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程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06 15:04:25

综合实践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篇(1)

拓展训练起源于国外,主要以拓展体能为导引,通过设计独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新型体验式课程,利用多种典型场景和活动方式,让学生接受一系列的考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过程中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最终达到增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课程目标。其教学活动不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而是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来完成,教育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而是学生自我体会、自我教育的过程。

作为一个大的课题,给每个学生安排的户外拓展训练时间是2.5个小时。(1)团队破冰时间1.5个小时,包括集合、整队、军容军纪的建立、摆同心圆、跳兔子舞、信任坐等课程项目和团队建设两个部分组成。(2)项目体验1个小时,主要完成两个项目:“疯狂的履带”和“驿站传书”。团队破冰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拉近学生的距离;“疯狂的履带”让学生玩的疯狂;“驿站传书”让学生学的开心。这些户外拓展既健全了学生的心智,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激发了团队潜能。

一、团队破冰让学生进入状态

“团队破冰”分为两个部分,主要是让参训者融入拓展的环境,组建优秀的团队,形成各自独特的文化底蕴。从认识、磨合到发挥高效率,学生之间增进沟通与了解,激发创新意识,提升团队士气,增强凝聚力。

1.热身运动

学生到达拓展场地以后,在10秒钟的时间内迅速集合,让学生体会时间是效率的有效保证。然后进行良好的军容、军姿和军纪的训练,以军训的方式使学生建立起优良的生活作风和生活习惯。接着,让所有学生手拉手在最短的时间内以老师为圆心围成一个圆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执行能力,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团队合作的意识。围好圆圈以后,要求学生肩并肩围成一个小圆圈向圆心走。接着学生要去挑战一个兔子舞的热身游戏,规则是所有学生向右转,后面一个人的双手搭在前面一个同学的肩膀上做兔子跳。热身的最后一个项目为信任坐,规则是所有学生围成一个圆圈,要求前面一个人坐在后面一个人的大腿上面,坚持30秒。此项目可以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信任感,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热身活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所提高,情绪高涨,坚冰开始被打破。

2.团队组建

一个优秀的团队必须拥有丰富的团队文化,教师把每个班平均分成2个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小的团队。每个团队拥有10分钟时间去选队长、队秘,确定队名、口号、队歌、队形。10分钟以后团队上台展示。在团队组建过程中,所有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创新,想出别出心裁的队名、口号和队形。

此教学完全脱离了学校的书本教育,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加强自己的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从而大大增强了班级荣誉感,提高了团队凝聚力。平时在学校不善言谈的学生在这里都会积极发言,勇于把自己的好点子奉献给团队。在这里学生更多的是自主学习、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发挥了主人翁地位。

二、项目体验

1.第一个项目:疯狂的履带

任务:给每个小组20份报纸,一卷胶带,要求把报纸黏贴成坦克的链条形状。所有的学生站在报纸上面向前移动,从起点走向终点。

规则:(1)在行进过程中如果履带断了,原地把履带用胶带黏贴起来再向前移动。(2)所有学生的双脚必须站在报纸上面,如果发现有同学出界则要原地罚停5秒钟。(3)给学生20分钟时间准备。

目的:(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2)提高学生的领导能力、执行能力、动手能力、分工合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对于高中生而言,平时在学校里进行紧张的文化学习,压力非常大,同学之间缺少交流、合作,更多的是相互竞争。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学设计主要是以教学比赛为主,学生们为了小组能拿到第一,相互讨论并且出谋划策、分工合作、共同贴报纸和折报纸,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完全释放了心中的压力,好一片和谐的场面。

2.第二个项目:驿站传书

任务:小组成员排成一路纵队。每个人都是一个驿站,老师将一组自然数字或者数字符号的卡片交给最后一名学生,他们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这个数字信息传到第一名学生手中,然后再交给老师。

规则:(1)不能讲话、移动。(2)不能回头。(3)后面的人不能超过前面人的横截面积。(4)不能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5)不能传递纸条和扔纸条。

综合实践课程篇(2)

(冯新瑞 梁《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11月)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设计的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目标的设计首先要考虑设定目标的主体是谁。如果是学校制订目标,应该从“培养目标”这一层次出发。如果是教师制订目标或教师指导学生制订目标,则应该从“教育目标”这一层次出发。教师在设计主题目标时应把总目标细化为“教育目标”.使之成为可以操作的评价标准。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既符合儿童的需求又立足于学校的特色与资源.就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首先,学校统筹规划的重点应放在协调学生的兴趣与学校的资源之间的关系上,确定恰当的主题领域,而不是规划具体的主题。其次,教师预设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上。并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相关的资源支持。而不是围绕教师自己确定的主题去进行教学设计。中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突出强调“探究中心教学”的理念.教师不仅指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中心的学习,还要在指导过程中进行行动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

(李云淑《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8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述评与对策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是:(一)综合实践活动不能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二)综合实践活动缺少有效的教师指导。(三)综合实践活动偏重活动形式,忽视活动的合理性、认知性。教师往往只对学生就调查、访问和设计、制作、实验等活动提出具体要求,却忽视对活动主题或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基本认知和对实践方法的指导。(四)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体系有待完善。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求同、轻存异,重表达、轻实践的问题,教学趋向封闭。

教师要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学习交流,更新理念,发展专业能力,对典型案例教学的观摩、分析、研讨、评价,深入思考如何活化教材内容,挖掘实践活动的资源、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赵金峰《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年12月)

综合实践课程篇(3)

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学科,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专业的教师、没有课程实施过程中课时量的保证。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这一些矛盾都一一突显。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突破课堂时空的局限,让活动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环境延伸,真正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主动地动起来,活起来,从而让学生获得最直接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各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挖掘课程资源并加以开发利用,更好地促进教师学科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走进学生的视线,留在学生的脑海成为常态课。

一、在课程实施和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一无所知”型

在现形的教育体制下,我们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就属于偏远学科,缺少的是专业教师对这一课程的了解和认识,缺少专业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校层面:排足课,排满课。(每周三课时)老师层面:这一节课也仅仅只是课表上的课,它成了一种摆设,不知道这门课程如何进行活动指导,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的活动评价。

2.“随心所欲”型

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使用最多的教材就是《劳动与技术》《人与自然、社会》,还有校本教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他们往往照本宣科,把教材内容进行泛化,看到什么就拿什么,讲什么,一味地把学生“关”在教室内,进行着填鸭子式的教学。或把综合实践课上成品德教育课、手工课,有甚者上成放羊式的活动课。

3.“束手无策”型

我们都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综合实践课程就是缺少相应的教材和参与资料,课程资源要靠师生共同去开发,如何实施要靠教师去探索。我们的老师都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能只停留在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如何进行活动指导,方案设定还需要长期的实践。

二、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三种病症,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了一种既能治标又治本的良方,它有四味药组成,相信通过努力按要求定时定量服用,定能药到病除,重新焕发出综合实践课程的光彩。

1.提高认识,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范

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逐步推进的必然结果,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综合实践指导老师应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性质、基本理念、目标、内容、实施策略、评价方式等。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范及活动建议。学校可以成立一个综合教研梯形团队,以学校领导牵头,教研大组长为主全面展开各项工作,下设三到六年级各一个年段综合实践负责老师。检查记录各年段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多组织多开展各级类教研活动,多外出取经,多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并做到优质资源共享。

2.转变观念,挖掘多种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农村小学,教师以分评生、家长以分论校的思想根深蒂固。唯分数论、唯成绩论。评价一个学生好不好,不看能力强不强,只看分数高不高。我们要让老师和家长们转变观念,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经历体验,积累经验;有助于学生认识自然、社会、自身和三者的关系;有助于学生获取新知,增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张扬个性,弘扬创新精神;有助于他们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个性品质。这个学科培养出现代社会需要的全面人才,每一个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1)学生即资源

