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5 10:26:48

生理心理学论文

生理心理学论文篇(1)

为了深入了解中学生性心理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笔者参加了对三所不同层次的中学900名初一至高二的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及对学生的爱护,我们采取不记名和绝对保密的方法进行调查。

表一你对异性表达爱慕的方式(略)

表二你对男女同学之间相互追逐打闹的看法(略)

表三你对异性话题的看法(略)

表四你对性梦幻的认识及表现

无性梦幻的538人占59.7%

有性梦幻的157人占17.4%

天天梦幻

经常梦幻

偶尔梦幻152人占16.5%

梦幻后是否想同异性接触--(想)132人占14.6%

二、中学生性心理导致的各种行为的分析

青春期又称青少年时期,是指由儿童生长发育到成年人的过渡时期,年龄大约为10──20岁左右。青春期一般分为前后两期:前期10──14、15岁,这正是初中时期,也是青少年性的勃发时期;后期14、15──20岁,这正是高中阶段,也是青少年的性逐步趋向成熟时期。

青春期是以性成熟为主的一系列形态、生化、内分泌、心理及生理上的突变阶段。这一阶段男女双方身高、体重、身体形态等方面出现了变化,如男性出现了喉头突起、音调低沉、肌肉发达,长出胡须等;女性出现隆起、声音高尖、骨盆变宽、脂肪增多等“第二性征”。同时男女双方在智力上如语言、感知、记忆、想象、思维能力、认知结构和思维过程等心理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正是这样,青少年学生面对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突然变化,往往感到措手不及,焦虑、抑郁等,情绪波动较大,外向与内隐共存。青少年与父母在感情上、行为上、观点上日益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对教师的态度上增加了选择、保留和批评、怀疑的成分。在与同伴交往的数量和质量上发生了变化,交往的内涵加深了,异往成为一个突出的话题。

歌德曾经说过:“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处在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由于性生理的发展促使他们对异性产生了兴趣,并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异性的吸引。正如(表一)所提供的数据显示,进入青春期后,女同学往往会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身材、体态、容貌等方面,经常会为自己脸上的青春豆、体形的胖瘦感到苦恼,希望通过刻意打扮来吸引更多的异性。男同学为了能得到女同学的青睐,处处对女同学体贴入微,还会时不时地在女同学面前显露一下自己的专长。由于渴望了解、接触异性,如(表二)所示男女同学之间会通过相互追逐、打闹和言谈议论等去满足日趋渴望的好奇心理。所以,曾有一位女同学在给中学生心声热线电话中诉说:“我一下课总想找男生玩,男生用手模我的脸,我就觉得有一股热流通向全身,舒服极了。我很想这样玩,但又害怕被别人取笑,该怎么办?”从另一方面看,有异性朋友可以互相帮助,这是初中、高中大部分学生的见解。这说明在中学阶段,青少年的性意识正处于勃发并趋向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青少年性心理所导致的各种行为只是一种出于对异性的好奇和生理上一种最原始的萌动。异性之间的交往只是出于好感和爱慕,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在中学生心声热线电话中,曾经有一位男同学向我们咨询:“我晚上躺在床上,有时会觉得心神不宁,浑身感到十分燥热,甚至还会做一些‘黄色’的梦,这是怎么回事?我觉得很害怕。”心理学家坎农曾提出:“性内驱动力是人类基本的内驱力。性内驱动力并非生来就有,它要到个体进入青春期,性内分泌腺发育成熟并开始大量分泌性素时才出现。性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达到一定就会使个体产生性的需要,因而引起性内驱动力的产生。”所以,性梦幻体验是青春期意识发展的心理反应,偶尔出现并不奇怪,问题是随着梦幻出现后的后遗症──想尝试心理。要尝试、要体验,这就不仅仅停留在追逐打闹上而会向“早恋”甚至性犯罪的方向上发展。如果正常的心理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容易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表四)中显示157人有过性梦幻,其中132人就有想接触异性的倾向,这就说明了性教育的紧迫性。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抓好青春期教育

青少年学生随着性的成熟,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自身难以适应或接受这种变化,学生往往会出现对性成熟现象的好奇心理和恐惧感,有的甚至因被性所困扰而出现各种问题。为此,学校应加强重视对学生进行性知识和伦理道德教育。这些教育应包括:解剖生理特征、性生理卫生、爱情与友谊之间的界线、伦理道德教育等。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男女集中或分开等灵活的方式,用科学的性知识来解除学生对性成熟现象的好奇心和恐惧感,以防止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想意识和非科学书刊的趁虚而入,引导学生将旺盛的精力集中于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上。让学生了解到认识人的与动物的性本能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不仅要受到自然发展规律的制约而且要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明确友谊和爱情的关系,自觉地把维护社会道德、法制与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统一起来,在男女生交往中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取,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尊、自爱、自重、自强。

2.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兴趣和爱好

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集体活动。例如:科技小组、爬山、体育竞赛文艺会演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使男女同学在思想上得到交流,在各方面互相帮助增进了解,有助于消除异性之间的神秘感。同时也在活动中使青少年学生开拓视野、开阔胸怀、积极进取,使学生从狭窄的个人空间融入到集体中来,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对自身或异性的兴趣转移到对科学、对知识的兴趣上来。

3.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内心的秘密

青少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性意识的成熟,对父母、教师的态度渐渐疏远了,会有选择性地和父母及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所以教育工作者应建立合作、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交往重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要采用“长者”的姿态对学生进行压服,甚至采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和手段对学生进行训斥、羞辱、向家长告状等,这就必然会在师生之间出现对立和学生“顶牛”现象,引起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和封闭心理,从而增强拒绝接受教育的“抗药性”,可能为学生的心理发展带来种种负面影响。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只有当学生把教师看成是可以信赖和尊敬、可以交流思想并获得帮助的朋友时,他们才会敞开胸向教师吐露真情。因此,教育工作者这可以在学生中实行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或者以朋友的身份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所发现的问题,应作全面的了解,对个别存在问题的特别是有“早恋”倾向的学生应进行个别谈心,不要公开宣布也不要横加指责。要倾听学生对这方面问题的看法,然后与学生推心置腹地交换意见,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赢得学生的信任。要明确指出“早恋”的危害性,帮助他们解除烦恼摆脱困境,引导他们明确中学阶段的任务和目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把隐患消灭于萌芽长态。

4.教育工作者要开拓意识,加强自身修养

目前我国传统意识和西方开放意识相互碰撞,引出了不少新问题。有的教育工作者本身受到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或者本身就尚未弄清友谊与爱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目前对两性话题还处于遮遮掩掩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对青少年性成熟所导致的各种行为感到大惊小怪,视为洪水猛兽,横加指责,粗涉。这样做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也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使学生的无意识行为变成了有意识的行为,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也有的教师思想意识过为开放,对学生性成熟所导致的各种行为放任自流,使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尚未形成的情况下,胆子越来越大,在朦胧中滑向错误的边缘。所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用民主的作风、良好的个人修养、广博的知识、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引导学生。

