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个人综治工作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07 20:52:50

乡镇个人综治工作计划

乡镇个人综治工作计划篇(1)

乡镇党委的主要职责是:(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的组织的指示、决定,执行乡镇党员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决议,讨论决定本乡镇的重大问题。(二)抓好自身和所属党组织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三)领导乡镇经济建设。制定本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四)领导乡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五)领导并支持乡镇政府依法行使各项行政管理职权。(六)领导人大主席团级经济组织、人民武装和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工作。(七)领导上级有关部门派驻乡镇单位的党的建设,领导、支持和协调上级有关部门派驻乡镇单位的工作。(八)完成上级党组织交办的其他任务。

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一)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决定和命令。(二)执行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发展各项服务事业。(三)加强水利建设、国土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四)依法管理乡镇财政、执行本级预算。(五)管理和发展文化、教育、科学技

术、广播、体育、卫生等事业。(六)保护国有资和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力、民利和其他权利,保护各种组织的合法权益。(七)开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管理司法行政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调解民事纠纷,维护社会秩序。

(八)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九)管理民政行政工作,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办理兵役事项。(十)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机构设置与有关职位核定

我镇机构设置、有关职位核定如下:

(一)、乡镇内设行政机构:

1、单列机构

(1)纪委:设书记1人、副书记1人、专职纪检委员1人、兼职纪检委员2人。

(2)人大主席团机关:设秘书1人。

(3)武装部:设部长1人,干事1人。

(4)妇联:设主任1人、兼职委员若干。

(5)团委:设书记1人、兼职委员若干。

2、综合机构

(1)党政办公室

负责乡镇各部门的综合协调、上报下达、文印收发、信息反馈、文书档案管理、机关后勤保障工作(含党政办公室秘书职位)。

(2)党建办公室

负责基层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干部考核、老干部管理、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共青团、妇联、统工联、武装等工作(含组织员职位)。

(3)工业经济发展办公室。

负责本乡镇工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负责工业项目的开发、开放和招商引资。

(4)农业办公室

负责宣传贯彻党的农村经济政策;负责本乡镇农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负责本乡镇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工作;负责农业开发与扶贫;负责协调指导乡镇农业综合服务部门的工作。

(5)财经办公室

负责本乡镇财政、税收、农村财务管理及商贸流通工作。

(6)计划生育办公室

负责本乡镇计划生育行政管理工作;负责落实、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及相关法规;协调、指导计划生育服务工作。

(7)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与司法所合署办公,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负责本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违法违纪案件查处、乡村政务公开、经济环境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负责本乡镇的普法宣传、教育及法律服务、民事调解。

(8)社会事务办公室(挂劳动保障服务站的牌子)

负责基层政权建设、村级换届选举的组织指导;负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负责科、教、文、体、卫工作;负责统计以及其他社会事务性工作;负责劳动力资源开发、富余劳动力转移、本乡镇社会保险、劳动用工管理以及安全生产等项工作。

(9)乡村建设办公室(景州镇、龙华镇设城镇建设办公室)

负责乡镇、村规划、建设和管理;负责乡村道路的管理与维护;负责国土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负责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

(二)乡镇内设事业机构

1、农业综合服务站

负责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水产、农机等技术推广工作,为农民提供信息指导及产前、产中、产后综合服务。

2、计划生育服务站

负责计划生育“四术”及生殖健康服务。

3、财政所(农业税征收管理所与财政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负责本乡镇农业税的征收及镇村财务管理;负责完成财经办公室交办的有关工作。

4、文化体育服务站

负责文化、体育、电视、广播等工作,不断丰富农村文化娱乐生活,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搞好各项服务。

5、城建土地所

负责落实乡村建设办公室(城镇建设办公室)交办的有关工作。

6、民政所

乡镇个人综治工作计划篇(2)

一、坚持规划引领,高起点编制城镇整治“蓝图”

坚持“先规后治”,高起点规划,精心绘制城镇整治规划“一张图”。一是增强规划科学性。坚持以县域总体规划为基础,按照“全域景区化、旅游主业化”定位和“一镇一特色”要求,突出目标定位、整治内容、整治项目三大核心内容,分类制定环境卫生、城镇秩序、镇容镇貌、生态搬迁等12张整治规划图,切实加强空间、平面、风貌等全方位融合引领,形成美丽县城、美丽城镇、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格局。二是增强技术支撑力。建立综合类、景观类、建设类3个规划专家库,为乡镇环境整治规划编制提供指导、咨询、服务,协调解决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同时,委托设计时建立与知名设计师合作机制,邀请省市专家团“一对一”跟踪服务,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各环节,彰显自然、人文、资源等特色,形成差别化规划方案。如司前、筱村、柳峰等乡镇邀请台湾华梵大学建筑系主任萧百兴教授参与传统民居设计、城镇传统空间整理、挖掘传统生活与美学魅力、公共空间整体性整治等项目设计。三是增强审查严肃性。严格按照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评审技术要点,强化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集中审查,确保规划成果全面符合《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技术导则》要求,体现地域特色,避免千镇一面。仕阳镇成为全市首个通过会审并作为全市唯一在德清现场会上展出的规划,司前、仕阳、竹里三个乡镇专项规划被市里推荐参加全省规划样板评审,仕阳镇还获得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优秀方案。

二、突出镇域特色,高品质打造城镇整治“样板”

注重彰显个性、产城融合、文化传承,坚持把彰显镇域特色贯穿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全过程,努力将整治成果转化为发展基础、内生动力。一是科学谋划产业发展。立通区位、人文底蕴、资源禀赋,合理划分城镇发展空间、农业生产空间和生态保护空间,统筹谋划小城镇发展方向,形成“一镇一品、特色鲜明”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如龟湖镇积极整合泰顺石资源,推进泰顺石文化创意园、特色街建设,促进泰顺石产业发展;竹里乡立足畲乡资源,创成全市首个整乡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6年营业额200万元以上的农家乐达5家,促进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探索出一条强乡富民的山区发展之路。二是加快打造特色小镇。按照城镇总体规划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规划方案,坚持把“特色小镇”作为产业和山区城镇化的最佳结合平台来抓,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资源,按照3A级以上景区标准,强化项目包装和产业扶持,全力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个性定位清晰、人居环境和谐、示范效应明显的美丽小镇、旅游风情小镇,氡泉小镇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名单,廊桥小镇、时尚体育小镇列入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如,泗溪镇依托“世界最美廊桥”资源优势,深挖廊桥文化,全力打造“廊桥小镇”,入选全省首批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名单;百丈镇立足飞云湖水资源优势,完成《时尚体育小镇概念性规划》编制,全力打造飞云湖国家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列入省“十三五”体育特色小镇培育名单。三是注重提升城镇内涵。深入挖掘廊桥文化、历史名人、传统习俗等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精心培育特色文化产业,使城镇环境美化“量变”为内涵提升。

三、攻坚重点难点,高要求落实城镇整治“标尺”

乡镇个人综治工作计划篇(3)