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都各有不同,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自由编成小队,小队一般以8~10人为宜,选有组织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队员当队长,负责全小队的统筹工作。每个小队必须有一个特色的小队名,有一句响亮的口号,有一个完整的活动方案。以小队承包制的方式来自主活动、自我管理,同时也可邀请其他小队成员一起参加活动。

(2)教师即资源

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特长,有的教师对书法有研究,有的教师对国画很精通,有的教师更是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有的教师吹拉弹奏样样在行。我们就充分利用教师自身的一种资源,由于教师自己对这一方面的知识有研究,因此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就会得心应手。

(3)家长即资源

每一位家长有着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他们的个性、兴趣爱好千差万别,拥有不同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他们这一庞大的队伍群体也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课程资源。

(4)校园即资源

校园内各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主题,于教育教学活动中找主题,于少先队工作中找主题,从学生身边发生的故事找主题。

(5)社会即资源

“生活即教育。”社会生活是重要的丰富的教育资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炼成活动主题,从而开展一个个主题活动。

3.创设活动,依托社团和校本课程有效实施

对任何一所学校而言,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综合实践课要有生命力,要凸显特色,就得与校本课程、学校特色结合起来。我校是一所饮食教育特色的农村小学,学校在健康饮食教育方面有很多先进的做法。学校开展的班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学博会等,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和目标基本是一致的,它们可以互补,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以全校饮食大社团为主线,充分依托各年级下设的六个健康饮食中社团来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并在中社团下分设各中队的小社团,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制订活动方案、有效实施活动计划。通过社团活动让社员们主动去采访、观察、实践、体验从中获取知识,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增强他们团结协作、合理分工的意识和能力。我们综合实践组结合学校的特色发展,成立了食育校本课程的编写小组,重点研究并开发编写了食育校本课程。这本校本教材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特点,精美的封面设计加上一则则由小故事引发的学生对健康饮食的思考,让学生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了解饮食文化,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校本教材中动手学做菜充分体现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性特点。

把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学校特色有机结合。学校开创了一条活动创特色,品牌求发展的教学新思想。全校师生积极联动,成立了六大类食育社团。在每个年段联合中队辅导员的带动下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一年级的和谐亲子社;二年级趣味童字社;三年级石年生态园;四年级的活力老字号;五年级的绿饮一家人;六年级的创新小字号。在每一个年级社团下每个班级都成立了一个个的小社团。在活动中队员们广泛开展了调查、采访、探究等实践活动,使饮食教育不仅在学校里搞,在家庭社区也搞的热热闹闹。

4.整合学科,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的教师都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处处体现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根据我校综合实践指导老师的任教情况分析,往往都是由语文老师来担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老师。那如何更有效地将综合实践与语文教学整合起来成了每一位老师认真研究的主题,他们把语文每单元中的学习任务和综合实践学习的主题相结合,分别由学生自己调查实践、确定主题、策划参与、组织排练、实践展示。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如《叩开诗歌的大门》,学生从搜集诗歌的来历、分类搜集诗歌、诗歌背后的故事,诗人的传奇故事、自编诗歌、给诗配画等自主性探索活动,小组合作编写完成一本本精美的诗集。综合实践与各学科之间携手,在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搭起桥梁,让学生应用所学学科知识,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感受所学知识的价值和魅力,促使学生以积极心态投入到学习中,为各学科的学习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通过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各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挖掘课程资源并加以开发利用,更好地促进教师学科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究性、活动性,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走进学生的视线,留在学生的脑海,并成为常态课。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2]郭元祥,姜平.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与问题[J].基础教育课程,2006.

综合实践课程篇(4)

1 小学综合实践特色艺术课堂的教学意义

1.1 综合实践学科中的艺术课堂

1.1.1 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1]。随着科技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渐渐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可分割的部分。艺术的感受、想像、创造等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

1.1.2 艺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日益走向综合化,不仅音乐和美术开始交叉融合,戏剧、舞蹈、影视等也进入艺术课堂。新的课程将更加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学习,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提高整体素质,并使艺术学习更有趣、更容易,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

1.1.3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而学科知识量性质设计范围防范,能在综合实践学科中提炼出具有特色艺术校本课程研发这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艺术课程综合了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认识等产生直接与间接的影响。

1.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艺术课堂的教育意义

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手段在学校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艺术教育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艺术等的深刻变化[2]。

1.2.1 艺术教育的审美育人的作用。一是艺术课程重视学生在艺术学习中对美创造和审美的实践,通过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艺术学科的综合,使学生的艺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二是学生在艺术课程的学习中,认识理解本民族与世界各地的艺术不同的文化魅力,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承担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任。

1.2.2 艺术教育的能力培养的作用。艺术课程通过各类艺术的综合和联系,全面培养学生的视觉能力、听觉能力、动作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认识自我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在艺术涉及的联想、推理、分析、综合等活动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科学思维得到协调发展,智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从而体现艺术教育的美启智的智能价值。

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艺术课堂的现状

2.1 认识错误

2.1.1 艺术课程等于音乐课或美术课

把艺术课直接理解为音乐课或美术课,导致形成两个分化。一是导致艺术教育专业化倾向,严重违背基础艺术教育的规律。上艺术课的老师多是接受专业的艺术课程教育的,贯穿全学科知识掌握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形成完整的艺术知识架构,巩固的知识体系和知识储备,受过去上学时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的影响根深蒂固,不易根据实际具体情况改变其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二是忽视艺术课程教学的本质和价值。上艺术课的专业老师,就只管上好那四十分钟的时间,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如要学生完成几个作品或交几次作业,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视了艺术教育对人的审美价值和对人的人格的塑造的作用。

2.1.2 打不破艺术分科的界限

在现在的小学课程表中有音乐、美术、舞蹈等就是没有艺术这一课程,那艺术跑哪去了呢?一是把艺术进行分割,分成音乐、美术、舞蹈等。把艺术隐藏起来,躲在音乐、美术、舞蹈的背后。因此,艺术只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二是认为艺术就是一种技能,如会唱歌、会画画、会跳舞等专业特长技能,把艺术分成几个领域就好像玩积木一样,音乐、美术等就像不用颜色不用形状的积木共同搭起艺术这座城堡,但把这座艺术城堡拆成一个一个的积木,就不是完整意义上艺术城堡了。

2.1.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点燃艺术课程

综合实践学科的设计和实施克服了传统书本教育的弊端,学科特征贯穿全学科的知识点。与时俱进,随着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知识阅历也不断丰富,学生的需求更大,他们不满足于单纯的书本知识的接收学习,而是具有强烈自我选择性学习的愿望,扩展学生学科性知识,也就是扩展了教学活动空间和或偶的那个内容,也适应学习化时代,信息社会和新时期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点燃艺术生命的开始以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的需求。

2.2 小学综合实践学科中的艺术教育现状堪忧

2.2.1 综合实践老师变成艺术课堂的独裁者,实施的教学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选择和决策,只是根据自己的喜欢的形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没兴趣,教学没有效率。甚至有的老师所教的专业性太强,学生无法理解。

2.2.2 教师知识量的极限懵懂艺术学科的精髓所在,这种被赶鸭子硬上架的教师没有专业知识和能力无法符合基础艺术的要求,直接"偷梁换柱"没有提炼学生的需求问题所在。不管学生的兴趣所在,也不考虑学生的感受,提炼出的艺术课形同虚设,无法体现综合性学科的艺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2.3 应试教育制度下的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现状

2.3.1 忽视综合实践课程的价值,看作是学校教育的一种点缀或饭后甜食[3]

(1) 现在还是应试教育的天下,很多事情还是以分数来判定,来筛选,迫使人们不得不变成"烤鸭"没有个性,没有创新。忽视艺术教育审美 育人的价值,是对人的高尚人格的塑造,是对人的一种气质涵养上的提升。

(2) 错误理解素质教育,误以为素质教育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就是不仅会读书学习成绩好还要会以两样特长如会唱歌跳舞或画画写字等,不是因学生兴趣而去学的是因为为了多一两样技能。关注艺术课程的外在价值,而忽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在和本质的价值――自主学习性价值;只习惯于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看作是学校教育的一种点缀或"饭后的甜食",而漠视综合学科教育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诸多方面的独特作用。

