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理论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2-25 18:12:00

西医理论论文

西医理论论文篇(1)

1临床资料

本组27例压疮病例中,25例系院外带入,2例为院内不可避免发生,男16例,女11例,年龄54~93岁。27例压疮病例共发生压疮65处,其临床资料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压疮的多发部位为骶尾部、髋部和臀部,且以Ⅱ、Ⅲ、Ⅳ期为主,尤以Ⅲ期最多。

表127例65处压疮的分布情况(略)

2中西医结合局部治疗方法及步骤

2.1创面清洗Ⅱ期创面以生理盐水清洗;Ⅲ、Ⅳ期创面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清除厌氧菌,Ⅳ期创面还应清除周围坏死组织,再用生理盐水清洗。

2.2周围皮肤消毒可用75%的酒精或碘伏消毒压疮创面周围皮肤。

2.3艾条灸法将艾条一端点燃,于压疮部位做雀啄食样动作,使局部感到温热,每日1~2次,每次30min。

2.4物理治疗TDP灯照射,对正压疮部位距离25cm,每日1~2次,每次15~30min。

2.5局部药物治疗(1)中药擦剂:将以黄芪、黄连、黄柏等七味中药为主要成分自制的“黄药水”灭菌后涂擦于压疮创面。(2)片剂粉末:将痢特灵片剂粉末涂于压疮创面。(3)针剂:将庆大霉素针剂涂擦于压疮创面。(4)喷剂:将阿米卡星喷剂喷于压疮创面。(5)软膏:将百多邦软膏涂擦于压疮创面。

以上所列举的局部药物治疗方法可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选择或组合。

2.6创面覆盖浅表创面可用溃疡贴覆盖;创面大或深者可选用无菌纱布或纱布垫覆盖,以保持良好的透气性。

3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溃疡愈合,痂皮脱落;显效:创面干燥无分泌物,溃疡缩小,有肉芽组织生长;好转:创面渗出物减少,溃疡面无扩大;无效:创面渗出物未减少,溃疡面无变化或扩大[2]。治愈时间:从开始用药到完全愈合的天数。

4结果

本组27例65处压疮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后,其结果见表2。表2中除3例(含10处压疮)死亡和2例(含5处压疮)自动出院共15处压疮治疗显效或好转外,其余22例(含1例行皮瓣移植)50处压疮全部治愈。

表227例65处压疮的治疗及护理效果处(略)

5护理措施

5.1避免局部长期受压睡气垫床,经常更换卧位,鼓励和帮助病人翻身,翻身实质上是弥补机体对生理反射活动失调的主要措施,每2~3h翻身1次,不得超过4h。

5.2避免局部皮肤受刺激摩擦力是机械力作用于上皮组织,能去除外层的保护性角化皮肤,增加皮肤对压疮的敏感性[2]。因此,床铺应保持平整无皱折、清洗干燥无渣屑,搬动病人时应避免拖、拽、扯、拉等动作。对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应及时更换尿垫,保持皮肤和床褥的干燥。

5.3增加病人营养,增强全身抵抗力病情允许情况下给予高蛋白饮食,不能由口进食的病人,应考虑由静脉补充或管喂饮食,以增强病人全身的抗病能力。

5.4加强压疮的健康宣教,促进病人及家属树立压疮康复的信心27例压疮病人中有2例压疮病人自动出院,说明病人和家属已放弃了治疗护理压疮的机会。因此向病人和家属讲解压疮发生的原因、治疗及护理措施,并说明压疮是可以治疗和预防的,鼓励他们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树立康复的信心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护士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

6讨论

文中所列举的一系列中西医结合局部治疗方法,其治疗成本低廉,为病人节约了医疗费用,减轻了病人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同时操作方法简便,治疗效果肯定,易于被病人和家属接受,多次得到病人、家属的称赞和感激。

临床接触的压疮多为Ⅱ~Ⅳ期,多有破溃脓液或坏死组织,因此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感染的创面应彻底控制,以免发生严重的血液感染而加重病情,有的甚至可因此而危及生命。

中医学认为压疮的发病机制为气血亏虚、气滞血凝、经络受阻、肌肤失养而渐致坏死溃烂,行气活血、散瘀通络、解毒祛腐生肌乃对症之治则。艾灸可使局部组织血行旺盛、血供充足,减轻组织水肿,促进肉芽组织的增生。同时艾灸在局部产生的温热或轻度灼痛刺激,可促使炎症被迅速吸收、创面干燥。另外还可以调整人体生理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3]。自制的“黄药水”以黄芪、黄连、黄柏等七味中药配制而成,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因此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压疮可达到肿消痛止、脓去疮愈的目的。

压疮多见于病情危急、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肢体瘫痪、营养失调、代谢障碍等病人。因此治疗压疮的同时应加强全身支持疗法,注重全身营养。同时还应及时对压疮的渗出物或坏死组织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改善神经营养状况,局部治疗效果才会更明显[4]。

压疮病人身心都承受着极大的痛苦,从表1可以看出,院外带入压疮多以Ⅱ~Ⅳ期为主,护理工作繁琐、家属厌倦、对治疗缺乏信心等都会给疾病的转归和护理工作带来许多麻烦和问题。因此,预防和治疗压疮是一项艰巨而又繁重的护理工作,它需要全过程的细心观察和周到护理。我们在护理工作中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高度的同情心,制订周密有效的预防护理和治疗计划,压疮的发生率就会降低到最低限度,压疮的治愈率就会极大地提高,疗程就会缩短,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有利于病人康复[3]。

【参考文献】

1张水兰,时红梅.压疮的护理进展.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60-61.

西医理论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58-02

一、引言

历史悠久疗效奇特的中国传统医学,几千年来护佑了中华子民世世代代的健康和幸福。中国医学历史上出现的伟大医学家常常德艺双馨为后人称颂,而不朽的中国医药著作更传承着中国医学的精神。目前,一方面希望通过中医进行保健和治疗的人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有人对中国传统医学持怀疑和贬抑,评价中医不科学,所以中医不可信。中医基础理论作为发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几千年来经中国医界人士不断观察、实验、思考而总结提炼出的原始系统论医学理论。今天,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现状,形成了十分强烈的反差和貌似复杂的悖论,值得研究。本文拟以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作为理论框架,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

二、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内涵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科学假说指“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它是将认识从已知推向未知,进而变未知为已知的思维方法,是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假说并非科学认识的目的,而是人们认识自然界事物本质和规律常用的理论思维方法和手段。

任何科学理论确立之前,往往有一个“建立假说”的阶段。人们常常通过大量的观察并积累一定的事实材料,对研究对象的某些现象和规律作出假定性的说明和判断甚至预见。

三、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视角下中医基础理论科学性分析

科学假说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科学假说是建立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并经过一定实践验证的理论。二,具有相当推测性。其的基本思想是根据不够完善的科学知识和不够充分的事实材料推想出来的,还不是对研究对象的确切可靠的认识。三,具有明显过渡性。科学假说是科学性与推测性的对立与统一,是真与假的对立与统一。这种对立统一的转化条件在于实践,实践是检验假说的唯一客观标准。中医基础理论在整体上符合科学假说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如下:

第一,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基本理论原则,中国传统医学作为经验医学,由中医药从业医师经过几千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来。就像剧毒的砒霜在中医里可以入药,但它的用量是由严格限定的,这正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以大量医案、医方等方式把结论记载留传下来。

第二,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具有一定推测性。张方,李炜芳指出,中医药传统科学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现代科学思想,如系统论和演化论思想等。根据其“天人合一”理论,发展了丰富的象思维模型和方法,在人体生理、病理方面掌握了一定事实材料之后,根据以往掌握的确定知识,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特点,总结病因病机理论,并在诊断治疗中加以验证。但这些认识仍有一些思辨成分,还不是人体生理病理方面完全可靠的确切知识和理论。但是,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的理论不一定是“错误的”或“迷信”,因为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原先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的理论可能在未来经过验证成为科学理论;

第三,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与现代科学概念下的科学理论相比较,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差别很大。倪培民指出,中医里面所体现的中国传统哲学与近代西方的理性主义、与近代科学的基本原则、公理和检验知识的标准有很大的不同。郑子新[4]认为,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 两千多年来仍有顽强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包括宇宙观、自然观、整体观、辨证观、论治观和平衡观及其治疗作用顺应人体生理病理规律而不干扰生命活动的自然性。因此,我们相信,随着现代技术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不断应用,很多原始形态的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发生了接轨和融通,因此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从假说到科学理论明显的过度性特点。

对于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先师们不断观察、实验、思考而总结提炼出的基本的系统论的理论思想,几千年来从诞生一直到今天还在指导着中医医师进行临床诊症治病的有效的医疗实践。同时,中国传统医学是典型的经验医学,其诊治原理、原则和方法是中医药从业医师几千年来反复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这些数据也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只不过中医药以经方的方式把最精华的结论记载留传了下来,而把几千年来中医药从业医师亲自尝试各种入药的原料的实验和配伍实验过程和患者服用的效果观察资料遗失了。不能因为这些历史资料的遗失而简单粗暴的认定中国传统医学是没经过实验而总结出来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中医基础理论没有经过实验验证”。

中医基础理论中确实存在着假说现象,这和其他任何一门学说并无二致。假说与科学理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科学的理论都是先提出一个假说,然后在经过试验验证,经过试验验证的假说就是科学理论。对于一个科学假说是否能够成为科学理论的问题,我们分两种情况来探讨。第一种情况,在“科学”或说“实验科学”不断发展的时空框架下,肯定有一些假说没有相应的实验条件,那么,我们只能通过理论来检验。这种理论上的检验包括假说的逻辑完备性、假说的逻辑简单性、假说的解释和预见功能。第二种情况,我们既可以理论检验,又可以进行实验验证,包括直接验证和间接验证。实验医学的手段可以完成这样的验证和论证。最终,那些经过理论和实践双重检验的假说,有的直接成为科学理论,有的经过修正、补充发展成为科学理论,有的被淘汰。

科学假说的存在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正相反,假说的作用十分重要。论者贺新华、刘奇研究认为,首先,假说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这是不言自明的,因为科学研究就是沿着“假说-理论-新假说-新理论”的路径不断前进发展的。第二,假说是激发思维创造性的媒介。假说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动性,它在科学思维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第三,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的繁荣。最后,错误的假说对科学的发展同样起着积极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言:“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我们把中医基础理论基石,即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都看作假说。到目前为止,这些理论的综合程度现代实验科学还无法验证,这种情况说明,我们所面临的许多未知领域,有待于今后不懈的探索。但是,五千年来中华医学的诊疗实践证明,依据这些理论进而产生的藏象理论、病因病机理论、治则治法理论等在逻辑上的确具有完备性、简单性以及极强的解释和预见功能。而且,这些具体理论目前正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实验研究:在临床上,研究者从整体观念出发进行辨证论治,从“治未病”到“治已病”,诊疗活动都在日益深入开展。在科学研究中,从脏腑经络到器官组织,到细胞水平,到基因分子水平,其中很多都已证明中国传统医学的假说确实是“科学理论”。

事实上,中国传统医学和其他任何一门学科一样,不可能在理论和实践中尽善尽美,她也是需要不断发展前进的。假以时日,中国传统医学将日益朝着更深入更完善的方向发展。如果今天,打着“科学”的旗号对中国传统医学轻易否定或贬疑,那绝对不是科学的态度。

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理论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或“好的”,即“真”与“善”不是一个概念。对于医学问题,这一点我们尤其需要讨论。十七世纪以后,在西方实验科学框架下,飞速发展起来的以生物医学为核心、以科学实验为手段的现代西方医学,虽然目前全球普遍接受,但她并不是完美无缺的静止状态。因为医学解决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人作为具有生命活力和主观能动性的生物体,既具有生物学属性,又具有社会学属性。所以西方现代医学的“实验科学”或“还原医学”模式也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的。因此,对于医学研究与实践,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都必不可少。

中国传统医学,在继承古代医学界的经验与智慧的过程中,应在科学研究和人文研究的立体框架下全面快速发展,更高效更精准地为人类健康服务。因此,言说“中国医学不科学”有其合理成分,因为中国传统医学的所有原理不可能全部认识完成,这个其他任何一门学科的情况是一样的;但是这个传统医学诊疗的有效性,是这门学问值得深入研究的根本原因,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对她的发展。而言说“因为中国医学不科学,所以它不可信”的人,则是对二者双重的误读与误解――对中国医学的偏见,同时对“科学”的迷信。

四、结语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经过现代实验验证。但根据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的内涵,这些理论应该具有学术价值。显然,中国传统医学基础理论已经满足了科学理论在形式上的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概念、模型和规律表述,是一种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我们可以先将之看成科学假说,再经过不断实验验证,其中一部分理论将成为未来的科学理论,成为由科学概念、命题判断和命题系统组成现代言语体系。当然,这一认识的达成也需要中国人早日建立充分的民族自信心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容态度。作者希望,在中国医学新兴的科学技术和传统优秀文化实现再次腾飞、复兴之前,希望国人包容、自信心态的养成过程早一天完成,对“中国传统医学”与“科学”的关系也能更好地认知。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2013-ZD-105):中医药文化国际价值及其对外翻译传播研究。作者为项目主持人。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2]张方,李炜芳.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现代科学价值[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773-1774.

[3]倪培民.中医的科学性与两种科学概念[J].哲学分析.2010,1(1):139-146.

[4]郑子新.中医学的科学价值与现状和发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1):682-683.