我县辖19个乡镇,451个村(居)委会,总面积1361平方公里,总人口72万,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4万多人。多年来,我县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人口目标任务,连续12年被评为省、市计生目标管理先进县。近年来,我们围绕争创全省计划生育模范县的奋斗目标,牢牢把住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这条重要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新路子,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计生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整体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多次在省市有关计生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受到了群众的好评。据2002年度报表和抽样调查统计,今年全县共出生686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24‰,计划生育率98.97%,出生婴儿性别比114,避孕措施知情选择率100%,宣传品入户率84.3%,群众满意率95%。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领导重视,思想认识到位

县委、县政府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工作来抓,列入两个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领导推动。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小组,指导全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县几大家主要领导经常专题听取汇报,主动过问计划生育工作。牵头联系乡镇的县级领导每人联一个计划生育困难村,帮助、指导、协调解决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全县19个乡镇都成立了相应机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党政副职具体抓负全责的工作机制,从而有效地推动了我县计划生育工作。二是会议带动。县委、县政府采用县、乡、村三级动员大会,流动现场参观会、现场办公会、工作形势分析会等多种形式,全面推动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对计划生育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全面解决乡镇计划生育服务阵地的规范、设备的配置、队伍建设等问题。今年以来,我县先后召开了全县计生工作大会、计生工作流动现场会等大型会议,各乡镇党政一把手、县直单位行政一把手参加了会议,全体副县级以上的干部都出席了会议,书记、县长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会上对责任目标完成好的单位给予重奖,对未完成责任目标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宣传发动。坚持用人口理论武装干部。我们把组织全县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学习人口理论和计生基本知识,作为推动计生工作深入发展的一项重要思想建设工程来抓,作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的一项政治任务来落实。县委、县政府把各级党委中心学习组的人口理论学习作为衡量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标尺之一,纳入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内容之中,每年进行2次以上考核评估,从根本上保证了人口理论学习的制度化、经常化。今年,县委中心学习小组2次专题学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县委党校聘请计生局的干部为兼职教员,对半月以上的培训班坚持开设了人口理论课程。四是考核促动。制定了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列入干部年度考核内容,认真兑现奖惩,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和一把手实行“一票否决”,取消评优评先资格。为使县委、县政府文件精神和目标管理责任书内容落到实处,实行党委政府、计生兼职成员单位、计生部门“三线”考核,县委办、县政府办牵头,县四大家领导带队,组织有关人员和力量对县直计划生育综合治理部门和乡镇计生工作督查不少于3次,及时查漏补缺,改进工作。每次督查结果由县委计生领导小组发出督查通报,工作做得好的表扬,工作不到位的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各受检单位认真对待检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加以整改。坪塘、高塘岭、桥驿、乌山等乡镇积极开展了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试点,星城、黄金、桥驿等乡镇分季度对村级单位考核,大大增强了基层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二、以人为本,队伍建设到位

稳定的计生服务机构,得力的计生技术队伍,是计生工作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坚持人以为本,按照“机构合法,人数合适,结构合理,素质合格”原则和省39号文件精神要求,重点抓了行政管理队伍、技术服务队伍、村专干队伍以及协会工作队伍建设。一是稳定机构。年初,县委书记张湘涛听取计生工作汇报后重点强调指出,在县乡机构改革中,计生编制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县、乡机构改革中,优先保证了县计生局工作人员的编制,重点保留了计生服务所这个机构,乡镇技术人员的编制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得到了优先保证。根据省39号文件规定,优先保留了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和计划生育服务所,我县19个乡镇计生办配备了68名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计生服务所定编128人。二是吸纳人才。通过以优惠的政策公开招考,组织相约雷锋故乡大型人才招聘会等形式,加紧人才储备工作。2000年以来公开选拔了县计生局局长,配备了懂医的副局长,中层干部全部竞聘上岗,去年又聘任了一位大专计算机专业的人员。丁字、桥驿、白箬铺、高塘岭、茶亭等乡镇对计生工作实行领导力量重点倾斜,既明确了党政领导分管计生工作,还明确了人大副主席协管计生工作。吸纳和引进了一批技术拔尖人才,乡镇计生部门大专以上医科毕业生比例达到35%。三是强化培训。采用业务轮训、专题培训、专家讲座等形式,对计生人员进行培训。近年来,通过公开招聘、从卫生部门调入、聘任、加强业务培训等措施,大大增强了计生服务站所的技术服务得。现全县有计生服务人员98名,其中中级以上职称24人,大专以上文凭41人。全县计划生育机构、人员全部做到了证照齐全、依法执业,《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规定的免费手术项目,全部向群众免费。今年免费经费达到400多万元。县委发文规定,计生办、计生服务所工作人员实行县乡双重管理,调动必须征求县计生局的意见。从97年开始,我们就对部分村级计生专干实行公开招聘,对新选聘的村专干实行妇女主任、计生专干、妇幼保健员“三职一肩挑”,优先聘用取得乡村医师资格证或取得中专以上医学专业文凭的人员。今年以来,我县共提拨了8名计生分管干部,调整了46名乡镇计生干部,调整或更换村专干124人。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200多场次。在群众工作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十分注重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狠抓了协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协会组织作用,大力开展“两为两争”活动,使许多工作较好地落实到村组一级,落实到群众当中。目前,我县有471个计生协会组织,49240名协会会员,联系着53510户群众。

三、夯实基础,各项投入到位

计划生育事业的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加大投入。对此,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算长远之帐、全局之帐。按照省、市考核方案的要求和模范县的标准,我县把计划生育经费投入摆到讲政治的高度,强调不打折扣,无条件满足。县级投入达到人平4元以上,乡级投入达到人平5元以上,保证了有钱办事。一是财政硬性投入。每年县乡各级财政对计划生育工作经费实行政策倾斜。从96年开始,计生工作的投入就达到了200万元,以后逐年递增,今年在压减其它部门预算10%的基础上,计生经费投入增加15%,达到了280万元。乡财政把统筹提留的计生经费50%返回到村级,用于村级计生工作。在今年的税费改革中,明确按4元/人的标准在财政转移支持中列支用于计生工作,确保计生工作有钱办事。二是部门支持投入。县委、县政府明确规定,参与建整扶贫工作的县直单位,每年必须保证2-3万元的资金用于整建村的计划生育工作。今年,含浦、雨敞坪、铜官、莲花、乔口等乡镇克服财政困难,狠抓了乡村阵地建设,联系这些乡镇的后盾单位都解决了资金3万元以上,很好地支持了乡镇计生工作。近三年来,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率领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深系乡镇、联系村,现场办公,解决落实资金200多万元,用于乡村计生阵地建设。三是自身积累节约投入。我县计生服务站、乡镇计生服务所每年创收400万元以上,县服务站和乡镇服务所人员、工资全部由财政供给,免费手术经费由财政保障,服务所与财政所每月按时结帐,创收全部用于计生工作和乡镇服务所阵地建设,全县19个乡镇服务所全部达到“甲级”标准,办公设施及医疗设备配备齐全,为计生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工作条件。

四、综合治理,部门联动到位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乡镇个人综治工作计划篇(4)

