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6-07 18:43:41

语文知识论文

语文知识论文篇(1)

在当前考试制度没有较大改革的情况,多数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是以分数为导向的,因此,教师语文教育的目标自然也是向分数看齐。教师教育目标的设定决定了教学行为,培养学生博取高分的技巧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长此以往,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语文素养低下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从高中生、大学生文章中别字频出就可以看出来。学生语文成绩最终是以分数检验的,但我们决不能因此就唯分数论,而忽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尤其对初中生来说,忽视基础知识的教育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教学方式方法问题

许多教师沉不下来心来研究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实践中也不注意分析总结,形不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往往倾向于一些时髦的教学理念,并不断更新教学手段,花样翻新,语文教学被各种花样思潮所左右,脱离了以语言活动为中心的教学宗旨,不认认真真地研究文本,扎扎实实地学习基础知识,时间就在这样浮于表面的课堂教学形式中流逝了。

3.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当下提倡人文教育,这是对的,但不能走极端,同时也不能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从而走上另一个极端。在当前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强调人文性就搞自由主义,随意地解读文本,追逐时尚,给予学生过多的自,一节课下来,看着热闹,学生们却没有多大收获,特别是在语文基础知识方面,难有积累,这是造成初中生语文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一些教师则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教学方式僵化,花大量时间灌输文章结构及语义,烦琐的分析不仅使学生昏昏欲睡,也不利于学生在整体上把握文章要表达的真正含义,使学生见木不见林,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效率低下,同时还有可能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失去了兴趣的学习无论如何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一些建议

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教育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但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融。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语文素养,但无论何时,无论教学怎样改革,语文基础知识永远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在当下唯分数论的大环境中,我们不可能做到完全不考虑分数,两者似乎看起来是矛盾的,但仔细思考,这还是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原因。如果不那么浮躁,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以语言为中心,明确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进行语文教学,那么语文基础知识的功力肯定会稳步提高。语文基础知识的提高会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而在整体上把握了文章要表达的要义反过来更有利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如其中的重点字词只有在通篇考虑的情况下才能把握其正含义。只有在对文章真正要表达的意思理解了才能去谈人文性,才能理解作者在写作文章时的感受与情怀,这种感同身受的感觉是每一个作者在写作文章所想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语文知识论文篇(2)

关于本次语文课程知识重构运动的价值,有人对其估计过高,认为能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育低效的问题;有人评价过低,认为建构者只不过是在充当知识搬运工的角色。笔者认为,有必要对重构者所做出的贡献予以客观评价:语文课程知识重构运动的意义十分重大,历史的发展赋予了语文研究者重任;但是,任何一项建构活动都因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而难以尽善尽美,更何况所有的改革都将是承上启下的“中间物”,因此,对重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要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从近几年语文课程知识重构已有的成果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大方面。

1.知识的合法性

目前,语文教育研究者所建构的语文课程知识主要来源于国内外文学、语言学、母语教育等领域的著作。只要论著系公开发表,某些观点得到学者共同体的认可,都可以作为知识合法性的依据。然而,就语文课程知识来说,判断其合法性,除以上两点之外,还要注意另外两个关键的条件。第一,所选知识是否正确。大概因为现有的语文课程知识过于陈旧,而研究者重构的心情过于急切,于是对国内新出版的某些文学、文艺学著作以及新翻译的国外的相关著作中的理论奉为至宝,觉得其所述什么都好而照单全收。但是,对于这些著作所阐发的是否是真知,并不能单纯由语文教育者这个群体所断定。因为这些知识多出自其他学科专家,所以首先应由其他学科的学术共同体对其合法性进行确认,然后由语文学科专家从课程与教学论层面对其合理性进行判断。第二,所选知识是否适合汉语言教育。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支撑其进行的知识也必须是符合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特点的知识,如果简单照搬套用,必然会水土不服、削足适履。现在一般研究者已意识到学习汉字、汉语要用符合汉字、汉语特点的知识。可是,一旦拓展到整篇文章的阅读、写作等,这种母语教育意识就开始弱化。例如,在语文阅读知识重构运动中有一个非常流行的做法,就是积极引入西方的叙事学理论,视角、虚构、隐含作者、叙述者、叙事时间、话语模式、故事、人物、情节、叙事语法等知识,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这些基于西方叙事文学总结出来的知识是否可以解读中国固有的文本样式呢?很显然,有时是难以解读的。因此,目前有必要召集包括教育学在内的各科专家会商,对各种知识进行判断、筛选,以确保这些知识的合法性。

2.知识的适宜性

如果知识来源合法,那么接着就要考察其在实际教学中是否有用。判断的标准是其在教学过程中和结束后对学生的知、情、意等各方面的发展是否产生正向的效果。知识对于学习者来说,相当于建筑工人所用的支架和工具,没有牢固的支架、合用的工具,就无法施工建设。例如,阅读时如果不具备文章体式方面的知识(其他语文知识)就很难准确地理解文本,因为小说、诗歌、散文、剧本及其他应用文体各有不同的体式,只有根据这些不同文本特有的体式方面的知识才能运用相应的理解方式(方法),如不能把小说《孔乙己》当成诗歌来读,不能把诗歌《乡愁》当成剧本来读,因为在《孔乙己》中我们找不到多少意象、意境、节奏、音韵等诗歌解读要关注的重点,在《乡愁》中找不到台词、舞台说明、激烈的矛盾冲突等剧本解读要关注的内容。阅读教学往往就是凭借范文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然后让学生在以后解读同类体式的文章时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构成要素),所以这些知识对解读任务的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以前语文研究界提出的语文知识教学要遵循的三原则相似,语文知识的选择也要遵循“精要”“好懂”“管用”三项原则。不过,目前从其他学科引入的课程知识往往是繁复、难懂、无用的。以叙事学知识为例,其中关于叙述者与隐含读者、内部视角与外部视角、虚构与真实等术语的内涵及两两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在文艺理论界尚存分歧,一般语文教师怎能掌握?即便语文教师能掌握,是否有必要将其全部传授给学生?换句话说,学生叙事学知识的掌握,是否可能、有必要掌握得如同教师、学科专家及文艺理论专家那样全面而精深,其实用“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来解释叙事的角度,比“视角”(内部视角、外部视角)更符合“精要”“好懂”“管用”的原则。

3.知识的时效性

知识是生成的,往往随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形、转化。以文学为例,盛唐的时候词这类文体还没有出现,当时不可能产生用以解读词的知识;同理,宋代不可能有用以解读散曲的知识,明代不会出现解读白话文的知识。又如,五四之后大量翻译文学进入中小学国语、国文教科书。如果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那么相应地为了解读这些不同时代的文本就需要相应的不同的知识。正因为新的文学样式、新的语言现象的发生,才会产生相应的对其进行理解与运用的知识。因此,知识建构的过程是一个除旧纳新的动态生成的过程,永远不可能停止,只能呈现暂时的确定的状态。由此看来,重构语文课程知识并非短时间内能够完成,也并非完成之后就可以一劳永逸。

二、对未来语文课程知识重构路径的设计

语文课程知识的建构程序应该首先组建权威的学术共同体,然后制定明确的选择原则,在对语文课程知识进行初步搜集之后再进行严格审查,并经过教学实验进行检验,将其中一部分吸纳进语文课程标准以确立其合法性。