西医理论论文篇(3)

1.1 一般资料

经胃镜与病理活检确诊符合消化道肿瘤临床诊断标准的老年消化道肿瘤病患80例,以患者的意愿为分组依据将其分成甲组和乙组,各40例。甲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0~85岁,平均(68.43.2)岁;直肠癌者8例;胃癌者13例;食管癌者4例;结肠癌者11例;胰腺癌者4例;合并呼吸系统疾病者6例;高血压者20例;冠心病者14例;糖尿病者5例。乙组男21例,女19例;年齡60~87岁,平均(68.93.5)岁;直肠癌者7例;胃癌者14例;食管癌者6例;结肠癌者11例;胰腺癌者2例;合并呼吸系统疾病者5例;高血压者21例;冠心病者13例;糖尿病者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乙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方案:术前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改善病室环境,帮助患者缓解疼痛,若有必要可指导服用镇痛药;术中落实三查七对原则,协助取最佳的手术体位,确保输液管畅通,密切监测基础生命体征;术后注意观察患者生命指征的变化情况,比如:血压、ECG、体温、SPO2、心率与PETCO2等。甲组在乙组的基础上增加如下中医护理措施:

(1)通过护士的姿态、语言和行为气质等,帮助患者缓解焦虑与紧张等负性情绪,提高心态稳定性,增强面对疾病的信心。视患者的基本情况,比如:焦虑程度、性格特点与兴趣爱好等,指导其做适量的行为训练,并予以针对性较高的心理疏导措施。于病室内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摆放患者喜欢的花卉盆栽,以为其营造一种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2)于营养科医师的指导下,同时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其制定科学的膳食计划,确保每日摄入营养均衡,增强机体抵抗力。叮嘱患者要适当食用易消化的高蛋白质食物,禁食生冷、辛辣以及油腻性的食物。此外,也可采取少量多餐的进食方式,帮助患者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3)于合适的时间指导患者用药,避免药物刺激胃肠道。针对有恶心呕吐等异常情况的病患,需予以其适量的生姜水。针对无法经口进食的病患,需采取静脉营养补充的方式,若有必要,可行完全胃肠外营养辅以

治疗。

(4)加强对患者基础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的力度,同时视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施以中药护理:白术、龙葵、党参、石见穿、当归和蟾酥等中药既具备健脾利胃和清热解毒之功效,又能起到如下几方面的作用:调节机体代谢功能;避免肿瘤复发;缓解疼痛。同时视患者的体质,指导其服用扶正祛邪之类的中药汤剂,比如:补中益气

汤等。

(5)每日定时采取针灸的方式,对患者的相关穴位进行规范化的针刺,以帮助其缓解癌痛。另外,也可采取中药熏蒸的治疗方式缓解患者的疼痛,中药可选择防风、络石藤、艾叶与鸡血藤等。针刺三阴交穴和足三里穴等,并留针10 min,能帮助患者调理脾胃,增加食欲。

1.3 观察指标

利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2],分别评价两组经不同方式护理干预之后的效果,其评价内容主要有:疾病认知、食欲、日常生活能力与疼痛情况,分值越高,提示护理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甲组在疾病认知、食欲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上的评分均显著比乙组高(P0.05)。如表1。

西医理论论文篇(4)

1.2复诊护理指导系统性差患者往往在门诊复诊,医生也多从疾病康复角度予以建议,但限于专业分工不同及就诊时间限制,很多护理细节难以给予准确指导,相关护理问题更是交流甚少。部分患者需要护理方面的指导时,也只能到病房找住院时认识的护士简单询问,此时耐心解答,会对本已繁忙的正常工作造成极大影响,而简单解释,又与护理道德规范背道而驰。

2国内、外专科护理门诊发展现状

2.1国外专科护理门诊发展现状护理门诊最初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并引起广泛讨论,于90年代才开始进入实践领域。实际运行过程中面临着包括经济、法律和专业等诸多方面的挑战。为应对健康服务需求以及医疗费用的迅速增长,减少住院医师平均工作时间,英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探索发展护理门诊。北美较早开展专科护理门诊实践,但也多集中在美国,在加拿大只有安大略省有护理门诊,其作用也备受医务人员的质疑和批评。日本为了实现住院日缩短、医疗家庭化的目标,对本土医疗法进行了修改,明确规定护士为医疗体系中的成员之一,即将护理门诊合法化。以骨科护理门诊为例,护士主要提供以下服务内容:功能锻炼的方法、意义和进程指导;关节置换术后注意事项;自行活动及休息的指导;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的自我恢复;骨折术后并发的预防;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自我观察;社会心理支持;进行健康教育督促患者提高依从性和引导患者采用健康生活方式等。研究表明,专科护理门诊的开设显著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健康服务,患者满意度较高。

2.2国内专科护理门诊发展现状近些年来,国内一些综合性三甲医院相继开设了专科护理门诊,主要有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门诊、糖尿病门诊、造口/造瘘门诊、产科门诊等。专科护理门诊除了提供健康宣教、咨询、随访等基本服务外,门诊护士以其专有的临床护理知识和技能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特殊的护理服务,内容涉及健康促进与维持,常见问题的诊断和处理、健康恢复等诸多方面,护士在提供服务过程中不仅仅作为一名护理者,更扮演者包括教育者、咨询者、指导者、协作者和研究者等多重角色。近十几年来,国内护理工作者也在这方面开展里一系列工作。本世纪初江萍通过护理门诊对1200名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健康生活方式知晓、生活习惯、自我保健、人际交往等进行调查,针对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干预与指导,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根据患者个体体质及病症的不同,遵循“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调护原则,开展因人、因时、因证膳食指导。沈林玲等通过设置PICC专科护理门诊来指导患者如何规范操作流程,使PICC患者的满意度提高至98.0%,减少了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导管的使用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杨方英等通过建立肿瘤护理咨询门诊,对1381例次肿瘤患者及家属进行需求分析,掌握了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主要需求,同时向肿瘤患者和家属提供了面对面的双向互动咨询服务,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应对能力和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3开展专科护理门诊的社会效益

开设专科护理门诊既需要医护人员支持,也需要患者和家属的认同,更需要市场和社会的推动。专科护理门诊的开设除了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及提高患者满意度外,可能还具有以下令医患双方均受益的方面:

3.1对医疗工作的有益补充良好的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疗节奏的加快,许多患者留院时间减少,特别是外科手术患者的随访与后续治疗更是难度增大。医疗复查往往需要患者本人到场,而专科护理门诊则可通过护士与家属、护理人员的沟通了解更多患者病情恢复中的细节。专科护理门诊可以协助医生了解患者病情的进展情况,搜集患者随访资料,及时发现患者术后出现的问题,是对医疗工作的有益补充。

3.2增加沟通渠道,改善医患关系医患、护患间发生的许多纠纷都缘于沟通不畅或沟通不彻底。因此,开设专科护理门诊相当于增加了患者与医院的沟通渠道,有利于改善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的看法,缓解医患冲突。

