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科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01 10:51:02

生理科学论文

生理科学论文篇(1)

从哲学的视角看管理,其本质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体系中的人,通过经济、行政、法律、教育等方式,运用数学模型、计算机技术、系统科学等方法和手段,对自然资源、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社会关系等,进行规划、控制、协调等活动,使之从无序到有序,产生良好效益,实现人类活动目标的过程。

管理既然是这样一种活动过程,就不可避免会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和不恰当的错误的管理之分,因此,笼统地说“管理是生产力”是不科学的,应该说科学管理是生产力。

科学管理理论是基于泰罗科学管理基础之上更为深刻的认识,即按照客观世界内在规律和人性发展的客观需要进行管理活动,重视定量分析和战略规划,强调哲学思维和方法对管理的指导作用,把管理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发展需要统一起来,按照人类共同的道德价值观,坚持自然、社会、人本身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管理看成是一个不断和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复杂的过程。

第一,管理是主体按照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通过自主性活动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社会越发达,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复杂性呈现给我们的也越多,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认识和处理问题难以发现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因此,成功的管理必然是在变化中寻找本质和规律并适应其发展。

第二,管理必须适合和满足人性发展的需要,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管理思想发展史表明:在从一种管理方式演变成另一种管理方式的过程中,生产力发展导致经济组织形式变化是根本原因,人性发展的新需要是重要条件。高等教育的普及提高了人的科学文化水平,网络空间构成的虚拟世界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往群体劳动、集中生产基础上形成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的要求,自然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时代开始了。

第三,整体性思维、复杂性思维、过程哲学思想是现代科学管理的哲学方法论基础。管理活动作为一项综合性活动,涉及许多方面内容,自然科学方法、社会科学理论、技术科学成果以及关于人的科学的新认识是科学管理赖以存在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没有这些学科的进步就没有管理学的发展。

第四,坚持自然、社会、人类可持续发展是科学管理的显著特征。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过多人口形成的物质需求压力,人类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及不合理的分配方式,使自然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出现了土壤沙化、资源短缺、森林面积减少、气候异常、各种污染加剧等一系列后果。这些结果的出现进一步加大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种族之间的利益纷争,导致国家、地区间矛盾冲突不断,影响人类和平发展。

第五,科学管理要以人类共同利益和价值观为最高准则。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许多问题的解决仅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是不行的,需要全球各国通力合作,从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加以解决。任何个人、组织、国家都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牺牲人类共同的幸福。

科学管理是生产力,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力。传统的生产力概念是建立在牛顿力学机械观线性思维基础上的,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其不足之处在于:一是把人放在和自然界完全对立的基础上,忘记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依赖自然,应当与自然界共繁荣,而不是征服自然。二是只看到了物质生产力,忽视了精神生产力和人自身的生产力。固然,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决定政治生活和其他生活的前提。但是,自从有人类以来,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而且,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成为社会越来越重要的内容,成为推动物质生产进步,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核心。

用系统论观点和复杂性思维方式及过程哲学思想认识生产力。生产力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是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是处在不同生产关系体系中的人,能动地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产资料,创造精神财富,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统一体。其中社会生产力包含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人自身生产的能力。

自然生产力,“就是客观存在于生态自然界同时又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并直接、间接影响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的总和,是自然界的自然力和生产力的统称”。自然力就是自然界天然形成的与人的劳动无关,影响和作用于人们生活的力量。在人类早期,自然力对人们的生活和劳动起了根本性作用,决定了国家民族的富足程度。正如马克思所说:“由于自然条件的生产率不同,同量劳动会体现为较多或较少的产品或使用价值。”由于人类活动能力的提高,部分自然界成了打上人类烙印的“人化的自然”或称人的思想“物化的世界”,从而形成一种非天然的自然界的劳动生产力。这种非天然的自然界的生产力已经成为制约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外在力量。

社会生产力是以实践着的人为主体和终极目标的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人本身生产力的复合体。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社会生产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生命的生产的有机统一,社会生产力因此有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人的生产力三个方面。“不应把社会活动的这三个方面看作是三个不同的阶段,而只应看作是三个方面……从历史的最初时期起,从第一批人出现时,三者就同时存在着,就是现在也还在历史上起着作用”。

第一,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必须进行物质生产。物质生产力是人们利用工具,把自己的劳动作用于劳动对象,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包括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具有实践能力的人。马克思曾经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分,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工具进行生产。生产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劳动对象的扩大,都离不开生产中人的力量。物质生产力提供的物质财富数量和质量决定社会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也直接影响人类精神生产的能力。因此,在人类发展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追求物质生产力发展成为人们活动的最高目标,经济增长是实践活动的中心内容。