1.组建权威的学术共同体

目前重构语文课程知识者绝大多数学科背景是语文教育,因为缺乏文学、语言学等背景知识,所以难以对这些知识的合法性、适宜性等做出合理的判断;因为对这些学科的隔膜,也造成语文教育研究者难以通过特定的组织和表述方式使已选用的这些学科知识转化为适合接受的语文课程知识。这和20世纪前期语文教育研究界情形有异。国文独立设科之初,1908年商务印书馆相继出版的我国最早的文选型国文教科书《中学国文读本》和《中学国文教科书》的编者林纾和吴曾祺,就分别著有研究古文作法的著作《春觉斋论文》和《涵芬楼文谈》。《中学国文读本》的“凡例”称:“本书于文中之大节目处特加圈点并附评语以引起读者之注意”;《中学国文教科书》则在“书眉加以细批,题下略述评语”,其题下的评语综述文章的主旨、内容、风格或成就,书眉的细批则关注其局部作法,其“例言”称,评点的目的在“言其命意所在,兼及其经营结构之法”。两位编者分别在这两套教科书中以批语的形式将自己所建构的古文作法知识转化为语文课程知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从事文学、语言学的学者如黎锦熙、陈望道、钱基博、傅东华、罗根泽、胡怀琛、孙工、叶圣陶、夏尊等积极编写教材,借助教材的编写把文学、语言学等学科建构出来的知识转化为语文课程知识。这首先就基本保证了知识来源的合法性。此外,由于这些学者介入语文学科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所以他们也研究中小学的教学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保证了知识转化的适宜性。因此,为了保证所重构的语文知识的合法性,首先需要组建权威的学术共同体,其成员应来自古汉语文学、现代汉语文学、翻译文学、语文教育等不同学科领域的一流专家,尤其是语言、文学等领域的学者,而且在研究语文教育时应转变立场,从自己学科出发来讨论语文教育,而不是就语文教育来说语文教育。成员之间通力协作,对语言、文学、其他国家母语教育领域里的知识进行判断、选择、转化,从而最终使其成为我国的语文课程知识。

2.制定明确的选择原则

在当前的语文课程知识重构过程中出现的乱象与没有明确的知识选择原则有一定的关系。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说:拿来主义者“要放出眼光,运用脑髓,自己来拿”。这三项基本原则同样可以用作语文课程知识选择的原则。第一,“放出眼光”,就是在选择前要视野开阔,放眼古今中外与语文课程相关的各种知识,尤其是要清理我国历史上的语文课程知识。例如,有人提出对议论文三要素的批判与重构,论者对“论点、论据、论证”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以“价值性、发现性、说服性”予以替换。之所以要批判传统的“议论文三要素”知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在运用时容易导致写作者认为议论文写作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正确,这就无法支撑驳论文、论辩文等需要证伪的议论文写作。[1]其实我国历史上对议论文的分类很细,写作要求等也不一致,如1920年左右出版的《江苏各校国文成绩精华初集》(邹东泰评选、毕公天校阅、上海扫叶山房与苏州振新书社发行)卷三中的论说文就分成说、问、议三类,“说”是明确单一的论点让写作者去论证,“问”是只提供话题让写作者提炼论点,“议”是同时提供相对、相反的论点让写作者去辨析。现在所说的“议论文三要素”是从1922年陈望道在《作文法讲义》提出论辩文写作要注意论题、证据、证明法式后逐渐形成的。如果能结合20世纪前期当时学生的作文集(以议论文为主)及所出版的大量研究议论文写作的论著来看这个问题,可能就不必急于“重构”而是适当地“回归”即可。第二,“运用脑髓”就是在选择时要判断准确。前述“精要”“好懂”“管用”并不过时,仍应是当下选择语文课程知识的基本标准。“精要”是指要选择对听说读写中某项学习任务的完成起关键作用的知识,或者说是日后形成语文能力的核心要素。“好懂”指这些知识的名称、呈现、组织等均容易被接受,如果这些知识只是以新奇的术语出现,而不能准确界定其内涵,不能普遍运用到日常的语文活动中,那么这些知识(概念、术语)的引入只能是增加学生的认知负荷(学习负担)。“管用”,既指够用,又指好用。师生在教学时,容易理解,通过一定的训练便能熟练地迁移运用。课程改革应该使得课程内容简要、明确、适合教学,而不是越改越繁难、含混、远离现实。第三,“自己来拿”,就是要主动选择、转换应用。语文教育研究者要有自觉的课程知识建构意识,主动联合其他学科的专家合力研制语文课程知识。一方面,要看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知识哪些是匮缺而不够用,哪些是陈旧而不够用。另一方面,要对传统母语教育的库存进行清点,对国外各类知识的清单进行研读,然后加以甄别、选择,看哪些该淘汰,哪些可利用。

3.进行科学的教学实验

已建构出来的新知识,虽然可通过设计教学案例来呈现,或结合课文来阐述,但是如果没有经过教学检验、没有被广大教师所接受,这种知识仍有可能是“无用”的。1925年,教育家廖世承在报告道尔顿制实验时说:“自来教育研究,有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权威的时期。例如有疑难问题,往往取决于名人学说或在上的意旨。第二个时期为研求的时期。有问题发生时,先多方讨论,然后折中群言,藉以探真相的究竟。第三个时期为实验的时期。先采取各人的意见,定为‘假设’,然后用科学方法,证明假设的确否。是三种方法,虽因性质不同,分为三个时期;实则相互为用,缺一不可。”[2]语文课程知识的建构也是如此,不能仅靠学者躲在书斋里从书本到书本研读,或在会议中交流讨论,而是要进行科学实验,让这些知识走进课堂,通过对教师教、学生学的效果来检测其适宜性。如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许多“知识+选文”式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傅东华主编的《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国文》、夏尊和叶圣陶主编的《国文百八课》是其中的代表。1938年,叶圣陶撤退到重庆,在巴蜀学校重拾教鞭时所用的教材就是《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国文》,结果发现教学效果很差,他由此想到了该书及《国文百八课》中所选择的知识的适宜性问题。1938年3月8日和5月8日,他在给夏尊等人的信中写道:“弟在巴蜀教国文,用东华所编之书,觉所选文章多不配十余龄学生之胃口,而所谓‘习作’者,讲得吃力而学生大半茫然。我们所编的书大体与之相类,其不切实用自可想见。闭门所造之车难合外间之辙,今益信矣。至少初中国文教学还得另起炉灶,重辟途径也。”“‘百八课’题目来时,当抽余暇徐徐为之。我近来觉得书上讲得好是一事,学生是否能容受又是一事。象东华这部书讲得何尝不好,但学生实在消化不来,弟讲得吃力,而他们至多领受十之二三。我们的书大概也是如此而已。”[3]当然,教学效果不好有些并非因为语文课程知识不适宜教学,而是因为教师的教法不当所致,如清末现代语法传入我国以后,不少人认为教授语法可以有利于写作,所以语(词)法开始进入教学,但教学时多是空讲其用法,结果造成教学效果低下,如1911年安徽寿州蒙养学堂四年级国文科教员权骅在描述当时教学情形时称:“近日教国文者,有一种通弊,其授课时,遇然而等字,则告生徒,曰此转词也,遇也矣等字,曰此虚字也,或语助词也。即生徒还讲时,亦曰转词也,语助词也,诘以何为转词,何为语助词,则茫然矣”,他提出应该结合课文讲词性及用法。[4]这也告诉我们,合宜的语文课程知识建构出来之后,还需要研究如何培训教师,让其掌握呈现、解释、传输这些知识的方法。

