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解读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14 10:55:15

十四五解读

十四五解读篇(1)

比较四大直辖市已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文本,除天津外均通过表格形式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除重庆外,北京、上海、天津都淡化了GDP、财政收入等经济类指标。

从指标数量的总体情况看,北京共设置4个类别25个指标,与“十一五”相比,规划《纲要》指标由39项缩减为25项。减少的指标基本都是经济类指标,而增加的则多为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相关指标。经济指标共4个,占16%。25个指标中,预期性指标为11个,其余均为约束性指标,其中绿色发展有10个指标,9个均为约束性指标。上海共设置5个类别35个指标,在指标框架上,确定了结构效益、创新能力、服务功能、社会民生和人口资源环境五大类。其中人口资源环境类指标设置最多共13个,经济指标只有4个,仅占11%。35个指标中,10个为约束性指标。重庆设置4个类别34个指标,其中,资源环境指标10个、社会民生9个,经济增长8个、结构质量7个。

四大直辖市GDP指标分化明显

四大直辖市的规划《纲要》中,多项指标的设置保持了与全国规划《纲要》的一致性。预期性目标中,生产总值增长率、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城镇登记失业率等是各大直辖市都关注的项目。约束性目标中,四大直辖市对耕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也做了详尽的规划。

从具体指标值看,历来列在规划《纲要》首要位置的GDP增速,这次却被“调低”了。在四个直辖市中出现明显分化,其中京沪大幅下调,而渝津则再上台阶,其中京沪的8%是全国年均增速最低的预期目标,而重庆12.5%的增幅在全国居于第二位,仅次于海南的13%。

另外,在产业发展方面,四大直辖市规划《纲要》将发展重点指向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发展方面,北京提出“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占比达到78%以上;上海提出“十二五”期间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重庆提出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北京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柱地位要初步形成;上海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天津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左右;重庆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要达到25%。

相比“十一五”,城乡居民收入成为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一个亮点。其中,北京提出从“十一五”的年均增6%提高到8%,居民收入和GDP首次齐头并进。上海“十一五”的提法是“持续稳定增长”,“十二五”确定为不低于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重庆的目标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并宣示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

重庆率先将基尼系数写入“十二五” 由0.42降到0.35

四大直辖市规划《纲要》中,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指标,突出了地区工作重点。同时,还增加了一些“十一五”规划《纲要》没有的指标。

北京规划《纲要》与“十一五”相比,增加了最终消费率、年技术交易额、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氮氧化物和氨氮排放、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而与其他三大直辖市相比,重点食品安全检测抽查合格率,药品抽验合格率是其他地区没有提到的,这突出了北京对于食品和药品安全的重视。

十四五解读篇(2)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174-02

认、读、写数不仅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等其他科学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基础。而且随着数学知识越来越广泛地普及和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它也成为人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可或缺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然而,在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生对于万以内数的读、写比较容易掌握,但到四年级学习万以上较大的多位数时,由于在儿童的生活及视野范围内万以上的多位数并不多见,因而读、写时就感到困难,经常会出现错误。例如:280000这个数,有少数学生会读成二十万八万;写数时,很多学生会把数位搞错,如“五百零二万零叁十五”,学生容易写成502035。特别是中间有0的多位数的读、写,更是多数学生的学习难点。学生由于初学时没有掌握科学的读、写方法,在以后甚至成年后都不能正确、快速地读、写出较大的数。因此,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读写上的难点,我利用学生读、写万以内数的良好基础,在教学了万以上的数级、数位、计数单位以及初步掌握了万以上多位数的读、写方法以后,安排了一节练习课,以中间有0的数的读写为练习重点,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写,再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方法,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一个“变复杂为简单,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正确分级

我国推行的是四位分级读数制,小学阶段认识的数最多有三级:个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读数时,由于万以上的数数位较多,小学生容易看得眼花缭乱,心里发虚,读起来自然容易出错。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心理特点,我要求学生读数之前,将大数按个级、万级、亿级每四位一级用分级符隔开,先化长为短。读数时,就可以以“数级”为单位一级一级地读,从而降低了读的难度。写数前,我也让学生养成分级读的习惯,并且在读的时候分别找出个级、万级、亿级上的数。例如,五百零二万零叁十五,把万级和个级上的数分开读:五百零二万 零叁十五,并确定这个数只有万级和个级,为分级写数作好铺垫。

2.逐级读写

一串长长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一个复杂的多位数,如132259677325,但经过分级(1322 5967 7325)处理后,每个数级上就只有四位数。读的时候,只要从最高级开始,逐级地读出每一级上的数,再在每一级上的数后面加上数级单位就可以了(个级不加单位)。如1322 5967 7325,读的时候,从亿级开始,依次读出亿级、万级、个级上的三个数分别是一千三百二十二(亿)、五千九百六十七(万)、七千三百二十五,再分别在亿、万级上的数后面加上数级单位。写数时,如果某一级的最高位不是零,每一级上读出来的是几就写几,写完后加一个分级符表示这一级上的数写完了,再继续写后面数级上的数。如五百零二万 四千叁百五十,万级上读五百零二,就写出502并加上分级符,个级上读四千叁百五十,就写出4350,合起来就是502 4350。这样就把一个大而复杂的多位数的读写,变成几个相对简单的四位数的读写,从而降低了学生的读写难度。但要提醒学生读完每个数级上的数后不要忘记加上该数级的单位,写数时要确保每级上都是四位数(最高数级除外)。