第二,当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积累了大量财富,精神劳动从物质劳动中分离出来,真正的精神生产便出现了。精神生产力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基础上,发展自己思维、情感、意志、审美、创造性等精神品质的能力,包括思想及其物化的技术形态和制度产品。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认为,“思想与意识的自由对生产力影响很大”;还说,艺术家通过他的作品,对人类精神意志,对社会生产力发生作用,但是要享受艺术事先必须具有购得它的物质手段,因此,艺术家对于物质生产,对于节约行为也具有提供诱因的作用。李斯特提出,生产力主要在于个人的智力和社会条件,一个国家通过改进其社会和智力条件,就能够运用现有的物质资本,使生产力提高十倍。精神生产力的成果表现为文学、艺术、政治、法律思想、科学、宗教,也表现为制度产品,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公共制度以及社会的公序良俗。精神生产力不仅是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且还是促进物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条件。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后,知识和信息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机器代替人的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人将越来越少,从事精神生产的人会越来越多,精神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由此推动人的发展,成为人类活动的价值追求。第三,人自身的生产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终极目标。人是社会生活和实践的主体,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以及种的繁衍是人活动的内在原动力。人类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自身生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口的生产。“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人口的生产既是一种自然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作为自然人繁衍后代,受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制约,每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只能提供一定数量人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只能提供一定社会条件下人最大的发展空间。第二,人的社会化。只有经过社会化的人才是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主体,社会化的过程是人的另一种生产过程。这种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实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形成人的社会化需要和适应社会的各种劳动技能,以及作为有尊严的人的交往能力、认识能力、审美能力;另一方面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活动,通过教育传授生产和生活知识、经验,培养适合特定社会要求的道德品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通过教育,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得以继承,新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体系获得广泛传播,新社会的实践主体经过社会化和良好的教育,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第三,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迄今为止的一切社会,由于生产本身不发达、分配制度不合理,导致人总是处在片面发展和异化中。表现为劳动者为社会生产出财富的同时,却为自己生产出贫困。劳动者的各种需求、劳动能力的提高、体力和脑力的恢复、甚至生育和抚养子女,都被看成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被异化成机器的一部分,资本的奴隶,失去了人的尊严、自由和全面性。只有在社会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关系的根本性变革,真正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才能产生。

生产力是由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联接起来的有机整体。各种要素的结合方式、结合程度、结合效果反映了人的能动性力量,体现了科学管理的发展水平。如果把生产力的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比作鱼网的经纬线,那么科学管理就是使其成为具有捕鱼功能的鱼网的纽结。科学管理不是生产力的硬件——机器、厂房、设备,也不是生产力的软件——先进的科学思想、良好的职业道德,而是把生产力硬件、软件结合起来的组织件。科学管理是根据生产力总体变化规律,从整体出发协调生产力系统诸要素之间关系,使之达到优化状态的过程。科学管理是生产力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即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人作为生产力主体能动性的实现;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的制度文明建设。

生理科学论文篇(2)

1双语教学的目标和优势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医院校是培养中医师的摇篮。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全面提高中医药学生的外语能力,提高终生学习、获取信息与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很好地学习专业知识、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将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看,是要培养对国际医学教育和学科发展具有战略眼光的医学精英人才。从人才战略的高度看,双语教学追求的是人才素质和长期效应,绝不仅仅是学习英语医学术语,更重要是建立一个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热情以及英语应用能力的良好环境。

双语教学这种新型教学方式已被多数学生接受并支持。由于双语教学不同于以往的单语种教学方式,无论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还是对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是一个创新过程。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双语教学为学生增创了一个良好的听说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意无意间进行了英语听、说、读、写训练,增加了学生对外语的应用、沟通与交际能力,对学生日后顺利走入现代化社会,走向世界打下良好基础。

双语教学强调师生间的互动,强调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全方位的第二语言的交互,而不仅仅是在英语课堂上听英语教师从头到尾用英语授课。国灰即使教师在一堂课上完全采用英语进行教学,那也只能是一堂英语使用频率较高的课,包括英语课在内的整个语言教学都不能被称为“双语”教学。简言之,“双语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探索的一个新的突破口。

2中医院校中生理学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中医院校采用生理学双语教学主要存在下列问题:①生理学科本身属于过渡学科,增加了双语教学的难度。生理学是从形态学科过渡到机能学科的第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如果学生的思维方式及学习方式还来不及转换,就一下子被灌输大量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势必很容易丧失信心和失去兴趣。而生理学的重要性也只有到学习后继课程和临床课程时,学生才有体会。另外由于中医院校文理科兼收,大多数学生数理化基础知识欠缺,对生理学科的理解能力水平较差,同时又非母语讲授,无形中增加了教学难度。②大部分学生的专业外语基础较差,影响专业知识的理解。③任课教师大多来自非师范类专业,外语水平有限,英语口语及发音与学生有差异。④英文原版教材对学生来说价位高,内容多,较难理解,学生尚无合适的教材,无法对双语教学内容进行预习与复习。⑤中医院校生理课的课时相对较少,而专业课的内容原本就较多,要在相同的时间内,用双语教学讲授与中文授课相同多的内容,时间就显得比较紧张,授课速度难以放慢。

3提高生理学双语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方法

3.1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不仅专业要精深,英语好,还要求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教学本身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无论是生理课还是其他课的教学,教师若用外语授课,其授课的艺术性将受到影响。教师素质和使用“双语”的能力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先决条件,一定要用教师的英文水平、教学技巧及人格魅力来引起学生对双语学习的兴趣。