4.适时吸纳进课程标准

近年来,有人批评语文教育界对文学界、语言学界研究成果的吸纳滞后几十年,这是很正常的事。首先,接受这些新的语文课程知识的师范生轮换更替要一个过程。其次,适当滞后也是有必要的。上文提到,知识的新颖不等于科学,在文学、语言学领域里有用的知识不见得在语文教育领域里有用,所以这些新的知识要先让多学科专家判断其科学性,然后再经教育界检验其适宜性,最后才能推广开来。与之相关的是,这几年不少专家批评语文课程标准缺乏以语文课程知识为主体的语文课程内容[5],使得教材编写、教学开展以及测量评价失去了标准。对此,需要从两方面来看。首先,课程标准对新建构的课程知识的吸纳有滞后的必要。课程标准之所以没有立即吸纳、规定这些新知识,是因为一方面说明制定者对其可靠性与可行性尚未有定论;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各界对此关注,促进各科专家投入研究。其实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语文课程知识建构运动,都是由从事语言学、文学的学者自己或教育学者通过编写教材的形式,将其他学科学者建构的知识转化为语文课程知识的,这些知识并没有在课程标准(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中体现。最为典型的就是上述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至30年代中期出现了大量由文学、语言学研究的学者编写的“知识+选文”型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但是这期间颁布的中学国文课程标准中并没有具体呈现教科书中所编排的语文课程知识。换句话说,就语文课程知识的选择和呈现来说,这些教科书并非“照章执行”(课程标准),而是各行其是。然而,这些学者之所以“不等不靠”而主动大量尝试建构这些语文课程知识,是因为在语文独立设科、白话文教学、现代汉语新体系建构等几个关键时期,无法用旧有的知识去支撑(解释)新的教学材料,或者说旧知识无法满足新课程思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需要。不过,适时地将已证明科学、适宜的语文课程知识吸纳进语文课程标准也是有必要的。课程标准作为法律文件,首先具有法律的权威性。课程标准吸纳这些知识,既是对这些知识的科学性、适宜性进行确认的必要工作,便于统一研究者和广大教师的基本认识;也是促进这些知识通过师范生培养、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等多种渠道去推广的一个重要手段。此外,课程标准也具有学术性。作为学术性文件,因为其内容涉及多种学术问题,而学术需要不停地进行证明与证伪、批判与反驳,所以即使存在一些问题也是很自然的事。

综上,就语文课程知识缺失、多变等特点及其建构的艰难程度和时间长度而言,我们认为,成立一个专门的研究语文课程知识的学术组织或设立“语文课程知识研究院”之类专门的研究机构,促使多学科成员长期投入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试论“议论文三要素”之弊害[J].语文建设,2012(1);“议论文三要素”的重构.[J].语文建设,2012(6).

[2]廖世承编.东大附中道尔顿制实验报告[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2.

[3]叶圣陶.叶圣陶集(第24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127,141.

语文知识论文篇(3)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验,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指导学生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基本途径;语言知识则是一种必要的辅助手段。为什么这样说呢?刘国正先生在《一己之见》一文中有过这方面的论述。他说:语言能力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语言知识只涉及其中的一端。他又以婴儿学语为例,说明“人们学习母语,不是从知识到能力,不是依靠知识的先导,而是依靠多次的模仿和艰苦的磨练。到一定学习阶段,学习语言知识是促进,是‘添花’,却不是必由之路。”语言知识教学的投入与收效的反差也证明了这一点。为此,洪镇涛先生提出,从本质上看,语文课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能力建构。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可见,构建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不是学习语言知识,而是注重语言实践,即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正确途径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注:摘自洪镇涛、陈伯安《构建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新体系》)

那么,语言知识还要不要讲呢?当然要讲,而且必须讲好。因为它虽然不是构建语言能力的主要基础,但它是构建语言能力的必要的辅助手段。语言知识,主要指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和文章的阅读及写作等基础知识。“它们反映了语言运用的一些规律,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增加掌握语言的自觉性,获得检验正误的普遍准则;减少乃至避免表达的疏漏和混乱。”(注:摘自刘国正《一己之见》)因此,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可以赋予语言能力更多的理性观照,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确有积极意义,正因为这一点,《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地将语言知识定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是,我们更要明确传授语言知识的目的是什么。要明确,语言知识的传授只能是语文教学的凭借和手段,是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服务的。“因此,不能把传授语言知识当作教学的终极目的……而要把语言知识当作深化、强化学生对课文言语的感应、领悟的武器,使之服务于语感的培养。”(注:摘自王尚文《语言教学的错位现象》)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感训练,传授语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语感训练中传授语言知识,借助语言知识训练语感。

(二)

语感训练包括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个方面:语感实践,是让学生自己去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说话、作文。这方面的训练,可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教材、扩大阅读面、听广播、看电视、举办辩论会、写“语感随笔”和“杂记”等方式进行。语感分析,则是分析语言的运用,即在一定的语境中作语言例析。这方面的训练,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联系语境和学生的生活知识积累,加以点拨和指导。通过语感训练,学生便可习得和积淀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感和情味感。我们说在语感训练中传授语言知识,主要是指在语感分析中传授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是枯燥无味的,脱离了具体语言环境的语言知识更没有价值。要使语言知识的传授“变得更可亲、更有用,而不是让人‘敬而远之’”(注:摘自章熊《语言与思维的训练》),我们就要将语言知识的传授与语感分析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语境例析中获得语言知识,要使学生不仅能辨认这里用了什么句式,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格,这里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等等,还要在具体语境中,领悟这里运用这种句式,这种修辞格、这种论证方法的妙处。这样才能生动活泼地传授语言知识,变静态语言为动态语言,变“死”的语言为“活”语言。

例如在教《白杨礼赞》一文时,我曾引导学生比较“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和“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两句话的语意轻重,在比较中,我讲解了肯定句和否定句的概念,并通过反复朗读这两句话,使学生体会到肯定的语意一般重于否定的语意,从而悟出作者为何选用两种句式的意图和情感。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仅获得肯定句与否定句的有关语言知识,而且领悟到茅盾先生热情赞扬白杨树,赞扬北方军民坚持抗战的民族精神,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又如:在教《看戏》中的“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在每一个心里”这段时,如只要求学生掌握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那就没有什么意义,如能像下面这样设计问题:①歌声是无形的,怎么能像珠子似的“一粒一粒地滚下来?”②心脏不是耳朵,声音怎么能“落”进去?③这四个加点的词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等,通过点拨,学生就可品味出这本应诉诸听觉的歌声在叶老笔下是如何变得可见可闻可触可感的。这不是将“死”的语言知识教“活”了吗?