生理心理学论文篇(2)

二、在消极心理学影响下大学生心理教育出现的问题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来自于消极的态度

一直以来,我国心理学始终采取消极的取向来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研究的对象是非健康的或者是病态的,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操作性定义为测量有没有具体的精神疾病,致使理论学者和理论实践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误解,他们基本都认为只要学生的心理健康就说明心理不会有任何的问题,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的心理疾病。这种对心理的理解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对当代大学生的潜能意识的开发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的核心目标,这就使得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都集中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方面上。使人们对大学生积极良好的心理教育培养缺乏应有的标准和内涵。

(二)因过于关注大学生心理的消极方面而忽视了积极方面的培养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遵循以往的教育方式,过分注重消极方面,具体就是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这种消极心理学的教育模式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大学生通常被老师当作是问题的根本来源,教育者常常觉得大学生存在某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或是将消除心理缺陷或弱点当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此以往,容易使心理没有问题的大学生也开始关注自身的消极方面,从而忽视自身的积极品质。所谓的消极心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就是忽略帮助大学生开发潜能、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三)因过分关注大学生心理的消极方面而削弱了教育的功效

在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中普遍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例如,人与人交往的问题、培养意志力的问题以及良好的行为等等,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前先要把大学生工作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列举出来,然后加以分析,研究如何克服该问题,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意见、对策,并且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心理问题为重点内容,进行相互讨论。在心理教育中常常采用心理测试的手段去判断学生的心理是否存在问题。这种教育方式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了解决心理问题上,导致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就是由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组成的,甚至错误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了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准备的,认为心理就是不健康的代表。心理健康教育过分注重心理问题,从而忽略了潜力的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也是个体发展中最重要的部分和最积极的方面,因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始终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三、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所谓的积极心理学就是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因素进行研究,以发现人类本身存在的积极力量和良好品质,并通过这些进一步深入挖掘人类的无限潜力,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为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界定心理健康

以往的心理教育取向模式往往都是消极的,研究的重点放在了非健康或心理有问题的方面,把所谓的心理健康定义为没有精神疾病。很显然,这既不全面又不科学。心理健康存在两个方面的标准:一是主观,心理健康在于自身的主观体验,影响主观因素的潜在因素只能作为客观条件。二是积极层面,所谓健康心理不是指心理的消极方面少,而是积极的方面比较多。

(二)关注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

积极心理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并且应当有着积极的理想和追求,涉及到积极的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积极心理的重点需要放在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上,如积极向上的思维、积极的心态、积极的生活方式等。

(三)通过积极心理学教育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大多数来咨询心理问题的学生都是问题学生,因而大学生与心理学教师处于对立的状态。虽然在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主流观念中,也时刻强调不要使大学生与心理教育教师的关系处于对立状态,他们之间应该相对平等,因为良好的咨询关系,更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过程中,应该做到熟练运用解决心理问题的沟通方式,但这仅仅是我们的美好愿望和原则。在咨询者,即问题学生观念的影响下,这些都形同虚设,只是我们美好的愿望,实际情况很容易导致教育对象和教育者相对立。教育者没有把自己融合在心理健康教育里,而是将自己放在教育者的位置上,把大学生即被教育者放在问题学生的位置上,使大学生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的心理是有问题的,这样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潜意识,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排斥及高度警惕,使学生和老师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小心翼翼地生怕因为过多的接触心理教育老师或心理室,而令同学感觉自己的心理出现了问题。

(四)重视积极心理教育方面的教育资源

在心理健康的教育中缺乏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以心理问题为重点,只关注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层面,这样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工作常常处于校园其他工作之外,往往被看成是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所开的一门学科,或者,只是为了应付学校开展的心理活动。甚至有的学校还把心理教育与其他的学科划分开来,好像大学生心理教育课只是心理辅导和咨询者的工作,别的老师与心理教育没有关系,这必然导致大学生心理教育缺少有效的组织和健全系统的支持,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生理心理学论文篇(3)

浙江中医药大学长期在校来华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7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63份,问卷回收率达90%。其中,男生19名,女生44名,亚洲籍留学生48名,欧洲籍留学生7名,非洲籍及其他地区留学生8名,年龄19~28岁,平均年龄23.57岁。受试者身体健康,无精神疾病史。

1.2调查方法和工具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作为测试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工具。SCL-90自评量表共90道题,受试者根据最近一星期以来自己的实际感觉,采用5级评分,1~5分分别对应没有症状、较轻、中等、较重、严重。自评量表中包含10项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饮食和睡眠)。当任一因子平均分超过2分时,便可认为被试者的该因子症状具有阳性意义,即为有症状。当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数多于43个时,亦提示有阳性意义,需要进行心理辅导。

1.3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应用

SPSS19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多元方差分析,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调查结果

2.1留学生和全国青年组常模

SCL-90评分比较表1显示,留学生的强迫、人际敏感、焦虑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中国青年常模(SCL-90国内常模标准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留学生容易出现强迫症和忧郁症等症状,对人际关系感知较敏感(P<0.05)。

2.2留学生心理问题检出情况

对留学生心理问题检出情况的统计分析显示,量表总评分的阳性指标检出率小于10%,这说明留学生心理状况总体良好。在各因子中,其他(饮食和睡眠)项的阳性指标检出率最高,接近30%,这说明留学生在生活习惯方面较不适应;其次是强迫症状、焦虑及敌对因子,均高于10%,这说明留学生在这三方面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对不同层次留学生的阳性指标检出率分析显示,本科留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承受能力明显弱于硕士留学生。在本科留学生中,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因子是强迫症状,其阳性指标检出率高达26.7%;其次是焦虑和敌对因子,阳性指标检出率均达到24.4%;躯体化、忧郁和恐怖因子的阳性指标检出率也均在10%以上。这些因素成为本科留学生心理问题的潜在来源,总分阳性指标检出率达到13.3%。在硕士留学生中,仅强迫症状因子及其他因子阳性指标检出率均为16.7%,超过10%,具有阳性意义。对不同来华时间留学生的阳性指标检出率分析显示,来华时间不足2年的留学生心理状况和承受能力明显弱于来华2年及以上的留学生。来华不足2年的留学生最容易产生强迫症状,其阳性指标检出率高达41.7%;其次是焦虑和敌对因子,阳性指标检出率高达25%;躯体化、忧郁和恐怖因子的阳性指标检出率也达到15%以上。上述因子容易对来华不足2年的留学生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使得其量表总评分的阳性指标检出率达到16.7%。来华2年及以上的留学生仅饮食和睡眠的问题较严重,阳性指标检出率为11.1%。对不同第一语言留学生的阳性指标检出率分析显示,第一语言非汉语的留学生较第一语言为汉语的留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第一语言非汉语的留学生最容易产生强迫症状,其阳性指标检出率超过30%;焦虑和敌对因子是仅次于强迫症的心理问题因素,阳性指标检出率高达23.08%;躯体化、忧郁及精神病性因子也是这类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因子,阳性指标检出率达到15.38%。在这些因子的综合影响下,使得第一语言非汉语的留学生量表总评分的阳性指标检出率高达15.38%。第一语言为汉语的留学生仅强迫症这一项容易产生严重心理问题,阳性指标检出率为12.5%。