3.2保证专业教学水平教师在讲课中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引导学生思维、发现问题、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如果应用双语,一味考虑某一术语用英语怎么说,语法会不会出错,对学生来说是不是新单词,通观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和学生都没有放开,积极的课堂思维和师生互动没有了,学生充其量是多记了几个专业方面的英语单词和学习了一些课本上已经写明了的知识。所以,双语教学绝不能将专业学科上成了外语教学的辅助课,各个学科有其自身的知识点,这才是学生所必须学习掌握的,双语教学课不是外语课。千万要避免为了用英文而降低专业教学水平,那样就舍本逐末了[4]。

3.3合理进行教材和课件准备引进英文原版教材,并在此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重新进行节选原版教材,改写和编辑出合适的双语教学教材[5]。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均采用PowerPoint和Flash制备的幻灯片和动画,要求有大量的和高质量的图表、动画,尽量减少将课堂内容以条幅文字形式投影出来。采用这种课件和教学方法可以减轻教师英文授课和学生听课负担。

3.4定期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举行学生座谈会,根据反馈意见,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包括开设阶段性的小结和串讲、在实践课程(如实验和讨论课)上对英语教学进行补充强化。鼓励学生质疑,大胆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3.5创造良好外语学习条件学校应鼓励师生在校园内尽可能地多用外语进行会话交流。对外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学校可组织课外辅导,同时再开设专业外语讲座或培训计划;举办一些班、校级比赛活动,如用外语表演小故事、有趣的医学小知识、小品、短剧等,以增加学生对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

3.6借鉴成熟双语教学经验双语教学是先进的教育思想模式。积极推进双语教学需借鉴国内外双语教学经验,加强各院校间双语教学的交流活动,编制出合适的双语教学教材或讲义,根据院校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制定出适合本校双语教学的发展计划。

【参考文献】

[1]罗敏华,姚孟晖,文质,等.医学双语教学的初探[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24):156.

[2]卢丹怀.双语教学面临新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2001,10:55.

生理科学论文篇(3)

2高校学科生态位评价模型的构建

运用生态位理论评价高校学科建设情况,应主要进行两方面的评测:一是高校学科生态位的态与势的测定,二是高校学科建设的综合评价。本文在借鉴生态位理论与测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高校学科生态位评价模型的构想。

2.1学科生态位态势模型

学科生态位态势模型是整个学科生态位评价模型的基础和前提,包含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两方面。学科生态位宽度表明的是某一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竞争力的强弱,学科生态位重叠度表明的是学科多样性的大小。

2.1.1学科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宽度是从一个生态因子轴的角度研究的,学科生态位表明的是某一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占据的生存和梯度位置,会存在生存、发展和竞争三种状态。学科要生存就要有占有一定的资源和功能要素,要发展就要协调好内部构成要素关系,增加其竞争优势,积极进行管理创新,提升其综合竞争力。通过分析生态位的态势理论可知,学科生存力是一种“态”属性,学科竞争力则是一种“势”属性。要想提升学科的发展力,管理者必须提升其生存力和竞争力。

2.1.2学科生态位重叠度。

学科生态位重叠是学科在各个维度上的相似程度的度量,体现的是学科之间的相似性和利益冲突的频率。

2.2高校学科建设的综合评价

高校学科建设综合评价的具体评价过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2.2.1建立高校学科建设评价因子集。

以已经建立好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具体内容为基础,即可整理得到各层次指标的因子集合。

2.2.2归一化处理。

归一化处理的目的在于消除指标量纲,并实现指标变化范围的统一化。

2.2.3确定指标权重。

为了使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可行和有效,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综合比较各种赋值方法,结合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模型,特别是学科建设评价指标绝大多数都属于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特性,最好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

生理科学论文篇(4)

2、理工科院校的自身劣势我国的许多理工科院校原本都是从综合性大学中分离出来的专业性极强的院校,人文社科等学科发展起步较晚。多年来只有马列理论或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近几年来才开始设立文科院系,人文素养较高的教师不多。因此,理工科院校在自身历史沿革中就遗留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空白点。此外,高校从领导到学生重外语轻汉语、学生的汉语水平下降的现象十分普遍。多数学校将学生的四级英语考试成绩与学位授予相挂钩,而对学生的汉语水平并没有任何的硬性要求。许多学生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准备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汉语及人文素质的提高被忽略。相当一大部分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文采、文理不通、错别字连篇的情况时有发生。

3、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和办公自动化的实现,使用电脑写作已经逐渐替代了手工书写,许多软件早已能够自动识别错别字。电脑的使用和依赖使大学生的汉语水平退化,提笔忘字、书写错别字的情况屡见不鲜。而计算机网络在大学生的流行也使得一些不规范的汉字和表达方式被学生所接受,久而久之则会混淆视听,有损于学生在中小学时打下的汉语语言文字功底。而网络的普及和巨大作用也往往使大学生对此产生依赖,他们认为自己需要的东西在网络上都可以找到,不必再费尽心思死记硬背,这对理工科大学生放弃人文课程学习提供了借口。

二、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对策

大学应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为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深化改革、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1、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国家应全面推进哲学及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使全社会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使群众了解到人文素质教育与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密切关系,使全国自上而下地在思想上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在中学逐步取消文理分科,或改善现行的教育和考试制度,以启发式教育和思维训练为手段充分发挥中学人文素质教育应有的作用,为学生打下必要的、坚实的人文素质基础。

