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建设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12 01:27:49

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建设篇(1)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0)02-17(5)

作者简介:陈之泉 高级工程师 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

世界自然基金会警示全球环境状况:“《2004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人类现在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超出了地球能够再生资源能力的20%,在1 970年和2000年间陆地、淡水和海洋物种减少了40%。”

显而易见,地球环境在恶化。所以,地球人应努力做到减少资源消耗,保护地球环境,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城市,并应将其作为21世纪全人类共同的奋斗目标。城市是人类的集聚地,是经济和文化的发源地。中国的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3%以上,据测算2030年将达66%,因此首先在城市提倡生态文明,实施生态建设,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城市的概念

这里首先耍弄清什么是生态?按照环境保护的理念,“生态”是生物群体(含城市人口以及寄生者、腐生者、分解者等)和非生物环境(光、气、水、土、营养物质),在物质和能量交换方面的态势。如果这一态势处于平衡状态,那么,生态是平衡的,否则是失衡的。

按此理论,我们可以把“城市生态”理解为:城市人群及有关生物(动物、寄生者、分解者)与客观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所形成的综合态势。在正常的城市生态系统中,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如果这种循环和流动能保持相对稳定,我们可以讲这个城市所在地域范围内的生态状况是良好的。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城市人群在生产和生活中消耗大量的资源,产生大量的污染(如污水污染了江河,废气污染了大气,废弃物污染了环境)。它所消耗的资源数量已远远超越了城市地域范围所能够供应的能力;它所产生的污染,也远远超越了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因此,一个动态的现代化城市,就物资供应(含能源)而言,不可能自圆其说地成为一个真正的生态系统,即不可能和原始社会一样做到自给自足,就地平衡。

现在我们只能就城市本身的运行机制研究城市的生态化。生态城市应该是能保证城市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的一种高度文明的运行机制。建立这种机制,要彻底废除传统的GDP管理模式,全面推行以“绿色GDP”为考核内容的评价体系,使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等要素能协调持续发展。这是实施科学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前提,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根据现实情况,实现城市生态化的主要任务应该是: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将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降低到最低点,将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废气、废水、废弃物)及时进行达标处理,使人们生存需要的三种介质(气体―空气、液体―水、固体―食物)能真正达到规定的卫生标准并持续稳定地保证供应,对各类废弃物能按照循环经济的原理实现再生利用。这样的城市,才是生态城市。

规划、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创造一个能够满足城市人群(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正常生产和生活情况下需要的居住环境和各种物资(含能源)安全、动态的供应环境,以及洁净的空间(大气)环境;这样的环境应该包括供应这些物资(含能源)需求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数字管理系统,以及完备的数字档案库。

要树立一个新理念

荀子在《天论》中讲:“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寥寥数语,告诉我们:老天的运行(特指生态环境)是遵循着一定规律的,它不因圣人的存在而存在,不因暴君的灭亡而灭亡,如果能施以良好的治理策略(顺从自然规律)就会产生吉祥的结果;如果是无策略地胡乱管理,等待我们的将是凶恶之果。所以我们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去发展经济,不能违背客观的自然规律来建设城市。

因此,我们规划、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应树立一个新的理念,即“以环境与资源为中心”的理念。这是实施生态城市的必要条件。这一理念,首先应该在各级领导、政府机关、规划设计部门、企事业单位领导及其管理人员的头脑中牢固地树立起来。过去几十年,人们在编制国民经济计划,规划、设计、制造产品时,考虑的是“以人为中心”。从人类发展的目的来看,这样的理念并没有错,但如果长此以往地发展下去,人们在不知不觉地节能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抛在脑后,而一味发展生产,必然会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树立“以环境与资源为中心”的理念,就是要求人们在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和城镇规划,组织工程设计,进行大型设备(含运输工具)制造的全过程中,首先要考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问题,即要考虑如何把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最高点,把资源的消耗率降低到最低点,把各类废弃物变成再生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并对产生的各类污染能及时地进行达标处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其实,树立“以资源与环境为中心”的理念,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保护人类自己生存的大环境。

在上述理念指导下建设生态城市,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

(1)交通规划要突出节能减排

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编制,要以提高交通流量、改善交通环境、节约能源消耗为原则;要把公共交通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公交运量:要完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系统,鼓励人们少用汽车代步;要逐步将所有公交汽车及其他燃油汽车改造或更换为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或节油汽车。要研究、设计、并设立明显的交通指引标示牌,使所有驾驶员能在行进中按照交通标示牌的指引顺利到达目的地,以减少社会车辆、尤其是外地车辆走冤枉路、耗冤枉油的现象。

新建道路系统的十字路口,要设计、改造大拐弯(即左拐)汽车的行进路线,即向左大拐弯的汽车改为直走,然后右拐360度,达到左拐的目的。这样,虽然多走了一些路,但可以减少十字路口亮红灯的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汽车通过量,从而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推行“绿色住区”建设模式

“绿色住区”在广东省已实践了八个年头,实践证明它的建设标准是一个适合中国特色、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满足生态城市要求的城镇居民住区的建设标准。

绿色住区的规划、设计标准,其主要内容是在确保配套设施完善的前提下,达到以下“十个化”,即:规划设计科学化、工程质量优质化、建筑材料环保化、环境建设生态化、住宅功能智能化、生活能源清洁化、物资消耗循环化、文化艺术民族化、物业管理人性化、住宅产业现代化。它的管理重点是从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使用,直至建筑物灭失的每个环节都要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努力实现绿色建筑、绿色环境、绿色管理和绿色消费。

绿色住区的配套设施应该包括生活、文化、娱乐、购物、健身、网络等服务设施。完善的服务设施,可以使住区内居民的一般消费就地解决。必要时,机关和企业,都可以允许(有条件的)一部分职员在一周内有一两天在家庭办公。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人们的外出频率,从而减少了城市的 交通压力,减少了油料消耗和尾气污染。

对于配套设施不健全的老城区,也要逐步完善服务设施。

一个城市,如果所有的住宅小区都能按绿色住区的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那么这个城市实现生态城市的目标也就指日可待了。

(3)实现污水、垃圾资源化

污水与垃圾是城市管理中最头痛的两个问题,但并非顽症不可救药。污水和垃圾不实现资源化,城市就不可能实现生态化。

治理污水的根本问题是要从规划、设计入手,建设完善、合理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管网、泵站(加压)和污水处理厂。只有污水处理厂不等于有了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重要的是要规划、建设好管网系统和污水泵站,无此,不可能实现把所有污水真正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并进行达标处理的目的。污水管网和泵站的规划建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专门的技术力量实地进行认真的探察、测量和规划,科学的污水管网系统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同时,此项工作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供应才能实现。

新建城区一定要分别建设雨水、污水两个并行系统,实现雨污分流。雨污分流,可以大大减少污水处理量,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转效率,节约能源;同时,在雨水管网系统适当设置加压泵站,将其与城市绿地滴灌系统连接起来,既解决城市绿色植被灌溉的用水问题,又可以减少使用自来水浇灌植被产生的能源消耗,一举两得。使用雨水浇灌植被,其营养成分远比自来水要高。实现这一目标,也必须从规划入手,没有科学的、切合实际的规划和施工设计图,是不可能彻底解决雨污分流问题的。目前,广东省有一些改革开放后才建成的新城区(如各类开发区等),却没有实施雨污分流,这是城市建设中的一大失误。

所有新建住区和工厂区都应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含管网与雨水库)。收集起来的雨水用于本区浇灌植物、洗车、冲地等,即节水又节能。在用水困难的城市,绿色植被的浇灌,应逐步推行“滴灌技术”(毛细灌溉技术)。阿联酋和美国西部一些缺水城市就是使用滴灌技术浇灌绿色植物的。

另外,在有条件的城市,其规模较大的住区和厂区要鼓励建设湿地系统,使景观用水等能及时得到净化处理并循环使用。大面积的湿地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广东的年雨量较为丰富,地下水位较高,在城市的大型住区(或与其相配套的公园内)和厂区内建设湿地系统(其中约1/4面积宜建成“砾床”),与住区(厂区)的景观水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水系,使污染了的景观用水,通过湿地“砾床”的过滤、循环,达到净化的目的。住区(厂区)的湿地,作为区内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它可以起到调节气候、降解污染、降低热岛效应、为水生小动物提供栖息地的作用。

