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5-29 09:50:59

路基路面论文

路基路面论文篇(1)

论文摘要:文章结合工作实践,主要从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等方面探讨了路基工程技术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影响,从而说明路基修筑质量的高低和防排水设计科学与否对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起了重要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路基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管理 目前,我国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问题突出,除重载和施工因素外,大多与路面性能及排水有关。路基结构物不仅是实现车辆能在道路上行驶提供基本的条件,而且是路面的支撑结构物,对路面的使用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路基修筑质量的高低和防排水设计科学与否对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了保持路基的整体稳定和变形小,防排水设计科学,本人就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浅谈路基工程技术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影响。 一、规划方面的影响 1.据路网内路基的现有情况,分析为达到规划期预定的目标状况所需的资源(资金、材料、劳力等)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配。 2.计划在给定的预算水平条件下使路网内路面服务水平达到最佳,所需安排的新建和改建项目及其对策方案。 当我们修建一条路,在计划工期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如工程建在我省多雨地区,应该给路基一个沉降期,就是经过一个雨季的稳定期,这样对路基日后形成的沉降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二、设计方面的影响 1.根据路线设计确定路基填挖高度和顶宽,结合沿线岩质和土质情况,设计路基横断面形状和边坡坡度。 在确定路基填挖高度时,我们必须对沿线岩质和土质进行勘探,根据地质情况来指导路基的设计,土质不行的地方,通过验算不用处理的路基极限填土高度可以达到多少,如不够,软土地基必须处理,如何处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采取换填土、抛石挤淤、排水固结等。 在挖方地段,挖到设计标高时,我认为必须再挖下去至少30cm,然后再返填30cm好的土质,这样有利于提高挖方地段路基的稳定性。 2.据沿线地形、地表径流而后地下水情况,进行道路排水系统的布置以及地面和地下排水构造物的设计。 土石方是公路建设中使用最高的筑路材料,而水对土石方路基有百害而无一利,诸如冲刷路基边坡,路基坍塌沉陷等,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须进行排水系统完整性设计。 (1)路线设计对排水系统的考虑,包括路堑段纵坡度宜20.3%,路线纵坡度宜≤2%,凹曲线底部宜设计在涵洞处,并在边坡上设急流槽,超高段尽量避免设在路堑地段,原则上要求考虑加深边沟。 路基设计对排水系统的考虑,应适合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施工期防水排水的路基保护,应考虑底基层完成后的排水全幅设计透水性碎石料或硬路肩上设必要数量的盲沟;另一方面是使用期的排水考虑:一是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急流槽的设置桩号范围及其断面尺寸,除采用标准断面外,对那些有排洪要求的部分作专项设计;二是地下水位较高的四季堑区段,主要是反映风化岩地段路堑,对边沟采取加深或边沟下设盲沟(渗沟)或渗沟下铺30cm厚的砂砾垫层,以截断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 (3)桥涵路线交叉工程设计对排水系统的考虑,桥涵设计主要看桥涵工程能否满意公路灌溉和排洪的需要,以及交叉工程在与边沟、排水沟交叉时采取明沟或暗沟形式。 (4)路面设计对排水系统的考虑。在一些高等级公路上,由于在公路中央设有绿化分隔带,在中央分隔带里,为了排水,先在中央铺一层土工布,后在土工布上设纵向带有渗孔的导管,把导管与早

路基路面论文篇(2)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加快,路基排水设计不当而造成的工程病害日益增多,直接造成国家财产的损失。因此,高速公路路基排水设计的重要性愈益突出,对保证高速公路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十分重要。 论文关键词:高速公路 排水设计 路基 1 高速公路排水设计概述 高速公路排水设计对于高速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及路面的使用寿命有着显著的影响。高速公路排水设计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要考虑如何减少地下水、农田排灌水对路基稳定性及强度的影响,一般称之为第一类排水;其二是要考虑如何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对路基、路面质量的影响,减少因路表水排水不畅或路表水下渗对路基、路面结构和使用性能产生的损害,这称为第二类排水。 第一类排水设计通常采用适当提高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或在路基底部设置隔水垫层等办法。施工期间一般都考虑在施工前开挖临时排水边沟,排除施工期地表水并降低地下水,同时在路基底部掺加低剂量石灰处理,设置40cm厚的稳定层等。采用这一系列措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类排水设计一般包括:①通过路面横坡、边沟、边沟急流槽等,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以外;②设计中央分隔带纵向碎石盲沟、软式透水管及横向排水管,将施工期进入中央分隔带的雨水及运营期中央分隔带的下渗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③设计泄水孔以迅速排除桥面水;④设计中采用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或排水管,将渗入路面面层的水引出路基之外。 综上所述,笔者结合高速公路在设计以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2 高速公路边沟排水设计 边沟设计在高速公路排水设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设计人员都给予高度重视,但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忽视一些施工中的问题,如边沟的尺寸不考虑具体情况,死搬硬套有关规范、规定;又如施工单位大都未能按有关设计要求将原地表土、河塘清淤土等弃土运送至取土坑内用于复垦还田,而是弃放于路线两侧河塘中,造成部分河塘无法将路基水排入。另外由于沿线农田为分户承包,当地乡镇为了减少地方矛盾的产生,常常要求增加、改移和调整小型构造物设置位置。还有一点就是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利用高速公路施工中超宽填土土方等。 2.1 边沟尺寸选定 边沟的排水能力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设计参数:边沟底流水坡度、边沟截面尺寸、形状、边沟的表面粗糙程度。 依据江苏省高速公路设计及公路排水设计规范要求,高速公路的边沟一般采用边坡为1:1的梯形明沟,因此,可采用《公路设计手册路基》中梯形断面沟渠的水力计算公式计算梯形排水边沟的排水能力:Q=WC 式中:Q——流量;W——边沟断面面积;C——流速(谢才)系数;R——水力半径;i——边沟沟底纵坡。 根据高速公路所处地理位置,采用当地历史最大小时降雨量,以流入边沟的水不溢出边沟为限,并假设高速公路的路基平均填土高度为3.5m,由此,汇水带宽约为23m,则可依据不同的边沟沟底坡度、不同的边沟底宽(或边沟截面积)的排水能力,计算出所能承受的路面排水最大长度。高速公路一般每公里设置三道涵洞,即300m左右有一道涵洞,也就是说路面排水长度一般在100m~200m之间。 通过分析、计算确定,高速公路边沟采用50cm的梯形边沟即可满足路基排水需要。 2.2 边沟设计的原则 ①一般路段的路基边沟设计原则:以填筑式边沟为主,尽量减少路基边沟积水现象的发生。这主要是吸取已建成的高速公路中的教训:a部分路段在汛期内路基水不能及时排除。b地方群众干扰路基水排入灌溉涵洞内。②路基边沟纵坡的要求:根据交通部部颁《公路路基排水设计规范》要求,采用浆砌片石修筑的边沟为满足排水需要,边沟纵坡应不小于0.12%,由于本