十四五解读篇(3)

威廉・奥斯罗爵士是当代最伟大的内科医生之一。人们认为,他的杰出成就,不单是由于他有着渊博的医学知识和深刻的洞察力,而且因为他具有丰富的一般知识。他是一位很有文化素养的人。他对人类历代的成就和思想成果很感兴趣。他很清楚要了解人类最杰出成就的唯一方法是读前人写下的东西。但是,奥斯罗有着一般人都有的困难,而且困难要更大。他不仅是工作繁忙的内科医生,在医学院任教,同时还是医学研究专家。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的几个小时以外,他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中所有其它时间都理所当然地被上述三项工作占去了。

奥斯罗很早想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他把每天睡觉前十五分钟用来读书。如果就寝时间为晚上十一点,他就从十一点读到十一点十五分。如果研究工作进行到两点,那么,他就从两点读到两点十五分。他一旦规定这么做,在整个一生中就再不破例。有证据说明,在一段时间之后,他如果不读上十五分钟的书就简直无法入睡。

解决的办法并非一定是就寝前十五分钟。这十五分钟或许是一天的其它什么时间。即使是在排得最满的时间表中,大概也会有不止十五分钟的空余时间在什么地方藏着。

十四五解读篇(4)

一、诸家整理之分析

“乘”简由8、9、10、11、12等五支简组成,释文如下:[2]

少半乘少半,九分一也;半步乘半步,四分一;半步乘少半步,六分一也;少半乘大半,九分二也;五分乘五分,廿 8 五分一;四分乘四分,十六分一;四乘五分,廿分一;五分乘六分,卅分一也;七分乘七分,?c九分一也;六分乘六分,卅六分一也;六 9 分乘七,?c二分一也;七分乘八分,五十六分一也。 10 一乘十,十也;十乘万,十万也;千乘万,千万。一乘十万,十万也;十乘十万,百万。半乘千,五百。一乘百 11万,百万;十乘百万,千万。半乘万,五千;十乘千,万也;百乘万,百万;半乘百,五十。 12

本组简所记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分数相乘,为第8、9、10号简,后一部分主要是整数相乘,为第11、12号简。观察发现,这两部分都不是一般情形的乘法,前者乘数与被乘数所涉及的分数包括半(1/2)、少半(1/3)、四分(1/4)、五分(1/5)、六分(1/6)、七分(1/7)、八分(1/8),这些分数可以说很可能是人们最早认识的基本分数。整数部分的情况也相似,涉及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这些数字都应是当时人所掌握的用于记数的基本数字单位。

简文的记载比较混乱,彭浩、郭世荣、郭书春、洪万生、苏意雯等先生均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对部分简文试作了调整,但因为没有理清简文抄写出错的原因,所以无法得到完满的结论。

各家整理后的释文分别作:

(1)、郭世荣先生:[3]

半(步)乘半(步),四分一[也];[4]半(步)乘少半(步),六分一也;少半乘少半,九分一也;少半乘大半,九分二也;四分乘四分[也],十六分一;四[分]乘五分,廿分一[也];五分乘五分,廿五分一;五分乘六分,卅分一也;六分乘六分,卅六分一也;六分乘七,?c二分一也;七分乘七分,?c九分一也;七分乘八分,五十六分一也。一乘十,十也;一乘十万,十万也;一乘百万,百万[也]。十乘千,万也;十乘万,十万也;十乘十万,百万[也];十乘百万,千万[也];百乘万,百万[也];千乘万,千万[也]。半乘百,五十[也];半乘千,五百[也];半乘万,五千[也]。

(2)、郭书春先生:[5]

一乘十,十也;十乘万,十万也;千乘万,千万。一乘十万,十万也;十乘十万,百万;半乘千,五百;一乘百万,百万。十乘百万,千万;半乘万,五千。十乘千,万也;百乘万,百万;半乘百,五十;少半乘少半,九分一也;半步乘半步,四分一也;半步乘少半步,六分一也;少半乘大半,九分二也;四分乘四分,十六分一也;四分乘五分,廿分一也;五分乘五分,廿五分一也;五分乘六分,卅分一也;六分乘六分,卅六分一也;六分乘七分,?c二分一也;七分乘七分,?c九分一也;七分乘八分,五十六分一也。

其中,简11、12郭书春先生以为应校正作:

一乘十,十也;一乘十万,十万也;一乘百万,百万。十乘千,万也;十乘万,十万也;十乘十万,百万;十乘百万,千万;百乘万,百万;千乘万,千万。半乘百,五十;半乘千,五百;半乘万,五千。

(3)、彭浩先生主要对简11、12作校正:[6]

一乘十,十也; 11 十乘千,万也; 12 十乘万,十万也; 11百乘万,百万; 12 千乘万,千万。一乘十万,十万也;十乘十万,百万。一乘百万 11,百万;十乘百万,千万。半乘百,五十;半乘千,五百。半乘万,五千。 12

(4)、苏意雯、洪万生等仅就细微处作了校注,未对简文的顺序作调整,盖其认为“此题就算不重排,亦不影响对题意的了解”。[7]

综观上述诸种校正,可知诸位先生的处理有以下不同:

1、 “乘”简,除苏意雯、洪万生等认为可以无须调整简文顺序照录外,其他先生认为应该作相应的调整。

2、 在简8、9、10与简11、12这两部分简文的顺序上,郭书春先生认为应该将简文11、12置于8、9、10之前,以为“盖先民认识‘数’时,当先认识整数,后才认识分数。”[8]而郭世荣、彭浩则仍保持简8、9、10在简11、12之前的顺序。