(一)提高认识,增强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以实际行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是展示临港产业区形象、优化发展环境的内在需求。为此成立了以产业区副主任包华任组长、副主任张新华任副组长的城乡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加强了工作的调度、检查和监督。各镇也相应成立了强有力的工作领导小组。从村镇规划和村庄整治入手,通过规划先行、宣传发动、技术指导、政策扶持等手段,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在整治过程中,严格按照产业区领导提出的拆、治、挡、整、管五字方案,着力抓好城镇驻地、交通干道两旁整治;着力抓好重点景区景点及周边村庄、重要节点整治。整治的重点是“治乱、治差、治脏”和“美化、绿化、亮化”,通过整治,逐步建立城乡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努力营造整洁优美、和谐有序的城乡环境,打造沿海城市的新形象。对岚济路沿线和四个镇驻地进行了重点整治,共建设小广场5处,安装路沿石12千米,安装路灯230盏,拆除有碍观瞻的广告灯箱1200块,更换破损广告牌1600面,粉刷宣传标语150余幅,栽植行道树3000株,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整治河道7千米,清运垃圾7000吨,粉刷20万平方米,改善了村庄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

(二)以镇驻地环境综合整治为工作着力点,增强整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在完成产业区空间发展规划编制的基础上,指导四镇搞好城镇详细规划,发挥城镇载体功能。联系市规划院来产业区对坪上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进行现场踏勘和调研,以指导下一步规划建设。特别是做好主要道路的控制和建设风格。抓好城镇道路出入口、园林绿化、小区建设和道路配套工程的详细规划。

坪上镇对重点地段实施重点整治。该镇中心街口附近车流、人流交织,商贩沿路叫卖非常严重,不仅有碍观瞻,而且影响行车,老百姓怨气很大,与城镇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该镇党委政府成立了整治指挥部,由镇长亲自挂帅,印发了通告,明确了清理范围和方法步骤,落实了责任人和责任区域,不到2天时间,就将所有马路市场全部搬迁到了凤凰台商场,彻底解决了中心街口混乱的状况,把侵占的公共空间还给公众,受到了老百姓的赞扬。并以此为契机,新增加停车港湾6处,建街头绿地,对所有广告牌匾进行统一规范。组建了环卫机构,添置了清运设备。镇区新硬化道路3条、主干道路硬化率达到90%。

朱芦镇按照城镇建设上台阶、农村社区趟新路的要求,大力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先后对镇驻地新上了路灯,安装了路沿石,重新栽植了行道树,并规划建设一处街头广场,对街道进行了统一粉刷。在中心街口投资17万元安装了高清的电子显示屏,宣传了朱芦镇的自然资源、优美的山水风光和开发开放的大好形势,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赞扬,提升了该镇的文化品味。

团林镇对镇驻地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在府前街东段规划设立了一处小广场;投资15万元开工建设了一处标志性雕塑。集中整治期间,共清理“四堆”1000方,取缔违规占道经营户和流动商贩41个,拆除违章建筑12处约800平米。组建了镇容管理所,配套资金10万元,负责小城镇卫生保洁、园林美化、规范管理。

壮岗镇投资对镇驻地主要街道两侧进行人行道板铺装。对中心大街道路绿化隔离带栽植了雪松、金叶女贞等苗木。清除镇驻地和原演马乡驻地垃圾5000吨。对沿路建筑进行了粉刷。各村积极开展文明一条街建设。同时搞好文化大院建设,做到“家、部、室”齐全。着力改善村容村貌,逐步实现“街道亮起来、路面净起来、四季绿起来、环境美起来”。

实施村镇环境综合整治,村容镇貌改善了,人们的心灵更美了。今年在进一步巩固老典型的基础上,又涌现出了西石河村、山底村、小茅墩村、大莲花村等新典型村庄10多个。做到抓好一个点、带动一个面、影响一大片的效果。

(三)以“三清、四改、五化”为抓手,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开展了农村宅基地超占有偿使用费征收工作,着力解决“空心村”。积极推进农村住房建设,指导农民建设美观实用的住宅。用足用活农村住房建设的各项补助政策,盘活存量土地,着力做好坪上中心社区改造和址坊、河西、厉家寨、臧家庄子、高家山前等多层居住区规划建设。

各镇制定了行动计划,大力开展清理“三堆”和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工作,使村庄逐步达到“五化”目标,即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净化。有条件的逐步实施旱厕改造和秸秆气化、沼气设施建设。做好农村“一池”、“四改”和“一利用”工作。(即“沼气池”、“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和“利用太阳能”),提高了村庄环境质量。

(四)以清理违法违章建设为突破口,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常态化。组建成立了城管执法中队,和乡镇建设服务站形成了健全配套的建设管理体系。加强了建设项目执法检查巡查和督促落实。加大环境整治督查力度。共下达停建通知320份,落实整改230份,清理拆除违法建设90余份,均进行了相应处理。

二、今年工作计划

今年,我区将认真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精神,以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建设新型临港小城市为基本目标,进一步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带动全区城镇建设和环境面貌快速推进,努力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的主导区和新型城市化的示范区。

(一)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深度和广度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区将按照市整治办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用新型临港城市的标准来推进、衡量整治工作,配套完善产业区市政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对绿化、亮化、广告制作、景点规划等要提高档次和品位。把整治工作与维护群众利益结合起来,形成全民参与、全民支持的良好氛围,努力解决好与城乡居民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切实提升我区城乡的生活品位,提高我区文明程度,今年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临港城市建设。要积极推进五项工程:路网建设工程、旧城改造工程、设施配套工程、绿化亮化工程和城市形象工程。

(二)以规划为龙头,增强环境综合整治的针对性

今年我们在完成产业区空间发展规划编制的基础上,对5个主要居住片区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发挥城镇载体功能。联系有关市规划设计单位来产业区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进行现场踏勘和调研,以指导下一步规划建设。特别是做好主要道路的控制和建设风格。抓好“七带五部”、道路出入口、园林绿化、小区建设和道路配套工程的详细规划。

(三)加快道路建设步伐,提升路域环境面貌和产业区形象

全面加快主干路网建设步伐。为下一步环境整治打下良好基础。目前,临港产业区共开工建设道路22条,共110公里。其中开工主要道路12条,坪上起步区等园区路9条,立晨路北段、振兴路等4条道路已经竣工,其余正在进行路基工程;东环路南段、5条化工园区路由东亚国际投资集团即将进场;另外对县乡道团林-唐楼路进行了农村公路大修改造;对鲁苏边界道路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完成野九路、板团路公路大修改造计划。积极做好区域交通对接,为产业区和港口建立起方便的交通联系创造条件。今年5月1日前完成骨干网建设。把五纵五横主干道路打造成产业区的形象大道、经济大道、景观大道。