2.3.2 尚未建立健全科学的小学综合实践学科教育评价制度

(1) 评价大多以传统的考评为主,这种评价是在学生过程结束或艺术作品完成的时候进行的,只是追求学生学习结果,对其能力掌握情况的一种判定,忽视了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和个性发展的评价这种考评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考评,考评的形式过于单一,枯燥,缺乏可比性,不利于学生艺术水平的提高,学生感受不到艺术的价值和对人格的熏陶,认为综合实践课只不过是专业课的一道配菜,可有可无。不会再重视更别提兴趣,反而把他当成一份负担。

(2) 如能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当中提炼出"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四个方面的内容,制定探究性活动方案、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并设计评价工具,开展对学生的整体全面的评价。评价主体可以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不要极限之前教师只是对学生的完成的作品进行评分,作为学生学习的成果。比如当堂布置主题活动,让学选择小伙伴搭成小组活动,等他们完成探究成果作品后就上交,老师直接对他们所完成的成果作品进行评分,作为学生学习的水平,成果作品的成绩。评价只有教师的评价,得不到其他欣赏,如家长时常能共同参与进来,一起给学生更多的建议指导,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个人发展将不断的提高。

3 对症下药,亮出小学综合实践学科中的艺术局面

3.1 教师观念的转变

3.1.1 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的教育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有助于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审美意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实现真正美辅德,美启智,美健体,使学生在审美性学习中不断自我完善。艺术教育有助于陶冶情感,净化心灵的作用,而且具有特殊的创造力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前进。学生在艺术课程中获得的艺术能力和经验,使学生毕生受益,使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富有情趣,使他们的工作和学习变得更有效率和更富创造性。

3.1.2 教学观念的转变

(1) 教学不应该是教学生获取某种艺术方面的一种技能如:会唱歌、会画画等。它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视觉,引发学生对美的感受,细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丰富点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从而促进学习的迁移,让艺术教育影响其他的学科教育,为学科学习注入新的养分,从而更好的学习。

(2) 教学不应该是以知识技能的传授为逻辑框架的单向艺术教学,教学应该是师生交互共建的统一活动。改变学生一味被牵着走的被动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师导生,以生促师,教学相长,互动共建。

(3) 教学不应该是单纯的、以知识技能的获得为主干的循序渐进,而是将知识技能作为艺术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上同样重要的感知、欣赏、创造、表现、反思、评价、交流与知识技能密切相关、在构成艺术能力时更具本质的内容。

3.2 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师以单一的知识背景走出校门,走进中小学课堂,再用同样的方式去教学,上课的形式是一言堂或者满堂灌,单纯的以知识技能的传授为逻辑框架的单向艺术教学,学生对教学反感,教师感到乏味,这也是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应活用教材,挖掘生活中美的来提炼素材,发挥综合实践学科的特色根基,设计精美的课件,使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水平因材施教,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感受美,展开美的想象,受美的熏陶,进行美的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3.2.1 抛弃以前的传统思想,打破艺术课可有可无的思想认识,改革单纯的唱唱画画的教学模式。老师不重视上美术课,如让学生画桥就给学生指定画课本里的哪座桥,让学生依葫芦画瓢,这样的绘画近似摄影,缺乏情感和体验的积累。而是应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画自己想画的桥,赋予桥背后故事,是绘画变成记忆录,记录特殊寓意的瞬间,一种美的感受和美得体验。而且让学生掌握理论的同时,让他们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动口、动手的能力。

3.2.2 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改变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绝对主宰,使学生成为艺术实践活动的主人:轻教师的讲授,重学生的主动参与;轻知识技能的训练,重对艺术的表现与鉴赏;轻被动模仿,重能动创造;轻教学的结果,重教学的愉悦过程。在具体的美术教学工作中,我制定了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通过"创境探究,个性表现,互评共进"的课堂教学环节,充分发挥育人效应,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在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4]。

3.3 建立健全的小学综合实践艺术活动评价制度

3.3.1 打破传统的考评的评价,重视进行性评价

打破传统以考试为唯一考评的评价方式,重考试轻体验,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技能轻体验审美。重视学生对艺术的体验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熏陶和艺术创作。轻单调枯燥的考试形式作为学生艺术能力的判定标准。重试学生艺术创作过程的考察评价,设计多样化的考评形式,不枯燥,有可比性,有利于学生艺术水平的提高,让学生感受艺术的价值,3.3.2 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结合艺术课程标准规定,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并设计评价工具,开展对学生的整体全面的评价。且评价主体多样化,可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互评,学生家长也参与其中对学生进行评价。还可以学校开办艺术展览对外开放,与外界人员进行交流,这样评价的形式和范围都可以更广泛,评价就会更合理,就会更客观。

3.4 提升师资素养,完善教学设施

艺术教育要发展,学校的重视很重要。因此,学校引导教师在教材教法、课标研究、学习方式转变、评价改革及问题与对策等方面开展综合学科中的艺术小课题研究,为艺术教师搭建学习成长的平台-培训,加强师训[5]。除此,艺术教师对艺术教育的理解感悟和投入也很重要,应定期于综合实践专职教师相互交流分享经验,所以教师要把教学当成研究工作,把自己当成研究者,深思教学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积极参加学校间的各学科艺术教育的教学交流或培训。从综合实践活动中提炼出的特色艺术教育,是具有一定行的校门课程元素,能体现一个学校一门门学科独特性。所以要加大对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保证小学艺术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 刘芳.浅议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D]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综合实践课程篇(5)

中图分类号:G633.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3-0101-06

上世纪80年代后,重视实践、重视知识的联系的教育观念再次受到世界范围各教育大国的重视。如美国的“2061计划”,法国的“多样化途径”,日本的“综合学习时间”,等等。我国亦于2001年6月在所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从国际实施情况来看,对于开设这种重视“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必要性,在理论上,人们从诸如进步主义教育哲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活动理论等诸多理论那里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但遗憾的是,在实践的层面上这种课程至今没有提供一个全面有效的国家的案例。

在我国,自2001年以来,人们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也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比如,专题的全国或国际性研讨会议已举办近十届,以书名中含“综合实践活动”为条件通过读秀中文搜索,可得到中文图书1600多种,而以文章题目中含有“综合实践活动”为条件进行搜索,可得到中文期刊文章4800多篇,硕士论文200篇。

文献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特征和价值,课程实施所要面对的“主题设计、课程资源开发、师资、教学结构与模式选择、课程管理督导与评价”到实施案例,有着极大的丰富性。

就实践层面来说,浏览一部分介绍实施方案和提供活动案例的相关文献。如果从多样性来看,倒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其中也委实不乏令人击节、动人心弦的案例,但当我们激动过后掩卷而思,这些案例活动可以常态化吗?该案例中的学生所在的班级、学校的其他同学都享受到这种高质量的课程了吗?答案往往是否定的。

总地来说,正如有论者所言,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入常态实施、普遍实施、大面积规范实施的进程过慢;国家课程计划的严肃性得不到保证”,[1]举步维艰,困难重重。[2]一方面,一些一线学校很茫然,不知如何开发。[3]另一方面,虽然起步,但开发的课程与课程标准有较大的差距,或难以为继。[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边缘性至今没有改变,同时,该课程的裂化、学科化却接踵而来。[5][6][7]

对于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困难的种种原因,已有大量文献从课程实施的宏微观层面进行了论述。比如,课程的首次开设,再加上课程的“三无”性,使实施者无以为据。对于导致不能常态化的原因,透过论述,一般认为当前面对的难以常态化的问题具体而言主要是对课程性质的理解不到位、资源的缺乏及教师配置难以适恰,课程及教师的评价的科学性。[8][9]事实上,除了以上因素外,人们没有论及的常态化何以不能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对本课程评价与其他课程评价的不一致性;同时,学科式配置师资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有着深刻的矛盾。[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显然并不理想,以上分析显示有许多制约因素限制了它的展开,而其中一个重要约束是对课程性质的理解。这里仅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至少应具备的一些特征在已有重要分析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目的和课程实施进行再讨论。