路基路面论文篇(3)

在公路工程压实施工中,路基土或路面结构层材料的含水量直接决定着施工密实度是否符合施工要求。伴随密实度的增加,土的内摩阻力和黏结力也会随之增加。路基路面土层含水量的多少对路基路面压实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如土具有较少含水量时,将会增加土颗粒间的内摩阻力,在达到一定压实密度后,压实功与土的抗力不能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将会出现压实干容重降低的现象;如土层含水量过高,在土体颗粒中水将起到良好的效果,进而降低土体之间的内摩阻力,在一定压实功条件下,其压实干容重则会增大。

1.2压实功能

为得出符合施工要求的压实度,施工企业可以增加或减少压路机的重量级碾压的遍数。在增加压路机吨数的基础上,将会减少土层的含水量,此时就会增加压实的干容重。这种情况只发生在一定限度内,当大于这个限度时,如还不断增加压路机吨数或增加碾压遍数则不会出现含水量下降或干容重加大的现象。为确保压实度与施工要求相符合,必须将土层间的含水量控制到最佳值。

2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要点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车辆总数急剧上升,公路承载力不断加大,导致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损坏状况,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大大降低行车的安全性,甚至造成极大的安全事故。为提高公路的整体质量及安全性,施工企业必须提高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的施工技术水平,并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及规范施工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为公路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

2.1施工准备工作

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作业前期,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并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如清理干净施工场地附近的所有杂物。在材料进场前,必须对其材料的质量等进行抽样检测,避免质量不符合国家质量要求的材料进入施工场地。由于公路施工材料用量较大,必须分批入场,为进一步确保材料质量,必须对每一批入场材料进行抽样检测,检验合格后才允许材料进入施工场地。

2.2过湿土质压实技术要点

在压实过湿土质路基路面时,必须严格依照施工压实要求及设计过程中提供的准确数据进行施工。在压实作业中应比实际压实降低2%~3%,并把过湿土质路基路面土层的天然稠度控制在<1.1的范围内。将其液限合理控制在>40的范围。遵循施工压实规定,在对路基路面下路床进行材料填筑施工时,其压实标准要应用轻型标准。为有效改善填筑材料的特性,施工企业可以在施工土体内对生石灰的用量进行一定比例的增加,还可以选用加固新型吸水材料的方式来提高压实效果。

2.3黄土路基压实技术要点

在压实黄土路基时,只有不断扩散固结土体的水分,才能达到土体挤密压实的作用。在不断加固黄土路基的同时,还可以达到最佳的压实效果。因此,在压实黄土路基时,施工企业必须将冲击遍数控制在30遍的范围内,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含水量。在路堤边缘压实作业中必须控制好压实机械的速度,确保缓慢匀速前行,在施工过程中避免机械设备从路堤滑下,在机械掉头过程中通常都会出现明显压痕,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重视二次反压作业。

2.4不同横坡基底压实技术要点

当横面坡度在20%以下时,路堤填筑作业可以直接进行,并且利用路基防护可以选用沁水挡墙或浆砌片石。当横面坡度在1∶5~2∶2.5范围之间时,要进行台阶开挖作业,其高度要控制在2m以上,在台阶开挖前必须注意其基底覆盖层。当覆盖层太薄时,则要先进行清理覆盖层作业,再进行台阶开挖施工。当横面坡度在1∶2.5以上时,要先检测其下层滑动的稳定性与控制好路堤整体基底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将抗滑动系数控制在施工标准规定值以上。

路基路面论文篇(4)