(四)加快以农村住房建设为主体的旧城改造工程

今年计划完成新建住房2551户;整村建设改造村庄13个、整村建设户数1049户;改造坪上二村、三村等城中村2个、涉及城中村户数300户;利用增减挂钩政策村庄10个、利用增加挂钩政策村庄计划新建住房447户、实现增减挂钩节约土地600亩;分散建设902户;改造危房600户。重点是改造旧村,建设中心城区,即以坪上一、二、三村、牛庙、王家岭为一体的一个市区;加快建设厉家寨、下寨、中峪子三个社区。按照产业区城镇建设的总体方案,加快以坪上镇驻地为中心的生活、商贸区的改造建设和规范提升,尽快启动坪上“三河”区域的综合开发,形成景观带。厉家寨社区、临港教育小区、坪上一村社区开发、坪上三村社区开发等要尽快启动,力争年底初具规模。

(五)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完善产业区承载功能

乡镇个人综治工作计划篇(5)

坚持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丘区经济强县和文化旅游名城目标,坚持“科学规划、民生优先、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整体推进”的原则,结合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评价体系标准,突出城乡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两个重点,进一步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切实改善城乡环境,不断提高全民素质,确保一年初见成效,两年重大变化,三年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整治时间

全县用3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三、整治重点

1、县城规划区(包括河舒场镇和锦屏场镇)。

2、中心场镇(5个)

3、国、省、县道公路经过场镇(11个)。

4、其他乡镇(3个)。

5、新农村建设各试点村。

四、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载体,通过3年的努力,切实改变当前全县城乡环境卫生现状,引导城乡居民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和参与意识,使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步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县、乡镇基础设施基本健全、城镇功能逐步完善、人居环境舒适、城乡管理有序、城市品位提升、市容街景美观、居民素质提高。到年把县城建成全国卫生城市;县城区机关单位、所有乡镇场镇全部达到市级文明卫生单位(场镇)标准;全县40%以上的乡镇、30%以上的村建成文明镇(村)、卫生镇(村)、生态园林镇(村)、平安和谐镇(村)和全面小康镇(村)。

(二)工作步骤

1、整治展开阶段

(1)目标。

重点实施清洁行动工程,搞好环境卫生工作,做到地面净化、墙体净化、空间净化,消除卫生死角,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文明卫生常识。

(2)具体工作

①搞好清扫保洁工作。一是县城区主干道、主要街(路)实行全天候保洁,坚持道路洒水降尘、清扫车吸尘,做到路面无垃圾、无积沙、无积水、无淤泥、无污迹;次要街道、小街小巷由专门队伍清扫保洁,确保街面清洁卫生;各乡(镇)建立专业清扫保洁队伍,并每天定时清扫街道2次。村庄主要对道路、场地、房前屋后、厕所定期清扫,重点整治环境卫生,保持村庄整洁。二是逐步提高街道清扫机械化作业率。2009年底前,县城区机械化作业率达到40%以上。三是按属地管理原则,彻底消除城乡结合部、社区结合部、居民住宅区及单位的卫生死角。四是保持国、省、县、乡、村道通畅和路面、路肩整洁,及时修剪路肩、边坡、绿化带草木,消除杂物。五是加强县城区及各乡(镇)主要出入口清扫保洁力度,确保路面整洁。

②认真落实“门前五包”。一是城管、环卫、爱卫等部门和街道社区要认真组织并督促各单位切实履行“门前五包”义务。二是加强社区(小区)物业管理,无物业管理的社区要在2009年6月底前组建清扫保洁队伍,并做好社区卫生保洁工作。三是城镇及村庄生活垃圾要做到日产日清,做到垃圾无堆积、无积存。

③加强建筑工地管理。采取限时施工和推广应用散装水泥,取缔现场搅拌混凝土等措施,治理施工现场噪音扰民、扬尘污染等问题。采取运输建筑材料与渣土的车辆加盖密闭等措施,解决建筑弃土污染城市道路和环境问题。

④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一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手段,通过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橱窗、宣传栏等,集中宣传爱国卫生、爱护环境等常识。二是开展科学知识、卫生知识和健康知识教育,引导城乡居民提高环境卫生意识,摒弃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整治深化阶段

(1)目标。

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重点搞好城乡美化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突出容貌整治重点,全县城乡基本达到《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加强城市管理,抓好市场建设,加大城乡道路保养整治和小街小巷的改造力度。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城乡居民素质,形成城乡环境优美、生态良好,风貌协调、庭院美化、村容整洁、民风文明的新气象。

(2)具体工作

①城乡容貌治理。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及国、省道公路沿线、成达铁路沿线及重要节点治理实现全面覆盖,重点对道路沿线建筑物进行风貌整治,充分体现地方特色风格。

②规范城乡街巷摊点摆设,杜绝乱摆乱卖、占道经营等现象。坚持便民与利民的原则,加快集贸市场建设,合理设置市场,加强综合管理,引摊进场,还路于民。

③规范城乡街道和住宅区车辆停放,解决车辆乱停乱放,占道停车、阻碍交通的问题。加强停车场的规划和建设,各繁华地段建筑和住宅区的原有停车场必须按设计功能使用,积极推进立体停车场的开发与利用。

④规范城市户外广告、牌匾、霓虹灯、城区道路公共设施和经营性设施的设置。按照《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的有关规定,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的手段解决广告乱贴(画)和公共设施、经营性设施设置不规范的问题。

⑤规范建(构)筑物、建筑工地和人行道上公共设施的管理。统一规范设置建筑施工围墙、临街围墙及各类临街墙面、橱窗、卷闸门;解决违法乱搭乱建,保持建(构)筑物外观整洁。

⑥规范城市(乡镇)道路、小街小巷和污水管网的建设、维护和保养。将城市(乡镇)道路、小街小巷、污水管网(不含社区、小区)的治理纳入政府工作年度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

⑦实施村庄庭院美化工程。一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统一搞好单体民居的规划设计和村落的规划设计,形成特色和风格。二是按照整治工作的相关要求,突出抓好小型供水、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收运设施建设。三是开展农户建筑风貌特色美化,并进行农房配套的“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工作。

⑧加强公民素质教育。一是认真开展提高公民素质教育活动。在城乡居民中形成“讲卫生、懂礼仪、有修养”的良好风尚。二是广泛开展“卫生家庭”、“卫生单位”、“卫生社区”创建活动,力争取得实效。三是开展舆论监督,对违背卫生文明和公民道德的错误言行和丑陋现象进行批评和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3、巩固提高阶段

(1)目标。

在总结前两阶段的基础上,重点抓好配套设施的完善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城乡容貌整洁、人居环境改善、城乡管理有序、城市品质提升、发展环境优化、居民素质提高的良好局面。

(2)具体工作

①认真完善各项配套工程和工作制度。一是结合整治工作实际,对照整治标准及目标任务进行完善补充,查漏补缺,力争全面完善各项配套工程,巩固整治成果。二是切实解决好垃圾和污水的问题,按照“超前谋划,最大限度解决问题”的原则,加快城乡污水与垃圾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设施不足、运行不畅等问题。三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和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四是依法制订村规民约,全面提高公民素质。

②开展典型教育活动。总结、推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先进经验,树立典型,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推进全县整治工作纵深开展。