Paul Ernest曾指出教育目的所体现的教育价值应能决定或至少制约教育手段。[1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也必然要体现于它的特征之中。当前一些实施形态显然背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和价值,它促使我们对该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进行重新评估和进一步思考。

下面首先对综合实践课程应具备的特征进行了思考的重要文献按时间进行梳理。

1.已有研究的概述。早在2002年,钟启泉先生在《教育研究》发文,从课程编制原理和知识论的视角论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涵义和价值。他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使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现实的(乃至虚拟的)学习环境之中,综合地习得现实社会及未来世界所需要的种种知识、能力、态度的一种课程编制模式。”这种课程是对学科课程的超越,其特征是“以重大的主题为中心,准备了若干学习的途径”,以“主题——探究(经验)——表达”为组织单元,不仅重视结果而且更重视学习过程,通过“学习”,学习者实现与“客观事物的对话”;与“教师和同学的对话”;与“自身的对话”,同时进行“智慧的统整”和“知识的统整”。[12]

亦是在2002年,陈时见等则直接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特征是“统整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作者对三性的解释是,与学科课程的纵向垂直组织形式形成根本区别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按水平组织的原则统整课程的内容与活动,并且统整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以及教师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了一系列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研究方法以及当代社会的综合性问题,着重培养解决综合性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开放性,从课程目标看,表现出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较强的针对性和发展性;从内容看,课程能够及时对知识吐故纳新,具有柔韧性和生成性;从课程实施来看,可以突破基于教室的时空限制,具有灵活性和弹性;从评价看,呈现出方法的多样性和动态性。实践性则表现在课程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13]

2003年,郭元祥和田慧生分别发文阐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和基本原理。郭元祥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点: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而田慧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施策略》中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可以看到,两位学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征的表述在语词的使用上是大体相同的,但如果仔细考察其内涵,两者是存在一些差异的。前者认为,课程的综合性是由学生所面对的是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所决定的,学生要处理由个体、社会及自然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复杂世界,必须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才能奏效。

实践性在于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课程资源,在学科课程中,即使是实践环节,都难以超越学科固有的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学科课程的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学习是为了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身。而开放性指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特点。作者认为,开放性意味着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及过程都是因人而异,非常个人化的。由于“学科课程中某些知识与技能、情感和态度,以及价值观可以通过告诉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是不能以 ‘告诉’的方式来传递的,它必须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亲历和体验,才能不断地生成。”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生成性。[14]而在后者,实践性指该课程强调学生的“亲历亲为”,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活动过程”;开放性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内容和实施等具有开放性,它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为了适应学生的特殊学习需要、活动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可以及时调整活动目标和方案及活动步骤和环节;自主性指课程的设计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目的是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空间。课程实施中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设计、组织、引导,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并能积极主动地获得一些丰富的切身体验”;而生成性指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丰富和深化,“新的目标、新的价值、新的主题”将被生成。[15]

李臣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中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经验、兴趣和生活,透过学生的体验过程,建构学生对活动的意义,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促进素质综合性发展的主体性活动项目与方式。”基于这一定义,李臣之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①活动设计的前提必须基于学生的经验、兴趣和生活;②活动展开必须遵守“学生的体验过程”的基本规定;③活动的基本目标是建构学生对活动的意义、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关系;④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总目的必须促进学生素质的综合性发展;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素应是主体性活动方式等5个方面的特点。[16]

以上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之初一些学者对该课程特征的一些阐释,它们对人们理解课程的目的和内涵,以及对课程的展开无疑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一些看法后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重要内容。

随着课程的进一步推行,有研究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征进行了进一步明确,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具有课程目标的综合性、课程内容的专题性、教学方式的实践性、教学过程的体验性、教学环境的开放性、教学活动的主体性、教学情境的趣味性、教学价值的创新性等特点”。[17]

显然,不管是立足点、明确性,还是内涵及深浅度,这些观点之间存在差异,比如,有论述非常重视“强调学生兴趣、个性和内在需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主体性、自主性”,也有论述强调综合课程活动的个人化,这些差异展示了理论的丰富性,同时也给进一步探讨留下了空间。尤其是课程展开到今天,丰富的现实,包括异化促使我们对课程内涵及相应的特征需要站在“巨人肩头”做进一步的思考。

2.课程特点再思考。下文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的提出以及对这些特点内涵的阐释基于以下几方面因素的思考。首先,特点及内涵将坚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5条的边界,同时考虑当今知识生产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当下现实、人工学习场所学校学习的局限性以及学科课程对学习的局限性。

对于课程目的和定位,课程纲要已明确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是“从小学至高中设置……并作为必修课”。从这里出发,考虑其它因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至少应具备综合性、实践性、学术性、社会性以及必修性等特征。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的。知识的分科曾是人类发展历程上的重大进步,但累积的知识已是如此庞大,知识的类分已如此细化,任何一门学科分支的知识、信息足以使一个人淹没,跳出学科知识的分裂,在整体意义上在更大的背景下理解知识,理解整合的知识能解决什么以及尚不能达到什么已成为当务之急。从社会发展的视角看,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彼此如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信息共享的时长已大大缩短。这一方面使得各种问题更趋错综复杂,在解决问题时必须迅速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做出及时应对,同时使得单纯的线性研究不复存在,同一个问题的研究往往有大量的研究团队同时进行,研究结果往往是点阵式的跃出,这使得每一个研究团队必须对问题研究进展的各种信息进行及时整合与评估,以便为下一步甚至几步的方向做出规划。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分析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但分析是没有尽头的,随着分析的深入,知识与信息将变得迅速的复杂化。我们必须具有管理复杂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亦即整体、系统的观点。所以,知识的进化乃至社会的进步都要求学生的学习对此综合性做出反应。

基于这种综合性的理解,那种把原来的班团活动与研究性学习再加信息技术之类简单地划归于一个新的概念之下即称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模式是非常不合适的,甚至是没有诚意的。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超越学科课程乃至综合课程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内容的例举不应成为课程实施中课程割裂的理由。而那种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化归为学科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xx综合实践活动”也是对综合性的误解。同样,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过渡性课程的观点是对综合性的价值缺少充分理解的表现。在这种综合性下,像其它学科课程一样单一配置教师或根据纲要内容分别配置教师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是无法承受之重,而对课程目标来说是“无法承受之轻”。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由于对综合性课题知识的极度缺乏从而对学生的问题极不敏感,对学生的指导往往是大而无当,不了了之。

其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实践的,它必须使学生处于活动之中。毋容置疑,我国中学生的大部分课程是纸笔化的,并且学习是一个师生高度交融,教师全程指导,争分夺秒、绵密织网的过程,可谓是深度把玩概念式的学习,但我们已经知道对一个概念的认知往往是没有尽头的,这种单一的纸上谈兵式情景使学生知识难以迁移到复杂情景,无助于解决具体问题。我们也同样知道,即使是学科课程,如果不把它与学生对世界的理解联系起来,学生一旦离开学校,他将回到前概念状态,这可以很好地从我国低科学素养与我国普及教育的程度不相称的现实得到印证。学生需要一个相对从容的空间,能综合多种认知技能,实践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实践是思维的载体,学习在实践中得以展开。那种黑板上的垃圾分类处理,一节课式的理财,从知识的生产看毫无价值。

知识的生产确乎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实际问题的推动,一个是知识系统内部的张力,但回顾知识生产的历史,归根结底,知识的创造孕育于实践。实践是一个具体化的过程,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除母语外,大部分知识的习得,具体化过程比它的反面更重要。综合实践活动应是综合各种知识与技能于实践的活动,促使学生知识情景化,并历经实践达到深刻化过程。