(三)

敏锐的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最高表现,是语言学习的最后成果,而语言学习的过程则是借助语言知识,切身感悟语言意蕴和语言规律的过程。因此,将语感训练与语言知识的传授结合起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借助语言知识进行语感训练,真正发挥语言知识对语言能力培养的作用。

语言知识包含的内容很多,借助语言知识训练语感的方法也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训练方法。

1.借助标点知识,训练学生语言运用的情味感

标点符号也是作者表情达意的载体之一。在某些语境,语言文字难以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却由标点符号把它表现得淋漓尽致。细究起来,各种标点在语言中都积极参与了情感的表达,所以改动一个标点或增删一个标点,语言的语调和语气都会改变,表达的情感也会不同,因此,我们可借助标点符号的知识,指导学生去比较、推敲、品味,培养语言的情味感。

语文知识论文篇(4)

一、案例呈现

以下是我在北京市某小学的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中记录下的一个教学过程,课题是一年级第二册中的《美丽的小山村》。

……

师:同学们,你们说这个小山村美不美呀?

生:(异口同声)美!

师:你们信吗,如果有水的话,这个小山村就会更美了。下面大家先默读一下第四自然段,然后抬头读屏幕上的这两句话。

村前有一条小河,在水面上,游着鸭群。

村前有一条小河,在绿绿的水面上,游着白白的鸭群。

师:说说,你们觉得哪句好?为什么?

学生甲:我觉得第一句好,因为第一句简单。

师:第一句好?(教师走到这个学生跟前,摸了摸他的小脑瓜)来,你坐下再读一读,考虑考虑,其他同学的看法呢?

学生乙:我觉得第二句好,因为第二句字多。

师:嗯,不错,第二句字多了,再仔细看看多了哪几个字呢?

学生丙:我同意第二位同学的看法,第二句写了“绿绿的”水面和“白白的”鸭群,多了“绿绿的”和“白白的”这几个字,所以好。

师:说的不错,多了这几个字,第二句就变得——更具体、更形象了。来,让我们一起说一遍:更具体、更形象。开始——

学生(全体):更具体、更形象。

……

二、思考与讨论

现在,让我们对如上片断中的某些教学行为做进一步思考:

1.如何看待学生甲的回答?教师为什么叫学生甲坐下再考虑考虑?

2.如何看待学生乙的回答?教师对学生乙的回答为什么抓住不放?

3.如何看待学生丙的回答?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回答有实质上的变化吗?

4.从这个片断来看,这位教师进行语言教学的目是什么?如何看待教师为实现这一目的所作出的努力?

5.学生如上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下面,我们就以上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1.显然,如果单就大屏幕上出现的这两个句子而言,学生甲的回答本无可厚非,因为简洁不失为一种美。但语言的意义及其表现方式要在语境中审视,如结合课文的语境看,自然,这个回答则就有些问题。对这个回答,教师的行为是叫他坐下来再思考,思考什么?是想叫学生通过思考自己悟出我们如上的分析吗?显然不是,听课过程中,我能明显感觉到教师此时的内心状态——期盼与稍许的焦急。他所叫学生思考的很显然指向的是某一“正确答案”。由于这种心理,教师未能对学生甲的学习进行有意义的引导。

2.再看学生乙的回答。乙的回答使教师焦虑的心理状态有了些许缓解。因为他意识到这个回答是通向那一“正确答案”的可能途径,这也正是教师要做进一步追问的原因。果然,学生丙就顺着教师的“诱导”去顺藤摸“瓜”了。但他自己没有真正摸到,关键时刻,还是教师将“瓜”(即“更具体、更形象”)摆到桌面上,并叫学生一起吃下(齐说一遍)。

3.其实甲乙的回答在根本上并无质的不同,只不过一个看到了字多,另一个看到了字少,而丙的回答只不过指出了多出的是哪几个字而已,但三个同学所受到的“待遇”则不同。为什么会这样的不同?因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老师(或教参)已经预设了一个权威的结果(即标准答案),而师生所进行教学行为的目的也正是要指向这个“标准答案”。

4.这样看来,教师语言教学的出发点就是要使学生知道,由于多了“绿绿的”和“白白的”这几个字,句子就会变得“更具体”了,这一事实性知识本身。知道了这一点,在以后的阅读和考试中再遇到类似的句子时就能知道如何作答。所以在这个片断中,教与学的行为完全围绕着固定的“结果”顺着既定的“路线”而进行的,并未真正关注到学生个体对语言的真实感受与体验。需要反思的是,对于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个体发展而言,记住这个事实性知识本身与切实感受到语言美,两者哪个更有切实意义呢?

5.看来,学生获得的只不过是牢记了“字多就具体形象”这一并不能经得起检验的语言(或方法上的)知识。失去的则是对语言的体验、感悟,思维的想像力、创造力,以及语言学习的兴趣。显然,这样的语言教学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而这样的教学行为之所以出现,其根本原因是教师陈旧的知识观在作怪。

三、再思考:知识接受是复制的还是内化与建构的

语文知识论文篇(5)

作者:林添胜

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知识及其结构研究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舒尔曼指出:“倘若要推进教师专业化,就必须证明存在着保障专业属性的‘知识基础’,阐明教师职域里发挥作用的专业知识领域与结构。”我国以往的研究大都局限于把教师作为抽象群体来探讨,针对特定教育层次具体学科的教育情景,比较扎实地就某个层次具体学科教师知识结构进行研究的甚少。本文将着重说明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认识以及这方面研究对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的启示。

一、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及其结构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小学实行分科教学,小学教师以一门学科教学为主,兼教其他课程。小学语文教师是指以教语文为主的小学教师。小学语文教师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必备条件,包括各种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课堂情景知识、个人教育教学经验等。根据不同功能,我们把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分为四个层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这四个层面共同构成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

1.本体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指语文学科知识,这种知识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教什么”或者“用什么去教”。它是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中最基本的部分,是任何小学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根本,故称为“本体性知识”。当前,既有的以“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为主体的语文知识受到普遍质疑,小学语文教师到底应具有哪些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教育界尚缺少研究和明确定论。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主要是学习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必须适应这一需求。就数量而言,它应比小学语文课程内容要宽广得多;就内容而言,它应以言语学知识为核心,包括语言学、言语学、文学等领域的知识。其中,汉字学、教师口语、写作、阅读与鉴赏、广义修辞学、儿童文学等与小学语文教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处在突出位置。

2.条件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条件性知识指一般教育理论和语文教育理论,包括指一般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儿童心理学,语文教育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技术学,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科研方法等学科知识。这种知识涉及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教”语文的问题和“怎样”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解释语文学科知识的问题。语文教育学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条件性知识的中心,它下通普通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上达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技术学知识,对条件性知识起一种统摄和渗透作用。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科研方法知识对教师知识发展机制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重要组成部分。

3.背景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是指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等领域各种学科文化基础知识和动态知识。这种知识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一个知识背景和平台,能够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兼教其他课程,某些背景性知识就转化为相应学科的本体性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教语文,还要承担全面育人的任务,教师背景性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就内容而言,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主要是和学生生活、小学教育教学有密切联系的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动态知识,各学科高深的专业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并不一定会起作用。

4.实践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或表现出来的知识,是教师对语文学科内容的特定理解与高度个人化的语文教学经验。这种知识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实际上教什么”和“实际上怎么教”的问题。就产生过程而言,它主要是以语文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为基础,经由教育实践摸索而形成的。就内容而言,它是一种依存于教育情景的经验性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的特殊整合,既包括对语文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的理解、运用与扩展,也包括教师个人经验的积累、感悟。就功能而言,实践性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小学语文教师真正成为专业人员的核心基础。