五、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人民政府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乡镇及县级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组织机构,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要组织制定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和时限要求。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协调、指导和服务,定期深入基层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加大宣传力度。各级各部门和新闻单位要大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意义、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效。县委宣传部、县广电局要对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抓好典型事例深入报道,全面展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力度和成效。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要充分运用网络、宣传栏、简报、标语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并注意树立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加大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加强新经验、新举措的深度报道,通过广泛宣传,营造全社会各方面关心、参与、支持、监督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建立健全机制。坚持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奖励与惩戒、效能建设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各种工作制度,制定并逐步完善城乡容貌标准和公用设施精细化管养标准,落实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坚持领导巡查督查制度,健全工作考核和奖惩体系,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顺利实施。对完成整治工作目标任务的单位,县政府将给予表彰奖励,未完成的单位将按照责任追究办法进行问责;各乡镇要按照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

(四)落实工作责任。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必须亲自抓,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切实把此项工作纳入各乡镇和县级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逐级明确目标任务,逐级签订目标责任,狠抓落实。建立和完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同志具体负责、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监督管理、县级领导定点联系指导、政府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建立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考核和通报制度,在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公布考核结果,真正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作为考核各乡镇及县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乡镇个人综治工作计划篇(6)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乡镇规划得到重视;农村公路建设、能源建设、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步伐加快,测土施肥、秸秆还田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农村环保设施几乎为零,环境监管能力极为薄弱,农村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垃圾任意排放,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普遍存在,部分地区饮用水水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使食品安全令人担忧。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成为影响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制约因素。

(二)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广大农村地区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是通过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让农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农村的具体行动;是改善农村生活和生产条件、缩小城乡差别的具体措施。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的总体目标,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创建环境优美村、镇为载体,引导农民树立清洁生产理念,逐步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环境友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各级政府要把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作为农村的重要工作来抓,积极组织、大力宣传、认真落实。要在充分尊重农村意愿的前提下,提供必要的技术、物资和资金支持,发动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和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

2、统筹规划,形成合力。各部门要集中力量,在原有规划、计划的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统筹安排农村环境建设资金和项目,重点保证“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需要。

3、综合整治,和谐发展。坚持发展科学发展观,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同时,创新适合农村特点的环境保护工作模式,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化县域经济发展,在发展中改善环境质量。

4、重点突破,总体推进。在环境优美镇、村创建上要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引导和推进一批具有较好基础的镇、村首先达到环境优美镇、村的标准。

5、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根据不同区域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重点内容,重点抓好村容、村貌、卫生、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村镇规划和环保能力建设。项目的安排要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先解决农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工作目标与任务

(一)工作目标

到2010年,农村环境污染趋势得到一定控制,农村饮用水源地得到保护,畜禽养殖业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建设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得到一定改善。到2015年基本达到“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目标。

(二)主要任务

根据我市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和近期治理目标,到2010年重点完成以下六项任务。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1)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的保护。首先,要改善农村饮用水质量,划定水源保护区,严格保护农村饮用水源,特别是农村人口相对密集居住区的集中饮用水源。其次,要防治农村工业和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对饮用水源的污染。第三,要建立农村水源水质监测制度。第四,要杜绝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化肥农药对水质造成污染。

(2)加强自然生态保护。积极开展土地退化和矿山植被破坏的生态修复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严格控制因不合理开发导致新的土地退化和生态破坏,加强封山禁牧、封山育林。

2、强化乡村污染治理

(1)防治土壤污染。开展土壤环境现状调查工作,根据不同土壤污染类型,选取有代表性的区域,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试点,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量。

(2)治理畜禽养殖业污染。加强对畜禽养殖的环境监管,科学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重点保护的区域、流域和生态敏感区;要规范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对超标排放的养殖企业进行限期治理;要遵循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和综合利用优先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生产沼气、生产有机肥、堆肥等工艺处理模式,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与达标排放率。

(3)治理乡村工业污染。制定乡镇环境保护规划,对乡村工业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对工艺落后、设备简陋、污染严重的乡村工业企业,给予限期治理、取缔或关闭;乡村工业发展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有条件的地区,应建设乡镇工业小区,对污染实行集中防治。

3、开展村镇创优活动

要积极开展村镇环境创优活动。引导和推动一批具有较好社会基础、较强经济实力、良好环境的村镇率先达到环境优美乡镇、环境优美村的标准。环境优美村镇创建工作要突出地方特色,充分发挥的提高自然环境调节能力,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经济。

(1)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建设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

(2)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积极开发绿色、环保、高附加值产品,推进乡村工业生态化,提高乡村工业档次和效益。新建乡村工业要实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秸秆等再生资源转化及循环利用,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水平。

4、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村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采取市直部门包扶,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动员广大村民积极参与等综合措施,在全市广泛开展清垃圾、清柴垛、清路障、清宅侧、清违建和改水、改路、改灶、改厕、改圈及村屯绿化等“五清、五改、一绿”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5、提高农村能源综合利用水平

(1)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示范。通过秸秆气化为村民提供燃气。

(2)推行农村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工作。开展太阳能、民用炉灶、炕节能示范工程项目建设。

6、推进农村环境建设

大力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各有关部门要配合建设部门采用适用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要加强农村环境监督执法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环境监管,适当加强乡镇一级环保机构建设与人员配备。

四、重点工程

(一)环境优美村镇创建工程

环境优美村镇创建工程已纳入我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对具有较好社会基础和较强经济实力的乡镇、村,率先开展环境创优工作。全市建设20个环境优美乡镇,100个环境优美村。

(二)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和饮水安全示范工程

建设5个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和饮水安全示范工程。在县(市)进行农村饮用水源地周边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划定水源保护区,设置水源保护区标志,各建设1个饮用水源保护示范工程。同时,开展水源地周边截污、工业污染治理、农业生产污染防治等工程。

(三)再生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工程。建设5个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工程。各县(市)要组织资源再生与循环利用技术研发,选择经济适用技术,开展农村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各建设1个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工程。

(四)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程。建设5个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各县(市)要根据种植业和养殖业布局,因地制宜的选择生产有机肥、沼气、堆肥、粪尿处理、各类环境技术模式,各建设1个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

(五)乡村工业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建设5个乡村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各县(市)推行清洁生产,建设和完善乡村工业污染治理设施,各建设1个工业污染防治示范工程。

(六)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工程。建设5个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示范工程。各县(市)要开展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环境调查与评估;编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发展规划;开展产地水、土壤、大气环境质量定期监测;各完成1个(有机杂粮、野生茹、干鲜果品等)有机食品基地建设。

(七)村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1、大力推进农村改水、改路、改灶、改厕、改圈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2、农村生活垃圾实现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理、集中处理。3、实现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做到达标排放。4、村庄道路要硬化平整,道路两侧栽树种花,要清除柴草堆、物料堆、垃圾、残土堆、粪肥堆,无散放的畜禽。

(八)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工程。完善8个县(市)区的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1、加大农村环境的监测和监管力度,加强县级环境监测站基础设施、装备和队伍建设,初步建立农村环境应急预警系统。2、加强农村环保科研能力建设。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畜禽养殖废水处理达标排放与资源化技术研究,加大农村科技人员培养与引进力度。3、深入开展科普与宣传教育工作,举办农村环保技术知识讲座,组织当地农民观看科普挂图、展板、宣传资料等,向农民传授农业环保实用技术,引导农民自觉保护农村环境,形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是一项具有综合性、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的系统工程,要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卫生、民政、交通、建委、公用事业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行动计划的组织与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负责实施方案的制定、调度、协调和考核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