文献回顾中我们看到,一些学者强调学科学习是简单化的割裂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是要让学生直面复杂世界。在此基础上,我们应看到一个人要具有处理基于个人、社会、自然为基本要素的复杂世界的关系的能力,他首先必须拥有的是相应的知识。综合实践活动课应具有学术性即在于,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是不能承担得起责任的人,对社会的体认是一种理论支持下的深刻透视,实践是科学指导下实践,不是简单动作技能甚或停留在情感的层面。

一些综合实践活动纯粹停留在收获消息的层面,观察其效果是“远看成绿近似无”。 信息不等于知识,一般来说知识和信息存在关系K=lnr;[18]同样,拥有信息并不意味着信息会自动转化为知识,它需要一个复杂的加工机制。这个过程教师和其他专业人士的介入是极为重要的,一些以研究为名的活动往往只具有形式上的效果。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会提供丰富的题目,或者学生寻找题目,然后是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结题报告一路走下去。由于缺少实质性的支持,大部分学生最后收获的是网上文字图片的接龙。事实上这些形式既不是科学研究所必要,更不是其核心,当然也无须奢谈学生研究能力的增长。教师不能仅围观,或坐等咨询。没有学术审视、理论思考,系统化、结构化过程,仅是凌乱的现象、事实,不会有什么价值,正如每天吃三角形饼干也吃不出三角形概念。

第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具有社会性。人工设计学习环境的学校委实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造,但根本上人是社会的产物,知识、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不是传统一直认为的学校是授受社会知识的中间物,知识存在于人与社会环境的交流中。维果斯基认为社会环境对学习有关键性作用,社会环境通过它的文化物品、语言及社会机构等工具影响人的认知;[19]知识的表征形式、生活的社区乃至公众的范围,以及文化,阶层,社会思潮等等对知识的传播、分布、转换对有着极大的影响。[20][21]我们所处的现实是学生的经验和生活是学校生活,社会被学科学习隔离,社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道听途说,或浮光掠影,充满着距离,极不真实,教育内容纯粹是人工知识体系。综合实践活动应是打破这种封闭性建立学校与社会关联的重要通道。

最后,它是一门必修课程。当然首先是一门课程,但实施中,我们把它裂解成3门甚至4门课程,使它不再具有整体性。即在课程实践中,学习经验没有得到组织,而把它分成几块分而治之,这违背了课程的基本规则,我们没有课程的边界,也无法知道材料是如何被组织的。

同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有人认为这门课程是一门过渡性课程,它最终要消融于学科之中。学科学习当然不排斥也应该具有综合性实践活动,但把该课程学科化显然违背了课程性质——必修性,其价值不言而喻会受到损害。

另外,课程的必修性还在于不能把该课程等同于选修课,甚至兴趣课。我们可以看到实践中该课程已具有“精英主义”甚至“功利主义”倾向。很多研究报告更乐于奉献那些令人击节赞叹的案例,展示活动所获得的奖项。我们无从知道是否所有的学生都从这门课程受益,学校提供的研究课题是否适合所有的学生,是否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支持。

尽管人工学习场所的学校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其与社会的过度隔离一直受到人们的警惕,我国就一直有批评读书人“五谷不分”的声音,卢梭、福禄倍尔等对此也早有论述,上世纪杜威更提倡“教育即生活”。但当“两耳不闻窗外事”成为强大的传统,改变它总是极为困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改善这种状况的又一尝试,它首先需要人们教育观念的更新,当然也需要实践创新和坚守,本文是在反思实践的基础上对课程特征的新的探索,以期对实践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走向常态和有效.全国课改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第四次研讨会纪要,http:///zongh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60

[2]张传燧.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几点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04,(1):5-9.

[3]张正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何举步维艰[J].校长阅刊,2006(12):10.

[4]王艳荣.变了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J].当代教育论坛,2004(9):76-78.

[5]陈文心,周积昀,吴忠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范化与常态化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2):20-22.

[6]李剑.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入开展的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11(11):104-104.

[7][9][10]董玉成.适合年级组和项目学习的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J].新课程研究,2012,(10):16-19.

[8]朱莉.关于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哲学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2,(5):41-43.

[11]Paul Ernest著.数学教育哲学[M].齐建华,张松枝,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52.

[12]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 涵义、价值及其误区[J].教育研究,2002,(6):42-48.

[13]陈时见,李晓勇.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其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40-43.

[14]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J].当代教育科学,2003,(4):15-17.

[15]田慧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理论与实施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3,(7-8):10-13.

[16]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9.

[17]彭小明.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J].社会科学战线,2007,(6):292-294.

[18]尼古拉斯.复杂性:一种哲学概观[M].雷舍尔著,吴彤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100.

综合实践课程篇(6)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1.从两个活动说开去

活动1:一位教师在课上展现了学生研究小组对“秦淮小吃”的研究成果PPT,图文并茂地呈现出南京秦淮小吃的历史起源、特色小吃、评价等多媒体信息,可谓制作精美,夺人眼球。

活动2:“走进明城墙”研究活动成果展示课上,研究小组展示了一块破损的明城墙砖,并围绕这块“来之不易”的城砖,成员分别介绍了这一城砖所处的环境、本身的质地与重量、与普通墙砖的区别、城砖上的文字信息及其意义等研究发现,并没有丰富多彩的课件。

如何评价两种不同的研究成果展示方式?如何评价学生两次的研究行为?

2.课程的核心与特质

很少有人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什么提出要在3~9年级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这门课程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其实,产生问题的原点就在当下。

(1)前不久,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对中国学生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常常有人说,中国的教育基础打得比较扎实,只不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比其他国家的学生弱一点,对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在10多年前,我招收的中国学生都非常优秀,但是现在的中国学生在哈佛的表现并不那么出色,遇到问题根本无法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甚至不能继续读下去。”

(2)现在如果输入关键词“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进行百度搜索,可以获取的新闻总量约为1520000多篇。

(3)据权威预测,未来30年,人类的科技知识总量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增加100倍,而且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一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仅占一生中所需知识的10%左右。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其基本点都集中在如何使本国的青少年具备21世纪社会所必需的“关键能力”。这种“关键能力”可以比较集中地概括为运用新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及责任感、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而要培养这些能力,传统的以知识存储为目的的教育就显得难以胜任了。

当我们把学生需要的这种关键能力映射到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中去,那么这门课程的核心价值也就越发明显,简言之四个字:学会研究。

在“学会研究”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课程也就具备了这样两种特质:首先,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课程;其次,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面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

3.回眸审度活动价值

再将目光回转到上述的两个活动,我们可以鲜明地发现活动1的研究活动并不成功。因为这是一种缺少实践行为的研究,是一种建立在收集资料基础上缺少深入分析与研究的一种伪成果,而活动2的研究小组的全体组员基于这一“物体”,结合小组成员的兴趣爱好,进行多角度的发散思考与探究,获得了第一手的丰富资料,并有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可能这些成果并不那么“醒目”,但动人心魄,这是真研究。

二、课程领域中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形态是什么

1.现状

由于目前教育界整体对于课程的认识不足,从而导致了课程的实施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笔者所见为例: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普乐课堂、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翻转课堂、头脑风暴、各种各样的校本课程等都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形态。

2.厘清

(1)综合实践活动隶属活动课程,既不是学科课程,也不是综合课程。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

(2)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这四大领域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

(3)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不等同于学科课程中的综合性活动。

反观其他学科课程、综合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中设计了“综合性学习”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数学则注重引导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科学课程更注重通过观察、测量、实验、探究等“做中学”实践方式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同样十分强调观察、考察、探究、辩论会、社会宣传等学习方式。但是,这些都是不综合实践活动。

学科类的综合性实践学习是在特定的学科知识体系中展开的,所开展的活动内容都与其相应的学科领域直接相关。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面向学生生活、面向实际、面向社会,它不具有特定的学科体系。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但它并不受体系化知识框架局限。

学科类课程中的综合性实践学习目的:必须以掌握系统学科知识为基础,同时发展学生在某一特定学科领域的能力以及综合素养。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更直接地指向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