2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体系的健全

在现阶段公路工程路面压实过程中,进行压实技术模块的优化是必要的,路面质量与压实作业质量密切相关,进行摊铺速度及其压路机碾压长度的控制,保证好这两者的协调性。这样即使应对较高的气温,也可以满足压实作业的质量工作需要。在实际施工中,碾压环节也容易出现沥青混凝土材料的牯轮现象,可以利用碾压轮的洒水进行控制。在路面沥青混合料的施工环节中,如果路面的沥青混合料表层没有冷却完毕,就不能进行相当重量物体的放置,避免往上面放油料、矿料等物体。在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如果无法确定压路机的压实性,就需要进行振动夯板的应用,进一步的提升压实性。这就需要针对路面沥青的出场温度等进行碾压段的长度控制,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的优化。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环节中,进行压实质量的控制非常必要,这可以进行相关质量检测方法的应用,比如进行核子密度仪法等的应用,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路基路面的整体压实度的控制。这种方法是需要做好压实质量的检测工作,比如需要进行测定层的厚度控制。在沥青表面层的压实密度控制过程中,进行散射法的测定非常必要。在土基层材料的压实控制过程中,可以进行直接透射的方法应用。做好相关的测试,比如进行仪器位置的确定,保证仪器的预热工作。可以按照随机取样的方法进行测试位置的确定,进行仪器的预热,再进行核子仪测试位置的放置。通过对仪器测量及其测量数据的应用,保证路面的整体密实度。测量设备要进行打开,按照相关的测量方案进行工作,保证对测量结果的读取,要保证核子密度仪器的良好工作及其放置。在路基路面压实过程中,进行灌砂法也能保证路面的压实质量,但是这种测量方法具备一定的局限性。其不能进行填石路堤的路基路面施工。要进行这种方法的应用,需要进行一定规格的均匀砂的配制,并且按照一定的高度进行测试,从而落实好路基路面的压实质量检测工作。为了保证公路工程的路基路面压实性,进行压实度的控制体系的健全是必要的,这需要满足路基填土及其路面结构材料的应用需要,满足公路路基用土的需要。需要针对土的塑性指标、土层的有机质含量等进行分析,保证路基的填筑,对公路进行修建。在路面结构层的施工中,进行碎石、砾石集料质量的控制是必要的,这也要进行级配的控制,保证结构层的良好密实性,以提升其强度及其稳定性。在路堤的填筑环节中,进行堤基的碾压是必要的,这样能够保证路面的足够强度。在路堤填筑环节中,需要注意到不同层次的路基的压实施工。比如在第二层路面碾压中,如果进行重型压路机的不合理应用,很可能就出现土层的坍塌情况,这种情况可能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而不断严重。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做好含水量的试验工作也是必要的,主要有烘干法及其酒精燃烧法。通过方法的应用,可以进行土层的含水量的检测,这种方法比较快捷简易,但是,不适合进行有机质土层的检测,在一些施工工程中应用比较普遍。标准击实试验分轻型和重型两种试验方法,采用哪种方法,应根据有关规范的规定或工程科学试验的实际需要选定。在一般情况下,加水法也是比较好测试手段。在施工过程中,土层可以反复进行使用。但是不能反复使用比较容易击碎的试料。针对高含量的土,为了保证试验的良好性,可以进行减水法的应用,这种方法适合进行试料的干燥处理。在方法应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不同土样的含水量状态的采集。这里需要明确好含水量及其干密度的关系,从而进行着两者关系图的确立,这里可以进行曲线的设置,做好相关的计算及其重做工作。合理选择压实机具和采用正确的压实方法,采用的压实机具应先轻后重,以便能适应土体强度的增长。碾压速度应先慢后快,以免样土被机械推走。组织压实机具合理的工作路线,直线段一般先两侧后中间,以便保持路拱;在弯道部分没有超高时,由低的一侧开始逐渐向高的一侧碾压。相邻的两次轮迹应重叠轮宽的三分之一,保证压实均匀不得漏压,对于压不到的边角,应辅以人工或小型机械夯实。

路基路面论文篇(5)

2公路路面基层的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

2.1下基层的准备

公路工程受不同地段不同地质条件的影响,导致路面基层需要根据不同路段来适当调整其厚度,同时相关的标准又对路面基层的厚度范围进行了规定。因此,施工之前需要根据已经确定的基层厚度,来对基层的单层铺筑厚度与铺筑层数进行明确。目前很多公路的路面是在原公路路面上进行铺筑的,有些基层的损坏程度不大,在进行挖补后,无法采用机械来进行铺筑,这会给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路面基层施工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通常需要将原来的路面挖除后,来确定其基层是否可以被继续利用。在基层施工前,还需要对底基层进行全面的检测,其中包括对平面位置、调和、横坡度以及表面清洁度等情况的检查,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在保证所有项目符合要求标准后,方可继续施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底基层存在松散或起皮等问题,需要马上处理或清除,避免存在任何软弱夹层。基层施工之前需要对底基层进行洒水湿润,但要控制好洒水量,表面不能存在明水。

2.2混合料的拌和与运输

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时,混合料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有粗骨料、细骨料、水泥和粉煤灰等。由于混合料本身的含水量比较低,所以可采用连续式搅拌机进行搅拌;路面基层施工要求结构层厚且施工快速,因此,对混合料的用量要求也较大,必须保证混合料的拌和生产效率;在运输过程中,为了避免混合料在运输时出现水分蒸发或流失的问题,可采用大吨位的自卸车进行运输,同时考虑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为了避免混合料的性能发生变化,应尽量控制好混合料的拌和及运输时间,保证混合料能够在拌和后2h内完成摊铺和压实。