3、 对简8、9、10与简11、12两个部分而言,简8、9、10彭浩未作简文顺序调整,而二郭作了调整,结果却不同;简11、12,彭浩及二位郭先生均作了调整,二郭所作的调整相同,但与彭浩的调整不同。

所以,总的来说,对于“乘”简,诸位先生所作的校正没有完全相同的。对于上述区别,我们认为:

“乘”简所存在的问题应该如彭、二郭一样给予整理,而非如苏意雯、洪万生等原样照录,以解决简文顺序混乱的问题;简8、9、10与简11、12的位置无须如郭书春先生所说给予调整,因为竹简出土时这五支简的相对位置保存的十分完好,是前后一一相连的,此种现象当非偶然,说明它们在书中的顺序确实如此,故整理时应尽可能尊重原貌;各位先生的调整有得有失,但未给出一个完全正确、通畅可读的简文顺序。

二、从简文分栏书写的角度对“乘”简的重新分析

如前述所说,各位先生的调整各有得失,例如彭浩先生调整以后,“十乘千,万也;十乘万,十万也;百乘万,百万;千乘万,千万”及“半乘百,五十;半乘千,五百。半乘万,五千”部分要比未整理时更为合理些,然而其他部分简文却仍然比较零乱,显然未能达到整理的最终目的。其他的校正也存在类似的情况。那么,这组简文究竟应作如何调整呢?

对于简11、12,我们不妨先可以看一看下面分栏写的简文,这部分简文作四支简、分三栏书写,而所记的内容则与简11、12完全相同,具体情形如下:

第一栏 第二栏 第三栏

一乘十,十也 十乘万,十万也 千乘万,千万 第一支简

一乘十万,十万也 十乘十万,百万也 半乘千,五百[9] 第二支简

一乘百万,百万 十乘百万,千万 半乘万,五千 第三支简

十乘千,万也 百乘万,百万 半乘百,五十 第四支简

上述四支简文,依据分栏格式的正确读法,显然应该首先读第一支简的第一栏“一乘十,十也;”次读第二简的第一栏“一乘十万,十万也;”再读第三简的第一栏“一乘百万,百万;”接着读第四支简的第一栏“十乘千,万也;”然后读第一支简的第二栏“十乘万,十万也;”依次类推,读至第四简的第三栏“半乘百,五十”。那么,这四支简的简文读作:

一乘十,十也;一乘十万,十万也;一乘百万,百万;十乘千,万也;十乘万,十万也;十乘十万,百万也;十乘十万,百万也;十乘百万,千万;百乘万,百万;千乘万,千万;半乘千,五百;半乘万,五千;半乘百,五十。

但是,当没有采取这种与分栏书写格式相应的读法,而错误地采用一支简读完再读另一支简的方式读时,即自第一支简的第一栏开始,续读第二栏,再读第三栏,接着读第二简的第一栏,依次类推,以至第四简的第三栏,则这四支简的简文应该读作:

一乘十,十也;十乘万,十万也;千乘万,千万;一乘十万,十万也;十乘十万,百万;半乘千,五百;一乘百万,百万;十乘百万,千万;半乘万,五千;十乘千,万也;百乘万,百万;半乘百,五十。

这正好与简11、12所记一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即《算数书》作为一个抄本,其辗转传抄并非仅仅一次,而应经过两次以上,大概最初所照抄的《算数书》的本子中这一部分简文系分栏书写,其格式如上述所示,分三栏,共四支竹简。并且,由于抄写时大意,抄写者在抄写此段简文时不慎将第二、第三支简第三栏的相邻文字抄反了。后来再次传抄时,由于抄写者没有弄清这段简文是分栏书写的,而抄写格式由分栏变为不分栏,故对简文自右而左的读取方向未作相应的考虑,而是从第一支简的第一至第三栏纵向抄起,次及第二、三、四简,以致使原本十分通畅的简文读起来十分混乱。[10]

所以,简文11、12在《算数书》祖本中书写格式的原貌应该如上面四支简所示,进而,张家山《算数书》中这段简文调整后的释文顺序应该如前述采取第一种读法时所示。

同样的情形在简8、9、10中也存在,但这一部分简文在抄写时没有犯上述错误,当我们将它恢复为分栏的状况时,简文的规律性更为明显:

第一栏 第二栏 第三栏

少半乘少半,九分一也 五分乘五分,廿五分一 七分乘七分,?c九分一也 第一简

半步乘半步,四分一 四分乘四分,十六分一 六分乘六分,卅六分一也 第二简

半步乘少半步,六分一 也四乘五分,廿分一 六分乘七,?c二分一也 第三简

少半乘大半,九分二也 五分乘六分,卅分一也 七分乘八分,五十六分一也 第四简

上述三栏,每一栏的四个式子可相对的表示为:1/n×1/n、1/(n-1)×1/(n-1)、1/(n-1)×1/n、1/n×1/(n+1)。[11]可知,简文8、9、10在《算数书》祖本中也应是如上所示分三栏、四支简书写,抄写者在抄写时因为未如原书那样分栏,对此作了相应的调整,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竹简行文情况,所用竹简也由四支变为三支。

简言之,“乘”简在祖本《算数书》中的书写格式应作如下:

少半乘少半,九分一也 五分乘五分,廿五分一七分乘七分,?c九分一也 第一简

半步乘半步,四分一 四分乘四分,十六分一六分乘六分,卅六分一也 第二简

半步乘少半步,六分一也四乘五分,廿分一 六分乘七,?c二分一也 第三简

少半乘大半,九分二也 五分乘六分,卅分一也七分乘八分,五十六分一也第四简

一乘十,十也 十乘万,十万也 千乘万,千万 第五简

一乘十万,十万也 十乘十万,百万也 半乘千,五百[12] 第六简 一乘百万,百万 十乘百万,千万 半乘万,五千 第七简

十乘千,万也 百乘万,百万 半乘百,五十 第八简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将“乘”简简文的顺序调整如下:

少半乘少半,九分一也;半步乘半步,四分一也;半步乘少半步,六分一也;少半乘大半,九分二也;四分乘四分,十六分一也;四分乘五分,廿分一也;五分乘五分,廿五分一也;五分乘六分,卅分一也;六分乘六分,卅六分一也;六分乘七分,?c二分一也;七分乘七分,?c九分一也;七分乘八分,五十六分一也。一乘十,十也;一乘十万,十万也;一乘百万,百万。十乘千,万也;十乘万,十万也;十乘十万,百万;十乘百万,千万;百乘万,百万;千乘万,千万。半乘百,五十;半乘千,五百;半乘万,五千。

[1] 彭浩著:《张家山汉简〈算数书〉注释》,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郭书春:《〈算数书〉校勘》,《中国科技史料》,22卷,第3期(2001年);郭世荣:《〈算数书〉勘误》,《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第30卷第3期,2001年;洪万生、林仓亿:《〈算数书〉部分题名的再校勘》,HPM通讯,第五卷第二、三期合刊;苏意雯、苏俊鸿、苏惠玉等:《〈算数书〉校勘》,HPM通讯,第三卷第十一期,2000年。

[2]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页250。

[3] 郭世荣:《〈算数书〉勘误》,《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第30卷第3期,2001年,页277。

[4] 方括号中的字系郭氏所补,圆括号中的字则是其认为应该删除的。

[5] 郭书春:《〈算数书〉校勘》,《中国科技史料》,22卷,第3期(2001年),页204。

[6] 彭浩著:《张家山汉简〈算数书〉注释》,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页40—42。

[7] 洪万生、林仓亿:《〈算数书〉部分题名的再校勘》,HPM通讯,第五卷第二、三期合刊第七版;苏意雯、苏俊鸿、苏惠玉等:《〈算数书〉校勘》,HPM通讯,第三卷第十一期第十三版,2000年。

[8] 郭书春:《〈算数书〉校勘》,《中国科技史料》,22卷,第3期(2001年),页204。

[9] 此句原本应该与下一句“半乘万,五千”位置交换,为便以后面的论述,作如此处理。

十四五解读篇(5)

我们学校的校本教材是《经典润泽童年》,它是在德州市教研室提出的240首必背诗词的基础上,组织老师又精心挑选了120首。全书共12册,每学期一册。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认知水平,一二年级每学期20首,三四年级每学期30首,五六年级每学期40首。这样,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诗词积累量达到了360首。

二、 学习主题

1.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一些著名的诗人及著名的诗句。

2.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所学古诗词并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深意。 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提高学生朗诵古诗词的水平。

3.通过古诗词的阅读和欣赏,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三、活动安排

1.诵读时间

(1)每日一读,每天上午和下午语文课前五分钟,进行诵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

(2)每周一课,每周安排在周一下午,进行集体诵读,老师给学生下载音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正音断句,务求语音正确流利,达到熟读成诵的水平。

(3)利用每天上午大课间的时间,师生随音乐节奏共同吟诵古诗词,做古诗韵律操,在背诵的同时达到肢体运动的效果。

2.在诵读诗文的进程中,学校将举行古诗文诵读阶段性活动。

本学期具体安排如下:

年级时间活动内容活动策划

一—六年级第四周诗配画展示纪莹莹

三—六年级第八周诗词中的节日手抄报比赛张维

四—六年级第十二周古诗韵律操展演李建敏

一—六年级第十七周诗词诵读比赛各班主任

四、教学进度

每一学期开始,各年级根据教材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四年级上册共30首,每周计划学习两首,十一周是《诗词中的春天》,对学过的诗词进行梳理总结。第十七周学校举行诵读比赛,第十八周老师对本班级在这一学期校本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汇报。

周次

(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第一周杂诗十二首(之一)与诸子登岘山反复诵读、配乐吟唱

第二周过故人庄送元二使安西反复诵读、品读解意

第三周古朗月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品读解意、感悟升华

第四周关山月 赠花卿品读解意、感悟升华

第五周月夜忆舍弟 黄鹤楼背诵积累、深化感受

第六周滁州西涧 登科后配乐吟唱、积淀语言

第七周钱塘湖春行鸟配乐吟唱、积淀语言

第八周泊秦淮过华清宫品读解意、感悟升华

第九周夜雨寄北 送春故事导入、品读解意

第十周题西林壁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配乐吟唱、积淀语言

第十一周诗词中的春天反复诵读、品读解意

第十二周游山西村 示儿品读解意、感悟升华

第十三周梅花绝词(其一) 观书有感品读解意、感悟升华

第十四周雪梅(其一) 江上故事导入、品读解意

第十五周初秋行圃花影故事导入、品读解意

第十六周戏答元珍海棠联系实际、积淀语言

第十七周诵读比赛诵读比赛

第十八周总结汇报总结汇报

五、教学内容

一二年级:每学期20首。三四年级:每学期30首。五六年级:每学期40首 。

在进一步做好古诗词诵读任务的同时,我们还会补充相应的其它任务,以扩大经典诵读的影响和成效。

六、实施要求

学校在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把经典文学诵读的教学向课外延伸,为在这方面有爱好和能力的同学创造更好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1.开设古诗诵读课,纳入校本课程表。