2、强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大学教育是他们进入社会前最后的系统化教育机会,也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关键的时期。理工科院校也必须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认识到人文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而人文素养教育尤其需要摒弃简单的说教和灌输,形成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感悟科学文化精神,沐浴科学文化传统的氛围,促进科学和人文的和谐发展。逐步完善理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增设大学语文等人文学科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使学生在掌握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在课程设置上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证。并可通过大学语文水平测试等形式促使学生积极学习。在课堂教学环节也应摒弃传统教学方式,以课堂讨论、分组辩论及多媒体教学等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此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读书活动、征文演讲比赛、辩论赛等,组织人文沙龙及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为大学生营建施展才华、增强人文素质的广阔舞台。邀请人文科学造诣较深的知名学者、专家讲学,在校园举办人文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

3、推动理工科高校人文学科建设理工科高校若想要改变自身原有的劣势,必须推动自身的人文学科建设。而由于各种原因,理工科高校的人文学科的师资力量有限,鼓励现有教师进修、深造,提高教师的人文学科专业知识成为首选的手段。此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应有针对性地引进文学、史学和哲学等专业的较高层次人才,向他们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通过科学研究推动自身的人文学科建设,并通过专题报告会和学术讲座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学校自身的科研成果,并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生理科学论文篇(5)

2、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的意义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不断改革中,对学生的科学探究及实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的精神和态度。所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中的核心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的意义主要在于将探究方法引入课堂,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科学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思想观念,体验科学探究乐趣,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在物理科学的世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个过称是一个重过程、重收集数据,而非计算的能力培养的过程。

3、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目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会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本身也会提出很多问题。这种课堂教学环境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同时会出现以下问题:有的教师因回答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导致被学生“牵着走”,不知如何将学生的讨论引向探究活动的核心;有的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知所措,从而采用置之不理的态度;有的教师对在学生探究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不懂得如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来逐步发展学生对科学问题的理解。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来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本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在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进行探讨。

3.1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逐步改革,教育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要求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改变以往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要向重视学生能力培养转变,使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既掌握了科学知识,又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学生全面进步。教学是“教”与“学”两个方面。老师和学生是“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体,所以他们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应该树立新型师生观,教师不能把自己当做绝对的权威,要让学生绝对服从,这样很容易把教师和学生对立起来,不利课堂教学的开展,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同时要敢于让学生亲自动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从而主动积极的去探究、去实践。例如:在学惯性时提出“生活中那些方面存在着惯性原理?”,在学摩擦力时提出“说说你身边存在的摩擦力”,这些开放式的问题,需要学生多体验生活,多观察生活,并能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中抽象出一些物理原理。而不是这些问题全部由教师们自己“唱了主角”,而学生则成了“观众”。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转变,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培养出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

3.2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是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它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

3.2.1培养学生的兴趣要注意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一门情感丰富、极具个性、易于激发人们想象力和探究能力的,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但传统的教学注重物理知识点的学习和解题技巧的学习,而缺乏对物理过程和各种物理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对科学的热爱。这样的教学方法是物理学显得呆板和枯燥,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利用身边的物理现象、实验等方法来刺激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将课本中理论抽象的知识、问题还原为鲜活的现实生活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在“凸透镜成像”这一节中,可以要求每位学生弄一个凸透镜,动手找出成像规律,并自制望远镜;上“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可以事先安排学生带一些常见乐器,让学生观察乐器发声时出现的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发声的变化;在摩擦力学习中,让学生通过骑自行车自己体会摩擦力的存在和方向。让学生亲自到日常生活中探索和实践,唤醒学生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2.2培养学生的兴趣要注意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信息表现形式多样,对于抽象的概念、原理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动画模拟现实过程,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如在讲重力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的演示跳伞员在空中降落,苹果从树上落下等自然想象,来激起学生的兴趣。

3.2.3培养学生的兴趣要注意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

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是一种积极的感觉,它是每个人达到自己理想之后一种自信的状态和一种满足的感觉。它能使学生产好好学习的愿望。所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也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的一种方法。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多肯定、多鼓励、多表扬。当学生正确回答出问题时,教师给予表扬;当学生不敢发言时,教师应给予鼓励;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委婉指出错误,并肯定其成绩。

3.3在提问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3.3.1从自然现象中提问

物理现象大量存在于自然中,引导学生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从自然现象中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如在学习比热容时,可以先讲述自然现象:夏天小刘和小董到海滩去玩,白天他们光脚走在沙滩上,觉得烫脚,所以他们到海里游泳,觉得海水很凉;而到晚上他们发现沙滩变凉了而海水却很暖和。根据这一现象学生提出:为什么白天海水温度低而沙子温度高?晚上海水温度高而沙子温度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加以引导,指出白天变热是吸热引起的,晚上变凉是放热引起的。这时学生又提出:白天都是在吸热,为什么沙子的温度比海水的温度高?晚上都是在放热,为什么沙子温度比海水温度低?从而引出比热容。这样步步引导学生在一个个连续问题中进行科学探究。