3讨论

3.1基于SCL-90的结果分析

浙江中医药大学来华留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总体结果与目前学界的研究一致,留学生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焦虑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中国青年组常模。换言之,与普通中国学生相比,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更严重的心理问题,这迫切需要留学生工作管理者找出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并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对来华留学生心理问题检出情况分析可知,SCL-90阳性指标检出率最高的是睡眠及饮食情况,这说明对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最大的是基本生理和生活的需要。这一需要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被认为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对不同类别来华留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与来华时间长度呈正相关,来华时间越长,留学生心理状态越平稳,影响其心理状态的因素越少。其次,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留学生自身的受教育程度、认知方式呈正相关。留学生受教育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具体表现为硕士留学生的总体心理状态优于本科留学生。再次,语言种类也是影响留学生心理状态的原因:汉语为第一语言的留学生没有语言障碍,因此更容易与周围人群沟通,对环境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反之,第一语言为非汉语的留学生,因沟通的困难,只能与小范围的留学生伙伴交流,甚至独处。学界将上述因素归纳为“跨文化适应性问题”,认为跨文化适应性问题是影响留学生心理健康最主要最特殊的因素。本研究所得结论与之吻合。此外,中医专业特点也是来华留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之一。中医学本身是一门难度较大的专业,既有医学知识,又蕴含中国文化。留学生不仅要面对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差异,还必须面对专业知识生疏所造成的压力,导致学习任务重、精神压力大。

3.2措施及建议

此次调查研究的结果对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虽然浙江中医学大学留学生群体的心理状态普遍良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隐患,必须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多管齐下予以消除。首先,改善来华留学生生活基本条件。留学生离开自己的国家来到陌生环境,由于环境差异较大、心理预期较高等因素,容易对学校自然环境、硬件配置,尤其是住宿和饮食方面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因此,本研究建议从学校层面出发,设法提升留学生对校园环境的认同感,如完善留学生住宿楼的硬件设施,在校园食堂内为有的留学生提供专门的餐饮区域,在图书馆、教学楼等处设置英文标示等。第二,完善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体制。在学校现有的长期留学生跨文化交流模式的基础上,深化拓展已有的跨文化交际学课程、求本论坛、第二课堂三大模式,构建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理论课堂、以学生国际交流协会为实践课堂的中外学生交流平台,引领留学生正确认识并对待文化冲突,丰富留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以加速其文化融合的过程。第三,构建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根据现有的研究基础,学校将共享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鼓励留学生正确、积极面对自身心理问题。同时,发挥中医院校的专业优势,通过中医养身等非心理干预手段帮助留学生改善身心问题。此外,设立留学生志愿者团队,由留学生群体中心理状况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留学生组成,主要负责进行朋辈心理辅导,协助学校组织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生理心理学论文篇(4)

心理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在个体与客观外界相互作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属性和品质,主要表现在人的智力是否正常,情绪是否稳定,意志是否坚强,反应是否适度,社交是否和谐,个性是否健全,以及能否适应环境等方面,它反映了学生心理的健康程度。它对全面培养优良的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这里,首先需要探讨心理素质与其它素质的关系。

1.心理素质与思想品德素质的关系

思想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心理特征,它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4个成分,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相互联系的,组成了品德结构的心理特征的子系统”。

这4个子系统就是反映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4个方面。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在1987年曾对60名犯罪少女的心理素质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她们的心理都不健康。表现为人生观和理想是腐朽和荒唐的,性格和情绪是乖张和多变的,兴趣爱好是庸俗消极的,意志和行为是脆弱和盲目的,等等。这从反面说明心理素质对思想品德素质的影响,也说明二者的关系是紧密的。

2.心理素质与科学文化素养的关系

(1)健康的情绪、情感有益于感知、识记、思维、想象等活动,可以提高学习与运用知识的效率与能力。反之,则减缓或削弱学生感知活动与能力的发展,增加学生学习与掌握知识的困难。(2)意志在学习与运用知识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一种情况是,智力水平差不多,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谁就能成为优秀者。

另一种情况是,智力虽然较低(属正常范围),但通过意志力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赶上甚至超过智力较高者的学业成就。正如苏拭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3)良好的性格特征,如自尊、自强、乐观、进取等能促进学生学习与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和获得优异的学业成绩。反之,则阻碍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美国心理学家罗和麦金农及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戴昭的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可见,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科学文化素养有着直接而又紧密的联系,对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有着深远的影响。

3.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关系

心身医学研究表明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很多疾病,如气喘、高血压、皮肤过敏、胃溃疡等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如情绪对身体就有很大影响,积极的情绪有益于身体健康,消极的情绪有损于身体健康。斯顿巴赫就认为“所有的病症都是心身相关的,只是某些疾病比其它疾病有更明显的情绪内容”心理素质不但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直接影响,而且,对身体潜能的发挥也有很大影响。这一点可从体育竞赛中看出来。在旗鼓相当的情况下,甚至于存在一定差距的情况下,谁心理素质好,谁的体能就能得到更大的发挥,并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心理训练已成为体育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心理素质与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心理素质不但与诸素质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而且,对这些素质有深远的影响,对这些素质的提高起到巨大作用。

其次,应该探讨心理层面与生理层面、社会文化层面的关系和作用。

1.提高生理素质及开发潜能有赖于心理素质的提高。人的生理素质是先天的、遗传的,但这先天的、遗传的生理素质蕴藏着丰富和巨大的潜能,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开发出来。潜能的开发和发挥是通过心理素质的提高来实现的。从前面谈到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关系中就可以得到证明。尤其是大脑潜能的开发,更是如此。随着脑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脑机能的认识与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但大脑潜能的开发和机能的发挥有赖于人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为了使脑的机能充分得到发挥,各种形式的心理训练与教育模式产生了,如柯尔特(CORr)的思维训练,科普曼创设的“儿童的哲学”,费厄斯坦提出的工具性强化思维训练,以及我国的创造性思维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金色童年教育等,都是通过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来开发人的潜能。

2.心理素质制约着社会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必须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上进行,如同道德教育、科学教育等都是在提高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实现的那样,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也必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由此可见,与生俱来的人的自然遗传素质必须借助于心理过程这一中介,才能不断吸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逐渐实现个体社会化,形成现代人的素质。也可以说,生理层面这一基础性因素与社会文化层面这一导向性因素,是通过心理层面,也就是中介性因素发生联系和产生相互影响的,没有心理层面,生理层面与社会文化层面是不会发生关系的。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与途径是很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做到教书育心。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开发智力上,而且还表现在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即兴趣、动机、态度、意志等的培养以及社会心理品质,即情感、交往、处事等品质的培养和熏陶上。教书育心中的育心指的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习心理品质和社会心理品质的培养与熏陶。各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有显在的,有潜在的。显在的,如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很容易看出来,而潜在的,如学生人格、情感等是潜藏着的。后者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科学知识可以重新学习,而良好的人格却很难重新学习。传统的教育观只重视显在的影响,而忽视了潜在的影响。教书育心就要求通过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之成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生理心理学论文篇(5)