3.3护理门诊可发挥专科护士作用,推动护理专业化发展大部分专科护士在培训合格后仍与其他护士一样从事常规的临床护理工作,很少能够专职从事专科护理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专科护理的发展。专科护理门诊为专科护士搭建了发挥专科优势的平台,对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推动护理学科专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4解决老护士岗位问题目前护理岗位年轻化程度越来越高,90后已逐渐成为护理一线的主力。部分经验丰富的护士由于岗位问题逐渐流失,对医院和护理工作是一种损失。开设专科护理门诊可以为她们提供更多服务岗位,让她们将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传递给患者及家属,还可通过门诊带教培养更多的年轻护士,让她们有机会学技术、学沟通。

4国内专科护理门诊存在的问题

4.1岗位职责定位不明确目前我国还缺少对专科护理门诊执业护士的资格认证。选拔出诊的护士大部分是科室护士长,其同时还需承担病区管理工作,而且多为兼职工作,工作岗位职责定位不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专科护理门诊的开展。

4.2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当前我国的专科护理门诊规范化管理仍不够成熟,包括诊室的设置与开诊时间、出诊护士资质的评定、相关就诊制度的建立、服务范畴的界定、护理操作程序的规范等均由各医院自行拟定,缺乏统一的管理及审核标准。

4.3出诊地点局限我国专科护理门诊大多依托于医院中,而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患者、长期造口患者、脑梗恢复期患者等完全可以在社区水平接受护理服务,发挥社区在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作用,在满足患者及时就医的同时减轻社会医疗经济负担,这对促进非住院患者的康复和提高其生命质量有着重要意义[15]。然而,目前我国尚未开展社区专科护理门诊试点工作。

西医理论论文篇(5)

大部分西医院校的临床医学本科留学生的中医课程设置有别十中医院校,课程学时一少,课程分类不细,一般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等内容整合到一门课程中。任课教师则需在有限的学时一中将中医经典理论和思维方法教授给没有任何中医基础甚至与中国人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的外国人,让他们能够在短时一间理解并接受中医传统理论,这样的实际教学情况给学生和教师都带来一定的压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西医院校应重点安排中医基础理论讲解,详细介绍中医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等内容,让学生对中医基本知识有较深理解,再引入中医辨证论治诊疗理论,将中医基础理论与诊疗理论结合,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整体中医理论思维。鉴十西医院校临床医学留学生的令业方向不是中医,中医教学要求只需达到让学生了解中医诊疗基本理论,特色及优势即可。对十中药、方剂等比较具体内容,由十学时一限制,只向学生概述中药和方剂基本理论,让学生了解运用的方法,不必具体介绍每味中药或每个方剂的功效和用法,可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有兴趣深入学习中医的学生以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十针灸部分,则应加重教学内容,因为相对十中草药来说,针灸在国外的应用率和接受度比较高,大部分留学生对针灸有一定的了解,学习兴趣相对较高,所以在授课时一,对十基本理论,如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组成、经络的作用、十二经脉主要愉穴的定位及功效、选穴原则和配穴方法等内容,对留学生要进行重点讲授。通过以上中医课程讲授,在留学生己掌握中医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安排部分中医内科课程,选择有中医诊疗特色的疾病,如糖尿病、肥胖、失眠等,通过介绍相关的中医诊疗过程,让学生对中医诊治疾病有更直观的认识。

2重视西医学科与中医学科思维的差异性

中医思维方式与西医的完全不同,西医思维的逻辑建构十“原子论一构成论一还原论”,从低层次构成高层次的角度来把复杂因素分解为简单因子加以研究,形成了还原论模式。西医沿着人体的层次结构,从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进而到量子水平;从宏观领域深入到微观领域,对各个层次上的病理解剖、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研究「0。而中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属十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阴阳五行为哲学基础,将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作为生理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色。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易导致西医留学生在学习中医时一出现思维混淆,并且会习惯性用西医思维理解中医,如部分学生可能会认为中医没有经过西医式客观的实验检验;没有器官、细胞、分子水平等的具体观察指标;也没有病理生理或解剖作为支撑。针对此,教师在讲授中医课程时一,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中西医在思维方式上的根本区别,让学生了解到中医是一门哲学思维指导的整体医学,不能像西医一样单纯用“客观存在”来解释中医,学生应多了解中医哲学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诊疗方法。

3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特色教学

大部分留学生的成长背景决定了他们思维相对比较活跃,不喜欢填充式教学,习惯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自己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因此,在中医授课过程中,教师不应单纯以讲授方式将中医理论介绍给学生,而应采取引导及分析式方法。如阴阳五行理论,若单纯讲其理论,多数留学生很难理解,可举例分析,女为阴,男为阳,让学生从“男”“女”自己特性上分析寻找阴和阳两者一的区别,这样学生易十理解并加以发挥运用。同时一,由十临床医学留学生的西医令业特点,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医时一惯用西医思维解释中医,比如经常将中医心、肝、脾、肺、’肾等同十西医的脏器,而未从中医的五脏六腑功能角度去理解;此外,许多学生会希望探究经络的本质,会将经络和西医的神经系统进行对应联系。所以在介绍中医和西医概念区别的同时一,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中医学的现代最新研究进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中医。在授课时一,教师还应随时一结合中医临床案例,通过案例分析给学生进行中医理论探讨,这样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中医。

4灵活运用英文解释中医知识

目前,全英文授课的医学教育方式越来越成为留学生中医教学的趋势,我国己有50多个西医院校开展了全英文授课的医学教育,其中就包括了中医课程的全英文授课,这有利十推动中医国际化。大部分来华留学生毕业后将回国或到其他国家从医或继续深造,英语是他们在实际医疗土作中运用最多的语言,若从他们接受中医教育时一即用英语授课,可避免学生在日后土作中因语言转换造成的困扰。中医本身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当运用很多令业词汇时一需了解一定的中国文化,所以将中医词汇直接翻译成英文后,应运用更通俗的语言为学生诊释,如“五行”翻译为thefiveelements(Wuxing),应重点解释包括“木、火、土、金、水”代表的事物特性及五行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同时一介绍其与中医诊病之间的联系[fz7。在介绍针灸穴位时一,穴位都是以其拼音命名,为帮助学生记忆,可结合穴位名称或功能特点给子相应解释,如足阳明胃经的“承泣(Chengqi)”穴,将其汉语字面意思解释给学生,‘承”中文代表接住的意思,英文即为“catch“泣”中文意为眼泪,英文即为‘rtears",两字放一起“承泣”,从字面意思可理解为“接住眼泪”的穴位,英文含义为“catchtears",这样学生通过名称就能直观地了解承泣穴原来位十瞳孔直下,眼泪流出经过的部位,同时一根据其位置也可想象到承泣穴可用十治疗眼部疾患。可见,在为留学生进行全英文中医授课时一,教师采取活跃生动、易理解的教学方法,有利十调动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有助十学生理解和接受中医理论。

西医理论论文篇(6)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历经岁月更迭而生生不息,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它有过辉煌的过去,为祖国的卫生健康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在西学东进的劲风中,世人的眼光一起移向西方文明,代表东方智慧的中医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窘境[1]。“中医西医化”的思潮几乎将中医淹没,眼下有必要通过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理清中西医的本质、特点、优势及缺陷,探讨中医发展方向。