3.3.2从生活实践中提问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一门情感丰富、极具个性、易于激发人们想象力和探究能力的,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与人们的生活实践紧密相连。从生活实践中提问可以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自觉地把学到的物理知识与亲身体验到的事物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如为什么赛跑中裁判不以听到枪声计时?为什么百米运动员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等。从生活实践中提问,让学生观察生活,探究生活实践中蕴藏的物理道理,从而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3.3.3从物理实验中提问

生理科学论文篇(6)

(二)理想和信仰的缺乏对中国人来说,信仰的作用是“认识自己,连接世界”,而中国人的信仰本质是“爱,是救赎,是和谐”,信仰可以和理想一样,成为人生的灯塔。在调查中,21%的学生表示有信仰,64%表示迷茫,9%不清楚信仰是何物,6%明确自己没有信仰。李光耀曾表示,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变化取决于三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中国的下一代有没有信仰。信仰关系着国家的命运,信仰的缺失理所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人文精神的缺失,还表现在上进心不足,对前途缺乏信心和勇气以及自尊心、羞耻感的缺失等方面。例如,一些经济困难学生挂科、逃课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部分学生为了获得助学金,不惜伪造贫困证明,夸大家庭困难程度,进行拉票等。

二、理工科高校人文素养缺乏的成因

(一)现行教育体制的不合理教育制度造素养缺失的表现在于高考文理科分班。中学生在求知欲强盛的年龄,因为分科的原因被限制在文科或者理科两个“独立”的教育系统内,理工科学生对文学的涉猎范围被大大缩减,思维和视野被局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古代,“大学”有两重意思,一是博学,二是“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称之为“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虽然“大学”的含义古今相去甚远,然而,高校培养博学之材,为社会提供栋梁之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宗旨和古代的“大学”之意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在现今学科驳杂的大学里,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而新学科所带来的人文气息不足,渐渐造成了高校人文素养的缺失。例如,2013年下半年,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语文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引发争议,有人叹息汉语失落了,有人力挺大学进行改革,对文科在高校的地位及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重新被审视。

(二)国家经济发展对理工科的重视目前,国家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飞快,而做出卓越贡献的首推工业的发展,服务业的比重也在渐增。学生的就业率成为高校教育质量高低的指标,就业的好坏作为专业开设与否的评价标准。经济效益转化快,就业面广,工作职位提升空间大等诸多因素,使理工类专业成为学生、家长热捧的“香饽饽”,也使家长、学生重理轻文,形成文科无用的观念。

(三)网络对人们信息交流方式的影响据新华社报道:截止2013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达4.64亿人。网络带来了知识、技术的更迭,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但也产生了不良影响:网络游戏、电视剧、电影等迅速扩张其领域,信息传播被娱乐、购物网站、八卦甚至虚假新闻覆盖,而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传播却如老人般步履蹒跚。在调查中,每天使用手机聊天、浏览网页至少7个小时的学生达35%。个人沉浸在网络虚拟世界,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减少,“指尖的风采遮住了身边的风景”,古人“来者日亲,去者日疏”的人际交往方式被淡化。媒体调查发现,在50人就餐的小餐馆,只有一人不玩手机,原本聚餐以增进情感交流的群体沟通方式渐渐被手机取代。且不说过度依赖网络、手机对身体的不良影响,“还有与现实疏远,为人意气消沉冷漠,缺乏时间感……依赖手机会使人们的独立生活能力每况愈下,最后造成情绪不稳定、易怒、多变、没有自控能力、沟通能力差等后果。”网络对人文素养的积极影响不能被否认,然而,在八方覆盖而来的信息选择上,社会和个人都有可能出现偏差,特别是虚拟世界里缺乏情感与爱的交流方式应引起思考。

(四)校园人文氛围淡薄理工科院校在培养学生方面,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往往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在问及“你认为校园人文活动存在哪些问题”时,50%的学生认为“活动少且覆盖领域狭窄”,49.9%认为“内涵不深刻,参加后感觉没什么收获”,28%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创新不具吸引力”,还有30%的人选择“宣传欠佳,影响力不够,活动本身挺有意义”。事实上,不少的高校活动内容重复,形式雷同。就“讲座”这一话题进行调查,89%的讲座与理工科专业有关,而文学修养、养生保健、修身养性、仪表服装类的讲座不足10%。在“被讲座”时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有待加强,单调乏味、理论性太强、艰深难懂的内容有待改良,主讲人的表达方式有待提高等。

三、提高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一)提高文化课程的地位高校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点在于提高文化课程的地位,树立科学、艺术、人文是一个整体的思想。在理工科为主的高校,学科的建设、资源备置都倾向于回报率高的专业,折射出部分高校重实用轻人文的功利性短视,也凸显出理工类专业的工具性。我国大部分高校未开设“大学语文”这一课程,而“大学语文教材中无论古今中外文学作品,都是跨越时空闪耀不朽魅力的经典之作,浸透作家深挚的公共关怀与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散发丰沛的人文精神……青年学子放弃学学语文,或许会割裂人类薪火相传的文化体系,亦会造成传统优秀人文精神出现断层。”2013年,北京《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中,将高考语文和文(理)综分别调高30分和20分,并在语文学科中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这是课程改革的新气象。