城市的垃圾管理应全面推行广州市“分类得”公司的经验。垃圾要从家庭的源头彻底实行科学分类(分为有毒垃圾、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严格、科学地分类,是实施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根本前提。“分类得”公司有一套如实的有偿收购垃圾的管理办法,通过一年多的实践,真正从家庭的源头把垃圾分成了三类:有毒垃圾送达专业公司处理;厨房垃圾通过进口的设备加工,真正变成了无害的有机肥料(1吨可卖200多元人民币);其他垃圾进行二次分类后提升了价值,转让给有关专业公司作为再生产品的原料。他们公司的做法真正实现了上述“三化”目标。目前该公司的管理模式,已得到广州市有关主管部门的支持,并以“越秀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4)按组团模式规划城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少城市的发展是按“摊大饼”的模式进行规划建设的,如北京、广州等城市都是这样。实践证明这样的城市,其规模越大,空气质量越差,热岛效应越强,生态功能退化。城市面积过大,其上空的大气已失去了对废气的净化能力,大量废气、热气、尘埃长期漂浮在城市上空,严重影响人们的呼吸质量。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走组团式的发展模式是个方向。所谓组团式,即大型城市要以中心城区为依托,周围的城区、市镇,各自以组团式的格局发展,相互之间以若干公里的开阔绿地间隔开来。其发展只能分别向远离中心城区的方向成“指状”形态延伸,不得连成一片。中心城区的地域面积原则上不再扩展。相互之间以现代化的交通、电讯设施连成一个整体网络。完整且通畅的交通、电讯网络,就是聚若干组团式城区于一城的客观条件。中心城区与周围各城区、市镇在总体规划、行政管理、经济发展上需实施统一规划、统一指挥,在详细规划、建设和管理上可以各自为政。这样有分有合,既有利于城市生态功能的提升,又有利于整个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和调动各组团城区的积极性。以组团形式发展,可以使各组团城区淹没在绿色的海洋之中(被绿色包围),城市上空大气的自净能力会大大增强,城区的空气质量会有较大改善,其生态功能自然会有提升。

(5)要全面推行节能建筑

新建居住建筑,要严格施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其节能效果不得低于50%。大型公用建筑要向更高标准――“零耗能建筑”方向迈进,争取逐步做到不用或少用常规能源。所有建筑物都要积极开发使用清洁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空气热源等),以减少常规能源的使用。清洁能源的开发量就等于常规能源的节约量,对“节能减排”具有显著的生态意义。

既有建筑也要抓好节能改造工作。改造的重点是提高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如采用外墙外保温或外墙内保温;屋顶、天面应增设隔热层,或采用绿色植被替代:外墙的门窗玻璃宜改为中空LOW-E玻璃,并采取相应的遮阳措施。这项改造任务的全面实施,对城市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效果显著。

(6)要强化建筑物生命周期管理

居住在城市的人们,举目可见的是填满视角的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这些体量高大的建筑群如同混凝土森林一样屹立在城市空问。尽管它们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同时它们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了极大的缺憾,因为它们是矿藏资源的变异产品,是吞噬资源、破坏生态的“怪物”,是热岛效应的载体。建筑物每1平方米的资源消耗量多在1000千克以上,而且这些资源从矿石转化为建材、由建材转化为建筑物、再由竣工后的建筑物投入使用,每个环节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产生无法估量的污染。这些资源都是从地球表面上挖掘出来的,严重地破坏绿色植被、污染江河湖海、摧残生态环境。

然而,过去由于管理不善,这些建筑物的生命周期只有30-50年,其生命结束后,又要用同量的地球资源进行置换。如果通过强化规划、设计、施工、修缮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尤其是合理确定设计和施工周期(不宜过分压缩),将其寿命延长到80或100年,那就等于节约了近一倍的资源,减少了近一倍的污染。这对于保护地球环境,提升生态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筑物的生命终结时,其残骸变成了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实际上是变了形的资源,完全可以回收利用将其转化为再生资源和再生产品。根据东莞市科绿盛公司数年的实践经验,已经把建筑废弃物转化为再生建筑材料,又将再生建筑材料转化为建筑物的预制构件,并正式用于建筑物。这充分说明建筑废弃物是完全可以资源化的。该公司不仅在东莞市建有一间建筑废弃物处理工厂,而且 将在深圳建成年处理100万吨建筑废弃物的生产厂。

每个城市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废弃物,按照循环经济的原理如能将其资源化,就可以大大减少新资源的开发使用量,这对保护生态环境同样有着非凡的现实意义。

(7)提高城市人均绿地指标

提高人均绿地指标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举措。绿色是美丽祥和的,绿色的存在意味着生态的平衡、文化的兴盛、人类的生存、地球的永恒。而绿色的消失,却意味着生态的破坏、文化的衰败、人类的毁灭、地球的死亡。因此,没有绿色的城市是可怕的,它意味着毁灭和死亡。

丰厚的绿色植被,是提供氧分的源泉,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植物晚间吸收二氧化碳,白天又吐出氧分,这正好与人的吸氧需求互补。植被越丰厚,其制氧能力越强,人们生存的空气质量也就越好。因此,作为城市,应该为市民创造一个丰厚、悦目的绿色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均绿地指标及其绿化水平,就成了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举措。

提高城市人均绿地指标相对比较容易,重要的是如何充分利用绿地并提高其绿化水平。绿化,不只是简单的植树种草,还要研究如何在碳氧平衡理论的指导下,使乔木、灌木、草皮、花卉等品种按其科学的比例进行栽植,同时要注意增加其文化、艺术含量。一般情况下,要多种乔木,因为乔木的制氧能力比草皮要高得多。

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要注意,即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地面的可通透率。城市生态功能之所以较差,其中原因之一是建筑物和硬质地面比例太高,如屋面、马路、广场等均不渗水,因此,大量的雨水无法滞留(渗透)在地面,很快流入江河,致使城市的地下水位很低,地表土壤缺少水分,不仅使树木根系供水不足,而且产生较强的热岛效应,严重影响城市生态功能。因此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城市地面的通透率。

(8)生产区和生活区要合理穿插布局

解放初期,从苏联学来的城市规划原则是将生产区和生活区截然隔离开来,其目的是使生活区免遭污染,有利于管理。几十年实践证明这样的理念不利于节能减排、方便生活。按“隔离”原则进行规划,城市越大,生产和生活区距离就越远,势必加大交通流量,增加能源消耗和污染。如果将无污染和少污染的生产企业适当布局在住区之间,人们可以就近上班,这势必减少出行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和尾气污染,有利于优化城市空气质量。

生态城市建设篇(2)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ree aspects need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elaboration of the idea to build an ecological city of Shiyan City.

Key words: ecological city

中图分类号:B84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生态环境则是大自然的有机整体,是人类生存的发展的基本条件”。

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问题”。进入六十年代以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继之而来的是粮食、人口、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污染的压力,直接冲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生态破坏主要体现于物种灭绝、植物破坏、土地退化等自然破坏。九十年代初,一名著名专家经过考证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欧洲是先破坏、再保护;美国是破坏了一半,保护了一半;中国是正在破坏之中。因此,协调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坏境保护相互做用所构成的矛盾,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在国内,由大兴园林绿化到创建园林城市,从运用生态规律制定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到生态城市、建设生态省的提出并付诸行动,其核心都是寻求达到城市与自然、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十堰市将生态城的概念定格为: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应用,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规划建设做到科学有序,经济社会保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由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归跟结底实际反映着人与自然可持续和谐发展的要求。