(二)政策措施与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把“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采取政府补贴、部门支持、农民自筹、市场运作等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各部门要统筹安排专项工作资金,形成合力;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要作为环境优美村镇的配套工程进行安排,根据国家规定,从排污费中解决部分资金,用于“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工程建设,确保农村环境保护有稳定的投入,并随财政收入的增加逐年调整。

乡镇个人综治工作计划篇(7)

(一)“机制”进一步健全。

1、管理机制。一是组建了环卫队、整治督导队、帮导劝导队和村民自治队。二是召开了镇场镇居民第一届业主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通过业主委员会自治章程,建立了执法队。为规范场镇环境卫生秩序整治,建立了长效机制。

2、考核机制。制定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责任制及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落实了“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并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将镇机关干部、场镇单位和各村干部工资每月挂30%作为奖惩。

3、投入机制。实行“群众自筹、上级补助、户主投入”的资金保障机制,并鼓励全社会参与环境综合整治。

(二)“面”上工作整体推进。

一是加强车辆停放管理,通过规划,合理设置停车区域17处,规划停车场1处,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二是加大农贸市场整治,取缔了多年以来形成的以街代市、占道经营的行为,逐步形成了“坐商归店、流商归市”的格局。

三是强化镇容村貌治理工作,栽植绿化树3280余株,新投放果屑箱185个,建立垃圾池36个,添置垃圾清运车1辆,垃圾转运车24辆。

四是规范建设行为,开展乱搭乱建专项整治,共拆除乱搭乱建131处,清理广告乱贴乱画450余处。

五是以“清洁化,优美化,秩序化,制度化”为标准,累计“清垃圾、清杂物、清污水、清污泥”2635处,“四清”面80%;“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房”1730余间,“五改”率73%;“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村(居)达11个,“五通”率100%。

(三)“点”上工作亮点突出

1、农房风貌大为改观。

按照“川西民居”的总体定位,集中对“三盐公路”沿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场镇周边1280余户农房进行了农房风貌提升,并结合米枣产业特点,在风貌设计上彰显了米枣专业镇特色,凸显“中国米枣之乡”品牌。今年又将崭山、永联村120户农房纳入特色风貌提升整治范围,相关农户也积极支持此项工作。到目前,进展顺利。

2、“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工作成效明显

今年以来,按照县委、县府的要求部署,我镇及时启动创建工作,并把此项工作作为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抓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广泛动员,全力推进,全镇有1个村(崭山村)纳入此次创建工作示范村,创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1)村庄规划水平进一步提高。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与打造米枣产业专业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统筹规划。

(2)特色民居风貌进一步凸显。按照“川西民居”的总体定位,并结合米枣产业特点,组织实施农村民居设计和特色风貌控制设计,在风貌设计上彰显了米枣专业镇特色,凸显“中国米枣之乡”品牌。

(3)村庄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合理布局通村及村内路网,做到主次分明,硬化整治村内主要干道11.8公里,着力完善了给水、排水系统。新建垃圾池12个,新设果皮箱23个,对生活垃圾等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因地制宜地净化处理生产和生活污水。

(4)村容村貌进一步美化净化。健全保洁制度,配备名专(兼)职保洁员,农户卫生厕所改造率达到95%,新建沼气池52口,清洁能源普及率达60%;种植绿化树1086株对农户庭院、主要道路实现绿化。

(5)文明乡风逐渐形成。大力开展“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全村共评先“星级”文明户36户,五好家庭户16户。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宣传普及文明、卫生常识,大力倡导健康文明行为方式和良好卫生习惯。并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来推进村庄环境治理,全村上下逐渐形成了讲文明、爱卫生的新风尚。

(6)环境主要指标进一步提高。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90%,农户卫生厕改造率达到88%,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96%。

二、主要做法

(一)抓组织领导,明确职责。

为扎实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镇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规划、部署、协调、检查督促和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宣传工作组、规划设计组、综合协调组、质量安全监管组,明确了各组的职责、任务、整治的重点及区域。各村(居)也建立了相应工作机构并落实专人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确保了该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抓规划制定,明确目标

1、制定了《永新镇场镇规划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县委、县政府总的要求,充分听取县规划、建设、旅游等各方面意见,坚持高标准规划原则,以超前的理念,创新的思维,编制出具有可行性、前瞻性和体现米枣之乡特色的《永新镇场镇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2、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与特色产业镇、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统筹规划,按照“一核两区一线”(以场镇建设为核心样板;以崭山、永征村为示范区;以“三盐”公路沿线为标准)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总体布局,与新农村建设的“两区四园”(以崭山旅游观光区、永联特色养殖区为主线,建设米枣科技示范园、梨香园、核桃园、莲花观赏园)紧密结合同规划、同建设。

(三)抓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一是镇党委多次召开党委扩大会,专题研究部署此项工作,各村通过召开党员会、村组干部会、群众会等形式,认真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目的、意义、治理内容和相关要求,使之家喻户晓。二是通过标语、电视、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将文明行为、文明理念、文明方式宣传到千家万户,发动广大群众关心、支持并参与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来,形成全社会行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从而调动广大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营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良好氛围。

(四)抓示范带动,整体推进

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以点带片,整体推进的思路。根据综合治理的内容及要求,以院落或相关区域为重点,组织部分积极性高、有代表性的农户先行实施,通过示范点带动,促进工作的整体推进。一是在崭山村和永征村整治硬化武引农毛渠3公里,红层打井20口,建集雨节灌池9口,建设沼气池30口,建临时堆放垃圾池19处,增设集中垃圾填埋场2处,硬化居民院坝1200平方米。二是集中对“三盐公路”沿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场镇周边1280余户农房进行了农房风貌提升,并结合米枣产业特点,在风貌设计上彰显了米枣专业镇特色,凸显“中国米枣之乡”品牌。三是充分发挥场镇居民、驻镇单位在环境整治工作中的作用,狠抓关键部位的整治,重点抓好场镇主干道路、场镇道路出入口、农贸市场的整治,特别是对场镇、村居及住房集中区内部、背街小巷、镇村结合部卫生死角进行集中清理。

(五)抓机制建设,逗硬奖惩

形成了“健全一套班子,细化两个目标,完善三项制度”的长效机制。

1、健全一套班子: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各成员的职责。

2、细化两个目标:一是细化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标准和要求。二是细化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责任和区域。

3、完善三个机制:一是投入机制。实行“受益者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投入办法,通过“群众自筹、上级补助、户主投入”的方式,鼓励全社会参与环境综合整治。二是管理考核机制。落实了“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工作责任机制。三是责任追究机制,将镇机关干部、场镇单位和各村干部工资每月挂30%作为奖惩。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份村社干部认识不到位,部份群众积极性不高。