2.3摊铺

在混合料运至路基上后,便需要对混合料进行摊铺。摊铺是路面基层施工的重要工序,摊铺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施工质量。在混合料摊铺时,首先需要控制好其含水量,通常情况下,为补偿摊铺与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问题,混合料的含水量应该控制在高于设计值0.5%~1.0%之间;混合料摊铺可采用带有高强度熨平装置的摊铺机,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压实度,也可提升路面的平整度;在摊铺过程中,如果基层的横坡相同,可以一次性的进行整幅路面的摊铺。如果横坡与路面的角宽存在变化,则需要进行分幅摊铺。为了提升摊铺的施工速度,可同时采用两台摊铺机以梯队的形式进行摊铺。两台摊铺机前后作业时,其间隔的时间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此外,必须强调的是,为了保证摊铺质量,摊铺前应根据规定的压实厚度来对松铺厚度进行试验,以选择最为科学的松铺厚度。由于采用分层摊铺的方法,有可能会导致层间的结合不良,因此,当路面基层设计厚度在30cm内时,可尽量选择全铺全厚的摊铺方法。但是如果基层厚度超过了30cm,就必须根据要求进行分层摊铺。采用分层摊铺时,为了保证层间的结合紧密,摊铺新层时需要保持下层的表面湿润与干净。

2.4碾压

在路面基层施工过程中,碾压的施工工序也同样重要。混合料摊铺完成后,由于水分不断损失,其稠度也会逐渐增加,容易对碾压质量造成影响。因此,碾压工作必须在摊铺工作完成后及时进行。另外,随着摊铺层厚度的增加,摊铺层下部受到的碾压力就会减少。此时就需要在压实遍数和压实时间上加以保证。但是,如果压实遍数和压实时间过量,就容易使基层表面产生波浪或裂纹,因此,控制合理的碾压遍数和碾压时间非常重要。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施工时,可采用大吨位的压路机,以初压、复压及终压的方法来进行碾压。首先使用振动压路机对基层进行静压,然后进行振动碾压,最后再采用光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进行静压。需要注意的是,振动碾压必须在静压一遍后进行,在振动碾压时,如果压路机前进时应为振动方式,如果后退则应该采用静压的方式。且压路机前进与后退的距离要重合一半以上的轮迹宽度。另外,为了保证基层混合料的温度,在碾压过程中,应及时向稳定的路面基层表面洒水。在碾压完成后对路面基层的横坡和纵断高程等指标进行测量,在各项指标都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5接缝

在路面基层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施工缝,有干接缝和湿接缝两种情况。湿接缝就是指新料与老料之间的接缝。为了保证新料与老料之间结合紧密,施工时可在前端预留出30cm~50cm宽度不碾压区域,在新料摊铺以后与新料一起碾压;对于干接缝,施工时可采用导木法进行处理。当干接缝被作为胀缝时,可先在接缝内放置好胀缝板,然后再摊铺新料,将其作为胀缝的方法来进行施工处理。干接缝的位置必须垂直于中线,且表面干净密实,在新料摊铺之前同样需要进行洒水湿润;基层混凝土在固结硬化初期如果受到振动或扰动,就会影响到其结构强度。因此,在进行施工缝处理时,应该避免扰动到已经铺好的基层混合料。此外,每天停工时,也严禁将机械设备停滞在已经铺好的基层上。

2.6养生

由于路面基层混合料的含水量较少,如果水分损失过快,不仅容易导致基层强度降低,甚至会产生大量的干缩裂缝。因此,在路面基层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必要的湿润养护,养护的时间可在7d左右。养护时,不能直接将水洒在基层表面,需要在基层表面覆盖一层土工布,然后再在上面进行洒水。

路基路面论文篇(6)

1.1路桥路面的平整度问题分析

对于路桥路面工程建设管理来说,其中的重要一项检测内容就是对于路桥路面的平整度进行检测。目前的实践表明,如果在路桥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来进行作业,正常的话是不会出现问题的。但要是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按照标准的操作程序进行作业,那么就会使得路面平整度的破坏速度加快,路桥路面的平整度出现问题,当车辆行驶在出现平整度问题的路桥路面的施工,就会使得过往的车辆产生颠簸感,严重的话,还会对车辆的车胎进行磨损,这也不利于车辆的安全行驶。对于人们来说,这也是潜在的安全隐患,威胁着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据调查研究显示,路桥路面的平整度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在路桥路面基的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标准的操作程序进行作业,加之施工时对于路桥路面基的平整度的控制力度不够严格、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质量的把关工作也做的不够完善,这些都会导致路桥路面基的平整度出现问题;此外,在路桥路面基的建设过程中,相关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导致压路机、摊铺机等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作业方法错误、不合理等。对于路桥路面基来说,以上的种种不利因素都是导致路桥路面在投入使用时出现不平整问题。

1.2路桥路面的破损问题的分析

对于目前来说,许多的路桥路面工程在施工结束之后进入实际的使用阶段时,往往使用很短的一段时间后,所建设的路桥路面就会出现路桥路面基垫层的断裂以及破损。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在施工阶段,路桥路面基垫层施工的建设过程中,由于追求施工的快速性,导致对于路桥路面基垫层的夯实程度不够,往往是路桥路面基的垫层数量少不满足要求或者是当第一层还没有足够夯实的情况下便进行第二层垫层的夯实,如此一来,不可避免的会导致路桥路面基垫层的质量不高,在投入使用阶段,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生路桥路面基垫层的破损问题;此外,在路桥路面基垫层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配置比例不当、沥青材料的选材不合理,所选取的材料满足不了施工建设的工程中的需要;而且由于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温度的掌控不到位,在此种情况下仍然进行施工,不可避免的就会造成施工材料在垫层时由于热胀冷缩等,导致路桥路面基的垫层基底出现承受荷载不均匀的情况,或者出现弯沉的情况;这样都会导致路桥路面出现严重的断裂问题。而且由于地域或者时节的不同,比如南北方除了正常的雨季之外,南方是属于多雨潮湿的气候,北方的冬天是寒冷多雪的干燥气候,这样路桥路面上如果长期存在着大量的积水,在清理不及时的情况下,则会导致这些雨水渗透进路桥路面基垫层部位,对路基垫层进行侵蚀,导致路桥路面基垫层的承受力下降,最终导致路桥路面破损问题的发生。