一“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哲学基础

我国中医经典著作《皇帝内经》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与,与日月相应也。”可以说,“天人合一”的思想已全方位地渗透到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是理论家积极探讨的课题。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也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基本内容。马克思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本质在于它从实践角度出发,揭示自然界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不断被人化的实质,使人与自然形成以实践为基础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与自然对立;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又密切联系。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以及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在生产劳动中,人致力于塑造一个和谐的“人化的自然。”但由于社会中异化劳动的存在,人实际上成了自然界的破坏者,如自然景观的破坏,生物资源的毁灭,环境的污染等。由此,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有赖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基本要素,又是构成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枢纽。通过园林绿化和改善人居环境,不断增强节能效益、生态效益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以我市为例,百二河的治理,园林城市创建活动的实践证明,生态园林、生态环境已表现为一种生命、一种理想的生存环境。正是出于寻求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当代人热情倡导一种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通过积极主动的生态建设来修复已遭破坏的地球环境的道德态度。为此联合国颁布了《21世纪议程》,我国也制定了《中国的21世纪议程》,把人与自然和谐作为走向21世纪的哲学异向,寻求“高效和谐 –持续发展”,创建绿色城市生态文明的优化模式作为跨世纪城市规划战略的永恒目标去求索,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升腾。

二、生态环境建设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人类发展史表明:“政治是人为的短期行为,在历史的长河中只能是短短的一瞬间,而人类生态的需要却是子孙万代永恒的需要”。全球生态环境现实说明,发展中国家正经受来自贫穷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穷导致生态恶化,生态恶化又加剧了贫穷。我国的国情是:城市人口多,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资源水平和人均绿地水平都大大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国民经济还欠发达,现代城市园林起步晚,起点低,投入有限,总体的质量、数量和水平低于发达国家。这就迫切需要树立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观。同时,生态园林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对外开放、持续发展的需要。

“植树种草铺就强国路”正成为人们的共识。为了使生态环境建设适应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要求,国内有专家明确指出:以山水资源为环境基础,以山水文化为民族特征,以整体观为思维方式,以山水景观作为城市构图要素的中国园林城市或“山水城市”是中国城市化运动发展的方向,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式,是21世纪中国“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有机结合。

“未来的城市应当充分体现生物圈与技术圈的协调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才行。融生态、文化、科学、艺术为一体的园林建设,符合人与环境的关系 中人对环境综合需求的准则。生态城市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凝练。建设生态城市,实质上是调控城市生态系统,使城市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与转化持续不断地进行,其目标是遵循城市社会功能整体性--和谐生态—平衡发展规律,对自然由无序蔓延变为合理分布,变恶性掠夺为最大值 利用,建设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同步协调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合理布局,最终的发展目标是达到以人为本改造自然,优化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生态城市建设篇(3)

    一 生态城市的概念及其特点

    1 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创造力、生产力,并促使城镇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永续发展的自然和人工环境复合系统。

    2 生态城市的特点

    目前,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已从最初的在城市中运用生态原理,发展到包括城市自然生态观、城市经济生态观、城市社会生态观和复合生态观等的综合城市生态理论,生态城市的特点也在研究和实践中日益深化。就目前的总体认识水平,概况起来说,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高效益的转换系统

    在自然物质——经济物质——废气物的转换过程中,必须是自然物质投入少,经济物质产出多,废弃物排泄少。该系统的有效运行在产业结构方面的表现为第三产业大于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的倒金字塔结构。

    (2)高效率的流转系统

    以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为支撑骨架,为物流,能源流,信息流,价值流和人流的运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而在加速各种流动的有序运动中,减少经济损耗和对城市生态的污染。

    (3)整体性和前瞻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规划,建设,管理城市时,不仅兼顾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整体利益,协调发展,而且还要满足不同地区,社会,后代的发展需求。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注重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不会因眼前利益而用“掠夺”其他地区的方式换取自身暂时的“繁荣”,或牺牲后代的利益来保持目前的发展。

    (4)高质量的社会人文环境

    发达的教育体系和较高的人口素质是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基础和智力条件之一,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医疗条件和相合的社区环境。

    (5)环境质量指标国际化

    生活环境优美,管理水平先进,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环境质量指标达到国际水平。城市的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等指标也达到国际要求。同时对城市人口控制,资源的利用,社会的服务,劳动就业,城市建设等实施高效率的管理,以保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6)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然、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更重要的是在人与人关系上。现在人类活动促进了经济增长,却没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同步发展,生态城市是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富有生机与活力,生态城市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点缀而僵死的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的“爱的器官”,文化是生态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这种和谐性是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

    (7)区域统一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且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以人—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的,就广义而言,要实现这一目标,全球必须加强合作,共享技术与资源,形成互惠共生的网络系统,建立全球生态平衡。广义的区域观念就是全球观念。

    二 唐山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 是遏制我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迫切需要

    目前,唐山市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污染严重。由于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生态破坏程度在不断加剧,资源衰竭与浪费相当严重,迫切需要城市的生态建设。

    2 是解决我市环境与发展间潜在矛盾的内在要求

    唐山市是重工业城市,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引发环境问题。一方面经济发展需要环境,资源的支持,另一方面又必然对环境,资源带来更多的压力,因此需要通过发展生态城市来缓解二者之间的冲突,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和谐统一。

    3 是我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可持续发展要求按照生态的持续性,经济的持续性,社会的持续性的原则来规范人类与环境的一切行为。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内容的生态城市建设,要求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 唐山市生态城市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强调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速度,减少对大气质量,水环境和其他自然因素造成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协调人口的发展与生态系统的生产潜力,切实做到人口,资源,环境,管理决策四位一体的高度综合。

    2 循环再生原则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用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的理论来规划、设计和建设城市,解决城市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资源浪费的问题,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 整体有序的原则

    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把生态城市建设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经济,社会有机结合的循环再生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既要研究制约城市发展的各种社会经济因素,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又要研究城市发展的各种生态环境因素,按自然规律办事。结合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采取综合的措施和对策,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

    此外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要遵循的原则还有优先减量原则,再利用原则,再循环原则。所谓减量,也就是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的物质量;再利用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再循环则是通过把废弃物重新变成资源后再次循环利用。

    四 唐山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思路和措施

    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在保持经济不断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要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建设生态型城市的过程中,逐步将以往的传统粗放式“单向型”、“线性型”城镇发展模式过渡到可持续的“闭环型”、“效益型”发展模式,并通过三大体系,五项设计,保证生态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1 建设生态城市的三大体系

    (1)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重点是水系统、能源系统、交通系统和建筑系统。

    (a)水系统。随着城市水供需矛盾不断加剧,水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制约因素,单纯依靠“开源”已经无法满足城市水的需求,节约用水的强化管理也难以继续有效发挥作用,城市节水管理必须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循环经济的科学管理模式,尽可能增加城市可供水量,不断提高水的利用效率,降低需求量的科学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更多的依靠技术进步进行低质水(城市污水、雨雪水等)开发利用,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由被动节水管理转变为主动科学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管理模式的根本变革。它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符合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

    (b)能源系统。能源是一个城镇生产生活正常运行的动力和重要基础,要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推行再生能源。发展沼气不仅是户用沼气,还要发展集体用户沼气,充分运用太阳能,在建设房屋时,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在山区要大力发展小水电。在有地热的地方,要发展地热能。在沿海区域要发展潮汐能。在有风力资源的地方,要发展风能。

    (c)交通系统。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要以城市远期发展的人口规模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从保证城市交通运输安全、畅通、舒适、节能、无污染、节约用地出发,在充分考虑城市整体景观的基础上,设计城市道路的布局网络。在建设生态城市时,还要注意把公路建成生态大道,做到“六个好”:把路修好,把树栽好,把房子盖好,把田种好,把清洁生产抓好,把安全文明卫生搞好。

    (d)建筑系统。要采用新型环保建材、新的建筑工艺技术,妥善处理好建筑垃圾。建筑风格要体现地方特色,要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建筑还要充分考虑与水系统、能源系统、交通系统相适应,做到整体性、协调性、适应性。

    (2)生态环保体系建设

    (a)城市绿化建设。城市绿化建设中要注重建立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不仅注重提高绿地指标,如绿地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在前期建设中还应注重布局合理,如植物群落的配置,采取乔、灌、草综合的立体绿化方式。注重将绿地联成网络,如以几个公园园林为绿化斑块,交通道路沿线为绿化廊道,新建成的小区为绿化点,点线面结合。即在绿化规划中明确哪些是营口市绿化斑块,哪些是绿化廊道,哪些是绿化点。