应该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实践性知识是相对于理论性知识而言的,它与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并不是在同一层面上的分类,只是因为它地位特殊,所以特地列出加以强调。当我们将实践性知识与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相提并论时,其他三种知识特指理论性知识。

二、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殊性除了构成要素具体所指与其他教师不同外,在知识的分布、结合等方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1.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要宽广一些

小学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小学生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尝试。小学教育要满足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必然具有综合性和多质性;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在我国大多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兼教社会或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以上几个因素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更加广博的背景性知识。这是小学语文教师与中学教师、尤其是与大学教师知识修养的重要区别之一。这个特征也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必须是“宽口径、厚基础”。

2.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要求相对降低,条件性知识要求相对提高

教师专业性相对不同层次的大学、中学、小学教师来说,要求是不同的。小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初级阶段,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知识尤其是语言学、文学理论知识可适当降格处理,不必达到中学、大学教师知识层次。因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对于特定学段的学生而言,教师的本体性知识达到一定程度即可,多了对教育教学不一定起作用。相反,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思维尚未充分发展,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相对比较差,要求教师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运用教育理论将语文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态”,对教师教学技能性和艺术性要求相对中学、大学教师来说,不是降低了,反而是上升了;与之对应的条件性知识要求也相应提高。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不一定能教好小学语文,成为出色的语文教育行家,此为原因之一。

3.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具有突出的综合性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从整体上看,应该是以宝塔型为主体的网络状,宝塔底层主要是由各学科基础知识、动态知识构成的背景性知识,中层主要是语文学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中心和上层则是实践性知识。各个层面的知识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构成立体的网络化的知识结构。相对于中学、大学教师来说,小学语文知识结构综合性更为突出,这与小学语文教育特征是分不开的。小学生思维尚未细致分化,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整体化、生活化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是综合运用各类知识来实施教学、处理教育问题的。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小学课程综合化,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也愈来愈呈现综合化趋势,因此,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必须具有突出的综合性特征。

三、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启示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研究为我们重新认识小学语文教师职业,改革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合理设置小学语文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方案

目前我国中师教育已经淡出历史,小学语文教师由高校来培养。高校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依托高校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来培养,注重条件性知识传授,与之对应的教育专业类课程门类多,课时多,不足之处是课程内容多为原高师教育系课程翻版,远离小学教育和语文教学实践;本体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二是依托高校文学院来培养,注重本体性知识传授,与之对应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类课程门类多,课时多,不足之处是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毕业生难以很好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需求。三是依托由中师升格的高校初等教育学院培养,注重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教育技能训练,毕业生能较快适应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学;不足之处是他们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相对其他两种培养模式的毕业生来说,达不到相应层次,在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阶段可能难以胜出,在职后专业发展方面可能存在后劲不足问题。

依据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来看,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综合培养、分向(科)发展”课程设置方案方向是正确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一是课程结构比例,二是课程具体内容构建。课程结构比例包括与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不同层面相对应的语文学科课程、教育理论课程、通识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之间合理比例,以及同一类别内不同课程之间结构比例。有的学者指出,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要采取“四三二一”模式,即学科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为4∶3∶2∶1。到底什么比例才是合理的?至今还没有取得共识。关于课程具体内容构建问题,我们认为,要密切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注重学科知识整合。近年一些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科学与生活”通识课程,将与学生生活、小学教育密切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整合起来教学,对拓展学生背景性知识产生良好效果,是一种有益尝试。

2.加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主要依托小教(中文方向)(或综合文科,下同)专业来培养。从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来看,小教(中文方向)专业与传统的汉语文言专业或教育学专业不同,是一个需要多学科支撑的专业,如语言学、言语学、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理学、史学、体育学、美术学、音乐学等。学科是“源”,专业是“流”,小教(中文方向)专业特点,决定了需要一支学科相对齐全的教师队伍,来加强相关学科建设,为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师教师队伍涉及文、史、哲、理、化、生、外语、数学、地理、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中师并入高校,为培养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至于能否做强,还有待于依托高校力量,对原中师教师进行培养、提升,促进他们专业成长,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科建设。应该注意的是,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学科建设应围绕“语文教育”关键词来进行,初等教育学与汉语言文学嫁接处的空白领域应成为研究重点,初等教育学、语文教育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应作为重点建设学科,依托高校一级学科优势做强做大。如果学科建设质量上不去,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发展成为无源之水,必将失去活力和后劲。

3.深化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这里根据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强调两点:

(1)实践取向。小学语文教师是在小学教育一线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实践性知识在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决定性作用,学了教育学、心理学还是不会教书,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不是凭空产生,它有赖于教育实践磨炼与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必须坚持实践取向,将教育实践贯穿于职前培养的全过程。具体做法:一是每学期安排师范生下小学教育见习、实习,熟悉儿童和小学语文教育实际;二是改革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微格教学、试教法、说课活动引入日常课堂教学中,促进理论性知识向实践性转化;三是重视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师范生是实践性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反思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实践性知识建构的效率和质量。

语文知识论文篇(6)

应该说上个世纪的语文教育病得不轻,但更严重的是身在其中的语文教师们却毫不知情,还自我感觉良好地以为“寡人无疾”,因为这场论争是由语文教育界的发起的。至于问题的症结,笔者以为并不在语文教学技术层面的落后,因为其他学科诸如数理化政史地等,它们同样是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但并没有遭受发难,何况我们语文教师已经在尝试各种花样翻新的教学形式的突破。如果把教学行为理解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有机组合的话,我们并没在教学形式上出大问题(所谓“训诲型”“传授型”“对话型”,笔者以为这只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而非根本上解决语文教育弊端的症结所在,因为内容决定形式),那么问题只能是出在教学内容上了。

一、关于语文知识的几个重要概念

皮连生把知识定义为“个人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学习及其组织。被储存于个人内,即为个人知识。通过书本或其他媒介储存于个人外,即为人类知识。广义的知识观已将(狭义的)知识、技能与策略融为一体了”。在前人的基础上,王荣生在其论文中,把语文知识的主体界定为“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并且结合阿普尔的说法,将纳入语文科课程与教学的知识,称为学校语文知识,或者“(狭义)语文知识”,即所谓的“语文基础知识”。韩雪屏在《审视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一文中,曾将知识分为三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其中,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因此又称为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用来说明学习者“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它实质上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主要用于对办事的实际操作,因此也称为操作性知识、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而策略性知识是指获得知识的方法和策略,也就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元认知)。这种从性质角度来划分知识的方法,将为本文论述时所采用。

二、语文知识的现状

我们现在传授给学生的语文知识,基本都是陈述性知识,即陈述一些客观事实,然后让学生去记忆、背诵,这样的语文课堂难免就会变成“一言堂”之下的“满堂灌”了。通过对语文知识现状的分析与总结,我们发现现在的学校语文知识呈现以下特征。

1.知识内容的无序与泛化

(1)语文知识如语音、词汇、修辞等,从小学讲到初中,从初中讲到高中,翻来覆去地折腾,美其名日“螺旋式上升”。其实,就是无意义、低水平、低层次的重复。而字词句篇的知识积累一直是处于杂乱无序状态,小学、初中、高中没有明确的梯级分工,尤其缺乏量的积累和质的规定性。

(2)没有将语法和修辞等课程知识教学化,只是直接照搬现代汉语知识。

(3)新课程标准中没有将知识点细化和具体化,这意味着经验、体验、方法、态度、过程、能力等都可以是知识,这其实是对学校语文知识概念的模糊不清所致,都是知识其实就是没知识。

2.知识类型的有限与虚化

(1)将语文知识等同于语文基础知识,而语文基础知识基本上只是“字词句篇语修逻常”知识的堆砌,而这些知识主要是静态的封闭的陈述性知识。

(2)课程大纲中的语文知识是为课程教材服务的,如“了解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知识”,课本是否能涉及所有应该掌握和识记的经典名家名作?