(一)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的冲突

当代女大学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面临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大学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氛围不仅使女大学生有机会领略科技革命的大潮、接受丰厚的精神文化熏陶,同时也使她们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现代观念和思潮。而女大学生自身的年轻和敏锐则往往使她们成为某些观念和行为的先行者。一项对于女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当代女大学生普遍推崇个性解放、追求独立人格,希望通过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比如,对于“人生幸福”的理解,有51%的女大学生认为在于“自己不断奋斗”,有14%的女大学生选择“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方面,女大学生表现出比较积极的态度。有47.8%的女大学生表示有“进一步深造的打算”,54.3%的女大学生觉得自己的成才愿望“很迫切”。当“自己的成绩与其他同学相当,而奖学金名额只有一个”时,71%的女大学生表示将“竭力争取”,只有17%的人表示“主动退出”,有7%的女大学生表示“将机会让给同学”。显然,这与传统道德中’’见荣誉就让“的谦谦君子形象已有很大差别。尤其是在对于中国人十分敏感的“婚前’’的态度上,女大学生表现出相当的宽容和理解,认为”只要真心相爱,无可指责“占48%,表示”自己不做但可以理解“的占36%,两项相加高达84%。尽管这个比例低于男大学生,但与传统的观已背离得十分遥远。

(二)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并存

风华正茂的女大学生对于未来充满美好憧憬和向往。由于绝大多数女大学生是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一路风平浪静地走过来的,很少接触社会实际,因而思想比较单纯,她们追求浪漫、完美,对未来(无论是感情生活还是职业生活)怀着理想主义、有时甚至是不切实际幻想。她们对于知识女性将要面临是事业和家庭的矛盾十分关注,几乎都不愿在事业与家庭之间做单一的选择而希望两全其美。当问及“如果事业与家庭发生矛盾,你将如何选择”时,6.5%的女大学生表示“先家庭后事业”,84.%的女大学生表示将“尽量兼顾”。同样,在生活目标的选择上,90.2%的女大学生选择“既有自己的事业又有美满的家庭”这一生活目标,而选择“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做贤妻良母”和“事业上有所作为”的则分别只占5.4%和4.3%。这些都表达了当代女大学生渴望家庭和事业兼得、集女性角色(母亲、妻子)和社会角色(职业成功者)于一心的愿望和决心,理想主义色彩十分浓厚。

(三)自尊自强和自卑依赖的交织

从整体上说,女大学生是好强上进、勤奋刻苦、富有朝气的,她们凭着自身的实力走进高等学府,又以自己的聪慧、刻苦和努力与男大学生展开一轮的竞争。比起一般的女性,女大学生更为自尊、自强,有时甚至表现出清高和孤傲。对于自己的学习,她们大多抱着“尽力而为”的态度(占68.5%),当“发现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后面”时,71%的女大学生表示要“发奋追赶”。特别是当她们面临外部的压力、歧视或批评时,女大学生的自尊和好强表现得尤为强烈。当听说有些单位不欢迎女大学生时,56.5%的女大学生表示将“更加发奋,以实力证明自己”,37.0%的女大学生表示“感到气愤但又无可奈何”,“觉得女的就是倒霉”的仅占4.3%。

(四)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矛盾

当前,我国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触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阶层。应该说,当代女性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她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双重角色-家庭主妇和职业妇女;她们承担着三重责任-做妻子、母亲和工作人员的责任。但同时为她们创造的条件的确很有限,于是,角色紧张、责任过重的女性往往顾此失彼,社会和事业的矛盾似乎是永恒的。面对多层次的社会期待和价值标准,面对现时社会中的矛盾,当代女大学生.是怎样认识和选择的呢?

二女大学生的心理异常及其表现

在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女大学生的心理矛盾和冲突,通过主客观努力一般都能逐步得到化解、平衡和升华,但是也有一些女大学生无力转化矛盾、心理冲突更趋强烈,从而演化为心理疾病。目前,女生患心理疾病的比例高于男生,这已被多项调查所证实。女大学生的心理疾病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抑郁症

抑郁,是缺乏希望、自尊、自信和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善处境的一种心理状态。抑郁影响人们正常功能的运转,常引起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如失眠或睡眠过多、焦、食欲减退或谈、贪食、对平时活动不感兴趣,严重时还会导致思维迟钝、思想混乱、把自己看成不幸命运的中心人物而不能自拔。抑郁症,是女大学生群体中较突出的一种精神病症。尽管在女大学生中患严重抑郁症的为数不多,但有轻度精神障碍者在她们中却有一定的覆盖面这一类的女生抑郁症一般不太严重、甚至不太明显,只是情绪容易低落,常常感到沮丧、苦闷,感觉压抑、紧张忧愁,容易产生疲惫感、心灰意懒,程度较重者常感到身体不适睡眠困难、胸闷胀、注意力难以集中以及容易激动和恼怒、有强迫观念等等,甚至有时会因悲观失望而产生自杀念头(但一般不采取行动)。这一类女生外表斯文、平静,思维和语言都基本正常,但其轻度精神症状却常常影响学习情绪,个别严重者甚至无力继续学业。

(二)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大学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症,它是由于学生长期过度紧张导致大脑兴奋与抑制机能失调而造成的,其症状是严重失眠、精神恍惚和学习无精打采。有的大学生因此而不得不中断学习,少数人甚至因此而产生绝望情绪,然而更多的人则是带着这种深深苦恼和难解的困扰一直拖到毕业。女大学生神经衰弱的患高于男生。造成女大学生神经衰弱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人生前途恐惧,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因无法承受学习压力,精神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终日为能否及格、能否比别人强而担忧,从而造成神经衰弱。

(3)因恋爱中的某些原因而造成神经衰弱。

(4)人际交往障碍造成神经衰弱。

(三)焦虑反应

焦虑反应经常伴以忧虑、害怕和紧张情绪并伴以身心症状,焦虑反应与正常的害怕是不同的。正常的害怕是确实存在危险情况下的害怕,而焦虑反应则是可能发生在任何情况下,并不限于特定的情境和对象。

(四)变态人格

变态人格的主要表现是:心理活动不协调,对人缺乏应有的热情,情绪不稳定,认识与活动脱节,行为表现与动机和目的相矛盾,对环境严重不适应,与他人格格不入,做错了事心安理得而没有内疚感,甚至有时还有意犯各种错误。

(五)自杀行为

拒有关部门资料统计,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文汇报》1989年1月在关于我国女性自杀人数增长的报道中透露,近年来我国女性自杀人数在已遂自杀总人数中占70%以上。人们无不遗憾地看到,在对社会和人的认识已具备较高水准的女大学生世界,自杀行为也未见其少。

有自杀行为的女大学生尽管其自杀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她们都处在自认为是无法改变的困境当中,她们都处于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刻---这时她们极端软弱和被动,思想和情绪一片混乱,唯一的念头就是一死了之!