    (b)环境污染治理。生态型城市要搞雨污分流,对污水的处理要走“大中小微”结合的路子。小城镇不可能都建污水处理厂,要在“小、微”上做文章,可大力发展沼气,采取厌氧发酵的办法处理污水,成本低,效果好。经沼气池厌氧发酵处理后的污水,可达二类水,完全可以作为中水回用。同时,人畜禽粪便经过厌氧发酵后,其沼液、沼渣、沼肥可代替化肥、农药,是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重要条件。要高度重视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将城镇生活垃圾管理置于整个社会、经济、环境大系统中,通过对垃圾产生源到最终处置各环节的全过程集成管理,逐步实现

    生活垃圾处理对环境无害、对资源回馈、对经济不增加过度负担。

    (3)社会事业体系建设

    要加强生态文化和社会公德教育。不少国家把维护生态、保护环境作为对后代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倡导对全人类的环境责任感。如新加坡规定,随地吐痰罚款200新元,随地扔一个烟头罚款1000新元,后者相当于一般人的一个月收入。在香港,随地吐痰者罚款300港元,上海市规定随地吐痰可罚款200元人民币。要结合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向公民传授生态文化和社会公德知识,提高公民生态文化意识,养成公民良好的生态文化道德行为习惯,敢于同不道德的行为作斗争。

    城市政治文化有与生态城市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科技、文化、观念、伦理、道德、法制、管理等协同共生的完备的软件系统,生态城市以经济社会法则与自然生态法则相和谐为基本特征,但实现这种和谐需要以社会自身的和谐为基础。

    上述每一个体系都要按循环经济的理念来建设,三个体系之间又可形成一个整体的循环圈。这个循环圈又可与周边的农村形成循环,还可与邻近的城市形成循环。

    2 做好生态城市的五项设计

    (1)规划设计

    城市的概念规划设计上,要做到以下几点:(a)要根据不同的区域、地形、地貌、资源、气候、民俗风情、文化传统、建筑风格、生产生活上的差异,体现不同的风格特色;(b)要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出发搞设计;(c)要做到六个结合、六个注重,即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面、经济功能与社会生态功能、实用价值与观赏价值、外国经验与民族传统、现有能力水平与改革开放潜能的有机结合,注重历史、注重传统、注重文化、注重特色、注重生态、注重环保;第四,要确定城市的功能定位。发展什么产业?靠什么来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一个生态型城市必须有吸收外来要素的功能,有开放式的结构,能聚集人气和市气。同时城市自身各种功能区的建设也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2)环境设计

    这里主要是指城市的生态环境设计。其主要思路是结合城市的规模、产业结构和布局,构建和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系统,包括林业、农业、水利等方面的建设,以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保障和促进城市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3)住区设计

    应用生态建筑原理对住区进行科学的生态规划设计,形成由生态型建筑和基础设施组成的人工环境以及包括文化、道德、法律和人的精神状况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要利用节能、低耗、无污染的新型建筑材料,避免使用造成化学污染、危害身体健康的产品;要减少家庭能耗及废物排放,提高排放物的回收利用率;要应用循环经济理念、生态技术,实现对天然资源的完全利用和循环利用;要提高绿化率,优化住区环境布局。

    (4)产业设计

    城市是自然资源的主要消费者,是污染和废物的主要产生者。因此,如果城市能设计成少消费资源和少产生污染,就可在很大程度上接近生态化的目标。生态型城市的产业设计,应该有利于物质循环的完整性。从这点看,城市产业结构应该充分地多样化,围绕资源的充分利用形成产业链。当位于产业物质循环回路某一环节的企业难以获得正常回报时,为保障循环的进行,政府要给予补贴或其他形式的帮助。当然,这种循环可以发生在不同层面,如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工业小区内部,在更大范围上,甚至可以考虑若干城镇或与大城市之间,围绕区域范围内各地资源(包括废弃物)的综合平衡、充分利用,实现分工合作。

    按照建设生态城市的标准和要求来布置新产业,建立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构建由生态型科教产业、绿色产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及相应的服务业组成的城镇生态经济体系。生态化的产业主要包括:生态农业、安全优质农产品深加工、生态工业、生态建材、可再生能源、生物医药、微生物、信息工程、软件开发、人才培训、文化娱乐、生态旅游与休闲等产业,以及科研基地、示范基地等。要把推行ISO14000认证作为生态型城镇建设与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5)景观设计

    生态型城市的景观设计要与生态型城市的总体规划同时设计,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各搞各的。要把观赏价值与充分发挥生态功能效益结合起来,要与农村的田园风光、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要把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各类动植物为主的自然景观和以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起来。

    3 推进循环经济模式的示范点建设

    (1)企业内部循环示范点建设

    以唐山市重点工业产业的大型企业为示范点进行研究,探讨不同产业的企业实行循环经济的规律,通过流程再造,技术改造,管理现代化等有效途径,把这些大型企业建设成为各个产业样板,并对其经验进行推广,推动行业的循环经济的发展。

    (2)工业生态园示范点建设

    工业生态园建设是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运作模式。工业生态园的示范点建设有两种形式,一是新建工业区,二是已有工业区。用循环经济的理论指导整体规划和设计工业生态园,包括生态产业链的设计,实现能流物流良性循环;区内生态环境设计,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对已有的工业区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生态化的改造重建。

    (3)矿区生态重建的示范点建设

    按照循环经济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主要针对其地理特点,以建立矿区开采以及生态重建为一体,从生态,社会,经济三者效益的统一的角度规划设计生态重建示范点。

    (4)农业生态园(村)的示范点建设

    生态农业的建设是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集约经营的综合农业生产系统。它是林,牧,副,渔,加工等多产业的建设,并且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如松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转型期城市生态学前沿研究进展,2000

    [2] 张俊君,许学强,魏清泉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地理研究,2005,(2)

生态城市建设篇(4)

中图分类号: 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305-1

目前世界各国城市问题严重,主要表现为城市的交通问题、住宅问题、社会问题、灾害问题、污染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断困挠着人类,导致了城市生活质量、城市的健康状况遭到破坏,巳引起各国的政府决策者,以及从事该方面研究的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1 生态城市建设

1.1 生态城市概念

生态城市是指为追求人类和自然健康和活力的城市,即符合生态规律、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生态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城市应该是生态环境能够得到较好保护的,经济发展能够得到较好、快速增长的,同时还能够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城市建设方式。

1.2 生态城市建设

近些年来,中国学者也开始关注中国生态城市建设问题,中国政府也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决议,最先响应此号召的是中国深圳。在2002的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上《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的发表,掀起了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新浪潮。

2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年的生态城市建设,我国在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代谢、生态景观的整合和生态意识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生态城市标准还存在诸多不足。这不仅是生态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同时还是城市发展不均衡造成的。

2.1 水资源问题

水资源作为自然资源中的一种宝贵资源,对人们生活、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等各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我国幅员辽阔,我国水资源南北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尤其以西北水资源最紧缺。不仅如此,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远落后于城市化速度;同时,部分企业由于污水处理费用较高,而采取直排放的方式,而造成水体污染。另外,由于以前城市建设中缺少规划,或者规划并不合理,致使产业结构和布局的不合理,而使单位产值的水资源需要量过大。这些原因致使造成城市周边水流、湖泊水资源遭受污染,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着水资源困境。

2.2 城市绿化建设

在现今寸土寸金的今天,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建设首要考虑的问题;同时绿化是一种无回报的投资,在建设中都不愿意投入更多资金建设城市绿化地,造成我国城市绿化覆盖率低。因此,在城市中进行绿地建设显得尤为必要,同时在绿地生态建设中,不仅要做好绿色空间的组合、景观景致的塑造等形态研究,同时需要将其作为生态城市的有机整体来研究。

2.3 现代化生态城市规划与传统城市建设中问题

我国许多城市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历史上的城市建设与现代化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处;或者在新城区建设中而忽略了老城区的发展,从而造成城市的发展不平衡。

3 生态城市的评价

3.1 生态城市的评价体系

由于区域不同和环境条件不同及城市特点不同, 很难采用统一的国际标准对生态城市建设评价进行 。2007年环保总局下发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明确了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一些综合性指标,对生态城市建设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文件中提出了生态县、生态市和生态省建设三类生态城市的建设,而在每类建设中包含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同时每一类又有明确的项目和具体数据指标,例如在建设生态县的22项指标中有16项是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表明生态环境保护对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性。