2.学科整合。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开展古诗校本课程教学和学生诵读兴趣的培养:语文老师进行古诗词诵读教学,音乐老师选择其中古诗词配曲教学生演唱,美术教师选其中的古诗词进行诗配画,让学科之间因古诗词而融合,让经典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

3.围绕古诗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七、评价活动

1.每个学生一本《笔尖上的诗词》随时填写自己的背诵记录和感悟,学期末每班选五本进行评比。

2.把诗词诵读与传统节日结合起来。传统节日到来时,我们都会让学生吟诵诗词中的节日,并画成手抄报进行展示。同时举行演讲比赛,唱古诗,我为古诗来配画,根据图画猜古诗,飞花令比赛等等。

3.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班级诗词诵读比赛,对各班在背诵古诗词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同学给予奖励,鼓励学生不断提高背诵古诗词的数量和质量;对班级、教师,也要进行表彰。

4.节目展演,每班编排一个古诗词有关的节目,期末进行展演。

八、成果

从学校开展经典诗词诵读活动以来,我们自编校本教材,举办各种活动,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1.校报《花雨》在今年的六月份创刊了,名字的含义是教育如花,诗词如雨。主要介绍学校诗词诵读的情况,推荐学生积累背诵诗词名句。

2.学校每学期结合传统节日举行教师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上学期是“寄情端午 诵读华章”诗文诵读大赛。本学期是“同心邀明月”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

3.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我把举行的活动,反思记录下来,发表在《宁津县教学研究通讯》上。

十四五解读篇(6)

近几年高考全国文综试卷历史部分试题中材料式选择题型,要求阅读材料,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科学思维,做出正确分析和判断。笔者分析认为部分学生对此类试题的解答失分较多的原因就是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差,抓不住关键词语,找不着有效信息。要想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要深入研究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意识,启发、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学习方式。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关键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流畅地阅读,有理解地阅读,学会在阅读中思考,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一、利用课本进行“问题式”阅读训练

这是我们常用的能力训练方法。所谓“问题式”阅读法,就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把课本知识转化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边阅读边回答问题。它适合于知识点较密集,重、难点较集中的学习内容。采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阅读选编问题很重要,要求选编的题目与课本内容密切联系,主要知识点都应在题目中显示出来,而且题目要体现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难度要适中,以大多数学生通过阅读都能得出正确答案为宜。学生带着题目有针对性地去看书,到课本中找答案,通过动眼、动手、动脑,有利于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依照课本去解答题目,能够准确而简明扼要地得出正确答案,有利于学生答题的规范化,提高解题能力。

二、对课本阅读课进行“语文式”阅读训练

这种阅读方法就是让学生用类似学习语文的方法去阅读历史课文。使用这种方法阅读时,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逐段、逐句、逐字地通读,先找出知识点,排一排知识层次,再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概括,对看不懂的疑难问题作上标记。教师在学生阅读时要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考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讲解。阅读课要求较简单,采取这种阅读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避免教师讲解过多而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

三、识图阅读分析训练

历史和地图关系十分密切,历史课本上有许多的插图,和历史课本相配套的有历史地图册,这是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工具。“地图式”阅读法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历史知识的时候,充分重视地图的作用,认真读图,分析地图,记忆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历史知识、历史信息,并能够做到图文转换,应用地图说明问题,用语言文字准确叙述图中所示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如高三复习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分布时,我设计了一个比较式问题:“请阅读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分布特点,并用史地知识分析呈现这些特点的原因。抗日根据地分布又有何变化,说明变化的原因”。这样处理既加深了学生对图的印象,又锻炼了其分析能力。

四、中心段、中心句、中心词的典型阅读训练

如: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在陕西拜祭黄帝陵,共产党的祭文如下:“维中华民国某年某月某日,苏维埃主席,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恭遣代表林祖函,以鲜花束帛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陵。曰:……”该材料中的某年某月某日可能是:

A、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四月五日B、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C、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月五日D、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十月五日

答案B,我们找的第一关键词是苏维埃主席、红军。判断此事发生在正式取消番号、军队改编之前,所以把D排除,再由第二关键词国共两党判断,此事应该发生在国共关系发生重大转机之后,即西安事变后,排除A、C。

五、“比较、迁移扩展”阅读法

首先要进行比较阅读,即把同类内容的课进行对比阅读,找出它们的异同,得出一般规律,比如在学“资产阶级革命”这一主题可把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对比阅读,这样识记更容易,而且还能对比异同。其次要进行迁移扩展阅读,从而扩大知识面,畅游于阅读的王国。

总之,通过对学生进行以上几种阅读方法的训练,再加上学生通过学习自己不断总结出新的阅读方法,学生就能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只有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流畅地阅读,有理解地阅读,学会在阅读中思考,才能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思维等各种能力,更多的获取知识提高学生学史鉴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明斌.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历史教学.2009(10).