(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1.提高教师修养。“为人师表”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使自身有知识,有文化,有涵养,有气质,带动人文教育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2.增强招聘教师专业的多样性。高校在招聘过程中,特别是招聘学生管理职位时,应摒弃必须要求理工科背景的理念,招聘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优秀教师,提高教师专业结构的合理性。3.加强专业教育中人文知识的渗透。学科之间有相互促进的作用,理工科教师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知识,讲好科学发展史中体现出的人文精神,让学生感受先人的人格魅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增强学校人文氛围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因此,营造氛围浓郁的人文环境以影响学生的行为规范意义重大。“三个课堂”理论已经提出多年,研究成果丰富,然而,其实践却远落后于理论研究。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要注重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强调格调和内涵,提倡用精练、高雅、有内涵的活动来熏陶学生,如举办人文专题讲座,从思维能力、欣赏水平等方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四)强化社会人文辅助功能1.体现在企业招聘要求的改变。热门行业成为家庭、学子热捧的对象,而经济回报率较低的文科性质专业则是冷锅冷灶。因此,就业需要国家进行调控,企业的招聘应增加文科类专业的岗位,不可单纯地以企业效益等功利性目的作为岗位设置的标准,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重视文科专业的力量。2.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在社会转型期,特别是当下改革的“深水区”中,金钱至上、经世致用的观念较为流行,诚信、道德等被边缘化,物质构建和文化构建并未实现真正的并轨。因而,只有社会达成共识,才会引起人们对人文素养的珍视。

生理科学论文篇(7)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突出知识的实用性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知识。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注重物理史教学

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物理学史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3、加强实验教学

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⑵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⑶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对实验习题的教学,主要采取“自设方案─讨论方案─选择方案─实验验证─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物理课外活动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1、趣味外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技小制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潜望镜。自制量筒。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生理科学论文篇(8)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4月在我院普外一病区实习的护士146名,按入科时间分组,2013年9月—12月的77名护生为对照组,男2名,女75名;年龄18岁~23岁,平均年龄(19.62±3.54)岁;其中大专生50名,中专生27名。2014年1—4月入科的69名护生为观察组,男1名,女68名;年龄17岁~23岁,平均年龄(18.87±3.35)岁;大专生46名,中专生23名。2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普外一病区共有专科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并具有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历的护理带教老师16名。

1.2带教方法

1.2.1目标教学法

观察组实习生实施目标教学的带教方法,即将教学分为制订目标、实施目标和达到目标三个阶段,带教老师根据普外科的专业特点以及护理大纲要求,以教学单元为单位制订实习期间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目标;在教学前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教师采用适当的方法和讲解深度进行教学,然后检查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在带教过程中不断对目标进行总结和改进,如未达到目标,可在学习反馈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直到完全达到教学目标为止。使学生在实习期间了解病区内常见疾病的特点、临床症状和一般护理,学习各种护理文书的书写方法,基本掌握普外科多发病和常见病的护理方法以及危重患者的抢救程序,医嘱处理以及常用药物的用法和用量也是必知内容。此外,适当安排学生协助责任护士管理床位,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掌握一定的护患沟通技巧。护生出科前按照既定目标对学生进行考核。

1.2.2常规教学法

对照组实习生采用原有的常规专人带教方法,护士长在护生入科后统一安排进行分组跟班教学,由所分配班次的具有带教资格的当班护士带教,并按照实习生教学大纲的要求制订教学实施计划。各班老师按常规带教方法进行实习带教,使学生熟悉医院的规章制度、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以顺利完成当班工作任务为主展开实习,主要是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尽快结合。

1.3考核指标

在实习生出科前由负责护理带教的老师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考核,同时评价护生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实习效果考核分为操作考试及理论考试,满分均为100分,内容有基本理论及基础护理操作、护理文件书写、专科护理和沟通能力等。实习护士对临床带教工作满意度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评价,其由10个条目组成,包括对带教老师的教授能力和态度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的实习目标、护生是否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等方面,得分越高表示实习生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69名实习护生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为(88.653±5.304)分,护理操作考试成绩为(93.247±6.893)分;对照组77名实习护生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为(83.784±4.179)分,护理操作考试成绩(87.025±6.176)分,观察组各项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实习护士对临床带教工作满意度调查的平均得分为(85.540±12.3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739±13.124)分,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生理科学论文篇(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代教育更多地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文素养的培育,这种现象在高校理工科的教学中尤为突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21世纪的中国要在国际竞争中实现伟大复兴,不但需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而且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这就要求担负着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使命的高等教育不但要培养大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特别注重其人文素养的提高。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是与天文共生的相别相系的概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两千多年前《易经》就提出了人文的概念:“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古代就很注重弘扬人文精神,强调人文素养。在西方,人文拉丁文词源Humanitas,意即人性、教养,中西旨意相类。人文素养是指在人文科学、人文精神、人文氛围滋养熏陶下而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学识才华等精神收获的总和,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的学识、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就其核心来说,主要是指人的世界观和人生现,内容包括人生的意义、追求、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理工科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人文科学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科学。它包括哲学、伦理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历史学、考古学、文化学、心理学、宗教学等学科。人文学科是以设立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或典范,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社会学是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群体行为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等等,它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具有客观性、实用性等特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知识、素养、行为是三个不同的层面,人文知识是一个人具有人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知识是外在于人的东西,仅仅是材料和工具,是一种可以量化的东西。拥有较多的人文知识不一定就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只有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到人的生活与行为中才能称之为素养。人文素养最终反映在具体的行动上,即是我们所谓的人文行为,人文行为是人文素养的外显,也是人文素养的最终目的。