1 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

“任何一种医学都是文化,与其特定的思维相联系”[2]。中西医分属不同的思想体系,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医的思维框架主要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注重整体、功能、直觉的思维;西医的思维主要建立在西方哲学、科学的基础上,注重分析、结构、实证的思维。

中医是整体-类比思维,西医是个体-分析思维。中医不但将人本身各部分之间看成一个整体,而且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在这个基础上采用类比、类推的方法将人体各部分与外界事物融为一体,即“人体小宇宙,宇宙大人体”。西医的分析还原论认为,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高级运动是由低级运动组成的,可一直追溯到细胞、分子水平,借助于精密仪器对原子、分子、基因等离子进行微观的分析。教学

中医是动态-功能思维,西医是实体-结构思维。“中医类比之象是动态、功能之象”[3]。中医很多概念只代表功能,不一定具有实体结构。“左肝右肺”绝非指肝在左边、肺在右边,而是指“肝”与“左”具有上升的阳性功能,“右”与“肺”具有下降的阴性功能。西医认为,一切现象、表现都是某个实体的存在,对于病情的解释一定要找到一个什么“体”(支原体,抗体,线粒体)、什么“子”(分子,原子,粒子)或什么“性”(阴性,阳性)并结合结构作为诊断的依据 [1]。同时借助于人体解剖学,对人体的病变部位做精准的结构把握。

中医是直觉-体悟思维,西医是实证-量化思维。中医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的认识是通过直觉体悟获得的,脏象、经络学说体现了这一点,脏腑的生理结构与人体实际解剖部位并不相同。西医则运用现代仪器,直接从病变部位摄取质方面的材料进行病变机理的实证,并测定定性、定量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教学

中医的整体、辩证的思维虽是宏观、系统的,但与现代医学相比,已显得粗糙、笼统和模糊;其动态功能的思维使体系封闭成一体,难以证伪,正确性高,准确性低;其直觉思维不是严密、理性的公理系统,重体悟不重论证。西医重个体、分析的思维,忽视整体以及个体间相互关联,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实体-结构思维是客观、科学的,却割裂了人体原有的横向联系,显得呆板、机械;其实证-量化思维带有程式化的倾向,以统一标准看待有差异的个体,结论往往有偏差。通过对照可知,思维方式决定下的中西医是大异其趣,各有利弊。这从理论上辨明:用西医的价值体系、思维方法来评判、怀疑甚至否定中医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2 中医学发展的思考

中医从诞生之日起就凸显其思维的优势,为中华民族的养生、保健、预防、治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自明朝西医传入以来,中医学出现了衰退迹象。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主观方面,缺乏对中医精髓的继承、深挖;客观方面,西方科学思维渗透、销蚀的结果。这使得中医学在发展道路上步履维艰。目前,最大的危机是中医西医化[4]。当务之急,中医学研究的目的是找回中医自己表达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价值观念,从而给中医学的发展提供适合的土壤[1]。

教学

理论研究方面,构建现代中医思维。传统中医从整体、宏观、动态、辩证、联系上认知生命,是中医的强项。但也应看到中医不重量化、分析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生理病理上细节不清、结构不明、定量不够、诊断辩证上带有较大的模糊性,理论框架的万能化甚至僵化,造成中医学发展的缓慢[2]。中医学应该在坚持其传统思维方式的前提下,借鉴西医学的思维方式,强化微观性、分析性、逻辑性来弥补先天不足的问题。即在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的主导下,科学纳入分析还原思维,将中医朴素的系统论思维改造为现代系统科学思维。这有利于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宏观与微观及宏微观结合上进一步发展中医[5]。

教育方面,培养中医思维。中医学思维的培养靠教育。首先,完善知识结构,科学设置中医课程。中医学是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4],其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中医学文化、哲学思想和医疗技能。其次,调整中医课程比重。中医院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应以中医课程为主,把中医知识结构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其余可安排选修课,这样学生的思维方式才可能由西医思维定势转变为中医思维。再次,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教师除讲授传统中医基础知识外,还应将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及认识论、方法论等贯穿其中;最后,实现中医经典理论的“现代化”,加强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全面领悟中医学的精神实质,自觉形成中医学思维方式。也就是说,中医人应有相当的中医文化底蕴,如果中医人自身学养有了问题,比什么都可怕[1]。

临床方面,践行中医学思维,进行理论创新。现今,中医临床采用的是西医思维方式,运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这种方法,表面上用的是中医治疗,实际上已偏离中医的传统思维,最终导致临床治疗的西医化[5],这从原点就掉进西医思维和方法的陷阱[4],是很危险的。中西医是两种文化背景下的文明,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切入点,强硬拉在一起,结果只能是两张皮。我们倡导,在临床上,诊断、治疗运用中医思维,积累经验,创新中医学理论。当然,中医学理论创新必须按自身的发展规律,坚持自身研究的取向、思维特点、学术价值主体,这样方可卓然自立,否则将异化它类。如近30年临床研究所创立的中医体质学,升华了中医学对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认识,促进了基础理论以及临床医学的发展。具体体现为:使病与诊在人体交叉关系上得到阐明,推动中医病因病机、辩证论治与方法干预的深入研究,拓宽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范围 [1]。同时,其“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不仅实现了中医诊断手段的多样化,而且向精准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教学

   [1] 王琦.中医理论的特质与路向[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4-13.

[2] 刑玉瑞.中医思维研究与中医思维方法学[J].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32.

[3] 张其成.论中医思维及其走向[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4):10-12.

西医理论论文篇(7)

所谓中医基础课程的现代教学方法,是指在在教授中医基础课程的过程中,不完全按照传统教学方法,即所谓按照教师既有的中医知识和理论去解释课本上的理论,而是采用现代医学理论,也就是西医理论,最大限度的去解释中医的各种理论。

1.用现代医学理论讲解中医理论的必要性

中医理论比较抽象、难懂,很多理论对于初学中医的人,尤其是对于那些从未接触过中医文化的人来说,中医尤为难学。中医学是一门涉及古代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学科。尤其和古代哲学密不可分,中医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天干地支等无一不是古代哲学的体现。而刚刚跨入中医药大学门槛的学子,在进入大学之前,所接受的教育以及知识几乎和古代哲学无关,所学习的知识更多的是偏向现代科学,如数理化、生物、自然等学科。这些学科主要发展于西方,所采用的思维模式也是西方思维模式,这和我国古人的思维模式有着比较大的差距,这也就决定了一个从小更多接受西方思维模式的人进入中医领域后突然要按照中国古代哲学思维去思考和学习中医,是有比较大的困难。这也就说明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虽然学医很困难,但比较起来,西医比中医学起来要容易。主要是因为西医所教授的知识更加直观,更加易于让人接受。以普通感冒引起发热为例,西医对此的解释是,发热是人体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从而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源,作用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点上移,进而产热增加和散热减少,最终引起体温升高。中医对此的解释是是外邪(主要是寒邪)郁闭毛孔,卫阳不能达于肌表温分肉导致恶寒,卫阳不能宣发,郁而化热,故发热。同样是一件事情,中西医解释完全不同,相比来看,西医的解释更加客观、明了、直接,对于接受西式思维惯了的人来说更易于接受和理解。而中医的解释则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初学中医的大一学生往往课下反应听不懂,学了一个学期之后,依然对中医感到很迷茫。甚至很多人学习中医几年,仍然觉得对中医还是一知半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有中医难学的因素在里面,笔者认为更多的还是教学方法的问题。如果能够用比较容易接受,更加直观的西医理论去讲解中医理论,把抽象的中医理论转化成形象的、具体的现代知识,应该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中医知识,中医院校的教师教授中医课程的效果也会提高。