3.2 评价方法

生态城市建设在确定了等级之后,就要确定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项目,首先需要将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其次是指标权重的确定,再次是多层次系统的评价,最后协调系数;只有有了标准化的数据,统一的权重,才能够通过计算得出统一的指标,才能够受位于不同地方,不同条件下的生态城市建设具备统一的要点,才能够指导建设真正的生态城市。

4 问题与研究展望

生态城市建设篇(5)

1.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2.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2.2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1.2.3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1.2.4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1.2.5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2中国目前的城市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2.1目前的城市状况

“九五”期间是环境保护大发展的五年,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民族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措施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等方面。但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全国有36%城市河段的水质为劣5类,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大气污染十分突出,受监测的341个城市中,有66.7%的城市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仍然严重;全国城市垃圾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还不到总量的10%;城市噪音扰民十分普遍,2001年监测区域55.7%的城市噪音处于中度以上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市民发生多种疾病。

2.2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许多城市如上海市、长沙市、宜春市、扬州市、威海市、深圳市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最近几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以及他们的地方学会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地方性学术讨论会,将学术研究与交流推到了高潮。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于2002年8月19日至23日在深圳市召开,《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是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将对世界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3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3.1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笔者认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城市管理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建设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的城市。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创建清洁、优美、安静的城市,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效的生态产业和人们的需求与愿望得到满足、和谐的生态文化与功能相整合的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

3.2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针对环境差、底子薄、人口多的国情,提出以下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3.2.1转变思想,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从不可持续发展思想向可持续发展思想转变。其内涵包括:从追求近期的直接经济效果转向追求长期的间接经济效果;从追求单一的经济高效率转向追求经济、生态合并的高效率。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没有这个转变就不可能有忧患意识、危机感和责任感。这对决策者和企业家尤为重要。因为决策者的思想影响一片,企业家影响一个企业,企业往往是环境污染大户。我国目前的干部制度是任期制,任期内的绩效考核主要还是经济绩效。这很容易使干部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完成这种思想转变必须把干部任期内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功与过作为绩效考核内容之一。

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就是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尊重历史文化,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除了用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和教育外,还应:(1)让市民亲身感受到环境和生态保护带来的好处;(2)使市民形成“向自然资源索取是有代价的,污染是要付费的”的概念;(3)营造社会公德大环境,规范那些不规范的环境行为。

3.2.2加快理论研究,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现在可持续发展到处都在讲。但是,如果没有能够指导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济理论和具体的评价指标,又如何知道决策和实践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呢?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政策都是重资源开发,以发展国民经济为主线兼顾市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因此,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

(1)生态城市应采用整体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城市环境、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已经包括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也有较好的社会基础,为不少人所接受。政府应积极支持和组织环境经济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研究,使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扩大,发展成为包括“新财富理论”的多科学、多层次、多分支、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其领域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森林经济学、海洋经济学等以及这些领域的生态经济学理论。以环境经济学和城市生态学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同时指导国民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机遇,中国应该走在世界前列。

(2)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分解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目标、结构优化目标以及效率公平目标。这些目标又应按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初级、过渡、高级阶段)分解为阶段性的目标,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用它在建设的各个阶段来衡量城市生态化速度与变化态势、能力和协调度。设计的指标应灵敏度高、综合性强,既有持续性指标、协调性指标,又有监测预警指标。选择指标的原则应注意因子的综合性、代表性、层次性、合理性、现实性。在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下来编制城市规划条例、械市建设条例和城市管理条例。

3.2.3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

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应该集中力量做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从社会主体角度看,社会行为可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与公众行为。这三种行为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而不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发展都决定于这三种行为。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中政府、企业、公众的行为都没有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有限性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制约,没有把自然环境纳入到经济系统中,致使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度与广度不断增大。

政府应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加大力度、有效的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1)国家应提升国家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实质性的参与国民经济决策活动,重大项目从初步方案拟订就应征求国家环保总局的意见;(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的建设,完善体系、加强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和敬业精神;(3)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中设置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机构,负责政府各部门间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监控,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的实施;(4)强调城市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中的地位和责任。制订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

市场推进就是环境保护引入价值观念,建立和推广市场机制。通过税、费和环境产权的手段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企业与自然的关系,配合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契约意识,以达到遏止环境滥用,促进公众和企业认识环境的使用价值、自然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支持功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的目的。但政府应通过政策调控市场价格,既要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又要照顾到公众的承受力。

在公众环境意识普遍不高、企业急功近利的思想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只依靠宣传教育难以遏制“边建设、边破坏”、“边治理、边污染”的情况发生,政府应该强化执法监督。有效执法监督的前提是:有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律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有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公正廉洁的执法队伍。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化建设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这在西方国家法律上有明确规定。而且公民环境权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现已包括环境知情权、环境议政权和环境索赔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随着环境法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将既有理论依据,又有法律依据,更有群众基础。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公众参与,应体现在环境决策参与、环境监督参与、环境投资参与和个人环境行为等方面。要真正做到公众参与,必须:(1)修订法律,明确公民的环境权,使公民明白自己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2)修改决策程序,使公众在决策过程中有参与环节;(3)培育与生态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社会机制。

3.2.4把握关键环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全面的从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人为本制定战略性的、能指导和控制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与计划。它必须具备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把生态建设、生态恢复、生态平衡作为强制性内容。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一旦批准,必须具有法律的权威性,任何改变都必须严格地按照程序进行。

为搞好生态城市规划应采取以下对策:(1)修改现行的《城市规划条例》。充分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改进城市规划管理机制,改变建设项目提出者、计划者、决定者、运作者同属一个体系的状况,使每个环节都能有效的得到控制。(3)建立新的城市规划过程程序,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全局的观点。(4)强调专家论证的科学性和独立性,以避免“拍脑袋工程”、“政绩工程”和“长官意志”。(5)建立公众参与的正常渠道,以提高公共决策的正确性。代表市民的最大利益和生态建设的社会公平。

生态城市规划除了常规内容外,还应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应确定城市人口承载力,人口承载力不是指城市最大容量,而是指在满足人们健康发育及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人口的最大限量。既要考虑人口未来增长的可能性又要考虑满足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规模合理性;既要考虑固定静态人口的分布规律,又要考虑周期性往返于城市——乡村——城市之间和城市商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动态人口分布和涨落规律。

(2)景观格局是景观元素空间布局,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整体优化原则;②功能分区原则;③景观稳定性原则;④可持续发展原则;⑤活化边缘原则。

(3)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职能和性质以及城市的基本活动方向、内容、形式及空间分布。因地制宜地按照生态学中的“共生”原理,通过企业之间以及工业、居民与生态亚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入和输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物质、能量的综合平衡。

(4)提高资源合理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开发及再生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在城市区域内建立高效和谐的物流、能源供应网,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重新确定“废物”的价值,减少污染产生。

3.2.5突出城市个性特点,树立城市生态风尚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定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融“山水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田园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等于一体。既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又给人们一个醒目的形象。

为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及其成果的保护,管理者应建立制度,提倡良好的公众环境行为,形成生态城市的规矩和风尚。如:①限制甚至拒绝摩托车进城;②限制汽车数量增长、提倡公交车、使用环保车;③提倡以自行车作为上、下班交通工具,或者以步代车;④提倡使用布袋子、莱篮子、饭盒子,拒绝“白色污染”;⑤提倡“绿色旅馆”、“绿色饭店”,禁止旅馆业提供一次性用品;⑥提倡商店与厂家结合对商品实行全程绿色服务;⑦提倡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家庭;⑧有条件的城市应限制建筑高度,提倡使用洁净能源。

3.2.6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生态城市建设篇(6)

城市建设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而随着人们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视,当前城市发展中已经开始出现生态化和人文化的特征,伴随着城市发展思想的转变“生态城市”这一新的城市发展理念不断被人们认识和接受。生态城市发展理念的产生反应了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关注,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必然结果,而生态城市建设能够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文明建设水平,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纽带。研究生态城市建设途径,能够推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

一、生态城市基本理论探析

1.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内涵

所谓的生态城市就是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并应用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那就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城市发展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1 胡渝.西部大开发中人文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哲学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8(2):78-80.]1