二、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近年来很多研究人员针对不同地域、不同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人文教育虽然已引起政府及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总体上来看,目前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仍不容乐观,由于人文素养的缺失造成的弊端也日趋严重,多数大学生虽然胸有大志,但这种志向迫于生存竞争等的压力,多为近期实现的目标,而非远大理想。轻视远大理想的树立,埋头现实利益的摄取,便暴露出了部分大学生违背人文精神的“重科学发明轻人伦道德”、“重个人志向轻人生社会价值”、“重现实观望轻参与思考”等不良状况。还有部分调查列举了缺乏人文素养的其它突出的共性问题和表现,如有些学生只关心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民族自信心不足;文化素养较贫乏,特别是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都没有达到基本的要求;道德修养较差,一些学生不懂得“做人”的基本准则,不能准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以至于社会适应能力较低、性格孤僻、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低、遇事容易走极端。“云大杀人案”、“清华硫酸泼熊案”和“复旦学子伤猫案”就是大学生心理和人格不健全的典型事例。

三、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国内大学连续多年扩招,学生多、情况复杂,学生的人文素养参差不齐,精英教育的荣誉感也不复存在,这就使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问题进一步暴露并加深。社会中的人,其力量的形成和目标的选择是由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素质决定的。任何能够开拓事业并取得创造性成就的人,都是有内在力量的人。而目前,由于外界过多的物质诱惑,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家庭和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致使许多大学生连基本的理论知识、思维能力尚不具备,便去专注于某些专业技能,使他们太多地失去了大学生应有的纯朴、激情与执著,失去了“读书人”应有的人文素养,心态过早地按社会时尚定型,后果是其知识结构、个人修养、心理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欠缺。

人文素养的缺失直接影响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教育的功能也不再只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是要设计未来。如何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很多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研究。综合相关文献资料和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我们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等多角度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一)转变观念,树立长远的人才培养模式。

受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理工科高等教育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科技专业人才培养中无足轻重,充其量只是个点缀或知识面的扩展,远非人才素质的必备要素。因人文素养教育不能“立竿见影”,也无法产生经济利益,而认为人文素养课程学与不学都无关紧要的观念普遍存在。必须注意到,素质的养成具有一种积累性和潜在性,它是在长期的教化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在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上,必须注意克服盲目适应短期的社会需求,淡化教育目标的功利倾向。

(二)改革人才评价机制,鼓励个性发展。

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在大学也十分严重,考试是促进学生学习和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而不是目的。但目前不仅中、小学完全为高升学率迫使师生追求高分数忽视“做人”的教育,高校也出现了新的应试教育现象,除正常的学历考试和学位考试外,大学生在各种社会因素的诱导下忙于考证、考级、考研,这一现象已严重影响对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为了扭转人文教育的被动局面,有必要对人才的评价机制做出必要的改革,一个合格的毕业生不能仅仅是在学业上取得了高分,通过了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获得了几张证书等,必须是一个成绩优良、人格健全,具有一定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注重营造人文素质养成的校园环境,在积极的环境熏陶下,激励个体通过创作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加速人文素质的内化和外现的过程。

(三)建立适合21世纪的理工科大学生人文课程体系。

西方发达国家高校人文教育的课程达到20%以上,甚至30%,而我国由于课程体系中人文方面的课程不足,使得大学生的语言修养、文学艺术修养、文明礼貌修养、伦理道德修养、历史和哲学素养等方面的整体素质较低,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要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增大基础课比例,减少专业课比例,同时加大选修课力度,增设人文、社科、艺术类课程,以彻底改变理工院校重理轻文、重专业轻素质的教育倾向。合适的课程体系要在保证学生专业教育的同时,让学生必须了解我国的历史及传统文化的精华,了解国内外著名的文学作品,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并在论文写作等活动中灵活运用,懂得一定的心理、哲学和宗教知识,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和外语基础。

(四)根据学科特点,寓人文教育于专业教育中。

大学教育的特点是知识研究的高深性和专业性,素质教育若不结合专业教育进行,将难以收到实质性与持久性的效果。无论学习何种专业,人文教育都是基本的前提,它不是孤立于专业教育之外的新的学科教育,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并不能仅靠人文知识的积累,而且人文课程的实施空间也是十分有限的,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是主要的。专业课教学一般约占高校课堂教学60%以上的时间,专业课的教师又占学校教学人员的多数,如果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仅传授专业知识,而不与人文素养教育结合,人文素养教育就很难深入和持久。因此,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文化素质教育,体现和培养人文精神。在专业课教学中,贯穿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是高校综合人文素养教育得以持续、深化和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师的熏陶和影响。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崇高职责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而大学教师正是帮助大学生把人文知识转化人文素养的引导者。“打铁先要自身硬”,很难想象一支素质较低的教师队伍能培养出素质较高的学生来。在此意义上说,要把教师队伍建设看成是人文教育的关键之一,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关键。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人文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氛围。