2.中医理论体系与现代医学理论体系差别巨大的原因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到,“在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中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关于简单的位置移动的理论,即天体的和地上物体的力学,随后是关于分子运动的理论,物理学,紧接着几乎合它同时而且有些地方还先于它发展起来的,是关于原子运动的科学,即化学”。由此可见,中西方文明发展的过程是类似的,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宏观走向微观。中国在古代取得了灿烂的文明,当时较之世界也处于领先,然而现代科学却产生于西方。同时,也产生了现代科学的一个分支,即现代医学。而中医理论在从宏观走向微观的时期,受当时科学水平以及其他政治原因与西医从此分道扬镳。因此,造就了今天中医这个非常有特色的理论体系。今天看来,中医理论的知识构架和西医表面看起来差别巨大,中医理论非常抽象、难懂,但因为中医临床治疗的效果卓越,而且这种效果具有可重复性,所以造成了中医一直被有些人诟病不科学,经验主义的同时又长期和西医并存,屹立不倒,并愈加繁荣的这样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也就是说,中医并不缺乏令人信服的客观病例,缺乏的只是更加科学、更加现代,更加通俗易懂的解释手段。而现代医学的理论恰恰可以为解释中医理论而服务。

3.用现代医学理论讲解中医理论的可行性

笔者认为用现代医学理论讲解中医理论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因为尽管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表面看去差别很大,但中西医研究的问题是一致的。古人也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产生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只是限于当时的哲学水平、科学水平并未给予准确的、微观的,直观的,更加令人信服的解释。但是中医所表达的对象和西医是一致的,都是人,说明的问题也是一致的,只不过解释不同。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做的,是用西医更加直观,准确的理论去解释中医。或者说,让学生明白中医所说的一个问题,在现代医学中是什么样的问题,古人想表达的是什么。我们要做的是在课堂上加上一个“中医理论转化成西医理论”的这样一个“翻译”工作。

西医理论论文篇(8)

Issues to be solved of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LI Zhan.Departe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 Nanning 530021,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raised four major issues to be solv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setern medicine as follow:(1)the correct definition of“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and“Integratir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construction of the integrative platform;(3)construction of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al theory;(4)method selection and research of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Key words】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research method;theory system

“中西医结合”确切的说是毛泽东同志1956年在“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的讲话后提出来的。很明显毛泽东同志是从为了保护祖国的传统医药出发,而从行政意义上提出来的,具有号召性。后来又提出了“中西医并重”、“团结中西医”,《宪法》也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其实西医学自明代传入中国始,尤其是从中西汇通学派到20世纪50年代“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提出,人们一直关注着这两种医学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虽然搞了这么多年,在人们的愿望里它是源于中医和西医,又超越中医和西医的新生学科,但现实是残酷的,让人失望。至今,仍无法实现这两门医学的体用合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纵观“中西医结合”的历程,不揣浅陋地认为,中西医结合医学必须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没有得到正确的回答。

1 对“中西医结合医学”概念的定义

“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西医结合”是通过两种医学的协同合作,扬长避短,优势组合,从而更好地防治疾病,保障人类健康。实际上,目前做得更多的正是这方面的工作,可以说是不同医学体系之间的合作形式。如果上升到学术的角度来说,“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一门新的医学,就用时髦的说法,其源于中、西医而又高于中、西医,即使是这样,而“中西医结合医学”与中医学或西医学同样只是一门医学,归属于医学大系统,它们服务的对象及目的是相同的,都是通过探索把握生命的现象,去防治疾病,保障人类健康。既然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则必须对其作出科学的定义,而对专门学科的定义则必须要确定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知识体系[1]。也就是说一门新的科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学科理论,但从目前状况来看这些还言之过早。

通过中、西医结合而创造新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虽然是以行政意义上提出来的,但从学术问题上来说,却牵涉诸多方面,涉及到中、西医学各个范畴的核心概念的问题,至今这个概念尚缺乏科学的论证,没有达成共识。虽然有多种定义的说法,但按照一个科学意义上对概念的定义,目前其内涵、外延仍无法定界,缺乏科学定义的逻辑规则。如将用西医的还原性研究方法对中医理论体系的验证、解释、改造称之为中西医结合医学[1];中药加西药称之为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药西化称之为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甚至一些人则想当然的认为中西医结合医学就是把两者有机的统一起来,合而为一而新的医学从此产生。表面看来似乎很有道理,但一经细想则不然,这带有口号性、情绪化,就连最简单的问题也回答不了:如何有机统一?

经过多年的实践,仍然没有对“中西医结合医学”作出较为确切的定义,没有产生系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多在嘴上过招,在文字上做游戏,还没有突破性、实质性的进展。所以对“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结合医学”这两个不同概念的科学定义是应首先要回答的根本问题。

2 结合平台的构建

构建结合平台,以利这两种体系医学的交流沟通。相互宽容与借鉴是结合的基础。

西医学的传入,其实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它不但打破了中医独断专行的医学格局,而且中、西医学之间的合作、交流,甚至竞争,对医学的发展,客观来说是件好事。随着医学自身的发展,这两种医学模式的优势与缺陷日益显露。正因为中、西医学各自从不同的侧面去研究,所以它们所实施的诊治手段也不同。应该说两者各具特色与优势,各有长短。不同学术流派的存在与互补有利于整个医学科学的完善,不同学术理论的交流与争鸣则有利于整体学科的发展。纵观西医学的发展史,它也经历了艰难的历程,所走过的坎坷路不亚于中医学,虽然西医学没有完全阐明生命科学的全部,在理论和诊治方法、手段上也并非完善,但西医却能迅速发展至今天的水平而成为现代医学的主流,正是西医学以博大的胸怀自觉地、广泛地利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不断的充实和丰富自己,这正是西医学的长足之处,非常值得中医去反思和借鉴。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中医学也能这样,那将会是什么样的新局面?从根本上来说这两门医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人类的身体健康服务,这就是中西医结合的基础,它们都是研究生命的科学。

西医学的传入,保守的所谓“国粹派”对此视如洪水猛兽,对西医学的科学性、先进性的无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无视中医学的不足之处,不容别人对中医的质疑,排斥拒绝西医,结果使中医落下今日之下场,这些人当属罪魁祸首;而一些西医学者,以西医的思维方法、衡量的标准来看待中医,无视中医学几千年智慧的沉积与实践经验的结晶,将中医斥责为“伪科学”。甚至一些浅薄之徒叫喊着要废除取消中医,这是对中华文化、历史的无知。这些态度都是极端的,不可取之。

中、西医学的对话要在平等的基础上,这样才能相互理解,它们的优势才能互补。这个平台的构建话说容易,在现实中却困难重重,它牵涉到诸多方面,但又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失去了登陆的平台,这两种医学何来结合?