(六)性心理畸形

在高校女生圈中,极少数人在心理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畸形,她们对同性缺乏正确的态度、正常的心理,性别观念错乱,行为表现越出社会常规,在主观上性别异化。

三影响女大学生心理正常发展的因素

分析女大学生心理矛盾和冲突产生的原因以及心理异常的致因,一般不外乎社会客观因素和主观心理因素两种影响。

(一)社会客观因素

影响女大学生心理正常发展的客观因素,是社会生活中可见、可感的男女不平等的事实。男女不平等的观念在我国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因此,新中国诞生以后,推进男女平等一直是党和政府坚持的基本政策。

其一,从立法上看,我国不仅在宪法中而且在婚姻法、继承法、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劳动法、母婴保护法等一些重要的基本法、专门法中都对妇女权益做了明确规定。

其二,从劳动就业状况来看,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大力为广大妇女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条件和机遇。

其三,从妇女受教育的状况来看,建国以来,女性受教育的状况得到空前改善、受教育机会增加,群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这从母女两代文化程度的代际纵向比较研究中可得到充分证明。

其四,从中国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女性性别的的移位,妇女在参与社会做出贡献并获得资源和财富的同时,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两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实际差异也是很明显的。

综上所述,40多年来,我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社会主义社会不仅从法律上确定了男女两性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平等权利,而且也为争取现实生活中的男女平等提供了经济基础、发展途径和观念氛围,男女两性的社会地位也明显地缩小了,特别是在就业、受教育、家庭地位等方面,其变化尤为显著。虽然在许多方面目前仍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但妇女发展的幅度明显高于男性。就整体而言,我国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女性群体内部,不同地域、不同层次见发展水平仍处于不平衡状态,城市中男女地位平等程度高于农村,文化素质高的女性所取得的社会地位高于文化素质低的女性。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妇女的文化教育水平、社会参与能力和自我认知程度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之间还有比较大的距离。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努力提高妇女地位和自身素质以推进事实上的男女平等,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

为此,1995年9月4日在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欢迎仪式上明确宣布:我们十分重视妇女的发展和进步,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不仅是对社会主义中国一贯重视妇女的解放和发展所做努力的总结,也是党和国家立足现实对于解放妇女问题所做出的庄严承诺。以“基本国策”做保障而推动我国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必将有力促进我国事实上的男女平等的真正实现。

(二)主观心理因素

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在成才和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障碍,女大学生要成就事业必须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这不仅是因为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和以男性文化为中心的社会里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也不仅是因为现代社会要求知识女性挑起事业和家庭两副重担,还因为女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克服自身的障碍和弱点。这即是影响女大学生发展的主观心理因素。

首先,表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女大学生存在着目标失落和目标模糊问题。她们把上大学作为人生奋斗的顶峰,觉得能够读大学已经很不错了,缺乏干事业的雄心壮志。她们上了大学就失去了奋斗目标、不去面对事实发奋进取,而是在“女大学生”耀眼的光环来历做着美丽的梦。由于在个人发展上缺乏目标、学习失去了动力,一些女大学生往往变得胸无大志、懒懒散散,进取意识日趋淡薄。她们在考虑未来时,很少想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只想将来能有一位令人羡慕的丈夫。目前,在大学女生中有“干得好”不如“得好”之说。这不能不说是女大学生的美中不足,它极大的影响了女大学生的成才和发展。

其次,女性意识过强也是女大学生成才的一大障碍。与20年前充满豪气的“铁姑娘”不同,当今的许多女大学生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学业、能力不如男生,而是害怕被人认为“没有女人味”。她们过分强调传统的女性角色,认为只有富于女性特点诸如温柔、声低、举止端庄等等,才是真正的“女性形象”。有些女生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女性生理特点,常暗示自己:“我可不是男人,他们干得了的不了。”与男同学一起工作,她们时时想着自己“不一样”,她们总认为:“男人干一番事业是理所当然的,女人总是女人呀!”于是对自己无所作为也就觉得心安理得了。因而,在高校评选优秀学生干部的行列中,女生总是寥寥无几。有一些女大学生,常怕被别人认为“不懂社会”而不愿在学习上花太多的时间,怕失去“女性不魅力”而不愿与男生竞争,她们总是把自己局限在“自己是女人”的自我意识之中。据调查,有63%的女大学生“因为自己是女性而在有些事上约束自己”,34.8%的女大学生“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议论、特别是来自男大学生的评价。另据调查,现代女大学生虽然比较欣赏有现代意识、洒脱、精干、有事业心、有一定竞争力的女性,但当他们把女性放在未来配偶位置上的时候,却更喜欢以家庭为重、以贤妻良母为荣的女性。他们之中,约有64%的人不希望配偶在事业上超过自己,有62%的人要求女性“无论事业上多么成功,都应当努力做一个贤妻良母”,有71%的人把女性因工作而冷落丈夫或孩子看作是一件会带来罪恶感的事,有61%的男生认为“工作是重要的,但大多数妇女需要的是一个家庭和儿女”。一些女大学生受传统观念和社会偏见的影响,把女性化与事业成就对立起来,把把诸如主动性、独立性、竞争意识、事业心等看成是男性化的品质,不仅使自己的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大大降低,同时也形成了个性上的依附性和缺乏创造力。这也是形成女性社会成就不如男性的主观因素之一。

生理心理学论文篇(6)

本调查共设二组,一组是医学新生组:2004年苏州大学入学医学本科新生。包括临床、儿科、法医、护理、口腔、医学检验、预防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影像10个专业,共437名学生。其中男生174名,女生263名,平均年龄(18.95±1.53)岁。二组是对照组:2004年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入学新生,包括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3个专业122名学生。其中男生73名,女生49名,平均年龄(18.58±7.56)岁。同时与MMPI全国协作组修订的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中国人常模,进行比较。

1. 2方法

1.2.1工具采用中国科学院宋维真主修的中国版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查表(MMPI 399题),该量表包含3个效度量表和10个临床量表。3个效度量表包括说谎分数L、诈病分数F、校正分数K。10个临床量表包括疑病Hs、抑郁D、癔症Hy、精神状况Pd、性别指数Mf、偏执Pa、精神衰弱Pt、精神分裂Sc、轻躁狂Ma、社会内向Si。该量表已证明有一定的信度和效率。