(3)语文知识如“语修逻常”等都只是统领在文法之下,为读文和作文服务,而能够帮助欣赏文章的最新的文学理论知识和如何作文、如何修改的策略性知识一直没有很好地进入语文课程。

(4)听说读写的策略性知识缺乏。

三、语文知识的建构

问题的症结已经找到,那么如何突破重围?我的回答是在课程论基础上加快对语文知识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建构。

1.课程内容的建设,首先要有科学的课程目标作为指引,“课程目标不应模糊和笼统,而应具有具体化和标准化的特性。课程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这需要教育部门能够在多元视野下,在对别国母语知识教学的规律总结下,制订出适合汉语语言规律与特点的课程目标。

2.语文知识的附着载体可以尝试打破当前单一的选文模式,让选文统属于语文知识,选文无非只是个例子,只要发挥其对语文知识的体现功能即可,让教师从海量的选文中真正得以解放出来。

3.将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课程化。课程内容,课程论研究中一般称为“课程要素”,指特定形态的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故而所设计的语文知识应该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三者不可偏废。

语文知识论文篇(7)

外语交际与母语交际不同,用母语进行交际的人属于同一文化背景,而外语交际的双方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外语交际能力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把传授社会文化知识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语言与社会文化知识之间的关系

“文化”一词含义非常广泛,它包括社会信仰、传统观念、风土人情、文学艺术、衣食住行等,因此可称为“社会文化”。社会文化与交际密切相关,是一整套约定俗成的社会生活方式的体系。就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来讲,语言有以下几种功能:(1)交际功能。语言是人们交际中传递信息的工具,而交际是语言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2)载体功能。语言在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反映着社会文化,并将其一层层地积淀下来,世代相传,所以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3)指导功能。人们可以通过语言对别人施加影响,也可以从语言中得到知识,接受教育。因此,语言与文化不可脱离或单独存在。

东西方人由于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在思想、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差异很大。这些差异反映在语言中,则涉及词汇、句法、礼貌用语、禁忌语等方面。

比如,汉语中表示亲属的词特别多,而英语中这方面的词语却很少。如汉语中的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在英语中只有一个对应词uncle,伯母、婶母、姑母、舅母、舅妈、姨妈在英语中只有一个对应词aunt,而“嫂子”、“弟妹”等词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的称谓。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汉民族封建文化非常重视家庭结构特征,无论哪一方面的社会关系,都必须按亲属称谓进行规定。英语中没有类似的文化背景,因而缺少与汉语称谓一一对应的词汇。

二、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讲授社会文化知识的必要性

由于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及追求升学率或考试过关率,中职英语教学往往也过分注重词汇和语法的讲解,不太重视社会文化知识的传授。结果不少学生虽学了几年英语,却仍难以进行较自然、有效的交流。既然语言不能脱离文化单独存在,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就应该重视相关社会文化知识的讲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社会文化知识的教学原则

加强英语社会文化知识的讲授,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意识。

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社会文化知识不仅应包括历史事实,更应注重研究当代社会中的文化现象。

在比较两种文化时,应重视各民族文化的特点,对任何文化都不带有歧视或偏见的态度。

四、社会文化知识的教学内容

行为方面——包括衣食住行、购物、文化活动等;社会生活方面——包括工作场所规定、婚姻与主要社交礼节等;体势语言如面部表情、手势等。

五、社会文化知识的讲授方法

(一)实物与图片

讲授社会文化知识如仅依靠书面教材,学生听起来会感到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使用邮票、明信片、报纸杂志的插图等实物和图片辅助教学。由于中职生英语词汇有限,听力水平一般,教师可用英语和母语结合起来讲解和表述,以便学生理解。

(二)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

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播放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与网络能生动、自然地反映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思想和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英语文化的内涵。在运用此教学方法时,应注意处理好影像与文字、英语与母语的关系,使教学内容与教材一致。为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可事先提出问题,在学生看完视频或听过相关材料后,进行口头问答或讨论。

(三)常用课堂练习的类型

1.多项选择

在多项选择中,可创设一个情境,选择项为回答,以下是一个关于礼节的练习:

You have been having a headache for a week and have just started to feel better.One of the parents of your friends says:“How are you?”,What would you do?

A.Start talking about your problem.

B.Say:“Not bad,thanks.”

C.Say:“Thank you,how are you?”

D.Say:“Thank you,and you?”

(答案是B)

2.填空

填空是创设情境后让学生回答,不同之处在于它要求学生写出答案,其难度略高。如:

Situation:You have been invited to dinner at an American friend’s home.

You are about to sit down to eat,but you want to use the toilet before dinner?

Question:Could/Can I use the bathroom?

Your friend’s answer:Sure.

(注意:这类练习的主要目的是练习运用社会文化知识。)

3.模仿

模仿相对而言难度较大,但如选题适中,往往更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如:

Situation:At a restaurant.

Student A has ordered food but the server brought him a different dish because she has forgotten what was originally ordered.

本练习要求学生扮演饭店顾客与服务员的角色,练习用“澄清事实”与“争议”这两项语言功能,由于情景设在饭馆,争议的内容具体,因此难度并不太大。需注意的是,中职生词汇量较少。为使活动较顺利地进行,教师不仅应选择合适的学生,而且应补充一些相关的词汇和短语。

4.对比

对比是讲授社会文化知识的有效方法。

(1)利用教材内容与本国文化进行对比。

如中职英语教材中一般都有关于节假日的文章,教师可要求学生将中外节假日(如圣诞节、春节等)作比较,并让学生区分出这两个节日期间常用的不同祝愿语。

(2)选择一些社会文化差异的练习,比较中外文化的特点。

You are visiting an American friend in her new apartment.You like the apartment and you want your friend to know .What would you do?

A.Say:“Your apartment is nice.How much is the rent?”

B.Say:“The place is really nice,I like it a lot.”

C.Say:“I like your apartment”.Then pick up some things.

D.Say nothing,but walk around and look at everything in the apartment.