3 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中西医结合无论是用的结合,还是体用合一上升到中西医结合医学都必须有自己理论指导,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并不断完善自己。知识理论体系是衡量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准之一。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中西医结合工作必须解决的重点,也是难点。恰好这个重点工作,多年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并无多大建树,从严格意义上说 是空白一片。甚至出现了用西医理论去研究中医,当作是中西医结合理论,这忽视西医学与中医学之间的本质区别。

西医与中医学从深层意义上来说,由于思维方式方法的不同,认识的方法有别,它们对机体各自从不同的层面、角度选择自己的研究对象,决定自己的研究目的,以此揭示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并选择与之相应的诊治方法,并各自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这与不同的环境、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思维方式相关,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

中医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指导,从整体观出发去理解生命的意义。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去把握,包括人的社会属性、人文属性与人的情感,从整体上、功能上、动态在把握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及其相关,并概括为一个称为“证”的思维范畴,它是机体的反应状态与运动变化在整体层次上的动态表现。并以此来分析病机、决定治则治法及选方用药,以调节和维持机体的阴阳平衡作为核心,最终目的。所以从整体上动态地把握机体的宏观变化,这正是中医学的特点,离开这一点就无所谓中医了。

西医学从机械唯物论的观点出发,以还原分析的研究方法将人视为机器,从形态学入手,立足于解剖分析,从组织、器官到细胞、分子乃至更深细的结构与功能,以形态观察法去探讨认识局部的生理病理的特点,不断地去探求疾病的本质,并以对抗性消除病因作为治疗手段。自然科学的还原论方法,即将较高层次的事物分解为较低层次的事物的研究方法,确是使西医学对人体深层结构形态,对疾病的特异性有较深的认识,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下,不断得到了理论的突破和技术的创新,并成为世界性医学科学的主流。

医学是以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立论,而立论主导思想不同,其医学发展的模式与方向也不同[2]。所以中、西医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构建了各自的理论体系,指导着各自的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完善,但由于这两种医学体系的差异,故不能相互替代与衡量。中西医结合医学也一样要有自己的理论指导,并不是简单地用西医、中医或者中、西医学的理论去指导中西医结合工作。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必须完善一些基本条件:如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模式的构建;中西医结合医学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中西医结合医学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的选择等等。而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的构建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过程,是在中西医结合实践历程中建立,并在实践中发展与完善。

4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决定一门学科发展活跃程度的最主要的因素,任何一门科学总是随着研究方法的发展而发展。科学的发展,正确的研究方法至关重要,如果轻视方法的研究,成效如何且不说,研究方法的错误或不合适,所得出的结论大家可想而知。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创立与发展也应该加强其研究方法的研究。

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只有系统论方法与还原论方法,中、西医学各选其一。中、西医学分别以系统论方法与还原论方法对生命现象在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定性与定量等方面的阐释,并分别通过调节平衡与拮抗更替来维持生命的动态平衡。人的生命科学研究的是人类自身,人体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的复杂系统,生命的现象是错综复杂,中、西医学都不能完全解释生命的现象,只是选择不同的侧面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能诠释的也只是生命现象的一个侧面而已。如果说中西医结合学是源于中医和西医,又超越中医和西医的新生学科,是对生命现象的完整诠释。因此它的研究方法并非单一的系统论方法或还原论方法,如果说是这两种方法的综合,但目前世界上只有的这两大研究方法,即中医使用的系统性方法和西医使用的还原性方法,而这两种方法是不能合而为一的,至少目前是这样。

所以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法的寻找与研究也至关重要,它影响着这个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中西医结合虽然经过多年的实践,也有人提出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等等类似的新观点、新理论,从理论上看的确让人大受鼓舞,但从目前的成果与临床实践来看也是一种愿望而已,还没有真正实质性的东西出现,仍未打破原有僵局。

系统科学是一门以系统作为对象,研究事物整体的学科,它的出现为当今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运用“整体”或“系统”来研究和认识事物的新思维[3]。人体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的复杂的巨系统,是复杂性科学的研究对象,人们已在运用现代可拓学、现代复杂系统理论来研究中西医结合的问题[4]。系统科学的诞生给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带来了曙光,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它将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从对“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正确定义、和谐的结合平台的构建,到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及研究方法的创立,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必须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也只有这几个问题的解决,在中西医结合的历程中才能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1 李致重.再论“中西医结合”的定义.湖北中医杂志,2003,25(6):3-4.

2 蔡子微.中医学的文化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纲要(三).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2):34-40.

西医理论论文篇(9)

【关键词】 思维方式;差异;中医学;发展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历经岁月更迭而生生不息,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它有过辉煌的过去,为祖国的卫生健康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在西学东进的劲风中,世人的眼光一起移向西方文明,代表东方智慧的中医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窘境[1]。“中医西医化”的思潮几乎将中医淹没,眼下有必要通过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理清中西医的本质、特点、优势及缺陷,探讨中医发展方向。

1 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

“任何一种医学都是文化,与其特定的思维相联系”[2]。中西医分属不同的思想体系,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医的思维框架主要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注重整体、功能、直觉的思维;西医的思维主要建立在西方哲学、科学的基础上,注重分析、结构、实证的思维。

中医是整体-类比思维,西医是个体-分析思维。中医不但将人本身各部分之间看成一个整体,而且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在这个基础上采用类比、类推的方法将人体各部分与外界事物融为一体,即“人体小宇宙,宇宙大人体”。西医的分析还原论认为,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高级运动是由低级运动组成的,可一直追溯到细胞、分子水平,借助于精密仪器对原子、分子、基因等离子进行微观的分析。

中医是动态-功能思维,西医是实体-结构思维。“中医类比之象是动态、功能之象”[3]。中医很多概念只代表功能,不一定具有实体结构。“左肝右肺”绝非指肝在左边、肺在右边,而是指“肝”与“左”具有上升的阳性功能,“右”与“肺”具有下降的阴性功能。西医认为,一切现象、表现都是某个实体的存在,对于病情的解释一定要找到一个什么“体”(支原体,抗体,线粒体)、什么“子”(分子,原子,粒子)或什么“性”(阴性,阳性)并结合结构作为诊断的依据 [1]。同时借助于人体解剖学,对人体的病变部位做精准的结构把握。