1.3桥头跳车和路基塌陷的问题分析

对于目前来说,由于桥台沉降与桥头填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可能会导致路桥梁上的伸缩缝和桥头的搭板连接不紧密,接口位置呈现出阶梯状,从而大大降低了路桥路面的通行舒适度,同时也对路桥产生了巨大的外力冲击。对于这一问题的主要分析是:桥台后背部的回填材料的选择不合理,所选取的材料在压紧度方面以及排水性方面都较差,这些都会导致桥头跳车或者路基塌陷问题。而排水性不好则还会出现上文中对于路桥路面基垫层的侵蚀,造成垫层的承受荷载力的下降。一般而言,软土地基都具有抗剪能力低、承载能力差以及含水量较大等特点,因此在软土地基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若不注意软土地基的改善,则很容易出现路基路面塌陷或下沉问题。

2路桥路面基垫层施工的技术分析

2.1机械设备与人员的合理配合

对于路桥路面基垫层施工的过程来讲,要注重多方面的配合。比如人员与人员之间的配合、机械设配与人员之间的配合等,只有各方面的配合完善才会使得路桥路面基垫层的施工效率以及施工的质量得到提升。另外,还由于机械设备操作施工的有限性,还需要施工人员灵活变通的能力加以辅助,比如自卸汽车运天然砂砾混合料,装载机粗平,再用人工精平。在施工的时候,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合理地对机械设备以及施工人员进行分配调整,使得施工过程得以顺利完成。

2.2注意清洁与水分问题

在铺筑垫层前,放样好的桩位挂线施工,应将路基面上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并洒水湿润。否则的话会影响路桥路面基垫层以后的施工进程以及施工的质量。此外,水分的问题也要十分重视,对于水分的多少,一定要按照标准的操作标准来运行,对于垫层的压实来说,应在适当含水量下进行压实,因为适当的含水量可以保证压实效果;水分过多,则不能够保证路桥路面基垫层的承受荷载的能力。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丝一毫的问题都会造成最后工程的失败,因此要格外的注意。

2.3加强监理工作职责

对于施工的过程中,监督管理人员的责任重大,他们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是施工过程的保障。只有他们认真负责地进行监督管理工作,把每一个环节都认真地进行检查、核对,才是施工顺利完成的前提。加强监理的工作职责,对于公路建设的安全保障、公路建设的质量检查和以后的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路基路面论文篇(7)

1998年初,受龙岗区委、区政府的委托,由我牵头组织了一个课题调研组,对平湖物流基地的开发建设做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研,并在调研报告的基础上,组建了基地建设指挥部进行实质性操作。目前,平湖物流基地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总结这一段的工作实践,结合深圳的客观实际,在这里,我想就深圳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战略和平湖物流基地的发展思路谈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深圳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是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的一个重要前题,也是深圳经济发展到目前阶段所提出的客观需要。 经过20年的发展建设,深圳的国民经济实力快速加强,已形成全国区域性的金融、贸易、运输、信息中心和高科技产业基地的雏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优惠政策、区位优势和体制优势这三个迄今为止支撑深圳发展的立足点,正在逐渐受到削弱,如何充分利用特区建立以来积累起来的大量财富,特别是完善的交通运输、市政和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以及巨额的金融和产业资本,探索新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向,以确保和强化深切!在全国经济建设格局 中的重要地位,已经成了深圳在世纪之交紧要关口面对着的一个不可回避的大问题。 1998年5月,省委八次党代会明确要求将深圳建设成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相对于过去提出的“窗口”、“试验场”、“排头兵”等定位形象,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的定位,是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和更现实的实践体验中对深圳市未来发展模式的高度概括和准确界定。根据世界经济中心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深圳的客观实际,要实现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有赖于金融中心、高科技中心和物流中心的三足鼎立。目前,深圳的金融和高科技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但做为发展经济中心城市作用的重要一翼,物流业却是始终是“藏在深闺无人识”,发展相对滞后。正是在这些深刻的背景下,1998年6月,深圳市委二届八次全会(扩大)提出,要充分利用港口、铁路、公路、机场等物流基础设施,把深圳建设成区域性的物流中心城市。应该说,这一战略的提出,既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也具有时代的紧迫性。一、物流是经济发展的支柱。20世纪以前,物流的先天条件成了经济发展的决定条件,经济获得繁荣并能保持繁荣的地区,首先是物流环境条件较好的地区。21世纪,人类已经有足够的能力,为尚未开发的地区创造良好的物流条件,以促使该地区的经济繁荣。从这个意义上讲,物流中心城市和经济中心城市是可以互相置换的两个概念,像美国的纽约、日本的东京、荷兰的鹿特丹,既是经济中心,也是物流中心。深圳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可以 以物流产业的发展做牵引力,带动相关的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餐饮业等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同时,还可以实现深圳同地区间、国际间的人员、文化、物质的交往,沟通人们的思想、激活创新意识一、融合区域文化,从而使深圳从物流中心城市向经济中心城市甚至国际性城市过渡。 二、深港两地是互惠互利互补的关系,但从两地的历史地位。 现实差异和未来作用上看,两地更显依托关系,所谓“唇齿相依”。目前,新加坡、台湾等地都在竭力发展转口贸易和航运事业,准备取代香港的国际营运中心地位。深圳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可以为香港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当然,深圳与香港在物流产业的发展方面,既有相互竞争的一面,又有在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中共同发展的一面,深圳应通过港口间的联运和京九铁路,实现香港与内地的经贸联系,形成深港物流产业相互促进的态势,进一步提高香港与深圳的国际竞争力。 三。围绕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这一根本目标。深圳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意义和作用是多方面的。比如,利用良好的交通基础优势和地位优势,带动京九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比如,通过提高物流效率、降低商品成本、增强商业竞争力,从根本上扭转当前深圳社会商品零售量不旺的局面等等。在这里,还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发挥特区的政策优势,实现全局