2.生态城市的特点

相比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的特点可以说非常突出,生态城市抛弃了传统干的煤、石油等非清洁能源,而是大量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并且实现清洁能源的可持续供给。在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即在城市社会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实现功能上的协调共生的关系,在自然与人的共同推动下不断完善这一共生系统,实现在城市发展中达到促进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3.生态城市建设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掀起了创建生态城市的浪潮,城市发展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轨道。根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 )》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将处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阶段,我国城镇化水平2010年约为47%,到2020年为56%~58%。[2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6~2020) [Z].2007.]2可以说城市建设将成为今后我国十年内一个社会主题,伴随着城市建设开展也将使我国背上沉重的能源、矿产资源负担。而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在减少城市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危害,生态城市建设通过应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实现能源循环利用的目的;通过使用一些可再生资源减少对钢铁、水泥等容易对自然环境产生重大危害的资源利用,达到减少对自然环境不利影响的目的。这样的城市当中城市能源节省、人与自然和谐,人们的满足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渴求。

二、生态城市建设途径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到我国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合理定位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选择合适的生态城市建设途径,只有在保证目标和途径合适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基于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要对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

生态城市规划并不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全新的发展规划,也并不是抛弃原有的城市在新位置从头开始一个新城市设计,而是在城市原来发展规划、水平、特色的基础上,按照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对城市功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建设、改造和完善。要想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城市建设部门按照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才能实现。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当中,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原有风貌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一体化运作。比如说某城市定位于江北水城,就应该以城市周边水域规划设计为主,集中精力进行水域污染治理、水域周边森林绿化建设、环境改造等等,并且城市水域规划应该与城市原有的规划设计相融合,体现出城市建设 、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相融合。

2.以生态学和景观学为基础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在生态建设当中应该以生态学和景观美学作为指导,进行城市生态绿化的全面规划和实施。这就需要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人员根据城市原有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特色统筹城市的各类建设,实现城市发展的路网化、林网化和水网化。而景观美学是以生物的多样性为基础,充分考虑到景观建设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在景观美学的指导下生态城市建设可以根据植物特性和生态原理进行合理的配置,并且从景观艺术的角度使植物景观与城市原有风貌在色彩、形态、姿态等方面协调一致。尤其是在植被配置上,从城市生态发展的角度选择合适的树种、用多种混交的方法实现生态复杂的营养结构,以此保持城市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这一过程当中规划设计人员应该“注重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比例与搭配,按照多种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相互作用与影响,注意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的搭配,根据各种植物之间的平面距离、立体结构(乔木、灌木、草本与地被植物)及其轮廓线变化等合理配置丰富的植物种群。”[1 范海霞、陈建业、李玲、宁玉霞. 生态城市建设途径探析―――以许昌生态建设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1

3.突出森林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森林在生态系统当中有独特的作用,森林被称为城市的天然氧吧,他能够吸收城市发展中的产生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城市二氧化碳的数量,调节城市气候状况。并且森林具有保持水土、含蓄水源的作用,这对于解决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要想充分发挥森林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大力建设城市公共绿地系统

城市公共绿地系统要本着见缝插针的原则,依托城市周边防风防沙带、公共交通护林带、城市公园建设和休闲广场建设等建设工程,以林木为主体大力进行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严格贯彻“新城区先建绿、后建城,旧城区先扩绿、后扩建”公共绿地建设的原则,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应该大力进行城市绿荫廊道建设

公共景观建设包含众多的内容,当然这也是生态城市建设重要措施,在当前的生态城市建设当中市区道路绿化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在道路两边的绿化建设当中以“大林地、小片林、微地形、多景观”为的原则,在两侧可以使用一些高大乔木作为绿化的主体,配合乔木、灌木和花草点缀其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景观系统。

生态城市建设篇(7)

1.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2.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2.2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1.2.3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1.2.4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1.2.5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2中国目前的城市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2.1目前的城市状况

“九五”期间是环境保护大发展的五年,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民族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措施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等方面。但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全国有36%城市河段的水质为劣5类,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大气污染十分突出,受监测的341个城市中,有66.7%的城市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仍然严重;全国城市垃圾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还不到总量的10%;城市噪音扰民十分普遍,2001年监测区域55.7%的城市噪音处于中度以上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市民发生多种疾病。

2.2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许多城市如上海市、长沙市、宜春市、扬州市、威海市、深圳市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最近几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以及他们的地方学会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地方性学术讨论会,将学术研究与交流推到了高潮。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于2002年8月19日至23日在深圳市召开,《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是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将对世界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3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3.1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笔者认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城市管理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建设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的城市。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创建清洁、优美、安静的城市,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效的生态产业和人们的需求与愿望得到满足、和谐的生态文化与功能相整合的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

3.2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针对环境差、底子薄、人口多的国情,提出以下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3.2.1转变思想,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从不可持续发展思想向可持续发展思想转变。其内涵包括:从追求近期的直接经济效果转向追求长期的间接经济效果;从追求单一的经济高效率转向追求经济、生态合并的高效率。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没有这个转变就不可能有忧患意识、危机感和责任感。这对决策者和企业家尤为重要。因为决策者的思想影响一片,企业家影响一个企业,企业往往是环境污染大户。我国目前的干部制度是任期制,任期内的绩效考核主要还是经济绩效。这很容易使干部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完成这种思想转变必须把干部任期内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功与过作为绩效考核内容之一。

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就是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尊重历史文化,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除了用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和教育外,还应:(1)让市民亲身感受到环境和生态保护带来的好处;(2)使市民形成“向自然资源索取是有代价的,污染是要付费的”的概念;(3)营造社会公德大环境,规范那些不规范的环境行为。

3.2.2加快理论研究,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现在可持续发展到处都在讲。但是,如果没有能够指导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济理论和具体的评价指标,又如何知道决策和实践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呢?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政策都是重资源开发,以发展国民经济为主线兼顾市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因此,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

(1)生态城市应采用整体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城市环境、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已经包括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也有较好的社会基础,为不少人所接受。政府应积极支持和组织环境经济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研究,使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扩大,发展成为包括“新财富理论”的多科学、多层次、多分支、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其领域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森林经济学、海洋经济学等以及这些领域的生态经济学理论。以环境经济学和城市生态学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同时指导国民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机遇,中国应该走在世界前列。

(2)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分解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目标、结构优化目标以及效率公平目标。这些目标又应按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初级、过渡、高级阶段)分解为阶段性的目标,形

成评价指标体系。用它在建设的各个阶段来衡量城市生态化速度与变化态势、能力和协调度。设计的指标应灵敏度高、综合性强,既有持续性指标、协调性指标,又有监测预警指标。选择指标的原则应注意因子的综合性、代表性、层次性、合理性、现实性。在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下来编制城市规划条例、械市建设条例和城市管理条例。

3.2.3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

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应该集中力量做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从社会主体角度看,社会行为可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与公众行为。这三种行为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而不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发展都决定于这三种行为。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中政府、企业、公众的行为都没有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有限性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制约,没有把自然环境纳入到经济系统中,致使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度与广度不断增大。

政府应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加大力度、有效的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1)国家应提升国家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实质性的参与国民经济决策活动,重大项目从初步方案拟订就应征求国家环保总局的意见;(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的建设,完善体系、加强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和敬业精神;(3)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中设置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机构,负责政府各部门间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监控,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的实施;(4)强调城市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中的地位和责任。制订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

市场推进就是环境保护引入价值观念,建立和推广市场机制。通过税、费和环境产权的手段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企业与自然的关系,配合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契约意识,以达到遏止环境滥用,促进公众和企业认识环境的使用价值、自然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支持功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的目的。但政府应通过政策调控市场价格,既要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又要照顾到公众的承受力。

在公众环境意识普遍不高、企业急功近利的思想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只依靠宣传教育难以遏制“边建设、边破坏”、“边治理、边污染”的情况发生,政府应该强化执法监督。有效执法监督的前提是:有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律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有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公正廉洁的执法队伍。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化建设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这在西方国家法律上有明确规定。而且公民环境权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现已包括环境知情权、环境议政权和环境索赔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随着环境法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将既有理论依据,又有法律依据,更有群众基础。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公众参与,应体现在环境决策参与、环境监督参与、环境投资参与和个人环境行为等方面。要真正做到公众参与,必须:(1)修订法律,明确公民的环境权,使公民明白自己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2)修改决策程序,使公众在决策过程中有参与环节;(3)培育与生态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社会机制。