二是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还有侍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三是因资金紧张,难以形成特色和亮点。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乡镇个人综治工作计划篇(8)

一、城乡综治工作情况介绍

(一)“机制”进一步健全。

1、管理机制。一是组建了环卫队、整治督导队、帮导劝导队和村民自治队。二是召开了XX镇居民第一届业主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通过业主委员会自治章程,建立了执法队。为规范场镇环境卫生秩序整治,建立了长效机制。

2、考核机制。制定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责任制及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落实了“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并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将镇机关干部、场镇单位和各村干部工资每月挂30%作为奖惩。

3、投入机制。实行“群众自筹、上级补助、户主投入”的资金保障机制,并鼓励全社会参与环境综合整治。

(二)“面”上工作整体推进。

一是加强车辆停放管理,通过规划,合理设置停车区域xx处,规划停车场xx处,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二是加大农贸市场整治,取缔了多年以来形成的以街代市、占道经营的行为,逐步形成了“坐商归店、流商归市”的格局。

三是强化镇容村貌治理工作,栽植绿化树x余株,新投放果屑箱x个,建立垃圾池x个,添置垃圾清运车1辆,垃圾转运车x辆。

四是规范建设行为,开展乱搭乱建专项整治,共拆除乱搭乱建x处,清理广告乱贴乱画x余处。

五是以“清洁化,优美化,秩序化,制度化”为标准,累计“清垃圾、清杂物、清污水、清污泥”x处,“四清”面80%;“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房”x余间,“五改”率73%;“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村(居)达x个,“五通”率100%。

(三)“点”上工作亮点突出

1、农房风貌大为改观。

按照“x民居”的总体定位,集中对“x公路”沿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场镇周边x余户农房进行了农房风貌提升,并结合XX产业特点,在风貌设计上彰显了x专业镇特色,凸显“中国x之乡”品牌。今年又将x村x户农房纳入特色风貌提升整治范围,相关农户也积极支持此项工作。到目前,进展顺利。

2、“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工作成效明显

今年以来,按照县委、县府的要求部署,我镇及时启动创建工作,并把此项工作作为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抓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广泛动员,全力推进,全镇有1个村(XX村)纳入此次创建工作示范村,创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1)村庄规划水平进一步提高。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与打造XX产业专业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统筹规划。

(2)特色民居风貌进一步凸显。按照“川西民居”的总体定位,并结合XX产业特点,组织实施农村民居设计和特色风貌控制设计,在风貌设计上彰显了XX专业镇特色,凸显“中国XX之乡”品牌。

(3)村庄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合理布局通村及村内路网,做到主次分明,硬化整治村内主要干道x公里,着力完善了给水、排水系统。新建垃圾池x个,新设果皮箱x个,对生活垃圾等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因地制宜地净化处理生产和生活污水。

(4)村容村貌进一步美化净化。健全保洁制度,配备名专(兼)职保洁员,农户卫生厕所改造率达到95%,新建沼气池x口,清洁能源普及率达60%;种植绿化树x株对农户庭院、主要道路实现绿化。

(5)文明乡风逐渐形成。大力开展“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全村共评先“星级”文明户x户,五好家庭户x户。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宣传普及文明、卫生常识,大力倡导健康文明行为方式和良好卫生习惯。并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来推进村庄环境治理,全村上下逐渐形成了讲文明、爱卫生的新风尚。

(6)环境主要指标进一步提高。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90%,农户卫生厕改造率达到88%,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96%。

二、主要做法

(一)抓组织领导,明确职责。

为扎实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镇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规划、部署、协调、检查督促和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宣传工作组、规划设计组、综合协调组、质量安全监管组,明确了各组的职责、任务、整治的重点及区域。各村(居)也建立了相

应工作机构并落实专人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确保了该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抓规划制定,明确目标

1、制定了《XXXX镇规划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县委、县政府总的要求,充分听取县规划、建设、旅游等各方面意见,坚持高标准规划原则,以超前的理念,创新的思维,编制出具有可行性、前瞻性和体现XX之乡特色的《XXXX镇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2、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与特色产业镇、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统筹规划,按照“一核两区一线”(以场镇建设为核心样板;以XX、XX村为示范区;以“三盐”公路沿线为标准)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总体布局,与新农村建设的“两区四园”(以XX旅游观光区、XX特色养殖区为主线,建设XX科技示范园、梨香园、核桃园、莲花观赏园)紧密结合同规划、同建设。

(三)抓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一是镇党委多次召开党委扩大会,专题研究部署此项工作,各村通过召开党员会、村组干部会、群众会等形式,认真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目的、意义、治理内容和相关要求,使之家喻户晓。二是通过标语、电视、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将文明行为、文明理念、文明方式宣传到千家万户,发动广大群众关心、支持并参与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来,形成全社会行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从而调动广大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营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良好氛围。

(四)抓示范带动,整体推进

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以点带片,整体推进的思路。根据综合治理的内容及要求,以院落或相关区域为重点,组织部分积极性高、有代表性的农户先行实施,通过示范点带动,促进工作的整体推进。一是在XX村和XX村整治硬化x渠3公里,红层打井x口,建集雨节灌池x口,建设沼气池30口,建临时堆放垃圾池x处,增设集中垃圾填埋场2处,硬化居民院坝x平方米。二是集中对“三盐公路”沿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场镇周边x余户农房进行了农房风貌提升,并结合XX产业特点,在风貌设计上彰显了XX专业镇特色,凸显“中国XX之乡”品牌。三是充分发挥场镇居民、驻镇单位在环境整治工作中的作用,狠抓关键部位的整治,重点抓好场镇主干道路、场镇道路出入口、农贸市场的整治,特别是对场镇、村居及住房集中区内部、背街小巷、镇村结合部卫生死角进行集中清理。公务员之家

(五)抓机制建设,逗硬奖惩

形成了“健全一套班子,细化两个目标,完善三项制度”的长效机制。

1、健全一套班子: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各成员的职责。

2、细化两个目标:一是细化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标准和要求。二是细化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责任和区域。

3、完善三个机制:一是投入机制。实行“受益者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投入办法,通过“群众自筹、上级补助、户主投入”的方式,鼓励全社会参与环境综合整治。二是管理考核机制。落实了“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工作责任机制。三是责任追究机制,将镇机关干部、场镇单位和各村干部工资每月挂30%作为奖惩。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份村社干部认识不到位,部份群众积极性不高。

二是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还有侍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三是因资金紧张,难以形成特色和亮点。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乡镇个人综治工作计划篇(9)

综合整治土地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综合生产条件,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增加耕地面积,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动态平衡,以建设促保护,节约集约用地,保障科学发展。按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县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重点整治空心村、砖瓦窑、工矿废弃地、滩涂地、荒草地和通过改良为基本农田的一般耕地,计划五年时间全县综合整治土地面积8万亩(基本农田4.5万亩,未利用地3.5万亩),其中:20*年综合整治1.9万亩(基本农田0.9万亩,未利用地1.0万亩)。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安排综合整治任务(详见附表)。