十四五解读篇(7)

新疆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学习汉语使用汉语的历史,国家和自治区政府也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学习。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努力,我区的双语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不能否认的是,少数民族汉语学习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数词的偏误便是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常见的偏误之一。

以下将借助实例,探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数词时在称述方面易出现的错误及原因。

一、年份的误读

误例一:“英国在1783年承认美国独立。”维吾尔族学生读这一句子时有不少人会将其中的数字读作“一千七百八十三年”,而这一数字在汉语中正确的读法是“一七八三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误读呢?我们发现在学生的母语维吾尔语中“1783年”是这样读的:

bir mi?耷 j?藓tt?藓 jyz s?藓ks?藓n yt?蘩-int?蘩i jil

一 千 七 百 八十 第三 年①

通过对比我们看到,汉语中年份的表达,大多采用直接读数的方法,只读每一位的单个数字而不读位数;但是在维吾尔语中年份的称读一般采用序数形式,即我们上文看到的“(第)一千七百八十三年”。这说明少数民族学生在称读年份时是按采用维吾尔语数词称读的思语言习惯,然后用汉语直译——这就是这类偏误的实质。

二、小数点后面的数字的误读

误例二:“我的答案是1.325,你的是多少?”不少少数民族学生会将其中的“1.325”读作“一点三百二十五”。而汉语中正确的读法是“一点三二五”。经过语的对比发现,“1.325”原来是这样用维吾尔语表达的:

bir pytyn mi?耷-din yt?蘩 jyz jigirm?藓 b?藓?蘩

一 整的 从一百千 三 百 二十 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这里误读的应该是关于小数称读的。在汉语中小数的称读只要按照“几点几几几”的模式直接读数即可,不需要读出小数点后的十分位、百分位等。但是在维吾尔语中,小数点之前整数部分都要按整数的读法读出并加“pytyn”(义为“整的,完整的”),但是小数点之后的小数部分读法就不能照此类推了,而要将十分位、百分位等都一一读出来并加缀从格附加成分。这样少数民族学生在称读小数时,就会出现如误例二中将“一点三二五”读作“一点三百二十五”的偏误了。

三、万以上大数字的误读

误例三:“今年我们家卖棉花挣了77400元。”少数民族学生可能会将其中的“77400”读作“七十七千四百”。在汉语中“77400”规范称读应是“七万七千四百”,而该数字在维吾尔语中称读则是这样的:

j?藓trni?蘩 j?藓tt?藓 mi?耷 t?尴t jyz

七十 七 千 四 百

汉语中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这些级数词。与此相对维吾尔语中只有“个、十、百、千、万、百万”这些级数词,却没有“十万、千万、亿”这几个级数词。这里着重要说的是“tym?藓n”(即万)这个数词,在书面语中一般不用,而用“on mi?耷”(十千)来表示。于是“七万七千四百”就变成了“七十七千四百”。除此之外,维吾尔语中还有“miljon”(即百万)和“miljart"(即十亿)这两个级数词。

探寻产生“七万七千四百”与“七十七千四百”这种差异的深层原因,我们从数学的角度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汉语中千位以上够十便向万位进一,维吾尔语中则是千位之前的倍数数字用相应数位的大小来称数。例如:“3万”在汉语中表示有三个一万,读作“三万”;在维吾尔语中“3万”的意义与汉语一致,但是读作“ottuz mi?耷”即“三十千”,表示这个数由三十个一千组成。由此例可以直观感受到,汉语数字以四位为一级,在这里以万为单位;维吾尔语以三位为一级,表示同样的数字用的单位却是千。再如:“891800”少数民族学生往往误读成“八百九十一千八百”。误例三中的“77400”按照汉语的四位为一级的方法,应读成“七万七千四百”,这是由于学生按照维吾尔语三位为一级的称读习惯,将“891800”用汉语直译成“八百九十一千八百”。很显然,万位以上的大数字称读错误是受维吾尔语中数字三位为一级的影响,这仍是属于母语的负迁移。

四、百位以上带零的数字的误读

误例四:学生称读类似于“506”这类的数字时往往会读作“五百六”,但是在汉语中正确的称读应是“五百零六”。一字之差,意义相差甚远。对于这类误读,溯源至学生的母语我们就可以发现,在维吾尔语中“506”确实读作“五百六”:

b?藓?蘩 jyz alt?藓

五 百 六

少数民族学生出现这类误读一般与维吾尔语中关于数词称读的一条规定有着直接关系。这规律是:数字中无论有几个零,而且这些零无论出现在哪个位置,都不读出(特殊号码如电话号码等的称读除外)。汉语中,零是一个基本数词,零的出现以及是否读出,这点相对复杂,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例中“506”在汉语中,这是三位数,其中有一个空位用零来表示;零处于百位数中的十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当读出零,读为“五百零六”;但是少数民族学生读这个数字时会按照维吾尔语的称读习惯,先在脑中用维吾尔语反映出这个数字,再用汉语进行直接翻译。那么少数民族学生就会将“506”误读为“五百六”。但是这样就产生了歧义,到底称读的“五百六”是“506”,还是“560”的简称“五百六”?还有例如“7006”这样的数字误读的情况,维吾尔语中按照一贯的零不读出的原则读为:

j?藓tt?藓 mi?耷 alt?藓

七 千 六

这种情况少数民族学生用汉语称读时就会将“七千零六”误读为“七千六”又与前例产生了同一类的歧义情况。

还有,在前文第一点“年份的误读“中,除了“1783”误读为“一千七百八十三”外,其实还有一种更为复杂的误读情况,例如:“今年是2013年”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会将句中的“2013”读作“两千十三”。在学生的母语中寻找其原因,我们可看到“2013”用维吾尔语是这样表达的:

ikki mi?耷 on yt?蘩

二 千 十 三

按照母语称读的习惯读出来的当然就是“两千十三”了。

五、分数的误读

误例五:2/5少数民族学生在用汉语称读此分数时,可能会将其误读为“五的二”,在汉语中这个分数的正确称读应是“五分之二”。而在维吾尔语中的称读如下:

b?藓?蘩-tin ikki

从五 二

这类分数误读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双语有关分数的数学表达方式中来寻找。汉语按照“几分之几”的模式称读真分数,分母在前,分子在后。如例中的“2/5”读作“五分之二”。维吾尔语在称读此类分数时,同样是分母在前,分子在后,但分母为从格形式的基数词(在分母后加-tin或-din,如果是清辅音结尾的词加-tin;是元音或浊辅音结尾的词则加-din[1]),分子为主格形式。

误例“b?藓?蘩-tin”(即“五的二”)中的“-tin”这个从格形式表示一个整体分五份,这五份中的两份,就是五分之二。维吾尔语表示分数的这种形式其实与古汉语是一致的。“五分之二”是古汉语残留的表现。将古汉语翻译为现代汉语就是“五份的两份”。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学生在称读分数时,用维吾尔语的分数称读习惯称读出的分数是和古汉语的分数称读相似。

这种类似于古汉语的维吾尔语分数表达习惯,虽然在双语的数学含义上相一致,但这却成为少数民族学生用汉语表达分数的错误导向;对少数民族学生称读分数产生了不小的干扰。

六、“二”与“两”的误读

误例六:(1)这次班里只派两名学生参赛。将“两名”误读为“二名”。

(2)我们宿舍在9号学生宿舍楼的二楼。将“二楼”读作“两楼”。

汉语中“二”表示“2”这个数目。《现代汉语词典》“二”的解释是“数目,一加一后所得”。对“两”的解释是“一加一个得两个”。“二”和“两”虽然意义相近,但是用法不完全相同。

在读数目字、小数、分数、序数时,用“二”不用“两”。例如“一、二、三、四”“六点五”“九分之二”“二叔”“第二”。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例如“两对”“两个”“两双”。

在例(1)中“两名学生”的“名”是一般量词,所以应读“两(lia?耷214)”不读“二(?鬢51)”。而例(2)中“二楼”的“二”是序数词,所以应读“二(?鬢51)”

不读“两(lia?耷214)”。

少数民族学生误读这两个数词的情况说明,他们对目的语即汉语数词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不够牢固。

以上出现的六类误读是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初始初级阶段还未形成一定的系统前,才有可能产生的偏误。究其产生的深层原因,我们可以看到在本文中除去第六种外其他五种偏误的产生均由母语的负迁移引起。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时是以母语——维吾尔语作为支撑的。一般少数民族学生在听到或看到汉语时,反映在脑中的应该首先是维吾尔语,然后再将脑中的维吾尔语信息按照维吾尔语的表达习惯与汉语进行一一对应式的翻译,这就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表达时出现各种偏误甚至错误。在此建议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时,以熟练掌握目的语为最终学习目标,在学习中尽量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多做练习,增强汉语语感,树立学习汉语的自信,以减少回避陌生疑难知识点的不良学习习惯。

注释:

①本文采用宽式国际音标记录维吾尔语例句。

参考文献:

[1]马维和,李玉梅.现代维吾尔语格的分类[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VOL4(2).

[2]李玲.现代维吾尔语“从格”的形式和意义[J].语言与翻译(汉文)1995(1).

[3]朱丽娟.从母语负迁移看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J].漳州师范学院,2012,6.

[4]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王继青.语数词对比分析[J].和田师范学校校报 汉文综合版,2007,VOL27(6).

[6]徐春兰.基数词称读法对比研究[J].语言与翻译(汉文),2003(2).

十四五解读篇(8)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关于情节严重的传销或者变相传销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法释?2001?11号)在《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今年第三期上刊出后,公报编辑部不断接到读者来电话反映,说该司法解释中规定“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定罪处罚,可他们翻看手中的刑法,竟然在第二百二十五条中找不到第(四)项,该条只有三项,是不是公报登错了?

鉴于不少读者对此存疑,现作统一答复。

凡是在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中没有找到第(四)项的读者,问题出在你们手中持有的是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后的刑法版本。

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还对刑法进行过一次修正,修正案于同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七号公布施行。在这个修正案中,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后增加了一条,作为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第一百七十四条、第一百八十条、第一百八十一条、第一百八十二条、第一百八十五条等6条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另外还将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增加了一项作为第三项,内容是:“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的;”原第三项改为第四项。

这次修正对刑法的影响是很大的。希望仍在使用1997版本刑法的读者,应尽快根据修正案对手中的刑法条款进行修改,或者换用新版本的刑法,以便正确执行法律。

十四五解读篇(9)

古代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以其自身的魅力展现于世界文化之林。西安作为这一文化的发源地,在世界享有盛誉,其文化底蕴博大深厚。又兼有旅游城市这一美称,所以,对西安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素质,而且对于宣传西安的传统文化,提升西安的文化底蕴,扩大西安在世界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对古诗词如何进行教学呢?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在此,我主要分为五步来进行:

1、精选内容。

中国古代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庞杂错节,如何在这浩如烟海的内容中去选择适合小学生学习的诗词呢?我通过分析唐诗宋词,根据诗词的思想内容,把它们分成了六类(当然,这种分类也参考了一些资料,以及一些语文教研组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的建议):边塞诗、送别诗、闺阁诗、宫怨诗、咏物诗、咏史诗。在编写教材时,我把每类诗都精挑细选,把适合学生学习的诗词编写进去,本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安排教材。教材中涉及的都是一些能经久流传的诗词。如王昌龄的《出塞》、《闺怨》,李白的《玉阶怨》、《金陵酒肆留别》等。这样通过归类,学生对诗词就有一个全面、系统、清晰的认识。通过螺旋上升的安排教材,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感觉轻松、有趣了。

2、制订目标。

通过研究学生年龄特点,针对学生实际,结合新的《课程标准》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我制定了如下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3、增加学生的诗词识记量,四年下来积累古诗词140首;4、营造西安浓厚的文化氛围,宣传古城西安,提升西安在世界的影响力。

3、研究计划。

这次研究,我主要把它分成四大步来完成:即在三年级完成学生对唐诗兴趣的培养,了解唐诗,走进唐诗,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唐诗,并能自己解释较简单的诗句,识记三十五首唐诗;四年级进一步发展学生对唐诗的兴趣,热爱唐诗,主动走进唐诗,并能理解诗句意思,受到情感的熏陶,和作者能产生共鸣。了解一些著名作家(如李白、杜甫)的字、号、生平、作诗风格等,识记三十五首唐诗;五年级进一步理解古诗,体会感情,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诗词的意思表达出来,升华情感。初步了解宋词,知道宋词的基本体式及词的基本知识,识记三十首唐诗、五首宋词;六年级深化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理解诗词的能力,并尝试写有规范格律的诗词,掌握十五首唐诗,二十首宋词。总之,经过四年学习,接触唐诗一百一十五首,宋词二十五首,理解140首古诗词的意思,掌握诗词的基本知识,对诗词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4、组织实施。

四年的学习,本着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来进行。在组织学生上课时,我主要分为六步来完成。即忆、读、悟、议、导、赏。忆,即回忆上一首诗,背诵上一首诗,并作简明扼要的解释;读,读古诗,如《出塞》一诗,先读古诗,自己揣摩诗词的停顿,重音,读熟以后,学生做简单的交流,通过交流,知道这是一首边塞诗;悟,即领悟诗情感,并能加上自己的理解读出诗的情感来,如《出塞》一诗,学生能读出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本诗表达了战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议,讨论。理解古诗中关键字的含义,能通过关键字深化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如《出塞》中的“但”字,就真切的表现了战士对和平的渴望;导即引导,引导学生了解单个字的意思,知道单个字的意思后,通过关键字的理解,全面理解古诗;赏即欣赏,在全面理解诗词后,欣赏古诗词的美点,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诗词的意境。

十四五解读篇(10)

课题内容

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主题图出现5个省(市)、自治区的总人口数,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

亿以内数的读法

例1北京天坛图。呈现首都北京市人口数。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算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例2读含两级的数。

亿以内数的写法

例3写含两级的数。通过电视新闻呈现亿以内的数,让学生对照数位表写出相应的数。渗透环保教育。

例4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例5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例6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数的产生

介绍古时人们的记数法、记数符号(数字),介绍阿拉伯数字,自然数。

十进制计数法

介绍数位顺序表,由万级数位扩展到亿级数位;介绍十进制计数法。

亿以上数的认识

例1读含三级的数。

例2写含三级的数。

例3将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将非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计算工具的认识

介绍算盘、电子计算器。

用计算器计算

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探索计算规律。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3.教学重难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

内容:P2-4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具:图片和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4)从200一百一百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一万一万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新知

1、“做一做”的1题数数

2、“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2亿以内数的读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练习一的:3-5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及其意义。

2、熟练地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了解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意义。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复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1、谁能说出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

2、亿以内的数位是怎样分级的?

3、小黑板出示:读出下列各数。

326801458005205000

(要求:说出万级和个级上各有什么数,分别读作什么,然后再合起来读)

1、学生说出计数单位和相对应的数位。

2、学生说出个级和万级。

3、学生读数:

32680读作三万二千六百八十

145800读作十四万五千八百

5205000读作五百二十万五千

了解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1、投影出示:分别说出下面每个数中的“2”在什么数位上,表示什么?

7265056245002845000

2、说出下列各数是由几个千万、百万、十万、万……组成的。

5670007035000

4008000030200000

1、学生先讨论再回答:

72650中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

5624500中2在万位上,表示2个万;

2845000中2在百万位上,表示2个百万。

2、学生讨论回答。

巩固练习

1、小黑板出示:读出下列各数

40500009008300038000400

2、投影出示:

(1)56850549是()位数,最高位是()位,从左往右起,5分别表示()请读出万级上的数。

(2)在54后添()个0,这个数是五十四万。在63后添()个0,这个数是六千三百万。要把12345变成一千二百三十四万,应该()。在96中间添()个0,这个数才是九百万零六。

3、游戏:用0、1、3、5、7组成四个不同的五位数,再读出来。

1、学生先分级再读数。

4050000

90083000

上一篇: 虎钳实训总结 下一篇: 高职英语教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