路基路面论文篇(8)

引言

职业院校路基路面工程这门课程是公路与桥梁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这是一个很庞大的知识体系,学生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实属不易。不仅如此,课程还有紧跟日新月异的工程发展,不断引入最新的工艺和理论等。因此,对教师而言,研究这门课程的教与学是十分必要的。文章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谈一下这本课程的教学看法。

1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的教学现状

1.1课程教学方式单一。虽然随着教学改革及教学规模化的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渐替代了传统“粉笔+ 黑板”的教学方法,但在课堂教学中,基本还是延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侧重理论的讲解。同时考虑到该课程内容多,老师往往都会赶教学进度,基本每堂课都是“满堂灌”,缺乏必要的师生沟通,同学主动提问跟老师交流想法或探讨实际工程的问题更是寥寥无几。

1.2课时量不足。随着中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学院路桥专业的专业课程的课堂理论教学学时大量减少,学时数减少近30%,而教学内容却有所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的确是一个难题。

1.3 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滞后。由于学院路桥专业开设时间较短,道桥试验的基地等教学建设不够完善,某些知识点只能通过图片或文字给出解释,不能达到非常直观且能让学生深入理解的效果。这就要求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而就课程建设而言,邀请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修订课程标准,按照企业需求优化课程内容、参与实践教学环节越来越需要加以重视,这也是目前亟待推进的步骤,只有这样才能够不“闭门造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

1.4课件质量良莠不齐。多媒体教学是文字、图形、动画和声音的综合使用,使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改善。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使用的课件制作质量却良莠不齐,自己动手制作的课件,素材难言新颖,直接把教材内容搬上屏幕,照本宣科;或者从网络上下载,根据学院教材及课时进行部分修改,该方法虽工作量减少,但由于不同学校教学要求和教学安排的不同,很难突出路基路面工程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2 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2.1理论教学的改革

(1)注重与相关专业知识衔接。“路基路面工程”课程与本专业多门课程相关,应注意与这些课程的有机衔接。在“路基路面工程”课程之前开设的“建筑材料”课程的学习中,“路基路面工程”任课老师就与“建筑材料”任课老师沟通,注意相关建筑材料知识的讲授及补充,为学生学习路面工程打下扎实基础。这些都要强调对口各专业课程的有机衔接,教师应对各相关知识点融会贯通,这也是对任课老师的基本要求。

(2)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理论教学中,在讲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案例介绍如何利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来寻求解决工程中出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例如讲解特殊路基设计的内容,可以结合学校地处的区域特性,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和现场观测,学生对于该地区路基设计和施工都有较深刻的认识。

2.2实践教学的改革。“路基路面工程” 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工程性较强的课程,课程教学除课堂教学外还应包括课程设计、实验、施工实习等辅助教学环节。

(1)改革课程设计。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上,课程设计应针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而设置,在设计中为防止抄袭,可给每个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促使他们单独思考、计算并完成每一个项目。项目的选取最好结合工程实例,让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尝试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要加强计算机绘图等CAD 技术的应用,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通过训练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一般路面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的基本理论,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

(2)增加实验教学。为了能够很好配合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路基路面的直观认识及其动手能力,结合教学实际开设12学时的试验课程,实验要求学生尽量能亲自操作,并掌握每个实验的基本步骤,能独立完成整个实验并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考核结果按15%记入理论课成绩。通过实验教学,学生掌握了公路检测管理的必备知识,能熟练进行现场检测,提前培训了学生的工作技能,对日后学生的实际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完善现场调查与实习环节。为了进一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增设了教学实习环节,在学期末,安排了为期几周的施工实习,在快毕业的那一学期,安排为期几周的毕业实习。这两个实践环节中,均由学院联系相关的施工单位,推荐学生生产实践,学生可以深入到道路建设的生产第一线,在工地现场结合实习工程实际,进一步深化路基路面工程的相关理论和具体施工方法,同时建立毕业实习信息反馈制度,进行动态管理,有利于提高实习质量。

(4)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课程的教学纲要,是为规定学科的目的、任务而编写的指导性文件。授课计划、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选取及教学方法都要以此为依据。路基路面工程课程的教学大纲应符合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突出该课程的工程实际,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3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1)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除了课堂讲授、讨论外,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还采用新技术讲座、参观实际工程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认识,了解本学科领域科技发展的重要成就和最新发展趋势,扩大学生和老师的视野,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2)改革作业方式。为了深化课堂理论知识和扩大视野,除了布置各章节课后习题,还可以根据课程的进展情况适当布置课后调研论文,提交相应的调研报告,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编写学术论文的综合能力。

(3)改革考核方式。以往开卷考试学生普遍都死记硬背,囫囵吞枣,试题稍作变动,就不会变通,可将考试形式由闭卷变为开卷。试卷内容多增加一些与实际工程相关的案例分析题,要求学生在理解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利用辅助资料解决问题,按识记理解运用深层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论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路基路面工程课程在道桥专业培养目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设置、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应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强化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路基路面论文篇(9)

Application of elastic layered system in the design of road

Abstract:Design of elastic layered system because of its reasonable assumptions, a simple calculation model, the typicalrepresentative is widely used in the road. Although the hypothesis have certain difference and the actual structure, but in thecurrent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h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This paper lists and a brief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porous concrete base load should be applied to stress analysis of elastic layered system theory, the calculation of asphalt pavement thickness calculation of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subgrade, to illustrate the design theory of elastic layered system extensibility and looking to the future road.