(答案是B)

中国人询问同学或朋友物件的价格是常见的事,但在西方,这是一种禁忌。教师对这类文化差异可能已讲过多次,但在与外国人交谈时,不少中国学生仍会下意识地提出这样的问题,通过练习可以避免犯类似错误。

六、结语

外国文化不可能自然习得,它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因此,在教学中讲授英语社会文化知识就十分必要,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进行社会文化知识的讲授目前已取得一些成效,但由于这方面的教学历史还较短,有待我们进一步努力和创新。

参考文献:

语文知识论文篇(8)

上个世纪60年代左右,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基本上是围绕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双基”)展开的,在以后几十年时间里,“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成了语文教学中两大目标,在语文教与学中备受青睐。

语文新课标对语文知识态度的变化,容易使人们对语文课程的知识问题产生疑问:语文课程还要不要知识作基础?语文知识与智力和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到底是什么关系?语文知识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究竟有没有关系?等等。

二、基础知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不论语文课程怎么变革,笔者始终认为在改革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过去的语文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上,确有偏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偏差,但我们今天不能为了强调提高能力、强调素质教育,就忽视知识的传授,甚至不敢提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敢提语文基础知识的系统性。素质教育不应该排斥基础知识,语文知识不应被淡化和割裂。离开了知识的依托,能力只是一副空架子。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研究哪些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是必需的、应该讲的,哪些是无关紧要的、可以不讲的。要在如何构架知识体系、如何使知识向能力转化方面想办法,找出路,而不应该因噎废食。

在高考中,经常会让学生辨别近义词、近形字的读音,多音字在构成不同词语中的读音等等这类题目,比如说,“再接再厉”与 “再接再励”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 “臀”和“殿”是怎么发音的,如果教师在平时不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那么在高考中,学生的成绩一定会受到影响,而在现实中,则会有更多的人因为语文基础知识的欠缺,念错字、写错词,从而引起各种各样的笑话。这些由于基础知识的欠缺而导致学生在高考中出现笑话的事情,让人看了之后不禁心寒。

语文知识论文篇(9)

养成深层的语言能力,是学生学习外语的终极目标,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第二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诸多因素影响学习者语言知识的内化。我们通过对近期外语学习动机理论的研究发现,国外学者们对动机探讨的视角在扩大,对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十分关注。作为外语学习动机的内在因素之一,自我概念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

自我概念属人格心理学范畴。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结构的特征。层次结构的最上层是个人一般性的、整体的自我概念,简称“一般自我概念”;中间层是比较泛的自我概念类别,如社会、体貌、学业等方面的自我概念;底层则是个人在具体和局部范围内的表现所形成的自我概念。处于层次结构最上层的自我概念相对稳定;层次越低,自我概念的稳定性也越低。自我概念包括自我描述和自我评价两个主要方面。描述性的自我概念如“我很喜欢英语”;评价性的自我概念又称自尊,如“我的英语学得很好”。自我感知和评价往往受别人的影响。那些对自我概念产生影响的人物,研究者们称之为“重要他人”,包括自己的父母、老师、朋友、同学等。自我概念是一种主观意识,按主客观来分,每人都有6种自我:自己心目中的“我”、客观的“我”、别人眼中的“我”、我所发现的别人眼中的“我”、我希望变成的“我”以及我认为别人希望的“我”。自我概念关注的是个人自己心目中的“我”,但这种“我”受其他5种“我”的影响。

自我概念的多维度和多层次特征意味着:英语学习中的自我概念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应在一般自我概念之下,划分到学业自我概念中,与数学、语文等属同一层次。此外,英语学习涉及听、说、读、写、译等不同技能,学习者会在不同的技能方面表现出学习差异,有的人擅长语法,有的人擅长口语,有的人擅长听力,如此等等。因此英语学习自我概念又可细分为语音、语法、听、说、读、写等自我概念。这些具体的自我概念跟英语整体自我概念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任何一方的变化必然引起另一方的改变。

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自我概念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的自我感知和评价。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口语自我概念越好的学生对英语口头交际的兴趣越强烈,学习态度越积极,越能够更好地利用课堂上的视听材料。良好的口语自我概念同时也促使他们对读、写、译等其他技能的学习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自己的整体水平。相反,口语自我概念不佳者,课堂学习焦虑明显,对口头交际有恐惧感,不敢开口,对课堂上视听材料的兴趣也不够浓厚。因此,口语自我概念与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之间的关联极为密切。在大学英语视听说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习者口语自我概念的提升,使学习者对口头交际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自信,能利用视听材料获得最大量的信息输入,从而合理、正确地输出信息。

提升学习者的口语自我概念,完善视听说教学,应注意以下方面:

(1)重视语音教学。语音是心理器官的外化形式,如同人的五官,有美、丑之别。学习者语音的自我评价,极大地影响着其口语自我概念乃至整个英语学习。语音自我概念在学习者初学阶段与整个英语学习之间的相关是最为显著的。语音对学习者整个英语学习的影响,虽然随着学习层次的提高而减弱,但仍然对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程度有很大的影响。语音好的学生乐于表达自己,课堂上表现活跃;语音自我评价差的学生则羞于开口,课堂上表现得较为焦虑,对整个英语学习都缺乏信心。大学入学阶段,学习者相互之间语音差别较大。一般来说,来自边远或农村地区的学生,由于教师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学习过程中缺少必须的听力或声像材料,语音较差。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部分学习者语音水平低下,显然可以通过学习条件的改善而改进语音水平。视听说课程为这样一部分学生提供了机会。教师可引导学习者利用指定的视听材料,在看懂、听懂相关信息的同时,注意模仿优美、地道的发音,提高自己的语音水平。学习者英语语音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刺激口头表达的欲望,这样视听说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2)重视合理输入信息。视听说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坚持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相结合的原则。信息的输入必须重视其合理性,才能使输入的信息被学习者理解、接受并使用。若输入的信息不合理,学生感到视听与说脱节,口语表达上难以用到新输入的信息,必然感到口语进步不大。这里所说信息输入的合理性包含两方面的要求:其一是输入量的合理性。若教师要求学生视听的量过大,学生难以完成要求,必然心生畏惧;要求学生视听的量过小,输入的信息同样难以对学生的口语表达产生刺激作用。信息输入的合理性的另一层意思指的是难易程度的合理。这要求教师提供的视听材料既要有一定的难度,有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同时对学生而言又具有可接受性,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开口说的欲望。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上丰富的视听材料为教师指导学生合理输入信息提供了可能性。学习者只有在接触了足够的可理解输入,积累了足够的语言能力后,输出才会自然出现。所以,合理的信息输入有助于学生口语自我评价及实际口头交际能力的提高。

(3)利用丰富的教学形式营造积极、开放的口语交际心理环境。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感到乏味,产生厌倦情绪。为使学生对自己的口语自我评价不断提高,保持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激发非智力因素,教师应积极思考以不同的教学形式来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在口语教学中宜按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如从简单的句型模仿——伙伴练习——小组讨论——看图说话——故事简述——短剧表演——演讲——辩论等。将不同的教学方法穿插于不同的教学阶段,使学生不断地在巩固和提高英语会话水平同时不断地产生新的乐趣。简单的句型模仿教学能使学生从简单的事情做起,积累和丰富语言库,纠正语音错误。故事简述及短剧表演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激励学生敢于在众人面前开口说话,做到活学活用。新闻报道、演讲及辩论是在学生打好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之后的一种提高。他们会发现即使是较难的题材也能流畅地用英文表达,从而更增添了开口的信心和加强了沟通的能力。丰富的、由易及难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学习者在进行口语操练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口语自我评价,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也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开放。

(4)自我概念与课堂焦虑是影响英语视听说教学的重要情感因素。自我概念与课堂焦虑二者之间又是互相影响互为关联的。学习者自我概念好,课堂焦虑程度相应较低;自我概念不好,课堂焦虑程度相应较高。视听说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能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视听设备及语言信息,实现口语交际的目的。教师在视听说的教学过程中,如能充分重视学生的口语自我概念,并且钻研提升口语自我概念的方法,将会极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初明.自我概念与外语语音学习假设[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2).