3.2.4把握关键环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全面的从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人为本制定战略性的、能指导和控制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与计划。它必须具备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把生态建设、生态恢复、生态平衡作为强制性内容。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一旦批准,必须具有法律的权威性,任何改变都必须严格地按照程序进行。

为搞好生态城市规划应采取以下对策:(1)修改现行的《城市规划条例》。充分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改进城市规划管理机制,改变建设项目提出者、计划者、决定者、运作者同属一个体系的状况,使每个环节都能有效的得到控制。(3)建立新的城市规划过程程序,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全局的观点。(4)强调专家论证的科学性和独立性,以避免“拍脑袋工程”、“政绩工程”和“长官意志”。(5)建立公众参与的正常渠道,以提高公共决策的正确性。代表市民的最大利益和生态建设的社会公平。

生态城市规划除了常规内容外,还应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应确定城市人口承载力,人口承载力不是指城市最大容量,而是指在满足人们健康发育及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人口的最大限量。既要考虑人口未来增长的可能性又要考虑满足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规模合理性;既要考虑固定静态人口的分布规律,又要考虑周期性往返于城市??乡村??城市之间和城市商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动态人口分布和涨落规律。

(2)景观格局是景观元素空间布局,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整体优化原则;②功能分区原则;③景观稳定性原则;④可持续发展原则;⑤活化边缘原则。

(3)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职能和性质以及城市的基本活动方向、内容、形式及空间分布。因地制宜地按照生态学中的“共生”原理,通过企业之间以及工业、居民与生态亚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入和输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物质、能量的综合平衡。

(4)提高资源合理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开发及再生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在城市区域内建立高效和谐的物流、能源供应网,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重新确定“废物”的价值,减少污染产生。

3.2.5突出城市个性特点,树立城市生态风尚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定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融“山水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田园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等于一体。既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又给人们一个醒目的形象。

为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及其成果的保护,管理者应建立制度,提倡良好的公众环境行为,形成生态城市的规矩和风尚。如:①限制甚至拒绝摩托车进城;②限制汽车数量增长、提倡公交车、使用环保车;③提倡以自行车作为上、下班交通工具,或者以步代车;④提倡使用布袋子、莱篮子、饭盒子,拒绝“白色污染”;⑤提倡“绿色旅馆”、“绿色饭店”,禁止旅馆业提供一次性用品;⑥提倡商店与厂家结合对商品实行全程绿色服务;⑦提倡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家庭;⑧有条件的城市应限制建筑高度,提倡使用洁净能源。

3.2.6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生态城市建设篇(8)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028-02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中之重。城市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城市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更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容忽视的危害。2010年到2020年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而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环境问题是否得当处理,直接关系到全球环境问题是否得到改善。因此,如何实现我国城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城市、政府摆脱两难的窘境,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与特点

生态城市建设通过促进环境质量的提高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协调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高效组织形式。生态城市概念中的“城市”,不单指城市化地区,还包括城市所有的乡村,既包括城市规划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也包括市域内农村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应强调城市与其周围地域之间动态的统一性,生态城市的系统性观念决定了建设应该全面协调发展[1]。

生态城市的构建是人类最合理地利用资源与环境,寻求人与自然良性循环发展的新的突破,追求人与自然、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共生,乃至高效有序发展。生态城市是由自然、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整合而成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强调整体效益运作,重视环境质量,追求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全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环境设计规划原则。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所要追求的长期目标,建立生态竞争机制,通过自生和再生原理调节系统,进而更加充分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自然资源,以适应系统协调有序发展的目标。

综上,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高效和谐性、整体有效性、追求可持续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更加系统地证明了当下城市建设选择生态城市这条道路的必然性。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

大力推进建设生态型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经道路。生态城市建设是改变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建设现代化集约型城市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建设生态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生态城市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城市整体素质,只有走建设生态城市的道路,才能丰富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才能进一步促进城市、社会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的全面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建设生态城市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建设生态城市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新载体,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3.建设生态城市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

生态城市建设全面强调注重经济效益、注重人类福利、注重生态整体效益。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减少生态破坏和社会环境污染,缓解环境压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知识经济

产业结构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关系到城市经济发展是否稳定、健康、快速,关系到城市定位和整个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我国正处于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过渡的重要时期。如果要摆脱高污染、低产出的产业结构的窘境,必须从产业结构着手,坚持合理布局,以此促进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把发展知识经济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城市作为人才和科技的聚集地,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只有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产业模式的进一步改革,进而促进我国城市、社会、自然的有序、和谐发展。

2.提高生态意识,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公众是生态城市建设最根本的受益者,但公众对生态城市的建设不冷不热,处在“受约束的尝试”层次,以被动为主,但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2]。树立生态文明观,靠教育宣传和法律法规,强化全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经途径,教育不仅能提升群众的文化素质,还能调整人的智力乃至技能结构。只有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得到强化,才能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改善。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就是使人民群众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该承担的环境责任,进而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

因此,必须逐步提高全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更新传统思想观念,深化生态保护理论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明确实施目标,做好科学系统规划,完善产业管理体制,吸引公众参与热情,营造生态环保新风尚,加强区域合作。通过以上有力举措,使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稳健有序地进行。

3.加强政策引导,健全生态城市发展机制

建设生态城市,必须加强政策引导。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方面,必须把生态城市建设和生态经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城市建设过程中绿色技术的比例,用科学的发展观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其次,必须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通过立法、执法营造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保持规划的权威性,依法定的程序编制和修改,而不是一任领导一个规划。”[3]再次,必须确定领导政绩考核制度。“许多城市应该解决又能够解决的环境问题放着不管,却奢谈什么如何使城市生态化,甚至在有些领导的思想中只是要生态城市这块牌子装装门面,并没有真心打算去实施。”[4]针对于生态城市建设,政绩考核强调不仅要有经济发展的提高,更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科学设置绿色GDP,进而使政绩考核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有力助推器。

4.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社区

生态社区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单元,其核心内容是社区生态关系的整合和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强调居民家庭、建筑、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区服务等要素的有机融合[5]。因地制宜地建设生态城市,不仅能够更充分发挥本城市的区域优势,更能全面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完美统一。

建设生态城市,走生态文明之路,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正确选择,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生态城市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积极主动应对环境污染,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高静,李爱莉,芦玉敏.关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理性思考[J].特区经济,2011,(2):298-299.

[2]李丽红.政府主导型公众参与生态城市规划的难点及法律解决途径[J].现代财经,2009,(8):79-82.

生态城市建设篇(9)

生态城市ecological city 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经出现,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关于生态城市概念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前苏联生态学家杨尼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中国学者黄光宇教授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并应用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

二、 建设生态城市的意义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它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与精神文明的享受。但是,同时也造成了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挤、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能源紧缺等“城市病”。为了寻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人们一直在探索一条经济高效、社会进步、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道路。生态城市的建设有助于搞好城市的合理规划和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环境;有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协调好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关系;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它同时也贯彻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精神,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一是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需要;发展建设生态型城市,有利于高起点涉入世界绿色科技先进领域,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形象。二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党中央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并列为两大战略,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当然要贯彻实施好这一重大战略。三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需要;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各种矛盾的焦点。城市的发展往往引发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与和谐的生态型城市,可以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四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追求将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物质型转为精神型、从户内型转为户外型,生态休闲正在成为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三、 我国目前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约有20多座城市如天津、广州、上海、宁波、昆明、成都、贵阳、长沙、扬州、威海、深圳、厦门、铜川、十堰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

2002年8月.在深圳举办的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上,通过了《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将建设生态城市的内容更加详细具体地概括为: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代谢、生态景观整合、生态意识培养。总之,未来城市环境建设要实现几个转变:一是从对物理空间的需求上升到对人的生活质量的需求;二是从对污染治理的需求上升到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需求;三是从城市绿化需求到生态服务功能需求;四是从面向形象的城市美化到面向过程的环境优化。针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中国进行生态城市建设必须以“国情”为基点,有的放矢,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城市环境基础差、底子薄,城市建设资金短缺,城市化率较低、农业人口多。