除了学校的师资、教学条件、资源配置等等因素外,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也很重要。应在校园内营造人文氛围,建设人文景观,倡导校园文化,让学生感悟人文精神的魅力,利用人文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通过多学科的知识、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渗透,通过学校优良传统学风与治学精神的耳濡目染,给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营造了一种宽松的环境,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金文斌.高师理科新生人文素质基本状况的调查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2]李蕖,刘松涛,赵卓宁等.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查分析[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3]范志华.人文素养在当代大学生中的缺失与重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第12期.

生理科学论文篇(10)

引言

高职教育目前在我国快速发展,高职在校学生越来越多。很多理工科高职院校只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而忽略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专业技术人才新要求,理工科高等职业院校应当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将学校办浓郁、文理兼修、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实现从单一强调专业学习和技能教育向注重文化素质培养的转变。教育部明确指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向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修养和科学素质。

一、人文素质含义及内容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科学”、“实用”与“人文”、“理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价值向度。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科学”重点在于如何去做事,“人文”重点在于如何去做人;“科学”提供的是“器”,“人文”提供的是“道”。只强调其中一方面,或用“做事”的方式“做人”,用“做人”的方式“做事”,都会给人们带来麻烦。

人文素质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具备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2.理解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人文思想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3.掌握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人文方法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与科学方法强调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不同,人文方法重在定性,强调体验,且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4.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二、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教育首先是人文学科的教育,包括语言教育、文学教育、历史教育、哲学教育、艺术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内容。其第二层面是文化教育,特别是民族文化的教育,包括文化基本传统、基本理念、基本精神等的教育和民族精神、民族传统的教育等内容。文化教育的目的是接受本民族共同认可的基本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促进个人同社会之间的相互认同。文化教育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而是思想观念教育和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教育。其第三层面是人类意识教育,包括人类文明基本成果、人类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共同的行为规范教育等内容。人类意识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人学会同他人和谐相处、同其他民族和谐相处、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使人们在满足自己的需要、平等权利、平等发展,增强相互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其第四层面是精神修养的教育,包括精神境界、精神修养、理想人格、信仰信念教育等内容。

三、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我国的高职院校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诞生的,由于扩招和传统习惯的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弱,而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尤其是理工科高职教育中普遍弱视人文素质教育,这些都导致其学生人文素质较差。主要表现在:

1.人文基础知识薄弱

很多高职学生严重缺乏文学、哲学、历史等基本知识,不具备基本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很多同学在上课提问中,不能准确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对于常见的文学、历史典故都不知道,言行表现根本不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2.民族传统文化缺乏

对于民族的基本传统、基本理念、基本精神、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大部分同学都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所以很多同学也就谈不上是认可或是否定,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这种传统文化。这在中学偏理科的学生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3.价值观道德观模糊

调查显示有一大部分同学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并且道德观念比较模糊。很多同学对基本的是非对错的表现都令人迷惑,公共场合高声喧哗,旁若无人;迟到早退,习以为常;不爱护公物,随地丢垃圾;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不予以批判,有的反而去模仿,等等。

4.基本没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理想,我和很多高职的同学聊天谈到这个话题时,绝大多数都是迷茫的,他们自己也承认,别说远大理想了,就是将来做什么,以什么为生,他们都不愿意想。他们的现实表现也确实是这样,整天无所事事,看手机、打游戏、逃课、睡觉……根本没什么目标。可能会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但维持的时间都是短暂的,或者有的人就根本对什么都没兴趣,既没有信仰,又没有追求。

四、提高理工科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1.全社会从思想上引起重视。首先要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是育人所必须的,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应当是育人,而不是训练“工具”。要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对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意义。随着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推进,职业技术学院要在注重实用性、突出实践性的基础上,重视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2.加强人文基础知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重在人文基础知识教育,理工科高职课程过分强调专业性和职业导向,其实是过于功利性。应当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把专业技能教学与人文素质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应将人文素质类课程分类,由学生按类选课。对思想政治教育类、身心健康教育类、文学艺术类、历史文化类等,学生必须在每一类中选1―2门课,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基础知识。

3.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人文素质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进行,各方面都要有意识地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文化教育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而是通过生活与学习的整个相关环境和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4.加强理工科高职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提高教师人文素质修养。学生在校接触最多的还是教师,教师的人文素质修养会自然而然地影响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高职院校应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人文素质修养,在履行教书育人过程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良好的心境中与学生沟通,为人师表,有意识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5.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使得高职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人只有在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支持下,才能不断克服困难,积极进取。

五、结语

总之,人文素质教育对于理工科高职院校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当前理工科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情况整体上表现较差,而人文素质是人才完整发展所必需的,提高理工科高职学生人文素质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从不同方面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 生态城市建设 下一篇: 幼儿文明礼仪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