1.2.2测试方法2004年9月15~10月15,新生入学一个月内,以整群抽样法,统一指导语,学生一次性完成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查表(MMPI 399题) 的测试,测试时间为45 min,统计其3个效度量表和10个临床量表。通过比较各量表的原始分,分析医学新生性别间、医学新生与非医学新生之间、医学新生与全国大学学历常模之间的人格特征差异。

1.2.3分析数据的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中的t检验完成。

2结果

2.1医学新生人格特征性别间的比较医学男生抑郁D值显著低于女生(t=-2.56,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性别指数Mf值显著低于女生(t=-10.81,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轻躁狂Ma值显著高于女生(t=2.43,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其余量表得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表1)。

2.2医学新生与非医学新生的人格特征差异比较由表2可知,医学新生与非医学新生相比,男生校正分数值显著高于非医学男生(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疑病、癔症、性别指数、精神衰弱、精神分裂值显著低于非医学男生(P<0.05或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女生精神状况、轻躁狂、社会内向值显著高于非医学女生(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

2.3医学新生与全国大学学历常模的人格特征差异比较由表3可知,医学新生与全国大学学历常模相比,男女生在说谎分数、精神状况、轻躁狂显著高于常模(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男女生诈病分数、疑病、抑郁、偏执、社会内向值显著低于常模(P<0.05或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或显著意义。并且男生校正分数K值显著低于常模(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女生的癔症、精神衰弱显著高于常模(P<0.05或0.01)。

3讨论

3.1关于医学新生性别间的人格特征差异入学对每一个新生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应激。本文结果显示,医学新生的抑郁值,男生显著低于女生,表明医学新生中男生比女生更具有自信,更加外向,善于交际,人格更趋向于社会化。男生轻躁狂值显著高于女生,与有关研究一致。女生更胆小、内向、缺乏解决大事的能力、兴趣狭窄,可能伴有衰弱、疲劳、人际关系淡漠、与别人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男生表现出乐观、善交际、精力充沛的个性特征,但也有行为冲动,不能控制其行为,好竞争,对人敌意,易激惹等个性。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传统观念、社会角色期待、家庭教育等方面是有关的。男生性别指数值显著低于女生,反映女生性别角色的分化更加明显,同时具有双性化人格的倾向。有学者将人的性格分为双性化人格、男性化人格、女性化人格以及中性化(不典型)人格。邹萍的研究得出女生的双性化人格形成与家庭(尤其与母亲)的教养态度、方式以及母亲的个性特点关系较大。因此类推,本文研究得出的女性男性化的成因亦如是。

生理心理学论文篇(7)

测试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Inventory)来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又名90项症状清单(SCL-90),该量表包括90个条目,共9个分量表,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该量表的每一个项目均采取1~5级评分:没有(1分)~严重(5分),被试的总分和各因子的得分反映其心理健康水平。

2.统计方法。

本次2013级学生心理测试采用心海心理测试系统进行网上集体施测的方法,根据测试数据利用SPSS16.0及心理测试系统的统计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二、研究结果

根据4488份问卷中各量表项目均完整者的问卷,计算被调查对象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均分,作为判断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指标,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高职学生SCL-90各项因子得分及总均分均在0~1.99分之间,表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

三、讨论

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取得了比较全面的高职学生心理状况信息,为今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调查显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相比之下,高职学生中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的问题比较明显。针对高职生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对策。

1.以心理调研结果为指导,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此次心理测试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需要在工作中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和活动,提升其心理健康素质。强迫症状和人际敏感问题在2013级学生中表现的比价明显,需要在课程、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和其他心理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内容进行知识的普及和技巧的传授。

2.以课程和活动为载体,立体化渗透心理健康理念。

(1)以心理课程为主,全覆盖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体系建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我校的心理课程体系是包括1门必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和2门选修课《经典心理电影赏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在内的心理课程,通过心理课程的开设旨在帮助大学生不断加深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提升心理健康素质。(2)以心理活动为辅,多途径培养心理健康意识。以5.25心理健康月为主要平台和契机,以学生心理健康协会为主要抓手,多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巧妙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完善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和各个院系的分协会的功能,并依托心协成员组织丰富多彩的典型活动。如5.25心理健康文化节(包括心运会、心理知识竞赛、心理电影赏析等)、心理剧大赛、团体心理辅导等,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竞赛中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协作能力、增强了团队意识,不断提升心理素质。

3.以心理教育、辅导、干预为抓手,层级化推进心理健康帮助。

(1)心理教育预防心理问题。①开设心理课程、开展学生心理活动,有效预防心理问题。通过心理课程和学生心理活动两个载体,可以做到全覆盖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多途径培养心理健康意识,立体化渗透心理健康理念,这些举措都将有效地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②开展心理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时发现心理问题。每年对大一学生开展心理普查工作、完善新生心理档案,档案中记有学生的基本信息、家庭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测试结果以及个别危机干预记录。学生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也可看个人的心理健康档案,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面对现实,积极进取。(2)心理辅导解决心理困扰。针对学生心理困扰,要切实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及时解决心理困难学生的心理困扰。积极开展针对学生的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做好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为来访的学生提供辅导,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对于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应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科医院就诊。对问题学生的特殊情况要做到及时反馈,建立与院系、辅导员的双向反馈,必要时还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以保证来访者的安全。(3)心理干预化解心理危机。针对学生心理危机,高职院校需继续完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保障学生安全。建立信息传输和心理危机干预行动快速反应的制度和机制的有利于继续完善我校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保障学生安全、维护学校稳定。我们在对相关老师和学生干部做好培训以使其能够迅速、准确地发现心理危机状况的基础上,我们已制定天津职业大学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工作流程图》及《天津职业大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联合学校相关部门和力量,以使大家更加准确地了解我校危机干预中自己的职责及如何更好地保证危机干预信息的传输。此外,我们还将对进行危机干预的同学进行及时跟踪与记录,并做到干预情况及学生现状及时上报。对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发现的、院系上报的心理危机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并联合院系一起做好危机学生后续的休学、关注、咨询、转介等工作。

生理心理学论文篇(8)

高校“两课”教学一直被定位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但长期以来“两课教学”并没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主渠道作用,大学生们对“两课”的学习兴趣低,缺乏学习热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两课”教学患了“虚高症”,高高在上,没有切中学生的思想要害。“两课”教学的直接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在接受有目的的施加影响中,逐步内化形成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外部教育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因起作用,使受教育者接受定向的影响,教育才是成功的。因此,要使“两课”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抓住学生的心理学问题是关键。

一、“两课”教学要贴近现实,抓住学生的心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两课”教学必须贴近现实,紧密联系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思想问题、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和工作问题,贯彻邓小平说的“两课”教学“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才能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两课”教学质量。