语文知识论文篇(10)

当前,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技工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技工学校是承担技工教育的“主阵地”,是为社会输送大批技能人才的“加工厂”。而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种新技术的应用、生产岗位的技术含量在不断增加,对生产一线从业人员的文化层次、操作技能和技术水平及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上轻语文重专业的观念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技工学校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技能及能力的形成,这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技校教育应重视学生语文知识及能力的培养。

一、技校生语文学习的现状及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性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技工教育面临空前严峻的形势。生源少,招生难。学生综合素质每况愈下,这已是全国范围内的技工学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学生质量的下降表现在多方面:知识面窄、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有些学生到技工学校就读,还包含着许多的无奈,不是家境困顿,就是为家长所迫,再则文化分数太低,实在挤不进高中的大门。绝大部分技校生都认为,自己到技工学校是为了学一门技术,学会计算机操作、维修安装电器等技能就行了。因此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上,只要专业知识学好了,就可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赚大钱。学语文没有用,有的甚至还有抵触情绪。这些因素给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带来了诸多难度。在平时批改作业时常发现学生老写错别字,作文表达不清,没有条理等等。如:有个学生违纪了要写检讨,交上来的却是“捡草书”。语文考试,有些连作文都不写。也可以说,长期以来技校的语文课在一些人眼里并不象专业课那样被重视,成为可有可无的一门课。不少学校出现语文课的“学生厌学、老师怕教”的现状。

然而是否像有些人所言,语文教学在技工教育无足轻重呢?其实并非如此。语文是我国的母语,不容分说,语文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作为技校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尤其重要。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我们学会辨别事物的本质,理解别人的言行举止,从而达到人与人互相沟通的作用。大家都知道,其他学科的定义、概念的叙述和诠释,判断、结论的演绎和推理,都必须依托语文来完成,犹如鱼水一样,没有语文知识为基础,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技校生应具备较好的阅读、写作和听说等能力,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语文知识与专业课程学习的关系

当今社会,对技工人才的需求,已从过去单一技能型人才逐步转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技校毕业生必须具备足以保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法律、人文等知识,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是一切知识学习的工具,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语文课与专业课有着许许多多的联系,一些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之所以常常不理解、甚至误解,就是因为缺乏语文知识。正如建造一栋楼房,不打好地基,是不可能修好上面的房子的,同样,语文学得不好其他专业课也难学好。语文是基础,它有助于提高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要培养高素质的技工必须重视语文知识学习,才能为专业的学习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发现,语文知识丰富的学生,他们的阅读、理解、记忆能力较强,对专业课的学习能容易掌握。如:在讲授齿轮的画法时,通过老师的点拨,语文基础好的学生就可把画法要领编成口诀:

齿轮画法三个圆;粗线、细线、点画线;

要问它们是什么;顶圆、根圆、分度圆。

编成形象生动、朗朗上口的口诀,给同学们增添了乐趣和兴趣,能使教与学事半功倍。这样的口诀过目不忘,考试时谁还能错呢?可以说语文知识学得好的学生其专业课的成绩也较优秀。例如:本人所带的03模具1班的李广炎、覃健斌在参加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的征文比赛中分别获得二、三等奖,而他们参加学校的技能竞赛也能屡屡获奖。

三、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知识是我们适应社会和工作的基础。技能是对动作方式的一种概括,是按一定的方式反复练习或模仿而形成的熟练的动作。如学习绘画、打字、开车、修理等等。

学生就业既需要知识也需要技能,知识是掌握技能的基础。例如:如果没有语文知识就很难掌握车辆的结构和性能,维修车辆技能的掌握就会受到限制。知识的多少决定着技能掌握的快慢和深浅,技能的掌握又反过来促进知识的学习。可见知识与技能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 知识与技能又有明显的区别。首先,它们获得的途径不同,知识可以从书本上来,而技能只有通过实践和反复操作才能获得,通过反复训练可以使局部动作联合为一个完整的动作技能。一般的理论教育不能代替技能的训练,因此,在从事一种新工作之前,都需要进行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工作效率。其次,他们在实践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知识只有通过技能才能在生产中发挥作用,要把知识变成生产力必须依靠技能。因此,用人单位更需要掌握了一定技能的人,仅有知识而缺乏技能所谓“高分低能”的人是不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如在文员的招聘中面试时,人家不会问你懂得打字吗?而是问你每分钟打多少字。又如一些企业在我校招聘时就给几张机械图样让学生看看之后就一个一个地问,通过考核筛选,高分者入选。

语文知识可促进技能的掌握和提高,从而形成能力。本人在技校既教语文也教机械制图,发现语文成绩好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逻辑及审美思维,做事很有条理,作图规范整洁、布局合理。如设计的小花瓶、小葫芦等工件比例恰当,在车床制作出来尺寸大小适中,美观大方。而对语文缺乏兴趣成绩较差的学生,所制作的工件肥瘦、高矮失调,形状古怪,难看至极。

四、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语文知识掌握的程度与能力的强弱,有直接关系。可以说知识丰富的能力相对较强,有知识的人未必有能力,但语文知识掌握不好,不可能有很强的能力,其关系成正比关系。

语文知识与能力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只有具有某方面的知识才会具有某方面的能力,举一才能反三,无知必然无能;能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只有具有一定的能力才能进一步去获取知识,有能促进有知。

能力是一种机能;知识是一种经验,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经验总结。懂得公式、定理、概念这属于掌握“知识”;正确运用公式、定理、概念则属于具备“能力”。所以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多不一定能力强,有“文凭”不一定有“水平”。二者的关系表现为:其一:能力离不开知识,并以知识为基础。其二:一旦有了相应的能力,如学习能力,又能促进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是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必要条件,能力低下难以知识渊博。能力与知识既有区别又相互作用。

五、能力与技能的关系

技能通常是指人们按某种规则或程式掌握专门技术的运作方式。它是在一定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在心理活动支配下,按某种要求,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通过人的外在的比较固定的活动方式即“规定动作”表现出来的,可视可辨;人们通过仿效、学习可以掌握技能,例如体育课上学习打篮球的“三步上篮”动作。能力是人的生理、心理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没有什么固定的外在活动方式可以表现,看不见、辨不出,因而人们无法仿效和学习能力。彼此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1.能力可促进技能的熟练掌握

同是学习某一种技能,能力强的人不仅用时少,而且质量高。

2.技能,特别是熟练的技能,可以推动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掌握了“三步上篮”的技能有利于发展打篮球的综合能力,掌握熟练的做图技能有利于提高工件制作能力。但这并不等于说技能就是能力,体育教练的技能一般都比较熟练,但其参赛能力却未必强于他手下的优秀运动员。

语文知识的作用不仅仅是充实人生,还可以提高生产力,有知识的人和没知识的人,所做的事情不一样,做出来的结果也不同。生产能力不同,创造的价值不同,得到的受益当然不同。一个人生产能力越强,受益就越高。而人的生产能力的高低取决于知识的存量。可以说:知识丰富人生,技能与能力可改变命运。语文知识是台压路机,可辗平形成技能、能力的障碍,让人驶向成功的高速路。

语文知识与技能及能力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可以陶冶情操、拓展视野,提高人文素质,从而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与能力,也可增强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伍棠棣等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版

上一篇: 初一一周总结 下一篇: 环境保护毕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