四、 未来生态城市建设的展望

中国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城市化过程中,指导思想和目标不明确,致使城市生态规划被忽视、被淡化。城市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管理,各单位在扩展地盘时忽视了生态环境建设。由于某些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跟不上城市建设的步伐,工业污染仍十分严重。此外,城市居民的生态观念还没有深人人心,居民生活垃圾污染也给城市生态建设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逐步提高全民生态意识,更新思想观念,深化理论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实施明确目标,做好科学规划,完善管理体制,协调监控环境,引进市场机制,吸引公众参与,营造生态风尚,加强城区合作。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使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稳健有序地进行,尽管任重道远,困难重重,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幅繁荣、和谐的生态城市景象将会展现在中国和世界人民面前。

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动力、以公众参与为手段,整体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新机制,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中仍然起着主导作用。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社会生态的原则是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创造自由、平等、公正、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生态原则保护和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的再生和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采用可持续生产、消费、交通、居住区发展模式;自然生态原则,给自然生态以优先考虑最大限度的予以保护,使开发建设活动一方面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内,建立一个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和结构合理、关系协调的生态城市。

五、 结论

生态城市的建设是致力于城市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和谐共处,致力于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关系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只要我们充满信心,坚持不懈,采用正确的方法与措施,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庆彩,吴椒军.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立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

[2] 宋永昌,戚仁海,由文辉. 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3] 陈勇. 生态城市理念解析[J]城市发展研究, 2001, (01) .

[4] 黄肇义,杨东援. 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 2001, (01) .

[5] 黄光宇,陈勇. 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 1997, (06) .

[6] 童明. 城市政策研究思想模式的转型[J]城市规划汇刊, 2002, (01) .

[7] 孙施文. 中国的城市化之路怎么走?[J]城市规划学刊, 2005, (03) .

[8] 戴学章,姜卉. 大连生态城市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大连干部学刊, 2009, (07) .

生态城市建设篇(10)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生态城市的概念与特点

1 .1 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代表了当代及未来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载体。生态城市基于生态学理论,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来协调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使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和谐共处、互利互惠,实现城市又好又快发展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1 .2 生态城市的特征

1.2.1 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既指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又指环境发展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和谐。根据以往的城市发展理念,人们过于重视物质和经济利益,忽略了自然环境,致使自然环境不断恶化,人类最终也受到自然的惩罚,如:沙尘暴、酸雨、泥石流等。生态城市重视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之间的和谐相处,希望能营造一个充满绿色、爱与生机的人居环境。

1.2.2 持续性

生态城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的同时,重点研发可再生资源,努力实现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

1.2.3 整体性

生态城市的整体性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要协调环境、社会和经济之间的整体关系,谋求共同发展,重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1.2.4 高效性

生态城市的高效性主要提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高效率的流转系统和转换系统。流转系统依靠城市基础设施,保证城市的信息流、能源流、物流和价值流等高效、有序运转,从而提高流转效率,最大程度的减少能源、经济消耗,有效防止城市生态污染;转换系统是指把自然物质转换为经济物质,通过人类对经济物质的利用和消耗,再把经济物质转换为废弃物,生态城市的目标:用最少的自然物质转换为最多的经济物质,并减少废弃物的排泄。产业结构方面表现为第一产业小于第二产业小于第三产业的金字塔结构。

1.2.5 区域性

生态城市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它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在一定区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生态城市的很多生态问题都是跨区域的,因此生态城市要加强与周围区域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展经济和维护生态环境。

2 生态城市的规划

2 . 1 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

生态城市规划是指通过综合考虑社会心理与自然生态两方面的因素,建立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和谐相处的最优环境,最大限度的激发人类的创造潜能和生产力,有效提高人类的精神文化水平和物质经济水平。

2 . 2 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

城市生态系统不仅是一个由自然、经济、社会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还是一个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所以,在规划生态城市的过程中,不能只单纯的遵循社会生态原则、经济生态原则和自然生态原则,还要充分考虑复合系统原则。

2.2.1 社会生态原则

人类在某一区域生活、集聚并最终形成城市。人类文化观念的更新与社会行为的进步是城市发展的“助推器”。因此,在规划生态城市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以切实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只有被大多数人支持并接受的生态城市规划方案才能被最终确定。

2.2.2 经济生态原则

城市经济是生态城市规划的物质基础,是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保障。因此,在生态城市的规划过程中一定要让规划方案促进经济发展。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的方式换取经济的暂时发展,而要以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指导发展城市经济。

2.2.3 自然生态原则

城市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又是城市发展的限制因素。所以,在生态城市的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市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首先,应明确城市自然环境的现状及承载能力;其次,认真研究经济活动及人类生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后,根据以上两方面的分析结果,再结合城市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和总体发展目标,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3 生态城市的设计

做好生态城市的设计工作,使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态城市设计,充分体现不同城市的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城市特色和城市形象。在设计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应主要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3 . 1 城市景观设计

生态城市景观设计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根据不同城市的特色环境,对城市各类自然生态景观加以规划并进行适当的人工处理,构建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建立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在设计建筑景观时,应在做好建筑景观平面规划的基础上,重点设计空间天际轮廓线,尤其是在城市的主干道上,对低层建筑与高层超高层建筑进行优化布局;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应重点考虑城市广场、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并加强城市溪、河、湖、江周边的林带和草地建设,使城市的人文特色、生态环境和现展理念完美融合,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共享性。

3 . 2 城市产业设计

设计城市产业时,应学习发达国家设计生态城市产业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在全面客观地分析城市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以循环经济为特色、以绿色环保为宗旨、以高效节能为目标、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型工业体统。与此同时,城市还应重视文化、医疗、教育、信息、旅游和物流等产业的投入力度,逐步调整和改造现有产业的不足,努力实现城市产业的生态转型。加大清洁生产的审核力度,建立环境信用评价体系,让企业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从而促进城市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3 . 3 城市住区设计

合理应用生态建筑原理,科学设计城市住区。首先,对城市住区进行合理布局。根据城市发展目标和长远规划,综合考虑城市生态环境,选择城市居住区的最佳区位,并对住区进行合理规划;其次,坚持节能低耗无污染的原则。通过对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建筑物的朝向等问题的合理设计,解决建筑物的采光、透气、保暖等问题,从而降低由于取暖和采光等造成的能源消耗。

4.低碳生态城市试点启动

2011年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24项指标,其中关于资源环境的8项指标中有7项是约束性指标。生态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已经被提到了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未来,中国只有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以采用低碳发展模式和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为手段,才能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和健康发展。

5实例―漳州城市规划建设

构筑“两轴、两带”的生态环境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加强自然生态通道的保护与建设,必须预留城市东部的生态发展空间,以保持区域东西向生态通道的连通。两轴:包括北溪西溪在内形成的水域及其沿岸生态轴线。其中北溪是漳州城区北部重要生态通道,是北部区域水气、生物等生态的重要通道。西溪既是九龙江三角洲区域的生态水气通道,同时也是重要的城市景观通道,是重点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地带。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九龙江两侧要划定生态保育区,保留足够生态空间,必须进行严格的建设控制,以保持区域生态通道的贯通。两带:构筑圆山生态通道和云洞岩生态通道这两条生态保护带。圆山生态通道 :以圆山风景区为核心,分别向西南及东北延伸,南部过乌石步水库向南部山脉延伸,北部与芝山公园、马鞍山公园相接,经石牛山、红老山向岩边山方向延伸。云洞岩生态通道 :以云洞岩风景区为核心,南北分别向官浔及天柱山延伸,南接凤山、照镜山与白云山相接,并向官浔方向延伸,北接三峰山、近鸡山与天柱山相接。

6 结语

城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制约和依赖而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变得非常严峻。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促进城市文明和塑造城市形象的同时,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的极大破坏,因此研究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问题显得愈发重要。本文认真探讨了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希望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能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景江,王汝江.小议生态城市规划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16)

[2] 杭云飞.现代城市生态小区的规划设计[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9(03)

[3] 李彩国.对生态城市的规划设想[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20)

[4] 卓雄标.浅谈高校校园绿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J].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4)

[5] 曾海祥.初探厂区绿化规划设计的原则[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23)

[6] 宋俊峰,周爱萍.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J]. 甘肃科技. 2011(11)

[7] 张雨薇.探究步行街空间环境质量[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0)

上一篇: 村委党风廉政工作计划 下一篇: 生理科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