首先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对于目前的大学生来讲,不少学生认为对时事的关注不能产生实际效用,因而失去了参与政治的积极性,转而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物,比如爱情、就业、考研、出国。另外,长期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对社会生活没有深刻的了解,缺乏切身的经验和体会,对很多政治问题只能停留在浅层认识上。为此,我们在讲授形势与政策时,不妨及时提出一些大家感兴趣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国内外局势,如何辩证地看待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政府的体制改革对学生就业有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当前如何看待就业难等问题。只有敢于和善于回答、解决学生心中的疑虑重、难度大的现实思想问题,才能抓住学生的心,循循善诱,使学生想听、爱听。

其次要贴近学生的专业学习。经常听到不少学生抱怨,之所以不愿上“两课”是因为将来搞专业,学了也没用。那么如何克服学生的这种心理呢?大学生的根本任务是学习,在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就可以举例分析哲学与科学发明创造之间的关系。比如在给地质专业学生讲课时,可结合如何绘制一张地质图,说明制图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的反复实践、反复认识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从而说明科学工作者也需要求助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学生对哲学理论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再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工作。大学生由原来的父母包管到融入高校集体,许多学生会遇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交友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爱情与学业的关系问题、特困生的求学和勤工俭学等多方面的问题。“两课”必须贴近这些问题,在教学中方能与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爱情观等,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高的心理素质。

二、“两课”教学要“意新理透”,深入学生的心

愿听新鲜事,愿听新道理,这是人们共有的一种心理需求。所以“两课”教学一定要防止老生常谈和重复累赘,教学内容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应充实新的内容;同时理论课的讲授要深入透彻,把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经常探讨的理论讲出新意,使人耳目一新。然而,要做到这一点绝不是靠几个新鲜词表述一下就能奏效的,而要对那些“老事”“老理”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不断求新。只有分析研究深入一层,才能总结提炼出新的认识,对学生才会有新的启示。如果你讲的道理人们早已熟知,那么,你讲的那些只能在学生的思想表层中徘徊,讲过之后也不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只有那些深刻的道理,新颖的立意,才能突破人们的思想表层,在心灵深处打上烙印,从而让我们的“两课”深入学生的心。

把“两课”讲新、讲深,关键的问题是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所谓理论思维能力,就是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就是运用辩证法的能力。对于理论思维能力的锻炼,恩格斯说:“这种才能需要发展和培养,而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讲课时才能防止就事论事的倾向,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在讲问题的实质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要把“两课”讲得“意新理透”,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使所讲的每堂课都能给人一点新的启示,留下一点抹不掉的记忆。

三、“两课”教学要客观辩证,理顺学生的心

由于社会矛盾的纷繁复杂,大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经常会产生一些疙疙瘩瘩和想不通、气不顺的思想、情绪。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的“两课”就是要用正确的思想引导、消除这些不健康的情绪,把学生的心理顺,以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以促进他们学习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要达到这一效果,就要求我们的“两课”教育工作者在授课时,必须注意两点:

一要客观,即要说实话,道实情,讲实理。教师要敢于面对现实,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不能夸张,把一说成二;不能编造,把无说成有;不能歪曲,把是说成非。特别是学生关心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教师应为学生进行冷静的分析,让学生理智、正确地看待问题,从而理顺学生的心。

二要辩证,就是要客观辩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孤立地、片面地、静止地给学生讲解问题,尽量从正反、利弊、成败、优劣等多侧面、多角度地把问题讲清,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力争把历史、现实和将来都讲清楚,使人们看到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比如,我们在讲述中国与美国人权的本质区别时,就结合教材内容和社会生活实际,将美国在全世界反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北约东扩和美国在亚洲强化日美安保体系等问题联系起来讲解,澄清了学生的某些模糊认识,并及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西方某些人企图“西化”和“分化”我国的险恶用心,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两课”教学要高屋建瓴,开阔学生的心

通过“两课”教学,解决大学生们遇到的一些具体的思想问题和理论问题,从而达到我们的目的,这无疑是非常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开阔学生的思路,拓宽他们的胸怀,从政治上提高他们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分析问题时,起点高一些。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从本校的客观实际出发,放眼国际经济全球化。讲课不光要紧密联系本校的实际情况,还要注意联系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形式的发展变化。

二是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着眼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种种思想问题和实际无疑总是“两课”联系实际的基本素材之一,但如果仅仅联系这些,必然会使学生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局限在一个很低的位置,考虑问题容易从个人和小团体出发。只有引导学生以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为准绳,来观察分析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思想实际,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开。

三是解开学生思想疙瘩,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两课”教育能否消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对学生的思想意识深处有所触动,是授课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体现。但是,“两课”又不能仅仅停留在“解疙瘩”上,而是要教会学生“解疙瘩”的基本方法,也就是提高自我教育、自我规范的能力。例如我们在讲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时,就不仅是要上好课,还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在讲道德修养时,既要帮助学生纠正不良行为,又要教会学生掌握自觉进行道德品质修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五、“两课”教学要语言生动得体,打动学生的心

语言表达是否恰当有力,是能否讲好“两课”的一个基本要素。如果我们在讲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时,语言表达苍白无力,照本宣科,那么内容再生动,也不会收到感人的效果。因此,要使“两课”打动学生的心,教师必须在语言表达上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朴实无华。上“两课”不能像戏剧表演那样用华丽的词藻、高亢的唱腔和夸张的动作,而应用朴朴实实的、严谨的逻辑把要讲的内容充分表述出来,以达到启发良知、提高觉悟的目的。实践表明,越是朴实的语言,越是实在的道理,越能打动学生的心。

二要生动形象。我们说要求“两课”教师讲课时要语言朴实无华,绝不是不要生动形象的语言,恰恰相反,因为“两课”的内容往往较抽象,所以要讲好就更需要生动形象的语言。事实上,群众的语言最生动,具体真实的事例最感人。因此,“两课”教师在讲课时,应尽量在用语正确的前提下,紧密结合教育内容,多用一些大众化的语言。如灵活运用一些成语典故、民间谚语和歇后语等,以增强语言的幽默、生动和亲切感。同志在作演讲和报告时,就经常是妙语连珠,使听过他演讲和报告的人事后久久难忘。我们强调语言生动有力,必须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不能用低级庸俗的语言作为“调味品”,否则会损害教育的思想性和科学性,使人一笑了之,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三要言简意赅。“两课”教师在讲课时,要紧紧抓住主题,用鲜明简练的语言把该讲的问题讲清楚,讲透彻,而不要不分主次,泛泛道来。那种一讲课就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乱“发挥”,不仅不会打动学生的心,反而会给学生增添思想负担,打击学生的听课情绪,也就达不到预期效果。

六、“两课”教学要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网住”学生的心

互联网在我国高校的快速发展,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我们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培养人、塑造人中的新型载体和重要手段作用,多建快建各种红色思想政治网站,抢占网络阵地,将“两课”教学搬上网。

在互联网上建立德育网站,必须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将教育与服务融为一体,这样才有可能“网住”学生的心。网站可设立新闻时事、素质教育、德育教室、青年志愿者、普法园地等主流板块,弘扬爱国主义旋律,使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学生的心,使“两课”教育最终形成“网内网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网络教育新格局。

社会在发展变化,教育对象也在不断变化,只要“两课”教育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心,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针对他们的思想,展开一系列有的放矢的教学,使“两课”听之有趣,学之有味,就能使“两课”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继安.思想工作心理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

[2]杨鑫辉,等.大学生心理学[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0.