中医是直觉-体悟思维,西医是实证-量化思维。中医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的认识是通过直觉体悟获得的,脏象、经络学说体现了这一点,脏腑的生理结构与人体实际解剖部位并不相同。西医则运用现代仪器,直接从病变部位摄取质方面的材料进行病变机理的实证,并测定定性、定量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

中医的整体、辩证的思维虽是宏观、系统的,但与现代医学相比,已显得粗糙、笼统和模糊;其动态功能的思维使体系封闭成一体,难以证伪,正确性高,准确性低;其直觉思维不是严密、理性的公理系统,重体悟不重论证。西医重个体、分析的思维,忽视整体以及个体间相互关联,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实体-结构思维是客观、科学的,却割裂了人体原有的横向联系,显得呆板、机械;其实证-量化思维带有程式化的倾向,以统一标准看待有差异的个体,结论往往有偏差。通过对照可知,思维方式决定下的中西医是大异其趣,各有利弊。这从理论上辨明:用西医的价值体系、思维方法来评判、怀疑甚至否定中医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2 中医学发展的思考

中医从诞生之日起就凸显其思维的优势,为中华民族的养生、保健、预防、治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自明朝西医传入以来,中医学出现了衰退迹象。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主观方面,缺乏对中医精髓的继承、深挖;客观方面,西方科学思维渗透、销蚀的结果。这使得中医学在发展道路上步履维艰。目前,最大的危机是中医西医化[4]。当务之急,中医学研究的目的是找回中医自己表达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价值观念,从而给中医学的发展提供适合的土壤[1]。

理论研究方面,构建现代中医思维。传统中医从整体、宏观、动态、辩证、联系上认知生命,是中医的强项。但也应看到中医不重量化、分析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生理病理上细节不清、结构不明、定量不够、诊断辩证上带有较大的模糊性,理论框架的万能化甚至僵化,造成中医学发展的缓慢[2]。中医学应该在坚持其传统思维方式的前提下,借鉴西医学的思维方式,强化微观性、分析性、逻辑性来弥补先天不足的问题。即在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的主导下,科学纳入分析还原思维,将中医朴素的系统论思维改造为现代系统科学思维。这有利于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宏观与微观及宏微观结合上进一步发展中医[5]。

教育方面,培养中医思维。中医学思维的培养靠教育。首先,完善知识结构,科学设置中医课程。中医学是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4],其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中医学文化、哲学思想和医疗技能。其次,调整中医课程比重。中医院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应以中医课程为主,把中医知识结构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其余可安排选修课,这样学生的思维方式才可能由西医思维定势转变为中医思维。再次,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教师除讲授传统中医基础知识外,还应将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及认识论、方法论等贯穿其中;最后,实现中医经典理论的“现代化”,加强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全面领悟中医学的精神实质,自觉形成中医学思维方式。也就是说,中医人应有相当的中医文化底蕴,如果中医人自身学养有了问题,比什么都可怕[1]。

临床方面,践行中医学思维,进行理论创新。现今,中医临床采用的是西医思维方式,运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这种方法,表面上用的是中医治疗,实际上已偏离中医的传统思维,最终导致临床治疗的西医化[5],这从原点就掉进西医思维和方法的陷阱[4],是很危险的。中西医是两种文化背景下的文明,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切入点,强硬拉在一起,结果只能是两张皮。我们倡导,在临床上,诊断、治疗运用中医思维,积累经验,创新中医学理论。当然,中医学理论创新必须按自身的发展规律,坚持自身研究的取向、思维特点、学术价值主体,这样方可卓然自立,否则将异化它类。如近30年临床研究所创立的中医体质学,升华了中医学对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认识,促进了基础理论以及临床医学的发展。具体体现为:使病与诊在人体交叉关系上得到阐明,推动中医病因病机、辩证论治与方法干预的深入研究,拓宽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范围 [1]。同时,其“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不仅实现了中医诊断手段的多样化,而且向精准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琦.中医理论的特质与路向[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4-13.

[2] 刑玉瑞.中医思维研究与中医思维方法学[J].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32.

[3] 张其成.论中医思维及其走向[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4):10-12.

西医理论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R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11-0100-01

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程是我国具有自身特点的医学教学,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医的重视,对继承弘扬传统医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中西医是有着不同认知方法的不同医学体系,在西医院校讲授中医课程,授课对象为西医院校的学生,他们自入学以来就一直接受西方医学的教育,其思维方法和思维模式无不受西方医学理论体系的影响。因此,如何在西医院校做好中医教学工作,针对西医院校学生的特点,使之在较少理论授课时数的情况下,接受并理解中医理论,是西医院校中医教学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笔者就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1 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加深对中医理论理解

中医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基础理论依据和思维模式蕴含了中华文化的元素。如中医整体观的辨证方法根源于古代中国朴素的辩证法,中医基础理论的阴阳五行理论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学说”和“五行生克”理论。中医学的许多理论带有中国古代哲学的印记,进而产生了中医学独特的生命观、疾病观和治疗观,并在漫长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最终形成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治则学说等理论。但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大量现代信息不断充斥年轻人的思想,他们很少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学习和思考。西医院校的学生更多接受的是西方哲学思想和现代科学教育,大多数学生缺乏中华文化的底蕴,影响了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因此,在中医授课中注意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因素,适当增加中医传统哲学思想的渗透,对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医思想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2 贴近现代临床应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西医知识相互渗透,药物更新换代,尤其是中药剂型改革后出现的片剂、注射剂等在临床上被西医广泛接受和运用。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临床常用的参麦注射液,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休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但西医大夫往往只关注“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等适应症,而忽略其“气阴两虚证”的前提,结果对一些冠心病合并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患者使用时,临床效果不佳,进而对中药的功效产生怀疑。因此,在中医教学中结合临床增加常用中成药主治功效的讲解,不仅可以增加西医院校学生今后临床应用中成药的信心,而且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真正意识到临床应用中药须辨证明确,才能手到病除。

3 采用灵活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单一的中医教学模式对于西医院校的学生来讲往往枯燥乏味,长期接受西医教育的他们很难对中医产生兴趣,更不用说用心思考中医学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因此,课堂教学宜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敦促他们真正用心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掌握中医知识。

如以案例为基础(case-based learning,CBL)的讨论式教学是近40年来各国高等院校普遍重视的教学模式,可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在中医课堂教学中,我们大量引入CBL的讨论式教学模式,把老中医的医疗案例引入课堂,通过案例讲授其中蕴含的中医知识,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和思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选择老中医的经典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学生由5~6个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启发学生运用所学中医知识点阐释医案记载的各种临床现象,解释其中蕴含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解开中医诊病的奥秘,使学生既兴奋又好奇,经过1~2次课堂讨论即可达到教学目的。这种“头脑风暴”的教学形式,对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启发他们的临证灵感都十分有帮助。

上一篇: 巡视组整改报告 下一篇: 军训结束发言稿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