学科类的综合性实践学习往往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方式则因活动主题而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与属于课堂教学任务以外的课外活动也互不隶属。

3.形态

由于人类研究活动具有可持续性、可生发性的特点,因此,课程领域内的研究性学习不是一种“点”状的教学模式,它必然是在具体主题的统领下构成一个主题课链:

三、课程能够在哪些方面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契机

1.给学生一片关注的天空

引领他们关注自我、关注学校、关注自然、关注社会。

从2010年起,笔者所在学校每年的寒暑假都要全校分低、中、高年段布置统一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业,让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以合作小组的形式,展开主题研究:2010年寒假“探讨春节习俗”,同年暑假“我眼中的家乡”;2011年寒假“十二生肖文化内涵”,同年暑假“倡导‘低碳’生活,打造‘绿色’青奥”;2012年寒假“提倡‘科学饮食’,促进‘健康成长’”,同年暑假“推广垃圾分类,迎接青奥盛会”;2013年寒假“拒绝垃圾食品,关注健康人生”,同年暑假“红领巾寻访美丽江苏”;2014年寒假“认识雾霾天气,提高自护能力”……

2.给学生一个交往的场景

引领学生超越自我,应对各种人际互动,在交往中学会交往。

为了更好地给学生提供研究的契机,笔者亲自带领学生去实地探访,让学生亲历采访与调查的实践过程,为主题研究提供最准确的资料。

在“庄稼的生长”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深入田间地头,下农田、访农户,在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中探索庄稼生长的奥秘。

在“飞机的秘密”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但积极搜索资料,合作研究,还来到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展览馆,在讲解员精心的介绍中,探索飞机的秘密。

在“植物王国寻秘”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合作发现,了解植物王国的奥秘。这三张照片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来到中山植物园,实地考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在“中国传统美食”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悉心学习厨艺,亲自买菜、择菜、洗菜、烧菜,发现了美食制作的秘密,还举行了班级美食汇,邀请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

3.给学生一个展现个性的舞台

为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发展个性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

在一次“垃圾分类”活动经验总结会上,学生深情回顾了研究过程中知识学习、采访指导、调查设计、信息反馈、归纳统计、展示汇报的全过程,畅谈自己的经历或体会:有的说,借助实地采访,自己掌握了采访的一般方法;有的说,通过调查统计,自己学会了如何与陌生人交流;有的说,基于归纳统计,自己巩固了数学课上所学的知识;有的说,运用小组合作,自己在同伴面前有了更多的发言权;还有的说,通过家长的帮助,自己体验了不同于学校的社会生活……

四、当下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主题资源包(库)使用的硬伤

(1)缺乏系统。资源包通常是将一些主题整理后编辑在一起,其中主题内涵与外延大小不一,各年级内容重叠,甚至活动方式、方法、流程重复严重,无视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水平、认知需要。

(2)可操作性不强。有的主题内容过于简单,但仍然安排数个课时,怎么教让人摸不着头脑。

(3)缺少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十几个主题,哪个上,哪个不上,仅仅凭学生的兴趣进行选择行不行?然而,学生的兴趣能够始终保持稳定吗?

2.课型的高度重复与流程化

作为指导者的教师很少去思考是不是各种活动都适合这些课型、是不是各个年级都适合这些课型、简单呆板的课型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教学具体情境。

3.方法指导的“度”难以把握

科学方法都有相应规范严格的体系和操作流程,不同年级的学生应该学到什么程度难以把握。

4.学生研究活动的质量难以评价

当合作团队完成了合作研究后,教师评价的依据是研究的过程还是研究的成果?评价的标准又是什么?

简言之,目前“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如何检测学生的研究质量”已经成了课程进一步推进的关键,所以“能力目标(序列)的构建”和“表现性评价的实施”成了课程开展的当务之急。

综合实践课程篇(7)

    整合各个独立的学科,融合学科差别、建立大学科观是国际上教材编写时的共同趋势。但“融合”不等于“溶合”,不可以上着数学课却感觉是在搞社会活动,这样张冠李戴就丧失了学科特点,数学课必须要坚持数学特色。

    散发数学味首当其冲就是要简约教学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要落实四基,于是为了达成所谓的情感目标,那些贴着爱国主义、互助友爱、公益环保等的标签都跑进数学课堂。由于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不像“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统计与概率”那样有鲜明的知识特点,它更多的是三部分知识的有机揉合和方法的灵活运用,一些教师就以为是没有新知识,在教学内容轻松简单的情况下增加思想价值来为自己的课堂加码,这样的想法是很肤浅的。如,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旅游费用的计算》一节综合实践课,曾有教师在旅游景点的选择环节就安排“看图片”“说经历”“谈感受”“选景点”四个步骤,近十分钟被强行挤占。可想在费用的理解、选择和计算等的教学上会是怎样的仓促,一节课就在学生涂涂画画中草草收兵。简约教学目标就是要突现数学学科内容,那些数学所特有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是必须要“放在头版头条”的。数学不是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要用数学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学数学才是最持久,也是最强大的动力。

    二、整合数学知识,强调综合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综合与实践”的解释之一就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或现实问题的过程”。很明显该注解的关键词中有“综合”,换句话理解就是我们的教学要培养学生能综合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学习综合性的数学内容。正是借助这种综合性强的课程载体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探索和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不仅是数学内部各分支之间的联系,也是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迁移。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面积是多少》一课,学习如何计算复杂的图形面积,学生不仅需要综合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还要灵活选择分割、拼接、旋转等解决方法,在不规则的面积问题上还要将精算与估算有机结合,这里就很好地将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进行了有效综合。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图形的特征,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将不规则转化为规则,化腐朽为神奇。又如,学生在学习了统计知识后,可以创设《小鬼当家》的活动内容,在课余时间利用表格记录一周里全家的日常开支,绘制成折线和扇形统计图。一方面既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巩固了统计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学习基本的理财常识,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开支,从小培养理财意识,也与语文教科书中设置的“勤俭节约”主题单元教学相得益彰。

    三、联系实际生活,注重实践性

    如果说综合是一种思维方式,那么实践就是一种探索精神,是可以享用一生的学习品质。教师在教学其他三个板块的内容时是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活动使学生获得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而“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则是引导学生运用以往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它需要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去开展各项具体的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提升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既要“全程”也要“全员”。如,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活动流程是收集图形、观察特点、寻找并画出对称轴、创作轴对称图形。活动前教师要鼓励每一个学生走进生活、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用自己极具个性的方式捕捉身边的轴对称图形,比如拍照、绘画、录像、采集等。学生亲自实践了,他们的感官印象才深刻,没有了实际的观察,所谓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就成了部分人的独家发言。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仅可以发生在课外,在课内也一样可以生动模拟。如,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小小商店》就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室内开办“小小文峰超市”。学生自己从家中带来各种各样的日用品,并事先向家长了解具体的价格,再准备一些仿真的纸币。活动时学生扮演顾客、导购员、收银员等,自由购物、自行结算。在模拟实践中积累“买”与“卖”的经验,增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完善课题过程,加强研究性

综合实践课程篇(8)

0 引言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智能建筑的“中枢神经”系统,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是智能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楼宇智能化的公共平台,是楼宇智能化的必备基础设施。基于综合布线在智能建筑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将综合布线工程课程列为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

为智能建筑行业输送合格的综合布线技术人才,是综合布线工程课程的目标,掌握这种专业技术需要专业的培训与实践操作。该课程涉及多门学科,信息量大、专业性强、实践性强,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和实践分离,导致所授知识空洞抽象,所做实践散乱无序,知识与技能难以相互映射与补充。

因此,在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综合布线的实训设计及实施,为培养合格人才奠定基础。

1 综合布线课程的现状

受信息技术和建筑楼宇智能化快速发展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在全国已有200余所院校开设,并有倍增趋势。纵观综合布线工程课程教学目前的状况,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的工程实践不足,不能及时掌握综合布线行业的新发展和新技术,教学内容得不到更新,教学方式不形象、不生动,与实际工程项目脱节,理论性太强,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没有学习的兴趣。