二、整治工作的范围和对象

(一)范围。整治范围包括:全县行政辖区内的“空心村”、拆除后的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滩涂、可通过改良为基本农田的一般耕地。

(二)对象。

整治对象包括:1、违法占地开办的砖瓦窑场和拆除后的砖瓦窑场;2、用地期限已届满的工业和采矿用地;3、因经济效益低或其他原因,停产的工业和采矿用地;4、村内和周边长期不用的空闲地;5、已另外选址建新房的农户原有的宅基地;6、长期不用的宅基地;7、需整治的打谷场用地;8、农村其他依法应整治的土地;9、大广高速公路占补平衡整治用地;10、滩涂、丘陵地;11、灾后重建后已搬迁的村庄;12、已拆除的砖瓦窑场不能转产的土地;13、可通过改良为基本农田的一般耕地。

三、方法和步骤

(一)调查摸底。根据各乡镇初步调查统计,全县可以开发利用的耕地后备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各乡镇要在4月30日以前完成调查摸底、实地核查工作,进一步澄清底子,逐块逐类进行统计,上图上簿进行台帐管理。

(二)科学规划。综合整治土地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搞好前期规划设计意义十分重大。在项目规划设计和选址上,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按照集中连片、先易后难、稳步实施、全面推进的原则,搞好与新农村建设、基本农田整治、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第二次土地大调查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结合与衔接,做到科学规划、合理选址。

(三)严格管理。综合整治土地要严格按照国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度、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公告制度、合同制度等五项制度,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立项申报、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预算编制、公开招标、签定合同、组织实施、竣工验收、决算审计和申请终验制度。要完善档案管理,加强后期管护,注重项目实施质量,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成果利用。占补平衡项目的新增耕地验收合格后按程序纳入补充耕地储备库管理,作为规划调整指标和占补平衡使用。验收合格的新增基本农田可按程序作为规划调整、规划指标和建设用地补划基本农田使用。

四、土地整治任务分配原则

1、土地整治要依据就高不就低,就远不就近,就大不就小的原则,科学规划,认真实施。2、以各乡镇土地详查数和耕地后备耕资源调查数为基础,确定各乡镇每年应整治的任务。3、土地整治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灾后重建、拆除砖瓦窑场、本乡镇发展经济的需要、小集镇建设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适度安排。4、土地整治要体现先易后难,先整治先利用的原则。5、土地整治要体现有利于全县建设项目安排使用为前提,长期规划,分年度逐步实施。

五、验收的条件和标准

(一)条件。

各乡镇对符合整治要求的项目,在图、表和实地相统一的前提下,以乡镇人民政府为单位书面申请县政府验收,县政府上报市政府核准验收。

(二)标准。综合整治的耕地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质量达到一般耕地或基本农田标准。

六、措施和要求

(一)组织领导。为加强对综合整治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副县长蒋文俊同志任组长,县政府法制室主任钱长鹏同志、县国土资源局局长申军同志任副组长,县发改委、县监察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局、县水利局、县电业局、县交通局、县国土资源局等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国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国土资源局,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组织,保证综合整治土地的顺利实施。

(二)资金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河南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关于贯彻财政部调整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办〔20*〕85号)、《##省财政厅、物价局、土地局关于印发〈##省耕地开垦费、土地闲置费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外字〔1999〕40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调控严格土地管理的通知》(#政办〔20*〕33号)等有关文件规定,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全额用于整治土地。县政府安排土地出让金总价款的5%用于综合整治土地和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理项目由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审核立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土地出让金总价款5%由县财政部门安排当年预算,资金下拨到项目承担单位,专款专用,专户管理。县财政和审计部门对资金进行监督检查。同时,采取多元投融资渠道,运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单位和个人资金,本着“谁整治、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群众自发组织实施综合整治土地。

(三)奖惩措施。

1、综合整治土地工作纳入县政府目标管理,逐级签定目标责任书,采取定期督查、通报制度,对整治的面积、质量、效果进行量化,严格考核,奖惩兑现。县政府对综合整治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优先安排年度用地指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2、对超额完成土地综合整治任务的乡镇,县政府授予土地整治先进单位,乡镇长、分管领导和国土资源所长授予先进个人称号,并给予奖励。

乡镇个人综治工作计划篇(10)

安全文明创建活动在我市开展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综治委、综治办精心部署、指导,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创建工作特别是创建安全文明乡镇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赞誉。为此,***市在***召开了全市创建平安城现场会,推广我市的经验和做法。现场会后,正值全国上下学习贯彻xx大精神。我们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按照xx大提出的“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要求,思想上不骄不躁,行动上不迟不缓,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创建力度,使我市创建安全文明乡镇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保持了农村社会治安的持续稳定。今年1至10月份,全市农村刑事综合发案136起,其中大案50起,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1.8%和56.3%,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预计今年农业总产值将实现1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将达3,300元, 比上年增长17.6%和10.5%,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力度。现场会后,各乡镇党政领导认真领会会议精神,结合学习xx大,切实用邓--理论指导创建工作,一改过去重经济、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面上工作,轻基础建设的旧观念。树立起创建安全文明乡镇工作是落实xx大精神的实际步骤,是创造稳定、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的新观念。从而,解决了抓经济、抓创建“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维护社会治安、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为夯实创建工作基础,各乡镇相继加大投入力度,在人、财、物上给予大量倾斜。仅锦山镇、大榆树乡就先后投资10万元以上,用于维修、新建派出所、购置摩托车、对讲机等交通、通讯器材。两个月来,各乡镇共投资60多万元,全年累计投资已达140 余万元,为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物资基础。

二、进一步对照典型,加大整顿力度。我们始终坚持以点带面,发挥典型辐射、示范作用的原则,先后树立了。。。乡两个乡镇典型。现场会后,各乡镇纷纷走出去,将典型的先进经验和好的作法请进来,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了整改措施,并狠抓落实,力争在短期内赶上或超过先进乡镇。。。镇的党政领导,亲自带领一班人深入。。。镇进行实地考查、学习,并邀请有关同志到本乡镇“坐镇”指导,使这两个乡镇在短短的两个月间,创建工作有了长足进展,实现了由后进变先进的根本转变。目前,全市18个乡镇已形成“乡乡搞创建、镇镇争第一”的良好创建氛围,极大地带动了全市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进一步联系实际,加大指导检查力度。市综治委、综治办根据各乡镇创建工作的实际,制定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分类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东片乡镇创建工作启动慢,个别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等待、观望的心理,致使创建工作很沉。我们抓住这些乡镇综合治理基础较好,基层政法组织也很得力的特点,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研究,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制定指导计划,并由市综治办牵头,抽调公检法得力干部组成专门指导组,迅速进驻这些乡镇,逐个进行以软、硬件建设为主的创建工作指导,极大地调动了这些乡镇的创建积极性,并使其工作很快赶了上来。同时,结合年终综治大检查,有重点地对乡镇的创建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帮助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进一步规范了乡镇的创建工作,达到了创建工作均衡发展的目的。目前,已有8 个乡镇达到了我市的安全文明乡镇标准。

上一篇: 数学德育渗透论文 下一篇: 人力资源部培训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