面地把握既存的社会现实和新的文化趋向。

正如英国学者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在其《电视与社会》一书中所指出的,“电视主要是一种娱乐媒体,在电视上亮相的一切都具有娱乐性”。电视奇观化、娱乐化在中国电视银幕上的出现的确有着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逻辑,有着其不可替代的意义。然而“蝴蝶效应”不仅存在于自然界和实验室数据报告里,现实或不现实的每一个事件和个体都有可能进入媒体,都有可能在瞬间成为超级综合“媒体奇观”风暴中或核心、或边缘的部分。其次,“奇观化”过分追求形而下的“”而忽视了形而上的“美感”,导致节目“人文内涵”缺乏。因此,当下笼罩大众生活“媒体奇观”、“奇观逻辑“的负效应,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媒介生态‘病征’”和危机的突起点之一。

结论

通过上述对电视文化奇观现象的全景式解读,笔者认为目前我们真正要争论探讨的关键不是媒介奇观是否合理的问题,而是在媒介化的前提下,怎样优化媒介奇观所带来的传播效果,以后不至于沦为庸俗化、堕落化。如果我们对过度“奇观化”的文化产品已宽容到了只要它们暂时是无害的,就可以容忍,甚至麻木得不再追问这样的“奇观”形式将把我们带到何种世界中去,受众沉湎于一个“一切都可以奇观化、娱乐化”的媒体环境中,不再进行症候式的批判和反思,那将很容易成为满足自己初级欲望的工具,直至完全丧失主体性。

电视文化奇观是当代的电视神话,它总是用它近乎神性的光辉照耀着大众,而大众正如需要太阳一样需要它的温暖,但是当我们放弃了自我的独立性而依赖于这种光辉的时候,我们就成了被支配的客体,成了被驱使的木偶,丧失了对于自身本性的坚持、丧失了对于自我生活的主宰,而这并不是创造电视、创造电视奇观的目的,更不是媒介传播的初衷。尽管在今天这个商业化的时代,这种期待并不能在短期内立即实现,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丧失期待的态度、放弃批判的立场、惧怕孤独的反思,因为这是人类传播最基本的责任和最后的底线。简而言之,电视文化奇观不仅是大众文化的“新景观”,它也是一种方法与一种路径――去把握住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社会的脉搏。

参考文献:

1.邵培仁:《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居伊・德波[法]著,王昭凤译:《景观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道格拉斯・凯尔纳[美]著,史安斌译:《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尤・鲍列夫[苏联]:《美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5.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英]著,张永喜等译:《电视与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上一篇: 教育哪些论文 下一篇: 扫黑除恶工作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