2)实训器材的种类和数量存在不足,学院在开设楼宇专业的同时,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购置先进的实训器材,只有一些落后的设备和材料,教学实践开展十分困难,仅训练学生进行打接水晶头这些最基本、最简单的操作。

3)综合布线技术发展迅猛,然而学生使用的教材更新速度却非常缓慢,完全与市场脱节,教材内容不符合实际工程项目的要求,学生也不了解当前工程的实际操作方法。

这些问题的出现,就造成了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实践技能薄弱,对实际工程的操作方法完全不了解的情况,在就业工作时,很难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为提高教学效果,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需要对课程实训模式进行合理改革,加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才能培养出技术过硬的技能型人才。

2 综合布线工程实训设计

很多院校的综合布线工程实训,还是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制作网线、打接水晶头等基本技能,对于实际工程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具备合理规划、设计、组织、管理工程的能力。学生不仅需要能布线,能安装,而且还要掌握行业发展趋势、掌握行业新标准、具备阅读施工图纸和系统调试等专业能力。

按照工作顺序,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有设计、施工、验收三个工作阶段,这是一个完整的大项目,它涵盖了本门课程需要学习的所有工作任务。因此,我们设计了图1所示的实训模式对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开展课程实训。

由图1可知,整个实训模式由四个主要模块组成。首先是工程设计制图,其次是工程实施,然后是工程测试与验收,最后是考核与评价。前三个模块符合当前实际工程的实施流程,做到与实际工程相符。第四个模块为考核与评价,是对实训效果的检查与评估,贯穿全部实训过程。

为了较好的开展综合布线工程课程实训,我们采用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具有确定的目标,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要完成的是以前从未做过的工作。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是设计和制定一个项目工作任务。根据实训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企业用人的要求,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构建了一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部分到整体的循序渐进的实训体系,将整个实训划分为两个项目——智能家居布线和智能楼宇布线。具体的实训项目和内容见表1。

以上两个项目,均要求学生具备建筑弱电系统、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的基本理论,具有相应的设计计算、施工图绘制与识读的能力,并掌握施工验收技术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和安全技术规程应用的知识。其中,家居布线规模较小,大家比较熟悉,而且平时接触较多,所以该项目主要训练布线的基本技能,相对比较简单,采用的技术较单一,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智能楼宇布线涉及多个布线系统,不仅楼层和房间的数量多,而且需使用多种材料、工具和设备,该项目主要考核学生对综合布线各种应用的设计和实施,以及各子系统操作技术的掌握情况,要求具备编制安装工程造价,以及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的知识。

3 综合布线工程实训的实施

根据设计的实训模式,利用学院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现有的楼宇智能化系统实训室,开展课程实训。该实训室现有综合布线工程实训装置6台,为完全模拟真实的建筑环境,用金属网孔板搭建了大小不一的房间,结构组合严谨,让学生能面对一套完整规范的布线环境。

实训过程中,由教师组织和引导,教师是辅助者和协调者,而学生是实施主体。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5~6人,每个小组选举1名小组长,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都由小组长负责。按照制订的项目计划,学生根据具体的项目要求,讨论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安排成员分工,相互合作,按部就班地实施每一步骤。实施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或讨论,想办法解决问题,在很难找出解决办法时,实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树立自信,能够将已掌握的知识充分应用于项目实践。

实训教师要监控整个实训过程,检查学生项目实施进度,向学生强调考核要点、步骤和注意事项,收集学生的信息反馈,及时发现实训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好记录,针对出现的问题,调整实训重点,根据每组的实训情况,做好实训小结。组织学生依次按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完成项目任务,并在实训过程中开展小组竞赛,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根据项目完成的时间、质量和效果来评定名次,给与奖励。鼓励小组之间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实训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改变以往只由教师一人评价的模式,变为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项目任务实施情况、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项目完成后,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过程进行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价,再由教师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归纳总结,形成文字资料,以便将宝贵的经验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

4 结论

采用上述实训模式,对我院楼宇11级学生实施综合布线工程的课程实训,改变了以往以理论为主的实训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空间,让学生有了亲自动手,在实践中锻炼的好机会。在实训过程中,要求学生按规程规范操作,提高其安全意识,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树立其时间观念,能够做到不浪费材料,增强其节约意识。采用项目教学法的实训模式,同样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加强学习,自我充电,提高工程实践的能力,不能只懂理论,而不懂实践,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

通过实训,学生亲身经历了完整的工程实施阶段,真正掌握了综合布线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测试和验收的方法与步骤。学生对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更加清楚,懂得了系统的基本设计、安装、调试和操作,充分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工程实践能力大大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田丰.综合布线工程实训课程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5.

综合实践课程篇(9)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校本课程 整合开发

一、研究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它与学科课程一样,属于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1]。两者虽然在课程范畴、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等方面存在着差别,但均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创新点,是为实现基础教育改革总体目标而采取的新策略。

实际操作中,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三无课程,即一无教材、二无指定教师、三无固定时间,实施起来困难重重,需要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与技术,故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是形势所趋。而大多数学校现在所开设的校本课程,多数是学科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少部分体现地区、学校特色。实际操作中,若要积极有效地开发校本课程,避免学科化,单一化,也必然需要吸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态。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两者整合开发是符合现实要求的。

本研究尝试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与技术,以苏州市立达中学校本课程“开心菜园”的课程资源为载体,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态、目标、结构设计、实施方式、评价等,创新地整合这两种不同的课程,使两者彼此渗透、彼此交融,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2]。

二、“开心菜园”的课程设计

1.“开心菜园”的课程目标设计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3]。江苏省教育厅最新颁布的《江苏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试行)》,其中也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如下基本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

鉴于以上新课改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目的,“开心菜园”课程目标的设置以此作为纲领,并更加具体化,从知识、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实现目标的操作途径,以进一步促进初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了解蔬菜种植的基本事实、原理、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能力与方法目标:具有一定的农耕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进行合作探究;熟练运用各种媒体,具备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掌握调查、访谈、实验等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吃苦耐劳的精神;树立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关注农业、食品安全方面的社会热点问题,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观点;更好地融于集体,提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开心菜园”的课程内容设计

作为经验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在于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等特点。所以本研究在设计活动主题前,进行了需求分析,针对苏州立达中学初一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经由学生的自主选择确定活动的方向和活动主题,且课程内容的选择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注重内容综合性,加强与学科间的联系性;(2)注重内容实践性,提高学生亲身体验的有效性;(3)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开放性。

由于“开心菜园”受季节性约束很强,再者顾及初中学生学情,“开心菜园”的课程主要安排在初一,供一年研究实践所用,总共60课时。每学期安排30个课时,完成2-3个大主题。每个主题下的系列活动,主要分为两大板块:“实践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为突出活动课程的自主性和生成性,在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内容选择中,留有一定程度的空白,以此来解决学生主题动态生成与课程规划之间的矛盾。

三、“开心菜园”的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的组织与管理

为了确保课程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学校构建了高效的组织机制,采取相应的课程管理措施,提供强有力的行政支持。课程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课程申报与审核

新学期开学初,学校根据国家、地方教育部门有关精神,进行总体规划,教务处统筹安排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安排,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时间和课时,并向各教研组传达。各教研组充分分析学生实际,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和兴趣,确定开设主题和负责教师。教研组落实编写课程计划、目标、内容等,交由教务处审核。内容审核合格后,批准开设。

(2)学生选班

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各类主题课程,人数一般在20-35人之间。课程班成立后,由教务处统一安排上课地点与时间。

(3)参加活动

学生按照安排好的时间、地点来参与课程的学习,每周保证2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掌握和调节教学方法与进度。

(4)师生评价

实施过程中和学期期末要进行教学评价。对指导教师以积分形式进行评价,包括出勤、小结、成果展示、学生问卷等;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包括考勤情况、学生作业、成果展示、总结、小组评议等,学生课程成绩记入学生学习档案。