生理心理学论文篇(9)

Abstract:Thearticlemainlythepsychologicallyhealthyeducationquestionwhichdevelopedtothesportsteachingaspecthascarriedonthediscussion,onthepresentuniversitystudent''''spsychologicalcondition,elaboratedtheuniversitysportsteachingtothestudentpsychologyeducation''''sspecialfunction,andproposedraisedthestudenthealthypsychologyinthesportsteachingthemethodandtheway.

keyword:Universitysportsteaching;Psychologicallyhealthy;Functionandway

前言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体育学科在帮助学生改善心理困扰,纠正心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品质等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和工具。

一、心理健康的现状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身心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联合国世界性组织(WHO)认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那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2006年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之际,浙江理工大学信息电子学院心理素质拓展中心开展了一次有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随机调查,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大学生心理压力大。在广东高校中,如果算上郁闷、焦虑等轻微症状则高达40%。如此惊人的数字提醒人们,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已迫在眉睫,不容忽视,心理教育势在必行。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根据高校体育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高校体育教育手段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一方面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二、体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功能

高校体育活动主要包括体育教学及各类竞赛等,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术与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个性,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及心理负荷,人际交往频繁,使学生在生理健康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高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功能与作用:

(一)调控情感情绪,及时发现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情、意志等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在运动中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使紧张、忧愁、焦虑、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得以宣泄,使人轻松愉快,心情舒畅。目前国内外研究认为运动锻炼能改善人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和治疗心理疾病。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对大学生作跑步试验,发现跑步能成功减轻大学生在考试期间的焦虑情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普遍体会到,打打球、跑跑步、练练拳等,会使紧张的情绪得到松弛。

(二)改善机体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提供物质基础

体育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直接改变人在安静状态下生理、心理活动方式。促使身体各机能系统进入积极活动状态,从而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快,各器官处于高度兴奋和活跃状态,把安静时处于长期关闭状态的毛细血管、肺泡、肌纤维和神经细胞尽可能地激活起来,从而使各器官的血液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健康的机体、良好的神经系统和各部分机能系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也是保证人们心理健康的一种物质前提。

(三)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促进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的发展

学校体育通过教学和各项体育竞赛等身体活动形式,采用公开的、共同认可的方式和规则,进行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竞争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体验生命存在的价值、生命延续的价值和超越生命的价值,使他们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得到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与自制力,培养人的勇敢果断、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公平竞争与创新意识以及团结协作与开拓进取的精神。这些都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

(四)发展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运动可发展认知能力,减少认知障碍,改善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维护心理健康。同时从社会学角度看体育游戏、竞技体育和体育竞赛实质上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体育精神是现代社会精神的缩影,许多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实质上就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获得成功与失败、优势与劣势、群体与个体、合理与不合理等种种体验,将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方法与途径

(一)用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感染学生

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同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应具备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还要具有良好的言谈举止、规范的动作示范和热爱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二)精简竞技体育内容,满足不同学生心理需要

由于竞技体育内容大多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技术的结构比较复杂,学生很难掌握,且易发生运动损伤,造成很多学生对此望而生畏。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减少竞技体育的内容,降低动作技术难度,突出体育课程健身与娱乐的功能。内容要少而精,易于掌握,易于开展,利于终身锻炼,并且效果明显,使更多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三)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教学形式,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要研究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技能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更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要把学生的“身”、“心”统一到体育课上来,从而使体育课能向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教学中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着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本身发生兴趣,才能主动而愉快地去学习。因此,在安排教学计划时,我们可以选择适合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的运动项目。青少年学生的肌肉及体力均在逐年增长,骨骼尚在发育之中,因此,对学生要开展多种项目练习,运动量逐渐增大,避免对身体造成大的生理负担。青少年男、女生在体力、生理特点上有显著差异。因此,锻炼项目、锻炼时间及进度的安排都应分别对待。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创造宽松环境,营造良好氛围,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如采用教学竞赛、教学评比、活动性游戏及音乐伴奏等教学形式,并在学生情绪高涨时,有意识地加大运动量及运动强度,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会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我们还通过有意识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比如,在快速跑游戏中,教师不分组、不定项目,可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自己确定比赛内容和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比赛的内容和方法,这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树立体育教师身心健康的新形象

新型的体育教师应更新观念和认识,在确保自身身心健康的同时也要加强心理健康、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学习和研究,鼓励其在教学中进行各种积极尝试,提高体育教学的科学化水平,以健康的身心和丰富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缓解心理压力。

四、结论和建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配合和关注。高校体育要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更好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使他们拥有健康体魄、健全心理和完善人格,以便更好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

1.学生健康问题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学校体育不仅在健身方面,更在健心方面和适应社会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2.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和运动锻炼能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缺陷。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多注意学生的心态,并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治疗。

3.建议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标准与体育学科的特点有机结合并具体化,制定出适合各种学生群体,各个年龄阶段,具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心理健康检测和评量。

【参考文献】

[1]王启明,等.体育与心理潜能开发[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生理心理学论文篇(10)

2结果

2.1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依据常模确定的因子分和严重等级标准,统计各类症状发生率和心理问题的发生率。结果显示:各种心理症状发生率有较大差异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等问题相对较多(26.30%),总的心理问题发生率相当高(21.65%),其中抑郁为18.48%,焦虑为16.34%,强迫为9.27%,人际关系为7.72%。健康人数为78.35%。

2.2家庭类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差分析显示:在不同家庭类型之间,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和总分存在组间差异(P<0.01),其他维度的组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进一步分析(LSD)发现:单亲家庭、离异家庭或重组家庭子女多数维度得分高于核心家庭、大家庭或其他家庭(P<0.05)。见表2。

2.3家庭经济情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在不同经济状况家庭之间,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等因子均具有显著性(P<0.01),进一步分析(LSD)发现贫困和一般家庭子女的总分和多因子分均高于较好或富裕家庭(P<0.05)。见表3。

3讨论

3.1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国内有关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很多,本文中针对护理专业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SCL-90调查量表,对在校的481名护理专业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心理健康者占78.35%,21.65%的护理专业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轻度为12.48%,中度为5.82%,重度为3.35%。而其中排名靠前的依次为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结果提示近78.35%的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是比较健康的,需要专业咨询或治疗的占8.17%,有10.48%轻度的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可以经过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改善。其结果与中南大学近几年对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发现约有20%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经常感到抑郁、焦虑的大学生分别占20.7%、11.6%有相似之处。与广东省某医学院校马泽威研究抑郁检出率27.8%有一定的差距,这可能跟发达城市比较相对检出率稍低。

上一篇: 碳排放论文 下一篇: 机电一体化论文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