Key words:Elastic layered system; Calculations icon; Stress analysis; subgrade bed; pavement

引言: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是专门研究在圆形荷载作用下弹性层状体系内产生的应力与位移的。在我国的道路设计中,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主要被用于沥青路面的厚度设计,有如下基本假设:(1)各层都是由均质的各向同性的线弹性材料组成;(2)假定土基在水平方向和向下的深度方向均为无限,其上的路面各层厚度均为有限,但水平方向为无限;(3)假定路面上层表面作用有垂直荷载,荷载与路面表面接触面形状呈圆形,接触面上的压力呈均匀分布;(4)每一层之间的接触面假定为完全连续的(具有充分的摩阻力)或部分连续或完全光滑(没有摩阻力)的。这些假设与路基路面结构体系的真实情况尚有一定的差异,但是由于其可以建立起简单明确又能大致代表道路实际受力情况,所以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更加促进了这个理论的应用。如下列举该理论在沥青路面厚度计算、路基计算、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力分析、多孔混凝土基层荷载应力计算等方面的应用。

1、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在沥青路面厚度计算中的应用

我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沥青路面厚度设计方法所使用的理论就是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其假设各层间是完全光滑无摩擦的,并采用路表弯沉和沥青面层或半刚型基层的层底拉应力作为设计标准,荷载为BZZ-100双园均布荷载,计算图示如下: 图中A点为弯沉计算点(轮系中心处),B、C、D、E为应力验算点。确定各层材料参数后即可应用BISAR程序等计算出A点弯沉及BCDE各点的弯拉应力,以此确定沥青路面的厚度。

2、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在路基计算中的应用

其在路基计算中的应用原理和沥青路面厚度计算原理基本一致,层间假设为完全连续,分层和模型有区别,计算图示如下:

各层模量可以实测或根据经验取用,根据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算出双园均布荷载(BZZ―100)作用下的弯沉值,依据弯沉限制可以调整各图层厚度。

3、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力分析中的应用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力分析中,人们通常采用文克勒地基模型,即假定地基某一点的沉陷取决于作用于该点的力,而和邻近的地基不发生任何关系,以此来计算刚性路面的应力应变。而实际上,路面中各点是相互联系的,会产生关联位移。相对于文克勒地基,弹性层状体系板空间地基模型考虑了横向联系,更能真是的模拟实际的地基。由此我们可以应用此理论分析设有垫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力状况。计算图示及荷载与沥青路面厚度的计算图示及荷载基本一致,将水泥混凝土路面分成若干层,应力计算点选在双圆圆心及圆心连线与圆周相交处,然后应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各验算点的应力,以此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厚度。

4、弹性层状体系在多孔水泥混凝土基层荷载应力分析中的应用

多孔混凝土是一种强度介于普通混凝土与贫混凝土之间的一种刚性材料。当用于沥青路面基层时,其作为主要受力层采用复合式路面设计方法,即沥青层为功能层,混凝土基层按水泥板设计;用于水泥路面基层是采用双层板理论设计。现行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是以文克勒地基理论为基础。以计算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作为主要的设计参数。但是由于多孔馄凝土与普通水泥混凝土在强度、弹性模量等材料属性方面的差异,同时为突出下基层、垫层、土基等各层不同材料对荷载应力的分担作用,宜运用弹性层状体系来计算荷载应力。

4.1 模型选取

在多孔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复合结构中.沥青面层主要作为一个功能层,对多孔混凝土基层的荷载应力影响很小。因此在计算荷载应力时可不考虑沥青面层的影响。多孔混凝土基层作为主要承重层,与下基层、垫层和土基共同承受车轮荷载,考虑到垫层的主要功能是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对多孔混凝土基层荷载应力的影响很小。因此把垫层和土基合为一层,按照规范公式计算其当量回弹模量,把多孔混凝土层看作一层弹性面板.地基采用双层弹性层状体系模型。多孔水泥混凝土摩擦大,采用完全连续假设,计算点为轮系中心,双心圆圆心,圆心连线与圆周交点。

4.2 层间接触

多孔混凝土材料不含或含少量细骨料.粗骨料颗粒表面包覆水泥浆,骨料颗粒相互接触、相互粘结,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多孔混凝土摊铺成型后,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当多孔混凝土基层与下基层接触时,彼此之间有较强的啮合作用,层间有良好的结合性能。因此将层间接触情况按照完全连续进行分析。

4.3 荷载和临界荷位

荷载模型及应力计算点采用与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力分析中的一样,临界荷位为多孔水泥混凝土基层纵边中部。

5、结语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广泛应用于路基路面的应力分析中,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其计算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邓学均.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胡长顺,王秉纲.合式路面设计原理与施工技术[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3]锁利军,王秉刚.沥青路面多孔混凝土基层荷栽应力数值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30(6):980―983.