2.课程的教学操作流程

课程的教学模式,按照综合实践活动展开的三个阶段来推进: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总结表达交流阶段,并在各阶段形成相应典型课型。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主要操作流程如下。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从多个角度去发现问题和分析思考问题,建立合作小组,积极探索,搜寻相关的资料,进入探究问题的状态,并归纳出准备研究的具体题目,形成最基本的目标和思路。本阶段相关的课型有:开题指导课,方案设计课。

(2)实践体验、解决问题阶段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进入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学生具体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开放空间的亲身体验与实践,主动搜集和加工处理信息,小组合作、人际交往、沟通,用科学态度解决实际问题等。本阶段相关的课型有:实践体验课、问卷设计方法指导课、访谈指导课、实验指导课、中期汇报课等。

(3)总结、表达和交流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要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外,还可以通过开辩论会、做展览、视频展示等方式加以表达。本阶段相关的课型有:资料整理指导课、成果展示指导课、结题课等。

四、课程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评价方式上倡导“多元评价”,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综合能力的评价,是一种以自我为参照的评价。

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进行,综合了以下几项内容:(1)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具体的表现与成果,比如学生档案袋、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学生作品、研究成果,心得体会;(2)日常观察即时评价、学生自评、组内、组间评价、学生访谈等;(3)前期能力小测试与后期测试的对比等等。

五、实践成果

1.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经过两个学期课程的实施,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评价,spass数据分析等,显示学生较好地完成了课程目标。其别突出的进步是:加深了对蔬菜栽培方面知识的了解;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生间交流合作的能力,掌握了对各种信息媒体的处理,掌握了调查、访谈、实验等研究方法;增强了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提升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显然,这样的课程确实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能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潜能。

2.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在课程开发和实施中,教师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有了新的提高,特别是教师课程意识方面,如课程内涵、课程理念、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加深了理解,提高了专业素养。部分骨干教师,通过对活动的总结和提升,编制出了《开心菜园》的主题活动材料。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也注意改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发展成以学生为本的主动性学习模式;对于学生评价,由原先的单一评价发展到多元化评价;并在实践中,努力成为学生的指引者、学生的合作者这些多样化的关系。教师在这样不断地学习、交流、进修中,也提高了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

3.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有机整合有利于特色学校的形成。这种因地制宜的课程创新,已成为宣传学校特色的一个阵地。如在课程主题上,设计了状元“小菜农”、绿色蔬果爱心义卖、绿色烹饪大会等,体现了苏州市立达中学重视“实践”、“爱心教育”的学校特色。这样特色的课程既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又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有利于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六、反思

在整合开发课程的过程中,笔者也根据实际遇到的一些问题,不断地进行反思,产生了一些思考,希望在今后能不断地改善和进步。

1.课程整合需进一步考虑顶层设计

本研究,主要尝试对“开心菜园”这一领域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整合,而一所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该包含各领域的主题,且应围绕学校特色或者地方资源等形成一个系统。今后,学校还需要系统地思考课程内容的开发,基于学生的需要,学生的能力水平,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维度对课程建构进行顶层设计。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非指定领域的团队活动,学校传统节日等,都可以在主题统领下进行有机整合。这样才能更大限度的体现学校特色,并使资源达到最优化整合。

2.课程的组织和内容上可以进一步完善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整合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学校特色而进行的,课程组织上缺乏严密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课程主题的设计上,虽然针对课程目标不断地进行了考量,但部分内容可能在开设上仍然存在一定操作困难。此外,实地进行播种,定植,施肥等实践活动,也要考虑如何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易于操作。安全方面的保证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教师的指导能力须进一步提升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对指导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在最初的这一年,“开心菜园”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是指导老师、外聘指导员、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尝试的过程。在今后,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定期进行校本研修,对课程的性质、价值、目标、实施的基本原则、管理评价等进行系统的全员培训,以提高教师在课程实施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从而提高活动指导的有效性。

4.课程评价体系科学性、操作性须进一步提高

在课程整合开发中,课程评价体系虽然注重了多元化的评价,但是是否科学、客观,还需进一步研究。此外受教学时间、教师人数等局限,在实际操作中,评价的有效性也须进一步提高。例如,“开心菜园”的实践活动非常多,对学生实践活动表现的评价,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无法一一细致观察;学生组内互评,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往往会因亲疏关系、性别关系等影响评价的公正性。所以在今后,对于课程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操作性还须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3]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综合实践课程篇(10)

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和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实践中寻找切实可行的办法;积极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形成特色。

1. 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课程理解和实施能力。

⑴继续引导广大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认真学习《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对学生活动过程以及教师指导任务、方式的理解与认识,提高课程实施能力。

⑵组织学校课程管理人员及全体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认真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学习各地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经验,及时把握课程发展的最新动态。

⑶引导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师努力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提高。

2. 强化管理,努力实现课程实施的常态化。

⑴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优化师资配置方式。学校重视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的建设和发展,不断优化课程的管理、实施和研究。应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针对学生活动各环节进行指导、并承担相关组织协调考评等职能的过程指导教师、针对具体学生及具体实践活动方式的项目指导教师和在分组活动或大型集体活动中承担组织管理责任的协同指导教师,共同构成学校活动指导教师小组;要规定每位教师需承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任务,列入考核目标,确保课程的真正落实。

⑵认真制定并落实课程的三级计划。学校要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明确本学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和基本思路,落实教师和课时,认真制订好本学期实施计划。同时,要求有关教师在充分进行学生需求评估和同伴交流协商的基础上,认真制订好“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和“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作为课程实施以及学校管理和检查课程实施情况的依据。

⑶认真及时积累有关资料。对于学校来说,主要是计划、教师管理、课时管理、检查调研等过程管理方面的资料;对于教师来说,主要是实施方案、活动设计、活动案例和专题性总结等实施过程以及反思成果方面的资料;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建好、管好“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设计并用好方案卡、行动卡、反思卡等。

3.落实过程,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⑴每学期3-6年级、7-8年级每个学生至少完整地经历一个活动主题的全部过程(选题、策划——活动展开——交流展示——总结评价);不能把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变成纯粹的课外学习活动,除单设的信息技术课程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际使用的教学时间不应少于24课时,并注意确保用于研究性学习的时间;要有比较详细的活动过程记录、活动报告等结果性文本;要有指导教师对每个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评语和等级评定的结果。

⑵重视学生实践活动核心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课程实施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获取和使用信息、沟通交流、计划与监控、方法选择、资料整理与处理、分析综合、评价反思、操作与实验等方面的能力。

⑶进一步优化活动中的教师指导,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根据实践活动各阶段的任务和重点,指导学生充分经历活动过程,提高研究和实践的水平。结合具体活动进程,适时上好选题指导课、方法指导课、过程反馈课、信息整理课、成果汇报课、总结评价课。

4.深化研究,努力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⑴各学段继续围绕“综合实践活动常态课型及教学结构”、“教师的指导规范与策略”、“方法指导的序列化、生活化”、“学生评价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等专题开展积极的行动研究,组织好形式多样的现场观摩和研讨活动,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指导,全面推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发展。

⑵各教研协作片本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小学、初中的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研讨或观摩活动。各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每月举行一次研讨活动,各校分管领导每学期对综合实践活动落实情况至少进行一次调研。各位指导教师每学期综合实践活动随堂听课至少一次。

⑶ 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研究。各中小学要确立具体的研究专题进行有效的研究,针对活动实施过程的基本环节,总结和提炼师生活动的基本规范,在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和管理水平的同时,创造性地解决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实施积累经验。充分利用省教研室“教学新时空”平台,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活动,充分利用平台提供的各种优质资源组织开展校

本培训和专题研究活动。加强生命教育等重点项目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有效渗透和融合,引导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创建课程与教学特色。5.活化交流,努力促进区域课程实施的均衡化。

上一篇: 机械类工程师论文 下一篇: 车辆管理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