路基路面论文篇(10)

关键词: 公路概论;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

Key words: overview of highway;teaching reform;project;teach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283-02

0 引言

《公路概论》这门课是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将会使初进中职校门的新同学对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这个专业有个初步的认识及专业性了解,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而项目教学法,是将理论与实训有机的结合起来,围绕具体工程项目组织展开教学和实践,使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指导和组织的作用,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景中的项目驱动下,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和会话的气氛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与探索创新精神。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用项目教学法对第三章第二节这节内容进行授课。

1 《公路概论》

这门课的内容包括:公路的基本组成与分级;道路平、纵、横断面线形;路基的基本形式及施工方法;路面的类型与施工方法简介;桥梁的基本组成和分类;桥梁上、下部构造组成;桥梁施工方法简介及交通工程设施和公路环境保护。而本节讲的是《路基的基本形式及有关规定》,在全教材中处于重点学习内容,通过对路基的基本形式的学习,使学生能从实际中区分路堤、路堑、半填半挖这几种常见的路基形式,明确路基宽度和高度的规定。

2 对学生的特点的分析

①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是因为没能考进高中,退而求其次选择来中职学校读书。因此,很多学生文化基础课如数学和英语等课程普遍较差,他们对全新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起来更感费力。

②缺乏学习主动性。由于多数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打下扎实的基础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进入中职阶段后,对新环境、新教师、新教材、新教法难以适应。而经常性的学习困难,容易产生自卑等负面情绪,更是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同时,现在的中职生普遍意志力较差,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一遇到困难,就想退缩或放弃。

③缺乏自信心。中职生在以前的初中大都认为自己不行,在严重缺乏自信的情况下使他们越来越不愿意学习,甚至害怕学习,这样的心态,何谈学习积极性。

面对学生的这种状态,作为专业课教师首先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现阶段通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使自己获得一技之长,将来可以成为社会有用的人。然后,给学生讲一些我们学校的历届优秀毕业生的成功事例,以真实的人和事激励他们。同时,在语言、神态以及肢体语言上对学生的鼓励,无疑也会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克服困难的动力。当学生获得鼓励或成功的满足感后,会得到内心的快乐,从而渐渐把被动的不快乐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快乐的学习。

3 课堂安排

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图片,让同学们说出这几幅图片中路基的不同之处,引出本节课的第一个内容:路基横断面形式。由于填挖情况的不同,路基横断面形式可分为路堤、路堑、半填半挖和不填不挖等四种形式。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路堤、路堑、半填半挖路基的示意图及实物图,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区分和辨认不同的路基横断面形式。此时再趁热打铁,启发学生回忆自己见过的道路,比如城建学校的大坡,或者自己家乡的乡村道路,哪些是路堤、路堑、半填半挖、不填不挖。(以学生熟悉的现象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②通过对路基基本形式的认识,让同学们放开思路,畅所欲言,说说组成路基的材料都有哪些、它们各自的优缺点,然后我再总结和补充路堤的几种类型以及在选择路堤填料时各种填料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路堑施工时的注意事项及其类型。

③学习路基宽度的概念(用讲述结合图示的形式),并利用多媒体给同学们展示各种等级公路的路基宽度示意图及路基宽度表,让同学们讨论公路路基宽度的确定根据什么来定?各种不同等级的公路路基宽度有什么不同?然后我再进行总结。

④由上节课所学的土基的干湿类型引出路基高度的概念,路基高度表示的是路堤的填筑高度或路堑的开挖深度。并且以画图的形式启发学生,由学生说出路基高度指的是路基中心线处设计高程与原地面高程之差,因为原地面沿横断面方向往往是倾斜的,因此在路基宽度范围内,两侧的高差常有差别。从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出发,路基上部土层应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路基高度应根据临界高度,并结合公路沿线具体条件和排水及防护措施,确定路堤的最小填土高度。

⑤用图片结合讲解的形式介绍路基边坡的表示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后得出结论:边坡越缓,稳定性越好呢还是边坡越陡稳定性越好?然后,我再举例告诉大家,边坡越缓稳定性越好,但工程数量增大,而且边坡过缓使坡面暴露面积太大,易受雨雪侵蚀。最后总结:路基边坡坡度的正确确定对路基的稳定性和工程的经济合理性至关重要!边坡坡率的表示方法是以两点间的高差与其水平距离之比来表示。边坡坡度的大小,取决于边坡土质、岩石的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素和边坡的高度。

为了加深对本节重点内容的记忆,我给学生举一个例子,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假设有一高速公路从北至南横穿我校操场而过,路基的设计标高在操场1号篮球架下边缘处,让学生讨论操场篮球场、校门口的大坡、三号宿舍楼旁边的山坡处将会是路基的哪种横断面形式。这时候学生们就会展开热烈的讨论。至此,本节课安排的内容全部学习完毕,然后由我和同学一起对本节课所学的全部知识点进行回顾。并布置一道课后观察并思考题。

4 总结

在一堂课中既有老师的讲解,也有学生的讨论和见解,课后还给了学生思考和观察的机会;讲课过程中既有文字性的概念,又有图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图片既有示意图,也有实物图,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实物图和示意图,从调整学生的视觉感上对学生的注意力也进行了吸引。整个一堂课学生参与其中,气氛热烈,人人都有事可做。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会越来越浓,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目的才会实现。

参考文献:

上一篇: 食品药品年度工作计划 下一篇: 行为经济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